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对税务稽查的执法检查

时间:2019-05-13 20:2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十一章 对税务稽查的执法检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十一章 对税务稽查的执法检查》。

第一篇:第十一章 对税务稽查的执法检查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第十一章

对税务稽查的执法检查

税务稽查是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所进行的税务检查和处理工作的总称,它包括日常稽查、专项稽查、专案稽查等。税务稽查的主要内容有选案、实施、审理、执行。

第一节 税务违法案件举报管理的

执法检查

一、执法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三条;

(二)国家税务总局《税务违法案件举报管理办法》(国税发[1998]53号);

(三)国家税务总局《税务违法案件举报奖励办法》(国税发[1998]211号)。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二、执法程序

(一)税务稽查举报案件管理

1、受理(1)县或县以上税务机关的稽查局设立的税务违法案件举报中心(以下简称举报中心)对举报纳税人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和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税务违法行为予以受理。

(2)举报中心按以下要求受理举报:

①受理口头举报,应当将举报情况写成笔录,向举报人宣读或者由举报人阅读,经确认无误后,由举报人签字或者盖章;

②受理电话举报,应当细心接听,询问清楚,如实记录; ③受理电话举报或者口头举报,征得举报人的同意,可以录音;

④信函(来信)举报;

⑤举报人认为方便的其他形式的举报;

⑥接收上级转办、税务机关各级领导收到举报材料,批交本举报中心办理的举报;

⑦接收下级举报案件中对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层税务部门管辖的举报,上报本举报中心后,经领导审批由本级直接查处的举报案件;

⑧接收下级上报的重大举报案件,经领导审批交由本级直接查处的举报案件;

⑨接收其他有关部门收到举报材料并转交本级举报中心办理的举报。

(3)登记报批

举报中心根据受理的举报材料内容,汇总登记举报案件管理台账,并逐案填写《税务违法案件举报登记表》,整理、归纳举报重点,提出以下几种拟处理意见,连同举报具体资料,报领导审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批:

①经案情初步分析认为内容不清的实名举报,向本级稽查局领导提出请举报人补充情况的拟处理意见;

②经初步分析认为举报的事项尚不具备调查价值的,向本级稽查局领导提出暂存待查的拟处理意见;

③对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层税务部门管辖的举报,提出请上级税务部门批示的拟处理意见;

④属于本级稽查局管辖的重大举报案件,应当逐项填写《重大税务违法举报案件摘要登记表》,提出同时向本级税务机关领导和上级税务机关领导报告的拟处理意见,并可提请上级税务机关组织查处;属于本级稽查局管辖的其他举报案件,向本级稽查局领导提出进行稽查的拟处理意见;

⑤属于下级稽查局管辖的重大举报案件,向本级稽查局领导提出由本级稽查局直接查处或督办的拟处理意见;其他举报案件,提出转下级稽查局查处的拟处理意见;

⑥不属于本级稽查局管辖的举报案件,提出移送本级税务机关监察部门或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的拟处理意见。

2、处理

收到领导已审批的资料,根据审批结果分别按以下不同情况处理:

(1)内容不清的实名举报,经本级稽查局领导审批同意请举报人补充情况的,联系举报人要求其补充举报,然后重新填写《税 务违法案件举报登记表》,连同补充的举报材料,上报领导审批;

(2)经本级稽查局领导审批认为举报的事项尚不具备调查价值的,予以暂存待查处理;

(3)对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层税务部门管辖的举报,经本级稽查局领导审批请上级税务部门批示的,将举报原件及《税务违法案件举报登记表》报送上级税务部门;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4)属于本级稽查局管辖的重大举报案件,经本级稽查局领导审批同意上报的,将《重大税务违法举报案件摘要登记表》和举报材料分别上报本级税务机关领导和上级税务机关;属于本级稽查局管辖的其他举报案件,经本级稽查局领导审批同意查处的,按照领导批办意见,将《税务违法案件举报登记表》传递给批办单位办理;收到上级对本级报送的重大案件由上级直接查处的批示,作撤案处理;

(5)属于下级稽查局管辖的重大举报案件,经本级稽查局领导审批由本级稽查局直接查处的,将《税务违法案件举报登记表》传递给批办单位办理;经本级稽查局领导审批由本级督办的重大案件和由下级稽查局查处的其他举报案件,将《税务违法案件举报登记表》及举报材料转下级税务机关处理。

(6)不属于本级稽查局管辖的举报案件,经本级稽查局领导审批同意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的,填制《转办单》将举报材料予以移送;

(7)举报事项的移送,重大案件的报告,应当在接到举报后7日内办理;情况紧急的应当立即办理。

3、举报案件查处结果的反馈(1)对上级税务机关及其所属举报中心交办并要求查报的举报案件,除有特定时限外,应当在60日内上报查办结果,案情复 杂的,时限可以延长,但应当上报查办情况。上级不要求查报结果的,要定期汇总上报办理情况。

(2)对本级举报中心移送或者领导批办的举报案件,除有特定时限外,承办机构应当在60日内将查处情况回复举报中心或者报告批办的领导,必要时,抄送本级税务机关监察部门。

(3)上级稽查局对下级稽查局报告的举报案件处理结果,应当认真审查。对于事实不清、处理不当的,应当书面通知下级稽查局补充调查或者重新调查,依法处理。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4、对举报人的保护

(1)举报的受理、登记、办理等各个环节,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保密,并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不得私自摘抄、复制、扣压、销毁举报材料。

(2)严禁泄露举报人的姓名、单位、住址等情况;严禁将举报情况透漏给被举报人。

(3)调查核实情况时,不得出示举报材料原件或者复印件,不得暴露举报人;对匿名的举报书信及材料,不得鉴定笔迹。

(4)宣传报道和奖励举报有功人员,除本人同意外,不得公开举报人的姓名、单位。

5、报表统计和资料归档

(1)办结的举报案件,应当按照规定立卷归档。

(2)对于举报案件及其有关事项的数量、类别及办理情况,每季度要进行汇总分析,产生《税务稽查信访基本情况统计表》、《税务违法举报案件查处情况统计表》表

一、表二。在本期末后的15日内报告上级举报中心,并抄送本级监察部门。上级举报中心要求专门报告的,应当及时报告情况。

(二)税务稽查举报奖励管理

1、确立举报奖励对象

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举报人为举报奖励对象:

(1)举报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和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税务违法行为的有功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举报人);

(2)举报奖励对象原则上仅限于实名举报人;但对匿名举报案件查实后,举报人提出奖励申请,而税务机关可以确定举报人真实身份的,酌情给予奖励;

(3)同一税务违法行为被多个举报人联名分别举报的,主要奖励最先举报人。举报顺序以负责查处的税务机关或所属举报中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心受理举报的登记时间为准。但其他举报人提供的情况对查清该案确有直接作用的,可以酌情给予奖励;

(4)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举报人联名举报同一税务违法行为的,按一案进行奖励,奖金由举报第一署名者或者第一署名者委托的其他署名者领取。

2、确定奖励方式

(1)物质奖励。税务违法举报案件经查实并处理后,根据举报人的贡献大小,按照实际追缴税款数额的5%以内掌握计发奖金;没有应纳税款的,按照实际追缴罚款数额的10%以内掌握计发奖金,每案最高数额不超过人民币10万元;

对有重大贡献的举报人,经省级税务机关批准,奖金限额可以适当提高;

具体奖金数额标准及审批权限,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确定;

物质奖励不适用税务、财政、审计、海关、工商行政管理、公安、检察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精神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举报人,税务机关除给予物质奖励外,还可以给予相应的精神奖励;但公开表彰宣传必须事先征得举报人的同意。

举报人取得的奖金收入,依照有关规定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3、通知领奖

举报中心应当在案件查结后一个月内,对符合举报奖励条件的,根据举报人的申请填写《税务违法案件举报奖励审批表》,提出奖励对象和奖励金额,并注明有关事项,报有关领导审批后,制作并送达《税务违法案件举报领奖通知》,通知举报人领取奖金。

4、奖金发放

(1)核实身份。举报人应当在接到《税务违法案件举报领奖通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知》后三个月内,持本人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经举报中心审核确认后,到指定地点领取奖金;逾期不领取的,视为放弃权利。

(2)举报人领取奖金。举报人领取奖金时,应当在《税务违法案件举报奖励付款专用凭证》上签名,并注明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的号码及填发单位。《税务违法案件举报奖励付款专用凭证》由举报中心作为保密件管理。领取奖金的财务凭证另行制作。《税务违法案件举报奖励付款专用凭证》的式样,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制订。

(3)办理手续。对经审核符合领奖条件的,举报中心填制《税务违法案件举报领取奖金财务凭证》,财务凭证只注明举报案件名称、编号和举报奖金数额及审批人,经办人的签名,不填写举报内容和举报人姓名及身份。

三、执法检查

(一)对税务稽查举报案件管理的执法检查

通过计算机调取举报税务违法案件登记的名单,从中选取需要检查的户数,按所选户数调取档案资料进行全面检查。

1、查档案资料是否齐全。

2、受理举报的范围是否是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和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税务违法行为。

