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述评生资助问题述评 刘一荻

时间:2019-05-13 02:33: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1世纪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述评生资助问题述评 刘一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1世纪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述评生资助问题述评 刘一荻》。

第一篇:21世纪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述评生资助问题述评 刘一荻

21世纪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述评生资助问题述评 刘一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上海,200062)

摘要:阐述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提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ained the research of the poor university students’ financial add problems in 21st century.Moreover, it pointed out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present research.Key words: Poor university students;financial add problems.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系改革的进行,高等教育的非义务性得到了突出强调,高校收费实行成本分担制。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别的存在,以及目前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的部分国企职工下岗等问题,使得一些家庭在支付高等教育经费上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客观上形成可一批数量可观的高校贫困生。在这一背景下,各界人士对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的研究已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笔者也正是出于对此问题的关注,试图将近年来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汇总和分析,以对以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借鉴。

一、研究现状综述 1. 文献资料的来源笔者通过CKNI全文期刊数据库,使用“篇名/关键词/摘要”模糊匹配的方法,对2000年以来关于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共查阅出相关文献81篇。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初步整理和分析,可以看出:62.5%的文献作者是在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只有37.5%的作者是专职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在文献中,以叙述性的说明为主、通过文字来描述现象的定性研究站了84%,通过数据的展现来的出结论的定量研究只占了16%。在定性研究中,研究对象大都是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但研究者很少有对贫困大学生给出明确的定义的;作者都以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实践为基础;文献的思路是以描述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特征——分析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议这一模式为主;文章多采用归纳的方法,通过不断的描述而成文。在对贫困大学生资助问题进行定量研究的文献中,研究者的研究对象多数是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各项措施;抽样方法基本都采用随机抽样法;资料收集方法主要是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数据的统计基本上都是运用描述性统计,极少数的研究者采用了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研究者主要采用演绎法对调查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并加以抽象、概括,形成客观文本。2. 研究的角度由于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受到不同专业和部门的关注,研究者怀着不同的初衷进行探讨,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角度,分别有:(1)学生管理工作角度。如《对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的几点看法》、《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的探讨》、《对构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几点思考》、《高等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分析》、《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现状及新思考》等。这类文章中,把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作为学生工作的特殊成分予以重视,力求从管理方面提出解决贫困生资助问题的有效途径。(2)梳理研究思路的角度。如《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调查及改革思考》、《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分析及对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探悉》、《关于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探讨》、《正确认识高校贫困生问题》等等。此类文章着眼于对高校贫困生工作的理性审视,试图为工作实践提供方法论的指导。(3)借鉴别国经验的角度。如《国外学生资助政策及借鉴意义》、《加拿大魁北克学生资助制度评述》、《美国高等教育中学生资助对我们的启示》等等。此类文章旨在通过借鉴国外的学生资助实践,以期为我国资助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4)政策分析的角度。如《完善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政策性研究》、《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问题原因对策》、《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探讨》、《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的政策学分析》、《我国解决高校特困生求学问题的政策、理论与实践》等等。此类文章多数分析了现行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从政策执行的角度对影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许多政策性意见,以期为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更好的实施提供参考。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的具体进展 1.关于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意义。研究者几乎无一例外地肯定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其种种提法可总结如下:从高校外部看:贫困生资助问题不仅是一个政治问题,稳定问题,也是一个民族情感和价值判断问题,还必将具有潜在的社会效益。从高校内部看:贫困生资助问题直接影响到跨世纪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高校的安定;关系到改革能否顺利进行。2.关于高校贫困生的内涵和判断标准。弄清贫困生问题的主体,是正确认识和解决该问题的前提,然而,目前的研究中,对该群体的界定还是五花八门,各执一说。仅举几例:“所谓贫困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在校期问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目前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贫困生指因经济困难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业顺利完成的学生。”“贫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 但可喜的是,一些研究者已认识到该概念的复杂性,试图指出界定时应考虑的问题,如廖志坤指出:“„„考虑贫困生概念的时侯,既要注意‘贫困生’的相对性,也要注意它的绝对性,所谓相对性就是贫困生在不同的阶段,不同高校和不同专业分布的不均衡性和可变性;所谓绝对性,就是它只能是总体中的一小部分,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有一个比较确定的数目。„„同时,也要注意学生家庭暂时困难和没有支持能力的区别。” 关于高校贫困生划分的依据和标准,当前各校通行的做法是:把每月不能从家庭得到一定数额生活资助的学生看成贫困生。但大多数研究者并不同意这种做法,具体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这种通行的做法提出了质疑,但并未提出更科学的做法,如廖志坤在《正确认识高校特困生问题》中的有关论述;另一种情况是尝试性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如赫文武等认为“应该把有关方面规定的学校所在城市居民月生活费最低保障标准,学生家庭人均月收人和学校收费额结合起来考虑。”但各研究对特困生划分标准的复杂性大抵却是认同的。3.关于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对于采取何种运作体系,各研究者尚未达成共识。有的学者认为: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应以贷学金为主,辅之以其它形式(奖、勤、助、减免、社会保险等)。具体理由如下:(1)符合我国目前财力有限的国情;(2)原有的资助体系,没有突出贷学金解困的相对公平性,而其它资助方式又不能起到真正的助学作用;(3)有利于形成自我循环的基金体系。有的学者认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应突出勤工俭学的作用。具体理由如下:(1)勤工俭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2)勤工俭学能转变贫困生的观念,建立起扶贫的良性工作机制;(3)有利于培养高校贫困生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精神,同时抑制他们不劳而获的思想;(4)勤工俭学是市场经济的需要。4.关于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措施。贫困生资助实践中,奖、贷、勤、免、助为五大组成部分的资助体系已经形成,各研究也不约而同地在此基础进行了探讨,具体向两个方向进行:一是在原有的资助体系框架内做文章,绝大多数研究成果属于这一类,其具体措施的研究情况大体如下:(1)奖学金。1996年以来,有关探讨主要包括奖金额、受奖面、来源渠道、奖励原则等方面。几平所有论述该项目的学者都认为以往的奖学金存在额度太低,受奖比例太小,来源渠道太单一等不足。主张增加奖金额度,扩大受奖面,动员社会力量,拓宽来源渠道;奖优并向优秀贫困生倾斜,以增强助困功能。另外还有学者认为应把奖学金实施的原则、条件、对象等写进法律。(2)贷学金。1996年至2000年间贷学金的实现形式经历了两个阶段:1999年9月1日以前实行的是93年出台的有高校经营发放的贷款;1999年9月1日至今实行的是银行正常贷款程序运作的国家贴息的商业性助学贷款。相应地,对贷学金的探讨也不约而同的分成两个阶段。1999年9月以前,探讨主要集中于贷款的数额、受益面、贷款基金供给模式、管理操作、偿还期限、还款机制、借贷关系等方面。1999年9月新的贷款制度实施后,探讨主要集中于补贴、担保机制、还贷方式、银行风险、拖欠问题、管理权限等方面。认为贷款机制在这方面仍不尽完善,主张科学计算贴息比例,落实补贴资金;在学生自寻担保人的同时,开辟其他以国家为主体的担保渠道;化解银行风险;延长偿还年限至5-10年,降低年还贷额,对尽早偿还者予以减免优惠;建立处理拖欠问题的有效机制;明确国家、银行、学校三者在贷款制度内的权限。(3)勤工助学。这方面的探讨主要集中于管理机构、制度建设、组织领导、基金筹建、岗位设置及工作内容等方面。在批判原来体制的基础上,学者们纷纷建议建立专门的管理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和组织领导;多渠道筹措基金;尽量腾出校内合适的岗位,同时争取校外岗位;劳动内容由劳务型向智力型转变等。(4)助学金。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不多,有限的几篇探讨主要集中于助学金的来源渠道。主张多渠道筹集基金,尤其要鼓励社会和个人的资助。(5)减免学费。1995年国家教委“1995年教政30号”文件指出:“减免学杂费是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并制定了有关实施原则。但1996年以来,这方面得论述少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仅有个别研究提到只言片语,认为该项措施不应在贫困生入学后便急于执行,而不妨先把其学费问题挂起来,等毕业时视其表现再决定是否减免。其次是对原有制度在批判的基础上,力图突破原有框架的束缚致力于讨论一些新的措施,主要包括:设立教育银行或类似机构;预分配制度;学分制;较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结对助学活动;资助困难学生的社会保障体系;思想教育和心理引导等。虽然这类文章不多,却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动向,其积极意义不可忽视。

