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上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沸水、东村、横塘村等3个典型案例材料9.19

时间:2019-05-13 02:57: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排上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沸水、东村、横塘村等3个典型案例材料9.19》,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排上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沸水、东村、横塘村等3个典型案例材料9.19》。

第一篇:【排上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沸水、东村、横塘村等3个典型案例材料9.19

目录

1、特色产业带动

排上镇沸水村…………………………………1

2、盘活资产分利

排上镇东村村…………………………………6

3、合作开发增收

排上镇横塘村…………………………………11

特色产业强村 全民创业致富

——排上镇沸水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特色产业带动】

一、基本情况

沸水村位于排上镇西南部,素称七十二冲,全村14个自然村,有常住人口1798人,445户,总面积6.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3300多亩,耕地1100多亩,旱地85亩。有党员53人,其中女性8人,老者90岁,年轻者也近30岁,大多数是70岁上下的社教党员。受历史和客观条件的制约,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村级集体经济停滞不前,贫穷落后,无厂矿企业,累计负债达55万余元。其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破旧,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交通十分不便。

近年来,沸水村紧紧围绕上级要求,紧扣发展这个主题,充分发挥村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调整产业机构,针对村况实情,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制种、养殖业为龙头,培植合作经济联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打造牲猪,育种、油茶特色块状经济发展新格局,201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预计到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将超过1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

二、2012-2014发展思路和目标

利用山区山岭资源发展壮大养殖业,利用天涯种业,养殖业着力发展成产业化经营,利用江西一统公司,走农科技园之路,打造品牌。使其生态升级,千方百计去谋求发展所需资金。

要通过三年群策群力,基本改变“小而散、小而全”的旧生产经营格局,重点培育“牲猪、育种、油茶”三大特色 板块经济发展新格局,使农民人均收入逐年稳定增长,达到1万元以上,拓展增收渠道,提高土地利用率,将丰产组近50亩土地肥沃,阳光充足,水源保证,排灌方便的良田打造成大棚蔬菜基地,壮大其村集体经济提高其“造血”功能,使村集体年总收入达到15万元左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鸡生蛋”,集合资金,流转剩余荒山秃岭,让有经济势力的企业,老板来村发展种养业,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紧密支持,配合江西一统林农科技公司在我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依托当地天涯种业,牲猪养殖业着力打造品牌,使农民增产增收致富,盘活其家庭收入,三年的分段目标:首先将村办公楼建好作为重中之重,健全村级管理制度,实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因以前一片混乱,至今老班子仍未交帐)充分发挥支部“保垒”作用和党员“旗臶”作用,发展新党员,提高其素质,充实其队伍,使党员在村级管理和劳动致富中起到模范作用。充分利用山区山岭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鼓励,强壮劳力外出务工。其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到组组通水泥路,将全村38眼山塘有分别有重点加固维修好三分之一。美化、绿化为作为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点的村办公楼四周安装路灯,提升形象。建设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转移老年人爱好、兴趣,使之远离赌博,加入到锻炼身体和休闲养身中去。建设一个村级医疗所,让村民小病

不出村,偿还20%的债务。

三、具体措施

通过积极发挥致富能人的资金支持和产业带动作用,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村级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全村再次呈现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1、强化领导班子,既紧密配合,又各司其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加强培养一些懂专业技术的新型农村之才,着重培养种养业技术人才。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鸡生蛋”,集合资金,推动村经济发展后劲力量。

4、争取政策扶持力度,争项目,揽资金,争取各项优惠政策(如一事一议新农村建设点)帮扶。

5、恳求友善帮扶单位想“金点子”,出资金来帮助我村完善部分基础设施,解决部分困难资金,逐渐脱贫。花三年时间,摆脱贫困,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成果成效

经过村“两委”的努力和上级示范帮扶指导工作组及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和协调,沸水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举措已经初显成效。

1、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是按照税收返还政策有关规定,从2012年开始,将境内企业所产生的乡镇可用财力在2011年基础上新增加部分的20%返还。二是建立农贸市场。目前,农贸市场已选址并立项,已经完成征地6亩,各项前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

