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

时间:2019-05-13 02:5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八讲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八讲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

第一篇:第八讲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

第八讲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

本立场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总书记指出,“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深入领会和牢牢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对于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生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风雨兼程、访贫问苦,从黄土高坡到青藏高原,从太行山区到乌蒙山区,从零下几十度到海拔数千米,从“贫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到“隔山走一天”的四川大凉山,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遍布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听民声、察民情、思对策,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模范践行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生动体现,是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向广大党员干部深情讲述了长征路上半条棉被的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半床被子可以彰显出共产党人的本色。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我们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充分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关键是站稳人民立场。人民立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体现了对人民创造历史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体现了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坚定追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只有真正领悟了人民立场的真谛,才会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做事情、干事业,做有利于人民、符合人民眼前利益要求和人民长远利益要求的事。总书记经常提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福建省东山县县委书记谷文昌同志的事迹。谷文昌同志在东山县工作了15年,带领全县人民拼搏奋战,植树造林、治理风沙、修建水库,把荒芜的东山岛变成富饶的粮仓,使群众摆脱了世代逃荒要饭的苦日子。当地老百姓逢年过节都是“先祭谷公,后祭祖宗”,并相沿成习,以此表达他们对老书记的敬重和怀念。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总书记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不断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把民生疾苦放在心头,把改革发展责任扛在肩上,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己经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实践要求,着力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更高水平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

我们党制定任何一项政策,推进任何一项改革,都要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大鹏冲天飞翔,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盈;骏马急速奔跑,不是靠一只脚的力量。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13亿多人民的力量。

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伟业,关键是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总书记动情地讲:“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尊重不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承认不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区别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界线。谋划发展,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人民群众;推动改革,最大的依靠力量,也是人民群众。治国理政,只有亲身征询于田野,虚心问计于百姓,才能把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最深刻,群众最智慧。总书记强调:“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坚持“以百姓心为心”,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

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我们的工作就能获得最广泛的支持,就有强大的生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从根本上说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实践,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经验,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总结我们党发展壮大的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把群众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始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作为源头活水,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和政策,同时动员指导人民开展新的实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坚持由人民群众评判,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以什么为标准、用什么来衡量,实质上是一个对谁负责、让谁满意的问题。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一切工作的成败得失必然要由人民群众来检验,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最能衡量我们工作的长短优劣。总书记深刻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坚持群众标准、由群众来评判,不能走过场,必须具有约束力,群众拥护什么就鼓励什么,群众期盼什么就做好什么,群众反对什么就纠正什么。无论是制定政策、出台规范,还是评选评比、考核表彰,都要注重群众评价,增加群众的话语权、评判权,不能关起门来搞自我评价、自我认可。要经常看一看工作是不是按照群众的要求在展开,看一看有哪些措施和办法还需要改进,让群众真满意而不是“被满意”,使党和人民事业始终体现群众意愿,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三、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追求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构想,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实现社会共享、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总书记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为实现人民幸福、迈向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归宿,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我们要着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将迈出坚实步伐,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社会主义优越性必将充分显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富裕、更加公平、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蓝图已绘就,关键在落实。要完成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自觉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大力弘扬“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理念,鼓励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勤劳致富、守法经营,通过自身努力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四、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

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始终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必须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把群众路线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要在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把群众路线贯穿党的全部工作之中。做好群众工作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是否重视做群众工作,是否善于做群众工作,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工作上是否称职、领导能力强不强的一个基本标准。总书记强调,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担负一定领导责任的同志,都应当同焦裕禄同志作个比较,经常想一想,自己为人民服务是不是做到“完全”、“彻底”了。总体上看,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情况是好的,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拥护,这是主流,必须充分肯定。同时必须看到,一些脱离群众的现象在党内不同程度存在,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这里面,既有立场问题、感情问题,也有方法问题、能力问题。要从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提高工作能力,在真心实意向人民学习中拓展工作视野、丰富工作经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在倾听人民呼声、虚心接受人民监督中自觉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教育,在服务人民中不断完善自己,持之以恒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久久为功祛除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实践证明,只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真正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到实处。

第二篇: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纵观历史,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赶走日本侵略者,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

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最持久的力量。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我们要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1.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离开了人民,我们就会一事无成。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基本原理,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只有按历史规律办事,才能无往而不胜。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脊梁。回望上下五千年,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必须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谋划发展,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人民群众;推动改革,最大的依靠力量,也是人民群众。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去的坎,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

