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延安市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境)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对外交往迅速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市因公临时出国(含出境,以下同)经费管理工作,杜绝公费出国旅游等不正之风,促进党风廉正建设,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因公临时出国必须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的若干规定》,严格审批管理。
第二条 因公出国人员所需经费原则上由派出单位自行解决,确需财政支付的,要根据出国任务、团组性质、职务类别等不同,采取不同的经费负担形式,并从严掌握,椐实审核。
(一)中省部门组团,出国进行学习、培训、研讨、考察、参展等一般性活动的,其出国费用由派出单位自行解决。
(二)政府组团,出国任务与我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关系密切的,市财政局按以下标准负担费用。
1、享有地市级待遇的在职干部及享有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财政全额负担境外费用;
2、享有县处级待遇的在职干部及享有中级职称的科技人员,财政补助境外费用的80%;
3、其他在职干部,财政补助境外费用的60%。
(三)本市组织的有特别任务的出访、洽谈活动,经费由财政专项核拨,但要严格执行预、决算制度。出访前牵头部门必须根据批准的出国任务、人数、时间、地点和财政部规定的伙食费、住宿费、公杂费等各项预算标准,认真编制开发计划,经批准后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和突破。
(四)对政府组织,应邀公费出国讲学、参加学说交流或发布论文的人员,财政负担其境外费用的50%。
(五)对参与旅行社和经营性机构组团出国,以及其他民间性质组团出访的,费用由出国人员自行负担。
第三条 属财政负担经费的出国团组申请的参展费、场租费、会议注册费等,在提供与国外承办单位签定的合作协议、合同文本及会议通知等资料后,经财政部门审核,可将费用直接预算到派出或组团单位。
第四条 在国外一般不搞宴请活动,也不赠送礼品或纪念品,特殊情况确需宴请或赠送的,应连同出国活动一并报批,按财政部有关费用预算标准核定。
第五条 出国人员在国外的公杂费应严格按规定范围开支。不得用于与公务活动无关的观光旅游的门票与交通费、个人照相的胶卷和冲洗费、私人购物费,也不得为国内单位购买办公用品等,更不得私分公杂费。
第六条 对不按原定出访路线和时间规定,擅自绕道或延长在国外、境外停留时间而引发的一切费用,由个人自行负担。
第七条 出国团组回国后应有与事先申报项目相符的考察报告或出访工作总结报告,其国外开支原则上要凭发票报销,有些无法取得发票的开支,要由经手人签字,经团组负责人核签后报销。
第八条 各会计核算单位,要对因公临时出国团组及人员报销的开支进行严格审查,财政、审计、纪检、检察等部门要加强各项开支的检查和监督,对违反规定者,要严格按有关规定处理,对触犯刑律的,交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九条 各县(区)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可根据各自实际,自行制定。
第十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有延安市财政局负责解决,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广州大学因公临时出国境-广州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
广州大学因公临时出国(境)访问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因公临时出国(境)的管理,促进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根据上级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总则
1、宗旨:促进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保证师生因公临时出国(境)工作正常运转,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
2、归口部门: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是广州大学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的归口部门。
3、适用范围(停留时间在三个月以内)
在职教职工短期出国(境)参加学术会议、访问、讲学、短期合作研究、竞赛、文艺演出,需要学校财务部门支付出访费用(包括个人课题或项目经费)的,必须办理因公临时出访审批手续并持因公护照出访;全日制在读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短期出国(境)参加学术会议、访问、讲学、短期合作研究、竞赛、文艺演出,需要学校财务部门支付出访费用(包括课题或项目经费)的,必须办理校内因公临时出访审批手续并持因私护照出访。
二、审批原则和要求
1、因公临时出国(境)必须有明确的公务目的和实质内容。
2、出访人员的出访任务必须与自身的工作性质相符。
3、同一部门的主要领导原则上不得同团出访或同时分别率团出访同一国家或地区。
4、凡是专业人员完成的任务,原则上不派非专业人员出访。专题性的学术研讨会须提交论文或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原则上同一论文或成果只派一人参加。
5、我校人员参加外单位组团出访,组团单位须先征求学校意见,由主管外事的校领导提出审批意见,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负责行文答复组团单位。
三、审核及报批程序
1、凡申请因公临时出国(境)进行工作访问的在职教职工和全日制在读学生,须首先征得所在部门领导同意,并到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领取《广州大学因公临时出访审批表》(也可在国际交流处部门网页上下载)。
2、申请人须详细填写审批表,尤其对出访理由和所需经费来源应作详尽的说明。需要由学校支付费用的,应在递交申请时加以说明,并经财务处审核盖章。
3、出访申请经申请人所在部门同意并在审批表上加具意见后,由申请人所在单位将审批表连同邀请函及附件材料(具体要求见附件)原件一份及复印件两份送到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学术会议及短期科研活动送科技处和社科处审核,出国短期任职或工作送人事处审核,学生出访送学生处审核),然后交到国际交流
