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公开课教案)

时间:2019-05-13 02:12: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州园林(公开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州园林(公开课教案)》。

第一篇:苏州园林(公开课教案)

苏州园林

华山中学

胡玉婷

教学目标:

1、通过抓住事物特征的学习,能使多数同学体会出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

2、通过品味准确、生动的语言,能使部分同学了解到我国园林建筑的艺术成就。教学重点:

通过抓住事物特征的学习,能使多数同学体会出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准确、生动的语言,能使部分同学了解到我国园林建筑的艺术成就。课时: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国很多城市有它的美称或者是别称,比如说库尔勒被称为梨城(盛产香梨)、(因为桥众多而各具风格)桥城;昆明被称为春城(四季如春),那么大家知道苏州这座城市有什么美称或者别称吗?古典园林众多且各具风格,而被人们誉为“园林之城”。

苏州园林古朴典雅,精巧雅致,浓缩的自然山水,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杰出代表,苏州园林的各种美景被语言艺术家叶圣陶先生用文字的形式谱写出来,一经发表就好评如潮,那么他是怎么写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番。二:整体感知,分析结构

1、叶圣陶在文章的开头中说: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这一百多处的园林自然各个不同”。可厉害的叶老却在各个园林的不同之中找出了它们的共同点,那就是?

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我请一位同学来读这个句子,要求读出抑扬顿挫、读出重音。

明确:肯定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得到叶老对设计者的盛赞。

完美的图画

完美

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达到这一点容易吗?可是苏州园林却做到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设计者和匠师们讲究些什么呢?作者是如何在文章中具体说明这四个讲究的呢?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3)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4)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5)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6)难道就这四个讲究就“完美”了吗?

角落—讲究图画美(7)门窗—讲究图案美(8)建筑颜色—讲究色彩美(9)角落的布置

门窗的雕琢

油漆的调配

师:你看,叶圣陶在给我们介绍苏州园林的时候,抓住了“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个总特征,然后有总有分,还有主有次,极有条理的向我们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三、品味赏析

1、“完美的图画”是对苏州园林最好的评价。设计者和匠师们将自然天成的景色进行抽取、提炼、集中,创造出既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更具美感的图画来。可以说,图画美正是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的追求。以第四段为例,谈谈美从何来?(1)设计者和匠师们是如何让 体现出图画美的?

(2)作者采用了什么方式把苏州园林中 图画美介绍得这么清楚?

2、对这一段的分析同学们都做的很精彩。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请各小组在3——9自然段中,选择一个自然段,按照老师对第四自然段的讲解上台展示。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站在多个角度,欣赏到苏州园林一幅幅完美的图画,可见,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它的每一个局部,甚至每一个细部处处都注意到了图画美,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作比,目的在于始终强调苏州园林总的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说明文始终要注意紧紧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四、拓展阅读

叶圣陶老先生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我想不仅如此,叶老的这篇文章也是我们学习写作园林的一篇范本,那今天我们就用叶老交给我们的方法再来欣赏一篇文章《水乡周庄》。

五、布置作业

1、题目:我们的校园

提示:先抓住学校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的共同特点,先概述,后分说。字数为200字左右。

2、本周作文主题:写景。

要求:可以写自己身边的景,如、公园等,也可以写自己旅游去过景区。字数不少于600字。板书设计: 自然

说明方法

堆叠

完美的图画

表达方式

配合准确严密

第二篇:《苏州园林》公开课教案

《 苏州园林》教案

谢家英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文章语言,理解说明语言多样性的特点。

2、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借鉴课文写法,提高写作能力。

3、了解苏州园林美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欣赏并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采取问答形式复习上节课的文章结构内容。

教师适时板书:布局美、艺术美、映衬美、层次美、构图美、图案美、色彩美

板书:

(二)合作探究,从句子中分析苏州园林的美。提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归纳(1)、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2)、用词准确、精当、周密(3)、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4)、说明方法的使用

1、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强项,默读课文三至九自然段,最少找出两个句子加以分析。

2、小组交流:带着自己找到的句子,跟同学分享你的成果,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3、师生共同总结:

