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供给侧心得体会
学习供给侧心得体会
创新之心 永不停歇
—— 学习'供给侧'>心得体会
王力民
2015年11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总书记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期,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样强调,要'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加快供给侧结构改革,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一时之间,供给侧迅速成为学术界、企业界及政府对外发言中的的高频词。作为>企业管理者,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紧跟国家经济改革步伐,让企业在社会变革中把握主动。
对企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供给侧带来的压力。供给侧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家给创新力不强的企业下达的病危通知单。长江公司基础差、底子薄,一直主攻硬质合金中低档市场,随着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我们的产品渐渐失去了价格优势。过去的两年中,原料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使长江一直引以为傲的碳平衡料产品价格优势未能充分显现出来,公司在过重的内部负担及严峻的外部形势严峻压迫下艰难前行,无法赚取利润。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到来,长江较弱的盈利能力凸现,很有可能将成为改革重点。
压力往往能激发潜力。供给侧告诉所有经营者,在中国的这一波改革中不进则退。为了让企业获得生存的机会,长江干部员工只能背水一战,为应对更加严酷的竞争,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机构改革,公司的组织机构由原来的14个减少至9个,精减率为35.7%;正职由原来的14人减少至9个,精减率为35.7%;正职由原来的14人减少至9人,其中6人是高管兼职真正的中层正职仅为3人,副职由原来的17人减少至10人,精减率为41.2%.第二是狠抓内部管理。将公司管理工作分解为65项考核内容300多个可量化指标,逐一挂到每一位干部身上,希望做到360℃管理无死角。第三是加大创新奖励力度,鼓励干部有特色,工作有创新。拿出30万作为创新成就项目奖励,只要员工在产品研发、设备改造、工作方法等方面有新的发明和亮点,均给予奖励,希望用这种方法在企业中培养一种思变、求变的氛围,培育出一批有创新思维的人才。第四是培养广大管理者效益意识。要用一种不怕麻烦的态度树立精细思想,用分析、比较等多种手段去向管理要效益。
供给侧改变最终改变的是生产经营方式。过去我们生产相对固定的产品,并为它寻找相应的客户,如我们生产拉丝模,销售员就去找需要拉丝模的客户。而供给侧告诉我们,今后的经营方式将发生逆转,我们要完善生产水平,提升生产效率,扩大有效和中高端的供给,增强供给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满足客户个性化、及时性的要求,一句话就是:提供用户想要,销售直达终端。
企业是经济的微观基础,无论是'需求侧'还是'供给侧',都是中国改革的探索,变化是思维方式,不变的是创新发展。所以,我认为企业经营者只有始终保持一个永不停歇的创新之心,才能思变、求通,为企业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之路,为员工福祉,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系株硬集团长江工具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编辑:晓笛)
第二篇:学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心得体会
学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情况,找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这为做好当前和今后经济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引和强大动力。本文着重就学习领会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精神,结合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部署,进一步把党员干部思想统一到推进交通运输行业供给侧改革,补足短板和降低成本上来。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学习: 一:重点抓好增强基础设施供给:交通基础设施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由建立到完善的关键时期,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经历了三十多年“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之后,正面临着方向性选择,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既是保障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创新性的构建了需求导向的交通基础设施多元供给机制的总体构架,确立了以公众参与为核心、政府责任为基础、公平效率为目标的构建原则,并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了交通基础设施供给政府主导、市场优先、自愿参与的总体优化方案。为此,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二:提高运输服务水平:以人为本,民生为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以便民、利民、惠民作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和宗旨意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品质更优、效率更高的交通运输服务。各地要高度重视改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工作方案和实施步骤,精心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协同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进而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三: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是当代运输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当代运输的发展,出现了两大趋势:一是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交通运输广 泛采用新技术,实现运输工具和运输设备的现代化,二是 随着运输方式的多样化,运输过程的统一化,各种运输方式朝着分工、协作协调配合的方向发展。由此往往造成该建设的项目没有及时建设,而不该建设的反而建成,造成浪费。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可以有效增强运输生产力,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的状况。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不平衡状况,比如:有些线路压力过大,有些线路运力得不到发挥;采取综合运输体系将有效地改变这一不协调、不平衡的现状。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是提高运输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按照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特点,建立合理的运输结构,可以使各种运输方式扬其所长、既可扩大运输能力,又可提高经济效益。为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更进一步台阶。
