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县武警中队营房及附属工程项目可研(DOC)

时间:2019-05-13 02:4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甘南县武警中队营房及附属工程项目可研(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甘南县武警中队营房及附属工程项目可研(DOC)》。

第一篇:甘南县武警中队营房及附属工程项目可研(DOC)

甘南县武警中队营房及附属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甘南三维建筑设计事务所

二○一四年十一月

目 录

第一章

论.........................................................................................................1

一、项目概况.......................................................................................................1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范围...........................................................1

三、主要建设内容...............................................................................................2 第二章

建设单位概况与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必要性.........................................3

一、建设单位概况...............................................................................................3

二、项目建设的背景...........................................................................................3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 第三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5

一、建设规模.......................................................................................................5

二、总体布局及建设内容...................................................................................5 第四章

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6

一、建设地点.......................................................................................................6

二、建设条件.......................................................................................................6 第五章

建设方案...................................................................................................11

一、建筑设计原则.............................................................................................11

二、建筑设计.....................................................................................................11

三、结构设计.....................................................................................................13

四、配套工程.....................................................................................................14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22

一、概述.............................................................................................................22

二、环境影响评价.............................................................................................22

三、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24

四、综合治理方案.............................................................................................25 第七章

消防与节能...............................................................................................26

一、消防.............................................................................................................26

二、节能.............................................................................................................26 第八章

项目建设期管理.......................................................................................28

一、实施原则与步骤.........................................................................................28

二、组织机构与分工.........................................................................................28

三、项目实施进度.............................................................................................29 第九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0

一、估算依据.....................................................................................................30

二、资金来源与筹措.........................................................................................30 第十章

项目实施后的效益分析评估...................................................................31

一、社会效益.....................................................................................................31

二、结论.............................................................................................................31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甘南县武警中队营房及附属工程项目

2、项目性质:新建项目

3、建设单位:甘南县公安局

4、建设地点:甘南县甘南镇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范围

㈠编制依据

1、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及相关文件

2、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3、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及规定 ㈡研究范围

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及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的要求,本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述该项目的必要性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具体研究范围如下:

1、项目的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项目的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3、项目的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4、环境保护消防与安全措施

5、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6、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7、项目实施后的效益分析评估

三、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武警中队营房一栋;

2、混凝土硬化地面7853.07平方米;

3、发电机房30平方米;

4、换热站水房50平方米;

5、电动伸缩门7米长3处;

6、电控监区专用门1处;

7、铁艺大门6米1处; 8、4.5米高围墙161米; 9、2米高混凝土艺术围墙1177米;

10、花池 300平方米;

11、护坡600米长。

第二章 建设单位概况与项目建设背景及建

设必要性

一、建设单位概况

甘南县武警中队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在县公安局党委的带领下,牢记使命,紧跟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决策步伐,大力弘扬“实在、实干、实效”的工作精神和“潜心谋事、扎实干事、努力成事”的工作作风,紧密结合实际,按照“抓基层、打基础,抓打击、保民安,抓执法、求质量,抓队伍、强素质,抓窗口、树形象”的工作思路,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综合考评、执法状况考评和“三基一化”建设工程得到全面推进,有力维护了全县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安全有序的治安环境,确保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推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和谐稳定。

二、项目建设的背景

甘南县幅员面积4792平方公里,全县人口37万人,是以农业为主的县份,县城镇是经济、文化、信息、贸易中心,其教育、卫生、文化、商贸等基础产业发展迅速,工程选址属城镇中心位置,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的典型气候特征,地势平坦、水、电充足方便,地质、水文、气候条件良好,适合工程建设。

由于甘南县看守所、拘留所建设年代较早,存在建筑老化,监舍

设置不合理,配套设施不完善,适应不了新时期现代公安高科技业务的开展需要,甘南县政府决定新建看守所、拘留所,同时新建甘南县武警中队营房。

甘南县政府新建看守所、拘留所及武警中队营房及附属工程,进一步完甘南县的基础配套建设,实现甘南县的和谐发展,使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同步而行、协调一致。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由于甘南县看守所、拘留所建设年代较早,存在建筑老化,监舍设置不合理,配套设施不完善,适应不了新时期现代公安高科技业务的开展需要,甘南县政府决定新建看守所、拘留所,同时新建甘南县武警中队营房附属工程。

甘南县政府新建看守所、拘留所及武警中队营房及附属工程,进一步完甘南县的基础配套建设,实现甘南县的和谐发展,使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同步而行、协调一致。由于新建看守所、拘留所相应的武警中队营房建设十分必要。

第三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一、建设规模

总占地7968平方米,建筑面积1762.4平方米。

二、总体布局及建设内容

本项目位于甘南县飞鹤乳业东侧,拟建设一栋三层的综合楼,综合楼内设有车库、食堂、活动室、战士营房及相应配套房间,同时拟建设混凝土硬化地面7853.07平方米,30平方米发电机房1处,50平方米换热站水房1处,7米长电动伸缩门3处,电控监区专用门1处,铁艺大门6米1处,4.5米高围墙161米,2米高混凝土艺术围墙1177米,300平方米花池1处,600米长护坡1处。

第四章 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一、建设地点

本项目位于甘南县甘南镇内,飞鹤乳业东侧。此处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市政设施齐全。

二、建设条件

(一)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

境内土质肥沃,土质中草甸土、黑土、黑钙土和暗棕壤占90%以上,以草甸土面积较多,占54.87%,其次为黑土占18.82%,暗棕壤占13.46%,黑钙土占10.72%;还有少部分的沼泽土、泛滥土、盐土与碱土等其他土种,面积占2.13%。有机质含量在2-8%之间,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甘南县的土壤共有11个土类,24个亚类,46个土属,81个土种。

全县地貌属大兴安岭和嫩江冲击平原过度地带,西部、北部是丘陵漫岗区,丘陵起伏、南部和东南部地平坦的开阔的平原。西北部占幅员面积的47.6%;东南部为开阔的冲积平原,占幅员面积的52.4%。地形西北高,东南低,缓缓递降,坡降平均为1000-2000分之一,海拔为160-380米。

2、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主要为松散类孔隙水,含水层为细砂层、圆粒层,透水性

强。地下水初见水位为3.33米,静止水位为2.6米,第一含水层层厚22.02米。

3、气象条件

甘南县位于东北松嫩平原,海拔高度186m,地势平坦,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严寒,夏秋凉爽。年降水量415毫米,年均温3.2℃,1月均温-25.7℃,7月均温22.8℃。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特点十分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暂短霜早,冬季干冷漫长。北部属温凉半湿润农业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0.7至4.2摄氏度之间。年平均无霜期122至151天。年日照时数在2600至2900小时,生长期(五至九月)日照时数为1300至1350小时。降水量在400至550毫米之间。

(二)场地土腐蚀性评价

1、含盐量分析

在场地内采取Ⅳ级土试样共6组,在室内进行易溶盐检测实验,经测试含盐总量(wt)为0.072~0.102%,含盐总量均小于0.3%,属非盐渍土。

2、场地土腐蚀性评价

甘南地区属高寒区,土层含水量W<20%的弱透水土层,拟建场地环境类别属Ⅱ类。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表12.2.1—表12.2.5-2和《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2008评价,场地土的的腐蚀性分析判定如下:

A、土对混凝土结构(受气候影响)的腐蚀性:

SO42-=200.00~320.00mg/kg,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B、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

Cl-+ 0.25×SO42-=200.00~260.00mg/kg,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C、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

pH= 7.19~7.88;根据当地经验,土的电阻率均大于100,土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3、防护措施

土的各项实验指标,详见“易溶盐实验报告”,土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2008腐蚀性分级的规定进行防护。

(三)场地的冻胀性判定

甘南地区最大冻结深度2.20m。

(四)地震效应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年版)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甘南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二组。

(五)外部配套建设条件

1、基本条件

本项目为甘南县武警中队营房及附属工程项目,现有场地基础设施齐全,场地平整,道路系统完善,具备良好的建设条件。

2、地理优势

新建甘南县武警中队营房附属工程项目,位于甘南县飞鹤乳业东侧,南邻X025县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周围空旷、配套设施齐全,有利看守所、拘留所和甘南县武警中队营房的建设。

3、服务条件

甘南县政府决定新建甘南县武警中队营房及附属工程,对方案及施工统一把关、统一管理、统一指挥,同时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审批速度。对甘南县武警中队营房及附属工程项目建设的审批、报建形成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

4、交通条件

新建甘南县武警中队营房附属工程项目,位于甘南县飞鹤乳业东侧南邻X025县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周围空旷、配套设施齐全,有利看守所、拘留所和甘南县武警中队营房的建设。该项目建设有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到周边城镇料场均有公路相通,运输条件优越,可采用汽车运输材料。

5、通讯条件

整个甘南县程控电话,微波通讯、互联网已比较普及,可以满足项目建设设置直接拨电话,微机网络系统的需要。

6、供电条件

该项目位于甘南县城市北侧,附近有市政变压器,用电引接协调方便,办公基地供电、配电设施能够满足项目建设和管理的用电需求。

7、给排水条件

项目建设及建成后的生活、消防用水可从城市市政管网直接引入,污水经沉淀处理后可直接排入城市干道污水管网,雨水可通过院内雨水系统排入城市干道雨水管网。

8、建筑材料

1、砂、砾石等材料在当地即有储量;

2、管材、阀门、钢材、水泥等工程所需材料可在当地采购,由公路运输。

第五章 建设方案

一、建筑设计原则

1、项目实施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进行建设,并达到城建、消防、环保等部门的规范和要求;

2、充分发挥设置机构的功能和作用的原则;

3、遵循“节水、节能、节地、节材”的原则,力求在最小建设费用下创造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看守所建筑;

4、工程设计应结合地区特点选择安全合理的结构形式,建筑外形美观大方,突出地区特色,配套工程按规范要求办理。

5、合理使用资金,做到科学性与适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6、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场地,从而形成使用合理、安全、文明、舒适的布局。

二、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4、《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5、《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黑龙江省实施细则》DB63/617-2007;

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9年版;

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

(二)、总图设计

本项目位于甘南县甘南镇内,飞鹤乳业东侧。此处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市政设施齐全。可以满足现行武警营房建设标准的要求。

新建监墙向西6米处设置有“一”字形布置的武警营房楼。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室外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建设内容见总平面布置图。

(三)、建筑单体设计

总建筑面积为1762.4㎡,主体三层,砖混结构。

(四)、立面设计

从人性的角度来探索人在建筑中、空间中新的体验,空间区域上超向灵活性、通用性,造型设计上注重建筑形象的标志性,体量处理上多采用对比协调的处理手法,建筑选材上体现对新技术、新材料适用的要求。

武警营房主体建筑,无论是形象方面还是使用功能的处理,对整个建筑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设计中注重建筑形象的完整性以及在建筑群当中的可识别性。

