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政治生活第6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训练题(附详细答案)
政治生活第六课练习题
160多年前,在中国革命取得重大胜利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下了“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苍桑。”的豪迈诗句,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到底的决心,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上述材料能够印证的结论是: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④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某县委要求全县领导干部一心一意谋发展,“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办法”。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发扬民主,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B.与时俱进,保持党的先进性 C.紧紧抓住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履行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3中央领导最近指出,党的干部要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积极推进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从根本上说建设学习型政党是()A.建设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需要
B.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C.知识经济时代对党员的客观要求
D.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需要
4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原党委第一书记沈浩把群众的点滴难处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解决到实处,用一片真心换来与群众的水乳交融、生死相依。沈浩同志的事迹说明:①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②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③党员干部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④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5(2010·北京文综)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是: A.坚持民主集中制,发展党内民主
B.加强党员干部教育,提高执政能力
C.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与国外政党的交流
D.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推进党内民主是:①增强党的创新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 ③带动人民民主发展的重要举措
④拓宽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10·福建文综)在2010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期间,来自各界的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向大会提交提案5000多件,涉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这一事实说明()
A.人民政协充分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B.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
C.人民政协对国家大政方针有决定权和监督权
D.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8 中共G市市委2010年颁发市委政治协商规程,规定重大政策在决策之前需经政治协商。在实施该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专题协商中,该市政协共提出 77条意见。市政府全部采纳54条,部分采纳18条,其余5条给出了未采纳的原因。这一做法表明:①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之一
②政治协商是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
③人民政协拥有重大政策的决定权
④政治协商的方式就是政协提出批评建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来,标志着对中国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升华。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①以发展为本,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②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③坚持科学执政
④坚持依法执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转变发展方式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主线。要做到“转变发展方式”对我党的要求是()①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国家职能
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③坚持立党为公、执法行政
④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11.随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在全国的展开,一些年满60岁的老人已经陆续领到基础养老金。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后,又将实现“养老不犯愁”。这些德政工程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在不断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
D.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12.我们深刻认识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这告诉我们()A.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在不断改变
B.党要承担起人民和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身建设 C.我们要不断调整和改变我国的政党制度
D.我们党能够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3.(2011·佛山模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总结概括,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①毛泽东思想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④科学发展观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4.近年来,党中央在正式出台重大决策前,均向各地区各部门和军队负责同志、党代表以及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等广泛征求意见。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A.民主执政 B.民主立法
C.依法执政
D.科学执政
15.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党执政方式的三个基本要素,三者是辩证统一的。下列对三者关系说法正确的是:①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三者相互联系,紧密结合②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③科学执政是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更加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 ④民主执政就是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每年三月,春花烂漫时,我国都要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汇集北京,共商国是。人大与人民政协的共同特点是:①都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②都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都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
④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7.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众多的国家决策都与人民政协息息相关。2011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协委员汇聚一堂共商国是,一个个反映社情民意的提案正在讨论中。这表明: A.政协提案是国家科学决策的前提
B.我国政府赋予人民政协委员提案权
C.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D.民主集中制是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1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这一准则的基本内容是:①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一样,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 ②各政党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 ③各政党都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④各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完全平等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中国共产党要做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就必须: A.取消一党制,与各民主党派共同执政
B.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C.对各民主党派实施正确的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
D.完善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和促进人民民主 20.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前驻华首席记者齐麦克曾感慨地说,中国只用30年的时间,就把英美两国在工业革命时期用100年才完成的使命完成了,仅凭这一点他就要“给中国共产党打一个高分”。你认为中国共产党能获得“高分”的原因在于:①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得到民主党派的支持和拥护 ③代表并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1.促进发展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河北政协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展开研究,并提出建议:把“钢铁第一大省”建成低碳经济强省。这反映了人民政协须行使()A.民主监督职能
B.参政议政职能
C.政治协商职能
D.经济建设职能
22.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体现了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②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党的宗旨 ③是对发展这一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深刻认识 ④是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体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3.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统一战线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这体现了:①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②各民主党派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 ③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实行全面的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4.(2010·上海高考)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下列属于其职能的是()A.批准2010年中央预算
B.建议更加关心新生代农民工
C.修改《保守国家秘密法》
D.决定政协委员陈竺担任卫生部部长 25.“两会”的共同之处在于()①都是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机关 ②都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③其成员都由人民选举产生 ④都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6.“两会”联袂召开有利于()A.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 B.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共同执政
C.发挥各民主党派对国家经济生活的领导作用 D.人民政协对国家大政方针实行决策
27.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从根本上说,建设学习型政党是()A.建设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B.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C.知识经济时代对党员的客观要求 D.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需要
28.加强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原因在于()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④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非选择题
29.材料一
某市市委在组织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把城市远景规划向群众展出,公开征求意见。他们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城市规划提建议,根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改造100条背街小巷”的建议,重新修订城市规划并组织实施。该市昔日深一脚浅一脚的背街小巷,如今大都变成了灯火通明的平坦大道。
材料二
现实中,少数地方、少数单位的领导干部存在“三个一”现象:一是干部任用“一句话”,二是工程项目“一把抓”,三是领导班子内部“一言堂”。
(1)材料一中该市市委的做法是如何坚持民主执政的?(2)从党的执政方式角度看,材料二列举的行为和作风为什么是错误的?
