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入则孝出则悌
入 则 孝,出 则 悌
——读《论语》有感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兄弟情同手足”。这些都是说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重要性。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夫子也主张“孝悌”,在《论语》中充分表现出来了。那么孔子是怎样谈论孝悌的呢?
“孝”乃孝敬父母,“悌”乃友爱兄弟,先一起谈谈“孝”吧!
因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爱”,所以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意思是说,有子说:“做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而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的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而喜好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产生了,所谓“孝”“悌”可谓“仁”的根本吧。而孔子也曾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话要讲究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由此可见,孔子认为在学习知识之前应先尽孝道,这也正好证明了“孝”在孔子心中地位之高了。
在孔子的思想中,孝与政治是不可分开的,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击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孔子认为要使人民尊敬你,你要倡导对父母孝顺,对众人慈爱,他们就会忠实于你,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执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地干活,或问孔子曰:“子奚不为政?”施于有政,是恋为政,奚其为政?”此句大意讲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孔子说:“《尚书》里有句话说:孝啊就是孝敬父母,并以友爱的态度对待兄弟;倡导孝悌的道理推广到政治方面,这也算是参与了政治,为什么非做官才参与了政治,为什么非做官才算参与政治呢?”孔子的主张认为国家的政治,应以孝为主,孝及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一个人对父母是否孝顺,体现了他的道德是否高尚,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顺,那他就更加不可能爱人民,体会百姓的艰苦,做一个人人敬爱的好官了,所以孝敬父母与为政,是有密切关系的。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己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用乎?”
这段对话的主要意思是说宰我的父母去世了,宰我问孔子是否非要替父母守三年丧,于是孔子就对宰我说如果宰我居丧孝吃美味还觉得香甜,听音乐还觉得快乐,住好房子还觉得安适,那你可以不用守三年,宰我出去后,孔子感叹他大不孝,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尽孝,那么怎样做就是尽孝呢?
孝敬父母不仅停留在百依百顺上,而且要父母不担心。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当你没有一定的地方而到处漂泊时,你的父母一定会很担心、思念,然而在担心和思念时却又见不到,不要让思乡的游子和思子的慈母只有共同仰望一轮明月时才能传达彼此的愁绪。
当我们长大了,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了,回头望,看看父母因为了我们而饱经沧桑的脸,他们年事已高,我们应该好好侍奉他们,为他们的年高而担心,因为他们随时离我们而去,那么将会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结果。诚然知道父母的年龄是非常有必要的。
孔子曾说过:“父在观其志,父没视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看一个人,如果三年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坚持的准则,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做到了孝,所以说,只有坚持父母的遗愿志向,子女才算真正的尽了孝道,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就是说:“对父母要特别担忧他们的疾病。”所以要时时刻刻牵挂着父母,这样才算是有孝心。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就是说现在所谓孝顺,总说能够侍奉父母就够了,但这是不够的,因为对狗对马,也都能够去饲养它,如果对父母只做到侍奉而不诚心孝顺的话,那和饲养的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对父母诚心侍奉也是一种孝顺啊!这是其中一点。另外,在侍奉双亲的同时要听从父母的话,耐心地与父母交谈。大家看过这则公益广告吗?讲的是:一个年迈的老人做了满满一桌饭菜,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桌子旁边,怀着美好的盼望在等待„„然而,不一会来了个电话:“妈,我不回来了,公司请我们吃饭,您先吃
吧!”随后就会滴滴挂电话的声音。老人叹了一口气,一转身又来了个电话:“妈,我不回家吃了,我还有事„„”老人满面愁容摇摇头,叹气着走到房间„„这是多么寂寞的老人啊!所以侍奉双亲要经常和父母谈心,不让他们感到寂寞。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怨。”就是说侍奉父母,假如他们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进行劝说,看到父母即使从心底里不愿听从他们的意见,但还是要恭恭敬敬,而不要去违背,为父母操劳,不要心中怨恨,这是大多数孝子能做,然而对父母服服帖帖是大多数人所不愿意的。