三、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概况评价 1.理论和实际分离多,结合少。通观2000年以来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所发表的论文要么是纯理论探讨,要么是经验之谈,在笔者手中的80多篇论文中,真正到实践中调研后再进行理论概括的只有13篇,不能不是一大缺憾。2.重复性研究多,积累提高少。2000年以来,有关高校特困生资助问题的研究成果有目共睹,层出不穷。然而,尽管研究论文层出不穷,研究者却大多数“白手起研”,自立门户,交流的痕迹不明显,无形中导致了许多重复研究,质的提高不足。笔者所占有的资料中,引用或借鉴过已有成果的仅有18篇,不到论文总数的25%。3.批判性研究多,创新性研究少。多数研究者在讨论此问题时,都从批判现有资助体系的弊端出发,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建议,这本身无可厚非,但如果局限自己于原有体系,是难以有所创新的,而作为研究者,只有敢于突破常规,才能拿出更有价值的东西。4.参与人员多,专业和部门类别少。当前的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的研究中,其参与者已有了专业和部门的分化,这无疑是可喜的现象,因为多专业和部门的参与有助于拓展研究视角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但遗憾的是,当前的研究队伍中专业和部门的分布还欠多样性,距理想的状态还相差甚远。

四、总结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是高教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从2000年以来的研究成果来看,不仅在理论上有了一定进展,而且对实践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仍存在一些薄弱方面,需要我们正视不足,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倡导创新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太多的囿于已有的资助体系,创新方面的论述较为欠缺,这不应是一个可以满足的状态,而应加大这方面的尝试力度。2.理论联系实际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既是实践性很强的课题,只有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才有意义,以往的研究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应是努力的方向。3.加强借鉴交流克服以往重复研究的有效办法是加强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和借鉴;而同时,国外一些先进的经验也不可忽视,加强对外交流、借鉴亦有其价值。4.拓展研究视角当前对资助问题的探讨多集中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内,而从政策法规、社会学等其它应该涉及的视角出发的研究却几乎是凤毛麟角,不能不加以注意。总之,高校特困生资助问题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总结以往经验及教训,明确努力的方向,才能把该项工作推向深入!

参考文献 [1]冯友梅.建立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成长的长效机制[J].中国党干干部论坛,2005,(7). [2]张剑锋,罗浪.高校贫困生的界定[J].江西教育科研,2005,(5). [3]任丽.关于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思考[J].理论界,2005,(5). [4]王震,赵颂平.试论做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途径和方法[J].教育与职业,2005,(5). [5]王小丽.对构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几点思考[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6]赵文献.当前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经济论坛,2004,(23). 作者:刘一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04级硕士研究生。联系电话:***,021-62855713。电子邮箱:lili55559@hotmail.com 联系地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71弄华师大一村622号丽娃大厦1501室。邮编:200062

第二篇: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 宁(山东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

山东济南

20014)摘要:近年来,国家对高校贫困生出台了很多政策,对贫困生的资助逐年加大投入,针对贫困生的教育资助确实减轻了贫困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但资助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在资助政策和制度、贫困生教育、资助形式等方面深入分析并提出完善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具体措施.关键词:高校

贫困生

资助政策 中图分类号:G 6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09)06(b)-0242-02

学 术 论 坛

1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对贫困生的认定不规范 1.1.1 “困难调查表”形式化

目前,高校衡量一名学生是否贫困,最有力的“证据”是一份“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但这份调查表的可信度,可能要打点折扣。据了解,一些学生自己填好家庭收入状况,到乡镇有关部门盖个章很容易,然而,有些地方反倒是真正困难的学生找不到盖章的地方。而高校的相关部门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都做深入了解,学校对于学生是否贫困的最初依据就是这张并不一定真实的证明.1.1.2 利益面前缺乏诚信

