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
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现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本意见贯彻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意见
为依法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就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制定如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
1、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依法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是人民法院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必然要求。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当前,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呈现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发展态势,但形势依然严峻,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非法、违法生产,忽视生产安全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重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时有发生,个别地方和行业重特大责任事故上升。一些重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举国关注,相关案件处理不好,不仅起不到应有的警示作用,不利于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防范,也损害党和国家形象,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各级人民法院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审理好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严格依法、积极稳妥地审理相关案件,进一步发挥刑事审判工作在创造良好安全生产环境、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2、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一批严重危害生产安全的犯罪分子及相关职务犯罪分子受到法律制裁,对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2010年,监察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会同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对部分省市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审判工作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仍有个别案件在法律适用或者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具体把握上存在问题,需要切实加强指导。各级人民法院要高度重视,确保相关案件审判工作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二、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原则
3、严格依法,从严惩处。对严重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尤其是相关职务犯罪,必须始终坚持严格依法、从严惩处。对于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社会反映强烈的案件要及时审结,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区分责任,均衡量刑。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往往涉案人员较多,犯罪主体复杂,既包括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也包括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有的还涉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要根据事故原因、危害后果、主体职责、过错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全案,正确划分责任,做到罪责刑相适应。
5、主体平等,确保公正。审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对于所有责任主体,都必须严格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刑法原则,确保刑罚适用公正,确保裁判效果良好。
三、正确确定责任
6、审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对事故原因、损失大小、责任划分作出的调查认定,经庭审质证后,结合其他证据,可作为责任认定的依据。
7、认定相关人员是否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应当根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参照地方性法规、规章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必要时可参考公认的惯例和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8、多个原因行为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在区分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的同时,应当根据原因行为在引发事故中所具作用的大小,分清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确认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合理确定罪责。
一般情况下,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违反有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决定性、关键性作用的,应当承担主要责任。
对于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从业资格、从业时间、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现场条件、是否受到他人强令作业、生产经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情况等因素认定责任,不能将直接责任简单等同于主要责任。
对于负有安全生产管理、监督职责的工作人员,应根据其岗位职责、履职依据、履职时间等,综合考察工作职责、监管条件、履职能力、履职情况等,合理确定罪责。
四、准确适用法律
9、严格把握危害生产安全犯罪与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不应将生产经营中违章违规的故意不加区别地视为对危害后果发生的故意。
10、以行贿方式逃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或者非法、违法生产、作业,导致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构成数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违反安全生产管理规定,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或排放、倾倒、处置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同时构成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和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11、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构成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同时构成职务犯罪或其他危害生产安全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12、非矿山生产安全事故中,认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的主体资格,认定构成“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情节特别恶劣”,不报、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等,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
五、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13、审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应综合考虑生产安全事故所造成的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环境污染、社会影响、事故原因与被告人职责的关联程度、被告人主观过错大小、事故发生后被告人的施救表现、履行赔偿责任情况等,正确适用刑罚,确保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14、造成《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的“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以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恶劣”:
(一)非法、违法生产的;
(二)无基本劳动安全设施或未向生产、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作业人员劳动安全无保障的;
(三)曾因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被监督管理部门处罚或责令改正,一年内再次违规生产致使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
(四)关闭、故意破坏必要安全警示设备的;
(五)已发现事故隐患,未采取有效措施,导致发生重大事故的;
(六)事故发生后不积极抢救人员,或者毁灭、伪造、隐藏影响事故调查的证据,或者转移财产逃避责任的;
(七)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