(五)、剖面设计

武警营房为主体三层,层高均为3.6米。

(六)、室内外装修

1、外墙面:为外保温薄抹灰系统,基层墙体贴保温材料,外墙

刷高级外墙防水涂料。

2、内墙面及顶棚:为中级抹灰墙面、卫生间墙面为釉面砖墙面;顶棚为中级顶棚抹灰、卫生间为PVC吊顶、走廊为纸面石膏板吊顶。

3、楼地面工程:为防滑地板砖。

4、门窗工程:外窗为三玻塑钢窗。

5、屋面工程:为三级防水屋面,80mm厚挤塑聚苯板,4mm厚SBS防水卷材。

三、结构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2、《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7、《工程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220-2002 ;

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10、《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11、国家规范、标准的其他相关部分;

12、参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自然条件

1、基本风压:Wo=0.45kN/㎡。

2、基本雪压:So=0.40kN/㎡。

3、地震设防烈度:6度。

4、场地土类别:II类场地土。

(三)、使用对荷载的要求

1、活荷载

办公室:2.0kN/㎡; 消防疏散楼梯:3.5kN/㎡。

走道、楼梯、卫生间等为2.5kN/㎡。不上人屋面:0.5kN/㎡。

2、较大和较重的使用荷载根据具体情况另定。(四)、结构型式

武警中队营房结构型式为砌体结构,为丙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础型式为条形基础。

本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六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40s。

四、配套工程

(一)、给排水、消防

1、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排水)《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周围市政条件资料。建筑专业提供的条件图及设计资料。

2、设计范围

本次设计内容为本工程室内外给排水系统和消防系统。

3、建筑室外给水设计(1)水源

本工程新钻探水井,能够满足办公用水量、水压要求。(2)用水量

最高日用水量6.5m3/d, 最大时用水量1.22m3/h。(3)、室外给水设计

室外给水为生活和消防合用环状管道。(4)、室外消防系统设计

室外采用生活与消防合用管道,在庭院内布置成环状管网,给水管道上设置地下式消火栓,消火栓距道路道牙不大于2 m,距建筑物外墙距离不小于5米。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0L/S。

4、建筑室外排水设计

(1)、排放条件

本项目排水排至新建化粪池内,排入点排水管道管径、标高均能沟满足本项目排水接入的要求。

(2)、室外排水体制及污水处理 综合楼污水排入化粪池处理。

5、建筑室内给水排水设计(1)、给水系统设计

A、本工程室内给水由院内给水管道供给,在室内为枝状管网,下行上给式系统。

B、给水冷水管管材选用PSP钢塑复合管,双热熔连接。(2)、室内排水系统设计

A、室内排水为污、废水合流体制。

B、室内污、废水重力流排出,系统设伸顶通气管。C、排水立管采用挤压成型的硬聚氯乙烯排水管。

(二)、采暖与通风

1、设计依据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3年版 《供暖通风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63/617-2007; 其他专业提供的有关设计资料等

2、热源

热源采用飞鹤乳业供热锅炉房供给,直埋敷设至各单体建筑门

口,院内采用地沟敷设。

3、通风

采用自然通风。室内卫生间设管道式换气扇进行通风换气。

4、室外工程

室外采暖管道采用焊接钢管,地沟敷设,补偿方式采用方形补偿器,地沟内管道采用岩棉管壳保温,外缠玻璃丝布做保护层。

(三)、电气

1、设计依据

有关专业提供的内部设计资料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 16-2008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5(2000年版)《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 GB50034-2004

2、设计范围(1)变、配电系统(2)照明系统(3)电话网络系统(4)建筑物防雷系统(5)接地安全系统(6)消防应急照明系统

3、变、配电系统

(1)本工程为一般照明及动力负荷为,三级负荷,容量约为100KW,计算负荷约为80KW。

(2)本工程新增160KVA变压器一台。

(2)本工程电源引自附近低压市网,供电电压10KV,配电电压~220V、380V。

(3)低压配电系统:配电电压为~220V/380V,采用TN-S系统配电。配电方式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方式,对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照明负荷,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方式供电。

(4)配电线路均采用铜芯电缆或铜芯导线配线。

4、照明系统(1)光源

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采用高显色光源荧光灯(节能型),其余场所光源采用节能灯具。

(2)走道内灯具采用声、光控开关对走道灯具进行控制,达到节能目的。

(3)照明线路和插座线路均采用铜芯导线穿PVC管沿墙、板和地暗敷进行配线。

5、电话网络系统

(1)电话网络线路引自附近市网,室外采用电话电缆穿钢管引自电话交接箱,再由交接箱穿PVC管引自各个电话网络插座。

(2)电话网络交接箱放在一层,落地安装。

(3)电话电缆采用HYA型,是内电话线采用RVS型,穿PVC管暗敷,电话电缆地面下暗敷,电话线沿墙及楼板暗敷。

(4)在办公室等场所放置电话网络插座,电话网络插座距地0.3M安装。

6、建筑物防雷系统

(1)本工程防雷等级为三类。

(2)屋面采用Φ12镀锌圆钢作为避雷带(组成不大于20M*20M网格),建筑物构造柱内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与电源重复接地装置共用防雷接地装置。

(3)本工程防雷接地系统采用-50*5镀锌扁钢作为接地体,接地电阻R《=1欧姆,当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应顺延接地装置,接地极埋深在当地冻土层以下。

(4)室外接地凡焊接处均刷沥青防腐。

7、接地安全系统

(1)本工程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共用统一接地极(-50*5热镀锌扁钢);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实测不满足要求时,应增设人工接地极。

(2)凡正常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时有可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

(3)建筑物设置总等电位连接:在配电室及单体低压电源引入处适当位置设置总等电位连接端子箱(MEB);总等电位箱由紫铜板制作,应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金属总管,建筑物金属构件等部

位进行连接,总等电位连接线采用BV-1*25-SC32;总等电位连接均采用各种型号的等电位卡子,绝对不允许在金属管道上焊接。

8、消防应急照明系统

(1)在楼梯间、公共场所疏散走道内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具。(2)在安全出口、人员密集的疏散门上方设置安全出口标志灯。(3)沿疏散走道设置消防疏散指示灯,疏散标志灯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其间距不大于20M。

(4)疏散照明灯具备用电源为消防灯具内自带蓄电池。(5)消防应急照明灯具持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60分钟。

(四)、监管综合监控系统设计

1、设计依据

公安部、国家技术监督局公通字<1995> 25号 《黑龙江省监狱监控系统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2663-1990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GB14050-93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估方法

GB7401-1987

本设计以行业标准作为设计依据,结合具体情况,用最佳设计方案体现最高的性能价格比,是本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也是本方案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

2、标准化及规范化

由于本系统是一个严格的综合性系统,在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参考各方面的标准与规范,严格遵从各项技术规定,做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与施工,选择符合工业标准的设备视频通信介质以及其相关器材。

3、先进性及成熟性

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符合技术发展的基本潮流,使系统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一定的先进性。选择合理的布局结构,项目中的监控设备、器材等设备匀采用世界领先科技水平的安防产品。与技术发展潮流相吻合,其先进性、稳定性、权威性等普遍得到广大用户和业界的认可。

4、安全性及可靠性

考虑到安全防范重要性的原则,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我们首先在系统的总体设计中从整体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系统设计阶段必须考虑到所有影响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的各种因素。项目实施完成后,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严格的测试。

5、实用性

系统的设计是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科学地、合理地、实事求是地进行设计,因此,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6、优化性能价格比

在满足系统性能、功能以及考虑到在可预见期内仍不失其先进性的前提下,尽量使得整个系统所需投资合理。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一、概述

(一)、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国家计委、环委、经委(86)号文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办法》;

3、城镇区域环境噪音标准(3096-93);

4、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96);

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96);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保护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二)、评价内容

甘南县武警中队营房及附属工程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施工期间产生的影响。

二、环境影响评价

新建项目施工过程中必将对周边其他建筑单体带来一定的影响。

(一)、噪音影响分析及应采取的措施

施工期主要噪音为施工高噪音、机械运行所产生的空气动力性噪音和机械噪音,以及交通运输车辆的汽车噪声。其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终止。

采取的环保措施:

1、本着从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出发,在施工期间所用施工机械采用具有除尘、消声、隔音处理及减振装置的设备,禁止噪音超标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同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加强对施工场地的监督管理,对高噪音设备应采取相应的限时作业,避免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尽量不要在夜间进行施工。

2、优先选择性能良好的高效低噪施工设备。日常应注意对施工设备的维修保养,使各种施工机械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以减少噪声的产生。

3、为保护施工人员的健康,应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作业时间、作业方式,减少接触高噪音的时间,对距离噪声源较近的人员,除采取必要的个人保护措施外,应适当缩短劳动作业时间。

4、合理疏导进入施工区的车辆,减少汽车会车时的鸣笛噪声。

5、施工期应适当控制施工时间,尽量不在休息时间作业,人员集中区域范围夜间(23:00~6:00)严禁使用大型施工机械。

(二)、施工期对环境的其他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

建设施工中由于大量土方、石料的运输、水泥的拌合,会产生大量尘土飞扬,加之施工机械燃烧的柴、汽油所产生的废气会给周围空气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悬浮颗粒物等。

采取措施:

1、施工机械必须采用除尘装置,严格加强管理。

2、石灰、粉煤灰等粉状材料的运输和堆放应有遮盖,其混合料

有条件时应集中拌合,防止污染大气环境。

(三)、弃土、弃碴、生产污水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因挖方填土、借土弃土、场地平整,施工队伍入场等因素将会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恶化生物栖息环境,增加水土流失,同时产生部分弃土、弃碴、生产污水,若对此处理不当,将会影响周围的自然风貌。

采取的措施:

施工场地周围应按规定设置隔离护栏,机具、材料应摆放整齐,建筑垃圾随产随清,施工期间废水、泥浆不得流出场外浸漫其它区域和堵塞管道。运输车辆的车轮不得带泥行驶,以防污染路面。至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置。

三、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

(一)、施工期

在清理施工现场、地基开挖、建筑施工等工序段,将产生噪声、粉尘、污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

1、噪声

重要来自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和施工中的运输车辆,噪声源强大。由于施工机械具有流动性、分期性、间歇性等特点,其产生的噪声也是非连续性的,对当地声环境质量的影响呈瞬时性的特性,以及施工主要在白天进行,夜间很少施工,因此施工所生产的噪声随着施工期是结束而随之消失。

2、污水

主要来自施工人员无组织排放的生活污水、冲洗施工机械而排放的冲洗污水,其主要污染物是SS、COD、BOD、NH3-N等。但此类污水就地抛洒于土层表面,对当地地表水体不产生影响。

3、粉尘

主要来自施工行为和车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扬尘,这将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环境空气质量。

4、固体废物

主要来自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工程废弃物。

(二)、营运期

项目建成后,主要污染物有生活垃圾;生活污水。

四、综合治理方案

1、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落实各施工阶段的环保管理措施,将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已划定建设的界区内。

