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奥运会成功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
北京奥运会成功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
这是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前右)在开幕式上致辞。新华社记者 郭大岳 摄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新华社记者邹云 任卫东 宗焕平)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闭幕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应邀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面带微笑,刘淇爽朗地说:“首先,我要郑重地对北京全市人民、各协办城市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各国对华友好人士、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会和各国际体育组织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我还要特别强调的是,北京奥运会从申办、筹办到成功举办,整个工作都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胜利完成的。党的十六大、十七大都把举办奥运会列为全党全国的重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多次视察筹备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近年来,中央政治局每年都多次研究奥运筹办工作;在临会时期,中央还专门成立了奥运领导小组统筹指导筹备工作。”
这是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新华社记者:您在很多场合讲过“奥运精神”,即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您如何理解“奥运精神”对今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意义?应该如何使之发扬光大? 刘淇:在历时七年的奥运筹办过程中,广大奥运筹办工作者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以最大的热情和最大的努力,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形成了以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奥运精神。奥运精神是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成为了鼓舞斗志、引领风尚、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诞生了“鸟巢”“水立方”等一批里程碑式的建筑,才有了一整套高效率的组织机构,才有了精彩的开闭幕式,才有了数以百万计的志愿者队伍,才有了火炬登上珠峰的壮举,才有了平安奥运的成果。这些都是爱国、奉献、敬业、创新、协作精神指导的结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大力弘扬奥运精神,将奥运精神融入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之中,融入于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之中,使之成为推动首都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进一步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开创首都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9月17日,北京2008年残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这是闭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郭大岳 摄
新华社记者:您和北京奥组委一直致力于“有特色、高水平”的目标,那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特”在哪里?“高”在何处?
刘淇:“有特色、高水平”是中央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确定的目标。经过七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圆满实现了这一目标。“有特色”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即中国风格、人文风采、时代风貌、大众参与。中国风格就是这届奥运会融入了浓厚的中国韵味,展示了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人文风采就是在这届奥运会上各国运动员欢聚一堂,充分展现了北京奥运会的全球性、世界性。北京奥运会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奥运会期间,来自80多个国家的两万多名艺术家和群众文化团体共举办各类展览3400余场次。精彩纷呈的多元文化使这届奥运会成为了一次盛大的文化庆典。时代风貌就是这届奥运会集中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体现了我国人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大众参与就是这届奥运会成为了人民群众参与最为广泛的一届奥运会,在参与中提升了全社会的文明素质,创造了热烈、文明、祥和的大氛围。“高水平”主要体现在8个方面,包括在场馆设施和竞赛组织、开闭幕式和文化活动、媒体运行和服务、交通组织和后勤保障、志愿者队伍和服务、安全保卫、城市形象、竞赛成绩等方面都体现出了高水平。
具体来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有特色、高水平”突出表现在许多方面创造了奥运历史之最:一是参赛国家和地区及运动员最多。共有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多名运动员参加北京奥运会。有来自14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北京残奥会。二是进行了奥运史上传递时间最长、传递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火炬接力活动。共历时130天,跨过五大洲19个国家的1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以及境内31个省区市的106个城市,行程15万公里,共有21880名火炬手参与火炬传递活动。三是出席开闭幕式的国际贵宾最多。共有110多位国际贵宾出席了奥运会开幕式,20多位国际贵宾出席了奥运会闭幕式。有48位国际贵宾出席了残奥会的开闭幕式,成为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外交盛会。四是新闻宣传规模最大。共有26298名注册记者和5980名非注册记者前来报道北京奥运会,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5000小时的报道和转播,转播规模是雅典奥运会的3倍,全球共有47亿人收看收听了北京奥运会的转播。五是竞赛成绩最突出。北京奥运会共打破世界纪录38项、奥运会纪录85项,有87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获得了奖牌,创造了奥运史上的新纪录。北京残奥会同样在竞赛成绩上创造了好的纪录,刷新了279项残疾人世界纪录和339项残奥会纪录。六是参与奥运志愿服务的志愿者最多。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共有170万名志愿者参与服务,是奥运史上志愿者最多的一届。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也使城市文明程度大大提升一步。七是场馆设施最先进。“鸟巢”、“水立方”等主要场馆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设计和施工技术,配套服务设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八是中国代表团首次居于金牌榜首位。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共获得51金、21银、28铜的好成绩,金牌数量居首位。在北京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同样居金牌榜首位。同时,竞赛组织工作顺畅,城市保障工作良好,交通便利、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社会和谐。这些奥运历史之最,是“有特色、高水平”目标的生动诠释,也是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评价“真正无与伦比”奥运会的依据,国际残奥委主席克雷文评价“最伟大的一届残奥会”的原因。
新华社记者:请您阐述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为中华民族留下的宝贵遗产。“绿色、科技、人文”三大理念如何在奥运后继续传承?
