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杏林学院十二五规划初稿(范文模版)
杏林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讨论稿2010.12.7)
“十一五”期间,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及教育厅独立学院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总结经验,规范行为,依法办学,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科教兴国、高教强国战略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南通大学杏林学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与《江苏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关键时期。现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结合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实际,制定《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
一、学院现状
(一)概况
杏林学院是1999年由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同意举办的首批公有民办二级学院,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办为独立学院。南通大学和南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为杏林学院的办学投资方,2009年杏林学院依法完成了登记注册,取得独立法人资格,法定代表人为袁银男,成立了杏林学院理事会。
杏林学院成立初期,每年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100人;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招生人数和专业逐年增加;2005年以来每年招生2000人左右,专业30多个。目前,学院共有在校生7893名,约占南通大学学生总人数的四分之一,涉及56个专业(方向)。
(二)运行
自办学以来,杏林学院坚持“依托母体、相对独立、总体协调”的办学方针,积极探索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完善办学条件。学院以南通大学钟秀校区为独立的办学校园,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组织和管理,在学校招生总体框架内相对独立地招生,按照国家要求独立颁发文凭,逐步实行独立财务核算。在学校党委行政统一领导下,自2005年起,学院设立综合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等机构,并有完善的党团组织建制,拥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能吃苦、愿奉献的管理队伍。
2009年以来,学院进一步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了行政和教学管理机构的设置,建成了相对独立完整的管理体系,设有院长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和学生处等管理部门,教务处下设教务科、实践教学科和教学研究科,学生处下设教育管理科、招生就业科和助学科。按照学科类别和学位授予情况的不同调整了学部设置,共设立7个学部和20个学系,聘任了学部主任、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和教学秘书,确立了 学部主任——学系主任——专业负责人——教学秘书四级教学管理体系。各学部均设立学生工作办公室,建立起学生处处长——学部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辅导员三级学生管理体系。学院现有行政管理人员共63人,其中26人为南通大学编制人员,16人为南通大学聘用的人才租赁人员,9人为杏林学院自聘的人才租赁人员,7人为学院聘任的南通大学退休人员,5人为临时用工。2010年杏林学院招聘了自有专业教师17人,目前委托给南通大学各专业学院培养。
(三)成效
1.以教学为中心,稳步推进学院改革
十一五期间,学院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关于独立学院办学的各项方针政策,根据南通大学教学工作总体部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教学工作的全局;秉承多年办学经验,弘扬创新精神;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任务,以创建学院育人品牌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根本目标,促进学院快速健康发展。
在南通大学教务处的指导下,建立了相对独立的杏林学院教务管理系统,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健全完善各项教学规章制度,明确各教学业务机构的工作职责,实行教学工作责任制;加大对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执行的督察力度,优化教学秩序。
杏林学院现有27个专业,涵盖文学、理学、经济学、工学、管理学、医学六个门类,其中文学类专业5个,理学类专业3个,经济学专业1个,工学专业10个,管理学专业4个,医学专业4个。学院重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江苏省独立学院专业抽检的准备工作。制订本三教学计划,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在认真学习,深入调研,反复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基本适应本三学生自身特点的教学计划。集中各学院的专家全面修订了36个专业(方向)的培养方案。与外国语学院、计算机学院协调沟通,对外语、计算机教学方式改革进行了探讨,从2009级学生开始,对全院开设英语、日语等辅修专业,实行主辅修制度。
为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制定并组织实施了杏林学院教学检查办法,成立了教学质量督查小组,通过随堂听课,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学习及教师的教学情况,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积极与各相关学院及教师协商解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风和学风的整体好转。每学期成立考试督查小组,每一场考试派专人监控,对考试违纪现象及时通报、处理,严抓考试纪律,倡导学生诚信考试,考风考纪明显好转。十一五期间,学院每年毕业生的毕业率均在95%以上,学位授予率均在85%以上。
目前,实习实训就业“三位一体”的基地建设已经启动,学院已与昆山开发区、南通市崇川区观音山街道、秦灶镇政府就建设“三位一体”的实践基地进行了协商,并且已在观音山镇开展了启动仪式;与上海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锦华装饰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初步意向;在南通开发区、徐州地区的大型企业中建设实践基地的工作也已经启动。学院和上海杰普、南京中江软件公司合作对学生实训工作进行了探索,取得了 初步成效。
2010年,学院组织了杏林学院教育研究基金和科学研究基金的申报,鼓励学院内外教师围绕杏林学院教学和管理工作进行理论及应用研究。教育研究基金共立项84个,其中重点资助项目9个;科学研究基金共立项71个,其中人文类研究项目16个、自然科学类研究项目55个。
2.以党建为龙头,彰显思政工作特色
学院注重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和队伍建设,带领全体党员积极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及创先争优活动。院领导班子努力按照建设“学习型学院”、成为“学习型干部”的要求,建立并完善党委会各项工作制度,抓好理论学习和廉政教育。2009年10月,经校党委批准成立了杏林学院党委,学院党建工作翻开崭新的一页。学院党委对各学生党支部进行调整、充实,并积极进行将支部建在班级(专业)的探索,目前设置了18个系级学生党支部和2个学生班级(专业)支部,完善了基层党支部设置。
一直以来,学院党建工作面临“三多三少”的突出问题,即:学生人数多、入党申请学生多、发展党员人数多,而专门机构少、专职党建工作干部少、年轻支部书记经验少等,为此,院党委集中编制了《杏林学院党建工作手册》,保证从事党建工作的同志人手一册。学院先后举办了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骨干培训班、新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和预备党员教育培训班。此外,学院分党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院党委领导坚持每次给学生上党课,并邀请校内外专家、教授在培训班上开设讲座。经过研究探索,学院党委建立“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三级培训教育模式,以学生党支部、学院党委两级党组织为教育平台,以学生理论学习社团、学院青共校、党校为阵地,完善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发展、管理、考核等过程,从而使党员发展和党员教育有机统一,有利于全面提升学院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提高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水平。学院还聘任了6位原校院退休干部担任兼职组织员,协助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十一五期间,学院共发展学生党员1456人,有2个学生支部被评为校先进党支部,2项党日活动被评为校优秀主题党日活动,学院党委被评为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学院重视关工委、工会、共青团等群众团体工作,坚持领导接待日制度,开通了院长信箱。学院关工委连续两次被评为南通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两人被表彰为南通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学院工会两次被评为南通大学先进教工小家,一次被评为南通市先进工会小家。在学院已举办的三届全院田径运动会上都有教职工的参与,有利地推动了学院体育活动的开展。
3.以学生为根本,完善育人服务体系
针对杏林学院学生特点,学院学生工作更新观念,理清思路,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思路——两个“一、二、三”。即:明确一个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引领、帮助和服务的基本目标,坚持一个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针;打造学生工作队伍和学生骨干队伍这两支基本队伍,坚持常规工作规范化、研究工作特 色化的两个基本理念;着力开发家长、学校、社会三方资源,努力搭建人文精神引领平台、精英人才展现平台、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平台等三个平台。十一五期间,学生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以研究的态度做工作,打造专家型的辅导员队伍。2005年,围绕独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研讨,形成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讨论文集》;2006年,以典型学生个案研究为重点,逐步探索对各类特殊学生柔性管理的基本范式,得到了南通大学立项课题资助;2008年,以学生工作问题研究为抓手,探讨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各种问题的方式方法及基本规律;2009年,开展辅导员工作在线研究,着力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水平;2010年,开展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程研究,建立听课研讨制度,提高辅导员的教学水平。
以就创业工作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五年来累计邀请专业学院老师指导科技立项三十余项。其中,由商学院胡俊峰老师指导的“凯尔科技创业团队”,荣获2008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铜奖和江苏省特等奖。由郭必裕、景为平老师指导的《莱特电子ETC系统车载单元有限公司创业计划》荣获2010年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以集多方资源为路径,形成家校和社会育人合力。学院团委组织优秀家长访谈、报告会、社会资深人士讲座、参观考察等活动百余场,参与学生万余人次,累计新建社会实践基地两百多家。2009年,学院建立了江苏省青春护航健康教育基地;2010年,杏林学院成立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体现了学院对社会、家庭、学校三方资源运用的系统化。
以奖贷助补减为基础,构建助学和成才服务体系。学院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认真做好奖、贷、助、补、减等工作。五年来共评选省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42人,省市级先进班集体10个;累计349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2081人获得国家助学金,近百名学生在省市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学院重视对贫困生的帮助和教育,扎实做好助学贷款工作。积极为新生入学开通“绿色通道”、发放困难补助。十一五期间,学院共安排了百余人次的勤工助学岗位,从各方面为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提供有力保障。
以制度和文化为载体,狠抓思想素质教育求实效。学院修订完善了各项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围绕“四个坚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即: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如“文苑心林”每周一篇美文欣赏、学子论坛等;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如“知荣明耻”事迹报告会、“我爱我的祖国”主题系列活动等;坚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如“感恩的心,感谢有您”真情系列活动等;坚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如“杏林学院魅力人物评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了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
(四)不足 十一五期间,杏林学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面临诸多困难。这些问题与困难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加强
学院目前的专业开设大多是从南通大学“直接克隆”,尚未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且各专业发展不平衡,个别专业人数膨胀。学院课程体系设置须进一步调整。必须要大力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结构模式,增加专业交叉性课程、实验实践性课程和创业教育类课程。学生使用的教材主要是部编教材和统编教材,与普通院校本
一、本二学生使用的教材基本一样,使得教学实际效果达不到学院人才培养的理想目标。
2.师资力量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
办学以教师为主体。我院由于历史的原因,自有教师队伍建设相对迟缓,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办学特色的形成。目前学院自有教师仅17名,教师来源主要是聘用南通大学各学院的专任教师,这些教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教学能力等都是优秀的。但是聘用的在职教师是个松散群体,极少参与学院教学组织的活动,缺少直接的、有机的联系和沟通,而且难免存在照搬校本部教学方式、不能兼顾本三学生实际的问题。
3.国际合作交流的力度有待加强
相对于近8000人规模的在校生来说,我院国际合作交流的力度严重不足,至今尚未正式与任何一所国外大学合作办学,尚且处于洽谈协商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院办学渠道的拓宽。
(五)发展机遇
从全国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看,今后5年杏林学院将有良好的发展机遇。
