第一篇:XX年市气象局年度工作计划
XX年市气象局年度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写出来,目的就是要执行。执行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我的方案已经拿出来了,执行是执行人员的事情。不妨看看相关内容!
XX年市气象局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篇一
实施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突出天气和气候业务;进一步完善人影和雷电业务;跟进生态和大气成分业务;应用好上级下发的指导产品,搞好气候变化和空间天气服务。改革的方法是在通过梳理业务技术体制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市委市政府及中国气象局的工作要求和部署,找准定位,明确社会重点需求,攻克发展中面临的难点,形成新的业务亮点。改革的措施是注重各种资料的分析应用,提高业务产品的科技含量,搞好各轨道业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八条轨道和六大平台间的互动。具体工作细分如下:
(一)突出天气业务和气候业务
1.根据社会的迫切需求,XX年天气业务要将分区精细化预警预报列为工作重点,以建立短时临近分区预警预报综合平台作为工作亮点,今年争取在汛期前开始提供分区的0-2小时预警预报产品。
2.在总结XX年工作基础上,以广泛深入研究,搞好《深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各部门衔接为切入点,开展落实《深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调研,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衔接和沟通,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的精细化水平,提高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评估水平,做好今年灾害性天气分阶段评估工作,提供评估产品。
3.指导和督促各防灾减灾部门按照《深圳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和《深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开展防灾减灾工作,与应急指挥中心等部门联合开展《深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执行评估机制,促进预警预案不断完善。
4.尽快制定《深圳市气象灾害调查和评估办法》,要从预警信号发布、有效传播、信息共享和灾情评估等方面入手,强化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机制。
5.气候业务要结合城市环境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城市灰霾、城市热岛等环境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重点是在研究灰霾机理及影响,城市热岛演变规律特征的基础上,形成灰霾分析报告和城市热岛分析报告等,为政府提供决策服务。
6.结合防灾减灾工作需要,开展深圳市灾害性气候变化事实研究,分析城市发展对灾害性气候变化的影响,形成灾害性气候变化分析报告;在研究国内外重大气象及相关事件与深圳社会经济的关联度基础上,形成气象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为政府决策服务。
7.组织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城市建设的气象影响评估》专题研究工作。逐步开展对城市规划编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工程建设、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8.配合市环保局完成总体规划修编的《生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专题研究工作;配合市应急指挥中心完成总体规划修编的《城市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研究》专题研究工作。
9.完成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规定动作,改进和加强短时(0-12小时)、短期(3天)、周(7天)和旬(10天)预警预报及短期气候(月)预测产品,开展质量评定;加强对观测环境、值班制度、设备运行完好率、观测质量、通信质量和服务效益等的考核,保证气象工作准确、稳定、高效运行。
(二)完善雷电业务和人影业务
10.深圳市是雷电多发区,雷电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逐年增加,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加强雷电防灾减灾工作。今年要在建立雷电预警预报业务平台的基础上,开始发布0-2小时雷电临近预警产品和0-12小时的雷电潜势预报产品。并研究开发雷电业务服务的专项产品,满足政府和社会的需要。
11.在对防雷重点区域和单位普查的基础上,特别是围绕对全市危化仓库布局调整,从技术层面和市场介入等方面深化雷击风险评估工作,加强对防雷重点区域,重大建设项目,危险化学品场所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并对重大活动、重点项目建设做好现场雷电预警专项服务。继续做好危险化学品场所和新建建筑物的防雷检测。
12.深圳的水资源相对紧缺,通过科学合理的人工增雨作业,可以增加水资源。XX年人影业务重点要制定和完善人影各项业务流程和规程;在完善《突发公共事件人工影响天气应急预案》基础上,建立人影应急保障体系;以提高作业指挥系统和作业催化系统科技含量和综合效益为目的,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高水平人影业务平台。
(三)跟进城市生态业务和大气成分业务
13.建立以卫星遥感为主、地面监测为辅的深圳城市生态气候监测体系。XX年要利用EOS/MODIS卫星资料,处理生成大气光学(灰霾)厚度指数、城市热岛指数、植被指数等生态监测产品。
14.在农业生态业务方面,建成西丽果场、仙湖植物园、红树林湿地等三个生态监测站,对土壤温湿度、酸碱度、叶面湿度、光合有效辐射等资料进行分析,初步形成果树灾害预警产品。
15.大气成分业务要利用各种探测手段,对有关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形成酸雨、CO2、辐射等月度监测产品。
(四)应用上级指导产品,搞好气候变化业务和空间天气服务
16.气候变化业务重点是研究深圳市(年尺度以上)气候变化趋势,以及应对措施。今年在解释应用国内外气候变化预测产品的基础上,首先建立气候统计分析与服务子系统和异常气候概念模型;其次推算深圳各街道不同重现期(即N年一遇)的降水气候值,提供给防灾决策部门使用。
17.要加强气象条件与疾病发生发展及传播影响机理的分析研究,制作感冒、洗车、交通(事故)等气象指数。
18.结合天文观测系统项目建设和GPS/MET观测系统的改造,启动电离层监测业务;应用指导产品为电力、通信等部门提供服务。
19.为充分与合理利用气象资源,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的多层次普查和评估工作。
(五)加强监测、网络平台建设,支撑多轨道业务发展
20.保证已建雷达、风廓线仪、GPS/MET、闪电定位仪、多要素自动站等设备的备件、维修、维护落实到位,建立稳定高效的气象业务备份系统,年内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月31日前,对观测设备进行彻底的保养和维护,对超检仪器进行检定,保证观测资料的准确性、代表性和比较性;加强新探测资料的分析工作。
22.以建立内联互动、互为支撑的业务工作流程为目标,建立与中国气象局和区域中心的地面宽带网络;建立与香港天文台的直接通信联系;建立与市、区、街道政府部门通信网络,建立与区域及周边城市的气象通信,建立蔡屋围、石岩、竹子林和机场等气象基地之间的通信网络。
23.为了各项业务工作能按期进入气象雷达大楼,必须统筹考虑限时完成气象雷达大楼的垂直布线工程,机房布线工程,高性能计算机集群系统建设,预警显示屏、核心交换机、服务器、工作站的布设及网络管理和安全机房设备控制系统等建设。
24.加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初步实现气象信息进学校、进工地、进社区、进企业、进公共场所,惠及更多的市民。