15、相关犯罪中,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依法从重处罚:
(一)国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投资入股生产经营企业,构成危害生产安全犯罪的;
(二)贪污贿赂行为与事故发生存在关联性的;
(三)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与事故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的;
(四)以行贿方式逃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或者非法、违法生产、作业的;
(五)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尚未构成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
(六)事故发生后,采取转移、藏匿、毁灭遇难人员尸体,或者毁灭、伪造、隐藏影响事故调查的证据,或者转移财产,逃避责任的;
(七)曾因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被监督管理部门处罚或责令改正,一年内再次违规生产致使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
16、对于事故发生后,积极施救,努力挽回事故损失,有效避免损失扩大;积极配合调查,赔偿受害人损失的,可依法从宽处罚。
六、依法正确适用缓刑和减刑、假释
17、对于危害后果较轻,在责任事故中不负主要责任,符合法律有关缓刑适用条件的,可以依法适用缓刑,但应注意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严格控制,避免适用不当造成的负面影响。
18、对于具有下列情形的被告人,原则上不适用缓刑:
(一)具有本意见第14条、第15条所规定的情形的;
(二)数罪并罚的。
19、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与安全生产有关的特定活动。
20、办理与危害生产安全犯罪相关的减刑、假释案件,要严格执行刑法、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规定。是否决定减刑、假释,既要看罪犯服刑期间的悔改表现,还要充分考虑原判认定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情况。
七、加强组织领导,注意协调配合
21、对于重大、敏感案件,合议庭成员要充分做好庭审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客观掌握案情,确保案件开庭审理稳妥顺利、依法公正。
22、审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涉及专业技术问题的,应有相关权威部门出具的咨询意见或者司法鉴定意见;可以依法邀请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
23、对于审判工作中发现的安全生产事故背后的渎职、贪污贿赂等违法犯罪线索,应当依法移送有关部门处理。对于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的被告人,人民法院可建议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纪律处分。
24、被告人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案件审结后,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将生效的裁判文书送达行政监察机关和其他相关部门。
25、对于造成重大伤亡后果的案件,要充分运用财产保全等法定措施,切实维护被害人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对于被告人没有赔偿能力的案件,应当依靠地方党委和政府做好善后安抚工作。
26、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工作。对于审判中发现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应当发出司法建议,促使有关部门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和制度建设,完善事故预防机制,杜绝同类事故发生。
27、重视做好宣传工作。对于社会关注的典型案件,要重视做好审判情况的宣传报道,规范裁判信息发布,及时回应社会的关切,充分发挥重大、典型案件的教育警示作用。
28、各级人民法院要在依法履行审判职责的同时,及时总结审判经验,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推动审判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上级法院要以辖区内发生的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案件为重点,加强对下级法院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监督和指导,适时检查此类案件的审判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第二篇: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谈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
依法打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 从严惩处受贿渎职职务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谈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
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记者 杨维汉)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最高人民法院10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四庭副庭长沈亮,就人民法院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依法严惩危害生产安全犯罪以及相关受贿、渎职等职务犯罪回答了记者提问。
2008年以来审结危害生产安全刑案6103件,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问:目前,人民法院审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总体状况如何?呈现哪些趋势?答: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处于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的高峰期,安全责任不落实、防范和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在一些地方和企业还比较突出,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近年来,各级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审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一批严重危害生产安全的犯罪分子及与之相关的职务犯罪分子受到法律制裁。
据统计,2008年以来,人民法院共审结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6103件,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的犯罪分子8118人,为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其中,2008年共审结1591件,生效判决人数2048人;2009年共审结1525件,生效判决人数1948人;2010年共审结1506件,生效判决人数2059人;2011年1月——11月审结1481件,生效判决人数2063人。
2010年8月,监察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联合组成检查组,对15个省市的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落实情况
进行了检查。从检查的情况看,惩处危害生产安全犯罪的总体情况是好的,但在法律适用方面还存在一些疑难问题。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相关案件审判经验基础上制定了这个《意见》。
坚持严格依法、从严惩处生产安全事故背后权钱交易、渎职犯罪
问:法院审理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案件应当把握哪些原则?对事故背后的权钱交易、渎职犯罪如何惩处?
答:这次出台的《意见》,首次明确审判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案件的三项原则,即严格依法、从严惩处;区分责任、均衡量刑;主体平等、确保公正三项审判工作应当坚持的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在指导司法审判实践过程中强调,对严重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尤其是生产安全事故背后的权钱交易和渎职犯罪,必须始终坚持严格依法、从严惩处。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要根据事故原因、后果大小、主体职责、过错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全案,正确划分责任,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对于所有责任主体,都必须严格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刑法原则,确保刑罚适用公正,确保裁判效果良好。
《意见》规定,以行贿方式逃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或者非法、违法生产、作业,导致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构成数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违反安全生产管理规定,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或排放、倾倒、处置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同时构成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和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我们在《意见》中还规定,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构成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同时构成职务犯罪或其他危害生产安全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进一步明确责任认定,不能将直接责任简单等同于主要责任
问:审理危害生产安全犯罪过程中存在哪些难点?如何确保罪责刑相适应?