(1)由学生代表发言,教师适时归纳总结。

教师释疑归纳板书:布局美:作比较、打比方

艺术美:用词准确、作引用

映衬美:说明、描写、议论

层次美: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构图美:阶砌旁边、、、墙上、、、墙壁、、、图案美:用词准确、列数字 色彩美:用词准确、举列子

归纳:总的来说,文章的语言特点是:1.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2.用词准确、精当、周密。

3.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

4、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人说本文具有散文特色,正是因为作者在说明中运用了形象的描绘,自然、真切地再现了苏州园林的风貌使我们得到美的享受,油然而生眷恋之情。小结:本文的语言准确精炼而又生动优美,富有表现力,从中可以看出说明文的语言也是可以充满情趣的。

(三)总结全文。

1、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再现了它的美丽画面,显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2、配乐朗诵,欣赏课文,进一步欣赏苏州园林的美。

(四)布置作业。

小练笔:我们的校园

提示:先抓住学校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的共同点,先概述,后分说。字数为150字。

第三篇: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公开课

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

3、学习本文多样化的语言。

4、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清全文的结构布局。[教学难点]:

学习说明方法,领会描写句、议论句的作用。[教具准备]:苏州园林的图片、课件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罗曼·罗兰说过“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下面我们来看几幅图画,看看画面都美在何处?在发现美的同时,我们不仅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赞叹劳动人民的智慧。同学们听说过这样的诗句吗?“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也同样很美!那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先生去感受苏州园林之美吧!

二、整体感知:

1、请欣赏图片,试用一句话说出苏州园林美的一个方面。苏州园林美在,美就美在„„

2、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写苏州园林的总特点的句子:(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文章从哪些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总特点的?(为了达到这一标准,作者认为设计者和匠师从哪几个方面下了功夫?)

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三、品味图画美

自读课文3-9段,划出能具体表现图画美的句子,再读一读

5、鉴赏美

请你用所学的知识来鉴赏下面的图片(任选一张)。说说:美在„„

拓展训练。[学文与作文成为一体,意在指导学生注意作文的条理性]

四、试以“我的家”为题进行写作练习,要求不实写哪一处景或哪一件事,而从总的印象写起,引出对事物总的特点的概括,然后围绕中心多方面说明。

第四篇:苏州园林教案(通用)

苏州园林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州园林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苏州园林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和作者情况,正确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语言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合作交流这一过程,能够理清文章结构,提高文本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苏州园林的建筑特点,领略苏州园林的建筑美,学生能够激发起对我国园林文化的喜爱和欣赏。

二、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结构、品味语言的多样性。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反复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然后用激情的语言介绍苏州园林,它素有“园林之城”,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苏州园林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课前预习,找学生谈谈对叶圣陶的理解。

2在五分钟的时间内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总——分)。

(三)品析语句,合作交流

1文章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如何理解“标本”这个词在文章中的含义?

(1)写了苏州园林总体给人的映象和他的地位。

(2)标本的意思是标准、典型,在这里说明苏州园林就是我国园林建筑的典型,其他园林建筑都是或多或少地苏州园林的影响,体现了苏州园林的地位。

2阅读文章第二段,主用三个字概括本段围绕什么来写的?又是如何来展开的?

(图画美,通过四个讲究来展开,并且用“如在画图中”总结)

3文章第三到九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与第二段有什么关系?(同桌合作、交流讨论)

(3—6自然段写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远景近景与第二段一一对应,7—9段写各处细节之处的)

4三到九自然段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四人一组,展开讨论)

(不可以,这是按照总体——局部——细节这样逻辑顺序展开的)

(四)拓展延伸

播放苏州园林相关视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说明一下你最近去过的一个景点,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说明文

五、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教案2

课文内容分析:

作者叶圣陶先生以其精练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抓住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条分缕析地做了全面、深刻的介绍。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然后采用总分式的结构展开说明。首先总写其“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微观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

学情分析:

在统编教材中,七年级学生没有接触过说明性文章,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该文体。虽然如此,但是因为本篇文章为本单元第二篇课文,在此之前有《中国石拱桥》这篇非常规范的说明文,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的基本特点。且八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较好的整体感知的能力,所以本课作为说明文的教学应该不是难题。相对来说,学生对园林文化的了解和思考较为薄弱,应该作为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点,从整体到局部的多方面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把握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体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本文段首中心句的作用,学习作者文心周密,层次清晰的说明结构。

