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委托贷款缘何演化成非法集资

时间:2019-05-13 20:0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银行委托贷款缘何演化成非法集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银行委托贷款缘何演化成非法集资》。

第一篇:银行委托贷款缘何演化成非法集资

委托贷款违约频发,一笔银行委托贷款缘何演化成非法集资

一笔委托银行发放的贷款,变成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事件发生在浙江温州,一个民间借贷危机率先爆发的区域。彼时,侨居葡萄牙的温州华侨李捷克,以及受其他8名温州华侨所托,通过李的银行账户,委托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温州城东支行,分两次向当时温州当地的地产大亨徐世国发放一年期贷款,共计1.1亿元。5余年间,李捷克作为第三人,和浦发银行两次起诉,两次上诉,欲尽快处置抵押物追回欠款。但均因徐世国涉嫌非法集资犯罪而被驳回。至2015年1月,李捷克的委托贷款案也被并入徐世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暂告一段落。【案件概述】一笔委托银行发放的贷款变成了非法吸收存款

一笔委托银行发放的贷款,变成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一“异化”路径的关键环节,到底出在哪儿?目前,此案处于终审阶段。这条路如何走的,事件要回溯到2008年10月。事件发生在浙江温州,一个民间借贷危机率先爆发的区域。彼时,侨居葡萄牙的温州华侨李捷克,以及受其他8名温州华侨所托,通过李的银行账户,委托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温州城东支行,分两次向当时温州当地的地产大亨徐世国发放一年期贷款,共计1.1亿元。

从一份贷款协议看到,李捷克作为委托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温州城东支行(下简称“浦发银行”)作为贷款人,徐世国作为借款人,三方签订了委托贷款合同。徐世国以其名下温州云天房地产有限公司的土地使用权,为贷款提供了足值抵押担保。位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滨海园区B601B-2号地块,评估价为2.5亿元。按照合同约定,为委托贷款连续提供最高余额不超过1.7亿元的最高额抵押担保。多份司法材料显示,徐世国在2009年3月偿还贷款利息90万元之后,再没有还过利息和本金。这一年4月,徐世国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被刑事拘留;当年10月,李捷克启动了诉讼之路。

5余年间,李捷克作为第三人,和浦发银行两次起诉,两次上诉,欲尽快处置抵押物追回欠款。但均因徐世国涉嫌非法集资犯罪而被驳回。至2015年1月,李捷克的委托贷款案也被并入徐世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暂告一段落。

从金融借贷纠纷案,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李捷克失去了原本优先受偿的足值抵押,相应的抵押物也被纳入所有涉案债权人的比例受偿范畴中。【案件分析】银行与其他债权人齐维权 2009以后的5年,官司一直未曾“开打”。2009年12月,温州中院以温州云天房地产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徐世国同时又是温州佳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而佳和房地产公司因非法集资案已被司法部门立案侦查的缘由,借款合同纠纷有可能涉嫌犯罪,驳回起诉。对此,浦发银行和李捷克曾表示不服,上诉至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2010年3月,浙江高院宣判维持原判,但表示,如果经刑事侦查途径,影响该案诉讼进程的因素消除,仍可依法诉讼。

2011年,事情似乎迎来了转机。当年6月1日,徐世国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涉案15亿元)被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年。

正是因为有了判决,2012年10月,浦发银行和李捷克第二次提起诉讼。2013年3月,温州鹿城法院同样出于该案可能涉嫌犯罪,中止诉讼。双方继续上诉,再次遭到驳回:徐世国有案在重案,因此维持原判。

两次起诉,两次上诉,都因为徐世国涉嫌犯罪而无法审判。不曾想,徐世国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子重审之后,到2015年1月判定,李捷克的案子被合并入了徐世国另一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子中。

从2014年1月,徐世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重审,整个过程,退回补充侦查两次,延长审查期限3次。最终,该案查出10亿多元(不含第一次查出15亿元),未归还5.6亿元。其中,李捷克有2.4亿元列入被害人的非法吸收的公众存款范畴中。【法院判决不一】同类案件,法院判决却大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1月,浦发银行、李捷克和温州云天公司签订过一份类似的2500万元委托贷款合同。温州云天公司没有按时还款,当时起诉判决的结果,是处置抵押物予以全部执行。几乎相同的案件,为什么前面的被认定为委托贷款,后面的被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对李捷克而言,当委托贷款变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原先自己优先受偿的担保抵押物,也就是当时估价为2.5亿元的滨海园区B601B-2号地块,就要按照1.1亿元在徐世国一案所有债务中的比例,和其他债权人一起受偿。换句话说,原本李捷克案件中的抵押物被放到了徐世国涉案的资产大池子里。司法层面的不同认定,也令这笔贷款争议不休。作为追债方,认为当地这一处置有一定的“不公”因素存在。于是,一边通过法律追讨,一边则启动案外的申诉之路。徐世国的公司早已处于资不抵债状况,主观上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故意非常明显。徐世国的案件不仅被司法机关分割处理,而且予以重罪轻控、轻判,明显有别于温州同时期的法非集资案件。

【案件拓展】委托贷款违约频发

随着银行对限制行业及政府平台贷款的控制,委托贷款成为了这些领域融资的“救命稻草”,并在14年呈脱缰之势。对于资金方来说,10-18%的可观收益远远高于实体产业回报,但是对风险的估计却严重不足。

10月8日,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关于淮安弘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淮安弘康”)委托贷款逾期事项有了新进展。宁波波导股份委托中信银行杭州分行向浙江省中级人民法院对淮安弘康提起诉讼,要求淮安弘康归还委托贷款本金人民币5000万元,并支付相应的利息、罚息。

据了解,历时4个多月的审理之后,法院已裁决淮安弘康偿还中信银行杭州分行5000万元贷款本金及15%的年息,而后续事宜则涉及资产清理相关问题。无独有偶,香溢融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宁波分行给杭州天亿商城实业有限公司的5000万元委托贷款如今也闹到了法院,这笔已经展期3个月的贷款最终还是不得不对簿公堂。

