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与反思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与反思
东华二小 高和仙
【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学生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学生分析】:概念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必须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说才达到,而且这也是学生喜欢的,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概念变成直观形象的语言,同时激活课堂氛围。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P60-P61。【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概括等活动,经历主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一个整体”、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2、在分数意义的探索和建构中,进一步发展抽象、归纳、概括能力。渗透集合思想。
3、联系实际,感受分数产生的需要,激发数学学习兴趣,进一步发展数感。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概括等活动,经历主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分数意义中“一个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等关键词语的真实含义。
【教具学具】:米尺、课件、操作材料 【课前游戏】游戏——我说几,你说“1”。
师:课前咱们来做个游戏——我说几,你说“1”。比比谁的反应快。比如我说:“3根香蕉”,你说:“一把香蕉”;
师:明白了吗? 结合图示说:
我说:“2条鱼”,你说:“一缸鱼”; 我说:“10朵花”,你说:“一束花”; 我说:“8颗糖”,你说:“一盒糖”;
自由想象说:
我说:“8只兔子”,你说:“一窝兔子”; 我说:“24个班级”,你说:“一个学校”; 我说:“57个同学”,你说:“一个班级”。
师:我们班57个同学组成了一个整体,每个同学在这堂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合作,踊跃发言,我们这个整体就能给听课的老师们留下美好的印象。【教学过程】:
一、教学分数的产生
师: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动手操作去学习知识。首先,请一名同学和老师一起测量教室黑板的长。用米尺动手测量过程中,发现黑板的长度比3米多一些,用“米”作单位,测量结果用整数不能准确表示。
师: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请看图片(课件出示)师:他们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测量石头的长,每两个结之间的一段表示一个长度单位。你们看,当测量了三段后,剩下的不足一段怎么记?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会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比如我想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可以分得多少个?
生:1/2 师小结:像刚才在进行测量(拿出绳子)、分物(拿出苹果)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表示。(课件出示)正是这样的实际需要产生了分数。日常生活中分数的应用非常广泛,分数到底表示什么意义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研究的内容(板书: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二、探索感悟,建构1/4的意义
1、师: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 生: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1/4。师:这里是把谁进行平均分? 生:一个苹果
师:也就是我们把一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
生: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1/4。师:在这里你是把谁看做一个整体? 生:一个长方形 生:„„
2、师:说的真好!请同学们看老师这里有5幅图(课件出示),请你说一说每个图下面的1/4分别是:
(1)把谁看作一个整体?(2)平均分成了几份?(3)表示这样的几份? 学生汇报:
生1:把一个圆形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是1/4。生2:把一条线段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是1/4。生3:把一个正方形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是1/4。生:4:把一把香蕉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根香蕉是这把香蕉的1/4。
生5:把一盘面包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盘面包的1/4。师:(老师指着图)大家观察,都是用1/4表示,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汇报:
预设:①分的东西数量不一样,有些是一个物体,有些是一些物体。
②同样是1/4,但表示的东西不一样。师:你还能再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
3、突破单位“1”。
师小结:刚才我们所举的例子,一个苹果可以看成一个整体、一个正方形可以看成一个整体、一条线段可以看成一个整体、4根香蕉可以看成一个整体、8个面包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苹果是一个物体,圆形、正方形是一种图形,线段是计量单位,4根香蕉和8个面包是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也就是说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板书: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这个1要用双引号,因为它不单单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课件出示)
师: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单位“1”的例子吗?(学生举例)
小结:同样是苹果,单位“1”可以表示1个、2个或5个,同样是学生,单位“1”也可以表示一个班的学生、一个年级的学生、全校的学生、全国的学生、3
甚至是全世界的学生。单位“1”可以很大很大,也可以很小很小,我们身边的所有事物,只要把它当成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它就是单位“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单位“1”,下面的几幅图你能用分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并指出图中的单位“1“吗?(课件出示)
师:下面的这三幅图,既然都表示1/3,为什么涂色的五角星的个数却不同呢? 生:因为总个数不同,有的是3个,有的是6个,而有的是9个。生:因为单位“1”不同,所以同样表示1/3,但涂色的个数不同。师:看来,确定单位“1”是什么的确很重要。
三、概括整理,抽象分数的意义
(一)理解2/3
1、组织学生体会2/3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通过1/4这个分数认识了单位“1”,请看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什么分数?(出示2/3)2/3表示什么意义呢?这个问题我想请同学们一起来解决。
PPT出示——活动要求:
1)同桌合作,选择桌上的材料表示2/3; 2)同桌说一说2/3 表示什么意义。
2、学生利用桌上的材料操作交流,教师巡视
3、反馈
师:哪两位同学愿意把你们的表示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
生1:把3个果冻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是这个整体的1/3,2份是这个整体的2/3;
生2:把6颗糖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是这6颗糖2/3。
师:你真了不起!想出了与众不同的方法。2/3在这里表示几颗糖? 生2:4颗
生3:把9朵花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是这个整体的2/3。
师:有创意!请问,剩下的1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生3:1/3。
(二)理解()/()
1、组织学生探讨()/()的意义 师:你们还想研究别的分数吗?
