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指引前进行动的纲领为什么提出“两融、三新、五化、万亿”
指引前进行动的纲领
——为什么提出“两融、三新、五化、万亿”
在中航工业成立一周年之际,集团战略规划部组织的战略研究课题组完成了集团战略研究成果——《战略十问——对当前关于中航工业发展战略几个重要问题的解答》。去年集团成立之际,集团党组审时度势,提出了“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发展战略,其中蕴涵着深刻而丰富的寓意,包含着对变革思想、创新模式、发展路径以及挑战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思考。一年来,各单位十分重视对战略的学习研究工作,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中自觉地推进战略实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样的局面非常好。《战略十问》从集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系统地、全面地研究了集团战略所包含的一些重大关键问题,思维独到,认识深刻,值得全集团在学习实践战略中认真学习借鉴。聚焦战略谋发展,创新超越上水平。希望集团公司各级领导干部能够在学习中,真正认识战略,理解战略,在工作中自觉地推进战略,实践战略,为把我国建设成航空强国而共同努力奋斗!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战略是指引组织前进的行动纲领,它指明组织奋斗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个目标所采取的行动路线。2008年11月6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业)正式成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经过集体的深思熟虑、反复酝酿,审时度势提出了“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即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圈,努力实现集团核心竞争力从资本、技术、管理的老“三位一体”,向品牌价值塑造、商业模式创新、集成网络构建的新“三位一体”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产业化发展”,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挑战收入万亿的奋斗目标。
“两融、三新、五化、万亿”是中航工业正式表述出来的对于未来发展坚定信奉、严格坚持的原则与意见的概要,是指引中航工业前进的行动纲领。中航工业聚焦“两融、三新、五化、万亿”战略谋发展,以阳光心态、责任人生、魅力人格迎接挑战,踏上建设新航空、大航空、强航空的伟大征程。
1、深刻理解“战略”是我们践行战略的基础
“战略”是一个大家所熟悉的词汇,人们喜欢使用这个词汇,而且有许多人能够熟练地掌握和使用这个词汇背后所包含的一整套工具和方法。但是,“战略”又是一个如此宏大的概念,是一个常思常新的命题。只有建立对战略的深刻理解,大家才能够站在同一层面上讨论战略,才能更好地践行战略。战略时空观是我们深刻理解战略的必要理论基础,必须从时空观的角度对战略进行剖析。
从空间上来看,人们对战略的认识,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很难建立完整的、系统的图景。每个人或许都能对战略的某一部分有深刻的理解,但同时往往忽视了其余部分的存在。战略大师明茨伯格提出5P模型从五个维度阐释了战略,即计划、模式、谋略、定位和观念等五个维度,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系统的观点来理解战略这头“大象”。
从时间上来看,战略总是在实践中不断演进深化。人们总是在认真总结以前的实践行动、分析当前的内外环境、预测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提出战略,而在进一步实践这个战略的过程中不断地反省总结,找出问题与不足,最后加以改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战略,促进组织的发展进步。由此可见,战略不是一次性的行动或结果,而是在较长的时期内对企业进行组织、建构、激励、培育和推动的螺旋向上的过程。
战略的一个至高境界是实现思想管理。我们不应把战略仅仅看成是一种管理方法,更应视为一种管理思想:即从思想管理上去经营企业。“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武侯祠的一副楹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治国治军从思想管理入手的两剂药方——“攻心”和“审势”,发人深省。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始终把思想创新、思想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如果只想发生小小的改变,那只需要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如果希望带来跨越式的发展,那就必须改变人们的思维模式。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大企业几乎都是以文化为纽带、以思想管理为手段迈向卓越之道。一个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它的思想力,思想力又在于企业高层管理者心灵的海洋有多宽广,能够把客户、员工、股东的体验和感受汇成心灵的海洋,再用这全新的思想引领客户、员工、股东的思想和行为,这就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思想有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
2.提出“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的背景
天时、地利、人和,对战略情境的分析是战略研究的起点。各个企业对所面临的战略情境独一无二的理解,决定了每个企业所采取的独一无二的战略。
