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具体情况

时间:2019-05-13 19:0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具体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具体情况》。

第一篇: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具体情况

(一)政府职能缺位。政府职能缺位,主要是指本来应当由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甚至在某些公共领域出现了“真空”。应由政府提供的水利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其他必要基础设施的建设仍然力度不够;医疗、养老、失业、救济以及其他社会保障服务的公共供给仍然不足;市场经济秩序不健全,竞争规则不完备,信用体系尚不健全;应由各级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城市公用事业服务等,仍然不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二)政府职能越位。政府职能越位,主要是指政府干了不该干的事情和管了不该管的事情,直接包揽了本来可以通过市场进行的纯粹私人产品的生产供应,以及可以由政府、企业,非政府公共组织共同参与的混合性公共物品的生产。具体表现:

1.政府职能与市场功能不分。我国政府的一些部门和一些管理者仍然习惯于代替市场去配置与私人产品相关的资源,行政审批的不合理和过多过滥,就是政府取代市场的典型表现。过多过滥的行政审批不仅妨碍了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降低了社会发展效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成为行政职权寻租和腐败的前提。

2.政府与企业不分。表现为政府变相经营企业、经营公司,承担应当属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不仅为企业制定决策、筹集投资、掌管人事,而且还最终负担亏损,使企业长期处于政府的管束与庇护之下,无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影响了我国公司制改革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进程。

3.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不分。表现为政府组织通过主管、指导等方式直接介入各种协会、社团、居民自治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内部管理与事务运作,使它们直接或间接处于政府组织的附属地位,难以真正依照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成长发育,阻碍了非政府公共组织在公共管理中作用的发挥。

4.政府与事业组织不分。我国政府组织与事业组织难以区分,既有使用事业编制的行政机关,又有使用行政编制的事业机构。有的事业单位实际上是行政部门的延伸,承担着一定的行政职能。

(三)政府职能错位。所谓政府职能错位,是指政府内部发生的职能混乱现象,即你干我的事,我越你的权,互相打乱仗。政府职能错位是个老问题,在对政府职能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和改革时期,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1.在纵向上,既有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职能越位,也有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职能越位。具体谁越位更严重一些,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例如,在土地等资源的管理上,几乎都是下级政府和地方政府越位较严重,而在人事、机构管理方面,大都是上级政府越位较多。

2.在横向上,主要是各级政府部门职能交叉、重叠,职权划分不清楚,互相推诿扯皮,政出多门的问题时有发生。

3.在条块关系上,既存在条条对块块,即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超越职权干预下级政府管理事务的现象,又有下级政府超越职能干涉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业务的现象。

(四)政府机构设置不够合理。一是数量偏多,种类繁杂,规模过大;二是结构不合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偏弱且分散,需要加强和充实;三是部门分工过细,定位不甚清晰。比如,在食品卫生、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农业、林业部门管农产食品生产,质检部门管非农产食品的加工和质量标准,工商部门管流通,商务部门管部分食品的储备、畜禽屠宰、市场调剂和进出口,卫生部门管餐饮,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管综合协调;地方政府因机构设置不同,涉及的部门更多。

第一,用什么能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固然需要政府自身积极主动地去努力和探索,只有内因萌动,才有了促进根本变化的前提。但根据多年的实践看,光靠政府自身去解决转变职能中存在的问题,往往动力不大,效果不佳,其重要原因是固有的思维定势不能打破,用老百姓的话说,总是容易顺拐。温总理在报告中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规范行政权力。”我觉得,规范行政权力,很大程度上要强化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靠强有力的监督来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容易使政府增强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有利于推动政府自身的改革与建设。

