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教育入学考试民法学考试大纲

时间:2019-05-13 19:20: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教育入学考试民法学考试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教育入学考试民法学考试大纲》。

第一篇:2011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教育入学考试民法学考试大纲

2011年贵州省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教育入学

考试

民法学考试大纲

教育部考试中心1 目录

I.考查目标………………………………………………………2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2 III.考查内容………………………………………………………3 IV.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192

I.考 查 目 标

1.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民法学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较为系统地掌握民法学的基本原理。

2.能够理解各种基本民事权利,具备在具体社会关系中识别各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能力,并力求准确地表述基本民事权利义务的内容。

3.具备运用民法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民事法律问题的能力。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总论 约20% 物权 约20% 债权 约20%

人身权、婚姻家庭、继承权 约20% 民事责任 约20%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简答题 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论述题 1小题,20分

案例分析题 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III.考 查 内 容

第一部分 总 论

一、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概念

(二)民法的调整对象

(三)民法的渊源 1.制定法 2.习惯

(四)民法的适用范围 1.时间上的适用范围 2.空间上的适用范围 3.对人的适用范围

(五)民法的基本原则 1.自愿原则 2.平等原则 3.公平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5.公序良俗原则 6.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二、民事法律关系

(一)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1.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2.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3.民事法律事实

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民事法律事实的构成。

(二)民事权利 1.民事权利的概念 2.民事权利的分类

财产权与人身权;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与抗辩权;绝对权与相对权;主权利与从权利;原权利与救济权;既得权与期待权。

(三)民事权利的保护方法 1.公力救济 2.私力救济

自卫行为;自助行为。

(四)民事义务的概念与分类

三、自然人

(一)自然人概述 1.自然人的概念 2.自然人的住所

(二)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1.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与特征 2.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

(三)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1.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与特征 2.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种类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

(四)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 1.宣告失踪

宣告失踪的条件与程序;宣告失踪的效力。2.宣告死亡

宣告死亡的条件与程序;宣告死亡的效力;死亡宣告的撤销。

(五)监护 1.监护的概念 2.监护的设立

法定监护;指定监护。3.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精神病人的监护人。4.监护人的职责

三、法人

(一)法人概述 1.法人的概念与特征 2.法人应具备的条件 3.法人的机关

(二)我国现行立法对法人的分类

(三)法人民事权利能力 1.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 2.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特征

(四)法人民事行为能力 1.法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 2.法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特征

(五)法人的变更、终止与清算 1.法人变更的概念与类型 2.法人终止的概念与原因 3.法人清算的概念与清算终结

四、合伙

(一)合伙的概念

(二)普通合伙

1.普通合伙的概念与特征 2.普通合伙设立的条件 3.普通合伙的财产 4.普通合伙事务的执行

5.普通合伙损益的分配与合伙债务的承担 6.普通合伙人的入伙、退伙

入伙的概念、条件及效力;退伙的概念、形式及效力。7.特殊普通合伙的概念与特征

(三)有限合伙

1.有限合伙的概念与特征 2.有限合伙设立的条件 3.有限合伙人的入伙、退伙

五、民事行为

(一)民事行为概述 1.民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2.民事行为的分类

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和多方行为;要式行为和不要式行为;有偿行为和无偿行为;诺成行为和实践行为;主行为和从行为。3.民事行为的形式

(二)民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1.民事行为的成立要件 2.民事行为的生效要件 3.民事行为的特别生效要件

附条件民事行为;附期限民事行为。

(三)无效民事行为

1.无效民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2.无效民事行为的情形

3.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的法律后果

(四)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1.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2.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情形 3.撤销权的行使

(五)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1.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2.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情形

六、代理

(一)代理的概念与特征

(二)代理的类型

1.委托代理、法定代理与指定代理 2.本代理与复代理

(三)代理权的行使 1.代理权行使的原则 2.滥用代理权的禁止

(四)代理权的消灭

(五)无权代理

1.无权代理的概念与特征 2.狭义无权代理

狭义无权代理的情形;狭义无权代理的法律后果。3.表见代理

表见代理的概念;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

七、诉讼时效和期限

(一)时效的概念与种类

(二)诉讼时效 1.诉讼时效的概念 2.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3.诉讼时效的效力

4.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 5.诉讼时效的种类

普通诉讼时效;特殊诉讼时效。6.诉讼时效的起算、中止、中断和延长

(三)期限 1.期限的概念 2.期限的确定与计算

第二部分 物权

一、物权概述

(一)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物权的客体 1.物的概念与特征 2.物的分类

动产与不动产;主物与从物;原物与孳息;可分物与不可分物;特定物与种类物;流通物、限制流通物、禁止流通物;有主物与无主物。

(三)物权的类型

1.我国物权法规定的物权种类 2.民法学上物权的分类

自物权与他物权;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主物权与从物权;所有权与限制物权。

(四)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1.物权法定原则 2.公示公信原则

(五)物权的保护 1.请求确认物权 2.请求返还原物

3.请求排除妨害或消除危险

4.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 5.请求损害赔偿

二、物权的变动

(一)物权变动的概念

(二)物权变动的原因

1.基于民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 2.非基于民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

(三)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 1.动产交付 2.不动产登记

三、所有权

(一)所有权概述 1.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 2.所有权的内容

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二)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1.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 2.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内容

(三)相邻关系

1.相邻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2.各种相邻关系

(四)所有权取得的特别方式 1.善意取得

善意取得的概念、构成条件及法律效果。2.拾得遗失物

3.发现埋藏物或隐藏物 4.添附

附合;混合;加工。

(五)共有

1.共有的概念与特征 2.按份共有

按份共有的概念与特征;按份共有的内部、外部关系;共有物的分割。3.共同共有

共同共有的概念与特征;共同共有的内部、外部关系;共同共有的类型。

四、用益物权

(一)用益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

1.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与特征 2.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 3.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消灭

(三)建设用地使用权

1.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与特征 2.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与期限 3.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消灭

(四)宅基地使用权

1.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与特征 2.宅基地使用权的内容

(五)地役权

1.地役权的概念与特征

2.地役权的取得 3.地役权的内容

五、担保物权

(一)担保物权概述 1.担保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2.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 3.担保物权消灭的情形

(二)抵押权

1.抵押权的概念与特征 2.抵押权的设立

抵押权的标的;抵押合同;抵押登记。3.抵押权当事人的权利

抵押权人的权利;抵押人的权利。4.抵押权的实现

抵押权实现的条件;抵押权实现的方式;抵押权实现的顺位。

(三)质权 1.质权的概念 2.动产质权

动产质权的概念;动产质权的设立;动产质权当事人的权利。3.权利质权

权利质权的概念;权利质权的标的。

(四)留置权 1.留置权的概念 2.留置权的取得

留置权取得的积极要件;留置权取得的消极要件。3.留置权人的权利与义务

六、占有

(一)占有概述 1.占有的概念 2.占有的分类

有权占有与无权占有;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自主占有与他主占有。

(二)占有的保护

第三部分 债权

一、债的概述

(一)债的概念与特征

(二)债的分类 1.意定之债与法定之债 2.特定物之债与种类物之债 3.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 4.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 5.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 6.主债与从债

(三)债的发生原因 1.合同 2.侵权行为 3.无因管理

无因管理的概念与性质;无因管理的构成条件;无因管理之债的内容。4.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的概念及构成条件;不当得利的基本类型;不当得利之债的内容。

(四)债的保全 1.债的保全的概念 2.债权人的代位权

债权人代位权的概念、成立要件、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及效力。3.债权人的撤销权

债权人的撤销权的概念、成立要件、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及效力。

(五)债的担保 1.债的担保概念 2.保证

保证的概念与特征;保证合同;保证方式;保证担保的范围;债权人与保证人的关系;保证人与主债务人之间的关系;保证责任的免除。3.定金

定金的概念;定金的成立;定金的效力。

(六)债的移转 1.债的移转的概念 2.债权让与

债权让与的概念;债权让与合同的有效条件;债权让与的效力。3.债务承担

债务承担的概念;免责债务承担;并存债务承担。4.债的概括移转

债的概括移转的概念;债的概括移转的类型;债的概括移转的效力。

(七)债的消灭 1.债的消灭概念 2.债的消灭原因

清偿;抵销;提存;免除;混同。

二、合同

(一)合同概述 1.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2.合同的分类

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主合同与从合同。

(二)合同的订立 1.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

要约;承诺。

2.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

(三)合同的内容和形式 1.合同的内容

提示性条款;格式条款;免责条款。2.合同的形式

(四)合同的履行 1.合同履行的规则

2.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概念、成立要件、行使以及效力;先履行抗辩权的概念、成立要件、行使以及效力;不安抗辩权的概念、成立要件、行使以及效力。

(五)合同的变更与解除 1.合同变更与解除的概念 2.合同解除的分类 3.合同解除的条件

4.合同解除的程序与法律后果

(六)各种合同 1.买卖合同

买卖合同的概念与特征;出卖人与买受人的主要义务;标的物所有权转移的规则;标的物风险负担的规则。2.赠与合同

赠与合同的概念与特征;赠与人的主要义务;赠与合同的撤销;赠与合同的解除。3.租赁合同

租赁合同的概念与特征;出租人与承租人的主要义务;租赁合同的解除。4.承揽合同

承揽合同的概念与特征;承揽人与定作人的主要义务;承揽合同的解除。5.保管合同

保管合同的概念与特征;保管人与寄存人的主要义务。6.运输合同

运输合同的概念与特征;客运合同的概念、特征,客运合同当事人的主要义务;货运合同的概念与特征,货运合同当事人的主要义务。7.委托合同

委托合同的概念与特征;委托人与受托人的主要义务;委托合同的解除。8.居间合同

居间合同的概念与特征;委托人与居间人的主要义务。

第四部分 人身权

一、人身权概述

(一)人身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人身权的分类 1.人格权 2.身份权

二、人格权

(一)人格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生命权

1.生命权的概念与特征 2.生命权的内容

(三)健康权

1.健康权的概念与特征 2.健康权的内容

(四)姓名权与名称权 1.姓名权的概念与内容 2.名称权的概念与内容

(五)肖像权

1.肖像权的概念与特征 2.肖像权的内容

(六)名誉权

1.名誉权的概念与特征 2.名誉权的内容

(七)隐私权

1.隐私权的概念与范围 2.隐私权的内容

三、身份权

(一)身份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荣誉权

1.荣誉权的概念与特征 2.荣誉权的内容

(三)其他身份权

第五部分 婚姻家庭

一、概述

(一)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

(二)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1.婚姻自由原则 2.一夫一妻原则 3.男女平等原则

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原则 5.计划生育原则

(三)身份法律行为与身份权 1.身份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2.我国婚姻法上的身份权

