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财产纠纷的古代幽默判词

时间:2019-05-13 02:23: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决财产纠纷的古代幽默判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决财产纠纷的古代幽默判词》。

第一篇:解决财产纠纷的古代幽默判词

解决财产纠纷的古代幽默判词

法官结案时,自然要草拟案情,作出判决。但是大多数判词是刻板冗琐的,但也有少数才华横溢且诙谐幽默的官员,给后人留下了一些短小精悍的判词佳句,使人读之不禁拍手称妙。

因此,判决书虽系公文,但经常也有判词妙趣横生。汉语博大精深趣味无穷,即便是多为刻板枯燥之语的古代官府断案判词中,亦有语锋机巧令人忍俊不禁者,其中有八则十分雷人的幽默判词,值得今天的我们去细细品读。

北宋崇阳县县令张咏发现管理钱库的小吏每日都将一枚小钱放在帽子里带走,便以盗窃国库罪把他打入死牢。小吏认为判得太重,遂高喊冤枉。张咏提笔写下判词:“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小吏无话可说。

南宋清官马光祖担任京口县令时,当地权贵福王强占民房养鸡喂鸭,反状告百姓不交房租,示意地方官代他勒索。官司到了衙门,马光祖实地勘验后,判决道:“晴则鸡卵鸭卵,雨则盆满钵满;福王若要屋钱,直待光祖任满。”

明朝代宗时,江西南昌宁王府饲养了一只丹顶鹤,为当朝皇帝所赐。一天,宁王府的一位仆役带着这只鹤上街游逛,不料被一户平民家饲养的一只黄狗咬伤。狗的主人吓坏了,连忙跪地求饶,周围的百姓也为之讲情。但那位仆役不顾众人,拉扯着狗的主人到府衙告状。状词上写着八个大字:“鹤系金牌,系出御赐。”知府接状,问明缘由,挥笔判曰:“鹤系金牌,犬不识字;禽兽相伤,不关人事。”判词堪称绝妙,给人入情入理之感,仆役无言以对,只得作罢。

明朝末年凌濛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三卷《赵六老舐犊丧残生张知县诛枭成铁案》中,讲了一个儿子深夜打贼误杀父亲,本来杀贼可恕,但却因不孝当诛而被判死罪的故事。

某地有一财主赵聪,甚为富有,与其父赵六老分开生活。一天夜里,一人在墙上钻洞,爬进财主家,被家人发现,一阵乱棒,活活打死。待到举灯一看,被打死的贼子竟是财主的父亲!报了官,当地有关官员觉得甚难判决:儿子打死父亲,本应判死罪;而当时只知道是贼人并不知是其父,按理又不应死罪。知县张晋判道:“杀贼可恕,不孝当诛。子有余财,而使父贫为盗,不孝明矣!死何辞焉?”随即将赵聪重责四十,上了死囚枷,押入死牢。

明代天启年间,有位御史口才颇佳,一名太监心怀嫉妒,设法取笑御史,便缚一老鼠前去告状:“此鼠咬毁衣物,特擒来请御史判罪。”御史沉思片刻后判曰:“此鼠若判笞杖放逐则太轻,若判绞刑凌迟则太重,本官决定判它宫刑(阉割)。”太监自取其辱。

明代时,一年仲春,湖南长沙农村两户农民的牛顶斗在一起,一牛死去,一牛受伤。两家主人为此大吵大闹,不可开交,当地的县令也难断此案。这天,两家主人听说太守祝枝山察访民情路经此地,便拦路告状。祝枝山问明情况,当即判道:“两牛相斗,一死一伤。死者共食,生者共耕。”双方一听,觉得合情合理,于是争端平息,两户人家来往比以前更加亲密。

宋元丰年间,苏东坡在徐州任太守时,接到一法号怀远的和尚告乡民无端殴打出家人的诉状。经查,此僧身在佛门,心恋红尘。一日,怀远偷偷下山喝得酩酊大醉,回寺途中,见一少妇貌美,便动手调戏猥亵,被众乡民撞见痛打了一顿,怀远为免遭寺规惩处,谎称“乡民欺负出家人”,告到徐州府。苏东坡悉情后在原诉状上写下十四字判状语:“并州剪子苏州绦,扬州草鞋芜湖刀。”让怀远回去自悟。怀远回寺后想了几日,仍不明判词其义。后请教塾馆先生,那先生说,这两句话是歇后语,其后半部分是“打得好”。

苏东坡要到杭州来做通判。这个消息一传出,衙门前面每天挤满了人。可是,大家伸着头颈盼了好多天,还没盼到。

这天,忽然有两个人,吵吵闹闹地扭到衙门里来,喊着要告状。衙役出来吆喝道:“新老爷还没上任哩,要打官司过两天再来吧!”那两个人正在火头上,也不管衙役拦阻,硬要闯进衙门里去。

这时,来了一个骑毛驴,戴方巾,穿道袍,脸上全是络腮胡子的大汉,他嘴里说:“让条路,让条路!我来迟啦,我来迟啦!”小毛驴穿过人群,一直往衙门里走。原来他就是新上任的通判苏东坡啊!