然而孝敬父母不仅停留于这,更重要的是于内心。当父母去世之后,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要做到父亲死后三年都不该变父亲所坚持的规定是多么的不易,可想而知那些孝子多么的不易,真让人敬佩。按照周礼的规定,父亲死后,儿子要守孝三年,我们孝敬父母,不仅在他们生前孝敬,在他们去世后仍孝敬,这也许才是大孝吧!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攀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认为不违背周礼就是孝。父母在世时,按周礼去侍奉他们,父母去世了,要按周礼对他们办丧事,按周礼祭祀他们。周礼是一个对父母尽孝的准则,对父母尽孝道应该依礼而行,不应该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无论他们在世抑或去世,都应如此孝敬双亲,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父母去世,要居丧三年,在居丧期间,要常哀思养育之恩,家中有了变故,绝不可以饮酒作乐,但是子女对父母的孝,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的孝敬父母。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对父母和颜悦色,声调柔和,是最难的。如果仅仅做到了事,孩子为父母去做,有了酒食让父母吃,但是子女的脸色却很难看,难道能算是孝吗?子女对父母的孝不能只是表面上的,要真心实意的去关爱父母,让父母感觉到你的爱,感觉到快乐与温暖。
我们从小给父母带来太多的麻烦,从我们伴随着母亲分娩之痛伊始,我们至此给父母带来无尽的麻烦,甚至让父母永远不安宁,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孝敬父母。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那种感觉是很难受的。你想想当你有能力报答你父母的时候,你的父母却已从你身边消失了,你不会感到愧疚遗憾吗?这种愧疚必定会伴随你一生,所以我们应该在平时就多孝敬父母,让他们感
到安慰和快乐。
在这里,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曾经曾子有疾,召门下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这段话的意思是,曾子病危,召集他的弟子们来说:“掀开被子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经》中说:‘战战兢兢的,就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就好像踩在薄冰之上。’从今以后,我知道会免于伤害了,弟子们。”
读完这句话,不禁久久回味,时时揣摩,感慨颇深。
曾子借用《诗经》里的三句,来说明自己一生谨慎小心,避免损伤身体,能够对父母尽孝。据《孝经》记载,孔子曾对曾参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也就是说,一个孝子应当极其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有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曾子临死前要他的学生看看自己的手脚,以表示自己的身体完整无损,一生都遵守孝道。
古人尚且把爱惜身体,看做孝敬父母,而我们作为现代人能做到吗?现在一些处于叛逆期的少年们,在言行举止上都对他们的父母极不尊重,更何谈把爱惜身体当做孝敬父母呢?他们不知道父母为他们操了多少心,流了多少泪,吃了多少苦,付出了多少爱,奉献了多少年华,放弃了多少梦想与希望„„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们平凡而伟大的父母,用自己的生命的精华哺育我们,让我们茁壮成长,却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之树不在长青,已慢慢地枯萎。当他们发现是却没有感到丝毫懊恼,丝毫抱怨,丝毫后悔„„因为他们已经完成了一个伟大而又光荣的使命,只有欣慰与希望。
父母在我们眼中已慢慢老去,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亲爱的父母将会永远躺在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安详地沉睡,再也听不到我们殷切的呼唤,静静地„„
这一切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才是最明智的。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珍惜与父母共度的时光,尽可能的孝顺他们。《论语》中,子曾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问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这是孔子在称赞他的弟子闵子骞为尽孝的事例,他的名字流传于后世,他的典型事迹值得我们学习。子曾曰:“父慈子孝。”即使父母有错,也要在外人面前为之隐瞒,即“家丑不可外扬”。子曰:“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就是说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
亲隐瞒,正直的品德就在其中了。“一朝之岔,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感与?”体现了孔子不愿连累父母,他认为不顾父母的人是没用的。所以做事情之前要考虑到父母,时刻将父母放在心头。
古时候人们遵从五美,何谓五美?就是“忠”“孝”“礼”“义”“仁”。“孝”排在其中,足见孝在中国古代地位有多高了吧!古人是非常守孝道,有孝心的。大家知道“卧冰求鲤”的故事吗?从前有一位生病的母亲,有天非常想吃鱼,于是他的儿子为了满足母亲的心愿,于是在寒冷的冬天,赤身躺在结冰的河面上,试图用自己的体温融化厚厚的冰层,从而在河中捕到鱼。最后上天被他所感动,一条鱼跳出水面。这就是“孝”感动天地,如此令人动容!
