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玛曲县欧拉乡安茂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典型经验
玛曲县欧拉乡安茂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典型经验
编者按:抬眼青山叠翠,低头流水潺潺;牛羊散步草地,鸟鸣相伴牧歌;牧民住房错落有致,尽显藏家风情;文化广场健身设施齐全……牧村人居环境美了,牧民心里乐了,这是日前笔者在玛曲县欧拉乡安茂村看到的景象。2014年全省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以来,玛曲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绿色、生态、发展、文明、小康”的工作理念,加压增责,多措并举,精心营造舒适净美牧村人居环境,改善牧村人居环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安茂村达到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标准,第一批验收通过。
建设美丽牧村
改善人居环境
——玛曲县欧拉乡安茂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典型经验
玛曲县欧拉乡安茂村距县城40多公里,是一个纯藏族聚居的村庄,依山傍水,街道整洁,房屋错落有致。民风淳朴,空气清新,植被保护完好,生态环境十分优越。现有36户,村民朴实勤劳。草场资源丰富,以发展藏羊(欧拉羊)养殖为主,有个别外出经商或务工,牧民日子过得都很红火。2015年安茂村的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15元。被评为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
注重基础先行,提升宜居水平。过去玛曲藏族人“逐水草而居”,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村落,针对这个现状,县委县政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建设要求和创建标准,决定在原有牧民定居点的基础上新建安茂村,以满足牧民对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建设。新建安茂村现有居民35户,其中23户为新建,12户为改造。村庄布局规划、建设规划和村民住房设计,委托相关专业机构依托现有牧民聚居点进行布局设计,做到了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一次到位。村民房屋建筑设计,充分体现藏式民居风格,按照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精心设计,为牧民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建房样式。二是强化设施建设保障民生。结合创建标准,重点进行了牧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330.8万元,完成第一批新建牧民住房23套,改造原有住房12套,配套建成入户厕所、室内地坪、太阳能暖廊及排水沟,并为牧户添置了藏式家具;村内巷到全部硬化亮化,配备路灯、垃圾车(桶);建成水泥硬化通村道路19公里;新建了机井、调蓄水池、水泵房,埋设给水管道,自来水入户率100%;架设农电线路20公里,建成电信3G基站2座。三是突出抓好生态环境治理。大力推行人畜分离,牲畜暖棚设施,牧草单独存放,牲畜粪便集中堆放处理等模式,解决了昔日牧村内稀泥烂滑、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牲畜粪便乱堆、牛羊乱跑的突出问题,村容村貌变化一新。加大对牧村病死畜及草原灭虫、牲畜药浴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废水的无害化处理,有效防止了牲畜疫病扩散和水源污染。安茂村建成羊用舍饲暖棚4800平方米,注射栏10座;栽植树苗400余株。
注重产业发展,建设富裕家园。坚持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着力推动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是安茂村改善提升人居环境,建设富裕家园的必由之路。一是加快高原特色畜牧业发展。以创建现代牧业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加快现代牧业经营,推进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提档升级。安茂村一手抓人居环境改善提升,一手抓特色产业培育,倾力打造欧拉藏羊养殖产业发展。组建藏羊养殖牧民专业合作社8个(其中3个为国家级示范社),组建专业合作社联社1个;建成有省级资质的欧拉羊繁育和种公畜配送基地2个,年繁育及配送种公羊400余只,创经济效益64万元,拓宽了牧民增收渠道。二是双联助推富民产业发展。县畜牧兽医林业局是安茂村的双联帮扶单位,为有效带动贫困户增收,创新完善了畜牧科技扶贫模式。通过开展牧草种植、疫病防治、良种繁育等牧业实用技术培训,开启了向智力扶贫的转变。三是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村党支部采取“专业合作社+企业+贫困户”模式,吸纳贫困户加入,发展藏羊养殖产业,年终按照经营状况分红,拓宽增收渠道。近年来,四川、青海2省、州县的考察团共计5批400多人来安茂村考察调研。
注重内涵提升,健全体制机制。安茂村既十分注重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内涵提升,同时又把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作为改善牧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保证。一是注重改变环境与营造文明相结合。在改善牧村人居环境的同时,着力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礼貌和遵纪守法教育。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挂图,建设国旗台、宣传栏等做法,培养牧民的文明意识,营造示范村的文明氛围。通过制订村规民约等各种制度来约束不文明行为,倡导牧村文明新风尚,促进牧村文明品位的提升。二是注重创建工作与保护相结合。安茂村注重创建与保护和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健康的民俗习惯相结合,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结合环境卫生大整治工作,为避免“一个垃圾台就是一个污染源”的现象,未采取定点修建垃圾台的做法,而是配备垃圾清运车,组织专人每天进行垃圾收集,统一集中处理,避免二次污染。三是注重建设“千村美丽”示范村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相结合。在创建工作中,安茂村党员干部带头参加创建示范村工作,通过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依靠群众顺利完成了创建工作,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丰富了创建的内容,强化了基层基础,促进了社会主义新牧村的建设。
第二篇:临潭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典型经验
临潭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典型经验
