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食盐专营的改革方向及盐政执法的改进”
食盐专营的改革方向及盐政执法的改进
【摘要】而时至今日,食盐专营专卖制度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改善我国居民碘缺乏状况、稳定食盐市场,实现让利于民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同时,食盐专营的一些不足之处也逐渐显露出来。因此,加强和改进食盐专营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食盐专营改革可以说是势在必行,然而问题的重点在于,食盐作为关系着全国人民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生活必需品,食盐专营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以怎样的尺度来进行改革。才能既保证其生产效率、经济利益不断提高,又保证不会因为食盐的市场化而使其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进而影响全民的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就盐政执法方面而言,在食盐的生产,流通,仓储,销售过程中。除盐政部门之外,可能会涉及多个部门,不同行政区。因此,必须多部门联动,强化盐政联合执法。
【关键词】食盐专营;盐政执法;改革
一 关于加强和改进食盐专营工作的思考
在中国,食盐专卖制度自古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管仲提出的“官山海”政策。1996年5月,为加强食盐管理,保障食盐加碘工作有效实施,保护公民身体健康,国务院第197号令发布《食盐专营办法》,决定对食盐实行专营管理。《办法》的颁布,标志着新时期中国食盐专卖制度的确立。而时至今日,食盐专营专卖制度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改善我国居民碘缺乏状况、稳定食盐市场,实现让利于民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同时,食盐专营的一些不足之处也逐渐显露出来。因此,加强和改进食盐专营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食盐的生产,流通,仓储,销售过程中。除盐政部门之外,还涉及工商部门、交通管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等。因此,必须多部门联动,强化盐政联合执法。除了跨部门的联合执法,跨区域联合执法同样重要。此外,食盐的经营归根结底要在盐政部门的监督管理之下,走市场化道路。而要走市场化道路,必须转变以往的经营管理模式,开拓市场新局面。
(一)必须坚持食盐专营工作
坚持食盐专营这项原则不能变。
1.1996年5月,为加强食盐管理,保障食盐加碘工作有效实施,保护公民身体健康,国务院第197号令发布《食盐专营办法》,决定对食盐实行专营管理。这说明,坚持食盐专营工作是对国家政策法规的响应,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需求。2.除此之外,在实际操作中,食盐专营同样显示出了其优越性。
(1)食盐专营能够适应市场经济。食盐的指令性计划管理,能够实现市场经济要求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同时,食盐专营有利于盐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财政收入的稳定增加和确保消费者得到实惠。
(2)食盐专营有利于国家对盐资源实行有效的保护。我国盐资源丰富,有漫长的海岸线,有较多的储量大、品位高的井(岩)盐矿,有闻名于世的青海盐湖。除海盐外,矿盐资源不具有再生性。因此,盐矿资源的开发,必须有长远规划,必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平衡,必须实行有计划的开发和综合利用,这些保护性措施只有在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时方能做到。
合执法,跨区域联合执法同样重要。
(一)坚强多部门、多地区协作,强化联合执法
1.加强各部门协作
盐政执法的主力虽然是盐政部门,但在执法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公安部门、工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等多个部门。因此要做好盐政执法工作必须密切与其他部门联系,组成联合执法小组。只有多部门联合联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盐业犯罪问题。
(1)盐政执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犯罪分子阻挠执法,伤害执法人员的情况。此外,私盐销售常出现制贩一条龙的犯罪团伙,想要做到一网打尽是很困难的。这种时候,尝试和公安部门合作。组成“公安、盐业联合执法领导小组”,进一步强化盐业部门和公安部门的执法协作,全力保障盐政执法的顺利进行以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私盐假盐最终都将在市场、超市、以及各个零售店出售。而工商部门作为与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部门,掌握着作为私盐假盐潜在销售渠道—市场的信息。因此,与工商部门的合作意味着盐政执法可以减少盲区,减少漏网之鱼出现的可能性,同时可以全面提高执法效率。可以说,堵死了私盐假盐的销售渠道,即使对假盐私盐制造、贩卖者的致命一击。
(3)现在市场上存在着不少的假盐私盐,少数私盐假盐的仿冒程度较高,很难直接识别。此时就需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协作,加强对市场上出售食盐的质量监督和检验。盐政部门可以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不定时地对市场、超市、零售店中出售的食盐进行抽样检查。让假盐私盐无处藏身,切实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以及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4)除了以上三个部门之外,交通管理部门、卫生部门、新闻媒体同样是协作的对象。通过与交通管理部门协作,不仅可以加大对私盐假盐运输过程中的监管力度,起到震慑作用;通过与卫生部门协作,可以让广大群众了解食盐相关知识,认识私盐假盐对社会公民的危害,树立自觉抵制假盐私盐的意识;而媒体作为社会的传声筒,则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同时也能起到威慑盐业犯罪作用。
2.加强区域协作,促进联合执法
虽然《食盐专营办法》中明确规定食盐禁止跨区销售,但是部分犯罪分子为了利益而不惜铤走险。像这类跨区盐业犯罪就需要多地区盐业部门密切协作,联合执法。