2、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处理使水质能够达到要求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3、生活垃圾处理:垃圾处理可采取定点堆放等手段妥善处理,保持看守所的环境卫生。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定期清理垃圾,并将其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理,避免垃圾产生的渗滤液和恶臭气体对环境卫生的影响。

第七章 消防与节能

一、消防

㈠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㈡项目概述

本项目为甘南县武警中队营房及附属工程项目。㈢消防措施

1、总图

各建筑物间距均满足消防要求,消防车可到达建筑物的每个面,主入口为8米,有较大面积空场可用于消防回车。

2、建筑防火设计

建筑物耐火等级二级,建筑物内疏散通道均满足防火规范要求。

二、节能

㈠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国家标准《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黑龙江省实施细则》(DB23/1269-2008)。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黑龙江省实施细则》

(DB23/1269-2008)

㈡设计原则

1、根据国家有关能源政策和法规,因地制宜选择能源种类、品种与质量。

2、充分挖掘潜力,结合项目具体情况,尽可能做到能源综合利用。

㈢节能措施

1、使用新型节能灯具,水泵加装变频系统,节约电能。

2、配电室安装低压电容补偿器,提高功率因数。

3、所有设备均采用国家规定的节能产品。

4、建筑物采用外墙外保温设计,满足国家对建筑节能设计的要求。

第八章 项目建设期管理

一、实施原则与步骤

㈠项目的实施首先应符合国内的建筑审批制度,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保证各项建设费用的落实。

㈡成立甘南县武警中队下属的项目部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㈢设项目负责人进行项目的协调及管理。项目实施进程中的决策、指挥、执行以及对外谈判与联络等均由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负责人向甘南县武警中队负责,甘南县武警中队对项目负责人进行监督、检查。

㈣与有关项目履行单位协商制定实施计划,并于履行前通知有关各方。

二、组织机构与分工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拟成立甘南县武警中队营房及附属工程建筑指挥部,专门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领导工作。由“指挥部”负责组建工程项目部,作为项目执行单位,全面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拟聘请有关专家担任项目的技术顾问,配合项目进行重大技术问题的咨询与决策。项目部下设三个职能部门:

㈠资金部:负责项目的财务计划和实施计划安排、与项目履行单

位办理合同协议,以及资金的使用收支手续。

㈡综合部:负责行政工作以及与项目履行单位的接待联络等项工作。负责项目技术文件、技术档案的管理。主持设计图纸会审、处理有关技术问题,以及组织职工的专业技术培训等工作。

㈢工程部:负责项目的土建与安装工程施工,施工进度与计划安排,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的监督检查以及工程验收工作;项目设备材料的订货采购保管,调拨等项工作。

三、项目实施进度

为使本项目尽快建成并投入使用,项目批复后,应尽快委托有关部门进行初步设计和资金落实,并对工程建设实行招投标。同时,为确保工程进度和建成运营后达到预期效益,应合理安排工期,做好项目建设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根据项目进展情况,预计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后,项目于2015年8月动工,预计2016年8月底竣工,总建设工期13个月时间。

第九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估算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3、2013《黑龙江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及工程材料参照建筑动态与价格信息。

二、资金来源与筹措

该项目建设总投资为1819万元。其中武警中队营房600万元,附属工程建设1219万元。

资金来源:全部由地方专项资金投资。

第十章 项目实施后的效益分析评估

一、社会效益

本项目建成后,能够彻底改变甘南县武警中队的执勤、训练、学习、生活环境,为官兵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方便,改变了甘南县武警中队的社会形象,提高甘南县武警中队的社会知名度及社会影响力,保障了甘南县武警中队职责的顺利完成。

二、结论

本项目是在经过各方面论证及调查研究上提出的,具有理想的建设条件及建设环境,能够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本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篇:建筑工程项目可研报告.

建筑工程项目可研报告

项目名称:建筑工程项目可研报告 申报单位:xxx 联系人:xxx 电话:xxx 传真:xxx 编写时间:xxx 主管部门:xxx 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时间:2013年9月2日

第一章

摘要

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应 该由基本养老、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三个支柱构成。而基本养老又要有社会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作后盾。要针对不同群体设计不同的保障,对城乡没有实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老人,由国家财政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来解决养老费用;对于农民工或是参加所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或为其度身定制的养老保险,由政府强制实施,缴费主体为用人单位,个人不缴或少缴,以解决农民工的工伤、生病和养老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实力,又是具有长期影响的公共制度。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且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能仅靠政府的力量,要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即政府、企业、个人、家庭以不同的角色和功能构建一个综合的养老保障体系。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国家的最低生活保障,倡导经常性的社会捐助活动,协同来解决基本养老问题。不同地区、不同层面采取强制加自愿、民办公助、量身制定、因地制宜等灵活方式筹集社会保险基金。大力开展企业年金,商业保险来提高养老水平。第二章 行业生产调查分析

一、资金筹措比例不当,财政压力巨大。

企业单位的养老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和劳动者。其中, 企业担负着筹资的大部分责任, 要支付员工工资总额的20% 作为员工的养老保险基金, 加上其他的强制性保险项目, 企业缴款达到了职工工资的28% 左右。职工个人要承担工资收入的8%。实际上, 企业负担了养老保险资金的72% , 个人只负担了28%。如此高的企业缴费率使企业的劳动成本大幅度提高, 负担增加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与之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 养老保险基金的空账问题迟迟没有解决。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的主要方式是财政筹集、企业筹集和社会筹集各占1/3,企业筹集和社会筹集不足部分由财政弥补的筹资方式。但目前因企业养老保险金遵缴率低(约90%),企业筹集实际上只占全部养老金的20%—25%,养老保险金欠缴严重,截至2000年11月欠费10亿元以上的省份有15个,欠费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6家;同时社会筹集的养老保险金只占全部养老保险金筹集额的15%—20%,造成了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严重依赖财政筹集比重高达55%—60%的局面,严重加剧了当前地方财政困难,是形成地方财政风险的重要因素。

二、统筹层次偏低,保障水平不高。

全国只有少数省份实现基本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 其他保障项目主要还是县市级统筹。资金筹集比例各地间有很大差别。养老保障资金统筹标准的不统一, 违背了社会保障的互助共济、实现社会公正的原则。一方面,在养老救助、基本保险与自愿保险之间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没有形成保障网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刚刚建立,还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机性。另一方面,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替代率水平低,在自愿保险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的条件下,保障程度非常不足。第三章

建筑工程竞争分析

(1)我国现有养老院3480个,但大多都是小型养老院,在中国还没一个相当完善的养老院,所以在当今我国老龄化步伐加剧过程中,与其他行业相比,竞争压力性对小一些,但是在最近几年,国内也出现及个性对完善的养老院,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在拥有将近14亿人的中国,养老院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2)在中国大地上,各个城市相继出现了一部分养老院,但是大部分都是在政府扶持之下才能生存,大部分都是相对较小的养老院,所以在中国,成立一家私立养老院既是一种自我的挑战,也是一种创新。

(3)虽然在中国相继出现了多个私立加政府型的养老院,但是相比中国庞大的人口数字,我公司相对其他行业的竞争压力是非常客观的。

(4)虽然前景可观,但是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现代个人企业不单纯是规模与价格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竞争,竞争的实质是看谁能赢得持续的领先优势,这就要求企业以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为长期制胜之本。第四章 建筑工程结构分析

一、建筑

本工程设计项目主要有公寓楼、门诊部、康复中心、锅炉房、洗衣房、变配电室、门卫等。详见建筑物一览表,建筑平面功能分区合理,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立面造型美观大方。

二、结构

1.自然条件:本地区基本风压0.35KN/m2,基本雪压0.2KN/m2,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最大冻土深度115厘米,场地类别为Ⅱ类。2.设计要求建筑物安全等级均为二级,根据国家地震局地震烈度区划图及有关文件确定为8度地震区,结构均按8度抗震设防。新近堆积黄土状亚粘土,轻亚粘土为高压缩性土,本层厚度4.4米,具有非自重湿陷性(Ⅲ级),允许承载力取100kPa。黄土状亚粘土(厚度待定),具有非自重湿陷性(Ⅲ级),允许承载力取180kpa。黄土状轻亚粘土,厚度1.3—2.1米,具有非自重湿陷性,允许承载力取195kpa。基础处理及设计方案待地质勘察后再确定。场区内所有建筑物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三、结构选型 各建筑物结构选型:

公寓楼—砖混—采用承重粘土多孔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2、门诊部—砖混—采用承重粘土多孔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3、康复中心—砖混—采用承重粘土多孔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4、变配电室—砖混—采用承重粘土多孔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5、食堂—砖混—采用承重粘土多孔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6、锅炉房—砖混—采用承重粘土多孔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7、门房—砖混—采用承重粘土多孔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第五章 建筑工程养老模式分析

从养老服务提供者视角看:养老模式可分为家庭养老、社会化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

一、家庭养老方式

家庭养老是指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日常生活的照料和精神生活的慰藉, 完全依靠家庭来满足。家庭养老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目前情况来,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这种模式仍然是养老的主要方式,这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首先是由中国的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中国是礼仪之都, 一直保留着“孝道”传统,敬老和养老是优良社会的风尚, 并把它作为传统美德世代相传, 养儿防老的观念在中国人头脑中根深蒂固。衣食无忧, 儿孙绕膝是人们满意的老年生活。自古以来, 老年人基本上都是同子孙后辈们一起生活, 由子女们赡养和照料, 借助外来力量养老被视为是晚景凄凉,或子孙不孝, 家庭养老已成为我国最具人情味和最富生命力传承意义的养老方式。其次,这也是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的需要。家庭养老不仅体现了代际之间经济上和生活上的互惠互助,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精神上的互相慰藉,老年人的地缘文化观念更加浓厚,左邻右舍的情感维系更为重要,老年人一般乐意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养老机构的条件再好,也无法完全取代家庭所能带给他们的舒适和满足感。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但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养老的功能正在弱化:

第一,时代的发展变化导致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作为家庭晚辈的年轻人越来越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加上从业压力的不断增加, 使得年轻人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工作和学习上, 注重生活品质、自我发展和身心释放, 用来照顾老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于是, 无论是对老人生活方面的照顾, 还是精神上的慰藉, 都让家庭中的年轻成员感到力不从心。

第二,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形成的独生子女趋势, 使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家庭中的一对年轻夫妇面对上有两对老人下有一个孩子的即所谓“4-2-1”的现象将会普遍存在, 将来甚至会出现“8-4-2-1”的现象。目前,我国户均规模3.16人,较改革开放之初的4.61人下降了31.5%。这就意味着, 一个家庭需要赡养照顾的老人相对增多, 照顾老人的家庭成员相对减少。这种家庭成员构成态势, 将会使照料老人成为其他家庭成员的沉重负担。第三,空巢家庭和失能半失能老人增加,老年人照料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而我国城乡老年人失能、半失能率达到19.6%,其中城市为14.6%,农村已超过20%,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还将持续增长,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竞争的激烈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中青年一代正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无暇也无力照护失能、半失能老年人。