3、举报中心填制的《税务违法案件举报登记表》填写是否符合要求,重点检查举报内容是否填写清楚,拟处理意见是否得当,记录人、承办人是否签字(盖章);是否报领导审批,是否按领导审批意见将《税务违法案件举报登记表》及时转交承办部门,对不属于本级管辖范围内的,是否填制《转办单》并将举报材料同时移送有管辖权的税务机关。

4、举报案件查处结果反馈的检查。通过检查上级部门要求查办的《举报案件核查通知单》和本级承办结果的报告,核对: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1)上级税务机关及其所属举报中心交办并要求报送查处结果的时间与本部门承办结束的时间进行比较,检查是否在上级规定的时间内承办,并反馈结果,最长的时间有无超过60日;案情复杂,需要延长时限的,是否上报阶段性的查办结果;上级不要求上报查办结果的,是否定期汇总上报办理情况。

(2)通过检查本级举报中心移送给下级或领导批办的举报案件《举报案件核查通知单》规定的承办时限要求与下级承办机构承办结果的报告时间进行比对,检查承办部门是否在规定时间内承办,并及时反馈承办结果,没有规定时限的,是否在60日回复承办结果。

(3)对举报人是否保密。通过座谈了解是否有私自摘抄、复制、扣压、销毁举报材料或者将举报情况、举报人情况透漏给被 举报人情况发生;调查核实情况时,有无出示举报材料原件或复印件暴露举报人身份现象;通过检查媒体对举报案件的宣传报道材料,检查有无公开宣传报道和奖励举报有功人员情况,如果有可以通过向举报人了解是否征得其同意。

(二)对税务稽查举报奖励管理的执法检查

1、抽查稽查举报奖励的有关档案资料、《税务违法案件举报奖励付款专用凭证》、《税务违法案件举报领取奖金财务凭证》进行检查。

2、通过档案资料了解举报奖励的对象是否是举报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和虚开、伪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发票,以及其他税务违法行为的有功单位和个人。

3、通过核对《税务违法案件举报奖励付款专用凭证》、《税务违法案件举报领取奖金财务凭证》,凭证上是否注明举报编号、举报案件名称、举报人姓名、单位或住址、工作证号码、居民身份证号码、举报人或领款人是否签名,奖金发放机关是否加盖公章,举报中心经办人、财务科经办人是否签字;举报人领取的奖金金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额是多少,将奖励举报人的奖金数额与《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以及实际入库的查补税款、罚款进行比较,检查是否在实际追缴税款数额的5%以内,没有应纳税额的,是否在实际追缴罚款数额的10%以内,有无按税款和罚款的合计数额作为基数提取支付奖金情况;对支出超过10万元的,是否有省级税务机关批准文件;核对领取举报奖励人员姓名,是否有税务、财政、审计、海关、工商行政管理、公安、检察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将举报人姓名与举报材料的举报人进行核对,除举报人委托的领奖人外,举报人姓名是否一致,检查税务机关有无虚设举报人变相支取举报奖励基金的问题。

第二节

对稽查选案的执法检查

一、执法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八十五条;

(二)国家税务总局《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第九条、第十三条;

(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行税务检查计划制度的通知》(国税发[1999]211号)。

二、执法程序

(一)采集数据

内部和外部数据资料的种类包括:

1、纳税人各种申报资料。主要指已经取得税务登记的纳税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其纳税义务,向税务机关申报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的各种纳税资料,如税务登记和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其他资料等。

2、内部管理资料。是指税务机关在向纳税人办理各项业务时积累的信息数据。如发票的购领数量及号码,税款的入库金额,各项待批文书的审批记录等等。

3、税务稽查资料。主要指经过稽查实施、审理、执行后形成 的纳税人违法事实及处理结果资料,为案底查询和计算机再选案提供信息。

4、外部数据资料。是指从其他税务机关和外部有关职能部门获取的纳税人的有关信息及其他相关数据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国家、地方税务机关相互取得的信息;

(2)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询的登记信息;(3)司法机关转来的涉税信息;

(4)从金融、银行部分取得的资金信息;

(5)从财政、海关等其他部门取得的涉税信息;(6)从公安机关取得的信息;(7)从外部取得的其他信息。

(二)确定被查对象

1、稽查选案部门将征管部门转来的税务登记注销、法定代表人变更的清税事项及其他需进一步查实的违章行为和稽查实施部门转来的《税务违法案件线索报告单》记入《待稽查纳税人清册》。

2、对《待稽查纳税人清册》中常规选案的专项选案分析确定的待稽查纳税人进行人工分析和计算机打分排序,确定检查重点和检查顺序,属专案的应优先安排检查。

3、专项检查和专案检查。

(1)各级税务机关实施的任何专项检查和专案检查,须提出检查计划和方案(包括检查依据、检查时间、检查对象、检查重点、检查事项等),由稽查局汇总,能够合并的应当合并,报经税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务局长审批后组织实施;凡未列入税务检查计划的不得进行检查。

(2)税务稽查计划必须报上一级税务局及其稽查局备案,上一级税务局及其稽查局应当对下一级税务局及其稽查局的税务稽查计划进行必要的协调。税务稽查计划要突出重点,注意做好与 日常检查的衔接协调,不允许有多个检查组同时对同一纳税人实施检查,也不允许因同一内容对同一纳税人进行多次检查。

(3)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必须从严控制税务检查次数,对同一纳税人的专项检查每年最多各进行2次;但对日常征收过程中纳税申报、纳税事项的核实检查,以及对举报、协查、上级批办事项的检查,不受检查次数限制。

(4)限制检查时间,对每一纳税户的检查原则上不超过15天,检查结果在辖区所属系统内相互认可,信息共享。

(三)分配稽查任务

1、选案部门根据《待稽查纳税人清册》所列纳税人情况及稽查实施部门的实际情况,按照专案优先安排的原则,确定稽查实施部门的稽查任务,向稽查实施部门下达《税务稽查任务通知书》,并附《待稽查纳税人清册》及相关资料。

2、属于专案稽查的案件,应向税务稽查实施部门下达:《举报案件核查通知单》及举报件、《稽核通知单》及协查等资料。

3、根据稽查实施部门查找不到的纳税人填写的《失踪纳税人通知》对原下达稽查任务予以核销,根据新确定的稽查任务重新下达《稽查任务通知书》。

4、对征收管理部门转来的税务登记注销户情况,按照即来即查的原则,下发《税务稽查任务通知书》,确定注销清算任务。

5、对已下达的稽查任务,根据各稽查部门上报的稽查任务完成情况,填制《税务稽查实施台账》进行跟踪问效。

6、选案部门对被确定待稽查纳税人属管辖范围外的,或稽查实施部门在实施稽查过程中,发现属征管范围以外的相关纳税人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有税务违法行为的,填制《转办单》,移交有管辖权的税务机关或其它有关部门。

三、执法检查

(一)根据选案部门填制的《税务稽查实施台账》、《待稽查纳税人清册》与其下达的《税务稽查任务通知书》进行比对,检查是否按照专案优先的原则安排稽查,是否列入待稽查的纳税人都被列入稽查,有无遗漏,有无同一纳税人的专项检查超过2次的,有没有安排多个检查组同时对同一纳税人实施检查或因同一内容对同一纳税人进行多次检查;稽查实施部门查找不到的纳税人,是否根据其填写的《失踪纳税人通知》对原下达稽查任务进行销号,并重新下达《稽查任务通知书》,对不属于国税机关管辖范围的案件,是否填制《转办单》,经领导批准后转办。

(二)对专案检查和专项检查,看有没有稽查计划、稽查方案,是否经局长批准,是否按月或按季将稽查计划报上一级税务局及稽查局备案,对同一纳税人的专项检查,在一个年度有没有超过两次的。

(三)有无设立《税务稽查实施台账》,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名称、稽查类型、来源、受理时间、处理结果、承办单位、稽查状态是否填写清楚。《税务稽查实施台账》是稽查部门跟踪考核稽查计划执行情况的一种具体形式。通过《税务稽查实施台账》可以全面掌握某个案件的检查状态以及整个稽查计划的进行进度,便于领导机关全面有效地指导稽查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为下一步更好地制订计划打下基础。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第三节

对稽查实施的执法检查

一、执法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四至五十五条、五十八至五十九条;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八十六至八十九条;

(三)国家税务总局《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第三章。

二、执法程序

(一)稽查实施前的准备

1、在实施稽查前,应当提前向被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下称被查对象)送达《税务检查通知书》,告知其稽查时间、需要准备的资料情况等,但有下列情况可不必事先通知:

(1)公民举报有税收违法行为的;

(2)稽查机关有根据认为被查对象有税收违法行为的;(3)预先通知有碍稽查的。

2、稽查人员在实施稽查前,应调阅被查对象纳税档案资料,全面了解被查对象的生产、经营状况、财务会计制度或财务会计处理办法,熟悉相关的税收政策,根据稽查工作需要确定采取实地稽查、调账稽查、询问或异地调查和函查的稽查方法。

3、回避。稽查人员与被查对象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被查对象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1)稽查人员与被查当事人有近亲属关系的;(2)稽查人员与被查对象有利害关系的;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3)稽查人员与被查对象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对被查对象认为应当回避的,稽查人员是否回避,由本级税务机关的局长审定。