师:(课件出示()/()这是个分数吗?它好特别,特别在哪?(没有分子和分母)请你任意想一个你喜欢的分数,想象一下你打算怎样表示这个分数,然后说一说这个分数的意义吗?
生1:我把一张纸平均分成32分,其中的5份是这张纸的5/32; 生2:我把15个星星平均分成5份,拿走的3份是这个整体的3/5,剩下的两份是这个整体的2/5;
生3:我把10个橙平均分给5个同学,两个同学共分得10个橙的2/5,其余同学分得这些橙的3/5;
„„
4、概括分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通过我们的操作我们得到了很多的分数,你能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分数吗?
引导学生得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师:下面几幅图,你能用分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吗?(课件依次呈现,生一一作答)
师:这3幅图单位“1”一样吗?(生:一样)涂色部分的笑脸个数呢?(生:也一样)为什么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呢? 生:因为它们平均分的份数不同。
生:而且表示的份数也不同。
师:请同学们结合图仔细观察这三个分数,你能说出分数中分子、分母的含义吗?
生: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几份
四、完成做一做(课件出示)
1、学生完成第62页上的“做一做“(填写在课本上)
2、交流、核对答案。要求完整地说·
五、教学分数单位
1、看书自学。
师:以前我们学过整数的计数单位是1,分数也有分数单位,请同学们自学书第62页,看书后回答:什么是分数单位?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课件出示)
师:比如2/3的分数单位是1/3。
2、说出上面“做一做”中的几个分数单位,它们分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学生汇报
3、即时练习:读出下面的分数,并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师:请你观察这几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你有什么发现?
生:分数单位是由分母决定的,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六、解释应用,深化理解
师: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分数。我们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就能更好地表示、分析分数了。让我们一起来看这样几则与分数有关的资料。
出示数据1:我国小学生中,睡眠不足的人数大约占总人数的2/3。师:看到这个分数你有什么感慨? 学生说一说,从而理解2/3的意义。
课件引导:把()当成单位“1”,平均分成了()份,()占了其中的()份。
师:你的睡眠充足吗? 学生说一说
师:你觉得你睡眠不足,总得有依据吧。老师这还带来一则资料。课件出示数据2: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占一天总时间(24小时)的3/8。生阅读资料
师:想想3/8的意义,算出小学生每天需要要多少小时的睡眠时间。课件引导:把()当成单位“1”,平均分成了()份,每份是()小时。()占了其中的()份,是()小时。
师:分析得有理有据。现在,有了这一科学的数据,仍觉得自己是这2/3中的一个的,请举手。(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举手,众笑)看来,情况的确不容乐观。那么,如果情况可以发生一些改变,你希望会怎样呢? [师课件出示:我希望我国小学生中睡眠不足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生:我希望我国小学生中睡眠不足人数占总人数的1/10。生:我希望我国小学生中睡眠不足占总人数的1/10000 师:很美好的愿望。
生:我希望我国小学生中睡眠不足的人数占总人数的0/3。生:不对,没有这样的分数。
师:这样的分数或许没有,但他的愿望你一定能了解。生:是的,他希望我国小学生中睡眠不足的人一个都没有。
师:多么希望这一天早日来临呀!同学们从分数的意义入手,真正读懂了分数,分析数据,增长了见识,分数对我们的帮助真大!
七、拓展练习猜猜有几支?
