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时间:2019-05-13 19:24: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第一篇:XX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XX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以民为本谋开局

塑造海滨新乡村

我们陈家港镇蟒牛村位于xs县陈家港镇最北端,西沿灌河,北临黄海,是一个滩涂资源丰富、农副渔业相结合的农业村。现有人口1395人,劳动力581名,耕地面积2569亩。XX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79元,人均可支配村级积累105元,分别比“九五”期末增105%、48%和95%。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下,今年我村被列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被市明确为市四套班子领导新农村建设联系村,我们感到既有压力,更有动力。今天市委专门召开新农村建设座谈会,值此机会,现将我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及下一步打算汇报如下。

一、今年以来新农村建设情况

今年是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开局之年。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5句话20个字”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谋开局,着力以新产业致富农民,以新环境塑造农民,以新技能武装农民,以新风尚引导农民,全面推进村级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为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坚持以新产业致富农民,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经济是基础,发展是关键,富民是核心。为此,我们坚持把发展富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从农民增收最快捷、优势最明显的产业抓起,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一是依托滩涂资源优势,做特海水养殖业。充分利用地处黄海之滨,拥有近万亩滩涂的资源优势,开发海洋滩涂面积XX亩,大力推进四鳃鲈鱼、史氏鲟鱼、美国红鱼以及对虾、蟹、蛤、蛏、螺、紫菜等海洋农产品立体化养殖,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海洋养殖业生产体系。二是依托特色农产品,做精农产品加工业。聘请海洋水产研发院校专家专门研制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水产食品,以鱼虾蟹贝藻等为原料,通过技术改造,开发出一批腌、醉、糟、烤干制品和罐头制品,新上2条精细加工生产线,以产业化经营带动渔业经济快速发展。通过经营牵动、加工带动、市场拉动等方式,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三是依托区位优势,做强沿海化工业。利用盐城陈家港化工集中区的辐射优势,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发展化工配套、原料产品,强力打造临海工业区。今年新引进投资1000万元的昆山赛阳化工、沪响化工等2个项目均已投产,投资6000万元的上海造船厂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已完工。

2、坚持以新环境塑造农民,改善新农村建设的整体面貌。一是以优化空间布局为重点,高起点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抢抓国家建设蟒牛发电厂的机遇,根据产业特征和区位特点,按照积极推进“三个集中”的原则,聘请泰州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村庄建设布局规划和集中居住点建设详规,将全村合理划分为生活居住、电厂建设、工业发展、水产养殖和基本农田等五大功能区,体现了集约用地、集聚发展的原则,为国家建设发电厂预留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规划环境。二是以农村本文于网络站实事工程项目为载体,大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集中开展村庄河塘整治和河道疏浚,抓住冬春有利时节,村党员干部带头,人机齐上,全力以赴,集中疏浚河道4600米,河塘整治调挖土方1.35万方。完善水利设施建设,筹集资金5000元,修建涵闸8个。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县卫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自筹资金1.1万元,新建村高标准公厕1座。三是以集中居住点建设为先导,强势头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县有关部门支持下,规划沿村中心路东侧250亩农民集中居住区,以组团式为单元,规划实施到位后人均建设用地90平方米,住宅规划建设以双拼、联排公寓式建筑为主,设计实行“寝居、食寝、净污”三分离,1200米长的中心水泥路直通规划电厂厂址,第一组团新农宅、水、电、通讯等公共服务设施正在紧张的建设之中。