实际上,上述仅仅是市场委托贷款违约的“冰山一角”,而市场风险也在逐步走向台面。大多数通过委托贷款融资的企业比较难从银行直接贷款,往往也都是一些房地产企业或政府平台公司。虽然高收益的利率吸引了不少资金富裕的公司做委托贷款,但是反过来想想,贷款方能够接受年利率18%的利率,可见企业是有多缺钱了。尤其是现在整体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实体企业的平均利润根本不可能有这么高,因此企业违约的概率也就大大增加了。【风险及防控】银行委托贷款业务的风险点及风险防范建议

根据《贷款通则》及《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委托贷款业务中由委托人自行承担贷款风险、银行不承担贷款风险,因此,委托贷款被认为是银行的低风险业务,但对银行而言,委托贷款并非完全无风险。实际上,受托银行在办理业务中,客观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风险。

1、风险要点

政策风险:在业务准入上,商业银行开办委托贷款业务,是否报经银监会批准或备案,取得了经营委托贷款的主体资格?如有的银行分支机构在开办业务时,未按规定向当地银监部门报备;在政策法规方面,是否对委托贷款的对象、用途、项目进行合规审查,是否严格执行有关委托贷款的期限、利率等规定。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受托银行认为只要委托人和借款人双方协商一致,可随意确定利率水平,往往违反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操作风险:指商业银行在委托贷款的尽职调查、审查审批、法律文本的签订、贷款资金使用、贷款本息的收付偿还、手续费的收取等具体事项操作中,不按规定和规程办理造成的风险。若银行作为受托人未完全履行委托协议的义务,或在贷前调查、贷款发放、资金用途监控、逾期贷款催收等方面未规范操作,一旦贷款损失,委托人可能以银行未能尽职为由要求银行承担相应责任,引起纠纷。银行声誉风险:当委托贷款不能按期收回本息,及时偿付给委托人,会影响受托银行的声誉,因此,银行承担了委托贷款的信用风险和声誉风险。

合规风险:资金来源方面,一些银行违规接受社保资金、企业年金、财政预算外资金、工会经费、保险资金、基金会基金、住房公共维修费等单位委托人办理的委托贷款,导致资金来源不合规;资金使用方面,一些借款人利用委托贷款向国家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的行业或不达标的企业、项目投入资金。还有一些银行对贷款资金用途监控不严,如借款人向受托银行申请流动资金,但却用于投资房地产或购置设备,导致资金用途不合规。一旦出现问题,商业银行难辞其咎。

法律风险:银行作为受托方,与委托方签署的委托合同须是法人与委托方签署的法律文件,但有的分支机构不具备签约主体条件却行一级法人之实,存在法律风险。有的银行对外推介委托贷款时,未准确界定委托贷款产品与信托业务、储蓄存款业务的性质,一旦出现法律纠纷将面临诉讼威胁,并可能受到监管部门处罚。此外,一些经办人员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做出一些不负责任的承诺或越权行使职能,这也容易造成法律风险,使银行卷入纠纷。

2、风险防范建议 增强风险管理意识,这是银行防范委托贷款风险的基础和前提。以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为代表的银行高层管理人员应首先提高对委托贷款风险的认识程度,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开展培训,将风险管理落实到基层员工的职责、行为中。

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在贷前调查环节,应按有关规定调查、核实委托人提供的材料、贷款用途的合法性,贷款利率是否符合规定,借款人的民事主体资格,资金来源的合法合规性及其他内容。在审查审批环节,应按照规定流程尽职审查、审批,按各行内部授权报有权审批人审批,不得逆程序操作,超权限审批。

在贷款下柜环节,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借款人在经办银行开立委托贷款基金户,并与担保人签订担保合同,在借款合同、担保合同生效及委托人的委托存款已进入基金户后方可办理贷款下柜手续。委托人应将委托资金先存于受托银行的专门账户,在任何情况下,受托银行都不能先于委托资金的到位而对借款人提前放贷。在贷款资金监控环节,经办机构应监督借款人按规定的用途使用信贷资金,防止贷款资金被挪用。在委托合同中已明确约定借款的用途,专款专用,受托银行不能擅自改变。并按贷款管理的要求进行贷后检查,及时将检查结果通知委托人。督促借款人按借款合同的约定按期偿还借款本息。即使委托贷款和自营贷款发生利益冲突时,受托银行也不能利用有利位置,私自截留委托人的资金或借款人对委托人的还款。在逾期贷款催收环节,经办银行应及时将贷款逾期欠息情况通知委托人,并采取相应催收措施。贷款逾期后,经办银行应在法定或约定的保证期间向保证人主张权利,确保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向借款人发送书面催收通知书并取得催收书面证据。

加强合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要深入调查、审核委托贷款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对某些具有特定用途、不得挪用的各类专项基金,按照国家规定不能接受其作为委托贷款资金来源。银行不得垫付资金发放委托贷款,银行自身信贷资金不得作为委托贷款资金来源。商业银行应审核委托贷款资金发放的合规性。审核借款人是否具备合法主体资格,确保项目各项手续齐备,不得向国家产业政策禁止或限制的行业发放委托贷款,不得介入手续不完备、国家政策禁止、限制、不达标的项目。贷款手续须完备,注意有无存在法律漏洞;各类法律文书条款是否严密,注意有无潜在法律风险。加强法律风险管理,经办机构在办理委托贷款过程中,签订法律性文本应按有关法律性文本审查制度办理审查手续,确保所有法律性文件合法合规,不得以补充协议等形式向委托人承诺银行对委托贷款承担风险。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银行应按《贷款通则》及《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规定,制订切实可行的内部管理制度,同时制订风险内控管理制度,使各级人员有章可循,从制度上构筑防范委托贷款风险的防线。

第二篇:银行从业人员非法集资现象缘何发生

银行从业人员非法集资现象缘何发生?

