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 山 不 老》教学设计[5篇]

时间:2019-05-13 02:0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 青 山 不 老》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 青 山 不 老》教学设计》。

第一篇:《 青 山 不 老》教学设计

《 青 山 不 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重点词语。

2.通过深入阅读,使学生能比较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写出读文后的感受,联系他们认识课文的实际,体会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二、教学重点:

通过深入阅读,使学生能比较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写出读文后的感受,联系他们认识课文的实际,体会作者的感受。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片] 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风荡漾,叶间闪着粼粼波光。这如画的景色,让你一定想到了今天我们要学习哪篇课文?(齐读课题)

(二)展示并交流课前学生主动积累词句等情况,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回忆你在预习时自学到了哪些字词,待会儿选择一个你最想让大家积累的介绍给我们。

2.学生浏览过课文后,师:我们在向大家介绍时要注意什么?(要讲清楚、讲正确;还要讲清自己积累的方法和为什么要积累。)

3.学生汇报交流

4.小结:看来同学们不仅在预习时自学词句,还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积累,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积累,真会学习。

5.下面请你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初读过课文后,谁能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先让两名学生试着说说,肯定学生能抓住主旨(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来概括。[老师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引导概括]

设下悬念:对于这篇文章来说,仅说出老人 创造绿洲,就完整了吗?还缺点儿什么吗?看来把主要内容概括清楚、全面,还需要我们深入阅读啊。”

(四)深入阅读,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做一做简要批注。

2.交流批注。

3.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总结出什么情况?什么奇迹?概括出板书:自然环境恶劣 生活条件艰苦 造福于人]

4.看,我们深入阅读后,对于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不是又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同桌两个人再相互说说主要内容。指名说。

5.阅读记叙文时尽管我们都要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去概括主要内容,但我们还要注重事件存在的特殊性。

(五)引导学生写出读文后的感受,联系他们认识课文的实际,体会作者的感受:

1.作者说青山是不会老的,读过课文后,你又有什么感受呢?我们也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吧。学生写感受,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出学生可以从课文的主要内容上、老人的精神品格方面,以及老人的精神是永存的三个角度去写感受。

3.是呀,连绵的青山代代常绿;老人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精神也必将永存![板书红字:精神永存] 让我们回到课文中,找出作者的感受,画下来,再读一读吧。指名朗读。

出示,齐读。

作者的感受写得含蓄,富有哲理,让我们学到了虽然表达同样的意思,还可以用这样的语言、这样的句式来表达,特别是他在结尾用了一句更加含蓄凝练的话,概括出了他结识老人后的感受,那就是──“青山是不会老的。”

让我们再次饱含深情地读一读课题──“青山不老”!

(六)当堂达标练习(做练习题)

第二篇:《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课题

11.宇青山不老

12.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了解奇迹是在何种情况下创造的。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通过大、小环境和老人创造的环境的对比,体悟“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

4.感悟老人的精神,产生对老人的崇敬感,有传承老人的精神的愿望。

教学

重点

1.知道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了解奇迹是在何种情况下创造的。

2.感受老人的精神,产生对老人的崇敬感,有传承老人的精神的愿望。

教学

难点

理解“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课前已经请大家查阅了资料,在你的印象中,晋西北是个怎样的地方呢?

2.【出示课件2】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板书:青山不老)齐读课题。

教师点明今天学习的内容是讲一位81岁老人创造奇迹的事情,学生急于了解这一切,所以能专心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教学新课

(一)检查预习

大家都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现在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课件3】

肆虐

盘踞

淤泥

劲挺

荡漾

绿洲

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

不紧不慢

如臂如股

谁来读一读这些词?

指名读,师生评价,纠正。生齐读一遍。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课文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将毕生的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创造了一片绿洲,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子孙后代。)

(二)了解奇迹,感悟精神

1.让我们现在一起真正走近这位老人,走进这不老的青山。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我们一般可以从哪里入手?(课文前的链接导语)

(1)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这一奇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3)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2.了解奇迹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老人到底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一句话来说明。

(1)

学生找出第四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出示句子:

【课件4】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2)理解“了不起”

①请大家自己读读这句话,想想“奇迹”是什么意思?那这句话中“了不起的奇迹”指的是什么?