3、坚持以新技能武装农民,激活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受益的主体。没有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突出解决农民观念落后、致富能力不强、向二、三产业转移缓慢等问题,从根本上激活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内在动力。我们以培训为抓手,实施三大培育工程:一是观念更新培训工程。组织35名村民本文来自之音,海量精品免费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南下华西学习,并邀请了10余名客商来访,面对面与农民进行思想交流与沟通,使村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封闭陈旧的思想和落后的观念受到了冲击,精神面貌为之一新。二是就业技能培训工程。邀请县委农办、农林局、科技局、劳动局等职能部门围绕重点特色产业,因人施教,择业受训,培训农民近1000人次,增强了农民群众科技素质和致富技能。目前,全村从事海洋打捞业劳动力占全村总劳动力的62%以上,投资创业农民152人,创业投资总额250万元,其中年经营收入10万元以上养殖业大户达52户。三是法制意识培训工程。邀请县、乡司法部门到村组开展“法律咨询入户”活动,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农民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和维护自身权益。

4、坚持以新风尚引导农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一是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为根本,创新民主管理方法。积极推进“四民主两公开”各项制度的落实,定期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村重要工作事项和重大财务项目进行公示,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二是以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为基础,创新组织制度建设。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大力推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和村干部“目标承诺”制度,推进村“双强”型干部队伍建设,村干部达“双强”比例达100%。三是以道德评议活动为手段,创新文明创建载体。每季度开展一次村文明户创评和道德评议活动,将科普教育、道德建设、文明风尚、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等纳入创评内容,组织村老党员、老教师等成立道德评议会,对全村农民、农户的道德行为进行评议,并请部分村民代表打分,将评议得分情况公示上墙,接受群众监督,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二、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借这次会议的强劲东风,围绕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高标准要求和规划的高定位目标,抓好沿海开发机遇,抓住当前有利时节,抓实各项工作措施,重点加快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进度、加大新农村“新五件实事工程”项目实施力度和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力争以新农村建设的新的阶段性成果向上级党委、政府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困难和建议

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问题。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投入,尤其是许多公益性建设仅仅靠村级集体积累、村民筹资以及其他社会化融资是微不足道的。在自力更生,发挥村一级集体和农民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我们急盼上级党委和政府对示范村、联系村建设上在政策、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诸多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同时能够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

第二篇:*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村地处富阳市西端,东临渌渚江,紧挨23省道,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全村农户142户,总人口438人,耕地面积480亩,山林面积3600亩。2005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人均收入元。2005年被评为富阳市“百千”工程重点整治村、市生态村和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一、以“百千”工程为抓手,加大环境整治力

去年以来,**村围绕“百千”工程重点整治村的工作重点,根据本村自然环境和村宅散落的特点,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制订了高标准的村镇规划,建立了村宅中心区、商贸文化区、休闲健身功能区;首先加大“空心村”整治力度,筹措资金11万元,wenmi114.com先后拆除23户52间1720平方米的破旧房屋和乱搭乱建建筑物,拆除率100,同时加大“赤膊房”的整治力度,采取镇资助一点、村补助一点和农户自筹一点的方式,完成22幢“赤膊房”的粉刷;其次是以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4万元完成了**至毛岭头长550米、宽7米的主干道铺浇,投资80万元,新建了1204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和村办公楼,投资12万元,安装路灯38盏、新建灯光篮球场和科普图书室,投资40余万元,疏浚沟渠、埋设污水管道2100米和道路护岸4125平方米,新建了生态公墓。目前全村道路纵横交错,沟渠排放通畅,供水、供电、通讯、电视、卫生等公共设施基本配套,呈现出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气象。

二、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去年以来,村支两委会结合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工作思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式,大力引进项目、资金,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成功引进了登城建材有限公司投资2900万元、年产100万吨的水泥生产线和投资500万元、年产石料300万吨的瑞富矿业有限公司,为村级公共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对照新农村建设要求,明确新一轮发展思路

2006对照市委、市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村支两委及时召开村民组长以上干部扩大会议进行讨论,对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征求到的各方面意见建议,结合本村实际,制订2006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及时完善和制订各类议事制度,规范办事程序;

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及时挖掘和培养年轻干部,充实后备力量;

三是加强经济建设,想方设法引进企业及资金,解决群众就业增收和壮大集体经济;

