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压电缆安全防护措施
中国石油东方物探北京办事处新街口外大街办公楼室内外装修改造工程(西侧高压电缆安全防护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2.《建筑施工手册缩印本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05)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二、工程概况:
中国石油东方物探北京办事处新街口外大街办公楼室内外装修改造工程,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新康路5号,南邻第二炮兵总医院,西邻北京师范大学,本工程西、南两侧临街,西侧为市级城市道路,距本工程西侧外墙3.8m处,有高压电缆一道。线高12m-13.5m。为保证本工程的施工安全,必须对西侧高压电缆进行安全防护。
三、现场情况及具体操作: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现场的空间不足,无法搭设封闭式电缆防护棚),所以我单位经过研究决定,采用单侧防护的安全保护措施(见附图),具体操作如下: 1.高压电缆防护架总长度为75.0m,高度为24.0m(超过外墙脚手架总高2.0m)。2.采用直径100-150mm*6m长的木杆,作为高压电缆防护的主要材料。立杆间距1.5m,水平杆步距1.8m,立面做斜向交叉式45度角拉撑。
3.高压电缆防护架的施工,要与外墙脚手架搭设同时进行施工,高压电缆防护架与外墙脚手架之间的距离为0.5m,高压电缆防护架与外墙脚手架拉接,采用直径100mm的木杆与外墙脚手架绑扎拉接(见附图),拉接点布置为,水平间距为1.5m、竖向间距为1.8m,拉接层数为5层。4.高压电缆防护架外侧,立挂安全网进行防护。
5.杆件搭接采用镀锌铅丝顺扣绑扎,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米。绑扎不少于3道,间距不小于0.6米。杆件垂直相交时采用平插十字扣。
6.大横杆应绑在立杆里测,接头应靠近立杆,大头伸出立杆200~300mm,小头压在大头上。
7.杆件搭接应大小头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米。8.小横杆搭在立杆上,靠斜杆的小横杆则宜绑在斜杆上。小横杆伸出立杆部分不应小于30cm。9.在靠施工场地一侧的里杆端头设置红旗,间隔设置
四、质量保证措施:
1.构架结构符合以上的规定和设计要求,个别部位的尺寸变化应在允许的调整范围内。
2.节点的连接可靠,8号铅丝十字交叉扎点应拧1.5~2圈后箍紧,不得有明显扭伤,且钢丝在扎点外露的长度应大于80mm。
3.立杆按全架高中心线检查垂直度,其垂直度应小于1/150,且同时控制其最大垂直偏差小于100mm。
4.大横杆按全长的上皮走线检查水平度,其水平度应小于1/125,且同时控制其最大水平偏差小于100mm。
五、安全措施:
1.工人进场前须进行安全教育。2.距地2米以上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3.施工人员需持《特种操作证》上岗。
4.在架设防护设施时,必须有电器工程技术人员或专职安全人员负责监护。
5.遇有六级以上强风的时候或雨天禁止施工。6.杉篙的小头有效直径立杆不能小于7cm,大横杆不能小于8cm。
第二篇:临时电缆防护措施(参考)
临时电缆防护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的房地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一幢幢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这是一派建筑业欣欣向荣的好景象!但是,在建筑事业繁荣的背后,安全事故却频繁发生,这又是令人悲戚的一幕!触电,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4大伤害之一。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当前建筑电气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建筑 施工 安全用电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的房地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一幢幢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这是一派建筑业欣欣向荣的好景象!但是,在建筑事业繁荣的背后,安全事故却频繁发生,这又是令人悲戚的一幕!特别是触电事故,已经列入建筑安全四大事故之一。
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当前建筑电气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外电防护
外电线路主要指不为施工现场专用的原来已经存在的高压或低压配电线路,外电线路一般为架空线路,个别现场也会遇到地下电缆。由于外电线路位置已经固定,所以施工过程中必须与外电线路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当因受现场作业条件限制达不到安全距离时,必须采取屏护措施,防止发生因碰触造成的触电事故。
1.1 在架空线路的下方不得施工,不得建造临时建筑设施,不得堆放构件、材料等。
1.2 当在架空线路一侧作业时,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以下是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这里面主要考虑了两个因素:
1.2.1 必要的安全距离 尤其是高压线路,由于周围存在的强电场的电感应所致,使附近的导体产生电感应,附近的空气也在电场中被极化,而且电压等级越高电极化就越强,所以必须保持一定安全距离,随电压等级增加,安全距离相应加大。
1.2.2 安全操作距离 考虑到施工现场属动态管理,不像建成后的建筑物与线路距离为静态。施工现场作业过程,特别像搭设脚手架,一般立杆、大横杆钢管长6.5m,如果距离太小,操作中安全无法保障,所以这里的“安全距离”在施工现场就变成“安全操作距离”了,除了必要的安全距离外,还要考虑作业条件的因素,所以距离又加大了。
1.3 当由于条件所限不能满足最小安全操作距离时,应设置防护性遮栏、栅栏并悬挂警告牌等防护措施。
1.3.1 在施工专场一般采取搭设防护架,其材料就使用木质等绝缘性材料,当使用钢管等金属材料时,应作良好的接地。防护架距线路一般不小于1m,必须停电搭设(拆除时也要停电)。防护架距作业区较近时,应用硬质绝缘材料封严,防止脚手管、钢筋等误穿越触电。
1.3.2 当架空线路在塔吊等起重机的作业半径范围内时,其线路的上方应有防护措施,搭设成门型,其顶部可用5cm厚木板或相当5cm木板强度的材料盖严。为警示起重机作业,可在防护架上端间断设置小彩旗,夜间施工应有彩泡(或红色灯泡)其电源电压应为36V。
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
为了防止意外带电体上的触电事故,根据不同情况应采取保护措施。保护接地和接零是防止电气设备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的基本技术措施。
2.1 接地及其作用
2.1.1 工作接地 将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叫工作接地,阻值应小于4Ω。有了这种接地可以稳定系统的电压,防止高压侧电源直接窜入低压侧,造成低压系统的电气设备被摧毁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发生。
2.1.2 保护接地 将电气设备外壳与大地连接叫保护接地,阻值应小于4Ω。有了这种接地可以保护人体接触设备漏电时的安全,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2.1.3 保护接零 将电气设备外壳与电网的零线连接叫保护接零。保护接零是将设备的碰壳故障改变为单相短路故障,保护接零与保护切断相配合,由于单相短路电流很大,所以能迅速切断保险或自动开关跳闸,使设备与电源脱离,达到避免发生触电事故的目的。
2.1.4 重复接地 所谓重复接地,就是在保护零线上再作的接地就叫重复接地,其阻值应小于10Ω。重复接地可以起到保护零线断线后的补充保护作用,也可降低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和缩短故障持续时间。在一个施工现场中,重复接地不能少于三处(始端、中间、未端)。
在设备比较集中地方如搅拌机棚、钢筋作业区等应做一组重复接地;在高大设备处如塔吊、外用电梯、物料提升机等也要作重复接地。
2.2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比较 在低压电网已作了工作接地时,应采用保护接零,不应采用保护接地。因为用电设备发生碰壳故障时,第一,采用保护接地时,故障点电流太小,对1.5KW以上的动力设备不能使熔断器快速熔断,设备外壳将长时间有110V的危险电压;而保护接零能获取大的短路电流,保证熔断快速熔断,避免触电事故。第二,每台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其阻值达4Ω,也是需要一定数量的钢材打入地下费工费材料;而采用保护接零敷设的零线可以多次周转使用,从经济上也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在同一个电网内,不允许一部分用电设备采用保护接地,而另外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零,这样是相当危险的,如果采用保护接地的设备发生漏电碰壳时,将会导致采用保护接零的设备外壳同时带电。
配电箱、开关箱
施工现场的配电箱是电源与用电设备之间的中枢环节,而开关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端,是用电设备的直接控制装置,它们的设置和运用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
3.1 关于“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3.1.1 配电箱应作分级设置,即在总配电箱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设开关箱,开关箱以下就是用电设备,形成三级配电。这样配电层次清楚,既便于管理又便于查找故障。同时要求,照明配电与动力配电最好分别设置,自成独立系统,不致因动力停电影响照明。
