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新课程通用技术骨干教师国家级研修浙江班研修简报(第四期)

时间:2019-05-13 02:29: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普通高中新课程通用技术骨干教师国家级研修浙江班研修简报(第四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普通高中新课程通用技术骨干教师国家级研修浙江班研修简报(第四期)》。

第一篇:普通高中新课程通用技术骨干教师国家级研修浙江班研修简报(第四期)

普通高中新课程通用技术骨干教师国家级研修浙江班研修

简报(第四期)

普通高中新课程通用技术骨干教师 国家级研修浙江班 研修简报(第四期)主编:第五组

实时报导

6月30日,是普通高中新课程通用技术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浙江班开班后的第五天。经过前面四天的研修和学习,学员们对新课程理念和主要目标,通用技术的目标、理念,新的教学观等内容加深了理解;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充满信心,学习、研讨的气氛热烈。为了使学员更深刻地理解通用技术课程对经济发展重要作用和培养年青一代技术素养的重要性,学术教务组安排了参观学习。

上午,国家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组核心成员、普通高中新课程通用技术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浙江班班主任鲍珑,副班主任管光海和全体学员,在省通用技术教研员、省新课程改革通用技术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人施致良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外商投资先进技术企业“杭州中亚机械有限公司”,受到公司的热情接待。参观团全体人员听取了公司贾副总经理对公司发展的简介,他说:中亚机械有限公司之所以能从一个只有十几名工人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一个集科研开发、生产于一体,专业生产各种食品包装机械,年税利超亿元的企业。完全得益于总经理史中伟倡导的“科技领先、创新领先”企业经营理念和全体中亚人的共同努力。走进中亚,优美整洁的工作环境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让人耳目一新。吉永林总工程师从技术层面上介绍了产品设计来源、产品方案设计、产品技术设计、产品制造流程和生产管理技术。随后,还带领参观团参观了公司的科研中心和生产、装配车间。通过半天的参观学习,每位学员感受到现代科研、设计、生产技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加深了对“科技就是生产力”的理解,增强了开好通用技术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月30 日下午,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史金飞教授作出题了“系统、信息、控制与技术设计”的专题讲座。史教授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三个方面介绍了现代科学方法论。内容主要包括系统论的创立过程与主要原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在技术设计中的应用。史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内容丰富,给人以智慧,深深地吸引了学员们。特别是系统分析中分解与联结的方法和控制的同构理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上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师生互动。林维山

朱东明

态 度 决 定 一 切

正当普通高中劳动技术教育陷入窘境、走入困境之时,我们看到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的颁布,迎来了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这犹如在前行途中的迷茫之时,前方出现的一盏明灯,让我们看清了前行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希冀。

任何改革都会遇到这样或是那样的阻力,究其原因便是改革会带来许多新观念,新观念和旧传统肯定会发生交锋和碰撞。在普通高中实施通用技术教育是改革、是发展。所谓发展,一方面指的是出现了一些新的东西,另一方面指的是一些因素趋于合理的调整。我以为实施通用技术教育的改革应该是在原来劳动技术教育基础上的发展,是让单一的内容更加丰富,使之更加趋于合理,是继承中的发展,不应该是全盘的否定和彻底打破后的重建。

讲课的许多专家都谈到通用技术教育是本次课改的亮点,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对学生发展和民族复兴具有深远意义。我是非常认同专家观点的。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许多人在传统观念作用和功利目的的驱动下,对通用技术教育缺乏认识,老师们肯定会碰到许多困难,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面对困难,该怎么办?我以为,既然我们改变不了现状,就改变对这件事的态度。从来等待和抱怨都是无济于事的,在实施过程中,重要的不是通用技术课程本身,而是我们对待通用课程的态度。态度变了,事情的意义就变了。用态度改变自己,影响他人。

至此,我想起了特级老师窦桂梅文章中让我难以忘怀的一段话:“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看成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群看成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变成魔鬼,你就在制造地狱;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群变成天使,你就在营造天堂……你的内心如果是一团火,你就能释放出光和热;你的内心如果是一块冰,就是化了也还是零度……”

境由心生,让我们用积极有为的心态和满怀的热忱去直面高中新课改中的通用技术教育。丽水市教育局教研室

林维山

挖 掘 与 提 升

段青老师在讲授结构与设计中,举了二个小相框的例子来阐述“结构的稳定”。这二个小相框一个是长方形的,另一个是椭圆形的,它们的后背各有一个支架撑着,放在桌面上很平稳。段青老师拿出实物并演示支架的安装。椭圆形相框的支架是由一根铁条弯曲类似希腊字母(W)欧米格型而成,长方形相框的支架则是一根细木条。不论椭圆形和长方形相框横着或者竖着放,支架安上后,摆放在桌上都很稳定。这是个很能说明结构稳定的案例,给我们在教学中如何结合实际问题阐述技术设计概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仅仅作为例子介绍,而未作进一步的挖掘,则失去了一个很好的给学生深入思考的机会。我们可以让学生将这二个支架互换一下,则得到的结果将是如何?很显然,将细木条安装在椭圆形相框上未能摆放平稳,而另一个则可以。由此让学生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学生从试验和观察中将发现构成相框摆放稳定的要素必须由三个点的支撑结构来实现,即三角形稳定原理。椭圆不论横放竖放与桌面只有一个接触点,故支架必须有二个点的构件,而长方形的长与宽都与桌面有二个支撑点,故一根木棒就能解决问题。通过这一实例,学生不仅理解了设计与结构的概念,更学会了通过实验、观察、思考可以得出一些经验性的知识,并可在今后的学习中得以迁移与应用。也许,这知识就是事物本质性的东西。舟山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於永耀

对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教师培训的一些想法

从新课改宏观操作层面上讲,主要要解决课程开设、教师培训、课程评价这三个问题。我们这次培训属于国家级学科培训会,属于教师培训的第一步,估计接下去将是省级,地市级,县级直到每位教师的通识和学科培训。

五月上旬,在金华召开了国家级通识培训会上,有关2006年下半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及新课程的开设的问题已得到全面贯彻,省里对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态度是很坚决的。有关新课改和“课程开设”问题,估计没有多大问题。“课程评价”问题省里也在紧罗密鼓的论证之中,方案的最后确定也只是时间问题。当务之急是“教师培训”,省里明确要求“不培训,不上岗”!要进行全员培训。从宏观上讲,参加本次新课改的所有成员组成了一个大集体。新课改能否走远,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成绩,关键是这个大集体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凝聚成为一个目标一致的团队。教师培训就是为了转变教师的观念,统一教师的思想,让这个大集体成长为一个具有战斗力的团队。

但是,传统的逐级培训方式存在“衰减”和“失真”的弊端,需要优化。从理论上讲,通过国家级、省级、地市级或县级这种金字塔式的逐级培训,能达到全员培训;实际上,通过这一级一级从上到下的培训,且不说逐级可能会产生“衰减”,更多的是由于时间紧,每个人对新思想、新观念还有一个理解和内化的过程,这种理解和内化是极易产生偏差的(不好意思,我有幸成为浙江省新课改通用技术课程学术指导委员会的一员,前后已经过四次不同的培训和学习交流,这次是第五次;外加自己对新课改资料的学习、领悟,对新课程改革内容的理解应该比其它教师要多一些,但每次新的学习我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纠正现象出现,足以说明这种“衰减”和“失真”是存在的),所以,逐级培训还会产生严重的“失真”。因为,一级级的衰减和失真,具体到培训最底层的教师个体,可能已偏离目标很多了。它基本满足乘法规律:最后的衰减或失真等于每一级衰减或失真的乘积。这让我想起“神6”升空前的一件“小事”:宇航员用什么东西来操纵宇宙飞船上的控制按钮?是“遥控器”,还是用“小木棒”。经过论证,最后选择了“小木棒”,理由是“遥控器”从接收指令到发出指令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电路,增加了控制的环节,大大增加了出错机会。培训的道理与此很类似。