【板书设计】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实例)一个物体 一些物体(实例)↘↙ 一个整体
↓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是本单元学习分数分类、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也是五年级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决有关分数问题的奠基石,分数的意义一课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按照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本节课把各知识点用动手摆一摆、分一分、折一折、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一系列的活动串联起来,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实践的过程中全身心的参与数学活动。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得到分数。难点是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情境导入,动手实践,收获交流等教学环节,上了《分数的意义》以后,对这节课的想法有以下几点:
一、关注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孕伏
在单位1的引入部分,由1到“1”,对于学生来说,那是最熟悉不过了。一支笔,一个人,一把椅子,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除了一个物体的数量可以用1来表示,还有什么也可以用1来表示呢?需要超越和突破,但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不难。很多支粉笔装成的一盒粉笔,很多个学生组成的一个班级也可以用1来表示。既然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可以用1来表示,那么,3个苹果能看做1吗?6个、9个呢?都能看做1。但是一旦把3个看做单位1,通常这时的6个苹果就不再看做1了,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呢?6个里面有2个这样的单位,9个苹果里有3个这样的单位。引出单位1,有几个“1”就用几来表示。这时的“1”就成了一个计量单位。为什么叫单位“1”呢?对于学生来说,建构就水到渠成。因为有了前面单位“1”的建构,第三环节,整数、分数、单位1的沟通,就显得轻松,流畅,容易理解了。
二、体现概念的建构与生成过程
在教学中,通过设计情境,引导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动手操作等环节建构分数的意义,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从一个个具体感性的单位1中,理解四分之三、三分之一、五分之二的具体意义,让学生感悟到不同的单位1,只要平均分成的份数相同,取出的分数也相同,就可以用相同的分数表示,即不管把什么看做单位1,都能找到指定的的分数,进而逐步概括、内化为抽象的分数的意义的概念。在下面的设计中,又创设了相同的单位1,相同的阴影部分,却是用了不同的分数来表示情境,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一个分数的表示,不仅要关注单位1是什么,还要关注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分,表示其中的几分。
三、练习突出学生的创造性。
以往的练习设计,问题封闭、答案唯
一、缺乏灵活性。在这里注意到了问题的开放性、挑战性,最后一道题目,需要学生思维的参与,每一道题目,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解答,让学生充分体验思维的力量,享受创造的快乐!教学中,学生不时有精彩呈现。
数学练习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在“分数的意义”这一课中设计的联系生活练习,能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掌握过于抽象、枯燥、难懂的困难,使学生在有趣、富有思考性的练习中,从更高层面上来认识和理解分数。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还培养了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亲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已不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其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目的。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思维的空间,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第二篇:《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
金装中心小学
林惠倩
一、教学分析
(一)内容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分数的意义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学生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 来表示,许多物体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 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注意力方面,有意注意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转移等方面都比低年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在记忆方面,有意记忆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有所发展,具体形象记忆的作用仍非常明显。
在思维方面,学生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与非本质,主要与次要的内容,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但他们的思维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
在想象方面,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并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同时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感受数学就是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认识分数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经历丰富多采的数学学习活动,就是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自我体验,获得、理解和应用知识、技能,并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方面都得到发展。
(三)环境分析
多媒体教室(包括电脑、实物投影)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两个概念非常重要,从直观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适当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感悟,自己构建这些概念的意义。
(一)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学习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二)教学难点:理解、抽象出单位“1”。
四、教学方法
启发谈话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讲练结合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出示
引导学生回忆分数的基础知识。板书:分数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为新知做好铺垫。】 2.设疑:分数用在什么时候?
(指名1-2名学生读,如果发现有问题及时纠正)
师小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用分数来表示。
【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 3.课件出示分数的起源
(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展示,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探究欲望。)【介绍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2000多年前的中国,以及后来的印度、阿拉伯人所用过的各种分数表示方法。这些多种多样的表示方法或记号,可以让学生体会分数表示方法的多样性及其历史面目,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二)唤醒已知,探究新知 1.唤醒已知
提示:用为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并给这几幅图进行分类。学生根据以前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解答 小组合作,解决分类问题。
板书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2.寻找生活中的分数