现在,谈谈“悌”吧!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兄弟怡悦,可谓士矣。”这里孔子提出为“士”要互相勉励督促,待人亲切和气,可以称为“士”了,朋友之间要互相勉励督促,兄弟之间要亲切和气。而今,多少人因为钱,房子,权力等等不认兄不认弟。家庭一点也不和气,一点儿都不和睦。古时候,“融四岁,能让梨”,还懂得和弟弟哥哥吃梨时要“弟与长,宜先吃”,将最小的梨子留给自己。不要看这是一件芝麻小事,不过是让梨,然而反映了她尊敬兄长,爱护弟弟的高尚品德兄长很多人吃什么,用什么都争着抢着,知道让的人少之又少,这实在是让人难过,有个成语“情同手足”比喻两人关系密切与兄长关系很好。
《弟子规》中也说道:“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是啊,相信大家都这样,定会家庭和睦,所以大家要将“悌”放在心上。
古人能做到“孝”“悌”,我们也行,读了《论语》后,我深有感触,我们做得太差了,我们根本不能算是孝子,只能是逆子了,所以加油吧!我们要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第二篇:《入孝出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2.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3.联系生活实际,真正悟透“孝悌”的含义,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教学重点】
(1)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2)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难点】1课时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让学生认识“孝”
利用教材中“历史镜鉴的故事或学生可感知的身边故事引入课题。”
引导学生进行“孝”课堂讨论,分小组交流。
师指出:“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导入新课。、二、了解中国的孝道、孝文化
1.走进经典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
“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徙义而从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盐铁论·授时》
师帮助学生理解大意。
(1)反复诵读,以小组为单位,疏通大意,谈谈自己的理解。
(2)“记忆之星”评比,看看谁记得快而准。
(3)就所读所悟补充自己的.储备,并可以由此引发更深层的探讨。
(4)学生提出质疑之处,先让学生彼此进行解答,之后由老师补充,解决问题。
(5)教师给出几组体现生活现象的主题图片或文段,学生来总结弘扬孝道的重要性。
2.拓展延伸
(1)学生活动: 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体验、所见所闻等,谈谈“孝”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如“最美孝心少年”的评比等。
(2)教师提出问题,引发探讨:
你如何评价“二十四孝”的传说故事?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辩证看待孝,认识真正意义上的孝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也 要辨别伪孝给社会带来的消极作用。
独生子女如何理解“悌”的含义?
3.小结教师补充资源: 讲故事、播放视频、文字材料等。
教师总结: 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已传承了几千年,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得到完善。失去孝道,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实现长幼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蕴藏在孝道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在历史的发展,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为维持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孝道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整个中华文化的首要精神,其影响既深且远。
三、思考践行
l.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些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能墨守成规。
2.谈一谈,你准备怎样做?
3.联系自身思考,你有无兄弟姊妹?你是如何践行“悌”的?
四、作业
写一篇以“孝”为话题的作文。文体不限,体裁不限,不少于600字。
【《入孝出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教学设计《倾听心灵》教学设计
2.精选《观潮》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3.《特产》教学设计
4.秋思教学设计
5.《秋天》教学设计
6.《海》教学设计
7.阳光教学设计
8.《长城》教学设计
9.《心声》教学设计
第三篇:优秀材料
优秀教育工作者典型材料
爱与教育同行
上龛中学
严兴荣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好似春雨,润物细无声;犹如春风,恬淡而惬意。然而,更多的情景下是“相关情无限”的诗意,是“沾襟比散丝”的柔情;是“无理而妙”的机智。
三十二年来,我把最美丽的最无私的爱倾注在每个学生身上,真心诚意地爱着他们。真正做到管如严父,爱如慈母,导如师长,交如朋友。在生活上对他们体贴入微,以良好的师德影响他们,以积极的情感感染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引导他们,使他们在我的爱中健康成长。三十二年来,在我的办公桌上一直摆放着自己的工作承诺:“向学生投去欣赏的目光,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 三十二年班主任工作的历练,让我形成了“以尊重为前提,以活动为载体,促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工作思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始终坚持知难而进、锐意进取,每走一步都扎实稳健。曾经以优异的成绩送走了一批批六年级的毕业生,看着那些从刚入学时的稚嫩走向成熟,由听之任之到有主见,有思想,充满朝气的学生,那是一种超乎想象的人生享受。学生的成长过程,同样也是我这个班主任的成长历程,其间,我为“学困生”焦虑、为工作中的失败哭泣、为学生的取得的优异成绩兴奋、为相处中的一个个故事感动,这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平等对话,心灵与心灵的睿智碰撞。近三年,我又从幼儿抓起,以幼儿为本,关心,关爱是最高级的教育策略。拥有真诚炽热的爱心,态度决定行为。儿童的观点意见也要得到尊重。
