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廷洲——先进事迹材料
坚定信念
勤奋务实
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成廷洲同志事迹材料
成廷洲年近四十,作为公司的一名工作了十多年的“老”员工,该同志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始终如一,任劳任怨,工作积极认真,勤奋刻苦,能较好地完成所接受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份工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该同志政治思想觉悟较高,在日常生活和平时的工作中,该同志始终坚持不断的学习党的政策文件、会议精神,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坚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他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好学上进,为人诚肯谦和,一直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出色的工作成绩在本职岗位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树立了良好的党员形象。
一、坚持学习,坚定信念,树立党员形象
成廷洲同志政治思想觉悟较高,在日常生活和平时的工作中都积极上进好学,入党过程前后经历了十多年,他对党忠诚,对党的事业追求始终如一。他刚踏上工作岗位就递交
款;现在他所在的项目地处西乡县堰口镇,恰逢当地一位7岁的小学生身患淋巴癌,治疗需要很多费用,他就在项目党支部安排下带头捐款,又在项目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和办公室2位同志利用休息时间跑生活区、工地为患病的小学生募款治病。这就是他——一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二、勤奋务实,灵活机动,尽心尽力做好每份工作 在公司十天项目,成廷洲身为文安部长,但由于施工前期工作的需要,根据项目领导的安排,他在兼顾文安工作的同时把大多的精力放在了项目的协调征地拆迁工作上。
大家都知道,公司十天项目是跑步进场的,08年10月15日进驻工地,08年11月11日重点工程泾洋河特大桥桩基在全线第一家开始施工,08年11月17日全线施工动员大会在泾洋河特大桥施工现场顺利召开。为什么各项工作能进展得如此快如此顺利呢?这其中有很大的成绩得来于项目前期的协调征地拆迁工作,本来十天高速公路是提前开工的,刚进场时,当地的协调征地拆迁机构才刚建立,拆迁宣传工作都没到位,要保证施工快速推进,可想当初协调征地拆迁工作任务是如何之重、工作强度是如何之大!但他在项目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不等不靠,理清关系、明确思路,既节约成本又要讲究时效,充分了解当地民情,尊重地方政府和百姓,会和随后的安全大检查,临时领命,项目领导要他全力以赴完成项目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和安全体系资料的制定和业主、监理的报批手续等工作,“时间是挤出来的”这句话他深有体会,那几天里他是挤出时间来睡觉、吃饭的。11月17日,全线施工动员大会顺利召开;11月18日,省交通厅质检站专项安全大检查,对项目的安全工作内外业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驻地办监理尤为赞赏,几次推荐相邻标段过来参观借鉴。在以后的时间里,他根据组织上的工作安排,尽心尽力,一方面协助抓协调工作,一方面抓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为确保项目施工的安全,进一步完善落实了安全责任制,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加大文安巡查处罚力度,对安全生产工作实行重奖重罚,实现了项目开工至今安全生产0事故。
这就是他——成廷洲同志,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日复一日默默无闻地续写着一名路桥员工、一名党员的人生历程。
二00九年六月
第二篇:杨善洲先进事迹
杨善洲同志生平简介以及先进事迹材料
杨善洲同志生平简介
杨善洲(1927—2010),男,汉族,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1927年1月生,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杨善洲同志是中共云南省委第二、第三、第四届省委委员,云南省第五、第六届人大代表,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88年6月离休。中国共产党党员。
杨善洲同志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区、县主要领导,担任地委领导近20年,工作35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6年6月,杨善洲同志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
1991年6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9年8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2000年12月被全国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2002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04年10月被评为全国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2010年5月5日,杨善洲同志把保山市委、市政府为他颁发的20万元特别贡献奖中的10万元捐赠给保山第一中学,另外10万元将捐赠给大亮山林场。
杨善洲同志于2010年10月10日15时8分因病医治无效,在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3岁。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坚守信念绿染大亮山
——记保山市人大代表、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上)
云南日报记者 程三娟
人们真正体会到杨善洲造林之举的功德无量是在这场百年一遇的旱灾中。
2010年春天,已持续半年的干旱让云南很多地方群众的饮水变得异常困难,施甸县大亮山附近群众家里的水管却依然有清甜的泉水流出,他们的水源地正是大亮山林场。近些年,随着大亮山植被状况明显改善,山林的水源涵养功效得以很好发挥,附近村委会架起水管,将泉水从林场引到村里,通到各家各户,村民再也不用为吃水犯愁。受旷日持久的干旱影响,水管里的流水较之以往细小了很多,但足以让附近的村民心满意足,也让他们对杨善洲的功劳更加念念不忘:“多亏了老书记啊,要不是他,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1988年3月,61岁的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婉拒了时任省委书记普朝柱劝其搬至昆明安度晚年的邀请,执意选择回到家乡施甸县种树。20多年过去了,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完全变了模样:森林郁郁葱葱,溪流四季不断;林下山珍遍地,枝头莺鸣燕歌„„
一位地委书记,为何退休后选择到异常艰苦的地方去种树?植树造林20余年,他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让夕阳人生散发出炫目的光彩?
“给乡亲的承诺总得兑现”
“担任地委领导期间,有乡亲不止一次找上门,让我为家乡办点事情。我是保山地区的书记,哪能光想着自己的家乡,但毕竟心里过意不去呀,是家乡养育了我。于是我就向他们承诺,等退休后,一定帮家乡办点实事。”关于种树,年逾八旬的杨善洲这样解释。
为了实现“帮家乡办点实事”的承诺,杨善洲把目光锁定在施甸县城东南44公里处的大亮山。杨善洲的家乡就在大亮山脚下的姚关镇陡坡村,儿时,母亲常带他到山上挖野菜、草药等到集市上卖。原来这里林木参天,当年大炼钢铁时大量砍伐树木,后来当地贫困农民又大规模毁林开荒,原本翠绿的大亮山变得山秃水枯,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周边十几个村寨陷入了“一人种一亩,三亩吃不饱”的困难境地。“再这么下去,子孙后代的日子可怎么过?”杨善洲忧心忡忡。
退休前,杨善洲到大亮山实地考察,家乡的人听说他要回来种树就劝他:“你到别处去种吧,这地方连野樱桃树和杞木树都不长。”然而,他还是来了,他以普通大山之子的身份带着一颗赤子之心回来了。退休当天,杨善洲背起铺盖,赶到了离大亮山最近的黄泥沟。翌日,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正式挂牌成立,那天,他们人挑马驮把粮食、行李搬到离公路14公里远的打水杆坪子,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棚安营扎寨。深夜,狂风四起,棚子被掀翻,倾盆大雨又不期而至,几个人只好钻到马鞍下,躲过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就这样,杨善洲带着县里抽调的几个同志开始了艰苦创业。
很多年之后,人们都还记得杨善洲初上大亮山时的情景。那时他住在用树杈搭起的窝棚里,脚上穿着草鞋,俨然是一个放牧的老人。后来,得益于省里的资金支持,林场终于盖了一排简易的油毛毡房,杨善洲和工人们在里面一住就是近10年。10年后,当他们用砖瓦平房取代油毛毡房时,破败不堪的油毛毡房已被四周的绿荫所掩盖。1999年11月,手提砍刀给树修枝时,杨善洲不幸踩着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但半年后他又执意爬上了大亮山。从此,他再也离不开拐杖了。
2009年4月,杨善洲把自己用20年时间辛苦创办的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正式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林业局。有人算过一笔账:大亮山林场共占地7.2万亩,其中5.8万亩华山松中有3万亩已郁闭成林,按1亩地种200棵树,一棵树按最低价30元计算,大亮山林场的活立木蓄积量价值已经超过3亿元。
这就是一位老地委书记帮家乡办的实事。
“没钱买苗木,只好去街上捡果核”
在杨善洲最早种树的山坡上,我们看到了一些造型优美的大树,很像巨型盆景。“盆景要是能长这么大就好了。”我和当地宣传部的同志开玩笑说。“算你说对了,这些树还真是盆景移栽过来的。”他们应道。啊?我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要把大亮山变成林海,需要大量的树苗,可没有资金去哪弄树苗呢?杨善洲可谓绞尽了脑汁。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每天和林工们带上工具,到处寻找树苗。树苗太缺了,以至于他不得不把平时种下的几十盆盆景也全部移种到大亮山上。这些原来摆放在家里的雪松、白梅、银杏,从此在山上尽情地汲取雨露和养分,自由自在地生长,如今这些庭院花木都已经成为挺拔的大树,成为装点大亮山的一抹别致的色彩。
