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写作理论》复习试题B
《新闻写作理论》复习试题B 简答题:
1、什么是新闻角度?如何选择新闻的最佳角度? 答:新闻角度是透视新闻事实的一个立足点与窗口,它从事实的一个侧面去揭示新闻主题。选择新闻的最佳角度,一般说,要抓“四点”、“一小”。四点即:(1)抓特点。客观事物是丰富多采的、发展变化的,有共性有个性。只有抓住了事物的个性、特征,新闻才会受读者欢迎。(2)抓新点。即角度要新,通过某一侧面、角度去反映主题,使新意盎然,给读者以新鲜的感受。(3)报道同一事物,应注意错开角度,即寻找不同的侧重点。目的是使新闻主题既不与别报重复,又报道了新闻事实。(4)选新闻角度要有群众观点,即从群众的角度看事物。从群众角度、读者的角度入手,就能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事物,使新闻主题表现得通俗明确。“一小”即:角度要小。凡是选准了一个小的角度,摆出具体生动的事实,就容易把主题写得有深度,写起稿来显得生动、活泼,受读者欢迎。这样,选准小的角度,就有利于主题深化,有利于抓到具体的材料,有利于报道人物与事物的个性特征,稿子容易写得短小精悍,并且做到时效性强。
2、什么是通讯情节?怎样展开(写好)通讯情节? 答:通讯的情节是指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高潮、结局的完整过程,带有一定的故事性,比较具体、生动感人,它主要是通过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体现出来的。有的通讯,具有贯串全篇的整体情节,它本身便成为通讯中总体故事展开的主线,并以此联缀数个相关的小故事或典型的细节,构成一篇既有具体的个性化的内容,又有统一整体画面的通讯。通讯典型情节的展开,具体方法如下:(1)从写作角度上说,通讯情节要写得具体完整。一个情节要有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高潮和结局这几个部分,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完整的印象。有一些事实很有意义,很能说明问题,但构不成一个较完整的情节,就要用细节来弥补情节的不足。(2)通讯情节的展开要注意描写与叙述、具体与概括紧密结合,才能把情节写得深刻感人。生动的形象描写要借助综合叙述来贯穿,才不会写得支离破碎;综合的叙述要有具体的形象描写来补充,才不致枯燥无味。总的说,展开“情节”,把通讯写得绘声绘形、鲜明生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会展开“情节”,记事、写人、状物不注意描写与叙述相结合,是通讯缺乏个性色彩和感人力量的重要原因。情节展开的目的,不是只追求生动,主要的是表现人物的思想及精神境界,为突出主题服务。
3、什么是新闻特写?怎样写好新闻特写? 答:凡是截取事件、人物或埸景中最富有特征的横断面,用横的写法加以扩大描述和精雕细刻,并通过一个或若干个生动、感人的镜头,将所选取的横断面细致而形象地表现出来,让读者能充分地看到每一个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用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这样的通讯品种,从体裁上说就是特写。要写好新闻特写,从实践看有如下两点:(1)要报道出现场所见所闻的新人新事。这个“现场”不是一般临场所见景象,而是记者采访中“捕捉”到的,往往是稍纵即逝的有特点和特殊意义的精采“镜头”。新闻特写要求作者进入现场采访,没有现场所见所闻,就写不出精采的新闻特写。当然新闻特写也可用适量背景材料。(2)选择材料集中,突出高潮部分。新闻特写的材料,不论报道一人或一事,都不是从头到尾细细写来,而是抓住重点,突出重点,突出其最精采最有特征的部位。没有重点,也就没有特写。新闻特写的重点材料,往往是事情发展的关键所在,或情节展开的高潮部分。新闻特写的材料要求高度集中,一般不写新人新事的发展、变化和成长过程,而是写一个精采的片断、精采的场面或精采的表演、动作等。
4、什么是新闻背景?新闻背景有哪几种?它有什么作用?
答: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中与主体新闻密切相关的历史情况、环境条件以及新闻产生原因和注释性方面的材料。这些材料从内容可区分为历史背景、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和事物背景等四类。从它的作用看,可区分为对比性的背景材料、说明性的背景材料、注释性的背景材料等三类。一条新闻,可以只用现实发生的新闻材料来写成,若只有背景材料是无法写成一条新闻的。但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背景材料,要视实际情况和表现新闻主题的需要而定。比较复杂的新闻,或知识性较深的新闻,一般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相关的背景材料。有些记者和编辑,因“背景意识”不强,刊登出来的东西,读者看不懂或索然无味,毛病在于没有新闻背景。新闻背景,是用来交代主体新闻来龙去脉、产生的条件或原因、显示与周围事物的各种关系、代替记者和编辑说话、突出和深化新闻主题、丰富新闻内容、增强新闻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以及使主体的新闻价值大幅度增值的不可或缺的材料,在新闻中背景材料如能运用得准确、适量、贴切,既可把主体新闻写深写透,又可适应读者的阅读心里和满足读者求知的俗望。
5、为什么要把新闻写短?怎样写好短新闻? 答:为什么要把新闻写短?这是因为:第一、舆论机构的特点决定于新闻要短,它们发布新闻的时间也有严格的规定,这就要求新闻必须短。第二、随着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读者迫切要求报纸、电台、电视台发布大量的、多种题材的国内外新闻。只有把新闻写短,才能解决这一矛盾。第三、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广大群众希望在极短的时间里,能看到、听到他们需要的各种新闻。只有把新闻写短,才能珍惜群众的时间。第四、要求新闻写短,在报道上有几个优点:新闻短,便于采访,及时发布,可以把报纸编排得活泼美观。把新闻写得短而好,还要写得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可从下面四个方面着手:(1)精选材料。选的材料就要“以一当十”,凡是与主题无关的,虽然材料十分生动,也要忍痛舍弃。(2)“一事一报”。(3)避免不必要的议论。(4)用词造句下功夫,求简洁去繁缛。报道的文字要开门见山,去除多余的描写,少用、不用形容词,把新闻内容表达得直接一些,文字精确。
6、为什么新闻要写得真实?把新闻写得真实包含几方面的内容? 答: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的力量在于真实,新闻中的事实要有根有据。只有真实的新闻才能取信于民。维护新闻的真实和准确,是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的起码条件,是记者的神圣职责,是党性的表现。新闻必须完全真实,主要包括下面几个内容:第一、构成新闻要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如何等,以及引用的各种资料、数字要准确无误。第二、新闻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包括事情发生的过程和细节,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心理活动、思想认识,不能添枝加叶,不能合理想象。第三、要讲究科学。稿件所涉及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不应有差错。第四、要实事求是,符合辩证法。新闻所要表达的观点必须从事实材料中来。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和评价,对事物发展的过程的衡量和掌握,都要按照实际情况,讲究分寸,防止片面性、绝对化。第五、文字表达要统一。稿件中某些事实的表达方式要和全国规定的或通用的方式相一致,如译名、计量单位、数字的写法等。
7、什么是人物通讯?怎样写好人物通讯? 答: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要写好人物通讯,一般要注意如下几点:(1)通过写事迹,表彰先进人物的思想。人物通讯应以人物为中心,而且一般是一个先进人物为主,笔墨务必集中。人物通讯写人,不应就事论事,而应“见物、见人、又见思想”。使之写得形神兼备,以“形”传“神”。(2)抓细节,抓特点。人们对一篇人物通讯的一些事迹、概貌、数字常常看后可能忘掉,但动人的细节、情节,却往往难以忘怀。因为细节往往是人物描写中的点睛之笔。另外,要注意表现人物有特色的事迹,挖掘人物的个性特点,并选用新的角度,才能把人物写得富有新意。(3)写先进人物要处理好的两个关系:一是先进人物和党的领导的关系。党的领导和共产主义思想哺育,是我们时代先进人物成长的根本条件。二是先进人物与广大群众的关系,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帮助是先进人物成长的深厚基础。
分析题:
1、试析《永别了,赵丹!》的写作特色。
答:总的特色是:写法有新的突破,可读性极强。新闻标题《永别了,赵丹!》,既表现了深沉的感情与怀念,又提示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字意清晰可读,字里行间饱蘸着的浓情对读者具有穿透力,它可以说是一道可读性极强的新闻标题。《赵丹》一文的导语精炼可读,没有任何枝蔓、赘语,只突出何时(今天)、何人(赵丹)、何事(遗体火化)等三个新闻要素,仅用8个字便准确地交代了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读者最关注的事实。句短、段短是这篇报道在可读性方面的重要特色。除导语短外,正文分五段、结尾一段,每一段都是只叙述一个核心事实。五段正文所写的事实,层次清晰,主次分明,段与段间体现了相关事实内在的逻辑联系,每段用语精炼而饱含感情,每句短而意思完整。