30.材料一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始终贯穿着这样一个主题。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就业状况全面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在一天天殷实起来的日子里,亿万百姓满怀希望奔向更加富裕的小康,中国书写出一份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走过5年,“民生答卷”让我们看到生活的切实改善,体味到党和政府对群众利益的深情牵挂。下一个5年,我们必将描绘出更加精彩的“民生蓝图”。
材料二
“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两个“更加注重”,与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一起,阐释了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表明社会事业和民生问题将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党和政府要把“民生”工作提到战略高度。
31.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评价这一观点。
政治生活第六课答案 A【解析】
此题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实践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故①②③正确。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故④排除,选A。C【解析】
“一心一意谋发展”体现了我党紧紧抓住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道理。党不能履行国家职能,故D错误。A、B两项未体现。3 B【解析】
该题以当前“学习型社会”为背景,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题目问的是原因,只有B是最符合题目要求。D【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提炼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旨在表明党员干部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①②③④均当选,答案为D。D【解析】
本题考查党的执政方式,A项是民主执政的表现;B项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表现;C项是发展国际间的政党交往。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到国家意志,D项符合题意。B【解析】 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党内民主可以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推动党的创新,①正确。党内民主可以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③正确。推进党内民主是党的作风建设的内容,②错误。④中“拓宽”党的执政基础观点不正确。A【解析】
政协委员建言献策、提交提案属于参政议政,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的行为主体是政协委员,因此D项不选。人民政协是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形式,B项不正确。人民政协对国家大政方针有监督权,但没有决定权,排除C项。A【解析】
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该市委的要求和市政协的做法体现了政协的职能和政治协商的作用,①②符合题意。拥有重大政策决定权的是人大而不是政协,批评建议是民主监督的主要方式,③④均错误。B【解析】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①错误;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发展,“标志着对中国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升华”表明党坚持科学发展和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②③正确;④材料未体现。C【解析】
中国共产党不能履行国家职能,不是依法行政,故①③错误。②④的做法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故选C。B【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理解,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材料中的德政工程是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体现,B项符合题意。B【解析】
党要巩固执政地位,保持先进性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与时俱进。D项与题旨不符。D【解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基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实践而形成的,所以其内容不包括毛泽东思想在内,而毛泽东思想本身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所以①③不符合题意,应排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②④与题意相符。故选D项。A【解析】
党中央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是发扬民主的体现,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B说法错误,党没有立法权,C、D与材料无关。B【解析】
题目考查的是三种执政方式之间的关系。③是科学执政,④是民主执政,都与问题不符,故选B。D【解析】
人大是我国的国家机关,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故①③是人大与政协的不同点。②④正确。C【解析】
听从民意是科学决策的前提,政协委员提案权不是政府赋予,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政协不是国家机关,排除A、B、D三项。题干表明了人民政协的作用。B【解析】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但在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的政治地位不是完全平等的,故④错。B【解析】
中国共产党要做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必须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正确。A中“一党制”和“共同执政”的说法错误。C中“组织领导”的说法错误。D与题意无关。20 C【解析】 中国共产党能获得“高分”是由于其先进性决定的,体现在其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执政业绩上,故③④正确。①②是③④的结果,不是得“高分”的原因,故选C项。B【解析】 调查研究、提出建议是政协进行参政议政的表现,B正确。A、C材料未体现。D属于国家职能,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不选。22 D【解析】 坚持科学发展是坚持科学执政的表现;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等是坚持民主执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体现,也体现了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表明了党对发展的深刻认识,①②③④皆正确。C【解析】 听取民主党派意见,体现了我国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亲密友党关系;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①②④正确。③观点错误。故选C项。B【解析】 政协的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B属于参政议政。A是全国人大的职能;C、D是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的职能。C【解析】 政协并非国家机关,故①可排除。政协委员是由推荐协商产生,而非由人民选举产生,故③错误。A【解析】 “两会”联袂召开有利于发挥政协的作用,A正确。B、C、D说法均不正确。
27B【解析】 注意理解题干中“根本”这一关键词,应选B项。A、C、D都不是从政党这一要求来说的。28 B【解析】 ①与材料构不成因果关系,②③④从国家性质、党的宗旨等方面说明了原因,应选B项。
29答案
(1)该市市委体察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保证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做到了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维护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党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上述行为和作风是领导干部民主意识淡化、群众观念淡薄的表现,破坏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与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执政理念背道而驰的,容易造成重大决策失误,甚至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30【答案】
(1)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肩负着提供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职能。
(3)面对我国社会事业仍然滞后、民生问题仍很艰巨的现实,执政党和人民政府有义务和责任,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和谐社会的实现。
31【答案】(1)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一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中国人民历史选择的结果,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因此,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
第二篇: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政治生活第5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训练题(附详细答案)
政治生活第五课练习题
1据报道,《××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条例》先后四次提交该市人大审议表决,均未获通过,这在该市还是第一次。该事例表明市人大:①通过地方立法规范政府行为②通过行使质询权对政府进行监督③依法对政府进行行政系统外部监督④是我国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2010·全国文综Ⅱ)在200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一位代表在对政府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之后,对参加讨论的温家宝总理说:“我讲出来供您参考,不是要求您。”总理认真回答说:“你是人民代表,有要求我的权利。”在这里人大代表行使的权利是()
A.建议权和提案权B.提案权和问责权C.问责权和质询权D.建议权和质询权 3(2010·课标全国文综)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新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相同的原则分配,将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由原来的4∶1改为1∶1。这一修改的意义在于:①从制度层面消除城乡选举差别②在立法和制定重大决策层面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利益③拓宽农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渠道④保证人大代表平等地行使权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2010·北京文综)某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意见,规定了市政府的哪些重大事项需要报人大常委会备案或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制定了相关程序。该市这一举措()A.缩小了政府的法定权力B.扩大了人大常委会的法定权力 C.规定了人大和政府的关系D.推进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5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列选项中,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基本原则的是:①各级人大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②在法律制定上实行少数服从多数③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常委会负责④在贯彻执行上实行严格的责任制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案(草案)》修改的重点主要有四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细化人大代表的履职规范,进一步加强对人大代表履职的保障,进一步强化对人大代表的监督。这样做的意义在于()A.使每名代表都能更好地行使人大的各项权力
B.提高代表履职意识和能力,更好地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C.规范人大代表的行为,限制其权利的行使 D.强化人大代表职责,不受其他部门的制约
7.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草稿完成后,都要经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修改,然后再听取社会各界、各民主党派中央的意见进行修改,直至在全国人大会议上经全国人大代表审议、修改、通过。由此可见,我国国家机构()
A.依据法律的授权行使权力B.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C.是实施政府职能的载体D.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8.W市人大常委会向市民公开征求未来五年立法项目与建议草案,10天内共收到市民意见2081件次,其中立法建议221件,60%以上的市民建议被采纳。这表明:①W市人大常委会在立法活动中坚持了民主集中制 ②人大常委会在立法活动中有必要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③地方人大常委会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 ④人民群众在立法活动中享有提案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④
9.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进行三审的《侵权责任法(草案)》新增规定:因交通事故、矿山事故等侵权行为造成死亡人数较多的,可以不考虑年龄、收入状况等因素,以同一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立法权 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④全国人大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某小区为是否建造垃圾焚烧发电厂而引发激烈争论,广受人们关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该小区某人大代表说:“我没有与群众沟通,沟通应该是政府的事情。”“我不用判断,政府会判断。”“我们主要都是听政府部门的。”你对此的认识是()
A.人大代表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密切联系群众 B.人大代表依法行使的职责与政府职责是相同的 C.人大代表的主要职责是支持政府部门进行决策 D.人大代表间接行使国家权力,应增强履职能力
11.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在促进政府解决物价、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问题上,人大代表应该()
A.行使提案权,依法提出有关问题的议案B.行使质询权,对政府工作提出建议方案 C.行使立法权,按照人民的要求制定法律D.行使决定权,对国家重大事务做出决策
12.两会期间,人民群众对“明星”代表、“企业家”代表的提案和言论表现出特别关注,因为其“特殊”身份和影响力,人们更加关注其言行能否发出自己的声音和意愿。人大代表不管来自哪个地区,也不管来自何种行业: ①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②都应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③都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④都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A.①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3.(2010·山东文综)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
