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国际(涉外)税收专业化管理模式的探讨与实践(施 熊)
基层国际(涉外)税收专业化管理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郭思亮
为了进一步探索“两税”合并后和属地管理条件下县(市、区)级国际(涉外)税收管理工作的新途径,去年以来,我们在襄阳区国税局开展了国际(涉外)税收专业化管理试点,通过整合管理资源,重组管理对象,重构管理机制,对涉外税企业税收实行相对集中管理,使属地管理与专业化管理有机结合,变松散管理为集中管理,变一般管理为专业管理,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形成“区局--分局--服务大厅”三位一体的涉外税收专业化管理模式。去年,湖北省国税局在我局召开现场会推行这一作法。
一、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和国际(涉外)税收的特性与现状,要求实行专业化管理
为什么要实行国际(涉外)税收的专业化管理?我们主要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考虑:
(一)实行国际(涉外)税收的专业化管理是落实基本国策,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需要。吸引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结构不合理,布局不平衡,重规模、轻质量,重引进,轻管理,盲目引进,不计成本,恶性竞争,滥予优惠等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除国家从宏观上加强调控外,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改善投资环境,大力推行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把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落实到位,为企业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投资环境。同时,随着我国“走出去”企业的增多,如何维护这些企业的合法权益,提供优质服务亦摆在了我们面前。因此,加强国际(涉外)税收的专业化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并十分迫切。
(二)实行国际(涉外)税收的专业化管理是减轻基层税管员和企业负担的有效措施。目前,县(市、区)国际税收业务实行属地管理,有的基层分局也就管理1-2户外资企业,但只要有一户企业,就要设臵外税管理岗位,配备管理人员。由于国际(涉外)税收管理工作的复杂性、高难性和特殊性,不仅导致基层单位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也增加了管理的压力和负担,同时,由于大部分设在非中心乡镇的外商投资企业,要到中心乡镇办税服务厅缴税,难免给纳税人带来负担,因此,将管理对象和管理资源进行整合,推进专业化管理,必将减轻基层国税机关和纳税人的负担。
(三)实行国际(涉外)税收的专业化管理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着力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的需要。无论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专门指示,还是总局和省局召开的全国、全省国际(涉外)税收工作会议,对新形势下的国际(涉外)税收工作都提出了科学和规范化管理的要求,省国税局明确提出用三年时间,在全省国税系统开展“规范管理年—管理巩固年—管理提高年”的目标,更是为国际(涉外)税收的专业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新的所得税法颁布实施,宣告我国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新时代已经到来。国际(涉外)税收管理工作任务也只会越来越重,如果不实行专业化的管理,势必造成管理上的缺位,影响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各级领导倡导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背道而驰。因此,必须实施涉外税收专业化管理。
(四)实行国际(涉外)税收的专业化管理是增强基层税收管理执行力,着力提高一线管理水平的需要。目前基层国际(涉外)税收管理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从我市的实际情况看,突出存在两个方面的矛盾:一是国际(涉外)税收业务快速增长与管理机构缺失的矛盾日益突出。2002年基层国税局撤销涉外税收管理机构后,我市7个县(市)的涉外企业户数由35户增至71户,翻了一番多。“走出去”企业从无到有,目前已发展到10多户。非居民税收、售付汇等业务大量增加,尤其是随着管理规范化的深入,精细化的推进,各项业务量成倍增加,而县(市、区)级国际(涉外)税收业务均放在税政股负责管理,税政股一个部门却要负责流转税、所得税、出口退税、车购税、国际(涉外)税收管理等业务,具体负责涉外税收业务的也就1至2人,靠这微弱的力量不管理,就显得力不从心,只能疲于应付,谈何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二是国际(涉外)税收管理的高标准和高难度与涉外税收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在岗的国际(涉外)税收管理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绝大多数干部外语知识欠缺,看外文资料如看“天书”,有的没有受专业培训,有些轮岗交流到涉外税管理部门的人员,对反避税、税务审计、稽核评税、税收协定、情报交换等具有涉外特色的管理和操作不熟,一无精力,二无能力,不知道怎么管,因此,在目前属地管理的条件下,要提高基层一线人员的管理水平,先要解决好对基层国际(涉外)税收工作不会管、管不好的问题。
(五)实行国际(涉外)税收的专业化管理是其管理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内在要求,是着力提高综合管理效能的需要。涉外事项无小事,国际(涉外)税收管理业务性非常强、政策要求非常严、各项规定非常多、工作程序非常细,业务链条之长、覆盖面之广,操作难度之大,管理要求之高,是其它税收业务难以比拟的。特别是反避税、情报交换、售付汇管理等工作是涉外税收管理的重点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撑,以及严格的操作规程,工作繁琐步骤多,任何环节的疏忽大意都会影响整体管理功效,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抑或影响国家形象。因此,必须实施涉外税收专业化管理。
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国际(涉外)税收管理的一般规律,构建基层国际(涉外)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模式
如何搞好基层国际(涉外)税收的管理呢?我们认为,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根本宗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和加强国际税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减轻基层征管单位、企业负担的指示精神,以及省局“管理提高年”的要求,遵循科学管理、专业管理、集中管理、效率管理、简便易行的原则,全面实施国际(涉外)税收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税,提高涉外税收管理水平,促进涉外税收的收入增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我们重点进行了以下十个方面的统一和规范:
1、统一管理主体。明确涉外企业税收管理的主体为基层分局。即由原来的税政股牵头,各分局分别管理,转变为税政股业务指导,城区分局统一管理的集中管理模式。以便于集中管理人才、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能,提升管理质量。
2、统一管理对象。将分布在全区各个乡镇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等涉外企业作全部集中到城区分局统一进行管理,并对其有关税收管理、税款征收、税务审计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
3、统一岗位设臵。按照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在税政股设立涉外税收综合岗和政策管理岗,对城区分局进行涉外税收业务指导和有关事项的审核、审批、呈报工作;在区局办税服务厅设立涉外税收服务岗,专门负责涉外税收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工作;在城区分局设立涉外税收管理岗,指定四名涉外税收管理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4、统一管理内容。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要求,对涉外税收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所得税汇算清缴、税务审计、减免税审批以及审核、审批备案资料以及其他国际税收业务进行细化,明确管理内容,规范操作规程,细化管理标准。
5、统一工作规程。参照省局税收执法责任制和税收管理工作业务规程,对涉外税收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分解、细化,合理分配到各个操作环节,做到管理规范、程序合法、运转有序。
6、统一工作流程。按照税收征管业务流程,对分解到各个环节的涉外税收管理工作,按照岗位进行细化,逐项落实,确保各岗之间衔接紧密、协调有力、运转高效。
7、统一工作标准。参照省、市局税收征管质量考核办法,制定出涉外税收规范管理考核办法。具体是以税负分析为参考,以征管六率为内容,以基层分局为单位,逐项进行化解,明确各项工作标准,使涉外税收管理工作衡量有度、考核有据、评价有准。
8、统一工作报告。按照不同业务工作需求,把涉外税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调查报告、审批事项报告、税务审计报告等工作报告的内容、格式进行规范,分别制作文书范本,统一格式、统一标准,使之清晰明了、方便操作。
9、统一表证单书。按照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以及税收业务规范管理中有关税收表、证、单、书的模式,对涉外税收所涉及到的各种表证单书进行统一规范,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表证单书,使之规范化、统一化、科学化。
10、统一工作考核。将涉外税收管理工作作为区局工作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制定出详细的考核办法和标准。对涉外税收征管质量实行按月考核,定期通报,以督促涉外税收规范管理。
总之,就是通过整合管理资源,重组管理对象,重构管理机制,优化管理程序,提高人员素质,基本实现了国际(涉外)税收管理职责分工的专业化、管理技能的专业化、管理规程的专业化和管理手段的专业化,从而使管理活动与税收职能相适应。
三、着眼于“三个有利于”标准,针对基层国际(涉外)税收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不会管、管不好”问题,着力解决好“管什么、怎么管、管不好怎么办”问题,进一步提高国际(涉外)税收管理水平
按照“有利于地方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有利于国税收入的稳定增长,有利于税收征管质量的全面提高”的标准,市国税局组织市、区两级国税部门的专业人员,将国际(涉外)税收业务按工作内容、业务流程、工作规程、工作报告、工作绩效、质量考核、表证单书等进行全面梳理,编写成一本《襄樊市国税局基层国际(涉外)税收专业化管理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以解决基层税务管理人员“管什么、怎么管、管不好怎么办”等诸多问题,该书具备了以下八大特性:
1、整体设计的科学性。我们在《规程》的构架中,既注重完整性,又突出了专业特色,既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又突出可操作性,既注重管理的继承性,又突出工作的创新性,严格按照规范化的工作标准和业务工作流程,行成了一整套科学的操作和运用机制,着力解决基层国际(涉外)税收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不会管、管不好”问题,成为基层国税部门从事国际(涉外)税收工作的“工具书”。