近年来,非法集资发案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涉案金额达历年峰值,大要案件高发,非法集资的形势异常严峻。个别金融从业人员因参与民间借贷、私自代售理财产品等而涉及非法集资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银行声誉和正常经营活动,亟需引起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警惕。

【典型案例】

案例一:某银行支行行长A,在其任职期间,借职务之便,自2012年起以内部资金运作为名,通过借款合同、借据形式在社会上向个人进行借款,涉及30余人8000余万元,其中部分借据显示有该行支行公章。其所借款项主要流入与A有密切人身关系的B所在的房地产公司、部分民营企业以及支付利息等,后期因A大举借入利息高昂的民间资金,以归还借款,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A也因案件暴露而身亡。该市公安部门完成相关证据收集后,于今年8月以B(据了解,B系A前夫,B涉嫌与A共同实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因A已死亡,故以B名义立案)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正式立案侦查,B于9月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案例二:某金融监管部门退休职工A于2011年1月与其他4人(其中3人为金融系统退休职工)共同出资成立B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每人出资20万元,各占20%的股份。B公司主要通过亲戚朋友对外宣传业务,假借能够保本保息的信息,骗取公众信任,非法吸收社会资金。据了解,B公司非法吸收存款3个月的月利率12.5‰,半年的期月利率13.33‰,一年期月利率14.167‰。B公司自成立时就开始非法吸收社会资金,截止案发时,公 1 司客户规模214户,户均20余万元,没有兑付群众集资款5000余万元。公司非法吸收资金主要建材、矿业等公司使用,目前这些公司均经营困难,无法兑付本金和利息。2015年4月,B公司被该市检察院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予以查处,A等5人均被批准逮捕。

【案情剖析】

银行作为防范非法集资风险的重要组成部门,其从业人员之所以参与甚至组织非法集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层面来看,主要是因为涉及非法集资的法律法规尚未正式出台、界定非法集资的边界比较模糊;从中观层面来看,主要源于非法集资的行踪极为隐蔽,难以被察觉发现;从微观层面来看,则是由于银行单体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和银行间缺乏有效的的联系合作机制。

(一)法律法规存在“空白区域”。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规范非法集资活动的法律,只有《刑法》相关条款、最高人民法院会同银监会等部门研究制定的《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国务院《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等相关规定涉及非法集资处理工作。这些法律法规有的比较笼统,缺乏操作性,有的则已经过时,无法适应现实发展需要。

(二)非法集资界定“边界模糊”。实际操作中,由于法律依据缺失,“四个条件”的司法解释使得非法集资面临着后治罪和难以界定的窘境。非法集资的认定与查处成为非常棘手的难题。非法集资与正常的民间借贷在形式上有较大相似性,尤其是网贷公司P2P、众筹等网络金融新业态蓬勃兴起后,部分公司打着合法旗号从事非法集资,从线下到线上,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错综交织,银行难以有效认定企业和员工行为属于民间借贷还是非法集资。

(三)非法集资风险“行踪隐蔽”。经过近几年的案件风险排查,涉非人员反侦察意识不断增强,非法集资操作形式越来越隐蔽。如非法集资一般不通过企业账户进行交易,而是走企业法人、股东个人及其关系人账户,银行很难通过企业交易流水监测到以合法企业名义从事的非法集资行为。又如一些转账资金金额和笔数虽然都比较大,但通过多个毫无关联的账户过渡后,资金关系无法有效追踪,银行看不出疑点和问题苗头,只有在风险暴露后才能发现客户或员工涉入非法集资。

(四)银行内部管理“漏洞较多”。当前非法集资多发于银行的信贷、储蓄、理财等业务环节和领域,这与银行相关制度不健全、业务流程有漏洞以及内部监控不严格有密切关系。银行往往将高管人员的业务拓展能力放在干部任用考核的第一位,忽视对其职业操守和道德水平的考察,对员工的思想教育、案防教育缺乏足够重视,“重业务轻合规”的理念导致内部员工尤其是基层负责人和关键岗位人员不断碰红线、踏禁区,且银行普遍存在从轻从少处罚,极少追究管理人员、上级单位责任的问题,处罚力度起不到震慑作用。

(五)跨行监测系统“沟通受限”。虽然银行业机构都建立了科学严密的资金账户监测系统以及内审系统,但限于商业机密,只能监测到行内交易情况,对于客户和员工在他行的交易情况不能全面掌握。不法分子利用银行跨行监测系统的局限,通过在多家银行设立账户、划转资金的方式规避资金监管。当银行发现可疑苗头后,由于不能及时有效追踪资金流向,线索中断,查无实据,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防范之策】

作为连接企业和个人资金的重要桥梁,银行业机构应当正确认识在防范打击 3 非法集资中的角色定位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防范、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公众素养。提升社会公众对非法集资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是遏制非法集资的有效途径。银行应当充分利用网点优势和新型媒体,积极通过电子屏幕、宣传手册、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方式,宣传防范打击非法集资的法律法规,阐述非法集资的危害,及时通报非法集资的新形式和新特点,提示风险,提高社会公众的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引导其远离非法集资活动。

(二)完善预警系统,强化风险排查。及时发现非法集资苗头并有效遏制案件发生是防范打击非法集资的关键。银行应完善资金交易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设立数据筛查模型,自动对账户频繁可疑交易、账户一对多或多对一频繁交易、某一基层网点短时间内集中开立大量银行卡账户并存入等额或成倍数资金等事项进行不同程度的预警,帮助前台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账户排查和控制。

(三)建立监测机制,强化行际联动。银行应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和账户交易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员工账户与客户进行资金往来、账户交易频繁或交易金额较大等可疑情况,并深入调查核实。同时,完善银行员工账户跨行监测机制,基于人民银行现有的反洗钱系统、大额资金交易系统,探索开发银行员工账户跨行监测子模块,切实加强员工账户资金监测力度,有效防范员工参与非法集资等行为。