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③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4.2010年初,在G市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一 位人大代代表提出: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大,打工者有份工作就不错了,政府应废除最低工资标准,工资由市场决定。该代表的观点引发了社会广泛议论。在下列有关该问题的议论中,正确的观点是()
①作为人大代表不能只站在企业经营者的立场发表意见 ②该代表在人代会上具有自由发言而不受追究的权利 ③该代表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写成议案向市人代会提交 ④该代表的言论过于偏激,应撤销其人大代表的资格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下列选项中能够反映这一制度基本内容的是()A.人民通过直接选举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D.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6.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重要原则。下列体现这一原则的政治现象有()①某村召开村民大会,由村民投票选举村委会主任 ②某县县长在县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作书面述职报告 ③某市市委决定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范围 ④某省省政府要求全省各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7.针对某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张某滥用法律,纵容乡治安巡逻队殴打村民的情况,该乡人民代表大会依法罢免了张某的乡长职务。这表明:①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坚持依法行政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③实行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④乡党委和乡政府都必须自觉接受乡人大的领导和监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8.每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都要听取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这表明()①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是全国人大的职能部门 ③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必须向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 ④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9.某地人大代表在红网衡阳论坛上以实名发表公布自己财产的帖子表示,人大代表的履职是公权,所以必须公布自己在未获得公职之前的财产状况,以更好地衡量履行公职者在职期间是否廉洁。人大代表候选人公布自己的财产,有利于()
A.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B.人民对人大代表行使监督权 C.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和质询权D.消除人大代表的腐败行为
20.某市人大常委会向市民公开征集未来5年立法项目与建议,10天内共收到市民意见2 081件次,其中立法建议221件,一半以上的建议被采纳。这表明:①该市人大常委会在立法活动中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人大常委会在立法活动中有必要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③地方人大常委会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④人民群众在立法活动中享有提案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1.“人民代表是代表人民的,现在人民的水平普遍提高了,当代表的水平要是不提高,就代表不了人民啦!”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①人大代表必须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人大代表必须不断提高履职能力 ③人大代表应该经常更换 ④人大代表肩负神圣职责,享有审议权、提案权等权利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2.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预备役军官法修正案草案、人民调解法草案、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草案等,并分组审议了曾荫权报批的两个香港草案。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表决权 ③香港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大是同级的国家机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政府工作报告等其他重要报告。据此回答23~24题。23.上述材料表明()
A.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B.全国人大依法行使最高任免权
C.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其他国家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 24.全国人大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表明()
A.人民当家作主有制度保障B.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C.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D.全国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相互监督 25.(2010·广州模拟)人大代表是人民意志的体现者和执行者。人大代表的权利主要包括:①表决权 ②接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权 ③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权 ④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询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6.2011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为了更好地反映民情民意,部分人大代表在互联网上利用QQ、e-mail、Blog(博客)等现代信息交流方式征求网民意见,并及时予以反馈,深受网民欢迎。这表明()
①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 ②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③人大代表的发言不受追究 ④人大代表受人民监督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7.2010年12月20日开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继续审议水土保持法修订草案、刑法修正案(八)草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等。这表明()
A.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B.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C.国务院是我国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D.人大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非选择题
28.材料一2011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相聚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代表们提交大会的议案中,“关注民生”的提案所占比例最大,百姓们普遍关心物价、住房、就业等问题,成为代表们议论和关注的焦点。材料二在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听取、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审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据此回答:材料
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了《政治生活》的什么道理?
29.(2010·山东高考)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年来,《沂蒙》、《南下》等“红色”影视剧,从新的角度诠释革命英雄人物,顺应了当代观众的审美要求,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2010年山东省“两会”期间,如何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假如你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应如何履职。
政治生活第五课练习题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及其职权等知识。该市人大审议表决《××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条例》,是该市人大行使制定地方性法规权力的表现,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规范政府行为,也表明该市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另外,人大对政府的监督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监督。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②排除。①③④正确,故答案为D。D【解析】代表在对政府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之后,提出具体参考建议,体现的是建议权和质询权。提案权没有体现,问责权不是人大代表的权利,A、B、C三项均应排除。故选D项。A【解析】实行同票同权从制度层面消除了城乡选举差别,能够使农民选出更多的人大代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①②符合题意;同票同权并没有拓宽农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故③表述错误;同票同权前后人大代表的权利没有任何变化,故④表述也错误,舍去。故选A项。D【解析】人大与政府的关系是宪法规定的,因此C项错误;A项中的“缩小”和B项中的“扩大”犯了同样的错误;D项内容正确且符合材料内容,为正确选项。C【解析】本题考查对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全面理解,②④体现这一原则。基层人大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县级以上采取间接选举的方式,①错误;重大问题的决策由集体决定,③错误。B【解析】四个重点方面有利于提高代表履职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故B正确。人大代表的权利不同于人大的权力,故A错;修改的目的在于规范人大代表行为,而不是限制其权利,故C错;D说法本身错误。B【解析】政府工作报告的出台到获得审批是一个充分发扬民主然后集中的过程,故选B。A、D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A【解析】人大代表享有提案权,而不是人民群众,故排除④,扣住关键词“建议”、“采纳”、“征求”可选出①②③。D【解析】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对《侵权责任法(草案)》进行审议,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立法权;以同一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体现了全国人大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题干没有体现出全国人大的最高地位,故②③④入选,①没有体现。A【解析】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与人民群众保持联系,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题中人大代表的观点不正确,没有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B、C、D三项不正确。A【解析】人大代表享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促进政府解决民生问题,应行使提案权。12 D【解析】本题考查人大代表的地位和职责。①说明人大代表的产生,②④说明人大代表的职责,③说明人大代表的地位,都正确。C【解析】本题是复合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选出答案。农村和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变化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不能说政治权利更加广泛,而是享有权利的主体更加广泛,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故①错误,排除。②③④正确。B【解析】本题考查人大代表权利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②③正确说明了人大代表的权利。①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④表述错误,不选。C【解析】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有两种,县及县级以下实行直接选举,县级以上实行间接选举,A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B错误;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显著的特点,答案为C;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错误。D【解析】村委会、党委不是国家机关,排除①③。根据民主集中制的表现选出D项。②体现政府与人大的关系,④体现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A【解析】④属于明显的基础知识错误,人大应该接受党的领导,而不是党接受人大的领导和监督,故排除。张某作为乡长,不依法行政受到处罚,体现①,同时也体现②。人民代表大会按照法律程序罢免张某,体现③。故本题选A。C【解析】 本题考查对全国人大法律地位和职权的理解。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政权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并受其监督,但并非是其职能部门,①③④正确,②错误。故选C。19 B【解析】 本题考查人大代表的职责。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人大代表候选人公布自己的财产是人大代表接受人民监督的表现而不是人大代表在行使权利,故选B项,不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问题,A项不选;D项观点太绝对,不选。A【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内容的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该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体现了这一原则,也表明了其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①②③正确。提案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人民群众拥有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④错误。故选A。A【解析】 人大代表有其一定任期,③观点错误;材料未涉及人大代表的权利,④与题意不符;①②观点正确,选A项。C【解析】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修正案,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体现,审议了曾荫权报批的两个香港草案体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与中央的关系,①③正确;表决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②④错误。故选C项。A【解析】 材料反映了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监督权和决定权,B、D与材料不符。C混淆了“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解析】 全国人大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表现,故选C。A、B没有C直接。D本身错误。C【解析】 此题考查人大代表的权利。①③④均是人大代表的权利,②是其义务而非权利。C【解析】 此题通过考查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来理解人大代表的义务。人大代表利用网络征求意见,表明了人大代表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故①③不符合题意,选C项。