2、试述《市人大监督司一丝不苟》在写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这是一篇可读性等于零的报道。可读性差主要是阅读起来太困难了,至少读三、四遍才能弄清它要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其原因是:(1)标题的内涵令读者难以接受。该报道用单一主标题《市人大监督司法一丝不苟》则显得头太“虚”、太抽象和无针对性,读者难以从标题中明白和理解要告知的内容,导致可读性极差。(2)报道的开头令读者很难接受。报道一开始就令读者糊里糊涂,无法把握新闻的要点,造成阅读的困难。(3)不分段落令读者极难接受。该报道共分两段,第一段长340余字,而第二段仅有约40字。世界新闻界提倡文章的段落要短一些,甚至要求一个事实一句话一个段落,目的是令读者易于阅读、易于接受。(4)语句太长令读者无法接受。全文约380字,而报道开始就是一个长句长达320余字。作者把所有复杂的内容都挤进一个长句中,造成各种事实、各种关系之间的联系难以理清,连准确地使用标点符号也困难。以上从标题、导语、段落、语句等四个方面,分别解说《监督》一文的在可读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何等于零。
3、分析《张文生三贴广告》在选材、主题提炼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写作表达方面有何优缺点? 答:该文最大的特点是题材选得好,是记者通过对农村生活的细致观察发掘出来的新鲜主题。张文生贴的三张广告前后,时间相距三、四个月,是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发生的事,可能并不是每次贴广告时记者都在场,但记者一听到每一新鲜事物时就紧紧抓住它,用简炼的文字和特写的手法来报道,甚为感人。这篇稿件在写作上有个很突出的优点,那就是纯用事实说话,用事实来表现此文的思想性,近乎文学写作方法上的“白描”,没有一般新闻中那些废话和政治说教。所以,此文写得干净利落,简短生动,颇有说明力和感染力。缺点是,最后一次贴广告的时间不明。在修辞方面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如“致富户——张文生”。“户”字是指一个家庭,不是指一个人。用“致富农民张文生”似乎较为确切。还有,在文字稿中,“广告”一词最好加引号,因它是商业术语,且常被用作贬义词,即带有“吹虚”的含义。而张文生的“广告”却是热情助人的郑重声明。借用“广告”这个词倒是挺生动的。只要加上引号,就更加完美了。
4、读完《敬亭绿雪恢复生产》一文,详述并回答新闻的特点、导语及新闻关注的问题? 答:(1)这是一条充分而恰当地运用背景材料的好新闻。本来新闻内容很简单,就是名茶“敬亭绿雪”恢复生产而已。然而,由于作者“背景意识”强,写进了大量与它相关联的各种背景材料,丰富了新闻内容,深化了新闻主题,突出了新闻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了深刻的思想观点,并具有极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使主体新闻信息量大增,新闻价值也因而增值。(2)这篇报道采用叙述型背景式导语,巧妙地以叙述的表达方式分两处交代背景材料,一是“失传四十多年的安徽名茶——敬亭绿雪”,这是历史背景,二是“郭沫若副委员长曾为„敬亭绿雪‟题了字”这是事件背景,经这一交代,更突出了名茶恢复生产的显要性。这条导语的写作是全叙述型的,它把背景事实与新近发生的事实揉为一体,不留任何斧凿痕迹。这篇报道的导语,只交代了新闻主体的四个要素,而其它要素则由下两段正文、一段结尾来展开解释和交代。值得关注的是第二段(正文第一段),它是全背景型的,分别运用地理背景、事物背景和历史背景等客观材料。(3)关注问题:一是坚持客观性。二是要作精心安排。背景材料可用于导语、正文或结尾。三是必须严格选择。四是要有读者意识。
5、指出《今日水乡分外娇》所使用的是哪一种结构形式?请从标题、导语、正文等分别具体分析其特点是什么? 答:这是一条相当精采的新闻。全文只有五百多字,从结构上说,是运用倒金字塔这一方式的好例子。它有几个特点:(1)标题。该文标题本身就是一条既有意义,又有吸引力的新闻。(2)导语写出了新闻最主要的事实。其中“他是这次100多名获奖者中唯一的农民”这一句话,使导语进一步增加了吸引力。(3)第二段是次导语,进一步补充导语中没有交代的事实。写得精炼、新鲜而富有特点。(4)第三段是正文。此段材料,大部分用注释性和说明性材料,交代了事实的来龙去脉,不但读者看了一目了然,而且通过间接的有关人士的评论,加深了对新闻意义的认识。(5)第四、五段是新闻的附加事实。虽然不是重要的内容,但它与新闻主题有关,仍然吸引着读者。以上五点,体现了倒金字塔结构的主要特点
第二篇:《新闻写作理论》复习试题填空题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新闻写作理论》复习试题填空题:
1、狭义的新闻指 消息,广义的新闻包括 消息、通讯、述评及其所属品种。
2、没有 事实 就没有新闻,真实 是新闻的生命。
3、言之无物 是写新闻的大忌。
4、新闻写作的原则是 用事实说话,新闻写作的要求是 真、短、快、活、强。
5、新闻的快应以 新闻的新鲜和真实的事实 为前提。
6、新闻报道要快的表现是一 及时、二 适时。
7、新闻的思想性是指 一条新闻在思想上给读者教育、影响和启迪。
8、新闻写作要求强的意思是 思想性强、政策性强、针对性强。
9、“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实义的作者是 陆定一。
10、新闻六要素是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
11、新闻的要素说的是 构成新闻不可缺少的事实材料。
12、新闻背景从内容分为 人物、历史、地理、事件背景 等四种,从作用分为 对比性、说明性、注释性 等三种。
13、背景材料可用于 新闻的导语、正文、结尾 等三个不同部分。14、新闻的主题应从 新闻事实挖掘 中来。
15、提炼新闻主题应注意两点:一是 一条新闻一个主题,二是 新闻主题一定要从新闻事实中挖掘、提炼出来。
16、选择最佳角度是表现 新闻主题 的好办法。
17、几家新闻单位同时报道同一新闻应注意 错开角度。
18、新闻语言的特点是 具体形象、准确鲜明、简练生动、通俗易懂。
19、动态新闻及其它新闻以 叙述 为主,通讯重于 叙述、描写,述评新闻兼有 新闻和评论 两种作用。
20、新闻和消息的结构一般由 导语、正文、结尾和标题 组成。
21、新闻通常有 金字塔、倒金字塔、倒正混合结构 等三种结构形式。
22、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 把高潮或结局排在开头,把最不重要的材料排在后面。
23、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 将事实的结果、最重要的材料安排到最后一段。
24、倒金字塔结构的开头部分称 导语。
25、倒、正混合结构的特点是 有一个好的新闻导语和有一个重要的新闻结尾。
26、新闻导语的“导”字有 开始、启发、引导 三个涵义。
27、新闻正文是 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对新闻事实作充分的具体的报道和说明。
28、简明新闻 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新闻体裁。
29、消息一般分为 简明新闻、动态新闻、综合新闻、述评新闻。30、综合新闻有两种,一是 横断面综合报道,二是 纵深度的综合报道。
31、通讯《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 范长江。
32、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是 魏巍。
33、通讯《西行漫记》的作者是 埃德加·斯诺特。
34、通讯《震撼世界的十天》的作者是 约翰·里德。
35、通讯写作的部的要求是 事实的典型性、思想性和写作文采达到高度的合一。
36、综合新闻的特点是 既有全面情况概括,又有典型事例的说明。
37、通讯与消息的共同点是 现实性和时效性。
38、通讯与文学作品最根本的区别是 反映的真实性不同。
39、一般通讯和特写都应讲究时效性、真实性,写作上可 采用多种表达形式。
40、通讯的主题是作者在通讯中要表达的 中心思想。
41、通讯主题的提练要求做到 正确、鲜明、集中、深刻。
42、通讯主题要求深刻,是指 挖掘出事实的意义。
43、通讯结构总的要求是 完整、严谨、巧妙、和谐。
44、通讯写作要求 运用感人的抒情、深刻的议论、选用典型的情节,以及描绘生动的形象 来体现主题的。
45、通讯设置“悬念”要求真实,而且应 为表现主题服务。
46、通讯特定具有 材料集中和报道现场所见所闻的新人新事 两个特点。
47、通讯的特点是具有 新闻性、评论性、形象性。
48、通讯按内容可分为 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
49、述评新闻有四种类型 形势述评、思想述评、工作述评、事态述评。名次解释:
1、简明新闻——简讯与快讯,统称为简明新闻。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炼最短小的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它题材范围广泛,但都以报道新近发生事实的动态为主,是报道事实动态的一种简洁明快的形式。其报道的内容单一而概括,即它只报道一个事实,不用交代背景,对事实不作具体的叙述和说明,只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动态作简要的报道。