首先,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出台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江苏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为杏林学院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使杏林学院的一切办学行为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其次,国家对独立学院提出“本科教学型大学”的办学定位要求。有学者认为,中国当前有99%的大学都属于非研究型大学。如果说“知识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使命和天职,那么“职业、就业、创业、创意、创新”则是99%的非研究型大学的使命和天职。杏林学院需要紧紧围绕这一办学定位,锐意创新,塑造品牌,打造职业、就业、创业优势。
第三,有迅速发展的南通大学的支撑。南通大学组建后秉承了原三所高校所具有的优良的办学传统和较强的办学实力,实现了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短短五年,学校教学水平、学科建设、科研成果不断攀升,“申博扩硕”取得阶段性成果,为迎接2012年百年校庆,南通大学全体教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争先创优”,努力完成各项工作和建设目标。有了南通大学这样坚强的后盾,杏林学院势必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不断提高学院的知名度,实现面向全国办学。第四,有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杏林学院所在地——南通市,位于经济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闻名全国的教育之乡,人民群众投资教育的愿望和能力较强。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南通对人才的需求将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船舶、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等领域,地方经济对人才的大量需求有利于学院办学规模的稳定发展。因此,杏林学院以培养社会急需的本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推动高等教育与产业的结合,从而活化学院人才培养。
(六)面临挑战
社会发展、教育改革深化为学院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独立学院的办学提出了严峻挑战。
第一,从全国范围看,独立学院的数量和办学规模已基本满足发展的需要,而如何提高质量,已经成为现阶段的主要矛盾。200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曾做出决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把高等教育的重点转移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其实,这项决定根据独立学院当前的实际情况同样适用,而且任务更艰巨。
第二,2010年之后,高等教育的适龄人口会有一个迅速下降的过程,独立学院招生面临严峻挑战。在生源急剧萎缩的背景下,我们要从规模发展尽快转变到提高效益、提高质量上来。如何创出办学品牌,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摆在杏林学院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三,国家对独立学院的评估和验收关系着杏林学院的前途和命运。当前,独立学院的发展开始进入优胜劣汰的教育市场竞争时代,唯有重品质、重内涵的办学思路能够扎实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孕育独一无二的办学特色,从而实现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按照《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所有的独立学院进行验收,杏林学院的一项关系存亡的重要任务就是迎接国家的评估和验收。
二、“十二五”期间学院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有中国特色的民办教育改革之路,把杏林学院建成一所在江苏有影响,在全国有名气的独立学院。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提升独立学院文化软实力。
3.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与《江苏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竞争力。
(二)发展定位、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 1.发展定位
“十二五”期间,学院将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的公益性办学宗旨,围绕“发展以教学为中心,育人以能力为核心,管理以服务为重心”的办学思路,将办学规模稳定在6000~7000人,力争把学院建成一所现代化的本科教学 型综合大学。
2.总体目标
(1)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积极迎接教育部对独立学院的评估验收。
在“十二五”期间,杏林学院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迎接教育部对独立学院的评估验收。学院要在申请取得学士学位授予资格的基础上,对照《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完善各项指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体,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全力以赴地做好迎评工作。
(2)加快教学改革步伐,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形成学院特色,创出办学品牌。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严格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形成学院特色,创出办学品牌。
(3)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时代感和实效性。党建工作要与时俱进,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实现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确保院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应侧重对学生个性的塑造和能力的锻炼。发展学生党员要坚持原则,确保质量。
3.主要任务(1)教育教学
①专业建设。通过5年的努力,争取达到学院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专业数量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特色专业优势明显、重点专业水平较高、专业内涵建设深化的目标。要对现有专业进行调整,专业设置应着力与母体大校进行错位发展,新增专业要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②课程建设。努力建设校级精品课程,力争拥有省级精品课程。
③教材建设。建立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反映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文化水平,符合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学院特色的教材体系。
④实验室建设。加强实验、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学院独立的实验室(包括外语语音室、计算机基础实验室、专业基础实验室、各专业实验室等),组建合理的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队伍,制定相应的管理文件。
⑤教学研究。牢固树立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的观念,强化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加大教学投入,保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引导教师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和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建立和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学院机制和社会机制。
⑥实践实训教学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实践实训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比重。加大实践实训教学基本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积极联系拓展实践实训基地建设。
(2)科学研究
鉴于我院青年教师多的特点,鼓励青年教师申请国家青年基金,参加省青蓝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的评选以及杏林学院科研基金的申报。
(3)师资队伍建设 充分利用南通大学母体的优质教育资源,逐步组建杏林学院自有教师队伍。教师的选聘既重视学历、职称,更重视教学能力,尤其是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形成具有高水平、高学历、高职称的专兼职教学团队。着力培养一批工科背景的“双师型”青年教师。力争在2015年前使学院自有教师、兼职教师、外聘教师各占1/3,建成一支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稳定合理的师资队伍。加强师德建设,倾力培养一批“教学名师”和“师德标兵”。重视团队建设,打造省内知名的教学团队。
(4)思政党建工作
坚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保障作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和新载体,以现代化的教育管理理念为指导,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健全管理机构设置,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加强教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高效、稳定、务实、开拓的教育教学管理队伍。大力培养符合条件的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完善学生党建三级培训教育模式。
(5)学生工作
学生管理力争提升科学化、特色化水平。制定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培训方案,争取五年内初步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进一步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体系的规范化建设,拓宽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渠道,实现职业辅导全程化。引导和激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大学生科技创新、自主创业取得新突破。
三、“十二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教育教学改革 1.专业建设
要调整现有专业设置,实现与南通大学母体在专业建设上的错位发展,加快错位专业建设步伐,对拟增设的新专业进行专项基本建设,达到新增专业的基本要求。到2015年,拟增设 个新专业,使本科专业总数达到 个左右;加强传统专业的改革和改造,实现传统专业新的发展,重点建设 个专业,大力支持特色专业建设,争取建成 个特色专业。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重视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加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力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满足地方经济生产和服务一线需要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具体措施如下:
(1)各专业要在课程的内容、形式、手段、考核方式及管理模式上勇于创新。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协作能力为出发点,设计出一批特色鲜明的以实践动手为主的课程。
(2)在培养方案中设立创新学分,学生在科研、教研、比赛等方面表现优异者可获得创新学分,创新学分等同于选修课程学分。
(3)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对于获奖项目,学院将给予指导教师和获奖学 生表彰和奖励。根据取得的成绩,按相应的规定给予学生适当的学分。
(4)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教研和科研项目,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努力培养学生敏锐的科研观察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课程建设
要认真规划、精心组织精品课程建设,形成遴选机制,明确课程建设责任人,保障经费充足,人员到位,制定阶段考核指标,加强监督,确保实效。经过5年的努力建设,争取建设成 门校级精品课程,并力争拥有 门省级精品课程。
必须要大力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结构模式,增加专业交叉性课程、实验实践性课程和创业教育类课程。只有进一步加大实践实验性课程的比重,才能真正实现知识与能力并重为中心的教学的实施。加大实践实验性课程的比重不仅要体现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更要具体地体现在专业培养的计划中和实际的教学计划安排中。
3.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在“十二五”期间,学院力争有 部教材获省级优秀教材。具体措施如下:
(1)健全教材管理机构,明确职责任务。
(2)加大教材建设的经费投入,支持编写、出版高质量教材。
学院要加大对教材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加大支持编写、出版各级重点教材的力度,同时也要支持印数较少但确有学科特色、确属学院专业教学所需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支持实验课程有特色的教材和指导书的编写。
(3)建立激励机制
学院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编写优质、特色教材的积极性。教材获得各级政府教学成果奖的,学院予以奖励。
(4)建立教材评估机制,确保教材选用质量。
教材评估是教材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自编教材评优、质量跟踪调查和教材选用质量检查,进一步掌握教材选用情况,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优秀教材进入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5)加强教材管理制度建设。
制定和完善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教材建设管理办法、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教材采购、供应管理办法等文件,把教材的立项、编写、出版、选用、评估及供应等工作全面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4.实验室建设和实践实训教学建设
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十二五期间,学院必须组织好实验室建设论证工作,制定科学的实验室建设方案,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使新建实验室达到现代化水平。2012年前建成外语语音室、计算机基础实验室。2013年前完成各专业基础实验室的建设。2015年前初步完成各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同时制定 相应管理文件,组建高素质的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队伍。具体措施如下:
(1)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积极推进我院在实验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尤其是影响面较大的基础实验,更应加强软件和硬件条件的建设。