最让人震撼的还不是这些巨型盆景,而是20年前杨善洲从街上捡回来的果核,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大片繁茂的树林。
“当时没钱买苗木,怎么办呢,只好去街上捡果核。”拄着拐杖站在大亮山上最初种树的地方,杨善洲指着一大片林子说。在资金极其短缺的创业之初,捡果核育苗栽种成为杨善洲破解苗木困局的主要途径。每次回到城里,他就到马路上捡别人随意扔掉的果核,然后放到家里用麻袋装好,积少成多后便用马驮到山上。
原地委书记到大街上捡别人扔掉的果核,这在当时成为轰动保山地区的新闻。可是杨善洲不在乎,林场资金紧,省一个是一个。“可你是地委书记啊,在大街上捡别人吃剩的果核,大家会怎么想?”有人开导他。“那是他们的事,不花钱就能弄到种子,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他说。
一次在街上捡果核时,杨善洲不小心撞到了一个小伙子的自行车上,小伙子大发雷霆,冲着老人破口大骂。旁边有人赶紧过来把小伙子拉到一边,告诉他那位老人就是原 来的地委书记。小伙子顿时傻了,他怎么都不会想到这个毫不起眼的在他看来甚至有些卑微的老人会当过那么大的官。杨善洲却丝毫不理会旁边发生的一切,依然低着头自顾自地捡他的果核。每年的端阳花市是保山的传统节日,也是果核最多的季节。每每这个时候,杨善洲就会发动全场林工,一起到街上去捡果核。如今一个个小小的果核,都已在岁月轮回中演变成为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果树。
“正是因为有老书记带着干,我们才能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一步步挺了过来。”林场的工人说。
20多年前,初上大亮山的杨善洲头发只是灰黑,如今却已满头飘雪„„
“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
大亮山林场带给当地群众的好处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显现和显著起来。
创办林场之初,省林业厅、财政厅给大亮山林场拨付了100多万元,对杨善洲造林之举给予支持。当时,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慎重考虑后,杨善洲用这笔钱在大亮山修了一条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起了5公里长的高压线,盖了一排简易的油毛毡房,并挤出7万元为附近的四平寨通了电。通路、通电为植树造林奠定了基础,也大大推动了当地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大亮山林场最显著的社会效益表现在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的人畜饮水难题。场长董继军告诉我们:“林场现在承担着3个乡镇11个村委会70个村民小组2.5万人的饮水供给任务和两个糖厂的蔗区灌溉任务。”
我们来到了距离大亮山林场20多公里的陡坡村大柳水自然村,杨善洲就出生在这里。“新中国成立前,因为饮水太困难,这里的村民婚丧嫁娶,用水都要纳入人情簿子。”老书记说。可是,走家串户后,我实在难以相信这个地方曾经饮水困难到那种程度,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各家各户都通了自来水管,拧开开关就有清泉汩汩流出。
大亮山林场采取的是“国社合作”营运模式,即由村社集体为单位出林地,由国家进行植树造林,产生的经济利润按一定比例双方分成。“这些年,大亮山林场都只是进行抚育型间伐,带给当地老百姓的经济效益不是很明显。2006年到2008年,林场共支付给村集体4万多元的分红。”董继军说。2006年,林场建起了一所木材加工厂,加工抚育间伐的林材。到2008年3年间,林场共支付给当地村民间伐林木、加工林材的劳务费超过了36万元。
不久前,施甸县政府用大亮山林场做抵押,贷款1.7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1亿元已经支付到位。
发端于大亮山林场的植树造林热情还波及到了更广的范围:“这些年,感觉整个施甸县的植树造林热情都在上涨。”穿行在林海中,县委宣传部的同志感慨地说。我们从 林业部门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1988年施甸县的森林覆盖率为17.1%,2009年提高到了44.8%。
在担任大亮山林场义务承包人的20年间,杨善洲接受的唯一报酬是:每月70元的伙食补助,1996年,随着物价上涨,林场将补助标准提高到了100元。2009年底,保山市委、市政府为杨善洲颁发特别贡献奖,并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今年5月,杨善洲将其中的10万元捐给了保山一中,6万元捐给了林场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设。
“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杨善洲说,“实在干不动了,只好把林场交还给国家,但这不是说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是要接着帮老百姓办,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
穷尽一生书写为民情
——记保山市人大代表、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下)
云南日报记者 程三娟
采访期间,记者听说了一件事:杨善洲自1950年把妻子迎娶进门以后,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他就再也没有时间去过妻子家。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天,他的岳母到姚关去赶街,看到一辆汽车从街上过时听人提到了女婿的名字,老人想上去和久未见面的女婿打个招呼,可一晃车子就直奔乡下去了。直到临终前,老人都没再见过自己的女婿杨善洲„„
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会“无情”和忘我到这种地步?从1955年任施甸区区委书记到1988年从保山地委书记岗位上退休,30多年的时间,他都在忙些什么?
与杨善洲谋面是在他的家中。老人穿着一件灰色的旧卡基布中山装,坐在一张枣红色的老式木沙发上。那一刻,让人感觉像是穿越时空,回到那久远的年代„„
“每次下乡,他都把锄头带在身边”
1965年的一天,一个头戴竹叶帽、脚穿草鞋的中年人出现在施甸县某人民公社,打听公社领导在哪里。接待的同志一看来了个老农,而领导正准备接待县委书记,就随口打发说领导不在。来人一听没作声,转身就去村子里面转悠了。过了约定好的时间,公社领导仍然没见到县委书记,仔细一打听才知道是接待员把县委书记当成老农给打发走了。这位县委书记就是杨善洲。
做过9年石匠、工农干部出身的杨善洲,当了保山地委书记,依然保持着淳朴的农民本色。他脸色黝黑,双手老茧,和农民一起锄田、栽秧,走家串户体察农民的困苦,给受冤屈的人主持公道,自掏腰包给困难户力所能及的帮助,下乡不给农民添负担,从来都自掏饭钱„„
“每次下乡,他都把锄头带在身边。”给杨善洲担任秘书11年,祝正光印象最深的就是杨善洲时常和农民群众一起下地干活。“那时他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基层,每天天不亮,我们就出了地委大门,天黑之后才回来。地委开会都在晚上。”祝正光说,“书记一直认为,与农民 群众一起劳动是了解基层、了解农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农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况最真实。”
1980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到保山考察。总书记提前抵达,地委的同志迅速到板桥公社去通知地委书记杨善洲,到了公社才发现,他正在田里头和农民一起插秧,裤腿挽到了膝盖上,猫着腰只顾忙碌,听到工作人员的喊声,他才回过神来,赶紧拔腿往回跑。“杨书记是换了衣服才去见胡耀邦总书记的,可他和农民一起插秧的事还是传到了总书记的耳朵里。总书记感叹说像杨善洲这么朴实的地委书记还真不多见。”祝正光说。
在杨善洲眼中,人民的事马虎不得。1988年,当时驻板桥汉庄的地委工作组接到板桥镇宗家山村杨春兰老人的申诉。老人去卖猪,半路上被人截住,一口咬定是老人偷了他的猪,并扯着老人来到了地委工作组要求主持公道。工作组负责处理此事的人轻信了对方的话,责令杨春兰立即将猪送还给对方,并罚款80元。老人含冤叫屈告到了工作组。杨善洲得知此事后,马上责成工作组与地委信访办公室的干部进行调查核实,并要求将处理结果报告他本人。经过认真核查,事情很快真相大白,原来杨春兰所卖的猪是别人偷了转卖给他的,他自己毫不知情。“我们处理的任何小事都可能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马虎行事,不能伤了群众的心。”事后,工作组专门派人当面向杨春兰道歉,并赔还所收的罚款。
“老书记12岁失去父亲,陪着母亲艰难度日,从小就深深地体味到身为一个农民的诸多难处。因此他处处从农民的角度去理解农民,从农民的角度去思考怎样‘为民’,并从农民的角度去思考怎样‘为官’,这使他与父老乡亲始终保持着一种水乳交融的紧密联系。”在杨善洲身边工作过8年的保山日报记者苏加祥这样解读这位“农民式”的地委书记。
“别人不理解我,你还不理解我?我真的没钱”
我们来到了施甸县大柳水自然村杨善洲的老家。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较之于周围的院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最先看到的是他的老伴。在丈夫为了事业和理想顾不了家60多年的岁月里,这位叫张玉珍的老人默默地担起了家庭的全部责任。
杨老家现已是四世同堂,他的大女儿、孙子、重孙和老伴一起生活。2008年,孙子攒够钱新建盖了房子,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平凡而融洽。但是,在杨善洲常年顾不得回家的岁月里,这家人曾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1975年夏天,家里的房子因年久失修,每逢下雨便到处漏雨,全家老小实在无法在屋里居住。张玉珍没办法,专程跑去找杨善洲,叫他无论如何想办法拿点钱给家里修房子。杨善洲听了,久久无语,掏出身上仅有的30元钱交给妻子说:“你先拿这30元钱回去,买几个瓦盆接一下漏雨,暂时艰苦一下。”张玉珍接过30元钱,含着泪水回到了老家„„她告诉孩子们:你们的父亲确实没办法,他很穷,我们以后再也不能去给他添麻烦了,家里的日子我们先凑合着过吧。
1995年,杨善洲已经退休并回到大亮山种树。出于杨善洲进城给林场办事住宿方便的考虑,全家想方设法借了5万多元钱在施甸县城的附近买了一块地,勉强盖起了一间房子。房子是盖起来了,但这5万元的债怎么还?张玉珍专门找到杨善洲:能不能凑点钱还还账?杨善洲东拼西凑拿出了9600元,“你一辈子就攒了这么点钱?”老伴问。杨善洲摆了摆手:“别人不理解我,你还不理解我?我真的没钱!”看着老伴无奈的神色,张玉珍只好又一次含着泪水回到老家,把刚刚盖起还没来得及住的房子卖了。
杨善洲的大女儿杨会菊向我们讲述了另一件更让人心酸的事。她3岁那年,一天深夜忽然高烧昏迷,奶奶和妈妈急得顶着暴雨爬山路连夜赶往施甸县城。山路崎岖不平,路过一个山崖的时候,奶奶因走路慌乱而失脚,身子往山崖下倾倒,母亲急忙伸手去拉奶奶,不料由于失去重心,3人一起掉下了山崖,挂在了一蓬枯藤上„„回忆起昔日的艰难,年近花甲的杨会菊含着泪水,轻轻地抚摸着母亲的手说:“父亲不容易,我妈更不容易啊!”