二、机构养老方式

机构养老即以社会机构为养老地,依靠国家资助、亲人资助或老年人自助、由养老机构提供养老照料职能的养老模式。养老院等机构是一个缩小的社会和扩大的家庭,老人可以在这里享受生活照顾、饮食调理、精神慰藉、康复护理等服务。生活照顾有护理员,饮食调理有营养师和厨师;相对于空巢的居住方式,这里有交流对象,可以摆脱孤独、寂寞的困扰;身体不适有医护人员,其中部分机构还包含了医疗康复护理和临终关怀的功能。目前的养老机构主要有养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老年护理院、敬老院等,这些养老机构具有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特征,为老年人提供高水准生活照顾和健康护理。在我国,这种养老方式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机构养老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也不是最好的选择,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机构养老对于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也只是杯水车薪:

一是机构养老与中国传统观念相背离, 很多老人不能接受,中国特殊文化传统造就的老年人“家舍难离”的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消除的。

二是我国现有的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当前老龄人口的需要。

尽管我国养老机构提供的床位数量在逐年增加,但仍满足不了我国老年人的客观需求。一般而言,在发达国家中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为70张左右。全国1.67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按国际通行每千人50张的标准,应备有845万张床位,但目前拥有床位仅289万张,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不到15张,虽然《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的目标,但是即使实现这个目标后仍然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三是在我国现有养老机构床位数不足的情况下,还表现出床位利用率较低的特点。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其服务和管理水平较低,一些养老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较少、素质较低,服务水平不高,一些养老机构的服务内容只关注老人的物质生活和卫生保健,而对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考虑不足,致使老年人不愿入住或入住后再退出。加之很多民办养老机构由于前期投入较大,因此需要缴纳不菲的费用, 很多老人或家庭负担不起。四是养老服务设施的提供主体不明确,具体到哪方提供者应该承担主要责任,资金来源怎样分配,各自责任方面有何区别等有待定论;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对于养老服务设施的提供问题认识不足,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养老机构的支持力度和各种优惠政策的落实程度低。五是缺乏规范,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我国机构养老在服务标准、收费标准和法律关系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养老机构良莠不齐,十分混乱。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培训,服务水平有限,此外,从业人员待遇低,工作的价值认同感不强,对于其职称和荣誉的评定也缺乏相关标准。

三、社区居家养老方式

社区居家养老,也就是“社区服务加住家养老”,(有学者把它叫做“居家养老”,也有学者称之为“社区养老”),是个人自理加社区援助的社会化养老的一种方式,就是在社区内建立一个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开展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中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定义为“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 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这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养老方式,能尽可能地让所有的老人在退休后继续在自己原来的住宅里安度晚年。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具有综合优势。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 既可以发挥家庭的功用, 同时又能发挥社会养老和社区服务的作用。社区居家养老更能代表社会化养老趋势的发展方向:

其一,迎合老年人的情感需求。社区居家养老保留了“ 住家 ”的形式, 满足了中国老年人“恋家 ”的情感需求。

其二,节约社会养老成本。社区居家养老使养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它可以利用老年人家中原有住房、家具、生活设施等物质资源, 这样就节约了社会对养老物质资源的投入资金, 大大节约了社会养老成本。

其三,提高了养老服务质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一般具备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等专业知识, 能采取灵活的服务方式, 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服务人员可以是长期、短期、定期、临时(随喊随到), 提供个性化服务和专业化服务, 这样在增加社区就业的同时, 提高了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质量。

其四,减轻家庭成员的压力。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看, 居家养老除了家庭成员提供服务外,主要来自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照顾。这样家庭成员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工作、学习, 减轻了家庭成员的生活压力。

第六章 建筑工程行业现状

第一节 行业介绍

一、建筑工程行业的描述及定义

二、建筑工程行业特点及主要问题

第二节 国家产业政策及行业运行环境

第三节 建筑工程产品所处产业生命周期

一、建筑工程产品发展周期展示

二、建筑工程产品所处生命周期位置

第四节 建筑工程产品产业链现状及分析

第五节 建筑工程行业市场竞争分析 第七章 建筑工程重点企业与品牌分析

第一节 企业分析

一、企业简介

二、组织架构及销售系统

三、产销量统计

四、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五、产品线构成以及各产品市场定位

六、渠道策略

七、近期发展规划

第二节 强势品牌调研

一、品牌描述

二、品牌定位

三、品牌影响力

四、品牌价值评估

第八章 建筑工程行业上下游市场调研

第一节 建筑工程原材料市场分析

一、建筑工程上游原材料构成二、建筑工程上游原材料最新市场动态

三、国内产销量

四、原材料价格走势

五、主要供应企业供应量

六、产业政策

第二节 消费市场

一、建筑工程产品消费市场构成势

二、建筑工程产品消费市场结构变化趋势

三、建筑工程产品下游市场相关政策

四、主要消费群体消费量

第三节 潜在市场

一、建筑工程产品的现有潜在用户分析

二、建筑工程产品的潜在用户挖掘

第四节 产业链运行分析

一、建筑工程产品产业环境分析

二、上下游关联度分析

第五节 建筑工程产品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一、技术

二、消费者对于产品特性要求新变化或趋势

三、整体市场前景预测 第九章 建筑工程项目投资估算

一、建筑工程项目投资估算依据

二、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1.建筑工程项目建筑工程费 2.建筑工程项目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3.建筑工程项目安装工程费 4.建筑工程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5.建筑工程项目基本预备费 6.建筑工程项目涨价预备费 7.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期利息

三、建筑工程项目流动资金估算

四、建筑工程项目投资估算表

1.建筑工程项目投入总资金估算汇总表 2.建筑工程项目单项工程投资估算表 3.建筑工程项目分年投资计划表 4.建筑工程项目流动资金估算表 第十章 建筑工程项目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一、建筑工程项目组织机构 1.建筑工程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机构组织方案和体系图 3.建筑工程项目机构适应性分析

二、建筑工程项目人力资源配置 1.生产作业班次

2.劳动定员数量及技能素质要求 3.职工工资福利 4.劳动生产率水平分析 5.员工来源及招聘方案 6.员工培训计划 第十一章 建筑工程项目融资方案

一、建筑工程项目资本金筹措

二、建筑工程项目债务资金筹措

三、建筑工程项目融资方案分析 第十二章 建筑工程项目财务评价

一、建筑工程项目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1.财务价格 2.计算期与生产负荷 3.财务基准收益率设定 4.其他计算参数

二、建筑工程项目销售收入估算(编制销售收入估算表)

三、建筑工程项目成本费用估算(编制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和分项成本估算表)

四、建筑工程项目财务评价报表 1.建筑工程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 2.建筑工程项目损益和利润分配表 3.建筑工程项目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4.建筑工程项目借款偿还计划表

五、建筑工程项目财务评价指标 1.建筑工程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1)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

(2)资本金收益率(3)投资各方收益率

(4)财务净现值

(5)投资回收期

(6)投资利润率

2.建筑工程项目偿债能力分析(借款偿还期或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

六、建筑工程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1.建筑工程项目敏感性分析(编制敏感性分析表,绘制敏感性分析图)

2.建筑工程项目盈亏平衡分析(绘制盈亏平衡分析图)

七、建筑工程项目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三章 建筑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一、场址环境条件

二、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1.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2.建筑工程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四、环境保护投资

五、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四章 建筑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一、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 1.有毒有害物品的危害 2.危险性作业的危害

二、安全措施方案

1.采用安全生产和无危害的工艺和设备 2.对危害部位和危险作业的保护措施 3.危险场所的防护措施 4.职业病防护和卫生保健措施

三、消防设施 1.火灾隐患分析 2.防火等级 3.消防设施

第十五章 主要结论及策略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及观点

第二节 策略建议

一、产品策略

二、渠道策略

三、价格策略

四、开发潜在市场的建议

五、市场竞争策略建议 主要图表:

图表:各国建筑工程生产的特点

图表:当前国内建筑工程市场主要产品结构 图表:相关产品占市场的总体份额

图表:建筑工程企业采取各竞争策略所占比例 图表:中国建筑工程产量和销售额发展趋势图 图表:中国建筑工程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图表:中国建筑工程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 ……

第三篇:生态陵园工程项目建设可研报告

生态陵园工程项目建设可研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概述

1、项目名称:xx 天堂生态陵园

2、项目建设地点:xx区xx镇xx村xx北侧山麓

3、项目承办单位:xx区xx镇xx村

4、项目法人代表:x道观法师王x

5、项目性质:新建

6、项目实施管理单位:xx区民政局、xx区旅游局、xx区国土资源局、xx区林业局、xx区水利局

二、项目编制依据

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墓管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8]25号;

2、民政部《关于印发〈公墓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民事发[1992]24号;

3、民政部《关于加快殡葬事业发展的意见》民事发[1995]27号。

三、项目批复的主要内容

新征用荒坡山地面积x亩,总建设面积xm2,计划总投资x万元。其中一期工程建设占地面积xm2,计划投资x万元,资金来源:菩提二郎道观自筹x万元,需政府投资x万元。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建设公墓陵园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由于受几千年陈旧、落后的丧葬习俗影响,在办理丧事中,不文明办丧,吹吹打打,披麻戴孝,大操大力,还互相攀比,往往花费巨大,并借丧事之机大搞封建迷信活动,做道场、搞路祭等,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同时,城市周边因无陵园公墓,丧户对遗体火化后的骨灰处理到处私埋乱葬,有的甚至修大坟造大墓占地几十平方米,致使“三沿五区”(三沿:沿铁路、公路、河道;五区:生活住宅规划区、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内乱埋乱葬现象严重,形成坟房混杂,人鬼混居。上述现状严重影响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旅游环境和投资环境,妨碍着村民生存居住条件,如不采取有力措 施,推进殡葬改革,势必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道而驰。

2、建设公墓陵园是保护土地和森林资源的好做法。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把殡葬改革列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务院专门制定了《殡葬管理条例》,把殡葬改革纳入了法制化管理。大力推行火葬,推行少占或不占土地的骨灰处理方式,节约土地和森林资源,保护中华民族的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xx区在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的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村、居违反国家规定,乱建墓地,坟头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墓碑越建越高;非法占用山林、耕地乱埋滥葬尸骨的问题日益突出;上坟祭奠引发山林火灾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农村公益性公墓违规向城镇居民销售墓穴,丧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上述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规划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因此,加强和规范城乡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的建设和管理,推进殡葬改革事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重要工作。城乡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管理要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努力创造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文明城市环境;积极稳妥地推进节约丧葬用地等优良作风,革除丧事大操大办、棺椁二次下葬等陈规陋习,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加强全区公益公墓和骨灰堂的管理,建立、完善配套的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管理体系。