如何优化培训过程,提高培训效率呢?我认为在进行逐级培训的同时,可平行进行全省范围内的直接培训,并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价。直接培训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减少培训的级数来优化培训过程。组织专家组制作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的视频资料,然后由各地组织教师学习这些视频资料。有可能的话还可以进行现场直播。其优点是培训的周期短,准确率高,能重复使用,还能节省开支率,而顾建军、傅宜红、段齐骏、段青等专家,则可免于四处奔波,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做调究、咨询、新课改的后续准备工作等事情。另外,对培训的效果可通过暑假里每年一度的教师业务考试来评价;因为,没有评价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毕竟教书对于很多人来说还仅仅是一种工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非他的事业。丽水第二高级中学

朱东明

通用技术课改之我见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相衔接,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变通高中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新,科学与人文修养融合的课程,它为我国中小学生的个人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本次研修的主要内容为通用技术的课程改革。通用技术的设计活动着力于培养我们学生的技术思维方式,将学生的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良好的载体,全面符合我国的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这门课程的开设,将使我国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迈向一个全新的里程。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必须面向全体的普通高中学生。要充分拓展技术,教育学生经历,为学生受技术教育的权利提供机会和条件。但是,通用技术课程应当避免机械的、单一的技能训练,强调在学习中学生技能的形成,思想方法的掌握和文化的领悟三者之间的统一,注重在拓展学生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沟通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勇于创造的精神和勇气,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有效的开发。同时,还应注意技术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因素,使学生在学习的进程中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通用技术课程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课程内容。同时我们应该注意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应把持住自身的身份和地位,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更是学生的亲密的朋友,而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

我相信,随着通用技术在我国的课程改革的推进,通用技术将不断地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通用技术改革不仅仅是本次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亮点,更应成为本次课改的重点。作为本次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研修班的重点,我深深地意识到自身的担子的重量。台州学院

王胜

--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

在三尺讲台上奋斗了二十年,一直以来我都战斗在第一线,从事的都是高中数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多年来的努力形成了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风格,今天我走进了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培训的课堂。说真的,来之前,我根本不知道还有通用技术这门功课,更不知道什么叫通用技术,凭感觉这好象是和劳技课差不多,抱着“改行去教劳技”的想法我来了,而且还为能使自己解脱高中数学繁重的高考压力心里暗暗高兴!

付宜红教授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理念”的报告,顾建军教授“新课程中技术领域的内容和目标”的讲座以及段齐骏教授“技术设计的基本理念与方法”的讲座,段青教授对技术与设计的解读,史金飞教授的关于“信息、系统、控制理论与技术设计”的讲座,一个星期来,五位教授深入浅出的阐述讲解,加上到企业进行设计技术的参观,使我真正地洗了一次脑,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新的认识,理解了通用技术课程的标准课程的设置必要性,同时明白了什么叫通用技术,也知道了通用技术和劳技的区别所在。刚开始的好奇高兴劲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不安:我能行吗,一个习惯了数学思维的我能适应这门新课程的教学吗?能成为合格优秀的通用技术教师吗?慢慢地,我又充满了信心,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是一个充满神奇诱惑的领域,充满智慧,充满灵性,可以张开想象的翅膀放飞理想的种子。是机遇也是挑战,充分准备,积极面对,不萎缩不后退。

做为老师,我们义不容辞地成为了推动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积极宣传者和实践者,成为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专业引领者,成为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验推进和科场发展的骨干力量。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一直在说:教师是一支蜡烛,照亮别人燃烧了自己!而通用技术老师则是一只现代的蜡烛,自己电量越足灯泡越亮,这门课要求我们自己要不断的充电。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你才能越来越亮,照亮学生也照亮自己。

我高兴,我加入到通用技术教师队伍中来,这是国家新课改给我带来的一次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坚定新课程的先进理念,用自己的勤恳踏实的工作,推进通用技术课程的稳步发展,推动通用技术教育的不断进步,在建设和发展通用技术课程的历史机遇中奉献智慧和力量,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和人生价值,为此,我时刻准备着!丽水学院附中 陈晓菲

浅悟技术设计中的思想方法的重要性

信息、系统、控制是技术中常用的概念,也体现了技术设计中最为典型的一些思想方法,它们的应用及含义甚至已超出了技术的范畴。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史金飞教授关于“系统、信息、控制”的精辟讲解,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的学生通过对这有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将会开始领会技术设计的思想精髓,体验到基本的、科学的技术设计方法,开拓视眼,发展思维。不管他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这些思想方法的形成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这“三论”被称为“横断性科学”。它的核心是系统论。系统的概念来源于人类的长期社会实践,运用系统的思想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系统方法分析和处理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是大家都可能遇到的。学习和掌握系统的思想并运用系统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助于减少处理问题过程中的盲目性,学会对事件的理性分析和科学决策。

信息和控制当然也会贯穿整个设计之中。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条件,使事物向着期望的目标发展,就形成了控制。学习一点控制、控制与设计的知识及研究方法,通过对控制系统中控制的目标、控制的过程和控制的机理等理解,有助于学生运用简单的控制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丽水中学

刘宏

更 新 理 念

本次“国家级通用技术培训”给了我们参观“中亚机械”的机会,给我感触很深。它使我感受到现代管理理念下的企业文化和现代技术的魅力。我们单从该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有率就可以知道公司的实力。而一个企业的实力不是单看它的硬件设施。相反,它的管理理念更为重要。一个学校也是如此,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再好的设施也不行。老师上课更是如此,没有课程理念的更新,我们就无法上好新课程。

现在,国家把“通用技术”推倒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位置上来做。从小处讲,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从大处讲,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兴衰。那么,我们作为通用技术老师将如何面对新课程呢?

首先,我们不能犹豫不决。大家都感到要上好这门课很难,而难的事总要有人去做。我们赶上了这个时代,学校选择了我们,我们便责无旁贷。佛陀有句话: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们如果用这种心态对待新课程,那我们的教育改革才有意义,课程改革出台才有意义。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光明留给学生。讲到难,好的劳技课也要融入创新思维和培养实践能力,要上好也很难,但是我们中也有人一直愿意去探索,愿意去做。而现在我们要做“通用技术新课程”了,都说理念很好,但太难,不好做,有的人不愿做。想法很多,也谈到教材。我觉得教材不是问题,它只不过是我们实施新课程理念的载体。用哪一套教材,用哪一个载体,新课程是没有规定的。你认为有更好的载体你完全有自主权。现在出了四套教材,还可以有其它的,我们教师只要以课程理念为宗旨,可以自主驾御教材,做教材的主人。而要做教材的主人,你必需主动去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更重要的是接受新课程的课程理念。

其次,是想尽办法上好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来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新课程并不是完全否定以前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它要求我们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对我们在教学上取得的成果做优化。用系统的观点说,就是需要我们在新课程理念下形成新的更适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系统。

但我认为所有这一切的成功与否都取决于理念,取决于理念的更新。嵊泗中学

林雅芝

激情投入,勇于探索

从事信息技术教学一年来,有幸能有此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参加新课程通用技术学科国家级研修班,能听到这么多专家精辟、富有见解、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课,能与来自全省的知名教师交流,我备感荣幸,同时心里也忐忑不安,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我能做好新学科通用技术的教学吗?我又该如何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通用技术教师呢?

