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县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设想[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19:03: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望江县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设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望江县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设想》。

第一篇:望江县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设想

望江县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初探

徐卫星

(望江县水利局 安徽安庆246200)

摘要:本文根据望江县自然地理条件及防洪工程现状,提出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构想,并阐述非工程措施防洪策略和要点。

关键词:望江县 防洪减灾 非工程措施

The structural measures conceive of preventing flood and reducing natural disaster in Wang Jiang

XU wei xing(WangJiang county water conservation burean ,An Qing An Hui 246200,China)Abstract: The article according to natural condition and flood control works in Wang Jiang raising the conceive of preventing flood and reducing natural disaster structural measures and elaborating the strategy and key point of the structural measures of preventing flood.Key words:Wang Jiang County;preventing flood and reducing natural disaster;the strutural measures 基本情况 1.1自然地理

望江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国土总面积1357.37 km2,其中丘陵区面积占36.9%;圩区面积占41%;江湖水面占16.6%;长江外滩占2.70%;山区占2.80%。1.2河湖水系

望江县三面临水,境内分属泊湖和武昌湖两大水系,长江流经望江县东南侧。全流域面积1083.69 km2,其中大漳湖、东兴圩计227.17 km2面积集水直接排入长江,其余856.52 km2面积集水均流至武昌湖经幸福河由皖河闸出江。武昌湖位于望江县腹地,泊湖跨望江、宿松、太湖三县,湖水通过望江县的杨湾闸和华阳闸出江。1.3气候特点

望江县年平均气温在16.5℃,年际变化比较稳定。多年平均降雨量1371.91mm,年际变化较大,最多为2270.8mm(1954年),最少为792.7 mm(1978年),年内分配也极为不均,六月份最多,达270.3mm,十二月份最少,仅35.9 mm。年径流量2.8亿m3。1.4水利工程现状

全县现有小水库31座,总库容1583.2万m3;大小水塘9278处,总容量3750万m3;大小圩口226口,其中万亩以上大圩9口,千亩以上万亩以下圩口56口,圩口防汛堤线全长507.064km,其中江堤84.322km,河堤422.742km。固定提灌站191座,总装机463台、37410KW。2 防汛抗洪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望江县是有名的“水窝子”,素称荷叶地,农田丰收全靠水利工程的作用。1998年大水以后,望江县连续几年掀起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改善了望江县外洪内涝,频繁受灾的状况。但防洪、除涝等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洪涝灾害仍是望江人民的心腹之患:同马大堤华阳河分蓄洪区安全建设至今仍未列入建设计划;县城防洪工程建设才刚刚起步,防洪工程设施不完善,防洪标准低,河道沿岸违章建筑多,严重影响河道行洪;同怀宁县交界的主要承泄怀宁县境内麻塘湖洪水的泥塘沟,淤塞严重,阻水物多,洪水频发,严重威胁两岸堤防安全;在人口不断增加的压力下,武昌湖、泊湖沿岸围湖造田,竞相开垦土地,围湖垦植现象严重,原为养鱼水面的沿湖千亩以下小圩口现被竞相开发搞种植业,由于这些土地的开发利用侵占了河川径流,特别是洪水的宣泄出路和滞蓄场所,减少了湖区囤蓄容积,限制了洪水的出路,导致洪水灾害频发。3 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构想

望江县自1998年以来每年用于防洪和救灾的投资近亿元,但洪水灾害一直是呈上升趋势,说明投资建设的防洪工程和减灾措施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更说明:人类不能也不需要控制所有的洪水,必须努力适应自然;人类可以采取控制措施,也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使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六十年代,国外开始实行工程与非工程相结合的防洪减灾途径,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即是人类通过调整自身行为尽可能避让洪水的袭击,以改善人与洪水关系,达到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的目的,这一新的理念的核心就是将一味追求战胜洪水,与自然抗衡,转变为控制与适应相结合,由单纯依靠工程技术防洪,转变为自然与社会综合措施相结合的防洪减灾。

因此,根据望江县自然地理条件及防洪工程现状,仅用防洪工程措施控制洪水是有限度的,要达到防洪减灾目的,防洪非工程措施有着重要的作用。望江县防洪非工程措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和完善。3.1完善体制建设

望江县防洪减灾事业面临的挑战,既有自然条件的恶劣,也有社会行为和体制建设的缺陷带来的障碍。防洪减灾事业是涉及地区广,部门多,利害关系复杂的一项公益事业,因此,需要密切协调、统一规划。目前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望江县域的技术性水利规划,以及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程规模的大小和系统配套,部门之间的不协调、地区之间的不配合,以致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防洪建设之间的矛盾等等,都对防洪效能有着直接的重大的影响。又由于流域范围往往跨越相邻乡镇,上下游和左右岸对防洪安排普遍存在矛盾。因此,县域防洪必须取得地区间和部门间的通力合作方能奏效。3.2依托现代科技,建立健全洪水预报体系

洪水的形成和传播等物理特性是可以借助现代科技进行预测的,随着水库、堤防等防洪工程的兴建,为了充分发挥防洪工程的作用,须建立健全洪水预报体系。应用高新技术,如GPS、GIS、遥测和远程通讯等技术,对全县两湖流域、八条主要河流,分别建立雨情、水情、工情和灾情等的实时监测和预报系统,把实测或利用雷达遥感收集到的水文、气象、降雨、洪水等数据,通过通讯系统传递到预报部门进行分析,作出洪水预报,并在洪水预报的支持

下进行洪水调度,形成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借助洪水预报调度系统,防洪工程可以削减洪峰、延长洪峰传播历时,也可以使沿河居民有较多时间根据洪水情势采取有效防洪措施或及时撤离将被淹没的地区,以减少洪灾损失。3.3基于管理科学的非工程措施

3.3.1疏浚河道,退田还湖,扩大湖区囤蓄容积。

望江县千亩以上万亩以下圩口56座,两湖边缘圩口多为近年围湖造田形成,对此类圩口,根据综合效益及是否妨碍行洪情况,按十年一遇标准,近10年中有两次以上溃破的圩口;或按某一重现期(例如50年一遇),在发生50年一遇洪水情况下,县域最大淹没范围边界线处被淹的小圩口,应适度降低防洪标准,须退田还湖,预留洪水的容身之地。

