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动中国郭明义观后感
感动中国郭明义观后感
导语: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光大着我们民族几千年来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他身体力行,不遗余力地实践着、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下人际行为的新规范,在这个从不说大话的人身上,一个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郭明义,195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1977年1月参军,1982年复员到鞍钢矿业公司工作,现任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曾先后荣获鞍钢劳动模范、鞍山市道德模范、鞍山市特等劳动模范、辽宁省希望工程突出贡献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全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等荣誉称号。
这是一条他再熟悉不过的一段路。
从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桃山路5乙,到鞍钢齐大山铁矿,是郭明义家到单位的距离。
15年来,从这一头走到那一头,再从那一头走回这一头,郭明义用步伐丈量着工作与生活的长度。
15年里,他走过的采场公路里程达10万多里,相当于4次长征的路程。他所维护的公路达标合格率达98%。
15年来,他每天早5时从家出发,提前两小时步行到单位,还经常加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近XX个工作日,直接和间接为企业创效4000多万元。
XX年8月11日,老郭工作中普通的一天,故事同样从那条不寻常的路开始„„
在部队五次获嘉奖
又是一天的早4时30分,天还没大亮,郭明义和爱人孙秀英便爬了起来,即便没有闹钟,这个时间也像计算好一样,15年如一日。
早饭是面条,饭桌上老郭又宣布了一个消息,“老伴儿,甘肃那边发生泥石流,那里肯定很困难,需要帮助,我捐了1000块钱,跟你说一声。”
“哦,好。”孙秀英也习惯了,只有答应的份儿,老郭总是这样“先斩后奏”。
短袖的工作服还没晾干,老郭只能套上冬天的长袖工作服,灰色的衣服晒得有些黑,裤子臀部的位置明显有两块柏油的痕迹,老郭说,平时在班上累了,回办公室远,就坐在地上,那些印儿就再也洗不掉了。
整理好衣服,楼道里还有点黑,老郭一个箭步走出门,老郭说,当年自己作为新兵代表发言时,也是这样的步伐。
1977年1月,鞍山火车站广场上的出发仪式,作为发言代表的他第一个冲上讲台,慷慨激昂地发表完宣言后,发现手里的讲稿竟然忘了看了,但新兵们发现,没错一个字。
到了汽训队,却被安排到了炊事班,虽然不能学开车,可郭明义没有一句怨言。
1980年6月,郭明义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汽训队的兵,郭明义“驾驶作风正派,业务考核中成绩优良,行车几年来无事故„„”
在部队时,他是五次获得嘉奖的学雷锋标兵。
永葆本色的共产党员
1982年1月,郭明义复员到了鞍钢齐大山铁矿,成为一名大型生产汽车司机,第二年,他就创造了单车年产的最高纪录。1984年,他被推选为车间团支部书记。一年后,他所在的支部就成为了全矿的标杆团支部。
1987年,郭明义被调入齐矿党委宣传部任理论教育干事。虽然成绩卓越,但1988年6月,齐矿党委宣传部被撤销。年龄最小、到部门最晚的郭明义被安排在矿内的劳务市场培训。“这是个沉重的打击”记者问。“这怎么了很正常,哪个岗位都需要有人去干,你为什么要有情绪你是单位的一部分,听从指挥!”毫无怨言的郭明义还做起了其他人的工作。
1992年,老郭考入英语强化班进修一年,积极备战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齐矿扩建工程。次年开工后,老郭担任了电动轮现场组装的英文翻译。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外国人也对老郭直竖大拇指。
美国一家公司澳大利亚售后技术服务部中国区总管,对郭明义的敬业精神、技术能力和高尚品格非常赞赏,两次劝老郭到他所在的中国区工作,并承诺可以拿到比老郭当时每月收入(1000余元人民币)高6-7倍的工资,都被老郭婉言拒绝。
每天提前2小时到岗
一路步行,老郭依然健步如飞,记者却已筋疲力尽。40分钟后,抵达采场。早8时,白班职工到岗,老郭已经在采场里走了几个来回,前一天下过雨,老郭的黄胶鞋已经湿了一半,两双鞋垫都透了。
在采场步行检查一遍,仔细观测每一处道路的平整度、坡度和宽度,然后赶回办公室制定下一步修路计划。
他每天工作都在10个小时以上,无论双休日、节假日,还是家中有事;无论是漫天飞雪,还是大雨滂沱;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冰天雪地,15年中,从没有阻挡过他的步履。
仅义务奉献的工作日,就将近XX个,相当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量。为工作,老郭的女儿从上小学到考上大学,12年里他没参加过一次家长会。女儿高考,他也提前2小时照常到采场上班;即便是女儿上大学报到那天,他只是把女儿送到火车站„„
大家眼中郭明义
爱人孙秀英:“他平时没有星期
六、星期天,几乎是天天上班,每天早上5点多钟就走,过年也不歇一天。一开始我很不理解,人对工作痴迷到这种程度?”