(1)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达到百战不殆。做好盐业执法工作,首先各地要全面了解了合作地区各县(市)盐业市场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出全面可行的检查方案,依照减产方案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专项联合行动,尤其吧工作重点,放在边境接壤区域的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转代批营销网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等。对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要持积极、务实态度,为联合执法工作,奠定良好合作基础。
(2)搭建盐政执法交流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的平台,加强沟通,建立互访、联动,长效管理机制,积极配合。各执法队要积极沟通交流,根据边界盐业市场的实际情况联合查处涉盐违法案件,灵活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完善信息共享制度,通报盐业市场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高执法效能。
(3)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充分吸取双边的先进工作经验方法,寻找到了各自不足和差距。通过学习,提高行政水平。针对当前盐政管理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抓好执法人员的业务交流和学习,不断完善执法手段,提高执法业务水平,切实增强打击违法行为的能力,为进一步巩固联合执法成果,共建和谐稳定的盐业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4)扩大宣传影响和社会效应。及时向新闻媒体发布执法成果和典型案例,有条件的要在 权连锁经营方式,布局食盐终端营销网络,直致辐射零售终端客。[3]
(二)坚持政府监管原则
盐业事关国计民生,因此在走市场化经营道路的同时,由于市场调节自身存在着够有弊端,政府一定加强监管、严格把关,切实保证食盐的质量和安全。切实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身体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政企分离之后,单纯作为行政部门的各级盐政局的最主要任务便是盐政执法。而实现政企分离之后的食盐市场形势会更加复杂多样。这就要求盐政执法部门要多管齐下解决这一问题。1.做好盐业企业资格审查和监督
做好盐业企业的资格审查,将关系国计民生的食盐交给真正有资质、有能力、有信誉、有效率的规模化企业经营,将那些不具备相关资质的企业拒之门外,才能做到从根本上把好质量关、安全关。完成资格审查并不代表盐政执法部门在这一环节之上就可以一劳永逸了。高度市场化的经济体制下,企业经常会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从而在产品质量上出现问题。对此,盐政执法部门要做好监管工作,做到警钟长鸣,彻底杜绝相关企业的投机取巧行为。2.打击制售私盐假盐等违法犯罪行为
从理论上而言,盐业企业实现市场化经营之后,生产成本会大大降低,进而食盐的市场价格也会大幅下降。这大大降低了非法制售私盐假盐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利润空间,会使得该类违法犯罪行为大大减少。但即使如此,盐政执法部门也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提高自身行政水平,加大巡查力度和打击力度,让制售私盐假盐等违法犯罪行为彻底失去生存土壤。
参考文献
[1],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食盐专营 [日期:2005-02-22] 来源:中国盐业 作者:谷安武
[2],推进盐业市场化改革 探索多元化发展之路[2011-01-17] 来源:中国化工网
[3],宜春公司经理黄湘辉谈如何应对盐业体制改革[2009-07-20] 来源:江西盐业网 作者:黄湘辉
第二篇:规范盐政执法行为浅论(论文提要)
规范盐政执法行为浅论
论文提要
总体概述:
盐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殊行业,随着一些重要的地方性法规的颁布,把我省盐业管理步入了法制化的新阶段。本文通过盐业行政执法的现状、问题,从盐业管理体制及市场经济对盐业行政执法的客观要求两方面论述了规范盐政执法行为的必要性。通过规范盐政执法行为,必须牢固树立法制观念;规范盐政执法行为,必须加强盐政执法队伍建设;规范盐政执法行为,必须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三大方面论述了笔者对规范盐政执法行为的几点认识。
标题:
一、规范盐政执法行为的必要性
(一)规范盐政执法行为是由盐业管理部门本身的执法性质决定的(二)规范盐政执法行为是由盐业部门本身的经营管理体制决定的(三)规范盐政执法行为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二、盐业行政执法的现状和问题
1、盐政执法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2、存在执法不严,行政处罚不当现象。
3、领导自身素质不高或本身不正,无法履行监督职能。
4、由于垂直管理,得不到地方政府监督。
三、对新形势下规范盐政执法行为的几点认识
(一)规范盐政执法行为,必须牢固树立法制观念
1、坚持职权法定,杜绝越权执法。
2、职权与职责统一,防止不作为现象。
3、控制自由裁量权,依法履行法定职责。
4、正当的法定程序观念。
(二)规范盐政执法行为,必须加强盐政执法队伍建设
1、加强理想信念和宗旨观念教育,提高政治素质。
2、加强业务培训和法制教育,有过硬的业务素质。
3、转变执法观念,做到文明执法。
(三)规范盐政执法行为,必须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
1、强化内部监督检查机制。
2、完善外部检查监督机制。
第三篇:政治经济学论文《国有企业现状及改革方向探讨》
政治经济学课程论文
国有企业现状及改革方向探讨
摘要:本文在承认了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存在的必然性前提下,着重分析了现阶段国有企业存在问题,包括国企的垄断暴利及与民争利行为、效率不高且竞争力较弱、由经营不当等原因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这三方面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方向,要求从国有企业内部、国有企业与政府关系、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三方面进行多种调整与改革。关键词:国有企业;现存问题;改革方向
在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有企业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它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难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弊端。对于国有企业,应当坚持不懈地对其进行符合市场化操作的改革,使其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依托。