经过这五天系统的学习,我坚信: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新课改是一场革命,一座平台,一次机会,一把使老师特别是我们青年教师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通过顾建军教授准确、通俗的介绍,我了解到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通用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学生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交流和表达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高中阶段开设通用技术课程非常必要。这使我充满了投入通用技术教学的激情。而段青教授就通用技术的两个必修模块内容做了深刻、具体的分析,并向我们传达、并理性分析了江苏、海南、广州开设通用技术学科的经验。这些经验为我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通用技术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给了我充足的信心。在开设通用技术课程之前,我将从以下方面着手,做好教学准备:思想上首先重视起来。

教师的本职工作是培养人,他的责任感和职业精神要支撑课程的实施,技术课程开展起来有很大困难,但不做又不行,因为教育是利在千秋的事情,所以我应坚持多一点奉献少一点功利。我校是一所农村综合高中,是新课改的样本学校,开设这门课程机遇与挑战并存,领导也较重视,我更应责无旁贷地搞好通用技术教学,思想上足够重视起来。

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方法,使通用技术课程真正使学生一生受益。

新课标要求我们通用技术教师要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要努力运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同时又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根据通用技术课程的特点探索出适用于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积极探索经验,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用技术》这门新兴的学科,经过一段时间,必将显现出她的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的魅力,我将不断努力为《通用技术》课的普及和推广献出绵薄之力。丽水青田船寮高中

周旭霞

迎接新课程,做好“通用”人

接到通知,带着一种朦胧、新鲜之感参加了通用技术新课程培训,经过几天的学习深感“通用”及“通用”教师任重而道远,路途不平坦。

现代教育若只培养出只懂得埋头苦读,只知道呆板书本知识的学生是远不够的。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认知甚少,很难适应现代的生活。当前的教育不利于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新课改下的通用技术课程针对于这一问题而设立,它引领学生对技术的认识,保持对技术的敏感性,立足于实践,注重灵活性,注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用技术丰富多彩,它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又能涉及多领域的知识,对于拓展学生的认识层面有很多的帮助。通用技术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有意识地感受到日常生活中技术的存在、技术的重要性,这样孩子们才会以积极的态度,利用所学知识参与社会生活、主动地适应社会生活。

高考这条指挥棒的存在,使得分数依然是学生的敲门砖,升学率依然影响着学校前途的声誉,通用技术课程在目前仍作为副课,学校和家长,甚至是学生又会对这个非高考科目投入多少重视呢?况且,通用技术课程还处在成长阶段,还有许多目前难以克服的困难,如:受一些教学环境限制,难以组织教学;教育的缺乏,使得通用技术课程未能发挥出其特有的优势。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课改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通用技术学科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早期的技术教育启蒙,那么有着良好技术习惯和敏感思维的人才将匮乏。因而,在时代要求下,基础教育应顺应时代的需求担负起应有的责任。

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的要求,是解决社会发展问题。随着技术领域重要性的突出,通用技术课的开展,必将从另一方面影响着人类的未来生活和对社会的认识,并最终推动社会的发展。

因此,我们有必要,有义务去教好“通用”。要教好“通用”,则必须先做好“通用”人。岱山中学

黄龙宽

第二篇: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培训研修总结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培训研修总结

从事教育工作的我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从自己的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以促使自己今后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现总结如下:

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1、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三年级组认真开展高效备课,高效课堂教学、高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我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一节课之后,会与同组的老师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2、自我反思及案例。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的备课;反思上课时遇到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用心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二、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

1、用心参与校本及研训中心研修活动,认真聆听专家的指导,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学习模式。我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潜力。

第三篇:山东省初中物理省级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研修简报第四期

山东省2013年中小学万名骨干教师培训工程

主 编:孔祥木 李新乡 胡象岭 责任编辑:田春凤 杨柳青 迟浩 简报制作:田春凤 杨柳青 迟浩

阅读导航

研修纪实

12月9日,学员们回到各自工作岗位上,开始进行为期12天的分散研修。他们在组长的协调组织下,积极配合,按照分工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讲课人在一备与备课研讨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教学设计,完成基于同伴互助的备课(二备),并积极联系确认录制视频的场地,为C视频的录制做最后的准备;其他成员则根据分好的观课维度,以走向专业的听评课理念为指导,在专家和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积极交流,制定并完善他们的观课工具,为现场观课做准备;而组长则负责着分配、协调、督促组员们的各项工作,并与专家和指导教师一起指导和帮助其他成员完成任务,他们的辛勤工作保障着本组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完成的最终质量。

经过大家的努力,各组陆续完成了录课、观课,接下来讲课人开始联系进行视频编辑,并完成课堂实录,而其他成员开始根据观课记录,撰写观课报告,为D段视频的录制做准备,期待着在曲师的再次重聚。

学员风采

班长:孙红老师

孙红,1990年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物理系物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现任烟台十中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主持了省级课题“初中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和市级课题“中学物理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反思与研究”并结题,先后在省、市、区级物理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获“烟台市科技教育先进个人”、“芝罘区初中物理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副班长:张明老师

张明,现在济南第十八中学从事物理教学工作,教研组长。济南市初中物理学科带头人,民革党员,济南物理学会、济南市物理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副秘书长,济南市历下区草根专家组成员。从师几十年,张明老师曾获得第十八届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山东省第二届初中生创新实验大赛一等奖指导教师;省教科所论文一等奖;省命题研讨会指教公开课;省优秀资源一等奖等。

张老师如是说:工作是与初中生一起: 研究物理学,特长命题研究和习题设计,擅长激励引导,信奉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喜欢电脑(DOS级别)和粗通电 教设备,年近半百心态好,遵循道 法自然,喜静不喜动,认准的事情 总会尽全力去做,是一名有自己的 原则但值得交往的热心随和的“老 顽童”。

一组组长:何晓玲老师

何晓玲,山东省威海市荣成蜊江中学物理教师。中学一级教师,荣成名课程团队成员。“国培计划(2013)——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资源开发团队成员,“国培计划(2013)——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荣成市指导教师。

2005年执教威海市公开课获二等奖;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参与《初中物理“合作型小循环多反馈”模式应用》的课题研究已结题;2011年10月,参与威海市课题《培养学生良好公民素养研究》课题;2010年3月在威海市物理学科现场会执教公开课《力与运动》;2010年5月《力与运动的教学设计及讲评》获得威海市生命化课题研究优秀成果奖,2010年8月山东省初中教师远程研修培训获“优秀学员”称号;2011年在荣成市自制教具评选中获得三等奖;2011年获得荣成市师德标兵荣誉称号;2012年4月录像课《电与磁》获得山东省第一届优秀课程资源二等奖; 2012年8月山东省初中教师远程研修培训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2年 参与了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的教师教学

用书的编写;2013年1月获山东省物理创新实验一等奖。

本次研修担任初中物理1组组长,在研修过程中积极参与,并能协调组员,做好组内分工,使每位成员目标明确,任务清晰。身为组长,何老师每天晚上除了要完成自己平台上的任务之外,还要在组群中上传第二天组员们的任务分配及要注意的问题,同时还要浏览组员们的评论,以及修改组员们上传的文字资料,每晚要到凌晨才能睡觉。但我们相信何老师是累并收获着!

一组专家:张红云老师

张红云,女,1975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教导主任。近年被评为威海市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基础教育改革先进个人以及山东省优秀物理教师,先后获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山东省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一等奖、山东省优秀课程资源一等奖,多次执教省、地、市级公开课。多次主持省级课题的研究顺利结题,参与山东科技出版社五四制初中物理教材、教

师用书的编写,多篇论文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先后参加了“国培计划(2011)——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东北师范大学初中物理班”和“国培计划(2013)——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多次被评为山东省远程研修优秀指导教师。

六组组长:陈方霞

陈方霞,1997年07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现在东营市河口区新户中学任教初中物理,高级教师。工作几年来,不断接受新的教学理念,让新教法新学法充实头脑,建立了以学生成长为第一位的教学思想,取得了如下的教研成果:2003年9月获得河口区优秀教师的称号;2004年获得初中物理学科教学质量优胜奖;2006年3月获得东营市教育系统内“三八”红旗手称号;2006年5月撰写的论文《情感因素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一文在山东省第十一届教育教学“百佳”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2006年12月,获得初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分级提高活动中

获得物理优秀课;2007年7月被评为河口区第八届“初中物理教学能手”,2007年4月获得第十七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一等奖;2008年6月在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研究优秀论文评选中,撰写的《三课型催生学生创新意识》和《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两文均荣获二等奖;2008年6月教育成果《科学方法训练训练学生科学思维》获得省级二等奖;2008年6月撰写的《架起“心”的桥梁》一文荣获省级一等奖;2008年7月,在初中物理课堂多媒体课件评选活动中,荣获河口区二等奖;2009年6月,教育成果《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荣获省级二等奖;2009年11月撰写的论文《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的几点做法》一文荣获东营市物理优秀教学论文“二等奖”;2010年6月《构建和谐课堂,催生学生创新意识》获得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年10月在东营市物理优质课评选中执教的《压强》一节,获得市级二等奖。

分散研修期间,各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在专家和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通力合作,深入研修,圆满完成了分散研修的任务,收获着研修的喜悦。

