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南昌市局绩效考核工作受到中央电视台连续关注
江西南昌市局绩效考核工作受到中央电视台连续关注
2013年06月05日
来源:江西省南昌市工商局
5月3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报道了江西南昌市局细化岗位职责,量化考核指标,兑现考核结果,激发队伍活力的内容。这是中央电视台第6次报道该局公务员绩效考核工作。
近年来,江西南昌市工商局以提高服务发展效能为目标,以深化岗位绩效考核为抓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考核模式,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覆盖基层(公务员)、机关(公务员、事业人员)、县区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三位一体”绩效管理体系,有力加强了队伍管理,激发了队伍活力,增强了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并被确定为国家公务员局、国家工商总局在全国工商系统设立的公务员考核工作联系点。该局的做法是:
一、科学合理设计考核指标体系,解决“考什么”的问题
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考核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考核工作的难点。该局以公务员考核“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要求和基层分局、机关、领导班子履职为目标,按照整体一致性、共性个性兼顾、规范性与操作性结合的原则,采用目标管理法、质量管理法、标杆管理法、行为锚定法等管理学上常见的技术方法,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一)体现分级分类分岗。以工商“三定”方案、省市政府赋予的重点工作、各层次各类型公务员岗位职责为立足点,依据工商机关履行服务发展、市场监管、食品安全、消费维权和行政执法五大职能的要求,制定基层分局、机关公务员和领导干部考核标准,科学量化考核指标体系。设置基层、机关公务员考核指标为共同类、管理类和业务类三大类指标。其中,共同类指标是均为12项,主要考核公务员的“德、廉”。基层分局管理和业务类指标共110项,主要考核公务员的“能、勤、绩”。机关处室共量化成413项考核指标,成为被单位考核的“一局一表”或“一处一表”。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由其分管的机关科室、基层分局和民主测评成绩构成,其中机关科室考核指标共220项。在此基础上,根据公务员岗位职责和能力素质,把单位指标尽量均衡地分解到每名工作人员,成为基层、机关公务员和领导干部考核的“一人一表”。通过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实现考单位与考个人、考事与考人的结合,使每个单位和每名公务员清楚地知道应该“干什么、怎么干”,从而充分体现考核的导向作用,使之为转变职能、提高效能、提升质量的“指挥棒”。
(二)体现指标量化。把基层分局、机关处室和县区局应当履行的职责和承担的工作,量化成具体指标。对考核内容、权重分值、设置依据、数据来源、评分标准以及责任区分等关键要素进行明确,做到指标可衡量、能追溯、易核实,并使每项指标实现“分值化”。特别是针对机关工作相互关联交叉,需要团队协作和公务员分头承担的特点,在考核指标体系中设置了“责任权重系数”和“工作量系数”。通过这样的设置,在机关承担工作量大、工作任务较重的公务员的考核成绩也相应提高,从而解决了“干多干少一个样”问题,增强了不同岗位公务员考核的可操作性。
(三)体现标准适度。在指标标准设置上,既防止标准设置过高而难以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又防止标准设置过低达不到履职要求,失去考核的激励作用,更造成工作上失职。因此,坚持指标设置的动态调整,每年对考核内容、指标分值和权重进行合理调整,使考核指标更加贴近工作实际;坚持指标适度的标准,起到“站着摸不到、跳着够得着”的效果。每年初,从提升工作标准的角度出发,对上年度考核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查找工作中的“弱项”和“短板”,适当调高上年度扣分较多、工作“弱项”指标的分值和权重。同时,根据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把已完成的工作内容及时从考核指标中调整出去,将本年度重点工作、上级部署的重要任务添加到考核指标中来。通过不断完善考核内容,调整考核指标标准,使考核真正成为推动工作进展和提高工作水平的有效手段。
二、合理设置考核周期,解决“何时考”的问题
考核过多过密,工作量较大,不好坚持;考核次数太少,又可能导致疏于过程管理,不能真实反映全部情况。只有保持合理考核周期,才能达到最优的管理效果。结合基层分局、机关处室和领导班子的工作特点,通过建立合理的月度、季度和半年考核周期,使考核周期更加科学,考核操作简便易行,实现由以往年底“一锤定音”式考核向常态化考核管理的转变。
(一)对基层公务员采用月度、季度考核方式进行。月度考核每月末进行,主要是检验考核指标平时落实情况。由基层分局长利用考核管理系统,从公务员“一人一表”的考核指标中,随机抽取10个指标进行考核,由系统计算出月考成绩;基层分局依据月度考核情况召开讲评会,分析存在问题,讲评每名公务员的优缺点,制定改进措施。季度考核每季末进行,由市局组织考核组,随机抽取被考核的基层分局,对110项指标进行考核,每个分局每年被抽考2到3次。考核系统对应分局公务员“一人一表”中的指标,自动将分局各指标得分换算出每名公务员的季度考核分数,使分局业绩与个人业绩相互关联,提高团队意识。基层分局季度考核的平均得分,即为分局年度考核成绩;公务员年度考核成绩,由月度、季度考核和年终共同类考核成绩加权构成。