3领会园林设计者和建造的独特的审美意趣,理解作者对他们的赞叹之情,激发学生对园林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征,并条理清晰地突出特征的写作思路。

2领会园林设计者和建造的独特的审美意趣,激发学生对园林文化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苏州园林文化寻访微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说园林:由学生假期文化寻访说起,播放吴昱林微课。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从学生视角去看苏州园林,迅速拉近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

叶圣陶先生也有一篇文章来写他眼中的苏州园林。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位大家的眼中,苏州园林是怎样的。

二、自主学习读园林(一读明特征,二读知结构)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明确:

苏州园林具有怎样重要的地位?(明确: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作者看来,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作者认为,苏州园林是如何达到这个目标的?(四个“讲究”)

2跳读课文,抓住关键信息缩写课文。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在整体上讲究亭台轩榭的自然之趣,讲究假山池沼的自然之美,讲究花草树木映衬的图画美,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美。他们还在细节上注重每个角落的图画美,注重门窗的图案美,颜色搭配上的闲适美。

方法总结:抓住第二段中的四个讲究和3—9段中每段中的总起句,基本上就可以抓住全文的主要脉络。

明确《苏州园林》在结构上的特点:总分结构。先总写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然后从四个主要方面和三个细节上说明特点。

三、合作学习品园林之美

问题一:作者说,苏州园林的特点是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画。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问题:

你们可以从苏州园林中找到几幅画?

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图或者哪几幅图?

这些图画的美有不同之处?用一个词语准确概括出来(可以是文中的词语,也可自己概括)。

示例:亭台轩榭图——自然之美

假山池沼图——灵动之美(变化之美)

花草树木图——活力之美

花墙廊子图——层次之美

阶旁墙上图——图画之美

门窗——图案之美(简朴精细之美)

色彩——安闲之美

共同之处:以江南的自然为模范。体现了自然灵动之美,小巧精致之美,朴素安适之美。

问题二:小学里大家学过《故宫博物院》,很多同学也游览过北京的颐和园。你觉得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和苏州园林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

故宫博物院:规模宏大,对称结构,红墙金瓦,色彩浓艳。皇家威严。

颐和园:规模宏大,建筑、山、湖都是巨制

四、探究发现悟园林

1赞园?赞人?

作者从一个鉴赏者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他仅仅是为了表达对苏州园林的喜爱之情吗?

——对园林设计者和匠师的赞叹。

从哪里看出来的?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直追求的是……”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他们唯愿游览者……”

“……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月里,胸中有丘壑……”

2何人?何缘?

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建造者究竟是什么人,你们好奇吗?我们一起来看两则材料。

材料一:

沧浪亭,初建于北宋中期杰出的爱国者和文学家苏舜钦之手。苏舜钦状貌魁伟,慷慨有大志,欧阳修认为他有宰辅之才。政治上支持范仲淹等人的庆历新政,因此深为朝内保守派所忌,后遭弹劾,削职为民,闲居苏州。于是买水石作亭,取“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命名为“沧浪亭”,为读书会友之所,时发愤懑于歌诗,其体豪放,往往惊人,一时豪俊,多从之游,诗文名满天下,被誉为开有宋一代诗风者。

材料二:

拙政园是嘉靖时的御史王献臣和挚友文徵明共同设计营构的。借《闲居赋》“拙者之为政”句意取名为“拙政园”。

王献臣,字敬止,号槐雨,为人疏朗峻洁,博学能诗文。为官古直,不阿法,敢于抗中贵,时有“奇士”之称。因受东厂特务的诬陷连遭贬谪,愤而弃官回归故乡苏州。

文徵明是诗文、书、画“三绝”的巨匠。自明中叶到清代,文徵明成为文人画家普遍敬仰的宗师。他的书法清劲秀美,洒脱而有韵度,工行草书,尤精小楷。诗歌风格清新妍雅,有《甫田集》,收其700余首古、今体诗。文徵明不仅才艺冠代,而且人品峻洁。他和王献臣志趣相投,绘制了拙政园31景图,每个景点都配有诗一首,并亲撰了《王氏拙政园记》一文。