(四)健全监督制度,掌握员工动向。银行应建立日常客户回访、客户征询制度,对柜台人员、理财经理、高级管理人员等关键岗位人员的履职情况进 4 行深度监控和后续评估;通过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方式,向银行客户了解员工是否存在向客户私下承诺“高额回报”、归拢客户大额资金、参与民间借贷等违规行为。建立健全员工异常行为举报制度,利用外部机构和社会力量加强对银行员工异常行为的监督。

(五)加强内部管理,加大查处力度。银行应认真梳理重点业务及柜面操作制度薄弱环节,加强印章、现金以及账户开立、对账等环节风险防范,落实查库制度,“筑篱笆”“堵漏洞”,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加强对离职、退休和内退员工的管理,确保每一位员工既不组织非法集资,也不参与非法集资。以“零容忍”的态度加大对员工参与非法集资的问责处罚力度,坚决杜绝员工参与民间借贷、高利贷和非法集资等活动。

(河南信阳银监分局 汪道峰)

第三篇:银行非法集资自查报告

关于员工参与非法集资风险

排查自查报告

银行:

按照联社关于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参与非法集资的通知的要求,我社高度重视,并立即行动组织人员再次开展了员工参与非法集资的排查工作。

在接到通知后,我行及时将通知传达到全体员工,要求员工认真领会通知精神,统一思想认识,认清参与非法集资的危害性,并教育广大员工必须严格遵守银行业从业职业操守和行内各项制度,自觉抵制非法集资。同时加强对开户、支付、结算、重要凭证管理、大额存取款、代客理财等业务及员工行为的排查,防范被非法集资、民间借贷利用,切实防范因员工参与引发的重大案件和风险事件发生。通过此次排查我行未发现员工有涉及社会融资行为。

此次排查我社领导高度重视认真安排部署,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进行了有效的组织与安排。

一、组织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组织员工进行了非法集资相关知识和案例的学习,提高了员工对非法集资的认识,认清了非法集资的危害性。通过对相关法律知识及《员工职业操守》的学习,有效的强化了员工的法律和责任意识,进一步统一了员工的思想。使得员工能够自觉抵制非法集资,并对身边的人进行抵制非法集资的宣传,使更多的人免受非法集资的危害。

二、相互监督,加强沟通

1、员工之间形成相互监督,要求既要关注员工工作状况,也要关注员工工作以外的生活情况,最后责任落实到各部门负责人。要求部门负责人对员工行为定期排查,及时汇报。形成监督的双向结合,对风险进行了有效防控。

2、是加强员工自我保护。为更好地保护员工权益,一方面,我社组织查询每名员工的个人信用报告;安排专人对员工个人信用报告进行分析,及时了解员工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对外担保、高额负债、频繁进行授信审批查询或担保查询等可疑情况;同时也让员工定期了解自己的征信记录,珍惜自己的个人信用。另一方面,按照上级行规定动作,组织员工负责任填写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情况表,对照自查是否存在参与非法集资、误入非法集资陷阱的情况,以实际行动保护自己、提醒自己远离非法集资。

三、自查自纠,加强内控管理水平

我行共有在职员工30人,各自对其经手的业务进行了全面自查,各网点负责人对其各网点的员工有关的银行账户开立、对账、重要凭证管理、大额存取款等业务操作环件的合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对有关账户的发生额及余额进行了全面对帐,并确保对账结果真实有效,及对员工8小时外行为排查。经过排查我社所有员工中没有发现有变相提高存款利率或向存款经办人和关系人支付费用或佣金等方式违规吸储、以各种形式参加非法集资活动、介绍机构和个人参与高利贷或向机构和个人发放高利贷、借银行名义或利用银行员工身份私自代客理财、利用银行员工或银行客户的个人账户为他人过渡资金、借用客户个人账户为员工过渡资金、自办或参与经营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机构、向他人提供与自己经济实力不符的个人担保、向民间借贷资金提供担保、无允许非本社员工以各种方式进入银行业金融机构办公室或营业场所开展民间借贷、违规担保和非法集资活动。通过此次排查我社将把防范此类风险作为案件防控工作重点来抓,保持持续、严密的防控态势,提前做好风险处置预案,并通过加强对账、走访客户、加大常规及专项审计力度等多种形式。内查外核,进一步防范案件风险。

四.整改措施及今后工作思路

今后,我行将继续加强自己的政治思想教育,深入持续开展非法集资及高利贷的学习活动,将学习知识贯穿于整个业务经营过程中,加大对违规责任人的惩处力度,严肃查处违规人员,营造清正廉洁、文明健康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环境,进一步防范操作风险。

(一)加强学习,继续深入合规文化建设,使全体员工更加明确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的工作目标、具体内容和要求,定期集中学习,业务流程合规操作手册、信贷管理文件等各项规章制度及业务技能。确保自己更加熟悉各项业务操作流程、确保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岗,落到实处,确保自己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内控优先和审慎经营的理念,从而有效防范我社内部操作风险。

(二)加强对自己的金融政策、法律制度,财经纪律、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员工言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员工对防范操作风险的认识,提高合规操作意识,消除麻痹思想。

(三)积极参加员工以操作风险防控为主题进行讨论,就操作风险防控问题发表各自意见,通过讨论进一步提高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四)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经营指导思想,严格按照联社的有关规定,组织好本社的内控制度、财务帐务、综合业务、信贷管理和安全保卫等方面的检查工作。

此次排查虽然结束,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支行会继续紧抓“非法集资风险排查”不放松,持续保持案防的高压态势。对员工异常行为进行分析监测,规范员工行为。做到有效预防和及早发现、化解案件风险,为全行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银行

2014-5-5

第四篇:银行非法集资自查报告

银行非法集资自查报告

在现在社会,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银行非法集资自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银行非法集资自查报告1

按照联社关于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参与非法集资的通知的要求,我社高度重视,并立即行动组织人员再次开展了员工参与非法集资的排查工作。