苏东坡没来得及贴告示,也没来得及放号炮,一进衙门便坐堂,叫衙役放那两个告状的人进来。他问道:“你们两个叫什么名字?谁是原告?”两个人都跪在堂下直磕头。

一个说:“我是原告,叫李小乙。”另一个说:“我叫洪阿毛。”苏东坡问:“李小乙,你告洪阿毛什么状?”李小乙回答说:“我帮工打杂积下十两银子,借给洪阿毛做本钱。讲明不收利息;但我什么时候要用,他就什么时候还我。如今,我急等着银子娶亲,他不还我银子,还打我!”苏东坡问洪阿毛道:“你为啥欠债不还,还要打人?”洪阿毛磕头分辩道:“大老爷呀,我是赶时令做小本生意的,借他那十两银子,早在立夏前就买了扇子。想不到今年天气凉!这几天又阴雨,扇子放在箱里都霉坏啦。我实在没有银子还债。他就骂我、揪我,我在火头上就打了他一拳!”苏东坡听了,在堂上皱皱眉头,说道:“李小乙娶亲要紧,洪阿毛应该马上还他十两银子。”洪阿毛一听,在堂下叫起苦来,说道:“大老爷呀,我可是实在没有银子还债呀!”苏东坡在堂上捋捋胡须,说道:“洪阿毛做生意蚀了本。李小乙娶亲的银子还得另想办法。”李小乙一听,在堂下叫起屈来,说道:“大老爷呀,我辛辛苦苦积下这十两银子可不容易呀!”苏东坡笑了笑,说道:“你们不用着急,现在洪阿毛回家去拿二十把发霉的折扇给我,这场官司就算两清了。”洪阿毛高兴的抱来二十把白折扇交给苏东坡。

苏东坡将折扇打开,挑那霉印子大块的,画成假山盆景;拣那霉印子小的,就题上诗词,写好画好后,他拿十把折扇给李小乙,对他说:“你娶亲的十两银子就在这十把折扇上了。你把它拿到衙门口去,喊‘苏东坡画的画,一两银子买一把’,马上就能卖掉。”苏东坡又拿十把折扇给供阿毛,对他说:“你拿这十把折扇到衙门口去卖,卖得十两银子当本钱,去另做生意。”两个人磕了头,道了谢,心里似信非信,谁知刚刚跑到衙门口,只喊了两声,二十把折扇就被一抢而空了。李小乙和洪阿毛欢天喜地各自回家去了。

苏东坡“画扇判案”的事,一下就在民间传开了。自从东坡画扇之后,人们也学起来。因为这一种有画有字的“杭扇”,既可以取凉,又可以观赏,很受顾客欢迎,所以从北宋一直流传到现在。(文/刘典)

第二篇:古代幽默诗词故事赏析

古代幽默诗词故事赏析

书画 | 收藏 | 人文 | 心赏 | 茶道 | 香道 | 花艺 | 养生 |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彩云追月 纯音乐-素手云筝集

吟诗送贼郑板桥做县令时,居官清廉,关心百姓疾苦,后因得罪权贵,辞官回家闲居,过着靠卖书画为生的清苦日子。有天深夜,一个小偷摸进了郑板桥家,想偷东西。夜寒衾冷,郑板桥并未睡熟。他听到动静后,知是小偷光顾,便吟诵道: 蒙蒙细雨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