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百千”工程整治建设后续工作,完善村道路两边绿化和沟渠砌坎、铺浇,不断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五是加强实事工程创建,着力解决村民饮用水问题,进一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第三篇: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村总面积3平方公里,17个村民组,农户599户,耕地面积500亩,山林面积3400亩,企业(基地)21家,是个山多田少的村庄。全村拥有大小、机动车辆112辆,摩托车500辆,手机450只,电脑39台,互联网入户31家,固定电话460余门,程控电话入户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全村基础设施完善,社会秩序井然,民风淳朴纯

正,文明新风层出不穷。曾多次荣获“中华优秀单位”、“江西省农村先进村落社区”、“江西省文明村”。2006年被评为“上栗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村庄”。

2006年,××文明自然村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在新农村建设中,该自然村全面规划,齐抓共建,各项工作和谐发展。

一、发展农村经济,实现生活宽裕

该村借助区位优势扬长避短,拓宽致富路子。一是发展工业,走以工促农、以工兴村的科学发展之路。做活煤炭、鞭炮传统产业。从技术、安全、管理等主要环节入手挖掘潜力,使以前连年亏损的老煤矿焕发了青春,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并取缔家庭作坊式生产鞭炮模式,将花炮加工基地建在远离居民点的山坡上,同时进行技术提升改造,建成正规的生产厂。二是扩大招商引资。优化招商环境,巧用地域边界优势,吸引了湖南等一大批客商落户××,引进了为花炮生产企业提供配套产品的相关生产厂商,所需的包装、原材料等大都能在村内就地采购,为企业节约了成本,形成了规模效应,从而将传统产业做成了优势产业。三是做活运输业。依托便利的交通优势,将运输业做大做强。四是拓宽就业渠道。目前,村上配备电脑39台,建立了信息网站,利用网络为村民提供致富信息,培训青年掌握两门以上实用技术,收集发布农产品营销动态等,提高了村民驾驭市场的能力,全村基本实现了村内就业,还接纳了来自外村的600余名劳动力。

二、加强基础建设,实现村容整洁。

××村制定了《发展远景规划》,实现了“五化”、“五通”、“六有”,将改水、改路、美化、亮化村容村貌列入重点工作计划,注重人居环境的改善。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硬化道路面积56000多平方米,全村实现水泥路组组通,文明自然村入户道路全部硬化。安装高杆路灯35盏,既方便村民晚上外出、活动,又起到了美化效果。大兴水利,改造农田。修建了760米的水泥渠道,疏通了2480米的两条灌溉水圳,改造河道1000米,使过去260亩的深水低产田变成了良田。二是大力改善人居环境。通过村民自筹和村上补助新建房屋9户,每户村上补助4000元,其中1000元专门用来改水改厕。目前90%以上的房屋已贴上墙面砖。组织实施“三清三改”,新建了两个自来水工程,全自然村完成改水改厕100%,村民都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和水冲厕。开展“植树造林、妆扮家园”活动,引导村民在屋前屋后栽种花木,美化庭院。提出了“一户十棵树,十盆花”的口号。还封山育林3400亩,新建了一个30多亩的苗木基地,村道两旁建成绿化带,设有花坛、石桌、石凳。增配保洁人员,成立保洁队伍,新设40多个垃圾箱,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道路长期保洁。

三、创新活动载体,促进乡风文明。

该村注重打造文化阵地,文体设施齐全,新建了健身广场、文化大院、多媒体教学楼和农民夜校。在村部门口建立了一个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广场。添加了活动设施,购买了军鼓、腰鼓、表演服装、音响设备等,特别为青少年购买了一批图书、图片;为老年人建立了门球场,添置了太极剑、花棍、牌桌等。村上建立了秧歌、腰鼓、军鼓、门球、舞蹈等队伍,还搭建了戏台,组织村民自编自导自演,让村民登台表演歌舞、小品、春锣、花鼓戏、狮子舞等民间艺术,定期组织青少年进行演讲比赛、书画作品展等活动。每年开展“十星文明户”评比活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90%的农户获得了“十星文明户”称号。