当前,国际竞技场的力量格局和游戏规则正在发生显著而深刻的变迁。美国2008年发布的研究报告《2025年的全球趋势:一个经过改造的世界》中提出:“就规模、速度和流动方向而言,正在发生的全球财富和经济实力的转移——基本上是从西方到东方——在现代历史上是空前的„„与任何别的国家相比,在今后20年里,中国对世界的影响都必将更大。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到2025年,中国将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并将是首屈一指的军事大国。”力量格局变化的背后是游戏规则的深层次革新。托马斯·弗里德曼总结了“三重汇合”的世界发展新趋势:一是指碾平世界的各因素已汇合成了全球性的、以网络为基础的竞争平台,各要素间可以互补强化;二是指新技术与新经营方式的汇合,单纯的技术进步不足以大幅提高生产率,需要与新经营方式真正联合在一起;三是指随着竞争场地更加“平坦”、更加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有虎视眈眈的新选手加入竞争,“质优价廉”的标准在不断提升。在“三重汇合”的冲击下,工业经济时代企业所信奉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中包含的“资产、技术、管理”等传统核心竞争力要素,已不再能够满足日新月异、风起云涌的现代竞技场要求,未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将更多取决于企业的网络合作意识、商业创新意识和以品牌为最直接体现的差异化竞争意识。
在全球的新一轮角力中,未来战争发展的趋势将由各种兵器之间的对抗,转化为网络化分布式的体系与体系的对抗、能力与能力的对抗。未来战场上的军种界限将更加模糊,各军种须以在一体化作战空间展开有效军事行动为宗旨,发展能够与其他军种无缝联合与合成的军事能力。这一轮新军事变革,要求军工企业必须尽快由武器装备供应商转型为军事服务体系供应商,能够提供武器网络(装备能力)中心体系方案的一站式服务。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深入扩展,军工整合将成为全球趋势,未来各主要军事强国很可能将本国军工产业整合成囊括“陆、海、空、天、电磁”等综合军事对抗平台的巨型军工集团。
航空工业作为在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都有着重大影响的“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之花”,成为了世界强国竞逐的重点产业领域。航空工业具有高门槛、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特点,只有在激烈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在广大全球市场中具备相当销量的少数明星产品,才能实现盈利,帮助企业长期有效地保持市场竞争力。据相关数据统计,2007~2016年全世界最大的20个防务和航空航天产品项目中,有18个是航空项目,而这18个产品项目就已占据了世界军民用航空产品市场80%以上的市场份额。
企业全球化的开拓就是与全球多个区域经济圈融为一体的过程。企业的全球化拓展,不只是对人才、资本、市场等资源要素的争夺,更关键的是要成为区域经济的“命运共同体”。纵观世界级企业巨头的成长,都离不开两方面的努力:一是必须按照各区域经济圈特点实现差异化经营;二是要根据区域竞争优势和成长轨迹来设计在当地的业务发展,实现与区域经济同呼吸、共命运。在企业社会责任逐步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下,只有实现全球化与本地化的统筹兼顾,才有可能赢得企业的竞争优势。航空工业由于其产业关联度高、科技辐射和技术带动性强的特点,更容易获得区域经济的积极响应与支持,实现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近年来,国内各区域经济圈掀起了新一轮的产业升级浪潮,发展航空产业成为区域经济的热点。外资航空巨头正在纷纷抢滩登陆,沿海发达地区的民间资本也有很高的投入热情,一场对于航空工业的人才、资源、市场的争夺战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
善谋全局,明察秋毫,才能把握关键,成就大业;善断大势,顺势而为,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企业要顺势而为,还有赖于对自身组织环境的分析与改造。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在推动军工体制改革,督促军工企业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可以说,军工体制改革既是大势所趋,也是箭在弦上。在这一大趋势下,军工企业重大体制改革需要按照建立市场化体制机制的要求,一要调整过去由于备战需要而建立起的分散布局,扭转“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内耗式竞争严重的局面,形成整体合力;二要改变长期以来的以国家财政资金投入为主、型号牵引、渠道单一的计划经济投资模式,减少企业躺在“国家投资怀抱”中的依赖性,积极利用社会资金和资本市场来取得商业成功。归根到底就是必须真正按经济规律办事,按企业发展规律兴企,按市场化取向再造军工。
只有明确了使命,企业才能制定清晰的战略目标,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产生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蒙代尔说,中国的崛起是历史上最重要的事实。崛起中的中国,以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作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要求中国的崛起必须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中国作为正在和平崛起中的世界大国,必须实现富国和强军的有机统一,既不能只富国不强军,国门洞开;更不可能穷兵黩武,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和平与发展仍将是国际形势的主流,军民统筹、协调发展是军工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形势下,中航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的特大型国企,把“航空报国、强军富民”作为集团公司存在的价值和依据,作为集团公司必须肩负的根本使命,作为集团公司发展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向。基于使命的要求,中航工业的发展不仅仅要落实在为国防服务上,也要体现在促进经济发展上。中航工业必须要努力做大做强,追求跨越式发展,打造全价值链、全产业链的产业体系。