在接到通知后,我行及时将通知传达到全体员工,要求员工认真领会通知精神,统一思想认识,认清参与非法集资的危害性,并教育广大员工必须严格遵守银行业从业职业操守和行内各项制度,自觉抵制非法集资。同时加强对开户、支付、结算、重要凭证管理、大额存取款、代客理财等业务及员工行为的排查,防范被非法集资、民间借贷利用,切实防范因员工参与引发的重大案件和风险事件发生。通过此次排查我行未发现员工有涉及社会融资行为。

此次排查我社领导高度重视认真安排部署,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进行了有效的组织与安排。

一、组织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组织员工进行了非法集资相关知识和案例的学习,提高了员工对非法集资的认识,认清了非法集资的危害性。通过对相关法律知识及《员工职业操守》的学习,有效的强化了员工的法律和责任意识,进一步统一了员工的思想。使得员工能够自觉抵制非法集资,并对身边的人进行抵制非法集资的宣传,使更多的人免受非法集资的危害。

二、相互监督,加强沟通

1、员工之间形成相互监督,要求既要关注员工工作状况,也要关注员工工作以外的生活情况,最后责任落实到各部门负责人。要求部门负责人对员工行为定期排查,及时汇报。形成监督的双向结合,对风险进行了有效防控。

2、是加强员工自我保护。为更好地保护员工权益,一方面,我社组织查询每名员工的`个人信用报告;安排专人对员工个人信用报告进行分析,及时了解员工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对外担保、高额负债、频繁进行授信审批查询或担保查询等可疑情况;同时也让员工定期了解自己的征信记录,珍惜自己的个人信用。另一方面,按照上级行规定动作,组织员工负责任填写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情况表,对照自查是否存在参与非法集资、误入非法集资陷阱的情况,以实际行动保护自己、提醒自己远离非法集资。

三、自查自纠,加强内控管理水平

我行共有在职员工30人,各自对其经手的业务进行了全面自查,各网点负责人对其各网点的员工有关的银行账户开立、对账、重要凭证管理、大额存取款等业务操作环件的合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对有关账户的发生额及余额进行了全面对帐,并确保对账结果真实有效,及对员工8小时外行为排查。经过排查我社所有员工中没有发现有变相提高存款利率或向存款经办人和关系人支付费用或佣金等方式违规吸储、以各种形式参加非法集资活动、介绍机构和个人参与高利贷或向机构和个人发放高利贷、借银行名义或利用银行员工身份私自代客理财、利用银行员工或银行客户的个人账户为他人过渡资金、借用客户个人账户为员工过渡资金、自办或参与经营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机构、向他人提供与自己经济实力不符的个人担保、向民间借贷资金提供担保、无允许非本社员工以各种方式进入银行业金融机构办公室或营业场所开展民间借贷、违规担保和非法集资活动。通过此次排查我社将把防范此类风险作为案件防控工作重点来抓,保持持续、严密的防控态势,提前做好风险处置预案,并通过加强对账、走访客户、加大常规及专项审计力度等多种形式。内查外核,进一步防范案件风险。

四.整改措施及今后工作思路

今后,我行将继续加强自己的政治思想教育,深入持续开展非法集资及高利贷的学习活动,将学习知识贯穿于整个业务经营过程中,加大对违规责任人的惩处力度,严肃查处违规人员,营造清正廉洁、文明健康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环境,进一步防范操作风险。

(一)加强学习,继续深入合规文化建设,使全体员工更加明确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的工作目标、具体内容和要求,定期集中学习,业务流程合规操作手册、信贷管理文件等各项规章制度及业务技能。

确保自己更加熟悉各项业务操作流程、确保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岗,落到实处,确保自己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内控优先和审慎经营的理念,从而有效防范我社内部操作风险。

(二)加强对自己的金融政策、法律制度,财经纪律、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员工言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员工对防范操作风险的认识,提高合规操作意识,消除麻痹思想。

(三)积极参加员工以操作风险防控为主题进行讨论,就操作风险防控问题发表各自意见,通过讨论进一步提高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四)树立正确的经营指导思想,严格按照联社的有关规定,组织好本社的内控制度、财务帐务、综合业务、信贷管理和安全保卫等方面的检查工作。

此次排查虽然结束,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支行会继续紧抓“非法集资风险排查”不放松,持续保持案防的高压态势。对员工异常行为进行分析监测,规范员工行为。做到有效预防和及早发现、化解案件风险,为全行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银行非法集资自查报告2

xx市银监分局:

按照《xx市银监分局办公室转发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活动的通知》的要求,我行高度重视,迅速组织我行风险管理部、业务部等科室研究制定符合我行实际情况的风险排查方案,并且严格按照方案进行非法集资排查工作。

一、工作准备

为做好此次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我行做出以下部署:一是明确组织分工,成立了以xxx为组长的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层层落实排查责任和任务;二是在内容上排查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参与或实施民间借贷或非法集资活动,尤其是对重点业务部门和每位员工行为进行深入细致排查。

二、工作方法

在工作方法上提出进一步排查工作要求: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强化协作配合;三是注重宣传教育;四是发现风险案件及时处置移交;

三、专项排查过程

20xx年4月26日至20xx年5月9日,我行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领导小组先后对总行及四家分支机构及全行78名员工进行了摸底排查,此次排查对各支行、各部门在此次活动的职责做了具体分工,风险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本行辖内、本部门员工涉嫌参与或实施非法集资、民间借贷等异常行为的风险排查工作;业务管理部门则主要负责各自业务和管理领域的风险隐患排查,重点排查账户管理、储蓄业务、自主支付类贷款、资金营运等业务是否遵守各项业务操作规程等制度,是否存在员工涉嫌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等情况;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根据排查情况,分析我分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及时提示、跟踪相关风险情况。

