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学习叶圣陶先生对《一张画像》的修改方法。
(3)学习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叶圣陶先生修改中学生作文这件事中受到启发,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的重点是从本文作者的切身感受中体会认真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本课的难点是理解作者三次提到绿绿的爬山虎的含义。
课前准备
1、收集叶圣陶和肖复兴两位作家的资料。
2、收集爬山虎的图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学生学习生字的情况。
2、初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一)提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课文第一部分,想一想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一张画像》这篇作文的。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同时在书上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2.学生按要求自学,讨论:课文中是怎样讲叶圣陶先生修改作文的?(先让学生把有关的内容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是怎么改的,这样改好在哪里?)
(叶圣陶先生修改的非常认真,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注意用字的准确性,句子的规范化。)
3.作者翻到那篇作文,为什么一下子愣住了?
(一是作者自以为作文写得不错,没料到自己的作文存在很多毛病;二是作者没料到蜚声国内文坛的大文学家竟会如此认真修改一个小毛头的作品;三是作者没料到叶老这样认真。)
4.作者从修改中认识到了什么?
(作者不仅看到自己文的种种毛病,也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
5.看资料袋《一张画像》的修改稿。
(1)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进行学习讨论。
(2)集体讨论交流、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意见和自己的体会、着重引导体会以下几处修改,分别用了什么方法进行修改。
①可却用词重复,所以删去却字。
②口里还不住地呐喊,不真实。因为画面上是不会呐喊出声音来的,改为从口里还吐出几个字来就和画面一致了。
③还不停地给他讲着,不大符合上课时的实际情况。将不停地改为悄悄地就准确了。
④原来拿画的正是王老师表达不准确,因为王老师不可能单单拿那张画,拿的只能是那本画着画的课本,所以把画改为几何课本
⑤删去重复啰嗦的词句,使语言简洁明了。
(用六个方法进行修改。
1、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
2、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
3、把长句断成短句;
4、删去重复啰嗦的词句;
5、增添一些词句,使表达的意思更清楚更完整;
6、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
6.看了叶老先生修改,我们很受启发。肖复兴也很受启发。比较一下,是我们的感受深,还是肖复兴的感受深?(是肖复兴的感受深)这是什么原因呢?能找得到吗?(找出我真的从中受益非浅,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读一读。)这句话你们懂吗?(教师析书受益非浅,受到教育非常深刻。隔岸观火,比喻看别人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身临其境是亲自经历那个事情的意思,再让学生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因为叶圣陶先生修改的别人的文章,正是我自己的文章,所以受到的教育特别深刻。)
(二)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见面后,叶老先生给作者又是什么印象?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平易近人,从叶老让孙女叶小沫在门口迎接,要作者到他家做客,叶老在门口等候、握手、亲切的交谈可以看出。)
(2)勾画出课文中几次与叶老的谈话和谈话的内容。
(共三次。第一次说: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理科的书第二次说: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不搞清我们的历史更不行。第三次说:是的,那是前几年写的呢!)