4、税务稽查方法(1)实地稽查。深入被查纳税人会计核算所在地检查纳税人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检查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货物存放地检查纳税人应纳税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检查扣缴义务人与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经营情况。

(2)调账稽查。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后,可以将被查对象以前年度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调回税务机关检查。调取账簿及有关资料时,应当填写《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调取账簿资料清单》,并在三个月内完整退还。

调取被查对象当年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资料时,须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但必须在30日内退还。

(3)询问。在稽查过程中,如有必要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进行询问时,由稽查实施人员制作《询问通知书》,送达被询问对象,指定被询问对象到具体地点接受询问。

询问时,应由两人以上参加,出示税务检查证件,专人做记录,制作《询问(调查)笔录》,并告知当事人不如实提供情况应 承担的法律责任。询问后,将《询问笔录》交当事人核对,当事人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当事人宣读,核对无误后,由当事人签章或者押印;当事人拒绝的,应当注明情况;修改过的笔录,应当由当事人在改动处签章或押印。

(4)异地调查或协查。需要跨管辖区域稽查的,可以采取函查和异地调查两种方式进行。采取函查的,应当于批准实施稽查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后发出信函,请求对方税务机关调查。

5、立案处理

(1)被查对象达到立案标准的,{即:①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以及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非法提供银行账号、发票、证明或者其他方面,导致税收流失的,无论数额大小,均应立案查处;②未具备上一条所列行为,但查补税额达到5,000元-20,000元以上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根据本地情况在幅度内确定);③私自印制、伪造、倒卖、非法代开、虚开发票、非法携带、邮寄、运输或者存放空白发票,伪造、私自制作发票监制章、发票防伪专用品(水印纸)的;④其他税务机关认为需要立案查处的;⑤虽没有前面所列行为,数额又不大,但情节严重的},实施稽查前应填制《立案审批表》报经局长批准后立案稽查;

(2)对稽查前未达到立案标准的被查对象,在实施稽查过程中发现已达到立案标准,应补填《立案审批表》报批立案。

(二)实施稽查

1、确立检查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采用实地稽查;调账检查;询问;异地调查或协查方法。

2、在稽查过程中,稽查人员应填制《税务稽查底稿》。

3、在稽查过程中,需要将已开具的发票调出查验时,应当向 被查对象开具《发票换票证》;需要将空白发票调出查验时,应当开具《调验空白发票收据》,并在7日内处理完毕。

4、在稽查过程中,如需查询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账户的,报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凭全国统一格式的《税务机关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款账户(储款存款)许可证明》,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账户;在调查税收违法案件时,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可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以查询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税务机关查询所获得的资料,不得用于税收以外的用途。

5、在稽查过程中,需要跨管辖区域稽查的,可以采取函查和异地调查方式。需外地或本地其他部门协查时,制作《协查函》登记后发函,待反馈后及时调整,补充稽查方式和内容。

6、在稽查过程中,稽查实施人员可以让被查对象用书面形式提供情况或向证人取证,取得证人证言材料。收集证言时,可以笔录、录音、录像,需提取证据原件时,应填制《提取证据专用收据》,由双方签字盖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供的有关文件、证明材料、复制材料和资料,应当注明出处。

7、在稽查过程中,如需检查金融、军工、部队、尖端科学等保密单位和跨省辖行政区域纳税人时,应当填写《税务检查专用证明》,与税务检查证配套使用;其中检查跨省辖行政区域纳税人时,应当使用被查对象所在主管税务机关的《税务检查专用证明》。

8、在对纳税人以前纳税期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收入迹象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后,依法采取税收保全或强制执行措施;对未按照 规定办理税务登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及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人,按照有关规定核定其应纳税额,责令缴纳,不缴纳的,可采取即时税收保全措施(见税款征收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部分)。

9、在稽查过程中,发现被查对象的相关纳税人有税务违法行为但不能同案处理的,应当填制《税务违法案件线索报告单》移送选案部门列为待稽查纳税人。

10、在稽查过程中,发现纳税人失踪的,应当填制《失踪纳税人通知书》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后,送选案部门销号,重新领取新的稽查任务。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11、发现纳税人的实际情况与税务登记有出入或税务登记信息发生变更且未依法进行变更登记的,填制《税务登记检查单》一式二份,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后,一份用于装卷,一份转税务登记管理部门。

12、对注销清算户、停业户、检查完毕后,报经负责人同意,在《注销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停业登记表》中签署清算意见及清算情况,反馈税务登记管理部门。

13、稽查人员根据整个稽查工作情况,制作《查补(退)税款计算单》、《税务稽查结果表》。

13、在稽查实施过程中,对需要送达纳税人文书,应制作《税务文书送达回证》,并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见证人在送达回证上签字。

(三)稽查实施终结

1、经立案查处的:

(1)税务稽查人员完成对被查对象的稽查,根据所获得的证据资料和检查记录,计算结果对经立案查处有问题的案件,稽查 人员制作《税务稽查报告》,报告稽查案件的来源、被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稽查时间和稽查所属期间、被查对象主要违法事实及其手段、违法性质、稽查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初步处理意见和依据等有关方面的内容。而后,稽查人员将写好的《税务稽查报告》连同《税务稽查底稿》、《税务稽查结果表》及其他有关证据、资料,提交审理部门审理。

(2)经立案查处未发现问题的,由稽查人员制作《税务稽查报告》,说明未发现问题的事实和结论意见,连同有关稽查资料,提交审理部门审理。

2、未经立案查处的(1)凡按照规定不需要立案查处的一般税收违法案件,稽查完毕后,由稽查人员直接制作《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罚决定书》,并将有关资料文书提交审理部门;

(2)未经立案,查处无问题的,由稽查人员直接制作《税务稽查结论》说明未发现问题的事实和结论意见,将有关资料提交审理部门。

3、补充调查

稽查实施部门根据稽查审理部门转来的《补充稽查通知书》,对转回的案件进行复查。复查终结后修订原稽查案卷(原稽查结果作历史记录保留),重新报审理部门进行审理。

4、将经稽查的纳税人情况逐户登记《税务稽查情况分户登记台账》。

5、税务稽查的立卷。对立案查处的案件和在实施过程中补充立案的案件,以及经稽查有一般税务违法行为的未立案案件,稽查实施部门应制作《税务稽查案卷》交审理部门审理。税务稽查的立卷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稽查卷宗目录;(2)立案审批表;(3)税务稽查报告;(4)税务处理决定书;

(5)税务稽查任务通知书及待稽查纳税人清册;(6)税务检查通知书;(7)询问通知书;

(8)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及调取账簿资料清单;(9)协查函和协查回函;(10)税务稽查底稿;(11)税务稽查结果表;(12)询问(调查)笔录;

(13)提取证据专用收据和税务稽查证据复制单;

(14)税务机关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款账户(储蓄存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款)许可证明;

(15)税务稽查结论;(16)税务登记检查单;(17)失踪纳税人通知书;(18)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19)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20)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21)冻结存款通知书;(22)解除冻结存款通知书;(23)查封(扣押)证;

(24)扣押商品、货物、财产专用收据;(25)查封商品、货物、财产清单;(26)解除查封(扣押)通知书;(27)阻止出境通知书;(28)解除阻止出境通知书;(29)税务文书送达回证;(30)其他有关文书资料。

三、执法检查

根据稽查实施部门登记的《税务稽查情况分户登记台账》,调取需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关案卷资料进行检查。

(一)检查稽查实施部门采用的是哪种稽查方法。

1、对采用实地稽查方法的检查。检查税务稽查是否使用《税务检查通知书》,有无使用《税务稽查通知书》的,所依据的法律规定是否是《征管法》的第五十四条,有无仍使用原《征管法》三十二条的情况;《税务文书送达回证》,是否两人以上签字。

2、采取调账检查方式。主要检查《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和《调取账簿资料清单》。如果调账清单上所列的账簿资料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前年度的,检查《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是否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并将《调取账簿资料清单》的调取时间、退还时间进行比对,检查有没有超过法定期限三个月;如果调账清单上所列的账簿资料是调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当年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等资料的,检查《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有没有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长批准;并将《调取账簿资料清单》的调取时间、退还时间进行比对,检查有没有超过法定期限30天;在《调取账簿资料清单》上税务机关是否加盖公章、纳税人是否盖章、企业经办人、税务稽查人员是否签字认可。

3、采取询问方式。主要检查《询问(调查)笔录》。首先检 查《询问(调查)笔录》是否写清询问时间、地点、在场人;询问人、记录人是否两人以上,有没有询问人和记录人是同一人情况,被询问人基本情况是否填写清楚;其次检查《询问(调查)笔录》内容,有没有告知当事人不如实提供情况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无当事人签章或押印,当事人拒绝的是否说明;修改过的笔录,是否由当事人在改动处签章或者押印,当事人是否在每页的页码处、骑缝处压印。