(1)找出图中的单位“1”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或者说你是怎么想的(2)寻找教室里的单位“1”(3)寻找生活中的单位“1”(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加以肯定)
师:单位“1”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那么单位“1”不同,所对应的量也就不同 3.概括分数的意义
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4.课堂练习:(1)判断(2)填空
(3)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
(三)认知分数单位 出示课件
1.以12块糖为例,引导学生动手分分数
一堆糖,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堆糖的()
平均分成3份,2份是这堆糖的()平均分成4份,3份是这堆糖的()平均分成6份,5份是这堆糖的()
师:你来试一试吧!完成课堂练习。
用12个小正方体代替糖果,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
【这一填空练习,既是对分数意义描述的具体化和巩固,又能为紧接着学习分数单位提供具体的实例。】 2.认识分数单位
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从分数的现实来源和数学内部来源两方面帮助学生深化对分数的认识】
(四)迁移类推,巩固认识 1.填空练习: 2.巩固: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的 3.提升练习:完成书上的练习题
(五)作业:
任选一个分数,在图中涂色表示出来。
(六)全课总结,疏理认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体会、领悟单位“1”的含义、进而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了能缓解降低难度,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心理为基础,营造和谐课堂,活化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较好的完成了这一节的教学活动。课后又做如下反思:
首先,我个人认为在以下几方面把握的比较好。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创设较为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感悟分数在生活中的体现,体会数学回归生活,让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生活的气息。教学时举出大量实例或图形,引导学生运用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进行分析。分析时紧紧抓住单位“1”的概念展开教学,使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东西,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的含义。
2.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认知、感知分数的意义
在本课教学中,有意识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直接的感观,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了愉快的学习过程之后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
3.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整节课我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
其次,整个教学中我感到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深入教材,促进有效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分析时紧紧抓住单位“1”的概念展开教学,使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东西,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的含义。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初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加强学生说的能力和说的过程的训练,学生才能对知识由整体认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2.巧用生成资源,促进有效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理解单位“1”的含义上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会较好的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这就是说如果巧妙的运用课堂中有效的生成资源,教师的指导主体作用发挥恰当,再通过师生的互动方式加以有效利用,就会再次强化学生对单位“1”的正确认知,这样就能实现知识经验的迁移。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仍会努力建构和谐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创设合理情景,巧妙设计问题进行引导,把重点、难点运用合理的方法有效处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获得新知。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第三篇:《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
沂水县第三实验小学 邱美芝
一、拓展四分之一的意义
(一)由分一个物体到分多个物体
1.认识1/4这个分数吗?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是1/4? 生1: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真好,一下子想到了分月饼.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能用1/4来表示吗?好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吗?谁还能再说一个1/4?
生2:把一蛋糕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1/4 还有谁愿意说说?
生3:把一些书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这其中的四分之一.哎,这个同学说的不一样,把一些书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也是它的四分之一.同意吗?还有吗?生4:……
奇怪啊,大家分的东西明明不一样,怎么都可以用1/4来表示呢? 生:因为都是把它们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4.原来,能不能用1/4表示,与分的东西是什么有没有关系? 2.看来生活中的1/4还真不少.老师也带来了一样东西,想知道是什么吗?请看图片.示图:1个苹果
这一个苹果,平均分给四个人,每个人分得的,能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吗? 生:能
同意他的看法吗?好,继续看,示图(一大堆苹果)有这么一大堆苹果,平均分给四个人,每个人分得的,还能用1/4来表示吗? 有的同学说能,有的同学说不能.
咱们动手试试看.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圆片,装在你们小组的信封里.小组四个同学一起,用它来代替这些苹果,实际地分分看.分完了再想一想,将这些苹果平均分给你们四个人,每人分得的,究竟还能不能用四分之一来表示。
生动手操作。真好,同学们很会合作.都有自己的想法了吗?谁来说说看?你们组分的是多少个苹果?(书:8个)你们认为,将8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分得的,还能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吗?
生:能
好的,我先把你们组的结论记下来.其他小组是什么情况?分的也是8个苹果吗?
生:我们组分的是12个苹果.每人分3个,可以用1/4来表示 说得真清楚.大家有问题吗? 还有不同的情况吗?板书:12个苹果、16个苹果、20个苹果
大家有问题吗?那老师有问题了。咱们分的苹果明明不一样多,8个12个16个等等,每个人分得的,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生:因为都是把它们平均分成了4份。
说得真好!这样看来,能不能用四分之一表示,与分的东西的多少有关吗?如果有200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分得的,也能用?
(二)认识单位“1”
1.回过头来看一看,刚才在研究1/4的时候,我们实际是把1个苹果和这许多苹果都看成了一个整体(书:一个整体)。只要将这一个整体怎么分,就能得到它的1/4?其实,在研究其它分数的时候,我们也常常需要把这样的一个物体,或者许多物体都看作是一个整体。1个苹果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8个苹果可以看作一个整体,16个苹果呢?21个呢?
在数学上,人们经常用自然数1来表示一个整体,习惯上把它叫做单位“1”. 2.想一想,除了刚才老师找到的这些,看看我们的周围,还有我们的生活当中,你觉得还有哪些东西,也可以看作是这样的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
生……
可不可以?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还能找到吗?
(三)重新认识3/5.