第二,笼统的要求如何变成具体的操作办法?近年来,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上,常常听到这样的要求:要科学界定政府职责;要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要完善政府组织架构;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光专家这样讲,政府官员也大谈特谈不离口。可是政府职责怎么界定才科学、啥样的政府管理方式才算创新、政府组织架构怎么才叫完善、依法行政怎样才能全面推进,却不是十分明确。主要原因是在贯彻落实环节出了问题。表现在文件层层照抄照转,缺少与当地实际结合研究解题办法的务实精神。比如,一谈到提高行政效率时,就强调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削减审批事项,可是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问题就在于,在机构定职能时把审批权交给了相关部门。如果不从根上取消其审批权,而让它自行改革,自己的刀能愿意削自己的把吗?所以,我认为不光要笼统提要求,还必须制定具体操作办法,而制定操作办法就应该逆向思维,以机构设置为例,不是看与上级搞什么对口不对口,而是要根据老百姓的实际需要去确定取舍,做到该增的一定要增,不该留的一定要取消。

第三,解决问题从哪入手?这个问题更关键。政府职能转变既不能只说不做,也不能做起来平推,而应该选准突破口,先解决最为关键最为要害的问题。温总理提出“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规范行政权力”的要求,这个规范行政权力就是重点突破口。而如何规范行政权力,也需要找到突破口,我觉得这个突破口就是民主,因为当前行政权力不规范的表现就在于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健全,决策中的民意成份不高,甚至被长官意志所取代,因而所作出的决策有时悖离民意,甚至危害民利。因而需要靠加强民主建设去推进行政权力的规范。另外,政府职能转变还应该注重从上级政府入手,先行解决问题,因为有些问题好多时候是上行下效的结果,同样,解决问题也有个上行下效的导向作用。当然,这绝不是让下级政府坐待观望上面的动向,而不去主动探索。

总之,一句话:转变政府职能招法没有什么新的,关键就看动不动真的。

第二篇:三严三实专题三学习体会:严以用权要不错位不越位不缺位

三严三实专题三学习体会:严以用权要不错位不越位不缺位

三严三实专题三学习体会:严以用权要不错位不越位不缺位

严以用权,严是标准,权是核心,用是关键。作为领导干部,在严以用权上要聚焦忠诚、干净、担当,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正确对待权力、理性使用权力、科学行使权力,切实做到“三要三不要”。

一、要始终为民、一心为公,不要错位。领导干部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把“为民”贯穿用权始终,踏踏实实为人民造福。一要坚决破除“官本位”思想。彻底摒弃当“官老爷”、高高在上等不良习气,切实搞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永远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切实做到“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二要坚决破除“权力私有”思想。古人讲,“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权力来自人民,姓“公”不姓“私”,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近年来,我们对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进行专项整治,全县“三公”经费下降21%,纪律处分15人。三要坚决破除“主观主义”思想。坚持“阳光”用权,自觉接受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特别是群众监督,推行电视问政、广场问政、网络问政、电话问政、微信问政、入户问政“6位一体”大问政,敞开大门接受群众监督,举办“电视问政”13期,邀请“两代表一委员”面对面给部门负责人“挑刺”,部门“主官”在红脸出汗中强化了为民用权意识,增强了干事创业动力。

二、要依法依规、守好边界,不要越位。依法治县,最重要的是依法依规用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法律法规的轨道上安全运行。一要过好“法纪关”。在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生态改善、民生工程、信访WW等工作中,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多考虑是否合法,多想一想法律依据、法定程序、违法后果,努力做到心中有法、依法用权、依法行政。二要过好“人情关”。在项目资金安排特别是低保救助、危房改造等惠民政策落实中,讲人情更讲原则,重人情更重是非,决不能“酒杯一端、放宽放宽,筷子一举、可以可以”。三要过好“廉政关”。“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去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查办党员干部贪污腐败案件171件,处理171人。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心存敬畏、警钟长鸣,管住自己、领好家风,做到不踩“黄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四要过好“公正关”。“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只有始终秉持一颗公心,凡事“一碗水端平”,才能让干部服气、群众满意。去年,我们针对低保优亲厚友问题,推行阳光低保、动态低保,实施低保民主评议,变村委会“说了算”为群众“说了算”,核销违规低保80户173人,有效防止了“人情保”“关系保”发生,赢得群众普遍“点赞”。