2和发起人的政治背景,并如实向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报告。
3、出访人员应严格保守国家秘密,注意保护知识产权,不做有损国格、人格和违反外事纪律的事,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4、出访人员不得私自与境外机构或个人签订协议或做出承诺。
5、出访任务完成后,出访人员必须在15天内将因公护照或通行证交回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统一保管,并填写《因公出国(境)人员出访汇报表》,由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存档并转呈主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
6、出访人员在出访期间应积极主动地做好我校的对外宣传工作,扩大我校的国际影响。出访回国后应继续与出访期间结识的学术同行及友好人士保持联系,提高出访的后续效益。
六、附则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因公出国境培训项目管理系统安全组织机构及管理-国家外国专家局
“因公出国(境)培训项目管理系统”
安全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
一、组织机构
1.主管部门
国家外国专家局出国培训管理司
拟订出国(境)培训管理办法;承担出国(境)培训计划管理工作;承担国家专项经费资助的出国(境)培训项目审核报批和其他培训项目审核;组织实施重点出国(境)培训项目;承担有关出国(境)培训监督检查工作,查处违规行为。
2.执行部门
国家外国专家局出国培训管理司管理处 国家外国专家局出国培训管理司计划处 国家外国专家局出国培训管理司成果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外国专家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外国专家局,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引智归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引智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本部门的因公出国(境)培训项目组团单位的项目计划申报工作。国家外国专家局出国培训管理司管理处、计划处、成果处负责对项目计划和执行的审核、审批等管理工作。
3.技术支持和维护单位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4.负责人
国家外国专家局出国培训管理司主要负责人,各地区各部门引智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
二、管理制度
1.总则
1.1 为保障因公出国(境)培训项目管理系统(以下称培训项目管理系统)的安全,促进业务信息化,保障信息安全,保证培训项目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1.2培训项目管理系统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保障机制,以有效降低系统风险和操作风险。
1.3 出国培训管理司委托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培训项目管理系统的日常技术安全管理和执行技术维护工作。
2.技术安全管理和技术维护
2.1技术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培训项目管理系统的安全技术实施和维护方面的技术管理,包括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管理、操作安全管理。
2.2 严禁利用培训项目管理系统从事国家明令禁止的活动。2.3 未经许可禁止新增、挪用和改动培训项目管理系统上的内容信息,如需增加信息,须得到出国培训管理司审批许可。
2.4 严禁在使用培训项目管理系统的计算机上随意安装使用与工作无关的软件,特别是具有密码破解、网络扫描等功能的软件。2.5在使用过程中培训项目管理系统出现故障,应通知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咨询或处理维护,不得擅自处置。
3.使用管理
3.1凡使用培训项目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如需导出数据,须经系统主管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严禁将系统内部相关信息擅自拷贝、导出及共享,并在培训项目管理系统以外的其它系统上使用,一经查出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3.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外国专家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外国专家局,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引智归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引智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地区本部门的用户帐号密码,不得私自泄漏给无关人员,系统使用人员岗位变更必须更改密码,由于忘记密码等情况需密码初始化,须由本单位提出书面申请。
3.3系统的主管部门对各“引智归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监管责任。
3.4 本规定由出国培训管理司负责解释、补充、修改。
第四篇:西安医学院出国境人员管理暂行规定
西安医学院出国出境人员管理暂行规定
西医发[2008]34号
为了加强对出国出境人员的管理,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贯彻国家“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政策,并坚持以下指导思想
(一)根据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二○一五年奋斗目标,选拔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履行岗位职责、有培养前途的业务骨干出国出境进修,以保证有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和扩大学校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