对县域淤塞严重的主要河流应根据河流的具体情况分阶段治理,上游为山区且集雨面积大,中下游河床狭窄且弯道多的河流,须退建堤防和疏浚河道,适当扩控中下游的行洪能力。

3.3.2退耕还林,涵养水源

毁林种植,洼地围垦,是造成今日望江河道淤塞、水位抬高的主要因素。望江县近年虽实行了退耕还林,但森林覆盖率仅为21%。森林具有减缓洪水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减洪作用是通过降水截留,森林的蒸腾、蒸发,森林土壤的水分渗透,减少地表径流等综合功能实现的;森林涵养水源主要是通过对降水的截留、吸收和下渗,进行时空再分配,减少无效水,增加有效水。这种作用可以通过森林的多少与洪水量的大小体现出来。据调查,每公顷森林可涵养水源20m3,森林覆盖率每增加1%,年径流量至少减少0.8毫米。根据望江县多年平均降雨量及径流量分析,森林覆盖率至少为41%时方可实行“风调雨顺”,因此近年须退耕还林、宜林荒地植树216 km2。3.4加快华阳河分蓄洪区安全建设

根据长江防洪规划望江县东隔堤西南的华阳河流域为蓄滞洪区,面积96.16 km2。但望江县从发展经济出发,并未强调对蓄滞洪区的人口和经济实施必要的控制,以致有蓄滞洪区而难以启用。蓄滞洪区削减洪峰比临时决口的功效成倍增加,损失成倍减少,规划蓄滞洪区是必不可少的防洪手段,在防洪工程系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必须加快华阳河分蓄洪区安全建设,清理其中重要的工业企业,完善蓄滞洪区预报预警系统,在行蓄洪区内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必要时应采取移民措施。3.5县城防洪

望江县城区面积8km2,原有五圩一塘,三条排水河道,来水面积16.49km2。随着城区人口的聚集和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的提高,填塘建筑逐年递增,城区蓄水面积逐步减小,不透水地面相对同样降雨,地表径流加大,发生内涝的因素增加。为改善县城防洪排水条件,应使城区有足够的排涝能力和对雨水的调蓄能力。在进行城区规划时就要对城区水的出路有很好的考虑和安排,并且将水灾害防御与水环境治理一起纳入城市规划与管理,将城市绿地高程降至下水道进水口以下。尽可能地保留城区内原有的湖泊、洼地及排水通路,不得任意填埋和淤塞。应当在城区内保留足够的水面,河湖沟通,排水通畅。必要时应开挖县城西面的龙湖,提高县城的排蓄能力并美化县城。

3.6基于政策与法规的非工程措施

3.6.1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防汛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普及防洪知识,提高水患意识,使广大群众自觉参与防汛抗洪工作。

3.6.2依法管水,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的各项规定,严禁毁林耕植,围湖造田;加强对华阳河、宝塔河、武昌湖等河道、湖泊及防洪工程设施的管理。

3.6.3通过对受益地区单位、个人筹集和国家配套补助等方式筹资设立防洪基金,在灾区推行洪灾保险,扶持受灾群众,帮助受灾户迅速恢复生产和生活,保障社会安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3.6.4 通过社会保险体系对防洪工程和防洪对象进行防洪保险,以补偿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4 结语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始终伴随着对水环境的利用和改造,同时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适应水的规律,采取趋利避害的措施。近年来,望江县修建水库滞蓄洪水,调节径流,在自然面前,取得了一定的主动。但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又产生了新的困难和矛盾,并且由于技术和经济条件等原因,人们控制洪水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盲目追求人定胜天。重视灾害的物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并采取针对性的战略部署和治理措施,把防洪减灾作为国土整治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重视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综合部署治水总体规划,建设全社会的防洪减灾体系,并用立法加以保证,将为有效减灾避灾开辟新的途径。

[参 考 文 献] [1]程晓陶.新时期大规模的治水活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一论有中国特色的洪水风险管理[J].水利发展研究,2001(4): 1~6.[2]文伏波、洪庆余、谭培伦.长江流域防洪减灾对策研究[A].载于徐乾清主编《中国防洪减灾对策研究》,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集第3卷[C].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3]宫渊波等.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不同水土保持林结构模式水源涵养效益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4(3): 28~36.作者简介:徐卫星(1965-),男,安徽省望江县人,工程师,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电话:0556-7173063

*** 邮箱:xuweixing03@126.com

第二篇:我国非工程防洪措施的设想

我国非工程防洪措施的设想

向立云(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水情分析研究报告 2003年第13期(总第81期)

一.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是一个舶来的概念,一般意义上,目的在于改变洪水天然运动特性的措施称为工程措施(Structure measure),而辅助工程措施发挥功能、协调人与洪水之间关系、缓解洪水灾害影响的措施称为非工程措施(Non-structure measure)。防洪水库、堤防、分洪道、蓄滞洪区是主要的防洪非工程措施,洪水风险区内高出地面的道路(公路、铁路)路基、围墙等线状结构物,其初衷虽不是防洪,但在洪水泛滥时具有明显的改变洪水运动特性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作为工程措施考虑。非工程措施侧重于规范人的防洪行为、洪水风险区内的开发行为和减轻或缓解洪水灾害发生后的影响,此外,习惯上,辅助工程措施和上述非工程措施制定、实施和充分发挥效益的有关技术、方法和手段,例如对洪水特性、洪水灾害特性的认识、洪水预报技术、洪水风险图等,通常也被纳入非工程措施的范畴。非工程措施的提出和日益得到重视的原因是工程措施有其局限性。

二.工程措施的局限性和面临的困境控制洪水,消除洪水灾害是人类千百年来的共同追求,进入20世纪,随着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自身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能力充分自信,世界各国相继开展了以控制洪水、消除洪水灾害为目标的大规模防洪工程建设,随后又相继认识到,工程措施难以完全控制洪水,洪水灾害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而不可能消除。我国控制洪水的实践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半个世纪后,与其他国家一样,工程防洪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逐步凸显出来。