编者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省委、省政府今年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部署,事关农民安居乐业、事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生态环境改善。中国要美农(牧)村必须美,建设好美丽乡村是时代所需,农民所盼,让广大农牧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责任。临潭县委、县政府认真深入贯彻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精神,营造学习先进、锐意进取、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把人居环境建设作为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力抓手,把农牧村建设成为山清水秀、干净整洁、宜居宜业、和谐稳定的美丽乡村,留住中华文化根基,农耕文化的精粹,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随着近来年临潭县改善人居环境工作的深入推进,全县农牧村人居环境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呈现出了村容村貌整洁、山更青水更绿、农牧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形象,“草原深处的江淮人家”已初具成形。
立足乡村特色 改善人居环境 打造宜居宜业的社会主义新农
村
——临潭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典型经验
近年来,临潭县委、县政府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贯彻省州《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行动计划》,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同享发展成果的要求出发,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加快推进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为突破口,全面实施垃圾污水治理、人畜分离、改厨、改圈和村庄绿化亮化工程,体现农牧村特色,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科学编制,规划引领是基础。临潭县把编制规划作为建设农牧村人居环境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由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编制了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整洁规划》和村民住房设计,为了突出规划的前瞻性、特色性和实用性,符合农牧村实际,满足农牧民需求,体现乡村特色、民族特色和田园风貌要求,在编制过程中,积极引导农牧民参与到编制规划当中,广泛征求农牧民意见建议,切实发挥了农牧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先后编制了冶力关庙滩新村、池沟村等5个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产业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并制定了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为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营造氛围,群众参与是关键。自此项工作启动以来,临潭县高度重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和动员,最大限度的组织群众参与进来,用群众的力量推动农牧村人居环境建设,形成了“美丽乡村是我家,建设需要靠大家”的良好氛围。一是通过散发传单标语、进村入户等形式在16个乡镇开展舆论宣传活动,全面宣传报道“千村美丽”示范村和“万村整洁村”建设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从而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到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中来。二是对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全县群众为示范村建设出力,从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通过临潭电视台、临潭县农村工作办公室网站、临潭宣传网等平台对涌现出的创新做法、先进人物、典型事迹进行了广泛宣传。积极引导,激发大家参与示范村建设的积极性,为全县实施计划的落实,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截止目前,全县共印发整治情况通报、简报等刊物205期,发放宣传手册、倡仪书10万余份。
整合项目,基础建设是重点。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配套双联、天津援建、异地搬迁、扶贫开发、一事一议等各类项目资金9300多万元,根据不同村庄人居环境现状,立足解决制约当前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分类确定整治重点,分步实施,在基本生活条件尚未完善的村庄,重点解决饮水、修路、用电、建房等直接关系农民生产生活的困难和问题,在条件比较完善的村庄,实施以环境整治为重点的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健全农牧村文化、体育、卫生、信息等公共服务,在省级示范村池沟村投入1339万元进行危旧房改造、风貌改造、道路硬化、异地搬迁、农家乐升级改造、景区河堤、亮化绿化等,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在2016年省级示范村庙花山村共计划投入资金1300多万元完成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危旧房改造、景观河堤、农家乐污水处理设施、亮化绿化、农家乐升级改造等项目;中寨村共计划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完成村道硬化、村级活动室、农牧户风貌改造、改圈改厕、幼儿园、垃圾处理点、亮化绿化等项目;古战村计划投入2000多万完成道路硬化、绿化、生态改善、风貌改造、节能改造等基础项目。
整治环境,常抓不懈是核心。按照“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临潭县委、县政府下发了《临潭县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落实年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县环保局农牧村环境卫生集中连片整治项目,对农牧村垃圾清运、生活污水、禽畜粪便和生产、生活垃圾逐步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以全州环境卫生大整治工作为切入点,在全县16个乡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投入400多万元,在每个“万村整洁”示范村都建有垃圾集中堆放点和垃圾手推车,并确定每周一、五为全县“环境整治日”,坚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使农牧村环境得到了明显提升。