(2)加强实验教学的内涵建设,深化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减少演示性实验的比例,保证实验的开出率。实验教学课堂要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专业实习基地根据各专业特点进行分别建设,到2015年每个专业至少有1个稳定的实习基地。基地建设努力与地方经济建设、生产和服务接轨,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研究。
5.教学研究
(1)加强教学管理建设,加快教学改革步伐。具体措施如下:
①学院定期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进行教学改革研讨。以现代的教育管理理念为指导,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通过立项、调研、研讨等方式,深入研究教学工作的各种问题,健全和完善各个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把教学研究的成果及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②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高效的、稳定的教学管理队伍。定期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整体素质,牢固树立管理和服务并重的管理理念,保证学校的政策、措施的落实及时、到位。
③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规范教师、学生的行为,规范教学运行的过程。使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依法治校。牢固树立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的观念,严把质量关,形成从“入口”到“出口”全过程的、学院内外广泛参与的、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
④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的力度。积极拓宽我院办学渠道,加紧与国外 大学洽谈合作办学,力争双方合作圆满成功。
(2)强化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形成确保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具体措施如下: ①加大教学投入,保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启动学科建设,激励教学研究。“十二五”期间,要完成教学研究论文 篇,申请省级科研项目 项,完成教学成果 项。
②加强制度建设,使教师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引导教师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正确处理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大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③建立社会各方面对我院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机制。主要由知名企业、用人单位、实习实践基地组成,学院将定期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广泛征求社会对我院办学的意见和建议,使我院毕业生更加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④加强学院内部教学监控和评价机制的建设。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师、学生 和教学管理人员等组成教学质量评估系统,按照学院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和各个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对教学过程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价,评估结果反馈给学系。
(二)科学研究
鉴于我院青年教师多的特点,鼓励青年教师申请国家青年基金,参加省青蓝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的评选以及杏林学院科研基金的申报。
(三)师资队伍建设
一要做好教师选聘工作,组建梯度合理、结构稳定的师资队伍。具体措施如下:(1)招聘优秀的研究生充实专职教师队伍,重点招聘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
(2)聘用南通大学优秀的在职教师作为学院的专任教师。
(3)聘用南通大学高职称、教学效果好、身体健康的退休教师作为学院的专职教师。
(4)面向社会不拘一格选聘人才,重点选聘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二要以教学质量为导向,大力培养中青年教师骨干,加强师德建设。具体措施如下:(1)引导教师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交流方法技巧,着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2)完善学院“青蓝工程”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3)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凡职称在讲师以上、爱岗敬业的专业教师均需担任学生思想、生活、学习和就业的导师,并与学生签订培养协议,制定本科阶段培养计划。
(四)思政党建工作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坚持理事会、行政、党委三方成员双向进入机制。坚持党委与学院决策机构决策前的协商沟通机制和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确保院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2)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重视对年轻同志的培养,加快建立一支高效、稳定、务实、开拓的教育教学管理队伍。
(3)进一步完善学院学生党建三级培训教育模式,着力提高第三级(预备党员)培训教育力度,积极推进学生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应侧重对学生个性的塑造和能力的锻炼,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满足地方经济建设、生产和服务一线需要的本科应用型人才。
(五)学生工作
(1)学生工作队伍初步实现专业化。
鉴于目前辅导员缺乏教育管理、思想政治专业背景,制定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培训方案,组织专业培训。分批选送辅导员参与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等的培训,鼓励辅导员钻研业务,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类更高的学历或学位,提高业务能力。召开学术、工作研讨会,争取部省级研究课题。通过这些努力,争取五年内初步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2)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化。
通过“红色先锋工作室”、“科学发展观学习社”等载体,加强对学生骨干的培养。加强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大学生科协等各学生组织的自身建设,通过举办青共校、学生干部培训班以及经验交流、工作研讨等活动,提高团学干部理论素质、政治素质和创新意识,建设一支勤奋学习、自觉奉献、勇于跨越的团学干部队伍。
(3)大学生科技创新、自主创业取得新突破。
建立完善的选拔、激励机制,充分利用母体资源和社会资源,聘请专家教授作为指导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科研立项,提高青年学生的创新热情。以科技节为载体,组建科技创新兴趣小组,通过举办青年学生科技创新大讲堂、论坛,与南通市科技园等单位加强沟通联系等,实施青年学生科技创新扶持计划,引导和激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争取在五年内有一批学生创业落户科技园,实现“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的零突破。
(4)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渠道、全程化。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善配套的就业工作全员化机制,明确职责,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广泛搜寻、及时发布就业信息,拓宽就业信息渠道。大学生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四至五年的全过程,分阶段、分层次、多形式进行。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调整毕业生的择业观,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把国家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作为自己择业的基础和前提。加强校企联系,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五年内争取建立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实行根据企事业单位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新模式,以质量和诚信寻求与用人单位长期合作。
(5)学生工作特色进一步品牌化。
坚持正面的文化引领,提升学生能力,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将“文苑心林”、“魅力人物评选”、“杏林学子论坛”、“心灵驿站”等特色工作创成品牌,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鼓励学生寻求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新路径,为有显著专长的学生提供挑战自我、完善自我、张扬个性、展示能力的舞台,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索、乐于合作的精神。
(六)启东校区建设
按照南通大学要求完善启东校区建设方案,做好相应的启东校区专业建设方案、教学方案、机构设置方案、学生管理方案等。
第二篇: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
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
学科水平是衡量学校办学层次、学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对提升办学层次,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学院发展关系重大,它对学术梯队、人才培养、学科平台建设、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加强我院学科建设,推动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我院2011-2015年学科建设规划。
一、学科建设现状
(一)基本情况
1、学科点情况
合并组建以来,工商管理学院学科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企业管理为校级重点学科,初步形成了市场营销管理、民营企业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3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现开设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4个本科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2、学生人数
现有在校生1111人,其中工商管理专业194人,市场营销专业504人,物流管理专业256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57人。
3、人才培养
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院一贯坚持的方针。在办学过程中,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口径宽、基础厚、能力强、有专长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特别是近年来推行的“经理预备班”模式,将企业需要与学生就业有机结合,教学实践特色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强,一次就业率高,据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处统计,近三年来,在就业困难及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4、师资队伍
工商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工48人。其中专任教师40人;教师中教授13人,副教授17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业教师的64%;具有博士(含在读博士)学历学位的教师32人,占专任教师的68%;有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湖北省优秀教师2人,并有多人先后赴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荷兰、瑞士、卢森堡等国进行研修或讲学。学院拥有一支学历高、职称高、年纪轻、专业能力较强、结构合理、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师资队伍。
5、科学研究
近五年来,我院教师取得了一批丰硕的科研成果。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6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项目3项,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8项,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3项,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3项;主编出版了“十五”国家级教材《市场营销学》等教材(含专著)30余部;在《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中国管理科学》、《企业管理》、《中国流通经济》等国内权威及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EI收录20多篇、ISTP收录30多篇,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6篇,有8项成果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目前已在市场营销管理、民营
企业管理及物流管理等方向和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特色,在同行业中有较大的影响。
我院一直重视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和湖北省商务厅、湖北省经贸委、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武汉市经贸委等部门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活动,承担了上述部门下达的十几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出版并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调查报告,有不少成果被省政府内参采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例如,《关于我省现代物流中心区建设的几点建议》、《建设水产强省的几个政策导向问题》、《关于武汉保税物流发展的几点建议》等研究成果作为决策参考被省委、省政府部门采用。
6、教学及科研设施
学院加大了教学及科研设施建设的力度,各项设施和条件不断完善。现拥有工商管理实验室、商务模拟实验室各一间;多功能演示室一间;专业资料室一个;有专业藏书2000余册、专业期刊50多种;与中百仓储、中商集团联合建有实习基地5个,同时与亚贸、武钢等工商企业保持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设有湖北省商业经济学会及湖北经济学院中小企业研究所等学术团体与研究机构。
(二)主要困难与问题
1、高水平的学术团队没有形成;
2、研究方向有待进一步凝练与优化,学科点的研究特色不够鲜明,省级重点学科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未获得;
3、高水平“产学研”项目及科研平台亟待建设;
4、国家级课题不多,尤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较少;
5、在具有影响的高级别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不多。
