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秀: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院)与优秀:影片《焦裕禄》观后感
优秀范文: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院)与优秀范文:影片《焦裕禄》观后感合集
优秀范文: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院)
法治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手段。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讲究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正是一个法治社会。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罗干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XX年要在全体政法干警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对人民法院而言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法院干警作为履行国家法治职能,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主力军之一,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牢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既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正确履行各项法治职能的前提和保障。本文结合法院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关于“法治”的涵义
自古希腊和中国先秦哲人提出“法治”并阐述其思想以来,历代思想家对“法治”这一命题作了不懈的探讨,不断丰富了法治内涵和认识。按照柏拉图在其名篇《法律篇》中的解释,法治就是“服从法律的统治”。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发展了他的思想,将法治概括为“普遍服从良法”,即“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以后的思想家西赛罗、詹姆斯·哈林顿、孟德斯鸠、洛克、卢梭、康德等都对法治有过精辟的阐述。目前,我国学者公认,法治至少有以
下五层涵义:
1、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在中国古代,“法治”即“以法治国”,经常与“德治”、“礼治”、“人治”相提并论,主要被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和理念来理解。在西方,“法治”也首先被作为与“人治”相对立的治国方略来认识,即“法律的统治”。今天,我们使用“法治”的概念,是指国家在多种社会控制手段面前选择以法律为主的手段进行控制和治理,即“依法治国”。党的十五大报告专门对“依法治国”作了阐述:即“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即“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其基本含义是:在法律制定之后,任何人和组织的社会活动都要受到既定法律的约束和规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随意废法和立法,强调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普遍性和一致性,认为在法律面前,只有首先承认形式的合理性,才能承认实质的合理性。这是法治建立的基本要求。
3、法治是一种民主的模式。即“以民主为前提和基础的法制”。法律历来有多样性,通常有专制的法制和民主的法制,而有法律不一定就有法治。真正意义上法治只能是以民主为社会条件和制度基础的法制模式。
4、法治代表一种文明的法律精神。即体现为一整套关于法律、权利、权力等问题的原则、观念和价值体系,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追求和需要,成为人们设计法律制度的价值标准和执行法律的指导思想。对人类法治思想与实践的发展历史进行总结和提炼,我们认为当代法治所蕴含的法律精神包括:法律至上、善法之治、平等适用、制约权力、权利本位、正当程序等内容。
5、法治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即“法治社会”的理想状态:在法律与国家、政府之间,运用法律约束国家、政府权力;在法律与人民之间,运用法律合理地分配利益;在法律与社会之间,运用法律确保社会公共利益不受权力和权利的侵犯;在国家和政府权力受到有效约束之后,权利在人与人之间得到合理配置的一种社会状态。由此可见,法治所追求的理想状态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确定状态,而是一个不断探索和不断实践的运动过程。
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法治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言,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从根本上要求我们实行法治。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对此有精辟的论述:“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个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故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而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保障。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完善的重要标志。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实行法治。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对权利、平等、自由等法律价值有天然的依赖和促进作用。如果市场主体没有产品所有权,就不可能有交易行为,如果没有交易主体的平等和契约自由的规则,交易行为就必然难以为继和持久进行。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和我党宗旨也要求我们实行法治。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要求我们的各项制度设计和安排要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而只有实行法治,才能充分保障人权,充分体现对人的尊严的尊重和爱护。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共产党的宗旨,除了人民的利益,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为实现人类的完全解放,也需要用法治体现党的追求人民公平正义的终极价值。
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是当前全党和全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当前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体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确保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既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其重要保障。
5、如果把法治理解为“依法治国”,那么作为法律施行的最重要的载体,应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及相关的司法机关。故法治理念对司法机关而言,可以等同于司法理念。因此,在司法工作中,树立现代法治理念就是树立现代司法理念。这是现代法治理念在司法机关中的具体运用。
第二篇:法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文章标题:法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院党组:
按照院党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根据**院长的具体安排,我在**院长的带领下,先后到**法院、**法院对两院思想作风整顿、集中执行、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活动这三项工作进行了检查、指导。我们先是听取了两院对三项工作的汇报,然后传达学习了省委政法委第8次
会议纪要精神,宣读了**市两级法院案件评查方案,并对两法院案件评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最后,**院长对两法院前一段三项工作进行了点评,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结合两法院工作实际,对下一步如何搞好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现把两院三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思想作风整顿情况
这项工作,两院都进入了查摆问题阶段,他们都能按照省委督导组的要求,一是都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并按方案要求先后开展了个人自查、大接访、大走访活动。二是采取发放征求意见函、调查问卷、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等[本文来源于好范文-www.xiexiebang.com,找范文请到xiexiebang.com]各种形式,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利于整改阶段的进行。三是坚持边整边改,完善各种制度,强化了院政管理。四是对上级督办的案件和本院接访案件,查出原因,限期办理。
两院对省市督办案件、接访案件办结的具体情况是:
**法院:
省人大督办案件1件,已办结;
省政法委督办案件11件,已办结6件,正在办理5件;