气象现代化建设是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基础,要围绕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于“又好又快”,不但要有只争朝夕的工作态度,还要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加强筹建工作的统筹、协调力度,多头并进,齐抓共管,做好现代化建设工作,今年要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25.尽快完成减灾预警气象雷达大楼的装修和业务办公等设备的安装工作,争取汛期前业务和工作人员进入大楼。
26.制定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的实施方案,并报中国气象局审批,年底前完成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观测场建设任务;配合市建筑工务署启动天文台建设,争取明年完成。
27.从提高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能力出发,克服面临的困难,汛期前完成移动观测车的改造,并投入业务运行;移动气象台和移动气象雷达争取在年底前改造完成,实现业务运行。
28.汛期前49个新一代自动气象站投入业务运行,16个高山站争取在6月30日前投入业务运行;年底前争取完成50个地质灾害监测自动气象站的建设任务;尽快建成极轨卫星接收处理系统。
月31日前完成《深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警项目》中第一期项目的可研报告。年内启动人工影响天气等基地的前期选址工作。
30.正式启动深圳市防雷设施检测所的龙岗、宝安防雷服务点工作,进一步提高防雷检测覆盖率和工作效率。上半年完成SPD测试室建设任务。
科技创新是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魂之所在,没有科技创新,就很难提高气象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能力。要用好本市、国内和国外的科技资源,加强与深圳大学、深港产学研基地、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省气候中心和欧洲数值预报中心的合作,以项目为纽带,解决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中的瓶颈问题,还要选派一些高素质的科技人员到有关科研机构和业务单位进行学习和培训,快速提高我们的科技水平。今年的科技创新工作要实现以下几个突破:
31.以求贤若渴的态度,广纳贤才,招收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实干型人才。在巩固提高现有攻关组的基础上,尽快形成技术开发外围团队和第二梯队,为技术研发奠定人才基础。
32.通过对研究项目的认真梳理,提出具有前瞻性和业务使用效果和价值的研发项目。联合国内外科研和业务机构,与社会力量合作,引进开发短时临近分区预警预报技术方法,包括多种资料融合、雷达和自动站降水实时估算、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自动识别、雷达和降雨外推等,为天气业务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3.应对应急保障气象服务的需要,引进扩散模式,开展精细化预报(中尺度数值预报)技术研究。完善社区气象服务网站,汛期前投入业务运行。
34.完善50年灾情数据库,及时将新的探测数据纳入数据库管理,使用全省50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建立比较完善的气象业务数据库,为天气气候等业务轨道提供应用服务。
35.建立气象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大气、水文、海洋、航空、环境、生态等方面的数据信息共享,为大气象、大服务提供一个支撑平台。开展与国土规划部门GPS定位站观测资料的联网试验工作,实现深圳市GPS/MET组网工程,在气象业务中发挥作用。
36.在“”世界气象日前,力争邀请丁一汇院士来我市,为市领导和规划部门的专家讲课,提高全市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加深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了解。
科技创新是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关键,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带好队伍,用好人才,培训好干部非常重要,要开展内部的大培训,提高单位整体的业务素质。XX年在人才建设和队伍培养上要抓好以下工作:
37.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将参加在职培训列入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力求使在职培训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努力提高在职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核心竞争力。
38.建立人才激励和业绩评价机制,吸收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用好现有人才。用人才激励机制吸引领军人物,用业绩评价机制促进人才成长。在人才的评价上,更要注重实际能力和业务成果。
39.争取出台深圳市气象局人才引进奖励办法,建立吸引人才的新机制。通过启动经费、安家费等奖励措施,引进关键岗位的领军人物和新技术高级人才。力争适当增加事业单位的高级职称职数,使新增高级人才能有相应的工作条件。
40.加强与编办沟通,加快人员和机构编制调整工作进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法规、《深圳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府〔XX〕189号)和《深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深府办〔XX〕204号)做好气象行业管理工作。以大气象、大服务理念推进气象行业管理工作,从提高防灾减灾和趋利避害能力出发做好气象行业管理。为了充分发挥气象行业管理对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法制保障作用,今年要做好以下工作:
41.争取在5月-6月间,召开全市气象工作会议,围绕进一步贯彻国务院3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省政府135号文件、全省气象工作会议精神和市政府《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府[XX〕189号),研究部署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完善部门联动社会响应预警机制,推动信息共建共享工作和加强防雷减灾工作,搞好综合减灾能力建设。
42.加大法规宣传力度,宣传《气象法》、《涉外气象探测和资料管理办法》、《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管理办法》、《气象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圳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深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法规和文件。
43.加快深圳市气象立法工作的进程,加大气象行政执法力度,加快气象行业依法行政的步伐。同时要启动与之配套的《深圳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工作。
44.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完善行政审批的网上审批工作。争取将涉外气象资料审查等非行政许可事项通过市审改办的论证答辩后组织实施。严管施放气球作业,严惩违规施放气球行为。
45.编制行业内重要气象设施的规划布局,将部门建设的气象探测设施纳入全市观测网络的总体规划。加强对行业部门气象工作的指导,推行气象技术标准,实现气象行业的规范协调发展。