二、“十二五”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服务经济社会、服务学科建设、服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服务经济的建设思路;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导,以学术梯队建设为核心,以提高科研层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树立争优意识、特色意识,重点发展市场营销国家特色专业,积极改造工商管理专业,大力扶持物流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发展潜力大的应用型专业,促进科学研究上水平,人才培养上质量。为实现“创建品牌,特色立院”的奋斗目标,建设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具有领先地位、特色鲜明的工商管理学院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三、“十二五”学科建设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有效激励和适当约束为机制,把学院建设成全国同类院校中具有领先地位、特色鲜明的工商管理学院。
“十二五”期间,学院将立足于湖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建立一个结构合理、特色明显、整体水平较高的学科体系,使本学科达到省内同等院校领先水平。力争到2015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和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较为完善的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市场营销专业达到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预期目标、湖北物流发展研究中心达到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目标、企业管理学科建成省级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院校中享有较高声誉。
(二)具体指标
1、师资队伍与学术梯队建设
建设一支思想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学历职称高、教学效果好及科研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师资队伍;形成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龙头,以学术带头人为主体,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支撑,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术梯队。具体为:
(1)力争“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引进特聘教授2-3人;引进博士研究生3人;
(2)培养硕士生导师10人(累计),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
(3)组建3-4个研究方向明确,人员稳定,竞争力强的学术团队;
(4)继续实行“以老带新”的传、帮、带制度,促进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
2、学科平台建设
(1)努力在科研项目、科研论文、科研队伍、科研平台上等方面储备力量,并依托学校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优势,通过整合资源、坚持创新,形成开放的跨领域交叉学科特色,将企业管理校级重点学科建设成湖北省重点学科和“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
(2)进一步加大对湖北省商业经济学会的建设力度,成功建设湖北物流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学科建设、“产学研”发展将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3、学科方向凝练
进一步凝练科研方向,把握企业管理学科发展前沿动态,紧扣湖北经济发展实际,在现有市场营销管理、民营企业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学科方向基础上,凝练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并使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达到或接近国内外先进水平。
4、科学研究和对外学术交流
(1)积极申报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到2015年,获得的国家自科、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达到2项(累计);厅级项目20项(累计);各类横向课题20项(累计);
(2)强化应用对策的研究,每年完成2-3篇有影响的调研报告和咨询报告,为地方经济发展决策参考;
(4)加强科研协作,发挥学术团队的优势,每年在国家级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5篇,使我院整体科学研究水平处于同类学校前列;力争建设1-2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
(5)加强与知名院校、相关学术团体建立起密切联系,加强学术交流,每2年举办1次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扩大和提升本院教师在同行业中的学术地位与影响力。
(6)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通过“导师制”、“学术活动月”、“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及创新能力,学生每年发表学术论文3-5篇,每年获省级优秀学士论文10篇。
5、学生规模
到2015年:在校学生总规模达到1650人,其中本科生1600人,研究生40人。
6、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
(1)努力建设好市场营销国家特色专业,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加强课程建设,建立融知识、能力与素质于一体的新型课程体系,努力形成“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校级优质课程”的序列化精品课程体系,力争使《商务谈判》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物流管
理学》、《推销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营销调研》等课程成为校级精品课程;
(3)加强教材建设,出一批能反映我院学术水平、具有较强特色的企业管理学科的精品教材;
(4)根据学科与专业特点,深化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内容改革,拓展实践(实训)教学内容,院属80%的课程要采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5)加强实习或实训基地的建设,到2015年,每个专业建立5个以上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四、“十二五”学科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对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改善与加强学科建设领导
实行“一把手工程”,学院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将学科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主要精力用于学科建设,不断创新思路,研究、解决学科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协调管理,在学科方向的调整、学科队伍的建设、重大课题的申报与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学科方向建设实行责任人制度,学科方向按项目立项进行管理,项目负责人与学院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责、权、利,确保计划落实。
(二)加强学术梯队建设,打造高水平的学术团队
进一步增强“人才是学院第一资源”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把科研队伍作为学院科研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来培育,继续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改善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整体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使师资质量满足学院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要求。在此基础上,依托学校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优势,通过整合资源、坚持创新,将企业管理学科的发展与我校经济学、管理学等优势学科相融合,形成开放的跨领域交叉学科特色,通过资源整合,结构优化,不断提升学术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制定各专业科研工作规划,在此基础上形成院内外跨学科科研创新团队和主攻科研方向,积极力争获得“楚天学者”高层次人才引进、争取优秀人才列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政府特殊津贴、各级教学名师等优秀人才计划。
(三)构筑学术平台、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术影响
1、以学院企业管理重点学科、湖北省商业经济学会、湖北物流发展研究中心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研究机构为基础,构筑学术平台、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术影响。我院研究机构的成立为我院在商业流通领域学术交流与合作,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现代物流管理研究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汇集学术队伍,凝练了学科方向。
2、重视学术交流。学院根据“请进来、走出去”的学术交流思路,加大学术交流力度。鼓励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走出去”参加国内外的重要学术活动,鼓励主办或承办重要学术和科研会议,加强与知名大学、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及企业的联系,借助外部资源,促进科研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将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引进来”,通过学术研讨,相互学习,不断提升学院的整体研究实力,进而增强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要求每个研究方向每年至少联系或拜访2所大学或1个研究机构,每年至少主办1次学术会议。通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加强我校与上级部门和兄弟单位的联系,促进科研学术与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不断扩大学院在省内外的知名度。
(四)努力争取更多高水平科研项目
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构建和谐互助、奋发向上的学院氛围,利用各方资源,入围国家相应学术圈;鼓
励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努力突破国家级高水平科研项目,力争再获得1-3项国家级项目立项,并力争获得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或科研成果奖。
(五)强化科研特色,服务地方经济
坚持以应用基础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为重点,坚持科研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不断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强化科研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紧密关注地方经济建设,积极承担地方科研课题
学院鼓励围绕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开展科学研究,积极承担服务于地方经济的科研课题,通过企业和政府部门课题的研究,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
继续加强与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湖北省商务厅、湖北省经贸委、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武汉市经贸委等部门的密切合作关系,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活动与合作,承担上述部门下达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出版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调查报告、对策咨询报告。
(3)“产学研”相结合,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继续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加强与武汉中百集团、武汉中商集团、武商集团、安德物流集团等企业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全方位合作模式,借助武汉市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在武汉城市圈的企业网络,积极推进、创新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利用市场营销、营销策划、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优势和特色,积极参与企业的营销策划及培训活动。
(六)强化办学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社会环境和人才需求的变化,按照“两有三实”的人才培养目标,修订和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体系;积极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积极倡导“案例式”、“探究式”教学方式,促进教风和学风的根本好转。开展教学质量、学风检查等活动;探索和推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大教学改革质量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省级精品课程系列、省级品牌专业建设力度,提高教学质量,多出高水平成果,积极申报国家质量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
(七)建立激励机制,促进科研成果上层次
建立科研奖励与成果公示制度,鼓励和督促教师重视科研,促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加大奖励力度,对国家级课题、C类以上权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创新团队项目、省部级奖励等给予奖励,充分调动教师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积极性。
(八)加强教学及科研基本条件的建设
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增加教学实验软件,改革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效果。强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组织与领导,积极探索校企共建、校企合作的新形式、新途径,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拓展实习实训基地行业范围。加强资料室及文献情报中心的建设力度,为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加强湖北省商业经济学会、湖北物流发展研究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制定与完善科研及学科管理的各项规章制
度。
第三篇: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