杨善洲的小女儿杨会芹回忆说:“我8岁时,第一次见到了父亲。当时因为奶奶病重,父亲赶回家来送药。母亲对我说,这是你爸爸,赶快叫啊,我却害怕地躲开了。”
杨善洲退休后,组织上安排他到昆明安度晚年,一家人欣喜万分,以为终于可以与在外忙了几十年的父亲共享天伦之乐了,不曾料想,他却一头扎进了家乡的荒山„„
“不行!我没这个权力”
一个老地委书记的妻子和家人怎么会在农村?从大柳水村出来后,这个疑问一直在我心头萦绕。
“是老书记自己不让办‘农转非’。”熟悉情况的人解释。1964年,杨善洲担任施甸县委书记时,组织上提出把他爱人转为城镇户口,他谢绝了;1978年,上级组织部门有个通知,地、师级干部,家在农村的妻子、母亲、不满16岁的子女可以转为城市户口。当时,杨善洲家除大女儿外,都符合进城的条件。当组织部门将他家“农转非农业 人口”的报告打上去时,他坚决要求撤销报告。他说:“身为领导干部,我应该带个好头。我相信我们的农村能建设好,我们全家都乐意和8亿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
自己常年不在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的照顾也不给家人享受,杨善洲做过的类似事情数不胜数。
1982年盛夏的一天,保山地区中专生招考张榜处,有个18岁的姑娘眼睛睁得大大的在榜上寻找了无数遍,还是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杨善洲过来拍拍自己小女儿杨会芹的肩头说:“别难过,明年再考。”“爸爸,要是明年还考不上你能给我安排个工作吗?”女儿可怜巴巴地问。杨善洲紧锁眉头,严肃地看着女儿:“不行!我没这个权力。”
1986年,姚关乡的一位副乡长在杨善洲家看到老书记的老伴和女儿们正在吃包谷饭,得知老书记家里的粮食不够吃只好用包谷掺在饭里时,这位副乡长流泪了,当即让乡民政给老书记家里拉去了两袋救 济粮。杨善洲知道后,批评了他:“好多人家连包谷饭都吃不上呢,接济要接济比我们更困难的家庭。”他叫家里人将送来的粮食退了回去。这一类的故事至今仍在当地群众中广为流传。
隆阳区芒宽乡现在是保山市有名的小粒咖啡之乡,全乡的咖啡连片种植面积超过万亩。可在30年前,这里的咖啡树只是零零星星。咖啡种植产业的长足发展是在杨善洲走进芒宽田间地头,鼓励群众大力发展咖啡种植之后发生的。1980年10月,杨善洲到了潞江坝的芒宽公社。他听说新光大队有位叫朱自祥的社员,种植咖啡成了出名的冒尖户,曾因种咖啡挨过批斗,便想让朱自祥带头发展咖啡种植。杨善洲踏进朱自祥的家园,摸着咖啡树说:“过去,我也没顶住‘左’的妖风„„我看这咖啡树是摇钱树。”
朱自祥一颗悬着的心落了地。杨善洲又说:“你家6口人,光是咖啡这一项收入就是人均300多元,再加上其他经济收入,已提前达到了小康水平啦!好啊,你这个典型应该快快推广。”就在那一年,全国咖啡生产会议现场会在芒宽新光大队召开。从此,咖啡种植在芒宽得以迅速发展。
“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都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要多为老百姓办实事。”这位84岁的老党员说。
人民日报评论员:重要的是坚守一辈子
——一论向杨善洲同志学习
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事业,是崇高的事业。在这样的事业中坚守一生,无论身居什么岗位,都会成就伟大;无论历程怎样艰辛,终将书写传奇。
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195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带领百姓在贫瘠的家园播撒幸福的种子。他以一生的忠诚和执着,守卫一名优秀党员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精神高地,演绎一位领导干部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公仆情怀。他两手空空离开那片他奋斗了一辈子的土地,留下一名共产党员的卓然风范和浩然正 气,留下身后悠长的思念和由衷的敬佩。
“我们奋斗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园吗?”这是杨善洲坚守一辈子的理由,也是他奋斗一辈子的写照。
坚守一辈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前半辈子,杨善洲身在其位,手中有权,权只为老百姓所用。几十年里,杨善洲不知为多少群众“散过钱财”,帮多少百姓解过忧困,自己一家却始终过着清苦的生活。妻儿户口留在农村,二三十年无力盖起一栋新房,三个女儿靠不上他一点关系,因为“他当官是为国家当,又不是为我们家当”。
无情未必真豪杰。几十年里,杨善洲自感愧对早年守寡的年迈母亲,愧对含辛茹苦勤俭持家的老伴,愧对每天上山种地、喂牛、打猪草的女儿女婿,愧对开着农用车跑运输的孙子们。为此他伤过心,流过泪,但在公私之间、家国之间,作为“人民的干部”,他深知自己必须担负比常人更大的责任,经受比常人更多的考验。
奋斗一辈子,需要坚忍,更需要激情。后半辈子,杨善洲离开领导岗位,发挥余热,全心为群众织就一片绿荫。从不为家人办事、不为家乡办事的杨善洲,信守“退休后给家乡办一两件事”的诺言,白手起家,捡果核做树种,在荒凉的大亮山上营造起几万亩林木,为乡亲开辟致富的道路,把价值数亿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交给国家。在他日渐衰老的身体里,始终燃烧着尽党员职守、为群众谋利的火热情怀。
干部总是要退休的,但作为共产党员永远不退休。杨善洲常常忆起滇西抗战时与他一起抬担架的老乡,正是这样的人民,托举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走到今天。回报人民的牺牲奉献,满足人民的幸福期待,是杨善洲“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不尽动力。这是比任何功德更崇高的使命,更值得一个人终其一生、忘我追求。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辈子很短,用它来求取物质的享受和个人的利益,生命如随水而逝的落花,留不下一丝痕迹。把个人的奋斗融入人民的利益,一辈子很长,会以他人的幸福滋养追求,在后人的追忆中延续生命,在岁月深处写下崇高。
“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杨善洲用他的一生,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追求,为每一位党员干部树立起光辉的楷模。
学习杨善洲,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践行党的宗旨,党的生命力必定更加旺盛。
学习杨善洲,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我们将在信念的坚守中收获更灿烂的人生。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二论向杨善洲同志学习
清贫一辈子,奋斗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当官不摆谱,有权不滥用,民情不忘怀。杨善洲的一生,展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工作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的事业才会经得起任何风浪、任何风险的考验。
权力是一柄双刃剑。领导干部的品德、修养、本领,不会因职位的提升而自动提升。反而可能因为权力大了,需要经受更多的考验。只有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不为权力、地位、名利、私情所累,才能经受住这些考验。
“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为人民谋福祉”,“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杨善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从政几十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跑,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收稻就收稻,始终保持着“草鞋书记”、“泥腿书记”的本色。解民忧、济民困、保民富,杨善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把身边的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心里永远装着群众,却从来没有自己,杨善洲无声的人格魅力穿越时空,烛照世人。
领导干部也有亲情、友情、爱情,但决不能用手中的权力去照顾亲戚朋友。杨善洲深深懂得,滥用职权对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伤害最大,最容易伤到老百姓的心。“我手中是有权,但它是党和人民的,它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不能用来办私事”,这是他始终坚守的信条。每年买一包补药煨给母亲吃几天,每次回家把要做的农活做了、把家里的水缸挑满,给女儿们几块糖、帮她们梳梳小辫„„履行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义务,杨善洲尽己所能,但他更知道,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什么底线应该守住,什么事情绝对“不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杨善洲的一生,在公与私之间为领导干部画出了一条分明的界线。
职务的高低,权力的大小,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职位是暂时的,事业是永久的。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需要我们学习一辈子,改造一辈子,奋斗一辈子。从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杨善洲没有为自己攒“资源”、留“退路”,而是以更大的热忱,投入到带领群众致富的事业中。他没有给家人留下什么“关系”和遗产,却给子孙后代留下了自立自强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百姓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
一辈子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杨善洲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献给了对群众的无私承诺。学习杨善洲,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 领导干部都应该在他树起的镜子前,对照自己应该如何为政、如何干事、如何做人。学习杨善洲,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以他为榜样,用一生的努力去回答入党为了什么、当干部干些什么、身后给人民和后代留下什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评论员: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三论向杨善洲同志学习
连日来,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所到之处,人们满噙热泪,充满感动,深受震撼。报告团朴实无华的叙说,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共产党员所达到的精神境界,走进了一位领导干部用毕生守护的精神家园。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草鞋书记”、“泥腿书记”、“粮食书记”、“种树书记”„„每一个特殊称谓,都在诉说着杨善洲的感人事迹,表达着老百姓的深厚感情。从当地委书记到上山种树,杨善洲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恪守着人民公仆的精神高地,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和优秀。他是老干部的优秀代表,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杨善洲就是最现实、最生动、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杨善洲就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科书。
在面向党旗庄严举起右手的那一刻,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许下了终身誓言。一个共产党员一时一地为人民群众办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在创先争优中学习杨善洲,就要学习他始终如一地坚守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秉持深入一线、深入实际的群众路线。我们的党员干部,都要经常用杨善洲这面镜子照一照:对照他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自己是否理想坚定?对照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自己是否保持本色?对照他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自己是否始终如一?对照他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自己是否廉洁自律?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时代印记和历史使命。今天,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和任务,我们需要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但在这一过程中,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任何时候都不能变。不能交通发达了,离群众却远了;生活条件好了,对群众感情却淡了;通信方便了,与群众打成一片的传统却丢了。身处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只有像杨善洲那样,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精神追 求,党员干部才能永葆高风亮节,党的事业才会经得起任何风险考验。
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如今森林郁郁葱葱,溪流四季不断。这是杨善洲一生为民的形象写照。让我们把学习杨善洲同志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对杨善洲同志的感动和崇敬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事业 ——领悟杨善洲的事业观
记者 姜 洁
在很多人看来,退休了就该好好休息了。可杨善洲却在退休后继续为事业奋斗着,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惦记着林场的一草一木,惦记着林场群众的林权证。是怎样的一种事业观,支撑着杨善洲六十年如一日地勤恳工作,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中去,视工作如生命?