在具体操作中,一方面,我行要求各支行、各部门组织查询辖内每名员工的个人信用报告;安排专人对员工个人信用报告进行分析,及时了解员工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对外担保、高额负债、频繁进行授信审批查询或担保查询等可疑情况;同时也让员工定期了解自己的征信记录,珍惜自己的个人信用。我行还组织员工填写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情况表,对照自查是否存在参与非法集资、误入非法集资陷阱的情况,以实际行动保护自己、提醒自己远离非法集资。另一方面,在信贷业务排查中,重点对贷款金额、授信额度、贷款利率、期限、还款方式、贷款用途等内容进行审查,通过严格核查,未发现我行信贷从业人员与客户存在资金拆借、内外勾结、骗取信贷资金等现象。

在此次专项非法集资排查中,未发现我行员工或相关业务部门有涉及社会融资行为。但是为了防范潜在的非法集资风险,根据通知精神,我行利用周一晚上例行学习时间在全行范围内组织员工进行了非法集资相关知识和案例的教育学习,通过学习我行员工提高了对非法集资的认识,认清了非法集资的危害性。

四、工作总结

由于非法集资严重影响了金融持续和社会稳定,给银行业带来较大的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此次排查虽然已结束,但是在今后工作中我行会继续保持对非法集资的高度警惕,坚持教育为先、预防为主、重点监控、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从源头上杜绝非法集资现象的发生,为全行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第五篇:非法集资材料

防范打击非法集资

问:什么是非法集资?

答: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及其他方式向投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问:非法集资有哪些特征?

答:非法集资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4)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问:非法集资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

答:非法集资活动涉及内容广,表现形式多样,从目前案发情况看,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形式:

1)借用投资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2)以发行或变相发行股票等权利凭证或者以期货交易、典当为名进行非法集资。

3)通过认领股份、入股分红进行非法集资。

4)通过会员卡、会员证、席位证、优惠卡、消费卡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5)以商品销售与返租、回购与转让、发展会员、商家联盟与“快速积分法”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6)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或者地下钱庄进行非法集资。

7)利用现代电子网络技术构造的“虚拟”产品,如“电子商铺”、“电子百货”投资委托经营、到期回购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8)对物业、地产等资产进行等份分割,通过出售其份额的处置权进行非法集资。

9)以签订商品经销合同等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10)利用传销或秘密串联的形式非法集资。

11)利用互联网设立投资基金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12)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13)私自、违法利用银行工作人员身份或银行场所“代销”理财产品、基金、股权、债券等进行非法集资。

问: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有哪些?

答: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主要是:第一,承诺高额回报;第二,编造虚假项目;第三,以虚假宣传造势;第四,利用亲情、朋友、同乡诱骗。

问:非法集资活动对社会的危害性如何?

答:非法集资活动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一是参与非法集资的当事人会遭受经济损失,甚至血本无归。二是非法集资也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引发风险。三是非法集资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与安全问题。由于非法集资是违法行为,危害极大,希望社会公众一定不要参与非法集资活动。

问:从事非法集资活动会受到怎样的法律处罚?

答:对进行非法集资活动的,除了依照《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取缔非法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等行政处罚外,对构成犯罪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例如: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未经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情节严重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最高可处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和各省区市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非法集资快速蔓延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受多种因素影响,非法集资活动仍比较猖獗,形势不容乐观。

一、非法集资形势依然严峻

(一)非法集资案件持续高发。据统计,2005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非法集资立案年均2000多起,涉案金额200亿元左右。2011年底至2012年初,按照国务院的部署,部际联席会议会同公安部在全国组织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整治非法集资问题专项行动,各地方政府积极行动,公安机关重拳出击,打出了声势,打出成效。许多非法集资案件被侦破,一些潜在的案件得到了集中暴露。尽管今年新发案数量、涉案金额、参与集资人数与2012年同期相比有大幅下降,但与以往常规年份相比较仍呈增加趋势。

(二)涉案地域、人员、行业广泛。当前非法集资案件已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市),集资参与者既有家境富裕人群,也有吃低保的社会弱势群体,既有在职人员,也有离退休人员,几乎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案件涉及众多行业和领域,包括农业、林业、房地产、教育、商品流通等等,并由传统的种植、养殖业逐步蔓延至科技、环保、投资等领域,形式手段更趋债权化和机构化,依托网络平台进行借贷涉嫌非法集资的情况日渐突出。

(三)社会危害严重。非法集资作为典型的涉众型违法经济犯罪,往往因为涉及区域广泛、集资参与者众多,使得案件处置难度很大。而且常常由于经营不善或犯罪分子侵吞、挥霍及转移资产,造成案件最终挽损率普遍偏低,有的甚至是血本无归,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扰乱国家正常经济金融秩序,甚至激化社会矛盾,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例如,湖南省湘西州曾成杰集资诈骗案,先后集资34.52亿余元,涉及人数24238人。集资总额减去还本付息的金额后,曾成杰集资诈骗金额为8.29亿元,造成集资户经济损失共计6.2亿元。集资户吴安英见集资兑付无望,当众自焚造成七级伤残。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以集资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曾成杰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核准。

(四)非法集资存在原因复杂

非法集资的成因十分复杂,与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状况密切关联,涉及国内外宏观经济、社会环境、金融服务、个体参与者情况等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环境因素。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国民财富的增强,民间资金充裕,投资需求强烈,而投资渠道和投资工具比较有限,不同投资者可能选择的收益性、风险性和流动性的偏好也不同,部分投资偏好于高收益的投资者,可能会把资金投向于高收益的民间借贷,甚至是非法集资。二是参与者自身因素。许多参与集资者缺乏相应的经济金融法律方面的知识,不能区分合法与非法的界限,对“谨慎投资,风险自担,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的投资理念认识不足,经受不住社会上的高利诱惑,加剧了非理性逐利冲动而上当受骗。三是制度政策方面因素。当前一些领域的改革还待于进一步深化,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领域的监管还有待于加强,对民间借贷等投融资的规范引导还有待于完善,特别是防范预警和打击非法集资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工作力度应进一步加大,开正道、堵邪门、强监管,严防不法分子钻政策和法律空子,从事非法集资活动。总的来看,影响非法集资的一些因素仍将不同程度的存在,而且,随着市场活跃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如果监管与管理一时难以同步加强,非法集资的风险还可能进一步加大。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非法集资活动仍会频繁发生,案件高发态势仍将持续,并不排除在一些地区、行业和领域集中爆发的可能,形势依然严峻,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的工作任务仍将艰巨。