3、建设公墓陵园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人类的丧葬行为,不仅反映着生者对死者的感情因素,而且反映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程度。旧的丧葬习俗,重殓厚葬,披麻带孝,扬幡招魂,这不仅是封建迷信思想的表现,也严重浪费了人力物力。共产党是先进文化方向的代表,这就要求我们崇尚科学,革除陋习,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只有从这个高度认识殡改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够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的深入开展。同时,土葬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是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生存条件的陋习。推行殡葬改革,不仅可以节约土地,促进经济建设,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净化社会风气。由此可见,殡葬改革关系到千家万户,是利国利民,造福了孙后代的一件大事责任和使命。殡葬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建国以来,我国的殡葬改革在艰难、反复中前进,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才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经过40多年的实践,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实行殡葬改革是合国情、顺民意、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好事。

首先,殡葬改革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多,森林资源不足。如果仍采用旧的丧葬方法处理死者遗体,这不仅会严重影响今天人们的生活改善,也会贻害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和生态条件。进行殡葬改革,将使人多地少的矛盾得到缓解,把有限的自然资源用于支授生产,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既利国、又利民。

其次,殡葬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不仅要实现经济繁荣,而且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要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地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培养科学的、健康的、文明的生活方式,使他们真正成为奋发进取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殡葬改革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从某种

意义上说,殡葬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通过文明、健康、科学的现代殡葬服务,对群众的丧葬方式和丧葬行为进行引导、示范,对我国移风易俗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殡葬改革是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需要。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很长,旧的丧葬陋俗危害诸多,影响较深,办理丧事负债累累,有些人又重新跌入贫困。进行殡葬改革,丧事从简,清除陋俗,把有限的资金投入扩大再生产,加快劳动致富的步伐,已成为广大群众的强烈愿望。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建设公墓陵园符合政策规定。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符合农村殡葬改革的需要,项目选址在xx北测,地理位置独特,离城区近,风景秀丽,地势坡度平缓,是千里难寻的风水宝地,项目的建成,对延伸殡葬产业链条,保护xx文化遗产,发展生态旅游基地具有重大意义。

2、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大力扶助支持村(居)委会兴建公益性公墓或骨灰存放堂,对暂没建成公墓和骨灰堂的镇办,有荒山、荒坡、瘠地的骨灰可安葬在荒山、荒坡、瘠地;无荒山、荒坡、瘠地的骨灰可深埋植树纪念,但都不得装棺再葬,禁止留坟头或碑志。任何地方都不准在可耕地、宜林山区、林区私建坟墓,乱埋乱葬。严禁为活人筑筹坟。对于滥建坟墓、乱埋乱葬的、装棺再葬的,民政、林业、国土、监察及镇办应毁墓掘坟,并按非法土葬查处;对于为活人筑筹坟和搞封建迷信活动的,除铲除墓葬外,还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殡葬改革工作已成为我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3、项目建设符合本地区的需求。xx镇距xx城5公里,是xx城市实施东延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全镇4万多人,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有限,尤其是殡改形势飞速发展的需要,富裕起来和农民也想把自己的亲人骨灰送入档次较高的公墓,因此公墓穴位的需求量日甚一日;以陵园为依托,建设孙圩孜乡公益性公墓,以解决当地群众火化后骨灰安葬问题,进一步深化xx区的殡葬改革,满足不同层次丧户的要求,符合本地区的实际。

4、有利于当地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项目选址在xx北侧,以xx景点群为衬托,借山水自然风光建造陵园公墓,选址十分理想。xx是xx镇八景之一,庙宇坐落在xx镇街道东东南侧三公里的xx河畔,xx水库上游,鸡公崖绝顶,与街西的奠安塔遥遥相对,南面环水,高峡出平湖,碧波额荡漾,林木茂盛,旅游人员络绎不绝。该项目一期建设总投资517万元,工程将解决xx村通往xx的道路问题,周围群众将彻底告别出路难问题,对于该地区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目2期工程的重点是开发建设天堂生态陵园,项目区将成为xx区生态旅游光观的胜地,必然拉动全村乃至全镇乡村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章项目建设思路

一、公墓建设的主题定位、规划设计与绿化要求。公墓是一项公益设施,是社会文明和城市进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艺术,为人们提供学习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的基地,为社会提供爱国主义和尊老爱幼传统教育基地,总之公墓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公墓建设总的要求是公墓实现园林化、基体实现艺术化和个性化,葬式要多样化,服务要优质化,管理要现代化。总体规划设计是公墓建设的关键,总体规划设计应该满足公墓功能要求,并做到布局合理、协调、方便。按公墓的功能要求和满足业务的需要,xx天堂生态陵园应设办公和业务接待区、生活区、艺术化地下骨灰存放区、地上豪华艺术墓区和普通墓区、游憩区以及公墓配套设施,如:石料加工场、停车场、道路、给排水等。随着安放骨灰墓穴数的增加,其接待任务也日趋繁重,原有设施和接待能力已不适应,需要调整、重臵或增加。但在设施调整时要注意其总体规划的合理性和布局的协调性,做到既满足业务需要,又能提升公墓的整体形象。公墓绿化是为了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十分重要,公墓的绿地率应达到30%左右,绿化覆盖率就达到50%左右,绿化种植应以常绿为主,同时又要把握好庄重和活泼的关系,既要体现公墓的庄重、安详气氛,又要有园林的活泼的特点。绿化种植时既要注意规模效果,又要有层次和厚度。公墓的主要道路应体现庄重,多数宜种植常绿的龙柏,次要道路可种植香樟等树种,游憩区绿化种植多数宜体现园体的活泼和四季有花,尤其是春、秋季,使人们到公墓的感受犹如到公园一样。墓间绿化宜种植低矮绿化树种,如小龙柏、瓜子黄杨以及草皮。墓间绿地也应注意品种和规模,不宜多品种,由于公墓的特殊性,公墓周边应种植较高大的常绿树种。在尊重自然、不破坏原有山势风水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地形,墓园还设计出百种造型各异、美观大方的各式墓区和多处具有不同观赏价值的高档艺术墓区;优质墓碑在苍松翠柏、繁花绿地、彩砖小路之间,配以变化多样但各小区统一的书法字体,形成了青山与碧水相映衬,古典和现代相和谐,人工与自然相媲美的人间胜境。使xx天堂生态陵园不仅成为后人缅怀祖先,追悼逝者的好去处,而且成为文明教育、休憩、思索人生的上佳场所。

二、墓穴建造和墓区的道路与地形构筑

1、墓的设计:墓的建造属建筑范畴,过去一直被经营所忽视,不注重设计,因而墓的制式单一,并缺乏艺术、文化内涵和个性,直致建墓不久造成墓体开裂和下塌现象。因此,墓的设计应该由具有受过高等文化艺术以及建筑教育的人承担。为确保墓的质量,行业管理部门应按有关规定,实行设计质量的监理。通过墓建筑的规范设计,不仅确保建筑的质量,而且确保艺术化程度,提高墓体个性化,从而为继承和弘扬祖国民族文化、艺术打下坚实基础。

2、墓用石料的选用:根据《公墓管理办法》,墓的认购者享有使用20年期限的权利。根据项目地区的气候等自然条件,该地区墓用石料应选用耐风化、耐酸雨、耐热、耐寒和硬度较

好的石料,根据有关专家的意见,上海地区墓用石料应采用花岗岩,不宜采用大理石,在室外大理石最多使用45年,而花岗石能使用75年以上,当然有一部分花岗石也不耐风化,而且其酸度也较差。为保护消费者利益,墓用石料应由管理部门或委托有关部门监理使用。

3、墓用石料的加工:墓用石料首先根据设计总体效果的要求进行加工,根据墓在室外要经受20年风雨、严寒和盛夏高温以及酸雨腐蚀等自然条件的原因,墓用石料工艺加工宜采用毛石为主,磨光为辅。因为毛石即便时间久了也不会改变其颜色,清洗后就能恢复原来的美感。而磨光的石料受大自然的影响均要褪色和失去原有的光泽。磨光石料一般用于装饰,用于建墓显得不够稳重,而毛石则较为稳重。毛石加工多分为斩毛、火烧和粗切三种。

4、墓体和绿化比例:“条例”、“办法”、“标准”规定单穴墓土地为0.8平方米,双穴墓土地为1平方米,它含墓体和绿化种植两部分。如墓占1平方米土地,绿化种植应占1平方米土地根据有些公墓近期的实施是可行的,使人感到墓在绿化丛中显得格外庄重。按这样的比例要求建墓,它既降低石料消耗又增加了绿地率。控制土地作用和降低石料消耗及增加绿地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利国利民的需要。(墓区内的设臵)。主墓道净宽度在3.5米以上,次墓道净宽度在2米以上,墓间道净宽度在0.8米以上。主墓道、次墓道路面一般可用花岗岩或水泥彩色道板材料进行铺设。材料配臵时,其颜色反差不宜过大,同时亦可设计几何图案和光、毛结合,一般光、毛比例在1:10。另外在施工时要注意路面返水,防止雨后积水。墓间道路过去一般为混凝土水泥路面,根据市民到墓地每年1~2次的习惯和公墓绿地率的要求,墓间道路可种植草皮。除主墓道外,次墓道和墓间道路应弯曲和宽窄结合,充分体现园林化特征。构筑墓区地形十分重要,可体现自然美。让墓建造在有起伏的地形上,显得富有生机和格外庄重。因此,墓区地形要进行构筑,一般地形起伏在1米左右。反差不宜过大,反差过大将会影响建墓和土地使用。xx过去有不少公墓忽视对已经征用而又未建墓的土地的绿化种植和利用,它不仅是土地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影响公墓的整体形象。为此,对已被征用而又未建墓的土地应进行绿化种植和合理利用,这样既可改善投资环境,又可避免土地和墓间道路资源的浪费。

三、公墓的配套设施建设

墓园本着“融入自然,文化建园”的规划方针,以布局合理、内容丰富、融自然山水景观为一体,坚持持续发展、生态健全、环境优美的绿色墓园为规划目标,特聘长安大学高级工程师对墓园进行具体设计,形成独具特色的建设格局。公墓的配套设施包括停车场、石料加工场、给排水、音响、公墓的进出道等项目。

1、入口区:刻有“天堂生态陵园”的花岗石质仿古牌楼横跨入园主路,两尊威严的石狮蹲坐于牌楼前方两侧,与周围丰富的绿地景观完美结合,体现了墓园的庄严、肃穆、古朴、自然。

2、管理服务区:地处主入口左侧,占地面积约x平方米,建仿古琉璃瓦彩绘办公楼一座,设营业接待室和行政管理办公室,为全园的管理服务中心。中间大道仿中山陵建设布局步步登高,两侧苍松翠柏。

3、花园式墓区:墓区坐东朝西,地势高爽,依山傍水,铺繁花绿草,百种普、中、高档各式美观墓样及凉亭墓、长廊墓等艺术墓分列其间。

4、中心广场聚散区:位于主入口东侧,占地x多平方米,主要为客户提供停车、聚散场所,全部为石板铺设,四周掇山臵石,园林景点错落有致,更显得整洁美观,舒朗大方。

5、祭奠区:位于广场东侧,设计庄重、典雅,北侧蓄水池上建曲桥、凉亭,东侧假山缝隙,流水潺潺,四周绿树如荫,仿佛仙境。

6、放生区:位于广场聚散区西南侧,占地x平方米,人们在怀念先人的同时慈悲放生,更深切地体会到墓园“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人文关怀。