杨善洲的答案很简单:“共产党员就应该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都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要多为老百姓办事。”
“喊哑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许多和杨善洲共事过的干部都有一个深刻的体会:杨善洲干什么工作都喜欢亲力亲为,冲在第一线。他在1975年1月的工作笔记里这样写道:“凡是农田建设上得快的单位,都有一条重要经验:领导上前线,亲自带着干。这是最有效的指挥。正如有的干部说:‘一天讲得磨破嘴,不如自己流汗水’、‘喊哑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个体会很实在。不然的话,指标再先进,口号再好听,领导不下去,也是老和尚念经,自己念给自己听,群众是不感兴趣的。”
保山地区纪委原副书记吴发启至今还记得杨善洲买草鞋视察灾情的故事:那是1981年7、8月间,昌宁某乡一座水泥大桥被洪水冲垮。时任地委书记的杨善洲得知消息后,迅速赶到受灾现场。吴发启当时任保山地委办副主任,也跟随杨善洲书记一起到了现场。
“到现场察看灾情后,杨善洲转身去了供销社买了双草鞋。乡上的陪同人员和我都很纳闷,他买草鞋干什么?”吴发启告诉记者,“没等我们张口问清楚,书记已经从供销社走了出来,向灾情事发现场赶去。到了现场,他换上草鞋,沿着被洪水冲垮的庄稼地察看农田受灾情况。看着书记在漫过膝盖的水里走,我和乡上的工作人员不敢再在一旁站着,赶紧跟着他一起趟着洪水察看灾情。足足走了两公里,他才停下来,而此时,我们这些穿着胶鞋的随行人员的脚早已经被沙石硌得苦不堪言。”
曾任杨善洲秘书的杨兆华想起和杨善洲在35年前那场地震里一起救灾的故事,至 今还有点后怕:“1976年龙陵地震以后,杨书记到腾冲指导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一天,刚到一个村委会,水还没来得及喝,几个农民就跑来报告说出事啦,上面有一个小塘坝溃坝了,有母女俩在山坡下种玉米,被泥石流卷走了。听说这个消息以后,老书记拔腿就往出事地点跑,我们也跟在他后面跑。到了一个地方,下面是悬崖,他一脚踩空差点掉下去。我当时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皮带。但是他顾不上危险,还是继续往上走,赶着去看灾情。后来我跟他开玩笑说那次要不是我拉你一把,你就成‘烈士’了。”
人们都说,越穷的地方越能看到杨善洲,越险的地方越能看到杨善洲,他这辈子一直“不要命地在做事”,身先士卒,永远冲在最前面。因为杨善洲相信,只有这样干工作,群众才能信任你,群众才会拥护你。
“干工作不是做给上级看的”
保山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张培光至今还记得杨善洲对他说过的一句话:“我们干工作,不是做给上级看的,而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
他给记者讲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1985年,中央领导同志来保山视察,提出“增百致富”,杨善洲及时召开会议贯彻落实,成立五个工作组,分别到五县区进行调研,研究如何实现“增百致富”。张培光被派到腾冲组,为了完成增百致富的任务,他把往年没有列入农民收入的那部分列入了增百致富的收入里面。杨善洲知道后,严厉批评了这种做法。他说:“不要凑数字,要实事求是跟老百姓算账,要真正给老百姓带来富裕,要帮助老百姓找到一个致富项目,帮助老百姓发展产业,工作作风要扎实,不要图虚名。”张培光说,这件事对他后来的工作作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保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习超曾与杨善洲共事多年。在他的眼里,杨善洲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共产党人,不图虚名,不要表扬,最关心的是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在1987年地委召开的地县乡三级干部会上,杨善洲说:“领导干部看问题、想问题、做事情都要全面,不要只盯着万元户,也要看到贫困户。我们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不能让困难户掉队,要帮助这些群众。”后来,地委就出台了《保山地区关于加快贫困地区发展的意见》。
杨善洲特别注重机关作风建设,反对公文旅行。杨习超记得:“他有一次开会说,最近有些歪风不能继续下去了,地委行署就在一个院子里,门挨着门的,一步路的事情,文件从这里到那里送一下就可以了。但我们的部门之间却老死不相往来,文件都要送到收发室,在那里摆几天,再送到邮电局,在那里又摆几天,最后又回到机关大院。这是衙门作风、官僚主义,必须要改!”在他印象里,那是杨善洲用极少有的严厉口气批评大家,后来这种现象果然得到了有效地遏制。
“干任何事首先要赢得民心”
熟悉杨善洲工作风格的人都知道,他在保山地委工作期间,推广新技术都喜欢先办样板、树典型,找一个地方搞试验,等成功了再推广,而不是搞大呼隆、一哄而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施甸县委宣传部原部长孙中惠告诉记者:“杨善洲书记对我和我们这一代人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工作方法。我1964年毕业后曾在施甸县委宣传组工作。由于50年代末期浮夸风盛行,群众对各级干部指导生产的能力不信任,加上三年困难时期的自然灾害,群众的生产生活比较困难。杨书记在1964年的三级干部会议上说,他要以办样板树典型的工作方法来指导群众、带动群众、影响群众。”
孙中惠记得,当时县委在甸阳镇罗街建起了40亩的样板田,引进了“稻麦杂交”和“西南175”两个高产品种。由于试验田靠近城郊的大路边,从栽插一直到收割都做给群众看,现种现割现收现脱粒现场计算产量,甚至架起锅现场煮给农民吃。群众直接感受到这两个新品种在产量、口感上的优越性。通过典型示范,群众打消了疑虑,之后的几年,在保场、董家村、迎将村这两个品种推广种植达上万亩。
“这则事深深教育和影响了我后来的工作方法,就是做群众工作首先要赢得民心,要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来教育和影响群众,千万不能乱干硬上、违背民意。几十年来我照着杨书记的这种工作方法去指导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孙中惠说。
云南省原副省长黄炳生曾与杨善洲共事多年,他说:“杨善洲跟我讲过一件事,保山要发展蚕桑,但那时候粮食比较困难,尽管补了钱,农民还是不想种,还是把苗丢了,所以首先要让农民接受,不要先补这个补那个,效果不大。这对我之后制定政策有很大的启发。”
杨善洲曾说:“群众的任何小事都是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大事,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马虎。”正因如此,他坚持把为人民服务当成自己的毕生事业,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人民的尊重、爱戴和拥护。
第三篇:雷洋洲先进事迹
419敬业奉献 雷洋洲事迹
雷洋洲,男,汉族,1952年11月出生,1974年4月入党,1977年5月至今任杜桥街道盈田村党总支书记,1984年起任村农工商总公司总经理,是陕西省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省、市、区人大代表。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雷洋洲坚持认为,要想富民强村、增加群众收入,必须牢固树立“城市发展我发展,我向城市发展要效益”的经营理念。2002年,村上得到渭南师院征地补偿款1900多万元,许多人都想把钱分了,他通过多种方式向党员干部群众讲道理、算利润,最终统一了大家思想,一致同意投资建学生公寓。现在,这个项目每年为群众人均带来2000元分红。大胆的谋划和审时度势的决策,使23个重大项目在盈田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现在,这些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 925多万元。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他号召户户创业,人人创业,依托城市区位优势,发展房地产、房屋租赁、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现在全村发展起来的精细加工、能源、建材等私营企业达30多户,住宿、餐饮、商贸流通达600余家,运输和建筑业500多家,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
三十五年来,他没有在集体账上多报销过一分差旅费,更没有胡支乱花过一分钱,也没有利用职权为子女、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为支持城市建设,他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带头搬迁自家祖坟、带头拆迁自家房子、带头参加义务劳动、带头开展义务巡逻,创造出了一周完成876个旱厕改水厕、两个月完成163户仓程路拓宽拆迁、平稳完成1139个祖坟搬迁等一系列难点工作。
他身患绝症,但即使住院期间,也经常过问村上的工作,听汇报、提意见、讲思路。常常是身体略有好转,他就坚持出院上班。2002年,为了加快村小学建设进度,他不等痊愈就坚持出院,昼夜不离学校,逐项检查督促工程进度。直到 9月1日学生住进了新教学楼,他才回到医院继续治疗。在他倡导下,村上为老人办理社会养老保险、发生活补助、办文艺演出、免费检查身体;为幼儿送书包、文具,为考上大学的学生发奖学金、讲法制教育等,在村民中营造了浓厚的尊老爱幼、尚学读书氛围。
三十五年来,他以创新的思维和大胆的魄力,带领村民闯出了一条依托城市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保障村民长远利益的新路子,先后被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郭孝义式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青年企业家、2012经济人物等荣誉称号。
在盈田村有这样一个人,8年前,他被医生宣判了死刑。然而他毫不畏惧病患的折磨,毅然带领村两委会一班人为全村的发展谋划蓝图,为群众的富裕奔忙操劳,不但用透支的生命为盈田开创了一条城中村转型发展的新路子,而且为盈田赢得了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小康示范村”、等几十项荣誉称号。
他虽然刚刚年过6旬,但却连续担任了35年的村党总支书记。他就是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劳动模范、省“郭孝义式的农村党支部书记”、陕西省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我们最敬爱的——雷洋洲书记。
他是一个特别爱学习、特别善于抓学习的人
