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好夫妻事迹材料推荐
社区好夫妻事迹材料推荐
事迹材料以先进对象的事迹和成绩为主要内容。下面是社区好夫妻事迹材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社区好夫妻事迹材料【篇一】
7月3日下午,送走这个学期的最后一批学生,胡黄应和石心爱坐在食堂的饭桌上算起了账。“还好!这个学期没有亏。”胡黄应满脸憨笑。
XX年,胡黄应夫妇放弃在北京每人年薪十几万的工作,回到家乡怀宁县茶岭镇,用多年打工的积蓄办起了怀宁县第一个“留守儿童爱心之家”。8年间,夫妻二人用仅能维持正常开支的收费,先后为1100多名留守儿童建起家的港湾。
XX年5月份,远在北京打工的夫妻二人因留守女儿的一封信,收拾行囊,回到孩子身边。她在媒体上看到一个退休老教师办留守儿童之家的新闻报道,受到了启发。“我带一个孩子也是带,两个也是带,为何不多带几个?”石心爱说。
办留守儿童爱心之家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支持。两人拿出十几万元,租下206国道边的一个老村部,经过装修、购置物品,为留守儿童建起了一个“家”。“一开始就没想过赚钱,我们想做一些民生的事。”胡黄应说。
一开始,爱心之家都是由石心爱一个人打理。这个能干的“妈妈”早上4点起床,给孩子们煮早饭,然后买菜、洗衣服、打扫卫生、洗碗,晚上还要督促孩子们看书、学习,每天都要等到最后一个孩子关灯睡了,她才去睡觉。对于这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石心爱就像妈妈一样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发现孩子生病立即送去医院治疗、精心护理。
XX年的冬天,因为长期劳累,正在给孩子们烧洗脚水的石心爱突发脑梗塞,这个铁打的“妈妈”倒下了。丈夫胡黄应接下了班。他请了两名工人,一边照顾妻子,一边坚持把“爱心之家”办下去。
胡黄应和石心爱也会像普通父母一样,吃孩子的剩饭剩菜;会为哪个孩子成绩突然滑坡而着急,请来辅导老师为他辅导;会把孩子的奖状贴满整面墙······
到目前为止,8年时间,在爱心之家生活的留守学生人数达到1100多人,最多的时候一学期80多人,不少孩子在这里一呆就是7年;他们中有些已经考入大学、有的出国留学、有的已经工作、还有的已经生了孩子。
“爱心之家”从原来每学期按150天收费1500元,收费只调整过一次,现在的收费是每学期2500元。平均下来,一个学生每天的生活费16元左右,这里包括住宿费、水电费、人工费、伙食费、电话费······
为了改善孩子们的生活条件,他们先后投资安装了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现在,他和妻子打工赚的二十多万元早已花光了。
去年冬天,因为学期时间比往常多半个月,胡黄应就亏了。“每天买菜这些花销都很大,亏了也没有办法,可我不能亏待孩子。”胡黄应说,虽然亏,他也没想过放弃。
被问及“爱心之家”还会办多久?胡黄应回答说,“只要有学生愿意来,我们都愿意办。”
社区好夫妻事迹材料【篇二】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张继微与陌生的他见面了,那是一种羞涩而陌生的感觉,在他的面前,她落落大方,侃侃而谈,而他(戴超)却羞涩地倾听着。张继微面带微笑轻轻地说:“我的家乡很远,母亲身体不好,看病欠了很多钱,还有家里的房贷十几万要还!你的条件不错,应该可以找一个更合适你的人,而我„„”张继微的善良腼腆令戴超充满了继续探研的期待:“其实„„其实我们可以从朋友做起。”说话间内向的戴超已经涨红了脸!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戴超牵起了她的手,拜见了双方的父母,确定了恋爱关系,不久后两个人步入了婚姻殿堂。
身为独生子女的他们,为了不让双方父母多花钱,一切从俭,家里唯一的家电就是一台电视机,婚后两人开始走上了艰难的创业之路,办了个补习班,虽然收入微薄,但两人还是相互扶持着往下走,由于劳累张继微病倒了,戴超独自坚持着经营。出院不久之后由于劳累,饮食不规律,张继微胃出血再次住院,戴超一边照顾爱人,一边经营补习班,其中的艰辛不言而说,就这样相互扶持着走过四年风风雨雨,互敬互爱,孝顺老人,张继微总笑着说:“感谢公婆为我生了这样的好老公!”