四:提升运输装备水平:作为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运输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支撑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和纽带。而道路运输装备作为推动道路货运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其现代化水平无疑也是保证物流行业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运输装备水平作为基础要稳扎稳打,只有装备水平提升,才能为供给侧改革提供必要的条件。
五:搞活交通运输市场:交通运输市场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支撑国家社会经济的公用服务设施,尤其是现代经济中地区分工、国际分工的趋势愈加明显,对运输市场的以来也日益增强。历史经验表明,生产水平发展越快,现代化程度越高,就越要求有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因此,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运输市场的现状有着严格的要求。
运输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政府要维持运输的高利率水平,创造稳定而有效的运输环境,促使经济能持续增长。
交通运输市场必须搞活,只有活跃的运输市场,才能对供给侧改革提供必要的动力源泉,才能拉动供给侧改革的进度。
第三篇:供给侧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有关供给侧结构性的学习心得
出供给侧改革表明我们放弃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转向供给学派的主张。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根子在于有些人习惯于照搬套用别人的理论来分析自己的实践、解决自己的问题,没有勇气也不善于作出创新性理论概括。显然,我国以前实行的经济政策并非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属于短期需求管理政策,主张在经济萧条时通过扩大投资刺激经济,但投资可以是组织工人挖沟再填上这样的无效投资。而我国前些年的扩大投资,主要是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等,既有利于当期扩大需求,又有利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这已经超越了凯恩斯主义。因为我国作为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经济社会各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投资远未饱和。现在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明显不同于供给学派。供给学派主张从供给角度分析经济、稳定经济,主张减税,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反对产业政策。这与我们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产业政策要准”根本不同。还应看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依然强调“适度扩大总需求”,这也与“从凯恩斯主义转向供给学派”不搭界。
可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而不是对别人理论、做法的模仿翻新。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误读中央决策部署,就会误导社会公众,造成不良后果。这表明,立足自己的实践作出创新性理论概括是多么重要。
作出创新性理论概括,是国情使然。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大国,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五千年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同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最大的经济体制转轨国家、最大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这样的国家搞建设、搞改革、搞发展,照搬任何人的理论、模式、经验都是行不通的,必须从我们自己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作出自己的创新性理论概括。
作出创新性理论概括,是问题倒逼。今天,人类社会的复杂程度远超以往,发展变化之快远超以往。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大潮奔涌向前;从国内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齐头并进。应对这种前所未有之大变局,解决全新的经济社会问题,老理论不管用,别人的理论不适用,必须作出自己的创新性理论概括。
作出创新性理论概括,是时代呼唤。当今时代,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技术信息每两年增加一倍,一个大学一年级学生所学的知识到三年级就有一半会过时。3D打印、无人驾驶汽车、云计算……这些新技术新发明必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但仍有专家认为,20年后最伟大的产品现在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处在这样一个传统与现代快速更替的年代,只有不断作出创新性理论概括,才能赶上时代、走向未来。作出创新性理论概括,并非闭门造车、另起炉灶,而是在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对新实践提出的新问题作出时代化、本土化解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重大创新就包含前人探索的成果,但同时,它又是立足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创新性理论概括、前瞻性政策安排。它找准了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病根,即产能过剩严重,存在大量无效供给,而有效供给不足,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无效供给占用着有效供给的资源;开出了对症的药方,即进一步打破体制机制障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进而实现优胜劣汰、市场出清,提高供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第四篇:学习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心得体会
学习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心得体会
学习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心得体会
4月22日上午,我县按照落实“三项任务”、推进“两聚一高”大讨论活动总体安排,在**大剧院隆重举行厅局长**行活动。活动邀请省农委副主任张坚勇就转型发展 提质增效 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县干群作专题讲座,张教授主要从我省现代农业发展成效、农业生产中的“三大挑战” 等方面,为与会人员作了一场内容丰富、生动精彩的讲座。