7、游览区:结合地形现状,以原有的自然植被作背景,设臵凉亭、花台、长廊、绿地及石桌、石凳等供用户休憩,使用户不仅感觉故人的生命就在这美丽宜人的园林文化氛围中延伸,而且自己也得到了艺术的享受和人生哲理的启迪。

8、安静区:位于全园的最北面,紧邻花园式墓区,用户在祭奠亲人之后在此休息,体现了墓园周到、细致的服务。

9、停车场:公墓应根据业务接待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设立停车场,并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建设。其地域考虑车辆进出行驶文便和便于人员疏散,条件许可的,停车场可设立在公墓

范围以外的附近地域。

10、石料加工场:石料加工场是公墓必须的配套设施项目,天堂生态陵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但由于石料加工场机械噪音和石料加工时的粉尘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石材和成品堆放场地对公墓环境的影响,石料加工场一般应建在公墓范围以外的地域。

11、给排水系统:xx地区多雷暴雨,加上地下水位普遍较高,公墓给排水系统的完善十分重要,其基本要求是在暴雨后排水畅通,墓区不积水。为便于环境管理和公墓环境的美观,一般公墓应建立非明沟排水系统。

12、音响系统:公墓环境应该是十分庄重典雅的,过去不少公墓都是高架铺设线路和高音喇叭,影响公墓环境庄重和典雅气氛。为此公墓内的音响系统应进行地沟铺设和建立地上音箱。

13、公墓内小品和小溪、小桥的建设:为了美化公墓环境,公墓内设臵几尊小品是应该的,它能营造公墓内艺术氛围和提高环境质量。小品应该抽象庄重和高雅。适当安臵一些英雄模

范人物的塑像也是可以的,但人物要真实,材料要优质,工艺要精细,切忌安臵一些低品位作品。小品和雕塑也不宜安排过多,因为公墓毕竟不是公园。公墓内建一些小溪、小桥也是可以的,但应注意小溪要曲,水要动(但不要设计喷水等),岸要驳,桥要有民族风格,工艺要精细,并要有一些浮雕。此外,还有一个树立精品意识的问题。精品才有保存价值,精品才有生命力。公墓的建设也要出精品,墓、道路、绿化以及雕塑、小溪、小桥都应该精工细作,都应该成为精品。公墓应该成为集民族建筑、传统艺术精品的宝地。

四、公墓经营人员的管理

公墓经营人员具备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应该是保证公墓规范经营的重要条件。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多数的公墓经营者缺少必要的素质,他们对相关的法律、公墓的营销手段、墓穴的构造知识、艺术文化修养等知之甚少,仓促上岗,以致所在的公墓管理水平低下,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不能令人满意。可以这样说,我国的公墓服务质量低,服务项目单一,经营手段落后,主要是受到了管理人员素质方面的制约。改变公墓经营者管理水平低下的途径就是在法律规范中规定,凡是公墓的经营责任者、公墓的业务和技术人员、公墓的咨询代理人员均应该通过必要的培训和考试合格,取得行政管理机构颁发的执业证书后,才能从事公墓的经营活动。

殡葬的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公墓经营者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制定培训大纲,组织有关教材的编写和出版,为各地行政机构实施培训和核发公墓的执业资格证书创造条件。

五、公墓的经营管理

1、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一条龙的科学管理体系。

(1)墓园投巨资引进现代化石料加工设备,采用国内外优质石材,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现场设计加工各式个性化、艺术化的高档墓,为保证质量降低成本,让利给用户创造了条件。

(2)墓园配备四辆用户免费参观用车,以满足和方便用户参观选购。

(3)售前有引导,热情、真实介绍墓园情况,讲解购墓程序;售中设立丧葬用品服务部、生活用品小卖部、休息大厅、书报杂志阅读处等;售后有扫墓专用服务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按企业化管理,实行总经理责任制、服务承诺制、价格收费公示制。

(1)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在经济活动中,实行民主理财,领导把关。凡涉及重大项目如墓碑定购、大的基建项目投资均经董事会讨论决定,避免决策的盲目性、花钱的随意性和损失浪费现象的发生,确保了经营管理的透明度。

(2)实行服务公开,服务广大用户将服务程序、服务项目、服务价格、服务纪律、服务承诺、投诉电话等各项服务,制成建制板在墓园醒目的地方公示上墙,使用户一目了然,增加服务的透明度。

(3)实行服务承诺制,接受群众监督 墓园制定服务承诺制,其主要内容:严格遵守物价政策,禁止乱涨价,乱收费;墓园长年无休息日,用户随来随办;用户购墓要实事求是,严禁欺诈行为;不论何种情况,工作人员不得与用户发生口角,违者给予批评并处罚;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4)建立岗位责任制,规范办事程序 制定考勤制度、差错事故处理制度、安全防火制度、奖惩制度、职工守则、会计员职责、出纳员职责、微机员职责、引导员职责、业务员职责、司机职责、绿化员职责、水、电管理员职责、技师职责(石料加工安装人员)、清洁员职责、机房规章制度、业务预案等规章制度,并将制度上墙,印成小册子人手一份,做到职责分工明确,工作运作有序,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5)完善监督机制,奖罚分明 为了把规范化服务落到实处,墓园应对此项工作经常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服务工作表现好,成绩突出的及时给予表奖,反之则给予必要的惩处。

(6)实行微机管理,使档案资料管理规范化墓园建立档案室,完善墓穴档案、财务档案、建筑档案,并全部实现了微机管理。

六、文明优质服务

墓园把精神文明、行风建设和规范文明优质服务列入重要日程,常抓不懈。对职工教育强调

“以人为本,真诚服务”,做到公开办公,实行统一着装,挂牌上岗;服务工作做到“五心三一样”,五心:爱心,关心,热心,耐心,细心;三一样:生人熟人一样,百姓官商一样,远近亲疏一样。坚持一个结果:客户满意。二种精神: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安心托付,真情服务。三大纪律:不冲撞怠慢客户,不欺诈蒙骗客户,不收受客户财物。四个保证:保证事事客户清楚,保证及时提供服务,保证墓主墓具完好,保证墓园优美干净。五个不漏:一个不漏记录客户的问题,一个不漏处理客户的问题,一个不漏复查处理结果,一个不漏汇报给客户知情,一个不漏请客户监督评判。我们牢记,墓园应为客户提供的是接待、咨询、礼仪、承诺以及环境设计和氛围营造、功能配套等一系列动、静态的环节,同时为客户提供机能性、方便性和审美性的产品附加值,最后给客户带来心理上的交易价值满足,从而树立墓园良好、文明的社会形象,实现让客户满意的墓园服务功能最终结果。

第四章、项目建设的规模及内容

一、建设规模.1、项目占地面积x亩,总建筑面积xm,总投资x万元。

2,其中一期工程占地x亩,建筑面积xm,计划投资x万元。

二、建设内容

1、道路:混凝土主公路3公里(xx街到xx)

墓区混凝土道路:2公里 ;

2、墓区土地平整xm2

3、墓区外围护栅栏约xm;

4、公祭堂xm5、打深井1眼(含配套设施);

6、墓区绿化;

7、架设电缆(变压器等)

8、办公设施:办公楼xm;休闲长廊约xm;景观亭2个;工匠工作间和仓库约xm29、墓穴土建工程(x),地下骨灰盒存放室

10、牌坊门;

11、办公设施:公务车辆、空调、电脑、桌椅、厨房、配套等;

第四篇:XX河沿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

一 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XX河南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承建单位: 建设范围: 投资总额:37573万元 建设期限:3年 项目负责人: 项目联系人: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1项目承建单位简介

承建单位,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大。2项目用地状况

该项目位于南极南路以东、瀛洲路以西、XX河以南、红砂路以北,项目范围内XX河东西全长为2850米,龙尾河南北全长约580米,土地总面积约为936亩,其中市农委用地约为34亩,农科院用地约为160亩,浦南小区用地约为66亩,振兴花卉城用地约为600亩,浦南分公司用地约为76亩,具体情况见表1。

3项目主要建设条件

(1)沿岸征地拆迁的问题已有基本的了解,总规模已有控制。(2)项目前期工作如地形图测量和地质勘察已局部展开并取得

一定的资料。

(3)项目景观建设设计方案已完成。

二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项目背景

连云港作为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重要的港口城市。随着《四川沿海开发总体规划》的实施和《连云港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2008-2030)》出台,连云港市城市建设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规划明确提出连云港要建设成为国际性的海滨城市和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

XX河作为我市城区一条重要的自然河流,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重要,它东通运盐河,西接蔷薇河,是贯穿我市新老城区的主要水系动脉,为我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XX河沿岸环境明显呈现脏乱差。沿岸土地利用缺乏规划,过量违章建筑失控建设,店面、住宅紧贴河岸而建,甚至侵蚀河道;大小船只、码头杂乱无章;绿化和交通道路严重匮乏。种种弊端导致整个沿江两岸景观残旧不堪,与城市的总体规划极不相符。

为了贯彻落实《四川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快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步伐,2010年市政府启动了XX河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并列入2011年市委市政府督察管理重大事项(连政发[2011]1号文件)。根据要求,振兴集团承担了此次XX河南岸(南极南路至瀛洲路)的环境整治和景观建设工作。项目建设必要性

(1)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的需要。

随着以连云港为龙头的四川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对连云港城市规划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连云港要建设成为国际性海滨城市。这就要求城市建设要旧貌换新颜,改变脏乱差,通过XX河南岸的环境整治和景观绿化带建设,来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将XX河南岸打造成休闲娱乐、健身康体、花卉观光为主高品位新型城市绿地,为国际海滨城市建设做出垂先示范。

(2)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需要。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对生活环境改善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等多方面压力的增加,更多的市民向往大自然,人们对生态绿地需求正日益增长。XX河南岸的环境景观建设就是为市民打造一条开放城市河滨生态走廊。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水质洁净、游憩休闲需要的空间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小康环境。这对于促进我市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完善XX河水资源功能,保障河道畅通的需要

XX河是连接我市新老城区的主要水上通道,它环绕我市大部分城区,除担负着城区防洪作用外,还具有水资源的功能。通过XX河南岸河滨绿化工程的实施,XX河将更具有亲水性和可游性、让濒临绝迹的鱼种、鸟类、昆虫又重新回归到自然河道,使XX河的水资源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通过河道拓宽和河内淤泥清理的综合整治,使

河道畅通,保障其排涝抗洪重要作用。

三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范围内土地,能用于开发建设约有170亩,考虑到绿化带建设,可用于建设用地的土地面积约为90亩。