一、国有经济与国有企业存在必然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公有制经济,是指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国有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依托,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很重要来源,是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者,是国家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主要体现力量。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二、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问题
为应对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下岗分流、减员增
政治经济学课程论文
效、国有企业的重组和上市等。客观上来讲,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随着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突出问题有待解决,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垄断暴利与民争利、效率不高竞争力较弱、经营不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1、国企占有垄断特权获取暴利,与民争利。
财政部数据显示,全国国有企业2010年实现利润19870.6亿元,同比增长37.9%,利润非常可观。三大石油巨头——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利润总和高达2649.91亿元;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年报也显示,五大行去年全年实现净利润5446.96亿元。
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同时具有营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的特点,其营利性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公益性体现为国有企业的设立通常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起着调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作用。我国的很多大型国有企业往往可以借助政府的政策、法规和公共权力所形成的行政垄断,获得巨额盈利。调查显示,国企的利润来源多数为政府所特许的垄断地位、税收优惠、政策补贴,这些优势使其不仅能够独享国有资源的特许经营权,又能够借助一系列的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大量减轻经营成本。
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国企享受优越条件所获得的垄断利润并不能体现它本应代表的“公益性”特质,即不能够“取之于民、还之于民”——利润来源是国有资源,但利润的归宿却没有惠及民众,反而会体现在企业内部的非生产消耗上。众所周知,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平均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单位,中石油职工一年平均工资15万,是北京地区的4倍,全国水平的8倍。当然,这种待遇上的优渥也会间接引发许多其他问题,例如普通职工的工作效率低下、高层管理人员的贪污腐败等。
2、国企效率低下、综合竞争力较弱,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微观市场主体, 其效率直接关系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和经济效率。研究表明,我国国有企业目前总体效益不佳,发展状况与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及所占有的社会经济资源极不相称,除了少部分能够盈利以外,很大一部分的国有企业
政治经济学课程论文
仍然在亏损经营,导致综合竞争力在国际上处于弱势。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低下,主要在于它充足的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一方面是企业管理上的固有漏洞,监督和激励机制不够健全,管理方式不够科学;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发展的优渥条件使得他们不必面对激烈竞争、经营瓶颈,其发展潜力尚无机会发挥,又容易导致消极怠工,自然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3、国企的不合理经营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是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将国有资产低估或不进行评估就低价入股;二是将公有资产按比例送给个人,在改制中为保护一己私利,将公有财产无偿量化给个人;三是在红利分配时,国家股、集体股、个人股同股不同利;四是改制企业发生的亏损由改制前单位负担。以上四方面在我国国企经营中都有体现。
国有资产的流失容易带来严重的影响,不仅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个人“暴富”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同时不公平的游戏规则也为市场经济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三、国有企业改革方向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在于加快国有企业“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推进体制和管理的创新,提高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以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性地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从国有企业内部、国有企业与政府关系、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这三个角度进行如下改革:
1、通过股份制改革逐步实现政企分离,培育经理人市场进行市场化管理。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国企作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体,置身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必须不断调整治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国企要实现市场化的目标,关键是建立现代企业股份制度。要
政治经济学课程论文
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有条件的国企上市,引入国内外有竞争力的投资者来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更有效地改善国企公司治理结构,促进国企加强和改善管理,形成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优势,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有效制衡,特别是把完善董事会建设与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内审机制结合起来,与增强企业内在发展动力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国企的股份制改革正在逐步进行中,但国有股份在改制后的公司中仍一股独大,所占比例多在50%以上,有些企业甚至达到80%。这种股权结构,导致我国倡导多年的“政企分开”流于形式,原来经营该企业的行政机关仍然控制着这个企业。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应按市场化原则通过经理人市场来选择和有效评价企业代理人,并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利用经理人市场竞争压力促进国有企业代理人的经营行为目标与国有企业委托人经营目标在最大限度内趋于一致。
2、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监管体系以提高企业效率。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关键一点是引入竞争机制、激励制度,同时要加强监管,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全面引进竞争机制要求国企在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企业管理这两方面双管齐下。一方面,实现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相对公平待遇,使其同等的面对激烈竞争中的企业经营问题,在压力下自我完善,从困境中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国有企业的员工和管理人员,要使其同样融入竞争环境中,借助科学的薪酬分配结构,基于绩效考核反馈,对其实施针对性激励。
企业的激励可以选择薪酬激励、股权激励、精神激励等各种方式,充分调动管理者和职工的积极性,使每个人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促进企业的发展。此外,设立独立的监管体系,通过绩效考核等公开透明的方式确保企业内部的竞争公平、激励有效。在完善以董事会为核心的企业内部治理的同时,学习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用脚投票、兼并
政治经济学课程论文
收购和代理权竞争的企业“外部治理”。
3、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其引领科技创新、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内大多数企业依然处于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粗放式经营阶段,技术创新的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在国有企业未来发展定位上,引领全行业的技术创新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创新是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源泉,而技术和产品创新则是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国有企业应按市场原则培育技术创新机制,为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供有力支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拓宽渠道,改善投融资结构,积极探索新的技术融资方式。(2)完善科技人员激励机制。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并完善相应的考核与晋升机制,让科技人才共享长期创新收益。(3)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要以企业为主体,同时将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4)积极与国外跨国公司进行研发合作,以积极获取国外先进的研发成果和运作模式。
4、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优势产业群,借助品牌效应增强国际竞争力。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关系上,应当纠正当前国企一家独大的情况。国企作为有着特殊政策支持的“共和国长子”,不应当在某些竞争性领域与民争利,而应当发挥自身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在不能完全市场化的领域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群,打造国际知名的自主品牌,走出国门,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数量众多,主要还是地方中小企业仍然大量活动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在有限的条件下难以形成优质的产业布局。一般认为,国有企业在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规模效益显著、社会效益突出的领域有优势,因此,今后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就要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政治经济学课程论文
集中,向大企业集中,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而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逐步退出,把大多数国有中小企业放开搞活。
国有企业的经营领域主要可以分为:(1)关系到国家安全的特殊行业,如武器生产、造币厂等;(2)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资源开发产业,如煤炭采掘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3)自然垄断性产业,如铁路网、自来水供应等;(4)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如航天航空工业、核工业等;(5)非营利行业,如公共服务、医疗和教育等。对那些存在于竞争性产业领域中的国有企业应进行产权改造,使公有资本从该领域有计划地撤出。