二、亲属关系原理

(一)亲属的概念与种类 1.亲属的概念 2.亲属的种类 配偶;血亲;姻亲。

(二)亲系、行辈与亲等 1.亲系

亲系的概念;亲系的分类。2.行辈

行辈的概念;行辈的分类。3.亲等

亲等的概念;亲等的计算方法;我国婚姻法关于亲属关系计算方法的规定。

(三)亲属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1.配偶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2.血亲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3.姻亲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三、结婚

(一)结婚的概念与特征

(二)结婚条件 1.结婚的实质条件

结婚的必备条件;结婚的禁止条件。2.结婚的形式条件

(三)事实婚姻 1.事实婚姻的概念

2.我国现行婚姻法对事实婚姻的规定

(四)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 1.无效婚姻

无效婚姻的概念;婚姻无效的情形;宣告婚姻无效的程序;婚姻无效的法律后果。2.可撤销婚姻

可撤销婚姻的概念;婚姻可撤销的情形;撤销婚姻的程序;婚姻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四、夫妻关系

(一)夫妻人身关系

(二)夫妻财产关系 1.夫妻财产制度

夫妻财产制度的概念;我国现行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度的规定。2.夫妻间的扶养 3.夫妻间的继承

五、离婚

(一)离婚的概念与特征

(二)登记离婚 1.登记离婚的概念 2.登记离婚的条件和程序

(三)诉讼离婚

1.诉讼离婚的概念及适用情形 2.诉讼离婚的程序 3.判决离婚的法定理由 4.诉讼离婚的限制性规定 5.离婚的法律后果

离婚在当事人身份上的后果;离婚在当事人财产上的后果;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离婚在父母子女关系方面的后果。

六、父母子女

(一)父母子女关系的概念与分类

(二)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 1.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2.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管教、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3.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4.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七、收养

(一)收养的概念与特征

(二)收养法的基本原则

1.有利于被收养人抚养、成长原则 2.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合法权益原则 3.平等自愿原则 4.不违背社会公德原则 5.不违背计划生育原则

(三)收养关系的成立 1.收养关系成立的实质条件

一般收养关系成立的条件;特殊收养关系成立的条件。2.收养关系成立的形式条件

(四)收养的效力

1.收养关系成立的法律效力

收养的拟制效力;收养的解消效力。2.收养行为的无效

收养无效的原因;确认收养无效的程序及收养无效的法律后果。

(五)收养关系的解除 1.收养关系解除的方式

协议解除;诉讼解除。2.收养关系解除的法律后果

人身关系上的效力;财产关系上的效力 第六部分 继承权

一、继承权概述

(一)继承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 1.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 2.继承权平等原则

3.养老育幼、互助互济原则 4.互谅互让、和睦团结原则

(三)遗产的概念与范围

(四)继承权的接受、放弃与丧失

二、法定继承

(一)法定继承的概念与特征

(二)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与继承顺序

1.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2.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

(三)代位继承与转继承 1.代位继承的概念和特征 2.转继承的概念和特征 3.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区别

(四)法定继承中的遗产分配 1.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 2.非继承人的遗产取得权

三、遗嘱继承

(一)遗嘱继承概述 1.遗嘱继承的概念和特征 2.遗嘱继承的适用条件

(二)遗嘱的设立 1.遗嘱的概念与特征 2.遗嘱的形式

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3.遗嘱见证人的资格

(三)遗嘱的有效条件 1.遗嘱人须有遗嘱能力

2.遗嘱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3.遗嘱内容合法 4.遗嘱形式合法

(四)遗嘱的变更与撤销

(五)遗赠

1.遗赠的概念与特征 2.遗赠与遗嘱继承的区别

(六)遗赠扶养协议

1.遗赠扶养协议的概念与特征 2.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

四、遗产的处理

(一)继承的开始与遗产的保管 1.继承开始 2.遗产保管

(二)遗产的分割与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 1.遗产分割的原则 2.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

第七部分 民事责任

一、民事责任概述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二)民事责任的分类 1.合同责任与非合同责任 2.双方责任与单方责任 3.共同责任与单独责任 4.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 5.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

二、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

(一)缔约过失责任 1.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 2.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3.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情形 4.缔约过失责任的形式

(二)违约责任

1.违约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2.违约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 3.为第三人承担违约责任 4.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5.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

继续履行;赔偿损失;定金;违约金

三、侵权责任

(一)侵权责任概述 1.侵权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2.侵权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3.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概念;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4.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5.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

(二)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1.加害行为 2.损害事实

3.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4.过错

(三)数人侵权行为与责任 1.数人侵权行为的概念 2.共同侵权行为及其责任 3.教唆行为、帮助行为及其责任 4.共同危险行为及其责任

(四)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各类侵权责任 1.监护人责任 2.职务侵权责任 3.网络侵权责任

4.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 5.教育机构伤害责任 6.产品责任

7.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8.医疗损害责任 9.环境污染责任 10.高度危险责任 11.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12.物件损害责任

IV.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l~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广义的民法是指

A.民法典 C.民法通则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民法解释方法的是 .A.文义解释 A.主权利和从权利 C.支配权和请求权

4.下列选项中,可以成立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A.甲向税务机关缴税 C.乙向某小学捐款

5.在下列选项中,不具有法人资格的是 .A.中华总工会 C.某市教育局

签字、盖章。该合同的成立时间为 A.甲、乙公司达成合意时

C.乙公司收到甲公司的签字、盖章时 7.下列选项中,属于要约的是

A.某企业寄送的价目表 C.某校教学楼施工招标公告

B.某公司发布的招股说明书 D.某超市货架上标价陈列的商品 B.甲公司签字、盖章时 D.乙公司签字、盖章时 B.某乡政府 D.某大学法学院 B.政府向某灾区拨款 D.违章司机丙被交警罚款

B.类推适用

C.体系解释 B.原权利和救济权 D.绝对权和相对权

D.历史解释

3.根据民事权利的相互依赖关系,民事权利可以分为

B.商法典之外的民法典、民事法律法规 D.所有调整民事关系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6.北京甲公司与上海乙公司签订了一书面合同,甲公司签字、盖章后,将该合同寄给乙公司8.甲向乙发出要约,下列选项中,甲可以撤回该要约的情形是

A.甲确定了承诺期限,但要约尚未到达乙 B.乙已经收到要约,但要约人未确定承诺期限 C.乙收到要约后,但尚未作出承诺

D.乙收到要约后,信赖要约不可撤销且为履行做好了准备

9.甲与乙订立空调买卖合同,约定甲向乙给付5万元,日后若甲提出解除合同,则甲丧失5万元;若乙提出解除合同,则乙应向甲返还10万元。本案中,甲所给付的5万元是 A.证约定金

B.预付款

C.违约定金

D.解约定金

10.甲、乙签订了一份机器设备买卖合同。因卖方乙已将该设备出租给丙,故双方约定租期届满时由丙负责交付。租期届满后,丙未交付。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只能向乙请求交付 B.甲只能向丙请求交付 C.甲不得向任何一方请求交付

D.甲既可以向乙请求交付,也可以向丙请求交付 11.甲是乙的债务人,丙受甲委托,为甲的债务提供抵押担保。后丁与乙达成协议,由丁承担甲的全部债务。此时丙 A.仍应承担担保责任 B.应承担部分担保责任

C.不再承担担保责任,除非经甲书面同意 D.不再承担担保责任,除非经丙书面同意

12.王某与甲花店约定,于其友6月1日生日时,由花店将99朵玫瑰花送至乙处。花店的玫瑰花系从乙公司购得,由于乙公司送货迟延,导致甲花店未能按期履行合同,王某因此提出解除合同。对于此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王某无权解除合同,因为花店对于迟延履行无过错 B.王某无权解除合同,因为王某未给花店履约宽限期 C.王某有权解除合同,因为花店未告知鲜花供应商

D.王某有权解除合同,因为花店迟延履行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 13.下列物中,属于动产的是

A.土地 C.田中的禾苗 A.生产机床

B.接受赠与

B.伐倒的树木 D.墙壁上的油漆 C.建造房屋

D.收取孳息 14.下列选项中,属于继受取得所有权的方式是 15.下列选项中,属于抵押权成立要件的是

A.债权已届清偿期

B.债权人与抵押人订立抵押合同 C.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财产 D.债权的发生与抵押财产有牵连关系

16.为担保合同履行,甲依约向乙给付了定金。后甲依约履行了债务,根据合同法规定

A.定金只能收回 C.定金只能抵作价款

17.连带责任保证人不享有的抗辩权是 .A.先诉抗辩权 C.保证责任消灭抗辩权

A.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转移财产 C.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经营状况恶化 19.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A.6个月 A.机关法人 C.社会团体法人

B.1年

C.2年

B.事业单位法人 D.个体工商户

D.4年

B.保证期间届满抗辩权 D.保证合同无效抗辩权

B.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丧失商业信誉 D.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更换法定代表人 B.定金应双倍收回

D.定金既可以抵作价款,也可以收回

18.应当先履行合同债务的当事人,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情形是

20.下列民事主体中,可以依法转让自己的名称的是

21.下列情况中,构成侵害肖像权的是

A.某教师将拍摄的路人特写镜头作为教学之用 B.某商人擅自将他人相片用于商店橱窗的装饰 C.某男为发泄心中不满将前妻照片置于马桶下 D.某记者将有领导人参加的会场拍摄后用于新闻报道 22.依据我国婚姻法规定,下列婚姻可撤销的是

A.因胁迫而缔结的婚姻 C.因欺诈而缔结的婚姻

B.因索要财物而缔结的婚姻

D.男女双方未到法定婚龄而缔结的婚姻

23.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

A.离婚自由 C.订婚自由

B.恋爱自由 D.解除婚约自由

24.依据我国婚姻法规定,享有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主体是

A.离婚当事人任何一方 C.离婚当事人无过错一方

B.离婚当事人有过错一方 D.离婚当事人无过错方的近亲属

25.下列选项中,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的情形是 .A.伪造遗嘱情节严重,但以后确有悔改表现的

B.继承人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但以后确有悔改表现的 C.故意杀害被继承人未遂,被继承人在其生前表示宽恕的

D.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但以后确有悔改表现,且被继承人生前表示宽恕的 26.失踪人被宣告死亡的,法院判决中确定的失踪人的死亡日期,继承开始的时间是

A.法院宣判失踪人死亡之日 B.法院判决中确定的失踪人死亡之日 C.法院发出寻找失踪人的公告之日

D.法院发出寻找失踪人的公告期间届满之日 27.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遗产被继承的是 .A.商标 C.荣誉称号

B.股票 D.稿酬

28.1990年,李英与刘宏结婚,育有一子刘晓。1995年刘宏因病去世,此后李英一直侍奉公婆。1996年,李英与王强结婚,婚后李英继续赡养刘宏的父母。1999年刘宏的父亲去世,留下个人所有的私产房一套。该房屋应由 A.李英与刘晓各得1/2 C.李英、王强与刘晓各得1/3