进行,项目建成后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村级集体经济创收5万元,并逐年递增。三是通过加强村级闲臵资产向外招租、招商引资、争取项目和资金等工作,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1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5万元,预计2012年村级集体收入可达到8万元,比2011年增加3万元。

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村实现组组通水泥路,村组公路已硬化了13公里,修建水渠3200米,打造新农村点3个。投资56万元,新建了功能设臵齐全、基本设施设备完善,集村级办公议事中心、党组织活动中心、党员群众教育培训中心、为民便民服务中心和村民文化娱乐中心于一体的村级活动场所。通过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级组织号召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3、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通过扶持壮大村内企业和招商引资,不但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也扩大了全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岗位对接的空间,村民就业越来越方便,村民的收入也稳步增加,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五、经验启示

村级集体经济是整个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坚强后盾。近年来,沸水村积极探索新模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同时也总结了几点体会和启示。

一是要有一个战斗力和凝聚力强的村级班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主体在村,关键在人。近几年,沸水村发展迅速,关键在于选出了一个好的班子。因此,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必须着力抓好村级班子建设,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使村“两委”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坚

强堡垒。村“两委”换届后,沸水村有80%的“两委”成员是致富能手。打造一支富有朝气、奋发有为、廉洁自律和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村干部队伍,才能把握市场、选准项目、科学管理、增加效益,推动集体经济发展。

二是要有一套好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沸水村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建立健全了一套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凡涉及村级重大事项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研究决定,先经过村“两委”分别商议,再召开村两委联席会讨论,最后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后,方可组织实施,从制度上保证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沸水村探索建立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保证了决策讲程序、干事按规矩、处事讲和谐,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机制保障。

三是要有一个好的发展思路。发展集体经济,关键要找准本村发展优势,选准发展思路。沸水村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从本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山岭、土地的优势,探索确立了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总体思路。实践证明,沸水村的发展思路既符合村情、民情,又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为集体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这就需要通过认真扎实的群众工作来凝聚人心,整合力量。沸水村在建设特色农业过程中,通过村干部、党员挨家挨户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村民立足全村经济发展大局,为当地经济发展营造优良环境。

深挖工业项目潜力 促进农村经济崛起

——排上镇东村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盘活资产分利】

一、基本情况

东村位于排上镇东部,距区中心城区15公里,距镇政府4公里;东与腊市、东桥、五峰相边,樟大公路穿行而过。区域总面积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82.4亩,人均0.44亩;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一个农民街,共计384户,总人口为1872人,村党支部1个,中共党员47名。过去,东村是排上镇比较落后的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村级经济仅靠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无其他收入来源,村级累计债务107万元,其中农村公路修建债务78万元,老村干部工资9万元,村小学校建设工程资金2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村民收入主要来源种植、外出劳务,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有25户基本无收入来源(残疾家庭)。

近年来,东村村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党支部核心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紧紧围绕“边贸活市、庭院致富、文明强质、文化活村”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大胆调整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强村、全民创业致富”的新路子,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蓬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呈现班子稳、人心齐、村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发展势头,201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村民年均收入5700元。

二、发展阶段及发展思路

东村交通便利,樟大公路穿村而过,各村民组之间交通四

通八达;生态环境良好,林地面积4.8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生态资源丰实;东村土地主要红壤土为主,土地肥沃,土地价格优惠;劳动力富余,民情民风良好,“亲商、安商、富商”投资环境优良。但由于各种原因,东村的优势没有得到发挥,目前种植、养殖基本上供村民自用,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凸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乏力,村无产业,无企业落户;村民科学文化水平不高,科技意识、发展意识不强等严重制约了东村的发展。

面对东村的实际状况,东村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实现村民增收,只有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发展产业经济,实现产业富村;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力度,千方百计招商企业落户,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进一步提高村民种植、养殖聚约化、扩大种、养规模,开辟特色农业产业,促进东村全方位发展。