齐大山铁矿车间支部书记刘洪良:“他其实不用每天在采场现场,完全可以坐办公室,但就是坐不住,在我的印象中,在烈日底下曝晒就曾经三次中暑,干活太玩命。”
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副矿长汪忠海:“十几年来,郭明义经常向我反映各种问题和困难,但没有一件是他自己的事。工作中从没有讲过任何条件和代价。”
15年每天靠步行提前2小时到达采场,记者在鞍钢采访时把这个问题抛给了10余名老郭的同事,有人回答能坚持三五天,有的说是半个月,也有说一个月的,但超过半年的就没人敢搭茬儿了,“15年,提前两个小时上班累死我也没那精神头儿。”一位工人说。
记者对话郭明义
辽沈晚报:15年,你是怎样坚持下来的你自己有什么样的秘诀和方法?
郭明义:我想如果说有秘诀的话,那只有一个:是否热爱你从事的职业!对待你热爱的职业,去专注,去投入!
辽沈晚报:名利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郭明义:从小我就“虚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到部队,希望得到领导的夸奖;上班了,也希望工作得到肯定。我认为人应该出名,但不是追求物资、金钱方面的虚荣,更不能利用你的名利,而是通过你的工作获得肯定,如果是这样我愿意获得各种“名利”。
辽沈晚报:工作中坚持这样做,你到底为了什么?
郭明义:其实很多人经常问我,老郭,你这么做到底图什么说实话,我真的啥也不图。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追求、人生选择。从入党那天起,我就选择了跟党走、多为别人奉献的人生道路。所以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名党员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都是我应该做的事。换句话说,如果坚持,谁都能做到。
近日学校组织观看了一部弘扬时代主旋律题材的电影《郭明义》,观后自己深受触动。
郭明义,现任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入党30年来,他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从1996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工友们称他是“郭菩萨”、“活雷锋”,矿业公司领导则称因郭明义使整个“矿山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自身血量的10倍多。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区齐大山镇,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
影片中讲述了郭明义的几个典型事迹,一个是他将自家的电视机捐给了贫困山区的小学,让在那里上学的孩子能够看到电视,能够了解外面的世界,能够看到自己的偶像。而且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把家里的电视捐出去了。另一是为救治两名白血病人而四处奔走,能够医治白血病的方法就是找到相配型的骨髓进行移植,郭明义就是为了帮助一位白血病人找配型骨髓,不辞辛苦,坚持不懈根据得到的一点点线索,找了三年终于找到了有配型骨髓的人,及时挽救了那名白血病的生命,其中的艰辛也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郭明义是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郭明义的精神实质就是雷锋精神在新时期的写照。在郭敬明眼里总能看到比自己困难的人,并且能够有实际行到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也许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是只要能给那些困难的人带来一点生活或者处境上的改善,那也足够了。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郭明义的事迹给我们做出了完美的回答,那就是多献出一点“爱心”,多奉献一些“公德”。只有献出“爱心”,为社会做些事情,才能修成崇高的情感,换来人生的愉悦,获得生活的幸福,得到社会的尊重。只有尊敬与爱戴别人,才能换来别人的尊重,这就是“我为人人”,“人人”才能“为我”的道理。在追求文明的世界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社会的财富才能不断增加,人类社会的文明才会得到发展,我们这个世界才会变成文明的天空,和谐美好的人间。
也许我们可以从郭明义的语录,来体会对他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理解:“30年来,我经历了很多,但我的信念一直很明确:一个共产党员,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这是天经地义的,不需要任何理由!”“接触不同的社会群体,就会有不同的人生思考。我经常接触孤儿院的孤儿、上不起学的孩子、生活困难的职工,和他们相比,我就感觉自己非常富足,我就非常想去帮助他们。”“雷锋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选择,雷锋的境界就是我的人生追求”。“让爱自然地流淌,它是自然而然地流淌在上海这片红色的热土上。”---郭明义