小结:中国古代没有专职的造园师,苏州园林是园主、诗画家和匠师合作的结晶。这些园林的主人们都是“学富五车”之辈,造园就是为了既在城市里享受丰富的物质供应和服务,但却又向往自然山林的闲情逸致,于是凿池堆山,营建亭榭,莳花植木,以自然山水为楷模,用种种造景手法构成引人入胜的景象,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五、拓展反思说园林

提示:可以从文章严整的结构对自己写作的启示方面说,也可以从苏州园林独特的文化内涵说。

苏州园林教案3

一、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3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其中,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和从反复诵读、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教学难点。

教学步骤:

一、激趣以导入

多媒体投影课前大家搜集的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师生边欣赏边交流感受,通过创设情景,激发起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学习。

二、披文以感悟

1组织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请同学们谈朗读课文后的发现、感受,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3巧妙过渡,研读第二段。

三、合作以探究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的三至六段,合作探究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要求大家边读边标画关键句,并尝试在课本空白处做旁批。

重点学习第五、六段,通过反复诵读,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叶圣陶先生已经把四个“讲究”介绍的很清楚了,苏州园林的“画意美”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为什么还要写7、8、9、10段呢?去掉行吗?同学们自由朗读这四段,思考交流。

四、巩固以拓展(含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对本课的收获、感悟。

2拓展延伸,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

⑴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00字左右。

⑵说明一幅画。(提示:可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介绍。)

附:板书设计

13苏州园林

叶圣陶

讲究:布局、配合、映衬、层次

处处入画

注意:角落、门窗、色彩

二、教学过程:

《苏州园林》教学实录

伴着优美的古筝曲,多媒体投影课前大家搜集的苏州园林的图片(波形廊、海棠春坞、涵青亭等),师生边欣赏边交流感受。

生1:难怪大家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呢!苏州真美!

生2:我还看过这样一句话“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真是令人神往。

师:的确,凡是游览过苏州园林的人,没有不为苏州园林典雅别致的造型,处处入画的设计赞叹不已的。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22岁之前一直生活在苏州,他不仅对苏州园林有着深厚的感情,还有着深入的研究。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叶圣陶先生的介绍,一起走进苏州园林。

师: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

生:(自由朗读)

师:请同学们谈一下对本课的收获、感受或疑问。

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生1:读了课文我知道了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多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不同凡响。

生2:苏州园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生3:苏州园林的建筑绝不讲究对称。……

生4:老师,第四段中作者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为什么说“不仅是技术”?

师:你问的很好!那么,“艺术”与“技术”有什么不同呢?

生讨论后回答:“艺术”富有创造性,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技术”只是操作方面的技巧。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所以“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师:你从哪里看出“假山的堆叠”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生:“或是……,或是……,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生:我想请教大家的是,第一段中“标本”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呢?

生:典范、代表的意思,或观摩的样本。

师:你回答的真好!窥苏州园林之一斑,就可见各地园林之全豹!

那么,苏州园林凭什么能成为中国园林的标本呢?

生(齐说):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师:这句话中哪几个词语需重读?为什么?

生:“务必”、“无论”、“哪个”、“总是”需要重读。作者用这些词语来强调设计者和匠师们一定要追求使苏州园林达到处处入画的效果。

师: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师:为了达到处处入画的效果,设计者和匠师们真是自出心裁,匠心独运。那么,此处四个“讲究”能否颠倒次序呢?

生小声讨论后回答:不能。因为这是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写的。而且这四个“讲究”概括了下文分说的主要内容,分别与3、4、5、6段一一对应。

师:这篇课文像是一把钥匙,给我们打开了苏州园林的美的奥秘之门。下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的三至六段,看看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要求大家边读边标画关键句,并尝试在课本空白处做旁批。(生自由朗读,讨论交流。)

生1:为了追求自然之趣,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绝不讲究对称。作者运用作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生2:第四段,作者先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有“自然之趣”。再写池沼,先说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池沼形形色色,各具特色。

师:作者对假山与池沼的这段介绍优美生动。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最好的同学朗读本段,同学们闭上眼,仔细听,仔细体会。(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通过朗读,一系列鲜活的景物都在我们面前浮现了出来。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生1:我仿佛看到宽敞明净的池沼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粼粼的波光,各具特色的小桥伸向远方;桥下水里有金色的小鱼和各色的鲤鱼在欢快的游动。

