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民走上小康路 甘做科技传播人
为民走上小康路 甘做科技传播人
----记佛坪县农村科普带头人周治富
周治富,男,现年62岁,他凭借着丰富的农业知识技能,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任佛坪县西岔河镇科协秘书长期间和退休后,积极参与县科协组织的历届“科技之春”宣传月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为群众开展农林科普知识宣传,随时到村民田间地头实地指导示范,默默奉献。2009年周治富被陕西省科协、省财政厅授予陕西省“科普惠农富民计划”农村科普带头人的荣誉称号,他利用奖励科普惠农资金,编印农村科普培训资料《农技 畜牧 林果》2500余份,免费发给全县群众,有力的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
一、扎实开展科普知识宣传 促进农民增产增效
周治富同志在距县城8公里的西岔河镇任科协秘书长20年间,非常重视科普培训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每年“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技活动周和科普活动日等有利时机,举办培训班,发放农村实用技术资料,积极在8个行政村培养了24名农民技术员,培育科技示范点8个,促进推广速度。2006年以来,他亲自主持各类培训班90多次,培训8500多人交次,开展科普讲座18次听讲1600多人次,更新宣传栏内容80多份,放科技片50多场,主办镇科协机关小报“农村科普”20期,印发1800多份,散发科普书籍10多种570册,撰写科普资料10余万字,近三年 推广杂交水稻占插秧面积的95%以上,推广水稻化学除草4500亩,水稻两段保温育秧5100亩。玉米杂交种三项技术推广1500多亩。脱毒地膜洋芋推广3200亩。同时还推广了良种板栗、核桃、银杏高产栽培技术、山羊、生猪快速育肥,香菇、木耳、猪苓栽培生产技术、水果种植、玉米套种松杉“双千田”套种模式和银杏环割授粉创新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年增粮食10余万公斤,年增效益20余万元,2008年退休时,全镇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2048元增至2009年3006元,增加了958元。
二、情系科普,带领更多的群众致富
他本是农民的儿子,对农民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他心目中农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识,搞好科普工作,他每年都自己拿出数百元,自费订阅《陕西农业》、《陕西科技报》、《农民文摘》、《中国农技推广》等科技报刊,从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能力。同时还自费参加了“中央广播电视学校”农学专业学习获得“中专文凭”,成为该镇第一个自学成才的农民。为了减少广大农民的损失,每到关键农时,他便整日在田间地头查看,指导农民搞好田间管理。在他手把手的帮教下,许多人走上了富裕之路,彭家沟村村民程发全,全家6口人,生活困难,是有名的贫困户,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该户在海拨1200米高的山上种了8亩杂交地膜玉米,喜获丰收,单产达710公斤,不仅解决了温饱,还出槽了4头大肥猪,获利4800多元,当年一举脱贫。在“双千田”套种模式上探索出玉米套种松杉苗,亩 收玉米500多公斤,卖苗还可收入5000多元以上。套种最多的2006年全乡育苗户达到210户面积280多亩每年为农民增收130万元。该乡三教殿村四组村民靳军当年套种育苗1.5亩实收杂交玉米810公斤卖杉苗收入现金8350元一举脱贫。
三、退而不休、继续倾力农村科普工作
周治富退休回到农村家中,把自己20多年来收集的资料整理成册,耗资6000余元购买电脑和打印设备,白天他奔忙在各个村组的田间地头指导村民科学种田,晚上全力以赴地编撰《集闲集》。目前,约收集科技常识近2000条的近50万字的上、中、下三集已编撰完毕。他利用省科协科普富农奖励资金,在汉中印刷厂翻印了2500余册《农技 畜牧 林果》农村实用技术资料,涉及农村科普内容有:农业气象、土壤肥料、作物栽培、畜牧兽医、园艺果树、林业生产6个专题229个有关农业方面共250页的农村科普培训技术资料,利用“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有利时机,免费发放到全县9个乡镇2500位群众手中,群众传阅后赞不绝口,誉之为科学种田“老百姓的百科全书”。20年来,他先后6次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5次受到县委、政府的表彰奖励。
第二篇:崆峒区:多方联动为民铺就小康路
崆峒区:多方联动为民铺就小康路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崆峒区紧紧围绕“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这一历史使命,着眼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统筹落实六项任务,科学制定小康规划,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走出机关,走进基层,深入一线,全力实施帮扶计划,解民忧,帮民富。
一、领导“攀穷亲”,集民智谋发展。领导干部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为载体,深入基层,与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村社、贫困户结为“亲戚”。区上建立了联系点制度,县级领导对接1个贫困村、联系2户贫困户,科级以下干部每人联系1户贫困户。活动开展以来,省、市、区领导多次进村入户,与村社干部、群众进行座谈,共同分析致贫原因,积极联系项目资金,带头抓建帮扶典型,全区共抓建双联示范典型26个,先后投资4770万元,实施刘、黄、锁整区域开发,上杨村、石灰沟村、大秦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白庙乡小秦村道铺油硬化等项目,重点建成了上杨乡糜家湾、新庄湾2个千头肉牛养殖小区示范点,完成香莲、寨河千亩标准化果园示范点建设任务。
二、单位“联村户”,强基础办实事。为突出“助农增收、为民富民”这一目标,各单位在联系村开展以为贫困村找准一条发展路子、制定一套脱贫计划、扶持一个增收产业、落实一笔项目资金、开展一项“五村联创” 1
活动,提高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在联系户中开展以出一个脱贫的点子、办一件急需的实事、找一个增收的门路、输转一个劳力、参与一项“和谐五星”创评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截止目前,各联村单位共计整合涉农项目资金4.6万元,建成19个新农村示范点,完成危旧房改造1600户,完成乡村道路建设99.6公里,建成人畜饮水蓄水池6座,埋设管道306公里,新建“一池三改”示范户724户,农村面貌大为改观。
三、干部“蹲农家”,接地气解民忧。结合 “效能风暴”行动,广大干部深入贫困村、贫困户,说百姓话、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听民声,察民情,摸实情,理思路,帮民富;开展了“三定、三帮”活动,即定帮扶对象、帮思想转换,定帮扶任务、帮脱贫致富,定帮扶措施、帮长远发展。为所有贫困村编制小康发展规划158个,论证筛选扶贫项目869项。同时,区上还编印《“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政策问答》手册、建立一本民情日记、设立一本民意簿、制作一张联系卡、撰写一份调研报告、制定一个发展规划的“六个一”活动,真心诚意地为群众解难题、排忧患、帮致富,广大干部尽心竭力在村社道路、人畜饮水、农田水利建设、移民搬迁等方面进行重点帮扶。目前,为群众措办实事6103件,送去各类农资229吨。
四、社会“齐参与”,共携手奔小康。按照全社会参与、全方面帮扶的模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帮扶贫困
群众,整合社会资源推动“三农”工作,做到联村联户参与人员争当农村政策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调查员、增收致富的办事员、和谐稳定的信息员、强基固本的指导员、经验典型的推广员,形成全方位联动、推动工作的喜人局面。同时,围绕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干部、企业、群众等阶层定计划想措施,先后编制各类规划175个,筛选确立帮扶项目869项。区上适时开展了政策、科技、医疗、教育、文化等“六进农家”主题活动,加快群众致富奔小康步伐。目前,已顺利开展了五项活动,共发放宣传手册3.2万份,解答惠农政策疑问3100余起;创建科普示范村20个,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200名;扶贫困学生779名,留守儿童908名。
(崆峒区双联办 张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