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权责清单,政府从管理到服务转型的自我革命
权责清单,政府从管理到服务转型的自我革命
广东省政府日前发布了试点地区和部门纵向权责清单,涉及发改、经信、民政、财政、交通运输、农业、林业、商务、国资等9个部门,以及汕头、东莞等市正在行使的各类权责事项2866项。广东省将通过权责清单的编制,解决上下级部门间权责不清、交叉重叠等一系列制约政府效能提高的老大难问题。(3月24日《广州日报》)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建设服务型政政府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的最强音,也是从中央到省市到最基层都在积极探索的最重要改革命题。而广东省通过权责清单的编制,解决上下级部门间权责不清、交叉重叠等一系列制约政府效能提高的老大难问题,实则是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自我革命。
中国经济社会已历经数十年高速发展,政府治理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要看到,政府的一些工作理念、管理内容、运行方式、治理水平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方面。比如:有些政府部门长期以来对自己拥有多少权力并不十分清楚,层级之间、部门之间有的职责还不够明确,职责交叉重叠问题也比较突出。而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明,很容易导致政策来回空转。现实中不乏这样的现象:收费、卡取有好处时,很多部门一哄而上,一旦出现问题、追责时就相互推诿,不仅严重影响政策从上至下的延续性,而且到了下面执行过程中走了样、变了形,还为滋生寻租空间提供了便利。
权责不清问题危害甚重,历代不乏深受其害之例。北宋建立之初,鉴于唐末五代地方拥兵自重、尾大不掉,在地方各部门设置多个职位以互相牵制,中央机构也叠床架屋。北宋中期,冗官冗费冗兵、政府部门职责不清日益显现,以致财政负担不堪其重,政府运作效率低下,国力日渐削弱。
因此,在公共管理的视野中,要让公共权力为公共利益服务,那么规范政府权力、公布权责清单,就是一件不言而喻的事情。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探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央也在不断推进创建服务型政府的步伐,就是要使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从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到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再到实施证照分离试点,我们可以看到本届政府主政以来,一直都在践行着简政放权、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与承诺。
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试点地区和部门纵向权责清单的编制,这对于促进政府内动力,提高政府效能,防止权力滥用,必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第二篇:班主任小结:从管理到服务
从 管 理 到 服 务
—五(1)班主任小结
今天,倾听着其他班主任的心语,领悟着他们在工作中的经验、反思,对照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让我得到了很多启示。班级管理是一个大课题,这需要我用心去探索。和大家感受的一样,当班主任是辛苦的,但同时也是快乐的。
面对这样一群:思想丰富、民主意识强、知识面广、接受信息渠道多,但又依赖性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弱的学生;面对社会、家长、学校各方的压力,自觉重担在肩,感到压力不小。这不得让我静下心来深深地思考:今天,我该怎样当好班主任?为我的学生做些什么?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
一开始,每天真的是忙得不亦乐乎,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比如:学生的常规管理、卫生打扫工作、课间纪律等问题层出不穷,弄得我焦头烂额,无所适从。慢慢地我有意识的学习了一些班主任的经验并借鉴到自己的班级管理中去,比如抓常规关键是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每一次晨会,我都不会占用,而是给他们讲“深刻”的哲理故事。虽然孩子们懵懵懂懂,但我能感受到他们所受的触动;每一次班会都有一个主题,讲一个信念、一个理想、一种亲情„„我常让学生换位思考,当你在想睡觉时,听到别人很烦的说话声和吵闹声,你就要想到自己应该去维护这片安静;当你懒得不想值日时,你要反问自己“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我常说的一句话。教育学生去自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维护纪律和保持卫生的重要性,学生在思想上有了认识,觉悟有了提高,知道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怎样做才最出效率,怎样做才最好。如今经过一个阶段的行为养成训练,大部分学生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看见班级中地上脏了,孩子们都能主动打扫;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看到不良的现象能及时制止等等。当然班级中还存在极个别的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我和其他任课老师一直没有放弃,一直都在努力转变他们。
在付出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很大的成长,自己的教育观念也得到了很大的转变,以前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很少去反思自己的管理工作。学习了一些班主任管理理念后使我意识到班主任工作应从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意识到真正的服务是心灵上的服务,改变老师的“警察形象”,树立“生活导师”形象。