答: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涉案人员往往较多,犯罪主体复杂,既包括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也包括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等,有的还涉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而且事故原因错综复杂,有直接原因,又有间接原因,原因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的关联程度又存在差异,如何坚持实事求是,正确区分责任,确保罪责刑相适应,是审理此类案件的难点。对于多个原因行为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在区分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的同时,应当根据原因行为在引发事故中所具作用的大小,分清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确认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合理确定罪责。
一般情况下,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违反有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决定性、关键性作用的,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对于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从业资格、从业时间、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现场条件、是否受到他人强令作业、生产经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情况等因素认定责任,不能将直接责任简单等同于主要责任。对于负有安全生产管理、监督职责的工作人员,应根据其岗位职责、履职依据、履职时间等,综合考察工作职责、监管条件、履职能力、履职情况等合理确定罪责。
规定从严惩处若干情形,国家工作人员违规参股企业构成犯罪不能缓刑问:在审判危害生产安全犯罪案件中,如何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答:实践中,对于安全生产危害严重,社会反响强烈的案件,应当特别强调予以从严惩处。《意见》中规定了具有如下情形的,原则上不得适用缓刑,其中包括:
1、非法、违法生产的;2、无基本劳动安全设施或未向生产、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作业人员劳动安全无保障的;3、曾因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被监督管理部门处罚或责令改正,一年内再次违规生产致使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4、关闭、故意破坏必要安全警示设备的;5、已发现事故隐患,未采取有效措施,导致发生重大事故的;6、事故发生后不积极抢救人员,或者毁灭、伪造、隐藏影响事故调查的证据,或者转移财产逃避责任的;7、国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投资入股生产经营企业,构成危害生产安全犯罪的;8、贪污贿赂行为与事故发生存在关联性的;9、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与事故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的;10、以行贿方式逃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或者非法、违法生产、作业的;11、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尚未构成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12、事故发生后,采取转移、藏匿、毁灭遇难人员尸体,或者毁灭、伪造、隐藏影响事故调查的证据,或者转移财产,逃避责任的;13、数罪并罚的。
刑罚执行过程中适用减刑、假释时,不仅要看其服刑期间的悔改表现,还要充分考虑原判认定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从严掌握。
另一方面,对于事故发生后,积极施救,努力挽回事故损失,有效避免损失扩大;积极配合调查,赔偿受害人损失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罚,确保宽严并用、罚当其罪。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意见 法发〔2011〕20号 发布日期: 2012-01-10
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原则
1、严格依法,从严惩处。对严重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尤其是相关职务犯罪,必须始终坚持严格依法、从严惩处。对于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社会反映强烈的案件要及时审结,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区分责任,均衡量刑。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往往涉案人员较多,既包括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也包括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有的还涉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要根据事故原因、危害后果、主体职责、过错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全案,做到罪责刑相适应。
3、主体平等,确保公正。审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对于所有责任主体,都必须严格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刑法原则,确保刑罚适用公正,确保裁判效果良好。
正确确定责任
1、审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对事故原因、损失大小、责任划分作出的调查认定,结合其他证据,可作为责任认定的依据。
2、认定相关人员是否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应当根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参照地方性法规、规章及国家标准、必要时可参考公认的惯例和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3、多个原因行为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在区分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的同时,应当根据原因行为在引发事故中所具作用的大小,分清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确认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合理确定罪责。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违反有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决定性、关键性作用的,应当承担主要责任。
对于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违反安全管理规定,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从业资格、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现场条件、是否受到他人强令作业、生产经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情况等因素认定责任,对于负有安全生产管理、监督职责的工作人员,应根据其岗位职责、履职时间等,综合考察工作职责、监管条件、履职能力、履职情况等,合理确定罪责。
准确适用法律
1、严格把握危害生产安全犯罪与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不应将生产经营中违章违规的故意不加区别地视为对危害后果发生的故意。
