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核病人转诊制度(最终版)
肺结核病人转诊追踪制度
1、门诊医生对具有咳嗽、咳痰2周(或2周以上)及咯血等症状的疑似肺结核病例应在门诊日志标注,按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要求进行网络直报,完整详细填写《肺结核病例登记报告卡》。
2、门诊医生填写《肺结核病人转诊单》一式三联,患者一联,其余两联交防保站进行登记报告,及时将病人转诊至县结核病防治所确诊,各医疗机构门诊不得开抗肺结核药处方。
3、遇有严重合并症或急重症肺结核病人,应转到县医院传染科积极抢救,待病情稳定病人出院后,传染科要将病人要及时转诊到县结防所继续治疗管理。
4、医务科或防保站专兼职人员每日对本单位的肺结核的登记、报告、转诊工作进行核对并及时与结防所沟通,每月一次到县结防所核对转诊到位情况。
5、需要追踪的病人要及时填写结核病人追踪登记本和追访三联单,结防所及时反馈患者到位情况。
6、要求报告率达100%、转诊率100%以上,转诊追踪总体到位率达85%以上。
结核病防治工作主要免费政策
1、对初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免费胸片和痰涂片检查;
2、对涂阳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人员免费胸片和痰涂片检查;
3、对治疗期间随访的肺结核患者进行免费痰涂片检查。
4、对治疗结束的结核病人进行免费拍片检查。
5、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提供政府免费抗结核药物。
结核病患者须知
1、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得了结核病只要坚持正规治疗是可以治好的。如果不坚持服药容易形成难治性耐药结核病。
2、在治疗期间的第2、5、6或8月进行查痰。
3、确诊的结核病人可以得到国家免费发放的治疗板式药品,患者要保证规律服药,不可间断。
3、治疗过程中,尽量不要离开居住地。如必须离开,提前通知负责您治疗的医生,以便帮助您联系继续治疗事宜。4结核病患者不要对着别人咳嗽、打喷嚏,出入公共场所要戴口罩。
督导管理人员的职责
1.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服药地点和时间,面视患者服药。
2.患者如未按时服药,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3.每次督导服药后按要求填写“肺结核患者治疗记录卡”。
4.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中断用药等情况,及时报告结防所。
5.督促患者定期复查,协助收集痰标本。
6.患者完成全程治疗后,应将“肺结核患者治疗记录卡”上交至乡镇卫生院,转送至县结防机构归档保存。
第二篇:病人转诊制度
转诊制度
一、转诊分类
1、向上级医院转诊:我院因为设备条件或技术条件的限制不能诊治的危重疑难病人向上级医院转诊。
2、向下级医院转诊:在我院经诊治后病情好转或诊断明确病情较轻,为节省费用或方便病人生活护理向下级医院转诊。
3、双向转诊(另有规定)。
二、转诊程序
1、经治医师接诊病人后对病情作出初步判断,对诊断不清楚或因病情危重我院技术无法治疗的危重病人由经治医师开具病情证明,由所在科室主任签字后报业务副院长审批,紧急情况下可以有科主任根据病情判断决定先行转诊。
2、经在我院诊治后病情好转及诊断明确的病人,如病人提出需转至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康复治疗的,由经治医师开具病情证明盖章后交予病人备用,无需经科主任和业务副院长审批。
3、特殊情况下如遇外国人、台胞、住院双方因发生严重矛盾可能造成严重治安问题需分院而住的病人等情况下,由科主任及时上报业务副院长根据情况确定是否转诊。
4、业务副院长因事出差或休假时,由医教科代为审批;科主任因事出差或休假时,由科主任指定人员或高年资医师代签字。
XX区妇幼保健院医务科
2022年3月1日
—
END
—
第三篇:关于结核病人转诊的相关规定
关于结核病人转诊的相关规定
依据2012年省市疾控考核综合医院目标要求:结核病(包括结核性胸膜炎)实际转诊到位率为65%以上,要求所有结核病人都到结防机构诊治。而我院2011年结核病实际转诊到位率是33.8%,经过重点科室的落实整改,1-2月份我院转诊到位率是73.6%,但仍存在问题分析如下:
一、分析原因:
1、放射科、呼吸门诊首诊医师比较重视该项工作,管理比较规范,实际转诊到位率基本达标。
2、我院住院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临床疑似结核进行诊断性治疗的住院病人,出院转诊到位率较低,直接影响我院结核转诊到位率。