生2:我仿佛看到小鱼们有的在水底悠闲的吐着水泡,有的在密密的莲叶间追逐嬉戏。极目远眺,一层层碧绿的莲叶挨挨挤挤,一朵朵白色的、粉红色的荷花亭亭玉立,真是“如在画图中”了。

(学生们热烈的掌声响起。)

生3:我仿佛看到曲折蜿蜒的河道旁,有一座玲珑的亭子,它四角翘起,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

师:同学们说得太精彩了!我都要沉醉在这如画的山水间了。那他们是如何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的层次”呢?请大家继续交流自己的感受。

生: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作者采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介绍了设计者和匠师们注意高树与低树、落叶树与常绿树、季节不同的花树的相间映衬,栽种中式的藤萝、不栽宝塔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行道树。

师:你认为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最能传达这种“画意”美呢?

生1:“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的“俯仰生姿”最为传神。仿佛是一对母子:孩子仰着小脸,天真地看着妈妈;妈妈低着头在温柔的向他说着什么。

生2:“盘曲嶙峋”很有表现力,让人一下就想象到藤萝的古老苍劲;“珠光宝气”让人感觉到花开时的热闹与生机,仿佛成了一位美丽雍容的贵妇。“有两个园子里……”这两句是用的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生3:为了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他们在苏园里安排了“镂空的花墙、无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镜子……”这样做达到了避免一览无遗,增加景致的深度、层次和观赏点的效果。

(投影苏州园林中“镂空的花墙、无所依傍的廊子”。)

师:这一“隔”、一“界”、“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设计的确巧妙极了。我们家乡的小小“清怡园”也是借鉴了这样的理念。

生:老师,杜甫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是不是也体现了这样的理念呢?窗子本来是起阻隔作用的,可是推开窗户,西边的山岭,皑皑的白雪,尽收眼底,反而别有洞天,别有情趣了!

师:你能用刚刚学过的知识解决新发现的问题,真了不起!大家看,写到这儿,叶圣陶先生已经把四个“讲究”介绍的很清楚了,苏州园林的“画意美”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为什么还要写7、8、9、10段呢?去掉行吗?同学们自由朗读这四段。

生朗读后讨论回答。

生1:不能去掉。苏州园林大处十分讲究,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小处也没有忽视,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彩绘也“自出心裁”,更进一步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处处入画”。

生2:我最喜欢第7段“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中的“补”字。写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细心和匠心独运,而且巧妙地照应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一句。

生3:结尾作者说“可以说的不止以上这些”说明苏州园林美的地方还很多,是设计者和匠师们用智慧和劳动给游览者带来美的享受,应该感谢他们。

师:对,这也正是作者写作本文的“深眷”所在。的确,苏州园林值得我们了解的还有很多很多,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要我们亲身去体验、用心去品味。我们也要感谢作者,是他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条理清晰的说明让我们领略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为我们揭示了苏园美丽的奥秘。

三、教学反思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诗。中国园林更是极富传统文化意蕴的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所以我认为本课不仅要教会学生学说明文,还要让学生学会用鉴赏者的眼光来看园林,扩而大之会看传统艺术,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和保护祖国文化的感情。《苏州园林》虽然是“谈”苏州园林,其体裁是说明文,但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很有一种“画意美”,因而我认为教学本课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感受苏州园林的画意美,体会文章的语言美。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苏州各名园的图片和资料,并加以简要生动的文字说明,在班上展览;课上则通过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感受苏州园林“处处入画”的特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潜能,传统说明文学习时的单调、乏味一扫而光,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唤起了他们对祖国美好风物的热爱,也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本课的教学中,我没能及时抓住契机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的“主人翁”的地位还可以有更充分的体现。新课改,新课堂,给每一位老师的启发是多样的,也是深刻的。它对每位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参与者”的责任更重了。

苏州园林教案4

[教学设想]:

一、本文着笔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有很强的概括性,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中总说和分说的自然结合,是教学的重点。

二、苏州园林的总特点就是画意美,教学时应尽可能将有关文字还原成画面。

三、本文以说明为主,有时也穿插使用了议论、描写等多样化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学时应适当分析,这是教学难点。