2、以行贿方式逃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或者非法、违法生产、作业,导致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构成数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3、违反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破坏性采矿或排放、倾倒、处置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同时构成危害生产安全犯罪和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4、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构成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同时构成职务犯罪或其他危害生产安全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5、非矿山生产安全事故中,认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的主体资格,认定构成“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情节特别恶劣”,不报、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等,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四条【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注
1、第一款规定的犯罪主体,包括对矿山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投资人等人员,以及直接从事矿山生产、作业的人员。
注
2、第二款规定的犯罪主体,包括
对矿山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五条【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注释:“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指对矿山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负有直
接责任的矿山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以及对安全生
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负有管理、维护职责的电工、瓦斯检查工等人员。
发生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三)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情形。“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以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恶劣”:
一)非法、违法生产的;
二)无基本劳动安全设施或未向生产、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作业人员劳动安全无保障的;三)曾因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被监督管理部门处罚或责令改正,一年内再次违规生产致使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
四)关闭、故意破坏必要安全警示设备的;
五)已发现事故隐患,未采取有效措施,导致发生重大事故的;
六)事故发生后不积极抢救人员,或者毁灭、伪造、隐藏影响事故调查的证据,或者转移财产逃避责任的;
七)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情节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特别严重”:的“情节特别恶劣”:
(一)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
(一)造成死亡三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或者增加重伤十人以上,或者十人以上的;增加直接经济损失三百万元以上的;
(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三百万元以
(二)采用暴力、胁迫、命令等方式上的;阻止他人报告事故情况导致事故后果扩大
(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
第一百三十九条【消防责任事故罪;不
(三)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相关犯罪中,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依法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从重处罚
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
(一)国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投资入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股生产经营企业,构成危害生产安全犯罪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的;
刑。
(二)贪污贿赂行为与事故发生存在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关联性的;
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
(三)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与事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故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的;
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
(四)以行贿方式逃避安全生产监督年以下有期徒刑。管理,或者非法、违法生产、作业的;在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
(五)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告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贻误事故抢救,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情况,贻误事故抢救,尚未构成不报、谎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报安全事故罪的;的“情节严重”:
(六)事故发生后,采取转移、藏匿、(一)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毁灭遇难人员尸体,或者毁灭、伪造、隐亡一人以上,或者增加重伤三人以上,或藏影响事故调查的证据,或者转移财产,者增加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逃避责任的;
(二)实施下列行为之一,致使不
(七)曾因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能及时有效开展事故抢救的: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被监督管理部门
1.决定不报、谎报事故情况或者指处罚或责令改正,一年内再次违规生产致使、串通有关人员不报、使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
2.在事故抢救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
匿的;
3.伪造、破坏事故现场,藏匿、毁灭遇难人员尸体,或者转移、藏
匿受伤人员的;
4.毁灭、伪造、隐匿与事故有关的图纸、记录、计算机数据等资料以及其他
证据的;
(三)其他严重的情节。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违反消防管理法
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
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