46.与环保、建设和规划等部门合作,加强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气象资料使用行为的管理。联合教育局,制定深圳市中、小、幼学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标准格式的范本,以小手拉大手完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市委市政府四届五次全体会议,强调在XX年的工作中要“提升‘六个力度’,实行‘六个挂钩’”,“大兴五种作风”。就是要求我们提高责任意识,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加强执行力,进一步强化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责任感。今年在班子建设,强化责任意识,构建和谐等方面,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47.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领导班子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健全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选配和完善中层领导班子。在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中保障队伍稳定、团队和谐。
48.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业务技术规范,将中国局和省局的目标考核任务和责任分解到处室,处室分解到岗位,积极参加中国气象局目标考核和省局的业务比武工作,争取好的成绩。
49.强化以提高执行力为重点的责任机制,完善月季考核制度,形成平时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年终考核以平时业绩考核为重点。年终对考核质量低分人员进行诫勉谈话,对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差的人员进行末位淘汰,把责任追究制度落到实处。
50.建立健全教育监督并重的预防惩治腐败机制。与处室(单位)负责人签订廉政责任书;做好政府采购和资产管理;业务项目进行绩效评估;事业单位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做好党务政务公开。
51.加强气象文化建设。发挥局工会、团组织、妇委会作用,强化气象减灾学会,防雷协会的职能;丰富职工业余生活,营造和谐团结、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关心职工、老干部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52.加大安全工作管理力度,用防患于未然的工作思路,加强日常和定期安全检查。在保持局大院“安全文明示范标兵”小区称号的同时,做好竹子林和石岩综合观测基地的安全创优工作。
XX年市气象局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篇二
**县气象局20**年度总体工作思路:以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理念,紧紧围绕“两个体系”建设和气象防灾减灾这个中心,在提高基础业务、气象服务质量与水平及气象现代化建设上树立标杆、争先创优;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中营造亮点、谋求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扎扎实实地做好我局各项工作。为此,我局20**年度工作安排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
一、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为重点,以廉政教育为关键,认真落实八项规定要求,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教育学习,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为龙头,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各个环节,用制度规范干部的从政行为,形成利用制度管人、按照制度办事、依靠制度理财的有效机制。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搞好干部职工的素质培训工作。以培养政治过硬、懂业务、善管理的领导干部为重点,有计划、有安排的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制定一线高级专门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管理办法,实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述职制度,为业务人员搭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舞台,以此增强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
三、进一步抓好基础业务建设,认真实施业务体制改革的要求,继续保持测报工作的高水平、高质量。牢固树立基础业务是气象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意识,狠抓基础业务质量不放松,努力提高基层业务人员熟练运用和维护自动化观测仪器装备的水平,加大一线人员的业务学习力度,积极开展基础业务技术练兵和业务竞赛活动,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保证基础业务稳步发展。
四、继续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水平,特别做好灾害多发期、敏感时期的气象服务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充分利用省、市两级气象预报指导产品,结合本地天气实况,及时发布适用于当地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和决策服务产品。提高对新技术、新知识的运用能力,发展本地区精细化天气预报和服务产品延伸工作,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向社会公布。实现防御规划到县、组织机构到乡、精细预报到乡、气象服务站到乡、应急预案到村、风险调查到村、气象信息员到村、科普宣传进村、预警信息发布到户、灾害防御责任到人、灾情收集到人。努力提高台风、暴雨、冰雹、高温、干旱、低温冻害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服务水平,积极主动为地方政府提供灾害性天气过程、重大项目建设、大型活动及敏感时期的决策性气象服务。
五、围绕“两个体系”建设开展农业气象服务,坚持气象为农服务不动摇,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坚持把气象为农业服务作为首要任务,依靠科技进步,因地制宜,构建适应农业防灾减灾、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等需求,结合本地农业发展布局,发展适合“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等专项气象服务业务。在省级指导下开发适合本地的精细化服务产品,开展针对性特色服务。发展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为稳定农业生产和保障农业安全提供优质气象服务。
六、全面推进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工作,充分认识基层气象机构综改发展的重要性,加大基层气象机构综改力度。首先要合理定位基层气象机构,在坚持基础性、公益性的属性不变,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的方向不变的同时,稳步推进基层气象机构综改。在**省气象局的统一决策部署下,立足于我县的现实基础,改变局站(台)合一的格局,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推行局、站或局、站、台分离。逐步形成由气象行政机构、气象事业单位和社会气象服务机构组成的新型事业结构。积极争取解决基层气象机构用人问题,在国家事业编制岗位以外,通过争取地方事业编制岗位并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等多种形式缓解基层事多人少的矛盾。通过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实现气象事业结构更加合理,基础业务配置更加优化,公共气象服务效益更加明显,社会管理职能发挥更加有效,发展保障机制更加完善。