5、函查方式。主要检查有无稽查局发出的《协查函》和协 查单位反馈的协查回函。

(二)根据《征管法实施细则》第八条规定,税务人员在进行税务检查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应当回避:一是夫妻关系;二是直系血亲关系;三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四是近姻亲关系;五是可能影响正常执法的其他利害。实际工作中,有的税务人员往往忽视此项规定。如某稽查局有一名税务干部的丈夫开了一家电器经销商场,在一次日常稽查中,该税务干部也参加了对其丈夫商场的稽查。

(三)对照税务稽查立案的四条标准,检查被查对象稽查前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或在稽查过程中达到立案标准的,有无《立案审批表》。《立案审批表》的“案件来源”是否按具体的选案部门、安排计划部门、转办单位、交办领导、国际情报交换部门或其他情况填写;主要违法事实及立案依据是否清楚;承办部门意见,是否填写选案部门或稽查部门确定的稽查意见,承办部门负责人是否签字,是否经主管领导批示。

(四)通过《税务稽查报告》了解,税务稽查人员在实施税务稽查时如果调取纳税人的空白发票进行检查,有无填开《调验 空白发票收据》,调验的理由是什么,调取人、批准人是否签字,税务机关是否加盖公章。调验时间和归还时间相差有无超过七日。

(五)检查《税务机关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款账户(储蓄存款)许可证明》。检查存款账户的,批准人是否是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检查储蓄存款账户的,批准人是否是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是否存在其他人越权审批现象如县级税务局副局长、职能部门负责人或税务所长审批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款账户;市级税务局副局长、县级税务局长、副局长、职能部门负责人或税务所长审批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储蓄存款账户等。

(六)检查提取证据的完整性、合法性。调查取证时,提取的证据是原件的,是否填制《提取证据专用收据》,并由双方签字盖章,提取的其他有关文件、证明材料、复制材料是否注明出处;提取的证据是复印件的,是否制作《税务稽查证据复制单》。提取的证据是否充分;是否将提取的证据复印件粘贴在复制单上,经被查单位经办人审核后,在骑缝处加盖公章或财务专用章,且注明提取的证据张数;是否有被查单位签字注明“经核对与原件相符,原件存放于我单位XXX处”并加盖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税务稽查部门是否签字说明“此复印件共XX张,取自XXX”,经稽查人员签字,并加盖稽查部门印章;是否加盖税务机关公章。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七)稽查过程中,发现纳税人失踪的,是否填制《失踪纳税人通知书》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后,送选案部门;发现纳税人的实际情况与税务登记有出入或税务信息发生变更而纳税人未依法变更登记时,是否制作《税务登记核查单》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后,转交税务登记管理部门。

(八)对停业户、注销户清税时,检查完毕,是否在《注销 税务登记申请审批表》《停业登记表》、中签署清算情况及意见后,反馈税务登记管理部门。

(九)在对纳税人以前年度纳税期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收入迹象的,是否采取了相应的税收保全或强制执行措施,采取措施的手续是否齐全,程序是否合法,文书使用是否得当。

对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及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人进行税务检查时,纳税人不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是否按规定核定应纳税额,并填写《责令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不缴纳的采取即时(简易)税收保全措施。采取保全措施手续是否齐全,程序是否合法,文书使用是否得当。

(十)将《税务稽查底稿》,《查补(退)税款计算单》、《税务稽查结果表》与《税务稽查报告》进行核对,检查是否把稽查时发现的问题填写清楚;计算方法、结果是否正确、一致。如对某稽查局进行案件评议时,发现有一案卷中,《税务稽查报告》结论无问题,而税务《税务稽查底稿》,《查补(退)税款计算单》、《税务稽查结果表》却写明有问题,结果不一致。

(十一)检查制作的《税务稽查报告》内容是否全面,违法事实是否清楚,初步处理意见和依据是否准确,引用法律是否充分,明晰。

(十二)由稽查人员直接制作《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政处罚决定书》的,是否是未经立案查处或经过税务稽查后不需要立案查处的税务违法案件,处理决定书、处罚决定书中的违法事实是否清楚,所引用的依据是否准确、证据是否确凿、处理、处罚是否得当;由稽查人员直接制作《税务稽查结论》,是否是查 无问题的。对于稽查人员查无问题的案件,在执法检查时,也不可忽视。如2003年,在对某县稽查局进行税务稽查已结案件评议时发现:有一份稽查案卷稽查人员的检查底稿、稽查报告、稽查结果表、稽查结论的检查结果都是查无问题,但稽查结论却是纳税人欠缴增值税4205.31元。经进一步核对稽查底稿和增值税检查结果表,原来稽查人员在核对纳税人的账面数字时,错误的把纳税人在当月缴纳的上月的应缴税金作为当月的应缴税金进行计算了,而次年1月缴纳的当年12月的税金又没有计算进去,致使出现了纳税人欠税的错误结论。还有一份稽查案卷是对某汽车修理厂的日常检查,整个检查过程从头至尾无论程序还是文书使用和检查数字都非常正确,也是查无问题,给纳税人下达稽查结论。在案件评议时发现,稽查人员核对纳税人已缴税金有某税务所的汽车修理费2500元也作为了已缴税金。经了解,原来是税务所在该修理厂修车欠费2500元,经与纳税人协商双方同意用税款抵顶修车费。对此,执法人员上报了执法监督委员会,责令补缴税款,对税务所的有关人员、稽查局的检查人员分别进行了责任追究。

(十三)对审理部门转来的《补充调查通知书》要求复查的,检查实施部门是否按规定要求进行复查,取证,制作正式的文书,并按规定的限期重新提交审理部门。

(十四)是否将应送达纳税人的文书,按规定填写《税务文书送达回证》,纳税人或见证人在送达回证上签字。

(十五)将《税务文书送达回证》的送达时间与被送达的文书进行对比,各种文书的制作时间进行比对,检查是否存在税务文书送达回证日期与文书下达日期逻辑关系不一致、各种文书前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后时间颠倒现象;多个文书一份回证等情况。如检查通知书送达日期在做出税务处理决定书、稽查结论做出日期之后,稽查底稿、查补(退)税款计算单、稽查结果表等制作时间在稽查报告制作时间之后等。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一是稽查人员在稽查过程中没有按照工作进度及时送达该送达的文书;二是有的文书在送达时根本就没有填写《送达回证》;三是已送达的文书内容发生改变,重新制作了文书,文书日期是修改后的日期,《送达回证》没有收回重新制作;四是有的稽查人员图省事,将应送达纳税人的文书积攒到一起,一次送达;五是有些文书当时没有制作,经审理部门审理后,重新补充制作的。

(十六)《税务稽查报告》过于简单,违法事实表述不清楚;没有引用法律条款或引用法律条款不全。如某稽查局2002年的一份稽查报告对纳税人的违法事实这样表述:“你厂2002年少缴增值税5.3万元”(其他略);又如某稽查局的一份稽查报告:“上述1、2项行为违反了《征管法》第四十条和《增值税条例》第一条”。

(十七)不加收滞纳金或滞纳金加收不正确。如有些稽查局只注重查补税款,没有按查补的税款和实际滞纳税款的天数加收滞纳金,有的加收滞纳金天数不是计算到税款实际入库时间,而是计算到检查结束时间,还有的对涉及到查补2001年5月1日以前税款的,在计算滞纳金时,不是分段按2001年5月1日前按2‰,2001年5月1日后按0.5‰,而是一律按2‰或0.5‰,造成滞纳金计算不正确。

第四节

对稽查审理的执法检查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一、执法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第四、六章。

二、执法程序

(一)接收资料

稽查审理部门接收稽查实施部门转来的《税务稽查底稿》、《税务稽查报告》等文书及相关资料后,核实签收。

(二)审理

稽查审理部门对稽查案卷或稽查报告中所提出的初步处理意见进行审理,并对相关证据、数据和法律依据进行审查。

1、审理的内容:

(1)违法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数据是否准确、资料是否齐全;

(2)案件的调查取证、查处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3)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的事实及出具的证据是否成立;(4)适用的税收法律、法规、规章是否得当;(5)拟定的处理意见是否得当。

2、案卷退回和补充调查

(1)对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填写《补充调查通知》连同案卷退回稽查实施部门,重新进行稽查并限期返回。

(2)对稽查实施部门报送的《税务稽查结论》和立案无问题的《税务稽查报告》,经审查结论不能确认的,应填写《补充调查通知书》连同案卷退回稽查实施部门进行复查并限期返回。

(3)对不符合法定程序或存在其他问题影响定案的,填写《补充调查通知书》连同案卷退回稽查部门重新进行处理并限期返回。不影响定案的,由审理部门进行修订或补充。

(4)处罚不适当,依据不准确的,审理部门有权视情节直接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更改。

(5)稽查文书不规范、不齐全、不完整的,审理部门可直接修订或填制《补充调查通知书》,通知稽查实施部门修订。

3、制作审理文书

(1)对经审理或补充调查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符合法定程序、依据得当、数字准确、文书规范齐全且达不到审理委员会审理标准的,制作《税务稽查审理报告》,并在审理部门意见栏签署意见,由审理人员、本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制作《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连同税务稽查案卷资料报主管局长审批后,将《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等转交税务执行部门执行和征收部门监收。