②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了不起”?

③指名学生回答体会到的“了不起”含义,重点引导把握这4个数字(将数字圈红):

点拨: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

十五年

八条沟

七条防风林带

三千七百亩林网

看到这样的一组数据,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吗?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15年、5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枯燥岁月;这一连串的数字面前却是满山遍野的绿。这就是——生:“奇迹”,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3)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把这一奇迹展示出来。

3.明白创造奇迹的艰难,感悟老人的精神

那么,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呢?

(1)请大家默读课文的2—3自然段,细细找一找,找到后标上序号,并写一写批注。师巡回了解情况。

(2)反馈,共同评议。

①第2自然段的教学

学生提出“这个了不起的奇迹是老人在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的情况下创造的”时,转入第2自然段的教学。(板书:大环境)

A.学生说后,出示句子。【课件5】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B.指名学生回答,按以下模式进行评议:

请自由读读这句话,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里的环境,你会用什么?

(板书:恶劣)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点拨:“肆虐”,什么叫“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给当地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损失。课文中指什么东西在哪里肆虐?

在这里狂风肆虐到什么程度我们来看看?

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关键把握“县志”(二字,让学生明白县志中的内容是真实的。)志:文字记录;县志:记载一个县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专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来说一说。

几百斤重的牛马都能吹到天上,更别说人了,除了狂风肆虐,这里还有什么肆虐?

(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

出示图片【课件6】晋西北环境、风景图片。看,这就是晋西北,黄沙漫漫,山野荒荒,干旱,霜冻,沙尘暴肆虐,据有关资料记载,晋西北气候恶劣,植被稀少,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听了这样的介绍,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C.教师总结:在这样险恶的大环境下,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却创造出了这样的一个奇迹,真是不简单啊!我们不由得赞叹——生读(15年啊,绿化了8条沟,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②教学第一段

当作者带着对晋西北环境恶劣,荒无人烟的印象来到老人居住的山沟里时,他却看到了——

A、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山沟?

B、你觉得这山沟怎样?

(生答:绿、美、舒适、树木大等)

C、现在,我坐在土炕上感受着这份舒适、这份惬意,而这里在以前却是穷山恶水,荒无人烟的死亡之地,而就在这如此恶劣的环境里,这位老人却15年如一日植树造林,创造出这一片青山秀水。这真是一个——奇迹(生讲),对着这奇迹,我们不由赞叹——生读(15年啊,绿化了8条沟,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过渡:老人用他的坚毅抵住了环境的恶劣,而他生活的小环境又有着怎样辛酸的故事呢?(板书:小环境)

③第3自然段的教学

学生交流,反馈:老人是在孤单的情况下创造出这个奇迹的?说说从哪里体会到的(一排三间房,只剩下老人一人。)

引导学生重点把握:

“a.独自一人的孤单;b.生活的简单清苦;c.同伴离去的坚持;d.老伴去世当天仍在植树;e.有福不享;f.选择青山为归宿;g.年纪虽大,依然坚持”等7个方面。

(板书:艰苦)

小结: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青山,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4.奇迹延续,感悟精神

(1)奇迹在采访后还在延续,因为老人还有宏伟设想——生讲(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了解了老人创造的奇迹以及创造奇迹过程中所付出的一切,你有什么话要对老人说呢?

生先写,之后点名讲述,师随机点评。

(2)15年啊,绿色披上了青山,而青丝却变成了白发,死亡带走了他的亲人,也正一步步向他逼近,但是,他不走,因为(课件出示)生读:【课件7】“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他不走,因为(课件出示)生读【课件8】“他觉得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师(引)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老人要把一生奉献给山沟,要把生命奉献给青山)

(3)师(引)看眼前翠绿的青山,听耳边朴实的话语,我被老人的行为所感动,在我眼前,老人的形象愈发高大起来。出示【课件9】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换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生质疑(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吗?):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什么意思?

鼓励学生想一想:“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的字面意思是什么?可是老农能和山水永远存在吗?能像日月一样发出光辉吗?请大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到底是什么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呢?