七、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1、以加强党支部建设工作为重点,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要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使党组织真正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2、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坚定不移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3、继续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加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力度,提高文明单位内在质量。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完善廉政监督制度,进一步推进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4、重点做好下一届省级精神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争取持续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八、总结20**年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和不足,克服困难,在地方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的管理下,完成其他各项任务。
总之,在20**年我局工作紧紧围绕省、市气象主管机构和县委、县政府安排的重点工作,以全市、全县气象工作会议精神为我局开展工作的指导方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我局要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高的目标要求,在市局及地方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程序,完善工作制度,做到各项工作有思路、有实践、有新的举措、有新发展,争取为气象事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而努力工作。
XX年市气象局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篇三
(一)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内涵,把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瑞安气象事业发展结合起来,切实推进瑞安气象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加强公共气象服务,牢固树立“民生气象”理念,把群众对气象的呼声作为改进气象工作的第一信号,把满足群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作为气象发展方向和目标的第一选择,把群众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气象工作的第一标准,真正根据需求提高气象服务能力,使气象现代化建设效益得到最大地发挥,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
(三)根据省局文件要求,全省在20xx-20xx年期间将完成每个乡镇(街道)建设一个自动站的站点布置,我市目前布点仅为15个,还远远低于这个要求。因此,我局计划在明年完成8个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的建设。
(四)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气象服务工作,我局明年将开展瑞安市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这个系统建成后,将使基本气象服务信息“进村入户”,使得农村乡镇在灾害天气来临时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尽可能早地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有效提高农村的防灾减灾能力。
(五)进一步推进绿色台站建设。目前瑞安气象台站建设已经远远落后于兄弟县局台站,与瑞安经济强县的地位不相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了瑞安气象事业的发展。XX年,我局将根据省市气象局要求,努力作好台站建设。
(六)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或引进一线高级专门人才和综合管理人才,推进我市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七)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倡导开拓进取、敬业奉献、和谐相处,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努力推进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
XX年市气象局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篇四
为贯彻落实省局及地方政府有关政务公开的规定和文件精神,全面提高政务公开水平,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开拓创新,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公开内容,增加透明度,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三是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做到领导、机构、人员和经费“四落实”。对因工作需要、领导组成人员发生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并予以充实。
2.认真梳理,逐步扩大公开内容。进一步梳理政府信息,保证公开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健全政务公开日常办公机制,定期召开领导机构会议或专题会,研究落实工作措施,解决实际问题。
3.统一认识,规范流程。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梳理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及时提供,定期维护,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能按照既定的工作流程有效运作。本年度公开的主要内容有:主要职责,审批和办理事项,办事程序,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如收费事项,财务预决算及收支情况,职工奖励、干部任免、职称评定、岗位变动等。特别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和需要让群众清楚明白的事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的事项要进行公开,并及时更新。
4.强化监督机制。重点是监督检查政务公开的开展情况,进一步规范行政管理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继续把政务公开工作列为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严格考核制度和奖惩机制。对政务公开工作不力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
5.继续推行服务承诺制。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把我们的工作置于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同时,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开展开门评议活动,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对气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争取社会各界对气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市气象局年度工作计划篇五
(一)全力以赴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1.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以防灾减灾绩效管理为契机、着力推进气象工作政府化。