我们村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1141户、4274口人。近年来,随着渭南城市“西扩北进”的战略推进,我们村由过去的“城市边沿部落”逐渐变成了城中村,昔日“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的生活模式被彻底打破,城市意识、城市潮流和城市元素纷纷撞击着村民的头脑,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在这种变化面前,雷书记清醒地认识到思想转型的重要性。他经常对我们讲:“要实现发展转型,关键是要实现干部群众的思想转型,干部群众的思想境界有多高,发展就会有多远。”他带头学习新知识,坚持每天阅读报纸、收看新闻联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法律法规和市场经济知识来启迪思想、汲取力量。2005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因为那一年他刚从化疗中康复出院,身体非常虚弱,却要在短短半年间经历党总支、村委会、村民小组三次换届,然而他什么都不顾,坚持学习,那一年,他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记满了7、8个大本子。
他把培养一支懂市场、守规则、敢拼搏、知礼仪的干群队伍作为整个团队建设和教育的核心内容,要求每一个党员干部做到思想上先人一步,本领上高人一筹,行动上奋勇争先,作风上率先垂范。为此,他可谓煞费苦心,针对我们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教育活动拉开了大幕。首先是建学习场地。很快,村级图书室就建成了,党员干部和群众有了固定的学习地方。随后,村上又投资5万元,购买了6000余本图书,让党员干部和群众有了可学的东西。我们村的图书室可谓是万象包罗、琳琅满目,既有农业科普知识刊物,又有伟人的奋斗励志书籍,还有居民生活很实用的电工、维修等百科全书,就连针对孩子教育的文学名著、国学丛书这里也有。在解决了学习阵地后,如何把党员干部和群众“逼到”学习的轨道上,又成了他的“烦心事”。于是,村上很快又制定了《盈田村读书会制度》,要求村组干部每周在图书室学习4小时,党员每月在图书室学习4小时,入党积极分子每月在图书室学习6小时,村两委会成员每季度读一本书,并落实专人登记考核。刚开始,大家还不习惯。随着学习活动的开展,大家都觉得,通过学习,自己教育孩子、经营门店、管理企业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慢慢的,大家都自觉地来到村图书室,把学习当成了自己的自觉行动。雷书记更是直接抓党员干部的学习,实行周二集体学习制度不动摇,并亲自做辅导。从2001年开始,先后举办时事形势、法律法规和政策、城中村改造和股份制、党员要增强在党意识等专题讲座70多场次,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多年下来,他写的讲稿就有2尺多厚。村上每年还组织党员干部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坚持每年召开青年妇女座谈会、中老年群众代表联谊会、志愿者服务动员会、青少年法制讲座等,对村民进行人生观、荣辱观、价值观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创卫、城市拆迁、平安建设与村民增加收入、建设和谐家园的关系。逐步改变了大家固有的狭隘眼光和小农思想,使市场意识、文明观念、创新思维、拼搏精神不断浸润着大家的大脑,大家的大局意识和发展观念日益增强。他是一个特别懂管理、特别善于抓管理的人
作为具有三十八年党龄的雷书记,深知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对一个地方发展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他的意念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是一种很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为加强党员干部管理,他让党组织渗透到了全村每一个社会单元,先后协调组建了立成置业有限责任公司、新洲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和奥斯曼洗浴中心三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做到了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党员发挥作用。
他常说:“管理干部,严是爱,宽是害。只有把从严管理干部这个关键抓住了、抓好了,才能在村民中有说服力。只有党员干部身子正,才能底气足,腰杆硬。”多年来,党员干部无一例计划外生育;无一人利用职权多占一亩地,一院宅基。
把自己晒在阳光下,置于大众的监督下,这是雷书记处事的一贯作风。他多次在公众场合公开承诺,“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这不只是铮铮誓言,更是连续30多年的身体力行。要求全村党员干部和村民去做的,他一定做到;要求大家不做的,他首先不做;哪里有困难,他就在哪里;哪里遇到问题,他就在哪里;哪里需要他,他就在哪里。
1983年,村上的计划生育工作陷入了僵局。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主动做自己妻子的工作,让妻子第一个做了绝育手术。顾不上照顾妻子,他又走村串户做其他人的工作。在他的带动和说服下,我村有94人做了手术,占到了全乡的76.4%。1991年,村上建飞龙宾馆,当时正值雨季,楼房基槽里灌满了水,得知这一情况后,他又第一个跳入水坑排险。在水中一站就是3个小时,以致脚都被泡起了水泡,但他仍坚持把水排完才上来。第二天腿疼得都不能走路。
创卫工作遇到阻力,他又迎难而上,亲自抓工作落实。安装路灯、旱厕改水厕、拆除乱搭乱建、绿化村道等,他都坚持在一线。2005年底,雷书记积劳成疾,又一次住进了医院。虽然他躺在病床上,但仍不忘村上的工作,每天都要打电话询问村里创卫工作的进度。副书记曹高利去医院看他。他拉着曹书记的手说:“创卫是关系到全村百姓利益的大事,村道硬化和人行道硬化要加快进度,回去一定要做好你姐姐的思想工作,不能拖后腿。”曹书记听了很不好意思。原来,曹书记他姐就住在我村4组,家门前有200多平方米人行道要铺设地砖,本着“谁受益谁硬化”的原则,需要花费近万元。姐姐、姐夫不理解,拒绝出钱。看到雷书记在病床上还惦记着这件事情,曹书记非常心疼,决心一定要做通姐姐的工作。从医院回来后,雷书记在全村12个组转了一遍。又发现了一个影响创卫的难题,就是私搭乱建。大家都知道,城中村寸土寸金,庄基往前占一线,一年净赚一两万。面对这个难题。雷书记没有退缩,坚持要啃这块硬骨头。因为他知道,拆除了这些乱搭乱建,优化了人居环境,可以为村民的房屋出租增加稳定的客源。工作中,他坚持原则,一视同仁,无论谁家庄基出了线都必须拆除。这些拆迁户中,有他的亲戚、朋友、也有我们党员干部。11组组长王三军就是其中一个,他家的门楼又高大、又宏伟,据说是花了十几万元盖起来的。王三军会因为担任组长而去拆这多占的门楼吗?许多村民都在观望。雷书记就主动上门做思想工作,比例子、讲道理、谈要求,终于做通了工作。当看到王三军拆了自己那么豪华的门楼时,村民一下子服了,都说雷书记不偏不倚,一把尺子量到底,非常公道。王三军都能拆这么漂亮的门楼,咱们那多占的建筑肯定是保不住。全村所有的违法建筑也由此全部拆除了。
看到村小学因年久失修,教室裂痕纵横、桌椅破烂不堪时,雷书记又坐不住了,“改变教学环境,建教学楼”的构想在他胸中萌生。但建教学楼需要一百多万,这钱怎么来?经过反复思考,他拿出了筹资方案,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到处寻找工程队,并倡议村民们捐款,向各界人士致电发函,就这样,终于,教学楼开工建设了。他却累得住进了医院。眼看秋季就要开学了,教学楼扫尾工作还没有结束,他心急如焚,顾不上病痛坚持出院,第二天就到工地昼夜督促工程进度。
9月1日学生如期住进了新教学楼,他才回到医院继续接受治疗。
在雷书记引导之下,全村党员干部纷纷亮出了自己的底色,坚持标准不放松,“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干部一扇窗”,“平常看得见,关键时刻冲得上,危急时刻豁得出”。在仓程路建设中,雷书记带头拆了自家的房子;在征地搬坟工作中,他又和村主任、副书记、副主任等干部一起带头搬迁自家的祖坟;在创国卫工作中,党员干部纷纷带头旱厕改水厕,带头担当创卫志愿者,人人争做没有任何报酬的村级卫生员。2010年全村选了272户卫生文明户,党员就占了83%。广大村民也以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盈田的大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为重,开始比风格、比奉献、比境界。一周完成876个改厕任务;两个月完成163户仓程路拓宽拆迁任务;平稳完成1139个坟茔搬迁任务,这一组组令人惊叹的数据,就是全村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干工作的真实写照。
在村子建设中,雷书记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用制度规范党务、村务的各个环节。他常常说:“我们在任何时候,干任何事情,都要打铁先得自己硬,正人先正己,时刻在脑子里绷紧群众利益这根弦,利益决定成败,利益决定人心,决不能做伤害群众感情的事情”。为规范村组重大项目决策管理,他指导全面推行了“四议一监督两公开”工作法。“四议”即村党总支提议、村两委会或组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一监督”即议事过程和实施过程由村民监督委员会全程跟踪监督;“两公开”即决议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全公开。为管好组级“钱袋子”,他又大胆决策,撤销了各组会计,并通过专业考试、政治考试、村民代表信任投票等程序选聘了4名联组会计,联审联批,严格执行100—300元支出由组长和党小组长双审双签,300—5000元支出由组委会研究同意,5000元以上支出由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决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深受村民信任。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小事例,我们村3组前年要打一眼机井,大约需开支十万元,组上有了这个想法后,首先召开村民大会,在会上就此情况广泛征求意见,拿出实施方案,然后把会上的决议通过书面报告上报村上,经过村上审批后,最后方才实施。
我们村还专门成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主要对村组干部日常工作进行监督。重点对村组所有的联合开发项目,从前期的协商、合同的签订到最后的工程实施,进行全方位监督。项目开发合同若没有村民监督委员会的签字,视为无效合同。我记得当时十一组要和开发商联合开发组级商业用地,最初商定每亩地补偿30万元。监督委员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认为补偿价值太低,不同意实施。十一组又和开发商洽谈协商,最终使开发商将补偿价格提高到每亩60万元。仅此一项,为集体增加收入300多万元。
他是一个特别懂经济、特别善于抓发展的人
要想增加群众收入,加快村子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城市发展我发展,我向城市发展要效益’的理念,借城市的‘换颜’工程为群众造福”。这是雷书记经常在党员干部会上讲的话。
2002年,渭南师范学院开始征地搬迁。新校址选在了朝阳大街南段,第一期就从我们村三个组征用了200亩土地,征地款有1900万元。村民们祖祖辈辈也没见过这么多的钱。大家都激动地要求快快分钱。关键时刻,是我们雷书记站了出来:“把钱一分,群众吃光花净了怎么办?”