“梁上君子”是小偷的代称。小偷闻听暗惊,知道主人已发现了自己,不由蹑步不前。又听郑板桥吟道: 腹内诗书存万卷,床头铜钿无一文。

小偷一听,知道主家没有什么油水可捞,自认晦气,转身向外走去。这时,又听郑板桥叮嘱道: 出户休惊黄尾犬,越墙莫损玉兰盆。

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夜深赶富门。小偷听了,哭笑不得,只好仓惶逃走。

才华横溢的郑板桥,处变不惊,吟诗送贼,确实洒脱得很。古人作诗,绝大部分符合格律,像郑板桥这样的诗人,更是如此。但原文却多不符合格律,大概是原作者杜撰。今依格律改之。寿雨滂沱相传,扬州有位富绅陶员外,时年正值六十寿诞,特邀郑板桥来参加酒宴。谁知此日恰遇滂沱大雨,郑板桥难辞对方一片盛情,只好冒雨前去祝寿。人们正为天公不作美感到扫兴,见人称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应邀前来贺寿,顿时增添了几分雅兴,企盼郑板桥能有贺寿的上乘之作。于是,人们首推郑板桥写诗祝寿,主人急忙将文房四宝捧出。郑板桥见宾主盛情难却,便把纸铺展,当即笔酣墨饱地写了“奈何”二字。众人不解其意,只好窃窃私语。这时,又见郑板桥写下“奈何可奈何”,整句成为: 奈何奈何可奈何,主人见此句不伦不类,也不知道下句是什么,颇觉尴尬。真有点不知奈何,也奈何不得。正在众人惶惑之际,只见郑板桥面带微笑,续书道: 奈何今日雨滂沱。

滂沱雨祝陶公寿,寿比滂沱雨更多。至此,大家才明白过来,陶公更是大喜过望,连忙拱手称谢。郑板桥此诗可谓触景生情,别解有趣,随意挥洒,不落俗套,足见郑板桥才思敏捷。葫芦与瓢郑板桥于乾隆六年到山东范县任县令。此地有座崇仁寺,寺中有一年轻和尚,与对面的大悲庵的一个尼姑相爱。某日夜晚,当地乡绅将他俩扭送县衙,要求郑板桥严惩,以正乡风。郑板桥见两人不似轻薄之徒,便详细询问个中原委。原来,他们俩原是乡邻,从小青梅竹马,后因家贫被父母强迫出家修行,但内心里还是希望还俗成家,并知尼姑已经怀孕。郑板桥听了,深表同情。说道:“本县愿成全你们,如何?”两人一叠声地说:“愿意!愿意!”乡绅们表示反对,说如此处置,于理不容,有伤风化。郑板桥冷笑一声说:“僧尼结偶有伤风化,嫖娼宿妓反倒是风流韵事,岂不是颠倒黑白?况且,僧尼还俗自古甚多,武则天、杨玉环、朱元璋都曾出过家,之后还不是照样婚配?说罢,当场赋诗一首: 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桃。

是谁了却风流案?记取当年郑板桥。然后,当庭宣布,准许两人还俗,并由他资助、主婚,令两人拜堂,成为正式夫妻。诗写得风趣幽默,案断得合情合理,一时传为佳话。内容整编不易,认可付出请点屏幕右上角转发分享

第三篇:【原创】古代幽默诗词故事赏析183连载二十一

【原创】古代幽默诗词故事赏析183连载二十一

古代幽默诗词故事赏析

本博连载的《古代幽默诗词选载》内容大多出自由梁申威编著的《笑诗广记》及由马春阳、顾桐山编著的《奇对怪诗笑话故事》,其中,本博主根据史实对原作中诸多谬误之处进行了修正或增删,并加入了本博主的看法,故亦可作为二次创作,不当之处,欢迎各位博友指正。

【二十一】

【接上期】

拟古翻新

张岱,字石公,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西湖梦寻》等,清兵南下时,张岱寓居杭州,入山著书,文笔清新,时杂诙谐。当时时逢天旱,百姓以树皮草根为食。地方官吏却仍然搜刮民脂民膏,纵酒行乐。张岱对此十分愤慨,便把南宋林升讥讽朝廷苟安纵逸的诗《题临安邸》拿来,改造,以含蓄委婉的笔法,对苟且偷安、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予以辛辣讽刺。原诗为: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州。

张岱拟古翻新,将上首诗改为:

山不青来楼不楼,西湖歌舞一时休。

暖风吹得死人臭,还把杭州做汴州!

注:汴州-,今河南开封市,古称梁、汴,又称汴梁,简称汴,中国七大古都之一。

这是对贪官污吏、贵戚豪门的当头棒喝,表达了作者对腐败官场无耻行径的极端厌恶。其实,即便是现在,某些贪官污吏、贵戚豪门还不是依仗权势,对百姓巧取豪夺,自己却过着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生活?例如刚落马的***、徐才厚等一系列高官。

蛛网为喻

袁于令,江苏吴县人,明末清初戏曲作家,所作传奇《瑞玉记》,写明代宦官、权奸魏忠贤结党营私、设计陷害周顺昌等忠臣一事,极为详尽,加之曲辞工妙,优伶多喜排演。

一日,地方绅士商定演出《瑞玉记》,并邀袁于令赴官署观剧。到了演出那天,众人已先后到场,只有袁于令迟迟未来。在等袁的时间里,一优伶提议说:“剧中太监李实上场时,尚缺引子,请各位代作一曲,使全剧更加完整。”于是,众人各施才华,拟曲供挑选。正在这时,袁于令匆匆赶来,有人即向他告知优伶的请求。袁于令并不知众人已拟,只说:“我这就写!”说罢,当即操笔作《卜算子》一首:

局势趋东厂,人面翻新样。

织造平添一段忙,待织就,迷天网。

妙在以蜘蛛织网,喻奸佞罗织罪名,陷害忠良,句句双关,意在言外。众人读后无不叹服,悄悄地撕毁了各自的拟作。

薄情桃李

陈佐才,字翼叔,祖籍江西,归隐云南巍山,明末清初诗人,著有《宁瘦居集》。

诗人久经磨难,目睹时艰,心潮起伏,难以按捺,写诗云:

摘句寻章学腐儒,触机掩卷又狂呼。

眼前多少不平事,昔赠莫邪还在无?

“莫邪”,宝剑名,后人将“莫邪”、“干将”、“龙泉”、“秋水”等用作宝剑的通称。此诗抒发了作者欲挥剑砍尽人间不平事的爱国豪情。

在清朝“留发不留头”的淫威下,陈佐才不顾生死,蓄发明志,被时人称之为“义士”。他的诗歌正是这种威武不屈品格的生动写照。如题《枯竹》诗:

撑风老干坚如铁,几度凌霜不改节。

哪似薄情桃李花,须臾便与春相别。

以凌霜挺立的劲竹、凌寒怒放的梅花自况,以薄情桃李比喻那些见风使舵、投降变节的官员,予以无情地鞭挞,其爱憎是何等的鲜明,所用比喻也颇耐人寻味。

原诗第二句第四字为“风”字,犯重,今以诗格改之。其实,古往今来,在官场上,见风使舵者比比皆是,像陈佐才这样真正有铁脊梁的耿直官员,鲜有例外。

老僧吞蛋

破山明是明末清初四川的一位高僧。据说“破山”二字是“破山明”有感于江山易主,山河破碎而取。他毕生致力于宣传佛教,所建新都双桂堂,被誉为“蜀中丛林首”。

破山明还是诗人、书法家。新都桂湖古碑陈列室中,就有他写的《牧牛颂》:

善法堂前拟圣流,南山牧得一头牛。

我欲骑往西天去,又恐如来不肯留。

书法流畅中带疏狂,诗意通俗中含幽默。

民间传说破山明曾只身去见张献忠,请求他破城后不要屠城。张献忠故意取来一个鸡蛋,说:“你们出家人是不讲杀生的,今天你若将此蛋生吞下去,我就依你所请。”

破山明接过鸡蛋,二话不说,生吞了下去,边吃边念:

混沌乾坤一口包,也无皮血也无毛。

老僧带尔西天去,免在人间挨一刀。

据说,张献忠果然传令慎杀。

《牧牛颂》中,“泉”改为“山”字似更贴切;“如来”原为“西天”,犯重,今改为“如来”,因如来即代表西天。下联“免在人间挨一刀”,原文为“受”今改为“挨”字,则更显通俗。作为诗人,破山明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大概是被后人篡改了。骆驼咏

担当,原名唐泰,字大来,云南晋宁人,明清之际诗人、画家、书法家。他对那些依附权奸、争宠求荣的人一向鄙视,曾以诗明志:

老僧自有梅花骨,不肯将身伴牡丹。

担当的诗有弦外之音,画有景外之意。他七十九岁时,曾画山峦似倒伏之状,题云:“已近八十翁,老眼犹在画纸中。摸索不知反正,今日世界不曾翻转过来,歇不得乎?”故国山河之想,溢于书画之间。

担当的诗作,多反映他炽热的爱国热情。如《寄友》中:

如有赤忠凌碧汉,平声岂肯负千秋?

但他也不乏愤世嫉俗之作,如曾画《三驼图》,题画诗为:

叔驼仲驼与季驼,三个骆驼是一窝。

偶然相遇抚掌笑,直人何少曲人多。

借画骆驼,对那些奴颜婢膝者予以讥刺,其揶揄嘲讽的锋芒何等有力!

句中,“偶然相遇”原文为“偶然相逢”,失律,今按诗律改之。冷雨何妨

担当曾画一小品,枯干如铁斜伸,层林挺立如列,一人策杖仰望层林危峰,题诗曰:

僧手披霜色有无,千层林麓尽皆枯。

尚留一干坚如铁,画里何人识董狐?