经过三年的努力,实现东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力争东村集体经济年收入(除上级转移支付资金)20万元以上,收入来源主要是招商企业税费分成年17万元,农贸市场租赁费2.5万元,土地入股合作企业分成年收入1万元,其中:2012年达10万元,2013年达15万元,2014年达20万元以上;实现村民人均纯收入较大增长,村民人均收入年达6000元以上,收入来源主要是招商企业安排劳动力就业增加收入5000元,种植、养殖合作化增加收入1000元,其中:2012年达4000元,2013年达5000元,2014年达6000元以上。实现东村村级党组织达到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目标。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村党组织积极实施“三培两带两服务”工程,注重将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将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在换届选举时,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将思想素质好、有经济头脑、懂技术、善经营能人选进村“两委”班子,提高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同时注重党员的发展工作,重点从企业主、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培养打造一支致富能力强的党员队伍,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力支撑。

2、发挥资源优势,盘活闲置土地。

利用北大峰和龙背山及山坡里等317亩荒地,综合平整与星海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入股,建成万吨生物燃料生产基地,打破东村历年来无企业落户的现状,为村民提供更大的就业市场。

3、充分利用农村信用社有关扶持政策。

将东村村民分散养殖、种殖实行合作化、聚约化,加大服务引导,充分利用农村信用社有关扶持政策,对合作化、聚约化村民农村信用社给予低息融资,不断提高村养殖、种殖规模化、效益化,形成东村特色农业产业。

4、完善村水利设施建设。力争中央及省财政补助资金,完成芦茅荡水库的除险加固,修复13座大型小坝和15口山塘,增强农田灌溉及排涝防洪能力。

5、加大村环境治理,建立新型的村容村貌。力争将村环境治理纳入中央财政治理补助范围,对村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

理,新建垃圾池6个,设立垃圾桶100个,购臵垃圾运输车1辆,彻底解决全村无固定的垃圾分类存放场地,改变村脏、乱、差现象。

6、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定的资金新建村部综合大楼,聚办公、村民学习、娱乐等一体;并完善农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为村民农产品交流提供良好场所。

四、成果成效

一是发展思路进一步清晰。东村村按照发展规划,高位推进集体经济的发展。一是对村属集体企业进行了责任承包,充分调动了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积极性,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二是加强与境内企业的沟通,及时解决减少了厂乡矛盾,企业发展环境逐步好转。三是加强与村内周边企业的业务往来,带动全村400多人实现就业,有效的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难题,实现了集体经济增收和村民就业的“双赢”。

二是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充分利用区委、区政府招商有关优惠政策,拓展招商引资力度,将深圳大为能源有限公司落户湘东工业园,村与区政府、镇分成有关税费,为村级集体经济提供稳定收入来源。201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预计两年后,村级集体经济可以突破10万元大关。

三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在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村两委班子每年都会从集体经济收入中提取30%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用来完善阳干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已全部完成了5条村组道路的水泥硬化,对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进行了“七改三普及”,普及率达98%,修建了2个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是民生工程进一步推进。村两委按照“发展依靠村民、发展为了村民、发展成果由村民共享”的理念。每年从集体经济收入的总额中拿出30%的资金,来改善民生,取得明显效果。

五、经验启示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村民增收致富的坚强保障。由于本村发展集体经济环境良好、措施得当、收效显著。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得出有如下几点经验启示:

(一)解放思想是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针对部分村组干部和党员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仍存在错误认识,东村村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的方式,组织村干部、党员外出参观学习、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开阔眼界,解放思想,形成抓好村级集体经济的共识。

(二)选好班子是保证。发展好不好关键在领导。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有一个好的两委班子,这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基本保证。东村村自换届后,班子呈现年轻化、知识化态势,两委班子成员廉洁务实,精诚团结,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了坚强的人力保证。

(三)找准路子是关键。道路是成功的方向标。东村村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发展产业经济,实现产业富村;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力度,千方百计招商企业落户,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进一步提高村民种植、养殖聚约化、扩大种、养规模,开辟特色农业产业,促进东村全方位发展。

提高党组织服务能力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排上镇横塘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合作开发增收】