2.继续推进村级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不断扩大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信息和农业气象服务信息的覆盖面。
(二)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减灾和汛期气象服务工作。
1.强化对天气气候的动态跟踪监测,及时发布旱情雨情墒情等监测信息,加强对气候趋势的滚动分析预测。
2.继续加强汛期气象服务,全力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以及山洪泥石流等重要气象次生衍生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和应急服务,着力推进强降水短时临近预警、定量降水估测预报,及时做好防汛抗旱决策服务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气象保障服务。
(三)深化为农气象服务工作。
围绕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保障现代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建设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需要,做好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评估、农业气象情报服务和农业气象预报工作。
(四)精心组织助力内江“三个加快”、“五新建设”的气象服务工作。
1.要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战略目标,调研服务需求,明确职责任务,改进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规范服务程序,提高服务水平。
2.进一步增强为市党政领导决策气象服务的敏感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3.进一步拓展公众气象服务领域,提升服务科技含量,丰富服务产品,努力提高公众气象服务的满意度。
4.进一步发展专业气象服务,不断满足用户精细化和个性化需求,建立专业气象服务气象资料库。
5.进一步加强城市气象业务服务工作,提高城市运行和重大活动的气象保障服务与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扩大开放和深化完善部门间的合作,完善和创新信息共享、资源互动与应急联动工作机制。
6.广泛开展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宣传工作。
市气象局年度工作计划篇六
要牢记树立气象服务的宗旨,坚持把气象服务工作放在首位,坚定不移地为防灾减灾和工农业生产做好决策气象服务,为民众工作、生活做好公益气象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好专业气象服务,并按照“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过程不放过”的要求,千方百计做好各项气象服务工作。
1、重点做好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要继续做好抗大旱、防大汛的气象服务准备工作,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力争准确地做好我市旱涝趋势预测,报准各类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及时、主动地提供各种气象灾害信息和提出科学的防灾抗灾建议,为各级党委政府及时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2、积极开展火箭和高炮人工增雨工作。根据我市“十年九旱”这一气候规律特点,我们必须提早做好人工增雨的各项准备工作,不失时机地抓住旱季的有利天气系统,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确保农业的增产丰收。
3、主动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需要。围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等,探索建立新的农业服务体系,提供针对性强的气象服务。
4、继续抓好公共气象服务。进一步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不断丰富公共气象信息产品,加大气象信息科技含量,以形式多样、便捷的方式向广大群众提供工作、生产、生活各种气象信息,提高广大民众工作生活质量。
5、利用气象电子显示屏和DAB预警系统为当地经济服务,将预警信息准确及时地发送到城镇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是抓好气象综合监测系统建设,进一步巩固和维护好全市26个自动气象站网的正常运转,为我市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提升“96121”气象信息服务热线电话质量,切实把气象信息快捷、准确传递到乡镇、村组和千家万户,并为防灾减灾提供气象警报。三是积极争取开通电视天气预报制作平台。四是利用现代防雷技术开展煤矿炸药仓库防雷设施安全整改。五是根据《市施放气球管理规定》加强力度对我市气球施放严格管理,严厉打击无“两证”、无人值守等违规行为。
第二篇:2010年市气象局工作计划
在2010年我局工作中,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及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求,按照“融入共兴、提升能力、强化服务、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全省做示范、西部创一流、全国争先进”为目标,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的服务方向,超前谋划、重点突破、抢抓机遇,突出加快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突出抓好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突出强化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构建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突出气象科技创新,突出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谋划,加强气象法制建设,为保障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
工作目标:
1.坚持把气象服务放在首位,强化公共气象服务工作。要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气象预报预测业务为核心,综合气象探测业务为基础,推进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统筹协调发展。着力完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着力加强气象基础业务建设,着力提升气象预测预报准确率,要切实做好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建设。
2.切实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气象保障服务,大力增强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将气象保障服务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要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的准确性,重点加强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预警的时效性,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要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的主动性,全力做好决策、公众、专业专项气象服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务,切实加强汛期气象服务,认真抓好精细化气象服务;要进一步提高防范应对的科学性,高度重视和着力加强各类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