二、高度关注、防范一些领域的非法集资风险

近些年来,许多非法集资活动打着“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倡导绿色消费”、“金融业务创新”等旗号,以合法公司名义,以高收益、高回报为诱饵,形式多样手段翻新,由直接吸收资金发展到进行生产经营投资,由单一债权发展到股权甚至债权、股权相混合,由个人作案发展到组织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手段更加隐蔽,欺骗性更强。当前,以下领域及形成的非法集资风险尤其要注意关注和防范。

(一)民间借贷诱发非法集资案件在一些地区或行业仍会高发。从近几年的发案情况看,民间借贷越是活跃,非法集资的案件越是高发,在当前企业融资需求旺盛、民间资金较为充裕、社会投融资政策积极宽松,而相关规范引导不尽完善的环境下,民间借贷在一些地区或行业诱发非法集资案件的风险仍然较大。

(二)一些中介机构参与非法集资,风险集聚。目前社会上各种中介机构种类繁多、数量很大,但监管缺失或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无序发展、恶性竞争,助长了民间融资乱象,积聚了很大的非法集资风险。一些中介机构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非法吸收公众资金,用于投资或转借给他人,谋取不法利益,隐患很大,一些地方的风险已经集中暴露。

(三)农业专业合作社类非法集资风险开始上升。近年来全国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在促进农村农业发展、农民致富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有的农业专业合作社背离办社宗旨,专门从事吸收农民资金和放贷等业务,甚至进行异地吸金和放贷,进行非法集资,直接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农村发展与稳定,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已发生了十多起农业专业合作社引发的非法集资案件。

(四)网络借贷诱发非法集资将成为新的案件高发点。近几年网络借贷迅猛发展,今年初以来更是火爆,新开设的P2P平台数量和贷款规模也都迅速飚升,但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规范和规定,该领域的非法集资风险正快速积聚,应及时加强有效规范和引导,防止网络借贷领域成为非法集资“重灾区”。

(五)股权投资领域非法集资活动一直比较活跃。今年股权投资领域非法集资新发案件虽有减少,但陈案风险很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50余家私募股权企业涉嫌非法集资,涉案金额逾160亿元,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

(六)银行业金融机构个别工作人员涉嫌非法集资风险显现。银行业金融机构个别工作人员打着单位旗号、利用职务之便涉嫌非法集资,严重影响银行声誉和正常经营活动。尽管目前案件数量很少,但风险及影响不容忽视。

三、全面加强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

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任务,要标本兼治。一方面要严厉打击,依法惩处犯罪分子,进行警示和震慑;另一方面要加强防范和预警,特别是要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引导社会公众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自觉抵制并远离非法集资。

年初以来,部际联席会议在大力推动一些重点案件查处的同时,按照“关口前移、打早打小”的工作思路,于5月在全国集中开展了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活动期间共开展集中宣传活动73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200余万份(册),摆放、张贴展板、海报35万多个(张),悬挂标语横幅55000余条,出动巡回宣传车1400辆(次),设置宣传咨询点6300多个,接受咨询人数320多万人(次),发送公益短信8亿余条,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宣传7000余次,在68万辆移动公交载体播发宣传信息等,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

从8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又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涉嫌非法集资广告资讯信息排查清理活动,多地政府高度重视,认真部署,积极行动,整合力量,多方位、多渠道、细致深入地对涉嫌非法集资广告资讯信息进行了排查清理,成效明显。

今天,我们召开座谈会就是为了深入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研究分析当前非法集资形势的同时,组织开展新一轮的防范打击非法集资法律政策宣传攻势,营造引导公众防范和远离非法集资、打击震慑非法集资犯罪的良好社会氛围,从源头上有效遏制非法集资,维护经济金融秩序,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我希望而且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在媒体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一定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取得成功。保监会历来重视非法集资风险防范治理工作,加大非法集资防范打击力度,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健全机制。先后出台非法集资预警和查处工作暂行办法等9项制度,建立包括案件监测、报告、分析、处置、责任追究在内的全流程工作机制,强化非法集资案件日常管理。二是定期排查风险。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深入排查非法集资风险隐患。先后4次部署行业进行风险排查和预警防控,重点排查保险中介业务、基层机构及收付费环节案件风险,力争“打早打小”。三是严肃查处大案要案。对于非法集资案件做到每案必查,及时处置化解风险,完善内控,构建风险防范长效机制。严肃追究案件管理责任,先后对32起非法集资案件140人进行了责任追究。四是加强宣传和警示教育。通过下发宣传手册、组织宣传活动、通报典型案件等方式,不断提高保险消费者以及保险从业人员防范非法集资的意识和能力。今年5月组织开展宣传月,全行业悬挂条幅、摆放海报、展板等3万份,发放宣传资料100多万份,通过短信或微信平台、电子邮件等发送宣传短信130多万条,举办客户讲座千余次,直接受教育的社会公众达到260余万人次。

从近几年全国情况看,非法集资持续活跃,新增案件多、金额大,并且呈现由传统生产领域向投资理财领域、活动空间由实体向网络发展、参与人员遍及社会多个阶层、民间融资引发案件较多、衍生犯罪频发等特点。今后一段时期,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等影响,一些潜在非法集资案件可能会加速暴露。在全国非法集资形势更趋复杂严峻的大背景下,保险从业人员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风险也在增加。