在申请贫困生资助方面,贫困生群体存在缺乏诚信、隐瞒实际情况,影响了资助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公平性。不少学生为了申请贫困生资格,在填写家庭收人时尽量少报,或者故意夸大家庭困难程度, 而 生 源 地 政 府 开 具 的 家 庭 收 人 情 况“贫困证明”水分很大,导致学校难以了解学生真正的经济状况.1.1.3 民主评议看“人气”

随着贫困生资助覆盖面积的加大,不管一个班级有没有贫困生,它都会拥有几个“贫困生名额”,班里除了公认的困难学生,剩下的那些学生如何界定可能就会仅仅凭评议小组的印象或是“人气”来决定了,平时人缘好的自然上了“贫困榜”。于是,有些学生或宿舍为了小团体的利益,会全面发动人际资源,在班级民主评议中发挥作用,以获得贫困资助,然而一些性格比 较内向的贫困生往往会被忽视。用这种看似公平的形式所得到的结果却不容乐观。1.2 贫困生资助体系不健全, 政策难以落实 1.2.1 助学贷款政策不健全,贫困生难得实惠

虽然国家三令五申要求开展助学贷款业务,但一些地区和银行、地方政府执行不力,贷款规模有限,助学贷款远未成为解决贫困生学费的主渠道;在开办助学贷款业务中,个别地区、个别银行还存在着各种不尽人意的问题:一是贫困生申请助学贷款难,贷款手续繁杂等障碍重重;二是条件苛刻,往往导致贫困生申请助学贷款不成功等问题的发生;三是各地财政、教育、金融机构等部门,对开展助学贷款重视不足,部门间缺乏协调统一;四是基层教育部门政策宣传不到位,工作效率低下,致使个别困难学生没有全面了解国家政策,不知道如何解决上大学所面临的经济方面的困难。

1.2.2 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 够

在过去多年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践中,尽管中央领导非常重视,政府成立了各级贷款管理中心和协调小组,有关部门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制度,但仍出现了银行自己随意停办和不执行合同情况的发生。现在出现的一些问题,如贫困生认定标准,办理贷款相关手续,贷款本金的还款机制,个人信用体系、制度保障都缺少强有力的法律约束。这些问题不彻底解决,就会继续阻碍助学贷款工作的良性开展。在实际过程中,个别政府、个别学校、个别人由于对国家教育政策缺乏高度的认同感、对国家教育政策的内容缺乏全面系统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难免在落实国家教育政策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1.3 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仍需加强

在“高校贫困生”群体中,他们由于经济压力较大引起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也要比其他学生大得多,因此,相对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一部分贫困生在缺乏基本的学习、生活条件和身心严重受损的情况下,学业上感到困难和吃力,他们或者因四处奔波打工学习时间不能保障,或者因身心压力和生活困顿而不能集中精神学习,由此学业受损而影响其长远发展,从而成为高校中的“多困生”;还有一部分贫困生因家庭经济的过度拮据、生活的困苦无助以及心理上的焦虑抑郁,而对未来迷茫悲观,感到前途无望,由此进一步引发了他们对社会及当前改革的态度看法等问题。而且,一些长期在贫困状态下求学的学生,与那些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相比,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有所不同,往往存在着不可判知的心理空间。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具体措施 2.1 规范资助制度, 确保政策有效执行

首先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资助工作的程序是做好学校资助工作的前提保证。为此,高校应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资助的相关政策,制定系列资助管理办法,明确申请资助的相关程序,规定资助的评定标准,力求用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资助工作在规范、健康、有序的条件下顺利开展,确保资助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要突出经济困难问题这个实际问题,加大资助力度,有效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实现。

其次,妥善处理新旧政策和制度对资助工作带来的不便。原来各高校均有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种资助制度,各高校也都建立了相关的贫困生认证办法。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新的政策和制度,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有了统一的政策标准。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针对新的资助体系,加快统一管理的力度,出台一些普适的办法,明确高校在操作时哪些问题应该做,哪些问题不能做;要求高校尽快制定、修改和完善现有各项制度,避免政策执行前后矛盾,保证国家的惠民、惠生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出现偏差。

第三,建立生源地贫困生认定监督与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贫困生认定审批、监督与责任追究制度、动态贫困生档案制度等,严格按照资助政策公开、资助对象公示、资助程序透明的要求,加大监督力度,保证贫困生收益。力争使进入贫困生档案的每一位学生都是确确实实的贫困生,也要使贫困生档案包括所有的贫困生。2.2 加强心理教育, 使贫困生树立诚信和报恩的意识

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受资助学生的良好品德,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高校教育工作应充分认识到健康的心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才、成人的重要性,通过“精神扶贫”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对待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面对生活,从心理上克服经济贫困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教育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自 立自强意识和感恩意识。

要联系贫困生的实际问题,结合家庭困难现状,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分析贫困生心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利用心理干预、心理辅导等方法引导贫困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讲座等方式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帮助,及时化解不良情绪,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从资助育人的角度来看,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感恩意识,并引导他们将这种意识升华为关爱社会、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操。我们还应在培养和增强学生诚实守信和知恩图报意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走出心理阴影,激励他们自立自强、发奋学习,激发这一群体奋发向上的精神,不断优化校风学风;高校应围绕提升受助学生素质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通过演讲、征文、辩论、主题班会等形式在贫困学生中广泛开展爱国、爱校、诚信、感恩、艰苦奋斗等思想道德教育,引导贫困生正确对待国家和社会的关爱,增强受助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受资助学生通过自觉参加公益性活动,用行动回报国家和社会的关爱。