3.1.2 “两级保护”主要指采用漏电保护措施,除在末级开关箱内加装漏电保护器外,还要在上一级分配电箱或总配电箱中再加装一级漏电保护器,总体上形成两级保护。
3.2 关于加装漏电保护器 “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施工现场虽然改TN-C为TN-S后,提高了供电安全,但由于仍然存在着保护灵敏度有限问题,对于大容量设备的碰壳故障不能迅速切断保险,对于较小电流的漏电故障又不能切断保险,而这种漏电电流对作业人员仍然有触电危险,所以还必须加装漏电保护器进行保护。在加装漏电保护器时,不得拆除原有的保护接零(接地)措施。
3.3 隔离开关
3.3.1 隔离开关一般多用于高压变配电装置中。隔离开关没有灭孤能力,绝对不可以带负荷拉闸或合闸,否则触头间所形成的电孤,不仅会烧毁隔离开关和其他邻近的电气设备,而且也可能引起相间或对地孤光造成事故,因此必须在负荷开关切断以后,才能拉开隔离开关,只有先合上隔离开关后,再合负荷开关。
3.3.2 总配电箱、分配电箱以及开关箱中,都要装设隔离开关,满足“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电设备实行电源隔离”的规定。
3.3.3 空气开关不能用作隔离开关。
3.4 “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不允许将两台用电设备的电气控制装置合置在一个开关箱内,避免发生误操作等事故。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防止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临时电缆防护措施
一般的电力电缆结构有导体芯线、绝缘层、金属屏蔽层、外护层等基本结构。高压电缆的结构在金属屏蔽层内外还要增加内半导电层和外半导电层,护套层也由金属护套、绝缘护套、石墨层组成。
电力电缆设计是不承受外力力,要求有托架、支架、管道等支承电缆。
导体芯线做成多股绞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增加导体的柔软性,便于电缆的随意敷设。导体的金属是铜和铝,当导线直径稍大的时候就比较硬,好象是金属棒很难弯曲,不便于电缆的敷设,还常常因为导线损伤而出现电缆断线故障或者似断非断故障。
二是电流具有趋肤效应。同样数量的金属导体,多股绞线比单根导线流过电流的能力大大提高,这是多股绞线的表面积比单股的表面积要大得多的原因。
所以为了使电缆柔软,为了使电缆通过电流的能力更大,所以电缆的导体芯线就必须做成多股绞线。
第三篇:高压搭设防护措施(参考)
高压送电是目前较为普遍的输电方式,同时也对安全用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施工现场面临的高压线防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人们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意识:只有接触到高压线路才会触电,因而对高压输电线路附近没有接触高压线却发生了触电的现象迷惑不解。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误区。因为在高压输电线和高压配电装置周围存在着强大的电场,处在此电场内的导体会因静电感应作用而出现感应电压,当人们触及这些带有感应电压的物体时,就会有感应电注通过人体流向大地而使人受到电伤害。研究表明,人体对高压电场下的静电感应电流的反应更加灵敏,0.1~0.2mA的感应电流通过人体时,即使未触及被感应物体,人也会有明显的针刺感。当工频电流(50Hz)通过人体时,成年男性的电场感知电流为1mA。1996年我区曾发生这样一起事故:有一栋2层高的在建楼房,楼一侧面距离平行而过10kV高压线约2m,施工过程中未做任何防护。当一工人站在2层楼顶上从高压线侧往上传递一根约6m长的钢筋时死亡,法医鉴定为触电死亡。事故发生后,经实地调查,高压线与钢筋头均无碰撞痕迹,高压输电线路无任何异常,而伸出的钢筋头距离高压线仅0.4m。经研究分析,此事故为静电电击所致。10kV高压输电线的最小安全距离为0.95m,最小操作安全距离为6m,当钢筋头伸至距离高压线0.4m时,由于高压输电线路的静电场作用而产生感应电压,当人抓住钢筋另一头时,就有电流通过钢筋流过人体入地而导致人触电死亡。
由此可知,高压输电线路附近的强电场作用,可以对人体构成潜在的危害。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外电线路施工人员的伤害,根据建设部颁布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定》(JGJ46-88)中规定的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安全操作距离大于一般规定的安全距离,主要是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动态诸多因素,如搭设钢管脚手架,配制钢筋和电气配管等施工操作工序,其钢材长度在6m左右,安全操作距离若规定过小,易发生触电事故,但是,施工现场的工程位置往往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如果由于受施工现场在建工程位置限制而无法保证规定的安全距离,这时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则必须采防护性遮拦、栅栏,以及悬挂警告标志牌等防护措施。显然,外电线路与遮拦、栅栏之间也有安全距离问题,这个安全距离正是搭设遮拦、栅栏等防护设施的依据条件。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以高压线的防护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
1.若现场搭设遮拦、栅栏的场所非常狭窄,无法实现表2中所给出的数据,即无法控制可靠的安全距离,这时即使设置遮拦、栅栏等,亦无防护意义,惟一的安全措施就是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停电,迁移外电线路或改变工程位置等,否则,不得强行施工。
2.若现场的防护措施能够满足表2中所要求的安全距离,则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如下几种不同防护方法。
(1)单独设置防护装置
若在建工程不超过高压线2m时,防护屏障如图1所示,若超过高压2m时,主要考虑超过高压线的作业层掉物可引起高压线短路且人员操作进可触及高压线的危险,需设置顶部防护民间障如图2所示。
(2)利用脚手架体设置防护装置
当建筑物外脚手架与高压线距离较近,无法单独设接地防护则可以利用外脚手架防护立杆设置防护屏隙。即:脚手架与高压线路平行的一侧必须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全部封闭,此侧面的钢管脚手架必须至少做三处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应当小于10Ω。同时在与高压线等高的脚手架外侧面等长,约3~4m 高的细格金属网挂在与高压线等高的脚手架外侧,并把此网用绝缘接地外表线进行三处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Ω。如超过高压线的工程作业。仍需搭设顶棚防护屏障。如在搭设顶棚防护屏障有困难时,可在外架直接搭设防护屏障到外架顶部,如图3所示。
(3)跨越架防护装置
起重吊装跨越高压线,或铺设电缆(线)跨越拦应有足够的则度和强度,以免发生遮拦断裂、歪斜及变形的影响。对于搭设的遮拦要有专人从事监护管理。如图4所示
(4)露天变、配电装置的防护
室外变压器防护要求:
① 变压器周围要设围栏(栅栏、网状和板状遮拦)高度≮1700mm;
② 变压器外廓与围栏或建筑物外墙的净距≮800mm;
③ 变压器底部距地面高度≮300mm;
④ 栅栏的栏条之间间距不超过200mm,遮拦的网眼≯40×402。
(5)高压线过路防护
在一般情况下,穿过高压线下方的道路,其高压线下方无需作防护。但在施工现场情况比较复杂,现场的开挖堆土、斜坡改道等情况较多,这样使高压线的对地距离不够(施工现场的机动车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如表4)。高压线下方就必须作相应的防护屏障,使车辆通过时有高度限制。高压线防护屏的距离应满足最小安全净距。具体防护如图6所示。
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情况,在搭设上述防护屏障时必须要注意以下问题:
(1)防护遮拦、栅栏的搭设可用竹、木脚手架杆作防护立杆、水平杆;可用木板,竹排或干燥的荆芭、密目式安全网等作纵向防护屏。
(2)各种防护杆的材质及搭设方法应按竹木脚手架施工的有关安全技术标准进行。
(3)搭设和折除时应停电作业,应有专职的电气技术人员,金属制成的防护屏障应用可靠接地和接零。
(4)搭设防护遮拦、栅栏应有足够的机构强度和耐火性能,金属制成的防护屏障应作可靠接地和接零。
总之,对高压线输电线路的防护,即要在思想上重视它,又要掌握一定的安全技术,并在实践中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或避免重大电气事故的发生。
高压防护措施
建筑物临近高压线的防护措施
高压送电是目前较为普遍的输电方式,同时也对安全用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施工现场面临的高压线防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人们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意识:只有接触到高压线路才会触电,因而对高压输电线路附近没有接触高压线却发生了触电的现象迷惑不解。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误区。因为在高压输电线和高压配电装置周围存在着强大的电场,处在此电场内的导体会因静电感应作用而出现感应电压,当人们触及这些带有感应电压的物体时,就会有感应电注通过人体流向大地而使人受到电伤害。研究表明,人体对高压电场下的静电感应电流的反应更加灵敏,0.1~0.2mA的感应电流通过人体时,即使未触及被感应物体,人也会有明显的针刺感。当工频电流(50Hz)通过人体时,成年男性的电场感知电流为1mA.1996年我区曾发生这样一起事故:有一栋2层高的在建楼房,楼一侧面距离平行而过10kV高压线约2m,施工过程中未做任何防护。当一工人站在2层楼顶上从高压线侧往上传递一根约6m长的钢筋时死亡,法医鉴定为触电死亡。事故发生后,经实地调查,高压线与钢筋头均无碰撞痕迹,高压输电线路无任何异常,而伸出的钢筋头距离高压线仅0.4m.经研究分析,此事故为静电电击所致。10kV高压输电线的最小安全距离为0.95m,最小操作安全距离为6m,当钢筋头伸至距离高压线0.4m时,由于高压输电线路的静电场作用而产生感应电压,当人抓住钢筋另一头时,就有电流通过钢筋流过人体入地而导致人触电死亡。
