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火烧云》教学设计(精读课文)
《火烧云》教学设计(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火烧云的图片。学生:留意观察晚霞。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大自然是美丽而神奇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美丽的自然现象呢?
2、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欣赏美丽神奇的火烧云。(出示火烧云图片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2、检查反馈自学情况。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火烧云的?(上来——变化——下去)
4、你对火烧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找出课文中相应的段落。
三、精读课文,感受美景。
(一)学习第1段
1、自由读第1段,霞光照在大地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 4
2、你还能想象出哪些变化?
3、霞光照映的地面景色是那么的美,如果你也被这一片霞光所包围着,你的心情会怎样呢?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第1段。
4、思考: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火烧云,而是写了霞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从侧面为火烧云的露面作铺垫。)
(二)学习第2、3段
1、火烧云上来了,霞光使大地的一切颜色都变了,这耀眼的霞光,不仅使地面镀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连天上的云也变得更迷人了。齐读第2段。
2、这句话中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烧”字用得好。写出了火烧云的范围之大,气势之宏,色彩之艳。)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把这些云叫做火烧云。
3、自由读第3段。勾画出写天空颜色的词语。
4、天空中是不是只有这些颜色?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来?试着用“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种带比喻的形式来说说还可能有哪些颜色。(苹果绿、橘子红……)
5、天空中那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能否用恰当的词语来概括出火烧云颜色的变幻呢?(五颜六色、色彩斑斓……)
6、有感情地朗读第3段,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
(三)学习第4、5、6段
1、火烧云色彩如此缤纷,那它的形状变化又怎样呢?默读描写形状变化的部分,思考: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又有什么特点?(多:马、大狗、大狮子;快:一会儿、忽然、接着)
2、“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这马的样子是怎样的?它是怎样变化的?它又是怎样消失的?教师引读。
/ 4
3、你觉得这里什么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想象,表达的形象,情景的有趣。如:火烧云出现时“马头向南,马尾向西,跪着”的静态美;“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的动态美等。)
4、指导朗读:谁能把这种有趣的情景用朗读表达出来?
5、自由读读“大狗”、“大狮子”的部分,你觉得哪里描写得最有趣?
6、把自己觉得最有趣的情景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听。
7、你觉得天空中还会出现怎样的情景?请你学着作者的写法,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消失”的顺序说一说。
8、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是这样多,这样快,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形态万千……)
9、火烧云的形状如此有趣,谁想用朗读带着同学们再去享受享受?指名读。
(四)学习第7段
1、自由朗读第7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反馈。
①“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你是怎样理解“恍恍惚惚”的?(指看不真切。)这说明什么?(火烧云瞬息万变。)
②“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孩子们看累了,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想沉静一会儿再看,火烧云却下去了,这时他们的心情怎样?(留恋、惋惜)谁能把孩子们那种留恋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
四、朗读全文,练习背诵。
/ 4
1、这么美的景象,一转眼就消失了,怎能不使人留恋呢?不过,细心的作者已经用优美的语言把火烧云最为绚丽的一刻摄录了下来。让我们再一次用心去领略火烧云的美吧。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用喜欢的方法背诵课文。
五、谈话结束。
1、学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上的收获。)
2、火烧云那美丽的景色,作者那优美的文字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要你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更多的大自然的奇丽景象。愿你们用明亮的眼睛、美好的心灵不断地去发现美、享受美、创造美。
/ 4
第二篇:小学课文《火烧云》的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日出或日落时;天空经常出现绚烂多彩的云霞,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板书课题)
二、出示自学提纲,交待学习任务
1.出示自学提纲。
(l)默读课文,勾划字词,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火烧云的?概括每一部分内容的意思。
2.这节课,我们采用自学的方法,按自学提纲的要求,学习课文。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听配乐朗读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自读课文,按自学提纲自学课文。
四、检查自学情况(反馈)
1.指读课文。(正音)
2.按提纲交流:
①什么是火烧云?
②课文从哪几方面写火烧云的?(板书:霞光、颜色、形状)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霞光?与火烧云有什么关系?
(霞光是火烧云的一个方面)
每一部分段意:(l段)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2-3段)讲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4-7段)讲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五、小结
课文具体描绘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读了课文,谈谈你对课文的总体印象。(可随意谈,如条理、写法等等)
火烧云的变化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下节课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交待学习方法任务
上节课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采用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的形式继续深入理解课文。
出示自学提纲
1.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方面?