三、要敢于担当、履职尽责,不要缺位。有权必有责,有责就要担当。一要主动负责用好权。干事创业,核心就在“主动”二字。今年,我们针对少数干部在项目建设、环境整治、信访WW等工作中眼里无活、心中无责等问题,大力开展以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讲看齐、讲规矩、讲责任、讲认真,比落实、比服务、比担当、比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四有四讲四比”活动,引导各镇(街)、各部门通过党政微信平台“亮”现场、“报”进度、“晒”成绩,迅速掀起了比拼争先抓落实的工作热潮。二要善于作为用好权。扶风是六盘山扶贫开发片区县,全县还有6.4万贫困人口,与全国和省市同步够格迈进小康社会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深入研究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实施“百千万”扶贫攻坚行动,每年重点扶持100户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1200多名机关干部结对帮扶,培训贫困户10000多人,得到群众积极响应。截至去年11月底,全县脱贫1.6万人。当前,最重要的是以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科学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扶风今后五年发展定好方向、绘好蓝图。三要动真碰硬用好权。针对少数干部作风散漫、懒政不为等问题,我们组织开展党员干部参与赌博、会风纪律、公职人员从事第二职业和机关干部上班时间炒股网上娱乐4个专项治理,结合《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出台《“为官不为”评价考核问责办法》,对不作为、慢作为等16种情形进行问责。截至目前,通报曝光27人,纪律处分17人,对12名“为官不为”干部进行问责。在严惩“为官不为”的同时,着眼激发“为官有为”,修订《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每季度对重点工作进行考核打分,计入全年考核总分,有效激发了争先动力。周宇松

第三篇:浅谈政府财政支出的越位与缺位

浅谈我国财政支出的“越位”与“缺位”

摘要: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迅速出台两年新增投资1.18万亿元带动总额4万亿元投资计划。本文从政府四万亿财政投资出发,浅谈财政支出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财政支出公共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针对我国当前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财政支出结构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其核心是解决财政支出“越位”与“缺位”的矛盾,力求通过改革和政策调整,着力建立起一个支出合理增长、内部结构有保有压、能够有效地规范支出行为、管理方式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支出运行机制。

关键词:财政支出,“越位”,“缺位”

正文:财政支出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财力保障。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并不断充实完善应对危机促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其中包括两年中央新增投资1.18万亿元带动总额4万亿元投资计划。当前4万亿元投资计划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中央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持续显现,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包括4万亿元投资计划在内的一揽子计划有效实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企稳向好势头日趋明显。实践证明,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一揽子计划是及时的、有力的、有效的。下一步,4万亿元投资计划在执行中,要更加关注民生,更加关注“三农”,更加关注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更加关注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然而当前民营经济生存环境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如果民间投资不振,政府投资将难以为继。4万亿元投资计划是否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使 “政府公共投资的建设领域使民间投资的空间受到挤占”,这些问题都还有待我们去观察。财政支出的4万亿资金是否能得到有效利用也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四万亿投资是政府财政支出的一部分,因而浅谈我国现今财政支出越位与缺位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略。

一、财政支出“越位”与“缺位”的具体表现

目前,我国财政支出“越位”和“缺位”大致有如下三种表现:

(一)由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引起的财政支出的“越位”、“缺位”