3.战略转型是中航工业根据发展需要对自身的再造
一套成熟企业战略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回顾中航工业的战略历程,当前发展战略形成有其历史延续性以及现实必然性。
从历史上看,中航工业一直在不断地变革,取得了一定成就。主要表现为:着眼于做大、做强,按照价值链延伸不断进行专业化整合,努力打造各种专业化平台;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掌握了大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借助资本市场,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融资能力和经营效率;加快推进用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健全责任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考核体系和经营者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国际化开拓,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积极主动融入世界航空工业。
但是,中航工业的改革仍然任重道远,与利益相关者的期望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还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的问题:一是资源分散、结构不合理、创新基础薄弱,产业链聚合缓慢、全价值链难以构建、没有形成整体竞争力。二是还未走出一条更加富有效率的军民协调发展的道路。三是体制不够完善,机制需进一步调整。由于责权利不统一、不匹配、不明晰,导致内耗式竞争时有发生,同时也没有形成市场化资源配置、开放式发展的新机制。温家宝总理针对中国航空工业的状况指出:“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大锅饭体制,必须坚决打破;同国际接轨、有利于集成和激发各方面自主创新活力的新体制、新机制,一定要建立起来”,“航空企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为振兴我国航空工业再立新功”。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中航工业必须以百折不挠的决心和钢铁般的意志,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核心竞争能力,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才能脱胎换骨、再造辉煌。
以中国航空工业深刻的体制改革为契机,中航工业实施战略转型,提出“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它是转型升级时期而不是沿着既定路线的战略;它是根据发展需要对自身的再造而不是渐进式革新的战略。中航工业实施战略转型的主要特征,是从相对封闭走向更加开放,从计划主导走向市场取向。这是航空工业一次新的思想大解放。必须以敢为天下先的气概,立改革之志,践改革之行,实现成功的战略转型;必须深刻认识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航空产业发展规律、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主动与国际先进企业对标,清醒认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做到改革不动摇、发展不懈怠;必须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善于借助世界航空产业这个大平台,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合作,真正融入世界、参与世界竞争;必须积极践行市场化道路,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型,建立与市场和国际接轨的运行机制,彻底破解体制机制难题。
4.“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指引中航工业踏上跨越式发展的征途
“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是中航工业多年发展的经验积累,是航空人智慧的结晶,它具有如下重要特点:发展战略来自于高层领导对过去的实践行动和经验的总结,同时又成为指引我们前进的行动纲领,指引出未来的前行方向;使用了全新的组织架构,即母子公司管理体制来支持这个新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全维度客户的社会责任概念,即不仅仅是关注有市场交易关系的直接客户,还关注所有从集团发展中分享利益的间接客户,客户的维度将扩张到和企业发展相联系的所有利益相关者;提出了全价值链的企业联盟,即中航工业拓展大航空领域,价值推陈出新,进行迭代式竞争,提倡只有合作伙伴,没有竞争对手的理念,本质上将会促进航空产业螺旋式的提升和发展;强调了信息和速度对企业的重要性,市场经济,速度为王,时间亦可用来寻租创造财富,把握时间也是把握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以获得新的财富,同时将信息态视作第一资源,作为稳定人才、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第一资源;重视推行EVA管理,将EVA与商业模式创新联系在一起。
中航工业经过重组整合,在发展战略指引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踏上建设航空工业强国的新征程。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推动伟大的事业不断前进。展望未来,中航工业将牢牢把握时代赋予的契机,大力推进“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跨越发展,以豪迈的步伐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大集团迈进,用激情、智慧和行动实现航空报国、强军富民!