2.逐段阅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写了霞光、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
二、指名读全文,回忆课文内容
1.指名读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
2.课文写了火烧云哪几方面的内容?
(板书:霞光、颜色、形状)
三、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个方面?
(明确: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板书:变化多、变化快)
2.指导阅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提问:
(l)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只回答出傍晚时的火烧云不确切,应根据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回答出夏天傍晚时的火烧云。
(2)课文哪里写了火烧云的变化多、变化快?是怎样写的?
读出颜色变化多、变化快的词语,知道是通过傍晚阳光透过云层照到人或动物身上呈现出色彩来写的。
(3)用一个词语概括火烧云霞光的变化多、变化快。
不强求一致,符合要求即可。板书:五光十色变化异常
(4)感情指导朗读,语气要轻快活泼。
3.总结学习方法,指导自学交流第二段课文
提问:我们是怎样学习霞光一段的?
先读文,再勾划重点词句,用一个词概括,最后朗读,进一步体会。
运用学习第一段课文的方法,学习写颜色变化部分内容。学习时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解决重点、难点。
课文哪些地方写了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是怎样写的?
讨论后全班汇报交流:
先讲了什么?(先讲火烧云从西烧到东,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强调了天空一片红艳。)
出示句子、推敲词语: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里的烧可以换成什么字?比较一下为什么在这里用烧
第三篇:语文课文《火烧云》的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2.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教学准备]
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谈话激情:
现在,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微机出示自信 课前谈话是走向成功的桥梁),同学们一起来读。的目的是对,只要相信自己,课上敢于思考,积极发表 激发学生的自己的见解,就一定会有收获。好,上课。课上参与
一、导入新课 热情。
同学们,你们欣赏过早晨或傍晚的云霞吗?这美丽的云霞就是火烧云[板书:火烧云]。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美丽景色吧!(出课件)
二、检查朗读 通过检查
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读让学生听他有没有读错的地方。)整体感知
三、自主学习课文。
A.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认真地读一遍,看看你 通过学生自会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读)学探究理解课
B.同学们都读得那么认真,下面请你们前后 文内容培养四人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收获多。(学 自主学习的生交流,师巡视。)习惯。
C.谁能把自己的收获说给大家听?
(1)知道了霞光照在地上是什么样的? 让学生谈自小结:火烧云上来时地面上发生了这么多让 己的收获。人惊喜的变化,真美!你们还有什么收获? 及时的肯定
(2)知道了火烧云的颜色[根据学生的 与鼓励增强回答板书:颜色、形状] 学生的信心
四、朗读体会 与积极性。
(一)颜色
A.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你们都抓住了火烧云 引导学生联的颜色和形状来谈,很好!谁再把描写火烧云 系课文内容颜色的这一部分读读。(指名读)解决问题,师:(出示文字)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这一 训练学生的段,体会一下火烧云颜色有什么特点?(让 分析和归纳学生看屏幕读)的综合能力
生:颜色多。[板书:多]。并训练学
师:有什么颜色?就这些颜色吗?你怎么体 生有感情的会到的? 朗读课文。
师:火烧云不但颜色多它还有另外一个特点,读读课文试试能不能体会出来? 根据对颜色的生:变化快。[板书:变、快] 学习让学生自
B.天空中的火烧云不断变化它的颜色,那会 学形状这部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欣赏 分,目的是一下。(播放课件)培养学生思
师:这是一幅多么绚丽多彩的画面,自己试 维的深刻性一试怎样读才能把这种美表达出来。(自由读 和逻辑性。----指读----范读----体会读----齐读)
(二)形状
A.刚才我们通过读体会到火烧云的颜色多、变化快,那么它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呢?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自己的读也能体会到。好,读吧。
师:谁来谈火烧云的形状有什么特点?怎样体会到的?
师:作者对火烧云形状的描写非常有趣,你喜欢哪种动物自己选择试着读读,把那种喜欢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
师:火烧云形状变化可真奇妙,一会儿像狗,发挥学生一会儿像马,接下来会像什么呢?请你想象一下。的想象,激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读的也不错。活学生的思
五、课堂质疑 维的火花,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小组或集体讨论解 培养学生的决)自主意识和
(机动课时)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确实体会到火 创新精神。烧云的颜色、形状那么多,变化又那么快,这篇文章写得多么美啊,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好,
第四篇:《海上日出》教学设计(精读课文)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描写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学习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描写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
1、今天,我们来学习巴金的一篇著名写景散文《海上日出》,一起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二、朗读课文,畅谈感受。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力求读正确、流利。
2、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生自由发言:我觉得课文写的非常美;我觉得巴金的文章语言很生动;这篇文章用了很多的动词,把太阳怎么升起来写得栩栩如生,像亲眼看到一样„„。)
3、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好吗?