省法院督办案件7件,已办结2件,正在办理5件;
市委督导组督办案件1件,已办结;
市中院督办案件7件,已办结3件,正在办理4件;
县法院接访案件55件,已办结20件,9件法律咨询,正在办理26件。
**法院:
省政法委督办案件3件,已办结2件,正在办理1件;
省法院督办案件5件,已办结1件,正在办理4件;
市委督导组督办案件1件,已办结;
县法院接访案件23件,现场解决9件,已办结12件正在打印阶段,正在办理2件。
二、执行工作情况
**法院:
共清理积案929件,截至目前,已执结412件,执结率44.3位居全市前列。采取的方法措施:一是广泛动员,建立了清理积案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二是争取县委、人大的重视,支持执行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执行环境。三是认真清理执结案件,做到了五个到位,即:
1、清理到位;
2、原因分析到位;
3、责任到位;
4、集中执行到位;
5、采取措施到位。四是讲究执行艺术,改进执行方法,提高执行的社会效果。
**法院:
共清理积案1855件,总标的8060801149.65元,截止目前执结411件,执结率22.16,执结标的12817600元。采取强制措施73人,扣押财产26万余元,目前执结率居全市落后地位,存在很多困难,为改变落后局面,**法院下一步执行工作的打算是:一是在全县形成人人支持执行的大环境,建议县委成立解决法院执行难问题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副书记担任,成员分别由人大、政协、公、检、法及县直各有关负责人组成,在全县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执行格局。二是加大执行工作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挂牌督办制度和典型案件通报制度,联席会议由政法委牵头,公检法和政府各有关部门参加,每月召开一次工作协调会,排除执行障碍。四是建立慈善救助组织,对弱视群体,实行政府救助,体现司法为民的思想。五是建立执行威慑机制,将被执行人信息通报给工商、税务、房地产管理、车辆管理等部门,促使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义务。六是建议县委、人大关注**事件,督促检察院尽快解决此事,稳定干警的情绪。
三、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活动情况
**法院已经开展了此项活动,已进入学习阶段。
**法院计划近期召开学习动员会,进行安排部署。
《法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工作情况汇报》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法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第三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浅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与精髓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由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五部分组成。这五部分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共同形成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所追求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由健全完善立法、坚持依法行政、严格公正司法、加强制约监督、自觉诚信守法、繁荣法学事业、坚持依法执政等七部分组成。这七部分要求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法治所必须要努力完成,努力做到的。基本内容:
一、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折,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这是我们党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总结改革开放几十年经验所得出的宝贵理论,我们要坚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方针。(2)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3)法制完备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4)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宪法法律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达和体现,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法律保障。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对推进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根本的意义和作用。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必须切实维护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一和尊严。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和有效制止一些地区和部门的“土政策”、“土办法”、“你有法律、我有对策”等破坏法律权威的行为,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必须树立和
维护执法部门的权威和公信力。(5)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
二、执法为民
(1)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执法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法治始终坚持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2)以人为本是执法为民的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如国家取消农业税、加强医疗保证建设、控制物价、控制房价等都是为了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3)保障人权是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如我们国家把维护人权写入宪法,温总理为民工讨薪等都是执法为民的要求。(4)文明执法是执法为民的客观需要。
三、公平正义
(1)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公平正义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公平正义是立法、执法和司法工作的生命线。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随着物质上矛盾的发展变化,人民群众对平等享有、平等保护、平等参与、平等选择、平等竞争、平等发展的关注期待越来越强烈。因此,只有在法律制度上充分体现公平正义的理念,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致力于消除各种导致社会不公的矛盾和问题,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要求。(2)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平等对待、反对特权、禁止歧视是人人平等的体现。(3合法合理是公平正义的内在品质。(4)程序正当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与载体。(5)及时高效是衡量公平正义的重要标尺。
四、服务大局
(1)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比如,为有效应对“非典”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我国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有序搞好灾后恢复重建,颁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这些法规的制定出台,都是服务大局的需要。(2)把握大局是服务大局的前提条件。(3)围绕大局是服务大局的根本保证。围绕大局,就是要坚持决策部署以大局为目标方向,具体工作以服务大局为行为准则,工作成效以服务大局为检验标准,全面保障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4)立足本职是服务大局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包括打牢思想基础、全面充分履行职责和依法正确履职。
五、党的领导
(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现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2)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领导。要求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3)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领导。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领导主要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核心是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领导。(4)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组织领导。党的组织领导,主要就是通过推荐重要干部,加强立法、执法司法机关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在法治领域得到贯彻落实。
基本要求:
一、健全完善立法。