第二篇:“三化五型”优“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体系
“三化五型”优“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体系
今年以来,xxx认真贯彻市委“1+6”文件精神,在xx体制改革进程中,立足新起点,面向新常态,着力探索以“三化”为重点,“五型”为特点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体系。
基础工作规范化。根据基层党建责任制工作要求,在“两新”组织党组织中全面推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一平台五机制”,明确“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履职要求。按照各自特点,推广融合型、联动型、文化型党组织工作模式。今年以来,又着重通过组织生活、论坛讲座、岗位行动等途径,在“两新”组织党员中扩大科创中心建设知晓度,提高科创中心建设重要承载区参与度。同时,xxx每半年对“两新”组织党组织工作进行基础工作巡查,督促党组织完善各项基础工作,不断夯实党组织工作基础。
责任体系区域化。全面推进“两新”组织社会责任体系建设,在街道社区党委指导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立足街道“五区一会”区域化党建平台,形成以园区、商区党建联盟为主阵地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体系,并以联盟共促单位的形式,逐步吸附区域企业参与区域化党建工作。目前,每家“两新”组织党组织普遍与社区及其他基层单位结成一至多组常态化共建对子。
工作推进项目化。在常态化结对之外,着力加强项目化结对工作,为“两新”组织主动参与公共服务项目提供固定纽带。今年xx“七一”大会新启动的项目化结对品牌中,均由“两新”
组织进行了资金认购和服务认领,涉及关爱失独家庭、助餐点服务、肢体残疾人体育康复服务等项目,单个企业认购金额最多达xx万元。同时,在普遍开展常态化结对的单位之间,明确至少开展一个项目的要求。
在“三化”的带动下,xxx坚持将xx作为激发“两新”组织资源作用力的基础平台,探索以“五型”为特色的“两新”党建工作模式。
综合型——亮出党建大旗,形成引领效应。“两新”组织每家至少实施一项党建特色品牌,既立足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党员作用发挥,又面向社会投身公益事业、服务居民群众。xxx等一批特色工作陆续涌现,形成“两新”组织党建有效抓手。
专题型——聚焦重点领域,形成参与效应。结合各自特点,“两新”组织做好党建专题部署和推进,xx采取“三强带动”模式,推进“两新”组织廉洁文化建设;xxx开展“廉洁文化网上行”工作,用喜闻乐见的网络形式让年轻“白领”知晓、参与、走进廉洁文化。
阵地型——开通作用渠道,形成责任效应。按照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要求,“两新”组织普遍形成党建工作固定阵地。xxx在xxx工作中,落实“一岗一区一联户”即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联系户制度,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
互动型——联动区域单位,形成融通效应。xxx将党员和商户作用向社区延伸,将商户在居住地讲文明、做公益、促服务作为“核心商户”评定的“硬指标”,党员主动参加周边社区“小联勤”,开展社区公益慈善事业,一次性向xx捐助x万元,有效促进“居市融合”;xx每年向社区退休老党员送慰问金,向社区老龄党支部提供活动经费;xx一年两次对农民工子弟开展“xxx”系列公益活动。依托结对共建关系,与区域转型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支撑型——建设基础平台,形成保障效应。xx、xx与xx、xx开展“xx联动”,解决了以往经济城一家开展企业服务时“进不了企业门,见不到企业法人(代表)”的尴尬。xx的“一中心一基地”(xxx、xx),汇聚区域资源,为园区青年提供“xx大类、xx小项”接待服务,形成“两新”服务和服务“两新”的枢纽效应。建立xx班子成员定期联系“两新”组织、“两新”人才工作定期研究、xx“共治项目”、项目化结对等支撑机制。越来越多的“两新”组织切实体会到区域融合带来的场地资源、专业支持等的实惠,企业文化和员工活动不再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