2、工作项目的完整性。该《规程》共分为八大章,十四个小节,二十个子目,近10万字。将外资企业所得税管理、税务审计、售付汇管理、税收协定、情报交换、反避税、非居民税收管理,“走出去”企业的纳税服务等所有国际(涉外)税收业务全部纳入其中,并对其各个环节和项目具体规定,使其具有统一和完整的操作功能。
3、工作责任的明确性。《规程》规定,每个岗位应做什么,具体要求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下步工作怎样传递等,都做了具体要求,使涉外税收工作岗的每个同志对自己的工作职责清晰明了,责任明确。
4、工作报告的规范性。《规程》对税收管理员上报工作报告的要求非常具体,包括报告的内容,报告的要求,报告的项目,报告的时间,报告的审核,报告的程序以及报告情况数据的真实性等内容,都一一做了明确规定,并形成范文,让不会起草工作报告的人员可以“照本宣科”。
5、工作对象的特定性。针对基层国税部门没有专门机构,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税收管理人员对涉外企业想管不会管的现状,根据《规程》各章节的阐述,力争使基层税收管理员或者从事国际(涉外)税收管理工作的同志,能够按照《规程》的引导,进行涉外企业税收征收管理全过程的完整操作,起到“按图索骥”的作用。
6、工作流程的可操作性。只要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就能比较直观地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和程序。在查阅书本的同时,下步我们还拟将书中内容编辑整理成电子程序功能模块,只要打开电脑的国际(涉外)税收管理界面,进行相关的检索,就能清晰地检索到希望查阅的一系列业务流程、表证单书、工作报告和考核目标等从入口到出口的全部内容,极大地方便税收管理员和企业办税人员办理涉税业务。
7、工作程序的连续性。两法合并后,一些相关的税收政策应具有一定的缓冲期和延续期,新税法规定在其实施后五年内将对老企业实行过渡期优惠。在过渡期内,外资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对按现行税法的规定享受15%和24%等低税率优惠的老企业,可在新法实施后5年内逐步过渡到25%的税率;“两免三减半”没有享受完的企业,还可以继续享受完这些优惠政策。因此,在新旧税法的承接上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8、工作目标的创新性。我们编辑整理出的《规程》,不是简单地对原有的涉外税收政策和内容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而是将工作目标按工作流程的要求进行细化分解,并与岗责体系紧密结合起来,与信息化手段结合起来,使之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从而保证整个涉外税收管理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规程》一书,将复杂的工作简单化,将繁杂的事务条理化,将纷乱的业务程式化,便于基层税务管理人员学习、掌握和操作,既减轻税务管理员的工作负担,又能有效地提高管理效能和管理质量。
四、开展基层国税部门国际(涉外)税收专业化管理,必将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征管质量和效能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一)促进了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随着基层国税部门国际(涉外)税收专业化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管理模式越来越科学,管理水平日益提高,管理的方式越来越规范,为外资企业的进驻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特别是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税收政策倾斜,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优惠政策得到落实,使得区域性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为地方政府引进更多的外资企业,引进更多的外资。今年以来,有意在襄阳区投资的涉外企业就达5户,预计投资金额达到4亿元。如投资1亿多元的襄阳九天纺织集团公司,目前已初见效益,丰年食品(襄樊)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目前已开始生产,襄阳金永泰制衣有限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之中。这些企业的成立为襄阳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征管质量和征管效能大幅提高。在专业化管理过程中,我们将纳税人信息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全程监督,有效防止了漏征漏管户的发生。税源管理和资料信息库的建立又确保了整个征管数据的真实、准确、全面,为收入计划的落实提供了准确的依据。通过纳税评估和涉外税务审计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对纳税人的管理,使企业财务动作更加规范,有效地堵塞税收漏洞。最近,襄阳区国税局通过对正大集团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税负异常,组织专班对其进行税务审计,目前已初步审计出应纳税款200多万元。
(三)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在实施专业化管理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制管人,从严管理,从严治队,把基层国税部门国际(涉外)税收专业化管理人员建成“政治坚定、征管规范、业务过硬、管理严格、保障有力”的战斗集体,有效地调动了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干部的活力,减少了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围绕专业化管理这一目标,我们以提高涉外税收管理人员素质为要务,使学习业务知识与学习理论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业务技能。从而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良性互动局面。目前仅襄阳区国税局从事涉外税收管理的同志,先后就有4人进入区局人才库,1人获得“省级国际税收能手”、2人获得“市级国际税收能手”称号。
(四)税收管理成本大幅降低。在专业化管理过程中,最能体现两项“减负”:一是减轻了基层税收管理员负担。随着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开展,我们将原来分布在两个基层分局管辖的外资企业集中到城区一个分局统一管理,减少了管理的岗位和人员,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降低了税收成本。加之信息化管理手段,对计算机系统有数据来源能自动生成的各类报表和相关资料,均实现信息共享,不再要求税管员一次次跑企业,基本杜绝了“重复要、多次报”的弊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税管员的负担。二是减轻了企业财务人员的负担。试点前,设在襄阳区黄集分局的外资企业,办理申报、纳税等事宜均要到城区分局办税服务厅,而管理资料的报送在属地分局,导致纳税人办理一个税收业务要跑几个地方,多跑近百里的冤枉路。实行统一管理后,避免了这些问题,节约了纳税人的时间和人力资源,降低了税收成本。
(五)纳税人满意度明显提升。在实施专业化管理中,我们针对纳税人的不同需求,对不同类型的外资企业提供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纳税服务,广泛推行政策咨询服务、上门辅导服务、集中授课服务等等,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沟通征纳、联系税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拉近了征纳之间的距离,和谐了征纳关系。不少企业反映,开展专业化管理工作以后,纳税服务更加优质,管理更加规范,办税更加快捷。
五、国际(涉外)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几点启示
一年多来,在推行国际(涉外)税收管理专业化管理试点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不断实践,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为全市全面实施专业化管理探索了方法,积累了经验。
(一)实施国际(涉外)税收管理专业化管理必须领导重视。在试点工作中,省、市、区国税局领导高度重视,全力支持,省局陈光虎处长多次过问并亲临指导,市局主要领导亲任领导小组组长,国际税务管理科负责同志全力以赴,形成了一个领导重视、上下联动、紧密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从3月到8月的六个月时间里,襄阳区国税局集中人员、集中时间、集中技术,从人、财、物和技术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专班人员实施岗位包保、各负其责,加班加点,从而保证了试点工作的圆满成功。
(二)实施国际(涉外)税收管理专业化管理必须统筹兼顾。在实施专业化管理工作中,我们逐步认识到了必须正确处理和全面协调好组织税收收入与促进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将国际(涉外)税收工作的中心和重点逐步转移到与地方经济发展、企业利润增长相适应、相匹配的思路和方式上来,使专业化管理工作真正与地方经济发展、企业增收提效紧密地联系起来,为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专业化管理创造了条件。推行专业化管理以来,有近10家跨国公司先后投资襄樊,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公司已进驻襄樊,美国德纳车桥公司投资3200万美元建设合资总额达22亿元亚洲最大的中、重型车桥生产企业,全市共有65个投资过亿元的重点项目进驻,总投资达386.2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涵养了后续税源。
(三)实施国际(涉外)税收管理专业化管理必须运用现代管理手段。我们以提高涉外税收征管质量为突破口,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将信息化建设贯穿于国际(涉外)税收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充分体现出“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分步推进、完善提高”的十六字涉外税收信息化发展模式,目前我们已将涉及到国际(涉外)税收管理的电子办税、综合征管软件V2.0上线、金税工程建设、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汇算、外资企业纳税评估以及反避税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为提高征管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实施国际(涉外)税收管理专业化管理必须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首先是建立国际(涉外)税收管理专业人才库,并充分发挥好专业人才的作用;其次是建立相应的机制,保证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才能够学以致用;其三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增强从事国际(涉外)管理工作的人员的责任心和创造性,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最后是明确岗责体系,实行绩效考核制度,鼓励专业人才干事业出成果。
(五)实施国际(涉外)税收管理专业化管理必须减轻基层税管员和企业负担。在实施专业化管理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切实减轻基层税务机关和税管员身上额外的工作负担,才能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干他们应该干的事情,提高税源管理质量。同时,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实施多元申报纳税,减少税收审批环节,为纳税人开辟“绿色通道”,让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宜更加快速便捷,也应该是国税部门努力的方向,为创建宽松和谐的征纳关系、营造务实高效的办税环境是我们国税人追求的最终目标,也是开展国际(涉外)税收专业化管理的生命力之所在。