一瓢凉水浇醒了很多人发热的大脑。
“是啊,到底该怎么办呢?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村部分土地被征用后,很多人一夜之间成了万元户。他们盖房子、买车子、挂链子,坐吃山空。这种非理性的消费,实际上是在透支财富、透支未来。”雷书记首先做我们班子成员的工作:“大家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不能和子孙后代抢饭吃,要想办法把短期财富变成长期收益,使村民不是富一阵子,而是富一辈子。”经过反复论证、深思熟虑,我们村两委班子一致决定拿这笔钱,与渭南师范学院联合进行学生公寓开发,搞再投资。得知村上这一决定,村民们炸开了锅。4组、5组、8组的群众都不同意,小组干部也拒绝在合作协议上签字。大家议论纷纷,有些人甚至说:“是不是某些村干部得了好处?拿了回扣?”。还有群众怀疑村上这个决定里有个人的企图和目的。
为了说服村民,雷书记多次组织召开群众会,给大家扳指头算总投资、收回成本以及后期利润三笔账,分析利害关系:如果把1900万元分了,一个人一年分1000元,最多5年就分完了;如果投资公寓楼建设,与学校签订23年合同。23年内公寓由村上管理和收益,并且学校确保公寓每学期的入住率达到85%以上,入住率低于85%,由学校弥补当年投资损失。这样,村上13年便可收回投资,另外10年净赚利润,这样的无风险投资千载难逢。经过大量论证分析,大多数群众看到了前景,也开始理解并支持雷书记。但还有人心存疑虑,担心投资期太长,收不回成本。在这个的艰难时刻,我们雷书记果断决策,坚持村上的决定。他说:“如果等到每一个人都同意了再去投资,这样就错失了机遇,对大多数群众就是一种渎职、就是一种犯罪。”
十年的发展印证了雷书记的预言,稳定而可观的收益证明了他决策的正确:现在,每个村民每年春节都能准时拿到2000元的投资分红。村上还有17名村民在学生公寓里工作,解决了就业问题。回过头来,当大家看到有些城中村因把集体的资金分光吃净,村民生活无望、致富无门的现状时,大家才真正理解了雷书记,都服了他。但没有人知道,那段时间雷书记怎么过的。白天,要苦口婆心的做群众思想工作;夜晚,心呕的睡不着觉,直到现在,他只要看到电视剧里有人想为大家办点事,而大家又不理解的节目时,都会忍不住落泪。
2003年,村上又抢抓机遇,以205万元抢拍到了杜桥商场的经营产权。令人惊叹的是,这个商场一夜之间就增值了150万,第二天就有一个投资商出资350万元想把商场买走。随后,他亲自督促抓商场管理,使商场的收入逐年提升。现在,我们村有191户村民在杜桥商场卖菜、卖肉、从事饮食经营等,这里已经发展成为了渭南城区的黄金地段。2008年,雷书记得知西三路扩建,杜桥商场要减少一半营业面积,就及时同村两委成员商量,把12组作为了新的市场发展点,最终带动了王真五个组的经济发展。原来50到80元一间的房子,现在租金到了150到300元,原来的普通住房,成了商业门店,房租涨到1000多元,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大胆的谋划和审时度势的决策,使23个重大项目在我们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现在,这些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 900多万元。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雷书记还号召我们依托城市区位优势,开展户户创业、人人创业。目前,我们村从干部到群众,从集体到个人,都实现了新的“跨越转型”。全村的项目和企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巨变,合伙、承包、独资等各种经营方式遍地开花,发展起来的精细加工、能源、建材等私营企业达30多户,住宿、餐饮、商贸流通达600余家,运输和建筑业500多家。许多村民已经锻炼成为商海中搏击风雨的弄潮儿:10组组长王新建搞房地产开发,他领导的新洲地产每年向国家缴纳税收1400多万元;10组村民王建利个人投资900万元,办了渭南城区规模和档次最高的奥斯曼洗浴中心,安排了村上的富裕劳动力,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村党总支副书记曹高利办起了精细化工厂,现在固定资产达100多万元;村委会委员张秋芳投资80多万元,办了杜桥汽修厂,解决了20多人的就业问题,等等,这样的例子在我身边还很多。2006年,全村总产值1.9亿元,人均纯收入不到5000元。而到2011年,全村的总产值达到6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4万元。这组数字的前后对比,就是村民生活发生变化的最好注解,也印证了雷书记在发展道路上的赫赫功绩。
作为城中村,拆迁改造是免不了的话题。雷书记常教育村组干部,拆迁改造工作要综合考虑群众的商业门店、住房和出租房等各个方面,要从解决村民长远利益和生活后顾之忧出发,要多办稳民心、安民心的好项目。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制定城改有形、无形改造方案,他全程参与,严把细节,一步不省、一个不漏,尊重民意、依照民愿,几上几下,制定出了一个符合村情民意、科学合理的城改方案。2008年,他还倡导村上组建了渭南华盈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引导村民以股份制的形式推进城中村改造,抱团闯市场,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去年,我们编制城中村改造规划,向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征求有价值意见建议32类128条。村改社区逐户征求意见,村民支持率达98.4%。今年,按照“先安置后拆迁”的工作原则,第一期安置小区已于4月9日顺利开工。下一步,我们将在如何强化监督、保证小区建设质量和完善配套设施方面下功夫,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变“要我拆”为“我要拆”,最终实现和谐改造。
他是一个特别懂团结、特别善于抓团结的人
雷书记常对我们讲团结的好处,不团结的教训,让我们牢记团结是执政团队的生命,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是事业兴旺发达的保证这些道理。他还说,“搞好团结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需要每个班子成员顾大局、讲原则、有修养、有气量、能服众、能宽容、能吃亏,有时还要委曲求全”。
现实的教训好像历历在目,当时有个别组干部相互之间不团结,互相扯皮,对集体财产管理把关不严,致使有人把集体的资金放给私人做贷款,或以集体名义为私人做担保,为集体带来了近300万元的损失。
生活中,雷书记常常教育我们:要相互体贴,无论谁工作遇到困难,大家都要去帮他,替他担当,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就会对你微笑,你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你好。四组组长李亚鹏夜晚回家骑着摩托车不小心撞到电线杆上,第二天雷书记听说后,就带着水果去看望他;听说六组组长王树辉要带家人去内蒙旅游,前一天早上,雷书记就打电话,叮嘱他要带上感冒药,一路上要注意安全,有什么事情就给村上打电话。其实他做的远不止这一点,在我们村,无论那个干部家里有了红白喜事,他都组织我们去给凑人气。无论那个干部家里有了病人,他都带着我们去看望。工作中,他教育我们要互相尊重,互相监督,正确运用权力,不说过头话,不办出格事,不做忘形人。坚持每天出好门,走好路,说好话,做好事。对人要宽容,要有博大胸怀,要有大的气度,公道做人、做事,胸怀要坦荡,不要小肚鸡肠,不要只看人的不足,只看人的不是,总看人不如意,不顺眼,要多作自我批评,多从自身工作找原因。促进班子和谐,形成合力,搞好工作。工作出现问题,要勇于承担责任,共同承担,不要推诿,相互扯皮。
为使正常离任干部退的舒心、退的畅快,他建议村上建立了“四位一体”离任干部关爱机制,即召开一次茶话会肯定成绩,增发2个月工资,组织一次外出参观学习,优先安排就业。让每名干部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组织的关怀,真正实现了干部队伍的“无缝对接”。现在全村有许多离任村组干部离岗不离则,依然奋斗在为大家服务的“岗位”上。六组原妇女组长景国侠离职后,仍然不忘发挥带头作用,坚持参与创卫保洁工作,赢得了全组群众的好评。十一组原会计王合群经常协助新干部管理、协调组上的各项工作。
他是一个特别爱群众、特别善于抓民生的人
在雷书记看来,群众的根本利益绝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很具体、很切实、很细微的一件件实事。他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困难群众的家中,他的脚步常常走在解决问题的路上。村上哪里水管漏了,哪家老人这几天身体不好,哪家有了新的增收项目等等,他都知道的清清楚楚。他被村民誉为“活电脑”。孩子高考填报志愿,哪家要投资新的项目,都要来让他参谋,他的建议大家都愿意接受,好像让人吃了定心丸一样。
9组李文平是一个困难户,雷书记每年都要为他争取民政救济。1988年他家不幸着了火,房屋被烧毁了。雷书记立即号召村民给他盖房子,雷书记不仅无偿从自家拉来了木料,同时又组织党员干部捐钱捐物、帮工出料,不到一个月,就给李文平盖好了三间大房,并置办了生活用品。李文平逢人就说,“没有大伙的帮助,我就成了流浪人了,千好万好,还是党好,还是雷书记好呀”。11组有一对兄弟,父母去世的早,哥嫂生活也不宽裕。兄弟二人智力低下,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经常吃不饱、穿不好。雷书记一碰到他俩,就给买饭吃,买衣穿,贫困户救济时就争取多给他们一些。由于住的近,兄弟俩还不时去雷书记家里蹭饭吃,每到冬天,雷书记的爱人还送棉衣给他俩,大家都开玩笑的说,这俩娃都成了雷书记的干儿子了。7组村民李竹侠外出旅游,在甘肃的张掖不幸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雷书记知道后,立即安排专人带上钱去看望慰问。病情稍有好转,病人想回家。雷书记又安排专车将她接到渭南治疗,给李竹侠从部队复原回家的儿子协调安置了工作,并安排康复后的她来村图书室做管理员。李竹侠及家人对雷书记感激不尽,总是激动的说:是雷书记救了我,是雷书记救了我全家。
逢年过节,最让他牵挂的是村里的困难户和老人,30多年来,雷书记坚持带领村两委班子逐个给他们送慰问品。每年还要开好几次会给年轻人讲尊老爱老的话题。另外,他还倡导村上先后拿出30多万元为村民集体办理养老保险,坚持为老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坚持送生日蛋糕,在重阳节请老人们看戏,每年免费检查身体,建立健康档案等等。七组村民李红军的母亲,在2008年重阳节的前夕,生病住进了医院,在医院,她对医生讲,你要让我尽快好起来,我还要参加我村上组织的重阳节会哩!过了重阳节不久,老人就不幸去世了。雷书记听到消息后,悲痛的说:“早知这样,就应该把重阳节往后挪几天,老人也就能在世上多活几天”。2009年重阳节,村上给老人送了一床电热毯,我村三组曹铁毛的母亲党淑贤老人,一回到组上,逢人就说:洋洲呀,想的真周到,他比我儿子都好。
在此,我要自豪的说,我们村的老人,他们的幸福指数最高,对生活的满意度最高。
为了给村民创造和谐安定的生活环境,雷书记引导村民搞好平安建设工作,村口设岗排查,实行出入车辆领卡收卡、和生人出入盘查,并组建了一支120人的志愿者巡逻队伍,坚持节假日全天候义务巡逻,有效提升了村民的安全感和满意率。现在,我们村已成为了全市有名的样板村和平安村,这个招牌为广大租赁户吃了定心丸,使我们村的房屋租赁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村上每年都开展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文娱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坚持每年为优秀教师发5000元奖金,奖励考上大学的学生,从2001年至今,奖励91名大学生,发放奖金24万元;在儿童节向小学生赠送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雷书记每到一个地方,就把真诚带到哪里,就把温情带到哪里,就把问题解决在哪里,就把业绩贡献在哪里。他的行为感动了大家,也感召着大家,他犹如一块具有超强引力的磁铁,以自己的真情和激情构成强大的磁场,亲密无间地吸引着、团结着、带动着我们和他一起共同奋斗。副书记曹高利说:“跟雷书记干工作感觉很累,真是累得要命。但我们还是心甘情愿跟着他干,因为我们已经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深深地吸引。”
2004年12月8日,当雷书记身患食道癌的消息从西安传回村里时,我们村的许多村民含着眼泪跑到了医院,去看望我们敬爱的雷书记。手术整整做了8个小时,数百名村民手捧鲜花、提着鸡蛋,心急如焚地在手术室门外守了8个小时!————术后仅仅一个月,雷书记就拖着虚弱的身体回到了村上。所到之处,人们流着泪、围着他,劝说他继续回医院养病。而雷书记却说:“我离不开大家,离不开盈田。医生说手术很成功。所以我还要回来带着大家一起致富。”