(3)请同学们谈谈对叶老的三次说话的内容的理解。
(第一次,告诉作者爱好文学的人要知识渊博。
第二次,告诉作者爱好文学的人要学好历史。
第三次,告诉作者写作要真实、要能反映现实的生活。)
(4)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①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我通过这件事知道了,做一个作家应该有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品,像他那样真诚质朴、平易近人。写文章也应该像叶圣陶先生那样,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情,因为当时肖复兴才15岁,还是个孩子,他对问题的认识还不可能很清楚,所以课文中说是好像知道了模模糊糊懂得了这样讲是恰如其分的。)
②在我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意思是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留在自己的脑海里。)
10.朗读全文。
三、总结、扩展
1.教师简单小结、深化认识。
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修改作文这件事,对肖复兴的成长影响很大,后来肖复兴成了著名的作家,写了许多好文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于1992年,离1968年20多年了,还写得那么具体形象,就像刚刚发生的事情一样,这也说明了这件事给作者留下的印象太深了。
2.读全文,说说学完这篇课文的体会。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小练笔:文中的叶老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五、板书设计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用词不当
长句改短 一丝不苟
批改作文 调整顺序平易近人
重复啰嗦
错别字、标点
教学反思:
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教学过程中,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寻新知,我设计了下面各个环节开展教学。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
为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为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引入新课时,我以学生置疑为线索,改变了以往谈话导入的做法。利用叶圣陶先生是怎样评肖复兴的习作的这个问题作为引入新课。目的是通过这个问题来完成这一段的教学内容,进而引出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习作的。
第二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国标版四年级上册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比较多。这样的文章对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很有难度。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不容易理解,对文中所表现的叶老关爱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基于此,我想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感受叶老认真的态度,以及对下一代的关爱就是教学难点。感受叶老的人品和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就是教学重点。教学中力图通过抓住文章“借物喻人”体裁特点,以多种形式的读,不同内容的对比等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出“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思路,初步理解课文中描写爬山虎的句子。教学重点:
1.以读为主线,让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为第二课时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篇读——抓住主要人物
1.要求:请大家读一篇文章,打开课本126页,看看谁能通过这次读书,读出这篇文章写的是谁?
2.操作:学生自由读课文。
3.汇报: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肖复兴
叶圣陶
4.交流:遇到哪个字不会读,可以查字典、或向他人请教,难读的句子,读给同桌听,请同桌帮忙帮忙。
5.评价:重点评价学生的读书效果,意在激励、提示有效的读书方式、方法,让学生在读书学会读书。
二、二次读——了解主要事情
1.要求:请同学们再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重点写谁,做了什么事?
2.操作:学生自由通读全文,读完后,用笔画、圈相关文段,归纳“谁 做了什么事” 3.汇报:学生汇报:谁 做什么?老师板书。
4.评价:从“带着思考去读书,读书效果就会好”的角度评价学生的读书行为及效果。
三、三次读——了解主要内容
1.要求:让学生默读课文,提示学生关注两个问题,一是人物,二是事情,读完后,老师再提问。
2.操作: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读完后,教师提问:谁能用老师板书的内容连起来说一句话?
3.汇报:学生汇报。
4.评价:依然重点评价学生的读书效果,让学生谈谈怎么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四次读——推敲文眼,读“爬山虎”文段
1.疑问:文中,主要写的是叶圣陶修改我的作文,请我到他家做客,为什么课文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题目?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到“爬山虎”? 2.操作:学生找出相关文段,读读。个别读。
3.评价:重点评价学生读得是否正确、流利,并在指导学生朗读中让学生学会如何才能读得正确、流利。
五、五次读——读写生字词
1.要求:板书“会读、会记、会写、会用”的生字词学习目标。通过与同桌合作,自学生字词。
2.操作:先自己读生字,读给同学听,落实“会读”。同桌互相交流怎么识记生字,落实“会记”。选一两个“最拿手”的字来写,写好后在小组里交流“写得最漂亮的字”,并请两个同学上黑板来写,落实“会写”。结合课文,在小组里说说一两个自己能理解的词语,落实“会用”。
3.汇报:以“A”组点名“B”中某个同学的形式来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的情况。4.评价:从学习方式、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六次读——让“爬山虎”与叶老融通 1.要求:集体朗读课文,再次检查读书效果。朗读时关注两个地方,一是叶老说的、做的、想的句段,二是描写爬山虎的句段,想想,爬山虎与叶老有什么联系? 2.操作:学生朗读,教师适时提示叶老说的、做的、想的句段和描写爬山虎句段。3.问题预设:下节课,让我们再深入研读课文,让“我”带着我们,走近叶老,体会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叶老邀请“我”到他家做客,又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板书: 片绿绿的爬山虎 人
肖复兴
叶圣陶 事
写
获
修改
做客