刚做班主任的时候火气比较大,很容易在课堂上发脾气批评学生,有时弄得自己很难堪下不了台,而被我批评的学生呢,表面上服气了但实际上心里一点都不服。
无意间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北京语文特级教师霍懋征。从教60年,她有四个“从来没有”。
第一个从没有:从教60年,从没有向学生发过一次火。她说过这样的话:“我不跟学生发火,是因为我教的都是小孩子,小孩子是不懂事的,犯错是正常的。我对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发火,是我老师无能的表现。”
第二个从没有:从教60年,从没有请过一个学生家长。
第三个从没有:从教60年,从没有惩罚过或变相惩罚过一个学生。第四个从没有:从教60年,从没有让一个学生掉过队。她从教60年没留级过一个孩子,而且把很多别人不要的孩子都要到自己班,培养成才。我反问自己,我能做到吗?就第一条,我就已经没有做到了。
于是我不断改变教育方法、不断的反思和探索,学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批评学生的时候不妨先表扬他的优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挖掘到埋藏在他心里头的大金矿.刚接班的时候,我们班有个男生吴文才,性格比较暴躁,具体表现:班主任说他什么不好的地方,他都不乐意听,很反感的那种态度,但是这个学生劳动很积极,对待同学很热情,比较热心。有一次他在教室里跟几个同学推推搡搡,把一个女同学推倒在地上了。我找到他,和他在走廊里交谈:你知道老师找你什么事情吗?刚开始他很倔强,知道自己犯错误了,死都不开口。于是,我说平时你是个很热心的同学,老师也很欣赏你能对班级、对同学有这样的态度。这时候他的神情逐渐放松了下来,我看准时机话峰突然一转:“但是你有没有好好想过,最近在课间所做的事情,是不是正确呢?你再和老师平心静气的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分析一下这件事情。”后来他自己主动表态,承认了错误。过了一段时间我又跟他出来长谈了一次,慢慢的我发现他在课间自律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
我觉得,转变教育的方式是我们能够做到的,而在现实生活中,真正以服务者的身份面对学生的不多,我觉得自己这点还做的不够好,有时更多强调的是管,而不是服务。我觉得今后在这方面还要多向一些优秀班主任学习,真正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班主任转变,努力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并形成良好习惯!
第三篇:从管理到治理须领导模式转型
从管理到治理须领导模式转型
作者:罗宗毅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4031 今天,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主流话语和普遍共识,但仍然有为数不少的领导干部缺乏法治思维,习惯于依靠行政权力发号施令,继续沿用过去一些旧的领导方式方法解决问题,其做法与当今依法治理的要求大相径庭。正如总书记所指出:“一些地方和部门还习惯于仅靠行政命令等方式来管理经济,习惯于用超越法律法规的手段和政策来抓企业、上项目推动发展,习惯于陈旧的计划手段、强制手段完成收入任务,这些办法必须加以改变。”
可见,在由“管理”走向“治理”的路上,领导干部如何尽快走出不适合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的传统领导行为模式的误区,转换领导方式,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推动发展,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领导行为方式有哪些
当前,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不相适应的传统领导行为方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行政命令型”做法。用这种方式工作的人,信奉权大于法,有权就可以藐视一切,将个人置于法律之上、群众之上,习惯于用行政命令开展工作,认为公权力是用来管控私权利的,自觉不自觉地要求群众履行义务多,主动保护群众少;讲方便执法多,讲方便群众少;处罚制裁多,提供服务少;硬性管理多,协商疏导少。在对待群众利益诉求时,盛气凌人,以权压人,习惯“爱你没商量”式的“为民做 主”。那种采取违法违规的手法推动发展、追求政绩的做法,均属“行政命令型”做法。
“疏通关系型”做法。有的领导干部习惯于遇事“找熟人”“走关系”而不是“走法律”的工作路径。为了地方发展,不走法定程序,往往通过整合人脉资源和人情关系,向有关权力部门要政策、要资金、要项目,“跑部钱进”。其主观用意也许是好的,采用的方法往往也是出于无奈。但这种“重情轻法”的做法,脱离法治轨道,导致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甚至产生腐败。例如:一段时间以来,“争高铁”成为热词。一些地方领导围绕高铁走线、设站,发动各种资源,四处奔走斡旋,托人情,找关系,打“悲情牌”或“优势牌”,非要争取高铁站在本地落户不可。从“争高速”到“争机场”再到“争高铁”,走正当程序争取未尝不可,但热衷于“跑领导”“跑部委”“跑专家”,找关系“通融”,用人情“摆平”,借权力“开路”这些做法,除了受地方保护和局部利益驱使之外,也折射出了法律规则意识的缺失。
“满足需求型”做法。一些地方领导面对矛盾和冲突,常常采取满足需求、息事宁人的做法,习惯于“人民内部矛盾用人民币解决”“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本意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却助长了部分人“不闹不解决”的心理预期。一方面强化了部分人无理取闹、漫天要价的欲望,另一方面又造成“会哭的孩子有奶喝”,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社会不公现象,增添新的社 2 会不稳定因素。更重要的是,这种解决问题的做法,有违社会公正,使那些坚守良知、正义与规则的人对法治丧失信心。