一、基本情况

横塘村位于排上镇的东北部,紧与下埠镇潘塘村相接,村内总面积约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0亩,林地面积1860亩,全村版图呈长方形,有17个村民小组,524户农户,总人口2458人(其中党员84人),境内有一条横美公路贯穿全村,村内没有矿产资源和企业,自然条件较差,村民基本分布在公路两边的山脚下散居,全村农业产业规模小,没有形成主导产业农民主要收入是以制种及劳务输出为主农民增收困难大,是一个经济落后的贫困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1、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低。由于人口大量外流,在家的人数很少,青壮年劳力长期在外,在家常住的人口很少,还都是些老弱病残。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找到一个好的发展项目,也有一个比较适合自身发展的好产业,但因为村集体经济薄弱以及种种原因,根本谈不上扶持产业的发展及如何在产业的升级上做好文章。

2、支部战斗力不强。村里老龄党员占多半,而青年党员又经常性外出务工,大多数时间工作生活都没有在村里面,与党组织的联系不多,对支部的依靠弱化,极少参加支部会议和活动,支部的凝聚力不强。在此情况下,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不充分,向心力就弱,引领作用不明显。

3、党员素质不高。多数党员没有致富本领,缺乏一技之长,自己都难以走出贫困的境地,更谈不上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有的因年龄和知识老化,虽然也曾为党和人民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但面对新情况,思想转不过弯,仍然用老眼光看待问题,认识保

守,思想老化,程度不同地产生了不适应感。在对待村里的一些大事上,不能从大局出发,对暂时的困难和问题不体谅、不理解,甚至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党员的先进性难以体现。

三、发展目标

今年村里迎来了一件政治大喜事,在这万木葱笼,生机勃勃的阳春三月,以刘和平书记为首的“三抓三促强基础、服务转型当先锋”工作组挂点横塘村扶贫指导,村集体根据村实际,按照按照“在山岭上要有效益、在水田中出成果、在土地上做文章、在环境上更秀美、在民生上办实事”的工作思路,以换届新的班子为新的起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集体收益和农民收入的同步提升,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确保农村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1、建强班子,夯实经济发展基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班子是根本,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是关键。结合横塘的基本情况和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选好配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积极推行村党组织选举“两推一选一公示”和村委会差额直选制度,把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群众拥护的同志选进村“两委”班子,初步形成以50岁左右为主体,优势互补、梯次明显的村“两委”班子结构。建立村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对村干部的岗位目标考核,坚持绩酬挂钩原则,把工资分为基础工资、考核工资、效益工资进行考核,合理确定村干部报酬标准,按照“提高基层干部统筹发展能力、依法办事能力、服务群众能力、化解矛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认真做好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实施“三述三评”发展党员新机制,实行党员“百分制”考核制度,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能力素质。

2、培育特色,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为了给更多的群众提供一个增收致富的平台,村“两委”班子提出“以发展养殖业带动农民致富和村集体增收”的新路子。村两委班子积极鼓励和支持村民发展养殖业和特色养殖业,充分利用山区的优势,通过招商

引资渠道,引进一统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和诚信制种专业合作社,着力培育以制种、高产油茶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种植业,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实行土地流转,利用闲臵土地和旧厂房,引进1-2家企业,着力扶持一批种养专业户,如养猪专业户王和萍、养鱼专业户胡勇,种植瓜果蔬菜专业户胡自然,制种专业户胡步东等。努力做好剩余劳动力输出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农民劳务输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继续做好村组公路硬化工作,重点做好横美公里横塘段拓宽工作。着力做好水库和水塘的维护工作,确保农田水利灌溉。推进全村电网改造工程。做好“千吨万人”饮水工作扫尾工作,实现全村家家户户喝上安全饮用水。启动村小改造工程,建好学习食堂和厕所,提高学校后勤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学生创造一个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着力 “新园社区”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党员群众义务投工投劳达100天以上,截止目前健身活动场所已标准硬化,路灯已安装好,改水、改厕、改房、改路、改环境已完成80%以上。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宣传,努力形成和谐的农村环境,良好的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尚。

4、加强组织建设,推进民主自治。今年是基层组织建设年,支部将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优化党员队伍,加强对村委会等其他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小组作用,严格按照乡党委、政府的有关规定、制度,对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部公开上墙,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各种制度,健全监督机制,既防止过度民主,议而不决,又防止家长式领导,独断专行。进一步完善村务、政务公开,规范村民议事管理机制,加强村级财务的管理,完善村规民约,增强村民依法自治与自我管理的能力。