四、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领会,认真辨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查字典等有关工具书,掌握生字的字形、读音,了解文中部分字词的意义。学习本文多样化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

[教学重点]:

一、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理清全文的结构布局。

[教学难点]:

学习说明方法,领会描写句、议论句的作用。

[教具准备]:

苏州园林的图片、课件

[教学要点]:

1、把握苏州园林的总特征。

2、理清说明顺序。

3、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

粗读课文,抓住本文的说明中心,划分课文段落,借助工具书弄懂生字词。

二、导入新课: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美在西湖,苏州美在园林,那么苏州园林究竟魅力何在呢?让我们伴着清雅的古筝曲,一起来欣赏一组苏州园林的图片,感受一下苏州园林的美趣。

三、课件显示图片欣赏,请同学们说说看图片后的感受。

[感受苏州园林的美趣,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1、图片介绍了哪些园林?

(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苏州四大名园)

2、说说你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鼓励学生运用诗句)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感受画意美的同时,把握苏州园林的总特征,理清文章说明的思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请同学们听听叶圣陶对苏州园林的评价,看看叶圣陶先生跟你们有没有同感。

[幻灯出示思考题]:

1、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用一句话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的?

3、作者分项概括,又从四个方面体现以上特点,是哪四个方面?

4、课文余下部分又介绍了什么?

5、结合是上述问题,标明全文说明顺序。

(电脑播放课件:苏州园林的相关图片、原文文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自由发言。)

五、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将朗读训练与学生个性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信、有主见。]

1、结合图片,用语言再现苏州园林四个“讲究”的图画美。

(学生分小组合作,教师提供相应的图片、音乐,小组推荐代表表演,师生共同点评。)

2、文中优美的句子很多,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3、从文中你领会到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学生自由发言)

六、质疑问难。

[提倡学生有发问精神]

(鼓励学生敢于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寻求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

七、拓展训练。

[学文与作文成为一体,意在指导学生注意作文的条理性]

试以“我的家”为题进行写作练习,要求不实写哪一处景或哪一件事,而从总的印象写起,引出对事物总的特点的概括,然后围绕中心多方面说明。

板书设计:苏州园林——叶圣陶

总印象:标本影响

苏州园林教案5

一、设计原则

设计理念: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能力,还要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语文逻辑思维能力——在信息收集和大量的材料整合中善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设计思路:,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由动态的体验感受为主逐步达到个性化鉴赏。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人与自然”。要求是亲近自然,感受人文。因而本课的设计思路是:

欣赏审美苏州园林———体味感悟祖国语言——诗意畅谈园林风光

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与课文学习相配合。主要采取阅读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探究法,注重自己体验感受法,收集处理信息法,质疑提问法,讨论解决问题法。

教法:引导法,创设情境法,朗读探究法,品读感悟法,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自学法,运用百度搜索法,及想象体验法。

二、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风貌和艺术成就,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

2、了解苏州园林的总印象和总特征,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通过反复朗读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增强热爱母语的感情,领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多样性、准确性和生动性。

3、从环境保护和建筑遗产的保护的角度谈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图画视频等观赏中体味苏园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内涵。

三、教学重点:

(在写作技巧方面,从这篇文章可以学到一些什么?”我就告诉他们:介绍任何一件事物总得抓住这件事物的特点,这篇文章就是抓住了苏州园林的特点来写的——叶至善)

1、《苏州园林》是一篇准确地把握了客观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因此领会作者的说明事物特点和语言特色应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

2、通过阅读感悟,百度搜索,交流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和动脑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习惯。

四、教学难点:

苏州园林闻名中外,林林总总,设计者与建筑者争奇斗巧,别出心裁,因此异彩纷呈,特色鲜明。本文作者牢牢把握住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这一特征,从

总体到局部到细部分别介绍,顺畅自然,通俗易懂,不仅展现了深厚纯熟的文字功

底,更显示了作者至臻至美的语言表达和艺术构思。

因此本文的难点就是复杂事物如何抓住说明特征和如何运用语言艺术来说明的。

五、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本文是苏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位于全书第21课,是一篇说明文。本篇教材着重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阅读说明文首先要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其次了解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其准确的说明语言。因此,作为“人与自然”的起始课,本文有着重要的地位,学好本文,对学习其他课文起着很好的导向作用。