27B【解析】 A没弄清人大包括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C没有认识到国务院是行政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D混淆了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可以行使国家立法权,B正确。
28答案材料一体现了人大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提案权。
材料二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和最高监督权。人大代表行使审议权和表决权。
29【答案】(1)人大代表
①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②通过行使提案权、审议相关议案、表决相关决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③就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相关部门进行质询、监督。(2)政协委员
①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②积极提交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提案,建言献策,参政议政。③就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相关部门进行民主监督。
第三篇: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政治生活第4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训练题(附详细答案)(模版)
政治生活第四课练习题
1(2010·安徽文综)为制定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我国政府制定《纲要》做到了()
A.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B.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C.依法执政,行使国家立法权D.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2(2010·全国文综Ⅱ)根据W市2010年4月起施行的《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规定》,政府决策承办单位向市政府报送重大行政决策备选方案时,市政府法制部门要进行合法性审查。重大行政决策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予提请市政府决策会议审议。这表明:①合法性审查是政府正确决策的重要环节②政府没有法律授权不得行使权力③政府法制部门形成对决策部门的制衡④政府法制部门扩大了职能范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2010·江苏单科)2010年3月,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住建部和科技部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相继在网上“晒账本”,公布本部门预算。这表明,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主要依靠()A.民主和法制B.监察和审计C.提高公务员办事效率D.简化政府办事程序 4(2010·课标全国文综)《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度。在国家机关中,对行政权力具有内部监督功能的是:①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②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③国家监察部和地方监察机关④国家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政府如果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处理群众事件的过失,不敢承担责任,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有可能损害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这告诉我们()
A.政府工作效率的高低决定了政府是否有权威B.政府的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C.各级政府应力争做到依法执政D.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6.《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出台表明,依法行政的目的在于依法治“官”、依法治“权”,用法律制约和规范行政权力和行政执法人员,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失职行为要实施问责。这表明()A.政府执政必须符合法律程序B.我国各级政府都做到了依法行政
C.依法行政要求政府要自觉接受监督D.党政领导干部的权力和责任是统一的7.济南着力打造“网上公开”、“网上受理”、“网上审批”和“网上告知”的24小时不下班的“网上政府”,体现了济南市政府: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②具有管理和服务的职能③着力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④自觉接受监督,打造阳光政府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某市按车牌号每周停驶一天的限行措施正式实施的第一周,对于违禁车辆只提示、教育、警告,但不罚款;单位、个人如拥有两辆以上机动车,车牌尾数相同,可申请更改车牌。此外,本次限行还采取了包括以上规定在内的十项便民措施。对上述事件最合适的概括是()
A.转变职能,加强监管 B.以人为本,合理行政C.合法行政,廉洁高效 D.民主执政,科学执政 9.解决下边漫画《城管执法》中反映的矛盾,需要()①加强立法工作,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②推广文明执法,倡导人性化管理③经营者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守法经营④依法严厉打击小商小贩,净化城市市场环境 A.①②③B.②③ C.①②④D.①④
10.有人这样比喻政府机构中的分工和职责:蝗虫飞在天上,农业部门要管;落在树上,林业部门要管;趴在草丛里,畜牧部门要管;飞到公园,城建部门要管。针对多头管理造成管理成本加大、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政府机构改革应该()
A.坚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型政府 B.科学划分职能,提高宏观管理效率 C.强化政府职责,推行行政问责制 D.取消职能交叉,增设宏观管理机构
11“车漫漫,路漫漫,握好手中方向盘;情相伴,爱相伴,绷紧交通安全弦。”这样一批充
满温馨话语的新式交通提示牌取代了传统的“禁止”、“限制”等冷性、强制性词句的交通提示牌,这一细节的变化让人们倍感轻松。这说明()
A.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不断提高B.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C.我国交通公共文化设施正在逐步完善D.我国政府履行职能坚持以人为本
12.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经济界、农业界委员联组会上表示,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下列属于政府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是:①政府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②政府组织专家学者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③政府组织市民开展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④政府不断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1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很多地方、单位和部门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作为重要理念始终予以坚持。下列说法有助于支持这一理念的有:①夫治乱、安危、存亡之本源,皆在人君之心②人心者,世俗之本也;世俗者,王运之本也③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④自古至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4.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军备),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的回答诠释了树立政府权威的价值,这对我国政府工作的启示有()
①加强立法工作,保障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②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做表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监督,公正司法、严格执法④有令必行,有禁则止,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5.某市政府为克服各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幅度过大带来的问题,将行政处罚权依法细化,将细化后的标准向社会公布,接受市民监督。这项措施()
A.保障人民群众的表达权,扩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B.限制政府的行政决策权,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权 C.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D.增加政府工作的公开度,扩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权 16.某市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方案公示后,很多市民通过打电话、写信、上访和网络评议等方式参与讨论,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市政府召开多次市民代表座谈会,听取各方面意见,对原方案进行调整修改,最后获得了大多数市民的认同。这体现了()
A.市政府和市民共同履行公共管理职能B.政府决策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 C.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原则D.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理念
17.公信力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提高公信力,要求政府: ①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为所有社会成员谋福利②正确行使权力,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③全面履行职能,特别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④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坚持廉洁奉公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8.在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后,2010年12月23日北京公布治诸新方案,其中单双号限行政策在极端情况下才会启用。对上述事件最合适的概括是()
A.转变职能,加强监管B.民主决策,合理行政C.合法行政,廉洁高效D.民主执政,科学执政 19.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称要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坚持“两手抓”,一要揭露查处违法违规问题,二要关注重大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和管理漏洞,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体制制度创新。这说明加强审计工作:①利于加强廉政建设,治理腐败 ②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③加强了人大对政府的监督④可以从外部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制建设程度,同时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提高政府公信力必须:①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做到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②正确行使权力,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③全面履行职能,特别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④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廉洁奉公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2010·安徽高考)为制定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回答下题。
21我国政府制定《纲要》做到了
A.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B.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C.依法行政,行使国家立法权D.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22(2010·湖南高考)《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度。在国家机关中,对行政权力具有内部监督功能的是:①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②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③国家监察部和地方监察机关 ④国家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钓鱼执法、暴力拆迁是部分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的写照;对人民诉求置若罔闻、对民生问题不闻不问则是不作为的体现。“胡作为”和“不作为”的行为违反了()
①对人民负责原则 ②政府依法行政原则 ③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④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4.“彭水诗案”在媒体强有力的介入下,秦中飞被释放,当事官员引咎辞职,同样,拜舆论监督之力,“进京抓记者案”、“跨省追捕案”、“曹县诽谤案”均撤案。这表明()A.舆论监督具有强制力和法律效力,效果显著
B.舆论监督可以左右政法部门的行为,应充分发挥其作用
C.舆论监督具有威力大、影响广等特点,发挥着独特的监督作用 D.只要新闻媒体曝光就可以阻止滥用权力的行为
25.在有些地方,发展就是不断毁掉资源,留下垃圾和污染,产生GDP。如果把排污企业比作老鼠,环保执法人员应该是猫,但是结果往往是,猫要靠老鼠供养,老鼠更要靠猫活下去,这是不好的现象。因此()A.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依法执政B.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依法行政
C.党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D.党和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的捍卫者 26.据报道,一些行政机关为了“创收”,常常向企业推销一些所谓展示企业形象和产品的高价年鉴,不管有关企业情愿与否,都得乖乖掏钱购买。这一事例说明:①必须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②政府必须合法行政、合理行政 ③必须适当限制和弱化政府职能 ④政府滥用权力会损害政府的形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7.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地方因城建部门在拆迁中野蛮执法,导致损害被拆迁户合法财产的事件时有发生,引起政府高度重视。为此,建设部下发了《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和《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建立了拆迁听证制度,规范了强制拆迁行为。建设部下发两个文件表明()A.政府依法行使立法权B.司法部门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C.为城建部门依法行政提供了法规和政策依据D.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28.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提高政府公信力,要求政府: ①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为所有社会成员谋福利②正确行使权力,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③全面履行职能,特别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④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坚持廉洁奉公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9.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根本原因在于()