由此可知,高压输电线路附近的强电场作用,可以对人体构成潜在的危害。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外电线路施工人员的伤害,根据建设部颁布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定》(JGJ46-88)中规定的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安全操作距离大于一般规定的安全距离,主要是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动态诸多因素,如搭设钢管脚手架,配制钢筋和电气配管等施工操作工序,其钢材长度在6m左右,安全操作距离若规定过小,易发生触电事故,但是,施工现场的工程位置往往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如果由于受施工现场在建工程位置限制而无法保证规定的安全距离,这时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则必须采防护性遮拦、栅栏,以及悬挂警告标志牌等防护措施。显然,外电线路与遮拦、栅栏之间也有安全距离问题,这个安全距离正是搭设遮拦、栅栏等防护设施的依据条件。
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以高压线的防护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
1.若现场搭设遮拦、栅栏的场所非常狭窄。
2.若现场的防护措施能够满足表2中所要求的安全距离,则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如下几种不同防护方法。
单独设置防护装置若在建工程不超过高压线2m时利用脚手架体设置防护装置当建筑物外脚手架与高压线距离较近,无法单独设接地防护则可以利用外脚手架防护立杆设置防护屏隙。即:脚手架与高压线路平行的一侧必须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全部封闭,此侧面的钢管脚手架必须至少做三处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应当小于10Ω。同时在与高压线等高的脚手架外侧面等长,约3~4m 高的细格金属网挂在与高压线等高的脚手架外侧,并把此网用绝缘接地外表线进行三处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Ω。如超过高压线的工程作业。仍需搭设顶棚防护屏障。
高压线防护施工方案 工程概述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基坑设计单位: 地质勘探:
监理单位:
高压防护措施 高压线防护施工方案
综合楼工程施工用电电源,设在东北侧施工入口边,施工临时用电变配315KV×2,可满足最大施工用电高峰桩机施工的需要,整个施工现场场地狭窄,运转空间极小,变压器及架空高压线均在塔吊回转半径内,必须采用安全保护措施。
二、变压器、高压线保护措施
1、变压器保护措施:
采用高2.5m砖墙围护,墙距变压器水平距3m。在施工场内设检修门一樘,平时上锁。变压器、检修门设置警示牌。
2、高压线保护措施:
采用绝缘材料毛竹搭设警示保护架,搭设参数为:步高1.8m,宽1.2m,搭设高度为超过高压线2m,长度为从变压器下线电杆至进线电杆,与电线杆刚性拉接。同时在高压线保护架上设警示线,警示牌:“高压线危险”。
待结构上至五层后,该保护架拆除,变压器、高压线区域均采用双层安全棚,高出高压线不少于6m的安全距离。
3、安全技术措施:
对各班组进行安全用电教育,特别电工、塔吊驾驶员除必要的安全交底、教育外;针对场内的高压线、变压器的使用安全,要求每日交接班检查,任何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项目部把高压线、变压器立为重大危险源,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专职安全员每日巡检,项目部周检制度。
三、注意事项
1、因为该处位于塔吊工作臂下方,因此,规定东侧塔吊的工作半径为西侧1800,以防发生碰撞高压线安全保护架。
2、保护架埠头采用绝缘材料,与电线杆用12#铁丝与毛竹绑扎牢固,不铺设脚手片和模板,不得有滑动现象。
3、为防止塔吊臂碰撞保护架,现场设监管人一名,负责监督场保护架边堆放材料。
4、塔吊设专职指挥一名,在高压线、变压器上方吊物时有专人指挥。
高压防护措施
(一)、高压电线防护隔离:
1. 在工地围墙内侧搭设毛竹防护隔离。毛竹防护架采用三排立竹,总宽2.5米,北侧紧靠工地围墙。东起沪中花苑展示厅,西至门卫室。由于高压电线电杆高约8米,毛竹防护架顶部比电线杆顶部高出2米。毛竹防护架总高10米
2. 该防护架主要用于隔离施工区域和高压电线,所以严禁使用金属器件搭设,而采用毛竹搭设。毛竹之间全部采用铁丝捆绑固定。毛竹防护架必须满足稳定、牢固的要求。毛竹立杆之间全部采用大横杆连接、小横杆拉接,以剪刀撑稳固的方式。3. 三排立竹之间间距0.8米,同一排立竹之间间距不大于1.5米。立竹上每高1.8米设一步,每一步上设4根以上的大横杆连接。每根立竹与大横杆交叉处均设一小横杆。剪刀斜撑的搭设必须满足毛竹脚手架的要求。
4. 毛竹脚手架搭设好以后,考虑防护架自身的稳定及抗风性能,防护架间隔6米,设置缆风绳和斜抛撑。
5. 毛竹防护架搭设完成后,防护架内侧、外侧、顶部,均满挂密目防护立网。并且在醒目位置挂设安全警示标志,以禁止攀爬的标语牌。
(二)施工通道搭设防护棚:
1. 出于安全及格文明施工的角度考虑,于MNP幢建筑北侧及东侧搭设施工通道防护棚。防护棚西至门卫间,东至展示厅、南至工人宿舍活动房。
2. 该防护棚采用直径4.8钢管架设。总长约100米,宽3米。地面至顶棚净高三米。两层防护顶棚,上面再架设高1米的防护栏杆。3. 立杆间距为1.5米,立杆上面每间距0.8米高设一道横杆拉接.防护棚采用双层顶棚防护。两层顶棚上下间隔0.6米。顶棚横杆上面在每间距0.6米架设一根钢管,用于铺设竹笆。两层顶棚中部,再架设一根长约1米的小立杆拉接,将两层顶棚连为一个整体,使其防护性能更佳。4. 钢管搭设完毕后,在两层顶棚上均铺设密实的竹笆两层。竹笆与钢管架绑扎牢固。1米高的防护栏杆除需要铺设竹笆以外,还应拉上防护立网。
5. 防护棚完工后,在其醒目位置挂设各种警示标志及安全生产的标语牌。
高压防护措施
高压线防护方案[转贴] 高压线防护方案[转贴]
高压线防护方案 第一节、外电防护 1.编制依据:
1.北京***商场施工组织设计 2.《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2.工程概况:
2.1 施工现场与周围环境
2.1.1 通道和高压线位置及搭设前提条件
北京****商场临时道路位于施工现场东侧,路宽8m。路边缘离槽边上口距离在2~3m之间,临时道路和现场由2m 高围墙隔开,高压线紧邻东部围墙从南到北贯穿整个工地,总长度225m,电压为10KV。后经甲方与相关单位协商后,拆除部分线杆,所以实际防护长度80m,在我项目二部塔吊回转半径的覆盖范围之内,且在1#楼南侧有变压器一台。高压线杆高度约为10m。线杆距离槽上口1.5~2m。《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第一部分 高压线防护要求如下:在建工程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不小于4~6m。第3.1.4 规定,旋转臂架式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10KV 以下的架空线路边线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m。由于现场东侧的三个塔吊的塔臂回转半径均覆盖高压线,且达不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第3.1.2 条和第3.1.4 条规定的最小距离,《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5.2.5 条之规定。为确保正常供电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编制专项防护方案。
2.1.2 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及建议
我们考虑搭设双排杉槁脚手架,里排紧邻槽边,外排立在围墙外。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建议在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楼东侧边坡空地不得作为散料和半成品周转区,这样可以人为减少安全隐患。由于建筑物高度62.2m,外墙距围墙6m。所以安全防护用架要等到工程竣工才能拆除。
3.施工安排 3.1 工期安排
为确保行人和塔吊吊卸时高压线的安全,高压线防护架子应及时搭设。3.1.1 搭设日期:2003 年11 月20 日至2003 年11 月26 日 3.1.2 防护日期:2003 年11 月26 日至2004 年12 月25 日 3.1.3 拆除时间:2004 年12 月26 日至2006 年12 月31 日 3.2 施工组织及任务划分: 由项目部生产经理主管,项目部安全员组织四川架子组搭设防护架子。在架设防护设施时,项目部临时用电电工、安全员及架子组长必须在现场旁站监督施工。
3.3 高压线防护脚手架形式选择
根据防护架子搭设的目的及安全生产的施工要求,靠近高压线一侧的防护须采用绝缘材料并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所以里排脚手架顶端高过高压线1.5m。架体安全网距高压线应不小于1m。(因为围墙、槽边和高压线走向有变化,所以距离有所变动),其防护架子详见附图所示
4.施工准备 4.1 材料准备
① 木杆选用剥皮的杉篙,小头直径不小于80mm,大头直径为120mm。腐朽、折裂、枯节的木杆,一律禁止使用。
5.3.3 封顶架子立杆应绑双扣。立杆不得露出杆头。接杆在封顶处的一根必须大头向上,上下垂直,保持重心平衡。
5.3.4 大横杆一般应绑在立杆里侧,力求做到平直,两杆接头应置于立杆处,并使小头压在大头上,6m 以下其间距为1.8m,6m 以上其间距为1.5m。5.3.5 小横杆绑在大横杆上,靠立杆的小横杆则宜绑在立杆上,小横杆伸出立杆部分不应小于300mm,小横杆的间距为1.8m。
5.3.6 杉槁防护架搭设完毕,应由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工长、架子工等有关人员对防护架各部分,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6.外电防护架的计算 木脚手架的稳定承载力按单肢杆件计算,即直接验算立杆受压时的稳定性,因为脚手架底面是危险截面,所以按底面单肢杆件计算,当荷载效应≤结构抗力时,该杆件稳定性符合要求。以下计算公式及数据选自《建筑施工手册》、《建筑施工脚手架使用手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手册》 当组合风载时,0.9(N/ΦA+Mw/W)≤fct/rt,式中有关参数选自《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fct—木材抗压设计值,按表5-25 选用