(二)优先考虑支持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实验室和重点建设、重点科研项目的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和其他在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
(三)出国出境参加国际教育、科技、文化交流活动,必须坚持“内外有别,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讲求实效”的原则,积极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好地为我校科教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二、出国出境类型和选派方法
(一)出国出境类型分为以下两大类
1.因公出国出境,包括:国家公派、单位公派。
2.因私出国出境,包括:自费留学、探亲、访友等。
(二)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选派
1.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指得到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互换的国外奖学金、各种项目奖学金等多种资助形式出国留学的人员。国家公派出国留学 1 人员的选派和管理实行个人申请、专家评审、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签约派出、违约赔偿的办法。
2.选派方式:由个人申请,所在单位同意,学校推荐,统一申报。申请留学基金项目资助者,未经所在单位同意,学校不签署推荐意见。
3.国家公派出国人员的选拔条件。申请人除应符合当年的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拔简章规定的基本条件和类别条件外,还应符合下列岗位考核条件:
(1)申请国家公派出国访问学者或进修人员,大学本科毕业人员一般应有五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中级职称;具有硕士学位人员一般应有(本校)二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中级职称;获得博士学位人员不作工作经历要求。
(2)申请人在出国前两年承担的教学工作量原则上不低于学校规定的最低工作量要求,并在科研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单位公派出国出境人员的选派
1.单位公派出国出境人员主要是指按照下列途径派出的人员:
(1)根据校际交流协议确定的交流项目,如:短期进修学习、访问交流、攻读学位等。
(2)学校自筹资金及各种国际奖学金资助的留学人员。
(3)经学术团体推介、学校同意,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短期出国出境 考察访问人员。
(4)国际合作交流(援助)项目中确定的进行学术交流、访问的人员。2.单位公派留学人员的选派办法、选派方式、选派条件与国家公派留学人员的要求基本相同。
3.未明确具体专业或范围的国际交流项目,将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选拔人选。
(四)自费出国出境留学
自费出国出境留学的在职人员,应办理辞职手续。
(五)出国出境探亲 1.探亲的范围
留学期限半年以上(含得到批准的延长期)的出国出境人员的配偶、未成年子女,本人及配偶的父母。探望亲属是指探望直系亲属、兄弟姐妹、叔姑舅姨(下同)。
2.公派留学人员的配偶探亲
(1)单位公派出国出境留学人员的配偶申请探亲,经所在单位同意后向学校出国出境归口管理部门申办探亲手续,探亲期限不超过三个月。
(2)逾期未归的公派留学人员、已作自动离职处理以及外单位公派出国出境的留学人员,其配偶申办探亲时,应先办理离校手续,探亲期限不超过三个月。
3.自费留学人员的配偶探亲
自费出国出境留学人员的配偶经所在单位同意,可申办出国出境探亲手续,但应先办理离校手续,从离校之日起学校为其保留公职三个月。
4.其他人员的探亲
(1)出国出境探望子女(父母)及探望亲属的在职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后,方可向学校申办探亲手续,探亲只能利用寒暑假(不含已离退休人员)。
(2)探望亲属人员若未完成规定的服务期,应向学校交纳培养费,若能按期返校,退还所交培养费。
5.访友
应朋友的邀请出国出境进行私人访问的在职人员可申办不超过一个月的出国出境访友,时间只能利用寒暑假。
(六)出国出境旅游
参加旅行团出国出境旅游的在职人员只能利用假期进行。
三、出国出境人员的管理、待遇
(一)派出人员的管理
1.出国出境留学人员在国外的停留期限及回校工作的期限
(1)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出国的期限一般分为三个月、半年或一年。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必须履行按期回国服务的义务,服务期至少三年。
(2)单位公派人员出国出境期限
①长期出国出境留学人员的期限为三个月(含)至一年;短期出国出境人员期限为三个月以下。出国出境的内容为参加学术会议、考察、短期访问、培训、合作研究等。
②本校教师的职责是承担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因工作需要一年内需多次出国出境开会、讲学的时间累计不应超过二个月。一般应利用假期。
③对短期出国出境时间在二个月至三个月的出国出境人员,回国后应在校工作一年以上才能再次申请出国出境留学、进修等。
④对长期出国出境或在国外停留期(含延长期)连续超过一年的出国 出境人员,回国后应在校工作二年以上才能再次申请出国出境留学、进修等。
2.公派出国出境人员可延长的期限
(1)对国家公派留学人员延长留学期限的申请,学校不予受理。
(2)单位公派进修人员,与学校签有协议的按协议执行,学校不予延长。
(3)三个月以下短期公派出国出境进修人员,其出国出境期限原则上不得延长。
(4)对少数在国外取得成绩并确因工作需要延长留学期限的单位公派出国人员,由本人提出申请,对方出具公函,经所在单位同意后上报学校,归口管理部门可受理延期申请,经学校审批后,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半年。
3.退休
对于尚在学校批准期限以内的出国出境人员,如申请办理退休,须按期回国或委托他人代理,学校方可根据规定办理有关退休手续。出国出境逾期、已作自动离职处理及辞退、辞职人员学校不为其办理退休手续。
(二)出国出境留学协议书签订与履行
1.国家公派人员,需按规定与指定的申请机构签订协议。出国出境期限在三个月以上的国家公派、单位公派人员在出国出境之前,必须与学校签订出国出境留学协议书,明确双方在派遣出国出境的全部过程的权利和义务。