B.刘晓与刘宏之母各得1/2 D.李英、刘晓及刘宏之母各得1/3 29.甲因出差将家中的一台电脑交给邻居乙保管。在甲出差期间,乙将电脑卖给丙,丙以为电脑为乙所有,便以合理价款购得。对此,甲可以 A.要求乙返还电脑 C.要求乙赔偿损失

B.要求丙返还电脑

D.要求乙与丙共同赔偿损失 30.下列事实中,能发生不当得利之债的是

A.养子女给其生父母赡养费 C.债务人自愿清偿未到期债务

B.顾客误向售货员多付了货款 D.李某向龚某给付因赌博所欠的钱

31.甲先于其父死亡。甲父死亡后,甲的女儿继承了甲应继承其父的遗产份额。该继承方式是

A.遗赠 C.转继承

32.不需要见证人见证即可有效的遗嘱是 .A.自书遗嘱 C.录音遗嘱

B.代书遗嘱 D.口头遗嘱 B.代位继承 D.遗嘱继承

33.下列民事责任方式中,既可适用于侵害财产权,又可适用于侵害人身权的是

A.停止侵害 C.恢复名誉

B.返还财产 D.消除影响

34.依据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污染环境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A.过错责任原则 C.无过错责任原则

B.过错推定原则 D.公平责任原则

35.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将不履行主要债务的,这种违约行为属于

A.实际违约 C.不完全履行

B.履行迟延 D.预期违约

二、简答题:第36~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36.简述留置权的概念及成立条件。37.简述代理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38.简述格式条款的概念及我国《合同法》对格式条款规制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第39小题,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39.试论违约责任。

四、案例分析题:第40~41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40.A地的甲厂与B地的乙商店于2009年6月订立洗衣粉买卖合同,约定7月25日由甲厂在B地的火车站交货。7月14日由于洪水冲垮两地间的铁路,交通中断,且A地与B地之间无飞机通航,甲厂未将此情势通知乙商店,乙商店亦未查询。8月1日交通恢复后,甲厂立即装运,8月9日运抵B地火车站,甲厂押运人通知乙商店取货,乙商店拒绝收货。在与甲厂押运人的谈判中,乙商店要求减价,甲厂不接受。无奈,甲厂押运人只好租用民房一间暂为保管货物,同时继续与乙商店交涉。8月15日,由于B地大雨,山洪暴发,冲垮民房,洗衣粉全部灭失。问:

22(1)甲乙间的合同关系是否已经解除?为什么?

(2)甲厂未将交通中断的事实通知乙商店,若乙商店因此受有损害,甲厂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

(3)乙商店拒绝收货是否构成违约?为什么?(4)洗衣粉灭失的风险应由何方负担?为什么?

41.某日,某体育报社记者田某接到张某的电话,张某在电话中透露说:足球裁判于某在A队与B队的比赛过程中,偏向B队,吹“黑哨”。田某在请示报社领导后,写了一篇题为“于某吹黑哨”的报道。经与张某再次核实后,并经报社领导审阅后,在该体育报上刊登了这篇报道。于某见报后,将田某与报社告上了法庭,要求为其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经查明,报社的报道严重失实,于某因此报道失去了数场足球比赛裁判的机会,承受了相当大的精神压力。但报社声称:报社对消息已尽了形式审查的注意义务,此次报道失实完全是张某故意提供虚假事实所致,报社并无过错,故报社不应承担民事责任,原告应向张某请求赔偿。请问:

(1)田某对于某的损害是否应该承担民事责任?为什么?(2)张某是否侵害了于某的名誉权?为什么?(3)于某的损害应由谁承担民事责任?为什么?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1.D 10.A 19.B 28.D

二、简答题 36.答案要点:

(1)留置权是指依照合同的约定占有债务人财产的债权人,于债务人逾期不履行债务时,可以扣留其占有的财产,并以其担保债权得以实现的权利。

(2)留置权的成立条件是:

第一,一方按照合同已经占有了对方的财产。第二,对方没有依约给付应付的款项。

第三,对方没有履行给付义务超过了约定期限。37.答案要点:

(1)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的授权范围之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其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

(2)代理的法律特征:

第一,代理人须在代理的权限范围内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第二,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来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代理人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后果要由被代理人承担。38.答案要点:

(1)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2)合同法对格式条款规制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提供格式合同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来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第二,提供格式合同的一方应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和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就该条款做出说明。

第三,违反合同法有关合同生效要件的格式条款,或提供条款的一方通过格式条款免除自己的责任、加重对方的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均无效。

第四,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的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三、论述题 39.答案要点:

(1)违约责任的概念

所谓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依法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2.B 11.D 20.D 29.C 3.A 12.D 21.B 30.B

4.C 13.B 22.A

5.D 14.B 23.A

6.D 15.B 24.C 33.A

7.D 16.D 25.D 34.C

8.A 17.A 26.B 35.D

9.D 18.B 27.C

31.B 32.A(2)违约责任的法律特征

①违约责任的产生以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为前提。

②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违约责任只能在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关系以外的人不承担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也不对合同关系以外的人承担违约责任。

③违约责任主要具有补偿性。违约责任旨在弥补因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从而使双方的利益状况达到平衡。

④违约责任具有一定的任意性。违约责任可以由当事人约定,即当事人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违约责任事先作出安排。

⑤违约责任是民事责任中的一种。违约责任不仅是合同法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民事责任制度的组成部分。

(3)违约责任的成立要件

①必须有违约行为。违约行为包括预期违约和实际违约。

②不存在法定或约定的免责事由。法定免责事由主要是指不可抗力,约定免责事由主要是指免责条款。

上述两个要件是违约责任的一般成立要件。有些具体的违约责任,如损害赔偿责任,除须具备上述两个要件外,还要具有损害事实等特殊要件。

(4)违约责任的方式 违约责任的方式主要包括:

①继续履行,是指在一方违反合同时,另一方有权要求其依据合同的规定继续履行。②损害赔偿,是指一方因违反合同义务致使对方受到损害时,应赔偿受害方所受的损失。③违约金,是指一方违约时依约定或法律规定,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④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约定的,为确保合同的履行,由一方当事人预先给付另一方的一定款项。

四、案例分析题 40.答案要点:

(1)甲、乙间的合同没有解除。虽然不可抗力是法定的免责条款,但甲、乙之间既没有解除合同的协议,也不符合法定的解除合同的情形,故该合同没有解除。

(2)甲厂应承担赔偿责任。根据合同法规定,洪水暴发属于不可抗力,故因洪水引起的交通中断所造成的履行不能带来的损失,甲方不承担赔偿责任。但不可抗力事故发生后,甲方负有通知的义务,由于其未尽通知义务而造成的损失,则要承担赔偿责任。

(3)乙商店拒绝收货构成违约。虽然甲厂未按期交货,但并未致使乙商店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故即使甲厂在合同约定的履行期届满后才履行,原则上也不允许乙商店立即解除合同。因此,乙商店拒绝收货构成违约。

(4)洗衣粉灭失的风险应由乙商店负担。因为甲厂依约定将货运到B地火车站即算交付,同时根据合同法规定,出卖人按照约定将标的物置于交付地点,买受人违反约定没有收取的,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自违反约定之日起由买受人承担,故洗衣粉灭失的风险应由乙商店负担。

41.答案要点:

(1)田某对于某的损害不应该承担民事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本案中,田某的行为是履行职务且事先请示过领导,故应由报社承担责任,田某本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2)张某侵害了于某的名誉权。因为张某捏造虚假事实,并有意扩散给媒体,损害了于某的名誉权,符合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故张某侵害了于某的名誉权。

(3)于某的损害应由报社与张某承担连带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张某捏造虚假事实与报社的失实报道构成了共同侵权。因此,报社与张某应对于某承担连带责任。

第二篇:2011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教育入学考试民法学试卷

2011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教育入学考试民法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第1—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下列媒体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根据我国《民法通则》,下列属于企业法人的是

A.某县公安局 B.某有限公司 C.某大学 D.某省法学会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民法基本原则的是

A.自愿原则 B.平等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 D.过错责任原则

3.2001年1月1日,甲乙签订一份汽车买卖合同,双方约定6个月后该合同生效。这属于

A.附终期的民事法律行为 B.附始期的民事法律行为

C.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C.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4.甲户籍地为西安,被单位派至广州工作半年,后到北京买房并连续居住满2年,然后又到上海治病半年,则其住所地应为 A.西安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5.8岁的乙拍广告获得一笔收入,乙未经父母同意将该笔收入赠与好友丙。乙的行为

A.有效 B.无效 C.可撤销 D.效力待定

6.自然人下落不明满几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深情宣告他为失踪人?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7.一方以欺诈的手段订立的,且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属于 A.无效的民事行为 B.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C.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D.有效的民事行为

8.债权人提出请求时,债务人根据特定事由提出对抗,债务人所享有的权利属于 A.支配权 B.形成权 C.抗辩权 D.请求权

9.张某被李某打伤,张某向李某主张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是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10.下列选项中,只能为动产物权的是

A.所有权 B.抵押权 C.用益物权 D.留置权

11.王某将一幅字画交付给赵某以担保债务的履行,赵某对该幅字画的占有是 A.无权占有 B.有权占有 C.善意占有 D.恶意占有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添附的是 A.附合 B.加工 C.混合 D.占有

13.甲为某村农民,邻居乙越界建房侵入甲的宅基地。乙侵害了甲的 A.相邻权 B.房屋所有权 C.建房用地使用权 D.宅基地使用权

14.甲为了便于耕种自己承包的土地,需要修建一条经过乙承包土地的水渠,甲、乙就此达成协议,甲取得的权利属于

A.土地承包经营权 B.地役权 C.国有土地使用权 D.集体土地所有权

15.保证合同是()

A.双务合同 B.有偿合同 C.主合同 D.诺成合同

16.根据我国《合同法》,债务人将标的物提存,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几年内消灭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17.甲公司和乙公司订立一批货物买卖合同,根据双方约定,甲公司应将货物从北京运输到上海,双方对运输费用由谁负担约定不明确。该运输费用应

A.由家公司负担 B.由乙公司负担 C.由家公司和乙公司负担 D.根据情况确定负担方

18.甲和乙合伙开办一影楼,丙到该影楼冲洗照片,并向影楼工作人员丁交付冲洗费50元。该债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A.甲和丙 B.乙和丙 C.丁和丙 D.影楼和丙

19.下列协议中,属于我国《合同法》调整的是

A.离婚协议 B.收养子女协议 C.货物保管协议 D.遗赠抚养协议

20.下列属于要约的是

A.价目表的寄送 B.招标公告 C.招股说明书 D.竞买表示

21.下列合同中,只能为有偿合同的是

A.保管合同 B.委托合同 C.赠与合同 D.买卖合同

22.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有债权债务关系,后甲乙公司合并,甲乙之间债权债务关系消灭。该债务债务关系消灭的理由是 A.清偿 B.免除 C.混同 D.抵销