郭明义用自身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价值和意义,堪称共产党员的行为标准,虽然我可能无法达到他那种几乎完全的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境界,但我也会以助人为乐当成一直的行为准则。
11月4日,学院党委组织观看了电影《郭明义》。影片中塑造的鲜活的人物形象,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郭明义这位平凡的共产党员所做的不平凡的事迹。
郭明义,1958年12月生,辽宁鞍山人,1977年参军,1980年入党,1982年复员到齐大山铁矿工作。历任鞍山钢铁集团矿山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先后任矿用大型生产汽车驾驶员、车间团支部书记、矿党委宣传部干事、车间统计员兼人事员、英文翻译等。郭明义曾先后获部队学雷锋标兵、鞍钢劳动模范、鞍山市特等劳动模范、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是鞍山市无偿献血形象代言人,并被评为感动中国XX年度人物。
郭明义,这个“现代活雷锋”,通过演员的生动展现,使得他的形象更加鲜活,在影片中,人们口中的老郭变得更加人性,更加可爱。
在郭明义的人生哲学里,时刻都能关注到人群中的那部分“弱势群体”,无论是工友的分房问题,还是白血病的骨髓配型;无论是偏远农村小学无法看电视的问题,还是为了实现一个即将离开人世女孩儿的“最终梦想”,他,用自己的朴实无华的行动去践行着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哲学。但是,老郭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为心爱的妻子买了二十八元一枚的“贵重”戒子;他用充满父爱的双手为爱女打造了属于她自己的“小天地”;他在苦苦寻觅骨髓配型的途中,因为生病,也在那一刻思念着家里的温暖;堂堂七尺男儿,在找到配型骨髓的那一刻,同样会因为三年的努力换来的结果而感慨万千,热泪满襟。
在老郭的眼里,同样存在着“利益”--国家的利益至高无上--他作为单位英文翻译期间,因为他得执着与“轴”,为国家争取了经济利益保障;在老郭的眼里,同样存在着“荣誉”--那是共产党员们共同的荣誉--一句“你可能二十多年没看党章了吧!”,是最朴实无华的一句!
当然,影片中还有诸多细节,完美的展现了现实中的郭明义,使我受益匪浅,作为生活在当下时代的两代共产党员,我们更应该看到老一辈共产党员宝贵精神的弥足珍贵,我们应该学习,也应该践行,更应该传承。他始终在诸多不同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工作着,唯有不变的是他的那份执着和坚持。作为一线工作的我们,是否有着像老郭那样的大智与大爱?我们是否在本职工作中做出了属于共产党员的不平凡?却是值得我们深思。
郭明义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从身边小事做起,向郭明义同志学习,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信念,学习他在新时期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学习他用真情化解矛盾,把文明的种子重新播撒人间,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克己奉公。
有一种力量让人感动,它就是大爱无声;有一种奉献震彻心扉,它就是热血豪情。在观看了电影《郭明义》之后,我被他的精神品格和道德操守、人生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深深地感染了。
郭明义是个把道德信念的坚守与人生的充实、快乐、幸福统一起来的人,他用自己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追求,有力地启示着人们认真思考怎样做人、为谁活着这个看似简单实则绝不简单的问题,在这个从不说大话的人身上,一个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个共产党人是否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来说,既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严肃的考验。郭明义的一言一行深深地震撼着我。尤其当女儿问他为什么总能找到比我们困难的人时,郭明义回答,只要你心里有就能看得见,遇到困难的人总要有人扶一把。虽然是平凡的话语,却道出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用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让人们从他身上看到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我们向他学习,就是要学习他牢记宗旨、坚定信念的政治品质。学习他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着,学习他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学习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