该村还新建了一个全省唯一一家村级无线广播站,每家每户开通调频喇叭;完善了有线电视站,使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广泛开展了“破陈规、革陋习”活动,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开展“尊师重教”活动,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文化氛围。

四、抓好村务公开,实现民主管理。

该村成立了村务监督小组及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健全村规民约、村民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及村级帐务代理制度,定期公开财务、计育、民政优抚、升学奖金等。健全农民理事会,理事会每月定期召开会议,对试点自然村的集体资产处理、公益事业建设等日常事务,进行事前听证、参与决策,引导村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推动村民志愿服务活动,让村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第四篇: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我们**村共有耕地面积2050亩,辖13个村民小组,2380口人,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4600元,全村以民用采暖、造纸机械加工业为主,现有企业10个,年产值达1.8亿元。在创建和谐新农村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战略,抢抓机遇,因地制宜,努力推进

和谐新农村建设,在“抓”字上下功夫,在“新”字上求突破,努力做到“六抓六新”。

一抓农民增收,发展新产业。在创建和谐新农村过程中,在工业发展上,我们村注重结合本村实际,给村内企业提供用地、用电、用水方面的优惠,帮助企业筹集资金解决实际困难,协调企业与村民间的关系。如:在桑宝公司新型采暖炉项目的征地工作上,有一少部分村民思想落后,成见较深,甚至到企业滋事生非,村干部就多次上门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及时化解了村企矛盾,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生产发展环境;此外,为国盛机械厂等新建企业在调整用地、生产线路架设方面提供帮助,保证了企业前期筹建和正常运转。村两委的服务跟上了,村内企业与村民的关系理顺了,农民增收也就有望了。我们依托桑宝、机械厂等龙头企业,积极解决村内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仅2005年,就安排村民就业100余人,直接促进了村民增收。农业发展上,我们在稳定两大优势企业的同时,下大力气进行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重点发展了养殖业,全村共有规模养殖户6户,特色养殖户12户。此外,我们鼓励村民种植冬瓜、地黄等经济作物达500多亩,经济效益显著。工农业的协调快速发展,不仅吸纳了大批劳动力,也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2005年,全村青壮年劳动力务工率达80,村内种植户、养殖户、产品加工运输户等专业户占全村户数的45,全村人均纯收入达4600元,同比增长20%,非农业收入已占总收入的70%,全村经济发展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二抓精神文明,提倡新风气。我们以创建文明村为切入点,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积极引导村民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我们还投资4万余元,建起了高标准农村文化活动中心,设“四室”、“一场”、“一校”、“一台”和“六个协会”,初步具备了政治理论学习、法纪教育、文体活动、科技服务等功能。农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建立和完善,极大地满足了村民求富、求知、求乐的需要。今年春节,村里还组织了沁阳、焦作、济源三地农民门球邀请赛,活跃了村民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受到了全村群众的一致欢迎。为了让村民看上有线电视,村两委积极与广电局协商,促成有线电视进村,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6%。如今,我们村的村民逐渐养成了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习惯,村里无不赡养老人现象,无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现象,无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闹访现象,治安案件发案率显著下降,逐步形成了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新风尚。

三抓素质提高,培育新农民。创建和谐新农村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我们村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要求,充分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积极联系市科协、省农科院、省农大等科研单位,建立了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对村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他们运用科技致富的本领,切实增强了村民转移就业和独自创业的能力。通过培训,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舞台。

四抓环境整治,营造新环境。我们村坚持以“创优美舒适环境,建文明和谐新村”为目标,以整治脏乱差现象为突破口,从整治环境卫生、提高生活质量入手,广泛发动群众改水、改厕、改灶、改路,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做到了道路畅通、农居清洁、院落整齐、圈厕卫生、生活区和生产区分离。为了确保村内环境整洁,我们拿出1万元,组建了专门的环卫队,设立了固定的垃圾倾倒点、填埋点,彻底解决了村里脏乱差的顽疾。同时,投资20余万元,对村内所有大小街道的路面进行了硬化修复,架设路灯60多盏,对街道两侧进行了绿化,村里的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基本完成。为改善全村人的吃水条件,村里还投资5万元新打深水井1眼,目前,正与市自来水公司联系铺设自来水管道。