23.下列属于民法中债的关系的是

A.甲与乙的恋爱关系 B.甲与乙的汽车买卖关系 C.甲与乙的夫妻关系 D.甲与乙的继承关系

24.甲和乙签订了一份棉花买卖合同,约定甲卖给乙棉花5吨。但后来乙下落不明,甲难以履行债务,遂将棉花提存。棉花提存后,一日遭遇雷击烧毁,该损失由

A.乙承担 B.甲承担 C.乙和甲共同承担 D.提存机关承担

25.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下列财产中不熟夫妻共同所有的是

A.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B.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 C.双方实际取得住房补贴 D.双方实际取得的养老保险金

26.下列选项中,不可以作为遗产的是

A.房屋 B.文物 C.图书资料 D.非法取得的财产

27.下列遗嘱形式中,不需要见证人见证的是

A.自书遗嘱 B.代书遗嘱 C.录音遗嘱 D.口头遗嘱

28.下列不属于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是 A.父母 B.子女 C.配偶 D.兄妹

29.下列关于人身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人身权是相对权 B.人身权是绝对权

C.人身权一律不能转让

D.人身权不具有直接财产内容,与财产权没有联系

30.自然人和法人都享有

A.健康权 B.名称权 C.荣誉权 D.姓名权

31.以下属于可撤销婚姻的是

A.重婚 B.直系血亲之间结婚 C.未到法定婚龄结婚 D.因胁迫结婚

32.张某与王某是邻居,但邻里关系不好。张某就其饲养的鹦鹉每天叫“王某真坏”,导致王某不悦。王某可以要求张某

A.停止侵害 B.排除妨碍 C.恢复原状 D.恢复名誉

33.甲见乙挥刀此项丙,便上前制止,结果被乙刺伤。甲所受伤害 A.应由乙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B.应由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C.应由乙和丙共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D.应由甲和丙共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34.下列选项中,属于违约责任承担方式的是

A.恢复名誉 B.赔偿损失 C.消除危险 D.停止侵害

35.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严格责任原则

二、简答题:第36—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请将答案卸载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36.简述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委托代理终止的情形? 37.简述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的侵权责任类型。38.简述债权让与合同的有效要件

三、论述题:第39小题,20分。请将答案卸载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39.论善意取得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四、案例分析题:第39小题,20分。请将答案卸载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40.甲有两个儿子,周乙和养子周丙,留有一子,周丙生活在外地,并生有一女,周家年老体弱,身边无人照顾,使与武某签订了遗赠抚养协议,约定死后将自己的银行存款赠与武某。2001年9月20日,周甲去世,留有房产,存款和其他动产。同年10月5日,周丙出车祸死亡。10月10日,在对周甲遗产进行分割时,周乙之子拿出周甲的自书遗嘱,遗嘱写明存款留给周乙之子,此遗嘱所立时间早于遗赠抚养协议。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

(1)周甲所立自书遗嘱与遗赠抚养协议哪个效力优先?为什么?(2)本案哪些人对周甲的遗产享有继承权?法律依据是什么?

四、案例分析题:第40—41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请将答案卸载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41.2010年8月,甲下班回家,在路边等候出租车,恰好乙驾驶出租车驶来,被甲拦住。乙停车后,告知甲已停止营业,甲说可以加倍给付车费,乙说:“我开了一天的车很累,如果出了什么事情你自己负责”,甲同意。行驶中,乙的出租车与丙驾驶的车相撞,汽车飞出的玻璃片击伤了横穿机动车道的路人丁。经医院诊断:甲左腿骨折,丁腿部被皮肤刮伤。经交警认定,乙负事故主要责任,丙负次要责任。后几方因事故配成责任难以达成协议,诉至人民法院。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

(1)甲乙之间约定若出事故由甲负责,该约定是否有效?为什么?(2)甲可以要求乙承担何种民事责任?为什么(3)丁遭受的损害应当由谁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篇:2013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教育入学考试

2013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教育入学考试文

化综合考试大纲

I。考 查 目 标

文化综合考试考查考生对历史、地理、政治等三门中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体把握和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各门课程具体能力要求如下:

一、历史

1.再认历史知识,理解重要的历史事物、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

2.掌握主要的历史术语和史学表述,能依据要求重构历史时序;

3.阅读和解释材料,评价和运用材料;

4.掌握比较、分析、归纳、考证等基本历史方法;

5.组织论据,说明、论证和探究历史问题;

6.表述清晰、史论结合。

二、地理

1.结合地图了解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分布,重要的地理数据,以及有关地理的重大时事。

2.了解我国地理概况、区域特征及其差异,理解我国地理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国土开发和整治措施。

3.了解世界地理概况、各洲及主要国家、地区的地理特征及其差异。

4.理解地理概念,并能运用所学概念区分、判断不同地理事物的属性和特征。

5.掌握判读和填绘地图的基本技能,并能运用各种分布图、等值线图、剖面图、示意图、各种统计资料图表等分析说明地理问题。

6.理解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并能用以分析说明地理事物及其成因。

7.根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基础知识及其相互关系,运用正确的地理观点和基本理论,分析评价有关地理问题。

8.运用科学的地理术语、规范化的地理名称、准确的地理图像等地理语言,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叙述。

三、政治

1.再认或再现哲学、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知识。

2.理解哲学常识、经济常识、政治常识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应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解释有关的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等,认识事物的本质。

4.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5.恰当使用哲学、经济、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述。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历史 50分

地理 50分

政治 5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70分(每小题2分,35小题)

非选择题 80分

III。考 查 内 容

第一部分 历 史

一、中国古代史

(一)远古时代

1.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2.远古文化

(二)先秦

1.夏、商

二里头文化

殷墟 甲骨文 青铜器

2.西周

武王伐纣

分封制

3.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都江堰 诸子百家

(三)秦、汉

1.秦朝

秦的统一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秦末农民战争

2.两汉

文景之治

汉武帝 光武中兴 西域都护府 丝绸之路

3.秦汉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王充 造纸术 张衡 张仲景 华佗 《史记》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

1.从统一到分立

三国分立

淝水之战 北魏孝文帝改革

2.三国两晋南北朝经济

屯田制 江南的开发

3.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

祖冲之

《齐民要术》 范缜 王羲之 三大石窟 佛教与道教

(五)隋、唐

1.隋唐政治

隋朝的统一 三省六部 科举制 贞观之治 文成公主 武则天 开元之治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2.隋唐经济

大运河

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曲辕犁 两税法

3.隋唐文化

赵州桥

雕版印刷术 僧一行 《千金方》 唐诗

4.中外交流

玄奘

鉴真 遣唐使

(六)五代、辽、宋、夏、金、元

1.政权并立与经济发展

王安石变法

澶渊之盟 岳飞 经济重心南移

2.元朝

行省制度与宣政院

澎湖巡检司 民族分化政策

3.五代、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和火药 沈括 郭守敬 宋词 元曲 《清明上河图》《资治通鉴》

(七)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1.明朝

君主专制的加强 靖难之役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明末农民战争

2.清朝

清朝的建立

军机处 文字狱 收复台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3.明清经济与文化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徐光启 宋应星 李时珍 明清小说

二、中国近代史

(一)鸦片战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

魏源 林则徐 《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二)太平天国

1.太平天国的兴衰

金田起义

洪秀全 天京变乱

2.《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三)洋务运动

总理衙门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曾国藩 李鸿章

(四)民族危急的加深

1.中法战争

镇南关大捷 台湾行省的建立

2.甲午中日战争

黄海海战

《马关条约》

3.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五)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

康有为 梁启超 《天演论》

2.百日维新

(六)辛亥革命

1.孙中山与同盟会

2.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七)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 李大钊 白话文

2.五四运动

3.中国共产党成立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中国共产党成立

(八)国民革命

1.第一次国共合作

2.北伐战争

3.“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九)国共对峙的十年

1.土地革命

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暴动

革命根据地 红军长征

2.日本侵占东北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九一八事变 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

(十)抗日战争

1.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七七事变 八一三事变 南京大屠杀

2.国共合作抗日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3.抗日战争的胜利

(十一)解放战争

1.重庆谈判与内战爆发

2.三大战役

3.国民党政府覆灭

三、中国现代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政协

《共同纲领》

2.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

3.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一个五年计划

三大改造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二)在曲折中前进

1.中共“八大”

2.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3.国民经济的调整与发展

(三)“文化大革命”

1.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2.林彪、江青集团的覆灭

(四)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历史的转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改革开放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特区的设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方针

香港、澳门回归

(五)新中国的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3.尼克松访华

(六)新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1.“双百”方针的提出

2.科学技术

两弹一星

杂交水稻

四、世界近代史

(一)资本主义的兴起

1.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

麦哲伦

2.文艺复兴

但丁

达·芬奇 莎士比亚

3.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

加尔文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大抗议书

克伦威尔 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

(三)美国独立战争

波士顿倾茶事件

华盛顿 《独立宣言》 1787年宪法

(四)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

1.欧洲启蒙运动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2.法国大革命

三级会议 攻占巴士底狱 《人权宣言》 雅各宾专政

3.法兰西第一帝国

(五)第一次工业革命

1.英国工业革命

珍妮纺纱机

瓦特与蒸汽机

2.工业革命的影响

(六)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巴黎公社

(七)沙皇俄国的改革

1.彼得一世改革

2.1861年农奴制改革

(八)美国内战

南方奴隶制

林肯 《解放宣言》

(九)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开国 明治维新

(十)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1.第二次工业革命

2.垄断组织

3.殖民地被瓜分完毕

五、世界现代史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两大军事集团

萨拉热窝事件 凡尔登战役 巴黎和会

(二)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1.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

2.新经济政策

3.工业化和集体化

(三)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

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

3.德、意、日法西斯主义的崛起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

德国入侵波兰 珍珠港事件 《联合国家宣言》

2.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

斯大林格勒战役

开罗会议 雅尔塔会议 攻占柏林 日本投降

(五)冷战

1.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2.北约和华约

3.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六)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1.第三世界的兴起

2.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七)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1.东欧剧变

2.苏联解体

3.欧盟的建立

第二部分 地 理

一、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在宇宙中

宇宙中基本的天体:恒星、星云。天体系统: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太阳系及其成员。太阳概况。太阳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二)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赤道。经线和经度。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的划分。纬线和纬度。经纬网。南、北半球及高、中、低纬的划分。

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昼夜更替和时差。时区的划分、国际日期变更线。

地球公转的轨道和周期。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及其影响。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四季更替。

(三)地图

地图上的比例尺。比例尺的三种形式。地图上的方向。图例。注记。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四)地壳和地壳运动

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陆地地形的种类: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海底地形的种类: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洋盆、海沟、海岭)。

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褶皱。断层。

板块构造学说:岩石圈,六大板块及其运动。

火山。地震。地震的震级和烈度。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地表形态在内外力作用下的变化。

(五)地球上的大气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主要气候要素:气温、降水、气压和风。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变化。

降水的形成。降水的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世界降水的分布。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季风环流。