2、新闻背景(或背景材料)——是指新闻中与主体新闻密切相关的历史情况、环境条件以及新闻产生原因和注释性方面的材料。一条新闻,可以只用现实发生的新闻材料来写成。若只有背景材料是无法写成一条新闻的。但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背景材料,要视实际情况和表现新闻主题的需要而定。比较复杂的新闻,或知识性较深的新闻,一般都不可避免地使用相关的背景材料。
3、金字塔式结构——这种结构,从头到尾完全按事实发生的时间顺序或情节发展来安排材料的。消息的开头就是事件的开头,结尾就是事件的结束。这种结构,是按人们正常思路渐进过程安排材料,因而易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具有较强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它最宜用来客观地叙述一些故事性强、人情味较浓的事实,写成人们惯称的新闻故事或新闻小品。
4、概貌通讯——是以报道某个地区、部门、单位或市镇、村庄、街道、家庭今昔变化为主的一种通讯。它也介绍祖国风光、地方物产、人情风俗等,因此也叫风貌通讯。其特点是:(1)题材广泛。它涉及面较广,题材范围比其它通讯更大,通过这些广泛题材的报道,反映出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2)要有新闻性,事实要有新意,不能写成众所周知的旧闻或历史知识。
5、新闻导语——是新闻写作学特有的一个概念,是消息这种新闻体裁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导语在一则消息中,主要承担两项任务:一是以最简炼的文字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或思想;二是启发、吸引读者情不自禁地阅读全篇新闻。采用这种方法写新闻的开头,通称为新闻导语。
6、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人物通讯应以人物为中心,而且一般是一个先进人物为主,笔墨务必集中。人物通讯写人,不应就事论事,而应“见物、见人、又见思想”。使之写得形神兼备,以“形”传“神”。
7、倒金字塔式结构——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其特点是头重脚轻地组织、安排材料,把新闻的高潮或结论放在最前面,然后按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借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这种结构方式,写好导语尤为重要,并且它的结尾一般都表现为自然而止。(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易于材料的组织、利于突出新闻的特点、行文简洁明快、方便读者阅读、便于编辑处理。缺点是难以有所变化、导语、正文、标题容易重复、文意跳跃性较大。
8、通讯——通讯是报纸、电台和通讯社常用的新闻报道形式之一,它是一种比消息更为详尽、更为灵活和形象地报道典型人物、事件、问题或各种有意义的客观事实的新闻体裁。通讯所作的报道必须真实,用事实说话,准确地再现特定人物、事物、景物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通讯也有时效要求。它的时效性虽不象消息那样强,有时可以宽松一点,但总的说,还是要快、要新。(通讯总的要求是:事实的典型性、思想性和写作、文采达到高度的统一。)它所描述的人物、事物、景物等,都应具用某种新闻价值。
9、特写——凡是截取事件、人物或场景中最富有特征的横断面,用横的写法加以扩大描述和精雕细刻,并通过一个或若干个生动、感人的镜头,将所选取的横断面细致而形象地表现出来,让读者能充分地看到每一个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用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这样的通讯品种,从体裁上说就是特写。特写亦是一种写作的结构形式,一种写作的笔法,它可用来表达不同的内容,如借助这种结构形式来写人物的,称为人物特写。
10、述评新闻——述评新闻是介于新闻和评论之间的一种新闻体裁,故兼有新闻与评论两种作用,述评性新闻不只报道新闻事实,还需要对事实进行必要的分析、解释;或者对某种形势、某个带普遍性的问题发表意见和看法。写这种形式的新闻,必须在掌握大量情况的基础上,纵览全局,抓住事由,以有述有评、评述结合的方式,及时剖析新闻事件,揭示事物或形势的特点、本质和趋向,用以指导实际工作,达到启发、教育群众的目的。
11、新闻正文——新闻正文是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正文的任务,主要是运用具体的事实有层次地回答、说明、解释或补充导语中提到的问题或事件。消息的正文,是具体展示新闻内容,充分而有力地体现新闻主题的核心部分。因此,环绕新闻主题,选取典型的材料,并加以巧妙的运用、布局和安排,注意表达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做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这是正文写作中必须做好的工作。
12、倒金字塔式与正金字塔式混合结构——这种结构,可以说是集倒金字塔式和正金字塔式两种结构之长,避这两种结构之短的一种比较灵活多变的结构方式。取倒金字塔式结构的导语写作的优势,用金字塔式结构的结尾写作之长,使之首尾相呼应。这种结构方式,能较好地适应各种新闻内容的要求。主要缺点是,容易造成首尾重复。
13、综合新闻——凡是环绕一个主题或一个总体的问题,综合反映一个时期内发生在一个部门、一条战线、一个市、一个省、几个地区,几个城市或全国带有普遍性的同类型的各种事实的动态或问题的报道,称之为综合消息。它可以是环绕某一主题对同类事实动态的综合,也可以是环绕某个方面对同类问题及其事实的综合。综合消息,既要有总体情况的概括,又要有各种典型的个体材料的叙述,能使读者从全面而又重点突出的事实报道中,获得完整的印象和认识,深刻领会新闻的主题。
14、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以写事为主的通讯。它主要记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交代来龙去脉,介绍具体情况,点明它的典型意义,以体现时代的新气象、新变化。其特点是:(1)以记事为主,事件的本质、特点决定着通讯的主题。(2)事件通讯虽然写事,但它不孤立地写事。因此,事件通讯必然牵涉到与事件有关的人物,事件与人物是血肉相连的。但在事件通讯中人物本身的特点不是通讯反映的重点,他们只是为表现中心事件服务的。
15、新闻主题——是指新闻事实所体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它既来自新闻事实,又表现了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倾向和报道意图。消息写作,必须首先确立正确的主题,一则消息写什么、怎么写和为什么写,都与主题息息相关。主题贯穿于写作的全过程,无论是选材、结构、达意,都要围绕主题,为表现主题服务。消息写作的主题,它既要统帅事实,又要寓于事实;既要深刻又要新颖;既有共性,更强调有特点。
16、对比性背景材料——这是对新闻人物或事物的正反、左右、今昔的对比,从比较中突出人物与事物的重要意义。对比性背景材料,有“纵”的对比,也有同类事物的“横”的对比,也有不同条件的对比。对比材料作新闻背景是新闻报道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写作上有新与旧、好与坏、高与低、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能突出新闻事实的意义、深度。但要注意真实、准确、分寸得当,并注意其对比的合理性。
17、通讯的结构——是指通讯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它的主要任务是,考虑和确定通讯材料的组织与安排,使通讯成为一个思路清晰、变而有序、详略得当、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更好地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通讯结构的要求是,要符合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要求完整、严谨、巧妙、和谐。)
18、工作通讯——工作通讯是以报道先进工作经验或某项工作的成就和存在问题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它介绍典型经验和做法,以指导一般,推动各项工作顺利的进展。其特点和作用是:(1)工作通讯介绍的工作经验,要抓住当前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要的、关键性的问题,使大家一看就能因地制宜地学习和推广。(2)工作通讯的新闻性特别强,故要讲究时效性。
19、动态消息——凡是报道刚刚发生、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实及其动态的消息,就称动态消息。这种消息是从新闻内容的特点提出来的,相对的还有静态消息。它是一种因其内容特点而在写作形式上具有特殊要求的消息品种。动态消息强调报道事实的动态,它的特征体现在“动态”和“消息”的完美结合上。简答题:
1、什么是新闻角度?如何选择新闻的最佳角度? 答:新闻角度是透视新闻事实的一个立足点与窗口,它从事实的一个侧面去揭示新闻主题。选择新闻的最佳角度,一般说,要抓“四点”、“一小”。四点即:(1)抓特点。客观事物是丰富多采的、发展变化的,有共性有个性。只有抓住了事物的个性、特征,新闻才会受读者欢迎。(2)抓新点。即角度要新,通过某一侧面、角度去反映主题,使新意盎然,给读者以新鲜的感受。(3)报道同一事物,应注意错开角度,即寻找不同的侧重点。目的是使新闻主题既不与别报重复,又报道了新闻事实。(4)选新闻角度要有群众观点,即从群众的角度看事物。从群众角度、读者的角度入手,就能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事物,使新闻主题表现得通俗明确。“一小”即:角度要小。凡是选准了一个小的角度,摆出具体生动的事实,就容易把主题写得有深度,写起稿来显得生动、活泼,受读者欢迎。这样,选准小的角度,就有利于主题深化,有利于抓到具体的材料,有利于报道人物与事物的个性特征,稿子容易写得短小精悍,并且做到时效性强。
2、什么是通讯情节?怎样展开(写好)通讯情节? 答:通讯的情节是指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高潮、结局的完整过程,带有一定的故事性,比较具体、生动感人,它主要是通过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体现出来的。有的通讯,具有贯串全篇的整体情节,它本身便成为通讯中总体故事展开的主线,并以此联缀数个相关的小故事或典型的细节,构成一篇既有具体的个性化的内容,又有统一整体画面的通讯。通讯典型情节的展开,具体方法如下:(1)从写作角度上说,通讯情节要写得具体完整。一个情节要有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高潮和结局这几个部分,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完整的印象。有一些事实很有意义,很能说明问题,但构不成一个较完整的情节,就要用细节来弥补情节的不足。(2)通讯情节的展开要注意描写与叙述、具体与概括紧密结合,才能把情节写得深刻感人。生动的形象描写要借助综合叙述来贯穿,才不会写得支离破碎;综合的叙述要有具体的形象描写来补充,才不致枯燥无味。总的说,展开“情节”,把通讯写得绘声绘形、鲜明生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会展开“情节”,记事、写人、状物不注意描写与叙述相结合,是通讯缺乏个性色彩和感人力量的重要原因。情节展开的目的,不是只追求生动,主要的是表现人物的思想及精神境界,为突出主题服务。
3、什么是新闻特写?怎样写好新闻特写? 答:凡是截取事件、人物或埸景中最富有特征的横断面,用横的写法加以扩大描述和精雕细刻,并通过一个或若干个生动、感人的镜头,将所选取的横断面细致而形象地表现出来,让读者能充分地看到每一个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用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这样的通讯品种,从体裁上说就是特写。要写好新闻特写,从实践看有如下两点:(1)要报道出现场所见所闻的新人新事。这个“现场”不是一般临场所见景象,而是记者采访中“捕捉”到的,往往是稍纵即逝的有特点和特殊意义的精采“镜头”。新闻特写要求作者进入现场采访,没有现场所见所闻,就写不出精采的新闻特写。当然新闻特写也可用适量背景材料。(2)选择材料集中,突出高潮部分。新闻特写的材料,不论报道一人或一事,都不是从头到尾细细写来,而是抓住重点,突出重点,突出其最精采最有特征的部位。没有重点,也就没有特写。新闻特写的重点材料,往往是事情发展的关键所在,或情节展开的高潮部分。新闻特写的材料要求高度集中,一般不写新人新事的发展、变化和成长过程,而是写一个精采的片断、精采的场面或精采的表演、动作等。
4、什么是新闻背景?新闻背景有哪几种?它有什么作用? 答: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中与主体新闻密切相关的历史情况、环境条件以及新闻产生原因和注释性方面的材料。这些材料从内容可区分为历史背景、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和事物背景等四类。从它的作用看,可区分为对比性的背景材料、说明性的背景材料、注释性的背景材料等三类。一条新闻,可以只用现实发生的新闻材料来写成,若只有背景材料是无法写成一条新闻的。但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背景材料,要视实际情况和表现新闻主题的需要而定。比较复杂的新闻,或知识性较深的新闻,一般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相关的背景材料。有些记者和编辑,因“背景意识”不强,刊登出来的东西,读者看不懂或索然无味,毛病在于没有新闻背景。新闻背景,是用来交代主体新闻来龙去脉、产生的条件或原因、显示与周围事物的各种关系、代替记者和编辑说话、突出和深化新闻主题、丰富新闻内容、增强新闻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以及使主体的新闻价值大幅度增值的不可或缺的材料,在新闻中背景材料如能运用得准确、适量、贴切,既可把主体新闻写深写透,又可适应读者的阅读心里和满足读者求知的俗望。
5、为什么要把新闻写短?怎样写好短新闻? 答:为什么要把新闻写短?这是因为:第一、舆论机构的特点决定于新闻要短,它们发布新闻的时间也有严格的规定,这就要求新闻必须短。第二、随着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读者迫切要求报纸、电台、电视台发布大量的、多种题材的国内外新闻。只有把新闻写短,才能解决这一矛盾。第三、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广大群众希望在极短的时间里,能看到、听到他们需要的各种新闻。只有把新闻写短,才能珍惜群众的时间。第四、要求新闻写短,在报道上有几个优点:新闻短,便于采访,及时发布,可以把报纸编排得活泼美观。把新闻写得短而好,还要写得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可从下面四个方面着手:(1)精选材料。选的材料就要“以一当十”,凡是与主题无关的,虽然材料十分生动,也要忍痛舍弃。(2)“一事一报”。(3)避免不必要的议论。(4)用词造句下功夫,求简洁去繁缛。报道的文字要开门见山,去除多余的描写,少用、不用形容词,把新闻内容表达得直接一些,文字精确。
6、为什么新闻要写得真实?把新闻写得真实包含几方面的内容? 答: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的力量在于真实,新闻中的事实要有根有据。只有真实的新闻才能取信于民。维护新闻的真实和准确,是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的起码条件,是记者的神圣职责,是党性的表现。新闻必须完全真实,主要包括下面几个内容:第一、构成新闻要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如何等,以及引用的各种资料、数字要准确无误。第二、新闻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包括事情发生的过程和细节,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心理活动、思想认识,不能添枝加叶,不能合理想象。第三、要讲究科学。稿件所涉及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不应有差错。第四、要实事求是,符合辩证法。新闻所要表达的观点必须从事实材料中来。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和评价,对事物发展的过程的衡量和掌握,都要按照实际情况,讲究分寸,防止片面性、绝对化。第五、文字表达要统一。稿件中某些事实的表达方式要和全国规定的或通用的方式相一致,如译名、计量单位、数字的写法等。
7、什么是人物通讯?怎样写好人物通讯? 答: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要写好人物通讯,一般要注意如下几点:(1)通过写事迹,表彰先进人物的思想。人物通讯应以人物为中心,而且一般是一个先进人物为主,笔墨务必集中。人物通讯写人,不应就事论事,而应“见物、见人、又见思想”。使之写得形神兼备,以“形”传“神”。(2)抓细节,抓特点。人们对一篇人物通讯的一些事迹、概貌、数字常常看后可能忘掉,但动人的细节、情节,却往往难以忘怀。因为细节往往是人物描写中的点睛之笔。另外,要注意表现人物有特色的事迹,挖掘人物的个性特点,并选用新的角度,才能把人物写得富有新意。(3)写先进人物要处理好的两个关系:一是先进人物和党的领导的关系。党的领导和共产主义思想哺育,是我们时代先进人物成长的根本条件。二是先进人物与广大群众的关系,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帮助是先进人物成长的深厚基础。 分析题:
1、试析《永别了,赵丹!》的写作特色。
答:总的特色是:写法有新的突破,可读性极强。新闻标题《永别了,赵丹!》,既表现了深沉的感情与怀念,又提示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字意清晰可读,字里行间饱蘸着的浓情对读者具有穿透力,它可以说是一道可读性极强的新闻标题。《赵丹》一文的导语精炼可读,没有任何枝蔓、赘语,只突出何时(今天)、何人(赵丹)、何事(遗体火化)等三个新闻要素,仅用8个字便准确地交代了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读者最关注的事实。句短、段短是这篇报道在可读性方面的重要特色。除导语短外,正文分五段、结尾一段,每一段都是只叙述一个核心事实。五段正文所写的事实,层次清晰,主次分明,段与段间体现了相关事实内在的逻辑联系,每段用语精炼而饱含感情,每句短而意思完整。
