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堰市地方税务局 杨大学)加强重点税源管理是提高税收保增长能力的必要途径
服务重点税源发展
是提高税收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
杨大学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发达经济体的外需普遍下降,我国出口受困;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传统产业比重过高,过分依赖投资拉动,考验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中国宏观经济深度回调的时间周期正好与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释放叠加在一起。在此背景下,税收收入一改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态势,从2008年9月起走出下行“拐点”。一方面,需要政府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财政支出的刚性需求直接传导到税收层面上来;一方面税收收入来源迅速萎缩,税收收入的保障职能又直接影响到重点税源的发展。这个时候,重点税源更加需要税务部门的政策支持、公平待遇、高效服务、权益保护。为此,地税部门必须在发展重点税源、服务重点税源、管理重点税源上做文章,全面释放重点税源在税收保增长中的能量。
一、发挥税收职能,在发展重点税源上动真格
从十堰的情况看,重点税源是左右地方税收的主导力量。据统计,2008年,十堰市纳入总局、省局、市局三级地税机关监控的重点税源户有823户,占正常纳税企业6743户的12.2%;提供的地方税收约12.8亿元,占总收入的69.2%。目前,受金 1 融危机的影响,该市重点税源户的生产经营出现困难,销售、税收、就业均出现下滑。如何发挥财税政策作用助推重点税源发展?十堰地税部门没有迟疑、没有讨论,而是直接付诸了行动。
一是运用税收政策扶持重点税源保增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重点税源对税收政策的共性需求,充分研究和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操作空间和拓展余地,制定了《十堰市地方税务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十堰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的通知》,依法放大政策效应,将税法规定的减、免、缓、抵免、税前扣除、税前弥补亏损、提高起征点等政策用足、用准、用活、用到位。仅2009年1至4月份,该局累计为重点企业和再就业、福利企业减免各项税费2513万元,核准税前扣除财产损失4800万元,较好地支持了重点企业渡过眼前危机,大大增强了重点税源户保增长能力。1至4月,十堰市规模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212.6亿元,同比下降12.6%,下降幅度比一季度减少3个百分点。工业形势总体上呈恢复性增长,地方工业好于中央、省属企业,汽车产销逐步回升。
二是运用税收杠杆推动重点税源调结构。税收政策是政府指导和诱导资源配置的重要经济政策之一。以市场机制与税收杠杆协同推动重点税源结构调整,积极落实鼓励性的税收政策,通过经济利益诱导生产要素的配置,实现经济结构向预定目标 2 调整。其一,改革指令性税收计划,实行指导性税收计划。通过科学系统的分析预测,确定恰当的税收收入目标,把工作绩效考核的重点转移到税收执法水平上来,保证税收政策完整、准确地贯彻执行,为各行业的重点税源发展创造一个“水平竞技场”,保证同类企业公平税负,推动经济结构自我调节,实现优胜劣汰。其二,落实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引领重点税源企业自主创新。通过增加费用扣除、加速折旧、提取科技开发基金、税收抵免等手段,对科技成果乃至科技研究、中试和转化过程给予政策优惠。其三,加大对环保型企业和产业的税收支持力度。运用税收征管资源,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强化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政策,改变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现状,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的补偿机制、投入机制、产权和使用权交易等机制。
三是调动地税部门资源帮助重点税源增信心。积极响应十堰市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的“千名干部进百企,服务工业促发展”活动,组织开展“促百家企业发展、增地税局长责任”主题服务活动。在全市选择100家重点税源企业,由地税系统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对口服务3至5户企业,实行定人、定户、定目标、定责任、定效果的“五定”措施。对共性问题,通过出台制度和办法进行制度化解决;对个性问题,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办法逐个解决。到4月20日,市地税局已经为131户重点税源企业解决194个影响发展的税收实际问题。目 3 前,这项主题服务活动逐步转化为地税部门的常态工作,提振了发展信心。一私企老总看到减振器市场前景,向市减振器公司注资2000多万元,取得公司50%的股权。通过改变资本结构,加强成本管理,向内挖掘潜力,向外拓展市场,公司局面大为改观。