二组分散研修活动纪实

2013年12月17日下午,在济南历下区教研员薛原老师和济南五中、济南燕新学校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曲阜师大物理高研班2组C视频录制、观课、专家指导、研讨活动在济南燕新学校录播室顺利举行。

参加本次活动的专家有曲师大课程专家李新乡教授、济南市物理教研员王恩华老师,本组课程专家济南十八中张明老师、组长菏泽赵迪老师、组员德州齐河教研员李庆东、德州于秀萍、德州王立华、济南徐传波、济南孙传德、济南徐建强老师以及部分德州齐河和济南历下区的物理教师。

会前在李教授和王老师的指导下,薛群老师简单介绍了一下备课情况,组长赵迪老师对观课进行了合理分工。

为了保证听课效果,部分带有明确任务的观课教师进入教室的合适位置进行面对面观课。录课全程严谨而不失活泼,两位专家在观察室对现场老师适时进行点评和听课指导、答疑。

会后在录播教室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专家指导点评活动,气氛热烈生动,李教授和王老师分别就薛群老师的授课进行了全方位点评并解教师疑惑,培训教师应该如何专业听评课,直到接近6点天黑透了,老师才恋恋不舍放专家们离开。

一斑见全豹,由此可见曲师大专家对我们是多么重视,对我们的指导是多么关键。在此,2组全体学员对曲师大物理工程学院为高研班做出贡献表示真挚的感谢!

把课例研究做好,第三研修组每一位成员都满怀这份责任。12月17日,我们三组的成员—邹城的刘升超、曲阜的周兴、莱芜的郑军与王海英、新泰的董和新,冒着严寒一早从各自的学校出发,上午九时许来到泰安六中,与泰安的温绍峰、徐秀峰、王志刚等汇合,参加备课与观课研讨活动。曲阜师范大学胡象岭教授百忙中抽身、亲临现场,与大家一起就我们组课例研究所设定问题、评课观课方案、“磁现象 磁场”的教学设计等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尽管窗外寒风凛冽,室内却温暖如春,大家畅所欲言,讨论热烈,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胡教授建议我们根据“磁现象 磁场”一节的教材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问题”。在本研修组指导专家刘升超老师的主持下,大家对“研究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之前设定的“研究问题”作了修正,最后把“研究问题”锁定为:(1)如何编制出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课时教学目标?(2)如何根据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实现教学与目标、标准的一致性?(3)如何对学生前概念进行有效利用?如何充分暴露学生的前概念,如何设置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如何引导学生思考,置换头脑中的前概念、建立科学概念?(4)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胡教授与我们研修组7人一起观摩了泰安六中温绍峰老师执教的“磁现象 磁场”。课后,对该节的教学设计展开了具体而深入的探讨。温老师介绍了教学设计意图,胡象岭教授、刘升超老师,就这节课如

何更好地解决课例研究所设定的研究问题(如:如何有效利用学生的前概念,如何创设“认知冲突”转变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如何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提出了建议,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纷纷出谋划策,就如何在这节课中凸显“研究问题”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教学策略。温绍峰老师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对如何修改教学设计,谈了自己的想法,表示马上修改完善教学设计,在明天另一班上课时采用新修改的教案上课,并正式录像。

胡象岭教授对如何制定评课观课方案也提出了具体思路与要求。在刘升超老师的主持下,大家根据胡教授提出的要求,对评课观课维度与指标、观课记录方式进行了讨论,修订了之前制定的观课方案。进一步明确了评课观课的几个角度与分工,由徐秀峰、王志刚老师负责“教学与目标、标准的一致性”维度评课方案的制定与评课观课报告的撰写,郑军、周兴老师负责“前概念利用策略的有效性 ”方面 的评课观课方案的制定与评课观课报告的撰写,董和新、王海英老师负责“科学方法的渗透”维度评课观课方案的制定与报告的撰写。

热烈的讨论一直进行到下午五点多,大家仍然意犹未尽,依依不舍地告别,有的老师甚至延误了当天回家的班车。

这次研讨,我们进一步明晰了课例研究的思路与方向,准确界定了“研究问题”,找到了“磁现象 磁场”一节如何凸显“研究问题”的措施,澄清了对评课观课的认识。大家一致认为,研讨不仅在课例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且开阔了大家的眼界,提升了课堂研究的问题意识,收获颇丰。

胡象岭教授还拜会了泰安六中的刘校长等学校领导与教务处领导,对校方给与研修组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

(新泰市汶南镇二中 董和新)

六组分散研修活动报道

2013年12月18号中午,六组录课活动在淄博市张店区举行。万静老师执教的《动能》这节课,承载了我组研修的三个问题,也是我组研修内容的核心部分。邵淑鸾老师,郑传东老师和赵鹏老师,分别从三个维度进行现场观课,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位老师分别从科学方法教育、课堂目标达成、教师课堂评价角度进行了观课,充分肯定了万老师教育全面,方法科学,深挖文本的教学理念;教师的预设目标在课堂上基本达成,学生思维敏捷,知识掌握到位,科学方法运用熟练,对实验方案能提出不同的见解;万老师的课堂评价也及时到位,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课下,万老师对于此次授课情况进行了及时的反馈和总结,践行着新时代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的可贵精神。总体来看,《动能》这堂实验探究课取得了预期成效,也标志着此次六组录课活动的圆满结束。

最后,三位教师还根据自己的观课情况,写出了观课报告,为我组下一步的研修工作提供了宝贵材料,为我组承载问题的解决打下了基石。此次活动的举行,使与会人员受益匪浅,定将为研修工作的深入发展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专家印象

儒雅的黄恕伯教授

虽然只听了黄教授的二次报告,接触仅一天,但这位和蔼的老先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七十多岁的年龄,儒雅的外表,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无一不流露出一位大师的风采。

活跃的思维,幽默的语言,谆谆的教导……体现出一位专家型教授无尽的魅力。

一次曲师行,一生研修情,与大师交流,在大师引领下成长,相信,每一位高研班的老师都能受益菲浅。当然,也包括我。

(聊城高唐县第一实验中学 张清彬)

千年修的同船渡,百年修的共研修

——印象中的胡象岭教授

文质彬彬,极有修养。初次巧遇,在来途的客车上,巧碰一同行,话很投机,侃侃而谈起来,打扰到了在一旁而坐的胡教授,他很礼貌的制止了我们,当时感觉他很有修养,自己内心有些欠意。

亲和、敬业,风趣幽默。开班仪式上,一眼就认出了他,来途中

巧遇的胡教授;经常在晚上凌晨深夜,发现他还在与学员们讨论交流,接下来的相处中,发现,胡教授的人品与敬业真的值得我更加敬重。

您说的这句话“千年修的同船渡,百年修的共研修”真好,向您学习,向您致敬。

(莱芜雪野旅游区雪野中学 王海英)

我心目中的李新乡教授

在这次研修学习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老师就是李新乡教授。教授和蔼可亲,精神矍铄,教研水平很高,工作态度认真,令我们这些晚辈非常敬佩。教授所做的讲座《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对于我们的日常教学有非常高的指导价值。分散研修期间,我又仔细阅读了教授的讲座课件,结合教授提供的几个课例,仔细体会了什么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虽然只是学到了一点皮毛,但是对于设计教案、学案有了一定的体会,对于教授提出的“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有了明确的认识。避免教学的盲目性,保证物理教学具有针对性,使我们教学的方向感更强。下一步,我还要继续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方法,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标准、教学与评价”达到一致。

(枣庄市滕州至善中学 杨磊)

听高端备课有感

本次培训内容精彩纷呈,其中邢红军教授的《高端备课》给我印象最深。早在多年以来的教学过程之中,虽然中考尚未涉及科学方法考察,但自己也对“如何让学生既得到’鱼’又学会’渔’”做了一些尝试和实践,但并没有完整的理论指导,只能是局部和片面地做了一些工作,自己既感到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性,有没有系统的工作经验与理论先导。有幸聆听了专家的研究成果,强烈的感受到《高端备课》是知识备课层次之上,立足培养具有科学素养人才的高端备课。课程观点明确,理念科学,尤其是 “物理高端备课是指以物理课程与教学理论为指导,研究既符合物理学内在逻辑,又符合物理教学规律,同时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并接受课堂教学实践检验的教学设计,体现‘从物理知识传授到物理方法教育,再到物理思想形成’的核心理念。”使自己在这一方面坚定了落实新课标理念的信心,同时也获得了突出体现方法教育的具体方法,指导全省的一线老师们沿着科学的方向更好地实现物理教育的目的。