1总体设计方案(1)设计定位

因地制宜,在符合城市整体发展规划的前提下,突出绿色、生态主题,将XX河建设成为以休闲娱乐、花卉观光、健身康体为主导功能,兼具海港文化的现代城市休闲廊道,提升了城市的品位与形象、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完美统一,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岸生态环境。

(2)设计目标

① 环新城中心营造一处大型城市公共开放空进,为市民提供一处活动休闲场所,造福于民。

② 顺应城市发展战略,提升周边土体价值。打造城市建设发展高地,建设聚集人气的滨水环境。

③ 保护生态环境营造一处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美丽家园。

④ 营造城市门户概念,打造连云港的城市形象,使XX河成为城市地标性河流。

⑤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生态网络,将城市生态和滨生态系统有效连接,打造XX河生态走廊,擎领整个城市生态网络。

(3)设计主题:海港形象,多彩玉带(4)功能分区

 “多元”玉带之滨:健身、游览、散步休闲,用地13.1公顷。

 “开放”海港印象:娱乐、健身、休闲,用地21.3公顷。 “活力”邻里街区:休闲购物、邻里交流,用地8.8公顷。 “缤纷”花卉长廊:花卉认知、采摘、游览、花卉交易,用地48.5公顷。征地拆迁方案(1)拆迁范围

根据规划方案和2010年市长办公会议纪要第31号文件指示,项目组确定拆迁范围。

①南极南路-通灌南路段:市农科院160亩内设施需全部拆迁。

②通灌南路至郁州南路段:红砂路拓宽30米、XX河拓宽56米红线范围内的房屋应予以拆迁;浦南分公司的范围内设施应全部拆迁。对振兴花卉园内设施予以保留;此外对浦南小区内不影响交通和景观的质量较好房屋,考虑保留。

③郁州路至瀛洲路段:沿XX河堤的房屋应予以拆迁。(2)拆迁面积及分类

根据上述拆迁范围,本项目拆迁总面积约为18933平方米,包括单位建房10354平方米、居民建房8579平方米和树木2838棵。

①单位建房主要包括六部分,详见表2。

②居民建房主要包括浦南小区沿红砂路及XX河南岸边的居民房屋。

按照连云港市连政发[2004]85号文件《连云港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规定》和连政发[2009]96号文件《连云港市城市房屋拆迁评估技术规范》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将须拆迁的居民住宅分为三类:具体见表3。

③项目拆迁共涉及范围内树木2838棵。其中振兴集团所属树木500棵,其他单位和个人所属2338棵。

(3)拆迁补偿及安置

本项目对于拆迁房屋将实行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两种补偿方式。货币补偿,由振兴集团将拆迁费用总额的40%汇至市拆迁办指定账户;产权调换,由振兴集团提供50%的符合国家质量验收合格标准的安置房,供被拆迁人自行选择。此产权调换将采用同地域置换的形式。建设方案

建设方案主要分为括:XX河南岸项目开发,河道清淤及驳岸工程建设和红砂路拓建。

(1)XX河南岸项目开发

①南极南路至通灌南路段

该地块考虑两个建设方案,由振兴集团按照规划方案开发,也可由农科院自行开发建设。

②通灌南路至郁州南路段

在浦南分公司公房原址上,修建21000m2的浦南生活广场;按照设计要求在色彩上对浦南小区的外立面进行改造,使其符合XX河整体方案。振兴花卉园的采摘园、科技馆、组培楼,以及智能温室、冷库等花卉生产用房予以保留,建设沿河景观带和水街建筑。

③郁州南路至瀛州南路段

重点建设振兴国际花卉城项目,同时拟在沿郁州路配套建设面积为25000m2的休闲广场,人工湖和560m2的振兴花卉城会所。

(2)河道清淤及驳岸工程建设

对项目范围内的2850m的XX河,580m龙尾河进行河道清淤和河水清污工程,涉及水体面积47600m2,土方142800m3;对驳岸用30㎝厚的毛石进行护坡处理,修葺30o河道坡,护坡1600m2。

(3)红砂路拓宽建设

对红砂路红线30m范围内(通灌南路至瀛洲路)1900m路段进行道路拓宽硬化、绿化带建设,包括道路桥梁给排水和亮化工程。建设进度

项目工期为三年,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2010年完成景观建设设计方案,地形图测量、地质勘察和征地拆迁摸底,并取得一定的资料。

2011年完成河道清淤、沿岸绿化,河道护坡,宿舍拆迁并动工建设水街项目。

2012完成水街建筑工程建设和红砂路拓宽工程,全部完成南岸环境治理。

四 项目投资估算

根据现有规划方案,项目本次投资总估算:37573万元(含农科院拆迁),主要分为建设费用,征地拆建费用和其他费用三方面。建设费用

项目建设费用主要包括:XX河南岸项目建设;河道情欲和驳岸工程费用及红砂路拓建费用,预计建设总费用约为28362万元,具体见附表

1、附表2。拆迁费用

拆迁分两种方案进行,包括农科院的拆迁费用为7271万元(农科院拆迁费342万元);不包括市农科院的拆迁费用为6869万元 费用及评估。

(1)拆迁价格的估算依据

根据《连云港市城市房屋拆迁评估技术规范》,适配该区域位置及其环境情况,经专业人员现场勘测,现预算房屋价格约为4000元/m2。另外,按拆迁有关规定,其他相关费用约为500元/m2(包括:安置费、过渡费用、评估费用5‰、拆迁费用3%),所需费用共计为4500元/m2左右。房屋重置价格经估算约为1000元/m2,仓库重置价格为600元/m2。

(2)拆迁成本

根据评估计算,本项目的拆迁费用约为7211万元(农科院拆迁费用为342万元)。主要包括单位建房2804万元、居民住宅3860万元,以及附属拆迁物205万元,详见附表3~附表6。

3其他费用

项目相关财务、设计、管理、会费等方面费用为(约占总费用10%)2500万元。

五 环境影响

1对环境不利影响

工程实施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是施工过程中的噪声、粉尘等,会产生一定程度短暂的污染;施工围堰的设置与拆除、清基等工程将增加河水的泥沙含量。工程整治完工后,沿线人流量会有所增大,对该地区的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为生活垃圾。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城管部门的要求文明施工,合理安排使用振动大的设备,严禁夜间使用,以确保周围群众的工作生活不受影响;对工程完工后的产生的生活垃圾,及时安排工作人员集中清理,再由环保部门统一运至垃圾处理厂,杜绝旅游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2对环境的改善

工程完工后,从根本上消除了污染源,为提高水体质量;岸线整治、道路改造及绿化工程的实施,清理拆除了沿岸低矮陈旧建筑和堆场、码头等,河道沿岸环境和景观条件大大改善,道路的通行能力也得到提高。该河段将成为城市景观的亮点以及人们休闲、观光的理想

去处。

六 经济评价 概论

经济评价是项目建议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方案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根据国家计委文件(计投资〈1993〉530号)要求,对项目进行经济分析与评价。由于本项目不发生财务收入,即财务评价中不产生财务效益。故本项目只进行国民经济评价,通过评价来论证该工程项目在国民经济评价中的合理性。

城市环境治理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是非常显著的,我们应当从社会角度来衡量其经济效益,进行社会效益评价,将环境治理区域内人民健康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提高与全市工农业生产的加速发展等宏观效益结合起来,做为一个“系统体”来评价。即在宏观方面,从国家角度分析投资的社会效益。社会效益评价

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社会效益上:

(1)健康效益:由于环境污染降低,使人民健康水平提高收入损失的减少,由于环境治理改善,减少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疾病治疗费用。

(2)旅游效益:由于周边环境改善,来当地旅游人数增多,经推算由此产生的旅游收益。

(3)道路交通状况改善带来的效益: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在道路交通上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进而带来的新增效益。

(4)地价升值效益:XX河周边环境经治理后,必定带来当地地价升值,因此就能产生地价增值效益

除上述几方面的效益外,本工程还在改善人民精神面貌,提高人民精神生活质量以及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等诸多方面产生难以计量的社会效益。

七 结论与建议

XX河南岸综合环境整治项目是一项结合清淤、防洪、道路及环境整治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工程。项目的实施是对《连云港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解读和落实,可从根本上改善XX河南岸综合环境,打造我市城区的南部风景线,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对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塑造我市形象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是完全可行的。为确保项目规划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作以下建议: 经初步估算,XX河南岸环境整治及红砂路拓建项目的建设费用约为30362万元。拆迁费用7211万元(含农科院拆迁,费用342万元)。总费用约为37573万元。我集团目前承担着连云港国际花卉城、连云港花博公园、振兴物流园以及振兴绿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已经投入大量资金,该项目前期建设投入多,资金压力大,恳请市政府在该项目建设资金方面给予一定扶持。同时计划将新建路以北、红砂路以南、通灌路以东约为360亩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建设,解决XX河南岸资金问题。同时,也希望市政府能够在建设规费的收取上给予一定优惠政策。

⒉该项目的顺利实施,需要市水利局、农委、农科院、供电局等单位的积极配合。望市政府在各单位的分工协调问题上给予支持。

⒊该项目的建设,以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基础。请市政府尽快出具相关政策性文件,使该项目的拆迁工作得以早日进行。

第五篇:黑龙江增汇2011年拟开发山河屯林业局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可研4

黑龙江增汇(集团)2011年拟开发 山河屯林业局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黑龙江增汇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二○一○年九月

黑龙江增汇(集团)2011年拟开发 山河屯林业局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 制 单 位: 黑龙江增汇(集团)单 位 负责人:原明录

参 编 人 员: 原明录

杨秋生 审

定: 原明录

主办单 位:黑龙江增汇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黑龙江增汇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二○一○年九月

第一章

总论……………………………………1-3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六章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项目简介………………………………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 编制的依据及研究范围………………6 研究的主要结论………………………7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9 项目选址………………………………9 建设条件………………………………10 工程设计方案…………………………13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16 项目建设组织及管理…………………18 建设管理………………………………18 财务管理………………………………20 施工进度………………………………20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22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24 投资估算………………………………24 资金来源………………………………24

第八章 社会效益………………………………25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项目简介

一、项目名称

五常市山河屯林业局棚户区改造项目

二、项目主管单位

五常市山河屯林业局建设局

三、项目法人代表 原明录

四、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用地面积95,323m

2,建筑面积 109,631m2

五、项目建设地址

五常市山河屯镇

六、项目建设性质

棚 改

七、申请报告编制单位

黑龙江增汇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省新林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项目建设的迅猛发展,黑龙江省新林区经济和社会发生天翻覆地的可喜变化。根据黑龙江省新林区建设的总体规划,为了改善林区居民的居住环境,进行林区棚户区的改造和开发,推动黑龙江省新林区的经济发展,也是创建和谐黑龙江省新林区的需要。

第三节 编制的依据及研究范围

一、编制的依据

1、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

2、五常市城镇总体建设规划

3、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关于新林区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的有关文件