篇一: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免费)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十二五”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 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要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5)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防范各类潜在风险,避免经济大的起落。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各项政策协调配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6)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要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要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7)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
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十二五”前期要确保国家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建和续建项目顺利完成并发挥效益。发挥产业政策作用,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引导投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最终需求。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加强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防范投资风险。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8)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9)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为重点,大幅增加投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路、沼气建设,继续改造农村危房,实施农村清洁工
篇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带图表完整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 录
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 发展环境
第二章 指导思想
第三章 主要目标
第四章 政策导向
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九章 改造提升制造业
第十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十一章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第十二章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第十四章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第十七章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第二十五章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第二十六章 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十五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第四十六章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第四十七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第四十九章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五十章 完善区域开放格局
第五十一章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第五十二章 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
第五十三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
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第五十四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第五十六章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第五十八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五十九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六十章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第六十一章 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第六十二章 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 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战胜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技领域实现重大跨越。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好收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积极进展,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积极成效,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医药卫生、财税金融、文化体制等改革取得新突破,发展活力不断显现。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位,利用外资水平提升,境外投资明显加快,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专栏1 “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新华社发
“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 篇三: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完整整理版)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国家“十二五”规划概要
【“十二五”规划概要】
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而2006-2010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的第11个,所以我们也就叫他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简称就叫“十一五”。“十二五”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它的时间段就是:2011-2015年。“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在制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将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目前,各部委省市区的“十二五”前期课题调研均已启动。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的有关考虑。
第一,开展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即。目前,我们需要充分和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搞好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我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 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民主参与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对重大问题形成共识,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对“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进行公开选聘研究单位。每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个阶段。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基础,是否能够做到充分和扎实,直接影响到基本思路的提出,影响到最后形成的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
第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为了做好“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公开选聘研究单位工作,发展改革委在课题内容安排上作了改进。按照党的十七大的总体部署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充分讨论和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8个领域39个题目的《“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选题指南》,供大家申请课题时参考。《指南》选取的这些题目,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发展目标研究等;另一方面是关于需要推动解决的制约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等,研究重点是寻找破解这些问题路径、方向,提出具体可行的政策举措。项目单位在申报课题时,可以依据自己的研究优势,直接用《研究指南》列出题目,也可以围绕《研究指南》确定的领域,自行确定研究题目,但是一定要围绕规划编制工作需要,突出关系全局发展的问题,突出战略发展的问题,突出宏观性、政策性方面的问题。要能直接为提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起草“十二五”规划《纲要》服务,从国家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把问题分析透彻,把解决思路梳理清楚,并提出针对性和实 用性强的政策措施。
第三,公开选聘工作的有关安排。具体安排大家可以参考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公告》或登陆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查询。目前,发展改革委课题申请对象仅限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行业协会及国际组织,以及其他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机构或组织,不面向个人。请有意申请课题的单位,一定要在规定日期前报送课题申请书,以免错过评审。发展改革委将主要依据申请单位选题是否准确,针对性如何;课题方案思路是否清晰,可操作性如何;研究方法是否科学,是否适合选题要求;以及研究单位的资质、研究人员的素质和以往的研究成果等,来确定最终入选课题。为进一步将课题研究与规划编制工作结合起来,增强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实用性,发展改革委将在研究期间,组织有关专家听取2-3次课题成果汇报,请各课题负责人能够带头做好研究工作,按要求进行汇报。希望各单位能够继续本着为国家未来发展出谋划策的意愿出发,并撰写出有思想、有深度、有实际可操作性的研究报告,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研究任务。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一、发展环境
1.世界经济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2.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及政策取向。
二、思路目标
3.“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
4.“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研究。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三、产业结构
6.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7.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研究。
8.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9.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10.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11.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12.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
四、城乡区域
13.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思路研究。
14.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
15.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
16.优化生产力布局战略研究。
17.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研究。
五、科教文化
18.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研究。
19.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对策研究。
20.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
六、改革开放
2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22.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研究。
23.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研究。
第四篇:十二五规划
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第一节 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广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强粮食物流、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第二节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促进水产健康养殖,发展远洋捕捞。积极发展林业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第三节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加强高效栽培、疫病防控、农业节水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实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
第四节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供销合作社、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加快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图1 “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 新华社发
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第一节 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收入