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
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
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
年以下有期徒刑。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意见
开学近两个月,学生中各种苗头开始冒头,安全警惕性有所放松,安全形势严峻,具体表现为:
1、学生方面:
(1)高一学生开始混熟,学生间的矛盾呈激化态势
(2)早恋现象严重
(3)抽烟严重,尤其在校门外小店购买散烟
(4)女生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5)手机上网现象严重
(6)学生间矛盾越来越隐蔽,反馈机制不够通畅
(7)学生迟到、缺课不在寝等情况反馈不及时、请假手续不规范
2、管理方面:
(1)值日巡查不到位
(2)年级检查处理不及时
(3)上课下班老师不管纪律
(4)班主任相关教育有所放松
(5)寝室管理存在漏洞,查寝不到位,学习状态不好
(6)门卫进出口把关不严
具体整治:
1、规范值日,严加管理督查。具体见《进一步规范值日工作通知》。
2、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关注学生假期安全。政教处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利用校讯通发布温馨提示。
3、年级召开教师会、班主任会、学生会(最好每周一次)、学生干部会,层层级级强化安全意识。
4、强化教师责任,对教学口负责,规范教师上课考勤和安全要求,召开音、体、美等专业教师会,强化安全,尤其强化专业老师对专业生的管理责任。
5、教书育人。教学口负责开展广泛的教师课堂活动,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6、活动育人。举行高三学生成人礼、八年级学生告别十四岁活动,利用运动会进行从班级到年级到学校的层层选拔,激励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7、加强与公安、工商、交警、质监、公交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尤其加强校门外的小商店、原三里中学校园的安全监控。
8、建立有效的安全反馈机制,加强政教、保卫、学生纪保小组巡查。
第五篇:安全生产工作意见
安全生产工作意见
一、抓法制工作,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化
不断完善法规体系,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大执法监督管理力度,推进全省安全生产法制建设,要做到“五个突破”,安全生产工作意见。
(一)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要从一般性宣传向取得显著效果上有所突破
2003年对《安全生产法》和《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要在广泛宣传、深入贯彻普及上再下功夫,使全省各个生产经营单位真正知法、懂法、守法。
——组织全省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讲活动。要求宣讲到各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由各级安委办组织。
——组织新闻媒体单位对安全生产的典型事例进行剖析,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和先进管理经验,公开曝光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使广大生产、经营单位真正受到教育。
——组织编佣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和《广东省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省政府80号令)的单行本和宣传品,要求图文并茂,适合于基层企业的需要,以扩大宣传效果。
——组织全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重点放在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及省政府80号令上,充分发挥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开辟专栏、讲座、竞赛、知识培训教育、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二)完善法规体系要从制定单一法规向形成综合体系有所突破
2003年要从综合执法的角度,加快各项配套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确保《安全生产法》的有效实施。初步考虑安全生产法规包括10个系列: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管理;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管理;安全生产评价与“三同时”管理;重大事故隐患处理和重大危险源监控;事故调查处理程序;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管理;安全生产责任追究与执法处理;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矿山安全监督管理。
同时编佣安全生产执法工作手册》,真正把《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落到实处。
(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从有没有向起不起作用上有所突破
——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办法,制定政府部门安全生产职责,加快研究制定对各市政府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
——严格考核,并要做到奖罚分明。成绩突出的要给予奖励,工作不力的要进行通报评;按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建立起层层负责的考核体系,切实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
(四)推动企业建章立制从国有企业向非公有制企业有所突破
要把工作的重心从国有企业转移到非公有制企业上来,推动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按《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组织生产经营,进一步规范其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重点是:建立健全企业各项岗位操作规章制度;建立事故统计报告制度;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建立事故隐患整改制度;建立安全培训制度;对部分非公有制高危行业进行安全评估。
(五)安全生产要从一般性检查向依法监督监察有所突破
明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执法主体,规范执法文书,按《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印制统一的证书,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组织力量对有关部门、生产经营单位贯彻《安全生产法》的情况及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状况进行督促检查,依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对达不到规定条件和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对逾期不改正或有违法行为的单位、人员要依法处理。
二、抓重点行业,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不断深入
在巩固2002年专项整治成果的基础上,2003年重点开展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煤矿和非煤矿山、民爆器材四项专项整治。组织力量制定专项整治的总体目标,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落实工作重点,逐步建立以行业主管部门为主、有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
(一)狠抓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工作