第二篇:上街基镇德安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1

上街基镇德安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典型案例

一、德安村基本情况

德安村位于上街基镇西南6公里处,共有农户288户,人口1023人,耕地面积10658亩,共有党员18名,积极分子2名。2010年被富锦市委授予“五个好”村党支部荣誉称号。2010年末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0300元。

二、德安村发展历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关键是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强村”这个目标。而要实现“经济强村”,就必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好农民增收致富的问题。近年来,德安村在富锦市委、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分析自身优势,因地制宜,明确提出以“经济强村”为突破口,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努力实现了富民强村。

(一)、选好班长,配强队伍,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富民强村提供人才保证。“农村要致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而选好这个支部的“班长”又是关键的关键。镇党委在选拔农村基层干部时,坚持“靠得住、有本事、群众公认”的原则,把政治坚定,思维活跃,能带领群众致富的经济能人选拔到村级基层组织中来,着力打造一个“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村集体领导班子。德安村的支部书记郭志勇,参军退伍后,自学了中专课程,1995年被推选为德安村村主任,2002年被推选为支部书记。近年来,他不但自己搞立体种养年收入有18万元以上,他和村两委班子一班人达成共识,村集体投入100万元建成农机合作社,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白面加工厂、挂面加工厂、大米加工厂等企业,安臵剩余劳动力100余人,使集体经

济纯收入从每年的2万元猛增到7万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迅速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班子干部的市场意识和经济洞察力至关重要。镇党委一是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他们的经济管理水平和专业知识能力;二是多次组织村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搞得较好的兄弟乡镇参观考察,促进他们拓宽视野,更新观念,把好的经验、好的发展路子带回来。德安村郭志勇和村民代表在参观学习了白瓜种植技术后,回来广泛发动村民扩大白瓜种植面积。2011年该村白瓜种植面积达到了1500多亩,人均多增收100多元。

(二)、理清思路,创新发展模式,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富民强村指明方向。思路决定出路。加快经济强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关键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自身优势,把资源优势或地缘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德安村“两委”班子通过调查研究,决定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写好三篇文章:一是写好“瓜类”的文章,抓好3000亩瓜果园区建设。通过技术改造,2010年全村瓜果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人均收入达2万多元。二是写好“水田”的文章,发展5000亩水稻种植基地。2011年该村水稻基地已初具规模。目前,该村已产出水稻4500多吨,实现产值1350多万元。三是写好“玉米”的文章,在不适合瓜类和水稻种植的地块,发展3000亩玉米作物。

(三)、加强管理,盘活资产,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大的效益。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是基础,经营管理是关键。每个村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经营项目,如果管理不善,就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为此德安村着重抓了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市场化管理,多管齐下,提高经营效益。采取租赁经营的方式将那些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一直处于闲臵状态,没有经济收益的林地、村北山坡这部分资源,租赁给有实力的老板进行连片开发,提高土地经营效益,村集体获得

租金收入。采取集体和个人入股,收益按股份分红的模式,经营德安村农机合作社,以增加集体收入。二是民主理财,村务公开,管好集体资产。德安村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民主理财和财务开支审批制度,200元以上开支必须经村两委班子集体讨论决定。每季度把村财务公开一次,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成立有村财务监督小组,每年由监督小组对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和开支情况进行审核、监督,并将结果张榜公布,加强对村财务的监督,纠正账目不清等不良行为,防止贪污挪用、滥支乱花、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现象发生,给群众一个明白。

三、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几点建议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当前,一些村由于集体经济薄弱,债务沉重,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结合德安村发展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关键在领导班子,尤其需要一个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村党支部书记。实践证明,凡是那些集体经济发展快,集体资产管理好的村,都有一个坚强的村级领导班子作保证。

(二)依法经营土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土地是村级集体资产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保障。要全面开展村级土地、房屋资产的清查,积极开展宅基地、农用地整理,增加有效用地面积,最大限度地拓展集体资源运作空间。依法经营土地资产,在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股份合作、专业承包、招标经营等形式,搞活集体土地经营。