一、爱,要尊重孩子
有这样一句教育格言:“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人才,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人才。”热爱学生才会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良好成材环境。我认为,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蹲下来平视孩子的眼睛,用教师真诚的爱心与不泯的童心去与一颗颗稚嫩的童心对话,这份尊重如同一把金钥匙,可以破译任何心锁的密码,让孩子充分感受家庭以外的陌生世界的安全与友善,自然地表现真实的自我,快乐自由地成长。
1、尊重孩子的个体发展,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具有可比性,简单地整体划一是行不通的。教育者要从孩子的视角去发现他们的与众不同,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特质得到发展。我在与孩子们共同学习生活中,留心观察发现了每个孩子的“独有”。我让擅长绘画的孩子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学校,专门在班内举办画展,并让他们参加板报小组,发挥特长;让体育成绩突出的孩子成立体育小组,带动全班同学参与体育锻炼;让爱读书的孩子专门管理班里的图书角,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为每个孩子的需要搭设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显露身手,展示才华,增加自信。从中也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对他人服务的快乐。在班里还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叫李克森,天天有孩子跟我告状,说他不是说脏话骂人,就是欺负同学,要不就是值日生刚做好值日,他就乱扔废纸,甚至上课不听讲,也不交作业,总是打扰别人学习,很令我头疼。这孩子不仅学习跟不上,而且学习习惯极差,怎么会这样呢?我通过和家长的沟通才知道:因为父母离婚,他不仅是单亲,而且是留守儿童,这样才养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得知了这些情况,我制定了一个“缺啥给啥”的转变计划,并很快付诸实施。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找李克森聊天,谈他感兴趣的话题,上课时随时提醒他注意听课,每天放学前,总是把他单独叫到一旁耐心地辅导他把作业做完,并抓住他爱劳动的优点,在全班表扬。从这以后他渐渐有了改变,作业虽然不能全对,但能按时交了;下课他也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了,今年开学还被同学评选为班里的“卫生小能手”。他的转化,让我深刻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爱是多么重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表现力,这不是具有高智商和强技能的孩子的专利,所有的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思维、语言,素质教育的前提就是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然后做到面向每个学生。一个表扬,一个微笑,对成绩好的学生是锦上添花,对那些需要鼓励的学生则是雪中送炭。“锦上添花”轻松且美丽;“雪中送炭”辛苦但重要。我深深的体会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有平等的发言权,这才是教育。”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必须顺应学生内在的成长规律,才能取得育人的最佳效果,使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最大发展。
2、尊重独立意识,创设自我发展空间。学生需要教师的教诲、关心和爱护,同样需要教师对他们独立意识的尊重。因此,班主任要有意识地保护他们呢的独立意识,培养他们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全校的文艺汇演,由于准备的不充分,时间较短,准备只让几个孩子上演,我把这个意见告诉大家,班里的孩子们个个都很着急,“六一”儿童节是属于他们的节日,在自己的节日里和大家一起欢庆是他们盼望以久的事情,如今却要只让几个孩子参加。这时,几个班委主动说:“老师,我们会利用课余时间加紧排练节目,肯定会演的很好。”其他孩子也纷纷站出来说:“老师,您相信我们吧,请您多指导我们吧!”听了孩子们的话,我觉得很欣慰,我感到了自己的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和独立的意识。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星期后,学校庆祝六一的文艺汇演上,孩子们伴着优美的旋律跳起了“别忘了今天过六一”舞蹈,全班孩子一个也没落下,节目结束,他们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的掌声。通过这次活动,增强了孩子们的独立意识。此后,我在各种班级的重大问题,如:班级的班风、班训,班规的制定,班委的选举,主题班会的设计,各种体育或知识竞赛的举办等等都要广泛听取学生的建议,充分发扬民主,放开手脚,为学生创造一个个锻炼的机会,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步树立起来了,并发挥实效。从而使他们的独立意识也得到尊重。
二、爱,要理解孩子