按照张德江书记提出的要求,从“交通设施、交通管理、事故处理和交通意识”四方面来抓这项工作:
——交通设施。把治理事故多发路段作为预防事故工作的突破口,完善道路标志标线和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合理改造道路,进一步推进对事故多发路段的整治工作,特别是对清连一级公路等几个危险路段的隐患整治要加大力度。
——交通管理。狠抓源头管理,提高驾驶员的素质,加强车辆年检工作;突出抓好摩托车违章、客运车和农用车非法载客以及客、货车严重超载现象的专项整治;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管理;继续抓好城乡结合部的交通秩序整治。
——事故处理。严格按规定对交通事故进行处理,对特别严重的事故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以起到罚诫作用。
——交通意识。积极指导各市、县、镇及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共同开展“交通安全村”、“交通安全社区”和“平安大道”建设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二)依法加强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
——尽快完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规范报送内容、格式、渠道,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
——制定和完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安全评价标准,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
——制定危险化学品社会中介机构的管理办法,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机构的监管,推动全省危险化学品中介服务开展。
——研究制定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和工程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批管理办法,明确落实相关责任和权限。
——指导从业单位专职人员的安全培训和考核发证工作。
——组织好对从业单位的验收发证工作。
——加快建立全省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隐患和危险源评估监控体系。
——建立起全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从业单位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增强广东省防御和处置各类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能力。
(三)突出抓好煤矿和非煤矿山整治
——加强日常监管。一是开展不定期的安全抽查。韶关、清远、梅州三个市要开展不定期的飞行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发现偷采立即查办,发现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立即停产整顿,整改后仍不达标的要依法关闭;二是继续建立群众举报制度。公开群众举报电话、信箱,并及时查处群众举报的非法偷采行为;三是建立煤矿安全监督员制度。指导各产煤市、县(区)建立矿山安全监察员(主任)制度,进一步完善煤矿监管体系;四是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监控及整改。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一是修改《广东省矿山安全管理办法》;二是制定《广东省乡镇煤矿安全评估、评价办法》;三是推广韶关市开展“非法小煤矿月报制度”的做法,把整治非法小煤矿工作落实到县、乡(镇)。对非法小煤矿死灰复燃问题严重而又得不到及时处理和上报的,将按责任制要求追究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督促各市制定《取缔无证非法小煤矿管理办法》。
——对登记在册煤矿开展按国家统一规定联合改造设计工作,规划方案《安全生产工作意见》。全年生产能力在3万吨以下的,必须进行联合改造,扩大单井生产能力,提高矿井抗灾能力,年底前全省按新标准进行统一验收。
——改革对矿长的培训方式,组织力量编写教材,重新设定培训的方式、内容。
——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事故,严格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及批复结案工作。
(四)大力开展民用爆破器材专项整治
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用爆破物品安全生产管理的通知》(国办发52号)要求,严格民用爆破器材等危险物品的监督管理,督促民用爆破器材从业单位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协调公安、经贸(军工)等部门对民爆生产、运输、使用单位在生产、存储和运输环节上的管理。
——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法》的各项规定。加强对专用储存仓库、储存室的管理,对达不到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特别是内、外部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的仓库和储存室,要采取限期搬迁或限量储存等措施,严格仓库的保管、看护制度,落实人防、技防和犬防等措施。严格人员和爆破器材出、入库检查登记制度,收存和发放爆破器材必须登记,健全使用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
——大力推广深圳、东莞和中山等对民爆物品实行的配送制,从源头上规范对民爆物品的管理。
在重点搞好以上四项专项整治的同时,对前两年排查出有较多高危隐患的行业、单位和场所,如公共聚集场所消防、公路危险路段和桥梁、高压电力线路下的违章建筑、水上交通特别是乡镇横水渡口、客滚船以及建筑施工单位和制造业生产单位,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也不能放松,相关部门和单位都要继续按要求加强督促检查,尽快落实整改措施,彻底消除事故隐患。
三、抓规范管理,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形成新机制
推进安全生产工作要形成新机制,必须实现“三个创新”。
(一)对非公有制小企业的监管方式要创新
——要将安全生产与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规范或逐步淘汰烟花爆竹、打火机生产等高危行业。
——加强日常监督检查。要在非公有制企业全面实行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机构力量配置制度、安全培训制度、注册安全主任制度、工伤保险制度等六项制度。对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未按制度要求办事的企业,要依法责令限期整改;对在规定期限内未能整改完毕,或者达不到规定的整改标准的,要责令其继续整改,并予以经济处罚;对拒绝整改或不具备整改条件的,要依法责令其停产、停业和关闭。
(二)开展全省安全生产检查要创新
——日常检查制度创新。在全省范围大力推广深圳宝安区和顺德龙江镇的安全生产巡查制度,由相对固定的人员开展安全生产巡查,及时掌握辖区内的安全生产状况,对本地区的安全生产隐患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
——检查形式创新。在每次大检查前都要结合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检查方案,做到有重点、有步骤、有要求。形成省政府—市政府—县政府—镇政府—村委会逐级督查的制度,通过一级抓一级,切实做到安全生产检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对检查出的问题一定要建档、追踪落实整改;对年年查,年年得不到整改的问题和隐患要追究有关部门领导的责任。
——检查内容创新。要组织《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以及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检查,特别是煤矿、危险化学品等行业的检查。
(三)培育和发展中介机构要创新
——出台一批管理规章。重新修订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管理办法,制定包括评价、检测、认证和培训在内的一系列管理办法,明确中介机构所能从事的业务范围、准入条件、申办程序及对中介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等内容。