除了大家说的这些,老师也带来了几幅图片,看一看你认识吗? 示图:一个圆形.一个圆形能不能看作是单位1?再看,一把米尺能不能看作是单位1?5只小兔子呢?把一个圆形、一套茶杯和许多花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下面的括号里应该用什么数来表示?3/5 你看出来了吗?我也看出来了,但我有个问题:这里的单位1一样吗?为什么其中的一部分都可以用3/5来表示呢?
生:因为它们都是把这些物体平均分成了三份,表示的是其中的2份.了不起的发现.尽管这里的单位1并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是怎么样了?所以可以用一个共同的分数谁来表示?也就是说,能不能用3/5来表示,跟单位1是什么没有关系?
二、认识其他分数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单位1,对1/4和3/5的含义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瞧,老师还带来了几个分数。它们又表示怎样的含义呢?(示图片)认识吗?谁知道这些分数表示怎样的含义?老师为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些材料,有些是一个圆圈里的许多物体,有些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你能结合手中的材料,选择这里的一个分数,动手分一分、折一折,再用斜线表示出你最想表示的一个分数吗?
2.生动手操作。
3.交流.哪些同学已经完成了手中的作品?请看着你的作品思考一下,我是把什么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表示了其中的几份?
你表示的是哪个分数? 生:……
可以吗?老师有个建议,前后4人小组,咱们小组内说一说:我把…… 老师也收集到了几个同学的作品,你能很快地看出他表示的是几分之几吗?示.这些作品的单位1一样吗?为什么都可用 来表示呢? 生:……
这就是2/3的含义.以同样的方式交流其它两个分数.
三、在数轴上表示分数
1.对这几个分数的含义,我们又有了深入的认识.想一想,刚才我们提到了那么多的单位1,能不能把这样一条线段也看作单位1?示图 把从0到1这么长的一段看作单位1,四分之一该怎么表示呢?生:。。师示图。四分之一表示的就是从0到这么,这么长的一段,有时,我们就直接用这个点来表示四分之一。在从0到1这一段中,我们找到了四分之一的位置,那四分之二呢?
2.还能在这条线段上找到刚才咱们表示的三分之二吗?自己动手试一试,画一画,找一找。
生操作.好了没有?说吧,你是怎么找的?师指屏幕.仔细看屏幕和你的作业纸,你认为自己找到的2/5的位置十分准确的请举手!3.刚才我们在从0到1 这条线段上表示了许多的分数,除了这样几个,在0和1之间还有其他分数吗?那么,接着往下想,在1和2之间,有没有分数呢? 2和3之间呢? 没错。实际上,在这些整数的中间,密密麻麻地分布着许许多多分数,分数和整数一样,是一种新的数。
四、概括分数的意义
刚才咱们又进一步认识了分数,那老师还带来了几个小练习,想考考大家,看谁的反应最快,行吗?请看,下面的画面表示的是几分之几呢? 生:……
老师又有问题了:这三幅图既然都表示三分之一,为什么涂色的五角星的个数却不同呢?生:因为总个数不同
也就是单位1不同。是这样吗?看来单位1是什么确实很重要。再示图。
这一回单位1 一样吗?为什么表示出的分数却又各不相同了呢?
这样看来,要准确地表示一个分数,我们固然要关注单位1是什么,还要关注什么?书:平均分的份数,表示的份数。把握了这些,分数的含义也就出来了.五、拓展应用
1.通过刚才的学习,对于分数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你见过分数吗?
老师收集到了这样一个:示:据统计,我国小学生中近视的人数学约占总人数的五分之一。你们一定认识了这个1/5的含义.谁来说一说. 有什么感想?生:……
大家从五分之一这个分数的意义入手,才生发了这样的感慨。看来小小的分数还能给我们提供不少的信息呢。咱们同学近视的有多少?请举手。用哪个分数表示我们这些同学近视的情况比较合适?看来情况真是不容乐观。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
2..再来看一则资料(示:世界地图)
估计一下,陆地面积大约占地球总面积的()?
老师提供两个分数,二选一,你选择哪一个?为什么?那么海洋面积约占()?