(2)对审理部门无法确认或按权限由审理委员会终审的案件,由审理部门初审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将《税务稽查审理报告》和税务稽查案卷资料一并上报审理委员会集体审理。审理委员会审理后,由审理部门以审理委员会所在机关名义制作《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连同税务稽查案卷资料报主管局长审批后,将《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等转税务执行部门执行和征收部门监收。

(3)对稽查实施部门报送的《税务稽查结论》和立案查无问题的《税务稽查报告》,审理部门确认无问题结论成立的,制作《税务稽查审理报告》连同《税务稽查结论》或根据稽查报告制作的稽查结论报经主管局长批准后,一份归档,另一份转税务执行部 门送达被查对象。

4、对被审理案件中有税务行政处罚建议的,审理部门按税务行政处罚工作程序办理告知、听证、审理。

5、对达到重大税务案件标准(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案件审理委员会根据涉案金额、案件性质、争议程序、社会影响面等确定)的,按照国家税务总局《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办理。

6、对于涉嫌犯罪的案件,在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或罚款后,审理部门填制《涉税案件移送意见书》,经局长批准后,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7、受理时限。审理人员接到稽查人员提交的《税务稽查报告》及有关资料后,应当在10日内审理完毕。但下列时间不计算在内:

(1)稽查人员增补证据等资料时间;

(2)就有关政策问题书面请示上报时间;

(3)重大案件报经上级税务机关审理定案时间。

8、将稽查实施部门、执行部门转交和本部门形成的稽查文书及其他有关资料组卷归档。

(1)税务稽查案件终结后,在稽查各环节形成的各种资料应当统一送交审理部门,经审理部门整理后于结案后的60日内立卷归档。

(2)税务稽查案卷包括工作报告,来往文书和有关证据等三类资料。

①税务稽查工作报告包括:《税务稽查报告》、《税务稽查审理报告》、《税务稽查执行报告》等。

②税务稽查中的来往文书主要包括:税务检查通知书、询问通知书、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及调取账簿资料清单、提供纳税担 保通知书和纳税担保书及纳税担保财产清单、解除纳税担保通知书、冻结存款通知书、解除冻结存款通知书、查封(扣押)证、查封商品、货物、财产清单、扣押商品、货物、财产专用收据、解除查封(扣押)通知书、纳税保证金收据、拍卖(查封、扣押)物品申请审批表、拍卖商品、货物、财产决定书和拍卖商品、货物、财产清单、税务行政处罚强制执行申请书、强制执行决定书、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阻止出境通知书、解除阻止出境通知书、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补充稽查通知书、不予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税务稽查结论、税务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涉税案件移送意见书、协查函及协查回函、立案审批表、税务文书送达回证等。

③证据资料包括:税务稽查底稿、询问(调查)笔录、查补(退)税款计算单、税务稽查结果表以及调查中取得的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勘验和现场笔录等。

(3)税务稽查案卷应当按照稽查对象分别装订立卷、一案一卷、统一编号、做到资料齐全、顺序规范、目录清晰、装订整齐牢固。

(4)税务稽查案卷按下列期限保管:

①凡定性为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伪造、倒卖、虚开、非法代开发票、私自制作、伪造发票监制章、发票防伪专用品等并进行了行政处罚的案件,其案卷保管期限为永久;

②一般税务行政处罚案件,其案卷保管期限为15年;

③只补税未进行税务行政处罚的案件或者经查实给予退税的案件,其案卷保管期限为10年。

三、执法检查

到审理部门,抽取稽查局已查纳税人的案卷进行检查。主要检查稽查实施部门提交的文书、资料;审理部门制作的《税务稽查审理报告》、《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税务处理决定书》。

(一)通过对税务稽查案卷资料进行检查,检查稽查实施部门报送的文书的正确性、规范性、资料的齐全性;其确定的违法事实、证据、拟处理意见适用的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的准确性、合理性、合法性。以此判断审理部门是否对稽查实施部门提交的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文书、资料进行了认真审理。

(二)检查《税务稽查审理报告》。首先检查填写的是否规范,纳税人识别号、名称(要求填写全称)填写是否齐全,审理部门意见是否填写对稽查实施部门的检查结果、提取的证据资料、稽查报告的确认,同意的意见是什么,不同意的原因、理由是什么;提出的处理意见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审理人员、负责人是否签字;需要经过审理委员会集体审理决定的案件,审理人员有无不上报审理委员会越权审理;经审理委员会审理后,是否将审理委员会意见填写在审理报告内,是否经审理委员会负责人签字;局长批示意见是否具体,有无简单的“已阅”或只签字;将稽查实施部门提交文书、资料的时间和审理报告的审理时间相核对,检查审理部门是否在10日内审理完毕,有无人为拖延现象。

(三)检查《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税务处理决定书》。

1、检查《税务处理决定书》。纳税人识别号是否填写;被处理对象名称是否填写全称;少缴税款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事实和时间是否表述清楚;处理的决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是否 正确、得当,有无引用已作废的规定或者引用级别较低的法律、法规、规章或者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的情况,如引用原《征管法》的有关规定或地方制定的办法等;援引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是否注明全称或文号;引用的法律条文是否具体到条、款、项,有无简写或不写情况,如某稽查局的《税务处理决定书》的处理决定:“你单位上述1、2、5项行为违反了第一条及其实施细则第三条规定”,没有注明引用法律的名称;是否填写处理决定的履行期限、做出决定的日期;做出处理决定的税务机关是否加盖印章,有无加盖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审理部门印章情况;税务处理决定书中有无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事项是否引用的新《征管法》及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其实施细则的条款,有无仍引用原《征管法》及实施细则条款现象。

2、检查《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检查《告知书》是否写清被告知当事人的全称;做出行政处罚的事实依据、法律依据和拟作出的处罚决定,引用的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注明全称或文号,是否具体到条、款、项;是否告知当事人有陈述、申辩权利;对公民罚款2000元以上、法人或其他组织罚款10000元以上的,是否告知当事人接到告知通知书之日起3日内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检查《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首先检查处罚决定书做出的日期是否在《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送达后3日后;其次检查处罚决定书是否写明当事人的名称(姓名)及基本情况;违反税收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引用的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注明全称或文号,是否具体到条、款、项;三要检查是否注明处罚的履行方式和履行期限;四检查是否填写处罚的日期,做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是否加盖印章;五是和同类型的税务处罚 案件进行比较,检查处罚是否公正,如同类型、同规模纳税人,同样的违法行为,对甲处罚1倍,对乙处罚0.5倍,显失公正。六是通过和告知书进行比较,检查处罚决定做出时间是否在告知书送达后3日后,在违法事实相同的情况下,处罚决定书所做出的处罚决定与告知书的处罚决定是否一致,引用的法律、法规、规章是否统一,有无不一致情况;七是检查处罚决定书有无补税、加收滞纳金的规定;八是检查税务行政处罚的主体是否合法。一是通过检查做出处罚决定机关,检查有无以税务机关内设机构或税务人员的名义实施的税务行政处罚;有无以受托组织的名义实施的税务行政处罚;二是通过检查做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和罚款的金额,检查有无超过法定权限。《征管法》第十四条规定:税务机关是指各级税务局、税务分局、税务所和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并向社会公告的税务机构(实施细则第九条进一步解释为省以下税务局的稽查局);第七十四条规定:本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罚款额在2000元以下的,可以由税务所决定。县级税务局的稽查局从目前的体制来看,级别与税务所相同,因此,其处罚权限应当和税务所等同。因此,在检查稽查案卷时,如果做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是县稽查局,罚款金额超过2000元,就说明超越了其处罚权限。

(四)是否将已终结的案卷资料组卷归档。

第五节

稽查执行的检查

一、执法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十条、五十五条;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八十八条;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五、八章;

(三)《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第五章。

二、执法程序

(一)接收文书并送达

税务稽查执行人员接到稽查审理部门移送的《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不予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税务稽查结论》等税务文书后,制作《税务文书送达回证》,将有关文书采取直接送达、邮寄送达、委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托送达、公告送达等方式送达被查对象,并由受送达人本人或其成年家属、法人或其代理人、财务负责人、负责收件人、代收人或委托人签收。税务稽查执行人员或见证人应当在《税务文书送达回证》上签字或盖章,注明送达日期。

(二)监督入库

执行人员在规定的入库期限内,应随时查阅稽查对象自动履行处理、处罚决定的情况,督促其到税款征收部门办理税款、滞纳金、罚款入库手续,并调整相关账目。

(三)制作执行报告

1、被查对象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完税款、滞纳金、罚款入库 手续后,执行人员根据税款征收部门传递过来的入库凭证复印件制作《税务稽查执行报告》。

2、被查对象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税款、滞纳金、罚款入库手续,执行人员应向被查对象下达《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责令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以后,采取税收保全或强制执行措施。经采取措施被查对象的税款、滞纳金、罚款收缴以后,执行人员根据税款征收部门传送来的入库凭证复印件,制作《税务稽查执行报告》。

3、执行报告的制作要求

执行人员制作执行报告时,项目应填写齐全,内容填写完整,按照执行的先后顺序统一编号。其内容包括:文书字号、纳税人名称、纳税人识别号、执行人、执行时间、执行方式、执行内容、执行情况及结果等内容。