培育产业,农牧民增收是根本。增加农牧民收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改善农牧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临潭县把培育富民产业,增强农牧民自身造血功能工作放在首位,今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集中连片种植优质牧草2万亩,创建青稞高产示范田1万亩,建立油菜高产示范田2万亩,种植脱毒马铃薯1万亩,组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16个,建成养殖暖棚651座,巩固提高日光温室100座,建设设施蔬菜示范小区3个,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3个,培育农牧业科技示范户650户。帮助农牧民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和“农家乐”等农牧村二三产业,指导发展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农牧村经纪人队伍,努力为联系村提供市场信息,做好农畜产品宣传、推介和促销工作,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并积极鼓励引导示范村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冶力关镇庙滩新村、池沟村利用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先后投资100多万元改造升级农家乐,对从事旅游产业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服务化水平;八角乡庙花山村、中寨村大力发展种养殖产业,以“农户+协会+合作社”的模式进行短期牛、羊育肥,青脚麻鸡养殖,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到210亩,同时加大村内青壮年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拓展增收致富渠道。
严格管理,机制建设是保障。制度建设是推动农牧村人居环境建设有序开展的保障。临潭县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工作职责和联络员制度,健全完善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牵头领导抓部署落实、牵头单位协调成员单位推进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了资金筹措机制。进一步健全了“政府投一点、社会帮一点、群众筹一点”的资金筹措机制,充分发挥出公共财政的杠杆撬动作用。二是建立了管护长效机制。按照建管并重的要求,建立兼职村级环境管护员制度、宅基地使用范围内环境卫生责任制度,制定了《村规民约》。三是建立了督查考核机制。坚持日常督查、调研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督查机制,把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体系。四是建立了全民参与机制。坚持多层次发动,多领域动员,构建全社会力量全员参与的多极联动机制。
第三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经验材料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经验材料
近年来,XX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硬任务,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整合各类资源强化保障,以垃圾、厕所、风貌“三大革命”为抓手,扎实推进清洁整洁、住房改善、污水治理、农村改厕等专项行动,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高点定位抓谋划。
坚持城乡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统筹,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对接污染防治和精准脱贫攻坚战,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为目标定位。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
坚持把规划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第一道工序,实行“先规划、后建设”。制定出台了《XX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项目化、事项化、清单化确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目标和任务。紧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多规合一”要求统筹推进村规划编制工作,指导基层精心编制实施村规划。xx镇、XX镇镇域规划设计全面铺开,XX村、XX村、XX村等15个村的村庄规划进入实质性进展阶段。二是坚持系统思维。
综合考虑地理、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等要素,科学确定目标任务,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坚持全域旅游,以人为本、留住乡愁的思路,突出XX核心景区环山一线优美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兼顾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注重乡土味道,深挖历史古韵,传承乡土文脉。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貌,保护乡情美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坚持以点带面、先点后面、点线结合,全面推进、整体提升。三是坚持质量标准。
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技术、施工建设、运行维护等规范标准。根据排水方式、排放去向等,分类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排放标准。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基本要求、政府责任和村民义务。鼓励村组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农村垃圾治理、乡村清洁等乡规民约。制定实施《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水污染排放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技术指南》等技术标准或指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基本实现了有章可循、有标可依。全面推进抓整治。
坚持问题导向,以农村人居环境薄弱环节为突破口,加快补齐短板,全面推进整治工作。
一是强力推进“垃圾革命”。
2019年XX区以创建清洁村庄全域覆盖为目标,集中精力对全区所有镇(街道)、村(社区、管理处)全域开展清洁整治行动。先后组织开展了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夏季战役”,集中攻坚了一批农村环境卫生中的老大难问题。全区累计清理村庄垃圾乱放xx余处,清理卫生死角xx余处,清理农村生活垃圾xx余吨。同时,持续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清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全区所有行政村全部进行生活垃圾集中堆放、清运、填埋的无害化处理。组建立了xx人的农村垃圾清扫保洁队伍,并将村庄保洁、公厕维护、设施维修等纳入管护范围,切实提高保洁能力。今年,我区xx村、xx村被国家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村环境整治样板创建村。
二是稳步推进“厕所革命”。