“特事特办型”做法。有的领导认为,只要目标合理,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不管怎么做都是对的。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有的地方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在维稳过程中不是依法办事,而是采取超越常规的“特事特办”的做法来摆平民众各种合理或不合理的诉求,只求稳控结果,不管具体过程,只重目标,不重程序,或对违法违规问题软弱让步,不敢依法处置,“花钱买平安”。或是简单粗暴地采取截访、拘留等形式对待上访者,将政府维稳行动与民众维权行为对立化。
“运动整治型”做法。例如,专项治理就属于“运动整治型”的一种。打开网页、报纸随处可见新闻标题中出现这样的字样:“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小金库专项治理”等等。查阅党政机关文件,“专项治理”“专项整治”的提法也随处可见。这种方式威力大,见效快,容易形成高压态势,产生明显绩效,但“运动型治理”属于应急手段,“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政策目标单一,忽略管理的可持续机制,只有阶段性意义,如果频繁使用,不利于常规治理能力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模式已确立20多年,依法治国也已提出近20多年,上述种种超越法律法规的现象至今依然随时可见,而且在部分领导干部中形成习惯,根深蒂固。面对人民群众权利意识明显增强的新情况和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拿不 3 出新思路新办法,仍然自闭于原有领导行为方式的“惯性系”,不断重蹈覆辙,使得国家法律的执行和中央改革措施的落实变形走样。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上述种种错误做法不断出现呢?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认识误区。一些领导干部认为,现在是“法治初级阶段”,“群众法治意识淡薄”,“依法就没法办成事,办成事就不要依法”。有的认为依法办事条条框框多、束缚手脚,只要能办成事,什么办法都可以用,当前改革发展是主要矛盾,发展需要不断改革创新,而法治具有相对稳定性。二者发生矛盾冲突时,应允许“良性违宪”和“良性违法”。只有突破“条条框框”,才能实现“超常规”发展。有的对法律采取实用主义态度,法律对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有利的,就依法办事,否则就将法律束之高阁。有的视法律为治理老百姓的工具,把法律主要用于对人,而不是对己,主要用于治民,而不是治权治官。这些错误认识的背后,透视出了一些领导干部对法治的误读,以及在法治思维和法治观念方面的欠缺,说明我们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还没有与时俱进。
路径依赖。一个人过去的经历,无论成功或失败带来的体验,会对他现在和将来产生强大的影响,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这种现象颇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只要进入了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其习惯做法会在以后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一旦进入锁定状态,想要摆脱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分析一些 领导者的行为方式,可以看到他们过去的老经验、老套路对其现在的行为选择影响甚大。
素质短板。这些年来,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有了很大的加强和提高,法律正日益成为领导干部判断是非、行使权力、实施管理的重要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但也应看到,不少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仍不尽如人意,甚至存在不少缺陷和问题。一是法律知识缺乏。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缺乏对本职工作应有的法律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急需从广度和深度上对应知应会的法律知识予以扩充。二是法律意识淡薄。不具备与依法治国相适应的“法律至上”“主权在民”“人民主权”“权力制约”“法定权限”“权利平等”“权责统一”等现代法律意识。三是依法办事的能力不强。对于法律赋予自己哪些权力以及如何正确行使这些权力,知之不多或知之不深;有的对法律存在片面的理解,造成在实践中不能正确适用法律。
由“管理”向“治理”转变
应当看到,今天我们遇到的社会矛盾和利益问题,完全依赖以往行政管理的老思路老办法去解决已经难以为继。那种以“权力”为本位,以“命令”和“强制”为手段,以保障行政权力运行为目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领导干部要树立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彻底摒弃人治思想和长官意识,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实现由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的转变。由“为所欲为”到“为所当为”。牢固树立“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意识,科学定位领导角色,规范行使领导权力。在行使国家公权力时,正确把握好目标与方法、管理和服务、维稳与维权、扩大公权与赋权于民等方面的关系,随时审视其行为是否符合目的合法、权限合法、内容合法、手段合法、程序合法的要求。强化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决不行使法律未赋予的权力,决不干预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决不懈怠法律所要求的责任。