3、咱班男生占全班人数的,表示把()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份,男生占其中的()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重新走近了分数,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希望大家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能发现更多的分数,了解更多有关分数的知识!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1个
8个
表示的份数
12个
一个整体
单位“1” ——————
16个
平均分的份数
【教后反思】:
4月8日我参加了临沂市教研室组织的“构建高效课堂”活动时,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共听了四节课,学习结束后我校正好进行“构建高效课堂月”活动,第一个环节就是听评课,学校领导想让我展示一节公开课。回顾所听的四节课,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临沭进修附小吕健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感觉吕老师设计的这节课教学思路比较清晰,教学环节比较紧凑,学生学习的效果也比较好,所以回来之后想自己讲讲试试,模仿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也能上出同样的效果。
但我现在教的是四年级下册,而《分数的意义》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心里没底,首先感觉自己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不是很了解,其次感觉本节课是一节概念教学课,需要学生去体验感悟,在讲课的时候可能难度要大一些。但是回想到吕老师课堂的精彩,估计一下自己上这节课难度应该也不是很大,所以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选择了本节课。
在正式上课之前我曾经试讲了一次,效果非常的不理想,感觉自己的思路混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点儿都不高。试讲之后我进行了反思,失败的原因不在于学生,而在于自己准备的不够充分,对整个教学过程都把握不住。曾经也想过换个课题,但是由于时间较紧,就硬着头皮讲了。我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重新梳理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思路,精心的制做教具学具,上完课后感觉很累,教学设计用起来也不顺手,下面就本节课谈一点我的心得体会:
优点:
(1)教学思路比较清晰。由分一个物体到分多个物体,拓展四分之一的意义,由此引出单位“1”的概念,不仅表示一个物体还可以表示多个物体。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理解五分之三的含义,及认识其他分数,借助数轴进一步认识分数;在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抽象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教学情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课的开始通过谈话导入,让学生举生活中的实例,说一说什么是1/4?然后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图片——苹果,来拓展四分之一的意义和对单位“1”的理解。在巩固练习阶段创设的情景也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小学生近视眼的人数;陆地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几分之几;男生、女生分别占全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等教学情景都是学生比较熟悉,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教学情景,因此整节课学生学习兴趣较高,课堂气氛较好,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的也较好。
(3)教学内容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上。《课标》中指出: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本节课考虑到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明白了分数是将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所以本节课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系统全面地认识分数,归纳分数的意义上,也就是由分一个物体到分多个物体,拓展并概括分数的意义。
不足:
(1)教学设计不够合理。教学设计都是用的吕老师的,没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用起来感觉生硬,有点死板硬套。对学生的汇报和一些练习题的处理都过于操之过急,如通过分一分、涂一涂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时,只是让学生快速的说出涂色部分表示了几分之几。面对学生新出现的问题,没能顺势的调整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而是按照预先的教学设计进行,为了上而上。看来,同样的教学设计,不同的老师去教,收到的学习效果也不一样,这不能不说自己与名师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2)教学机智不够灵活。如:在线段上找2/5时,我把五厘米的线段错画成6厘米,让学生在线段上标出它的2/5,我没有顺势引导学生,而是快速的换了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让学生重新找,学生在演示的时候也没有进行平均分,我也没强化点拨。从以上看出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还很匮乏,需要不断地锻炼,提高。
总之,课讲完了,但未达到我想要的理想效果。“拿来主义”给我敲响了警钟,课后我还要认真的把它重新修改一下,体会教材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快乐带给学生,努力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2010年4月
第四篇:《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与评析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中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单位”1”的建立
学具准备:学具袋(圆形纸片1张、长方形纸片1张、一分米棉线1根、水蜜桃图片5个、火柴棒12根、同一样式的纽扣8个)
教学过程:
一、单位“1”的意义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数字1。
师:这是几?表示什么?能具体说说可以表示1个什么吗?
学生回答(1个苹果、一张白纸、一根绳子、一群羊、一个学校的全体学生„„)
师:对于数字1如此丰富的意义,老师可以给它加上引号,起名叫作单位“1”。
师:取出学具袋,倒出其中的学具,分一分、说一说,哪些能用单位“1”表示?
【评:开门见山教学单位“1”,突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单刀直入式的导入无疑是本课亮点之一,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其分一分、说一说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师:我们可以把单位“1”怎么分?
师:以前我们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数,研究“分数的意义”。(教师板书课题)
师:用以前所学的分数的知识,分你手中的单位“1”,你能得到哪些分数?
学生操作,组内交流,各组推荐汇报。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对不准确的地方要加以修正,尤其要强调“平均分”,尽量做到不要重复别人的发言内容。
【评: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教师将几种学具材料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操作用分数表示,既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又在不知不觉中为新知的构建架设桥梁。】
二、研究分数单位
师:你们想研究别的分数吗? 教师出示1/○
师:这是分数吗?你会读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师:请大家拿出12根火柴棒,分一分、说一说,看看可以有多少种不同方法来表示1/○?