近年来,保监会在防控行业案件风险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非法集资案件。保险领域非法集资主要表现为保险机构工作人员或销售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或公司管理漏洞,假借销售保险名义、制售虚假保险单证或理财协议,向社会公众给予或承诺给予高额回报并非法吸收资金。保险领域非法集资的特点主要有:一是利用职务便利。部分涉案人为保险机构工作人员甚至是高管人员,在当地有一定社会人脉或知名度,利用管理或职务便利获得消费者信任;部分涉案人为保险机构代理人员,熟悉保险业务流程并长期接触客户,客户较为信任。二是假借销售保险名义。涉案人虚构保险理财产品,或者在原有保险产品基础上承诺额外利益,或者与消费者签订所谓的“理财协议”,吸收资金。三是高额利息诱导。涉案人采取先支付利息、到期支付本金或继续滚存的方式,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消费者高额回报。四是伪造单证印鉴。涉案人出具假保单,并在自购收据或公司作废收据上加盖私刻的公章,甚至直接出具白条骗取资金。

与其他行业相比,保险业非法集资案件的数量、涉案金额、受害人数都比较少,非法集资案件风险整体可控。但由于保险业务的特殊性、非法集资犯罪行为的复杂性,我们在查防工作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难。一是对保单的法律定位不明晰,影响了案件立案。销售假保单只能以实际非法所得计算犯罪数额,不能以票面金额计算犯罪数额,导致一些利用虚假保险单证非法集资的案件因行为人的犯罪所得较少而不能立案,错过了“打早、打小”的有利时机。二是有关部门基层机构处置涉案财产标准不明确。当事人将通过非法集资、传销等途径获取的资金用于投保,对保险业来说,在案件结案前属正常业务,有关部门直接要求保险机构全额退保并划转资金或重复划转,将导致保险机构面临诉讼风险或承担经济损失。三是部分非法集资案件处置操作要求不明晰。案发后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案件处置工作,但出于地方利益考虑,往往寄希望于公司“买单”,与相关规定中“因参与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的精神不符,甚至致使一些非法集资案件的性质难以及时、准确认定,同时也给公司造成一定负担。

非法集资涉及金额高、涉及面广、危害性大,需要全社会一齐努力,共同预防,坚决打击。下一步,我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配合部际联席会议做好各项防范处置工作,构建并完善保险行业非法集资案件风险管理体系。保险监管部门要建立完善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强化对保险机构涉嫌非法集资活动的监管,加强针对保险从业人员、保险消费者的宣传教育。特别是要提醒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在保险消费过程中力争做到“两查两配合”,即“查产品、查单证,配合做好缴费,配合做好回访”。“查产品”就是买保险时通过网上查证(中国保监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及保险公司网站),或者致电保险公司客服人员等方式核实所购买保险产品的真假,不要相信高息“保险”,也不要受“先返息”之类的诱惑。“查单证”就是交费后要求销售人员及时提供正式保单和保费发票,并认真鉴别保险单证的真伪:真保单上有保险公司印章且为电脑打印,不应有人为改动、手写的地方。“配合做好缴费”就是消费者所交保费超过1000元时,应选择银行转账方式或者到保险公司营业场所缴纳,不要随意将现金交给公司人员。“配合做好回访”就是购买分红、万能、投连等新型保险产品后,积极配合公司回访,确保利益不受损害,如果购买上述保险产品未接到回访,或者发现从业人员存在非法集资嫌疑的,可以通过网络、电话、信件等方式向保险监管部门进行举报反映。保险机构要积极开展风险排查,及早发现风险苗头;案件发生后积极做好案件调查、客户回访、追赃挽损等工作;要针对案件暴露出的管控漏洞,做好责任追究、后续整改以及警示教育工作,防止同质同类案件发生。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任务,为了积极防范保险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我们建议:一是加强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间的沟通与交流,特别是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协作力度,建立案件查办会商机制、加强执法信息交流,形成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合力。二是建议明确保险单的法律性质,即明确保单为金融票证的法律属性,并使之得到刑法保护。三是进一步明确非法集资案件处置环节的操作要求,明确债权债务处理规则,细化不能偿还债务的处理方法与标准。

下载银行委托贷款缘何演化成非法集资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银行委托贷款缘何演化成非法集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银行支行打击非法集资工作总结(定稿)

    ⅩⅩ银行ⅩⅩ县支行打击非法集资工作总结 为了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根据上级行文件要求,我县支行就进一步加强防范......

    银行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报告

    XX银行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报告 XX市银监分局: 按照《XX市银监分局办公室转发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活动的通知》的要求,我行高度重视,迅速组织我行风险管理部、......

    银行打击非法集资活动总结

    银行打击非法集资活动总结 银行打击非法集资活动总结1 自接到六部委、xx县金融服务中心以及建行运城分行的通知,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识骗防骗能力,从源头上有效遏制非......

    银行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总结

    银行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总结 银行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总结1近日,根据《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20xx年保险业防范非法集资专题宣传月活动的通知》、xx保监局《转发的通知》相关文......

    委托并购贷款(银行)

    委托并购贷款 一、贷款范围和原则 本贷款适用于优势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强强联合及其他具有较大发展潜力、较好经济效益的并购及资产、债务重组活动。(一)申请使用贷款进行并购及......

    委托贷款合同——※※银行

    ※※银行委托贷款合同 合同编号:201年※※委贷字合同第号 委托人: 名称法定代表人地址邮编联系人联系电话受托人: 名称法定代表人地址邮编联系人联系电话借款人: 名称法定代表人......

    银行委托贷款合同[大全]

    ________(以下称甲方)与中国工商银行________(以下称乙方)双方协商达成以下委托贷款协议:一、甲方愿将自主使用的资金人民币________万元(大写)存入乙方,并委托乙方以贷款方式贷给__......

    非法集资新闻稿

    学生之家积极开展“拒绝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 (贵州大学学生之家 讯)5月15日,为响应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8年度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暨“5.15”宣传日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