随着时间的变迁,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打拼,还清了房贷,还先后买了两辆车,日子好过了,他们的目标没有落在挣钱上,自己过上了好日子,还得为社会做点贡献才对!于是夫妻俩一商量,开始了二次创业,XX 年注册了“浦口区爱心缘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他们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为社区的老人和儿童做服务,买玩具和康复仪器,当时他们的行为招来很多人的费解,自己辛苦赚来的钱,为什么拿去补贴别人,为他人服务?然而夫妻俩依然我行我素,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了自己的执著,这一对80 后的小夫妻树立了新一代的创业者形象。
一路风雨,一路扶持,爱的路上再现靓丽彩虹,在阳光的暖暖里,呈现了爱的奉献,敢于用青春直面人生的人,愿你们一生平安!
第二篇:好夫妻[范文]
杨有库,男,现年45岁,是朱店镇杨湾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年富力强的他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勤劳致富、家庭和睦。在外是好村民、好邻居,在家是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他把事业和家庭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成为新时代和谐家庭的典范。
他成功地把家作为事业的基地,夫妻恩爱,夫唱妇随。他在家和在外一样勤快,夫妻俩平日里常和老人走动帮老人做点事情,逢年过节更是去拜见并孝敬老人。他教子有方,儿女在家庭的温暖下茁壮成长。
平时邻居常常能看见他们全家其乐融融、亲密无间的身影。
一、互敬、互助、互爱,家庭和睦
杨有库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普通农民,有着农民与生俱来的朴实,为了村民能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他不怕苦不怕累,毅然做起了别人都不愿做的掏粪工。他全心全意为民工作,哪家地里要上肥,只要言语一声,他就会及时地把肥料送到地里,他没有时间照顾家庭,繁重的家务、子女教育和照顾老人的工作都落在妻子常聪苗一个人肩上,她不紧不嫌气丈夫的工作不体面,反而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而且在家里做妻子、做母亲,相夫教子、孝敬老人她同样做得非常出色。
朱丽丽放弃个人的业余爱好和休息时间,承担起全部的家务。家务活是一个极其繁杂、出力不出活的工作。她为让丈夫安心工作,生活中她常抽空和其他几个妯娌相互走动,相互沟通,促进彼此间的感情。每次只要是轮到她们家照顾老人,她总是在打发走丈夫和上学的儿女后就急忙往婆婆家赶,帮婆婆做家务。为料理好两家的家务,她养成了中午不休息的习惯,始终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给丈夫、女儿和公婆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受到邻里的赞扬。
在处理家庭的大事时,夫妻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他们勤俭持家,合理安排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洗刷买烧、培养子女上学以及其它生活琐事,妻子常聪苗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并在工作上全力支持丈夫为民做事。
二、重视教育,悉心培养子女成才
为了培养子女成才,他们重视对子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工作忙,老人又无力帮助照看,子女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有朱丽丽一个人承担。子女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特别是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来说更是如此。她愉快地承担起子女上学接送、管理的全部事务。她不仅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时时关心子女沿着正道走,勉励子女勤奋刻苦学习、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团结、礼貌待人,并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关心子女的成长状况。杨有库深知妻子的辛苦,有点空闲时间他也顾不上休息,总想着帮妻子做点事情。他们夫妻间相互忠诚信任,互相关爱,形成了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他们的子女学习成绩好,爱好广泛,身心健康。