(莱芜雪野旅游区雪野中学 王海英)

邢教授和他的高端备课

邢红军教授的报告形象生动,由浅入深,说服力强。其中关于教学设计要以科学方法为主线的阐述给我留得印象非常深刻。邢教授说教学设计必须有一个脉络,可以以知识的展开为主线,可以以学科方法为主线,可以以思维为主线,可以以时间或空间为主线等,其中知识与方法的关系就如同一串珍珠项链中珍珠与细线的关系,珍珠的颜色也大小形状可以看到,但是串珍珠的线是什么颜色什么质地你是看不到的,但是没有了线,珠子就不叫项链了,就是散的,所以科学方法与知识的关系是隐性与显性的关系,科学方法具有隐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它显示出来。这一形象的类比准确的表达了物理教学的最基本要求。物理知识的传授不是简单的罗列一些概念和诸多结论,而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过程和正确的认知规律。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会更加重视每一个教学内容的设计,找准它的主线,串好每一个珠子(知识点)。

(泰安英雄山中学 徐秀峰)

重新思考教学设计

我最喜欢的一次课程是李新乡教授的《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报告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针对现下初中物理教学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给予具体有效的指导示范。

提出“黑瞎子掰苞米”的普遍学情,我在教学中也注意到这种现

象。究其原因,应该是学生的应试心态和被动学习造成的,因抵触而设置的潜在心理屏蔽,脑子里的知识并没有丢失,只是惰于去找,不愿回顾。思维在大脑中各知识块的灵活游移需要相对宽松的任务状态,当任务太多便游移涩滞,亦称“内存太大运算速度慢”。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在教学时,就应该为评价做好准备,目标是教学的引领,评价是目标的达成。没有目标的教学和蓄意刁难的评价一样是对求知的摧残。在基于标准的物理教学设计中,学习目标、评价任务与学习活动是基于标准的物理教学设计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学习目标是灵魂,评价是判断学习目标是否落实的手段,学习活动是落实学习目标的载体。

报告首先提出了现下教师教学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国家课程标准对于教师的意义是什么?与备课、上课、评价有何关系?

备课时,应多关注的关键为“教材处理、导入”还是“目标明晰”? 上课时,应多关注“有无告诉”还是“有无明白”?“方法好看与新奇”还是“方法与目标的一致性”?

考虑作业时,关于设计“多做练习”还是“检测目标”?关于批改应多关注“对与错”还是“与预设目标的关系”?关于反馈应多关注“告知结果”还是“促进学习”?

答案不言而喻。

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进入主要内容的阐述。

介绍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意义。从教学的三种取向出发引出基

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进而讨论课程标准与教学、评价的的关系。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不是要求所有的教师教学标准化,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不是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简单对应;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目标源于课程标准,是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是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是体现标准、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介绍编写教案与学案的基本要求。讲解了基于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的四项关键技能:目标具体化;学习目标编写策略;评价活动的设计策略;教学活动的设计策略。

在李教授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理论指引下,我的教学必然胸有成竹,我的课堂定会游刃有余,我的学生终会求知若渴。

(莱阳市高格庄中心初级中学 潘成章)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我的教学方向

我最喜欢的是李新乡教授《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讲座。因为课改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场所,而教师的教学离不开教学设计。经过几年的改革,新课程所倡导的先进理念得到了老师很大程度的认同,但先进的理念与窘迫的现实之间的“两张皮”现象不仅存在,而且十分严重。正如李教授所言,现在的老师都知道“教什么”“怎么教”,但很少知道“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教学基本是无目标导向的教学,教学设计就是基于个人经验的备课,出

现了所谓教学的“离家”,即常说的那种“为合作而合作”“为讨论而讨论”。通过李教授的报告,我们明确了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其实都是目标,没有清晰的目标意味着不知道“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具体表述,也就意味着难以把握“教什么”“怎么教”的方向,而清晰的目标源于国家课程标准。通过这次的培训,我明白了教学设计要基于课程标准,评价优先于教学设计,要体现目标、评价、教学的一致性。培训明确了我们的方向,提高了我们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能力。

(威海工业新区教研中心 鞠洪柏)

心语星愿

谈“再折磨”

用梁承锋教授的话说,参加课例打磨是“被折磨”,而我恐怕是所有人中最“不幸”的。暑假里的课例打磨,做为讲课人的我无偿地牺牲了时间、贴上了金钱、欠下了人情、撇下了孩儿……没想到,刚讲完省优质课的我,回家一天,就匆匆赶到曲阜,接受“再折磨”…… 似乎有缘,我与李新乡教授在孔子故乡再次相逢。亲和、智慧、敬业、严谨,每当看到李教授,脑子里总不由地闪过这些词语。且不谈在课例打磨过程中,李教授对我专业化成长所起的帮助,他用其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着我,相信也影响着初中物理高研班里的每个人。为了六个课例的打磨,李教授付出了太多的辛劳,任何时刻把脚本、教学设计发给他,他都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回应,给予细致的指导,甚至一个错误的标点也不放过。与李教授的网上研讨经常持续到午夜以后,他的精神在无形之中感染着我,也凝聚着整个高研班100名学员的力量,大家虽偶有牢骚,却都兴致勃勃。

这样的经历使我不禁想到雄鹰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重生过程,心中陡生莫多的“悲”与“壮”。对于一名普通的物理教师,能与李教授如此亲密交流,能得到资深专家悉心引领,颇有重生之感,偶尔将脚本写到凌晨3点,却感觉自己“被折磨”得似乎心甘情愿。

高研班的战友们,就让这样的磨砺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好好珍藏吧!

(威海荣成石岛实验中学 张红云)

高研班的培训,让我深深地感到了学习的幸福和

思想的洗礼。每天都在不停的学习、研讨、反思、交流,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路不断被同化和拓宽。通过这样的学习,让我更深地去感悟物理,感悟课堂,感悟学生........(潍坊高新北海学校 王玉哲)

感触颇多的一次研修

研修的第一天,我是怀着一种渴望、迷惑的心情,因为我当时还不知道这次研修的知识和内容,随着研修的深入了解和参与,我的心情与之前就截然不同了,渴望学习的激情就来了。

本次研修曲师大的李教授和胡教授为我们提供了各类丰富的专题讲座等,使本来枯燥的学习、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易懂,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拓展了自主学习的空间。

本次研修的安排,从上课到住宿,让我们研修老师能随时随地的轻松学习,参与网络教研和和网络评论给我们增添了许多乐趣,上面

不但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同学和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尤其面对镜头实时的参与课程制作更是使我兴趣盎然,活力四射。

通过本次研修,我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经历了迷茫懵懂、渐呈清晰到教学观念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说这个研修平台像一扇窗口,让我眼界更加宽广,教学方向更加清晰。

总之,这次骨干教师研修,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每位学员像一粒粒种子播撒在其中,专家老师的谆谆教诲如春风,后勤服务老师们的辛勤汗水似春雨、似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真正的感谢这次研修,使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研修,什么是天天收获,时时挂念的研修,也是使我们一线的教师们受益最多的研修。

(临清市民族实验中学 许延霞)

不虚此行的一次研修

——我的物理教学研究能力全面提升

在这段时间里聆听了许多专家的报告、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在培训中,使我想到了一些从未想过的问题,发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对原有的教育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通过听讲座和学习交流使我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技能、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创新能力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威海威海经区新都中学 杨龙飞)

第四篇:骨干教师国家级研修活动汇报的发言稿

尊敬的领导及科学组的全体同仁们:

下午好!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收获着2010—2010学教育教学果实的同时,向2010—2010学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再次躬耕教苑,为新的学年播洒希望的种子,期待着“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的盛景早日到来,因此,在教研室*老师的殷切目光中,在*校长及教学处*主任的深情嘱咐中,我们今天全组坐在一起,借参加《科学课程实验骨干教师国家级研修》活动汇报,直面当前科学教学遇到的问题,探究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策略或方法。

首先,汇报一下这次《研修》活动的内容及我的一些感受。2010年7月5日,盼望已久的暑假拉开序幕之际,带着*校长的重托:“好好学,把培训精神带回来辐射到全组每一个成员”,我随福福田区、宝安区来自32个学校62位科学老师和福田区教研员**老师一行63人的大队伍,乘机来到美丽的广西师范大学的所在地---桂林,桂林的山美、水美,人热情,而参加研修的我那时的心中更充满着期待,充满着憧憬,因为我知道这是一次规格较高的培训,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学校领导在经费不太宽裕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让我参加了这个培训,我不但感受到了学校领导对科学学科的重视,而且还感受到了他们对我此行所寄予的重托。因此,我不敢有辱使命,在培训的6天时间里,除7月7日下午因眼睛发炎就医请假半天外,其它时间均按时参加听课并积极参与研讨,以期不负学校领导的期望,也希望像*老师在我博客里所说的那样能“取得真经”。6天时间里,我听取并参与了《听科学教育报告会》、《互动式讲座与交流》《参与式研修》《考察》《座谈与交流》五个方面的学习与研讨。下面就以内容归类的形式给大家逐一介绍。

1.科学教育报告会

7月6日广西师大邀请著名材料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张泽院士主讲《创新能力培养与科学教育》。在报告会中,张院士站这较高的位置上主要谈了创新能力是什么?科学研究需要什么样的素质?科学教育需要训练什么等五个问题。他以生动的事例告诉与会的老师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事关整个国家的命运,科技创造生活,科技创造未来,我们的改革先驱邓小平同志也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科学教师的我们更能深切的了解和感受到科技发展对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意义和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也更能知道经过我们培养的学生,他们将来最终会走向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他们的科学素养如何,能否在科学技术或生产领域里发挥着较大的作用,这些都是对我们科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价值观引导的检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里有一句话说:“科学教师是科学界在课堂上的代表”,这句话曾引起参与研修老师的热议,许多老师和我一样有种醍醐灌顶般的感悟:以前从来没有体会到科学教师和其他语文、数学等课目的老师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如果说有不同,也就是学科特点不一样,从来没认识到科学老师原来竟可以站在科学界代表的位置上,这样的位置让我惶恐,也使我倍感责任重大,让我惶恐的是自己是否能真正称得上这个代表的称号,责任重大是自己培养的人是否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关乎到能否在未来的社会中利用科学知识去为人类服务。“科学教师作为科学界在课堂里的‘代表’出现,使教师角色的定位从教书转化为教人;教学目标定位从知识传承转化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科学教育意义重大,创新能力培养关乎未来。报告中还谈到,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大多具有“执着、追求、信仰”“机遇、不迷信权威”“正确的价值观”等素质,而这些也告诉我们“科学界在课堂上的代表”的科学老师在培养未来的人才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的“自信”,激励他们“进取”,同时坚定他们的“执着”。

2.互动式讲座与交流

历时6天的研修中,我一共听取了:《科学素质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思考与行动》《科学学业考试与命题改进研究》 《探索者角色的归位》《精彩实验设计欣赏与探究教学智慧应用》《兴华教育团队的发展历程》五场讲座并参与交流。

通过讲座,我知道并感受着科学教学改革发展的艰难历程,并了解了兴华教育团队为科学教育所作的一些研究或探索。

从XX年起,小学三年级设《科学》,初中设综合和分科理科课程供选择,标志着新世纪科学教育的开始。国家教育部在浙江、深圳、武汉等地设立科学课程进行改革实验。作为多年从事分科教学的我们一下子转入四门科目综合的科学教学,不仅要经历思想上的转变,而且还要经历业务技能上的不断磨练,酸甜苦辣咸,个中滋味难以言尽。我们由不情愿到没奈何,由没奈何到改变思想,积极应对,去寻找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科学素质教育。所以,广西师大科学研究所的人员他们在研究,我们也在研究,研究《科学学业的考试与命题》,研究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应该站于何位?对于科学学业的考试,命题突出知识的基础性,更凸现知识应用的灵活性,生活、生产中科学知识应用的考察内容增多,要求学生利用资料进行分析作答的题目也不少,这些题目的设置要求我们在平常的科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这些知识间内在联系去分析、解决问题或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掌握重点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迁移,学会举一反三。

科学探究作为凸现科学学科特点的主要教学方式,在我们的教学实践里如何发挥她的魅力,变以往教师往学生脑袋里填知识、塞技能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现学生亲历过程、发现知识,感受快乐,体验成功的目标呢?解读《探索者角色的归位》或许我们能够找到答案。探索者,往往是心存疑问、却不能明确知道目标在何处的人,为此,要想达到可能的目的地,就要多找出可能的几条路,这符合我们所讲的科学探究的套路:即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或作出猜测,设计实验验证,然后讨论交流,得出结论。但问题时,在作科学探究时,学生是真正的未知者,而老师很多的时候实际上是已知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猜测、假设或者实验方案设计都距离老师心中的标准答案相差甚远,那么,我们如何处理呢?有人曾形象地把科学探究比作”巷子里赶猪“,即是说在科学探究中,教师把自己处于已知者的位置上竭力把学生往已知结论上赶的现象,遇到学生总犯迷糊,总是绕着答案走弯路,心里有时自己也嘀咕,埋怨学生怎么那么笨!久而久之,教师觉得探究实验课费时费力没效果,探究实验变成讲解实验,学生呢,从开始对科学的兴趣盎然,慢慢地也习惯了纸上谈兵式的探究,不会点酒精灯,不会用滴管正确地取液体、滴加液体,终于到了实验室里,却又不知所措,不会操作,不知该做何!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本该在实验室里进行的探究改在教室上,避免管理上的麻烦或意外事故的出现;能少做一个实验的就不多做一个实验,避免浪费时间。如此,部分科学学习的浓厚兴趣逐渐减退,如此,部分科学成绩的降低成为必然,两极分化的现象也在所难免。老师觉得教的辛苦,学生觉得学的痛苦,两厢疲惫,与己与人均无利。为什么呢?当然,这里的因素很多,就科学探究这一块的教学来说,实际上,这种探究的失败恰恰来自于教师把自己放在已知者的位置上,而并非充当未知者,充当学生同行者的角色。我们来做一个对比实验:

一是作为未知者,会怎样设计;探究案例-----食品中脱酸素剂的成分?

二、作为已知者,会怎样设计:探究案例---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现场互动)……..………..当然,由于我们的课时虽不少,但内容却更多,完成教学任务时间紧张,每一个科学探究不可能做得如此充分,这些都是可以理解,《探索者角色的归位》所告诉大家的是一种理念:即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去探究,去学习,你会很好地理解学生,也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最终也能赢得学生。同时,我相信,如果我们开始对学生的科学学习态度、认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一些必要的操作技能进行培养,一定的时候,那么,学生做起科学探究来,或许就不会再出现“巷子里赶猪”这样的现象了。

3.参与式研修:内容包括: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和课堂教学现场的观摩与研讨交流。

1、黑瓶子的秘密

科学探究活动设计

2、葡萄酒的探究

3、土豆变色的秘密

课堂教学现场观摩与研讨交流

在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中,参与培训的老师是作为学生的角色或者未知者的角色进行探究的,我们参与了黑瓶子的秘密探究、葡萄酒的成分的探究和土豆变色秘密的探究。虽然都是科班出身的老师,但面对自己未知的事物,探究起来远没有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探究时的神采飞扬,并且通过这样的探究,作为老师的我们最终也体会并理解了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的林林种种“愚笨”想法与做法,同时也感受到了探究过程中的快乐。正像一位老师在博客中所说的那样“象回到了童年,找到了小孩子般的快乐”。

课堂教学现场的观摩与研讨:观摩并讨论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录像课,到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分头听了一节物理课和一节化学课。课堂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指导、合作学习指导的精神。

4.考察

1、兴华科学探究乐园

校内考察

2、生物多样性标本馆

1、桂林岩溶地质考察

校外考察

2、穿山公园野外考察

参观科学探究馆感触很深:兴华教育团队用最普通、最常见的东西创造出富含科学道理的不平凡的东西来,为此我写了博文:《动脑思考,在平凡中创新》在当天的博客中小组点击率是最高的。我感叹地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少了发现美的眼睛。科学实验的设计并不高深难测,只要你善于动脑思索,再普通的材料也能做出蕴含科学道理的实验装置!