第二篇:新形势下推进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推进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和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全面发展,技术、信息、资源、市场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跨境税源管理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极大拓展,国际税收日常征管面临严峻挑战。而传统的粗放型、被动式的国际税收管理方式已严重滞后于形势发展,亟需建立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国际税收管理水平,更好的维护国家税收权益。
一、推进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是新形势下提升国际税收管理质效的必然选择
国际税收管理,与国内税收管理并立,是整个征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构建现代税收征管体系、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成为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战略决策,推进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也成为强化国际税收管理的必然选择。
(一)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基本内涵
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就是按照税源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要求,把风险管理和分级分类管理融入到国际税收管理过程中,建立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机制,形成立体化的国际税收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纵横结合、内外协作的运行机制,形成国际税收管理合力。具体而言,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税源专业管理要求“将风险管理理念贯穿税源管理全过程”,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征管模式,这与国际税收管理方式相契合。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贯穿于国际税收管理全过程,做好风险分析识别、等级排序、应对处理和绩效评价。更重要的是按照风险管理流程,建立一整套的“分析发现疑点、应对解决问题、管理促进长效”的运行机制,提高管理质效。二是以分级分类管理为基础。税源专业管理要求“根据税源结构及其风险特点,按照纳税人规模、行业,兼顾国际税收等特定业务,对税源进行科学分类”,“科学界定税收管理员职责,设置日常管理、纳税评估等岗位,实施专业化管理”。而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主要实现三个明确:明确两类管理事项,按照国际税收事项的管理特点,将其划分为基础事项、专业事项两类;明确省局、市局、县局、分局四级管理机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明确管理事项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方法,实现具有国际税收特色的“分级分类管理”。三是以信息管税和人才保障为依托。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大力推进信息管税,建立国际税收信息采集、分析、利用机制。以加强统筹协调为重点,建立健全各级税务机关之间、税务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税务机关与外部门之间的纵横结合、内外协作的税源管理运行机制。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为重点,加强人才选拔、使用、奖惩,组建专门队伍管理专门税源。
(二)推进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推进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是应对国际税收新形势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国际贸易和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导致跨国税源的覆盖面更加宽泛,“引进来”与“走出去”企业的规模和数量都在增多,跨国交易的形式更为多变,税务机关对交易实质内容的确认更为复杂,国际税收管理面临新课题。同时,国际税收管理既要着眼于资本输入,又要着眼于资本输出,我国“走出去”企业规模的扩大,对运用税收手段支持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以及实施有效的境外税收监管也带来了新考验。
其次,推进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是维护国家税收权益的需要。维护国家税收权益是国际税收管理的首要职责,也是国际税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跨国公司在全球资源重新配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追求税收成本的最小化,极力调整在华投资格局,避税方式更为复杂隐蔽。出现了企业的税收贡献与资源占用不配比,职能定位与利润收益不配比,中国企业为投资集团作出的贡献与获得的回报不配比的现象,国家税收权益面临巨大威胁。国际税收管理迫切需要从战略的高度统一谋划,充分利用税务机关内部和外部的优势,避免单打独斗的局限性。
再次,推进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是构建现代征管体系的需要。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构建现代税收征管体系是税收改革的重要内容,建立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体系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如果不建立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体系,势必会造成国际税收管理上的缺位,影响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还会造成国际税收管理工作与其他征管工作的脱节,与税源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背道而驰。因此,必须要从构建现代税收征管体系的高度予以关注,从大征管的角度推行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
最后,推进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是适应国际税收管理特殊性的需要。以反避税为重点的国际税收管理工作居于税收管理的前沿,面向国际与国内,涵盖主要税种,贯穿征收、管理、稽查各环节,涉及商务、金融、文化等众多部门,需要税收财会、经济分析、数理统计、外语等多种专业能力,不仅要有案头分析、实地调查的本领,还要有对外磋商谈判、沟通协调的艺术,既要国际竞争又要国际合作,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专业性、实践性和系统性。面对这样复杂的工作,光凭单兵突进很难有效应对,必须针对一个个重点工作项目,依靠多部门协作、多环节配合、多种专业人才联手,充分发挥团队作用,才能在与跨境纳税人、它国税务当局的多方博弈中赢得先机,争取更加有利的地位。
二、当前国际税收管理中与专业化管理不相适应的方面
从国际税收管理实践来看,无论是管理理念、管理基础,还是管理机制、管理支撑等都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当前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工作的深入推进。
(一)专业化管理理念有待进一步增强。一是缺乏国家税收主权意识。部分税务机关认为国际税收难度太大,收入不多,成效不大,在工作部署、人员配备等方面不够重视。二是缺乏融入“大征管”意识。过于强调国际税收特殊性和专业性,管理事项大多由市县两级税务机关个别人员承担,国际税收管理与税收管理员制度、日常征管实际脱节。国际税收管理与目前实施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没有很好的衔接融合到一起。三是缺乏责任意识。有的税务干部畏难、怕烦,对上级安排布置的工作消极、敷衍应付,影响了管理效果。
(二)专业化管理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一是管理制度不完善。国际税收管理制度还不够规范,各级没有结合上级要求与自身实际,制定程序化、制度化的管理规程,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理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国际税收管理基础还不够扎实。二是管理流程不明确。现行国际税收管理的有关制度和办法不够细化,缺乏各管理环节的衔接,部分基层人员遇到国际税务管理事项仍不会操作。三是管理职责不明晰。各项管理职责没有完全分解到具体的岗位落实,国际税收管理岗责体系还不完善。
(三)专业化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风险管理运行缺乏机制性。没有把风险管理贯穿到国际税收管理始终,“风险分析、风险应对、风险防范”一体运行的机制还没有完
全建立。二是风险识别监控缺乏准确性。国税税收的各项重点工作中,没有形成完整的风险特征库,风险识别靠经验开展,准确性较差。三是分类应对措施缺乏针对性。专业化服务和管理措施未能与具体工作有效衔接,无法按照风险指引对不同风险等级分别采取相应应对手段。个性化与专业化管理的内容、方式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创新,国际税收管理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高,管理手段有待进一步增强。
(四)专业化管理支撑有待进一步健全。一是缺少信息化手段支撑。税务机关实施国际税源监控,缺乏自上而下各部门协同配合,难以及时、全面、准确地获取信息。国际税收管理信息化程度相对滞后,难以实现税源信息的有效归集和共享。缺少信息化手段,难以对企业的关联关系、关联交易、对外支付、股权变动等做到动态监管。二是缺少协作联动机制支撑。从国际税收管理内部来看,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衔接配合不到位,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格局没有形成。三是缺乏专业队伍人才支撑。国际税务管理专业性、政策性强,当前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反避税人员严重短缺,人员流动、人才流失现象较为普遍,还没有建立一支适应国际税收管理的专业化团队,制约国际税收管理工作开展。
三、某国税推行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具体实践
针对上述问题,某国税结合税收征管实际,把国际税收融入宏观征管体系之中,推出了以分级分类管理为基础、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应用为支撑、以队伍建设为保障的国际税收管理专业化管理机制,推动了国际税收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夯实“分级分类”跨境税源管理基础
按照分级分类要求,完善制度,理清事项,明确职责,规范流程,解决了“管什么”、“谁来管”、“怎么管”的问题,夯实国际税收管理基础。一是明确岗责体系,建立专业团队。重点做好设机构、定职责、教方法。“设机构”,省、市及国际税收业务量较大的县(区)局成立国际税收管理专门机构,其余县局由专人负责国际税收管理业务,从机构、岗位设置上为专业化管理提供了组织保证。“定职责”,明确省、市、县、分局四级岗位职责,重点发挥市局承上启下、专业人员相对充足以及基层分局直接管户、了解企业情况的优势,将重大跨境税源的调查评估、跨区域税源的调查调整、税收协定待遇审批等业务交由市局直接负责,通过市局项目小组实施和指导基层组织实施两种模式,发挥市局在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将信息收集、资料受理、登记备案、调查核实、政策宣讲、日常监控等工作赋予基层分局,使国际税收管理成为基层征管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大征管格局中。“教方法”,制定了《国际税收管理工作操作规范》,明确各项具体工作管理内容、工作启动方式、启动频率、落实岗位、操作方法,做到管理责任清晰细化、任务明确、标准量化。“建团队”,将各地业务骨干组成专家工作小组,负责全省重大、跨区域以及疑难项目调查调整方法的研究和集体审议。如针对关联企业间低价、平价转让股权的价格调整问题,通过集中研讨,下发了按收益法进行调整的模板并选择调整成功案例进行转发,指导各市开展工作。2012年,对某非居民企业平价转让境内制药公司股权进行调查调整,成功入库税款