2.3 鼓励社会团体、个人参与贫困生的资助

社会捐赠是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从目前来看,社会奖学金和社会助学金无论是从奖助金额上来看,还是从奖助范围和数量上来看都是很少的。因此,高校应积极主动地与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取得联系,搭建好高校与社会互利联动的平台。第一,校企联合。高校充分利用其人才资源优势,把若干企业作为其学生社会实践或专业实习的基地,为它们的发展提供某种智力和劳力支持,而企业则为高校提供相应的经费用于贫困生资助。其次,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高校按照企业对人才规格和数量的需求进行定向培养,企业则为高校提供一定经费用于被定向培养的贫困学生。第三,高校还可以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在对企业进行文化调查的基础上,帮助其进行企业文化创新的策划,甚至可以通过直接参与来繁荣和发展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广大职工注入精神力量,从而赢得企业的经费支持。总之,建立一个以国家为主体,企业团体和个人共同参与的新的资助工作机制,以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

2.4 积极拓展勤工助学途径

2.4.1 不断完善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

勤工助学工作不仅要达到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目的,更要实现全方位育人的要求。资助不应当是简单的经济援助,学校应注重引导、支持学生通过自力更生、自我救助,解决自身的经济困难;在资助工作中应始终把有利于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放在第一位,破除学生“等、靠、要”的思想,鼓励学生勤工助学,自食其力;高校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争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仁人志士的关心和支持,为家庭困难学生积极拓展助学渠道。其中,建立高校与企业的长期合作机制,是一个良好的发展形式,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争取让学生进入能充分发挥专业特长、锻炼学生的知识型、技能型岗位,把人才培养、就业服务与助困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学生、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多赢。2.4.2 支持创办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心等社团组织

建立以开展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实践载体的社会实践社团组织,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自主创业等实践活动。大学生自主创业已摸索实践了一个很长时期,还进行了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比赛,自主创业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实践模式也丰富多彩。在校学生能够结合自身专业,结合社会需求,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的思维理念注入到自主创业中,使更多的贫困生不仅经济上得到收益而且能力上得到锻炼,也为毕业后个人独立生存和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财富。参考文献

[1] 姜旭萍,李四芬.对高校学生资助政策落实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孝感学院学报,2008 年 9 月.[2] 王雷.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探索[J].科技信息,2008 年第 22 期.[3] 李雪峰,鲍玉仓,王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8 年 12月.[4] 张健.新形势下高校学生资助与培养教育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年 3 月.[5] 张蕊.高校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8 年第 15 期.[6] 王建斌.高校贫困生调查及解困途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 年第 2 期.

第三篇:高校困难生资助体系特点及问题对策阐释

高校困难生资助体系特点及问题对策阐释

黄晶晶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安庆246011)

摘要:新资助体系实施以来,成效显著,成为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相较于此前的资助体系,新资助体系显示出越来越完善的特点。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若干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贫困生认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资助资金能否准确发放,还关系到整个资助工作的效益与效率,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公平与均等,所以切实需要政府、高校、社会提供相应对策予以解决。

关键词:高校困难生;资助体系;困难生认定;诚信;指标体系

2007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决定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学起实施,这一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健全了我国资助困难学生政策体系。6月,财政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又连续下发了8个配套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新资助体系已全面实施,全国约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了各种形式的资助,成效显著,真正成为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相较于此前的资助体系,新资助体系显示出越来越完善的特点,作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院系基层经办人在欣喜的同时也发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若干不容忽视的问题,试论如下:

一、新资助体系的显著特点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制经过了一系列的演进和发展:从最初的“人民助学金”制度,到奖学金制度与贷学金制度并存的新型高校学生资助模式,再到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多元化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在新资助体系实施之前,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其不足或“软肋”也愈来愈凸显出来,比如贫困生信息不畅,评定标准滞后,资助体系分散,资金分配不均,资金来源狭窄,资助力度有限,贷款门槛过高,【1】发展至新世纪,就必然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资助体系,化解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新资助体系的特点正是对这些问题的回应和解答:

1、资助力度大,强度高。

新资助体系实施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已支出资金154亿元,2008年全年将达到308亿元,这还不包括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收入中足额提取的一定比例的经费。正如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所言,随着新的资助体系全部落实到位,每年国家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500亿元,平均每100名大学生中就有20多人可获资助。【2】通过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及各种勤工助学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资助。资助力度之大,强度之高,是前所未有的。

2、资助形式日趋多样化

作者简介:黄晶晶(1981—),安徽怀宁人,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专职辅导员,安徽大学在读硕士。

在已有的资助形式上,新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探索或丰富了现有的助困形式。比如,大力发展助学贷款新模式——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个人等面向各级各类学校设立奖助学金,参与高校和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

3、体系更具系统性和长期性

新出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宏观政策和具体配套措施中,充分显示出政策导向作用。既体现政策体系的统一性,又兼顾地区差别,确定合理的资金分担机制;既增加教育投入,又注重改善教育结构;既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又鼓励优秀学生;既增加财政收入,又注重多种渠道助学。这些系统化的政策,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此前资助体系中体系分散、资助标准偏低、资金面窄、资金分配不均、奖学与助学关系不清等弊端,尤其是在国家奖助学金的安排上不搞平均分配,而是适当向国家最需要的农林水地矿油核等专业倾斜,有利于促进高校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的实施,以及2007年起对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新招生实行免费教育等,也有利于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如此等等,都充分体现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长期目标。

二、新资助体系落实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述特点表明,新资助政策体系虽然还是问绕“奖”、“贷”、“助”、“补”、“减”五项措施展开,但无论是资助形式还是体系内容,都比过去更加明确,更加完善,也更加有力。当然,任何政策的实施,都可能会在操作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援助体系应做到认定程序科学化、资助项目多元化、管理手段现代化、教育对象层次化。而在新资助体系中‘认定全面化科学化’是整个体系的基石”,【3】可以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明确认定是落实新资助政策体系的首要环节,它不仅关系到资助资金能否准确发放,更关系到整个资助工作的效益与效率,更关系到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与均等,只有在更全面更准确地覆盖贫困大学生的基础上,“资助、管理、教育”才会更有意义更有效果。然而,在新资助体系中关于这一方面的相关论述恰恰比较简略和模糊。比如,在《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中提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由学校根据有关部门设置的标准和规定的程序、以民主评议的方式认定”。这段表述虽然界定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内涵所指,但是依然缺乏定性和定量的具体阐释,而且认定前提也存在着问题,操作起来存在难度:

1、规定程序。“学生申请——班级评议——院系评议——公示——校学生资源管理中心审核——建立信息档案库”,这是一般的操作程序。但是,在“学生申请”环节,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学生,提出申请,虚报家庭情况调查材料;二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为自卑等心里问题,而不愿提出申请:这都给资助工作带来了实际的困难。

2、民主评议.一般以班级评议为主,院系审核评议。而有些高校采取简单的按学生人数分配贫困生指标的办法,学校分解到院系,院系分解到班级;所谓“评议”也只是采取贫困生在班会上讲述家中贫困原因,或采取个人申请,同学投票等方式,因为参与认定的主体单一性,学生提供申请的可靠性难以把握,而造成民主评议简单化,不仅对贫困生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更会造成困难生认定的不准确和信息搜集的缺失。

3、认定标准。在教育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中,只有这样的表述,“合理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财政部参照本行政区域内各地(市、州)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各地(市、州)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认定标准可设置

一般困难、困难和特别困难等2-3档。”根据这一意见,各省、市制定了相应的细化标准,以安徽省为例,“高校在组织认定工作时,参照学校所在地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着重考虑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被当地政府列为特困户或重点优抚对象、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财产损失严重等特殊情况的学生”(《安徽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而各高校根据办法并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又进一步制定了困难生认定工作实施细则。即使如此,认定标准依然显得不够明确,标准应有的准确衡量和判断作用不能完全显现。

总之,尽管资助工作的目标人群在政策设计和预想上是合情合理的,但在实践过程中,因为程序、评议及标准等环节难以确保准确无误,而导致最终的资助难以有效地针对具体人群提供帮助。庆幸的是,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各高校的足够重视,所以在这里,笔者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供以参考:

1、加强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诚信与否根本上决定了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成败,弄虚作假的行为不仅严重挫伤了真正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而且更为严重之处是在于造成了认定工作的认为困难,以致有损于“公平与效率兼顾,规范与透明并存”的认定原则。所以加强诚信教育为先,使那些“假贫困生”增强诚信守信的意识,从而有助于降低贫困生认定成本,提高贫困生认定效益。此外,还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助困、管理以及育人功能,以政策的宣传化解贫困生的自卑心理,以世纪的资助激励贫困生的自立自强,以切实的日常关怀帮助贫困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建立生源地贫困认定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针对有些地方政府或民政部门开具的证明存在“水分”的虚假行为,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保障生源地认定真正成为高校贫困生认定方式中最可行、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为此必须在政府及高校的共同参与下,对生源地贫困生认定的相关制度进行重构,建立或健全“四位一体”(政府、高校、社会、学生)的认定主体监督机制,和“三查”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制度、担保与责任追究制度)等。【4】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实现科学管理。高校贫困生认定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现代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的参与和运用,将为认定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有效降低认定成本,提高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效率,以适应现代高校贫困生认定、管理、跟踪、调查和分析的需要,优化资助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内部分高校已建立了一卡通网络系统,而为保证认定工作的正常、有序、健康、科学地进行,应更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实现认定工作管理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

4、实现民主评议民主化、多元化。在民主评议环节,力求参与主体多元化,以学生为主体,辅导员或班主任、学生代表同时参与,着重发挥学生骨干和学生党员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议的积极性,建立班级认定评议小组,在公公平的基础上,民主表决,并充分尊重和保护被评议学生的隐私,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贫困生评定与监督的行列之中,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避免认定的失误,从而提高资助工作的效益和效率。

5、逐步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为更便于从量化的角度全面考察高校贫困生资助经费的效率与效益情况,需要依据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动态完善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建立相应饿定性与定量指标,探求操作性强的认定标准,更加合理地认定学生及其生源地的贫困情况和贫困程度,与之同时,也需逐步建立起动态的、弹性的纠错机制及惩戒制度等。

总而言之,对贫困生的资助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热点内容,新资助体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显著的完善,呈现出令人鼓舞的新特点、新气象,真正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公平教育的“绿色通道”。当然,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诸如贫困生认定问题也成为这一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任务。我们期待贫困生资助模式会在不断地探索中逐

步走向健全和完善,我们也相信新资助体系也会在国家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呈现出愈加鲜明的特点和效力,为公平教育、和谐校园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铺平前进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黄进,王骏勇。高校资助体系四大“软肋”[N].瞭望新闻周刊.2006-9-18.【2】吴亮.铺开贫困学生求学之道[N].瞭望新闻周刊.2007-7-9

【3】陈智玲.利用校园一卡通数据流,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J].中国科技信

息.2007(8),187-189.【4】赵炳起.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J].教育财会研究.2004(4),20-26.

第四篇:高校资助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即(国发[2007]13号)颁布,我国开始全面实施新的资助政策体系,标志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一些难点:困难生认定缺乏科学合理的机制、各种资助项目之间缺乏优化组合、勤工助学岗位难以满足学生需求、精神帮扶与经济资助力度不平衡等。要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建立科学的困难生认定体系,优化配置各种资助资源,积极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努力发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为了保证优秀的困难学生能够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国家对高校学生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这一政策也得到了高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就从目前存在的问题谈起,对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为以后的资助工作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存在问题、解决建议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贫困生逐渐成为高校的一个突出、特殊群体,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我国政府历来都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帮助贫困家庭学生上学的资助制度和扶持政策等,保障所有孩子都有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宣布,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同年5月,国务院第176次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家和高校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贫困生资助措施,我国逐渐形成了“奖、助、补、减、贷、勤”多种方式有机组成、无偿与有偿手段相辅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高校的资助工作能否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关系到国家的奖助学金政策能否得到实施,关系到奖助学金能否发放到真正需要的贫困生手中,对于解决贫困生的问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及意义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已逐步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包括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困生补助、通讯、洗澡补贴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多元化资助体系。教育部2009年第5次新闻发布会的数字显示,2008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包括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总数为2103.27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为473.9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2.53%;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为158.3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53%。2008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总金额约为293.7亿元,比2007年的272.92亿元增长7.6%;共资助学生4156.24万人次。具体资助项目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校内学生无息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伙食补贴、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9项内容。2008年,全国用于高校学生资助的总投入为304.13亿元(含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共10.43亿元),其中各级财政直接投入154.07亿元,占当年资助总投入的50.66%,比2007 年的75.28亿元增长104.66%。