(1)坚持科学立法。立法要立足国情、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合理地规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要健全立法程序。(2)坚持民主立法。既要体现立法内容的民主,又要体现立法程序的民主。坚持立法为民。
(3)坚持法制统一。一是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二是下位阶的法不能与上位阶的法相抵触;三是相同位阶的法相互之间不能抵触。(4)坚持体系完备。必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继续制定和完善起支架作用的法律,加强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法律和制定配套法规,适时进行法律清理和法典编纂。
二、坚持依法行政
(1)行政合法是依法行政的根本要求。(2)合理行政是合法行政的补充。(3)高效便民是依法行政的价值体现。(4)权责要统一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5)政务公开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6)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现阶段的政府部门改革,“大部制”的实行就是为了高效便民,做到依法行政。前阶段的因为煤矿事件许多政府高官纷纷被革职处分说明要权责统一,要做到依法行政。
三、严格公正司法
(1)切实维护司法公正。(2)不断提高司法效率。(3)努力树立司法权威。(4)充分发扬司法民主。现在国家和一些机构为一些打不起官司的人提供的司法援助、“绿色通道”等正是为了发扬司法民主,切实维护司法公正,促进严格公正司法。
四、加强制约监督
实现对权力的有效制约与监督,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监督体系,加强落实人大的监督职能,加强社会舆论与民众的监督,将权力使用者至于真正的监督之下,就会减少腐败、不作为、乱作为的发生,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五、自觉诚信守法
自觉守法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也是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这不仅要求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诚信守法,每个公民都要做到诚信守法。这就需要我们加强诚信守法教育、培育诚信守法的社会氛围。前阶段的“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许多商家诚信守法观念的缺失,诚信守法建设迫在眉睫。
六、繁荣法学事业
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是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支持的重要阵地,事关我国法治建设的兴衰成败。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法学事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法学人才,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充足的智力保证和人才支撑。
七、坚持依法执政
坚持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之一。坚持依法执政,就是要坚持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实施法律、并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对于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
虽然我们现在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社会主义法治不尽如人意,法治国家的建设任重道远。但是,我们要坚信,我们完全有能力将这些问题解决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必然会实现的,这是历史的潮流和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更加努力地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了解其真谛,按照其基本要求一步步的努力,将我们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自由、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国家。
第四篇:法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情况
法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情况
在全国政法机关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是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好范文版权所有,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确保政法队伍正确政治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认真学习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人民法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指导方针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市两级法院自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以来,两级法院党组和全体干警思想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按照省政法委、省高院和市委政法委的指示精神,精心安排部署,认真周密组织,狠抓关键环节,注重结合实际,使理念教育稳步推进,确保在践行宗旨、结合实际、解决问题、促进审判、推动工作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下面就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开展情况和主要特点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搞好发动。
我们两级法院在省“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电视电话会
议后,市中院党组立即召开会议,学xxx省市政法委以及省高院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深刻理解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党组成员一致认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审时度势,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适应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是建设高素质法官队伍的客观要求。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有利契机,进一步加强全市法官队伍建设和法院的全面建设。针对两级法院实际情况,对开展好这一教育,院党组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部署。成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领导小组,院党组书记、院长××*同志任组长,我任副组长,组员由班子成员组成。下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办公室,成员由政治部、机关党委、纪检、研究室、法官分院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我们市中院领导还按上级的要求,建立了对下联系点制度,在教育中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具体指导推动工作。为使全体干警对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落实上达到人人参与、人人学习、整体提高的目的,我们专门召开了动员大会,院党组书记、院长××*同志对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行部署动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干警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切实把教育活动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建立领导责任制,确保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真正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要求各院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做到“四个带头”,即带头参加学习,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给干警作出表率。为了使教育有效地按步骤进行,我们制定了《关于在全市法院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实施方案》。院法治理念教育办公室把教育分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专题,制定了专题教育计划,并将中央政法委编写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人手一册,从5月份开始每月完成一个学习专题。各基层法院也按照上级的要求,做到早准备、早进入,按要求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办公室,明确了责任,制定了本级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具体方案,进行了教育动员及其它教育准备工作。