2.1亿元。二是细化管理事项,实行分类管理。首先,考虑不同层级管理资源的优势,将国际税收管理事项按照管理环节分解为52个事项,划分为基础事项、专业事项两类,实行分级管理。基础事项是与基层日常征管密切相关、与企业直接对接、操作较为简单的业务,如申报征收、信息收集等,由基层分局负责在日常工作落实;专业事项是政策性强、技术含量高、跨区域的管理事项,如跨境所得类型及征税权的判定、股权转让价格的调查调整等,由市、县局专业团队实施管理。其次,根据不同征税项目,将非居民企业划分为常规纳税人和零散
纳税人,实施有针对性的监控管理。常规纳税人包括外国企业分公司,承包工程提供劳务构成常设机构、取得中国境内股息所得、取得海外代付利息、按销售收入取得特许权使用费等所得的非居民企业,分别落实管理措施,如对取得中国境内股息所得的非居民企业,通过建立居民企业利润分配管理台账实时监控管理等;对零散纳税人,主要是通过综合利用日常征管信息、新闻报道、互联网等外围信息以及部门间共享信息等,使其纳入监控管理。三是完善工作制度,优化工作流程。一方面,根据源泉扣缴、非居民企业承包工程与提供劳务、税收协定待遇审批等管理重点难点,结合某实际,分类研究控管方法,制定了《非居民企业源泉扣缴操作规程》、《非居民企业常设机构所得税管理操作规程》、《非居民企业税务证明开具管理操作规程》、《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操作规程》等,提高了管理的规范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根据国际税收业务的内在关联关系,梳理了国际税收管理工作流程,将跨境交易合同的签订、征税权判定、合同备案、税款征收及反馈全部纳入流程管理,明确了管理的内容、程序、标准、方法和重点,避免出现职责交叉或管理空档,实现环节控制流程化、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
(二)强化风险管理机制运行
坚持风险管理理念,建立税源分析、风险应对、税收监控相结合的国际税收一体化运行机制。一是加强监控分析,明确管理重点。依托《某国税税收管理预警评估系统》,根据国际税收管理事项的特点和管理要求,加强内外部涉税信息搜集分析,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包括合同类信息分析、分所得项目分析、管理类信息分析等5大类29项风险预警指标。通过“逾期未备案”、“已扣税未备案”、“未实行指定扣缴”等指标,实现了对跨境交易合同履行过程及税款扣缴情况的动态监控;对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财产转让等所得项目的风险特征进行分析,按所得项目建立风险特征库,实现了对各类所得项目的针对性监控。按季度在系统中自动分析发布风险预警信息,指导基层应对处理,有效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2013年上半年,共发布各类预警信息4520条,有效率达到73.65%。二是分类应对风险,强化质量控制。编制风险指引,对不同风险等级的纳税人,分别采取相应应对手段。对低风险纳税人,采取集体约谈、培训、一对一提醒等风险提示服务手段督促其消除风险。对中高风险纳税人,采取纳税评估手段进行处理。对风险分析和纳税评估发现涉嫌偷逃骗税的纳税人实施税务检查,选择股权转让、海外代付、对外支付佣金、特许权使用费等项目开展了全省非居民企业所得税专项检查工作。通过方案制定、实地检查、抽查督导和结果考核,确保检查成效,近四年共计查补入库非居民企业所得税11.9亿元。对业务复杂、跨区域的事项提升风险应对层级,探索实施“大案联查”,如对某跨国电子公司的联合调查调整,单户补征税款2.08亿元。三是强化管理措施,实现关口前移。以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为切入点,加强与其相关的非居民税收管理,如通过对居民企业进口设备抵扣税款的监控,核实是否有引进技术,或将技术引进混淆为境外劳务逃避纳税义务的情况。以《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以跨境合同备案为管理起点,监控合同履行情况、款项支付、税款扣缴或缴纳等事项,对合同履行实施过程控管。按照“政府搭台,部门联动、信息共享”的模式,建立与工商、商务、地税、外管、银行、科技等单位涉税信息交流和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取得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技术转让费、利润再投资和企业对外付汇信息等资料。如通过《某国税外部信息管理系统》将工商部门的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信息按月清分发布给县局核实,2012年以来,累计发布股权转让信息534条,指导各市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近期,对商务部门传递的2户非居民企业股权变更信息的调查落实,预计入库税款1.9亿元。
(三)构建一体化协作平台
建立信息应用、协作联动、人才培养三个平台,实现上下联动和协作一体化,保障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顺畅运转。一是搭建信息应用平台。开发应用《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信息系统》,将非居民税收管理的全部业务纳入系统,提高了管理水平。第一,实现了税务部门跨境税源监控透明化,业务处理痕迹化,增加了监控的质效和可信度。第二,实现了居民企业跨境交易信息、基层分局日常管理信息、外部信息的集约综合分析利用,实现了税收管理信息的集约化。第三,通过外网子系统,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进行网上备案、申请和业务咨询,实现了服务与管理的融合。二是完善协作联动平台。一方面,建立同级职能部门横向互动的协调机制。实现国税系统内部各部门,包括国际税收、稽查、大企业、所得税、货物劳务税、进出口等部门跨境税源信息共享,实现对居民企业成本费用、对外支付、进出口货物日常监控信息的有效传递,便于提前介入,及时发现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税源,防范税款流失。另一方面,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管理模式,畅通上下互通的信息传递机制。上级税务机关负责做好数据分析、任务发起、工作推送和质量考评等工作。下一级税务机关承接任务事项做好任务落实和日常监控工作,及时反馈相关处理结果,并根据上级要求,改进税源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高管理质效。通过以上措施,实现了国际税收管理事项的数据分析、任务发起、工作推送、调查核实、结果反馈、综合评价、持续改进的闭环运行。三是建立人才培养平台。注重国际税收知识的普及,把国际税收管理知识纳入教育系统常规培训中,在公务员初任培训和领导干部上岗培训中增加国际税收基础知识。开展岗位技能实践锻炼,在专项检查中,由市、县、分局人员参加,在实践中提高业务水平,加快了基层干部业务成长步伐。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制定《建设国际税收专业人才队伍的意见》,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召开案例研讨会、外出学习考察、组织实地观摩等形式,对基层干部开展国际税收业务培训,省市两级每年培训都在5000人次以上。组织全省业务骨干进行国际税收专业人才培养对象选拔考试,建立全省国税系统的国际税收管理专业人才库。2013年,投入430多万元,选拔40名业务骨干在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国际税收专业人才培训,为提高全省国际税收管理水平提供了智力储备。
四、进一步深化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思考
推进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是一个不断探索、总结、改进、提高的过程,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求实创新、强化措施,进一步推进国际税收管理专业化、团队化、信息化、协作化。
(一)深化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要进一步增强风险管理意识。风险管理是深化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要将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于反避税、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税收协定执行、税收情报交换、“走出去”企业的税收服务和管理等始终,贯穿于不同事项管理的全过程。科学界定各层级税务机关的风险管理职能。市局承担税收风险战略规划、风险分析识别、风险等级评定、风险应对业务技术支持等工作,为基层税务机关开展风险应对提供目标、指导和支撑,同时对预约定价谈签、成本分摊协议磋商等重要复杂事项进行风险应对,提高专业化管理层次。区县局主要是根据上级规划部署和风险识别排序结果,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风险应对工作,推进区县局税收管理实体化。科学分解税收管理职责,深化管事与管户有机结合的体制建设,把风险应对的主要职责从税收管理员职责中分离出来。
(二)深化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要以提升专业控管能力为目标。推行国际税收管理专业化方式,要努力做到“四化”:管理方式专业化,打破现有征管模式,科学理顺国际税收管理事项,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建立相应的专业化管理模式,突出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管理主体团队化,改变以往国际税收管理单兵作战,效率不高的弊端,理清管理职责,借鉴“项目管理”和“虚拟办公室”的思路,组建
管理团队,依靠团队的力量去管理。管理手段信息化,按照信息管税的思路,一方面加强现有国际税收数据的分析应用,另一方面拓展外部第三方信息的采集利用,通过对内外信息数据的分析,及时掌握税源管理状况,找准税源管理的风险点和风险源,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管理机制协作化,包括与外部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同时要着力优化信息化应用平台,让运转流畅的丰富信息成为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支撑。
(三)深化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要进一步深化重点环节管理。一是深化反避税专业化管理。建立分行业企业利润率监控体系,及时发现行业及企业利润率异常变动趋势,使反避税调查案源更具针对性。深化跨国公司内控审核机制,及时发现定价政策确定、产业链增值分配、地区利润分布及企业内部各部门财务评价中存在的缺陷,对内控机制不完善的企业进行反避税调查。建立与税务稽查部门协作机制,充分利用其检查中发现的关联交易避税嫌疑线索,拓宽反避税调查案源。二是强化非居民税源管理。按照统筹国际国内税收的思路,以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为切入点,实现同评同查机制,提高管理的综合效应。区分非居民企业税源性质,按照营业利润和消极所得分别明确监控要求,提高其管理的针对性。积极研究劳务与特许权使用费的划分办法,明确计算机软件使用和网络服务的征税判定方法,确保我国税收管辖权的正确有效行使。三是优化“走出去企业”服务与管理。整合管理职责,明确对“走出去”企业所得税管理统一归口一个部门,避免工作上的扯皮、低效。建立和完善税务登记和申报制度,使税务部门能充分和及时掌握纳税人的跨境交易信息,解决当前走出去企业境外经营信息不全的现象;遵循我国企业“走出去”境外投资的路线,不断谈签及修订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税收协定。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辅导,提高 “走出去”企业的维权意识和国际涉税业务操作能力。