二、完善责任机制,在管理重点税源上下功夫
为有效应对税收降幅扩大和财政收支紧张矛盾,国家税务总局连续下发了两个文件,要求加强税种征管,堵漏增收,确保税收收入持续增长。结合十堰实际,在重点税源管理中完善管理机制,增强管理责任,强化管理手段,尽可能提高重点税源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第一,推行税源管理机构扁平化改革,完善对重点税源的管理机制。
依据“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设置税务管理机构,将纳税人的利益和方便程度放在首位,通过提高税务部门内部的管理效率,减少税源管理中的重叠,克服从税务部门管理角度出发设置机构和流程给纳税人带来的困难与不便,提高对重点税源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税源管理机构扁平化不是简单地撤销与归并,而是要确立“以纳税人为中心”和“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的理念,按照税源集中和分散程度以及税收情报的可获得程度布局税源管理机构。通过减少行政管理层级,突破税源数据信息的级别障碍、4 分享先进管理经验的层级障碍和行政管理效率的路途衰减等体制机制难题,站在纳税人的立场上去设计工作流程,加强服务硬件,优化服务措施,建立起纳税服务新机制,从而集中优势资源服务纳税人,真正把地税干部的思想从原有的特权思维中解脱出来,激活他们为广大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的热情与动力。在这个总体架构下,应当按五个序列设置税源管理机关的内设机构,即保障税源管理机关正常运转的办公室序列、为纳税人提供一切涉税服务的税费服务序列、找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的税费管理序列、对纳税人履行监督检查的稽查序列和对税务干部实施监督的监察考评序列。
第二,增强税源管理部门和税收管理员对重点税源管理的主体责任。
基层税源管理部门和税收管理员是重点税源管理的责任主体,税源管理水平高低集中体现在他们身上。那么,基层税源管理部门和税收管理员怎么样才能管理好重点税源呢?
其一,明晰和强化税源管理部门的组织主体责任。基层税源管理部门是税源管理的组织和实施主体。一是要研究落实上级制定的重点税源管理制度,拿出符合本地税源管理实际的办法、手段、措施,为税收政策转化成税收提供操作平台。二是对税收管理员实施监督和管理,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的主观能动性。结合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探索税收管理员能级管理,规范税收 5 管理员的管理行为,强化执法责任追究,加强考核与监督,激励税收管理员努力工作。三是要加强信息比对,增强税源管理针对性。对纸质资料与电子信息进行比对,与国税、工商、国土、房管等部门涉税信息进行比对,夯实税源监控管理的基础。四是要实施纳税评估,提高重点税源管理质量。根据纳税人申报信息、税收管理员采集的信息、从其他部门获取的信息等,开展纳税评估,针对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强的管理措施,提高重点税源监控水平。
其二,明晰和强化税收管理员的执行主体责任。一切税源管理的制度、办法、手段、措施乃至理念等等,最终都要依靠税收管理员去落实,他们是重点税源管理的核心责任主体。除税收管理员制度规定的工作责任外,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强化:一是按属地化原则划片管理,将重点税源管理职责落实到户,履行好所管辖税源户的日常管理职能,及时了解辖区内税源变化情况;二是对重点纳税人实行跟踪服务,实行零距离跟踪税源,把握纳税人生产经营变动情况,了解掌握纳税人纳税义务履行情况;三是负责所管重点纳税人的信息采集、资料收集,并整理、立卷,录入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要特别突出对所管重点税源户死信息的核实与活信息的采集,核实企业税务登记信息、纳税申报信息等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实地采集重点税源企业工艺流程、工资计算方法、主要耗材、投入产出比、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时变化情况等活信息,对税源实行后 6 台监控;四是根据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纳税情况,对纳税人实施属地管理基础上的分类管理,推进税源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其三,加强和改进基层税源管理部门和税收管理员的工作作风。不能用报表资料代替入户巡查,不能隔着车窗玻璃去观察税源、了解情况,不能患“冷漠症”、与纳税人形成感情隔膜,不能用完成收入任务掩盖征纳矛盾积累。要身在基层、心在基层,对纳税人的心声、诉求、疾苦多听、多想、多做,争做解决税收征纳矛盾的行家里手。要开展税源管理讲评制度,税收管理员按月对管辖区的税源管理情况进行自我分析评价,对日常管理中的方法措施,关键指标完成情况,重点税源的管理情况,异常数据的分析处理情况,税收的增减情况等进行陈述,不断提高税收管理员的税源管理水平。