二、狠抓学习,强化观念,专题辅导,纳入培训。
在做好部署动员的基础上,教育中我们注重狠抓学习,制定专项的学习计划,精心组织,严密实施,确保教育“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在学习方式上,采取全院大课辅导、部门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整理相结合;在学习内容上,组织干警原原本本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罗干、***同志的重要讲话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观看辅导录像;在人员组织上,建立学习考勤,严格请销假制度,每次教育时都进行人员登记。政治部(处)每月检查各部门集中学习情况,检查结果与年终目标考核挂钩;在确保时间上,把每周五上午定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时间,做到严格按计划实施,“雷打不动”;为检验学习效果,我们进行了阶段的理论知识考试,全院平均90分以上。为了使全市法院干警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更深刻的理解,特别邀请最高人民法院有关专家和市委政法委领导同志来院给全市法院700余名法官进行专题辅导。海城、铁东法院的院领导成立教育宣讲团,每名院领导按照学习专题担任授课辅导任务。配合教育我们还在全市两级法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活动,要求全体干警结合五个专题的学习,撰写一篇体会文章,定期组织体会交流。院领导做到率先垂范,带头撰写体会文章,带头畅谈学习体会。同时中院在《××*法苑》上及时报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有关情况,各院都开办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简报》,及时宣传教育活动中好的典型事迹和经验做法。通过学、听、看、谈的有机结合,使全市法院广大干警加深了
第五篇: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论文)(范文模版)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理念
摘要: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就是在全社会和全体公民养成自觉尊重法律、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思想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的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
关键词:依法治国
一、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在1999年3月召开的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又被写入了宪法修正案。依法治国方略的最终确立,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史上,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
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传统的封建“人治”思想的影响,我们党在治国方略的选择上经历过一些曲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文化大革命”中法制被严重破坏、“无法无天”的惨痛教训,清醒地认识到加强法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做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的同时,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战略方针。邓小平同志强调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把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放到了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法治认识的不断深化。1997年,党的十五大最终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最终战胜和彻底抛弃了封建“人治”思想的羁绊,坚定不移地选择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治国道路,从而完成了我们党执政治国理念的一次深刻而重大的转变。
(二)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国家长治久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提和基础,是十三亿中国人民最大利益之所在。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如果社会动荡不安,已经取得的成果也要
人民之上。那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法律只管民,不管官;只管别人,不管自己,将自己视作法律之外的“特殊公民”的思想,从根本上背离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第三,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我国宪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违法者必须受到追究是法律尊严的重要体现,也是法律权威的重要保障。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有人违了法却能逍遥法外,那么,法律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就不可能树立起崇高的地位和威信。
(二)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法律权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力量和威信。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
维护法律权威,必须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在一个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社会规范,包括法律、政策、道德、习惯、宗教规范等等,都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起到一定的规范和约束作用。但是,必须明确,在一个实行法治的社会中,法律是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起着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最有力的规范和约束作用的准则。整个社会和全体公民都必须树立法律意识,自觉将法律作为指导和规范自身社会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
维护法律权威,必须首先维护宪法权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它也是一切其他法律权威的渊源和保障。因此,维护法律权威首先要维护宪法权威。
维护法律权威,必须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任何法律、法规、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下位法不得同上位法相抵触,地方性法规不得同全国性法律相抵触。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法律权威的重要标志。当前,有的地方和部门从保护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制定和实施一些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和法治原则的“土政策”、“土办法”,搞“你有法律、我有对策”,不仅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也严重损害了法律的权威与尊严,必须坚决反对和有效制止。
维护法律权威,必须树立执法部门的公信力。法律的目的和宗旨要通过执法司法来实现,法律的权威也要通过执法者的权威来体现。因为在社会上一般人心目中,执法者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法律的化身,代表着法律权威与尊严。树立执法部门的公信力,需要
行为。
(一)提高法律素养、坚持严格执法
努力提高法律素养,是政法人员实践依法治国理念的前提和基础。政法机关是专门的执法机关,几乎每天都在与法律打交道。政法工作这种专业性很强的特点,决定了政法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切实增强法制观念。而严格执法是法治的基本内涵,是依法办事观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一是一切执法行为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二是所有执法结果都必须符合立法目的。
(二)模范遵守法律、自觉接受监督
模范遵守法律,是政法工作的责任。政法机关模范守法对于培养整个社会依法办事的观念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每个政法人员都应当保持清醒的角色意识,以模范守法的实际行动,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的尊重和对执法者的信任。
政法机关和政法人员在行使执法司法权力的各个环节都要依法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制约:一要提高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二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和接受监督的关系;三要把各方面的监督制约作为推动和改进政法工作的动力,以保证和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