(四)深化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要进一步完善国际税收保障制度。一是优化法律制度。完善反避税中企业功能确定与居民企业所得税优惠相衔接的办法,明确确定为合约研发商的企业不能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防止出现一方面企业利润转移另一方面又享受税收政策扶持的现象。针对我国市场经济出现的阶段性特点,出台保障我国税收权益的成本节约、市场溢价调整方法。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遵循“顶层设计、集中采集、分层应用”的原则建立全国跨境税源信息平台,实现全国涉税信息的高度集中和全面共享;以金税三期试点应用推广为契机,将全国跨境税源信息平台纳入金税三期工程之中,提高工作效率。一方面税务机关内部各部门,包括国际税收部门、大企业部门、所得税部门、货物劳务税部门、进出口部门,建立跨境税源税务系统内部各部门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在制度层面建立与商务部门、出入境管理部门、外汇管理等部门跨境税源信息交换机制,及时获取合同签订、外汇资金往来、外籍个人签证信息等第三方信息。三是完善国际税收质量考核机制。结合国际税收管理特点和岗位职责,完善考核方式方法,坚持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建立以增进绩效为目标的国际税收征管质量评价体系。如对反避税管理不仅要对工作成果进行考核,更要注重避税嫌疑企业筛选、可比性分析、方案拟定、谈判协商、入库等环节的过程考核。
第三篇:关于基层区局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实践和思考
关于基层区局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实践和思考
目前,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概念尚无明确界定。税源管理专业化“干什么”和“怎么干”,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和总结的重要课题,我作为基层税务工作者,我有幸接触和参加我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为分析和思考这一课题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仅对基层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实践,谈几点个人粗浅的认识,对目前税收专业化管理谈一些肤浅思考。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经验启示。
去年十月份以来,我局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试点单位,我局在省、市领导的指导和关注下: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结合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整合、优化和合理配置税收管理资源,因地制宜实施税收专业化管理工作,为下一步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1、分类管理----纳税评估专职化。
我局在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试点单位后,首先实行了税源的分类管理,把开展风险的多级分析,纳税评估作为风险应对的主要方法,在管理科中安排30多名同志专门从事纳税评估工作,并对纳税评估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对于大企业基于风险管理的纳税评估,对于中小企业基于行业管理的纳税评估,确定风险评估流程,构建分行业、分税种的评估指标和模型,针对不同风险级别分别采取纳税辅导、风险提示、案头审核、约谈核实、实地调查、纳税评估等措施。
2、理清思路----理顺工作目标。
我局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试点单位后,充分学习和把握上级精神,认准自身定位,积极吸取和借鉴省内外兄弟县、市、区局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理清了区局开展专业化管理工作的思路:确定以税收风险分析,实施信息管税的专业化管理思路;理顺了区局开展专业化管理工作目标:促进纳税遵从,提高征管质效的专业化管理目标。
3、规范岗位----职责更加明晰。
我局试改之初就撤消了原有按照划片管户设立的税源管理一、二、三科,将原税源管理科职责分解为征收管理和风险应对两部分。征收管理部分整合到办税服务厅,设立专业的征管服务分局;风险应对部分整合到征收管理科,设立专业风险应对组,对60多名税收管理员配置了相应的岗位。重新明确各部门职责,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尽量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4、完善措施----管理更加科学。
我局试改之中逐步完善了配套制度。建立了《税源专业化重点风险防范手册》、《税收管理实地调查规范》、《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注销税务登记工作流程》、《风险应对工作规程》、《征管服务分局文书受理流转工作规程》等制度。为做好试点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5、规范流程----管理更加完善。
我局试改之中,在理清各种权责关系的基础上,对行政管理过程或办事程序进行重新设计和安排对55项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对9项提速为即办事项,缩短了46项审批事项的时限,规范运行程序,为做好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打下了夯实基础。
6、强化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一是按需实施针对性业务培训,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各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二是对全体干部进行了专业化改革的总体培训,组织全面学习《专业化管理实施办法》、改革前后职责对照、涉税办理事项新旧对照等内容,着重掌握变动的工作流程的工作要求和操作规范。使所有人员迅速掌握了新系统的业务流程,为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奠定基础。
7、革新模式----调整管理资源。
我局在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中,重点改变以前税收管理员“分户到人,各事统管”的管理模式,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专人专事、分权制衡”的专业化的税源管理体系。突出个性化服务和风险应对,突出行业风险监控和分类服务。构建管事与管户分离、分权制衡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纳税人到国税机关办理的事项,全部由办税大厅受理;国税机关布置给纳税人的事项,由税收办税员负责落实”的工作机制。
8、风险管理----防范税收风险。
在区局机构设置调动后,在区局层面组建了税收风险分析和税收风险应对两个专业化团队。其中,税收风险分析团队由管理科一组牵头,专业人才和业务骨干组成,负责上级风险管理任务接受、本级税收风险分析、风险等级排序、统筹等工作。税收风险应对团队由管理科评估一、二、三组等部门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对区局确定的部分重点纳税人的纳税评估和复杂事项直接应对。税源专业化改革实施后,我局先后对50多项风险管理规则进行了风险识别和排序。通过纳税适从风险、执法风险和宏观风险应对,动态监控税源信息、执法过程等,有效解决了影响税收征管质量的问题,收入质量和均衡度明显提高。
9、强化效能——纳税服务功能化。
我局在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中,一是规范涉税事项受理、调查、核批节点的岗责配置,凡是由纳税人提起的各种申请事项一律在办税服务厅集中受理,要求对纳税人办税事项实现“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闭环运行模式,综合受理纳税人提交的各项涉税事宜,最大程度地向纳税人提供“一站式”服务。二是涉税事项不同的环节设置不同的管理人员,即受理、调查、核批严格三分离,做到受理人员不调查,调查人员不受理。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纳税人的满意度,进一步强化了办税服务厅功能。
二、税源专业化管理存在问题。
基层区局税收专业化管理工作没有现成模式,只能在专业化的理论上,不断摸索、不断实践和不断积累。我局在探索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高标准要求与干部综合素质不相适应。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税收科学发展趋势而提出的一种税源管理新模式,要求比较高,而我们的管理队伍素质能力与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标准要求差距还较大。税收管理员由“管户”向“管事”的转变后,权力受限,干部缺少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在工作中被动应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拨一拨、转一转”的大有人在。
(二)、税源专业化管理流程与当前征管系统工作流程不相匹配。
运行有序,衔接顺畅的工作流程是实现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分工协作的前提。目前,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流程是多元化的分段管事流程,而我们当前的征管系统是在管户流程下设计的编程,是两个思路两种方式。譬如征管系统中没有纳税评估部门的管理模块,出现了系统中不能走流程、不能进行考核的情况,只能进行手工操作。评估工作进展和状况不能及时反映到系统之中,这势必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税源专业化管理流程的快捷运行。
(三)、税源专业化管理岗责体系中个别工作环节衔接不够紧密。
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的设计理念是专业分工、协作统一、运行顺畅。但从试点情况看,我局试点工作实行的是内分离模式,设置了征管服务分局和征收管理科,征管服务分局内设综合事务组、日常管理组和基础审核组三个小组,管理科也内设了管理和评估五个组,现在内设机构的人员都知道了要“做什么”,但至于“怎么做”和“做得怎样”的相关岗责考评体系尚未明确,机构宠大,科室人员多,布置工作困难,工作环节衔接不够。也为区局绩效考核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四)、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还不够。
加强税收专业化管理是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方法。加强税收专业化管理是强化各类税源管理、推进依法治税的有效举措。加强税收专业化管理更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实践。从区局试点情况看,专业化改革之初的取消税收专管员,还只是“破冰”之举,尚未达到“融冰”、“化冰”的境界,专业化管理的深度、广度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尤其是在专业化管理方法、专业化管理手段、专业化管理目标等方面还大有文章可做。
(五)、税源专业化管理信息交流共享不畅通,资源利用率不高。
目前涉税信息量猛增,但缺乏信息沟通平台,构建联动机制。信息利用率不高,信息传递不对称,信息交换不能及时反馈、信息可用性不高,联系性不强。如:从我局试点情况了解:办税服务局办税员只能掌握到纳税人纳税申报、催报催缴,税款入库等企业情况;并且在不同环节人之手,而管理科评估人员仅通过审核评税和下户调查,才有可了解部分纳税人信息;平日并不了解纳税人申报的真实性,行业情况,经营特性。专业化分工,带来税源信息的零散,纳税人信息的盲区以及户籍管理的空白。
三、税源专业化管理认识上应该厘清的问 题。
1、专业化管理不是简单的分类管理,而是全方位、立体型、深层次的专业化管理。有人认为,岗位事项人员分类就是进入了专业化管理,这是错误的。分类是专业化管理必备条件,是基础,但不是全部。目前,区局有些环节的专业化管理还停留在浅层甚至表面上,形式上转型了,实质上还没转型,管理的手段、管理的方式、管理的程序还是老套路、老办法。必须进一步改革。
2、专业化管理不是一专到底,也应有适当的多元化管理。专业化管理是纵向的延伸,多元化管理是横向的延伸,缺少多元化的专业化是狭隘的专业化。比如:区局征管服务分局和征收管理科机构之间。在服务分局前台与服务后台之间,综合事务组、日常管理组和基础审核组与征收管理科专业化风险应对组之间,各岗位业务、职责、任务,彼此不能割裂。要强化职责、密切协作,做到相互融通、相得益彰。