rt,—木材抗力的附加分项系数,根据满足可靠指标要求确定 N—木立杆轴心设计值
组合风载时,N=1.2(NGK1+NGK2+NQK)MW—风荷载对脚手架的风线荷载标准值 M=0.85×1.4qwkhw2/10=0.12 qwkhw2 qwk—作用于脚手架的风线荷载标准值 hw—连墙点竖向间距 W—木立杆的毛截面抵抗矩
ф—木受压的稳定系数,按表5-26 确定。6.1 计算参数
立杆截面积A=πD2/4=3.14×802/4=5024mm2
立杆的截面抵抗矩W=πD3/32=3.14×803/32mm2=50240mm3 挡风系数Φ=0.5 风荷载体形系数us=1.3Φ=0.65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uz=0.6 6.2 荷载计算 6.2.1 恒载:
杉篙自重4KN/m3,查《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第101 页表1-104。q=πD2/4×4KN/m=3.14×0.082/4×4kN/m=0.02KN/m 6.2.2 施工荷载:q=1KN/m2 6.2.3 风荷载标准值:
wk=0.7 us uzw0=0.7×0.6×0.65×0.35=0.0956KN/m2 6.3 脚手架单肢杆件稳定性验算 6.3.1 确定木材抗压设计值 fct=10n/mm2 6.3.2 确定木材抗力的附加分项系数 rt,=1.17 6.3.3 计算轴心力计算值N Ngk1=0.02×(8×2+2×8+6×4.5)=1.18KN Nqk=1×2×5.7/2=5.7KN
高压防护措施
高压线防护方案 第一节、外电防护 1.编制依据:
1.北京***商场施工组织设计 2.《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2.工程概况:
2.1 施工现场与周围环境
2.1.1 通道和高压线位置及搭设前提条件
北京****商场临时道路位于施工现场东侧,路宽8m。路边缘离槽边上口距离在2~3m之间,临时道路和现场由2m 高围墙隔开,高压线紧邻东部围墙从南到北贯穿整个工地,总长度225m,电压为10KV。后经甲方与相关单位协商后,拆除部分线杆,所以实际防护长度80m,在我项目二部塔吊回转半径的覆盖范围之内,且在1#楼南侧有变压器一台。高压线杆高度约为10m。线杆距离槽上口1.5~2m。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第一部分 高压线防护要求如下:在建工程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不小于4~6m。第3.1.4 规定,旋转臂架式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10KV 以下的架空线路边线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m。由于现场东侧的三个塔吊的塔臂回转半径均覆盖高压线,且达不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第3.1.2 条和第3.1.4 条规定的最小距离,《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5.2.5 条之规定。为确保正常供电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编制专项防护方案。
2.1.2 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及建议
我们考虑搭设双排杉槁脚手架,里排紧邻槽边,外排立在围墙外。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建议在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楼东侧边坡空地不得作为散料和半成品周转区,这样可以人为减少安全隐患。由于建筑物高度62.2m,外墙距围墙6m。所以安全防护用架要等到工程竣工才能拆除。3.施工安排 3.1 工期安排
为确保行人和塔吊吊卸时高压线的安全,高压线防护架子应及时搭设。3.1.1 搭设日期:2003 年11 月20 日至2003 年11 月26 日 3.1.2 防护日期:2003 年11 月26 日至2004 年12 月25 日 3.1.3 拆除时间:2004 年12 月26 日至2006 年12 月31 日 3.2 施工组织及任务划分:
由项目部生产经理主管,项目部安全员组织四川架子组搭设防护架子。在架设防护设施时,项目部临时用电电工、安全员及架子组长必须在现场旁站监督施工。
3.3 高压线防护脚手架形式选择
根据防护架子搭设的目的及安全生产的施工要求,靠近高压线一侧的防护须采用绝缘材料并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所以里排脚手架顶端高过高压线1.5m。架体安全网距高压线应不小于1m。(因为围墙、槽边和高压线走向有变化,所以距离有所变动),其防护架子详见附图所示
4.施工准备 4.1 材料准备
① 木杆选用剥皮的杉篙,小头直径不小于80mm,大头直径为120mm。腐朽、折裂、枯节的木杆,一律禁止使用。② 材料计划表
搭设高压线防护架主要材料,见下列材料计划: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混凝土 C20 m3 5 彩色串灯 m 80 杉槁 6~8m 根 1500 安全网 m2 2400 铅丝 8# Kg 500 彩旗 若干 4.2 技术准备
4.2.1 了解项目施工的具体情况及施工步骤。4.2.2 熟悉防护架搭设的安全技术规程。
4.2.3 要向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4.3 人员准备
4.3.1 防护架施工设专业架子工长负责,对其安装、拆除、检查和围护设安全监督检查人员,确保桥架的搭设和使用符合设计要求。
4.3.2 配备体检合格并经《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管理规则》考核和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的架子工持证上岗进行施工。4.3.3 劳动力准备:
搭设高压线防护架劳动力计划,见下列搭设外电防护架劳动力计划: 工种 架子工 电工 人数 12 人 2 人 4.4 现场准备
①现场临时电缆沟回填、夯实平整,排水畅通,场地杂物清除干净。②靠槽边一侧应悬挑安全网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③定位放线并破碎围墙外立杆基础占用的路面。5.施工方法 5.1 搭设作业程序
场地清理→定位放线→支立杆→调直→扫地杆→搭大横杆→用8#铅丝绑大横杆→搭小横杆→用8#铅丝绑小横杆→接立杆并绑扎→加斜撑并加固→支设戗杆→搭马梁→支设顶层横杆→挂安全网→挂彩色串灯→挂彩旗→验收 5.2 一般构造
5.2.1 围墙外侧杉槁立杆的底端要埋入地下,宽度400×400mm,深度600mm,并用C20 细石混凝土浇筑密实,相应的立杆用100×100mm 木方或粗杉槁连接牢固。
5.2.2 在脚手架立杆底端之上200mm 处设纵向和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连接牢固。
5.2.3 杉篙搭接接头长度为1.5m,铅丝绑扎不少于3 道,间距不小于0.6m。交叉节点处铅丝要绑十字扣。
5.2.4 脚手架左右相邻立杆和上下相邻横杆的接头应相互错开一个跨,并置于不同的构架框格内。
5.2.5 斜撑与水平面的交角在45。~60。之间,水平投影宽度应不小于2 跨或4m 和不大于6 跨或8m。斜撑应与脚手架基本构架杆件加以可靠连接。斜杆与水平面的交角也在45°~60°之间,其间距不大于6m。如钢筋贴斜撑杉篙底将斜撑两端的大横杆拉接牢固。5.3 搭设
5.3.1 木杆运到现场,应先选择分类,宜把头大粗壮者做立杆,直径均匀,杆身顺直者做横杆,稍有弯曲者做斜杆。然后按构造要求的规定架设杆件,并力求做到横平竖直错开接头位置。
5.3.2 立杆中心间距1.8m,外排立杆距围墙300mm,最上端大头向上,最下端大头向下,相邻立杆竖向接头中心间距错开不小于1.5m,外排硬化地面上的立杆埋入路面下0.6m 并浇灌混凝土(埋入地下部分的做防腐处理)。里排立杆直接立在硬化后的混凝土面层上。
5.3.3 封顶架子立杆应绑双扣。立杆不得露出杆头。接杆在封顶处的一根必须大头向上,上下垂直,保持重心平衡。
5.3.4 大横杆一般应绑在立杆里侧,力求做到平直,两杆接头应置于立杆处,并使小头压在大头上,6m 以下其间距为1.8m,6m 以上其间距为1.5m。5.3.5 小横杆绑在大横杆上,靠立杆的小横杆则宜绑在立杆上,小横杆伸出立杆部分不应小于300mm,小横杆的间距为1.8m。
5.3.6 杉槁防护架搭设完毕,应由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工长、架子工等有关人员对防护架各部分,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6.外电防护架的计算
木脚手架的稳定承载力按单肢杆件计算,即直接验算立杆受压时的稳定性,因为脚手架底面是危险截面,所以按底面单肢杆件计算,当荷载效应≤结构抗力时,该杆件稳定性符合要求。以下计算公式及数据选自《建筑施工手册》、《建筑施工脚手架使用手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手册》 当组合风载时,0.9(N/ΦA+Mw/W)≤fct/rt,式中有关参数选自《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fct—木材抗压设计值,按表5-25 选用
rt,—木材抗力的附加分项系数,根据满足可靠指标要求确定 N—木立杆轴心设计值
组合风载时,N=1.2(NGK1+NGK2+NQK)MW—风荷载对脚手架的风线荷载标准值 M=0.85×1.4qwkhw2/10=0.12 qwkhw2 qwk—作用于脚手架的风线荷载标准值 hw—连墙点竖向间距 W—木立杆的毛截面抵抗矩
ф—木受压的稳定系数,按表5-26 确定。6.1 计算参数
立杆截面积A=πD2/4=3.14×802/4=5024mm2
立杆的截面抵抗矩W=πD3/32=3.14×803/32mm2=50240mm3 挡风系数Φ=0.5 风荷载体形系数us=1.3Φ=0.65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uz=0.6 6.2 荷载计算 6.2.1 恒载:
杉篙自重4KN/m3,查《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第101 页表1-104。q=πD2/4×4KN/m=3.14×0.082/4×4kN/m=0.02KN/m 6.2.2 施工荷载:q=1KN/m2 6.2.3 风荷载标准值:
wk=0.7 us uzw0=0.7×0.6×0.65×0.35=0.0956KN/m2 6.3 脚手架单肢杆件稳定性验算 6.3.1 确定木材抗压设计值 fct=10n/mm2 6.3.2 确定木材抗力的附加分项系数 rt,=1.17 6.3.3 计算轴心力计算值N Ngk1=0.02×(8×2+2×8+6×4.5)=1.18KN Nqk=1×2×5.7/2=5.7KN N=1.2(Ngk1 + Nqk)=KN=8256N 6.3.4 计算风荷载弯矩
MW = 0.12 qwkhw2=0.12×0.0956×2×2KN.M=0.0459KN.M 6.3.5 确定稳定系数Φ
(1)回转半径i=D/4=0.08/4=0.02 查《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第173 页表2-6(2)长细比λ=ι0/i=2/0.02=100(3)稳定系数Φ=2800/λ2= 2800/1002=0.28 查《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第477 页表5-26 6.3.6 验算稳定 0.9(N/ΦA+Mw/W)≤fct/rt,因为:左边=0.9(N/ΦA+Mw/W)
=0.9(8256/(0.28×5024)+45900/50240)N/mm2 =0.9(5.87+0.914)N/mm2 =6.105N/mm2 右边= fct/rt,=10 N/mm2/1.17=8.54 N/mm2 综上所述,该木制防护架稳定性符合要求。7.注意事项:
7.1 施工人员开始操作前,必须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明确施工方法及措施,并对施工环境及所需防护用具做全面、认真的检查,必须消除隐患。7.2 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凡有高血压、心脏病、晕高症等不适合高处工作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层架子作业;非架子工不许从事架子作业。7.3 架子工在高处(距地2m 以上)作业时,必须佩带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所用的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钎子、棍扳子应用2m 钎子绳栓在身上。
7.4 操作时架子工应戴好安全帽,穿防滑鞋。
7.5 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架子的搭设工作,架设材料应随用随上,每次收工前,架上的材料应使用完毕,不要存留在作业面上。已搭设的架子应形成稳定的结构,不稳定的应进行临时加固。7.6 架子工作业时,应精神集中,禁止打闹,不得酒后操作。
7.7 气候恶劣时(五级以上大风、高温天气)应停止高空作业。在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过后,施工人员要全面检查防护架的稳定情况,保证安全使用。
7.8 任何人不得任意拆改防护架的基本构件,以免影响架体的稳定,因作业需要不得不拆除某些杆件时,应征得施工负责人的同意,并采取可靠的弥补加固措施。
7.9 架子拆除时应以“后搭的先拆,先搭的后拆”为原则由上而下按层按部的拆除,平稳落地,不准随意扔下。拆下的杉槁运到指定地点,码放整齐,交材料部门验收保管。
7.10 拆除防护架时,应有专人看护,禁止非操作人员进入危险区,并在危险区外搭设围栏,禁止人员入内。
7.11 施工进度至地上三层后,要高度注意高空坠物,防护架继续上搭,顶部满铺5cm 厚脚手板。
高压防护措施 高压线专项防护措施
(一)、高压电线防护隔离:
1.在工地围墙内侧搭设毛竹防护隔离。毛竹防护架采用三排立竹,总宽2.5米,北侧紧靠工地围墙。由于高压电线电杆高约8米,毛竹防护架顶部比电线杆顶部高出2米。毛竹防护架总高10米
2. 该防护架主要用于隔离施工区域和高压电线,所以严禁使用金属器件搭设,而采用毛竹搭设。毛竹之间全部采用铁丝捆绑固定。毛竹防护架必须满足稳定、牢固的要求。毛竹立杆之间全部采用大横杆连接、小横杆拉
接,以剪刀撑稳固的方式。
3. 三排立竹之间间距0.8米,同一排立竹之间间距不大于1.5米。立竹上每高1.8米设一步,每一步上设4根以上的大横杆连接。每根立竹与大横杆交叉处均设一小横杆。剪刀斜撑的搭设必须满足毛竹脚手架的要求。4. 毛竹脚手架搭设好以后,考虑防护架自身的稳定及抗风性能,防护架间隔6米,设置缆风绳和斜抛撑。
5. 毛竹防护架搭设完成后,防护架内侧、外侧、顶部,均满挂密目防护立网。并且在醒目位置挂设安全警示标志,以禁止攀爬的标语牌。
(二)施工通道搭设防护棚:
1. 出于安全及格文明施工的角度考虑,于幢建筑北侧及东侧搭设施工通
道防护棚。
2. 该防护棚采用直径4.8钢管架设。总长约100米,宽3米。地面至顶棚净高三米。两层防护顶棚,上面再架设高1米的防护栏杆。3. 立杆间距为1.5米,立杆上面每间距0.8米高设一道横杆拉接.防护棚采用双层顶棚防护。两层顶棚上下间隔0.6米。顶棚横杆上面在每间距0.6米架设一根钢管,用于铺设竹笆。两层顶棚中部,再架设一根长约1米的小立杆拉接,将两层顶棚连为一个整体,使其防护性能更佳。4. 钢管搭设完毕后,在两层顶棚上均铺设密实的竹笆两层。竹笆与钢管架绑扎牢固。1米高的防护栏杆除需要铺设竹笆以外,还应拉上防护立网。5. 防护棚完工后,在其醒目位置挂设各种警示标志及安全生产的标语牌。
高压防护措施 高压送电是目前较为普遍的输电方式,同时也对安全用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施工现场面临的高压线防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人们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意识:只有接触到高压线路才会触电,因而对高压输电线路附近没有接触高压线却发生了触电的现象迷惑不解。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误区。因为在高压输电线和高压配电装置周围存在着强大的电场,处在此电场内的导体会因静电感应作用而出现感应电压,当人们触及这些带有感应电压的物体时,就会有感应电注通过人体流向大地而使人受到电伤害。研究表明,人体对高压电场下的静电感应电流的反应更加灵敏,0.1~0.2mA的感应电流通过人体时,即使未触及被感应物体,人也会有明显的针刺感。当工频电流(50Hz)通过人体时,成年男性的电场感知电流为1mA。1996年我区曾发生这样一起事故:有一栋2层高的在建楼房,楼一侧面距离平行而过10kV高压线约2m,施工过程中未做任何防护。当一工人站在2层楼顶上从高压线侧往上传递一根约6m长的钢筋时死亡,法医鉴定为触电死亡。事故发生后,经实地调查,高压线与钢筋头均无碰撞痕迹,高压输电线路无任何异常,而伸出的钢筋头距离高压线仅0.4m。经研究分析,此事故为静电电击所致。10kV高压输电线的最小安全距离为0.95m,最小操作安全距离为6m,当钢筋头伸至距离高压线0.4m时,由于高压输电线路的静电场作用而产生感应电压,当人抓住钢筋另一头时,就有电流通过钢筋流过人体入地而导致人触电死亡。
由此可知,高压输电线路附近的强电场作用,可以对人体构成潜在的危害。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外电线路施工人员的伤害,根据建设部颁布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定》(JGJ46-88)中规定的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最小安全操作距离。《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安全操作距离大于一般规定的安全距离,主要是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动态诸多因素,如搭设钢管脚手架,配制钢筋和电气配管等施工操作工序,其钢材长度在6m左右,安全操作距离若规定过小,易发生触电事故,但是,施工现场的工程位置往往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如果由于受施工现场在建工程位置限制而无法保证规定的安全距离,这时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则必须采防护性遮拦、栅栏,以及悬挂警告标志牌等防护措施。显然,外电线路与遮拦、栅栏之间也有安全距离问题,这个安全距离正是搭设遮拦、栅栏等防护设施的依据条件。
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以高压线的防护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
1.若现场搭设遮拦、栅栏的场所非常狭窄,无法实现表2中所给出的数据,即无法控制可靠的安全距离,这时即使设置遮拦、栅栏等,亦无防护意义,惟一的安全措施就是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停电,迁移外电线路或改变工程位置等,否则,不得强行施工。
2.若现场的防护措施能够满足表2中所要求的安全距离,则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如下几种不同防护方法。
(1)单独设置防护装置
若在建工程不超过高压线2m时,防护屏障如图1所示,若超过高压2m时,主要考虑超过高压线的作业层掉物可引起高压线短路且人员操作进可触及高压线的危险,需设置顶部防护民间障如图2所示。
图1
图2(2)利用脚手架体设置防护装置
当建筑物外脚手架与高压线距离较近,无法单独设接地防护则可以利用外脚手架防护立杆设置防护屏隙。即:脚手架与高压线路平行的一侧必须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全部封闭,此侧面的钢管脚手架必须至少做三处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应当小于10Ω。同时在与高压线等高的脚手架外侧面等长,约3~4m 高的细格金属网挂在与高压线等高的脚手架外侧,并把此网用绝缘接地外表线进行三处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Ω。如超过高压线的工程作业。仍需搭设顶棚防护屏障。如在搭设顶棚防护屏障有困难时,可在外架直接搭设防护屏障到外架顶部,如图3所示。
图3(3)跨越架防护装置
起重吊装跨越高压线,或铺设电缆(线)跨越
拦应有足够的则度和强度,以免发生遮拦断裂、歪斜及变形的影响。对于搭设的遮拦要有专人从事监护管理。如图4所示