A.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政府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D.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非选择题
30.某市市长公开电话开通一年时间,受理群众来电数百万人次,办结率96.2%,群众满意率98.9%。市长张某对此评价说:“百姓之事大如天。群众打热线电话是对政府的信任,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把群众拒之门外。市长热线,要办成群众的知心热线、化解矛盾的专线、政府提高行政效率的示范线。” 辨题:政府提高便民利民的意识,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就能防止权力的滥用。
31.在我国,法律法规对行政裁量权规定了一定的范围和幅度,但有的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执法基准,这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裁量权提供了可能。比如,道路交通法第99条规定,机动车行驶超速的罚款从200元到2000元,执法人员应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合理作出处罚。而在实践中,出现了诸如本应罚款300元,执法人员却因素质、心情等因素罚款1000元的现象,群众对此非常不满。规范行政裁量权,为政府权力设限,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主动出台并实施一系列规范行政裁量权的办法。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上了一个台阶。规范行政裁量权的做法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政府权威进一步提高。
为什么人民群众对地方政府主动规范行政裁量权的做法普遍认可?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作出分析。
32.作为未来5年法治广东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法治广东建设五年规划(2011—2015年)》提出,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规范行政决策、严格行政执法、加强政府管理创新、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要基本建立法治政府。
结合材料说明政府如何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政治生活第四课练习题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政府权力的行使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国政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纲要》,做到科学民主决策,应选A。B的主体应该是中国共产党,不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C不选。在我国,人民不直接行使国家权力,D错误。A【解析】材料突出了合法性审查的重要意义以及依法行政,①②入选;③④不符合事实,应排除。故选A项。A【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政府部门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向民众公开政府信息,接受民众监督,体现了法制和民主。D【解析】题干要求是行政内部监督体系,而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与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是行政系统外部监督,不符合题意,①②舍去;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是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形式,且都是国家机关,③④符合题意。正确答案D项。D【解析】政府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处理群众事件的过失,不敢承担责任是对人民群众不负责任的体现。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只有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其管理才能被人民自觉认可和服从,才能树立政府的权威。6 D【解析】政府是依法行政,党才是依法执政,故A错;B说法与材料及现实都不符合;C与材料无关。7 C【解析】公民的政治权利并没有得到扩大,故排除③,选C。B【解析】合理行政是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实施行政权时,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题干中的便民措施,体现了以人为本、合理行政。故选B项。A【解析】审读漫画标题、内容,可判断出漫画讽刺城管人员没有合理行政。④不正确,排除,应打击不法小商小贩。B【解析】题干反映我国行政机关管理成本大、效率低,需要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科学划分职能,明确职责,提高效率。故选B项。A、C两项不符合题旨。D项错误。D【解析】题干反映了我国道路交通执法部门履行职能的理念和方式有了新的变化,变得更人性化,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故选D。A、B、C均与题干无关。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政府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理解。①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③属于政府实行民主监督的内容,不符合题意。B【解析】①强调要重视官吏的道德品质;②说明百姓的意愿对统治阶级的重要意义;③说明老百姓对政策得失的评说很重要,体现了百姓的重要性;④强调统治者要养民、重民。因此,与题意相符的是②③④,①与题意不符,选B。D【解析】本题旨在强调政府需要注重“民信”,即注重人民群众的意志与利益,②④符合题意;我国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①不当选;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而非政府,③不当选。故选D。15 C【解析】“政府将执法细则向社会公布”,体现政府自觉增强工作透明度,接受人民监督的工作态度。有利于维护公民的知情权。C【解析】本题的行为主体有“市政府”和“市民”,而“依法执政”是对执政党来说的,故不合题意,舍去D项。“公共管理职能”应由政府履行,不由市民履行,故A项错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不意味着公民可以代替决策部门的职能,而是公民为决策部门提供建议,因此B项本身正确,但不适合材料情景,即公民有权参与民主决策,但不是决策机关的一员。故本题只有C项符合题意。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政府权威树立的途径。提高政府公信力要求政府依法行政,但是并不意味着要为所有社会成员谋福利,因为所有社会成员也包括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①错误。②③④都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正确做法。答案为C。
18B【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依法行政要求的掌握。合理行政是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实施行政权时,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广泛征求意见“体现民主决策”。A、C、D皆不符合题意。C【解析】 本题考查加强对政府权力监督的意义。审计部门作为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部门,其审计工作有利于加强廉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C。D【解析】 提高政府公信力属于增强政府权威的一个方面,因此必须做到依法行政,诚实守信,尽职尽责,接受监督,故②③④正确。执政是针对执政党来讲的,与题意不符。故选D。A【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审准设问中“政府”这一关键词,还要准确掌握和区分行政、执政、立法及其不同主体等有关知识。A正确表明了题干中政府科学民主决策及依法行政的做法;B的内容是党的执政方式,与政府行政无关;C表述错误,政府没有国家立法权;D表述错误,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而不是直接行使。故选A。D【解析】 本题考查监督体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要求分清内、外监督体系的组成。①②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③④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故选D。C【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舆论监督的理解。材料充分表明舆论监督的特点和作用,C正确。A、B、D皆夸大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不选。A【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民负责原则和依法行政的理解。“胡作为”和“不作为”的行为都没有依照法
律来行使行政权力,都侵犯了人民的利益,违背了对人民负责和依法行政的原则,①②正确;③④属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该遵循的原则,与题意不符。故选A。B【解析】 A“依法执政”不正确。C、D与题意不符。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有些地方环保执法人员没有依法办事。B【解析】 转变政府职能并不是限制和弱化政府职能,③本身说法错误。题干强调某些政府部门不依法行政,滥用行政权力,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对此,必须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以确保政府合法行政、合理行政,①②④符合题意。C【解析】 材料强调建设部发布文件以规范政府行为,做到依法行政,C项正确;A错误,在我国,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B、D两项不符合题意。C【解析】 “执政为民”是从执政的党角度讲的,①错误。②③④都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正确做法。答案为C。B【解析】 D没有说明其原因。C表述错误,政府由人大产生。A、B比较,B是根本原因,A则是直接原因。
30【答案】(1)政府提高便民利民的意识对于防止权力的滥用有积极的影响。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提高便民利民的意识既有利于方便群众,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又有利于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
(2)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防止权力的滥用。这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从而达到防止权力滥用的效果。
(3)防止权力的滥用,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除此之外,还应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因此,题目中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31【答案】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②行政裁量权过大,容易导致行政机关任意裁量和难以正确裁量,影响政府的公信力,甚至损坏法律的权威,背离人民的意志。③政府主动规范行政裁量权,对正确履行职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政府权威,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32【答案】①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②要全面正确履行好各项职能。③要坚持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④政府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⑤要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四篇: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我国政府职能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我国政府的职能 知识梳理 1.我国政府性质及其主要职能(1)政府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的政府。
方法技巧 图示政府的性质
(2)政府主要职能 内容 内容(表现)目的(作用)政治职能 ①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②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③保护合法财产不受侵犯;④协调人民内部矛盾,保障人民民主;⑤打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等 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经济职能 宏观调控、市场监管 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文化职能 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科、教、文、卫、体等事业 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加强社会建设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保证人民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基本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温馨提醒:①五种职能可能会有交叉,可以从内容和目的上加以区分。②履行政府职能的主体必须是政府部门(行政机关)。中国共产党、国家权力机关、国家监察机关、国家司法机关、群众团体和人民政协都不履行政府职能。③政府具有管理经济的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宏观调控强调对经济的平稳运行和经济结构进行调节;市场监管突出对市场秩序的监督与管理。
2.政府职能的履行
特别提醒:政府职能的扩大、缩小、弱化;增加职能部门等表述都是错误的。
时政热词 店小二 原指旧时茶馆、酒肆、旅店等处负责接待顾客的伙计。“店小二”演化出新义,指推进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周到服务的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发扬“店小二”精神,是社会经济结构中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角色的重新定位,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举措。
营商环境 世界银行根据创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电力供应、注册财产、获得信贷、保护少数股东、纳税、跨境交易、合同执行和破产处理的情况等 10 类指标评价营商环境。
3.我国政府的作用与公民意识 (1)政府的作用:管理和服务。
(2)公民对政府的正确态度: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
方法技巧(1)图示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2)图示国家性质、政府性质和政府作用
1.参观行政服务机构,了解政府部门的办事程序,考察政府职能的表现。(政治认同、科学精神)2.围绕生活中与政府工作有关的具体实例,对政府履行职能的表现和作用进行评议。(科学精神)