小结: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另一种东西,这一切将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让我们带着对老人的崇敬再读一读这句话吧!(板书:无私奉献)

老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生命的意义却在茫茫青山之中得到了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让我们满怀敬佩之情与作者同呼:

出示:【课件10】青山是不会老的!

向学生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有章可循。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能使学生长期受益,这也是新课标里要求的。

出示重点词语,加深理解课文,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和内心世界。

抓关键句子,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这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读懂“县志”记载的事实,可以对晋西北的恶劣环境了解得更深。这一事实能烘托出老人不怕艰苦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在了解到晋西北恶劣的大环境之后,再来引导学生看看老人面临的小环境,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老人所处的大环境和小环境全部了解,才能使我们看到一位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的老人。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总结:同学们,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让我们像晋西北的老农一样,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板书

内容

青山不老

大环境

恶劣

小环境

艰苦

无私奉献

第三篇:《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本的4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文,了解文内容。

3.情感目标: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时间1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沙尘暴时风沙肆虐,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治理就会导致更大的灾难。《青山不老》这篇文就向我们讲述了一位

老人将荒山变成青山的故事。

二、初步感知,朗读文

.认识本的4个生字。

2.通读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3.思考下列问题:

(1)这片土地上都有些什么景色?

(2)这片土地在美改造之前是什么样子?改造之后又是什么样子?

(3)老人为什么绿化这片山地,如果不绿化行不行?

(4)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后果会怎样?

4.提出不懂的问题。

.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三、进一步理解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老人既然这么辛苦为什么不去城里的女儿家享福?

2.为什么老人说“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3.“青山是不会老的。”你是如何看待这句话的?

四、写一写

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五、作业

.会写本的4个生字

2.写一写你对青山的感受。

第四篇:《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设计者:廖海蓝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了《只有一个地球》,知道了地球美丽易碎,明白了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学了《鹿和狼的故事》,懂得了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板书:青山不老,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字词

肆虐

盘踞

归宿 劲挺 淤泥 荡漾 三番五次 日月同辉

2、自读课文,想一想:

(1)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用“——”画出相关句子。(2)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用“﹏﹏﹏”画出相关句子。

3、学生找句子,教师巡视。

4、师生交流。预设交流点:

生:“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师:谁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受?

生: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

生:这句话喻示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生:我找的句子是:“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师:同学们,想像一下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

生:老汉靠自己的力量取得这么大的成绩,真令人佩服。生:他太了不起了,3700亩林网将是多大的一片绿洲啊!

生:我找的句子是:“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师;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用“﹏﹏﹏”画出相关句子。生:他所处的“大环境”——险恶。(板书)师: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生读文中第2自然段。

师:同学们,在我国晋西北,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一说。在我们内蒙地区,大家也能感受到,每年春季三四月份的时候,基本都会有沙尘暴谁来说说当时的情景?(请两位同学回答)

师:然而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这位老人竟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真是了不起,读到这儿我们不得不为这位老人感到惊叹!生:他所处的“小环境”——艰苦(板书)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艰苦? 生读文中第3自然段。

师:面对五位同伴相继离去和同甘共苦的结发妻子的突然离去,他没有被压倒,仍一如既往地在艰苦的条件下植树造林,读到这儿我们对这位老人的感情已有最初的惊叹转为敬佩。

师:让我们再一起带着对老人的惊叹和敬佩之情读一读他创造的奇迹吧!(生再读上文中的三句话。)

3、交流: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师: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作者不由得想到了—— 出示句子: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了。师:同学们,“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生:和山山水水一起共同存在,和太阳月亮一起发出光辉。

师:一位普通的老农能和山水共存,像日月一样永放光辉吗?那作者为什么还这样说? 生:精神。

师:“另一种东西”是什么意思?