1、水灾绝对损失仍呈攀升趋势尽管经历了50多年的以控制洪水为目标的持续不断的防洪工程建设,形成了庞大的防洪工程体系,使河道洪水年均淹没面积减少了70%以上,但水灾损失绝对值仍在上升,其中除了因河道洪水淹没区经济发展、资产增值,导致单位面积损失值增加外,内涝成为水灾损失增长的主要因素。

2、兴建控制性防洪枢纽的坝址告罄近期黄河小浪底枢纽、珠江飞来峡水库、长江三峡枢纽、嫩江尼尔基枢纽建成后,我国各大江河流域可有效控制干流洪水、保护重要地区的防洪枢纽的坝址已基本用完,大型防洪枢纽的建设将告一段落。

3、防洪水库的建设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虽然在个别大流域的干流及其支流以及中小流域上仍有建设防洪水库的自然条件,但在现阶段,由于其经济、移民、公平性及对生态环境影响等问题,使得许多水库的兴建变得不可行。

4、堤防建设面临着经济、技术、环境因素的制约我国现有堤防约26万km,是防洪工程体系中最主要的成分。据分析,目前我国江河洪水年均损失250亿元,若通过提高堤防标准减轻洪水灾害,可行的投入如表1所示。例如,对长江流域而言,若要加高堤防防御1954年洪水,土石方量约需76亿m3,挖压耕地约10万hm2,迁移百万人口,还要改造上万座各类涵洞、泵站、桥梁,成本将超过1000亿元,减少的年均损失约为12亿元,远低于年均成本(约80亿元)。其他流域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我国江河堤防,尤其是主要堤防,已经较高,多是经数

十、数百年不断加培而成的,堤基、堤身皆存在许多缺陷和隐患,在堤内外水头差不大时,经过抢险,通常可以渡汛,但若进一步加高,则在更高的水头下,隐患大量暴露,有可能出现抢不胜抢的情况,安全难以保障,即所谓增加高度而未提高标准。洪水的泛滥不仅塑造了广大的洪泛平原,而且有补充地下水、维系湿地、保持生物多样化等功能。目前我国主要流域,除松花江外,湿地已消失殆尽,堤防建设是主要原因。面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海河流域已提出有控制地引导洪水进入平原地区,回灌地下水,承受一定的淹没损失,以使洪水的资源和生态功能得到实现。

5、蓄滞洪区运

用进退两难我国现有蓄滞洪区97处,总面积约3.5万km2,蓄洪总容量970亿m3,耕地约200万hm2,人口1700万。这些蓄滞洪区大致分两种类型,一是洪水发生时首当其冲、运用频率较高的,如淮河大堤间的行洪区;其二是为防御特大洪水、保护重要地区预留的,如长江的荆江分洪区、洪湖分蓄洪区,黄河的北金堤分洪区等。对于大堤间的行洪区,当河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将自然漫决或溃决,人为分洪可使其效果较好或损失较少。使调度运用面临困境的是后者,这些蓄滞洪区防洪标准都较高,建成后,许多从未使用或几十年没用,区内社会经济发展甚至比普通民垸更快,加之相应的管理措施尚不健全,一旦分洪运用,国家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压力,难以善后(这是1998年采取“严防死守”防汛方式的原因之一);但若舍弃不用,特大洪水的超额水量又难以安排,从而使这类蓄滞洪区处于取舍两难的境地。

三.非工程措施建设的法律依据

1、《水法》《水法》中与非工程措施建设有关的主要有三条。第十一条授权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地方政府制定流域或区域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非工程防洪措施建设规划应为专业规划之一。第四十条要求中央防汛指挥机构制定主要江河、县级以上政府制定本区域的防御洪水方案。第四十一条规定“在防洪河道和滞洪区、蓄洪区内,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防洪的要求”。

2、《防洪法》《防洪法》要求各级政府在洪水灾害发生后和蓄滞洪区运用后做好恢复、救济或补偿工作(第七条);要求防洪规划遵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划定洪泛区、蓄滞洪区和防洪保护区,规定蓄滞洪区使用原则(第十一条);要求国土开发利用避开山洪威胁(第十三条);规定禁止围湖造地,对已围垦的要求有计划地退地还湖(第二十三条);要求各级政府按防洪规划对防洪区内的土地实行分区管理(第三十条);要求各级政府加强防洪区安全建设的领导,开展防洪教育,普及防洪知识,按照防洪规划和防御洪水方案建立并完善防洪体系和水文、气象、通信、预警以及洪涝灾害监测系统,采取防洪避洪措施;要求省级政府制定洪泛区、蓄滞洪区安全建设计划,对居住在经常使用的蓄滞洪区内的居民,有计划地组织外迁;对可能出现垮坝的水库,应当事先制定应急抢险和居民临时撤离方案(第三十六条);发生洪涝灾害后,有关政府应当组织做好灾区生活供给、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学校复课和重建家园等救灾工作,国家鼓励、扶持开展洪水保险(第四十七条)。

四、非工程措施建设的制约因素

1、法律约束我国与防洪有关的法律,包括《水法》和《防洪法》规定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当地政府制定包括非工程防洪措施规划在内的防洪规划,由于法律对当地政府如何参与规划没有明确的规定,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防洪规划的地理范围基本上只能囿于河道、湖泊和蓄滞洪区,对于广大的受洪涝灾害威胁的地区,受现行法律的制约或缺乏相应的可操作的法规,推行协调人与洪水的关系、规范兼顾洪水灾害风险的开发方式条件尚不成熟。

2、社会约束经过长期的开发,我国江河流域受洪水威胁的阶地和洪泛平原都已成为经济相对发达,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受人口因素的制约,灾后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势不可免,给洪水以回旋余地和退田还湖等永久性避开洪水的措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很难成为既减轻洪水灾害又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社会价值观的冲突将日益深刻地制约着洪水管理方式的形成。这种约束在三峡工程论证过程中已经表现得相当明显;对于生命的价值、生态的价值、库区居民对生活方式选择的权利、区域公平性以及政治、经济军事等问题的不同认识,导致了有相当大差异甚至截然不同的结论。在各种价值观的冲突中寻求协调和平衡,是非工程的洪管理的任务之一。当洪水管理的对象延伸到人的行为、影响到社会系统时,其效果变得尤其难以预测。有研究认为,12~24小时提前量的洪水警报可以使居民的损失减少1/5~1/3,益本比为3.1~7.5,但这建立在居民积极和正确响应的基础上,没有前期的对当地居民行为的研究、组织、宣传和演习等大量的准备工作,上述效果是难以达成的。当洪水管理措施触