“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和活动中,他们才能够放松身心,学到知识,懂得道理,得到锻炼。作为班主任,我深刻地理解孩子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抓住和创造各种教育机会,创设全新的教育活动,利用课文中的事例,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感情和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品质。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同学之间互相攀比,请客过生日、送礼物,花钱大手大脚的现象日益严重,同时又有部分学生家长也向老师反映这种情况,希望在全班进行教育。但我知道不管是单独谈话,还是全班教育,这样的纸上谈兵学生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有效果,但时间久了,这种现象依然会反复,甚至更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我做了一次家庭消费调查,让每个孩子回家记录自己家一个月的开销,并做好记录。通过整理数据,孩子们发现每月家里日常的消费不过千余元,还有相当一部分用在自己的学习和穿衣上,而家长花在自己身上的钱却少之又少。看着眼前自己调查的数据,我让孩子们谈谈看到这些数据后的感受,使孩子真正意识到了自己乱花钱的行为不对,应及时改正,合理地使用自己的零花钱,在吃穿上不攀比。随后,为巩固教育效果,又开展了勤俭节约的主题班队会活动,帮助他们学会节俭,懂得每一分钱都是劳动换来的,都应该珍惜,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正所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游戏活动中,孩子们有了切实的感受,由此产生的行为才是发自内心的。类似于这样的活动在我的班里还有很多,如:通过“整理书包”、“整理桌子”进行自理能力的训练;通过“每天做一件好事”活动,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精神;通过“手拉手”活动,进行互帮互助的教育;通过班会介绍祖国的名山大川,激发孩子的爱国情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通过观看安全自救的视频,懂得珍爱生命,学会自救能力;通过讲自己名字的由来,引导孩子理解父母,孝敬父母。活动中,他们的自理能力,学习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活动为学生搭设了成长的大舞台,为此,孩子也学会了理解。
三、爱,要平等待人
我们都知道,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天真可爱的孩子,这就要求老师有一颗平等、慈爱的心。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我就暗下决心,要当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把自己的爱均匀地洒向他们,使每个学生的心田都有教师爱的雨露、爱的阳光,不因个性、美丑、贫富、学习成绩的好坏、进步与落后而有所偏爱。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也是这么做的。能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不讽刺、不歧视学习纪律较差的学生。特别是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从不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而是本着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态度,做到人格平等、相互尊重,因为我深深知道只有人格平等才能换来信赖和友谊。以诚信对待他们,信任他们,不歧视他们,多同他们交心、谈心,努力成为他们的朋友。只要我们能迈出平稳的第一步,转化就有了基础。接下来再放下架子深入到他们中去,洞悉其内心世界,用真诚的关怀去换取他们的信赖。这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相信:花园里的花儿并不是天生就那么鲜艳,他们需要我们辛勤的修剪和浇灌!
这个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开学初,班里有个残疾儿童也是留守儿童叫陈涛,因为一只耳朵患有先天性耳道闭锁,导致听力不好。平时学习基础比较差,这个时候就感到非常吃力,对学习产生了厌烦的情绪,甚至有的时候上课不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看到这种情况,我主动找这个孩子谈心,并把他放在教室的前排,在课下经常注意这个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给他补课。在这个过程中,对他在学习生活中取得一点一滴的成绩,都及时给予鼓励。如果在一周内表现很好,无违纪行为,学习上有点进步,就在全班宣布,对其嘉奖、表扬,并及时打电话通知家长,让学生回家也能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他的快乐。这样做无疑会使家长、学生都非常高兴,因为他们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也领略到了初战告捷的喜悦。这种激励便成了他上进、转变我是残疾人的动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这个生理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当然,要培养一个人,仅靠学校和老师那是远远不够的,老师是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纽带,而家庭和社会才是真正影响人一生的大课堂。因此,转化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家访,家访是家庭和学校互通学生表现和学习情况的一种特殊形式,以达到共同教育学生之目的。使用得法,对于转变后进生也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常见的报喜、报忧是老师家访的主要内容,但目前报忧的居多,尤其是对后进生。因此我改变了家访的形式和内容。让家长、老师、学生,三方共聚一堂,开诚布公;老师对学生的优点及其爱好浓墨重彩,以此增添家长、学生的信心;提出重恳的希望,以利学生进步。这样一来,无论是多“坏”的学生都应该理解老师的这份苦心。因为我坚信一个道理——“孩子,是一株幼苗,不是一段朽木”,我们经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要塑造灵魂,仅用知识是不够的,它需要心灵与心灵的撞击,需要老师用全身心的爱去温润每一颗稚嫩的心。这就需要平等待人。
四、爱有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获