2.所有派出人员(含已作自动离职处理的人员)如违反协议中的有关内容,学校有权依据法律程序要求其按照协议结清与学校的经济等关系,以维护学校合法权益。
(三)出国出境人员回校报到与述职报告
1.短期出国出境及出国出境探亲人员回校后应直接向所在部门和人事处报到,国家公派人员、单位公派的长期留学人员回校后,应在入境的一周内向所在部门和人事处报到。
2.国家公派、单位公派人员回国后,须向所在单位和人事处提交国外工作、进修的书面报告,并在本单位介绍国外的学术动态、管理经验等,方可报销有关费用。书面报告作为个人培训档案保留。鼓励回国人员面向全校作综合学术报告。
(四)出国出境人员国内工资待遇
1.公派(含国家、单位公派)出国出境三个月及其以上者,在批准的出国出境期限内,发给其国家工资,从出国出境的下一月起停发校内津贴。申请延长获准后,在延长期间将停发全部工资及津贴。
2.自费出国出境人员办理完离校手续后,人事处应在二日之内(遇双休日顺延)通知财务处停发工资。
3.公派出国出境人员的配偶探亲,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三个月)发给国家工资,停发校内各种津贴,超过规定探亲期限,其所在部门通知人事处,人事处在接到通知的二日之内(遇双休日顺延)通知财务处停发工资。
4.探望因私出国出境人员在办理完离校手续后,人事处应在二日之内(遇双休日顺延)通知财务处停发工资。
5.利用假期出国出境探亲、访友及旅游的人员逾期至学校规定的收假 日期仍未归,停发工资及各种津贴。
6.出国出境人员自回校报到的当月起恢复工资及各种津贴。
(五)公派出国出境逾期人员的处理
长期出国出境逾期在三个月之内,期间可办理辞职手续;在逾期六个月内未办理辞职手续,则在逾期六个月之后,学校按自动离职进行处理。
短期出国出境逾期在三个月之内的回校者,按第四项第(三)条规定办理报到手续。逾期三个月之后,学校按自动离职进行处理。
(六)出国出境探亲逾期人员的处理
1.我校公派出国出境人员的配偶出国出境探亲,逾期不归超过三个月者,按自动离职处理。
2.逾期未归已作自动离职处理的公派留学人员以及外单位公派出国出境的留学人员,其在本校的配偶出国出境探亲逾期不归超过三个月者,按自动离职处理。
3.自费出国出境留学人员的配偶出国出境探亲逾期不归超过三个月者,按自动离职处理。
4.出国出境探望子女(父母)及亲属的人员逾期不归超过三个月者,按自动离职处理。
(七)出国出境旅游和访友的人员只能利用假期,开学后逾期时间超过十五天不归者按旷工处理。
(八)出国出境逾期人员的管理措施
1.出国出境逾期人员关系放在人事处,期间不享受工资、津贴和其它福利待遇。
2.本人回国后应先到校人事处报到,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原单位或校内其它单位联系工作岗位,受聘后再办理人事关系等手续。
3.出国出境人员所在单位要加强与出国出境逾期人员的联系,及时沟通情况并督促他们早日回校工作。
4.对出国出境逾期按自动离职处理的人员,由人事处代表学校发布公告。并通过当事人的亲属、联系人或者保证人通知本人及时与学校结清各种关系。
5.对与学校签有协议或合同等法律文件而在国外境外滞留不归的人员,学校将依法保护学校的权益,追究违约者的责任。
四、本规定适用于全校教职工。
五、本规定由党政办和人事处负责解释。
第五篇:加强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暂行办法(财行〔2008〕230号)
【发布单位】财政部、外交部、监察部、审计署、国家预防腐败局 【发布文号】财行〔2008〕230号 【发布日期】2008-08-05 【生效日期】2008-08-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财政部
加强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财行〔2008〕230号)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总后勤部、武警总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外事办、监察厅(局、委)、审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外事(旅游)局、纪委监察局,审计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的若干规定》(中办发[2008]9号),规范因公出国(境)行为,加强因公出国(境)经费审批及预算管理,我们制定了《加强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加强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 外交部 监察部 审计署 国家预防腐败局
二OO八年八月五日
加强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切实规范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活动,进一步严格因公出国(境)经费审批及监督管理,强化预算约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各级党政机关因公出国(境)活动,包括访问、考察、培训、参加国际活动等,应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的若干规定》(中办发[2008]9号),严格遵守预算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不得为不符合因公出国(境)条件的团组安排经费。
第三条第三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因公出国(境)经费的预算管理。应根据财力的可能,科学合理地安排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额度,将因公出国(境)经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未安排预算的单位视为无出国(境)任务安排。严格控制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规模,对各级党政机关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实行零增长。
第四条第四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因公出国(境)活动的用汇额度管理。按照各级党政机关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规模相应安排出国(境)用汇额度,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党政机关出国(境)用汇管理,实行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及用汇额度双控制。