演示:看得见的声波

5.座谈与交流

1、科学教师苦与乐;

2、专业研修累与获;

3、教育实践思与行

(互动:在座教师进

第五篇:骨干教师国家级研修活动汇报的发言稿

精选范文:骨干教师国家级研修活动汇报的发言稿(共2篇)尊敬的领导及科学组的全体同仁们:下午好!1.科学教育报告会 7月6日广西师大邀请著名材料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张泽院士主讲《创新能力培养与科学教育》。在报告会中,张院士站这较高的位置上主要谈了创新能力是什么?科学研究需要什么样的素质?科学教育需要训练什么等五个问题。他以生动的事例告诉与会的老师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事关整个国家的命运,科技创造生活,科技创造未来,我们的改革先驱邓小平同志也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科学教师的我们更能深切的了解和感受到科技发展对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意义和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也更能知道经过我们培养的学生,他们将来最终会走向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他们的科学素养如何,能否在科学技术或生产领域里发挥着较大的作用,这些都是对我们科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价值观引导的检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里有一句话说:“科学教师是科学界在课堂上的代表”,这句话曾引起参与研修老师的热议,许多老师和我一样有种醍醐灌顶般的感悟:以前从来没有体会到科学教师和其他语文、数学等课目的老师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如果说有不同,也就是学科特点不一样,从来没认识到科学老师原来竟可以站在科学界代表的位置上,这样的位置让我惶恐,也使我倍感责任重大,让我惶恐的是自己是否能真正称得上这个代表的称号,责任重大是自己培养的人是否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关乎到能否在未来的社会中利用科学知识去为人类服务。“科学教师作为科学界在课堂里的‘代表’出现,使教师角色的定位从教书转化为教人;教学目标定位从知识传承转化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科学教育意义重大,创新能力培养关乎未来。报告中还谈到,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大多具有“执着、追求、信仰”“机遇、不迷信权威”“正确的价值观”等素质,而这些也告诉我们“科学界在课堂上的代表”的科学老师在培养未来的人才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的“自信”,激励他们“进取”,同时坚定他们的“执着”。2.互动式讲座与交流 历时6天的研修中,我一共听取了:《科学素质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思考与行动》《科学学业考试与命题改进研究》 《探索者角色的归位》《精彩实验设计欣赏与探究教学智慧应用》《兴华教育团队的发展历程》五场讲座并参与交流。通过讲座,我知道并感受着科学教学改革发展的艰难历程,并了解了兴华教育团队为科学教育所作的一些研究或探索。从xx年起,小学三年级设《科学》,初中设综合和分科理科课程供选择,标志着新世纪科学教育的开始。国家教育部在浙江、深圳、武汉等地设立科学课程进行改革实验。作为多年从事分科教学的我们一下子转入四门科目综合的科学教学,不仅要经历思想上的转变,而且还要经历业务技能上的不断磨练,酸甜苦辣咸,个中滋味难以言尽。我们由不情愿到没奈何,由没奈何到改变思想,积极应对,去寻找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科学素质教育。所以,广西师大科学研究所的人员他们在研究,我们也在研究,研究《科学学业的考试与命题》,研究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应该站于何位?对于科学学业的考试,命题突出知识的基础性,更凸现知识应用的灵活性,生活、生产中科学知识应用的考察内容增多,要求学生利用资料进行分析作答的题目也不少,这些题目的设置要求我们在平常的科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这些知识间内在联系去分析、解决问题或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掌握重点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迁移,学会举一反三。共2页,当前第1页12 [骨干教师国家级研修活动汇报的发言稿(共2篇)]篇一:骨干教师国家级研修活动汇报的发言稿

骨干教师国家级研修活动汇报的发言稿

尊敬的领导及科学组的全体同仁们:

下午好!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收获着2010—2010学教育教学果实的同时,向2010—2010学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再次躬耕教苑,为新的学年播洒希望的种子,期待着“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的盛景早日到来,因此,在教研室*老师的殷切目光中,在*校长及教学处*主任的深情嘱咐中,我们今天全组坐在一起,借参加《科学课程实验骨干教师国家级研修》活动汇报,直面当前科学教学遇到的问题,探究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策略或方法。

首先,汇报一下这次《研修》活动的内容及我的一些感受。2010年7月5日,盼望已久的暑假拉开序幕之际,带着*校长的重托:“好好学,把培训精神带回来辐射到全组每一个成员”,我随福福田区、宝安区来自32个学校62位科学老师和福田区教研员**老师一行63人的大队伍,乘机来到美丽的广西师范大学的所在地---桂林,桂林的山美、水美,人热情,而参加研修的我那时的心中更充满着期待,充满着憧憬,因为我知道这是一次规格较高的培训,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学校领导在经费不太宽裕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让我参加了这个培训,我不但感受到了学校领导对科学学科的重视,而且还感受到了他们对我此行所寄予的重托。因此,我不敢有辱使命,在培训的6天时间里,除7月7日下午因眼睛发炎就医请假半天外,其它时间均按时参加听课并积极参与研讨,以期不负学校领导的期望,也希望像*老师在我博客里所说的那样能“取得真经”。6天时间里,我听取并参与了《听科学教育报告会》、《互动式讲座与交流》《参与式研修》《考察》《座谈与交流》五个方面的学习与研讨。下面就以内容归类的形式给大家逐一介绍。

1.科学教育报告会 7月6日广西师大邀请著名材料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张泽院士主讲《创新能力培养与科学教育》。在报告会中,张院士站这较

高的位置上主要谈了创新能力是什么?科学研究需要什么样的素质?科学教育需要训练什么等五个问题。他以生动的事例告诉与会的老师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事关整个国家的命运,科技创造生活,科技创造未来,我们的改革先驱邓小平同志也曾说过:“科学技术是

通过讲座,我知道并感受着科学教学改革发展的艰难历程,并了解了兴华教育团队为科学教育所作的一些研究或探索。

从xx年起,小学三年级设《科学》,初中设综合和分科理科课程供选择,标志着新世纪科学教育的开始。国家教育部在浙江、深圳、武汉等地设立科学课程进行改革实验。作为多年从事分科教学的我们一下子转入四门科目综合的科学教学,不仅要经历思想上的转变,而且还要经历业务技能上的不断磨练,酸甜苦辣咸,个中滋味难以言尽。我们由不情愿到没奈何,由没奈何到改变思想,积极应对,去寻找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科学素质教育。所以,广西师大科学研究所的人员他们在研究,我们也在研究,研究《科学学业的考试与命题》,研究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应该站于何位?对于科学学业的考试,命题突出知识的基础性,更凸现知识应用的灵活性,生活、生产中科学知识应用的考察内容增多,要求学生利用资料进行分析作答的题目也不少,这些题目的设置要求我们在平常的科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这些知识间内在联系去分析、解决问题或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掌握重点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迁移,学会举一反三。

科学探究作为凸现科学学科特点的主要教学方式,在我们的教学实践里如何发挥她的魅力,变以往教师往学生脑袋里填知识、塞技能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现学生亲历过程、发现知识,感受快乐,体验成功的目标呢?解读《探索者角色的归位》或许我们能够找到答案。探索者,往往是心存疑问、却不能明确知道目标在何处的人,为此,要想达到可能的目的地,就要多找出可能的几条路,这符合我们所讲的科学探究的套路:即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或作出猜测,设计实验验证,然后讨论交流,得出结论。但问题时,在作科学探究时,学生是真正的未知者,而老师很多的时候实际上是已知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猜测、假设或者实验方案设计都距离老师心中的标准答案相差甚远,那么,我们如何处理呢?有人曾形象地把科学探究比作”巷子里赶猪“,即是说在科学探究中,教师把自己处于已知者的位置上竭力把学生往已知结论上赶的现象,遇到学生总犯迷糊,总是绕着答案走弯路,心里有时自己也嘀咕,埋怨学生怎么那么笨!久而久之,教师觉得探究实验课费时费力没效果,探究实验变成讲解实验,学生呢,从开始对科学的兴趣盎然,慢慢地也习惯了