在三尺讲台前站了三十二年,当了三十二年的班主任,我深感责任的重大。但我坚信: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带出高素质的学生。无论是教育观念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方法的运用,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一名教师必须具备很高的业务水平,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我利用寒暑假培训,学完了十堰市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全部课程,已取得了专科学历。此外还学习了计算机,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计算机高级合格证书。还常常到省、市培训,在培训中刻苦学习,多次被评为优秀学员。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论文曾在湖北教育编辑部获得三等奖,在新课程学习学术编辑部获得一等奖,在市县教科研中多次被评为学科教学先进个人。努力将学到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一般原理、原则、方法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注意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注重了平时的训练,因此学生思维敏捷,口头表达能力强。我所教的班级在日常学习中学生们能够互相互助,团结合作,学习成绩优秀;连续几年,我们班都名列前茅。在师生不懈的努力下,我所担任的班级没有出现过一次安全事故,曾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也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认可,我不仅对本班的孩子严格要求,而且对全校的学生也严格要求。为此,曾被评为县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县优秀优秀教师,省幼儿骨干教师,省小学骨干教师。五.爱心、耐心缺一不可
三十二年的班主任工作有苦有甜,让我如此竭尽所能、无怨无悔地奋斗在这个平凡岗位上的动力,便是班主任工作的巨大魅力——辛苦付出后的精神享受。为此,我要继续在学习实践中提高自己,在工作中锻炼自己,在奋斗中充实自己。要像一滴晶莹的水珠汇入浩瀚的大海;像一株芳香的花朵簇拥在姹紫嫣红的花园;用无私的爱心和教育的艺术来诠释新世纪班主任的含义。用无私的师爱,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有位诗人曾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但是,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绿荫。”叶的事业也许永远不会惊天动地,但正是这渺小的,不起眼的叶,成就了花的绚丽,果的辉煌。教师,意味着无私奉献,人们都说班主任工作是辛苦的,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上下班无明显的界限;在空间上具有广泛性,无限定的工作时间;下班包里放的是作业本、备课本;回到家谈论的是学生;灯光下,批改的一本又一本的作业,准备的是明天所要讲的课;躺在床上,思考的是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班级问题,以及如何开展班级活动,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等等。记得初当班主任时,许多老教师对我说:“班主任工作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需要对学生要有极大的爱心、耐心呀。”担任班主任这几十年中,我体会到了育人的责任和辛劳、同时也感受到了更多的喜悦和幸福。逝去的岁月,曾付出过许多的心血,但我更多的感受是充实和快乐。.
第四篇:优秀文档
优秀文档
百度文库每天都会增加数十万的优秀文档,而这一切离不开您的努力,怎么样?上传一篇文档呗? 每日奖励
成功上传一篇文档
经验值+3 财富值+3
推荐您上传的文档换一批
每周奖励 安徽黟县南屏 2012年9.20爱牙日活动总结 餐厅经理年终总结
一周内累计上传四天
财富值+15
一周内累计上传七天
财富值+30
第五篇:优秀
濮阳市优秀护士申报表没有惊心动魄的豪言壮语,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她犹如田野平凡的一株小草,大海一滴不起眼的浪花。
马小民,女,1983年9月出生,2005年参加工作,是濮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一名普通的护士,妇产科是她上班工作的第一个岗位。这是一个圣洁而又不易被人了解的“禁地”。面对那些身肩两条生命的孕产妇,以及女性特有的疾病,她的心灵深处始终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压力:产妇的紧张、焦虑需要安慰和解释,胎心的变化需要随时监测、及时处理,更可怕的是:大出血、子痫的病人,随时都有夺去孕产妇生命的危险,必须时刻警惕危险信号的征象。为了做好这份工作,她虚心请教,坚持多看多做多练,把别人闲扯的功夫用在钻研业务上面,只要有空就留在科室观摩,只要有机会就动手实践。勤补拙,熟生巧。很快进入角色,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经常得到老同志和病友的表扬。有一次,来了一位重度妊高症的患者,病人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她马上将开口器放入病人口中,为病人测血压,同时为病人建立静脉通路,并立即通知大夫,做好镇静、降压以及剖宫产术前准备工作。此时患者的爱人慌成一团,不知所措,她把家属叫到一边,告诉他:“我们都在全力抢救,病人需要安静,你这么紧张会影响病人情绪,请相信我们,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家属听后镇定了许多,配合医师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并将患者护送入手术室,术后因患者病情不太稳定,她又主动承担了病人的特护工作,直至患者病情好转。马小民,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护理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患者和同事看在眼里,组织也没有忘记。她多次被医院表彰为“优秀护士,2011年获得濮阳市卫生系统急救技术比赛一等奖,河南省急救技术比赛三等奖,2012年濮阳市妇幼系统操作比赛二等奖。这,就是马小民。一个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护理人生之路的普通护士。她的敬业,她的无私,她的奉献精神正是南丁格尔精神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