形成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海陆分布、洋流、地形)。运用气温、降水的图表资料,归纳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六)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海洋表面温度的分布。风海流。寒流、暖流。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陆地水的分类:地表水(河流水、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河水的补给:大气降水、积雪融水、冰川融水、地下水。河流径流的变化: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地下水。含水层和隔水层。

(七)陆地上的自然带

陆地上的自然带。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二、世界地理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地球表面海陆面积及其比例,全球陆地分布的特点。

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和界线。

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二)亚洲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亚洲的分区。东部的岛弧。南部的三大半岛。以山地和高原为主的地形。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的名称和分布。主要的河流、湖泊。复杂多样的气候,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亚洲主要国家和首都。

日本:领土组成。经济特点。工业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东南亚气候与农业生产,热带经济作物。东南亚国家联盟。

印度:人口。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主要农作物。新兴产业的发展。

中亚的位置,干旱的气候,灌溉农业和畜牧业。石油资源。

西亚的位置。世界最重要的石油产区和出口区。干热的自然环境,水资源缺乏。

(三)非洲

非洲的位置和范围。海岸平直。几内亚湾和马达加斯加岛。高原大陆,主要的高原、山脉。刚果盆地。非洲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撒哈拉沙漠和东非裂谷带的分布。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丰富的矿产、水能和生物资源。居民(黑人、阿拉伯人、欧洲人后裔)的分布。非洲主要国家和首都。

埃及:位置。世界长绒棉的重要产区。旅游业。尼罗河和苏伊士运河。

(四)欧洲

欧洲大陆的轮廓特点,主要半岛、岛屿、海峡的分布。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冰川地形广布;阿尔卑斯山脉。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河网稠密,水量丰富;主要河流的分布。欧洲的旅游业。欧洲主要国家和首都。欧洲联盟。

发达的工业国:英国、法国、德国,各国的经济特点和主要的工业区。

俄罗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形的东西差异。伏尔加河、贝加尔湖。煤、铁、石油和森林资源。主要工业区的分布。

(五)北美洲

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东西排列的三类地形。密西西比河,五大湖。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人口和民族。巴拿马运河。北美洲主要国家和首都。北美自由贸易区。

美国: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主要农业带的分布及主要农作物。高度发达的经济。主要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六)南美洲

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主要山脉、平原和高原的分布。暖湿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亚马孙河。矿产资源的分布。水能资源。热带经济作物。居民。南美洲主要国家和首都。

巴西: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经济发展特点。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国。

(七)大洋洲

大洋洲的位置和范围。

澳大利亚:位置。地广人稀。气候、植被带呈半环状分布。居民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出口农矿产品。发达的工矿业。养羊业和耕作业。首都堪培拉。悉尼。

(八)南极洲

南极洲的位置特点。冰原大陆。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人类对南极洲科学考察的意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保护南极环境的意义。

(九)世界的交通

世界主要航海线和重要港口。重要的海峡和运河。亚欧大陆桥。

(十)重要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三、中国地理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领土面积。疆域的四至点。陆疆和陆上邻国。大陆海岸线。隔海相望的国家。领海和内海。主要岛屿和半岛。

三级行政区的划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省会(首府)及位置。

(二)人口和民族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的分布。我国的人口政策。华侨和侨乡。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和分布。我国的民族

政策。

(三)地形

地形的主要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主要山脉及其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的特点及分布。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主要地质灾害。

(四)气候

我国的温度带。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我国的干湿地区。

我国的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及其原因。

主要气象灾害。

(五)河流和湖泊

我国的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主要外流河。主要内流河。主要淡水湖。主要咸水湖。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长江的发源地、干流长度、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注入的海洋。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段主要特征。主要支流。三峡水利工程。灌溉之利。“黄金水道”。巨大的水能蕴藏。

黄河的发源地、干流长度、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注入的海洋。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段主要特征。黄河的治理和综合利用。

(六)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1.交通运输业

主要南北铁路干线。主要东西铁路干线。主要铁路枢纽。

重要公路干线。

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长江航道、珠江航道、京杭运河航道、松花江航道。

主要海港: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厦门、广州、湛江、高雄、香港。

2.旅游业

旅游业的发展。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

(七)地域差异和地理分区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差异,秦岭—淮河一线的南北差异。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划分。

(八)区域发展的主要问题

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和危害,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

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和途径。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环境保护。

西部开发的意义、优势条件,存在的问题和主要措施。

(九)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居民。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交通中心。旅游业。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居民。经济。

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台湾岛、澎湖列岛和钓鱼岛。东部山区、西部平原。自然资源和主要农产品。工业发展的特点。旅游业。主要城市。

四、人文地理

(一)自然资源及其保护

自然资源及其分类。

土地利用类型。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合理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及其组成。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森林与环境。世界的森林资源。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合理利用和保护。三大林区。我国主要的防护林体系。自然保护区。

矿产资源。世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

(二)能源和能源的利用

能源的概念及其分类。

煤作为能源的特点。煤的分布。石油、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石油资源的分布。水能的特点、分布。核能及其特点。

能源的消费构成。能源生产和消费在地区上的不平衡。

世界能源问题。我国能源开发的现状和前景。

(三)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

农业生产的特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世界粮食生产和分布。世界粮食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我国的农业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分布,畜牧业生产,产业化经营。

(四)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

工业的概念和分类。

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经济因素;社会协作条件;劳力和技术因素;环境因素。

工业布局的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区位因素。

(五)人口和城市

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问题。

我国人口的增长,人口素质,人口结构。

人口密度。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三大宗教的分布。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化进程及其产生的问题。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六)人类和环境

环境的概念。人类生活、生产与环境。自然变化引起的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

当今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 政 治

一、哲学常识

(一)哲学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物质运动规律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及其规律。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质、量、度。量变和质变。坚持适度原则。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坚持内外因相统一的观点。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6.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热情支持新事物,正确对待前进道路上的挫折。

7.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四)实践和认识

1.实践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3.由实践到认识的飞跃。由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4.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五)人生价值、人生理想

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坚持集体主义,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2.人生价值是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在实践中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3.理想的类别和作用。理想的实现要靠长期艰苦奋斗。

二、经济常识

(一)商品、货币、价值规律

1.商品及其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

2.货币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3.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经营体制。

4.我国现阶段几种主要的非公有制形式。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

2.企业是市场的重要主体。企业的经济效益。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3.三大产业的划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四)公民的经济生活

1.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2.税收的含义和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

3.储蓄的作用。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个人理财。

4.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五)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对外经济关系

1.世界市场的基本含义和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2.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顺差和逆差。

三、政治常识

(一)我国的国体

1.国体。国家职能。民主与专政。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点。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对内对外职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治保证。

4.“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

(二)我国的政体

1.政体。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民主集中制。依法治国。

4.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三)我国的政党制度

1.政党及其特征。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3.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革命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和政治基础。

(四)我国的民族和宗教政策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职责和义务。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

3.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4.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教育。反对邪教和封建迷信。

(五)我国的对外关系和外交政策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始终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3.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4.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四、时事政治

(一)党和国家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二)间(上年七月——当年六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

IV。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

A。墨子 B。庄子

C。孟子 D。荀子

2.提出“伐无道,诛暴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农民起义领袖是

A。张献忠 B。陈胜

C。黄巢 D。李自成

3.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交战的双方是

A。东吴和西晋 B。东吴和曹魏

C。东晋和前秦 D。东晋和北魏

4.两宋时期,订立“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A。北宋和辽 B。北宋和金

C。南宋和金 D。南宋和元

5.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

A。林则徐 B。魏源

C。洪仁玕 D。康有为

6.下列不平等条约中,首次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的是

A。《中法新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指

A。革命和改良 B。民主和法制

C。科学和技术 D。民主和科学

8.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协议规定:改组国民党一党政府,成立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国务机关,委员的一半由国民党以外的人士充任。这一规定

A。实际上否定了国民党***的政治体制

B。进一步强化了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基础

C。有力地促进了国共两党走向合作

D。直接促成了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成立

9.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新政协的召开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0.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达·芬奇的绘画《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充分表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反映出文艺复兴运动

A。摈弃了宗教信仰 B。提倡人文主义

C。以复兴古典文化为目的 D。主要成就集中在绘画领域

11.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家职权分为三部分,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这体现了启蒙运动的

A。民主共和思想 B。平等自由思想

C。权力制衡思想 D。天赋人权思想

1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珍妮纺织机的是

A。瓦特 B。纽可门

C。哈格里夫斯 D。爱迪生

读图1,完成13~15题。

图1

13.位于西半球、南半球的岛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4.属于我国的岛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5.2010年春季,冰岛火山爆发对欧洲航空运输产生了很大影响。该岛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所描述的景象会出现在

A。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准噶尔盆地

图2表示我国局部地区及四地年降水量(单位:毫米)。读图2,完成17~18题。

图2

17.该区域年降水量由东向西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拔 B。距海远近

C。气温 D。地表植被

18.该区域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A。沙尘暴 B。泥石流

C。地震 D。水土流失

读图3,完成19~20题。

图3

19.从海域a到海域b依次经过

A。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曼德海峡

D。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

20.图中c、d所代表的大洲分别是

A。非洲、亚洲 B。非洲、欧洲

C。欧洲、亚洲 D。北美洲、亚洲

21.图4表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其中反映人口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特点的国家是

图4

A。甲

B。乙

C。丙

D。丁

2009年12月,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国的共识。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据此完成22~23题。

22.发展低碳经济主要是为了应对

A。臭氧层变薄 B。全球变暖

C。酸雨扩散 D。地震频发

23.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是

①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开发清洁能源

③禁止二氧化碳的排放 ④追求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DP)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因地震和海啸引发的日本福岛核事故,在日本引起了关于“脱核”与“拥核”的大讨论。一年后的今天,当日本政府宣布重新启动某些核电站项目时,引发了民众的强烈抗议和质疑。从哲学的观点看,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A。核能的和平利用利大于弊,应该坚持发展

B。核能的和平利用存在着危险,应暂缓发展

C。核能的发展与不发展都各有利弊,应两害相权取其轻

D。应综合考虑各种条件和可能,审慎对待

25.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新的语汇广为流传,甚至被收入新版辞书。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这一现象体现了

A。语言和意识一起,是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改变的

B。社会生活的改变正是由言说方式的改变而引起的

C。人类代际的演替正是由流行语汇的改变而实现的

D。技术手段的更新直接决定了人们交流方式的改变

26.马克思说:“最好是把真理比做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这一比喻表明

A。人们的真理性认识是在实践的检验和辩驳中被人们接受的

B。实践对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检验只有相对的意义

C。被人们普遍接受因而不存争议的认识不具有科学的真理性

D。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因时势而转移

27.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12年6月6日发布的《全球环境展望5》报告中警告说,如果人类不尽快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将导致其活动超出地球生态系统承受的极限,并使生命赖以生存的地球机能发生突然且不可逆转的改变。这一警告进一步提醒人类