及被管理者利益、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时,更需谨慎。社会系统对一些管理措施的响应往往出乎“好心”的管理者的预料之外。美国1968年生效的洪水保险计划,在1973年强制性条款生效前,社会对其反应极为冷淡,淮河行洪区和黄河滩区的移民又陆续返回原地等问题,一再表明洪水管理政策应适应特定的社会条件并及时针对社会系统的反应做出调整。

3、经济约束效率是公共政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正是因为市场机制在社会发展的某些领域的无效率或失灵而产生了公共政策。确定防洪工程措施的效率相对而言是容易的,尽管由于洪水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影响,有时会有相当大的出入。但对于非工程措施,因需要干预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的反应又往往难以预测,使得其效率的确定带有更大的不确定性。限制洪水风险区、蓄滞洪区的开发、退田还湖、洪水保险等政策在经济上是否合理可行,到目前尚无定论。

4、行政约束所有的洪水管理措施都是在一定的行政机制下实施的,都将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特性、构成、素质、权限和财力等因素的约束。几十年来,我国的水行政管理部门所形成的是一整套基于工程的防洪理念,防洪方针不外是“上蓄、下排、两岸分滞”,以构造水库、堤防、分洪道、蓄滞洪区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为己任。国家的投入机制也促进了“工程水利”的格局的形成:“非工程”的洪水管理措施难以获得稳定的、充足的资金保障。由于这一历史原因,各级水行政管理部门具备洪水综合管理技能的人员匮乏,洪水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薄弱,形成了洪水管理的行政上的“瓶颈”。法律授予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权限也限制了综合洪水管理机制的形成,在1980年代已有人提出我国洪水管理应由河道向洪泛平原延伸,受管理权限“条块分割”的制约,至今,洪泛平原的洪水管理政策仍在探讨阶段。为推行洪泛区管理和洪水保险等非工程措施,美国在制定了国家洪泛区综合管理计划、洪水保险法和联邦洪水保险计划后,授权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非工程的防洪措施的管理,使非工程措施的实施有了行政管理上的保证。

五、我国非工程措施建设现状迄今为止,我国尚无系统的非工程措施规划,现有的非工程措施相对零散,主要属于辅助工程措施发挥效益的范畴,例如洪水预报、天气形势判断、防洪调度、防汛会商等。我国蓄滞洪区基本上都准备有分洪时的应急避洪方案,但即使是我国安全建设最完善的荆江分洪区,居民对分洪洪水情况基本上不了解,在1998年为准备分洪而组织的转移中出现相当程度的混乱和治安问题,其他蓄滞洪区可想而知。由此说明我们对公众防洪行为的认识以及防洪知识的宣传远未达到使非工程措施发挥其应有功效的水平。规范洪水风险区开发行为的办法在我国也有零星实例,例如1998年长江上游洪水后,重庆市沿江划定了三条开发限制线等,但在广大的洪泛平原考虑洪水风险的土地开发利用规范尚属空白。

六、城市化与人口迁移趋势作为非工程措施的主体--规范洪水风险区的开发行为和减轻洪水灾害影响的措施的建设,在我国面临着两大难题:人口与发展。以人均1亩地维持生存的人口密集化的洪泛平原农业生产模式,不仅使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无望,而且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防洪工程的推行:土地开发利用方式难以更改,洪水保险不被认可(经济能力有限),滞蓄洪、涝水的空地的获取或湿地修复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等。近来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率先在南方地区出现的土地抛荒以及1998年后主要在长江流域推行的“32字”灾后重建政策,为解决洪水风险区人口与发展问题,启动洪水管理的非工程措施提供了条件。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据预测,到2010年和203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由目前的32%提高到约40%和50%,届时农村人口将由目前的8.8亿分别减少到8.3亿和7.2亿左右,考虑到人口增长因素,这两阶段相应大约分别有0.72亿和1.4亿农村人口脱离对土地依存进入城镇。可以展望,配合城市化进程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通过调整人-水关系的非工程措施的实施,30~50年后有望实现人-水协调、洪涝灾害对社会经济影响较小的可持续的洪泛平原发展模式。

七、辅助性的非工程措施规划辅助性的非工程措施指辅助防洪工程措施更好地发挥防洪功能,提高防洪效益的措施,主要包括洪水预报、防洪调度、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等。

1、洪水预报系统规划(1)信息采集系统:下垫面信息、多谱勒雷达信息、降雨信息、河道实时水情信息等的采集。(2)数

据库:建立上述信息管理的数据库(3)预报模型:开发适应海河流域各水系现状特性的水文、水力学预报模型

2、防洪调度系统规划海河流域已形成了由水库、堤防、蓄滞洪区、分洪道(减河)、水闸等工程组成的较为完备的防洪工程体系,可有效地调控各种来源、不同类型的洪水,防洪工程调度系统的建立将使工程系统的功能得以进一步发挥。(1)工程实时工情GIS系统:工程设计信息、工程调度原则、工程实时工况(2)开发防洪工程调度模型,建立防洪工程实时调度系统

3、防洪调度决策支持(会商)系统在上述预报系统和调度系统的基础上考虑以下内容,建立防洪决策支持系统。(3)不同防洪调度方案下的洪水风险分析及方案比选方法(4)专家防洪经验集成(5)防洪决策方案生成模型(6)防洪方案(或预案)的虚拟现实系统

八、洪水风险区管理规划洪泛风险管理侧重于规范人的防洪行为、洪水风险区内的开发行为和减轻或缓解洪水灾害发生后的影响,洪水风险区管理措施的制定首先需对洪水风险开展评价。

1、洪水风险区划洪水风险区划有三个层次:频率区划、危险度区划和风险区划。这三种区划都可以通过风险图的方式表现。(1)频率区划:计算不同频率洪水的淹没情况,基本上按5年、10年、20年、50年、100年、200年、500年洪水淹没范围进行区划(2)危险度区划:根据洪水水深、流速到达时间等特征,在频率区划的基础上进行危险度区划(3)风险区划:考虑风险区社会经济情况,在上述区划的基础上,计算各风险单元(例如每km2)的期望损失,以期望损失量级为指标进行风险区划