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要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领导艺术的提高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和力量。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使全体人民都满腔热情地投身到建设祖国的美好未来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中去。

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在新时代,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要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2.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构想,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实现社会共享、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到那时,“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实现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我们党始终带领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提出了我国发展富强的目标,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江泽民同志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胡锦涛同志也要求“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进入新时代,我们走上了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他还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经过长期艰苦奋斗,我们党在实践中形成了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规律性认识,推动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共享水平显著提升。粮票、布票、肉票、鱼票、油票、豆腐票、副食本、工业券等百姓生活曾经离不开的票证,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最终靠的是发展。发展是基础,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没有发展,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共同富裕就无从谈起。

要毫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应该是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想,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同时,还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体现出来,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广大人民现实生活中更加充分展示出来。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但也不是说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就无所作为,而是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3.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坚持群众路线,核心的问题是党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我们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是靠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起家,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要从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工作方法。党的领导工作的正确方法,就是将群众意见集中起来形成正确的决策,又到群众中宣传解释,将决策化为群众的行动,并在群众实践中检验这些决策是否正确。

坚持走群众路线,绝不是喊喊口号走走过场,而是要诚心诚意、实打实做。要善于通过提出并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善于从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办法,使作出的决策和决策的执行充分体现民心民意。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既解决认识提高问题,又解决行动自觉问题,使群众路线落地稳、扎根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贯穿到党的全部工作中。

第三篇:申论精选:以人民为中心 开创发展新局面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以人民为中心 开创发展新局面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将“人民”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中,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汇聚了推动事业前进的磅礴力量。

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但时下,在一些工作中,有的干部把为民服务停留在口头上,服务群众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真正面对群众时却是“话难听,脸难看,门难进”;还有的做工作只是为了求形象、出政绩,为了一己私利;甚至不顾实际大干快上,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激起群众不满情绪,结果不但好事没办好,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才是真正的英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继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指引、评价、检验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为中心”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切实在工作中坚持群众观点。焦裕禄同志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根本原因就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焦裕禄同志这些铮铮话语时刻提醒我们:群众观点强,才会有为民务实清廉的自觉,才会有好的精神状态,也才会在关键时刻把个人的利害得失置之度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这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尤其要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一切发展的依归,紧紧依靠人民,万众一心,扎实奋进,才能共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四篇:习主席系列讲话 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

习主席系列讲话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

健康助力小康,民生牵着民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身体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从维护全民健康和实现国家长远发展出发,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正在铺设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之路”。

医疗卫生:“使全体人民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事实上,“健康中国”已酝酿多年。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首次见面会上,总书记便表达出对人民健康福祉的密切关注: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优美的环境……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如今已成为一句流行语。这是2014年12月,总书记在考察江苏镇江市世业镇卫生院时提出的观点。他谈到,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一老百姓的迫切期待,一直被总书记揣在心里。他多次在主持会议中强调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性,从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到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公共卫生是重要防线。2015年11月25日,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工作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艾滋病防治也是总书记长期关注的领域,在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习近平就来到北京市丰台区看望艾滋病患者,他指出:“防治艾滋病是一个复杂的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需要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要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角度,看待艾滋病防治工作。”

在导致贫困的诸多因素中,与健康、医疗相关的问题较为突出。今年6月2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5个中央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指导意见》。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健康扶贫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医疗是个民生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总书记今年7月25日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时,再次阐述了推进“健康中国”的决策部署:使全体中国人民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也是我们两个百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康生活:“要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摆在首要位置”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2013年8月31日,习近平在会见参加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的代表时表示,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本人就是一名体育爱好者。2014年5月30日,他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看望少年儿童时表示:“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大家都知道我喜欢足球。其实,我还喜欢着篮球、网球,而且很喜欢武术。希望孩子们要文明精神、野蛮体魄,把身体锻炼好,把知识学好。”