3、专业化管理不是要管理不要服务,而是要在专业化管理上实现专业化服务。重管理、轻服务本来就是一种错误的理念,推行专业化管理后,部分人甚至加深了这种理念,片面强调专业化管理而忽视纳税服务。特别是随着税收管理员“管户”制度的消亡,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定点”沟通也随之消失,带来了企业咨询、税法宣传的盲目性,要特别重视专业化服务,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纳税人,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逐步实现个性化服务,使纳税服务的触角伸得更长、更深、更广。
4、专业化管理不是要管事不要“管户”,而是要强化“管事” 的服务职能,同时也突出以“管户”管理职能。在税源管理上出现的“管户”与“管事”、“管税”相脱节等管理环节薄弱问题,不少基层税务机关按照纳税人经营规模和类型的不同,在“构建管事与管户分离、分权制衡的管理模式”的前提下,推行管理员、联络员和驻厂员等“划片监管”、“驻厂管理”等直接深入纳税户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加强管理环节,取得了明显成效。
5.专业化管理不是唯收入论成败,而要把提高征管质效作为主要标杆。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效益的明显提高带动了税收收入的较快增长,这是经济决定税收的产物,这种表象容易掩盖税收征管质效的本质,检验专业化管理的成效既要看税收收入的增长,更要看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益,看征管漏洞是否存在,看征收率是否提高,看征管秩序是否好转,看纳税人是否满意。
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思路
(一)要增强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传统的以管户为主的税源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制约了税源精细化管理。一是事多人少任务重的矛盾比较突出。税收管理员集税收宣传辅导、信息采集、日常巡查、纳税评估于一身,存在着大户管不透、中户管不细、小户管不住的情况。二是税收执法权过度集中,加大了基层税收管理员的执法风险。三是传统税源管理模式对不同行业的纳税人采取几近相同的税收管理办法,不仅难于做到重点突出,而且效率较为低下,相关的纳税服务措施也很难全部落实到位。总之,传统的税源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纳税人数量越来越多、经济成分越来越复杂、经营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的要求,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势在必行。税源管理专业化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只要有利于增加税收收入,有利于降低征纳双方成本,有利于服务纳税人,有利于调动大家积极性,就应该大胆尝试.(二)、要建立健全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制度保障。
税收专业化管理工作没有现成模式就是要创新,必须进一步完善岗责体系和工作流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构建简而专(既工作流程简单又专业),精而专(既税源管理精准又专业),细而专(既处理职责细致又专业)的管理机制。就目前区局改革试点情况,建议区局尽快配套出台办税服务厅受理人员、综合事务、日常管理和基础审核办税服务局后台人员和管理科评估人员的税收管理工作规范、岗位职责、绩效标准以及考核奖惩办法等,便于各部门人员对照执行。
(三)、要增强税收专业化管理队伍素质。
突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真正做好提高干部综合能力,为深入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只有一流的管理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业绩,只有素质水平过硬的干部职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税源管理的水平。因此,今后我们要按照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需要,多渠道、深层次开展培训工作,让干部掌握新的理念、新的知识、新的管理方法和技能,真正提高干部的素质。
(四)、要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服务质量。
针对不同类型的纳税人,要着力推出个性化服务(在给重点税源、重点企业纳税人提供个性化服务),按需服务(对一般税源纳税人按照需求进行服务),电子服务(对服务面广,需求一致的问题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提供服务),力求满足纳税人的各项需求,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分类管理与层级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五)要积极探索适合本局实际的税收专业化管理方式。
各地税源结构、人员配置有着明显差异,因此,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逐步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税收专业化管理方式。建议区局完善内设机构基本框架;明晰内设机构功能职责;形成了“以人定岗,以岗定责,岗岗有人,人人有责”的岗责体系。健全以流程为导向的征管机制。推行重点税源重点管、一般税源行业管、税种不同分开管,“点、线、面”相结合的三维立体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实现“点”上管细大户,“线”上管好中户,“面”上管住小户的管理目标。
(六)、要进一步强化配套措施,形成大专业化管理格局。
要将税政、计统、信息中心等部门纳入专业化管理工作范畴,增强整体合力。税政部门要着重完善民政福利、农产品企业、高型技术企业管理办法,提出精细化管理举措;评估部门要加强典型案例的剖析,掌握各个行业偷税漏税的惯用伎俩,为管理部门实行专业化管理提供参考;计会统部门要走出传统的统计分析习惯,将统计分析细化到各个产业、各个行业和细分行业,将统计分析指标细化到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使统计数据更加准确、全面,使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可靠;信息中心要发挥技术支撑的作用,建立税收数据处理中心,把各税种、各类经济活动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储存,加强税收数据的深层次开发使用。
(七)、要拓宽信息渠道,开发信息平台。
找准信息技术和税收业务的结合点,进一步把各类信息掌握好、分析好、运用好,提升信息管税能力。管理的瓶颈是信息失灵,因此,有必要建立专门负责加强信息情报的搜集和税源的部门,理想的模式是建立税收数据处理中心,综合各种经济税收信息,统一采集、储存、筛选、分析。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可以从产权交易机构、工商部门、公证部门采集重大产权交易、产权变更、经济合同及协议等情况,可以从金融部门采集银行开户、资金流动情况,可以从新闻媒体采集经营发展变化、重要产品上市情况。
(八)、要坚持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提高纳税遵从度为目标的原则。
坚持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就是要根据不同纳税人存在不同的风险特征,对纳税人实行分类管理;将税源管理指向由管理所有纳税人转为管理有风险的纳税人,将有限的税收管理资源由用于管好所有纳税人转为优先用于遵从风险较高的纳税群体和领域。税收管理的根本目标是不断提高纳税遵从度。推进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管理专业化,始终要以是否有助于促进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是否有利于最具效率地促进纳税遵从来规划和展开,并以此作为衡量、检验这项工作成败得失。
(九)要加强税收分析,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税收专业化改革以来,税源分析变成了难点,要摸索一套可行的税收分析方法。一是拓展分析思路,在宏观分析方面,重视对与税基关系密切的工业增加值、当地物价指数、产业热点、新兴税源等经济指标开展动态分析。二是改进分析方法,在微观税收分析方面,做到“四算”,即算企业税收负担变动、算销售额应纳税额变动配比情况、算非防伪税控部分进项税额占全部进项税额比例变化、算销售成本变动与销售额变动配比变化,用分析成果引导管理资源配置,有针对性地开展税源分析、纳税评估。
(十)要进一步完善岗责体系,优化办税流程。
税收专业化完善的组织、科学的岗责体系及征管流程是基础、是关键。
1、我们要进一步规范机构,做到责任主体明确化。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可根据《征管法》和《征管业务操作规程》要求,细化每个部门和岗位的工作职责,基本执法要求,并以制度的形式予以规范,做到以岗定责,责任到人。
2、合理配置机构的职能,实现部门责任法定化。解决好职能交叉重叠、责任不清、事权分离、多头管理、交叉管理和管理真空的问题。
3、岗位责任具体化。制定科学、具体、精细的职位说明书,包括岗位基本情况、基本职责、工作流程和必需的关键才能等内容,将每个岗位的责任细化、尽可能量化,明确如何履职尽责以及失职失责的责任代价。
4、责任清晰化。明确和细化各部门的责任。明确区分领导和被领导责任,明确区分监管责任和行为主体责任。
5、责任链接无缝化。建立岗位之间、部门之间的无缝责任链条,明确工作流程、工作程序和责任处罚,确保环环相扣,互不交叉重叠,有责必有罚,使每项工作职责、每个工作环节的责任落实到人。
第四篇:关于基层分局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实践和思考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网站关于基层分局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实践和思考
关于基层分局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实践和思考
目前,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概念尚无明确界定。但借鉴去年全国所得税和反避税工作会议提出的所得税专业化管理的概念,可把税收专业化管理理解为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的不同特点,通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税收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充分运用其掌握的专业技能,探索实施以分行业管理和分规模管理为重点的分类管理,达到加大管理力度和强化管理深度的目的。江苏省仪征市局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结合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整合、优化和合理配置税收管理资源,因地制宜实施基层分局税收专业化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实施税收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江苏省仪征国税系统下设六个基层分局,三个在城区、三个在农村。六个分局按区域共设立了25个责任区,从事税收征管工作的人员共有64人,仅占全系统干部的38%,且城区分局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平均在50岁以上。全市共有各类纳税人5673户,而税收管理员只有44人,人均管户128户。部分责任区管理员还集受理、调查、核批于一身,人少户多事多且权力相对集中,导致许多责任区管理员疲于应付,特别是对纳税评估、服务性调研、退税工作、联动任务、注销清算、风险应对等特殊事项的完成敷衍了事、质量不高。另外“一人统管”一方面导致纳税服务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也容易滋生腐败,纳税人满意度有所下降。
二、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具体方案及措施