2、试述《市人大监督司一丝不苟》在写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这是一篇可读性等于零的报道。可读性差主要是阅读起来太困难了,至少读三、四遍才能弄清它要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其原因是:(1)标题的内涵令读者难以接受。该报道用单一主标题《市人大监督司法一丝不苟》则显得头太“虚”、太抽象和无针对性,读者难以从标题中明白和理解要告知的内容,导致可读性极差。(2)报道的开头令读者很难接受。报道一开始就令读者糊里糊涂,无法把握新闻的要点,造成阅读的困难。(3)不分段落令读者极难接受。该报道共分两段,第一段长340余字,而第二段仅有约40字。世界新闻界提倡文章的段落要短一些,甚至要求一个事实一句话一个段落,目的是令读者易于阅读、易于接受。(4)语句太长令读者无法接受。全文约380字,而报道开始就是一个长句长达320余字。作者把所有复杂的内容都挤进一个长句中,造成各种事实、各种关系之间的联系难以理清,连准确地使用标点符号也困难。以上从标题、导语、段落、语句等四个方面,分别解说《监督》一文的在可读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何等于零。
3、分析《张文生三贴广告》在选材、主题提炼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写作表达方面有何优缺点? 答:该文最大的特点是题材选得好,是记者通过对农村生活的细致观察发掘出来的新鲜主题。张文生贴的三张广告前后,时间相距三、四个月,是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发生的事,可能并不是每次贴广告时记者都在场,但记者一听到每一新鲜事物时就紧紧抓住它,用简炼的文字和特写的手法来报道,甚为感人。这篇稿件在写作上有个很突出的优点,那就是纯用事实说话,用事实来表现此文的思想性,近乎文学写作方法上的“白描”,没有一般新闻中那些废话和政治说教。所以,此文写得干净利落,简短生动,颇有说明力和感染力。缺点是,最后一次贴广告的时间不明。在修辞方面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如“致富户——张文生”。“户”字是指一个家庭,不是指一个人。用“致富农民张文生”似乎较为确切。还有,在文字稿中,“广告”一词最好加引号,因它是商业术语,且常被用作贬义词,即带有“吹虚”的含义。而张文生的“广告”却是热情助人的郑重声明。借用“广告”这个词倒是挺生动的。只要加上引号,就更加完美了。
4、读完《敬亭绿雪恢复生产》一文,详述并回答新闻的特点、导语及新闻关注的问题? 答:(1)这是一条充分而恰当地运用背景材料的好新闻。本来新闻内容很简单,就是名茶“敬亭绿雪”恢复生产而已。然而,由于作者“背景意识”强,写进了大量与它相关联的各种背景材料,丰富了新闻内容,深化了新闻主题,突出了新闻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了深刻的思想观点,并具有极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使主体新闻信息量大增,新闻价值也因而增值。(2)这篇报道采用叙述型背景式导语,巧妙地以叙述的表达方式分两处交代背景材料,一是“失传四十多年的安徽名茶——敬亭绿雪”,这是历史背景,二是“郭沫若副委员长曾为„敬亭绿雪‟题了字”这是事件背景,经这一交代,更突出了名茶恢复生产的显要性。这条导语的写作是全叙述型的,它把背景事实与新近发生的事实揉为一体,不留任何斧凿痕迹。这篇报道的导语,只交代了新闻主体的四个要素,而其它要素则由下两段正文、一段结尾来展开解释和交代。值得关注的是第二段(正文第一段),它是全背景型的,分别运用地理背景、事物背景和历史背景等客观材料。(3)关注问题:一是坚持客观性。二是要作精心安排。背景材料可用于导语、正文或结尾。三是必须严格选择。四是要有读者意识。
5、指出《今日水乡分外娇》所使用的是哪一种结构形式?请从标题、导语、正文等分别具体分析其特点是什么? 答:这是一条相当精采的新闻。全文只有五百多字,从结构上说,是运用倒金字塔这一方式的好例子。它有几个特点:(1)标题。该文标题本身就是一条既有意义,又有吸引力的新闻。(2)导语写出了新闻最主要的事实。其中“他是这次100多名获奖者中唯一的农民”这一句话,使导语进一步增加了吸引力。(3)第二段是次导语,进一步补充导语中没有交代的事实。写得精炼、新鲜而富有特点。(4)第三段是正文。此段材料,大部分用注释性和说明性材料,交代了事实的来龙去脉,不但读者看了一目了然,而且通过间接的有关人士的评论,加深了对新闻意义的认识。(5)第四、五段是新闻的附加事实。虽然不是重要的内容,但它与新闻主题有关,仍然吸引着读者。以上五点,体现了倒金字塔结构的主要特点。
第三篇:新闻写作试题
新闻写作试题
解释下列概念:
1、消息:
2、通讯:
3、新闻由头:
4、新闻背景:
5、悬念式结构:
6、倒金字塔式结构:
7、并列式结构:
8、述评新闻:
9、“故事化”:
10、“个性化”
你如何理解下面的说法:
1、新闻写作要追求“个性化“;
2、新闻写作要追求“片面的深刻性”;
3、新闻“故事化”;
4、新闻写作要“用事实说话”;
5、新闻写作切忌“合理想象”;
6、消息写作中,记者的观点不能直接表达,记者不发议论;
7、新闻写作中的“空话”、“套话”要不得;
8、消息的标题和导语中至少有一个兴奋点。
9、新闻写作中的用语不当,会导致“媒介审判”;
10、新闻写作中的“泛化”写法要不得。
应用题:
1、这是一则采访笔记,请据此写一篇消息,要求字数在500字——600字之间。采访笔记内容:
时间:2005年12月20日上午 地点:武昌任文林家 记者(以下简称记):任文林,你好!据说你有121项申请专利,其中40多项是国家授权专利,被圈内人称“发明大王”。请你介绍一下你的情况好吗? 任文林(以下简称任):1958年我出生于钟祥市冷水镇,当过木匠,上过大学,做过老师,也下过海。
1992年,我迷上发明之后,我从江汉油田辞职,做起了独立发明人。13年来,我专心搞发明,前后申请121项发明专利,其中被国家授权的有40余项,是湖北省申请专利和拥有授权专利最多的人。
陈保国(武汉市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处副处长,以下简称陈):
称任文林是“发明大王”并不过分。在任文林的专利中,有3项是发明专利,这是国家授权专利中最高级的,这种专利,一般发明人能拥有一个就非常不错了。
记:你这几项发明的市场采用情况如何?一定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吧?
任:我这几项发明,基本被市场采用。像《高保险叶片门锁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和《锁》两项发明专利,已在防盗门和防盗锁上体现。而另一项发明专利“积木地板”,市场上也有销售。
记:社会效益这么好,你自己也该收益丰厚了吧!可看你的住所并不宽裕啊!记者这时环顾了这套简陋的房子:这是一个两室一厅,客厅里两个自制的扶手沙发已经坏了,一间小房里,有张木板床,一套过时的音响和一台电视机,上面布满灰尘。另外一间房里,有一张同样的木板床,比床更显眼的,是一张很大的自制办公桌和高高的柜子。没什么其它东西可放,房间里显得空荡荡的。
任:这套房子是一位朋友支持我搞发明借给我用的。我一个人住,很安静。在房间的墙上贴着他的专利申请统计表,已编到121号。记:你有多少被国家授权的专利技术?
任:每年都有新的,每年也有因交不起钱而失效的。现在到底有多少个我也说不清楚。他从柜子里翻出一大摞满是灰尘的专利授权证书,一数有37个。接着,又从墙上夹报纸的地方取下三四张刚寄来的专利授权通知书。他说:这几个要交了钱,才能办下专利证,我现在没钱,不打算要了。
陈:任文林还被人们称为“发明疯子”,原因有三:一是他埋头搞发明,不管别人用不用;二是不吃不喝,也要交专利费,13年来,他用于申请、维持专利的费用就达20多万元;三是,他自称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一无所有”,却仍乐此不疲。
记:按理,你这个“发明大王”应该是企业竟相争夺的人才,不成百万富翁,也应是衣是无忧吧!
陈:任文林一心痴迷发明,不管别人用不用,专利不能及时转化成产品。这显现出了发明人的思维缺陷,发明人应该针对市场搞发明。否则就无法在市场生存。如任文林,到1999年,他光对锁的专利就拥有7项,掌握着防盗锁最核心的专利技术,却没有一个产品。而此时,许多依照他的专利生产出来的产品,已陆续上市,每年的市场价值达亿元。这时,任文林向记者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家庭生活:
我35岁才结婚,婚后全国到处跑,偶尔跟住在娘家的妻子团聚,孩子出生后,生活还是按原样进行着。几乎没给过妻子生活费。孩子病了,上学了,都是妻子一人操心。这样的生活,妻子自然无法忍受。一年难得见几次面,每次都要吵架。
2000年我们离了婚,孩子归妻子抚养,我每月承担200元的抚养费。但从1999年,我只埋头搞发明,早就没有了固定经济来源。每月200元,对我也是巨大的压力。
2001年,我和单位买断工龄后,得到几万元的补偿,我又一股脑地拿去交了专利费。迫于生计,我不得不申请了为期两年的失业救济金。
这就是任文林整整13年埋头苦苦发明的最终结果。值得吗?后悔吗?任文林很浪漫地对记者说:“你不是小草,又怎么知道小草的快乐呢?”
现在,已经负债30多万元的任文林,再也无钱申请专利,也没有人再愿意借钱给他。记:你最近有什么发明没有?
任:最近我搞了一套汽车发明,可使汽车节能50%以上,安全性能提高50%以上,造价降低50%以上,而且环保。这项发明,“可使中国成为全球首富”。
为了这笔专利费,我曾给省长写信。后来省长请人对我的发明进行调查。今年7月,省知识产权局在给省政府的回复中称:他们将协助我申请技术创新基金。我要维权,收回我7项锁专利的专利使用费。目前市场侵犯我《锁》专利的厂家至少有一万家,“可追溯的侵权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每年侵权产值达50亿元,如果按提取3%到5%的国际惯例计算,有3亿多元的专利使用费可以收回”,而我只要拿回1000万元,便能将我的所有发明申请专利进行保护。记:你目前靠什么生活啊?