邀请 物
爬山虎
第二课时(略)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2.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3.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教学重点:
1.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
二、回忆内容,深入理解
三、整合课文,解决问题
四、拓展延伸,总结课文
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我从我的思考、设计与课堂实践效果三方面来反思。
(一)我的思考:
1.阅读课堂教学,我们“有效”的面,是面向个别学生、少数学生、还是全班学生?是某个教学环节的参与,还是全程参与?(面向全体学生,即课改的理念“全员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
2.如何落实“有效”的面?重点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还是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要扮好自己的角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要体现在学习行为上——“听、说、读、写、思”)
3.课堂上的学习行为,最终的落脚点在哪?对行为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学习方式,合适、有效的学习方式,才可能带来学习效果的“有效”)
(二)我的设计:
三个教学内容,一是初读课文、二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三是生字新词教学。这节课,教学重点是如何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确定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三、四年级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是这样表述的——“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我这样来理解这个目标要求。首先“能初步把握”是一个目标,要求不高。从“能”字来看,学生应该通过学习,初步形成这种能力。
2.教学策略:确定了“整体感知文章主要”这个教学内容,明确了“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个目标,我采取的,就是分解问题、分步解决、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的教学策略,把如何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分解成三个问题“课文写什么人?”“课文分别写了这些人的哪些事?”“这些人中,谁是主要人物,这些事中,哪些是主要事情?”
3.教学方法:让学生有目标、有层次、充分地读书,所以就有开篇读——找出人物,二次读——找出事情,三次读——确定主要人物、主要事情,四次读——推敲“文眼”,选读“爬山虎”的文段。让学生“读书”就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把“大”内容,分解成几个“小”内容,让学生逐步感知,然后根据同学们读出的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4.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方法,完全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具体的学习方式,这节课上,我设计的学习方式主要有:1.读书,每一次读书,只提一个要求,只解决一个问题。2.交流,每一次交流,必先有前面读书思考作准备,全班学生必须处于“倾听”状态。最为明显的,就是让学生在小组里,用板书的内容说一句话,然后才全班交流。在小组里先交流,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全班交流,有“倾听”的保证,也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3.让学生以“读、听、说、思”为主的学习方式。
5.具体措施:要保证这些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或者说保证学生学习更有效,我首先认定:课堂有秩序、教学步骤明确,教学目标要循序渐进。所以,我采取以下策略:1.课前约定,课前与学生“三约定”,一是学会倾听,二是要真诚,三是小组合作。上课时,如果发现学生不注意听或听得不专心,我就让学生看黑板上的“约定”,以此提示,学生很快进入状态。2.任务驱动,每一次小的教学内容,都让学生明确,就是让学生清楚要做什么,就是前面提到的如“每一次读书,只提一个要求,只解决一个问题”。3.激励机制,引入小组竞争机制,比如在分小组学习生字这一环节,就让某小组的人来点名让某个小组某个人来或读、或讲、或写。4.评价推动,每完成一个教学任务,老师就针对学生有效的学习状态、有效的学习方式进行评价,以推动下一个教学任务。5.方法助动,交给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读、记、写、用”,简单明了,易于操作。
(三)实践效果思考:
怎样的课堂才“有效”?我们不是专家,我们也没有掌握一套科学、完善的评估系统,我从这几方面考虑,请大家给予评价。
1.教与学的用时,是老师教的用时多,还是学生学的用时多。
2.教与学的设计,教学设计是重视老师的“教”,还是重在如何提供机会给学生“学”。3.教与学的精彩,是老师上得精彩,还是学生学得精彩,比如学生的发言,是不是透露出他读书的“得”。
4.教与学的状态,是老师教筋疲力尽,还是轻松从容;是学生学得疲倦困顿,还是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这些主要是从教学现象来看的,我们可以透过这些现象,推测其效果,回归我们的课程标准,再看其质量,则我的这些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是否让教学“有效”。
第三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及反思
新疆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比较多。这样的文章对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很有难度。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不容易理解,对文中所表现的叶老关爱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基于此,我想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感受叶老认真的态度,以及对下一代的关爱就是教学难点。感受叶老的人品和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就是教学重点。教学中力图通过抓住文章“借物喻人”体裁特点,以多种形式的读,不同内容的对比等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出“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思路,初步理解课文中描写爬山虎的句子。教学重点:
1.以读为主线,让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为第二课时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篇读——抓住主要人物
1.要求:请大家读一篇文章,打开课本144页,看看谁能通过这次读书,读出这篇文章写的是谁?