结合区情实际,按照“户厕抓提升,公厕抓覆盖”的思路,组织人员逐村逐户摸排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了《XX区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科学有序推进农村改厕工作。按照“一户一策”原则,采取差异化补助的方式,稳步推进户厕改造提升。推动行政村村部、规模较大规划发展村庄、有乡村旅游发展等实际需求的村庄配建公共厕所。近年来已完成卫生厕所修建x个,其中先后投入x万元,建成旅游公厕x个。2019年全区完成x户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改(新)建任务,超过省定x户任务的x%。三是统筹推进“风貌革命”。
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培育乡风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大力开展“一拆二改三清四化”村庄清洁行动。同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开展区级“美丽庭院”创评,加强农民群众卫生健康教育,从源头上减少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现象和不文明行为。突出“雨母一日游”沿线、重点村组的房屋、公路改造、“穿衣戴帽”工程建设。今年以来,全区清理危旧房屋x余宗,改造农村公路x余公里,完成房屋穿衣戴帽工程x余栋,有效提升了乡村颜值。重点打造x村、xx村2个村为模板的清洁村庄示范点,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带动全区乡村村容村貌大幅提升。我区XX镇已申报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推进镇,XX镇新竹村通过了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验收。多措并举抓成效。
工作干得好不好,关键看成效。近年来,XX区以争先创优为目标,不断强化工作举措,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实效。
一是健全制度保障。
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任组长的高规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压实“三级书记”责任,全区各级各部门“一把手”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既挂帅又出征,靠前指挥、亲自部署,做到真抓真管、心中有数。区党政领导坚持每月一调度、每月一巡查。制定下发了《XX区20xx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评奖惩细则》等6个文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重点民生实事、绩效考核项目,层层落实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定期组织督导评估,评估督察结果将各项支持政策直接挂钩。二是强化资金支持。
按照“渠道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讲究效益,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资金支持。建立了财政投入为主、金融机构信贷支持为辅、社会资金共同参与、村民投劳配合的资金投入体系。创新建设资金支持方式,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工代赈等多种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20xx年,我区已投资xx余万元,用以改善基础设施,改善饮水安全,确保路通、沟通、灯亮,绿化、美化、净化。三是注重宣传引导。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结合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建设,充分调动群众自觉维护生活环境、自主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深入开展文明户、卫生户、清洁户等评选活动,及时开展检查评比,有效约束群众生活行为,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广泛宣传推广各地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第四篇:关于乡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汇报
关于乡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汇报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安排部署,我县结合自身实际,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作为优化和丰富我县(城区、镇区、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四区联动”发展模式的重要内容与措施,以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活动为抓手,统筹安排,深入推进,取得实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及集中整治工作思路
(一)整体工作思路: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导向,以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和探索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为抓手,与(“美丽乡村、美好乡风、美好家庭、美善人生”)四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与“四区联动”统筹发展有机结合,在全县农村深入开展以保障农村住房、饮水、用电安全和净化环境、硬化道路、美化村庄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使群众过上文明、舒适、便捷的美好生活。
(二)集中整治活动工作思路:先整后管、以整促管、边整边管、整管结合,完善机制,规范管理,良性运转,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为长效管理奠定基础,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发展集中整治成果。
二、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领导,统筹安排
为推进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县专门组织召开了乡(镇)党政一把手XX县直有关部门一把手参加的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县改善人居环境工作,明确主体,明确目标。各乡(镇)党委、政府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责任主体,党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安排,统筹指挥,加强领导。从今年6月底开始在全县集中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到年底,实现全县村庄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道路两侧环境干净的“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目标,在10月底前建立保洁长效机制,彻底改善、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全县农民群众建设一个干净、卫生的生活家园,实现我县农村面貌历史性的新变化,全面提升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