学情分析:前面已经学过《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巍中山陵》《凡尔赛宫》等建筑说

明文,所以学习本文应轻松些,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不同,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去感悟、阅读,思考。让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本节课的任务。

教具准备:每生一台可上网电脑

学生准备:搜集和“苏州园林”相关的材料。

六、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1激情导入,诱发兴趣

师导入情境:“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冠江南。”苏州园林,闻名天下,誉满全球。苏州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吴王夫差的馆娃宫,距今约二千四百年,是苏州的第一座园林。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全城的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艺术风格。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

请同学把你们从百度搜索到苏州园林图片、视频或其它知识介绍给大家好吗?

学生可以将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介绍给大家。也可以告诉大家百度网址,或搜索的关键词直接进入其中。

(二、)交流探讨,重在激发

师顺势而导: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然后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1、生字词是否会写

2、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你知多少?

3、本课内容的整体把握(本课主要写什么?如何写?)

4、你认为本课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教育的艺术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用爱心去帮助一个人。

教师可以参与,但不要把我们认为的标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百度搜索,得到更多更好的解读。让学生各抒己见,允许学生各执一词,这样收获也许更多。

(三、)突出重点,直击难点

在前面的讨论中,学生已经把很多问题暴露出来,很多重点已经涉及到,难点也在进一步酝酿当中。

本课的重点在教学目标2和重点1和难点当中说的很明确,但怎样让学生掌握确实不容易。因此我认为这样做更好一些。

1、重难点呈现

让每个小组将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或者意见分歧的问题报出来。让全班同学在一起讨论解决。

我想这些问题作为本课的难点很贴切,这些肯定是学生敢兴趣的问题,而且经过小组讨论还是问题,一定有难度,再让全体同学从互联网百度搜索寻找答案,应该很快得出结论,即使答案五花八门,教师尽量不要说出答案,如果学生还是得不到满意答案,直接进入下一环节。

2、热点追踪

到底是什么问题难倒本班这么多高手。

再读课文,回归重点,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课文相差太远,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继续上网搜索或实地考察,也许有些问题是考古学家或科学上的难解之迷,那么恭喜你提出这么有深度的问题,你已经成功了一半。

师引导1:本文是建筑说明文,根据你学过的说明文能否归纳或总结得出本文的园林特征呢,这种特征又是在文中如何进一步表现的呢?

学生会通过互联网百度搜索马上得出正确结论。但理解还不够深刻。教师可

以出示相关课文内容或百度视频让学生说说你读到的或看到的是否具备这种特征。如果说的很好很贴切,就说明是真的理解了,如果说不出来也不要着急,进入下一个向导。

师引导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给你的感受是什么?用一两个字来描述一下,再从课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或语段读出来,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谈谈自己的阅读感悟,适当的作出一些分析。

学生应该能说出一些,分析一些好的句子或语段,如果有学生还是说不出来,请保持淡定,继续下一个向导。

师引导3:说到住房,大家都很熟悉,你希望将来入住什么样的房子和小区呢?你认为苏州的园林城市适合居住吗?请分析园林城市的优越性在哪里?

学生通过百度搜索回答,也可根据自身经验回答。

教师鼓励学生回答,答案越新奇越好,越有创意越好。

师引导4:我们详细读完了课文,请你说说让你设计一个园子,或者建造一个自己居住的府第,里面放些什么好呢?怎么放才能吸引人的眼球呢?

到这个时候,正是学生内容丰富具体,思想活跃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探究发现,然后写出来或画出图纸来。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并说出自己的构思和创意,教师的赏识一定要具体、惊异、夸张的表现。如学生通过搜百度索说出的(1)房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2)以“假山秀水”为核心(3)光影变化中的园林(4)四季更叠的园林(5)苏园、颐和园、凡尔赛宫综合大花园等,虽然也不奇怪,但一定要鼓励。

3、重难点突破

师引导: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这些园林集中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巧夺天工,争奇竞秀,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正好作者青少年时期生活在苏州,因此对苏州园林有着深深的眷恋,正因为这种深厚的感情和对苏州园林的熟悉挚爱,才写出了生动而又极尽苏州园林特征的文章。通过课文我们不仅领略到园林的风采,还欣赏到苏州园林视觉的美、和谐的美、惬意的美。要用语言描述这种形象和非形象的审美感受,需要深厚的语言功力。