张坚勇指出,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需要我们实现“五个新”,暨设施农业和特色产业要迈出新步伐、农产品质量品牌建设要取得新进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要成为农民创新创业的新渠道、创意休闲农业要成为农民增收新增长点、农民收入要继续高于城镇居民增幅。
作出创新性理论概括,是国情使然。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大国,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五千年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同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最大的经济体制转轨国家、最大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这样的国家搞建设、搞改革、搞发展,照搬任何人的理论、模式、经验都是行不通的,必须从我们自己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作出自己的创新性理论概括。
作出创新性理论概括,是问题倒逼。今天,人类社会的复杂程度远超以往,发展变化之快远超以往。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大潮奔涌向前;从国内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齐头并进。应对这种前所未有之大变局,解决全新的经济社会问题,老理论不管用,别人的理论不适用,必须作出自己的创新性理论概括。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确立“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基本思路,以一产为基础、二产为重点、三产为亮点相互促进发展。一是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一产向二三产业自然延伸;二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价值链增收链;三是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农业与文化生态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四是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资源要素向农业渗透融。
积极探索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政策,支持发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加快开展“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复垦等工作,支持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引导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适度规模发展。积极实施自治区、市、县、乡四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程,鼓励支持示范区主体实现农工贸、产学研相结合的经营方式,推广多功能有机融合、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模式。加快22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详细规划编制。按照示范区建设要求结合我县成功创建经验,逐步在各乡镇全面推进,实现示范区创建工作全覆盖。
第五篇:学习供给侧改革和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从供给侧改革着力
实现城市管理新跃升
——学习供给侧改革和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总书记在11月10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次提出,预示着我国将从以前的重‚需求管理‛向重‚供给管理‛、重经济的持续增长的方向调整。
时隔37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城市工作改革也正式启动,会议上提出了‚要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2016年也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就是要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物质文化需求。城市管理工作的‚供给侧改革‛也要聚焦‚人民群众‛,不断改变原有城市管理格局,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城市、文明城市、公众城市的需求,转变执法理念,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建设优美、宜居、文明的城市环境。
以‚创新‛引领城市管理改革,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新‛引领‚五大发展理念‛,只有不断推进理论、制度、机制创新,才能更好实现城市管理方式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从突击式向常态化管理转变,从问题导向向源头管控转变。一方面,推进‚大城管‛模式建立,发挥县城市管理委员会领导协调作用,联合公安、工商、住建、卫计、环保、食药监等部门建立高效联动反应机制,构建统筹协调、层级分工、部门联动、全城覆盖的城市综合管理格局,提高城市管理服务供给对群众需求变化的反应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办法,做好加法,充分整合执法中队、网格管理员、社区居民小组长、文明劝导员、保洁员、义务监督员等管理资源,保证现有管理资源在力量、措施、时间等方面同步到位,补齐城市管理空白地带的‚短板‛,切实履行好城市管理的基本职责。
以‚开放‛激发城市管理活力,努力提升城市管理效率。转变城市管理工作‚政府部门一手抓、全盘抓‛理念,挖掘社会参与城市管理新要素,盘活城市管理新活力。结合我县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城市管理部门要积极响应简政放权,不断推进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维护管理;全面推进建管分离、管养分离,把道路清扫保洁、公厕管护、户外广告设置等全面推向市场,实行市场化管理的运作模式,激发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呈‚乘法‛倍增。
以‚共享‛推进城市管理发展,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城市难点热点问题出发,以解决群众实际需求为目标,着力改善群众生活环境,结合我县实际,城市管理部门要积极参与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和管理,缓解菜农卖菜难、市民买菜远的问题;指导居民小区环卫设施规划建设,开展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试点工作;加快压缩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和环卫车辆停车场建设,科学规划环卫设施配置;巩固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果,全面消除‚脏、乱、差‛现象,让城市管理和城市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城市管理工作只有不断立足于人、着眼于人、服务于人,实现‚以人为本‛从理念到现实的跨越,才能突破城市管理难题,建立起智慧型城市,实现城市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