(二)营造氛围,迅速行动
按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要求,我县迅速行动,加强以“三保三化”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主要内容的宣传,营造浓郁社会氛围,动员全县上下,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开展以清理积存垃圾、治理污水横流、杂草丛生、杂物乱堆、马路市场为主要内容的改善人居环境的“突击战”和“歼灭战”。
(三)明确任务,突出重点
1、整治任务。一是对农村各类垃圾进行全面清理,解决好垃圾围村、围田、围路、围河问题。二是清除村内道路堆放的砖、砂石以及废弃的建筑材料和杂物。三是清除村内私搭乱建。四是清除乱贴乱画。五是清马路市场和店外占道经营。六是清除主要道路两侧的杂草、杂物乱堆,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建筑。
2、重点工作。一是沿公路线、铁路线和镇区、社区周边,要做到无垃圾、无树上悬挂物。二是镇区、社区和农贸集市,保证垃圾及时清运、环境卫生整洁。三是村文化广场、学校、企业等公共场所,要做到美化亮化清洁化,整齐规范有序。四是畜禽养殖小区、棚膜蔬菜园区、工业聚集区,要解决好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废弃蔬菜处理、工业垃圾无污染处理。五是镇、村相邻地带、地段等卫生管理死角,厘清管理责任,确保环境整洁。
截至目前,全县共拆除违章建筑10.7万平方米;粉刷墙体12.6万平方米;铺设便道砖1万余平方米;完成绿化面积15.86万平方米;更换安装路灯2700余盏;清除杂草垃圾25.13万立方米;清理路边蔬菜、秸秆3.6万平方米;埋设路沿石7.6万余块;种植景观绿化树2.3万余棵;设置村容村貌常态管理公示牌126块。
通过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全县涌现出了一批以翟坡镇南西村、七里营镇西阳兴村为代表的村容村貌示范村,已经形成先进带后进、后进赶先进、共建和谐文明村的良好局面。
三、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管理机制建设情况
在推进全县改善人居环境工作中,我们一方面以集中整治活动为抓手抓硬件建设,一方面以探索管理体制机制为抓手抓软件建设。全县179个行政村,按照标准(每村300人配备1个村容村貌管理员),全县应配备管理员983人。目前,已有163个村实现了常态管理,配备管理员876人,达标率91%,其中,46个重点村已达到生态文明村建设标准。预计,年底前可实现所有行政村常态管理全覆盖,达标率100%。另外,为加强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我县专门配备了100人的村容村貌管理员队伍,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我县还制定和完善了《XX县村容村貌常态管理月评考核实施细则》,实施“三分制”督查考核办法(月初验收、中旬督导、月末考评),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坚持月排名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在日常督查考核过程中,重点考核各乡(镇)村容村貌管理办公室运作情况,制度落实情况,督促乡(镇)村容村貌管理办公室的组织制度、管理办法、考核办法、管理员职责及考评办法落实到实处,健全村容村貌管理员选聘机制,通过低保对象与村容村貌管理员对接的办法,积极为困难群体创造就业机会,并建立电子档案,稳步打造村容村貌管理网络,同时利用数字城管平台系统对各乡(镇)重点村实施监督,确保全县村容村貌常态管理工作健康、有序。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认真抓好落实。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深入开展“三保三化”活动,按照“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目标,加强投入,强化措施,有效开展工作,逐步提高我县农村村容村貌整治标准和管理水平,进一步美化人居环境。
2、统筹有序推进。坚持科学谋划,分类指导,按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总体要求,循序渐进,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阶段性规律,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坚持农民主体、尊重农民意愿,广泛动员农民参与项目组织实施,保障农民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扎实推进。
3、加强监督考核。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纳入行政效能监察和绩效考核体系,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考核办法,加大督查力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实。重点对达标村和示范村进行检查,建立季观摩评比、年全面考核的督查考核机制,依据目标完成情况和整治效果,建立奖惩机制。
第五篇:祝楼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实施方案
祝楼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
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平原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安排部署,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党委、政府从2014年开始在全乡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力争到2020年底,使我乡农村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为农民群众建设一个干净、卫生的生活家园,让农民群众过上文明、舒适、便捷的美好生活。
一、指导思想和意义
当前,全乡农村普遍存在危、脏、乱、差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广大农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改善生存生活环境愿望十分迫切,为此,在全乡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非常必要和重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要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导向,以保障农村住房安全、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和净化乡村环境、硬化农村道路、美化村庄面貌“两保三化”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工作,通过持续不断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目标任务
从2014年开始,全乡所有村庄进行一次垃圾清除活动,在此基础上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完善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美化村庄面貌,每年建设一批达标村和示范村。