2001年9月,我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申请了“失业救济金”,每月300元。
应用题:
2、下面文章是一篇通讯报道,请把它改写成500字——600字的一则消息。2005年12月23日,浙中南人民翘首以待、期盼已久的金丽温高速公路终于全线贯通了。金丽温高速公路起于金华二仙桥,止于温州南白象,途经金华、武义、永康、缙云、丽水、青田、永嘉、温州等地,全长234公里,总投资127亿元,是浙江省公路交通规划“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中的重要一横,它的全线贯通,标志着我省第一个高速公路网络框架已经正式形成。■生态景观之路
金丽温高速公路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景观之路。它将金华双龙洞、武义温泉、永康方岩、缙云仙都、青田石门洞、永嘉楠溪江等风景名胜连成一线,沿途景点星罗棋布。金丽温高速公路如一条绚丽的玉带,穿行在丽山秀水之间,本身亦是一道美不胜收的风景线。车行路上,两边时而山势巍峨,时而流水潺潺。沿江、跨江高架桥,犹如长龙卧江,气势恢宏。沿途风光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攻坚克难之路
金丽温高速公路横贯浙中南山区,是国内交通建设中地质状况最为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难度之大绝不亚于成昆铁路。桥梁、隧道长度超过公路总长的一半,有“桥隧俱乐部”之称。
面对任务重、工程险、工期短等诸多难题,金丽温高速公路的建设者弘扬拼搏精神、奉献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攻坚克难、昼夜奋战,为我们奉献出一条高品质、高规格的精品之路。
■人文关怀之路
在金丽温高速公路上,处处渗透着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建设理念。“安全重于一切”,金丽温高速公路路面平整,警示标志、标线醒目,沿江路基上配置双层加密防撞护栏和防撞桶,在一些弯道和隧道入口处前还设置了多重减速带,这些都极大地增强了道路的行车安全性。在建设过程中,广泛采用了诸如沥青路面减噪、减少路面车辙和防裂纹、防积水、防凹陷等众多新技术、新工艺,从而更好地提高了行车的舒适度。■富民发展之路
省委、省政府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金丽温高速公路的建设,把金丽温高速公路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的标志性工程,给予大力支持。沿线人民积极配合征迁工作和工程建设,并付出巨大代价,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金丽温高速大通道的全线贯通,必将造福金、丽、温乃至更广大地区的人民。
金丽温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后,与沪杭甬高速公路、甬台温高速公路、杭金衢高速公路组成了我省高速公路大环网,高速公路的成网效应将迅速得到显现,从而大大加快全省各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流动,为我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金丽温高速公路横贯东西,连通山海,拉近了浙中腹地与我省东南沿海的距离,有利于实现区域间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推进浙江内地欠发达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统筹发展。金丽温高速公路的横空出世,将为浙中南和浙西南欠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高速公路的开通,将彻底改变这些地区交通闭塞的“硬伤”,为祖祖辈辈被大山阻隔的山区人民带来脱贫致富的希望。高速公路将直接带动沿线的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推动当地绿色农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并为欠发达地区引入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和先进的观念。据了解,因为金丽温高速公路的建设,已有不少温资和侨资企业,前来青田、丽水等地投资办厂。
浙江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也将因高速公路的建成而获益匪浅。金丽温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为我省东南沿海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便捷、更广阔的腹地和市场,温州、台州等发达地区的影响力、辐射力将随之增强。
金丽温高速公路,犹如一条金色的巨龙,在浙中南大地的丽山秀水间欢舞。
这是一条气势恢宏、风光无限的景观之路,也是一条攻坚克难、高标准打造的精品之路,更是一条实现浙江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与浙中南、浙西南欠发达地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之路、和谐之路。
注明:教务处、文印室,本试卷的最后一题要写消息稿件,需要统计字数,因此,请用方格稿纸,800字即可!
第四篇:新闻写作试题
新闻写作试题
1、狭义的新闻指 消息,广义的新闻包括 消息、通讯、述评及其所属品种。
2、没有 事实 就没有新闻,真实 是新闻的生命。
3、言之无物 是写新闻的大忌。
4、新闻写作的原则是 用事实说话,新闻写作的要求是 真、短、快、活、强。
5、新闻的快应以 新闻的新鲜和真实的事实 为前提。
6、新闻报道要快的表现是一 及时、二 适时。
7、新闻的思想性是指 一条新闻在思想上给读者教育、影响和启迪。
8、新闻写作要求强的意思是 思想性强、政策性强、针对性强。
9、“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实义的作者是 陆定一。
10、新闻六要素是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
11、新闻的要素说的是 构成新闻不可缺少的事实材料。
12、新闻背景从内容分为 人物、历史、地理、事件背景 等四种,从作用分为 对比性、说明性、注
释性 等三种。
13、背景材料可用于 新闻的导语、正文、结尾 等三个不同部分。、新闻的主题应从 新闻事实挖掘 中来。
15、提炼新闻主题应注意两点:一是 一条新闻一个主题,二是 新闻主题一定要从新闻事实中挖掘、提炼出来。
16、选择最佳角度是表现 新闻主题 的好办法。
17、几家新闻单位同时报道同一新闻应注意 错开角度。
18、新闻语言的特点是 具体形象、准确鲜明、简练生动、通俗易懂。
19、动态新闻及其它新闻以 叙述 为主,通讯重于 叙述、描写,述评新闻兼有 新闻和评论 两种
作用。
20、新闻和消息的结构一般由 导语、正文、结尾和标题 组成。
·
21、新闻通常有 金字塔、倒金字塔、倒正混合结构 等三种结构形式。
22、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 把高潮或结局排在开头,把最不重要的材料排在后面。
23、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 将事实的结果、最重要的材料安排到最后一段。
24、倒金字塔结构的开头部分称 导语。
25、倒、正混合结构的特点是 有一个好的新闻导语和有一个重要的新闻结尾。
26、新闻导语的“导”字有 开始、启发、引导 三个涵义。
27、新闻正文是 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对新闻事实作充分的具体的报道和说明。
28、简明新闻 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新闻体裁。
29、消息一般分为 简明新闻、动态新闻、综合新闻、述评新闻。30、综合新闻有两种,一是 横断面综合报道,二是 纵深度的综合报道。
31、通讯《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 范长江。
32、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是 魏巍。
33、通讯《西行漫记》的作者是 埃德加·斯诺特。
34、通讯《震撼世界的十天》的作者是 约翰·里德。
35、通讯写作的部的要求是 事实的典型性、思想性和写作文采达到高度的合一。
36、综合新闻的特点是 既有全面情况概括,又有典型事例的说明。
37、通讯与消息的共同点是 现实性和时效性。
38、通讯与文学作品最根本的区别是 反映的真实性不同。
39、一般通讯和特写都应讲究时效性、真实性,写作上可 采用多种表达形式。
40、通讯的主题是作者在通讯中要表达的 中心思想。
·
41、通讯主题的提练要求做到 正确、鲜明、集中、深刻。
42、通讯主题要求深刻,是指 挖掘出事实的意义。
43、通讯结构总的要求是 完整、严谨、巧妙、和谐。
44、通讯写作要求 运用感人的抒情、深刻的议论、选用典型的情节,以及描绘生动的形象 来体现
主题的。
45、通讯设置“悬念”要求真实,而且应 为表现主题服务。
46、通讯特定具有 材料集中和报道现场所见所闻的新人新事 两个特点。
47、通讯的特点是具有 新闻性、评论性、形象性。
48、通讯按内容可分为 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
49、述评新闻有四种类型 形势述评、思想述评、工作述评、事态述评。
名次解释:
1、简明新闻——简讯与快讯,统称为简明新闻。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炼最短小的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它题材范围广泛,但都以报道新近发生事实的动态为主,是报道事实动态的一种简洁明快的形式。其报道的内容单一而概括,即它只报道一个事实,不用交代背景,对事实不作具体的叙述和说明,只是对新
近发生事实的动态作简要的报道。
2、新闻背景(或背景材料)——是指新闻中与主体新闻密切相关的历史情况、环境条件以及新闻产生原因和注释性方面的材料。一条新闻,可以只用现实发生的新闻材料来写成。若只有背景材料是无法写成一条新闻的。但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背景材料,要视实际情况和表现新闻主题的需要而定。比较复杂的新闻,或知识性较深的新闻,一般都不可避免地使用相关的背景材料。