A。反思人与环境的关系,重新确立自然的主体地位

B。从人与环境的和谐出发,建立科学的发展模式

C。坚持人类的中心和主导地位,加速生产的发展

D。从人类中心和主导地位出发,降低发展的速度

28.201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允许商业银行将贷款利率下限降低到各档基准利率的0.8倍;允许银行在基准利率之上,上调定期、活期存款利率至基准利率的1.1倍。这说明

A.中国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推进 B.中国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

C.中国货币投放量持续增加 D。银行信贷规模持续收缩

29.在农贸市场上,蔬菜的价格一般在傍晚时要比早上的低廉。从经济角度看,这是因为

A。傍晚时的蔬菜质量有所下降 B。菜农着急回家,甩卖蔬菜

C。蔬菜的成本已经收回 D。人们对蔬菜的需求下降了

30.通货膨胀往往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毒瘤”。这是因为通货膨胀往往会造成

A。国民经济增速起伏不定 B。资产持有人的收益下降

C。社会财富分配更加不公 D。国民经济结构变化加剧

31.2012年3月18日,国务院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国务院常务会议是

A。政治领导机构 B。行政决策机构

C。法律制定机构 D。政策执行机构

32.教育部(微博)等15个部门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等5个配套文件,以确保学生“营养餐”计划能有效实施。实施 “营养餐”计划,主要体现的我国政府职能是

A。依法行政管理 B。坚持科学执政

C。提供公共服务 D。组织文化建设

33.全国人大常委会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2012年4月5日在北京举行,正式启动首次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在我国,这种执法检查属于

A。行政执法 B。司法审判

C。依法侦检 D。法律监督

34.2012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的设置

A。完善了海南省的行政体制 B。维护了三沙人民的民主权益

C。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举措 D。是深海探测的重要保障

35.国家主席胡锦涛2012年5月11日在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了来京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5国的外交部长。上海合作组织是

A。区域性政府组织 B。国际非政府组织

C。联合国的下设机构 D。社会主义国际组织

二、非选择题:第36~41小题,共8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36.(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5 隋代大运河示意图

(1)指出隋代大运河的各段名称。

(2)概述大运河开凿的历史意义。

37.(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同治年间,大多数中国官员承认中国所面临的巨大难题,并把其注意力集中于十分重要的改革上来。他们并没有想到他们正在对传统永恒的有关良好政府的原则进行改革,他们寻求的只是调整他们的方法„„镇压起义和稳定对外关系是两个当务之急。然而,长远解决这两个难题比掌握外交技巧和近代武器装备要费力得多。

——(美)芮玛丽:《同治中兴》

(1)根据材料,指出洋务运动的目的。

(2)指出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3)简要评价洋务运动。

38.(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0年8月,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审议,将中国六省区丹霞地貌组合的“中国丹霞”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丹霞地貌是由出露地表的红色砂岩、砂砾岩等经过长期的外力作用演化而成的地貌景观。

图6

(1)写出“中国丹霞”世界遗产地所在的省区名称。

①赤水

②崀山

③丹霞山

④龙虎山

⑤江郎山

⑥泰宁

(2)简要说明“中国丹霞”世界遗产地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在丹霞地貌形成过程中,岩石出露地表后所经受的主要外力作用。

39.(14分)读图7,完成下列要求。

图7

(1)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三个科学考察站,按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站、站、站。

(2)比较三个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条件,克服自然限制因素难度最大的是

站;6月22日前后,不会出现极夜现象的是

站。

(3)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赴南极考察时,为什么多选择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

(4)近年来,一些国家的旅行社相继组织游客到南极地区开展旅游活动。对此做法,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40.(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著名品牌的白酒,近年来价格节节攀升。去年其零售价达到2000多元一瓶,但维持不到半年,其市场价格就下降了500-700元。这期间,国家出台了限制“三公”消费的政策。

除了国家的政策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到该品牌白酒的价格?

41.(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获悉: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的154家违法违规网站和225个微博客、微博客群组账号被依法查处或注销。这批被查处、注销的网站和微博客、微博客群组账号,是根据群众举报线索逐一核查后依法查处、注销的。

材料二

“7.21”北京暴雨成灾,首都国际机场几百次航班被迫取消,数万人滞留机场至深夜。北京一些热心市民通过互联网联络,组成由30多辆私家车组成的车队,往返多次,自出油费和过路费,免费冒雨运送旅客进城,受到广泛赞扬。

(1)根据所学政治常识,简述公民在使用互联网时的权利和义务。

(2)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网络等新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及依法监管的意义。

参 考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C 2.B 3.C

4.A 5.A 6.B

7.D 8.A 9.B 10.B 11.C 12.C

13.C 14.B 15.A 16.C 17.B 18.A

19.B 20.A 21.B 22.B 23.C 24.D

25.A 26.A 27.B 28.A 29.A 30.C

31.B 32.D 33.D 34.C 35.A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80分。

36.答案要点

(1)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2)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影响深远。

37.答案要点

(1)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对外抵御列强侵略。

(2)兴办军事工业;兴办民用工业;组建近代海军;创办新式学校;选派留学(微博)生。

(3)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一定历史局限性。

38.答案要点

(1)贵州 湖南 广东 江西 浙江 福建

(2)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

(3)风化(剥离),流水侵蚀

39.(14分)答案要点

(1)长城 中山 昆仑

(2)昆仑 长城

(3)这个时期属南半球的夏季,南极地区为极昼期,且气温相对较高。

(4)答案一:赞同。可以领略极地自然风光,开发科普旅游,提高环境意识。

答案二:不赞同。干扰野生生物生活,破坏极地生态环境,扩大污染范围。

40.答案要点

该品牌白酒前期被资本炒作,价格上升过高,背离了价值;因限制“三公”消费、炒作等因素导致市场需求有所下降;其他品牌白酒加强了市场竞争。

41.答案要点

(1)权利:获取网络信息,利用网络发表言论,从事商业活动;义务:遵守法律法规,抵制和监督网上违法活动。

(2)互联网作为随信息技术而诞生的新的媒体形式,既可以是增进交往、弘扬正气的新平台,也可能成为传播不良信息的通道,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其作用;作为新生事物,在发展的初期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通过依法适度监管,有助于其在社会生活中积极作用的发挥。

第四篇:2013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教育入学考试

更多2013年政法干警考试信息上航帆网查询

文化综合考试考查考生对历史、地理、政治等三门中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体把握和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各门课程具体能力要求如下:

一、历史

1.再认、复述重要的历史事实。

2.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

信息支持特定论点;分析不同的历史材料,得出正确结论。

3.依据历史事实比较、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对某些观点进行论证。4.叙述历史现象产生、发展或消亡的过程,并概括其原因。5.作出文字准确、条理清楚的表述。

二、地理

1.结合地图了解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分布,重要的地理数据,以及有关地理的重大时事。

2.了解我国地理概况、区域特征及其差异,理解我国地理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国土开发和整治措施。

3.了解世界地理概况、各洲及主要国家、地区的地理特征及其差异。

4.理解地理概念,并能运用所学概念区分、判断不同地理事物的属性和特征。5.掌握判读和填绘地图的基本技能,并能运用各种分布图、等值线图、剖面图、示意图、各种统计资料图表等分析说明地理问题。

6.理解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并能用以分析说明地理事物及其成因。7.根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基础知识及其相互关系,运用正确的地理观点和基本理论,分析评价有关地理问题。

8.运用科学的地理术语、规范化的地理名称、准确的地理图像等地理语言,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叙述。

三、政治

1.再认或再现哲学、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知识。

更多2013年政法干警考试信息上航帆网查询

2.理解哲学常识、经济常识、政治常识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应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解释有关的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等,认识事物的本质。

4.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5.恰当使用哲学、经济、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述。

第五篇:2011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教育入学考试文化综合考试大纲

2011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教育入学考试文化综合考试大纲

目 录

I.考 查 目 标..................................................................................................................................2

一、历史...................................................................................................................................2

二、地理...................................................................................................................................2

三、政治...................................................................................................................................2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3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3

二、答题方式...........................................................................................................................3

三、试卷内容结构...................................................................................................................3

四、试卷题型结构...................................................................................................................3 III.考 查 内 容................................................................................................................................4

第一部分 历 史.......................................................................................................................4

一、中国古代史...............................................................................................................4

二、中国近代史...............................................................................................................5

三、中国现代史...............................................................................................................6

四、世界近代史...............................................................................................................7

五、世界现代史...............................................................................................................8 第二部分 地 理.......................................................................................................................8

一、地球和地图...............................................................................................................8

二、世界地理...................................................................................................................9

三、中国地理.................................................................................................................11

四、人文地理.................................................................................................................12 第三部分 政 治.....................................................................................................................13

一、哲学常识.................................................................................................................13

二、经济常识.................................................................................................................14

三、政治常识.................................................................................................................14

四、时事政治.................................................................................................................15 IV.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16 参 考 答 案...................................................................................................................................22

I.考 查 目 标

文化综合考试考查考生对历史、地理、政治等三门中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体把握和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各门课程具体能力要求如下:

一、历史

1.再认历史知识,理解重要的历史事物、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2.掌握主要的历史术语和史学表述,能依据要求重构历史时序;3.阅读和解释材料,评价和运用材料;4.掌握比较、分析、归纳、考证等基本历史方法;5.组织论据,说明、论证和探究历史问题;6.表述清晰、史论结合。

二、地理

1.结合地图了解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分布,重要的地理数据,以及有关地理的重大时事。

2.了解我国地理概况、区域特征及其差异,理解我国地理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国土开发和整治措施。

3.了解世界地理概况、各洲及主要国家、地区的地理特征及其差异。

4.理解地理概念,并能运用所学概念区分、判断不同地理事物的属性和特征。

5.掌握判读和填绘地图的基本技能,并能运用各种分布图、等值线图、剖面图、示意图、各种统计资料图表等分析说明地理问题。

6.理解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并能用以分析说明地理事物及其成因。

7.根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基础知识及其相互关系,运用正确的地理观点和基本理论,分析评价有关地理问题。

8.运用科学的地理术语、规范化的地理名称、准确的地理图像等地理语言,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叙述。

三、政治

1.再认或再现哲学、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知识。

2.理解哲学常识、经济常识、政治常识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应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解释有关的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等,认识事物的本质。

4.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5.恰当使用哲学、经济、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述。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历史 50分 地理 50分 政治 5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70分(每小题2分,35小题)

非选择题 80分 III.考 查 内 容

第一部分 历 史

一、中国古代史

(一)远古时代

1.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2.远古文化(二)先秦

1.夏、商

二里头文化 殷墟 甲骨文 青铜器

2.西周 武王伐纣 分封制

3.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都江堰 诸子百家

(三)秦、汉

1.秦朝

秦的统一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秦末农民战争

2.两汉

文景之治 汉武帝 光武中兴 西域都护府 丝绸之路

3.秦汉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王充 造纸术 张衡 张仲景 华佗 《史记》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