按照市场经济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起基础性作用,凡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就不应介入;但市场不是万能的,其“缺陷”则应该由政府来弥补。因此,要求政府和社会必须明确各自的职能分工,各司其职。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以来,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未能迅速有效界定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能,使政府仍然在许多方面继续延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政府行政干预多,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少,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未能娴熟驾驭,甚至不得不借助于行政命令。这反映在目前财政资源配置上,由于财政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又由于政府掌握着配置主动权,财政资源往往首先被用来保证满足政府职能需要。反映在国家预算计划上,首先是重点保证安排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国防、行政、外交方面的正常支出,其次是保证文教、科学、卫生、体育等事业支出,三是其他方面的支出,政府大包大揽的局面仍然未得到根本改变,这从政府财政预算支出内容仍然看得出。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现的新问题,如社保、环境、义务教育、社会救助和公共福利等方面,政府则投入严重不足,是目前财政支出“越位”或“缺位”的最主要表现。

(二)违法违规引起的财政支出上的“越位”或“缺位”

由于种种原因,违法违规行为引起财政支出的“越位”或“缺位”有增加的趋势,无论从其规模、范围还是造成的影响等,比以前都有新的变化,有些方面还比较严重。它的主要表现就是预算资金被挪用、转移、挤占、虚领。另外,财政支出还存在为满足一些领导、首长需要,而无视社会需要、政府需要和法律规定需要的现象,如有些领导喜欢搞个人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往往不惜重金,国库掏钱,劳民伤财,造成极大的浪费,产生胡子工程、豆腐渣工程等,这些支出,浪费了大量有限的财政资源,往往引起财政资金供应更加紧张,这是产生“三乱”问题的重要原因。还有大大小小的人情支出、专项经费支出等,这些都是引起财政支出“越位”、“缺位”的典型。

(三)行政区划级次引起的财政支出“越位”或“缺位”

我国预算管理的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按照政权的组织形式,从中央到省、市、县、乡镇五级政权组织,相应设置五级财政,以保证各级政府对财力的需要,并按事权划分各自的支出范围。行政区划级次容易产生“越位”或“缺位”问题,一是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事权交叉部分,如跨区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安全,社会环境保护、公共福利、困难救济等支出;二是由于政权划分的层次性,上级政府比下级政府拥有较大的行政权,在财政收入分配上占有主动权,国家财政收入主要集中在中央和省、市三级政府中,而占全国人口、土地面积和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大部分的县、乡两级政府可支配的财力有限。特别在经济困难地区,政府财政拮据,只能保吃饭,保最低行政教育经费,或寅吃卯粮,或靠向上级借钱“度日”,更有甚者,财政部门为平衡预算,不得不砍掉一些预算项目支出,财政“缺位”现象相当严重。按我国目前的体制,财政支出的“越位”或“缺位”在各级政

府之间显然是普遍存在的,地方各级更多的是“缺位”问题。

二、财政支出“越位”或“缺位”的影响

(一)不能有效地满足政府、社会对财政资金的需要

财政支出资金的“越位”或“缺位”,必然使一部分政府职能或社会公共需要不能得到有效的满足,政府财政负担了不该负担的支出,而所需的支出又无力满足,进而影响政府的有关工作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进一步推动政府的各项改革;另一方面,政府多负担了不该负担的支出,实际上是政府在资金分配方面的隐性不公平,助长一些部门、单位对政府财政的依赖,对改革与发展并无好处,同时,也易造成部门、单位之间分配不公,造成人为的不平衡和分配的差距。

(二)整体上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从总的来说,财政支出效益仍然不高,浪费、挪用、挤占、公款私存、挥霍财政资金的现象依然存在,财政用于非正常的“人、车、会、话、吃、游”方面的支出已经无法统计。这些财政支出的“越位”或“缺位”,是财政资源的一种低效配置,尽管不排除个别高效率。由于一定时期的收入总量是一定的,“越位”或“缺位”项目越多,数额规模越大,说明效益越低,反之则反。

(三)不利于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

社会的和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要求矛盾的双方或多方能够在统一体内相互包容,协调运作,良性转化和融合,始终使社会处在健康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之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既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既要注重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财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以及稳固、平衡、强大的财政体系。财政的“越位”、“缺位”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三、矫正财政支出“越位”与“缺位”的对策