3、金字塔式结构——这种结构,从头到尾完全按事实发生的时间顺序或情节发展来安排材料的。消息的开头就是事件的开头,结尾就是事件的结束。这种结构,是按人们正常思路渐进过程安排材料,因而易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具有较强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它最宜用来客观地叙述一些故事性强、人情味较浓的事实,写成人们惯称的新闻故事或新闻小品。
5、新闻导语——是新闻写作学特有的一个概念,是消息这种新闻体裁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导语在一则消息中,主要承担两项任务:一是以最简炼的文字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或思想;二是启发、吸引读者情不自禁地阅读全篇新闻。采用这种方法写新闻的开头,通称为新闻导语。
·
7、倒金字塔式结构——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其特点是头重脚轻地组织、安排材料,把新闻的高潮或结论放在最前面,然后按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借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这种结构方式,写好导语尤为重要,并且它的结尾一般都表现为自然而止。(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易于材料的组织、利于突出新闻的特点、行文简洁明快、方便读者阅读、便于编辑处理。缺点是难以有所变化、导语、正文、标题容易重复、文意跳跃性较大。
8、通讯——通讯是报纸、电台和通讯社常用的新闻报道形式之一,它是一种比消息更为详尽、更为灵活和形象地报道典型人物、事件、问题或各种有意义的客观事实的新闻体裁。通讯所作的报道必须真实,用事实说话,准确地再现特定人物、事物、景物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通讯也有时效要求。它的时效性虽不象消息那样强,有时可以宽松一点,但总的说,还是要快、要新。(通讯总的要求是:事实的典型性、思想性和写作、文采达到高度的统一。)它所描述的人物、事物、景物等,都应具用某种新闻价值。
9、特写——凡是截取事件、人物或场景中最富有特征的横断面,用横的写法加以扩大描述和精雕细刻,并通过一个或若干个生动、感人的镜头,将所选取的横断面细致而形象地表现出来,让读者能充分地看到每一个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用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这样的通讯品种,从体裁上说就是特写。特写亦是一种写作的结构形式,一种写作的笔法,它可用来表达不同的内容,如借助这种结构形式来写人物的,称为人物特写。
12、倒金字塔式与正金字塔式混合结构——这种结构,可以说是集倒金字塔式和正金字塔式两种结构之长,避这两种结构之短的一种比较灵活多变的结构方式。取倒金字塔式结构的导语写作的优势,用金字塔式结构的结尾写作之长,使之首尾相呼应。这种结构方式,能较好地适应各种新闻内容的要求。主要
缺点是,容易造成首尾重复。
14、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以写事为主的通讯。它主要记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交代来龙去脉,介绍具体情况,点明它的典型意义,以体现时代的新气象、新变化。其特点是:(1)以记事为主,事件的本质、特点决定着通讯的主题。(2)事件通讯虽然写事,但它不孤立地写事。因此,事件通讯必然牵涉到与事件有关的人物,事件与人物是血肉相连的。但在事件通讯中人物本身的特点不是通讯反映的重点,他们只是为表现中心事件服务的。
15、新闻主题——是指新闻事实所体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它既来自新闻事实,又表现了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倾向和报道意图。消息写作,必须首先确立正确的主题,一则消息写什么、怎么写和为什么写,都与主题息息相关。主题贯穿于写作的全过程,无论是选材、结构、达意,都要围绕主题,为表现主题服务。消息写作的主题,它既要统帅事实,又要寓于事实;既要深刻又要新颖;既有共性,更强调有特
点。
16、对比性背景材料——这是对新闻人物或事物的正反、左右、今昔的对比,从比较中突出人物与事物的重要意义。对比性背景材料,有“纵”的对比,也有同类事物的“横”的对比,也有不同条件的对比。对比材料作新闻背景是新闻报道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写作上有新与旧、好与坏、高与低、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能突出新闻事实的意义、深度。但要注意真实、准确、分寸得当,并注意其对比的合理性。
17、通讯的结构——是指通讯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它的主要任务是,考虑和确定通讯材料的组织与安排,使通讯成为一个思路清晰、变而有序、详略得当、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更好地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通讯结构的要求是,要符合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要求完整、严谨、巧妙、和谐。)
18、工作通讯——工作通讯是以报道先进工作经验或某项工作的成就和存在问题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它介绍典型经验和做法,以指导一般,推动各项工作顺利的进展。其特点和作用是:(1)工作通讯介绍的工作经验,要抓住当前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要的、关键性的问题,使大家一看就能因地制宜地学习和推广。(2)工作通讯的新闻性特别强,故要讲究时效性。
19、动态消息——凡是报道刚刚发生、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实及其动态的消息,就称动态消息。这种消息是从新闻内容的特点提出来的,相对的还有静态消息。它是一种因其内容特点而在写作形式上具有特殊要求的消息品种。动态消息强调报道事实的动态,它的特征体现在“动态”和“消息”的完美结合上。
· 简答题:
1、什么是新闻角度?如何选择新闻的最佳角度? 答:新闻角度是透视新闻事实的一个立足点与窗口,它从事实的一个侧面去揭示新闻主题。选择新闻的最佳角度,一般说,要抓“四点”、“一小”。四点即:(1)抓特点。客观事物是丰富多采的、发展变化的,有共性有个性。只有抓住了事物的个性、特征,新闻才会受读者欢迎。(2)抓新点。即角度要新,通过某一侧面、角度去反映主题,使新意盎然,给读者以新鲜的感受。(3)报道同一事物,应注意错开角度,即寻找不同的侧重点。目的是使新闻主题既不与别报重复,又报道了新闻事实。(4)选新闻角度要有群众观点,即从群众的角度看事物。从群众角度、读者的角度入手,就能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事物,使新闻主题表现得通俗明确。“一小”即:角度要小。凡是选准了一个小的角度,摆出具体生动的事实,就容易把主题写得有深度,写起稿来显得生动、活泼,受读者欢迎。这样,选准小的角度,就有利于主题深化,有利于抓到具体的材料,有利于报道人物与事物的个性特征,稿子容易写得短小精悍,并且做到时效性强。
2、什么是通讯情节?怎样展开(写好)通讯情节? 答:通讯的情节是指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高潮、结局的完整过程,带有一定的故事性,比较具体、生动感人,它主要是通过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体现出来的。有的通讯,具有贯串全篇的整体情节,它本身便成为通讯中总体故事展开的主线,并以此联缀数个相关的小故事或典型的细节,构成一篇既有具体的个性化的内容,又有统一整体画面的通讯。通讯典型情节的展开,具体方法如下:(1)从写作角度上说,通讯情节要写得具体完整。一个情节要有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高潮和结局这几个部分,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完整的印象。有一些事实很有意义,很能说明问题,但构不成一个较完整的情节,就要用细节来弥补情节的不足。(2)通讯情节的展开要注意描写与叙述、具体与概括紧密结合,才能把情节写得深刻感人。生动的形象描写要借助综合叙述来贯穿,才不会写得支离破碎;综合的叙述要有具体的形象描写来补充,才不致枯燥无味。总的说,展开“情节”,把通讯写得绘声绘形、鲜明生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会展开“情节”,记事、写人、状物不注意描写与叙述相结合,是通讯缺乏个性色彩和感人力量的重要原因。情节展开的目的,不是只追求生动,主要的是表现人物的思想及精神境界,为突出主题服务。
3、什么是新闻特写?怎样写好新闻特写? 答:凡是截取事件、人物或埸景中最富有特征的横断面,用横的写法加以扩大描述和精雕细刻,并通过一个或若干个生动、感人的镜头,将所选取的横断面细致而形象地表现出来,让读者能充分地看到每一个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用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这样的通讯品种,从体裁上说就是特写。要写好新闻特写,从实践看有如下两点:(1)要报道出现场所见所闻的新人新事。这个“现场”不是一般临场所见景象,而是记者采访中“捕捉”到的,往往是稍纵即逝的有特点和特殊意义的精采“镜头”。新闻特写要求作者进入现场采访,没有现场所见所闻,就写不出精采的新闻特写。当然新闻特写也可用适量背景材料。(2)选择材料集中,突出高潮部分。新闻特写的材料,不论报道一人或一事,都不是从头到尾细细写来,而是抓住重点,突出重点,突出其最精采最有特征的部位。没有重点,也就没有特写。新闻特写的重点材料,往往是事情发展的关键所在,或情节展开的高潮部分。新闻特写的材料要求高度集中,一般不写新人新事的发展、变化和成长过程,而是写一个精采的片断、精
采的场面或精采的表演、动作等。