5、政府适当调整相关政策确保公平竞争,通过税收杠杆发展社会主义福利经济,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从国企与政府的关系来看,政府在此问题上的存在意义并非是授予垄断特权造成国企利润或政府财政收入最大化,而应当是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政府与民争利的最终结果是使得国民经济遭受损失,社会福利的蛋糕变小。
政府所能做的,一方面是尽可能摆正“天平”,在政策制定上公平对待国企和民企;二是在分配阶段,综合利用税收杠杆等财政手段,将发展成果惠及民众。政策方面,开放部分行业限制,使得民企能够参与竞争;取消直接补助,增强国企在逆境中求生存、谋发展的能力。再分配阶段,国有企业一方面可通过股份分红使得广大股东共享发展成果,另一方面,国家作为最大股东,应当通过对中小企业和民众的减税等间接途径使全民共享成果。张维迎教授就此问题提出另一种方案,认为如果不相应地减税,也可以通过设立特别基金,如国民教育基金、医疗保障基金等,将国企上缴的超额利润用于发展福利经济,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何干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2).82-85.[2]张楠,张婷.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1):58-59.政治经济学课程论文
[3]胡丽华.我国国有企业的垄断问题.[J].广西社会科学,2004(7):67-68.[4]张远德.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7(3):74-75.[5]冯清利.国有企业改革的障碍及对策.[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5(9):27-29.[6]王飞博.浅谈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改革.[J].才智,2011(4):282.[7]张述凯,刘绍英.国有企业改革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等问题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16):14-15.[8] 尹维劼,王守孝.关于国有企业在转制、改革、重组、调整中如何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研究.[J].工业审计,2005(5):22-25.[9]李沛.浅谈国有企业的产业分布和产业调整.[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6):17-18.[10]袁敏.推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考.[J].商业文化,2009(7):17.[11]郑新成.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途径分析.[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6):22-26.
第四篇:改革城市执法体制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
改革城市执法体制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高度,首次对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进行综合部署,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文件提出了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既是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新时期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坚持这些原则,对如期实现改革目标、完成改革任务,让人民在城市里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以人为本
人民是城市的主人,是推动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力量。促进城市运行高效有序,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根本目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把群众满意作为改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落实惠民和便民措施,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切实增进人民福祉。充分调动人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使城市成为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提供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改革工作要主动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努力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当前,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的困难和问题日趋增多、挑战巨大,很多城市的建设虽已达到国际化都市水平,但是管理工作相对滞后,无法发挥出现代化城市设施的最优功能。人民群众对城市优质公共空间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现行传统的、粗放的、落后的城市管理模式冲突日益显现,管理任务与队伍能力不匹配,突击性、运动性的管理方式往往会引发干群之间的冲突和对抗,交通拥堵、城市内涝、环境污染等“城市病”长期困扰市民生活,新市民融入城市生活的速度仍然较慢。这些问题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在提供城市建设硬环境的同时,增强城市管理软实力。
二、坚持依法治理
依法治理,就是运用法治方式进行社会治理。法治是国家治理最基本的形式,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推动城市管理领域依法治理是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运用法治方式维护城市秩序,规范市民行为,是推动城市管理领域依法治理的基本内容,也是中外城市管理实践中的有效方法。