第五条第五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切实加强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要在财政部门批准的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和外汇额度内核定出国(境)计划,并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安排出国(境)活动,确定出国(境)团组数量和规模,如需调整,应在预算内调剂安排。各级党政机关不得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出国(境)团组,不得接受或变相接受企事业单位资助,或向同级机关、下级机关和下属单位摊派、转嫁费用。
第六条第六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贯彻“勤俭办外事”的方针,加强对因公出国(境)团组的财经纪律教育。因公出国(境)团组应严格执行各项费用开支标准,本着务实、高效、精简、节约的原则开展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第七条第七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建立因公出国(境)经费先行审核制度。因公出国(境)经费审批部门和任务审批部门要实行审批联动,从源头上把握和控制因公出国(境)活动,坚决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行为。因公出国(境)经费审批部门和任务审批部门应根据各自的职责参与因公出国(境)的审批联动,具体审核原则如下:
(一)各级党政机关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程序向同级财政部门申请出国(境)经费预算时,必须同时提供上一出国(境)经费预算执行情况。
(二)各级外事审批部门与财政部门应及时沟通因公出国(境)计划情况。各级财政部门应根据国家和地方财力及出国(境)经费预算申请情况确定各部门的出国经费预算额度,并实行总量控制。
(三)各地区各部门每年1月底前向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外交部报送省部级人员本出国(境)计划时,应明确预算安排可以保证出国(境)团组经费开支。
(四)各级党政机关预算经各级人大批准以后,各级外事审批部门与派出单位的财务部门要根据出国(境)经费预算对纳入出国(境)计划的具体出国(境)任务逐一进行任务和经费联动审核,相互及时沟通情况,严格把关,堵塞漏洞。
(五)各级外事审批部门在审批因公出国(境)任务时,派出单位的财务部门应出具经费安排的意见,双跨类团组参团人员由其所在单位的财务部门出具经费审核意见,确保出国(境)任务在部门预算确定的出国(境)经费预算额度内执行。
(六)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外交部在审批省部级因公出国(境)团组任务时,团组成员所在中央单位财务部门、地方财政部门应出具经费安排的意见。
(七)对于部门预算中未安排出国(境)经费预算,要求使用其他经费(包括单位行政、事业经费,摊派经费,企业赞助经费等)的因公出国(境)团组申请,视为无出国(境)经费预算安排,财务部门一律不得出具认可意见。凡未经财务部门经费审核认可的因公出国(境)申请,各级外事审批部门一律不予批准。
第八条第八条 国家外国专家局安排的出国(境)培训团组,已纳入国家外国专家局计划并由其资助的出国人员,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出具经费审核意见,其他参团人员由其所在单位的财务部门出具经费审核意见。
第九条第九条 财务部门应进一步严格对因公出国(境)团组的经费核销管理。对因公出国(境)团组提供的出国(境)任务批件、护照(包括签证和出入境记录)复印件及有效费用明细票据进行认真审核,严格按照批准的出国(境)团组人数、天数、出国路线、经费计划以及有关的经费开支标准等进行核销,不得核销与公务活动无关的开支和计划外发生的费用,不得核销虚假费用单据。
除中央有关文件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各级财务部门一律不得报销党政干部持因私出国(境)证件的出国(境)费用。
第十条第十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建立健全对因公出国(境)团组的内部监督检查机制。财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因公出国(境)团组及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于每年第一季度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上因公出国(境)经费和外汇使用情况。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加强对因公出国(境)经费使用情况的有效监管。应将监管因公出国(境)经费使用情况作为坚决制止公费出国(境)旅游的重要内容,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各级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因公出国(境)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应将因公出国(境)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对各单位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各级纪检监察、审计机关对因公出国(境)经费使用管理中出现的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应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弄虚作假,挪用其他资金、摊派转嫁出国(境)费用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追究组团单位和团组相关人员的责任;对不认真履行经费审核、核销责任的,要追究财政、财务部门相关人员的责任;对未经经费审核部门认可而批准出国(境)的,要追究外事审批部门相关人员的责任。对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各地区各部门根据本办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加强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的具体办法及出国任务与经费审批联动的具体实施方案。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事业单位因公出国(境)经费的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