三、尊重老人,孝敬父母献爱心
生活日常开支,朱丽丽能合理安排,克勤克俭,该花的一定花,不该花的,从不浪费。在双方父母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尽心尽力给予帮助。他们对年迈体弱的老人,能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去看望他们,或带上一些水果、营养品之类的东西孝敬父母;老人头痛脑热时,带他们去医院看病、拿药。在家庭经济关系中他们双方都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处理得非常好。对双方的老人都能做到经常去关心照料,并掏钱帮助解决问题。他们常教育子女要关心敬重老人,常回家去看看老人,问寒问暖。在他们夫妻的教导下,孙子、孙女树立了正确的敬老观,每逢双休日和节假日都会去看望老人,并讲一些新事情、新思想给老人听,帮助老人了解当前的社会形式。
四、团结邻里,互帮互助。
杨有库夫妻俩都是热心肠。街坊邻居哪家有个什么事,只要用的着、能帮的上的他们都会伸出手来帮一把。就拿邻居家孩子办婚事来说吧,办喜事都图个喜庆热闹,人自然少不了,请客也是难免的,光应付这就得好几天。杨有库的妻子常聪苗主动上门去帮忙,一帮就是三四天。拔葱倒蒜、洗碗摘菜,做完这个做那个,象给自家办事一样踏实。有人说你一个邻居过来应付一下就行了何必要做的那么辛苦呢,那么多人做事你少做点也无所谓。可她却说:都是街坊邻居住着,谁家能没有个事,互相帮帮就都过去了。普通的人,朴实的话,可这里面包涵的意义却令人深思。
在家里,他们是好儿子、好媳妇、好父母,在外面他们是好邻居、好家庭、好村民。他们创建了和睦的家庭,他们做到了邻里的融洽,他们更点燃了和谐的希望。
只有家庭和谐,社会才能和谐。大力宣扬和谐家庭先进事迹正是希望利用我们周围触手可及的榜样力量来推动更多的家庭走向和谐。
第三篇:煤矿安全好夫妻材料
安全好夫妻材料
记白云公司于植亮夫妻的优秀事迹
从一名工人到验收员,再干到今天的副队长,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不管工作怎样变化,他总是干一行爱一行,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也留下一个共产党员的情怀;作为一名普通矿工的妻子,她到井口送西瓜为丈夫工友解暑,并嘱托他们规范行为做好安全,在百里煤海传为佳谈,他们就是白云公司掘进队副队长于植亮、刘金平夫妇。
于植亮在工作中,力争带领班组在当班工作中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班组劳动纪律,工作制度,工作效益,到班组整体素质,全盘系统地考虑,立足在安全、质量、效益、人文素质方面树立全矿第一。在实际工作中,于植亮的实干精神和表率作风,在掘进队职工中有口皆碑,每当生产关键、困难时刻,他总是冲在前边带头干。去年,掘进队在1111下付巷掘进时,由于巷道为矸石巷道,矸石很容易使溜子槽拉死,每班仅能前进2棚,条件十分艰苦。他每次在井下都掘进工作头和接煤点来回跑个不停,尤其是掘进窝头的那一部槽,最容易拉死,他就站在那一部槽头处指挥工作,克服重重困难,工程质量、任务完成总是在全队第一,安全工作做的最好。上级领导说:“于植亮安排工作之所以能准确无误,主要来自他那扎实的工作作风和顽强拚搏的精神”。妻子刘金平,是一位性格开朗,但又十分厚道明理的人,自从她和于植亮相识、相知到心心相印,夫妻俩一直相敬如宾、相濡以沫,她在辉县老家悉心照料着年长的公婆和年幼的孩子,始终让丈夫保持愉快的心情,安心煤矿工作。08年,她带领一家老小来到方庄,和丈夫一起为矿山服务,自己一遍照顾一家老小,一遍做起了水果生意。夏季,炎热酷暑,她到井口为丈夫工友送来了西瓜,并嘱托他们规范行为做好安全,自己牢记安全嘱托,切实做好家里的安全工作。
夫妇俩的事迹在矿山一度被传为佳话,可是史友好夫妇却不好意思起来,用于植亮的话说:“我们做的这一点事情不值得张扬,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唯一目的,就是让大家牢记“安全”二字,平平安安才是福。