3.坚持为“三农”服务,不断加强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保障。继续把服务“三农”作为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健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为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和市场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加强基层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示范社区(村镇)创建活动。继续利用信息大篷车,扩大信息覆盖面。
4.切实抓紧抓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工作,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依法强化气象部门社会管理职能,优化气象事业发展发展环境。切实改进气象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有机联系的方式和渠道,完善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科技和气象业务发展的运行机制,加快形成决策、公众、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
5.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和人才强业,不断提高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支撑能力。着力研发“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农村防灾减灾系统、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等项目,做好十二五项目规划。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加大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和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倾斜的激励机制;加强岗位锻炼,调动和发挥现有人才的主动性;加强学术交流和横向联合,积极拓展气象服务领域。
6.坚持党的领导,弘扬优良传统和气象文化,增强气象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干部作风与修养建设,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规范县局“三重一大”事项及“三人民主决策”制度;加大预算执行和财务监管力度。推行精细化与科学化管理,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各县局积极参加星级台站评选;以建设和谐部门和学习型部门为重点,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
2010年市气象局工作计划
第三篇:2011年市气象局工作计划及安排
在2011年我局工作中,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及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求,按照“融入共兴、提升能力、强化服务、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全省做示范、西部创一流、全国争先进”为目标,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的服务方向,超前谋划、重点突破、抢抓机遇,突出加快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突*出抓好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突出强化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构建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突出气象科技创新,突出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谋划,加强气象法制建设,为保障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2011年市气象局工作计划及安排,工作计划《2011年市气象局工作计划及安排》。
1.坚持把气象服务放在首位,强化公共气象服务工作。要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气象预报预测业务为核心,综合气象探测业务为基础,推进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统筹协调发展。着力完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着力加强气象基础业务建设,着力提升气象预测预报准确率,要切实做好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建设。
2.切实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气象保障服务,大力增强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将气象保障服务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要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的准确性,重点加强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预警的时效性,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要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的主动性,全力做好决策、公众、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切实加强汛期气象服务,认真抓好精细化气象服务;要进一步提高防范应对的科学性,高度重视和着力加强各类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
3.坚持为“三农”服务,不断加强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保障。继续把服务“三农”作为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健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为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和市场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加强基层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示范社区(村镇)创建活动。继续利用信息大篷车,扩大信
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第四篇:XX年市气象局的工作计划
XX年市气象局的工作计划
在XX年我局工作中,我们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及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求,按照“融入共兴、提升能力、强化服务、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全省做示范、西部创一流、全国争先进”为目标,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的服务方向,超前谋划、重点突破、抢抓机遇,突出加快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突出抓好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突出强化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构建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突出气象科技创新,突出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谋划,加强气象法制建设,为保障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