纸上谈兵式的探究,不会点酒精灯,不会用滴管正确地取液体、滴加液体,终于到了实验室里,却又不知所措,不会操作,不知该做何!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本该在实验室里进行的探究改在教室上,避免管理上的麻烦或意外事故的出现;能少做一个实验的就不多做一个实验,避免浪费时间。如此,部分科学学习的浓厚兴趣逐渐减退,如此,部分科学成绩的降低成为必然,两极分化的现象也在所难免。老师觉得教的辛苦,学生觉得学的痛苦,两厢疲惫,与己与人均无利。为什么呢?当然,这里的因素很多,就科学探究这一块的教学来说,实际上,这种探究的失败恰恰来自于教师把自己放在已知者的位置上,而并非充当未知者,充当学生同行者的角色。我们来做一个对比实验: 一是作为未知者,会怎样设计;探究案例-----食品中脱酸素剂的成分?

二、作为已知者,会怎样设计:探究案例---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现场互动)??..???..当然,由于我们的课时虽不少,但内容却更多,完成教学任务时间紧张,每一个科学探究不可能做得如此充分,这些都是可以理解,《探索者角色的归位》所告诉大家的是一种理念:即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去探究,去学习,你会很好地理解学生,也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最终也能赢得学生。同时,我相信,如果我们开始对学生的科学学习态度、认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一些必要的操作技能进行培养,一定的时候,那么,学生做起科学探究来,或许就不会再出现“巷子里赶猪”这样的现象了。

3.参与式研修:内容包括: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和课堂教学现场的观摩与研讨交流。

1、黑瓶子的秘密

科学探究活动设计

2、葡萄酒的探究

3、土豆变色的秘密

课堂教学现场观摩与研讨交流[骨干教师国家级研修活动汇报的发言稿(共2篇)] 在科学探究活动设计中,参与培训的老师是作为学生的角色或者未知者的角色进行探究的,我们参与了黑瓶子的秘密探究、葡萄酒的成分的探究和土豆变色秘密的探究。虽然都是科班出身的老师,但面对自己未知的事物,探究起来远没有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探究时的神采飞扬,并且通过这样的探究,作为老师的我们最终也体会并理解了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的林林种种“愚笨”想法与做法,同时也感受到了探究过程中的快乐。正像一位老师在博客中所说的那样“象回到了童年,找到了小孩子般的快乐”。

课堂教学现场的观摩与研讨:观摩并讨论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录像课,到桂林德智外国语学校分头听了一节物理课和一节化学课。课堂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指导、合作学习指导的精神。

4.考察

1、兴华科学探究乐园

校内考察

2、生物多样性标本馆

1、桂林岩溶地质考察

校外考察

2、穿山公园野外考察

参观科学探究馆感触很深:兴华教育团队用最普通、最常见的东西创造出富含科学道理的不平凡的东西来,为此我写了博文:《动脑思考,在平凡中创新》在当天的博客中小组点击率是最高的。我感叹地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少了发现美的眼睛。科学实验的设计并不高深难测,只要你善于动脑思索,再普通的材料也能做出蕴含科学道理的实验装置!

下页篇二:优秀教师研修班总结交流发言稿 优秀教师研修班总结交流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学员们:大家下午好。

我非常荣幸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学习的体会和感想,我不是最好,但我很幸运。我要汇报的题目是:做一颗幸福的“种子”。从感受幸福、用幸福的心去做幸福的事、用幸福的种子传播三方面来谈。

一、感受幸福

在座的都知道,合肥市教育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给我们提供这次东师大培训的机会,他们细致、周到的服务,大到培训整体的安排、设置培训的课程、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小到作业上交的方式、交通、生活就餐、每天菜肴变换花样等精心安排,特别是每当我们回到宾馆看到陈主任和肖老师站在饭厅等着我们,心里涌动着一股暖流,他们不时地到各圆桌看望大家,询问菜怎么样?可口吗?有没有什么要求,这种细致入微,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让我们倍感幸福和感动。

这次培训邀请的11位全国知名专家们冒着炎热,给我们培训,专家们的共同点都是既有理论又有丰富生动的实践案例,给我们的感觉是厚积薄发,案例、故事、热点事件信手拈来,贴切自然,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吸引力,让我们听起来感觉轻松、浅显易懂,不时赢得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新课程深入发展的今天,这六天的培训似一场“头脑风暴”,我们尽情享受丰盛的“精神大餐”带给我们的幸福。

感谢东师大班主任王喜平老师每天忙前忙后,为我们提供服务,她善解人意,充满人性化的管理和关怀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19位老师代表包河区中小学三千多位老师,感谢市教育局、感谢东师大的领导、感谢在座的各县区各位老师,这几天来我们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也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幸福。

感受到幸福,就拥有了一颗幸福的心,用这颗幸福的心干什么呢?

二、用幸福的心去做幸福的事

六天学习的内容都是我国教育发展至今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十年的课 改,大家都在实践,在总结,在提升,今年我们包河区要进行十年课改的总结,所以这次的培训真是一场“及时雨”,对我们在深入课改中遇到的困惑如何去解决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深化课改的过程中我们更要不断学习,充电,在专家的引领下,提升自己理论素养,用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今天我们能够与专家面对面,聆听、思考、分享是一种幸福和快乐。我们用这颗快乐幸福的心做了三件幸福的事。

结晶”。爱因斯坦说:[骨干教师国家级研修活动汇报的发言稿(共2篇)]“什么是教育,教育是学生遗忘了学校灌输的知识后,所剩下的东西。”分析这段话的含义,教师教给的东西都遗忘了后,留下的是什么呢?是兴趣激情、方法策略、情感态度、意志品质、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或品质,这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最终留给学生的有用东西就是“教育的结晶”。

用幸福的心做幸福的事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做一颗幸福的“种子”去传播幸福。

三、用幸福的种子传播

“学”是为了“用”,行万里路来到东师大就是来学习的。学以致用,没有用的学问是没有意义的。学习了多元智能理论、现代学习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与评价观理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理论、预设与生成理论、有效教学的理论、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的理论等,就要在实践中不断践行。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理论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其价值往往是潜在的,只有同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具体的指导作用。“用”是深入的重要标志,也是检验学习成效的根本尺度。离开用,笔记记得再多,观点记得再牢,体会谈得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呢?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对理论的理解,其实包含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践对认识的深化更具决定意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专家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我们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各种现实中的问题,才能深切体会到这些思想、观点和理论的针对性和真理性,也才能发现和纠正原先理解上的肤浅和偏颇,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全面地、深刻地、系统地把握新课程理念的实质。

结束语: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世界因为生命而有色彩,生命因为感动而有灵性。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是的,教育会因为师生的幸福更有意义。幸福真的很简单,它是感悟教育真谛后的一种快乐;幸福真的很简单,它是看见孩子笑脸时的一种感动;幸福真的很简单,它是收获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一种喜悦。有理由相信我们已是一群心中满载幸福的教师,会

将这幸福的种子播撒于孩子的心灵间,春去秋来,付出真心,智慧呵护,用心守护幸福的种子开出绚烂花朵,结出累累硕果。

下载普通高中新课程通用技术骨干教师国家级研修浙江班研修简报(第四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普通高中新课程通用技术骨干教师国家级研修浙江班研修简报(第四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绵阳市音乐骨干教师跟进研修活动简报

    骨干送教下区县、名师示课到全国 ——绵阳市音乐骨干教师跟进研修活动 本年度,绵阳市音乐骨干教师的跟进培训开展卓有成效,骨干教师们得到了快速成长。在对区县音乐教师的教学......

    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初中英语班研修体会总结

    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初中英语班研修体会总结 累并充实着 我有幸参加了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办,杭州师范大学承办的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初中英语培训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