关心这关心那,唯独没有关心他自己,想了老的想小的,唯独没有想自己。雷书记对村上的工作有着最为严格的、最高标准的要求,而对自己的生活却完全是粗放式的得过且过。尽管大多时候,因为过度的劳累,疾病会不停地向他发出挑战,但是随身携带的药品可以给他救急;尽管大多时候,他被村干部硬背着送到医院,但急诊一过,他仍坚持回到了他的岗位;尽管大多时候,孩子们因为心痛阻止他奔跑的脚步,但他还是躲过亲人疼惜的目光,大步流星地走进群众之中。因为,他知道,这里就是他的战斗的岗位,只有在这里,他才能无穷尽地挥洒自己的汗水和激情,只有在这里,他才能让自己的才能和智慧进一步升华,用忠诚和信念助推盈田腾飞!我的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四篇:杨善洲先进事迹
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事业
杨善洲,男,汉族,施甸县人,中共党员,1927年生,曾任中共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区、县主要领导,担任地委领导近20年,工作35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86年6月退休以後,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峰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1991年6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9年8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2000年12月被全国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2002年被评为全省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04年10月被评为全国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李源潮同志重要指示
2010年9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在《人民日报内参》第1542期《六十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记云南省保山市原地委书记杨善洲)一文上作出重要批示:云南省保山市原地委书记杨善洲六十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他的先进事迹和思想境界十分感人,他是老干部中突出的优秀共产党员。建议作为创先争优的重大典型予以宣传。
省委书记白恩培的批示
杨善洲同志六十年如一日,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他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了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是我省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望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精心安排,结合“创先争优”深入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
白恩培
2010年9月27日
“没钱买苗木,只好去街上捡果核”
在杨善洲最早种树的山坡上,我们看到了一些造型优美的大树,很像巨型盆景。“盆景要是能长这么大就好了。”我和当地宣传部的同志开玩笑说。“算你说对了,这些树还真是盆景移栽过来的。”他们应道。啊?我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要把大亮山变成林海,需要大量的树苗,可没有资金去哪弄树苗呢?杨善洲可谓绞尽了脑汁。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每天和林工们带上工具,到处寻找树苗。树苗太缺了,以至于他不得不把平时种下的几十盆盆景也全部移种到大亮山上。这些原来摆放在家里的雪松、白梅、银杏,从此在山上尽情地汲取雨露和养分,自由自在地生长,如今这些庭院花木都已经成为挺拔的大树,成为装点大亮山的一抹别致的色彩。
最让人震撼的还不是这些巨型盆景,而是20年前杨善洲从街上捡回来的果核,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大片繁茂的树林。
“当时没钱买苗木,怎么办呢,只好去街上捡果核。”拄着拐杖站在大亮山上最初种树的地方,杨善洲指着一大片林子说。在资金极其短缺的创业之初,捡果核育苗栽种成为杨善洲破解苗木困
局的主要途径。每次回到城里,他就到马路上捡别人随意扔掉的果核,然后放到家里用麻袋装好,积少成多后便用马驮到山上。
原地委书记到大街上捡别人扔掉的果核,这在当时成为轰动保山地区的新闻。可是杨善洲不在乎,林场资金紧,省一个是一个。“可你是地委书记啊,在大街上捡别人吃剩的果核,大家会怎么想?”有人开导他。“那是他们的事,不花钱就能弄到种子,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他说。
一次在街上捡果核时,杨善洲不小心撞到了一个小伙子的自行车上,小伙子大发雷霆,冲着老人破口大骂。旁边有人赶紧过来把小伙子拉到一边,告诉他那位老人就是原来的地委书记。小伙子顿时傻了,他怎么都不会想到这个毫不起眼的在他看来甚至有些卑微的老人会当过那么大的官。杨善洲却丝毫不理会旁边发生的一切,依然低着头自顾自地捡他的果核。每年的端阳花市是保山的传统节日,也是果核最多的季节。每每这个时候,杨善洲就会发动全场林工,一起到街上去捡果核。如今一个个小小的果核,都已在岁月轮回中演变成为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果树。
“正是因为有老书记带着干,我们才能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一步步挺了过来。”林场的工人说。20多年前,初上大亮山的杨善洲头发只是灰黑,如今却已满头飘雪„„
“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杨善洲说,“实在干不动了,只好把林场交还给国家,但这不是说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是要接着帮老百姓办,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
在很多人看来,退休了就该好好休息了。可杨善洲却在退休后继续为事业奋斗着,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惦记着林场的一草一木,惦记着林场群众的林权证。是怎样的一种事业观,支撑着杨善洲六十年如一日地勤恳工作,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中去,视工作如生命?
杨善洲的答案很简单:“共产党员就应该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都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要多为老百姓办事。”
“喊哑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许多和杨善洲共事过的干部都有一个深刻的体会:杨善洲干什么工作都喜欢亲力亲为,冲在第一线。他在1975年1月的工作笔记里这样写道:“凡是农田建设上得快的单位,都有一条重要经验:领导上前线,亲自带着干。这是最有效的指挥。正如有的干部说:‘一天讲得磨破嘴,不如自己流汗水’、‘喊哑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个体会很实在。不然的话,指标再先进,口号再好听,领导不下去,也是老和尚念经,自己念给自己听,群众是不感兴趣的。”
人们都说,越穷的地方越能看到杨善洲,越险的地方越能看到杨善洲,他这辈子一直“不要命地在做事”,身先士卒,永远冲在最前面。因为杨善洲相信,只有这样干工作,群众才能信任你,群众才会拥护你。
“干工作不是做给上级看的”
保山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张培光至今还记得杨善洲对他说过的一句话:“我们干工作,不是做给上级看的,而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
“干任何事首先要赢得民心”
熟悉杨善洲工作风格的人都知道,他在保山地委工作期间,推广新技术都喜欢先办样板、树典型,找一个地方搞试验,等成功了再推广,而不是搞大呼隆、一哄而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杨善洲曾说:“群众的任何小事都是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大事,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马虎。”正因如此,他坚持把为人民服务当成自己的毕生事业,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人民的尊重、爱戴和拥护。
在干事业中追求人生的意义(短评)
在采访杨善洲事迹的过程中,这位耄耋老人最深刻地打动我之处,就是他视事业为生命,生命不竭、干事不止的那份执著与坚持。在我看来,他从“不要命地在做事”中获得了满足,他把“为人民服务”当成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他以“善良的人做一点善事”的方式追求着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事业。
反观当下,有的干部虽然在刚刚走上领导岗位时还充满期待、心怀理想,但在经历了一些磕磕碰碰、困难挫折之后就自暴自弃、踟蹰不前;有的把干工作当成个人升迁积累资本的工具,好大喜功,为了升官不惜大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说到底,这些人在干事业的过程中,丧失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事业观。
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崇高理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尽心尽力干好工作。一个人如果只为自己、为家庭而活着,那么其人生的价值是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的利益而奋斗,为了维护、实现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毫不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杨善洲这面镜子,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好好地照一照。我们向杨善洲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在干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共产党员身份永不退休
“是什么支撑着杨善洲以毕生精力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感人事迹在大江南北传颂的同时,人们禁不住要问。
再次探访杨善洲生前的亲朋好友,听他们细数老人生前的一个个故事,不难发现:杨善洲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坚持共产主义人生观,一直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未改变。
“共产党员说话算数,不能糊弄群众”
时隔60年之后,施甸县的许多群众依然对当年杨善洲“重病赴会不失约”的故事津津乐道。“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
杨善洲有句口头禅:“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给杨善洲当过11年秘书的祝正光印象最深的,就是杨善洲时常和农民群众一起下地干活,“每次下乡,他都把锄头带在身边。那时他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基层,他常说,与农民群众一起劳动是了解基层、了解农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农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况最真实。”
“作为共产党员,不能光想自己,要时刻牢记使命”
在许多人看来,杨善洲似乎不爱钱,甚至以“贫穷”为荣——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杨善洲认为自己的使命首先是为人民群众服务,其次才是自己。于是,他在退休后毅然拒绝了搬至昆明安享晚年的邀请,执意回到家乡义务植树造林,每月仅领取70元的生活补助。20多年之后,大亮山80个大山头、180个小山头全部被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大亮山周边共有4个行政村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6个行政村解决了公路交通问题,8个行政村解决了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在杨善洲的不懈努力下,大亮山的群众们终于过上了致富的好日子!