第五篇:苏州园林教案

公开课教案

课题:《苏州园林》 开课人: 课时:第一课时 开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积累“轩榭、败笔、邱壑、嶙峋、镂空、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

2.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3.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2.划分结构层次,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明确说明顺序.3.●教学难点

4.难点探究,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设计多媒体显示“苏州园林”美景。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距今约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

二、作者及相关资料介绍

多媒体显示:

1.叶圣陶

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2.苏州园林简介

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多媒体同时显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苏州园林图片,如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花墙廊子等。

2.教师检查预习,强调重点积累的词语。

多媒体显示:

(1)辨明字音:

轩榭(xuān xiè)池沼(zhǎo)邱壑(hè)

模(mú)样

重峦叠嶂(zhàng)相间(jiàn)嶙峋(lín xún)庸俗(yōng)

镂(lòu)空 蔷薇(qiáng wēi)

(2)辨明词义,并造句

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重峦叠嶂:重重的山峰,层层的峭壁。

造句略

3.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请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教师提示(多媒体显示):

文章是从_______角度,抓住______________的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苏州园林的。

角度:

A.建筑学

B.园林历史

C.导游

D.欣赏者

特点:

A.苏州园林总的特点

B.有代表性的园林

学生明确:文章是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的。

四、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说明要点及说明顺序

1.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地位及特点。

第二部分(3~9)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

2.把握作者的说明顺序。(1)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介绍作者的说明顺序。(2)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明确: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

(3)以第4段为例,探究局部说明顺序。

①学生齐读第4段。

②选一位同学介绍本段的说明顺序。

明确:本段先写假山堆叠的艺术,或重峦叠嶂,或竹木掩映,游人远望有观赏古代名画的美感,攀登则有如身在山中的实感。次写池沼和其他景物的配合,或河上两桥相望,各呈异彩;或石头花草,随意点缀,无不皆美。再其次又写池沼中还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活泼戏耍的游鱼,充满生气。“图画美”贯穿整个段落。

五、难点探究

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从课文中找出几处例子加以简要说明。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

六、课堂练习

精读文章第6段,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此段的说明要点。

2.“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艺术效果是如何形成的?

3.园林内装镜子,请用物理学知识对这一设计依据的原理及产生的效果作简要说明。

明确:1.这段话的说明要点是花墙和廊子的特点。2.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因而形成了“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艺术效果。3.装镜子是运用物理学光学中平面镜成像原理,通过反射,层次加多了,景致更深了。

七、布置作业

1.课后了解有关说明方法的知识,简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复习《中国石拱桥》《桥之美》,找出两文中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教学反思

我觉得这堂课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能在分析文章结构顺序时,适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里的重点词句,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讲解比较详尽、到位。利用多媒体配合教学,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更利于理解说明文的内容。课件里的图片丰富,且基本上能配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从图片中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但这堂课也有不足之处给就是学生读书的时间还是太少。《苏州园林》是一篇美文,应让学生多读,在美读的过程中领略苏州园林的美。可我老是怕时间来不及,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过于仓促。另外我还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结合课文和图片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苏州园林的美。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和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但是,我又犯了同样的错误,给学生想和说的时间不够充分,致使学生说出来的东西不完全符合要求。

李莲增

2014年11月26日

下载苏州园林(公开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州园林(公开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州园林》教案

    13 苏州园林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积累词语;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

    苏州园林教案

    沭阳如东实验学校初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课题:《苏州园林》授课人:陈怀龙 审校人:徐银花备 课时间:2012年11月26日 目标定向: 1.了解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宅第园林建......

    苏州园林教案

    【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主备】王海峰李淑慧 【审核】 【总课时】 第一、二课时【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

    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 2、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 【教学重点】 要准确抓......

    苏州园林 教案

    苏州园林 叶圣陶 教学目标: 1、了解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2、学习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理解课文说明语言多样性。 教学......

    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识记生字 2 了解说明对象及对象特征。 3 理清本文的结构及顺序。 4掌握说明方法。 5欣赏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过程......

    《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 [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2、情感目标: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

    《苏州园林》教案

    《苏州园林》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2.品味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3.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4.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