(三)强化制度监督,确保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建立健全村

级财务预决算、现金管理、开支审批、经济合同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专项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等制度,把村级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确保支出科学、合理。强化村级财务民主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村两委”会议制度、党员会议制度、村民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明确议事范围,规范议事程序,实行集体决策、民主决策。

(四)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鼓励农村党支部、村委会发挥其组织优势和地域优势,团结带领农民群众,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富民为目的,大力发展专业经济合作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整合土地、技术、资金等各种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第三篇:陡箐乡茨冲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陡箐乡茨冲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典型案例

一、基本概况

茨冲村辖19组,1106户,4338人,少数民族人口914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1.1%,劳动力2531人,村总面积约27.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34.75亩。共有党员69名,2015年拟发展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10名。平均海拔高度约1680米,村内交通十分便利,大烟公路、贵昆铁路、株六复线、“六六高速”(前炉组建有匝道口)等从村境内通过,村境内有3个铅锌冶炼企业,2个铅锌洗选厂,1个矿泉水厂。根据所处地形及气温条件,茨冲村适合种植大棚蔬菜、玉米、马铃薯等;养殖业主要以养猪、养牛为主,现正在实施退耕还林项目300亩。

二、主要做法

(一)厘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思路决定出路,加快经济强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关键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自身优势,把资源优势或地缘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茨冲村利用大项目征地的村提留资金进行周转创收村级积累资金,利用项目征地可以多征部分土地作为村集体预留地的优惠政策(最多不能超过10亩),利用村集体土地发展项目为村集体创收资金;按照“三变”(产权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和村民变股民)的要求,积极用村提留资金创办村集体公司(水城县垚鑫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承接全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房屋亮化工程约51万元,猴儿关公路两旁护栏约8万元,全村境内“六六高速”公路沿线精品水果种植约10万元,带动约50人就业,约120人群众参与发展,让全村村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发展集体经济工作进一步取得实质性进展,预计今年年底集体经济收入约5万元,2016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约9万元,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约20万元。

(二)盘活资源优势,创新工作载体。建立以“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长效工作机制。围绕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设臵形式,探索实行村企联建、企企联建等党组织设臵形式,进一步激发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成立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采取“党组织+公司+农户”、“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等形式做好土地流转工作。

一是盘活土地资源优势。通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给村民承包地确定“身份证”,村民就可以把自己的土地资源流转,可利用自己的土地入股村集体创办的企业或者合作社,或者通过出租、转让给承包商获得收益,真正使“村民变股民”,能解决约60人的就业问题,带动约150人群众参与发展,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 元。

二是盘活水资源优势。茨冲村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利用原有水厂得天独厚的优势,扩建水厂的二期工程,通过村级集体公司(水城县垚鑫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或招商引资的方式单建或联建组织创建村级经济实体公司,打造好一至二个在周边有一定知名度和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实体。力争在2015年底实现村级积累达到2万元以上,2016年底达到10万元以上,2019年底达到50万元以上,进入全县“经济强村”之一。

三是变“垃圾”为“财富”。按照“产权变股权”的发展思路,茨冲村将村境内大项目留下的弃渣弃土再次利用深加工作为建筑材料,利用原有工厂的产房经过改造后作为村合作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村合作社等以村集体经济控股的公司或合作社的固有资产,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把原有的“垃圾”变为村民的“财富”,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可以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创收约2万元收入,带动约5名农村带头致富人致富,可以解决约20人的就业问题,带动约50人群中参与发展。

(三)优化服务环境,创新服务方式。

积极利用茨冲村猴儿关农民画、特色鸡火锅和邻近陡箐村坪箐组的自然风景,优化服务环境,创新服务方式,打造茨冲村度假休闲旅游一体化服务。通过创新服务方式,积极 利用现在网络、媒体和报刊等方式做好度假休闲旅游一体化服务。更加积极主动将“茨冲鸡火锅”、“茨冲豆腐”向外界推广,形成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服务业;充分挖掘猴儿关苗族特色农民画产业,做大做强,形成茨冲村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度假休闲旅游一体化服务打造完成后,能带动全村约6名致富带头人,可解决约18人的就业问题,加村级集体经济约1万元。