4、资料归档

执行人员将在税务稽查执行过程中形成《税务稽查执行报告》等文书、资料整理、传递给审理部门,由审理部门查收后,接照税务稽查案件的管理要求组卷归档。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三、执法检查

(一)检查《税务文书送达回证》。

1、通过与税务处理决定书、处罚决定书、稽查结论制作日期的对比,检查税务执行人员是否及时送达税务文书,有无拖延。送达后,受送达人是否在送达回证上填写收件日期并签名或盖章;受送达人拒绝签收的,受送达人是否在送达回证上填写拒收理由和日期、现场见证人是否签字;委托人是否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盖章;邮寄送达,采用挂号方式从邮局邮寄,是否将邮寄凭证粘 贴在送达回证上存档;公告送达是否将公告件和公告费收据作为回证附件存档。

2、送达回证上的送达地点、收件日期是否填写,送达人是否签名或盖章,税务机关是否加盖公章等。

(二)通过检查《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税务文书送达回证》、被查对象入库凭证的复印件,检查对逾期未办理追缴的税款、加收的滞纳金、罚款入库的,执行部门是否下达《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责令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是否经批准后依法采取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采取措施手续是否齐全,文书使用是否正确得当,是否履行必备的审批权限,程序是否合法,执行主体是否合格,是否由二名以上税务人员执行。入库凭证复印件是否在备注栏注明“查补”。

(三)检查税务执行报告制作时间是否在处理决定书、处罚决定书、稽查结论或其他文书制作日期之后;执行方式是否填写准确,即被查对象在限期内入库的为自动履行,逾期后采取税收保全或强制执行措施的应填写税收保全或强制执行,有无仍填写自动履行,执行内容是否填写清楚,执行结果是否填写真实,与实际执行情况是否一致。如处理决定书注明查补税款15000元,纳税人实际入库10000元,执行报告的执行结果是15000元等。

(四)是否将在执行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文书、资料一并转交

第十一章

税务稽查的检查

给审理部门组卷归档。

第二篇:税务执法检查工作经验材料

近年来,我局按照总局提出的“内外兼治,重在治内,以内促外,综合治理”的依法治税方针,以执法检查为推进依法治税工作的突破口,极大地消除了执法隐患,依法治税工作不断深入,税收法治环境明显改善,全系统依法治税观念不断增强,税收收入连续稳定增长,200*年,全市国税系统实现两税收入**多亿元,创历史新高,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有力的贡献。

一、基本做法:

(一)、组织严密、思想重视。我局按照《**省国税系统税收重执法检查办法》的要求成立了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执法检查领导小组,负责对执法检查情况进行跟踪、巡视、督导、协调,并从征管、稽查、税政、发票、计财、信息、监察以及一线执法人员中抽调业务精湛,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建立执法检查人材库,在检查前,对检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指明哪些环节可能出问题,讲明检查的标准和尺度,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针对少数单位部分同志认为执法检查不必要的错误观念,市局召开了执法检查专题动员会,在动员会上,我们要求全市各级国税机关充分认识到执法检查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执法检查是规范执法行为的重要形式,是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实现依法治税的有效途径,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使大家认识到虽然近几年我局的执法工作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在接受审计署、**省国税局及财政部专员办的检查中也没有发现大的问题,但我们的工作中还有不少薄弱环节,执法中还存在相当程度的不规范和主观随意性,还存在着税收征管的盲区和执法隐患,对照上级工作要求,还有明显的差距,我们高度重视执法检查工作,做到主动迎接检查而不是被动接受检查,把立足点放在依法行政、规范执法上,而不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我们的税收执法检查,目的不是整人,不是跟哪个单位哪一个税务干部过不去,而是一种“健康检查”,将问题查出来,把原因找出来,整改到位了,隐患排除了,实际上是对大家的一种善意保护,也是对纳税人负责。检查只有动真碰硬,才能最大限度地发现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从而统一了全局人员的思想,提高了认识,为执法检查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计划周密,层层推进。为了确保检查效果,我们花大量的时间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布置。为提高执法检查的计划性,各单位制定了周密的执法检查计划,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检查分为四个阶段层层推进,一是自查阶段,由各基层执法单位进行自查自纠;在此基础上,进入第二阶段,由县级国税机关组织力量对所属单位进行检查;第三阶段是全市重点抽查阶段,由市局从执法检查人材库中抽调人员进行重点执法检查,检查结果向市局领导和市局执法检查领导小组汇报,并就发现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通报全市,同时对被查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提出具体整改意见和纠正落实期限;第四阶段是执法检查“回头看”,在整改期结束后,由市局再次组队到被查单位督查整改落实情况,并将整改情况向全市通报,针对每个阶段和步骤,我们都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工作时限,确定了检查的深度和广度,以保证整个检查按照预定的方案落实到位。

(三)、检查认真,定性严谨。在检查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到认真排查问题,进度服从质量,把问题查透、查细、查实、查清。在县(市)局对基层的抽查以及市局进行的巡查时,也改变了听汇报的形式,而是由被查单位的主要领导亲自向带队的市、县局领导汇报自查情况并上交自查底稿,上级抽查、巡查人员对被查单位自查的情况和抽查、巡查出来的问题互相验证,从中发现自查、抽查、巡查的情况有无出入,有无未发现的问题,无形中相互形成了制约机制。检查还采取对内部检查同对外部纳税人延伸检查相结合,手工台帐同高平台数据相核对,内部资料同纳税人动态经营情况及有关账册相验证的办法,对各类检查事项确定了最低的检查标准,同时我们反复要求检查人员在检查中注重事实,重原始证据,避免主观随意性。做到所有的问题都附有原始复印件,让事实讲话,有证据支持的问题作为检查出来的问题,没有证据支持的问题作为征管建议向被查单位提出来,对查出的问题,只叙述客观事实,暂不定性,最后将检查结果形成正式的检查纪录,由被查单位的相关责任人员签字确认,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无效的争论,减少了不必要的抵触情绪,也保证了定性的准确。

(四)、过程公开,整改较真。在检查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健康检查”的宗旨,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目的,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一是实行集体审议制度,检查人员不对所查问题定性,而是在检查结束后集体汇报,集体审议,集思广益,统一意见后形成结论,保证了检查结论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二是明确了责任追究制度,对检查组查出的问题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对纯属个人原因,执法随意,知错不改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同时根据查出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凡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认定为机关科室业务指导不到位,责成有关科室提出整改意见,抓好跟踪管理,对个性问题,责任由各单位负责;三是实行整改意见通知

书,市局执法检查领导小组要求各单位对检查出来的问题专题向市局汇报,并由市局对查出的问题逐条、分类制定了整改措施,下发整改意见通知书,指明违规行为、评判的依据和纠正期限,以及其他工作要求。

二、取得的成效:经过连续四年的执法检查,我们及时纠正了执法过程中的一些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做法,找到了工作中的一些薄弱环节,仅2002年执法检查,我们就查出了各单位在税务管理、稽查处罚、税款征收、税收政策执行等四个方面存在的30多个问题,延伸检查企业45户,查实税款110多万元,有30多名干部受到不同形式的责任追究,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规范了税收执法行为,极大地消除了税收执法中的隐患。

三、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执法检查工作的前提。税收执法检查是税务机关内部的自查自纠,是对税收执法的事后监督,没有领导的支持和重视,这种检查就有可能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局党组十分重视这一工作,始终把之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市局主要领导多次明确表态,执法检查要把问题查深、查细、查透,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每次检查,分管领导都亲自坐阵指挥,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巡查,听取情况汇报,随时指导执法检查工作。正是由于领导重视,我局的执法检查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成绩斐然。

(二)、统一认识是执法检查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思想基础。执法检查是对前一段时间执法工作的回顾和总结,并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达到进一步做好工作的目的。为此,每次执法检查前,我局都要召开动员大会,将执法检查的目的向全体干部说清楚,以求大家理解、支持、配合,通过动员,大家认识到,执法检查不是整人,不是跟哪一个干部、哪一个部门过不去,相反,通过执法检查,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化解执法中的矛盾,消除执法中的隐患,是对大家的一种善意的保护。由于思想统一,目的明确,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执法检查有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抓好查后整改是搞好执法检查的关键。执法检查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工作水平,消除执法隐患,如果对查出的问题不进行整改,对发现的不正确的行为不进行纠正,就会纵容这种现象的发生,达不到执法检查的目的,因此执法检查的关键在于查后整改,为此,每次执法检查后,我局都及时组织执法检查“回头看”,对各单位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对一些普遍性质的问题,由市局建章立制,予以规范,对拒不整改的单位和个人,决不姑息,几年来,我局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基本上都得到了整改,通过整改,树立了执法检查的权威,规范了执法行为,促进了依法行政。