2012年3月2日
第四篇:和睦好夫妻材料
夫妻同心,共创美好生活
本人×××,妻子×××,我俩都在学校工作,结婚16年。在这16年中,我们可以说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我们的家庭生活是和谐幸福的。我们一致认为,和谐幸福的家庭,两个人必须做到忠诚,信任,宽容,沟通、理解,扶持、忍让。不管是男还是女,人的品质很重要。说说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分享我们的幸福
一、彼此孝敬对方父母,是构建和谐家庭的基石 由于各种原因,我俩结婚比较晚,对待这迟来的爱,我俩很珍惜。正在高兴筹备结婚的时候,我爸却因脑出血住进医院。本来帮我筹备婚礼的弟弟去医院照料,只剩我一个人,我妻子非常体谅我,婚礼一切从简,回门回来我俩就去医院照顾我爸,直至我爸病情稳定出院。
2013年,我爸查出癌症,我和我对象四处寻医问药,我们在烟台住,这时候,我和我对象就不回我们的家了,在老家照顾爸爸,让他在不多的最后的日子里感受儿女的亲情。我弟弟由于做生意的原因,经济有些紧张,我爸爸生病和办后事花的钱都是我对象一手出,没花我弟一分钱。我很感谢我的妻子。她却说,我爱你,我嫁给你,我就要爱你的家人。同样,将心比心,我对我岳父岳母,那也是没得说。我俩筹备婚礼的时候,我岳父已经拿不出一分钱,原因是岳父辛辛苦苦赚的钱都叫我妻弟拿到青岛买楼了,包括我对象毕业后赚的钱。我二话没说,为了老人在亲朋好友面前不丢面子。我俩自己掏钱办的酒席,让老人高兴。2006年秋天,我岳父出车祸,当时我妻弟正面临军转干,准备考公务员和律师证,我和我对象没有打扰他,平日我岳母在医院照顾,休息日我俩去医院。由于伤势过重,伤口感染,不得不去青岛治疗。我们平日不能去照顾,放寒假,安排好我的父母,我们立即感到青岛,年都在医院过,端屎端尿都是我的事,别人都以为我是儿子呢。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我俩有共同的想法,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怎么可以共度一生呢?
二、彼此心里装着对方,是成就和谐家庭的源泉 我们两个没有孩子,许多人都会认为,没有孩子维系,我们的婚姻生活不会幸福的。恰恰相反,我们过的很好。我们总结了我们幸福的原因,心里彼此有对方。
过去中国的婚礼要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庄重神圣,意义深远。夫妻朝夕相处,亲密无间,久而久之,华彩褪色,对方的缺点一目了然,由仰视、平视到俯视。磕磕碰碰,怠慢放肆,出口伤人,恶性循环。恭敬之心,不可少。尊重自己的另一半,也是尊重自己。敬能生敬,带有良好的意念和可能性。
我对象常挂在嘴边的话,“要知道,结婚是跟一个有缺点的人结婚,而并非跟一个有优点的人结婚,因为所有的人都有缺点,包括你结婚这个人。”她对我有一颗包容的心。包容我的一切,好的不好的,喜欢的不喜欢的,,尊重我的隐私,给我自由空间.浪漫同行.容许我有自己的空间和朋友,我这个人热心肠,初中的,高中的,大学的各方面的同学经常约我出去办事,聚会,我都一口答应,牺牲了不少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我对象很支持我社交活动,说:“男人不能没有朋友,整天窝在家里,生活多单调。”我有一个理解,信任,支持我的好妻子。
我对待我妻子,我信奉两个字“疼”和“乖”。男人一定要会疼女人,满足女人小女人的心理需求。我对象教数学,常年当班主任,工作量可想而知,晚上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在她忙的时候我从不让老婆的注意力转移到我身上来,因为她是为了共同的家奔波劳累,这时唯一能做的是给她宁静的空间,可以去给她快喝干的水杯里加水,或者去煮宵夜,等她干完活吃。在学校里,我尽最大可能帮她分担班级工作。经常注意老婆的衣着打扮,记住老婆的生日,结婚纪念日营造活泼舒适的家庭氛围。这样的感情生活才能长久。男人一定要会疼女人,满足女人小女人的心理需求。妻子一定要敬佩丈夫,满足男人大男人的心理需求。
人的一生,最大的成功,莫过于婚姻的成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家庭的幸福;最伟大的亲情,莫过于夫妻之情;最重要的沟通,莫过于夫妻间的沟通;最为重要的理解,是夫妻间的理解;最有价值的宽容,莫过于夫妻间的宽容;最有成效的忍让,是夫妻间的忍让;最不容忽视的关心,是夫妻间的关心。
第五篇:好夫妻事迹材料(整理3篇)
篇1:好夫妻先进事迹材料
相敬如宾,举案齐眉
――隆湖四站村“好夫妻”柳新勤先进事迹材料