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稳步提高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完善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使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等农村服务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第二节 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开展劳务输出对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工。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增加县域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结合新农村建设,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增加农民劳务收入。
第三节 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
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继续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增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和报销水平,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加农业保险费补贴品种并扩大覆盖范围。加大扶贫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
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第一节 提高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
适应农村人口转移的新形势,坚持因地制宜,尊重村民意愿,突出地域和农村特色,保护特色文化风貌,科学编制乡镇村庄规划。合理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合理安排县域乡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第二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加快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配套改造,在水土资源丰富地区适时新建一批灌区,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集中式供水。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通达通畅率和管理养护水平,加大道路危桥改造力度。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继续加强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大力发展沼气、作物秸秆及林业废弃物利用等生物质能和风能、太阳能,加强省柴节煤炉灶炕改造。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区(场)、棚户区、垦区危房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加强农村邮政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节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治理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和水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推动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开展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严格禁止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
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第一节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完善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加快农垦体制改革。
第二节 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
加快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调整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加大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农村倾斜力度。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认真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
第三节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加对县级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在投资审批、工商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权限。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推动形成城乡分工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
专栏3 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新华社发 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第一节 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
把握科技发展趋势,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推动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学科产生,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纳米科技等领域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紧密结合,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在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生态环保、能源资源、信息网络、新型材料、公共安全和健康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
第二节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政府科技资源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建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创新战略联盟,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提高服务企业能力。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若干区域创新中心,把北京中关村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第三节 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强相互配套、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在重点学科和战略高技术领域新建若干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构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在关键产业技术领域建设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优化国家工程中心建设布局。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面向企业的技术开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
第四节 强化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保持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稳定增长,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投入,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激励政策。实施知识产权质押等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建立健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鼓励采用和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专栏14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 新华社发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学前一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提高质量和水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发展,推进“双语教学”。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第二节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行县(市)域内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同一标准,以及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新增高校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创新东西部高校校际合作机制。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实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健全国家资助制度,扶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第三节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严格教师资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校长和教师专业化水平,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
第四节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改进考试招生办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制度。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责任,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规范办学秩序。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专栏15 教育发展重点工程 新华社发
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第一节 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第二节 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大力开发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国际商务、能源资源、农业科技等经济领域和教育、文化、政法、医药卫生等社会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人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第三节 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推动人才管理部门职能转变,规范行政行为,扩大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深化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改进人才服务和管理方式,落实国家重大人才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专栏16 重大人才工程
新华社发
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适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统筹兼顾、动态协调的原则,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
第一节 健全社会管理格局
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把握方向、整合力量、统筹各方,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服务型管理能力。发挥人民团体、基层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法制化。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培养公民意识,履行公民义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第二节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加快构建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加强源头治理,更加注重民生和制度建设,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防止和减少社会问题的产生;加强动态管理,更加注重平等沟通和协商,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应急处置,更加注重应急能力建设,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化解消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
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一节 完善社区治理结构
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社区居民依法民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完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体系,加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地等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积极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发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驻区单位积极作用,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鼓励因地制宜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第二节 构建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
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延伸基本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发展社区服务站等专业服务机构,有效承接基层政府委托事项。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以及综治、维稳、信访等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完善优秀人才服务社区激励机制,推进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加快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专栏20 城乡社区服务能力提升计划
新华社发 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第一节 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改进社会组织管理,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重点培育、优先发展经济类、公益慈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城乡社区社会组织。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强化行业自律,发挥沟通企业与政府的作用。完善扶持政策,推动政府部门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向社会组织开放更多的公共资源和领域,扩大税收优惠种类和范围。