图4(4)露天变、配电装置的防护
室外变压器防护要求:
① 变压器周围要设围栏(栅栏、网状和板状遮拦)高度≮1700mm;
② 变压器外廓与围栏或建筑物外墙的净距≮800mm;③ 变压器底部距地面高度≮300mm;
④ 栅栏的栏条之间间距不超过200mm,遮拦的网眼≯40×402。
(5)高压线过路防护
在一般情况下,穿过高压线下方的道路,其高压线下方无需作防护。但在施工现场情况比较复杂,现场的开挖堆土、斜坡改道等情况较多,这样使高压线的对地距离不够(施工现场的机动车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如表4)。高压线下方就必须作相应的防护屏障,使车辆通过时有高度限制。高压线防护屏的距离应满足最小安全净距。具体防护如图6所示。
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情况,在搭设上述防护屏障时必须要注意以下问题:
(1)防护遮拦、栅栏的搭设可用竹、木脚手架杆作防护立杆、水平杆;可用木板,竹排或干燥的荆芭、密目式安全网等作纵向防护屏。
(2)各种防护杆的材质及搭设方法应按竹木脚手架施工的有关安全技术标准进行。
(3)搭设和折除时应停电作业,应有专职的电气技术人员,金属制成的防护屏障应用可靠接地和接零。(4)搭设防护遮拦、栅栏应有足够的机构强度和耐火性能,金属制成的防护屏障应作可靠接地和接零。
总之,对高压线输电线路的防护,即要在思想上重视它,又要掌握一定的安全技术,并在实践中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或避免重大电气事故的发生。
防护措施
高压送电是目前较为普遍的输电方式,同时也对安全用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施工现场面临的高压线防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人们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意识:只有接触到高压线路才会触电,因而对高压输电线路附近没有接触高压线却发生了触电的现象迷惑不解。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误区。因为在高压输电线和高压配电装置周围存在着强大的电场,处在此电场内的导体会因静电感应作用而出现感应电压,当人们触及这些带有感应电压的物体时,就会有感应电注通过人体流向大地而使人受到电伤害。研究表明,人体对高压电场下的静电感应电流的反应更加灵敏,0.1~0.2mA的感应电流通过人体时,即使未触及被感应物体,人也会有明显的针刺感。当工频电流(50Hz)通过人体时,成年男性的电场感知电流为1mA。1996年我区曾发生这样一起事故:有一栋2层高的在建楼房,楼一侧面距离平行而过10kV高压线约2m,施工过程中未做任何防护。当一工人站在2层楼顶上从高压线侧往上传递一根约6m长的钢筋时死亡,法医鉴定为触电死亡。事故发生后,经实地调查,高压线与钢筋头均无碰撞痕迹,高压输电线路无任何异常,而伸出的钢筋头距离高压线仅0.4m。经研究分析,此事故为静电电击所致。10kV高压输电线的最小安全距离为0.95m,最小操作安全距离为6m,当钢筋头伸至距离高压线0.4m时,由于高压输电线路的静电场作用而产生感应电压,当人抓住钢筋另一头时,就有电流通过钢筋流过人体入地而导致人触电死亡。
由此可知,高压输电线路附近的强电场作用,可以对人体构成潜在的危害。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外电线路施工人员的伤害,根据建设部颁布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定》(JGJ46-88)中规定的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安全操作距离大于一般规定的安全距离,主要是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动态诸多因素,如搭设钢管脚手架,配制钢筋和电气配管等施工操作工序,其钢材长度在6m左右,安全操作距离若规定过小,易发生触电事故,但是,施工现场的工程位置往往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如果由于受施工现场在建工程位置限制而无法保证规定的安全距离,这时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则必须采防护性遮拦、栅栏,以及悬挂警告标志牌等防护措施。显然,外电线路与遮拦、栅栏之间也有安全距离问题,这个安全距离正是搭设遮拦、栅栏等防护设施的依据条件。
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以高压线的防护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
1.若现场搭设遮拦、栅栏的场所非常狭窄,无法实现表2中所给出的数据,即无法控制可靠的安全距离,这时即使设置遮拦、栅栏等,亦无防护意义,惟一的安全措施就是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停电,迁移外电线路或改变工程位置等,否则,不得强行施工。
2.若现场的防护措施能够满足表2中所要求的安全距离,则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如下几种不同防护方法。
(1)单独设置防护装置
若在建工程超过超过高压2m时,主要考虑超过高压线的作业层掉物可引起高压线短路且人员操作进可触及高压线的危险,需设置顶部防护民间障。
(2)利用脚手架体设置防护装置
当建筑物外脚手架与高压线距离较近,无法单独设接地防护则可以利用外脚手架防护立杆设置防护屏隙。即:脚手架与高压线路平行的一侧必须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全部封闭,此侧面的钢管脚手架必须至少做三处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应当小于10Ω。同时在与高压线等高的脚手架外侧面等长,约3~4m 高的细格金属网挂在与高压线等高的脚手架外侧,并把此网用绝缘接地外表线进行三处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Ω。如超过高压线的工程作业。仍需搭设顶棚防护屏障。如在搭设顶棚防护屏障有困难时,可在外架直接搭设防护屏障到外架顶部。
(3)跨越架防护装置
起重吊装跨越高压线,或铺设电缆(线)跨越拦应有足够的则度和强度,以免发生遮拦断裂、歪斜及变形的影响。对于搭设的遮拦要有专人从事监护管理。
(4)露天变、配电装置的防护
室外变压器防护要求:
① 变压器周围要设围栏(栅栏、网状和板状遮拦)高度≮1700mm;
② 变压器外廓与围栏或建筑物外墙的净距≮800mm;
③ 变压器底部距地面高度≮300mm;
④ 栅栏的栏条之间间距不超过200mm,遮拦的网眼≯40×402。
(5)高压线过路防护
在一般情况下,穿过高压线下方的道路,其高压线下方无需作防护。但在施工现场情况比较复杂,现场的开挖堆土、斜坡改道等情况较多,这样使高压线的对地距离不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不够。高压线下方就必须作相应的防护屏障,使车辆通过时有高度限制。高压线防护屏的距离应满足最小安全净距。
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情况,在搭设上述防护屏障时必须要注意以下问题:
(1)防护遮拦、栅栏的搭设可用竹、木脚手架杆作防护立杆、水平杆;可用木板,竹排或干燥的荆芭、密目式安全网等作纵向防护屏。
(2)各种防护杆的材质及搭设方法应按竹木脚手架施工的有关安全技术标准进行。
(3)搭设和折除时应停电作业,应有专职的电气技术人员,金属制成的防护屏障应用可靠接地和接零。
(4)搭设防护遮拦、栅栏应有足够的机构强度和耐火性能,金属制成的防护屏障应作可靠接地和接零。
总之,对高压线输电线路的防护,即要在思想上重视它,又要掌握一定的安全技术,并在实践中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或避免重大电气事故的发生。
该文章
转
载
自
无
忧
考
网
:http://www.51test.net/show.asp?id=494275&Page=2
第四篇:电缆敷设安全防护
电缆敷设安全防护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首先办理相关作业的工作票,对现场参与工作的全部工作班成员进行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工作负责人对现场危险点进行解读和宣贯,确保每一位成员都掌握该工作的各类事项,工作班成员应身体状况良好,可从事高空作业。
2.施工前必须安全确认:(1)确认施工环境无隐患;(2)确认施工工具无隐患;(3)确认施工人员安全防护用具齐全;(4)确认施工结束后无隐患。
3.施工前必须组织参加施工人员学习,并提前熟悉现场,了解施工内容。参加施工人员要有组织、有纪律,听从管理服从分配。
4.施工过程中由施工负责人负责施工具体安排,安全负责人负责安全监督工作,所有人员必须听从指挥,成员出现违章作业时必须及时勒令整改。
5.施工期间,严禁带电敷设、回收电缆。
6.电缆敷设区域必须有足够的照明;电缆敷设的脚手架搭设符合规程、牢固可靠,在电缆桥架上的高处作业,必须配备和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带;桥架验收合格,其内部杂物清理干净;电缆按型号、规格到现场后,电缆堆放区域10米内无明火或易燃易爆物。7.技术要求:电缆敷设前参考电缆敷设明细表仔细校对电缆型号、规格,是否符合图纸要求。用摇表(500V)测量,电缆绝缘电阻大于1兆欧。展放过程中,要用放线架顺直展放,杜绝使电缆产生扭劲,每一处工作人员应严密监视电缆敷设情况,一旦有问题应立即停止牵引,并报告指挥、技术人员,待问题处理后,才继续展放。
二、电缆敷设时的注意事项
1.电缆敷设时,电缆沟转弯、电缆层井口处的电缆弯曲弧度一致、过渡自然。所有直线电缆沟的电缆必须拉直,不允许直线沟内支架上有电缆弯曲或下垂现象。
2.电缆进入配电室内终端处时,要保证足够的预留长度。3.有明显机械损伤的电缆严禁敷设,电缆敷设时,应防止电缆之间及缆与其他硬物之间的磨擦。
4.进入电缆沟前,先打开电缆盖板进行适当的通风,进入前,在电缆沟入口处闻一下有无异味儿(焦糊味儿等),查看电缆沟内是否存有积水或者影响工作的杂物等。5.在电缆桥架上敷设电缆时,要正确的系好安全带,符合高挂低用的安全规定,在电缆桥架上不要随意走动;桥架上积灰较多,海英佩戴口罩和手套及护目镜。
三、电缆敷设工艺
1.电缆敷设前,事先预估电缆的距离;电缆剪断后,要在电缆的两头贴好标识(间隔名称和KKS码),并用透明胶布绑扎固定,防止在展放电缆时脱落或磨破,电缆的断头要用绝缘胶布包扎,防止在穿放时碰接至带电物体上。
2.电缆与保温层平行敷设时距离不小于
50cm,交叉敷设时不小于20cm,电缆与非保温热表面距离不小于1m。