3、只要进行网络直报的结核病人、结核性胸膜炎病人,两天内未到结防所就诊的,即被确定为转诊未到位。
二、针对以上问题,特制订措施如下:
1、请放射科、呼吸门诊继续加强督导结核患者及时到结防所就诊,争取全部到位。
2、住院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临床疑似结核进行诊断性治疗的住院病人,出院时再报卡,同时开转诊单。一定督促病人到结防所进行后续治疗和管理,确保病人转诊到位。
3、需要转传染病院治疗的病人,在转院前一定让家属携带转诊单先到结防所去登记、联系,以保障后续规范系统治疗。
预防保健科
二0一二年三月十八日
第四篇:肺结核病人转诊制度
肺结核病人转诊制度
医院分管院长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感染性疾病科或其他指定科室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落实,接诊医生负责肺结核病人的登记,感染性疾病科负责肺结核病人的报告、转诊。
(一)病人发现
1、综合医院的首诊医生要提高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警觉性。
2、对于接诊的可疑症状者进行X线检查和痰涂片检查。
3、不具备查痰条件的综合医院,直接转送至当地疾病预防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确诊和治疗管理。
(二)转诊
1、建立门诊登记本、放射科登记本、实验室登记本及药房抗痨药品发放登记本并认真做好相应记录以备核查。
2、发现的肺结核病例或疑似病例,在报告的同时,填写《肺结核病人转诊单》一式三份,一份由病人携带,一份由感染性疾病科备案,一份由感染性疾病科送达疾病预防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并将病人转送至疾病预防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感染性疾病科每天核查报告和转诊情况。
3、对住院病人应及时报告,出院后立即转送至当地疾病预防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继续治疗和管理。
(三)报告
一、对可疑或确诊的肺结核病人要及时进行疫情登记,并进行网络直报,同时完整填写《肺结核病例登记报告卡》,上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对具有咳嗽、咳痰2周及咯血或血谈等症状的疑似肺结核病例,应在肺结核病例转诊登记本上进行登记,填写《肺结核病人转诊单》,及时将病人转诊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得开抗肺结核药处方。并将转诊联系单第二联与报告卡医同寄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留转诊存根以备查。
三、遇有严重合并症或急重症肺结核病人,应积极抢救,需住院治疗的,转县医院收入住院。
四、防疫人员每日对本单位的肺结核的登记、报告、转诊工作进行核对,每月依次与疾控中心核对转诊到位情况。
五、要求报告率达100%、转诊率100%以上,转诊到位率90%以上
第五篇:肺结核病人报告转诊制度
肺结核病人报告转诊制度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肺结核病疫情报告和病人管理的通知》、《肺结核病人转诊和追踪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以及48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凡到我院就诊肺结核病人均按照本制度进行登记、转诊。
一、我院单纯性肺结核病人一律转到柳州市结核病定点治疗机构诊治。
二、首诊医生发现首次诊断的肺结核病例或疑似病例,应在院内传染病疫情电子报告系统上填报疫情报告卡,同时对我市市区的患者填写《肺结核病人转诊单》一式三份,填写时要注意写明病人的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第一联病人携带,并嘱其到柳州市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第二、第三联交预防保健科备案(其中第二联由预防保健科送柳州市疾控中心结防所)。
三、临床医师应对结核病防治知识和政策进行广泛宣传。
四、预防保健科指定专人负责肺结核病人的登记和网上直报,并负责收集转诊单送到市疾控中心结防所。
五、预防保健科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开展监督检查,配合结防机构核实结核病疫情和转诊结核病人的追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