预计年底可增

第四篇:卧牛河乡新发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本站推荐)

卧牛河乡新发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一、基本情况

新发满族村位于卧牛河乡政府南部距乡政府19华里,南与西兴乡为邻,区划面积12.78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农户93户,人口271人,青壮年劳动力145人,年经济总收入2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45元。集体耕地面积9555亩,草原面积5789.25亩,森林覆盖面8.44公顷。现有少数民族人口28户83人。其中:满族15户43人,朝鲜族5户16人,蒙古族8户24人。

二、新发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做法及经验

(一)加强组织建设,为发展集体经济提供重要保证 2008年以前新发村连续四年遭受自然灾害,使村集体经济蒙受了损失,新发村在实践中得出,要上下齐心,力往一处使才能干成事。村两委班子在紧紧扭住经济工作这个中心不放手的同时,一手着力抓组织建设,把加强党组织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树立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思想,带动全村干部思想转变,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手抓民主管理,完善财务制度,村规民约,增强了村民当家作主的主 人翁意识,增强了村民依靠村集体经济致富发家意识,团结了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行村帐乡管、村委会、村民理财小组分别成立民主理财小组,村务、财务公开给村民一个明白。通过两手抓使新发村有了能团结办事,群众信任的两委班子,形成了有人管事,有人办事,干群同心干事业的好局面。

(二)理清思路,谋划发展村集体经济新途径 新发村紧紧发挥支部、党员的核心力量,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途径,围绕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少数民族村等扶持政策,新发村在积极争取上级各部门项目资金的同时将农业产业化、合作化做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新的突破口,将机动地的开发和畜牧养殖作为增加村集体收入的途径,具体做法是与县的龙华种子经销公司合作将村的500亩机动地作为高油大豆种子繁育基地,年产种子100吨,年产值40万元。依靠地缘优势以村集体加农户入股合作模式建立畜牧养殖小区,组建了“牧歌”规模化养羊育肥基地,规模1000只。这些做法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注入了新的活动,为新发村“第二次创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坚持自力更生;顺应市场发展趋势;依靠政策扶持;村集体产业组织化、合作化等在发展中得到的经验也成为了新发村集体经济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2004年争取资金6万元,自筹2 万元。修建88平方米“六位一体”村级活动场所,2007年争取资金16万元,自筹16万元,修建村道8000 延长米。2009年争取资金12万元修建400平方米农用车车库。2003、2010年分别争取资金共22万元,自筹13万元,新建水井、管线入户、自来水井房,使全村吃上了自来水。

三、新发村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考

一是对村集体经济的地位认识不够。对村级集体经济还要不要、还有没有用缺乏明确认识,有的片面认为发展家庭经营是重点,农民富就行,集体富与农民富没多大关系。新发村的发展模式是借助集体经济的资源为农民增收,并不是用集体经济来带动,集体是辅,村民个体是主。二是发展村集体经济途径少、办法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目前没有成熟的想法、成型的路子,认识模糊,思路错位,办法不多。新发村集体收入主要来自上面的转移支付,在产业发展方面又不敢让集体经济介入太多,有怕抢了自己“饭碗”的担忧情绪,对于集体加农户这种发展模式在新发村还属于新鲜事物,村民们还缺少了解,缺乏信任,集体、农户两者的怎么样结合、如何结合、怎样结合的更好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策

一是推进村级集体组织创新。以推进土地流转、土地股份制合作、农民专业合作为重点,创新集体经济组织,把发 展农村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结合起来,实现集体收益。特别是新发村刚刚发展起来的集体产业,要完善体制、制度,即要保证农民增收、又要促进村集体经济利益,要努力做到双赢。二是加强两委班子能力建设,提高两委班子的带头致富能力、产业经营能力、创新机制能力,努力学习各种先进的产业运作模式把村集体经济向规模化、长期化、制度化、市场化方向发展。三是推进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对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的清理、登记和管理,依托乡“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健全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加强对集体“三资”服务和动态监管。

下载【排上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沸水、东村、横塘村等3个典型案例材料9.19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排上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沸水、东村、横塘村等3个典型案例材料9.19.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