(四)、推进执法责任制为做好执法检查工作提供了统一的标准。我局结合征管改革、机构改革后的新的执法岗位分类,研究制定了《**市国税局基层税收执法岗位操作管理标准》,对岗位分类、岗位职责、工作环节和流程、工作标准、责任考核和追究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化,初步解决了执法人员做什么,怎么做,做不好怎么办的问题,将税收执法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做到人人有岗,岗岗有责,建立起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依法行政第一人,一线执法人员为责任人的责权一致、目标明确、考核严格、奖惩分明的行政执法责任运行机制,并为执法检查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操作平台。

(五)、严格过错责任追究是做好执法检查工作的保障。税收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很多与执法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有关系,如果对他们的错误做法不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执法检查就不可能有好的效果,因此,我局在重视执法检查工作的同时,严格过错责任追究,对查出的问题分清企业责任与执法人员责任,对属于执法人员责任的,查明原因,分不同情况,根据过错责任追究办法,采取不同的责任追究方式,几年来,共有100多人次受到诫免谈话、降职调离、扣发奖金等责任追究。几年来,我局的执法检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省局的要求相比,同兄弟单位一些先进的做法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一定会在省局的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我局的执检查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篇:对税务稽查“执行难”的几点思考

执行是税务稽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税务稽查查处成果的最后环节。自2005年平谷地税稽查局成立以来,税务稽查执行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执行难”仍是困扰当前税务稽查工作的重要问题。稽查部门依法通过立案、检查等规范程序完成生效的法律文书,而最终不能及时有效地执行,不仅造成国家税收收入的流失,而且直接影响税收法律的权威和税务机关的形象。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执行难”问题已成为税务稽查工作中的当务之急。

一、税务稽查案件“执行难”的表现

(一)涉“困”案件和特殊案件使税务稽查执行陷入困境

涉“困”案件即涉及濒临破产、面临倒闭、严重亏损、举步维艰企业的案件。如某地税局2005年前未执行完毕的18件案件就属于此类情况。这些关停企业拥有的可执行财产不足或根本没有可执行财产,使执行机关无从下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且这些企业往往是下岗职工多、离退休职工多,一旦强制执行,被执行人会借机将企业的矛盾转嫁给税务机关,很有可能引发上访闹事、暴力抗法,造成社会不良影响。还有一些特殊的欠税人也无法执行。如我区某物业公司,给我区1000多户居民提供供暖服务,欠缴税款20多万元,但他的财产多数都是锅炉房等,如果强制执行会造成居民停暖,社会不和谐现象,无法强制催缴税款。

(二)对个别被执行人逃避执行的行为无法实施有效监控

在案件执行中,有相当一部分被执行人挖空心思逃避执行,其手段趋向隐蔽、复杂。有的公开账户空挂,隐秘账户运行,或采取一个法人及其家属注册好几个公司,A公司财产挂B公司的户,公款私存或私款公存,造成财产主体不明,权属不清,摆下迷魂阵。如我区有一家宾馆欠缴税款3万余元,为躲避缴纳而注册了好几家以他家人为法人的公司,采取财产转换的方法躲避执行;而有些不法个体商户为逃避执行,则采取一年一废业、一年一开张、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手法,让税务机关摸不准去向;有的干脆转移财产,溜之大吉,跑到外地改头换面继续干。

(三)依法义务协助、配合税务机关行使执行的个别部门和机构存在消极应付的现象

个别职能部门对协助税务稽查执行工作不理解、不支持,对协助、配合执行消极对待,当协助执行单位与执行对象有利害关系时,就无故推诿、拖延,甚至主动向被执行人通风报信,使之转移财产,逃避执行。有的金融机构为使自己赢得客户信赖,吸引企事业单位多来立户,公开承诺为立户者保密,保证不向任何机关透露,致使税务机关难以依法进行查询,个别金融机构甚至以各种借口拒绝税务机关依法冻结、扣缴被执行人的款项。协助单位配合乏力,影响了税务稽查执行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对“神通广大”的纳税人执行难

一些外资企业、重点企业因为与地方政府利益有关联,因此政府或有关部门往往十分关注涉税案件的企业,采取直接或迂回的途径影响税案的执行。有的国有企业居功自傲,凭着层层保护伞视税法而不顾;有的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关系网密布,拒不执行。

二、税务稽查案件“执行难”的原因

(一)纳税人纳税观念淡薄是执行难的思想根源。虽然在近年来,我国加强了税收法律、法规的宣传,但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法制观念不强,税法观念就更为淡薄。

(二)是对有关法律规范不了解、不理解,导致对案件的处理(处罚)决定有异议,不服税务机关作出的决定,表现为不配合税务机关的工作。

(三)明知自身涉税违法行为不当以及税务机关所作处理(处罚)决定的正确,但抱着抵触的心理不配合税务机关的工作,甚至抗拒执法,拒不执行税务机关的决定。

(四)税务稽查执行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由于我们的执行工作本身不够完善,还缺乏健全的机制和秩序,以致个别部门、个别人员执行不规范,使得执行工作难中添乱,乱中积难,这也是形成“执行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从实践中看,执行工作的不规范表现很多。比如,有些执行人员工作方法过于简单,对待纳税人“冷、横、硬、冲”,对其陈述和申辩置之不理,造成被执行人有抵触情绪,给执行工作带来麻烦,直接影响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的工作责任心不强,机械执行,不能按期、按质、按量地完成执行工作任务。

三、解决税务稽查案件“执行难”的措施

(一)加强税收宣传,优化执行环境

进一步加强税法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依法作出的税务案件处理决定书必须最终执行的广泛共识,促进全社会增强知法和守法意识。借鉴法院执行宣传的经验,利用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充分运用传媒工具,以扩大税务稽查执行工作在社会中的影响和效果,取得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对抗拒执行和妨碍执行的人要依法进行处罚,以案释法,边执行,边宣传,做到执行一案,宣传一片,达到警示和教育一大批被执行人的目的。

(二)争取政府的支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

税务部门应积极主动与政府沟通,让政府领导“吃透”税收法规、政策,从而作出与税收法规相符的决策,支持税收工作。加强与银行、工商、法院、公安等部门的合作,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形成严密的协税护税体系,以保证税务稽查执行落到实处。

(三)健全税务稽查执行法规,提高执行质量

1.进一步建立健全税案执行的法律法规,当前特别要贯彻落实好《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提高税务稽查执行的立法质量,根据法律的原则性规定,增强法律条文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对现有的执行规定,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该修订的予以修订,该补充的予以补充,该废止的予以废止,使执行规定适应时代的要求,防止规定滞后带来的负面影响。

2.加快税收执法信用体系建设,对未执行完毕的违法纳税人要记录信用档案,对其法定代表人和经营业户要进行信用跟踪,加强税收信息交换,防止被执行人溜到外地以逃避执行。同时对拒不执行和妨碍执行的纳税人,要对其丧失税收信用的行为进行曝光,以加强信用监督力度,维护税法的统一。

(四)加强队伍建设,讲究执行艺术,提高执行水平

1.严格按照执行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选调政治素质好,业务熟练,责任心强,作风过硬,公正廉洁的税务人员担任执行人员,对不适合做执行工作的人员要坚决调离。

2.加强对执行队伍的科学管理,加强作风建设,严肃执行纪律,使执行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行使权力,坚决不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

3.抓紧执行业务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执行人员的业务素质,以便提高工作效率,着力提高协调能力及解释、宣传和疏通的本领,提高执行水平。

4.讲究执行艺术,正确处理好执行工作与其他工作、其他方面的关系,既要坚决,又要慎重;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坚持依法执行与文明执行的辩证统一,把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在充分发挥税法威慑力的同时,要着重做好教育、联系、疏导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握适度,掌握时机,加强横向联系,促进执行工作深入开展。

第四篇:税务稽查工作总结

紧张而又繁忙的2006年即将过去了,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感慨颇多,我稽查三科的同志们在“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引下,在分局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胜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稽”字

认真履行职能

税务稽查是打击偷漏税的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其基本职能有稽审、监控、惩处、督导、促收等,我们在稽查时有效的将这些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税务稽查工作的特点。

二、着眼“稳”字

确保收入完成由于目前我区企业的经营情况不是很好,经济效益下滑,资金周转不畅,导致税收收入很难完成。税收收入是我们工作的中心,市局考核收入计划按平均进度考核,这就要求我们稽查科在完成任务时也要跟上分局的步伐,每当查补出税款时,我们就立即组织入库。由于企业有困难,总想一拖再拖,我们就再三做工作,采取“说破嘴、跑断腿”穷追不舍的工作态度催缴入库,保证了全局一盘棋的步伐。

三、狠抓“素”字

解决营养不良

干部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反映着稽查质量的高低,为了保证稽查质量,我科的同志们在跟上分局的业务学习的同时,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结合全国税务执法资格考试,自己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充电”,着重解决工作中急用的知识,掌握最新的税收动态,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通过学习每个人的查帐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使大家在提高工作能力方面收益匪浅。我国以加入wto,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将被时代所淘汰。在做好业务学习的同时,我们没有放松政治理论的学习。今年我们着重学习了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了江泽民“7.31”讲话以及在“十六大”上的报告,提高了我们每个人的思想理论水平,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一系列政治业务学习,每位同志的自身素质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稽查业务更加精通了,税收政策、法规掌握更加准确了,执法程序更加规范了,政治立场更加坚定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力求“准”字