第二节 加强社会组织监管
完善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健全法律法规,严格依法监管。建立社会组织监管机制和管理信息平台,制定社会组织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提高政府监管效力。实行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和评估制度,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强化社会监管。引导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自律性。
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第一节 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完善公共决策的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扩大公众参与程度。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注重民意收集与信息反馈,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群众信访制度。发挥人民团体、行业协会、大众传媒等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发挥互联网通达社情民意新渠道作用,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第二节 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
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领导协调、排查预警、疏导转化、调解处置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整合各方面力量,有效防范和化解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企业重组和破产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群众工作制度,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的作用,共同维护群众权益,兼顾好各方面群众关切,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适应公共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推动建立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
第一节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制定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安全责任链。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强化快速通报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监管执法,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公信力。继续实施食品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检查和不良反应监测等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快速检测能力建设,整合社会检测资源,构建社会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强化基本药物监管,确保用药安全。
第二节 严格安全生产管理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预防机制。加强安全监管监察能力建设,严格安全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健全安全技术标准体系,严格安全许可。实行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制度,深化煤矿、交通运输等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健全协调联动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防范治理粉尘与高毒物质等重大职业危害。开展安全科技攻关和装备研发,规范发展安全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安全技术援助和服务。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6%,工矿商贸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6%。
第三节 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以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公安、武警、军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专家队伍、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提高生命救治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强综合管理,优化布局和方式,统筹安排实物储备和能力储备。建立健全应急教育培训体系。完善特大灾害国际救援机制。
第四节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做好刑罚执行和教育矫治工作。完善和规范安全技术防范工作,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建设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加强特殊人群安置、救助、帮教、管理和医疗工作,加大社会治安薄弱环节、重点地区整治力度。加强情报信息、防范控制和快速处置能力,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刑事犯罪预警工作,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格公正廉洁执法,提高执法能力、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全面持续有效地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守法、敬业诚信和勤俭节约,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第二节 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建立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第三节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加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创造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倡导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有效遏制违法有害信息传播。综合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
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第一节 创新文化内容形式
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研究设立国家艺术基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第二节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深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完善版权法律政策体系,提高版权执法监管能力,严厉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
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第一节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鼓励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注重满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促进基层文化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加强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依法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建立国家文化艺术荣誉制度。
第二节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培育骨干企业,扶持中小企业,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和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研发制定文化产业技术标准,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快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影院建设。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构建以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
专栏21 文化事业重点工程
新华社发
第五篇: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种下“摇钱树” 十八“金元宝”谁先瓜熟蒂落
机械 受益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完善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发展重大技术装备政策、积极有序发展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
由于传统制造业、新兴产业、现代能源产业、现代农业、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等都是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因此以工程机械为代表的机械行业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未来人工成本上涨趋势明确,这将使工程机械的应用率越来越高,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将更明显地拉动工程机械的需求。其次,目前国内工程机械行业规模占全球的比重只有20%左右,并且挖掘机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高,进口替代空间较大。再次,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将带动工程机械的需求持续增长。
上市公司中,工程机械一线龙头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均规划2015年达到1000亿元收入规模,二线企业柳工、山推股份也规划达到500亿收入规模。国泰君安认为,工程机械行业短期受益流动性和业绩高增长利好,中期受益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替代人工、行业整合。重点推荐徐工机械、三一重工、柳工、厦工股份、安徽合力。
节能减排 面临发展新契机
“……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从十七届五中全会会议公告来看,政策落实节能减排的决心和目标超出预期,环保行业在政策和资金上将得到很大的支持,十二五将是环保行业的黄金发展时期。在十二五期间,预计我国环保投资将达到3万亿以上,未来5年行业复合增长率至少有20%,到2015年将达到GDP的7%-8%,到2020年环保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环保产业链上游是环保设备制造,中游是环保基础设施建造,下游是环保基础设施运营。环保上游产业的技术和工艺门槛比较高,投资回报率高于下游产业,容易出现爆发性增长的公司。下游产业投资回报率会受到行业政策的限制,重大投资机会在于并购。银河证券认为,污水处理和固废处理是环保行业中最具投资价值的细分行业,工业污水处理投资机会在产业链上游,生活污水处理投资机会在下游,固废处理在整个产业链上都有投资机会。
就节能减排的细分行业而言,以下四个投资方向值得重点关注:节能技术和相关产品的推广,重点领域是工业节能的电机节能和余热、余压利用;资源回收领域和综合利用领域,重点是核电燃料回收、海水综合利用等;“三废”治理中,重点关注脱硝政策出台和垃圾焚烧事业的破冰;撬动节能环保产业的相关专业中介服务,比如EMC、CDM等。
综合多家分析师的观点来看,与污水处理设备相关的碧水源,与电机节能相关的合康变频和汇川技术,与余热利用相关的易世达和海陆重工,与资源回收相关的格林美和九龙电力,与海水利用相关的双良节能和青岛碱业,与垃圾焚烧相关的桑德环境和华光股份,与EMC相关的泰豪科技和智光电气,与CDM相关的天富热电等节能减排概念股,均被分析师看好。
水电 再造五座“三峡”
“……推进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
我国水能资源储量丰富,可开发量居世界首位,水电也是我国第二大常规能源资源。
随着我国在碳减排方面压力和责任的增大,水电对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的作用和效果将会愈加明显。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公开表示,为了达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比15%的目标,水电将承担至少9%的责任,以当前整个电力建设的平均水平看,水电的发展速度将要明显大于整个发电行业的平均水平,水电投资有望迎来一波高峰期。据英大证券测算,2015年中国水电装机容量计划达到3亿千瓦或者更多,也意味着十二五期间我国至少将有1亿千瓦水电开工建设,基本相当于每年兴建一座三峡水电站。
目前看来,水电将在可再生能源中发挥主体作用,相关企业将受益于国家对重大水电工程建设的支持,包括川投能源、国投电力、国电电力、长江电力等。
新能源汽车 前景广阔
“……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发展重点,新能源汽车将为多个新兴产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途,A股相关板块和公司也将迎来投资机会。
首先,新能源汽车将带动电池产业规模快速发展,相关板块的投资机会值得看好。锂电池行业相关个股较多,经营能力强、技术领先、有一定规模效应、未来有产能扩张或产业链延伸能力的公司将超越行业发展。个股方面,国海证券推荐上游碳酸锂材料企业佛山照明,电解质六氟磷酸锂企业多氟多,正极材料企业当升科技、中信国安、杉杉股份,锂电池薄膜企业佛塑股份,电解液企业江苏国泰、新宙邦等。
其次,作为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电动汽车充电站也有望爆发。考虑国家电网2015年建设1700个充电站的规划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平安证券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充电站建设年均投资有望达到30亿元,年均增速50%以上。直接充电设备是充电站的核心,目前进入该领域的上市公司包括奥特迅、科陆电子、思源电气、许继电气、国电南瑞等。
另外,新能源汽车也将为稀土永磁行业未来的高速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按照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平安证券预计到2020年国内混合动力车年产量124万辆,纯电动车年产量超过400万辆,保守估计带来4.4万吨/年高性能钕铁硼需求,市场规模超过200亿元。行业内的重点上市公司中科三环、宁波韵升等将充分享受行业高速成长带来的收益,前景值得关注。
三网融合 畅游信息海不是梦
十一五期间,我们已经切身感受到了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给生活、工作、学习等等带来的无限帮助。如果未来这三网合成了一个更大的有机整体,那么我们在信息的海洋里自在畅游还是梦想吗?