由“权力本位”到“权利本位”。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以人为本、保障人权、尊重人格的观念,在行政管理和社会治理过程中自觉尊重和依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总书记说:“涉及群众的问题,要准确把握社会心态和群众情绪,充分考虑执法对象的切身感受,规范执法言行,推行人性化执法、柔性执法、阳光执法,不搞粗暴执法、‘委托执法’那一套。”
由“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为民做主”体现的是一种“官本位”意识。长期以来,不少领导干部乐于当“父母官”,习惯于事事替百姓拿主意,不管百姓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同意不同意,领导者觉得可以就办了,这实际上是一种错位。正确的做法应当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即由人民当家作主。特别是在社会利益格局多元化的背景下,人民群众既是社会治理的客体,更是社会治理 6 的主体。从而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主动适应新形势,树立行政民主、公众参与、共同治理的观念,学会商量办事。
由“目的至上”到“程序正当”。目的不是管理的出发点,而是它的结果;决定管理好坏的不是动机,是与动机相统一的程序和方法。程序正当是一种“看得见”的正义,可以促使人们从内心承认和接受某种具有强制力的决定,使那些即使受到不利决策结果的利益相关方也会因在程序中被公正合理对待而认同和接受这一不利结果。当前重目的、轻程序的问题比较突出,许多损害、侵犯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往往是不按程序办事或程序不规范造成的。各级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都应树立程序意识,严格按程序办事。那种“只要目标或结果正当,手段上可以无所不用其极,过程可以在所不惜”的管理方式应当摒弃。
由“包打天下”到“合作共治”。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内矛盾凸显,这些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是社会利益的多元化,而基于这种多元化社会利益,使得公民诉求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公民参与到社会管理中,充分表达自己的主张和利益诉求,便于维护公民自身的权益,有利于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因此,改变以往“政府包揽一切”的职能错位,广泛发动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实现政府、社会、公民的共治,已成为当代重要的社会治理模式。
第四篇:浅谈派出所民警学习先进典型精神如何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角色转型
学习先进当标兵,立足岗位争一流
——浅谈派出所民警如何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角色转型
[摘要]在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政府职能转变基于本国国情及其历史发展阶段而有所差异;在当前形势下,公安民警尽快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角色转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坚持‚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但目前,由于受旧的传统管理理念等原因的束缚和影响,公安民警普遍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不能顺利完成从管理到服务的角色转型。因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作为派出所民警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努力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角色转型。[关键词]先进典型 派出所民警 角色转型
作为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长期以来,公安机关重管理、轻服务,‚管理型‛执法思维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为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公安机关大力革新执法理念,努力实现由传统的‚管理型‛向惠民的‚服务型‛的转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已经成为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的共识。市委书记***提出全面建设雷锋式警队的要求。要求我市公安民警心系百姓、扎根群众、竭诚服务、为民奉献,亲民爱民为民。从中涌现出了以汪绍敏、骆科盛、张小军等同志为代表的先进典型,他们用青春热血铸 就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和价值取向,用拼搏奉献彰显了对党、对人民、对政法事业的无限忠诚。他们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当代公安政法队伍的杰出楷模。作为派出所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向先进典型学习,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工作,实现从管理到服务角色转变。