2.操作:学生自由读课文。
3.汇报: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肖复兴
叶圣陶
4.交流:遇到哪个字不会读,可以查字典、或向他人请教,难读的句子,读给同桌听,请同桌帮忙帮忙。
5.评价:重点评价学生的读书效果,意在激励、提示有效的读书方式、方法,让学生在读书学会读书。
二、二次读——了解主要事情
1.要求:请同学们再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重点写谁,做了什么事?
2.操作:学生自由通读全文,读完后,用笔画、圈相关文段,归纳“谁 做了什么事” 3.汇报:学生汇报:谁 做什么?老师板书。
4.评价:从“带着思考去读书,读书效果就会好”的角度评价学生的读书行为及效果。
三、三次读——了解主要内容
1.要求:让学生默读课文,提示学生关注两个问题,一是人物,二是事情,读完后,老师再提问。
2.操作: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读完后,教师提问:谁能用老师板书的内容连起来说一句话?
3.汇报:学生汇报。
4.评价:依然重点评价学生的读书效果,让学生谈谈怎么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四次读——推敲文眼,读“爬山虎”文段
1.疑问:文中,主要写的是叶圣陶修改我的作文,请我到他家做客,为什么课文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题目?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到“爬山虎”? 2.操作:学生找出相关文段,读读。个别读。
3.评价:重点评价学生读得是否正确、流利,并在指导学生朗读中让学生学会如何才能读得正确、流利。
五、五次读——读写生字词
1.要求:板书“会读、会记、会写、会用”的生字词学习目标。通过与同桌合作,自学生字词。
2.操作:先自己读生字,读给同学听,落实“会读”。同桌互相交流怎么识记生字,落实“会记”。选一两个“最拿手”的字来写,写好后在小组里交流“写得最漂亮的字”,并请两个同学上黑板来写,落实“会写”。结合课文,在小组里说说一两个自己能理解的词语,落实“会用”。
3.汇报:以“A”组点名“B”中某个同学的形式来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的情况。4.评价:从学习方式、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六次读——让“爬山虎”与叶老融通 1.要求:集体朗读课文,再次检查读书效果。朗读时关注两个地方,一是叶老说的、做的、想的句段,二是描写爬山虎的句段,想想,爬山虎与叶老有什么联系? 2.操作:学生朗读,教师适时提示叶老说的、做的、想的句段和描写爬山虎句段。3.问题预设:下节课,让我们再深入研读课文,让“我”带着我们,走近叶老,体会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叶老邀请“我”到他家做客,又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板书: 片绿绿的爬山虎 人
肖复兴
叶圣陶 事
写
获
修改
做客
邀请 物
爬山虎
第二课时(略)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2.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3.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教学重点:
1.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
二、回忆内容,深入理解
三、整合课文,解决问题
四、拓展延伸,总结课文
第四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我们常说学习是一个师生共同成长过程,评价一节好课的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那就是看学生从这节课里学会了什么从本节课看,教师教会学生的是品词析句,积累语言的好办法,带给学生的是阅读和言语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获得都是在愉悦的情境中,在教师与学生“零距离”的对话中完成和实现的。
1,揭题激兴:让学生从以前学过的叶老的作品《爬山虎的脚》引入,欣赏其中精彩的片断,不仅让学生感受叶老细致的观察能力和驾驭语言的高超水平,还能唤起学生的感情积累,然后再要求学生根据课题对本文内容进行推测,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兴趣,为新授课作出良好的铺垫。
2,初读晓意。这块环节我还安排了生字新词的教学,对于中年级学生而言,词语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会读会认,还要引导学生养成独立地理解词语意思的习惯。其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是常用的手法。在本课,我重点抓住“推荐”一词的理解,从而体现词不离句的思想。
3,细读明理:将课文分为“修改作文”和“邀请做客”两个部分来学习,体会作文修改之道,感受叶老先生的人品。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品味叶老对肖复兴文章的批改,再通过谈感想,朗读等方式体会叶老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叶老不仅是文学的大师,其人品更是堪称楷模。
4,质疑课题,小结激趣,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很好的铺垫。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教学中我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加强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让学生体会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人品,从而明白写作和做人的道理。
练习的设计是教师给学生创造的又一个语言训练的机会。既是对教学内容的一次小结,又利于搜集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悬念的设置,费时不多,但却是必要而且心须的,教师巧妙设计的两个联想题,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又点明了课文的中心内容,使整篇课文的教学成为一个整体。