法治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权威性,对于促进城市和谐稳定具有基础性、长久性作用。强化法律法规在维护市民权益、化解城市管理问题中的权威地位,推动形成行止有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氛围,对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促进城市高效有序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央层面缺少一部专门的城市管理和执法的法律法规,有立法权的城市出台了城市管理的相关法规规章,层次地位低、碎片化严重。各地纷纷反映,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处于“借法执法”的状态。部分行业的法规建设滞后,有的法律法规长期未进行修订,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市管理工作的新需要,有的法律规定交叉重复,给执法工作造成许多不便,亟待立改废释。
此外,执法队伍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也是各地面临的突出问题。运动式管理、突击式执法大量存在,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因此,完善执法制度,改进执法方式,提高执法素养,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落实到城市管理执法全过程,把城市管理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加强城市管理法治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与城市精神,使每一位市民都能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三、坚持源头治理 源头治理,意味着从产生矛盾的原因入手,从群众感受最直接的问题入手,抓小、抓早、抓苗头。执法工作处于城市管理工作的末端环节,是城市管理工作中的最后关口。坚持城市管理执法源头治理,就是要在治理环节上关口前移,坚持源头谋划、过程控制、末端化解、综合治理,才能摆脱总是事后应对的被动局面,更多地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尽可能使社会矛盾和冲突少产生、少转化、少激化。
从管理与执法的关系看,执法是城市管理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执法往往只能治标,无法治本。从建设与管理的关系看,建设提供硬环境,管理增强软实力,二者共同指向完善城市功能。目前,城市建设“重建轻管”的思想在很多地区都是普遍现象,管理理念的偏差和缺失导致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脱节、发展不同步,城市运行管理设施欠账多、不配套。农贸市场、停车场、公厕、垃圾中转站等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规划建设跟不上,部分市政公用设施在设计上也没有达到便民、利民的目的,不可避免地造成马路摊点、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扔乱倒垃圾等城管难题。因此,应当增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综合考虑公共秩序管理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合理安排各类公共设施和空间布局,加强对城市规划、建设实施情况的评估和反馈,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违规行为。
四、坚持权责一致
管理和执法的职责边界不清,是导致城市管理执法乱象的根本原因之一。以往,地方党委、政府往往将城市管理部门当成突击队、灭火队,将一些其他部门不愿管、管不好的职责都交给城市管理部门,导致其承担了许多“管不了”也“管不好”的职责。全国已公布城市管理执法权力清单的46个城市中,城市管理执法事项共涉及国务院20个部门。除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执法职责外,排名前5位的是环保、工商、公安、水务、交通领域,其他还涉及食品、商务、旅游、人防、文化、民政、国土、教育、林政、渔政、气象、煤炭等多个领域。“城市管理执法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成了许多城市执法工作的真实写照。许多执法事项与城市管理的关系并不密切,城市管理执法机构权责关系并不对等,影响了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从事权划分的角度看,城市管理工作既是中央事权,更是地方事权。只有合理划分中央、地方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事权,宏观指导、监督、协调、考核等事权上移,微观管理、执法等事权下放,实现城市管理执法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的法定化,才能让城市管理工作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内开展,并以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带头守法、严格执法引导督促市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参与城市活动。
因此,必须明确城市管理和执法职责边界,制定权力清单,落实执法责任,坚持权随事走、人随事调、费随事转,实现事权和支出相适应、权力和责任相统一。合理划分城市管理事权,实行属地管理,明确市、县政府在城市管理和执法中负主体责任,充实一线人员力量,落实执法运行经费,将工作重点放在基层。
五、坚持协调创新
传统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中,规划建设与管理、行政许可与行政执法、专业执法与综合执法等方面存在相互之间配合不够紧密、界限不够清晰、资源共享不够等问题。中央事权与地方事权分离,行政许可与执法分离,专业执法与综合执法不配合,相互推诿,财权事权行政权力不匹配,城市管理职能割裂,制约了城市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
城市管理工作纷繁复杂。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要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市政设施运行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应急管理。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涉及多个部门。落实好改革任务,既需要各部门协力共同推进,又需要现代化的方式方法。因此,要加强政策措施的配套衔接,强化部门联动配合,有序推进相关工作。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快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城市管理能力。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能够按照职责分工,主动研究城市管理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及时向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急需会议讨论解决的问题,落实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和议定事项,有助于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网格化管理,能够有效处置大量城市管理问题,服务环境建设,提升服务管理精细化水平,推动部门协调联动,推进基础信息共建共享,有效提升城市管理工作效率,为改革工作的稳步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技术保障。