3.电缆敷设水平段每隔
80cm绑扎一道,垂直段每个支架上绑扎一道,拐弯处每20-30cm固定绑扎一道,在控制盘前30-40cm固定绑扎一道,在接线盒前15-30cm固定绑扎一道。
4.电缆敷设完毕,应组织人员进行整理、固定。电缆桥架里的电缆要码放顺直整齐,严禁交叉、混缠、扭曲,拐弯弧度应一致,电缆弯曲半径不小于10倍电缆直径。
5.每一根电缆敷设完毕后要有专人在电缆的两头进行挂牌。电缆标牌上要标明电缆规格型号回路编号以及另一端的配电箱编号。
四、电缆敷设完毕的收尾工作
1.剥电缆外皮时要注意方法,工作时必须戴手套,使用刀具应向外,针对不同型号的电缆,刀具力度要掌握得当,防止用力过大伤及线芯。
2.剪切钢铠时,切面应与电缆外皮切面对齐,切断钢铠应使用偏口钳逆旋切断,切断的钢铠截面不应内扣和触碰电缆线芯,防止钢铠切面割伤线芯。
3.剥开电缆外皮时,要将屏蔽层留有足够的余度,屏蔽层接地电缆截面不应低于4mm2的多股软铜线可靠连接到等电位接地网的铜排上,电缆头用PVC绝缘胶布绕紧绕实,外加热缩管热缩包扎。
4.配电柜内的电缆封堵的上平面要平整,其外形美观,电缆周围采用大于20mm的有机堵料进行包裹,对于洞口较大者,应采取防漏措施(如用防火隔板进行支撑)。
5.电缆之间的间隙必须封堵严实,应无裂纹、脱落现象,无机堵料的厚度要大于20mm。
6.电缆穿越墙、洞、楼板两端的电缆耐火涂料涂刷应均匀,其厚度应≥2mm且无漏刷欠刷现象。在防火墙两侧2—3米区域,以及电缆并行敷设的其它电缆同一长度范围内,应采用防火涂料做阻燃处理。7.电缆桥架和竖井的转弯处、穿墙处均应使用防火包进行填充,防火包应平服的嵌入电缆空隙中并且交叉堆砌;电缆桥架应用防火盖板进行覆盖。
第五篇:高压电缆中间头制作措施
6KV、10KV高压电缆中间接头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批准: 审核: 编制:
目 录 作业任务......................................................................................................................................3 2 编写依据......................................................................................................................................3 3 作业准备和条件..........................................................................................................................3
3.1 作业准备...........................................................................................................................3 3.2 作业条件...........................................................................................................................3 4 作业方法及工艺质量控制措施...................................................................................................3
4.1 电缆安装方法及步骤........................................................................................................3 4.2 临时工作设施....................................................................................................................6 4.3 工艺质量控制措施............................................................................................................6 5 作业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8
5.1作业质量标准.....................................................................................................................8 5.2检验要求............................................................................................................................8 6 安全措施......................................................................................................................................8 作业任务
华电六安电厂135MW发电机组主厂房至化水、循环水等外围辅助厂房的电缆沟内高压电缆故障,需重新敷设电缆及做头接线,主要工作有:主厂房分别至1A1B,2A2B循环水泵、化水水工变、厂前区、市电保安电源10KV高压电缆7根;需要制作10KV热缩电缆中间接头14只。编写依据
2.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2.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2.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SDJ279-90 2.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 2002版)作业准备和条件 3.1 作业准备
3.1.1电缆敷设做头之前,应检查使用材料和工器具是否齐全,作业环境是否符合要求。3.1.2电缆型号、电压、规格符合设计。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
3.2 作业条件
3.2.1根据电缆构造、规格、确定合适热缩材料。
3.2.2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干燥;户外施工应搭设防护棚。3.2.3施工现场光线充足,装置照明灯具必须符合安全规程。3.2.4当附近有带电设备时,应做好安全隔离措施。作业方法及工艺质量控制措施
为减少资源浪费,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及业主意见,在现场电缆故障点处切除故障点并做电缆跨接。
4.1 电缆安装方法及步骤
4.1.1电缆敷设
电缆敷设时,不应损坏电缆沟的防水层。做头使用的电力电缆其长度、型号、规格宜相同。电缆各支点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4.1.2 高压电力电缆中间头制作:
性能完好的电缆,当它在电压的作用下时,其本身的导体、绝缘层和金属护套或外屏蔽层之间具有一定的电容,这个电容在整个电缆长度和介质中都是均匀分布的,因此电场也是均匀分布的,而且只是电场径向分量,没有轴向分量,而在电缆头部位的电场分布情况却完全改变了。由于在电
缆头制作中,需要将金属护套(屏蔽)和绝缘层割断、导体接续处的几何结构与截面的改变,以及增补绝缘、附加绝缘的介电系数和厚度与电缆本体绝缘材料的不同,都将导致电缆头处的电场分布较之电缆本体发生较大的变化。电缆终端处的电场不再是均匀的径向电场,该处的电场具有轴向分量,而且轴向电场分量沿电缆长度的分布并不均匀,在金属护套或屏蔽断开处及线芯接续处,轴向电场分量最大,或者说轴向应力最集中。另外由于绝缘带或绝缘薄膜的沿面击穿强度比垂直击穿强度低的多(一般为垂直击穿强度的5%~10%),所以轴向电场分量的出现,会大大降低电缆头的电气强度。因此在制作电缆头时,要特别注意上述部位的处理。电缆终端处的电场分布如图所示:
热收缩电缆附件中的附加绝缘、屏蔽、护层、雨罩及分支套等均称为热收缩部件。采用的附加绝缘材料除电气性能应满足要求外,尚应与电缆本体绝缘具有相容性。两种材料的硬度、膨胀系数、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物理性能指标应接近。电缆终端的电场控制均采用应力控制管或应力控制带来实现。加热工具可用丙烷气体喷灯或大功率工业用电吹风机,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也允许采用丁烷气体、液化气或汽油喷灯。本工程采用的高压电力电缆均为交联聚乙烯电缆。以下为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热收缩式中间接头的制作工艺:
剥切电缆:按图所示尺寸剥去电缆外护层、钢带(若有钢带)、内护层、铜带、外半导电层和线芯末端绝缘。需要说明:①由于各电缆附件制造厂家提供的热收缩式电缆接头结构和尺寸不完全相同,热收缩管材长度也有区别,所以,图中的电缆剥切长度上和屏蔽铜带剥切长度L1尺寸应按实际安装的产品生产厂家提供的材料和安装工艺说明书来确定。②由于需要将绝缘管、半导电管和屏蔽铜丝网等预先套在各相线芯上以后才能压接导体连接管,所以接头两端L不相等,但是Ll是相等的。j为电缆末端绝缘剥切长度,通常为导体连接管一半长度加上10mm。
安装应力管:将六根应力管分别套在两端电缆六根线芯上,覆盖屏蔽铜带20mm,加热收缩固 定(如果应力管为贯穿接头的一根管子,则应在导体连接后再固定)。
套各种管材和屏蔽铜网:将接头热缩外护套管、金属护套管(若有金属护套管)套在电缆一端上,再将屏蔽铜网和三组管材(包括绝缘管和半导电管)分别套在剥切长端的三根线芯上。 压接导体连接管:导体连接管压接后除去飞边和毛刺,清除金属屑末,再用半导电橡胶自粘带包绕填平压抗,然后用填充胶带包绕连接管及两端凹陷处。使之光滑圆整。
安装绝缘管:用填充胶带或绝缘橡胶自粘带包绕填充应力管端头与线芯绝缘之间的台阶,操作时应认真仔细,使之成为均匀过渡的锥面。接着抽出内绝缘管,在置于接头中间位置后加热收缩,最后抽出外绝缘管置于接头中问装置,加热收缩。加热应从中间开始沿圆周方向向两端缓慢推进,防止内部留有气泡。
安装半导电管:在绝缘管两端用填充胶带或绝缘橡胶自粘带包绕填充,以形成均匀过渡的锥面,再将半导电管移到接头中间位置,并从中间向两端均匀加热收缩,两端与电缆半导电层搭接处用半导电带包绕填充,形成均匀过渡锥面。如果用两根半导电管相互搭接,则搭接处应避免有气隙。
安装屏蔽铜丝网:将屏蔽铜丝网移至接头中间位置,向两边均匀拉伸,使之紧密覆盖在半导电管上,两端用裸铜丝绑扎在电缆屏蔽铜带上,并焊牢。也可采用缠绕方式将屏蔽铜丝网包覆在接头半导电层外面。