新的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解决路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解决学生的生活费问题;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还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入学。

新的资助政策体系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分别设立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既帮助了困难学生,又鼓励了优秀学生。二是确立了合理的资金分担机制。国家奖学金由中央财政负担;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中央所属院校由中央负担,地方所属院校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三是体现了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国家最需要的专业,促进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促进人才资源分布更趋合理。

1.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

现阶段,在我国助学的途径和方式大致只有两种。

(1)国家助学渠道。多年来,在政府方面,教育部、财政部等部委和地方政府一直致力于制定和完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和措施,现已建立起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学生贷款制度;以国家助学奖学金为主的奖学金制度;勤工助学制度;临时困难补助制度;减免学费制度。为保证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贫困学生按时入学学习,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还建立了“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入学经济困难的学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资助。这个体系主要的服务对象是考入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的贫困学生。

(2)民间助学渠道“不让一名贫困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是高校助学的宗旨。为了促进教育公平,不仅要完善高等教育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还要大力鼓励社会捐资助学,也就是民间助学,也叫个人助学。民间助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也更加复杂。从助学主体来说,有的以个人形式,有的以团体形式的:从助学目的来说,有的是无偿的,有的是有偿的;从助学范围上来说,有全国性的,也有地方性的;从被资助对象来说,有针对公办高校的,也有针对职业教育的。2.高校资助工作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资助政策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解决路径——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为辅;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此外,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入学。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后,高校逐步形成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补助、学费减免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总体上讲,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有效落实基本保证了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较好地解决了他们的经济难题.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我国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校各层领导都非常重视资助工作,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以期能够为以后的资助工作提供建议,保障资助工作的有效展开。

1.贫困生资格认定难度大。

高校贫困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难的学生。贫困生一般分为困难生和特困生。在实践中,多数高校认定贫困生的依据如下:一是学生有无乡、镇、区、县的贫困三级证明以及民政局下发的低保证、最低生活保障和低收入证;二是学生所在院校填写的困难家庭月收入、年收入概况认定表;三是学生支付各种费用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日常开销。但由于某些因素很难量化,导致认定工作难以顺利进行。例如,对不同级别(乡级、镇级、区级、县级)的贫困证明所代表的贫困程度的理解影响着学生贫困等级的划分;一些生活并不贫困的学生却持有贫困证明要求申请助学金;很多贫困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如实说明等。这就使得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未能得到帮助,一些非贫困生却占用了宝贵的经济资源。

2.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不完善。

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和勤工助学是资助贫困生的主要方式。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生的入学问题,但随着资助的不断深入,很多问题便逐渐突显出来。从资金施予方来看,一些外省市银行并不支持在本省以外就学的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在很多省市若要申请到助学贷款,必须首先由学校出具申请,而学校则会限制高年级学生的申请名额;在助学金和奖学金名额分配上,学校也倾向于将机会留给低年级的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助学贷款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还贷压力,使得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申请助学贷款。同时,各种助学金和奖学金在很多时候都以成绩为衡量标准,导致一个学生获得多项奖学金的情况。

3.贫困生的心理支持不受重视。

家庭环境和特殊的生活经历,使贫困大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他们也较容易出现自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一方面,他们把自己视为校园中的弱势群体,自卑心理严重;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希望被贴上贫困的标签,自我封闭,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甚至不愿承认自己是贫困生。甚至有些学生视“贫困”为羞耻,自惭形秽,采取逃避、退缩的消极态度。因此,高校也需要高度重视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

贫困学生迫于经济压力不得不去打工挣钱,除了必要的支出,他们会尽量节约生活花费。学生能够额外支配的钱越少,人际交往中的主动性往往会越低。这种主动性的降低使得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自卑、不自信、焦虑等特点。但事实上,贫困生本身并不是致贫的原因,因此仅在经济上资助贫困学生是完全不够的,更需要在人际交往、学业、个人成长等方面给予帮助。

此外,很多学校都将学生的日常消费水平作为贫困生认定的标准之一,这一标准被很多学校所采用。这一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贫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曾经有一位贫困生这样诉说:“当我拿到助学金的时候,宿舍氛围就会很紧张。虽然其他人的生活条件比我优越,但看到我领到一下好几千块钱,他们都会有些不高兴,那段时间我很怕会和他们发生矛盾。”由此可见,这种人际关系上的张力使得受到资助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因此对贫困生进行心理辅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4.贫困生受助后的管理困难。

对贫困生进行资助的目的是帮助他们重新获得学习的机会,获得生存的本领。然而,有的受助学生却没有珍惜继续求学的机会,学习状况不佳;有的则是肆意挥霍资助金,甚至产生“等、要、靠”的不良心态。因此,尽管这部分学生的贫困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如果放任其浪费宝贵的社会资源,就无法实现资助贫困生的真正目的。目前,高校只是对资金如何发放、名额如何划分等进行严格把关,却忽略了贫困生受助后的管理问题,这不仅会减弱施予者的信心,也会导致贫困生资助不能长期而有效地实施下去。

三、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必要性

1.“贫困”概念再认识的需要。

“贫困”不是简单的经济概念,它涉及更多难以估量的隐性指标,除了指所拥有的金钱和物质资料达不到某种必需水准这一经济内涵之外,“贫困”的外延还包括贫困主体与所处环境中的物质资源的关系、与人的关系、与知识和技术的关系以及与社会机构的关系等。当个人或者群体失去或者被部分剥夺这些关系,以致其无法得到所需资源来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或者没有能力去调动资源和关系时,该主体就是贫困的或者会沦为贫困。可见,贫困生的形成不仅仅是由于物质的匮乏,也由于在精神、能力、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占有不足,甚至还包括其自身素质及受教育状况等方面的不足。仅仅从经济上来理解和消除贫困,则必然导致资助理念和资助方式的片面性。