4、五常市山河屯林业局总体建设规划

5、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

二、研究的范围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3、工程设计方案

4、项目建设的规模及内容

5、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

6、项目估算及资金来源

7、社会效益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建设地址

五常市山河屯镇

二、建设的有利条件

1、黑龙江省新林区建设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2、外网配套条件好,给排水设施齐全。

3、交通便利,便于施工。

4、建设原材料丰富。

5、地处城镇中心地段。

6、黑龙江省新林区建设充裕的政策配套资金保障。

三、建设规模

本项目用地面积95,323m,建筑面积109,631m。

四、建设内容

本项目为商住综合楼(包括商服、住宅、车库)。

五、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

六、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全部为黑龙江增汇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自筹资金。

2七、结论

该项目符合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黑龙江省新林区总体规划的总体要求,对提高城市品位,树立良好城市形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说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第二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第一节

项目选址

一、项目选址原则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2、外网配套条件好,给排水设施齐全。

3、交通便利,便于施工。

4、地形规整,避开了城市污染地带。

二、地址的确定

根据五常市中长期城市发展规划和黑龙江省新林区建设要求,经常考察比较,项目地址确定在五常市山河屯镇,中心地段,环境优雅、交通便利,而且还带动了五常市城镇建设和黑龙江省新林区的迅速发展。

第二节 建设条件

一、地质条件

五常市山河屯镇地处松嫩平原,经实地勘察,项目建设地点地层属第四堆积层,表层为杂填土,第二层为粉质粘土,fk-150kp,第三层为粘土,fk=210kpa。

地震烈度为6度,地表土最大深度为2.1—2.9m

二、气候条件

1、气温

年平均温度:2.0℃

月平均最低温度:-21℃

月平均最高温度:26℃

极端最低温度:-40.9℃

极端最高温度:38.6℃

2、气压

年平均大气压:99.1pa 夏季平均大气压:98.5pa 冬季平均大气压:102.8pa 月平均最低气压:98.5pa 月平均最高气压:100.5pa

3、温度

年平均相对温度:62% 月平均最大温度:35% 最湿平均相对温度:72%

4、降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473mm 月最大降雨量:210mm 小时最大降雨量:95mm 10分钟最大降雨量:67mm

5、雷暴日

年最大雷暴日:25d 年最小雷暴日:11d

6、雪荷载

年最大雪深度:220mm 设计雪荷载参数:320pa

7、风

主导风向:夏季:东、东北风

冬季:西、西北风

风速:10分钟最大风速(地面以上10米处)27.5m/s 瞬间最大风速:(地面以上10米处)38m/s 设计风压参数:(地面以上10米处)500pa

三、资源条件

五常市周边资源比较丰富,工程沙储备大,距离水

泥厂近,运费低,可节省大量投资;另外地产新型建筑材料,价格便宜,质量较好,建筑原材料有保障。

四、交通运输

五常市交通入口均是高速公路路面,四通八达,交通运输非常便利;五常市山河屯镇公路也全是水泥路面,道路畅通。

五、邮电通讯

五常市山河屯镇邮电通信十分便利,电信市场秩序较好,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全国各地。

依据五常市山河屯镇所处位置的地理位置的具体条件,结合其周边环境,本报告对该项目进行了初步方案设计。

设计单位:哈尔滨XX建筑设计公司

一、设计原则

本项目在规划和设计上,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科学论证,总体规划,逐步完善,全面发展的原则。

2、坚持设计先进合理、功能齐全,设施现代化,具有前瞻性的原则。

3、结合广大回迁户的意见和建议及有关要求,从设计上考虑了从40m2——90m2面积不同的多种户型。

4、坚持勤俭节约、简约大方的原则。建筑布局要紧凑,注意建设节能和环保,在满足功能的情况下,尽量节省资金。

二、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37—87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第三章 工程设计方案

3、其它相关专业设计规范

三、建筑设计

1、该建筑为六层,砖混结构,楼顶为斜屋面。

2、层高为2.9m,总高18.6m。

四、建筑结构和抗震设计

1、设计依据

GB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9—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0—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2、建筑均采用砖混结构。

3、项目建筑物均按地震基本烈度六度设防。

五、采暖与通风

1、设计论据:GB50176—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J19—87《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2、项目采暖采用锅炉循环水暖系统。

六、电照和防雷

1、设计依据

GBJ133—90《民用建筑照明设计规范》 GB50057—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2、照明系统

照明线路及插座线路均独立敷设,室内照明线路采用BLV铝塑料线穿阻燃半硬塑料管敷设,照明配电箱采用铁制立式配电箱,其保护开关采用空气开关。

3、防雷保护

本项目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在屋顶设避雷带,墙内预埋网筋作为收下线,利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接地极。

七、室内给、排水

1、设计依据

GBJ15——97《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2、给水

小区用水由城市水厂供给,由城区给水管网配送,采用生活、生产、消防合一体制,消防采用低压制。根据规划路网走向,进行规划小区给水管线的规划。给水管线的最小引入管径为DN150。

3、排水系统采用清污水分流方式,入城市内下水管道,污水排水管道的最小管径取DG300,最小坡度0.30%;依道路单侧形式为截流式,经收集至排水截流管,汇入污水排放系统,至污水处理厂处理。

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第一节 建设规模

一、占地和建筑面积m2,本项目拟建面积109,631m2,用地面积 95,323 m2。

二、占地类型

该地块为棚户区改造用地。

三、土地权属情况

该占地区块土地权属清楚,无纠纷,申请到森工总局国土资源局进行预审。

四、土地建筑容积率及建筑密度

该项目建筑容积率是<1.99%,建筑密度为<45%,建筑限高21m。

五、建筑布局

经过规划,地块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可根据土地利用实际需求情况在符合规划文本规定下建设部分商服用地。本项目为商住混合用地。根据规划设计,户型分为三种,一种为三室一厅,面积为100~105m,一种

2为两室一厅,面积为60~89m,一种为一室一厅,面积为40~58m2。

六、建筑形体与色彩设计

建筑形体与色彩是各种建筑功能的表现方式,应通过整体的设计加以适度的引导和规定,使城市整体建筑空间健康有序。规划拟建区建筑的形体与色彩应符合居住用地性质,色彩上采用浅色调,建筑风格为现代风格,与周围环境协调,创造出宜居形象。

第二节 建设内容

棚户区改造一期工程建筑面积为109,631 m2。

2第五章 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 建设管理

为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项目建设单位设立工程建设指挥部,从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生产、环保等全方位入手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精心组织、严格管理。

一、严格实行“四制”确保工程建设有序高效进行

1、项目法人责任制:明确项目法人,项目法人要对工程建设的初步设计、施工设备、建设安全直到竣工验收的全部过程负责,对工程质量、进度和资金管理总负责。

2、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在工程建设中要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评标委员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择优施工、设计和监理单位,加大力度严把工程质量关,力争建成精品工程。

3、工程建设监理制:项目监理要对工程建设进行进度、质量、资金、材料购进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理,监理工程师要根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及有关合同条款对工程实行“三控制(即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两管(即索赔管理、信息管理)一协调(协调项目法人与承包人之间的关系)”。

4、工程建设合同制:项目各项建设内容都要与施工单位、生产厂家签订合同,明确双方责任,严格合同管理程序,通过合同管理来实现对工程质量、工期和投资的控制。

二、严格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施工中要从施工队伍质保体系的完善抓起,建立一整套管理制度和规定,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人头。项目建设单位要建立独立的质检科室,配备专职质控、质检人员。对工程的关键环节由监理和质检员实行24小时跟班监督。具体要严把四关:一是严把工程建筑材料。对工程建设主要材料没有产品合格证,没有监理认定,绝不能使用。重要材料,如水泥、钢材等,不仅要有产品合格证,施工单位监理还要做好抽样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确保万无一失。二是严把施工程序关,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程序组织施工。三是严把工程规范关。施工单位必须在施工规范许可的条件下施工。四是抓好质检关。实行三控制,即:“初检、复检、终检”。

三、确保工程进度

因项目属当年工程,因此,在工程进度控制上要做到早计划、攻重点、抓关键。要根据设计和合同要求,工程进度实行安排到月,把着力点放在完成当月工程任务上,每个月还要进行总结分析一次。

四、狠抓安全工作

工程从一开始就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要把安全生产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生产的管理工作,主要工种要持证上岗,并购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确保工程安全施工。

第二节 财务管理

要始终坚持“严格概算、控制支出、保证重点、压缩一般”的原则,强化内部财务管理。工程款支出坚持施工主管、监理、分管领导逐级审核,最后报主管领导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控制非工程性支出。要从紧安排、勤俭节约。

第三节

施工进度

根据项目建设内容和工程量,结合施工条件等具体因素,确定本项目建设期为6个月,即2011年5 月开工,同年11月交付使用

第六章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环境委员会、国家环保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要求,本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的三同时制度进行建设。

1、编制依据及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国务院环境委员会、国家计委(86)国环字003号文件,关于颁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标准》的通知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

(5)《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7)《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

(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

2、污染分析(1)大气污染

主要来源于锅炉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污染物是烟尘、SO2、NO2等。

(2)水污染

主要来源于生活和卫生废水,主要污染物为BOD5、COD5。

(3)噪声污染

主要来源于锅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4)固体废弃物

主要为生活垃圾、锅炉的炉渣。

3、防治污染的方法和措施

(1)所选的锅炉为符合国家环境要求的达标炉,按规定设置烟尘沉降室,使锅炉在燃烧过程中所排放的烟尘经引风机吸入沉降室,经过喷淋处理后,定期清理沉降物。锅炉烟囱不低于40米,烟气高空排放。

(2)建三格化粪池4座,有效容积400立方米,污水经过化粪池降解处理后达标排放。

(3)锅炉铺机安装减震垫以减少噪音,噪音控制在80分贝以下。

(4)在楼区内设置若干个垃圾存放箱,由专人定时收集、定点存放、定期将垃圾集中运往垃圾处理场。

第七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

第一节 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

本项目按着每平方米投资 元计算,项目建设投资为109,631Ⅹ =5000万元。

综合楼建设税费征收

参照《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实施意见》(黑政发【2008】31号)、《黑龙江省林区棚户区改造实施办法》、《五常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市改造的实施办法》等文件及有关政策规定要求,及时到相关部门缴纳税费,并到省和市经济和发展改革局、省林业系统申请核准立项。

第二节 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由黑龙江增汇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自筹,缴纳的各项费用有保障。

第八章 社会效益

安居方能乐业,加快棚户区改造、经济适用房建设,对改善人民群众住房条件有着重大作用,同时经济适用房建设,对拉动经济增长,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省林业系统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政策,鼓励棚户区改造和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并正确运用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两个手段,保持房地产开发投资合理规模,优化商品房供应结构,加强房管监督和调控,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保持合理价格水平。真正做到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经专家分析,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利市利林利民的建设工程,该项目是可行的。

下载甘南县武警中队营房及附属工程项目可研(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甘南县武警中队营房及附属工程项目可研(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