2、溃坝洪水风险区划

3、洪水风险-效益评估(1)建立流域、区域、城市等不同级别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评价近50年来(自1949年起)不同历史时期(大致以10年期划分)、现状及未来(2010年、2020年、2030年)的洪涝灾害风险(社会影响、经济损失和环境影响)(2)评价防洪措施的效益及洪水的生态环境效益

4、蓄滞洪区改造与移民(1)蓄滞洪区的历史与现状(2)蓄滞洪区社会经济发展趋势(3)蓄滞洪区面临的两大问题--人口与可持续发展(4)未来蓄滞洪区的基本模式:人口稀少化--部分以湿地修复为主,部分转化为集约化经营(5)蓄滞洪区改造规划:湿地修复型、集约化经营型蓄滞洪区的论证与认定;区内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及城镇化趋势预测;蓄滞洪区开发式移民方式与移民规划;湿地修复型蓄滞洪区规划;规模化经营型蓄滞洪区规划;改造资金筹集办法;改造后蓄滞洪区的虚拟现实系统

5、北方地区洪水资源利用风险调度系统(1)水库洪水资源利用风险调度系统(2)蓄滞洪区洪水资源利用风险调度系统(3)平原洪水资源利用风险调度系统

6、巨灾仿真与预案巨灾指类似于1954年洪水、或大型水库、重点防洪区堤防意外 溃决,灾害损失在1000亿元量级的洪水灾害。巨灾仿真与预案包括以下内容。(1)洪水自然特征仿真(2)洪水灾害仿真(3)应急管理、救援仿真(4)警报、避难系统方案与相应的建设(5)保安、防疫措施预案(6)灾后恢复重建方案(7)灾后救济资金筹措和准备

7、空地获取与湿地修复规划在对洪涝特征、风险分析、城市化发展和人口迁移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适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分阶段洪水风险区空地获取和湿地修复规划。1998年洪水后,长江流域遵照“32字”方针,率先在沿江开始实施移民、空地获取和湿地修复措施,从执行的结果看,存在前期论证不甚充分、规模偏大、仓促和善后措施不配套等问题。由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水灾统计资料看,涝灾在水灾损失中所占的比例呈增长趋势,这一特点在南方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区和城市表现得尤为突出。1998年长江流域水灾中涝灾面积为9000余万亩,河道洪水淹没面积约300万亩,涝灾的损失约为河道洪水灾害损失的5倍以上,与之对比,1954年洪水的决口淹没耕地2505万亩,单纯由内涝造成的灾害面积为1545万亩。1991年江淮水灾和1999年太湖流域水灾也都是涝灾大于洪灾。涝灾态势日趋恶化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平原地区天然水面严重萎缩,原有水面被大量围垦,成为低洼易涝耕地。1950年代长江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区内湖天然水面面积约占圩垸面积19%,目前已萎缩到5%左右,蓄涝能力减少75%,虽然修建了大量的排涝设施,仍不抵因蓄涝区减少所增加的涝水量,加之平原区积涝之时多处于河道水位较高的汛期,一方面自流排涝困难,甚至可能出现河道洪水倒灌的情况而被迫

关闭排涝涵闸,另一方面为缓解河道防洪压力,有时会强制性地停用机排设施,形成“关门淹”的局势。这种情况在各流域普遍存在。其二,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向周边地区高速扩张,这些地区又往往是低洼地带,城市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导致地表积涝水量增多,加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涝水问题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排涝通道和滞蓄雨水设施不充分,而造成一旦发生较强的降雨出现严重内涝的情况。由于存在内水与外水的冲突和防洪与排涝的矛盾,对于农业地区最有效的治涝措施是恢复部分天然水面和湿地。据长江流域水利委员会分析,若要有效地缓解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内涝问题,内湖净水面面积应在10%以上,即需恢复3000~4000km2的水面。南方其他流域和城市同样面临这样的需求。

8、防洪知识宣传、教育与防洪演习规划防洪知识的宣传以及开展有关适应于洪涝特性的开发、应急行为教育对洪水风险区非工程措施效果的发挥致关重要,也是防洪非工程措施的主要方面之一。

第三篇:2011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

XXX2011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

竣工验收鉴定书

XXX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XXX2011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竣工

验收委员会 2014年9月25日

XXX2011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

竣工验收鉴定书

建设单位:XXX人民政府

设计单位:XXX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承建单位:北京大恒创新技术有限公司、XXX省思索电子有限公司、XXX省东方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贵阳前程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圣世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XXX省三超科技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江苏省无线电子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武汉长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运行管理单位:XXX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验收时间:2014年9月25日 验收地点:XXX水务局

XXX2011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

竣工验收鉴定书

受省防办委托,2014年9月25日,XXX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在XXX水务局主持召开了“XXX2011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会议”,参加验收会议的有州水务局、州财政局、州气象局、州水文水资源局、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县发改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审计局、县财政局、县纪检监察、县气象局、县水务局、北京大恒创新技术有限公司、XXX省思索电子有限公司、XXX省东方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贵阳前程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圣世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XXX省三超科技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江苏省无线电子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武汉长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领导和代表,会议成立了XXX2011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委员会,验收委员会和与会代表认真听取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的情况汇报,仔细查阅项目竣工验收资料,形成XXX2011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鉴定意见如下: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该项目设计总投资460.25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

400万元,省级建设资金40万元,地方配套20.25万元。批复建设内容:

1、改造中控室及视频会商室1个,2、建设简易雨量报警监测站87个,简易水位站9个,自动雨量站10个,自动水位站3个,图像视频监控点3个,3、建6要素自动气象站2个,4、安装乡/村级无线预警广播27台,配臵手摇报警器55套,喊话器、电筒、锣各140套,5、编制1个县级、9个乡镇级、56个村级山洪灾害防治预案和宣传培训及演练方案,6、印制宣传手册50000册、光盘400张、明白卡50000张、宣传牌350块。