一、公安派出所民警实现从管理到服务角色转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公安派出所民警实现从管理到服务角色转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制度的不断健全,随着全民普法活动的深入开展,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越来越强,过去那种以‚人治‛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已经行不通了,现代法制讲的是人权意识,一切法律的基础,都应该受到尊重。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政府的政治职能也体现了并服务于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因此,公安行政管理工作应该跳出专政的‚框架‛,走向管理与服务的‚天地‛,不断寻找公安社会效能提高的途径。
(二)公安派出所民警实现从管理到服务角色转型是坚持“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
基层派出所是公安机关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的最前沿,也是我们党和政府密切群众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之一。***同志曾指出,‚公安机关的基本活动是执法活动,公安民警的基本行为是执法行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公安 工作,具体到公安队伍,就是要坚持执法为民。‛坚持执法为民,对公安派出所民警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执法工作中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
(三)派出所民警实现从管理到服务角色转型是顺利完成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
只有尽快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角色转型,将自己置于‚服务者‛的位置上,才能真正做到‚打击犯罪更有力,服务群众更直接‛,才能在执法中真正体现‚执法为民‛。同时,作为基层派出所只有实现角色转换,才能和广大人民群众建立起密切的血肉联系,才能更好的顺利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和执法任务。
二、公安派出所民警实现从管理到服务角色转型的具体措施
(一)学习先进当标兵,立足岗位争一流
在先进典型代表中,九龙坡分局交巡警支队民警骆科盛同志,一个普通社区民警二十余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做亲民爱民的好事,家境并不富裕的他先后资助贫困学生10余人,帮扶重病患者、贫困群众100余人,捐助钱物10万余元。在工作上兢兢业业,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学习过程中对照先进,每一名基层民警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和目标,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提升宗旨意识,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多谋爱民之策、多做利民之事、多推服务之举,走一方水土、服务一方群众,全力打造亲民爱民的雷锋式警队。以他为榜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坚持“三个转变”,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角色转型
1、牢记宗旨,转变服务观念
为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角色转型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要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角色转型,最根本的就是要实现公安民警执法观念的转型。多年来,派出所民警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一直以管理者自居,高高在上的角色定位使得服务无从谈起。因此首先要进行一场深刻的执法思想革命,摒弃陈旧落后的执法观念,牢固树立全新的执法理念。
2、以人为本,转变旧的管理模式,从单一的管理者逐步过渡为综合型的服务者。
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对派出所服务对象人性化管理是民警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角色转型最突出的表现,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要从过去单一的以管理为主导的管理模式过渡到以服务为主管理为辅的新模式,过渡到人性化管理上来。过去,社区民警都是在所里等群众来办事,等居委会、治保会到派出所来上报信息材料。现在,社区民警走出办公室,主动深入辖区,入户了解社情民意,帮助失业群众联系工作,帮助群众调解纠纷矛盾等等。派出所从户口登记、证照办理等 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积极研究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惠民政策措施,加快办事效率,减少办事流程,使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公安机关执法为民带来的实惠。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的协调解决,让和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建立起密切的血肉联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3、转变机制,激发民警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角色转型的动力。