三、精读课文,感受壮观。
/ 3
1、对于一篇课文来说,我们不仅需要尽情朗读,同时也需要用心思考。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2-5)
3、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4、天气晴朗时的日出和有云的情况下的日出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把你有感受的词句画下来。
5、汇报学习的情况,要求尽量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来说。
(一)天气晴朗时的日出
①太阳快升起来的情景,“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转眼间”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速度很快,“慢慢地”“加强”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变化。
②“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这句话写出了太阳特别可爱。引导读出太阳的可爱。(学生读句子。评议。)
③重点理解: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与“太阳慢慢向上升”进行比较,体会书上的句子好在哪儿。(“负着重荷”“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冲破了”“跳出了”这些词语很形象,把太阳拟人化了,写出了太阳的一种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怎样读好太阳升起来的这段话呢?试着读一读。(同桌互相读)指导读。④“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这句话写太阳升起来了,同时也写出了作者的欣喜。
四、总结。
五、拓展。
/ 3
作业:观察日出或日落,把观察到的景象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说一说二、三自然段写了什么?
二、学习四五自然段。(有云的情况下的日出)
1、听老师读课文,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想象描述)“透过云缝直射”“镶”“透出重围”“染成”体会太阳的顽强、光亮的美和作者用词的准确。
2、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这一段呢?每一位同学都小声朗读一遍,找同学谈朗读的感受。(这一段应该以振奋、轻松的语调朗读。)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3、师读巴金的一句话: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4、从这篇文章当中,你读出他的什么感情呢?朗读、背诵喜欢的段落。
5、最后作者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齐读。
三、总结全文。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在西边落下,似乎是很平常的事,我们好像都没有去特意地注意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那一刹那间的景象,而巴金为什么能将日出的过程写得这样精彩呢?你能从课文当中找到一些原因吗?(开头的“常常”“我知道”“目不转睛”“果然”等词可以看出巴金坚持仔细观察、用心揣摩)正如他说的那样,巴金是在用他的感情在写作。
我们也要多观察生活,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好作品。同时我们都应该学习文中所赞叹的太阳这种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用这种精神去对待我们学习中、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四、作业背诵课文。
/ 3
第五篇:《长江之歌》教学设计(精读课文)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和掌握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风采、荡涤、尘埃、灌溉、磅礴”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品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长江之歌”题意是关于长江的歌,唱长江的歌,赞长江的歌。
2、展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说一说对长江的了解。(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沿途汇人许许多多支流,形成一个庞大的水系。全流域的面积达180余万平方公里。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和江西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2)长江,无论就长度、流域面积或水量来说,都可称得上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它是永远值得赞颂的。
3、《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放录音欣赏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生字、生词、课文,要求字词读准,语句读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生字:哺bǔ 涤dí 埃āi 灌ɡuàn 溉ɡài(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风采、荡涤、磅礴、灌溉、哺育、尘埃、气概、春潮。
风采:美好的仪表举止。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荡涤:洗涤。尘埃:尘土。磅礴:气势盛大。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句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4)课文,点名读并评议。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找出喜欢的句子,用“——“标出,并圈出关键词。(赞美、依恋)
2、讨论交流“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怎样理解?
四、识记字型,指导书写。
1、涤、埃:左右基本等宽。礡:写得要紧凑。
2、学生练字,老师指导。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查阅资料。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一)精读第一节。(1)自由读,思考:
①“你”指谁?为什么用第二人称?(第二人称显得亲切)②发源地、入海口分别是哪儿?(发源于唐古拉山,入海口是东海)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出示: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3)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4)默读第1节。
思考并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出示: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5)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6)齐读第1节,并指导背诵第1节。
(二)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自学第二段。
(1)四人小组学习交流:哪些词句体现了长江“无穷的源泉”?(从远古向未来、巨浪荡涤着尘埃、涛声回荡在天外)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2)哪些词句体现了“母亲的情怀”?(灌溉花的国土、推动新的时代)(“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3)朗读第2节。(4)背诵第2节。
三、谈感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赞美长江、热爱祖国)
小结:长江养育了中华儿女,孕育了中华文明,今天,长江依然以它博大的胸怀与祖国一齐走向未来。
四、总结全文。
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五、学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