2.贫困生多层次需求的需要。

贫困生作为社会贫困群体的一部分,既有贫困群体的共性需求,又有不同于一般贫困群体的特殊需求。在思想上,他们积极构建对社会和他人、对自身价值取向的认知;在行为上,他们急于融入社会,证明自己的成人性,试图减轻家人的压力,具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因此,仅仅对贫困生给予经济上的资助并不能完全解决贫困生的多层次需求,贫困生在精神世界上的诉求也是学校和社会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其在精神世界上的诉求主要表现为自尊自强的心理需求、人际关系和谐的需求、得到心理支持的需求、自我成长的需求等。

3.贫困生资助体系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

贫困生资助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工程,它一方面增加了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另一方面体现了社会的优越性,为贫困家庭带去了希望和力量。但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种种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后续发展,不仅缺乏完善的认定体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将经济压力转移到就业初期的年轻人身上,就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经济收入情况来看,这种压力必然会迫使学生出现不诚信的行为。

综上所述,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建立贫困生与高校、社会及其他学生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于促进贫困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形成体现“人文关怀”的资助方式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四、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途径

1.建立科学的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

第一,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在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中,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而要保持认定过程的动态性。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家庭生活水平和当地人均收入水平都存在差异,这就造成学生的贫困水平截然不同,有的学生交不起学费,且无力承担生活费用;有的学生勉强交齐学费,但无力承担生活费用;有的学生能基本承担生活费用,但无力交付学费等。以上差异要求高校贫困生认定应该设立等级,形成差异性的贫困生认定标准。此外,在大学期间,学生家庭的情况也会发生改变,保持认定过程的动态性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学生的信息,每学年的定期复核可以保证更多的学生获益。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同伴的监督作用,在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原则下,完善监督举报制度,建立监督的长效机制,保证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公正性。

第二,形成初中、高中、大学一体的贫困生认定体系。如果由高校完全承担贫困生认定工作,要想了解贫困学生的真实情况,高校就必然需要派人实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产生高昂的认定成本。由于大部分贫困生家庭的“贫困”不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如果能将认定工作延伸至初中或高中,不仅能够节省成本,还可以对贫困生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行动态的观察和管理。学生曾就读的初中和高中通常在学生的生源地,初高中教师也比较了解当地的贫困线标准以及高校的教育支出,因此初高中教师能够较为公正地确定该学生是否为需要救助的重点对象,该评价可随学生档案一起进入高一级学校。这样高校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申请、学生初高中的贫困档案、地方的民政证明等进行贫困鉴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认定的准确性。

2.建立更为合理的还贷政策。

建立助学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在就读期间的经济压力,它是以学生未来的收入作为还款保证的。但目前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而就业市场需求增长率却相对缓慢,供需比例失调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水平也较低。当前的还贷政策为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在国家、社会和学校多方面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就业的同时,制定合理的助学贷款还贷政策是非常必要的。这一方面能够保证学生顺利还贷;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学生安心工作,不为贷款所累。完善还贷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制定最高全额还款年限;将个体的收入所得与还贷比例相挂钩;个体的年收入低于某一水平后,可以免除当年未还款数额的利息等。

3.建立完善的受助贫困生管理制度。

贫困生工作往往是在入学第一年时备受关注,但在之后的几年里,大部分学校均以第一年的调查结果为准,而并不关注受资助学生入学后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在这种背景下,对受助贫困生的管理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明确受助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动态的准入和退出制度;建立勤工助学奖罚制度等。这些措施能使贫困生在接受经济资助的同时,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认真学习,掌握技能,不断成长。建立完善的受助贫困生管理制度,不仅能够促使受助学生珍惜受助机会,而且能保证资助制度得到长效的发展。

4.创造宽松、安全的心理支持环境。

高校对贫困生的帮助不能停留在物质层面上,更应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贫困生的精神支持和心理辅导。已有研究表明,贫困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高,其孤独感越小。对于学生而言,学校创造宽松、安全的心理支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给予学生物质上的帮助,更能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关爱。具体来说,学校要重视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关注贫困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经历,充分理解贫困生的心理感受。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加强与贫困生的沟通,鼓励其他同学尽可能地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尊重他们,努力营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增强贫困生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高校助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已成为解决贫困大学生经济困难的重要途径,当我们看到帮困助学体系的日益完善, 以及该体系所取得的成绩时, 不能忽视了帮困助学所应发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育人作用。因此,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讲,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大力支持,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与心理上的疏导,高校助困体系只有同时发挥出其育人功能时, 才能培养出人格完备、知识全面的高素质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陈柳钦,冯涛;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困境及措施的完善。国家行政学院学报[J] 2006(3)。

[2]王小敏;对高校资助政策的现状反思。管理观察[J] 2009(35)。[3]程育兰;高校贫困生现状及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J] 2005(11)。[4]胡剑虹;关于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五篇:简析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简析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做好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政府和高校的重要责任,高校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是国家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制定的资助政策。如何高效地完成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值得高校学工系统和教育管理者不断探索。文章对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实施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对做好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论文关键词:资助体系;经济困难学生;精神助困

一、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

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高校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各大高校充分做到大力宣传,合理利用国家政策,使各项资助政策惠及广大困难学生,让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是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联合举措,综合多年来的资助政策,于2007年形成的一项系统化、完备化、多元化的资助体系。这套体系主要包括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调查和困难认定、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住宿费减免和“绿色通道”等政策。高校认真贯彻执行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努力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工作,是坚持党中央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根本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是在教育工作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为维护高校乃至社会稳定,增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热爱之情,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大措施。各高校如何卓有成效地运用国家制定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是广大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的难点。随着国家对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的加大,资助的范围越来越广,每年高校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完成这项工作。为了提高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高效性,笔者结合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分析了在实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存在的问题