(二)对机关公务员采用月度、上下半年考核方式进行。月度考核由机关处室组织,由局领导对处室每个月完成的工作质量、工作时效、工作创新和工作亮点“四个方面”,按照“优秀、良好、中等、差、不清楚”等次进行网上考核评价,考核系统计算出处室月考成绩;分管领导、机关内部人员对当月工作完成指标进行等次评议,形成个人月度考核成绩。半年考核由市局组织,对机关处室管理类指标、业务类10项主要指标进行考核和“360度”网上评议。组织考核人员依据标准,对指标逐项进行量化考核;组织局领导机关、基层单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服务对象等代表,登陆网上评议系统对每个处室进行评议。机关处室的月度和半年考核成绩,均由考核系统按照“一人一表”的要求,导入到公务员个人。机关处室年度、公务员个人年度考核成绩,均由处室和个人月度和上、下半年考核成绩加权构成。
(三)对县区局领导干部采用半年考核、年终考核的方式进行。半年考核,主要对各单位机关科室共220项指标进行全面量化考核;同时,直接从考核系统中抓取基层分局的考核成绩。年终考核,主要是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网上民主测评。由基层、机关考核和民主测评三部分成绩,构成班子年度考核成绩。同时,通过考核系统,设定领导干部分管基层和机关科室,直接把单位考核成绩导入到领导干部个人,实现考单位与考个人的同步。
三、创新考核方法手段,解决“怎么考”的问题
公务员考核从指标建立、过程管理、多元考核评价、结果反馈、改进实施来看,整个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和繁重工作量,单纯依靠手工操作必将带来很大的管理成本和较低工作效率,导致公务员考核目标难以实现;公务员考核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保持上下一致性、标准化,如果单纯依靠简单的表单与制度,很可能导致各个层级、各个子系统的变形走样,难以形成规范的体系和统一的标准。因此,在公务员考核过程中需要依靠信息科技的支撑,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考核管理手段,提升公务员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和简便性,使公务员考核的推动实施更加有生命力。为此,该局与上海复旦大学公共绩效与信息化研究中心合作,开发了基层、机关和领导班子考核系统和指挥驾驶舱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具备工作计划、小结管理、考核查询、成绩生成和监控管理等功能。与此同时,充分对接该局开发使用的信息化业务平台,运用与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考核方法,使考核数据采集透明客观和简便快捷,保证了考核持续发展。考核数据的采集主要运用以下三种方式。
(一)业务系统自动采集。考核信息系统自动采集食品备案查询系统、12315申诉举报系统、E-工商业务系统等8个业务监管信息系统的数据信息,得出相关考核指标分数;开发的会议、网上学习系统,对被考单位的会议时间、会议内容和公务员个人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抓取数据后自动生成考核成绩。
(二)现场采集录入。组织考核人员对照考核标准和要求,现场采集业务数据。通过查看机关佐证的纸质或电子文档材料;对需现场查看的指标内容进行实地检查;对需从工商业务平台获取的考核内容,随机抓取指标数据进行查看。并把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录入系统,由系统自动生成考核成绩。
(三)职能部门平时采集。由办公室、监察室、人事处等部门,依据上级平时的通报、表彰奖励和综治信访、工作创新等情况;对群众举报、网络投诉调查结果,综合统计进行数据采集后录入系统。通过加大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考核,使考核操作更加快捷,数据采集更加真实,数据处理更加智能,同时尽量减少面对面考核,降低考核成本,提高了考核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四、引入多元考核主体,解决“谁来考”的问题
一方面引导公务员积极参与考核,另一方面把领导评价、群众评价、相关职能部门评价与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坚持多渠道、多角度地评价,避免以偏概全;并完善考核人员监督管理机制,努力提高考核客观性和公信力。通过引入多元考核主体,不仅能解决定性评价的客观准确、公平公正的问题,而且充分展示工商工作、让社会公众了解工商工作,提升公众的满意度。
(一)建立考核人员进出机制。通过培训、考试、签订责任状等程序,建立了由专业人才、局机关业务骨干、基层公务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经营户代表共同组成的考核人才库。考核时,利用开发的随机抽取软件,从人才库中按要求比例抽取考核人员,组成考核组进行现地考核。对违反考核纪律的考核人员,一经查实,一律从考核人才库中除名。