刘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富的遗产。我们十分珍惜体育场馆、基础设施等物质遗产,将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和作用。同时,我们更加珍惜留下的精神遗产,包括弘扬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要努力将这些精神遗产发扬光大。在奥运筹办过程中,我们也形成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一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有力领导的结果,是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历史丰碑。生动地说明,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二是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三大理念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结合首都实际所具体表达的发展理念。三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改革开放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奠定了思想基础、物质基础。可以说是改革开放30年的丰硕成果的集中表现。奥运也是打开了一扇国际社会理解中国的大门,开放的中国令世界耳目一新。四是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五是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始终把确保稳定放在重要位置。平安奥运重于泰山,奥运平安人人有责。六是必须充分发扬奥运五种精神,使之成为推动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这些经验和体会对于我们做好今后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认为,奥运筹办工作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通过实践筹办之初就提出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将奥运筹办工作、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结合起来,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化,使奥运的筹办过程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我们要在认真总结奥运筹办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升华三大理念,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把推动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把落实“以人为本”要求、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首都的发展过程中突出绿色、科技、人文的要求,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善之区。
新华社记者:北京市民是“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实践主体,他们给您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刘淇:奥运筹办七年来,首都广大市民热情参与、甘于奉献,以最大的热情和最大的努力实践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全力保障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圆满成功。在赛场上,广大市民文明观赛,积极为各国运动员呐喊加油,充分展现了热情友好的东道主风采;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广大市民对交通限行、环境整治带来的不便给予了高度的理解和支持,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支持奥运、奉献奥运;在首都的大街小巷,广大市民热情接待每一位中外来宾,以温馨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广泛的赞誉。特别是170万名志愿者,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顶烈日、冒高温,尽职尽责、耐心细致、日复一日地做好每个岗位的细节工作,始终以默默的付出、真诚的微笑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得到了各方的好评。五年来,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数十万工程建设者、北京市和各协办城市人民用心血和汗水浇铸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丰碑,用双手和智慧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用热情和努力树立了中国的良好形象。广大市民群众在奥运期间所表现出的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展示了新时期首都人民的风采,为国家和首都赢得了荣誉。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取得的巨大胜利,归功于全市人民、全国人民,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是中国的伟大胜利。我代表奥组委向首都人民、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深深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新华社记者:奥运期间,北京在环保、交通、安保、食品安全、城市环境整治、无障碍设施建设等方面采取了大量创新措施。北京将如何让奥运成果延续?