第五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
人教版第七册第七单元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编排课文,其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请他到家中做客,使作者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寻新知,我设计了下面各个环节开展教学。
一、设置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为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为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引入新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满墙的爬山虎让学生回忆,问: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我想到了学过的课文《爬山虎的脚》。”我便顺势出示《爬山虎的脚》中描写爬山虎样子的句子让学生读。谈话:“《爬山虎的脚》是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他曾经影响和培养了一大批文学青年的成长,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肖复兴就是其中一位。1992年,肖复兴为了怀念叶老先生写了一篇文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边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质疑。改变了以往的谈话方式,让学生加深对叶圣陶先生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带着“叶圣陶先生是怎样评肖复兴的习作的”这个问题自主读课文。目的是通过这个问题来完成这一段的教学内容,进而引出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习作的。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寻求新知。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轻松、平等而又浓烈的气氛中主动获取新知。在理解课文这个环节中,我这样安排:先出示自学提纲:⑴叶圣陶先生对我作文的评语是怎样写的?⑵看了叶圣陶先生的评语,“我”非常激动,从哪儿可以看出“我”为什么那么激动?⑶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你从中受到的启发。让学生读自学提纲,接着要求学生读第一部分的内容,采用自学法,让学生独立完成自学提纲。在解决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个问题时,我以读讲结合的方法来完成这个教学任务,教学反思《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反思》。为了解决“叶老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习作?”这个问题,我利用过渡语言设疑导入:作者的感受这么深的原因是叶老先生仔细、认真地为“我”修改习作,那叶老先生是如何修改“我”修改习作的?我采用自学法让学生通过读读划划来完成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结、归纳出修改习作的一些方法。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评评议议,教师采用读讲结合的方法,促进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为如何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扫除障碍。
三、在练习中巩固新知,深化新知。课堂的修改练习是对掌握新知的延续和提高,学生的知识必须经过训练,才能转化为技能。因此,我讲读课文之后,根据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修改习作的方法,采用师生共议--对比体会--小组讨论的方法,来修改肖复兴的获奖稿的部分内容。修改训练,层层深入形成阶梯性,有目的地促进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能力。对于很多学生提出“这篇文章是以事写人的,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目呢?”这个问题,我先以赞赏的神态肯定了学生提出的问题,表扬了这位善于动脑筋的同学。在我的引导下,通过进一步读书,学生开展了激烈的讨论。同学们或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各抒己见,讨论激烈,找出了问题的答案:作者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课题,既是对人品与作品堪称楷模的叶老先生的赞美,也是对具有高尚品格与情操的作家的赞美。同时,也隐含着作者对叶老的怀念以及自己的决心,要像爬山虎那样,朝气蓬勃,不断攀登。在读中感悟,难点就被破解了。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鼓励、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恰当地利用这种状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要善于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之中,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地投入进去,动脑思考问题,动口表达观点,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感受到自身的力量所在,体验到创新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