(二)引入外部评价机制。在基层分局考核时,引入服务对象评价机制,在“南昌红盾网”上开通了“工商工作满意度评议平台”、局长信箱和民声通道,社会群众和服务对象可登陆网上评议平台对单位和个人进行评议投诉,投诉情况经市局查实,即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机关和领导班子半年考核时,分别邀请各县区局负责人、基层分局长、服务对象、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媒体代表共200人,对机关和领导班子依法行政、效能建设、优质服务、服务基层、团结协作、廉洁从政等方面进行“360度”网上评议,真正把基层的评价、群众的呼声,作为多路径评价工商的“风向标”,增强考核评价的准确性。
(三)完善考核监督机制。一是利用考核信息系统随时监控考核组在实地考核中流程是否规范、内容是否完整、数据是否即时上传。二是建立暗访制度。由人事处、监察室组成暗访小组,对考核过程进行实地暗访,纠正考核不规范行为。三是建立公示制度。全系统人员可随时进入考核系统,查阅扣分点及加、扣分备注资料。四是建立复议制度。对考核扣分和排名有异议的,可由基层、机关和县区局提出书面申请,由市局进行复核。对复核结果还有异议的,由局长办公会裁定。
五、完善绩效激励机制,解决考核结果“怎么用”的问题
考核结果的使用,直接关系到考核工作的生命力。在结果运用上,充分体现抓公务员考核就是抓培养的理念,通过制定实施《南昌市工商局公务员考核奖惩规定》,实现“三个倾斜”、作为“三个依据”、体现“三个优先”,拓宽考核结果使用途径,严格兑现奖惩,充分发挥考核结果的激励和鞭策作用,为公务员实现奋斗价值搭建公平公正的舞台。
(一)实现“三个倾斜”。一是优秀公务员比例向基层倾斜。机关优秀比例调至15%,基层优秀比例提高到20%。二是优秀公务员比例向考核先进分局、机关先进处室和先进班子倾斜。基层考核前三名分局的优秀公务员比例提高到40%,机关考核第一名处室的比例提高到30%;取消排名后三名基层分局、最后一名机关处室和领导班子优秀公务员的评定资格,并评定所在单位20%的公务员为基本称职。三是经费向考核先进单位倾斜。除正常下拨经费外,近两年共投入2139万元用于改善基层执法和办公条件;机关考核第一名处室当年度奖金发放系数为1.2,最后一名的系数为0.8;对班子考核前三名的单位给予重奖。
(二)作为“三个依据”。把考核结果作为公务员任用和奖惩的刚性杠杆,根据考核结果提名、奖惩和任用公务员,使公务员任用和奖惩有理有据、公开透明。一是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次评定的依据。近五年来,依据考核成绩排名,表彰奖励了957名优秀公务员。同时,有7名基层公务员被定为基本称职。二是作为公务员任用的依据。基层分局考核前三名的9名基层分局长得到提拔重用,进入县区局党组班子;排名前12名的副分局长提拔为分局长;排名后三名的9名基层分局长被免职,另行安排工作。机关考核第一名处室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推荐提拔的重要依据;最后一名处室主要负责人当年度评定为基本称职,次年仍为最后一名的予以免职。三是作为公务员进入后备干部的依据。基层分局排名前46名优秀公务员、机关排名前8名优秀公务员,被确定为后备干部。
(三)体现“三个优先”。一是优先安排优秀人员外出学习疗养。先后组织30名优秀基层分局长、10名优秀网格责任人和76名优秀公务员外出学习疗养。二是优先改善考核优秀公务员的办公条件。为考核优秀、工作成绩突出的46名公务员配发工作用笔记本电脑。三是优先安排工作条件艰苦的优秀公务员轮岗交流。对长时间在滨湖和偏远农村等条件艰苦地区工作的优秀公务员,优先交流到县城或城区工作。
通过公务员考核,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质量,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群众的充分肯定。一是提升了管理效能。利用开发的考核管理系统中指挥监控平台,在考核管理“驾驶舱”中依据管理权限对所属公务员进行全方位、全时段的跟踪管理,实现工作督察、指导整改、提高质量的紧密结合。2012年三季度考核后,针对个别基层单位查处“三无”产品能力不强的问题,举办了二期共248名公务员参加的专题培训班,有效提高了公务员的业务水平。二是提升了服务水平。各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效率意识、质量意识进一步确立。比如,在设计企业年检考核指标时,要求每名公务员必须完成年检企业1200户,半年考核统计最多的达到2180户,大大提高服务企业的效率。三是提升了监管能力。通过考核,提高了公务员工作主动性、全员执行力和市场监管能力,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经营秩序,全市流通环节没有发生一起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全系统无一名干部因违纪违规而受到党纪政纪处理,无一例行政复议撤销案和行政诉讼败诉案。四是提升了对外形象。该局先后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全国工商系统法制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三年获得全省工商系统绩效评估第一名,连续三年荣获南昌市政府行政执法机关效能万人评议活动第一名;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等一大批先进个人。
第二篇:献血捐髓工作连续多年受到国家和省市红十字会的表彰嘉奖
献血捐髓工作连续多年受到国家和省市红十字会的表彰嘉奖,实现了品牌创建与红十字会发展的和谐共振。
成立了