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杨善洲依然对自己的使命念念不忘:“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共产党员的身份永远不退休。”
追求真正的幸福(短评)
也许在一些忙着追求物质财富的人看来,杨善洲是一个贫穷的人。然而,在杨善洲看来,成为精神上的富翁更重要。因此他一辈子按照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指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虽然生活清贫,却丝毫不影响他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伟大的人,一个值得人们永远铭记的人。
相比之下,作为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有些物质上很“富有”的人,却并不见得快乐幸福:因为他们在盲目追逐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丧失了正确的人生观,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当作人生信条,为谋一己私利不惜损害他人乃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而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丧失了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杨善洲的感人事迹值得每一个活着的人深思,值得每一名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感悟——只有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为他人创造幸福,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幸福,才能真正地实现人生价值。
权力属于党和人民
在杨善洲的观念里,领导干部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应该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应当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常常说:“我手中是有权,但它是党和人民的,它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不能用来办私事。”
正因为杨善洲有这样的权力观,他一直谨慎用权、廉洁用权、秉公用权,把权力全部用到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上去。
“滥用职权最容易伤到老百姓的心”
“一分钱的东西也不能要,这是原则问题”
杨善洲认为,贪污腐败是从占便宜、收东西开始的。他给自己定了一条铁律:不占公家的便宜,不收任何人的礼。
“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为人民谋福祉”
谨防权力观“错位”(短评)
不久前看到这样一副对联: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予己谋,即便有豪宅千顷,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读后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觉得这对联是对杨善洲权力观的最好诠释。老人这一辈子从不滥用权力,把为人民服务当作运用权力的唯一准则,因此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爱与拥戴。
杨善洲同志对权力观的正确认识和运用,一方面彰显了树立正确权力观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警醒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从事关党的事业的高度,从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高度,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千万不能在权力观上出现“错位”,误将公权力当成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当以杨善洲为榜样,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样,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更加牢固,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第五篇:杨善洲先进事迹
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11-3-21 10:47:00 浏览次数:483
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一、杨善洲同志生平介绍
杨善洲,男,1927年1月出生,云南省施甸县姚关镇陡坡行政村大柳水自然村人。1934年至1949年,在家务农;1950年,参加乡农会和武装队,任小队长;1951年,在施甸区摆马乡政府工作;在施甸区委工作,任土改小组长,同年10月调保山县董官乡、打渔乡搞“复查”工作,任副队长,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1月至7月,在施甸区委搞“复查”工作,任队长;1953年8月至1955年,在施甸区委工作,任区委副书记;1955年至1957年,在施甸区委工作,任区委书记;1957年至1958年,在中央第七期党校学习;1958年至1963年,在保山县委工作,任县委副书记;1963年至1965年在施甸县委工作,任县委书记;1965年至1966年,在大理、保山搞“四清”工作,任党委书记、团长;1966年3月至1977年,在保山地委工作,任地委副书记;1977年至1988年,在保山地委工作,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6月至2008年11月,退休后回家乡施甸县大亮山义务造林,创建林场;2010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享年84岁。
二、义务植树绿荒山,晚年做出新贡献
1988年4月,60岁的杨善洲同志光荣退休。时任省委书记的普朝柱代表是省委找他谈话,让他搬到昆明居住,并说还可以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一段时间,杨善洲婉言谢绝了:“我要回到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洲”。
大亮山位于保山市施甸县城东南约50公里,海拔在1800—2619米。杨善洲的家乡就在大亮山脚下的姚关镇陡坡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当地农民缺衣少粮,就开始大规模的毁林开荒,原本翠绿的大亮山生态遭到极大破坏,山光水枯,荒凉空旷,山石裸露,山间溪流逐年减少乃至枯竭,当地农民饮水大多要到几公里外的地方人挑马驮,周边十几个村也陷入“一人种三亩,三亩吃不饱”的贫困境地。为了增加粮食产量,村民只有进一步开荒耕种面积,导致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杨善洲选择了大亮山,就是为了改变家乡的生态环境,造福家乡人民。他说:“我是在兑现许给家乡老百姓的承诺,在党政机关工作多年,因为工作关系没有时间回去照顾家乡父老,家乡人找过我多次,叫我帮他们办点事我都没有答应,但我答应退休以后帮乡亲们办一两件有益的事,许下的承诺就要兑现。至于具体做什么,经过考察我认为还是为后代人造林绿化荒山比较实在,这既对全县有利,也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有利。”
家乡的人听说他要回来种树就劝他:“你到别处去种吧,这地方连野樱桃和记木数都不长。”然而,杨善洲创办林场的设想和决心没有被动摇。他请地、县林业部门的领导和科技人员到大亮山上作多次调查研究。他们带着帐篷,风餐露宿,徒步24天,队姚关、旧城、酒房等地进行了调查。经过调研,更坚定了杨善洲改变大亮山面貌、“种树扶贫”的决心,并将场址选在施甸县的旧城、酒房、姚关3个乡结合部的大亮山。
当时大亮山周围的山林陡已经承包到户了,怎么办林场呢?杨善洲在深思熟虑之后,创造性地提出“国社合作”建场的方案。在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大支持后,县政府召开了有关乡村干部和部分农户代表参加的会议,把绿化造林与发展农业生产的辩证关系,以及林场的性质、范围、办法、利益分配讲清楚,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赞同,然后才开始筹备建场的有关事项。
退休当天,杨善洲背起铺盖,赶到了离大亮山最近的黄泥沟。翌日,大亮山国社联营林场正式挂牌成立,大家人挑马驮把粮食、行李搬到离公路14公里的打水杆坪子,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棚安营扎寨。深夜,狂风四起,棚子被掀翻,倾盆大雨不期而至,只好钻到马鞍下,躲过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就这样,杨善洲带着县里抽调的几个同志开始了艰苦创业。
林场成立大亮山造林指挥部,杨善洲亲自担任指挥长。成立当晚,他们在用树枝围起的简易帐篷里,围着火塘召开了第一次造林会议,把林场职工分宣传动员、整墒、育苗三个小组,要求抢在5、6月份雨季来临前育下能种万亩以上的树苗。
到达大亮山的第二天,杨善洲把大亮山社的社长找来,召开了一个小型会议,把他们到大亮山的目的意义都讲明白了,希望得到大亮山社的支持。大亮山社的社长李宗清见到老书记身先士卒,早感动得不得了。他连声说:“老书记你这么大年纪的人,不住城里住山里,为的是给咱老百姓造福,咱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办什么事,就老书记一句话,说什么我们都支持!”
杨善洲一方面又带着人在大亮山区一个山头一个山头调查,进一步摸清了大
亮山的低,盘算种什么树、怎样种。他在山上转了12天,把能造林的地方都走遍了。回来后,他确定了当年要种1万亩松树林,育20亩苗圃,以后平均每年种一万亩以上松树林。
种树需要大量的树苗,可没有资金,杨善洲绞尽脑汁。他每天和职工们带上工具,到处寻找树苗。他把原来摆放在家里的几十盆雪松、白梅、银杏盆景也全部移种到大亮山上。每年的端阳花市是保山的传统节日,也是果核最多的季节,杨善洲就发动全场职工一起到街上去捡果核。
1990年林场修公路,为了省钱,杨善洲找来仪器,找了几个小工,自己测量自己干,硬是修通了一条长14公里的山路,每公里路花费不到1万元。
林场没有资金扩大种植面积,无法发放林场工人工资,他不顾年老体弱,多次到省、市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共为林场争取到300多万元资金支持。
1999年11月,手提砍刀给树修枝时,杨善洲不幸踩着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但半年后他又拄这拐杖执意爬上了大亮山。开始办林场那几年困难很大,但是杨善洲艰苦奋斗,尽量少花钱多办事。没有钱盖房子就花7000多元钱盖油毛毡房40多格,一住就是8年,有三个职工住了9年半才出去。没有钱购买农具,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办公桌、板凳、床铺都是自己动手做的,晚上照明没有电,每人买一盏马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杨善洲同志到大亮山林场要发展壮大,必须顺应市场经济的大潮,改变传统单一的经营方式,进行多种经营。建场之初,杨善洲主要以种植华山松为主,在党的十四大后,他感到仅仅种植华山松不能在近期内产生效益,林场要以林养林,要提高经济效益。于是,他们从广东、福建等地引种龙眼树苗,开辟了龙眼水果基地。施甸县的立体气候十分突出,高海拔地区常年云遮雾罩,是种植茶叶的好地方。酒房乡供销社茶厂生产的袋装黑山银峰茶,1994年曾荣获省农业厅优质产品称号,供不应求。他们从中得到启示,也建立了茶叶生产基地,还专门投资建了一个粗茶叶加工厂;另一方面,杨善洲号召林场职工开拓新的生产经营领域,他和林场职工的努力下,大亮山林场没有几年时间,就红火起来了,家业扩大、经济效益也逐步显现出来。
为了搞好多种经营,他们办起了茶叶基地,又建起茶叶精制厂,茶树也长得有半人高了,但正在这时,发生了一场鼠患,一只只肥大的老鼠几夜之间就把三分之二的茶树啃死了,人们辛勤多年的茶园毁于一夜。面对这挫折,有的人畏缩了,但杨善洲却没有被困难压垮。他鼓励大家,茶园毁了可以重新种植,人的精神垮了,事业就真正完了。他要职工振奋精神,重新与大自然搏斗。初建林场的
3年,他们好不容易种活了将近3万亩华山松,有近400亩松树被一种叫紫荆泽兰的毒草侵扰死了,杨善洲又鼓励职工不要泄气,振奋精神重新再干。在他的鼓舞下,林场职工始终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
杨善洲虽然是大亮山林场的义务承包人,但他并没有从林场拿钱。最初的几年里,林场只给他补贴70元伙食费,后来调到了100元。不仅不要钱,杨善洲还经常要给林场贴钱。林场在山下办了一个水里基地,招了一些监时工,磁上林场经济困难的时候,杨善洲就把自己的退休金拿出来用于发工资。
23年来,他带领林场职工人工造林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左右,修建林区公路26公里,架设高压线路15公里,每年无偿为村民提供林柴,为6个自然村修通了公路,为8个自然村架通了生产生活用电,为4个行政村1万多人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村民人均产粮由原来的100公斤提高到450公斤,监近周边4个贫困村100多户贫困户开始脱贫致富。大亮山林场最显著的社会效益是解决了当地群众的人畜饮水难题。
大亮山的生态修复,使一些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得到保存。现在,林场珍稀动物有黑熊、豹子、猕猴、凤头鸟、野鸡等,植物有桫椤、银杉、楠木、白杏、雪松等,山石裸露的现象消失,风调雨顺,周边居民修枝打杈就能解决烧柴问题,通过合理采收干巴菌等山珍实现增收。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保山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但由于大亮山的植被非常好,涵养的水源多,水量充裕,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在干旱期间仍然充足。
2009年4月,杨善洲将活立木蓄积量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
三、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还说:“我是共产党员,哪能光想着自己?把自己的家庭搞得富丽堂皇,别人却还过着艰难日子,那么,我们常说的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不是成了骗人的假话吗?无论在什么时候,何种环境中,我们都不能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都应该把坚持党的宗旨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他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平民干部本色,带草帽,空草鞋,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草帽书记”。
四、艰苦奋斗严要求,淡泊名利讲奉献
杨善洲虽然是大亮山林场的主要创办人,但他从不从林场领取报酬。他说:
“我上山来是种树的,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2009年4月,杨善洲把自己用23年时间辛苦创办的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正式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林业局。他不沾林场一点好处,不带林场一根草,留下的是可观的绿色存款,留下的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留下的是精神财富。
五、领导关怀树楷模,群众爱戴学善洲
杨善洲退休23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情系大山、开荒种树、一心为民、无么奉献的先进事迹和高尚情操,受到全国各地干部群众的敬仰。
2010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指出,杨善洲同志60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他的先进事迹和思想境界十分感人。他是老干部中突出的优秀共产党员,要把杨善洲同志作为创先争优的重大典型予以宣传。杨善洲同志病重期间,李源潮委托云南省委组织部领导到医院慰问。杨善洲逝世后,李源潮又委托云南省委组织部在追悼会上敬献花圈。
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对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也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杨善洲同志六十年如一日,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他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了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是我省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望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精心安排,结合“创先争优”深入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