“董狐”是春秋时晋国史官,以求实直言被誉为“良史”。此诗深刻地表达了担当愿作“画中董狐”的心愿。

《踏雪寻梅》原本是历代多有描述的题目,但在担当的笔下,却写出了这样的新奇独特的句子:

担头多酒雪已降,行行虚见老梅桩。

一枝两枝折不尽,呼童恨不连山扛。

另外一首题画诗又云:

冷雨何妨尽做冰?扶持原不用孤藤。

尽教路滑吾有足,踏破街头铁一层。

“冷雨”、“路滑”借指人世社会,“不用孤藤”、“踏破”之语,是作者愤慨与抗争的心声,表现了他倔强的性格。八满药方

傅山,字青主,山西阳曲人,明清之际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擅诗文,工书画,著有《霜红龛集》,他立志坚贞,终身不事清,曾写诗明志,云:

生既须笃挚,死亦要精神。

性种带至明,阴阳虽屈伸。

誓以此愿力,而不坏此身。

相传,有天傅山接到一张请柬,是清廷某官员请他前去叙旧,并为之诊病。此人原本是傅山的好友,两人曾共同起誓不降清,谁知后来此人竟违背誓约。傅山看过请柬,对此背信弃义之人非常气愤,哪里有心与他叙旧,更不愿为其诊病。于是挥笔为他开了一个“药方”,密封后交来人带回,一再叮嘱要病人亲自看过方可。

来人将“药方”呈给主子,这位官员拆开信封一看,里面哪里有什么“药方”,原来是一首《八满诗》。因清军来自满洲,故借“满”字嘲讽:

满洲衣冠满洲头,满面春风满面羞。

满眼河山满眼泪,满腹心事满腹愁。

其讥讽之意,溢于言表。该官员看过“药方”之后,不仅病情没有好转,相反更加沉重了。不久那人便一命呜呼了。

傅山之志可见一斑。

【待

续】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诚谢作者

第四篇:用智慧和幽默解决亲子之间的矛盾

用智慧和幽默解决亲子矛盾

http://.cn 2009年06月10日 08:39 《让孩子心灵强大》

有一次鲁鲁和他爸发生矛盾,闹僵以后,我两方劝都不起作用。我很生气,两个犟驴,我干脆不管了!

过了一会儿,鲁鲁过来说:“要不,我干脆打一会儿鼓吧!”我心中一阵感动。这孩子,别看他平时憨憨的,怎么想得出这样绝妙的主意!他知道他爸平时最喜欢他练鼓,一看见他打鼓就喜笑颜开。他既希望打破僵局和解,又不愿放下脸面道歉,他那小小的心眼,不知怎么想出了这个主意。

他开始打鼓,练习《 西班牙斗牛士 》。我在厨房伸头看了一下,他爸在书房,虽然没有表态,但身体已经随着鼓声有节奏地晃动,就差哼出声来。我知道,没事了。打了一会儿鼓,鲁鲁问他爸:“我打得怎么样?”他爸说:“去给我倒杯水。”鲁鲁把水端进去,他爸正在网上下棋,让他在一边看,两人开始议论棋局,不一会儿就乐呵呵的了。按照我们家惯常的情况,父子之间还会有关于这件事的对话,但通常会在事态平息之后,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进行。

这事让我很感动,也很感慨。在我都几乎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鲁鲁却这样不露声色地处理好了。

前天看了秋水长天的一个帖子,也是和儿子发生矛盾的事,她儿子小宝被她骂了一顿,去上学了,但却在校门口打了个电话给妈妈,说他挨了骂,心情很不爽,已经影响到上学的心情了。两人在电话中交流起来,最后妈妈道了歉,小宝高兴地上学去了。

这两件事的共同点都在于,孩子们不是被动地挨骂,忍着屈辱,在心中痛恨,那样虽然看起来是顺从了,似乎是尊重你,其实他内心里在反抗,我们得到的只是一个虚假的顺从而已。成人世界里许多变态扭曲,许多丑恶虚假,其实就是这样形成的。

鲁鲁和小宝都是用一种开放的态度在处理人际关系,用一种富于智慧和幽默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一点是远较我们这一代优秀的。相信今天他们在家所积累的经验,将来同样会用在社会上,我们所期望的和谐社会不就是这样形成的吗?对于他自己来说,这也是通向幸福人生的必由之路。

但是,这种性格和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民主的环境。高压下是不可能平等对话的,高压下的第一选择就是避害,他会本能地逃避,而不是迎难而上,主动去解决问题。这一点对于某些习惯用专制的方式管理孩子的家长,是一个启示。

下载解决财产纠纷的古代幽默判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决财产纠纷的古代幽默判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