2010年学校荣获全市无偿献血先进单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为发扬“厚德修行、文明修身”的优良传统,激发同学们热心公益的良好风尚,以及使同学们深刻了解“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宗旨,由化工学院团委发起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志愿活动在三月拉开帷幕,我院化工104班于3月26日开展了血站志愿服务活动。
6月14日是第七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献血日的主题是“向世界提供新鲜血液”。为提高同学们的血液安全意识,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献血活动中,6月13日,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学生干部参加“无偿献血·凝聚大爱”志愿服务活动,院团委的学生干部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准备过程中,学生干部们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同时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学生干部与参加活动的同学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讨论。在活动中,同学们在校园内及周边地区宣传无偿献血的知识及相关的健康常识,动员学生及其身边朋友关注、参与无偿献血,并讲解了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旨在唤起更多人们自觉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去。
此次活动增强了同学们志愿服务的意识和奉献精神。相信他们今后一定会积极的投身到公益事业中去。(魏博撰稿 李牧航编辑)
以“情系你我,奉献爱心”为主题的志愿无偿献血活动。
轻工纺织学院学生党支部的这次献血活动,充分体现了学院的人文理念。感恩回报于行,同学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志愿精神,向社会奉献了一片赤诚爱心,用美好的心灵谱写了无悔的青春。
2008年12月26日,齐齐哈尔市红十字中心血站举行了“无偿献血表彰奖励暨志愿者协会成立大会”。会上,表彰奖励了“无偿献血先进集体”及“无偿献血先进个人”。我校应用技术学院荣获“无偿献血先进集体”奖牌。
我院于2008年10月25日,与齐齐哈尔市中心血站联合举行了“文明修身系列活动之义务献血”活动。这次献血以“将爱心传递,将生命延续”为主题。全院学生积极响应学院团委号召,在学院团委的鼓励下献血热情高涨。正是这点点滴滴的热血,让整个社会有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真情的默默奉献。他们的行动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与文明素质及应技学子热心公益活动的信心和决心。将“爱心传递,将生命延续”是我们应技学子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这次我院获得“无偿献血先进集体”称号,体现了市中心血站对我院学生的肯定,展示了我院学生为社会事业奉献的精神。同时,也使我院有信心在今后的社会事业工作中,做得更好。1月17日下午,齐齐哈尔大学理学院的两间教室内热闹异常。许多大学生纷纷做化验、验血型,踊跃义务献血。这已成为该校学生们多年坚持的一项活动了。
高分子052班全体同学积极响应学院领导号召,在班主任正确引导下,由班级干部组织于10月22日参与到在南国数码手机城的齐齐哈尔市“造血干细胞”的行列中。
时巧不遇,正好赶上齐齐哈尔入冬以来的第一个寒日,寒风凛凛,但是同学们还是于早上九点准点到场志愿加入志愿者队伍,每位同学头戴志愿者服务队的帽子,身穿淡蓝色志愿者马甲,胸前戴有志愿者胸章,精神抖擞为血战工作。
同学们工作态度严谨、认真。当时天气过于的寒冷,班长让同学们轮流替换班,但是同学们都不愿离开光荣神圣的咨询台。慢慢的街上的人流逐渐地增多,咨询台地咨询事务也越来越忙碌了,有的同学悉心地指导前来要奉献爱心的献血者,有的同学一丝不苟地给献血者讲解献血的前、中、后应当注意的事项。
现场有许多人让我们感动:几位军人看到了血车的横批,毫不犹豫的拿起了手中的笔,填表要求报名献血,甚至有一位小伙子在献血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还要献出自己的爱心,在医生的劝导下,才是他放下了袖管,他的精神震撼了我们全体同学。
大学生不愧为天之骄子,有着高尚的情操,懂得救助他人,关怀他人。用自己的热血射出他人的生命曙光,用自己的爱心温暖他人的心田。
此项活动让更多的同学了解了献血常识和重要意义,并从思想上接受献血、乐于献血。广大同学也在活动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和保持了团员青年的先进性。
几年来,校团委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三年来,我们教育引导学生立足学校、面向社会,组织开展了区校共建、学雷锋活动、绿化美化校园、公益宣传、扶贫济困、义务献血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474项、人数达96105人次,义务献血2407人次,捐款243300元。数百名学生多次为齐齐哈尔绿博会、关东文化节、和平节提供志愿服务,受到社会各界与校内师生的广泛好评,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积极引领全校青年学生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实践了志愿服务理念,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今年,我校被授予全市“无偿献血公益事业爱心单位”;