他身上体现出的高尚的幸福观和人生观深深地打动了我,看到郭明义,我觉得自己身上还存在太多的缺点和不足,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应立足实际,深入学习,弘扬郭明义精神,积极争当各项工作创先争优的表率。他是我们生活中活的座右铭,今后我要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勤奋精业的工作,将郭明义的雷锋精神和时代精神永远地发扬和传承下去。
第二篇:郭明义观后感
朴实中托举闪亮的灵魂
在当下热闹而喧嚣的电影环境中,这部影片却从容而朴实,一如其简简单单的片名《郭明义》——它来自一位有着30年党龄的普通共产党人的平平凡凡的名字。
这部影片取材于真人真事,艺术化地表现了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爱人如己,甚至爱人超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在他先后获得的部队学雷锋标兵、鞍钢劳动模范、鞍山市特等劳动模范、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鞍山市无偿献血形象代言人之外,这部电影为郭明义这样一位普通但却光彩照人的中国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树立了一座朴素的丰碑。它像一面镜子,让每一位观众的灵魂得到震动,也让我们各种“皮袍下的小”更加无地自容。
影片中由侯勇扮演的郭明义,无论是外形、气质、行为,都最大限度地还原和接近了生活中的郭明义。那性格的轴,那笑容的憨,那心肠的热,那生活的简单,那语言的通俗,都为人物塑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影片也没有过多地去追求戏剧性的冲突,虚构大起大落的情节,渲染大悲大喜的情绪,而是老老实实地选择了郭明义生活中各种感人的事迹,用从容的手法还原出来,用生活本身的朴实来打动观众、感染观众。无论是他作为“业余”翻译向外国公司讨回赔偿,还是帮助白血病少女获得新生;无论是他三次将自家彩电送给别人,还是将一生中工资的一半都资助了他人;无论是他20年献出超过自身血量10倍多的鲜血或是先后资助180多名特困生,每一个看似平凡的行为、看似细小的事情,都不动声色地托举出一个像金子般闪亮的灵魂。这部影片是《闯关东》等著名电视剧的编剧高满堂先生的编剧作品,尽管这类影片创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英模”话语体系惯性的某些制约,但是影片已经尽可能还原出生活的质感。而它的美学意义也恰恰体现在,当生活能够打动你的时候,尊重生活就能打动观众。过多的技巧性修饰、过多的因果逻辑演绎出的戏剧冲突,常常让本来感动人的生活变成矫情的故事。
这部影片,对于郭明义的性格、心理的内在性揭示虽然不够充分,但是却用大量“无私奉献”的事迹,串联起郭明义的日常生活,同时也通过郭明义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展示了他朴素的价值观。当别人以为他疯了、傻了的时候,他严肃地提醒对方:你虽然有20年党龄,但也许你已经20年没有看党章了吧?当孩子问他为什么总能发现比自己家庭更困难的人的时候,他淡然地回答,只要心里有,就能看得见;当妻子责怪他对家庭照顾太少对别人关心太多的时候,他会略显惭愧地回答,看到别人比我们更苦更难的时候,我总不能把头扭过去,装作没有看见吧?……他的价值观就是这样朴素,一方面是一种道德关怀,爱人如己;一方面又是一种政治信仰:做一个共产党员,就要能够让人看得出来!
第三篇:郭明义观后感
人活一世
——电影《郭明义》观后感
2014年4月20日晚,我参加了党员之家为我们党员准备的红色电影展,观看了电影《郭明义》,给我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感动和震撼。
电影开始的时候,讲述的是郭明义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生活态度,为所在的事业单位挽回了十万美金的损失,美国公司的老总很欣赏他,许诺7倍工资让他去美国工作却被他拒绝了。老总说“你是我见过最轴的中国人。”这句话一针见血,接下来的情节发展似乎都在印证这句评价。郭明义将“轴”进行到底,却也正因为他的“轴”见证了他的伟大。
纵观影片全程,郭明义一直是一身朴素的衣着,这样的人放在大街上是属于路人甲的类型,可是就是这样一位“路人甲”却让白血病女孩苗苗完成了一生的梦想,让同样身患绝症的男孩重获了新生,让许许多多需要帮助的人获得了无私的帮助,正如影片中郭明义的女儿郭瑞雪经常问他的一句话“为什么你总能找到比我们家还困难的人?”他身上最大的闪光点在于他将眼光投放在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身上,他将人间大爱表现的淋漓尽致。他的伟大,不仅是自己在奉献,而是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发动了许许多多的人加入奉献的行列。在现今这个浮华现实的世界,人们的怜悯之心被消磨的所剩无几,在奉献自我的同时也承担着“傻子”的嘲讽,但是他的一句“党员就是要与普通群众不一样”让我瞬间理解了他的所作所为,并真正对他肃然起敬。中国有千万名党员,可是让我们一眼就能知道他是党员的却只有那么几个,我想那些愿意相信郭明义,愿意加入到他的奉献大军中的人们,正是被这种党员的光辉思想所感染的。而这也正好教育了我们这些新晋的年轻党员怎样去正确地定位自我。