(一)推进政府部门改革

推进政府部门改革是用好财政资金的前提。大规模增加财政支出的前提是必须有用好钱的机制,也就是说,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和促进部门支出改革。各部门对财政资金的安排要与本部门的发展战略相结合,要有科学的决策作保障,有完善的考评制度作监控。对于资金

需要量较大的,要分清轻重缓急,做好跨的衔接。对于可以利用市场资源解决的,如非义务教育部分,应尽可能多地利用市场资源,这样既有利于这项事业的发展,也为其他事业的发展腾出了资金,可以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财政部门要主动提供好服务。

(二)继续深化经济改革,推进体制转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着重是解决体制“转轨”问题,即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十多年来,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由于长期推行计划经济,政府在许多方面仍然难于摆脱其影响,并在各级政府的日常行政管理中表现出来。因此,要进一步界定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各自的分工范围,明确政府职能,做政府该做的事,花政府该花的钱,从而在根本上矫正财政支出的“越位”“缺位”。

(三)加强财政预算约束,杜绝财政支出的盲目性

财政支出,是财政资源的再分配,其走向与定位关系到政府职能的实现,关系到社会公共需要能否得到保障和满足。因此,防止财政支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也就是防止财政支出的“越位”“缺位”。加强预算约束,是指加强财政预算的法律约束,严格按照国家《预算法》的有关规定,对政绩工程支出、人情经费支出等“越位”的财政支出不予安排;严格控制各类招待费支出;对经济领域的国企补助、亏损补贴等严格控制;对有稳定收入来源的事业单位,可以实行差额拔款或差额补助的办法,还可以对一些单位实行企业化、半企业化管理;对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政府职能要求的“缺位”支出,应力争给予保证。加强预算管理,进一步细化预算科目,加强定员定额管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不能随便变动预算计划,充分考虑到预算的调整、追加追减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对财政用于生产性或非生产性的基本建设支出,应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防止财政资金被变相占用和浪费。

(四)加强监督,规范财政支出行为

规范财政支出行为,除了健全的法律制度之外,还必须加强监督。这是防止出现“越位”、“缺位”的重要保证。为此,首先是充分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从编制预算、审核预算,到执行预算和决算,人大的监督作用越来越明显,财政支出越来越规范,应尽快修改《预算法》,增加财政违法责任追究、确保对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等条款,用法律维护财政的严肃性。其次是发挥审计、会计等中介机构和各预算执行单位的监督作用,加强各级审计部门的监督。凡是财政涉及的地方,都必须审计,对有关单位和个人,实行问责制度。由于预算资金最后是由具体的部门来实施的,其执行结果直接关系到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效益性、公平性,必须加强部门预算执行的检查和监督,加强财会人员的法制和诚信教

育。再次是发挥财政部门的监督作用。财政部门是代表政府进行财政资金分配与管理的执行机构,对财政资金分配具有最直接的职责,当然也最了解财政资金支出的有关动态信息,因此这是有效防止支出“越位”“缺位”的关键所在。

(五)强化财政支出的奖励、引导功能

强化财政支出的奖励、引导功能,以此校正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行为。随着转移支付规模的扩大,如何发挥支付过程中的政策传导功能已成为提高支出有效性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在专项支出的安排上。现在的专项支出主要是根据被转移对象的困难程度来考虑,其性质与一般性转移支付差不多,具有较强的弥补财力的色彩,看不出主观努力程度和发展战略方面的内容。可考虑在考核中加入对被转移对象主观努力效果的评价,使专项支出具有一定的激励因素,以引导其对资金使用效果的注重。

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财经事务及地区性经济合作,广泛开展财经双边外交活动,建立了与主要经济大国和经济体的财经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财经舞台上的重要作用;注重学习借鉴国际经验,任何国家或地区的财政制度只要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利,我国都根据国情出发,注意比较和借鉴。但最主要的还在于我国能根据财政的特殊性,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逐步解决财政面临的问题,完善财政体制,从而发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财政的巨大优越性,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4万亿元投资计划执行情况答记者问》中国证券网 2009年10月27日