1.家庭情况调查和贫困认定环节缺乏可信性,认定工作有时形同虚设

在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家庭情况调查和贫困学生认定是资助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最难把握的环节。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中困难学生的人数相应地增加,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加大,这就使每年困难认定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多。据统计每年通过困难认定的学生人数占全体在校生的30%~40%。每年认定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高校很难对提出困难认定的所有学生进行个人基本生活情况调查,而是完全依据当地民政部门提供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只要能提供出家庭情况调查表就能通过认定。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出具家庭情况调查表不是件困难的事情。而对于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的学生,或者由于是孤儿或者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没有人帮助办理家庭情况调查表的学生,很难得到认定的依据。有的政府民政部门提供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内容是空白的,只有学生姓名和当地民政部门的公章,内容让学生本人随意填写,这样的家庭情况调查表还有什么意义呢?另外,由于对认定的人数和认定的标准没有限定,出现了班级认定人数的极度不平衡。有的班级认定人数达60%以上,而有的班级认定人数不到1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是源于学生的从众心理,班级家庭情况一般的学生,为了个人利益积极认定。二是由于学生的自卑和爱面子,不愿意公开自

己的家庭经济状况,即使家庭困难也不想进行困难认定。在接下来的困难资助过程中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班级认定工作形同虚设,工作做了起不到作用。而有些班级一共只有三五位学生认定,只要认定就会拿到资助,而没有认定的困难学生就没有资格申请补助。

2.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定多数以成绩优秀为门槛,不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被拒之门外国家励志奖学金是专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且优秀的学生而设立的奖学金,同等优秀的情况下要考虑家庭经济状况。如果表现优秀但家庭经济不困难就不能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并不是主要考虑家庭经济情况,很多高校对获得励志奖学金条件限制很窄,必须要获得过校级一等或二等奖学金的学生才能申请,这就将资助范围缩小到学习非常优秀的学生中了。有很多曾获得奖学金的学生经不起5000元奖金和获奖称号的诱惑,“积极”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再加上不想让分配给学院的名额浪费掉,老师对于这类学生的认定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就导致许多学习上相差不大,而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却得不到资助。

3.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广、力度大,有些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学生也可以得到资助

财政部、教育部近日发文决定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上调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将平均资助标准由年生均2000元上调至3000元,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原定比例分担。近日,中央财政已下达专项资金13.18亿元。此项政策惠及430多万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生活需要。国家助学金资助金额越来越多,资助范围比较广,每年大约有近20%的学生可以得到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助学金评定名额分配遵循的标准,基本上是根据学生人数来平均分配的。很多班级根本没有这么多需要帮助的学生,导致部分助学金落到那些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学生手中。有媒体报道每周上网吧花掉100多元,还有MP4之类“奢侈品”,这样的学生还能获得助学金的情况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应该采取的新措施

1.加强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工作的规范管理,增强困难学生认定的高效性,提高困难认定环节的真实性

加强家庭困难学生认定的规范管理,需要从根源抓起,做好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工作。家庭经济情况调查的不真实性,直接影响到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加强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工作的管理,确保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可靠。家庭困难的实际情况应该是多种多样的,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证明材料。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政府民政部门要做好调查工作,更需要村委或社区做好调查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调查材料。高校要完善家庭困难学生认定的工作程序,采取包含家庭经济情况调查—个人认定—民主评议—辅导员审批等多项环节的工作程序,辅导员对认定工作程序要认真把关,确保每个环节公平公正。尤其是民主评议,它是认定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由于同班同学彼此联系密切,相互之间比较熟悉,民主评议能较好地反映民情民意,有利于认定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同时,对于家庭经济确实困难而没有进行认定的学生,要积极动员其做困难认定,确保无遗漏现象发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和困难认定工作要做到位,需要多方面的积极配合,除了把好政府部门家庭经济情况的调查关外,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学生诚信的优良品德,还要对部分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出现自卑等不良的心理状态。

2.高校要加强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定监督工作。要把家庭经济困难作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的首要条件,家庭条件不符合条件,成绩再优秀也不能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获奖比例较高,获奖金额较多,辅导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比较申请学生的基本情况。通常情况下,采取择优的方法,申请的学生谁的成绩优秀,曾经获奖较多,谁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的机会就越大,更有这样的情况,申请国家奖学金的学生如果落选,一定就可以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笔者认为国家励志奖学金要把家庭经济困难作为申请的首要条件,同等贫困情况下比较学习成绩,而不是同等成绩的情况下比较家庭经济情况。要成立励志奖学金评定调查监督小组,对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定过程和评定依据进行跟踪调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整个评定过程的公正公平。

3.国家助学金评定过程要严格评定标准,对于家庭经济情况一般困难的学生做好调查工作

助学金的评定应该在班主任指导下进行。可以通过向申请者同宿舍和其接触频繁的同学了解情况,也可直接向申请者家里或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门打电话核实。班主任应通过各种渠道,全面了解申请助学金学生的日常生活、消费、家庭经济等情况,并以此作为申请助学金的重要参考。在国家助学金的评定过程中,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做到铁面无私,不能因为人情关系等其他原因无原则评定,对于困难学生多的班级,在名额分配上要有所侧重。在平时要多关注学生的生活状况,班级中哪些学生生活简朴,哪些学生喜欢铺张浪费、摆阔气,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到国家助学金评定的时候就能做到公平公正,让真正困难的学生得到更多的资助。

4.高校应创新助学形式,无偿变为部分有偿,实现精神助困和物质助困的统一

高校应该改革学校部分岗位的用工制度,可以针对学生的需要设立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增加学生有偿资助形式,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自己的付出来获取生活费用。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解决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是我国政府和高校共同的责任,它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学校和谐稳定的发展,关系到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发展,关系到广大公民机会均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做好高校贫困生工作的重大意义,利用多种渠道开展高校困难学生资助活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给予他们经济资助的同时,还要对他们加强自立自强的思想教育,加强创业教育,使他们能够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聪明才智,自己找出路,谋发展。这也是高校教育的根本所在。

下载21世纪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述评生资助问题述评 刘一荻word格式文档
下载21世纪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述评生资助问题述评 刘一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