1.坚持把气象服务放在首位,强化公共气象服务工作。要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气象预报预测业务为核心,综合气象探测业务为基础,推进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统筹协调发展。着力完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着力加强气象基础业务建设,着力提升气象预测预报准确率,要切实做好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建设。
2.切实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气象保障服务,大力增强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将气象保障服务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要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的准确性,重点加强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预警的时效性,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要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的主动性,全力做好决策、公众、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切实加强汛期气象服务,认真抓好精细化气象服务;要进一步提高防范应对的科学性,高度重视和着力加强各类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
3.坚持为“三农”服务,不断加强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保障。继续把服务“三农”作为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健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为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和市场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加强基层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示范社区(村镇)创建活动。继续利用信息大篷车,扩大信息覆盖面。
4.切实抓紧抓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工作,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依法强化气象部门社会管理职能,优化气象事业发展发展环境。切实改进气象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有机联系的方式和渠道,完善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科技和气象业务发展的运行机制,加快形成决策、公众、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
5.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和人才强业,不断提高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支撑能力。着力研发“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农村防灾减灾系统、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等项目,做好十二五项目规划。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加大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和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倾斜的激励机制;加强岗位锻炼,调动和发挥现有人才的主动性;加强学术交流和横向联合,积极拓展气象服务领域。
6.坚持党的领导,弘扬优良传统和气象文化,增强气象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干部作风与修养建设,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规范县局“三重一大”事项及“三人民主决策”制度;加大预算执行和财务监管力度。推行精细化与科学化管理,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各县局积极参加星级台站评选;以建设和谐部门和学习型部门为重点,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
第五篇:2021年市气象局工作情况报告
2021年市气象局工作情况报告
市气象局属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实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与地方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管理体制。主要负责全市气象管理工作,履行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人工影响天气等业务服务和社会管理等职能职责。一年来,市气象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主动引领新常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担责,努力提高气象服务“三满意”,不折不扣推进市委市政府“狠抓落实年”目标任务落实。
一、依法履职,基础业务运行稳定
基础业务运行有序,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重视基础业务工作,加强业务技术人员教育培训。全市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运行正常,全市地面测报质量指数达.%,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平均达%以上。农气观测错情率为0.0‰,无重大事责任性事故发生。全市建成18套六要素、98套四要素、161套单要素及两要素自动气象站,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及大部分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1套闪电定位仪和9套大气电场仪,探测范围覆盖全市。8套高原特色农业站服务于银杏、玫瑰、万寿菊、烤烟、魔芋等特色作物。4套多要素交通自动气象站(气温、降水量、湿度、风向、风速、能见度、路表温度、路面状况)为两条公路(段)易结冰、多雾路段提供气象保障。1套气溶胶质量浓度观测系统能对城区空气中PM10、PM2.5浓度进行监测。
加大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力度,进一步完善手机短信发布平台服务数据,通过手机短信、“12121”、广播、电视、报纸、“气象”官方微博(粉丝量逾万)、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渠道,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气象服务信息,气象信息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行政村和部分有条件的自然村。充分发挥科技服务部门优势,优质服务保障国际蓝莓大会、中国首届硅晶材料论坛、领导调研、地方“两会”等重大社会活动和节日的顺利举办,受到有关领导的肯定和表扬,气象服务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积极做好城市天气预报在央视多频道播出后续事宜,扩大了天气预报发布范围,提升了城市形象影响力和知名度,助力入选“魅力中国城”竞演。新一代天气雷达通过专家验收并投入业务运行,实现与省内其他州市7部新一代天气雷达组网监测,填补了滇东地区雷达监测盲区,使预报预测、综合观测和信息网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在气象灾害监测、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