所谓三网融合,即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就在今年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通知,公布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在内的12个城市均在其中。分析人士指出,三网融合对于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拉动国内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十七届五中全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传媒文化是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近日,广电总局听取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汇报,要求尽快细化试点城市间网络互联互通和业务共享技术方案。此外,按照广电总局计划,到今年年底前要在试点城市全面推广NGB业务,而为了给建网准备“弹药”,近期多家广电运营商也纷纷加快融资。
A股方面,研究机构大多表示看好传媒行业未来表现,传媒行业“强于大市”评级。投资主线上,分析师建议关注三网融合与有线整合板块,包括歌华有线、天威视讯、武汉塑料、东方明珠、电广传媒等。
“……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云计算 第四次
IT革命
“……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
所谓“云计算”,是指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通过建立大型的、集中性的远程计算中心,为普通用户提供安全、快速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云计算被认为是网络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的技术模式,代表的是下一代的因特网计算和下一代的数据中心,云计算产业被认为是继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IT产业革命。
10月18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新一代信息技术紧随节能环保之后位列七项战略新兴产业的第二位,其中明确提出要“促进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10月22日,工信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表明了国家层面对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支持。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产业相关支持政策出台。
从市场的渗透情况看,云计算在目前甚至是未来几年内在中国仍是一门新兴产业,其未来的发展尚有赖于云计算知识的普及以及相关使用者对其的评价和反馈。机构预计,未来五年云端服务的平均年复合增长率可望达到30%以上,发展速度是传统IT行业的6倍以上。
投资机会方面,从产业链受益顺序来看,依次为硬件采购和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运行维护——服务提供商。而在现有相关上市公司中,被众多机构共同看好的有华胜天成、华东电脑、浪潮软件等。
消费升级 奏响华美乐章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历史上每一次消费升级的代表性商品,其实就意味着一批相关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如汽车和住宅的发展会带动钢材、石化、建材等行业的发展,进而加速中国重工业化的演化进程。也就是说,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从中国人均GDP的数据来看,2003年超1000美元,2006年超2000美元,2008年超3000美元,2009年达到3700美元,2010年则接近4000美元。而根据国外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并逐渐向上攀升的时候,住房房租及燃料费用、医疗保健、汽车、交通通讯、休闲娱乐等消费支出会明显增加。东兴证券指出,仅仅从第三次消费升级所涵盖的领域来看,目前我国居民在燃料费用、医疗保健、交通通讯、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支出还依然相对薄弱。由此可见,我国当前正处于第三次消费升级逐渐向第四次消费升级过渡和发展的阶段。
从我国现阶段消费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城镇居民在完成了从衣食向住行消费的过渡之后,正处在住行消费的推广阶段,加速推进住房、汽车等消费,同时完成阶段消费的升级换代。结合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所依仗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前景,东兴证券最终得出未来由消费升级所衍生的行业投资机会将集中在汽车、房地产、旅游酒店、化工燃料、医药、交通通讯、文化传媒以及家电等领域。其中,一汽富维、华域汽车、中天城投、首旅股份、康缘药业、宏图三胞、华谊兄弟及苏宁电器等是券商普遍关注的投资标的。
新能源 全球经济新希望
“……加快新能源开发……”
新能源将是推动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希望”。我国已紧跟世界步伐,密集推出鼓励政策,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其中,新能源汽车战略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链会出现爆发式增长;而从新能源产业内部分析,核能、风能、太阳能又是重中之重。
据国务院办公厅10月18日发出《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要求5年后,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将占到GDP比重的8%。而10年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决定指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决定提出,要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而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则指出要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继续看好以下两类公司:首先,有望较早实现产业化并产生业绩的新能源电机类公司,如大洋电机、曙光股份、宁波韵升等;其次,产业链较为完整的公司,如中国宝安、杉杉股份。新能源产业汽车的发展也带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如稀土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等产品,主要受益公司为包钢稀土、厦门钨业、佛塑股份等。此外,传统行业中的威孚高科将长期受益于节能环保的发展要求和排放标准提高。
手机支付 市场蛋糕巨大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十二五期间,3G网络、智能终端、云计算三大新兴信息技术的重点培育和发展,将为移动互联网的突破性应用奠定坚实基础。作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重头戏之一,我国手机支付业务未来几年将得到高速发展。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三家电信运营商达成共识,共同发展基于13.56MHz的手机支付技术标准。支付标准这一瓶颈的打破,为手机支付的大规模应用扫清了障碍,手机支付市场有望迎来井喷。
手机支付业务分类包括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分别针对小额支付和大额支付。有机构预计,到2013年,中国手机用户数为9.96亿,手机支付用户数将达到4.1亿人,其中手机远程支付用户数为2.41亿人,手机现场支付用户数为1.69亿人。知名机构易观国际发布研究报告认为,我国手机支付市场规模将在2010年内突破30亿,年增长率将达到50%。
手机支付产业链上存在着两条主线:基础设备制造和运营服务平台的提供,可以细化为芯片、卡片封装、COS集成、POS 终端制造、服务商、运营商和金融支持等。分析师认为,手机支付业务在近几年内仍将处于投入期,先期受益的将是基础设备制造商;当手机支付用户发展到一定数量,移动支付平台和综合平台运营商将逐步受益。上市公司中,分析师一致看好的有国民技术(芯片)、长电科技(封装)、东信和平(卡商)和证通电子(POS 终端制造商)等个股。
海洋经济 描绘“蓝海”
“……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发展海洋油气、运输、渔业等产业,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十二五规划中对海洋经济浓墨重彩,这给包括海产养殖、港口运输、海洋工程设备等相关板块上市公司带来了非常好的投资机会。
例如,海洋工程装备涉及到的行业包括海洋油气开发、海工平台制造、配套设备制造、油气开采服务以及设备设计总承等。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业发展整体较为落后,自主设计能力不足。中邮证券认为,国内具备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能力的上市公司包括中集集团、振华重工、上海佳豪、中国船舶及中国重工,上述公司有望受益于十二五规划政策利好。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油气需求增加强劲,这不仅利好中石油、中海油等巨头,也为海运费的上涨奠定了基础。尤其是随着寒冬的降临,北方港口大风、大雾、冰冻等恶劣天气条件将严重影响船舶的周转,导致有效运力减少,加剧运力紧张的状况,为沿海运输船公司带来投资机会。
分析人士建议重点关注:中集集团、振华重工、上海佳豪、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海发展、珠海港、东方海洋、好当家、中海油服、壹桥苗业、海油工程、中信海直等个股。
新材料 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
“……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新材料是发展其他新兴产业的基础,如果说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先导,那么新材料就是新兴产业的先导。投资新材料领域是绕不开的永恒主题。对于新材料行业,广发证券认为应遵循“两个方向、一条主线”的投资逻辑,即遵循自上而下选择相关行业和自下而上选择标的的方向,抓住节能环保绿色低碳这一持续贯穿其中的主线。
新材料领域的电池材料、磁性材料和显示材料等重点板块值得重点关注。山西证券则认为,新材料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石,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具备较高的资源壁垒或技术壁垒,尤其是涉及新材料领域深加工、具有自主创新及开发应用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值得重点关注。
就具体个股而言,综合多家分析师的观点,在化工新材料领域,与工程塑料相关的金发科技和普利特,与高性能纤维相关的中钢吉炭、烟台氨纶和中纺投资,与高性能膜材料相关的佛塑股份、云天化和南洋科技,可适当关注。同时,分析师建议关注与锂子行业相关的西藏矿业、天齐锂业、佛山照明、万向钱潮、多氟多、江苏国泰、当升科技、杉杉股份、南都电源等。分析师还建议关注金属新材料领域的西部矿业、厦门钨业、宝钛股份、贵研铂业、包钢稀土、厦门钨业、中科三环、安泰科技、豫金刚石。另外,三安光电、杉杉股份、综艺股份、中航三鑫、回天胶业、鼎龙股份、红宝丽、三维丝和三聚环保,也被分析师看好。
聚焦“十二五规划”主题机会:物联网 全球物相连
近两年,一个号称要建设全球“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的新技术浮出水面,专家表示,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中国的物联网产业政策逐渐明朗化,十二五期间物联网有望成为核心关键。日前工信部也表示,目前正同有关部门和省市共同努力,希望通过十二五专项规划的制定,完善物联网产业,短期内在制造业、物流业等领域的应用将大有进展。
刚刚召开的2010年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暨中国物联网大会指出,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000亿元,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500亿元。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链现已形成了物联网制造业、物联网基础设施服务业和物联网服务业等产业链条,推广物联网的条件已趋于成熟。
具体到A股上市公司方面,券商研究报告指出,物联网主要分三个环节:传感器、系统集成和通讯网络。传感器层次包括智能监控领域的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大立科技、威创股份和宁波GQY,位置定位领域的四维图形、超图软件、合众思壮和华力创通,金融电子领域的广电运通、恒宝股份、东信和平和三泰电子,电子标签领域的中瑞思创、远望谷等;在系统集成和通讯网络层次,有辉煌科技、赛为智能、银江股份、数字政通、东华软件、用友软件、键桥通讯、启明信息等。聚焦“十二五规划”主题机会:航空制造低空开放添“羽翼”
“……改革空域管理体制……”
航空制造业10月迎来多项利好,先是《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指导意见》获批,此后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改革空域管理体制”,通用飞机和直升机类上市公司将迎来大发展的新机遇。
宏源证券指出,航空制造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属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根据欧美发达国家经验统计,其投入产出比在1:10以上,所以推进航空制造业的发展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尤其在民用飞机领域,近些年国家加大投入,有望在十二五期间呈现爆发性增长。
从产业看,通用飞机和直升机整机将首先受益,其次是飞机维护、机场建设相关设备,再次是通飞和直升机零部件公司。从相对估值角度分析,制造业相对估值仍然在该产业链中处在较高位置。重点受益股票:中信海直、海特高新。聚焦“十二五规划”主题机会:电力设备估值优势明显
“……加强电网建设,发展智能电网……”
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达到15%左右。
上海证券认为,电力设备行业相对估值具有合理性,行业动态市盈率为24.65倍,市净率为2.24倍,低于沪深300指数;电力设备行业动态市盈率为37.38倍,市净率为5.34倍。前期沪深300涨幅较大,与其相比,电力设备行业估值已具有相对估值优势。建议重点关注核电,智能电网、清洁煤发电和专用变频器行业等技术壁垒较高、发展空间较大的细分行业股票,如国电南自、荣信股份、华光股份等。
聚焦“十二五规划”主题机会:农业 通胀预期提升价值
近期央行突然加息,进一步说明经济体中的通胀情况不容乐观,前期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已逐渐传递出这一信号。今年灾害天气频现、农产品供求紧张、流动性充裕等因素,仍将支撑农产品板块的火热行情。
中金公司认为,2007年以后农业股受关注程度大大提高,而且作物受灾时初加工产品多会上扬,由此,市场的关注以及明确的价格信号使得灾害天气极易成为农业股炒作热点。
浙商证券认为,农业板块调整后,目前行业整体市盈率已经落入2011年30-35倍的合理市盈率区间,通胀预期和政策支持将是农业股再次走强的催化剂,建议投资者在农业股下跌过程中逢低积极配置农业板块个股。中长线依然以种子和水产养殖为主。
齐鲁证券认为,4季度多数农产品进入收获及销售旺季,11月份惠农政策(种子产业规划等)可能密集出台,因此继续全面看好农业股的表现。除了景气度最高的水产品和种子外,重点关注糖、玉米油和饲料行业。今年冬天来得早且近期东北华北黄淮地区将遭遇12-16℃的降温,引发了市场对出现寒冬以及明年3、4月遭遇霜冻的担忧,建议关注遭遇寒冬或霜冻时业绩受益的农业股。
分析师建议重点关注以下股票:隆平高科、登海种业、丰乐种业、獐子岛、东方海洋、好当家、壹桥苗业、敦煌种业、南宁糖业、海大集团、新希望、中粮屯河、顺鑫农业、国投中鲁、海升果汁等。(胡东林)
“……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
聚焦“十二五规划”主题机会:核电 高景气或持续20年
“……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
在十二五规划出台之前,今年9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决定在现阶段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予以加快推进。在新能源的重点发展方向中,将以核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为发展重点,其中核电被置于首要位置。
业内人士表示,核电将是未来新能源发展中确定性最高的方向。英大证券指出,根据既有的规划,到2020年和2030年我国核电的装机将超过8000万千瓦和2亿千瓦,按照当前核电装机不足1000万千瓦计算,这意味着未来十年核电装机容量将翻八倍,十年期间投资额将超过6000亿元。而且,根据目前相关部委人士的表态来看,中长期核电建设目标可能还会超出市场预期。
面对持续的高规模投资,核电设备产业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由于核电设备制造具有技术壁垒,这个市场注定将被少数企业分享。其中,中国一重、二重重装、中核科技、江苏神通、南风股份,以及东方电气、上海电气被机构广泛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