焊接过桥线:将规定截面的镀锡铜编织线两端用裸铜丝分别绑扎并焊接在三根线芯的屏蔽铜上,然后将三相线芯靠拢,在线芯之间施加填充物,用白纱带或PVC带扎紧。
安装内护套管:在接头两端电缆内护套处包绕密封胶带,将内护套管移至接头处,两端搭接在电缆内护套上后加热收缩。
焊接跨接线:用10mm镀锡铜编织线或多股铜绞线,两端分别绑扎并焊接在两侧电缆的钢带上。 安装外护套管:将金属护套管移至接头位置,两端用铜丝扎紧在电缆外护层上,再将热缩护套
管移到金属护套管上,加热收缩,两端应覆盖在电缆外护层上。当不用金属护套管时,则应将热缩外护套管移到接头位置,覆盖在内护套管上加热收缩。
热缩中间连接头在没有完全冷却时,不准移动电缆。因为热收缩材料只是在收缩温度以上具有弹性,在常温下是没有弹性和压紧力的,所以安装以后的热缩终端头不应再弯曲和扳动,否则将会造成层间脱开,形成气隙,在施加电压时引起内部放电。如果将终端头安装固定到设备上时必须扳动或弯曲,则应在定位以后再加热收缩一次,以消除因扳动或弯曲而形成的层间间隙。
2需要说明:①如果不要求将电缆屏蔽铜带与钢带分开接地,则不需用内护套管和钢带跨接线,过桥线应绑扎焊接在电缆屏蔽铜带和钢带上,然后安装热缩外护套管或金属护套管。②35kv挤包绝缘电缆用多层热缩绝缘管组合成增强绝缘不太合适,因为层间气隙难以避免,为此,有用外半导电层(热缩管)与绝缘层(弹性材料)复合为一体的复合管结构来解决。
4.2 临时工作设施
4.2.1如确因生产需要在恶劣条件下制作高压电缆头时,要认真做好必要措施,如搭建防雨棚,增设隔离设施并做好防湿、防尘工作。
4.3.2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拆除并清理临时工作设施。
4.3 工艺质量控制措施
4.3.1热缩电缆附件,由于其制作工艺简单、安装方便、稳定性和可靠性良好。所以得到了迅速推广和广泛应用。热缩电缆头制作质量尤为重要。然而,由于电缆头制作者对热缩材料的技术、工艺认识不足,制作工艺不规范,对一些重要环节掌握不当,最关键的工序容易在制作过程中产生错误。从而使热缩材料的正常使用受到影响,甚至导致电气故障的发生。电缆头制作质量的好坏归根结底取决于操作者是否严格按照制作工艺进行操作。只要能按其工艺要求,认真操作,热缩电缆附件的制作质量是能够得以确保的。电缆终端及接头制作时,应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4.3.2电缆头制作时清洁工作
交联聚乙烯电缆头制作对清洁工作有严格要求。电缆头制作过程中往往是露天作业,空气中的有害尘埃,极易沾染到热缩附件及电缆的半导体及绝缘层上。在焊接地线、剥切半导体层或使用喷灯时留下的积炭等,如果制作过程中不注意清洁工作,会造成尘埃和积炭与热缩件结合在一起,从而造成电缆附件界面爬行放电,导致纵向击穿电缆绝缘。因此制作时要有环境较好的场地,同时在制作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完成后都要用无水酒精清洁,尤其是在焊接地线后的三叉口处,更应认真地清洁余留的焊渣及使用喷灯后留下的积炭,另外也要注意操作,不要戴有杂质的不干净手套,如
天热流汗更要注意,以免手及脸上的汗水沾染到电缆附件上,确保制作过程的每道工序都保持清洁。4.3.3相对湿度对制作电缆头的影响
交联聚乙烯电缆制作对环境气候条件要求很高,空气必须干燥,安装应在环境温度0℃以上,相对湿度70%以下,更不能在雨中进行。因为如果在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的环境制作电缆附件,在热收缩过程中,其热缩管内与电缆绝缘表面极易凝结水汽,在电场作用下就会产生水树枝劣化,在高温和交流电场作用下逐步向电树枝转移,这势必降低管内界面绝缘强度形成内闪,直到绝缘击穿造成故障。因此在制作电缆附件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天气的变化。尽可能避免在雨天、风雪天及湿度较大的天气中制作电缆附件。如确因生产需要,要认真做好必要措施,保证在热缩管内与电缆绝缘层表面不会形成凝结水汽,杜绝受潮和水树枝的形成,以确保电缆在投人运行后,管内界面轴向绝缘强度,防止内闪现象的发生。4.3.4严格控制热缩温度
喷灯是制作交联聚乙烯电缆头的重要工具,熟练掌握好其使用技巧尤为重要。所有热缩材料均系高分子材料经特殊工艺制作,温度达到110℃—130℃时材料开始收缩,收缩率大于50%。材料在140℃短时间将不受影响,但局部长时间高温过热将损伤甚至烧毁材料,影响材料性能。热缩件一般收缩温度在120℃左右,操作者使用喷灯进行加热时,加热温度控制不当温度低影响施工进度,且热缩管达不到紧缩的效果,使热缩管内产生气隙;而温度过高则会破坏材料的性能,乃至会使材料破裂直接影响工艺质量,操作者完全凭经验控制火焰温度,很难控制在120℃左右。在收缩热缩管时,掌握喷灯的火焰温度是极为重要的,首先要使喷灯充分预热,雾化良好,火焰喷射时为蓝色且带有轻微的嗡嗡的响声为宜,喷灯火焰移动速度要相对均匀,喷灯火焰距离热缩件60~80mm最佳,一般要求从中间开始向两端或从一端向另一端沿圆周方向均匀加热,确保径向收缩均匀,再缓慢延伸,火焰朝收缩方向,以预热管材,有利于收缩均匀。遵循安装程序中推荐的起始收缩部位和方向,由下往上收缩有利于,这样才能做到既保证收缩均匀又使套管内空气充分排出,达到排除气体和增强密封的目的。以避免收缩后的管材沿圆周方向出现厚薄不均匀和层间夹有气泡的现象。一定要控制好火焰,不致过大,操作时要不停地晃动火源,不可对准一个位置长时间加热,以免烫伤热收缩部件。喷出的火焰应该是充分燃烧的,不可带有烟,以免炭粒子吸附在热收缩部件表面,影响其性能。在焊接地线时,首先要做到焊接熟练才不至于焊接时间过长而使电缆内部的绝缘发热受损,影响绝缘强度。为确保热缩材料和包敷材料间的紧密结合和粘接强度,套入每层管件前,被包敷部位和粘接密封段应预热,随后用清洗纸清洗。去除火焰烟炭沉积物,使层间接触良好。收缩完毕的管件应光滑无折皱,能清晰看出其原有的结构轮廓。密封部位有少量密封胶挤出表明密封完善。
4.3.5中间接头连接管的接管工艺
交联聚乙烯电缆中间接头的芯线连接制作工艺的质量好坏是保证接头质量的关键,如线芯连接不良将会导致接触电阻增大,使电缆发热,会引起绝缘老化,形成裂纹,造成短路。在操作过程中对连接质量要求严格,如使用不合规格的连接管;压接方法不妥;压接后没有认真清除压接后留下的毛刺、杂物等;包绕绝缘带时用力不均;没有达到填充排斥空气的作用。这几点都将会导致中间头质量下降、使用寿命缩短的后果。合理选择连接管,它的选择必须根据电缆线芯截面积确定。不同规格的电缆,要选用不同规格的连接管。电缆线芯连接金具,应采用标准的连接管,其内径应与电缆线芯紧密配合,间隙不应过大;截面宜为线芯截面的1.2~1.5倍采用压钳时,压接钳和模具应符合规格要求。在制作电缆头过程中,首先要准确地剥切电缆的外护层,长度的一端为75mm,另一端为350mm,然后用镀好锡的铜线,在距离剥外护层以上80mm处捆扎2~4圈,用钢据以圆周形沿捆扎上端剥铠装钢带,然后再引上50mm剥切内护层和填充物。在包绕填充料时要注意,必须在三叉外50mm范围内包绕,其厚度为15~25mm,填充三叉处要充实,尽可能排净空气且表面平滑。压接连接管时要注意,首先要摆正相互联接的两条电缆,三相必须等长;当压钳达到规定的压缩行程后,要保持0.5~1S的时间,以消除弹性应力,同时注意用力均匀,以免损伤三叉处的绝缘;还要注意要先压接连接管的两头,然后再压中间,以防线芯伸长导致三相长度不一。压接好连接管后必须认真对压接后形成的毛刺进行打磨,而后清除压接时留下的灰尘、杂物。在包绕填充料及绝缘带时,首先要用填充料完全填平所有空隙,排净空气,在包绕填充料及绝缘带时要用力适度,包绕厚度要均匀,包绕填充料的厚度为10~15mm、包绝缘带厚度为15~25mm,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证线芯连接处的可靠绝缘,而不致于由于长时间运行及电流增大造成连接管发热造成绝缘击穿而发生故障。作业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 5.1作业质量标准
5.1.1摇测电缆绝缘:
10KV电力电缆选用25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不应低于200MΩ。 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5.2检验要求
5.2.1按规范进行高压电缆交流耐压试验; 5.2.2检查电缆线路的相位; 安全措施
6.1电缆做头之前,首先确认要施工的电缆,然后根据施工安排进行开断施工。其方法是在要施工
电缆的任一相对地加入20A的交流电流,用嵌表测量其电流,不断变化加入电流值,嵌表测量的电流随之变化,此电缆即为要施工的电缆,然后用热成像法进行复核确认无电,做好标记。6.2开断电缆要在就地打一根2.5米的接地桩,接地桩与开断工具用不小于50平方的导线连接,防止电缆有电危及人身安全,开断电缆施工人员一定要穿绝缘些戴绝缘手套。
6.3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修复工作开始前必须办理工作票;
6.4参加施工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业务知识和能力,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
6.5参加施工的各级人员要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确保工作票上所填的安全措施正确完备,安全措施的实施无遗漏且符合现场的实际条件;
6.6电缆头施工工作开始前,工作负责人和监护人,要向参加修复的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代工作内容、带电部位、现场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6.7施工工作开始前,在工作区域内搭设防雨防尘棚,安装临时照明,对电缆沟内带电部分侧电缆用环氧板进行隔离,在对每根电缆修复前,首先要进行验电,核对无电后方能开展修复工作; 6.8施工人员在检修过程中严禁踩踏、移动和损伤运行的电缆,并注意防止外力作用损伤其它电缆; 6.9电缆修复完成后,对每根电缆应测试绝缘、做耐压试验,绝缘试验合格后方能投用,确保修复质量;
6.10电缆做头过程中,对产生电缆皮废料随时进行清理,保证作业场所的清洁;
6.11参加修复人员应正确佩带使用安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进入电缆沟前穿戴工作服、绝缘防滑鞋。
6.12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要试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者正确佩带和使用;
6.13制作电缆头时要使用明火加热终端材料,会有有害气体产生,所以一定要做好施工环境的通风及防火工作,工作场所放置足够的消防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