到2020年,全乡9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环境净化省级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标准,45%以上达到环境净化、道路硬 化、村庄美化的省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标准,农民普遍住安全房、喝干净水,大部分村庄干净整洁、道路畅通、生活便捷,建成一批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美丽乡村试点。已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和移民安置村要率先示范,全部按照市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标准建设。
三、基本要求
(一)保障农民住房安全
建立农民基本住房安全保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改造步伐,尽快解决农民住房存在的破损、漏雨等安全隐患,让农民住上放心房。建立并落实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农村建筑工匠和施工管理,落实农房抗震安全基本要求,引导农民提升农房节能性能和居住功能。
(二)净化乡村环境
组织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实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目标,即村内及周边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有序,主次干道两侧环境干净。各村垃圾统一规划若干个垃圾堆放点,普遍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交通便利且转运距离不远的村庄,可采取“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方式处置;交通不便或转运距离较远的村庄,建设简易垃圾填埋场或就近分散处置。加强农村家庭宅院、村庄公共空间整治,清理乱堆乱放,拆除违章建筑,规范农业生产废弃物和秸秆回收利用,做好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三)硬化农村道路 加快推进农村公路“乡村畅通”工程,完善农村公路村村通、连村道路建设,由示范区发展改革环保局拿出规划,逐年实施,纳入目标责任,年久失修损坏严重的要重新整修,原来标准低的要进行规范,需要新修的要适时修建;做好村内主次街道硬化,有条件的村庄实现通组通户道路硬化,可以建水泥路,也可以就地取材建石板路和砖渣路等。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建立健全乡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到2020年底,所有行政村通等级公路、通班车,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干支连网、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和公共交通网络。
(四)美化村庄面貌
在搞好环境整治基础上,积极开展村庄绿化美化,提升村庄整体形象。新型农村社区要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高品位、高标准布置绿化,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体现生态美、主体美、多样性,发挥好示范作用。其他村庄要量力而行,以房边、村边绿化为重点,开展街道、庭院绿化,有条件的村打造绿化景观街道。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供电的路灯,合理安装线杆、路灯等亮化设施,实现村内主街道和公共活动场所夜晚有照明。加强农房、院落等传统风貌的整治,实现村庄整体风貌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五)提升精神文明
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星级文明户”、文明集市、文明村创评为主要内容的“三评”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身边好人评选、道德评议会、道德教育文化墙、村规民约、红白事理事会、“最美家庭”评选、“邻 里守望”志愿服务、文化体育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高家庭生活品质,从人居环境延伸到精神文明,全面改善农村面貌。
四、实施步骤
祝楼乡计划在2018年底打造省级人居环境示范村3个,打造省级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10个。具体步骤如下: 1、2015年打造省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1个:大胡庄;打造省级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2个:口里、蒙城。2、2016年打造省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1个:新阳村;打造省级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3个宋楼、西圈、祝楼。3、2017年打造省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1个:东圈;打造省级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2个:夹堤、王录。4、2018年打造省级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3个:卞庄、西胡庄,北胡庄。
五、保障措施
(一)认真组织
各村要成立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抓,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措施,在具体工作安排部署上,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注重发挥农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努力用简便的办法、较低的成本,取得农民满意的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二)加强宣传引导
各村要采取广播、标语、宣传车、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广 泛宣传,营造社会上下广泛关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形成政府主持引导、群众自主建设和社会积极支持的工作局面。积极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引导农民改变乡村生活陋习,培育健康生活新方式。组织开展必要的卫生户、星级文明户等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农村精神文明新风尚。
(三)发挥党组织作用
各村党支部要按照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愿望,做好动员和发动群众工作,带领群众积极投身人居环境改善工作。
(四)强化督导考核
乡党委、政府要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制定考核办法,加大督查力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乡新农办要采取督查、暗访等办法,对各村进行检查,同时建立观摩评比机制,依据目标完成情况和整治效果,对推进工作进度快、成效好的村进行通报表扬和奖励,对工作进度慢的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