五抓村务公开,构筑新体系。村两委班子十分重视村务政务的公开和民主决策,凡涉及全村的大事,关系群众利益的事务,都提请村民代表大会议论、决策。尤其是财务方面,村理财小组的职能得到了强化,任何开支未经小组审核的均不能入帐,村内财务状况的透明化,让村民对本村财务“心中有数,心服口服”。我们还健全完善了村民自治机制,认真制定了新农村创建规划以及学习宣传、文化教育、法制道德、日常活动的目标、制度等,切实保障了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面提高了民主自治的程度,使新农村创建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六抓先进性建设,增强新活力。创建和谐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

第五篇: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我们**村共有耕地面积2050亩,辖13个村民小组,2380口人,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4600元,全村以民用采暖、造纸机械加工业为主,现有企业10个,年产值达1.8亿元。

在创建和谐新农村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战略,抢抓机遇,因地制宜,努力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在“抓”字上下功夫,在“新”字上求突破,努力做到“六抓六新”。

一抓农民增收,发展新产业。在创建和谐新农村过程中,在工业发展上,我们村注重结合本村实际,给村内企业提供用地、用电、用水方面的优惠,帮助企业筹集资金解决实际困难,协调企业与村民间的关系。如:在桑宝公司新型采暖炉项目的征地工作上,有一少部分村民思想落后,成见较深,甚至到企业滋事生非,村干部就多次上门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及时化解了村企矛盾,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生产发展环境;此外,为国盛机械厂等新建企业在调整用地、生产线路架设方面提供帮助,保证了企业前期筹建和正常运转。村两委的服务跟上了,村内企业与村民的关系理顺了,农民增收也就有望了。我们依托桑宝、机械厂等龙头企业,积极解决村内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仅2005年,就安排村民就业100余人,直接促进了村民增收。农业发展上,我们在稳定两大优势企业的同时,下大力气进行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重点发展了养殖业,全村共有规模养殖户6户,特色养殖户12户。此外,我们鼓励村民种植冬瓜、地黄等经济作物达500多亩,经济效益显著。工农业的协调快速发展,不仅吸纳了大批劳动力,也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2005年,全村青壮年劳动力务工率达80%,村内种植户、养殖户、产品加工运输户等专业户占全村户数的45%,全村人均纯收入达4600元,同比增长20%,非农业收入已占总收入的70%,全村经济发展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二抓精神文明,提倡新风气。我们以创建文明村为切入点,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积极引导村民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我们还投资4万余元,建起了高标准农村文化活动中心,设“四室”、“一场”、“一校”、“一台”和“六个协会”,初步具备了政治理论学习、法纪教育、文体活动、科技服务等功能。农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建立和完善,极大地满足了村民求富、求知、求乐的需要。今年春节,村里还组织了沁阳、焦作、济源三地农民门球邀请赛,活跃了村民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受到了全村群众的一致欢迎。为了让村民看上有线电视,村两委积极与广电局协商,促成有线电视进村,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6%。如今,我们村的村民逐渐养成了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习惯,村里无不赡养老人现象,无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现象,无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闹访现象,治安案件发案率显著下降,逐步形成了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新风尚。

三抓素质提高,培育新农民。创建和谐新农村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我们村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要求,充分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积极联系市科协、省农科院、省农大等科研单位,建立了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对村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他们运用科技致富的本领,切实增强了村民转移就业和独自创业的能力。通过培训,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舞台。