学生操作,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2→6根、1/3→4根、1/4→3根、1/6→2根、1/12→1根。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知识!
【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犹如一枚枚石子投进蓄势已入的湖里,激起了层层涟漪,让学生在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中自主探究、积极合作,足以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行云流水般的分数单位的教学全无例行公事,思路闭锁,空间狭小之嫌。正所谓“灵感总青睐有准备的头脑。”】
三、深入研究分数的意义 教师出示○/○
师:猜猜看,老师想让你干什么? 教师出示要求:
分一分(选择合适的学具表示这个分数)画一画(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这个分数)
折一折、涂一涂(选择合适的学具,用折叠、涂色的方法表示这个分数)说一说(组内互相说说这个分数)
学生动手操作、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各组推荐学生汇报„„
【评:遵循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规律,问题设计得精且极具开放性、挑战性,以丰富的操作实践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注重学生感性认识,学生真正在“做数学”。】
师:关于分数的知识,以前我们学习过一些,在课前我们也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资料、请教别人,你现在知道多少分数的知识,能告诉老师吗?
学生回答„„
师:让我们看看数学书上专家是怎样说的? 学生看书、圈划、摘读,组内交流。
师:什么是分数单位?我们刚才研究了吗?3/5的分数单位是什么?有几个?7/
12、11/20呢?
【评:教者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熏陶。在设计时,教者注意到学生自我获取信息能力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课前自学课本、查阅资料、请教别人,了解分数的有关知识,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分数的写法
师: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已经知道同学们会读分数了,想写吗?
师:会写的请到黑板上在任意位置任意写一个你喜欢的分数,比一比,看谁写的规范好看。(学生一拥而上,在黑板的上上下下写下大大小小、各不相同的分数。)
师:生活中人们常用分数来进行描述。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黑板上这些分数的?你愿意说哪个就说哪个?
学生汇报„„ 【评:教者不再将黑板视为教师神圣的领地,把板书的权利回归学生。黑板上每个分数后面都藏着那句经典的概念,学生的交流无不是将已经获得的主观印象投射在所写的分数中,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学生的求异的心态无时无刻不让其他学生处于活跃的互动之中。】
师:你觉得谁写得规范好看?写分数是要注意什么?分数有几个部分?能结合具体分数说说各个部分表示的意义吗?
【评:生成性的课堂评价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强烈地拨动着思维之弦。】
师:下面请同学们练习写分数,比一比谁写得规范好看?任务是8个。学生在写分数的过程中教师突然叫停。
师:数一数,你写了几个分数?你能用刚学的分数说一句话,让大家猜一猜你完成的情况吗?
师:对于分数的意义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提问。学生质疑,学生解答,教师补充。
师:关于分数的知识你掌握的情况如何,你能用今天学习的分数的知识说一说吗?
(如果学生说出类似5/5这样的分数)
师:这是一个特殊的分数,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研究。
【评:学以致用,在应用中赋予数学活力与灵性,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活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所谓“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评:
纵观本节课,有以下特色:
1、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本课设计淡化形式,注重实质,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过分刻意地去体现数学教学的严谨性,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性来体现教学的严谨性。整节课教师都没有将“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句严密、枯燥、抽象的话语塞给学生,但是整节课彻头彻尾都紧扣“分数的意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苦心经营,匠心运作。
2、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现在的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接触到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他们能够用不同的生活来感悟书本。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同时数学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本课设计注意到数学的教与学紧密联系生活,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意义和充满意义,注重现实体验,力避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体现生活中教学相长的互动关系,大胆改革教材的例题呈现方式,“跳出教材教数学”。
3、强调合作,知识增殖。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育应该“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课设计做到均衡学生差异,组建合做学习小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思考和表现的机会,多些成功的体验,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学生不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对所在小组中的其他同学负责,形成人人教我,我教人人,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合作中完成任务,没有把学生当作所谓新教学方式的道具,实现知识在交流中增殖,思维在交流中碰撞,情感在交流中融通。
4、以人为本,注重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理念决定了数学教学的目标指向:适应并促进学生的发展。本课设计时注意从学习者的角色去分析学生,以了解什么知识是学生最需要的,什么学习方式是学生最喜欢的,积极寻求以最佳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知识。
5、注重体验,培植兴趣。
学生学习的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本课教学中的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为学生提供了高频率、多维度、深层面的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时感到了乐趣,体验到了成就感,激励他们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与研究。
第五篇: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0-6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和分物,使学生感悟分数的产生;
2、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3、通过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类推的能力;
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单位“1”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
教具准备:课件、圆、正方形、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在课间的时候有4位一年级的小朋友请我帮他们点小忙,我呢求助于你们,看看你们是否能帮助他们,你们愿意吗?