每学期学校团委都会组织学生进行义务献血等公益活动,一些班级还会把团活的活动主题定为义务献血,以提高班级同学对献血的认识和参与献血的热情,据统计,我校学生每年义务献血总量达到30多万毫升,每年平均1500人次参与献血。同时,我校团委与齐齐哈尔红十字中心血站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每年都会派出大量的青年志愿者参与献血服务工作。今年,我们将以实际行动实践“向世界提供新鲜血液”这一口号,激励更多的青年学生加入到无偿献血和参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行列中,为医疗事业提供新鲜血液,推动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性发展。据市中心血站的负责人称,齐大学生献血一直是齐市的主要血液来源之一。在冬天这样的献血淡季,血源显得更为重要,为此,齐大理学院特地再次组织学生进行义务献血活动。当天共有120多名大学生献血达2.4万毫升,缓解了我市血库紧张的压力。同时,市中心血站还了解到,许多大学生家境贫寒仍坚持献血,为此从经费中拿出4000元钱资助了4名贫困学生,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传递爱心,关爱生命,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引导广大同学弘扬奉献精神,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齐齐哈尔大学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每年都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以各种形式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将无偿献血活动与学生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有机结合,在学生中大力宣扬志愿服务理念,帮助青年学生牢固树立“无偿献血光荣”的思想观念,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增强,全校师生无私奉献,志愿献血意识不断提升,参与无偿献血人数和血液量逐年增多,为推动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性发展,为构建和谐校园,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努力提高师生对无偿献血工作的认识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按照学校工作要求,结合上级志愿工作精神,学校每年都给予了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由学校校办和团委具体负责,并通过专题讲座、发放宣传单、播放献血宣传片等形式,对师生进行教育和引导,通过活动不断提高师生员工对该项工作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二、精心组织,积极参与,确保无偿献血工作不断持续深入开展
近年来,根据工作整体安排,以“世界献血者日”、“3.5学雷锋”、“国家志愿者日”等为契机,积极组织全校青年学生参加献血活动。一些班级还会把主题团日活动的主题定为义务献血,以提高班级同学对献血的认识和参与献血的热情。据统计,我校学生每年义务献血总量达到30多万毫升,每年平均1500人次参与献血。同时,我校团委与齐齐哈尔红十字中心血站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每年都会派出大量的青年志愿者参与献血服务工作。
三、选树典型,示范带动,引领全校师生着力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几年来,由于学校重视,组织得力,措施到位,师生参与无偿献血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多,“传递爱心、关爱生命、服务社会、献血光荣”的理念深植人心。师生中涌现出一大批志愿无偿献血先进典型,一部分学生每年献血2次,极大地推动了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学校也于2010年荣获授予全市“无偿献血公益事业爱心单位”光荣称号,应用技术学院团委也曾被市里评为“无偿献血先进集体”,对于在献血活动中表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学校授予其青年志愿者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以加大表彰和奖励。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厚德修行,文明修身,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今后,我校将激励带动更多的师生加入到无偿献血和参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行列中,为医疗事业提供新鲜血液,推动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