1.从统一到分立

三国分立 淝水之战 北魏孝文帝改革

2.三国两晋南北朝经济

屯田制 江南的开发

3.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

祖冲之 《齐民要术》 范缜 王羲之 三大石窟 佛教与道教

(五)隋、唐

1.隋唐政治

隋朝的统一 三省六部 科举制 贞观之治 文成公主 武则天 开元之治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2.隋唐经济

大运河 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曲辕犁 两税法

3.隋唐文化

赵州桥 雕版印刷术 僧一行 《千金方》 唐诗

4.中外交流

玄奘 鉴真 遣唐使

(六)五代、辽、宋、夏、金、元

1.政权并立与经济发展

王安石变法 澶渊之盟 岳飞 经济重心南移

2.元朝

行省制度与宣政院 澎湖巡检司 民族分化政策

3.五代、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和火药 沈括 郭守敬 宋词 元曲 《清明上河图》《资治通鉴》(七)明、清(鸦片战争以前)1.明朝

君主****的加强 靖难之役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明末农民战争 2.清朝

清朝的建立 军机处 文字狱 收复台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3.明清经济与文化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徐光启 宋应星 李时珍 明清小说

二、中国近代史

(一)鸦片战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

魏源 林则徐 《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二)太平天国

1.太平天国的兴衰

金田起义 洪秀全 天京变乱

2.《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三)洋务运动

总理衙门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曾国藩 李鸿章(四)民族危急的加深

1.中法战争

镇南关大捷 台湾行省的建立

2.甲午中日战争

黄海海战 《马关条约》

3.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五)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

康有为 梁启超 《天演论》

2.百日维新(六)辛亥革命

1.孙中山与同盟会

2.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七)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 李大钊 白话文

2.五四运动

3.中国共产党成立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国民革命

1.第一次国共合作

2.北伐战争

3.“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九)国共对峙的十年

1.土地革命

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暴动 革命根据地 红军长征

2.日本侵占东北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九一八事变 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十)抗日战争

1.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七七事变 八一三事变 南京大屠杀

2.国共合作抗日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3.抗日战争的胜利(十一)解放战争

1.重庆谈判与内战爆发

2.三大战役

3.国民党政府覆灭

三、中国现代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政协 《共同纲领》

2.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

3.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一个五年计划 三大改造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二)在曲折中前进

1.中共“八大”

2.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3.国民经济的调整与发展(三)“文化大革命”

1.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2.林彪、江青集团的覆灭(四)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历史的转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改革开放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特区的设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方针 香港、澳门回归(五)新中国的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3.尼克松访华(六)新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1.“双百”方针的提出

2.科学技术

两弹一星 杂交水稻

四、世界近代史

(一)资本主义的兴起

1.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 麦哲伦

2.文艺复兴

但丁 达·芬奇 莎士比亚

3.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 加尔文(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大抗议书 克伦威尔 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三)美国独立战争

波士顿倾茶事件 华盛顿 《独立宣言》 1787年宪法(四)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

1.欧洲启蒙运动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2.法国大革命

三级会议 攻占巴士底狱 《****宣言》 雅各宾专政

3.法兰西第一帝国(五)第一次工业革命

1.英国工业革命

珍妮纺纱机 瓦特与蒸汽机

2.工业革命的影响

(六)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巴黎公社(七)沙皇俄国的改革

1.彼得一世改革

2.1861年农奴制改革(八)美国内战

南方奴隶制 林肯 《解放宣言》

(九)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开国 明治维新(十)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1.第二次工业革命

2.垄断组织

3.殖民地被瓜分完毕

五、世界现代史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两大军事集团 萨拉热窝事件 凡尔登战役 巴黎和会(二)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1.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

2.新经济政策

3.工业化和集体化(三)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

1.1929~1933年的经济危

2.罗斯福新政

3.德、意、日法西斯主义的崛起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

德国入侵波兰 珍珠港事件 《联合国家宣言》

2.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

斯大林格勒战役 开罗会议 雅尔塔会议 攻占柏林 日本投降(五)冷战

1.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2.北约和华约

3.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六)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1.第三世界的兴起

2.美、日、西欧三足鼎立(七)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1.东欧剧变

2.苏联解体

3.欧盟的建立

第二部分 地 理

一、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在宇宙中

宇宙中基本的天体:恒星、星云。天体系统: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太阳系及其成员。太阳概况。太阳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二)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赤道。经线和经度。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的划分。纬线和纬度。经纬网。南、北半球及高、中、低纬的划分。

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昼夜更替和时差。时区的划分、国际日期变更线。

地球公转的轨道和周期。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及其影响。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四季更替。

(三)地图

地图上的比例尺。比例尺的三种形式。地图上的方向。图例。注记。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四)地壳和地壳运动

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陆地地形的种类: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海底地形的种类: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洋盆、海沟、海岭)。

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褶皱。断层。

板块构造学说:岩石圈,六大板块及其运动。

火山。地震。地震的震级和烈度。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地表形态在内外力作用下的变化。

(五)地球上的大气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主要气候要素:气温、降水、气压和风。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变化。

降水的形成。降水的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世界降水的分布。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季风环流。

形成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海陆分布、洋流、地形)。运用气温、降水的图表资料,归纳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六)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海洋表面温度的分布。风海流。寒流、暖流。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陆地水的分类:地表水(河流水、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河水的补给:大气降水、积雪融水、冰川融水、地下水。河流径流的变化: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地下水。含水层和隔水层。

(七)陆地上的自然带

陆地上的自然带。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二、世界地理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地球表面海陆面积及其比例,全球陆地分布的特点。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和界线。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二)亚洲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亚洲的分区。东部的岛弧。南部的三大半岛。以山地和高原为主的地形。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的名称和分布。主要的河流、湖泊。复杂多样的气候,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亚洲主要国家和首都。

日本:领土组成。经济特点。工业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东南亚气候与农业生产,热带经济作物。东南亚国家联盟。

印度:人口。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主要农作物。新兴产业的发展。

中亚的位置,干旱的气候,灌溉农业和畜牧业。石油资源。

西亚的位置。世界最重要的石油产区和出口区。干热的自然环境,水资源缺乏。

(三)非洲

非洲的位置和范围。海岸平直。几内亚湾和马达加斯加岛。高原大陆,主要的高原、山脉。刚果盆地。非洲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撒哈拉沙漠和东非裂谷带的分布。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丰富的矿产、水能和生物资源。居民(黑人、阿拉伯人、欧洲人后裔)的分布。非洲主要国家和首都。

埃及:位置。世界长绒棉的重要产区。旅游业。尼罗河和苏伊士运河。

(四)欧洲

欧洲大陆的轮廓特点,主要半岛、岛屿、海峡的分布。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冰川地形广布;阿尔卑斯山脉。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河网稠密,水量丰富;主要河流的分布。欧洲的旅游业。欧洲主要国家和首都。欧洲联盟。

发达的工业国:英国、法国、德国,各国的经济特点和主要的工业区。

俄罗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形的东西差异。伏尔加河、贝加尔湖。煤、铁、石油和森林资源。主要工业区的分布。

(五)北美洲

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东西排列的三类地形。密西西比河,五大湖。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人口和民族。巴拿马运河。北美洲主要国家和首都。北美自由贸易区。

美国: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主要农业带的分布及主要农作物。高度发达的经济。主要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六)南美洲

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主要山脉、平原和高原的分布。暖湿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亚马孙河。矿产资源的分布。水能资源。热带经济作物。居民。南美洲主要国家和首都。

巴西: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经济发展特点。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国。

(七)大洋洲

大洋洲的位置和范围。

澳大利亚:位置。地广人稀。气候、植被带呈半环状分布。居民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出口农矿产品。发达的工矿业。养羊业和耕作业。首都堪培拉。悉尼。

(八)南极洲

南极洲的位置特点。冰原大陆。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人类对南极洲科学考察的意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保护南极环境的意义。

(九)世界的交通

世界主要航海线和重要港口。重要的海峡和运河。亚欧大陆桥。

(十)重要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三、中国地理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领土面积。疆域的四至点。陆疆和陆上邻国。大陆海岸线。隔海相望的国家。领海和内海。主要岛屿和半岛。

三级行政区的划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省会(首府)及位置。

(二)人口和民族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的分布。我国的人口政策。华侨和侨乡。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和分布。我国的民族政策。

(三)地形

地形的主要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主要山脉及其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的特点及分布。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主要地质灾害。

(四)气候

我国的温度带。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我国的干湿地区。

我国的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及其原因。

主要气象灾害。

(五)河流和湖泊

我国的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主要外流河。主要内流河。主要淡水湖。主要咸水湖。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长江的发源地、干流长度、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注入的海洋。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段主要特征。主要支流。三峡水利工程。灌溉之利。“黄金水道”。巨大的水能蕴藏。

黄河的发源地、干流长度、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注入的海洋。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段主要特征。黄河的治理和综合利用。

(六)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1.交通运输业

主要南北铁路干线。主要东西铁路干线。主要铁路枢纽。

重要公路干线。

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长江航道、珠江航道、京杭运河航道、松花江航道。

主要海港: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厦门、广州、湛江、高雄、香港。

2.旅游业

旅游业的发展。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

(七)地域差异和地理分区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差异,秦岭—淮河一线的南北差异。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划分。

(八)区域发展的主要问题

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和危害,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

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和途径。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环境保护。

西部开发的意义、优势条件,存在的问题和主要措施。(九)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居民。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交通中心。旅游业。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居民。经济。

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台湾岛、澎湖列岛和钓鱼岛。东部山区、西部平原。自然资源和主要农产品。工业发展的特点。旅游业。主要城市。

四、人文地理

(一)自然资源及其保护

自然资源及其分类。

土地利用类型。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合理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及其组成。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森林与环境。世界的森林资源。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合理利用和保护。三大林区。我国主要的防护林体系。自然保护区。

矿产资源。世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

(二)能源和能源的利用

能源的概念及其分类。

煤作为能源的特点。煤的分布。石油、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石油资源的分布。水能的特点、分布。核能及其特点。

能源的消费构成。能源生产和消费在地区上的不平衡。

世界能源问题。我国能源开发的现状和前景。

(三)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

农业生产的特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世界粮食生产和分布。世界粮食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我国的农业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分布,畜牧业生产,产业化经营。

(四)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

工业的概念和分类。

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经济因素;社会协作条件;劳力和技术因素;环境因素。

工业布局的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区位因素。

(五)人口和城市

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问题。

我国人口的增长,人口素质,人口结构。

人口密度。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三大宗教的 分布。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化进程及其产生的问题。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六)人类和环境

环境的概念。人类生活、生产与环境。自然变化引起的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

当今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 政 治

一、哲学常识

(一)哲学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物质运动规律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及其规律。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质、量、度。量变和质变。坚持适度原则。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坚持内外因相统一的观点。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6.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热情支持新事物,正确对待前进道路上的挫折。7.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四)实践和认识