第三,强化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等重点税源管理手段。税源管理尤其是重点税源管理不可能在孤立的地域、时间和信息闭合中独立完成,它应该是一个左右协调、上下互动、多维联系的系统工程。从具体的数据和表面的现象中寻求税源规律与本真,回过头来指导税源管理,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是较为有效的主要手段。
税收分析是重点税源管理的重要内容,要坚持做到税收管理员的税收分析与计统部门税收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经济分析与税收分析相结合,案头分析与实地调 7 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动态数据分析与表态数据分析相结合,查找重点税源管理漏洞,增强重点税源掌控能力。
要根据重点税源户履行税收法定义务的总体情况,评价其纳税申报的真实和准确程度,发现日常税收征管的漏洞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提高重点税源管理质量;遴选出主观故意和非恶意涉税违法嫌疑人,发现重大涉税违法问题,为稽查提供具体案源线索,提高稽查有效性;为重点税源户提供纳税辅导,有针对性地宣传税法,帮助纳税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降低纳税风险,提高申报准确率。
三、着力解放思想,在服务重点税源上谋创新
税源转化为税收的程度,一方面取决于税源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取决于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实践证明,纳税服务是左右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的重要因素。
一是提升办税服务理念。提升办税服务水平的前提是找准纳税人的需求。“把纳税人呼声作为办税服务的第一信号,把纳税人需要作为办税服务的第一选择,把纳税人满意作为办税服务的第一标准”,作为检验我们办税人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试金石”,真正以“始于纳税人需求,终于纳税人满意,和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税收服务理念统领言行,通过“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受理、“同城通办”等制度,向纳税人提供实实在在的、可以描述的、有使用价值的服务,逐步实现征 8 纳沟通零距离、执法流程零障碍、服务质量零差错、规定之外零收费、服务行为零投诉。
二是创新办税服务机制。其一,构建税收宣传、纳税咨询和征纳沟通的互动机制。通过深入开展送税收政策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市场、进机关等活动,采取辅导培训、座谈讨论、专题讲座、政策解读等形式,运用报纸、网络、电视、电台等媒体工具,切实抓好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满足社会公众和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普遍需求。将省局编印的《税收管理员与纳税人面对面税法宣传手册》加印出来,免费赠送给重点税源户,同步开展税收管理员与纳税人面对面活动,尽可能满足纳税人的个性需求。其二,构建便捷高效的办税机制。凡纳税人到税务机关办理的所有涉税事项,一律集中到税费服务科和办税服务厅办理,为纳税人提供包括受理、承办、回复等环节的全程服务。推行“同城通办”,实行“有区域管理,无区域征收”,纳税人可就近选择办税服务厅办理涉税事项。简并涉税资料,实行纳税人基础信息一次性报送,一次性采集存储,统一受理、内部流转、信息共享,避免要求纳税人重复提供证件复印件、重复报送财务会计报表和涉税信息。推进电子办税服务厅建设,实行财税库银联网,简化税款缴库程序,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的电子缴税服务。其三,构建维护纳税人权益的保障机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设置举报箱,建立纳税人办税评价体系,设立局长接待日,引进民主监督,推行“阳光 9 办税”,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组建纳税服务志愿组织,无偿为社会弱势群体纳税服务援助、税收法律援助。成立纳税人权益维护中心,借助中介组织等第三方力量监督税收执法,沟通、调处征纳矛盾。
三是建设办税服务文化。把地税文化建设引入办税服务领域,用文化现象化解征纳矛盾、消除征纳分歧、提高纳税遵从,提升办税服务境界。在办税厅物态设置上、办税流程优化和税费服务队伍建设中,要有意识地增加办税服务文化元素,比如在办税厅悬挂绘画、摄影、书法等文艺作品,让征纳双方由税收权责利对话上升到税收文化对话,让纳税人在审美中宁静下来,放松戒备,打开心扉。
作者单位:十堰市地方税务局 联系地址:十堰市东山路2号 联系电话:0719-8113388 作者系十堰市地税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