刘淇:奥运期间,北京市在城市运行的多个领域采取了大量创新措施,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空气清新,交通顺畅,社会祥和,环境优美。奥运会后,我们将根据首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这些措施加以完善,形成长效机制,努力巩固和发展奥运期间形成的好成果。市民希望北京“永远干净”,我们也做了保证,比如在环境保护方面,将继续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环境整治力度,重点解决好黄标车污染治理等问题,确保北京质量特别是空气质量不滑坡。在交通方面,将继续坚持公交优先战略,加大财政对公共交通投入力度,加快轨道交通建设,优化公交线路,通过采取多种措施,积极解决北京的交通问题。在确保安全稳定方面,坚持平安北京建设。要进一步提高在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维稳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干警依法办事、文明执法、柔性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效维护首都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此外,在食品安全、城市环境整治、无障碍设施建设等方面,我们也将认真总结经验,努力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常态化、固定化,发挥其长效机制,使人民群众长期受益。筹办、举办奥运也培养锻炼了一批人才,他们有国际视野,有大型活动经验,有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觉悟,有很高的专业水平,同样是宝贵的财富。
新华社记者:随着残奥会闭幕,北京奥组委将完成光荣的历史使命。您作为奥组委主席,此时此刻,您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刘淇:我担任七年奥组委主席职务,这是光荣而重要的岗位,意味着重大的责任和艰巨的任务。七年来,在前进的道路上,在困难面前,我始终充满信心,这是因为始终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始终得到同事们和全国人民的坚定支持。我一直被感动着,为中华民族而自豪,为伟大祖国而骄傲,为人民群众所激励。我怀着感激的心情,感谢祖国、感谢党和人民对我们奥组委的信任和支持。我只是以为国争光的决心,尽自己的力量按中央的要求去做事,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办好奥运是我的任务和职责,真正做到了“三个满意”,我就交上了一份答卷。我会把奥运经验用于首都北京的发展之中。
刘淇还代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奥组委,向长期以来给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大力支持和帮助的新华社和其他媒体的广大记者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二篇: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
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
把握舆论,赢得各方支持
2001年7月13日,是全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随着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一声“Being”,全中国都沸腾了,举国上下成为一片欢呼的海洋。中央电视台随即在屏幕上打出了四个大字“我们赢了”,各地也举办了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可以说北京申奥的胜利也是中国政府公关的胜利。
北京申奥过程是经过精心策划和实施的。公关主体是中国,是北京。李岚清副总理在申奥报告陈述时说: “在过去2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我们将继续保持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国际奥委会执委何振梁则说:“选择北京,你们将把奥运会第一次带到世界上拥有1/5人口的国家,让十几亿人民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为奥林匹克服务。”任职国际奥委会主席长达21年之久的萨马兰奇卸任时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奥运会带到世界人口最多,又有巨大经济潜力的中国。正如刘淇市长在申奥成功报告会上所说:“北京申奥成功是因为有了日益强大繁荣的祖国作后盾。”由此可见,中国已经成为受世人关注、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北京申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最高的民众支持率。95%支持北京申奥的民众和受中国奥运情结感染的国际奥委会委员,这是北京申奥最重要的目标公众。挪威籍国际奥委会委员乔恩·奥拉夫感慨万分地说: “北京申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中国民众的支持。就我个人来说,我从北京得到的申奥信息是其他4个城市之和的2倍。所有这些信息里都包含着同一个主题,那就是给正在腾飞的中国再一个全面腾飞的机会吧!”
北京奥申委确定了“新北京,新奥运”的申办口号,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申办理念,提供了一部长达500页,涉及17个主题的申办报告,并把“95%的公众支持率”的调查结果写进其中,还制作了精美的北京申奥宣传片。投票前夕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奥申委秘书长慷慨陈词:“我们有信心创造历史。这将是奥运会第一次来到有近13亿人口和5000年文明史的东方古国。”“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各国媒体可以享受百分之百的新闻报道自由。”
2001年4月4日,是申奥揭晓倒计时100天,北京奥申委提出了4月4日为全国支持北京申奥统一行动日的倡议。这个倡议得到了全球华人的积极响应,申奥热潮风起云涌。5月8日,全球华人支持北京申奥联合委员会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市举办了以“全球华人心连心,齐心协力申奥运”为主题的系列活动。6月16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台北田协共同举办了“北京奥运·炎黄之光”海峡两岸长跑活动。6月23日,美国西部华人在雄伟的居庸关举办了祝北京申奥成功的“奥运龙——大地艺术作品展示”活动。所有这些都是加强内部公共关系行为的体现。
2001年6月12日,北京奥申委派代表参加了在肯尼亚举行的非洲国家奥委会联合会第9次大会。6月23日晚上,古老的紫禁城飘荡起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和卡雷拉斯激昂高亢的歌声,全世界都为这种中西文化合璧之美而赞叹,这是一个难眠的“6.23'’奥林匹克之夜。作为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北京申奥代表团顾问的何振梁,从2001年2月以来的5个多月里,他就有69天在国外和飞机上,出访11次,走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 有这些都是为发展外部公共关系而做的努力。