马金奎和柳新勤经人介绍,相处一段时间后于1995年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很快成了一对恩爱夫妻。10多年来,他们以一份执著与爱心,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在家庭浇灌出了丰硕的果实。现在,他们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夫妻相敬相爱,两个孩子都以上学,家庭真是其乐融融。柳新勤作为妻子、家庭主妇,她的付出比平常女人要多得多,家庭的重担、生活的压力,她都毫无怨言,始终用自己柔弱的双肩坚强的承担着家里的一切,其中的艰辛只有她自己才能体会到。她常对丈夫说:“安心打工,家里有我”,一句最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妻子对丈夫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丈夫马金奎常年在外打工,承担着家里的一切消费开支。他深知妻子的艰辛,每天早出晚归,从不旷工,为的就是多挣钱,尽自己的努力改善家庭面貌,减轻妻子生活压力。
一、无怨无悔,照顾双亲
丈夫由于劳动的特殊性,每年很少有休息的时间,于是赡养双方老人的重担全部落到了妻子的身上,结婚几年来,柳新勤把所有的情感都投入到一家人身上,从结婚到现在,她和公公、婆婆没吵过架,没红过脸,彼此尊重,相处融洽。为了让丈夫全身心投入到打工中,柳新勤毫无怨言的独自承担起孝敬父母,照顾家里的任务,灶台与家务、农田与村集
体义务,处处都留下她忙碌的身影,她每天要做一日三餐、洗衣、下地种田,样样都是她一个人干,家中的大事、小事她一个人忙,而这些她从没有喊过苦、叫过累。为了父母快乐、幸福,她总是尽最大力量尽孝,忙前忙后的嘘寒问暖,放弃了自己的大部分休息时间陪老人们散心、唠嗑,使父母尽享天伦之乐。
二、相敬如宾,举案齐眉
谈恋爱时,马金奎还是一名私企司磅员,最难干的时候,由于地销发运量大,拉煤的车又多,经常是一上班就开始忙,一直忙到晚上11点,虽然没有花前月下,但是正因为他对工作一丝不苟的认真劲,柳新勤坚定了嫁给他的决心;自从结婚后,日常工作非常繁忙,每天要处理很多繁杂的事务,如果赶上有工厂加班加点,常常连轴转几天,有时候经常把烦闷的心情及暴躁的心态带回家去,而柳新勤总是以一个女性宽广的胸怀去抚平丈夫的情绪,春风化雨般的温暖使丈夫能以心平气和的情绪、稳健的心态再次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她从来不因为丈夫工作繁忙,照顾不了家而拖丈夫的后腿,影响丈夫的工作。结婚10多年来他们没吵过一次嘴,相敬如宾,非常恩爱,对于孝敬老人、教育孩子,她和丈夫一起商量,互相配合,二人互敬互爱互商互谅,经常受到邻里的称赞,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
三、遵纪守法,邻里和睦
马金奎和柳新勤还是一对遵纪守法的模范。xx年,刚刚生育两胎的他们,就主动和村妇女主任联系,要求做绝育手术。在村妇女主任和隆湖区计生委取得联系后,为他们很快做了手术,并对他们夫妻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赞扬。平时,他们非常注重邻里关系。谁家有了事情,他们就主动前去帮忙;谁家有了困难,他们就自愿伸出援助之手;谁家有了矛盾,他们就主动前去说合、调解。因此,夫妻俩备受邻里赞赏。 真所谓:恩爱夫妻长相守,和谐家庭永幸福。
篇2:社区好夫妻模范事迹材料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张继微与陌生的他见面了,那是一种羞涩而陌生的感觉,在他的面前,她落落大方,侃侃而谈,而他(戴超)却羞涩地倾听着。
张继微面带微笑轻轻地说:“我的家乡很远,母亲身体不好,看病欠了很多钱,还有家里的房贷十几万要还!你的条件不错,应该可以找一个更合适你的人,而我……”张继微的善良腼腆令戴超充满了继续探研的期待:“其实……其实我们可以从朋友做起。”说话间内向的戴超已经涨红了脸!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戴超牵起了她的手,拜见了双方的父母,确定了恋爱关系,不久后两个人步入了婚姻殿堂。
身为独生子女的他们,为了不让双方父母多花钱,一切从俭,家里唯一的家电就是一台电视机,婚后两人开始走上了艰难的创业之路,办了个补习班,虽然收入微薄,但两人还是相互扶持着往下走,由于劳累张继微病倒了,戴超独自坚持着经营。出院不久之后由于劳累,饮食不规律,张继微胃出血再次住院,戴超一边照顾爱人,一边经营补习班,其中的艰辛不言而说,就这样相互扶持着走过四年风风雨雨,互敬互爱,孝顺老人,张继微总笑着说:“感谢公婆为我生了这样的好老公!”