4、什么是新闻背景?新闻背景有哪几种?它有什么作用? 答: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中与主体新闻密切相关的历史情况、环境条件以及新闻产生原因和注释性方面的材料。这些材料从内容可区分为历史背景、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和事物背景等四类。从它的作用看,可区分为对比性的背景材料、说明性的背景材料、注释性的背景材料等三类。一条新闻,可以只用现实发生的新闻材料来写成,若只有背景材料是无法写成一条新闻的。但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背景材料,要视实际情况和表现新闻主题的需要而定。比较复杂的新闻,或知识性较深的新闻,一般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相关的背景材料。有些记者和编辑,因“背景意识”不强,刊登出来的东西,读者看不懂或索然无味,毛病在于没有新闻背景。新闻背景,是用来交代主体新闻来龙去脉、产生的条件或原因、显示与周围事物的各种关系、代替记者和编辑说话、突出和深化新闻主题、丰富新闻内容、增强新闻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以及使主体的新闻价值大幅度增值的不可或缺的材料,在新闻中背景材料如能运用得准确、适量、贴切,既可把主体新闻写深写透,又可适应读者的阅读心里和满足读者求知的俗望。
7、什么是人物通讯?怎样写好人物通讯? 答: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要写好人物通讯,一般要注意如下几点:(1)通过写事迹,表彰先进人物的思想。人物通讯应以人物为中心,而且一般是一个先进人物为主,笔墨务必集中。人物通讯写人,不应就事论事,而应“见物、见人、又见思想”。使之写得形神兼备,以“形”传“神”。(2)抓细节,抓特点。人们对一篇人物通讯的一些事迹、概貌、数字常常看后可能忘掉,但动人的细节、情节,却往往难以忘怀。因为细节往往是人物描写中的点睛之笔。另外,要注意表现人物有特色的事迹,挖掘人物的个性特点,并选用新的角度,才能把人物写得富有新意。(3)写先进人物要处理好的两个关系:一是先进人物和党的领导的关系。党的领导和共产主义思想哺育,是我们时代先进人物成长的根本条件。二是先进人物与广大群众的关系,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帮助是先进人物成长的深厚基础。
《新闻写作》考试试题A卷及答案
1、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1)从下往上删,剩下开头一段,消息仍然成立 2)第一段回答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3)第一段相对独立,可变为“简明新闻”
2、写事件通讯有哪些提炼主题的方法。1)从社会现状出发认识事件的价值 2)把具体事件与广大群众的兴趣联系起来 3)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5、新闻报道为什么要用事实讲话? 1)由新闻的性质所决定
2)新闻报道的威性在于事实讲话 3)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4)可以防止“假、大、空”
第五篇:新闻写作复习重点
新闻写作复习重点
1.简述新闻事实的选择标准
(1)要真实的、最重要的、有政治价值的事实。
(2)最新鲜的,昨天或者今天发生的事实,不能是陈旧的事实。(3)最有代表性,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实。(4)最精炼的,本质的而不是表面的现场。
(5)富有形象的,生动有趣的,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事实。
2.提炼主题的一般原则
(1)选择政治上重要的问题(2)选择为受众所注意的问题
(3)选择涉及最迫切的问题
***什么是新闻主题?如何表现好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是指新闻事实所体现的基本观点和中心思想,是贯穿一篇新闻作品的主导思想,是新闻作品的统帅和灵魂,表现的方法有:
1.选择提炼好的主题:(选择政治上重要的问题,为受众所注意的问题,涉及最迫切的问题)
2.选取巧妙的角度展现主题:(1)对某方面工作具有全面性影响的或者有重要意义的角度(2)选择能够揭示事物本质和人物精神面貌的角度(3)选择适应读者心理的角度。
同时,还要在变化中寻找新角度,要从比较中发现新角度,要从人们的思想动向中发觉新角度,要从相同中寻找不同,抓住有个性特点的新角度。3.围绕主题,展开新闻传播的组织和策划。
3.消息写作的两个结构形式
(1)倒金字塔式:是把最重要、最新鲜、最精彩的新闻事实放在最前面,然后依次后推,形成“虎头蛇尾”状,又犹如倒放着的古埃及“金字塔”,因此,称作倒金字塔行。这是最常见的传统新闻结构形式,常用于事实性消息写作,其好处在于写作模块化,便与操作,便与记者组织材料,也给编辑和读者提供方便。
(2)华尔街体结构:由一具体事例写起,然后通过过度段落,进入新闻的主题部分,叙写完毕后又回到开头的视窗。此种写法从小处落笔,向大处开拓,即在枯燥的事实前,加入一段具体的新闻故事(或是新闻现场,或者一小视窗,使新闻由死变活吸引读者,因华尔街日报惯用而得名。多用于非事件性消息写作。***简述消息的构成要素与分类
构成:标题 消息头 导语 主题 结尾 新闻背景。
分类:事实性消息:动态消息 非事实性消息:结构消息、经验消息、述评消息
4.新闻如何做到真实性?
1.要准确
(1)构成新闻要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必须是真实可靠,准确无误的。(2)引用的各种资料,包括背景资料、数字、史实、引语典故等必须是无讹的。(3)新闻中引用的人物语言、心理活动、环境细节、思想认识也必须要准确 2.要客观
用事实说话,对事实的分析、解释必须是科学的,更没有任何曲解、夸张或缩小。3.要全面
(1)要树立两点论,反对片面化。
(2)在分析问题时,不要形而上学与绝对化(3)注意具体事实真实和整体事实真实的统一。4.在形式上要做到
(1)少用形容词、副词
(2)同一新闻事实要有多方材料论证
(3)要有明确的新闻源,站在客观的立场
(4)少出现“可能”“大概”“差不多”之类的词。
5.专访写作的特点以及应注意哪些问题
特点:1.采访内容、对象的单一性
2.强烈的新闻性和时效性
3.写作手法自由,灵活多变,现场气氛较浓
应注意的问题:1.确立专访主题,注重报道时机 2.熟悉采访对象,拟制访问提纲(对象的确定、访问前的准备、拟制访问提纲)3.有访有问,突出现场
6.消息导语的写作方法、内涵、应注意的问题
写作方法:注意三要素(开头、消息的开头、事件的结果、提要、高潮)
定义:导语即消息的开头,它用极其简洁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提纲挈领,牵领全文,吸引读者。
内涵:在消息开头中用来提示新闻要点和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段落。导语一般在第一段,一般不超过35个字;非事件新闻,由新闻由头与核心段一起构成导语。注意的问题:1.导语中必须突出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 2.导语内容要具体、实在、不能空对空 3.导语中应突出最能引起读者兴趣的内容 4.导语要有针对性
5.导语中背景材料不宜过多 6.导语句子要简洁 7.导语不要重复标题
7.通讯写作的主要特点和要求
特点
从与消息的区别上来说: 1.外在表现形式不同 2.写作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3.表现手法不同 4.结构形式不同 5.篇幅长短不同
6.时间性上的要求不同
从体裁上说:1.深刻性
2.生动性 3.灵活性 4.评论性
要求:1.一个聚焦的主题.主题要正确、深刻、鲜明。
2.围绕主题选材,材料要真实、典型、新鲜。
3.有一个合理的结构,结构安排要完整,严谨,精致巧妙,自然和谐,服从通讯主题表达的需要。
人物通讯的要求:1.要注意正确处理人物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2.避免人物塑造脸谱化 3.杜绝程式化人物形象处理
事件通讯的要求:1.处理“大”和“小”,把事件放在广阔的背景上2.主要线索突出,写好典型情节3.以事带人4.多种技巧添“色”
工作通讯的要求:1.提出问题要具有普遍意义和紧迫感
2.从全局角度反映典型问题
3.善于分析,展示和评述结合 4.进入工作现场,具有现实感 5.抓住火候,从群众生活的角度切入 6.虚实结合,追求生动活泼
风貌通讯的要求: 1.抓特点,突出见闻(以今为主)
2.旅游者的角度,新鲜与好奇
3.衬托对比,着力写变 4.缘物寄情,传播知识,5.提炼和聚焦主题
新闻发布名词解释
媒介素质:
所谓媒介素质,是指人们对于各种媒介所传播信息的选择、诠释、认识、利用、质疑和评估的能力。公关素质:
所谓公关素质,是指一个人具有的良好个人品质、较强的公关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思想道德修养、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科学素质:
所谓科学素质,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用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判断和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以及理解包含科学技术以及技术内容的公共政策议题的能力。
“嵌入式”引导:
把记者直接嵌入一个或大或小的战争单元里,让其随作战部队一起行动,随时报道战争的进程。(在舆论上可以显示自由和客观公正,树立文明战争的形象。通过“嵌入”限制记者报道新闻的范围和领域,影响随行记者的判断,达到潜在的控制目的。)
反面报道:
立场完全相反,不利于新闻发布机构的报道,称作反面报道。包括媒体发布内容批评对抗的态度,或歪曲事实达到彻底否定发言人观点的目的,表现出强烈抵制的立场。负面报道:
反面报道的一种。歪曲发言人讲话,或故意渲染发布内容中提到的不良倾向或天灾人祸,以求煽动公众不满的报道,称作负面报道。
新闻发言人传播效果定义:
新闻发言人的传播效果特指新闻发言人经过不同形式的新闻发布活动,使新闻发言人代表部门所关注的受众,以及这些受众所代表的社会群体发生预期的变化,而这些变化要尽量符合传播者的要求。
危机传播:
是在危机前后以及发生过程中,在政府部门、组织、媒体、公众之间和彼此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过程。
重要新闻通报会:是国家、政党、机关、团体、企业举行的向新闻界介绍情况、发布信息的会议。
媒体座谈会:用于主办方邀请媒体代表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本着同一主题进行座谈。主办方听取媒体代表的意见,并且双方交流各自的看法。
记者招待会:常常是一些官方机构、各种团体代表或知名人士等向新闻媒体提供情况时使用。(记者招待会与新闻发布会之区别另见大题)
宣告性新闻发布会:是指社会组织做出重大决定,重大人事变动以及举行重要会议,制订重要计划或即将发生其他重大变革,临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公布,具有庄严声明,通告世界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