在经过几上几下、反复征求意见的前提下,仪征局基层分局专业化管理具体方案终于出炉。方案总体思路是:推行管事与管户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式,建立日常事项税务管理的大责任区管理模式,对税收风险应对、纳税评估、注销清算检查等特殊管理事项由业务素质相对较高的税收管理员承担。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明确内设机构基本柜架。按专业化管理方案,各分局设办税服务厅、基础管理股和项目管理股三个内设机构。撤销原先各小责任区,建立大责任区,将合并后的大责任区税收管理工作分为基础类税收管理和项目类税收管理两类,分局内部综合管理工作职责并入项目类税收管理股。农村三、四、五分局只设一个责任区,城区一、二、六分局考虑到一、二分局个体工商户占总税源均在50%左右,在设立一个企业责任区外另设个体管理责任区,六分局因专司涉外企业征管,无个体工商户,也只设一个责任区。
二是明晰内设机构功能职责。办税服务厅的主要功能职责为受理、咨询和分局税收计会统等工作。包括税务行政许可、发票发售、认证报税和依纳税人申请的各项业务受理等。基础税收管理股的主要功能和职责是税源基础管理工作和内部综合管理工作。包括催报催缴、办税服务厅受理后需管理员调查的事项、日常巡查、发票检查、执法检查指标及异常数据处理和反馈、税源调查和个体双定户定额核定调查,项目税收管理股的主要功能职责是税收分析、风险管理等工作。包括分局层面的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工作、重要涉税事项的调查、重点税源户的风险应对、所得税减免、税前列支审批类事项的调查和所得税汇算清缴重点税源户、重点项目的审核、税收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的宣传、经费收支管理工作,文明创建及分局内部的目标管理考核工作等。
三是健全以流程为导向的征管机制。改革后,各分局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纳税人的满意度,进一步健全了以流程为导向的征管运行机制。一是规范涉税事项受理、调查、核批节点的岗
责配置,凡是由纳税人提起的各种申请事项一律由办税服务厅集中受理,要求对纳税人办税事项实现“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闭环运行模式。二是涉税事项不同的环节设置不同的管理人员,即受理、调查、核批严格三分离,做到受理人员不调查,调查人员不受理。三是尝试在城区分局实行“一机双卡”、农村分局实行“一屏双机三卡”的受理模式,推行全职能窗口,综合受理纳税人提交的各项涉税事宜,最大程度地向纳税人提供“一站式”服务。
三、实施税收专业化管理取得的成效
据笔者跟踪调研,该局税收专业化管理推行以来,在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为实现县(市)局实体化、推行绩效考核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是有效增强了服务厅功能。纳税人所有依申请的涉税事宜,均在办税服务厅受理,全面落实了“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十六字方针。受理时一次性告知资料要求,避免了纳税人多次跑、多头跑。受理后,凡属办税服务厅有权核批的或不需要流转的,当场办结;凡属分局核批或市局核批的,打印受理通知书告知纳税人预计办结时间和联系电话。流程流转后,受理岗制作内部传递单,将纸质资料传递给基础管理股,基础管理股完成调查流程后将纸质资料传递给核批岗位,核批环节完成后再将资料传递给办税服务厅受理环节,受理环节出具文书通知纳税人领取批件并将核批后的资料整理归档,资料沉淀大厅备查。这种模式与ctais2.0系统流程相匹配,既强化了办税服务厅功能,好方便了纳税人,同时也制约了管理员的权力。纳税人完全可以根据受理通知书,要求税务机关到期做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决定,避免了过去管理员说了算、随意性大或办事拖拉等工作作风不实的不良习惯。另外,在城区分局实行了“一机双卡”,在农村分局实行了“一屏双机三卡”的全职能窗口模式,实现在一台计算机上完成税务登记、报税、认证、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发票发售等各项业务,不仅在较大程度上节省了人手,缓解了基层人手不足的矛盾,也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纳税人。
二是责任区管理工作高效保质。通过对项目管理员和基础管理员的职责划分,对税收风险应对、纳税评估、注销清算检查等特殊管理事项,由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项目管理员伍完成,既提高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又体现税收管理精细化,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对基础管理员的监督和制约,限制了基础管理员的自由裁量权。基础管理员也能抽调出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户籍巡查、实地调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掌握企业税源动态变化,采取纳税辅导、政策解读、日常监控、善意提醒等手段加强税源基础管理工作,税收纳税服务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
三是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各分局都根据不同的税收专业岗位,结合干部队伍的整体状况和个人特点,对现有的税收管理人员进行了重新组合,努力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的潜能。在对税收管理员职责分解后,将业务素质较高、综合分析能力较强的干部调配到项目税收管理岗;将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干部调配到业务相对单一的基础税收管理岗,做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
四、推进税收专业化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分局税收专业化管理工作没有现成模式,只能在专业化的理论上,不断摸索、不断实践和不断积累。仪征局在探索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现有流程设置尚需进行调整。ctais2.0征管信息系统处理涉税事项是基于原先的责任区流转,而专业化管理按项目分工,特殊性事项分离出责任区后,角色设置及流程运转方面尚不能完全和实际相匹配,导致项目税收管理股人员借用基础税收管理股人员或基础税收管理股人员借用征收服务人员的口令操作,不利于明晰职责、不利于落实责任、不利于考评考核。
如ctais2.0系统以基础性税收管理员名义报错的“无银税协议”等基础信息,该错误信息系统只设定办税服务厅的登记认定受理岗和综合服务岗有此维护权限,而基础性税收管理员只能借用服务厅人员口令进行维护。建议在ctais2.0系统中责任区管理岗“税务登记”模块中增加“银税协议”等基础信息维护权限。再如一般纳税人注销流程中,项目税收管理员在做完注销清算工作后,要借用基础性税收管理员口令进行操作。建议维护ctais2.0系统岗位配置和角色设置,便于按事项流转工作流的目标的充分实现。
二是相关配套机制亟待完善。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现在三个内设机构的人员都知道了要“做什么”,但至于“怎么做”和“做得怎样”的相关岗责考评体系尚未明确,也为下一步推行绩效考核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建议上级局配套出台办税服务厅受理人员、基础性税收管理员和项目税收管理工作规范、岗位职责、绩效标准以及考核奖惩办法等,便于基层对照执行。县(市)局也要积极主动地结合基层分局工作实际,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岗责体系,便于分局更好地实施专业化管理工作。
三是多人等候的状况仍需改善。此次专业化管理改革,在较大程度上强化了征收服务厅的功能,纳税人几乎所有涉税事项的办理都集中在了征收服务厅,对服务厅的办税功能也是较大的考验。因此按上级局统一部署,在城区分局实行了“一机双卡”,在农村分局实行了“一屏双机三卡”的模式。实际工作中,这种全职能窗口模式只节省了一个纳税人办理多件事项的等候时间,但也意味着其他纳税人等候的时间加长,特别是在城区纳税人较为集中的分局。
建议上级局加大对基层管理分局的经费倾斜,添置必要的计算机硬件设施,在城区分局增加2台套备用卡、机,在农村分局增加1台套备用卡、机,在涉税事项受理高峰时起到缓解众多纳税人排队等候办理的压力。
(江苏省仪征市国税局 宰有福 田原 万晓峰)
第五篇:互联网 基层税收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现代化建设的应用与实践
互联网+基层税收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现代化建设的应用与实
践
摘要:本文结合一线税务部门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的工作实践,从基层税务部门岗位廉政风险的形式、成因入手,通过分析一线税务部门加强互联网建设,巩固基层岗位廉政风险防范的实践成果,总结提出完善基层税务部门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建设性理论意见,对进一步优化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基层税收岗位廉政风险防控
一、基层税务部门岗位廉政风险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廉政风险就是实施公共权力的主体产生或发生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可能性。任何掌握公共权力的部门和个人都客观存在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只要有权力就存在滥用权力的可能性,只要有职能就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的可能性。基层税务部门人员岗位廉政风险主要是指基层税务人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生不作为、乱作为、甚至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不廉洁行为的可能性,是对执法主体和税务人员本身可能造成伤害的各种危险隐患的统称。
当前,基层税务部门人员岗位廉政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道德风险
因自身思想道德偏差等原因,造成税务人员执法不公正、不公平或“以权谋私”等不廉行为。
(二)岗位职责风险
由于岗位职责不明确、不履行岗位职责或履行不到位,造成税务人员不作为、失职渎职或滥用职权等廉政风险。
(三)业务流程风险
业务流程各环节缺乏有效的相互制约、制衡的监督内控机制,造成税务人员易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
(四)制度机制风险
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工作程序不规范、贯彻落实不到位、工作机制缺乏有效制衡和监督制约、个人自由裁量空间较大,可能造成构成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廉政风险。
(五)外部环境风险
纳税人或其他外部因素为了达到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目的,可能对相关税务人员进行利益诱惑或施加其他非正常影响,导致税务人员失职渎职、“权钱交易”等廉政风险。
二、发生岗位廉政风险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是产生岗位廉政风险的内在动因
有的税务干部对由于税收执法不当可能导致的风险和后果没有足够地认识,认为没有贪污受贿就没有风险,但实际上许多过错是由过失导致的,这些过失就可能是失职、渎职,如对印章、重要凭证等物件的管理不严,相关案卷中的审批表、陈述申辩笔录的空白处未划销,当事人未按手印、送达签收时间不符,结束时间与报告尾部科长签字时间不符等,给犯罪份子留下可乘之机,从而引发岗位风险。有的税务干部对如何防范风险没有全面系统的认识,错误地认为基层一线税务人员没有税收执法权,权利在领导手中,出了问题由领导承担,风险与我们没有关系。还有的对执法监督缺乏认识,总认为给他指出问题,就是挑刺,与自己过不去。这些都是防范风险意识不强的具体体现。
(二)产生岗位廉政风险的外在因素
在经济转型期,受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以及价值观念、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生活方式多样化的影响和冲击,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的税务干部利用岗位职务之便,铤而走险,以身试法,最后走上了渎职犯罪的道路。