随着时间的变迁,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打拼,还清了房贷,还先后买了两辆车,日子好过了,他们的目标没有落在挣钱上,自己过上了好日子,还得为社会做点贡献才对!于是夫妻俩一商量,开始了二次创业,2013年注册了“浦口区爱心缘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他们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为社区的老人和儿童做服务,买玩具和康复仪器,当时他们的行为招来很多人的费解,自己辛苦赚来的钱,为什么拿去补贴别人,为他人服务?然而夫妻俩依然我行我素,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了自己的执著,这一对80后的小夫妻树立了新一代的创业者形象。
一路风雨,一路扶持,爱的路上再现靓丽彩虹,在阳光的暖暖里,呈现了爱的奉献,敢于用青春直面人生的人,愿你们一生平安!
篇3:社区好夫妻模范事迹材料
7月3日下午,送走这个学期的最后一批学生,胡黄应和石心爱坐在食堂的饭桌上算起了账。“还好!这个学期没有亏。”胡黄应满脸憨笑。
2007年,胡黄应夫妇放弃在北京每人年薪十几万的工作,回到家乡怀宁县茶岭镇,用多年打工的积蓄办起了怀宁县第一个“留守儿童爱心之家”。8年间,夫妻二人用仅能维持正常开支的收费,先后为1100多名留守儿童建起家的港湾。
2007年5月份,远在北京打工的夫妻二人因留守女儿的一封信,收拾行囊,回到孩子身边。她在媒体上看到一个退休老教师办留守儿童之家的`新闻报道,受到了启发。“我带一个孩子也是带,两个也是带,为何不多带几个?”石心爱说。
办留守儿童爱心之家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支持。两人拿出十几万元,租下206国道边的一个老村部,经过装修、购置物品,为留守儿童建起了一个“家”。“一开始就没想过赚钱,我们想做一些民生的事。”胡黄应说。
一开始,爱心之家都是由石心爱一个人打理。这个能干的“妈妈”早上4点起床,给孩子们煮早饭,然后买菜、洗衣服、打扫卫生、洗碗,晚上还要督促孩子们看书、学习,每天都要等到最后一个孩子关灯睡了,她才去睡觉。对于这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石心爱就像妈妈一样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发现孩子生病立即送去医院治疗、精心护理。
2009年的冬天,因为长期劳累,正在给孩子们烧洗脚水的石心爱突发脑梗塞,这个铁打的“妈妈”倒下了。丈夫胡黄应接下了班。他请了两名工人,一边照顾妻子,一边坚持把“爱心之家”办下去。
胡黄应和石心爱也会像普通父母一样,吃孩子的剩饭剩菜;会为哪个孩子成绩突然滑坡而着急,请来辅导老师为他辅导;会把孩子的奖状贴满整面墙・・・・・・
到目前为止,8年时间,在爱心之家生活的留守学生人数达到1100多人,最多的时候一学期80多人,不少孩子在这里一呆就是7年;他们中有些已经考入大学、有的出国留学、有的已经工作、还有的已经生了孩子。
“爱心之家”从原来每学期按150天收费1500元,收费只调整过一次,现在的收费是每学期2500元。平均下来,一个学生每天的生活费16元左右,这里包括住宿费、水电费、人工费、伙食费、电话费・・・・・・
为了改善孩子们的生活条件,他们先后投资安装了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现在,他和妻子打工赚的二十多万元早已花光了。
去年冬天,因为学期时间比往常多半个月,胡黄应就亏了。“每天买菜这些花销都很大,亏了也没有办法,可我不能亏待孩子。”胡黄应说,虽然亏,他也没想过放弃。
被问及“爱心之家”还会办多久?胡黄应回答说,“只要有学生愿意来,我们都愿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