[素养水平等级] 科学精神 水平4 对政府职能及其作用,能以辩证思维进行独立思考,以建设性批判态度,正确看待社会转型下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治认同 水平3、4 运用具体事例,表明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对政府职能转变及履行充满信心 [经典例题剖析](政治认同)(2018·全国Ⅰ卷,17)2017 年 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要求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支持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项目和社会事业发展;属于县级以上政府事权范围的建设项目,不得要求乡镇安排项目配套资金。上述规定旨在()①减少乡镇公共服务供给主体 ②减轻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责任 ③提高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效能 ④改进乡镇公共服务投入机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思维流程
试题拾遗 1.材料中心在于减轻乡镇政府必要的负担,支持乡镇政府公共服务建设,①②与这一中心不符。
2.健全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地方各级政府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也是政府的责任;对适宜采取市场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公共服务项目,地方各级政府应尽可能交由社会力量承担,由花钱养人向花钱办事转变。
[紧扣素养押题] 1.(科学精神、公共参与)2018 年 6 月 28 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指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身革命,是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极大激发市场活力的战略举措,要以更实举措深化“放管服”改革。这需要政府()①以民主决策保障决策的流程 ②以创新监管管出公平和秩序 ③以优化服务服出便利和品质 ④以执政为民放出活力和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放管服”改革是政府自身革命,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能极大激发市场活力,实施“放管服”改革,需要政府以创新监管管出公平和秩序,以优化服务服出便利和品质,②③入选;①错在“保障”;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④不当选。
答案 C 2.(科学精神)2018 年 3 月 5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8 年要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 3%,重点地区 PM2.5 浓度继续下降。这要求政府()
A.强化立法职能,为保卫蓝天提供法律武器 B.建设服务型政府,搞好生态文明建设 C.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坚守法律的公平正义 D.进行宏观调控,放宽市场准入,鼓励企业竞争 解析 “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要求政府履行生态建设的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答案为 B;政府没有立法职能,人大立法,A 错误;C 中“公正司法”不是政府权限范围所在,不选;D 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3.(政治认同、科学精神)为应对一些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不够科学、职责缺位和效能不高问题,2018 年 3 月 13 日,我国推出最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根据方案,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将减少 8 个,副部级机构减少 7 个,展现出“壮士断腕”的改革决心。可见,我国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意在()①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②通过完善决策体系提升政府的履职效能 ③减少政府职能部门,精简政府管理职责 ④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服务水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题意强调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原因在于政府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责分工不科学,效率不高,这显然体现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未真正实现现代化,通过新一轮的机构改革显然可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可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服务水平,①④正确。题意与“完善决策体系”无直接关系,②不选;③中“减少政府职能部门,精简政府管理职责”显然表述不妥,我国机构改革的目的在于优化政府的职能,减少了政府的职能部门是结果不是目的,③不选。故本题选 B。
答案 B 4.(科学精神)我国高度重视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工作。多年以来,国务院分 7 批审议通过取消的国务院部门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共 434 项,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154 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 280 项,逐步建立了科学的国家职业资格体系。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
①转变管理理念,加强合理监管 ②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政府权威 ③推进简政放权,促进创业创新 ④完善配套法律,提高管理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②“树立政府权威”不是该做法的目的。④“完善配套法律”的表述错误。题目中,我国分批次取消一些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建立更加科学的国家职业资格体系。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转变管理理念,加强合理监管,推进简政放权,促进创业创新;故①③入选。选 B。
答案 B
第五篇:政治生活高三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详细)
《政治生活》知识点复习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节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一、国家和国家性质
1、从本质上看,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国家性质也叫国体。国家的性质是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国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明确规定。★
二、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本质★★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为民主权利的广泛性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为:①人民的民主权利有制度保障、法律保障、物质保障;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的民主权利日益得到实现。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1)民主是在统治阶级内部,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世界上不存在超阶级的民主,民主总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民主。专政是依靠暴力进行统治的国家制度,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都具有专政的职能。
(2)在我国,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民主是人民内部的民主,专政是对敌对分子的专政;民主和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的必要性:
(1)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已被写入我国宪法(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只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坚持对敌专政,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新要求
(1)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2)实行依法治国
(3)强化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政府职能
(4)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5)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二节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觉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
1、公民政治权利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1)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基础和标志。)
◆【注】选举权选举人民代表的权利。而不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领导人的权利,也不是选举村委会成员、居委会成员的权利。
②各项政治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它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自由。
③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权利。
2、公民政治义务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1)公民的政治义务是指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必须履行以下基本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权利的重要保证。因此,每个公民都应该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盛衰、民族的兴旺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②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们应尽的义务。)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施工米乃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使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二、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1)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权利和义务在法律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原则,要求我们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又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我国,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个人利益自觉服从国家利益。)第三节
政治生活:有序参与
一、当代中国人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1、依法履行政治权利,自觉履行政治义务。(这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我国公民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的必要性:
1、这既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2、只有广泛发扬民主,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整个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
1、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积极关心社会事务,关心国家大事;
2、必须学习政治知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节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一、选举方式的选择
1、几种主要的选举方式
(1)直接选举:①国家事务方面县级和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②社会事务方面居委会村委会的选举。
(2)间接选举:①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②乡镇和乡镇以上各级政府领导人员的选举。
(3)差额选举:①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实际应选名额的选举;②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差额选举;③竞选是差额选举的一种方式。
(4)等额选举:①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实际应选名额相等的选举;②等额选举制在极少数情况下才被采用。
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根据:
(1)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2)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来确定。
二、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意义:珍惜选举权利,参与民主选举,有利于更好地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2、态度: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政治参与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尺度。那种“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
3、公民应怎样行使选举权?
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和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这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第二节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1、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没有调
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前提。)
(2)专家咨询制度(有利于听取专家的意见,集中学者的智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有利于保证公民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有利于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民的参与度。)
(4)社会听证制度(有利于帮助决策机关发现拟定的决策方案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和完善。)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1)有利于决策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2)有利于决策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第三节
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1、广泛的民主实践——基层群众自治
(1)村民委员会的含义、选举、决策、管理、监督(2)居民委员会的含义、选举、决策、管理、监督 ◆【误区警示】:对基层管理制度理解
★
①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是基层政权组织,不是基层经济组织,也不是基层社会团体,不履行国家职能。都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我国的基层政权组织是指乡镇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乡镇人民政府。