(二)工程建设过程

1、招标过程

根据水利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工作的通知》(水汛[2010]481号)和省水利厅《全省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招标采购专题会议纪要》的要求,XXX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主要项目招投标工作是由省防办统一组织完成。

2、项目建设过程

2012年4月初,XXX水务局分别与各中标单位签定合同并进行施工,2012年10月基本完成批复建设内容。

(三)项目具体完成情况和完成主要内容

1、中心机房建设:改造中心机房及视频会商室1处。

2、预警设施建设:建设简易雨量报警监测站87处,简

易水位站9处,自动雨量站10处,自动水位站3处,图像视频监控点3处,建6要素自动气象站2处,安装乡/村级无线预警广播27处,配臵手摇报警器55套,喊话器、电筒、锣各140套。

3、预案编制:编制1个县级、9个乡镇级、56个村级山洪灾害防治预案和宣传培训及演练方案。

4群测群防组织体系:印发宣传手册50000册、光盘400张、明白卡50000张、宣传牌350块,举办山洪灾害防治演练和知识培训,受训人数达1500多人。

二、项目验收情况

根据黔水办[2011]79号《关于印发“XXX省省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的要求,XXX2011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按要求在合同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后都组织了合同验收;在合同验收全部完成并满足试运行条件后组织了初步验收,并对各验收阶段遗留问题提出处理意见。项目建设单位对遗留问题提出处理意见都能认真整改。

三、投资完成情况

工程批复总投资480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400万元,省级建设资金60万元,地方配套2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68万元,完成投资342万元,完成项目总投资的73.07%。

预留资金用于开支山洪灾害普查、危险期划分、预案编制费等。

四、工程运行管理情况

(一)运行情况

1、县级预警平台运行情况。县级预警平台主要有基础信息,实时监控,气象国土信息,预报水情,雨水情服务,预警发布,应急响应,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传真预警,短信预警14个模块组成。该系统从2012年10月运行至今,运行基本正常。

2、村级预警平台运行情况

村级预警平台主要有无线广播,10个一体化自动雨量站,3个自动水位遥测站。通过调试安装,情况基本正常,都可以进行遥测数据的上报,目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暂未发现问题。

3、气象六要素监测站点:通过调试安装,情况基本正常,可以进行遥测数据的上报,目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未发现问题。

(二)管理情况

1、财务管理:为了保证资金的专款专用,山洪灾害项目的资金设立专账,按相关的资金管理要求,设专职财务人员负责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做到资金开支手续齐备,帐目清楚,无截留,挪用资金现象。推行以项目法人责任制为主体的管理制度,按照严格科学、高效的原则推进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做到项目资金专户蓄存,严格管理。遵守财经纪律,坚持一支笔签字,手续完备的报销原则,帐目日清月结,无截留挪用,无挥霍浪费。

2、项目公示:在工程实施区实行项目公示,政务公开,让群众了解工程实施的内容、目标,提高群众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

3、档案资料:按时上报工程进度、财务报表和工作总结,内容丰富,报表齐全、及时准确,有专人负责。有实施计划图,竣工图,有施工原始资料记录,技术档案齐全,管理规范,分门别类存档,有专人管理,有明确的措施质量标准、检查验收办法及各种规章制度。

五、工程试运行及效益

1、县级预警平台运行情况。县级预警平台主要有基础信息,实时监控,气象国土信息,预报水情,雨水情服务,预警发布,应急响应,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传真预警,短信预警14个模块组成。该系统从2012年10月运行至今,运行基本正常,没有发生重大事故。

2、村级预警平台运行情况

村级预警平台主要有无线广播,10个一体化自动雨量站,3个自动水位遥测站。通过调试安装,目前运行情况正常,都可以进行遥测数据的上报。

3、效益分析:预警系统建成后,可以提高我县山洪监测预警水平,尤其是防汛抢险指挥决策信息上传下达,保证了其科学性,可靠性,快速性,多样性,确保了防汛指挥命令,雨水情信息的快速传递,使我县的防汛指挥系统有了质的飞跃,主要表现在:

(1)县级平台预警系统满足了当前防御山洪工作的需

要,通过在线监控,防汛办就能实现山洪灾害预警监控、预警发布、应急响应、水情预报以及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维护等功能,基本满足用户实际防汛工作的需要。

(2)提升了监测预警水平和工作效率。未建山洪预警系统前,对水雨情的监视和预警需要指定专人负责,数据的整理需要较长的时间,现在进行了加密监测站点建设和自动监测设备投入,基本做到自动监测预警和无人值守,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3)专业的应急指挥平台,提高了业务水平。山洪灾害防治软件投入试运行以后,使应急指挥和管理有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可以高效地对山洪灾害的指挥提供支持,确保了防汛指挥命令,雨水情信息的快速传递,推动了防汛指挥决策建设的蓬勃发展。

(4)山洪预警系统建成后,当遇有险情,及时通过多渠道预警,可使危险区46个村137个村民小组,37家企事业,12657户,53806人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最大限度地减轻因暴雨,山洪灾害给群众带来的损失,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意见和建议

(一)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1、设备系统和软件运行有时不稳定,要加强设备调试。

2、由于点多、面广、线长,需要解决维护保养经费。

3、需要完善防办、气象、国土部门通过VPN设备的信息共享。

4、培训、演练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充分利用监测预警平台发布预警信息开展山洪演练。

(二)对运行管理的建议

1、XXX水务局和防办要积极争取将系统运行维护经费列入县级财政正常预算,建立稳定运行的长效机制。

2、XXX防办要制定系统试运行方案,及时统计和汇总系统建设发挥的效益。

3、加大对管理人员、设备所在乡镇和政府相关人员的培训,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七、验收结论

综上所述,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XXX2011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建设达到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建设项目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全国县级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建设项目验收大纲》和项目实施方案批复要求,达到设计目标,无安全事故,工程质量合格,工程验收资料基本齐全,同意通过竣工验收,交由XXX防办运行使用。

附:

1、XXX2011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竣工验收委员会委员签字表

2、XXX2011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竣工验收被验收单位代表签字表

第四篇:治理星云湖非工程措施材料

星云湖治理非工程措施材料

星云湖管理局自2008年6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战略方针,严格遵守“科学规划、统一管理、综合防治、全面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切实做好星云湖保护管理各项工作,为全面推进高原湖泊生态县建设贡献了力量,有力促进了江川渔业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1、不断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沿湖村民环保意识 两年来,我局组织工作人员多次深入沿湖四镇十三个村委会,召开相关会议向沿湖村民宣讲星云湖环保方面的知识,并发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云南省星云湖保护条例》等相关环保宣传材料500多份,今年又重新印发了《云南省星云湖保护条例》小册子300本,形成了《星云湖退塘还湖现状调查报告》及《星云湖一级保护区建房情况调查报告》等调研文章,为下一步一级保护区内综合执法奠定了基础,通过这方面的宣传教育逐步提高了沿湖村民的环保意识,让更多人主动参与到保护治理星云湖的行动上来,为“生态立县”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思想保证。

2、星云湖水葫芦打捞长效机制取得成效

07-08年,县、镇各级政府打捞星云湖水葫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只是取得阶段性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长期保洁的目的。为此,2009年我局在深入调查,认真研究制定上报了《江川县星云湖水葫芦打捞长效管理机制工作方案》,并招聘了40名环保员组建了打捞队伍,配齐统一装备(工作船、工作服、打捞工具等)。自星云湖水葫芦打捞长效机制启动以来,县政府

共投入星云湖水葫芦打捞长效机制工作经费100万元,这只环保队伍在我局精心组织管理下能够认真做好水葫芦、水白菜等漂浮物打捞工作,以及周边环境整治等工作,去年以来,已打捞水葫芦、水白菜2650亩,8500余吨,水葫芦打捞工作取得了实效,得到了上级领导及群众的认可,达到了星云湖湖面长期保洁目的

3、遏制水污染,加快生态修复进程

一是积极组织渔政管理站工作人员和环保员103人次,全面清理湖内残留木桩590根,还湖围网水域面积3400亩,进一步减少了水上工作安全隐患,有效防止了因木桩腐烂变质而污染了星云湖水体。

二是针对雨季沿湖河道内的大量垃圾、杂草等涌入星云湖的情况,管理局领导及时作出处置措施,组织全局干部职工、环保员充分利用一切打捞工具,进行打捞。两年来,共出动800人次,打捞垃圾、杂物380吨、死畜130头、死禽230只,并进行了清运和掩埋。

三是加强对星云湖的野生动植物以及周边的自然景观、文化遗产、名木古树和渔沟的保护,两年来共制止了75起(采沙10起、砍树15起、填土垫田40起,割茭草10起)在一级保护区破坏生态环境建设的违法活动。

4、实行生态养鱼,加快湖泊自身环境修复力度

两年来,我局充分合理利用星云湖丰富的饵料资源,科学合理配置投放鱼苗比例,加快星云湖自身环境修复力度。有关资料表明,科学投放鲢、鳙鱼,可大量吞食湖内的新鲜蓝藻,而高背鲫鱼在其食物构成中,淤泥中的有机碎屑占相当大比例。2008-2010年,县政府共投入321万元放湖资金,投放各种鱼苗至星云湖约377吨,其中鲢、鳙鱼投放量占总投放量的87.7%,实行生态养鱼,对改善星云湖水质,促进生态平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星云湖鱼苗科学投放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盈利。

二、下一步非工程措施项目资金预算

1、加强中小学生环保教育

编制有关星云湖的环保宣传读本(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云南省星云湖保护条例》上的内容为主),不定期带领学生到星云湖湿地、重点入湖河道口参观,邀请有关环保技术人员现场宣教,另在学校邀请相关环保专家讲课,加强中小学生保护星云湖的意识,通过“以小带大”,逐步提高全体公民的环保意识。

资金投入预算:沿湖乡镇有中、小学校(中心校)18所,18所×0.5万元/年〃所=9万元

2、开设环保培训班

通知开设直接面向农民的环保培训班,发放培训教材,逐步提高星云湖流域人口主体——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资金投入预算:沿湖共有13个村委会。13个×1万元/个〃年=13万元

3、建设永久性环保标志牌

在沿湖人口密集、显眼的地段建设永久性环保标志牌,加大星云湖保护宣传力度,逐步改掉村民的生活陋习,使公众从被动到主动,提高公众参与保护的积极性。

资金投入预算:15块×2万元/块=30万元

4、雨季河道冲刷物打捞

在入湖河道的管理上,我县已建立河段长负责制,但成效并不明显,特别是雨季到来时,全年有500吨左右的垃圾、杂物等

从河道直接排放至星云湖,给水体区造成直接污染,需配备相关环保人员进行打捞,并负责星云湖长期保洁工作。

资金投入预算:

20人×0.8万元/年=16万元

5、配备综合执法快艇

现有执法快艇老化、使用年限过长、油耗大,为进一步加强星云湖渔业资源管理、综合环境保护等工作,需配备5条综合执法快艇。

资金投入预算: 5条×7万/条=35万元

6、保护星云湖土著鱼种基地建设

一是新建中渔村大鱼塘大头鱼保育基地,面积约45亩,初步投资40万元;

二是重修大营湾跳鱼沟星云白鱼(真白鱼)保育基地,初步投资30万元;

星云湖土著鱼种基地建设初步资金预算:70万元 以上六项合计投入资金预算173万元。

星云湖治理要坚持把加强管理、落实各项非工程措施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强化县、乡、村的治理管护责任,继续实行星云湖月检制,不断完善入湖河道河段长负责机制,建议设立每年一天的星云湖环境保护日活动,以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参与保护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江川的“水更清”、“天更蓝”贡献力量。

江川县星云湖管理局 2010年9月13日

第五篇:镇防洪减灾工作方案

镇防洪减灾工作方案

洪涝灾害是我镇危害最大,造成损失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为进一步加强我镇防洪减灾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较快发展,现提出如下加强防洪减灾的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防洪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镇汛期常形成区域、突发性、持续性、短暂性强降雨,极易引发洪涝灾害,防洪减灾形势比较严峻,各村(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尽最大努力限度地减少洪灾损失。