(三)制约机制不完善是产生岗位廉政风险的重要因素
目前虽然制定了不少监督制约的规章制度,但可操作性、针对性、强制性和权威性不强,有的规章制度只是对上级部门制度、办法的落实,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工作实际不紧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制定制度上不够科学,存在宏观监督制约规定多,微观监督制约规定少;事后监督制约规定多,事前、事中监督制约规定少;对下监督制约规定多,对上监督制约规定少的现象。从监督体制来看,主要还是以事后监督为主,而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存在空档,特别是税收执法各岗位之间以及执法和管理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缺乏相互监督和制约,没有形成一种完善的内控机制,从而引发了岗位廉政风险。三、一线税务部门加强基层岗位廉政风险防范的实践经验
为化解廉政风险,增强防范意识,一线税务部门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查找风险点,明确风险重点
将工作中可能引发不廉洁行为的因素分为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外部环境五个方面的风险,从基层局党组、机关科室、税务所三个层次,结合岗位职责,查找各自廉政风险点。通过制定《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手册》,编制《廉政风险识别表》、《廉政风险防控流程图》,对风险点进行提示,提醒税务干部回避风险。
(二)划分风险等级,实施重点监控
针对查找出来的风险点,按照风险发生几率和危害损失程度,将廉政风险确定为一、二、三级。把局领导班子成员岗位定为一级;把机关科室、税务所负责人以及从事税收执法岗位的工作人员、管人、管钱、管物等重要岗位人员定为二级;把其他岗位人员定为三级。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实施不同级别的监督防控,确保规避风险。
(三)制定措施,加强监督制约
一是扎实开展廉政教育。通过多项廉政主题教育,激发广大税务干部廉洁从税的主体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党员干部监督管理,强化履行岗位职责监督制约,用制度规范“两权”运行。三是不断创新廉政文化建设载体。自创电子刊物,开展廉政征文、廉政文化演讲、廉政短信征集、廉政谜语大家猜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廉政文化建设内涵。利用内网、办税服务厅展板、横幅、标语等大力宣传反腐倡廉箴言警句,营造了良好的廉政文化建设氛围。四是畅通民主渠道。完善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拓展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对干部行为、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控,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避免廉政风险演化为腐败行为。五是建立约束机制。完善责任追究管理办法,明确具体责任追究的范围、承担责任的单位和责任追究的具体程序,对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的履职行为严肃查处,提高了风险防控的有效性。
四、建立和完善基层税务部门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建议
基层税务部门岗位廉政风险防范就是对基层税务人员在税务执法过程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查找出来的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在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对廉政风险实施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一)加强教育引导,充分发挥网络空间效应,筑牢防范廉政风险的思想基础
教育是风险防范的基础。只有加强教育引导,才能构筑起防范廉政风险的思想基础。突出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开展廉政风险教育,通过领导干部的学习带动和推动全体干部的学习,提高广大税务干部防范廉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将廉政教育纳入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总体规划,大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税务人员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广大税务干部自觉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促使广大税务干部自觉增强廉政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把廉政文化建设当作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项创建活动,增进和谐,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充分发挥网络空间效应,创新廉政教育方式,从PC端到移动端,通过现代传媒,利用微博、微信等媒介建立网上交流学习的平台,扩大信息交换频率和交换量,全面增强干部主人翁意识和大局意识。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及安全形势教育和典型案例教育,密切关注高风险部门税务干部的思想动态,提高广大税务干部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防止以权谋私,以税谋私,做到警钟长鸣。
(二)完善机制,构建风险防范的多维内控体系
建立和完善廉政风险内控机制就是以发现风险、防范风险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将各种分散的、局部的监督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形成防范和遏制税务干部利用职务或公共权力,从事违反税收政策、违反党纪政纪、违反法律法规活动的制约力。一是建立和完善风险排查机制。坚持分类排查制度,排查单位风险――对权不对人,排查岗位风险――对岗不对人,排查个人风险――对事不对人,解决风险点排查“像、准、实”的问题。坚持集中排查、定期排查和动态排查相结合的全面排查制度,认真查找部门及个人岗位中可能导致腐败问题的“风险源”,权力运行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关节点”。二是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将廉政风险点及内控措施植入税收业务工作流程的各环节、各岗位,使不同岗位的人员明确权力运行中存在的潜在廉政风险。建立风险资料库,结合业务工作特点,及时发布廉政风险,特别是在政策法规出台前、在进行业务工作部署和制定方案时,预先提示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提高风险防范的针对性、有效性。加强廉政风险防范研究,提高风险防范的预见性。三是建立和完善风险考核机制。将岗位风险防控纳入党风廉政建设长期考核内容,每年对风险防控工作进行考核,督促广大税务干部将风险防控作为履行本岗位职责的规定动作和自觉行为。把廉政风险考核与征管质量考核、税源预警考核有机结合起来,以考促控。建立群众评价考核机制,确保风险防控工作人人参与。四是建立和完善风险责任追究机制。坚持把廉政风险内控责任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两责”的重要内容,对岗位风险防控不力的或因措施不力造成损失的,严格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增强岗位风险防控工作的责任感。推行风险防控连带责任制,对发生问题的,除对相关责任人员严格追责外,对部门领导也要连带责任追究,保证风险内控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三)加强制度建设,依托现代化的通信技术,构筑风险防范的保障体系
制度是构建风险防范的保证。加强风险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领导负责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风险防控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积极适应风险防范形势发展需要,从风险易发多发的重点部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入手,充分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完善教育、风险预警及处置、检查考核、监督问责等方面的防控制度,健全内控项目、风险评估、业务流程等方面自律性内控制度,使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更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借助分级授权、在线运行、不可逆操作和电子监控等“可回放”技术手段把风险防控制度固化为操作流程,使制度创新不断为风险防范提供保证。
(四)加强监督检查,在网络空间模式下搭建风险防范的无缝监督网
监督是风险防范的关键。一是突出监督重点,在税收执法方面,重点监督税款征收、应纳税额核定、减免税审批、发票管理、票证缴销、税务检查、税务处罚等环节;在行政管理方面,重点监督资金使用、物资采购、资产处置、干部任免、人员调配等环节,对存在风险隐患的,及时给予关注和处理,把问题尽可能地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拓宽监督渠道,通过各种客户端、网络媒质,与纳税人、新闻媒体实现网络空间的近距离沟通,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对行使权力和廉政情况实现实时监督;加强群众监督,建立完善投诉制度,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三是完善监督手段,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信息管税为依托,运用网络信息化技术,加强对税收工作的痕迹管理,运用科技控权,将税收执法权运行的各环节置于计算机的监控之下,实现执法过程的全程管理和远程监控预警,确保权力运行的各环节都置于有效监控之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执法随意性。四是健全监督预警机制,通过意见箱、留言板等方式开展政风行风评议、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以及与地方纪检监察部门、公检法机关交流信息,促进互联互通,及时发现干部廉洁从税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预防和早纠正。五是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严肃查处失职渎职、滥用职权、以税谋私等违纪违法案件,并通过曝光台,对一切违纪违法案件“零容忍”,发现一起,曝光一起,警示一片,让惩戒之剑高悬。
网络实现了多维空间的互联,使得信息能够迅速互通。在全民的共同参与下,“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有了更深、更广、更高、更全的延伸。让我们与时俱进,加快构建“互联网+基层税收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现代化”的建设,为税收现代化的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魏冲.从源头预防腐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2]张小飞.基于成本因素的腐败预防对策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徐广彤.基于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政府机关绩效评估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王慎,郑易平.西方权力制衡思想及实践简述[N].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李小娟.腐败预警机制探讨[D].内蒙古大学,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