[2] 杨林 财政与税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3] 陈共 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 陈纪瑜 财政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5] 塞疆 阻力: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6] 李金华 预算执行审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7] 项怀诚 中国财政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8] 苏 明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政策思路》

第四篇:【2009年江苏省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论文】物理教学中的越位与缺位

物理教学中的越位与缺位

摘要: 教学“不越位”: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指导“不缺位”:保证学生的学习富有成效。这就注定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并且指导要“到位”。所以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把握课堂全局,适时调控,相机教学,在此基础上,给同学们充分的自我个性施展的主动性和空间。

关键词:越位 缺位 实验探究

从教育的角度讲,教师的缺位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的缺位、知识储备的缺位、课堂上的指导缺位。我这里主要就指导过程中越位与缺位现象谈一下我自己的认识。

华东师范大学周彬教授这样说过:教师要在课堂上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的地方就是自己应该“进”的地方,“有所不为”的地方就是自己应该“退”的地方。在“有所为”的地方“退”了叫“缺位”,在“有所不为”的地方“进”了叫“越位”。

一、教学“不越位”: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案例一]“大量分子的运动遵循一定的统计规律,生活中的事例也有类似的特点”

我预先给每个小组四枚硬币,每人在桌面上随意掷十次,记录每次投掷时正面朝上的硬币个数,统计总共十次投掷中有0、1、2、3、4枚硬币正面朝上的硬币个数各是多少,再以六人为一小组,由组长把组内各人的数字累计起来。

过了十多分钟,我把各组的数据投影到黑板上,请同学们都来算一算全班五十人共五百次的投掷中有0、1、2、3、4枚硬币正面朝上的硬币个数各是多少?再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运算的结果是,2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次数最多,约占总数的3/8,1枚与3枚硬币朝上的次数略少,分别占总数的1/4,全部朝上与朝下的次数最少,各占总数的1/16。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个别事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但大量事物的出现的机会,却遵从一定的统计规律。然后再阅读《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学生 1 就能理解尽管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速率有大有小,但分子的速率却按一定规律分布。如果我仅自己做几十次,没有让学生参与,或学生还没有来得及归纳,就急于告诉学生这样的规律,学生根本没有实际体验,谈不上理解,更谈不上学习情趣的满足。

但在以前的课堂上,有时并不这样,我们教师为了更多的教给学生知识,把探究实验自己代劳,然后告诉他们现成的结论,没有给学生留下探究的时间、空间和权利,演示实验也会用多媒体展示,更多的看重“传授知识、强调结果”。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正如保罗·弗莱德所指出的:“那种强调结果的思想,是一种:“教育银行''式的观念,教育因此成为一种存放的行为,学生是仓库,教师是存款人,教育中没有交流,教师只是关注正式材料并实施存放,学生的学习是容纳、接受、记忆、重复。这种教育的“银行''观念,其允许学生行动的范围仅仅是接受、整理、保管。实际上,他们只是让学生有机会成为一个材料收集者或储存者而已。”可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也频频发生,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当学生读了题目之后,如果我感觉到这道题难,于是就帮学生一起分析,一起解答。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就这样被我无情地掠夺了,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不思考的习惯,依赖性很强,形成了思维的惰性。有时觉得学生越来越笨,越来越不会思考,其实都是我们老师的责任,因为我们没有训练他们的思维,反而剥夺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有时题目刚拿出来,学生还没有反映过来是怎么一回事,我们老师帮他们读题目,然后分析、解答、或者听尖子生解答,试问,中下生能有思考的时间吗?他们的思维能得到训练吗?不能。所以,我们老师不要做“解题保姆”,虽然我们是好心的。正是由于教师的“越位”,因而在后来的问题解决中,学生的能力被磨灭了,他们的创造力也缺失了,我们老师这时就埋怨学生一点活力都没有,遇到综合能力强的题目就没办法,就认为我们的学生不聪明。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多思考,学生能动手做的实验,让学生去探究,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就一定会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以提高,各种才能在学生身上“复活”。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夸美纽斯说过“自然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行”,正如,一只鸡蛋把它孵成小鸡,并不是直接放在火上烤,我们学生的学习也是这样。