——成立一批安全中介机构。利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以及现有中介机构的人才、技术、管理力量,培育发展一批安全生产中介机构。
——对一批高危行业进行安全评价。以危险化学品、建筑、建材、电力、石化等行业为突破口,逐步开展对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和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对有关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性能的检测、检验、认证。
四、抓体系建设,推进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全面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关键是要构筑“三大体系”:
——构筑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网络体系,搞好安全生产形势的监测预测。要充分利用全省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资源,加快全省安全生产信息网络建设,力争在2003年基本完成;建立起本地区、本部门重大事故隐患档案,将发现的事故隐患输入政府信息网中进行跟踪整改,未整改的亮红灯,期限内正在整改的亮黄灯,已经整改并经验收合格的亮绿灯,做到隐患不除,红灯不灭,跟踪整改工作不断。
——构筑全省安全生产培训体系,搞好安全生产持证上岗工作。大力发展各级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机构,指导企业内部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工作,加大对生产经营管理者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监管力度,依法查处无证上岗现象,通过提高业主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进一步促进《安全生产法》各项规定的落实,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矗
——构筑安全生产社会服务体系。构建包括行业安全技术标准、安全中介机构信誉、注册安全主任资格等方面的安全生产社会服务体系。对社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不同内容的安全生产服务,以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
五、抓理论学习,推进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的转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把思想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阶段性的安全生产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研究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力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步,努力实现全省安全生产状况的好转,为此,必须切实加强“三大建设”。
(一)加强思想理论建设
第一,正确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安全生产的关系。要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安全生产的关系。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是要淘汰落后的、不安全的生产方式,用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对传统的设备和生产方式进行改造;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要在全社会尤其是在生产经营单位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文化氛围。安全生产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危的头等大事,如果人的生存权不能保障,那就没有任何利益可言,可以说,搞好安全生产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总之,要从“三个代表”的高度来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第二,正确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新任务。小康社会的标准,不仅仅反映在经济指标上,更重要地反映在人民群众生活的质量指标上,反映在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环境上。如果事故不断,人们的生命安全经常受到威胁,安全健康得不到保障,就没有什么小康社会可言。所以,未来的小康社会该是一个安全的社会,是一个安居乐业的社会。我们要把安全生产纳入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之中来抓,为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好本职工作。
第三,正确理解新的形势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的要求。十六大确定要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进一步扩大改革,给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比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市场监管体系,就包括安全生产的整治和监管;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也包括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强化安全监察执法;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也当然包括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文化产业的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也包括采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新的科技成果,来增强安全工作的科技含量,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等等,总之,十六大提出的许多工作任务都与安全生产有关系,我们必须切实加强理论学习,强化理论创新,用十六大精神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二)加强工作作风建设
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工作水平,强化服务意识。倡导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摸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多做预测、前瞻性、基础性的工作。
(三)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
努力形成全省统一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立一支技术精湛,组织严密,机构到位,人员落实,能够代表国家执法的队伍。要积极探讨基层安监机构执法有关问题的解决办法,极力构建起市、县(区)、镇三级安全生产的监督执法体系,通过适当委托乡镇安监机构执法,或者通过发挥基层安监机构的监督检查作用,以解决目前县(区)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量不足的矛盾;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全省安监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安监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为依法行政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