生:表面指老人创造的这片绿洲,实际上指老人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师: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无私精神和宽厚胸怀,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一起再读一读作者感受的话。

学生再读作者感受的话。

4、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

师:同学们,作者通过与老人的接触,认识了这位老人,了解了这位老人。“情到深处不自已。”什么语言都表达不了作者内心的感受,所以文章最后只用了短短的几个字结束。你们理解“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吗? 生:“青山不老”其实是指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

生:“青山不老”实际是说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能造福子子孙孙,世代相传。生:“青山不老”指老人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

三、小结

师:是啊,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是将永远随着青山永垂不朽的,这位老人永远不老,青山永远不老。

四、写作特色

这篇课文,以作者看到老人院内的山林景观引入全文,接着描写了老人改造山林的背景状况以及所做的贡献,最后在结尾以作者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主旨,这种写法叫做篇末点题法。同学们在平时的循环日记或者作文中也可以多多借鉴运用。

五、小练笔

以“青山是不会老的”写一段自己的感想。

六、板书

大环境——险恶

16*青山不老

创造奇迹

精神永存

小环境——艰苦

第五篇:《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爱绿护绿优秀事迹。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导入:[出示6幅图片]同学们,瞧,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多么如诗如画的景色呀。这样的景色,让你一定想到了今天我们要学习哪篇课文? 生:青山不老

师相机出示第7幅图片

师板书课题

师:上一课中,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学生自由读“阅读要求”,归纳并明确学习要求: 教师再次出示梳理后的“阅读提示”: 默读课文,思考:

1)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3)联系课文,想一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4)作者为什么说“青山不老的”?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了解课文大意。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课件出示词语——抽读——齐读——听写 2)理解词语意思

抽生谈理解,师相机出示解释 肆虐、盘踞、归宿、劲挺、淤泥、荡漾 3)说说课文大意

三、指导阅读,感受“奇迹”

1、自读课文思考:老农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加以说明)

2、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交流点:(穿插方法指导)

1)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课件展示林海,这段话中有两个“全”,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导读这段话。

2)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点拨:一亩约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

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点拨:你觉得这是一些怎样的树?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吗?

3.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 1)“大环境”──险恶。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学生用文中语句回答,或者用自己的话。

(如有条件可用课件补充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风、沙尘暴等资料。)

师:这样险恶的地方,就是这个手端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出了这块绿洲。他为什么能创造出绿洲? 2)“小环境”──艰苦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艰苦? 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4、交流: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1)引导: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了──引读“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与日月同辉了”,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引读并出示“青山是不会老的”。2)指导:“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老农能和山水共存,像日月一样永放光辉吗?联系上下文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小结: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描写作者感受的话。

③总结: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生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

5、拓展延伸

1)介绍老人——马永顺

这位老人,在齐腰深的大雪中护林,汗水和冰茬使棉裤变成“铠甲”,红肿的大腿跪出血水。

这位老人,在文革时为了帮助一棵被压弯的小树遭看守多次毒打。这位老人,在劳模表彰会上,却憋得满脸通红,只说出18个字:“我 叫马永顺,护林1200立方米,一个人顶6个!”

这位老人,在临终前还在哼着那首由他自己创作的“植树”号子:“行动起来呀,嘿哟嘿哟;植树造林啊,嘿哟嘿哟。绿化祖国呀,嘿哟嘿哟;造福子孙啊,嘿哟嘿哟„„” 2)抒怀

抚着这块石碑,我想____地对马爷爷说__________ 看着这片树林,我想____地告诉全世界__________

6、小练笔

1)介绍那些像马永顺一样的人 2)写下你的读后感

3)整理搜集素材,模仿课文写成一篇人物通讯稿 板书设计:

16青山不老

精神永存

下载《 青 山 不 老》教学设计[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 青 山 不 老》教学设计[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南宁市邕宁区城关第一小学 黄庆娇 【教学目标】 1.基础字词:能认读虐、踞等生字,理解“肆虐、盘踞”等词语。 2.课文理解:理解本课重点句子,能理解老人创造......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识“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合集)

    第16课《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识“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6.3班李捧霞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认读生字词,能理解词语“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的意思;正确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模版)

    16《青山不老》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解本课“盘踞、治理、归宿、如臂如股、劲挺、荡漾、领悟、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风雨同舟”等词语的意思,并读读记记。 2.有感情地......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16*、青山不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1、识“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

    青山不老 教学设计

    16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老人创造了怎么样的奇迹,了解奇迹是在何种环境下创造的。 2、通过大、小环境和老人创造的环境的对比,体悟“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