二、指导“不缺位”:保证学生的学习富有成效 [案例二]“ 电阻的测量”教学片段

在复习了欧姆定律后,老师让学生思考如何测未知阻值的电阻?学生很容易从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变形得到,于是老师发给每个小组有关的实验器材:每组电池两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开关、导线若干,让他们进行实验,并要学生对两种接法进行讨论。

学生们马上动手,我们看到许多学生匆忙的连接线路,记录数据,有些学生在闭合开关后发现电表反偏,就改变接法∙∙∙∙∙∙到分析数据的时候,由于误差较大,甚至有的同学测量完了也未记下每次用的什么接法,自然得不到什么实质性的结论。

本案例中,学生是在动手做实验,但只是在动手而已,因缺少指导,这种体验外多于内,动手与动脑脱节,目的性差,是一种忙乱状态下的低效探究;新课程所倡导的是操作活动与思维的统一,是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杜威在强调学生意识的同时,并不同意教师采取放任的政策,他认为,教师如果对学生采取予以放任的态度,实际上就是放弃了他们的指导责任。杜威说:“教师作为集体的成员,具有更成熟、更丰富的经验,从而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任何所提示的设计中继续发展的种种可能,不仅有权而且有责任提出活动的方针。”由此说来,教师不仅应该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时间、空间和实验等条件,而且应该给学生适时的引导和帮助,那么怎样才能适时引导呢?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这样才能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准确地判断,从而适时、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学生。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是通过学生的一言一行反映出来的,因此,要有效地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教师应当具备对学生行为进行清晰的、具有洞察力的、有效的观察技能;其次,在使用教材进行教学时,必须认真分析教材的内容,预料此实验及相关知识的难度,及以前的教学经验,给学生到位的指导,以便获得有效的结果。上例中,我们教师如果事先让学生思考如何减少误差,学生自然就知道要多次测量结合图像法求解,还有在动手之前就让学生思考电路的可能接法,并画出内外接法的两种电路,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按图有序的连接、测量、分析、讨论。再配些练习巩固,效果肯定会好的。

“目中有学生,学生是主体”应该成为实施教学的起点,如果教师“目中无学生”,无视学生的存在,无视学生的需要,一味将知识强加给学生,那么 3 教师授予学生的人类社会的经验就不可能有效地内化为学生的知识,不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反而会成为影响学生的学习的专制力量与沉重负担,压抑其发展,这是教师在实施教学时的“越位”现象;如果教师“目中无学生”,无视学生的现有的知识与发展水平,不能把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现在所学的知识进行无缝对接的话,这是教师在实施教学时的“缺位”现象。学生本身并不单是要对知识与概念的认识,还要 在自主体验中掌握知识,然后再运用知识去自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摸索到了方法,也正是因为有了学习、探究和思考过程,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才得到相应提高。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要能创设各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在实验活动中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发现。这样通过实验活动进行学习,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不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生动的、丰富的。与此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培养与充分发展,最终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

这就注定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并且指导要“到位”,所以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把握课堂全局,适时调控,相机教学,在此基础上,给同学们充分的自我个性施展的主动性和空间。可要做到并做好这一点,是和老师们平时立足实地的努力实践和勤于教研分不开的。我们唯有多思考、多探索、多反思、多总结,才能找到自己恰到好处的定位,让我们合理地把握好“越位”和“缺位”,使课堂教学更精彩,使我们的学生更有活力。

下载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具体情况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具体情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