贯彻税收政策

在贯彻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力求准确,我们按照分局制定的“四无”承诺,准确无误地加以贯彻,我们利用稽查工作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具体落实不走过场;在稽查质量上力求准确,“准”在稽查当中很重要,它是稽查结果的综合体现,我们在实施稽查前,先对被查企业纳税情况进评估,找到最佳切入点。实施稽查时,为了政策掌握的准确,我们还经常咨询综合科的同志,求得帮助,一年来我们稽查过的企业没有因我们的稽查结果而发生争执。

五、推进“优”字

提高服务水平

经过几年的“双评”工作,我们更加牢固地树立了优化服务意识,我们时刻没忘以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纳税人作为出发点,改变了过去只注重要求纳税人履行义务、忽视纳税人权利,只注重行使征税权利、忽视对纳税人服务的倾向,我们摆正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增强了服务意识,将服务寓于稽查中,赢得了纳税人的理解与支持,从而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不忘“廉”字

树立地税形象

清正廉洁、务实高效,是我局的治局方略,我们严格按照分局年初签定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一级负责一级。一年来,我们认真参加分局的各类廉政建设活动,认真学习关于税务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认真收看廉政教育片,做到了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平时我们还结合每个季度的廉正写实,全体同志重温自己所写的廉洁自律保证书。全年累计拒吃请10余次,还谢绝了礼金。我们的做法得到了纳税人的好评。

七、提高“率”字

增强稽查质量

考核指标中,对选案中标率、查补入库率、处罚率、滞纳金加收率分别要求达到60%、80%、10%、100

%。表面上简单的数字,实际上标准是非常高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稽查中既要高标准又要严要求。稽查中我们不论税种大小税额多少,都认真对待一丝不苟,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没少得罪人,尽管如此,我们也乐此不疲任劳任怨。正是有了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才保证了稽查质量。

八、突出“严”字

遵守规章制度

我局是全国税务系统文明服务示范单位,是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分局的要求是非常严的,各项规章制度较细,平时考核又多。为了树立良好的地税干部形象,我们全科同志认真遵守规章制度,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严”字当头,与局领导班子保持一致,时常温习税务干部的要求和标准,全年没有发生违规现象。

九、强调“宣”字

普及税法知识

宣传税法是我们的一项工作内容,今年四月税法宣传月期间,我科负责了两幅大的宣传条幅,接到任务后,我们立即行动,克服了诸多困难,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此外,我们还负责了市局税法宣传的部分工作,得到了市局领导的肯定。平时,我们在稽查时也不忘税法的宣传,随时随地解答一些人的咨询,得到了纳税人的好评。

十、其他方面

1、地域管理,我们担负电力办事处,尽管路途比较远,天气寒冷,我们照样按照分局的要求做好地域户籍管理,及时将检查情况报告有关科室。

2、临时工作,我们对局里安排地临时工作,积极按时间、按规定保质保量完成。

3、存在的不足,我们的稽查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我们的检查表及文书的制作还需下大力气,这些都是我们今后需努力的地方。

第五篇:浅谈如何应对税务稽查

浅谈如何应对税务稽查

1.应对日常基础工作

规范经营,税收筹划

资料存档,规范管理

单独办公,资料分档

这是事前做好基本功,对公司现有业务运用扎实的财务知识,做好税务方面的筹划,资料应分门别类存档,财务办公室应单独办公,特别是集团各公司财务不要放在一起办公,资料保存也应分开存档,也不能放在一个档案室。上下班清理好桌面、抽屉的文件,不要把重要的东西乱放。俗话说:“不要把一筐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这里同样实用,不然人家会一锅端哦!

2.稽查接待心理准备

未经批准,拖延稽查

摆正位置,不得争执

面对举报,大度宽容

相信自己,沉着冷静

如果某天稽查人员出现在你办公桌面前,请问该怎么办?

首先,给他们嘘寒问暖、端茶倒水等等,如果叫不要动,把凭证等拿出来的话,这时告诉他,我们公司有规定,未经某领导同意,任何人不能调阅资料。东西都在这里,不能拿,如果我给你看了,公司会辞退我的。要不马上打电话给某总请示一下,这时你打打打。。就是打不通或是关机,给检查留点回旋余地。(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只有公安、检查、法院才有搜查权,并且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所以不给他看他也不能强求)千万不要和他们争执,中国人嘛,以和为贵,人家也是奉命行事,让他们休息等等,通过其他方法说不定就有转机。

有人举报说明人家看得起你,不要打击报复。

3、稽查前的准备事项

了解原因,有的放矢(了解来者为什么性质而来,参照上图)

对方实力,心中有数(来者是什么来头,有什么喜好、家住那里、家庭情况、他与那些

人有关系,就是“查户口”,平时也要多积累点,以便做出神速应对)

重大遗漏,补缺补差

账面库存,是否一致

存款往来,对应收入

准备材料,以备查询

相关文档,入屉入柜

接待地点,远离账册(接待地点要求干净、整洁,远离财务科、档案室)

接待人员,礼貌谦逊(懂财务而非主办会计接待,一般副总接待等)

4.接待技巧

对等原则:税务稽查接待要按对等原则,公司负责人可礼节性出面应付,但对公司各项财务问题不作肯定性答复和介绍,由财务总监与稽查人员接待。老板要当作稽查人员对财务总监说:要全面配合稽查工作,要什么拿什么,然后说还有什么会议要开等等,离开一会儿!(恐怕怎么配合应该早就知道吧,老板在背后周旋其他的东西,财务总监随时告诉老板情况)

陪同:税务稽查人员在公司经营场所走访,一定要有财务负责人陪同,各部门负责人或其他人员对税务机关人员的问题,先请财务人员解释,非财务人员只能含糊回答(这是因为财务负责人知道那些是有问题的,处罚力度如何等)

热情、多交流、大度

5.稽查资料提供技巧

依旧权限,有限配合(对检查权的正确理解,检查权不是搜查权)

财务资料,有限提供(谨慎提供各项资料)

非财务部门,适当规避(业务部门资料,不得适时提供)

电脑资料,及时备份(电脑资料的保密性管理)

6.稽查底稿核对方法

底稿要复印

核对要认真

应对要及时

措施要得当

稽查底稿是税务稽查的依据,带走之前应复印一份留着分析,好作准备应对,核对要逐条逐句逐字认真核对应对要及时措施要得当对稽查底稿加以分析后,如果发现与实际不符,3天内应及时作出书面反馈,了解稽查进度现在到了那一步,便于好打点打点有关人员。举个例子,通过了解发现,稽查底稿还在稽查组长手中,稽查组长住在××别墅,爱好是名烟名酒名茶等等,用个适当的方法,买点大中华、法国的路易十几啊什么的,带点上等的普洱茶啊,如果还不够加点RMB,总之要找对人、送对路。临走的时候,把你写好的反馈报告交给他说:“老大啊,稽查底稿有些与实际不相符,抽个时间看看”。让你走后,他抽着大中华,喝着普洱茶,带着愉快的心情认真的看完,在他这一环节尽量减少对公司不利的,说不定重写稽查底稿,你重新签个字,然后流到下一环节。(使处罚在你撑控之内)

一定要了解稽查进程,快速做出反映,不然,再好的关系都没用,人家也是流程管理啊......反馈时千万千万不要大吵大闹,本来10万可以搞定事情,你一闹说不定就变成100万了,反映一定是书面而非口头

7.稽查意见反馈技巧

认真研究,逐条核对

书面报告,口头反映

协调配合,进退有序

有礼有节,有理有据

下载第十一章 对税务稽查的执法检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十一章 对税务稽查的执法检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税务稽查工作计划(大全)

    在新的一年里,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为使2006年的工作有更大的提高,特制订工作计划如下:一、提高思想认识,利用多种形式开......

    【精品】税务稽查报告

    【精品】税务稽查报告 http://www.xiexiebang.com/p-1486169098761.html税 务 稽 查 报 告 案 件 编 号 稽查对象名称 法定代表人 纳税人地址 稽查所属期间 稽 查 类 型 财......

    如何应对税务稽查

    如何应对税务稽查?【税务风险控制】 2010-10-20 20:18:31 来源:互联网 作者:liangzi 从国家税务总局网站获悉,今年税务机关将加强税收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对房地产业、娱乐业、金......

    税务稽查工作总结(推荐)

    紧张而又繁忙的2004年即将过去了,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感慨颇多,我稽查三科的同志们在“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引下,在分局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胜利......

    税务稽查单选题

    税务稽查管理概述一、单项选择1.税务稽查的客体是()。 A.涉税犯罪嫌疑人 B.纳税人 C.扣缴义务人D.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和扣缴义务的情况。 2. 税务稽查的对象是()。 A......

    税务稽查规程

    税 务 稽 查 规 程 ------------------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税务稽查工作,保证税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

    税务稽查试卷

    税务稽查业务知识试题(胡波) 单位: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1分,共计20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税务机关查实某公司2009年3月将代扣的个人所......

    税务稽查考试题

    税务稽查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关于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C )。 A.一个违法行为不能进行多种行政处罚 B.一个行政机关可以多个事由,对当事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