北京奥申委吸取了悉尼申奥的成功经验,“不要光自己说,更要让人家看”。为此,北京奥申委主动与西方媒体广泛接触,邀请外国记者来华访问,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北京。2001年2月21日,以海因·维尔布鲁根为主席的国际奥委会评估团一行1 7人,对北京进行了为期4天的考察。维尔布鲁根说:“评估团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北京,北京申办奥运会得到了政府和民众的大力支持,北京奥申委的工作是积极有效的”。7月13日北京申奥团陈述报告一结束,立刻就有各国奥委会委员轮番提问,涉及环境、场地、语言、运动设施、反兴奋剂、交通、资金盈余等问题。代表团成员用英语一一作答,列出了令人信服的事实和数据。正如北京申奥代表团助理所说:“提问多是一件好事,说明大家对北京特别关注,很想知道详细情况。”
北京申奥团的陈述与众不同。它包含了三个基本方面:一是坚实的保证,二是明确的优势,三是调动国际奥委会委员的情感。在看似平淡中隐含着“玄机”,那就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朴实和实在。难怪美籍国际奥委会委员德弗朗茨女士在投票结束后说:“很多委员都被何先生的真诚所感动。”2000年9月9日,国家主席江泽民致信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表明中国政府完全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2001年7月13曰,北京申奥代表团第一个出场陈述的李岚清副总理庄严承诺; “如果此次奥运会发生盈余,我们将用它来建立一个奥林匹克友谊基金,来帮助发展中国家的体育事业。如果发生赤字,将由中国政府承担。”这不仅增强了国际奥委会委员对北京办好2008年奥运会的信心,而且激发了国际奥委会委员对中国的好感和敬意。这为中国塑造了良好的公众形象。
任何组织的发展和成功都有赖于良好的公众环境,都需要得到公众和舆论的认可和支持。北京奥申委秘书长在申奥投票前的新闻发布会上,陈述了北京能够申办成功的六点理由:第一,北京市民对申办的支持率达到95%,北京奥运会的确代表“人文奥运”;第二,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参与到文化与体育交流中,渴望成为国际体育大家庭中的一员„„北京在申奥投票第二轮就以56票的绝对优势胜出,其中很多票源来自亚非拉国家。因为中国政府力所能及的帮助,使这些国家中的部分国家的体育基础设施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不仅如此,中国政府还承诺用奥运会所得来发展这些国家的体育事业,这些国家虽然不大,影响力有限,但在国际奥委会大家庭中却享有平等投票权。中国奥申委的这一系列举措,使这些国家的成员们大为感动,所以支持北京申奥也就成了理所当然。正由于中国有这种良好的公众关系,才确保了北京申奥的成功。
社会组织往往借助各种传播手段实现与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在双向沟通中达到双向的信息传递。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北京申奥宣传片《新北京新奥运》,成功地在短时间内把北京辉煌的,成就、迷人的风采和中国人民对奥运的期盼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国际奥委会委员中至少有一半未来过中国,该片除了从运动员、运动会角度展现外,还从历史的角度来展示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来展示北京的历史和现状,从而满足了国际奥委会委员对中国、对北京浓厚的心理文化需求,使他们对中国、对北京更加了解,更为中国、北京的变化所惊叹,深深地被中国、被北京所吸引,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正如澳大利亚籍国际奥委会委员高斯帕说:“和中国申办2删年奥运会相比,中国的变化真是太大了,这种变化将会带动体育的发展。”高斯帕毫不讳言自己的一票投给了北京。
请运用所学公共关系知识对此案例进行评析: 提示:
◆相关知识链接:公共关系的三大构成要素
◇社会组织:运作公共关系活动,必须首先明确公关主体的性质,不同性质的公关主体即使是面对同一类公众,其运作方式也是不同的,有其特殊性,不能盲目照搬。如对于顾客公众,政府、医院、商店、银行的处理原则和方法也应该不同,这是首先必须要明确的
◇公众:是社会组织的公关工作对象,它是与社会组织的利
益和生存发展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个人、群体和组织的总和。运作公共关系,必须明确自己的工作对象,研究其认知发展的规律,以便为科学的公关策划奠定基础
◇传播:是组织与公众进行沟通的桥梁,是组织在明确传播
目的、对公众有确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上设计的。组织形象塑造、公众关系的协调都要通过运用沟通的策略和技巧
第三篇: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
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
把握舆论,赢得各方支持
2001年7月13日,是全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随着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一声“Being”,全中国都沸腾了,举国上下成为一片欢呼的海洋。中央电视台随即在屏幕上打出了四个大字“我们赢了”,各地也举办了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可以说北京申奥的胜利也是中国政府公关的胜利。北京申奥过程是经过精心策划和实施的。公关主体是中国,是北京。李岚清副总理在申奥报告陈述时说:“在过去2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我们将继续保持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国际奥委会执委何振梁则说:“选择北京,你们将把奥运会第一次带到世界上拥有1/5人口的国家,让十几亿人民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为奥林匹克服务。”任职国际奥委会主席长达21年之久的萨马兰奇卸任时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奥运会带到世界人口最多,又有巨大经济潜力的中国。正如刘淇市长在申奥成功报告会上所说:“北京申奥成功是因为有了日益强大繁荣的祖国作后盾。”由此可见,中国已经成为受世人关注、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北京申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最高的民众支持率。95%支持北京申奥的民众和受中国奥运情结感染的国际奥委会委员,这是北京申奥最重要的目标公众。挪威籍国际
奥委会委员乔恩·奥拉夫感慨万分地说:“北京申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中国民众的支持。就我个人来说,我从北京得到的申奥信息是其他4个城市之和的2倍。所有这些信息里都包含着同一个主题,那就是给正在腾飞的中国再一个全面腾飞的机会吧!”