1.实践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3.由实践到认识的飞跃。由认识到实践的飞跃。4.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五)人生价值、人生理想

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坚持集体主义,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2.人生价值是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在实践中努力实现人生价值。3.理想的类别和作用。理想的实现要靠长期艰苦奋斗。

二、经济常识

(一)商品、货币、价值规律

1.商品及其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

2.货币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3.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经营体制。

4.我国现阶段几种主要的非公有制形式。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

2.企业是市场的重要主体。企业的经济效益。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3.三大产业的划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四)公民的经济生活

1.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2.税收的含义和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

3.储蓄的作用。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个人理财。

4.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五)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对外经济关系

1.世界市场的基本含义和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2.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顺差和逆差。

三、政治常识

(一)我国的国体

1.国体。国家职能。民主与专政。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点。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对内对外职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治保证。

4.“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

(二)我国的政体

1.政体。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民主集中制。依法治国。

4.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三)我国的政党制度

1.政党及其特征。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3.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革命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和政治基础。

(四)我国的民族和宗教政策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职责和义务。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

3.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4.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教育。反对邪教和封建迷信。

(五)我国的对外关系和外交政策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始终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3.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4.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四、时事政治

(一)党和国家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二)间(上年七月——当年六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IV.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l~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河姆渡氏族遗址发现于

A.浙江余姚 B.西安半坡 C.陕西蓝田 D.云南元谋

2.秦始皇为巩固统一,规定的标准字体是

A.楷书 B.隶书 C.小篆 D.行书

3.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于

A.福建省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理藩院

4.19世纪末,日本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是

A.山东 B.长城以北 C.福建 D.广东

5.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规定清政府赔款2亿两白银的是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6.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A.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B.土地国有

C.减租减息 D.赎买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7.1960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目的是

A.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B.完成三大改造任务

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

8.16世纪宗教改革中,主张先定论的是

A.但丁 B.加尔文 C.马丁·路德 D.达·芬奇

9.英国1688年政变的结局是

A.君主立宪制确立 B.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

C.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D.处死查理一世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是

A.仿照西欧样式建立海军 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提倡生活习惯西欧化 D.废除农奴制

11.19世纪末,在非洲侵占殖民地面积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比利时

12.1993年11月,欧洲12国组成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欧洲共同体

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D.欧洲煤钢共同体

13.气候的三大要素是

A.湿度、气压、风力 B.气温、降水、气压

C.气压、气温、湿度 D.风力、降水、气温

14.衡量地表形态的高度标准是

A.丘陵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100米

B.高原绝对高度一般在2000米以上

C.山地相对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

D.平原绝对高度一般在50米以下

15.当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时,我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华南一带进入梅雨季节 B.冷空气加强并频频南下

C.白昼越来越长 D.江淮地区出现伏旱天气

16.我国一些大城市在利用地下水资源时,为避免地下水漏斗区的出现与城市地面的下沉,采取了回灌等措施。这一实例说明了

A.人地关系始终是对立的 B.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是可协调的 C.地下水的数量是恒定的 D.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直不变的 17.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范围最广的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8.下列四组资料中,表示地中海气候类型的是

19.当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3°30′时,是北半球的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20.我国加入WTO后农业生产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是 A.降低农产品价格 B.开拓市场

C.丰富农产品品种 D.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21.工业部门布局与自然资源联系最紧密的是

A.冶金工业 B.水力发电 C.化学工业 D.机械工业

22.根据各概念之间相互关系,右图中I、II所指的是

A.太阳能、地热

B.煤、海洋能

C.沼气、石油

D.天然气、核能

23.受寒潮和热带风暴等灾害性天气影响较大的地区是

A.南亚 B.欧洲南部 C.非洲南部 D.美国中部和东南部

24.皑皑白雪在中国东北地区,是众多滑雪基地得以开办的自然条件,而在南方地区,连续的降雪低温却造成了损失巨大的灾害。这表明,同一现象在不同条件下,就会有截然不同的作用和影响。这启发我们注意

A.联系的普遍性和统一性 B.联系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C.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D.联系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25.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已经过去30多年了,发生在1978年的这场讨论为改

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

A.实践能够把各种意见联系起来加以比较

B.实践能够把现实变为理想

C.实践能够把各种现实情况加以比较

D.实践能够把观念变为现实并加以比较

26.列宁说,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开出的不结果实的花。这一方面表明了唯心主义哲学在一定历史时期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借鉴意义,同时也揭示了唯心主义在认识上的片面性,即

A.把物质看作是感觉或概念的本原

B.夸大了运动变化,否定了相对静止

C.夸大了感性认识,否定了理性认识

D.把感觉或概念夸大为脱离物质并且派生物质的本原

27.在很多竞技体育项目中,运动员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是取得胜利的基础。只要顽强地拼搏,即使失败,也会赢得人们的尊敬。从哲学的角度看,这种意志和精神体现了

A.意识对身体的最终决定作用 B.意识对自我的激励作用

C.意识的能动作用 D.意识对身体状况的反映

2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多变”的原因在于

A.居民收入的变化 B.商品更新换代速度快

C.市场供求的变化 D.商品功能的变化

29.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商品的价值来源是

A.技术 B.资本 C.劳动 D.自然资料的属性

30.“一要吃饭,二要建设”这句话表达了要处理好国民收入的分配关系,这种关系是指

A.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 B.扩大再生产和社会物资储备的关系

C.消费和储蓄的关系 D.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31.就长期性和根本性而言,我国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

A.经济增长 B.物价稳定 C.国际收支平衡 D.增加就业

32.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A.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和实践,也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008年2月28日,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在介绍我国30年来法治建设取得的7个巨大成就时,第一个被介绍的就是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本质是

A.我国政府的所有机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都要依法行政

B.司法机关要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也要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D.祟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34.联合国自1945年成立以来,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联合国的主要机构中,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是

A.联合国大会 B.国际法院 C.安全理事会 D.秘书处

35.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各方面都有适当的比例。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占代表总数的13.76%,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这一事实集中反映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A.民族团结原则 B.民族平等原则

C.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D.民族融合原则

二、非选择题:第36~41小题,共8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36.(13分)阅读下述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

然则鼓民力奈何?今者论一国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体力为之基。

至于近世,则欧罗化(欧洲)国,操练形骸,不遗余力;饮食养生之事,医学所详,日以精审。

中国礼俗,其贻害民力„„者,由法制学问之大,以至于饮食居处之微,几于指不胜指。而沿习至深,害效最著者,莫若吸食鸦片、女子缠足二事„„孰知种以之弱,国以之贫,兵以之窳,胥于此焉。

摘自严复《原强》

(1)材料中所说的“民力”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说出当时贻害民力最甚的礼俗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3)根据材料说出“鼓民力”的具体措施及其目的。

37.(13分)阅读下述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2年,一位(英国)政论家说:“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交换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商品的自由交换必将盛行于各地。我们对他们的原料敞开大门,同样,他们的港口也将对我们大大敞开。”

材料二

(印度)莫卧尔皇帝派兵干涉,但败于敌手,被迫授予东印度公司以征收当地赋税之权„„1814年,印度对从英国进口的毛织品仅征2%的关税,棉织品、丝织品仅征3.5%的关税。相反,英国对从印度进口的原棉征税很轻,但对印度的棉织品征的税高达70%~80%。结果,在1814年至1844年30年里,印度棉织品输入英国的数量从125万匹跌到63000匹,而英国棉织品输入印度的数量从不到100万码增加到超过5300万码。

材料三

1840年,查尔斯·特里威廉在英国上院特别委员会作证时说:“素有印度的曼彻斯特(英国纺织工业中心)之称的达卡,已从一个非常富庶的城市衰败为异常贫穷的小镇。”(另有记述称:“这种衰落不仅发生在达卡,而且发生在其他所有地区。”)

摘自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

(1)英国鼓吹“自由贸易”,对其他国家有什么要求? 19

(2)根据材料二,英国对印度是如何实行“自由贸易”的?

(3)根据材料三,英印纺织品贸易对印度有什么影响?

38.(14分)读下面的地形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下部的地形剖面所对应的横切线是图中的 线。(2)图示的地形类型是。

(3)图中最高的等高线是 米,最高、最低两条等高线垂直高差为 米。

(4)若在东部从南到北修建一条平缓的公路,应选择在海拨 米至 米之间的高度修建。(5)计划在D处修建水坝,若水坝在图上的长度为0.5厘米,水坝的实际长度应是 米。39.(14分)观察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所表现的景象是水循环过程中的 环节,图中景象与自然过程相比,显著不同在于。

(2)图中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来自、两个方面。

(3)图中达标水排放口与污水进入口相比,水中的 将会增加,、将减少。加速污 20 水处理的环境因素有、。

(4)面对水污染问题,人们在用水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另一方面要注意。

40.(13分)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政府力推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出现了政府网站、新闻发言人、直播新闻发布会、百姓明白卡、政府公报、“政务超市”等新生事物,从而使“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政府正在逐步被服务型政府所取代。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目标。

请结合上述材料,根据政治常识的有关道理说明在我国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

41.(13分)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请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意义。

参 考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C 5.A 6.C 7.A 8.B 9.A 10.D 11.B 12.A 13.B 14.A 15.B 16.B 17.D 18.A 19.B 20.D 21.B 22.A 23.D 24.C 25.D 26.D 27.C 28.C 29.C 30.D 31.A 32.B 33.D 34.C 35.B

二、非选择题

36.(1)民众的体质。

(2)吸食鸦片,妇女缠足;种族羸弱,国家贫穷,军队战斗力差。

(3)发展体育和医学,改良生活方式;革除陋俗,富国强民。37.(1)开放门户,允许英国商品自由流通;变成英国的原料产地。

(2)凭借武力获得印度的部分征税权;制定并实行了不平等的关税制度。

(3)印度纺织业遭到毁灭性打击,纺织业地区经济衰落。38.(1)CC′(2)丘陵(3)290 50(4)250 260(5)200 39.(1)地表径流 人类活动的参与和影响(人类控制)(2)生产(工厂)生活(城镇)(3)溶解氧 藻类 细菌含量(或混浊度等)日光 风

(4)减少污水排放 节约用水(次序颠倒也可)40.(1)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国家和政府负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飞速的发展,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百姓对政府提出了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要求。

(3)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有许多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一些政府部门客观上仍然存在着机构臃肿、职责不清、服务意识淡漠等状况,进一步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势在必行,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深化。

41.(1)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没有脱离特殊性的普遍性。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必须在特殊的具体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才能体现。这就决定了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必须根据中国特殊的国情和时代特征走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矛盾特殊性比矛盾普遍性内容更加丰富,普遍性只是特殊性中共同的、本质的规定。离开中国国情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不是现实的社会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等特殊性结合起来,才是现实中的社会主义。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不仅引领了中国的发展进步,也使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在理论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下载2011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教育入学考试民法学考试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教育入学考试民法学考试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