第五篇:高考文科综合考试的特点与中学教学改进的方向教育论文
内容摘要:高考文科综合考试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综合程度高,二是始终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三是测试能力全面。文科综合考试的目的是引导中学教学贯彻素质教育。中学教学必须认识到高考形势的这一根本性变化,彻底实施三个转变:(1)纠正偏科现象,做到语、数、外、政、史、地一视同仁;(2)改变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3)走出课本,注重学以致用。
关键词:高考;文科综合考试;中学教学
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高考科目和试卷内容改革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到2002年,这项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铺开。中学教学必须正确、深刻地认识这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向,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笔者拟对高中文科考生冲击最大的“文科综合考试”做出分析,探讨新形势下中学教学改进的方向。
一 高考文科综合考试的突出特点
高考文科综合考试是指在一份试卷中包含了历史、地理、政治三门中学课程的一种考试。其突出特点有三个:
1.始终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试以时间最近的、人们尚熟悉的2002年秋季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试卷为例。2002年秋季的高考文科综合卷,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也无论是政治学科的试题还是历史、地理学科的试题,都紧紧地围绕着社会热点问题设问,充分体现了教育部《考试说明》提出的“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或现实、社会的重大问题为素材的主体设计”的要求1。在选择题中,可以看到有这样几个热点问题:一是欧元间世对世界金融格局的影响(1—7题),二是环境问题(13—14题),三是我国对外开放问题(15—19题),四是战争话题(20—22题),五是科学技术问题(23—27题),六是投资问题(28—30题)。在主观题中有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问题(37题),有经济发展与环境变迁、社会发展与环境空迁问题(38、39题),有西部开发问题(40题)。
2.学科内和学科间综合程度高。教育部《考试说明》曾明白指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更强调考察考生对文科各学科知识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2 从2002年秋季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试卷看,文科综合试卷设计严格地遵循了这个原则。选择题的1—7题是以欧元的产生为情景的问题,综合了政治常识、经济常识、时事政治、世界地理等政治、地理两个学科中的内容;第15—19题是历史学科内的单科综合,纵向跨一千二百余年,横向有中国经济史、中国政治史、中国文化史的内容。主观题的37题、38题均属于学科内综合。37题跨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三部分内容;38题跨中学课本的经济常识、政治常识相哲学常识三部分内容。37题虽然属于历史学科内综合,但是理解、掌握了中学政治课政治常识中的“主权国家及权利”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等部分内容,也有助于该问题的正确回答。39题和40题均是跨学科综合题。其中39题是历史、地理二科的综合,40题是历史、地理、政治三科的综合。这两个大综合题,以历史学科的知识为主线,分别把历史、地理二科和历史、地理、政治三科串了起来,问题与问题之间设计和谐、得当。
3.能力测试全面。高考综合考试有两个目的:一是为高校选拔优秀的学生,二是引导中学贯彻素质教育。为此高考试题设计注重考查学生各方面、各层面的能力。既有记忆性的知识题,又有考察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测试题。仍以2002年秋季高考试题为例,该卷H卷为主观题部分,共4个大题,160分。其中属于基础知识记忆性的试题有36题的(4)、37题的(1)、39题的(1)(2)、40题的(1)(2);其余各题均属于理解问题、分忻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测试题。如果以分值比例计算、属于基础知识记亿方面的试题为42分,占Ⅱ卷总分的25%;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测试题分值为118分,占Ⅱ卷总分的75%。
二、中学教学改进的方向
高考是中学教学尤其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这是不争的事实。高考这个指挥棒已经转变了方向,高中教学也必须及时调整方向。那么,如何调整中学教学万向?结合高考文科综合试卷的特点,至少可以清楚以下几点:
(一)纠正偏科现象,语、数、外和政、史、地一视同仁
以升学考试为中心,各地、各级中学都把所学科目区分为主科与副科。语文、数学、外语是主科,政治、历史、地理以及音乐、体育、美术都是副科。在初中,语、效、外每周5课时,而政、史、地、体育每周2课时,音乐和美术每周只有1课时。语、数、外三门课的老师,每人负责2个班级的学生,而政、史、地、音、体、美6科的老师要负责4—8个班级的学生。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抑或是家长,主、副科的观念由此深入脑海。高中的情况与初中的情况略同。高一相初中的情况是没有区别的。到了高二,分了文科班和理科班,理科班就不用说了,除了体育外,与政、史、地、音、美5科绝缘了。文科班如何呢?如果下是特色班,音乐和美术已经被砍掉,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的地位应该说较以前有所提升,但是在老师和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终究还是逊色于语文、数学、外语三科。