北京奥申委确定了“新北京,新奥运”的申办口号,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申办理念,提供了一部长达500页,涉及17个主题的申办报告,并把“95%的公众支持率”的调查结果写进其中,还制作了精美的北京申奥宣传片。投票前夕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奥申委秘书长慷慨陈词:“我们有信心创造历史。这将是奥运会第一次来到有近13亿人口和5000年文明史的东方古国。”“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各国媒体可以享受百分之百的新闻报道自由。”
2001年4月4日,是申奥揭晓倒计时100天,北京奥申委提出了4月4日为全国支持北京申奥统一行动日的倡议。这个倡议得到了全球华人的积极响应,申奥热潮风起云涌。5月8日,全球华人支持北京申奥联合委员会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市举办了以“全球华人心连心,齐心协力申奥运”为主题的系列活动。6月16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台北田协共同举办了“北京奥运·炎黄之光”海峡两岸长跑活动。6月23日,美国西部华人在雄伟的居庸关举办了祝北京申奥
成功的“奥运龙——大地艺术作品展示”活动。所有这些都是加强内部公共关系行为的体现。
2001年6月12日,北京奥申委派代表参加了在肯尼亚举行的非洲国家奥委会联合会第9次大会。6月23日晚上,古老的紫禁城飘荡起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和卡雷拉斯激昂高亢的歌声,全世界都为这种中西文化合璧之美而赞叹,这是一个难眠的“6.23'’奥林匹克之夜。作为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北京申奥代表团顾问的何振梁,从2001年2月以来的5个多月里,他就有69天在国外和飞机上,出访11次,走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
有这些都是为发展外部公共关系而做的努力。
北京奥申委吸取了悉尼申奥的成功经验,“不要光自己说,更要让人家看”。为此,北京奥申委主动与西方媒体广泛接触,邀请外国记者来华访问,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北京。2001年2月21日,以海因·维尔布鲁根为主席的国际奥委会评估团一行1 7人,对北京进行了为期4天的考察。维尔布鲁根说:“评估团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北京,北京申办奥运会得到了政府和民众的大力支持,北京奥申委的工作是积极有效的”。7月13日北京申奥团陈述报告一结束,立刻就有各国奥委会委员轮番提问,涉及环境、场地、语言、运动设施、反兴奋剂、交通、资金盈余等问题。代表团成员用英语一一作答,列出了令人信服的事实和数据。正如北京申
奥代表团助理所说:“提问多是一件好事,说明大家对北京特别关注,很想知道详细情况。”
北京申奥团的陈述与众不同。它包含了三个基本方面:一是坚实的保证,二是明确的优势,三是调动国际奥委会委员的情感。在看似平淡中隐含着“玄机”,那就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朴实和实在。难怪美籍国际奥委会委员德弗朗茨女士在投票结束后说:“很多委员都被何先生的真诚所感动。”2000年9月9日,国家主席江泽民致信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表明中国政府完全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2001年7月13曰,北京申奥代表团第一个出场陈述的李岚清副总理庄严承诺;“如果此次奥运会发生盈余,我们将用它来建立一个奥林匹克友谊基金,来帮助发展中国家的体育事业。如果发生赤字,将由中国政府承担。”这不仅增强了国际奥委会委员对北京办好2008年奥运会的信心,而且激发了国际奥委会委员对中国的好感和敬意。这为中国塑造了良好的公众形象。
任何组织的发展和成功都有赖于良好的公众环境,都需要得到公众和舆论的认可和支持。北京奥申委秘书长在申奥投票前的新闻发布会上,陈述了北京能够申办成功的六点理由:第一,北京市民对申办的支持率达到95%,北京奥运会的确代表“人文奥运”;第二,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参与到文化与体育交流中,渴望成为国际体育大家庭中的一员„„北京在申奥投票第二轮就以56票的绝对优势胜出,其中很多票源来自亚非拉国家。因为中国政府力所能及的帮助,使这些国家中的部分国家的体育基础设施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不仅如此,中国政府还承诺用奥运会所得来发展这些国家的体育事业,这些国家虽然不大,影响力有限,但在国际奥委会大家庭中却享有平等投票权。中国奥申委的这一系列举措,使这些国家的成员们大为感动,所以支持北京申奥也就成了理所当然。正由于中国有这种良好的公众关系,才确保了北京申奥的成功。
社会组织往往借助各种传播手段实现与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在双向沟通中达到双向的信息传递。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北京申奥宣传片《新北京新奥运》,成功地在短时间内把北京辉煌的,成就、迷人的风采和中国人民对奥运的期盼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国际奥委会委员中至少有一半未来过中国,该片除了从运动员、运动会角度展现外,还从历史的角度来展示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来展示北京的历史和现状,从而满足了国际奥委会委员对中国、对北京浓厚的心理文化需求,使他们对中国、对北京更加了解,更为中国、北京的变化所惊叹,深深地被中国、被北京所吸引,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正如澳大利亚籍国际奥委会委员高斯帕说:“和中国申办2删年奥运会相比,中国的变化真是太大了,这种变化将会带动体育的发展。”高斯帕毫不讳言自己的一
票投给了北京。
请运用所学公共关系知识对此案例进行评析:
提示:
◆相关知识链接:公共关系的三大构成要素
◇社会组织:运作公共关系活动,必须首先明确公关主体的性质,不同性质的公关主体即使是面对同一类公众,其运作方式也是不同的,有其特殊性,不能盲目照搬。如对于顾客公众,政府、医院、商店、银行的处理原则和方法也应该不同,这是首先必须要明确的◇公众:是社会组织的公关工作对象,它是与社会组织的利