精心组组,气象防灾减灾见实效。根据市政府部署,围绕优质烤烟连片种植基地、农经作物种植集中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区、重点水库(源)区、冰雹多发区和冰雹主要路径区域分布等情况综合研判,精心组织、合理布局,全力以赴地开展增雨防雹工作。4至9月全市共出现冰雹天气28天。全市700余名指挥人员及防雹民兵勇担使命,发扬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精神,沉着指挥、高效作业,累计实施防雹减灾作业884次,发射高炮弹10290发,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冰雹对防护区内万亩农经作物(烤烟80余万亩)的危害。据不完全统计,防区内农经作物受大风、冰雹灾12986亩,占保护面积的.%,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年初制定的防护区内农经作物受灾面积不超过所保护面积5%的目标任务,实现了防护区内“三增、一减、一无”的目标;据各县(市、区)人工增雨防雹办不完全统计,防区外农经作物因冰雹、大风、局部洪涝等灾害累计受灾156278.5亩。
依法履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气象法》《气象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赋予气象部门职责职权,进一步强化气象行政管理职能,按有关要求梳理、规范并公布权力清单。根据中国气象局、省气象局部署,积极推进防雷体制改革,发挥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作用,强化防雷技术服务,切实规范防雷、气球施放资质、资格证管理。通过“3.23”世界气象日、“5.12”国家防灾日等宣传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法律法规科普宣传活动。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建设项目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审批、施放系留气球和无人驾驶气球审批、重大建设项目使用气象资料审查行政审批统一进驻市政务中心气象局窗口免费受理。截至11月20日止,完成防雷图纸审核13份,办理防雷装置竣工验收1家,施放气球审批9份。年内未发生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和违规行政处罚等行为。
二、正风肃纪,促进作风转变
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结合气象部门“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和“两学一做”专题教育的开展,巩固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从“工作纪律、办文办会、政令畅通、联系群众、廉洁自律、服务质量”等方面作出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干部职工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行为准则,组织开展对全市气象部门工作作风情况巡察,作风建设逐渐常态化和制度化,促进机关作风良好转变,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担当干事的工作氛围,全市气象部门年内未出现“吃拿卡要”及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踩着纪律底线打“擦边球”,钻政策空子、找法规漏洞和顶风违纪搞“四风”不收敛不收手等问题。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深入挂钩村开展精准扶贫,安排3名干部常驻村点,经常深入群众中间访贫问苦,针对帮扶对象情况,实行“一户一策”,制定脱贫计划,累计为挂钩扶贫村协调资金80余万元,用于学校设施更新改造、困难群众危房重建、特色产业扶持、出行条件改善等方面民生实事,充分发挥气象科技部门优势,在挂钩扶贫村安装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实时发布气象信息,科学指导农业生产,科学设置人工增雨防雹炮点,为扶贫村农业生产撑起保护伞,积极争取防灾减灾项目,多方筹资万元为易地搬迁集中点建成防雷减灾示范点,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三、办事公开,主动接受监督
严格执行信息公开制度,通过“气象”官方微博、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电子显示屏等渠道,主动公开单位机构职能、政策法规、行政许可办理程序、办理时限、服务承诺和气象服务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安排专人负责“96128”政务热线接应受理公众咨询。严格遵守市政务中心窗口服务规范,坚持“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服务理念,为广大服务对象做好服务。依法依规公开办事流程,进一步强化信息公开和党务政务公开。及时更新政府门户网站气象信息,依法动态调整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内容,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真正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让权力依法、规范、公开、公正行使。
四、优化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制定并落实《首问首办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问责办法》《行政事业性收费改革实施细则》《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投诉办法》等制度,对各项业务服务工作实行首问首办、限时办结,公开承诺。简化程序,热情服务,提高气象行政服务时效和服务水平;一般事务当天办结,涉及专家评审论证和需要协调的事项在规定时限内办结,首问首办和限时办结率达%。通过转变工作作风,有效杜绝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庸懒散拖、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不良行为的出现。
五、勤政廉洁,落实责任主体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中纪委七次全会、省纪委九届九次全会、市纪委四届六次全会和20年全国、全省气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部署,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学习领会《中国共产党廉政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忠诚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深化标本兼治,压实“两个责任”,强化党内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以不变的节奏、不松的尺度、不减的力度,深入推进全市气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制度》,组织签订《市严禁领导干部收送“红包”单位、个人承诺书》,开展“八个严禁”专项巡查整治工作,促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把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到实处。严格执行反腐倡廉各项法规制度,进一步完善权力配置、制约与监督机制。有效杜绝“四风”问题,促进全市气象干部队伍清正廉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厉行节约,严格公务接待管理,未出现制度疏漏、规章笼统、监管缺位乏力和徇私舞弊、暗箱操作、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或单位的特殊利益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