②不能认为选举村委会(居委会)成员属于公民在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只有公民在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才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
(1)发展基层民主,是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2)它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它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国家正在重点推进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第四节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1、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利——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
2、我国公民民主监督的方式(渠道)★(1)信访举报制度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3)舆论监督制度
(4)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
3、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意义★
(1)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
(2)有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4、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要求
(1)要用于行使监督权,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2)要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
1、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2、有序的的政治
(1)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2)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3)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4)是否坚持党的领导。(5)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第一节
政府的职能:管理和服务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
2、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3、我国政府的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发展教科文卫事业,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扩大就业,社会保障,优生优育,优化生态环境)◆【小注】:①履行政府职能的主体只能是政府(国务院及部委、地方政府及组成部门)。特别注意: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中共、各民主党派机关、社会团体、基层群众组织组织不能代替政府履行职能。
★★
4、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努力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5、我国政府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便民利民(1)管理社会生活;(2)提供公共服务。
6、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政府为民服务,支持政府工作,寻求政府帮助,监督政府行为,这都是增强公民意识,提升政治素养的体现。第二节
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1、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2、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要做到以下三方面的要求:(how?)★★★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建设服务型政府。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拓宽民主渠道,集思广益,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是,坚持不懈做好事。
3、公民求助政府的渠道
(1)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2)开设热线电话(3)设立信访部门
(4)推行电子政务,等等。
4、公民求助政府的意义
(1)有助于解决自己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2)也有助于政府不断改进工作。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 第一节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1、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因★★
(1)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利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特别关注】: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公正司法★
①主体不同:依法行政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即各级人民政府,是对行政机关提出的要求。②依法执政主体是中国共产党。③公正司法的主体是法院和检察院 ★★
2、怎样才能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2)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利的行政管理体制。
(4)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3、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1)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
(2)政府决策是否科学,关系着国计民生。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努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
(3)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具体要求
①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②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第二节
政府的权力:需要监督
1、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权力是把双刃剑,行使得当,造福人民;滥用
权力,贻害无穷。
2如何对政府的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1)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有效途径:关键是建立和健全制约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保障人民民主监督;二靠法制,加强法律制度监督。★(2)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3、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1)外部监督:人大监督、共产党的监督、社会和公民监督、司法监督、政协监督(2)内部监督:上级监督、监察部门、审计部门、法制部门
4、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
(1)是政府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2)有利于提高行政水平的工作效率;(3)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保证清正廉洁(4)有利于政府民主决策、科学决策;(5)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
5、我国政府的阳光工程: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1)有利于增强透明度,便于群众监督;(2)有利于群众维权,维护社会稳定。综合探究:政府的权威
1、政府的权威
(2)根本决定因素: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是否具有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3)根本标志: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2、有权威政府的表现:(政府的权威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1)有权威的政府是依法行政的政府,它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2)有权威的政府是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较高的信誉
(3)有权威的政府是讲信誉的政府,有令必行,有禁则止,它得到人民的自觉认可和拥护。
(4)有权威的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都会有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3、政府权威的树立
(1)含义:通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决策的科学性、依法行政的态度、能力和水平、履行职责的效果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形象等树立起来的。(2)政府应如何努力树立自己的权威?(how)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业绩。
③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做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政府知识小结:国家性质。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政府的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根本目的。政府要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政府的权力要受到监督。要做一个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其他国家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3、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它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有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
4、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5、人大代表
(1)地位: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2)产生方式: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广大人民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民主选举产生。(3)职责:★★★
①义务: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大代表应该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②权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拥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误区警示】 :人大代表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公民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
1、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2、基石: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
3、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4、组织和活动原则(组织和活动的最主要特点):民主集中制★★★ ①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②表现: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负责,受人民监督。
第二、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构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第三、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5、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
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
6、人民代表大大会制度的优越性:①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小注】&
1、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区别: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2)联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自己的历史任务。&
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区别: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来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组织形式。
&
3、注意区分“权力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
解析:前者指人民代表大会,后者指行政机关(即各级人民政府,在我国国务院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其他国家机关”是在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受其监督,对其负责和报告工作,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它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3)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3、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1)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的体现和保证。(2)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进行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党的政治领导是指中国共产党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1)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内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基本内容是三个代表;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
5、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内容)★★★(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互相监督的关系,不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4)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行使国家职能;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5)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适合我国的国情,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小注】&
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
1、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是执政与参政的关系;在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不存在隶属关系;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关系;在事业上,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不是在野党、反对党,不是兄弟党);在监督上是平等基础上互相监督的关系,而不是监督被监督关系。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具体利益的差别可以协调。