二、加强防洪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以()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贯彻“全面规则、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坚持防抗洪灾与防抗地质灾害并重、镇村并重、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重,全面提高防御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总体目标:加强河道管理,规范人类活动,保障河道行洪安全,提高防御洪水能力,努力构建人水和谐社会。把洪涝灾害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要发挥水库调洪消峰作用,运用各种科技手段,完善各类防洪预案,使预案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有效性。

三、积极推进防洪减灾体系建设

1、完善各项防洪减灾预案。镇村两级要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防范地灾预案、紧急转移安置预案、防止灾后疫病预案、恢复灾后生产生活等部门预案,重点抓好村级预案的完善与落实。各村(场)、各有关部门的防洪减灾预案要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强各类预案的宣传与普及,特别要强化本地灾点,出险预案信号和转移路线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要完善镇级洪水预警报系统,对全镇属低洼地带、依山而建的重点行政村:()村以及小(一)、小(二)型水库增设布点,进一步完善镇级洪水预警报系统。

3、依法加强河道管理。一要加大制止向河道弃土弃渣行为;二要加强对涉及河道建设项目的监管;在已建成防洪堤的河道内,不得批准建设与防洪排涝功能无关的永久性建筑物;三要进一步规范河道采砂行为,严格规范禁采区和规定禁采地,树立警示标志,镇项目办要加快建设排水管网,防止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河道。

4、加强水库电站调度管理。镇防汛领导小组和水库电站管理单位必须亮度重视水库电站的防洪调度管理工作,科学调度水库泄洪。各村(场)、各有关部门在汛期要保质通讯畅通,并与上游水库、电站进行密切联系。此外,水库泄洪或发生特大洪水危及大坝安全时,水库管理单位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及时通知下游村(场)、镇zf和广大群众,以便及早做好应急准备。

5、积极推进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加强阔叶林特别是生态林的管护,推进水源涵养林及水土保持林的营建,严格控制天然林特别是天然阔叶林采伐,增强水土保持能力,提高流域防洪减灾功能。

6、加强防洪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大石溪、员盘溪、浮流溪、靖坑溪防洪堤工程与排涝设施的建设。各村(场)、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力度组织实施,努力提高防洪减灾的能力。

四、切实加强防洪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

落实防洪减灾工作责任制,防洪减灾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各村(场)要建立健全防洪减灾指挥机构,健全防洪减灾决策会商,落实责任制,各负其责,团结协作,加强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国土资源所:负责密切监控地质不稳易滑坡地带,制定并落实地灾点及易滑坡地带人员安全转移预案,对现有地灾点进行具体分析,分门别类地采取措施进行治理。龙其是灾后新村重点建设,要认真做好地灾点评估工作,避免增加新的灾害隐患。通过设立隐患地灾警示牌,建立群防群测网络,开展巡查排查等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外,公路站、城建站、供电所、卫生院、邮政支局、中小学、民政办、派出所以及农业、林业、畜牧水产、供销社等单位和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做好抢险救灾及抓好灾后恢复生产生活工作,确保社会安定稳定。

水利工作站:负责防洪抗旱工程的规划建设,农村饮水、水库保安、节水灌溉、山地水利、河道清水、水土流失治理等水利工程建设与完善,河道和堤防、水库、电站排涝等安全管理,涉河建设项目的报批等。

五、紧急防汛期

各村(场)主干必须确保到少有1人在岗,镇、村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成员坚守岗位,无特殊重要任务,不得离岗。对因领导不力,工作疏忽或处置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1、加强防汛队伍建设。各村(场)要高度重视防汛工作,配备责任心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充当,镇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及成员和村(场)防汛人员要增强防汛值班责任意识,加强防汛值班,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及时准确上传下达各项防汛指示、信息。

2、加强防洪减灾舆论宣传监督。各村(场)、各有关部门要做好防洪减灾宣传工作,发挥新闻监督作用,提高全社会的水患意识。遇灾害性天气,镇防汛抗旱领导小组要根据预案及时布预警信息,宣传部门要积极配合,对相关信息利用各种途径落实到村(场)、各有关部门,并注意及时更新,防汛新闻报道要遵守宣传纪律,确保舆论导向的正确。

3、加大防洪减灾资金投入。一要加大防洪排涝工程投入,二是确保防汛专项经费。镇、村(场)财政每年应安排一定的防汛经费,用于防汛备汛、防汛抢险物质器材购置和水利水文设施应急抢险。

下载望江县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设想[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望江县防洪减灾非工程措施设想[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望江乡中心学校防洪工作自查报告

    汉台区望江乡中心学校 防汛工作自查报告根据区教育局的要求和指示精神,结合最近阴雨天气增多的实际,为进一步做好我乡各校的防汛工作,我们对乡属学校的防汛工作开展了细致的排......

    防洪防汛措施

    防洪防汛措施 为切实做好雨季防汛工作,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和避免人员财产损失,现将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秦皇半岛项目部防洪防汛工作安排如下: 一、防汛总目标 按照......

    防洪防汛措施

    厦门会展中心岸段沙滩修复工程 防 洪 防 汛 措 施 葛洲坝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厦门会展中心岸段沙滩修复工程项目部 二0一二年二月十二日 厦门会展中心岸段沙滩修复工程......

    防洪排涝措施(最终定稿)

    防洪排涝措施 本矿为低山黄土丘陵区,在本井田范围内无常年性河流,沟谷均为季节性流水,只有雨季时才有洪水排泄,冬季干枯,季节性河流通过聚财塔煤矿前的沟谷后,由东南向西北汇集流......

    防洪防汛措施

    防洪防汛措施1、提高安全意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安全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安排24小时值班,确定安全工作职责,明确各部门分工,作好指挥调度及协调配合,形成齐抓......

    防洪防汛措施

    防洪防汛措施 一、制定防洪防汛措施的目的 为切实做好雨季昉汛防汛工作,保证项目施工生产的安全顺利, 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和避免公司财产损失,特制定本措施。 二、项目部防汛防洪......

    防洪防汛措施

    防洪防汛措施 为了更好地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的“三防”方针,共同做好项目部防洪防汛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项目部实际,在“三防”领导小组的......

    防洪防汛措施范文合集

    附件:转发省建设厅《关于加强汛期建筑施工 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的通知当前我市已进入汛期,突发性暴雨出现频率高、强度大。据气象部门预报,后天台风“珍珠”即将入侵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