整部影片当中,我最受感触的一句话就是郭明义面对女儿的疑问时的回答,“人活一世,都有需要别人扶一把的时候,我们总不能看着别人遇到困难而不伸手吧”。简单、朴实的话语就这么重重地敲击在我的心头,除去党员的光辉形象和要展现的无私之举,只单单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应该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们。人活一世,总有陷入困境的时候,在你陷入困境之时,你渴望别人的帮助,那么以己度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又怎能袖手旁观。多么朴实的道理,本该人人都懂得的道理,却在这个社会变成了犹如夜空中的星星,只寥寥几颗闪烁着光芒。这是社会的悲哀,亦是人类的悲哀。
这部影片是真人真事改编拍摄而成的,现实中的郭明义在获得《感动中国》奖项时,评委组给他的颁奖词是“他总是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是问自己还能多做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的确,郭明义就是一名简单平凡的普通人,他不过是在心中燃起了一股爱火,为别人送去了温暖和希望,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爱的火炬永远传递下去,这才是中国共产党的希望,是人类的希望。
第四篇:《郭明义》观后感
《郭明义》观后感
星期六党校学习,中心组织我们观看了影片《郭明义》。郭明义作为一名普通鞍钢工人,一名普通中共党员,却有着崇高的精神境界,舍己为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员光辉的形象。
笔者观后,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和想法,供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一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影片中生死离别的场景,催人泪下,让我们感到活着真好,活着就要珍惜生命。同时,我们要正确看待人生得失,不应贪图享乐,追求荣华富贵。因为死后,这些都带不走!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奉献,在于帮助别人,助人乐则己常乐!
二是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应全社会行动起来。影片中郭明义以一个人的力量感染大家共同去帮助别人,而整个社会的参与度还不够高。在这一点上,政府的引导作用还有待强化和提高。我国目前白血病患者已达400多万人,而且每年增加约5万人,每年有3万多患者死亡。而截至 2012年08月31日,我国中华骨髓库成员还不到150万人,配型捐献造血干细胞人数总计2983例。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骨髓库成员还不到150万人,这点值得我们反思。
三是党的宗旨不容玷污。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影片中“赵总”说公司是商业公司,哪有做广告不给钱的。以举手之劳去帮助别人的事都不愿去做,这样的人配做中国共产党党员吗?!
笔者谈了自己的几点想法,让大家贻笑大方了。总之,我们要向郭明义同志学习,以郭明义同志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有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同时,全社会应一起关注弱势群体,一起关爱他们,帮助他们。
第五篇:郭明义观后感
电影
郭明义 观后感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帮助比我们困难的人”是观看电影郭明义 后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从片头发现裂纹开始,到片尾帮助白血病男孩获救,无不刻画郭明义一丝不苟,热心助人,生活朴素的光辉形象。
试问,像郭明义一样的热心肠人有千千万,为什么偏偏他成为当今时代的风向标,成为广大人民心中的吃亏人?这便与他的身份-党员密切相关。郭明义说,“党员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他的善良和仁慈非常人能达到,他的坚毅和顽强超越一切,他是党员中的典范。
遇到为病危女儿苦苦求款的好父亲“付师傅”,他不仅自掏腰包,硬塞自己辛辛苦苦赚取的养家费,而且主动通过广播发起募捐,四处求人帮助女孩儿苗苗实现愿望。看到同事家境困难,他便一次次主动相让自己无数次献血和辛勤工作得来的免费房。听到农村小学没有电视,他毫不犹豫把自家唯一一件大功率电器电视机捐赠与小学生。为了挽救白血病男孩性命,他不惜花费三年时间风吹雨打,奔走全国各地,只为寻找那一个可能的特殊配型。为此,他家徒四壁。这便是他的“苦”。
可是,他又是快乐的。他的快乐在于苗苗实现愿望后满意的微笑,在于同事家境的逐渐好转,在于小学生看到电视后的欢声笑语,在于白血病男孩康复后的翩翩起舞。
郭明义是当代的精神,鼓舞着广大人民,尤其广大优秀党员深入身边普通人生活,时不时扶别人一把。与旧时代不同,新时代的党员应该关心人民,为人民服务,并将共产主义作为终身奋斗目标。
现阶段,我是一名研究生,深深明白党员应承担的“苦”“乐”。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事业奉献终身,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帮助普通人开始,自觉承担“先吃苦,后享乐”的无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