在其他场合,习近平也强调过要重视身体健康。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座谈会,同200余名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畅谈交流“县委书记经”时,劝“年轻人不要总熬夜”。“那个时候我年轻想办好事,差不多一个月大病一场。为什么呢?老熬夜。经常是通宵达旦干。后来最后感觉到不行,这么干也长不了。先把自己的心态摆顺了,内在有激情,外在还是要从容不迫。”这段真情流露的话语,在网上被热情转发和评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2013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把农产品质量抓好。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013年12月,习近平在庆丰包子铺询问店铺经理:“食品原料是从哪里进来的?安全有没有保障?”经理用手机向习近平展示了一组庆丰包子在顺义原料加工厂的照片,称店里的原料从农田到餐桌,都是有安全保障的。看到照片后,习近平说道:“食品安全是最重要的,群众要吃得放心,这是我最关心的。”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由过去“盼温饱”变为现在“盼环保”,由过去“求生存”变为现在“求生态”。生态环境在人们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攀升,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环保是习近平多次提及的词语,今年1月18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指出,要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大健康领域还涵盖了养老。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多,老龄化速度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较重。早在2014年元旦前夕,习近平深入北京市供热企业和敬老院,考察民生工作时便指出:“要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今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对策举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提出:“要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落实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

传统医学:“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在西安调研时,曾来到雁塔区电子城街道二O五所社区一家中医馆,他表示,“很多患者喜欢看中医,因为副作用小,疗效好,中草药价格相对便宜。像我们自己也喜欢看中医。”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传统医学的治疗理念正逐渐为世界所接受,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15年12月,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向长期奋战在中医药战线的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60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开拓进取、砥砺前行,在科学研究、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中医学向世界的一次展示。从中医中走来的青蒿素,对世界人类的贡献也得到了认可。习近平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今年2月3日,习近平在考察江中药谷制造基地时指出,医疗保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要下大气力抓好,生产廉价、高效、优质、群众需要的药品,杜绝假冒伪劣,切实保障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权益。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是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在全民健康中应该更好发挥作用。

人民为核心,问题是导向。当前,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中央要求研究起草《“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作为2016-2030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将坚持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从大健康、大卫生的高度出发,加强全局性、战略性思考,从国家层面制定整体性解决方案,推动解决当前和长远重大健康问题,为人民群众创造出更多的健康福祉。

伴随规划纲要的推出与落地,“健康中国”将逐渐从顶层设计,走入寻常百姓家。

第五篇: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两篇

本文仅供参考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篇一)

在9月1日举行的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长(院长)陈希强调,党员干部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心中有民、一心为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放在心上,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基层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最核心的就是始终做到“心中有民”,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全力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必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真正把群众关心关注、急切期盼的事情办实办好。

基层党员干部要扑下身子、狠抓落实,靠苦干实干赢得群众信任,靠苦干实干开创发展新局面。始终做到干字当头,带头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努力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要大力倡导和弘扬“钉钉子”精神,对定下的事情一抓到底、善始善终。

基层党员干部要有离不开科学的工作态度,找准问题、对准焦距、精准施策,才能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群众才会满意、点赞。在工作时,一定要把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必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中,多下“绣花”功夫,带着感情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随着基层干部年轻化发展趋势,年轻干部在工作中更有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并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养成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在攻坚克难之路上要披荆斩棘、迎难而上,在面对艰难险阻时要敢于担当、敢于亮剑、勇往直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真心诚意为群众解难事、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坚持不懈为群众做好事,严谨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体会(篇二)

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又一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宗旨意识、深沉的为民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任何时候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得到人民信赖和拥护的根本原因,也是这个百年大党带领亿万人民不断创造发展奇迹的成功秘诀。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它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历史的观点。马克思毕生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就是批判资本对人的主宰、压迫、异化,确立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才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的逻辑起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终极目标。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人民翻身求解放、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党的群众观点,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具有内在一致性和历史继承性,又体现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理念,贯穿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这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凸显了实现人民幸福的目的和归宿。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现实依据

理论创新源于在实践中解决新问题、新挑战、新难题的需要。在特定的世情、国情和党情条件下,中国现实面临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构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现实基础。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应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理论结晶。从世情来看,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从融入全球化转向塑造全球化,从输入型现代化转向辐射型现代化,不但“站起来”“富起来”,还要“强起来”,要为世界性问题,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提供中国方案,这需要全体人民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国情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实践,这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奋斗。从党情来看,党面临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党内存在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经受住“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迫切需要我们党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世情、国情、党情方面呈现出来的新特征、新趋势,成为孕育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母体。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解决新时代中国发展实践面临的主要矛盾的题中之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立足于长期性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的成就检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实践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党坚持心中有民,改革为民,共享富民,圆梦靠民,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特别是在反贫困、民生建设、反腐败斗争等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力量之源在于人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在于人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主体在于人民。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下载第八讲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八讲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