(大屏幕出示图片帮忙分物品)
苹果8个,每人分到几个? 2个
橘子12个,每人分到几个?
香蕉4根,每人分到几根?
西瓜2个,每人分到几个?
蛋糕1个,每人分到几个?
二、新授课
(一)分数的产生
师:为什么用分数呢?
生:因为不能分到整数个,所以用分数
师:在我们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测量、分物或计算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个时候我们就用分数来表示。分数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呀,我们要对这个老朋友来个更深入的了解。(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二)分数的意义
师:你还能写出其他的分数吗?我们把一个蛋糕分给四个人,每个人分到是1/4个蛋糕,那你说说1/4的意义吗?
生:把一个蛋糕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就是蛋糕的1/4
师:那我可不可以随便分呢?
生:不可以,我们要平均分。
师:说的非常好,我们要公正公平所以要平均分。(板书:平均)
师:你能否运用手中的东西,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得到哪些分数呢?
(小组合作动手创造分数,集体交流汇报。)
师:那你能说说1/4的意义吗?
1.学生自己思考,教师指导.2.学生汇报,预设: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段,其中的一段就是1/4.把一个圆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4,把正方形或长方形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4.师:现在谁能总结下我们在什么时候可以用分数表示呢?
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师:那大家会读这个分数吗?那你们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它们都有什么意义呢?(分数线表示的是平均分,分母表示的是把单位“1”分成几份,分子表示的是取了其中的几份)
师:刚才我们都是把一个物体给平均分了,现在看大屏幕,这里有6只苹果,你想怎么分? 预设: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堆苹果的1/2,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堆苹果的1/3。两份是这堆苹果的2/3,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堆苹果的1/6,5份是这堆苹果的5/6。师:拿出学具袋中的实物图1,选择你喜欢的分数,来把这堆苹果分一分。
师:那么出来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还有什么情况有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生: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也可用分数表示。师: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出示练习让学生说说5/6,1/9,4/5的意义。(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反馈)
师: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对分数了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了,但是智慧老人还给我们带来了些分数的信息,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做一做。
(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说一说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是什么?)
2.师:今天我们对分数这位老朋友有了深入的了解,那看看我们能不能通过智慧岛对我们的考验。
3.自我检测
(1)8/10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份,表示这样的()份数。
(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单位“1”表示()
(3)把20本书平均分给4个小组,每组分()单位“1”表示()
4.小猫把西瓜平均分成8块,小猴吃了3块,小猴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小猪吃了2块,小猪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
(1)学生口答完成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什么?那你还能说说除了这些分数以外分数单位是1/9的分数还有哪些?
(3)把这三个分数加起来是多少?(单位“1”)
5.第62页第1题。讲要求;自己填分数,并选一个讲意义。
1、第62页第1题。讲要求;自己填分数,并选一个讲意义。拿书到实物投影汇报同桌选一个分数讲意义。
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2、第62页第2题。
注:程序:学生填拿书到实物投影汇报老师追问2个杯、5个怎样
表示? 它们的分数单位是多少?
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四、总结归纳,畅谈感受。
1、师:我们的课很快在结束了,那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一个物体
把平均分
一些物体这样的几份(1份)分成几份(4份)
教学反思: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是这一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以学生分东西引入分数,从而得出在实际测量、分物和计算是有的时候不能得到整数我们就用分数来表示。通过让学生说一说、分一分的活动,给学生搭建一个与分数亲密接触的活动,让学生从主动意识上感受到分数是适应生活需要面产生的。
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通过手中的学具来创造分数,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得到分数的,是学生感知分数的意义就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在学生动手操作和直观演示等丰富数学活动后,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已经成竹于胸了,用自己的语言八九不离十的就能说出来,在教学中只要适时点拨“单位1”“若干份”让学生的语言更清晰简练。
但是回顾整课的教学,还是存有一些遗憾。比如一些细节上处理还是不够好。在新授部分将许多物品作为整体呈现时还是不能使学生很深入感受到将它们看作一个整。在练习
(3)把20本书平均分给4个小组,每组分()单位“1”表示()学生就很不理解什么是单位“1”,本身题目也误导了学生。以后在教学设计会更加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