益和生存发展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个人、群体和组织的总和。运作公共关系,必须明确自己的工作对象,研究其认知发展的规律,以便为科学的公关策划奠定基础
◇传播:是组织与公众进行沟通的桥梁,是组织在明确传播
目的、对公众有确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上设计的。组织形象塑造、公众关系的协调都要通过运用沟通的策略和技巧
第四篇: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申办的关键因素 - 副本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申办的关键因素10社体班金迪
第一,北京申办得到了我国政府全力支持,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赞同。
据北京奥申委表示,这次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赢得了95%以上的北京市
民的支持,这使得北京在五个申办候选城市中获得市民的支持率最高。即将离任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希望能够将选定北京为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作为
自己21年执政生涯当中的一大成就。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从未举办过奥运会。如果2008年奥运会
在拥有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4亿青少年的中国北京举办,奥林匹克理想和精神
将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和发展。
第二,国内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1.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在世界主要首都城市中,北京是刑事犯罪率、交通死
亡率、火灾发生率最低的城市之一,城市安全保障具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
2.具备举办奥运会的经济实力。北京是一座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近十年来经
济始终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240亿美元,人均国
内生产总值在2000美元以上。
第三,出色的体育成绩。
我国人民历来爱好体育活动,我国运动员在很多世界体育竞赛中有十分优秀的表现,充分显示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实力和体育运动在人民中的广泛基础。.已
连续在近两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和奖牌总数第四的好成绩。迄今为止,中国运动
员共获得1317个世界冠军、超破世界纪录1026次。
举办大型运动会的丰富经验。北京不仅成功举办了1990年第11届亚运会、1994
年第六届远南残运会,并且获得了2001年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主办权。
第四,灿烂的文化。
北京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一座拥有近百所高等学府、教育事业发达的现代化城市,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北京有着3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第五篇:对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认识
2008北京奥运正向我们走来。欢欢喜喜迎奥运,平平安安每一天。奥运会是世界各国家、地区和各民族、种族人士欢聚的大舞台。办好北京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责任。尽情挥洒我们共享“和谐中国”、共迎“平安奥运”的壮美豪情。
一是体现民族气节、国家荣誉。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企盼。成功举办一届精彩的奥运会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和人类体育运动的巨大贡献,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和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进步、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综合体现。“给北京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个奇迹”。我们一再向全世界人民表明,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举办一届最成功的奥运会,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成功举办奥运会,事关民族形象、国家荣誉。
二是体现人人有责、人人参与。奥林匹克精神,体现了人类对和平、公正、自由、平等的美好追求,实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精神和崇尚规则、遵循秩序的价值观的统一。成功举办奥运会,也是全世界的责任。作为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国、东道主,关注奥运安全、珍惜奥运安全、维护奥运安全,更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为保证奥运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从每一天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切实增强安全防范知识、文明礼让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要通过“平安奥运”宣传,努力形成奥运安全人人有责,平安奥运人人参与,争为“平安奥运”做贡献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