&
2、人民代表会与人民政协的关系:(1)区别①性质: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也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不是国家机关;人民代表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国家机关
②职能: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人民代表会行使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③组成人员产生方式不同:人大代表是民主选举产生的 , 人民政协委员是通过民主协商、推荐的方式产生的。(2)联系:都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都有助于监督国家机关开展工作,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都有利于保证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都要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
3、多党合作≠共同执政(联合执政)、多党合作≠多党制
★★★★★★(党的知识总结: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党的性质,宗旨。党的执政方式。党的执政理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三个代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第一节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1)民族平等的表现:①各民族之间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差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②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
(2)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3)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性: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实现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特别是经济发展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3、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①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不包括自治乡)
②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③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和其他自治权。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历史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互相依存的民族关系(现实情况),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4)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误区警示】 :
①把民族自治地方所有的国家机关都当作自治机关是错误的,民族区域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检察院等国家机关不是自治机关);
②明确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乡镇一级不是民族自治地方。
③把民族平等原则看成是各民族实现了事实上的平等是错误的,受历史、地理、社会等因素的限制,我国虽然实现了各民族在法律关系上的平等,但要达到事实上的平等还需要很长时间,需要国家大力支持和帮助。
第三节
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宗教政策的内容:★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我们要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四有公民,创造美好人生。
◆【拓展与深入】:&
1、正确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并非鼓励、提倡、支持人们信仰宗教,其实质是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这里的“正常”,其实就是宪法、法律和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并非保护一切宗教活动。(2)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并不是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恰恰是为了保护公民的这项权利。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这是国家主权在宗教事务上的具体体现,并不是要阻止宗教领域的对外交往,我国支持宗教界在独立自主、平等友好、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开展交往。(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也并不意味着宗教已经不存在消极作用。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5)对我国的宗教政策还要澄清几个误区:(6)认为我国宗教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事实上宗教的唯心主义本质没有改变;
综合探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2、聚焦人民当家作主,感悟我国的政治制度。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建立了一系列政治制度。(1)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相适应。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包括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在内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第一节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1、主权国家的地位、分类、构成要素、权利和义务
(1)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主权国家,按国家性质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按经济发展程度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3)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是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其中,★★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国家主权具有两方面的特性: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
★★(4)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5)主权国家应履行的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小注】:主权和人权是相辅相成的,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有人权的前提和保障,没有主权就谈不上人权,主权高于人权。“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质是借人权干涉别国主权,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2、国际组织的类型和作用
(1)国际组织有政府间和非政府间之分,有世界性和区域性之分。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许多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关系、调解国际争端、缓解国际矛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作用
(1)性质: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2)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国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集体协作,不干涉他国内政。
(4)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5)★★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根据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的活动。在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误区警示】 :①不能将联合国当作超越主权国家之上的国际组织,也不能认为联合国自成立以来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它也有过被大国操纵的历史,如朝鲜战争中的“联合国军”。
②中国不是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参与联合国的一切活动,而是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这是因为并不是联合国所有的行动都能完全遵守宪章精神。)
第二节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1、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形式
(1)国际关系是指国际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3)国际关系的形式也是多样的,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2、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1)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3)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
3、我国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我国的国家利益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3)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政党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误区警示】:两国间有无共同利益,是否开展国家合作,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两国各自的利益。因而不能说一国制定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国家间开展合作关系是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决定的。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一节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奖给各国经济反战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当今世界仍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活动和毒品问题危害重重。
(2)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当今世界仍然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南北发展不平衡是全
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
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2)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就是要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3)中国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人民将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第二节
世界多极化:不不可逆转
1、世界多极化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重要特点。世界的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
2、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3、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21世纪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4、我国应对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我们一定要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这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注意区分】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源: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在当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第三节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1、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2、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3)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综合探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1、什么是和平发展道路?(what?)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同于以往西方列强通过侵略、征服、控制的途径,掠夺、攫取别国的财富来实现自身的发展,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创新,采取和平的方式,增加财富,实现自身的发展。
2、中国为什么走和平发展道路?(why?)(1)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趋势和自身根本利益做出的战略抉择。
(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各种条件决定的。(略)◆【拓展与升华】:&
1、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和谐世界)★★(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我国积极顺应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3)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需要。我国主张在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上建立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我国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能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4)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5)是有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决定的。这一政策要求我国以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6)走和平发展之路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7)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应遵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3、中国如何走和平发展道路?(how?)
(1)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2)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3)我们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