偏科现象是以往应试教育的结果。其危害如何,已经有不少人从理论上予以阐述。即使立足于中学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立场,继续从应试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也可以发现主、副科观念已经远远落后于目前的高考形势了。
首先,从文科考生高考各科的分值看。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考试时间分别为150分钟;而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共300分,考试时间也是150分钟。按照主、副科分类,假设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得到满分,那么,主科(语、数、外)共450分,需要450分钟考完、考生平均每1分钟的时间只能得1分;而副科(政、历、地)共300分,需要150分钟考完,考生平均每1分钟的时间能得2分。这样计算的话,用同样的时间学习“主科”就不如用同样的时间学习“副科”得到更好的分数。
其次,从考生得分情况看、“主科”中语文的得分率与“副科”得分率关系密切。这是因为无论是语文还是“文科综合能力卷”都注重考察学生的基本素质,除了一小部分的基本知识外,大部分试题考察学生的能力,即认识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绝不是单纯地学习语文或单纯地学习政、史、地就能实现的。对于中学生来说,语、数、外是一种工具,不掌握好这个工具,就无法很好地学习其他学科;反之,不很好地学习其他学科,语、数、外这个工具就不能得到很好地运用,也不利于语、数、外水平的提高。例如,语文课中的语法和写作学不好,其书面表达能力就弱,就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述“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的主观题的答案;政、史、地学的好的同学,也一定能够为语文和外语的作文部分提供好的素材,写出内容深刻、丰富的作文。“主科”与“副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要想得到好的高考分数就下应该有主、副之分。
(二)改变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正确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可是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是割裂了二者的关系、突出强调了教师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当容器,一味进行呆板枯燥的知识灌输和填充,强迫学生死记硬背”3。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原因恐怕有三点:
1.不营学生以前学的好环、只要认真背会老师精心归纳出的问题,就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提高考试成绩。
2.教学方法简单.教师省力。这种教学模式采用全部讲授法,把复杂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讲解,易于教师控制课堂气氛、教学的进度、内容的深浅度。实际上是把对几十人的复杂教学体的控制简化为对教师自己个人的控制。
3.可以掩盖教师水平低的不足。这种模式忽略、限制学生个人的知识需求,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程度和兴趣,想讲多少就讲多少,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懂的多讲,不懂的不讲。不存在因为不能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尴尬的局面。其结果可想而知。杨振宁先生曾经深刻地指出:中国教育。把学生变成了念死书的人,“学生习惯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更不习惯怀疑和考证,因而也就不容易培养出有创造性、有独立见解、有敞开拓工作能力的人”。
如果说这种教学模式以前还有它的用武之地(靠死记硬背迅速提高考试成绩),高考的改革该把它彻底埋葬了。很多高中教师抱怨:“押不住题”,这是旧模式落伍的证明。看看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试卷的特点,只有识记能力是决不会取得好成绩的。2002年秋季的高考文科综合试卷比2001年的识记题有所增加,但是也不过占主观题的四分之一。更多的题需要考生融会已有的知识,对给定的材料进行理解、分析、阐释、评价,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知识固然是书本上的,但是所给的材料或者问题却是不曾见过的,这需要考试具有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只有抛弃旧的不科学的教学模式,彻底贯彻早有定论的正确的教学模式,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题地位,才能养成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走出课本、学以致用
学习知识不是为了拥有知识。而是为了运用知识指导实践活动。课本知识是人们为了更好、更便捷地学习他人的经验而对实践经验的油象化祁系统比。课本知识的形成一般经过以下程序:实践活动→经验总结(包括工作总结和调查报告)→论文或年著→教材(课本)。由此可见,课本知识是距离具体实践活动最远的知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就成了培养学生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学生学习时虽然学的是语、数、外、语、政、史、地等各门独立的学科,但是社会中的问题是复杂的,是不分科的。这就要求学主必须综合所学各门学科的知识只才能正确地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这个过程能够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在试题设计上始终关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始终关注中国及世界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社会等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其目的就是为了引导中学教堂不读死书。走出课本,学以致用,养顾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文科)[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言实.应试教育:我们付出了多大代价?(下)[J].内蒙古教育,2001,(4).
[3]于永,张文生.2001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Ⅱ卷历史试题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