四抓环境整治,营造新环境。我们村坚持以“创优美舒适环境,建文明和谐新村”为目标,以整治脏乱差现象为突破口,从整治环境卫生、提高生活质量入手,广泛发动群众改水、改厕、改灶、改路,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做到了道路畅通、农居清洁、院落整齐、圈厕卫生、生活区和生产区分离。为了确保村内环境整洁,我们拿出1万元,组建了专门的环卫队,设立了固定的垃圾倾倒点、填埋点,彻底解决了村里脏乱差的顽疾。同时,投资20余万元,对村内所有大小街道的路面进行了硬化修复,架设路灯60多盏,对街道两侧进行了绿化,村里的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基本完成。为改善全村人的吃水条件,村里还投资5万元新打深水井1眼,目前,正与市自来水公司联系铺设自来水管道。

五抓村务公开,构筑新体系。村两委班子十分重视村务政务的公开和民主决策,凡涉及全村的大事,关系群众利益的事务,都提请村民代表大会议论、决策。尤其是财务方面,村理财小组的职能得到了强化,任何开支未经小组审核的均不能入帐,村内财务状况的透明化,让村民对本村财务“心中有数,心服口服”。我们还健全完善了村民自治机制,认真制定了新农村创建规划以及学习宣传、文化教育、法制道德、日常活动的目标、制度等,切实保障了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面提高了民主自治的程度,使新农村创建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六抓先进性建设,增强新活力。创建和谐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我们村以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按照“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管理、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总体目标,切实解决本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务求取得实效。我们按照柏香镇“六好”村街的创建要求,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继续实施“双强”工程,切实加强了班子建设和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增强了党员干部服务“三农”的实力,使之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劲动力,真正把先进性活动建成村民长期得实惠的满意工程。目前,村两委班子风气正、人心顺、想干事、比创业的氛围已初步形成,为创建和谐新农村活动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和思想基础。

二、存在问题

一是整体发展意识不够强,党员、群众还没有形成“全员动员、人人招商”的浓厚氛围。二是地理优势、产业优势发挥不够,没有能够在现有基础上挖掘潜力,多渠道、全方位进行招商引资力度不够。三是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凝聚力需进一步加强。四是党员致富、带富能力、依法办事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五是发展经济的措施不够,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力度还需加大。

三、下步创建思路

随着第三批先进性教育的不断深入,村两委将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先进性,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加大和谐新农村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发挥紧靠沁伏路的地利优势,依托民用采暖、造纸机械行业,通过把这两大产业做大、做强,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剩余劳力安置,全面协调工农业发展,为改善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生活,为创建一个和谐、文明、富裕的新伏背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绩。

下载XX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工作汇报[范文大全]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工作汇报 我作为第二批新农村指导员,特别荣幸地被派驻到举世闻名的古崖画之乡xx佤族自治县xx乡xx村。自XX年2月19日进村以来,我认真落实省、市、县各级党......

    黄牛咀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黄牛咀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各位领导: 大家好! 我就我们黄牛咀村新农村建设今年以来所做的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以下汇报,望多指导。 一、基本情况。 黄牛咀村位于河口镇政府以东2.......

    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启动之年。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认真按照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精神,......

    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xx村位于x县x镇西北隅,占地面积x平方公里,共辖x个村民小组,总人口x人。全村地处丘陵地带,主要以低山丘陵为主,四面环山,山峦叠嶂,植被茂盛,全村森林覆盖率达x%以......

    街道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街道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文章标题:街道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街道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一、1-4月份工作情况 1-4月份,※※街道完成新上技改投入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

    新农村建设情况工作汇报

    2007年以来,在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下,X镇以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为目标,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在试点建设的同时,逐步向全镇推进,落实各项措施,使农村面貌得到改善的同......

    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城口县庙坝镇罗江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城口县庙坝镇罗江村党支部、村委会 (2011年12月)各位领导,同志们: 城口县庙坝镇罗江村位于罗江河上游,距城口县城25公里,幅员面积15.8平方......

    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去年以来,我县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县情,扎实开展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点多面广、辐射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