***同志提出,抓好队伍建设,要以调动和激发广大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核心。这一提法抓住了队伍建设的本质和内在规律,队伍建设的本质就是做人的工作。只有把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调动和激发起来了,营造出一种人人心情舒畅,工作热情高涨,个人潜力和本领得到充分发挥的‚人尽其才‛的浓厚氛围,才能永葆队伍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形成一种人人想事干、人人争事干的良好局面,从而促进公安民警以高涨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去。
三、公安民警从管理到服务角色的转型成效
通过公安各级机关、民警从管理型到服务型角色的转变,重庆公安工作已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中,重庆市荣获2010全国综治考评第一名,3年从19名跃升为全国排名第一。公众安全感指数达95.89%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达到90%以上。深入开展大下访大走访活动,2008年以来,共建立各级调委会13200个累计调解民间纠纷31.41万件,成功调解30.98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8.6%。2010年全 市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造成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3.8%、22.9%。
结 语
虽然公安派出所在从管理到服务的角色转型上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但在学习过程中对照先进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我们在学习三位先进典型的过程中,决心要牢牢把握今后的努力方向和目标,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提升宗旨意识,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多谋爱民之策、多做利民之事、多推服务之举,走一方水土、服务一方群众,全力打造亲民爱民的雷锋式警队。铸造一支‚管住了自己,镇住了坏人,帮助了百姓‛的铁军。在‚平安重庆‛建设中在创新功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重庆市公安局渝中区分局关于深入开展向汪绍敏骆科盛张小军三名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渝公中政“2011”165号 [2]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关于向汪绍敏骆科盛张小军三名同志学习的决定 渝政法“2011”143号 [3]李军鹏.公共服务学——政府公共服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4]颜廷锐.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5]姜明安.行政执法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五篇:从政府管理到政府治理 论新时代如何持续推进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政府管理”走向“政府治理”,是现代大多数国家政府改革的趋势,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治理体系的有效治理能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深入行政体制改革,务必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升政府执行力与公信力,进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并在大会上提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来自政府职能部门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表明,必须深化增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此推进我国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绩。本文就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与必要性展开探讨,希望为政府提升治理效能和改革发展提供实践路径。
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呈现出中央集权式的治理结构,在之后的发展中“集权”下分,从而逐渐激发了政府各阶层的积极性。当下,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应当加强我国政府治理体系的建设进而增强政府治理能力,以此解决转型期各阶段出现的社会问题与利益冲突。从“政府管理”到“政府治理”的这一重要转变,是我党在新时代作出的明智选择,一方面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当前国情的深刻认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此举确定了我党未来的治国方略。
一、政府治理体系与政府治理能力概述
(一)政府管理与政府治理的内涵
从传统“管理”到现如今“治理”的转型,从字面上看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实际却是一个质的飞跃,它体现了治国理政总模式是包含了权力配置和行为方式的一种重要的转变。可以从主体差异、结构差异、协同度不同、权威性质的不同四个方面,区分其内涵的差异。从主体来看,“管理”的主体是单纯唯一的,一般为国家政府的公共权力,相比较,“治理”的主体就丰富多元,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与市场组织等;从结构上,“管理”是政府基于科层制体系而形成的垂直型结构,而“治理”则是多元主体基于合作与分工而形成的网络型结构;在协同度方面,“管理”更多的是政府单部门的封闭式行政,“治理”更多的是政府多部门的协同式行政;从权威性质上,“管理”强调人治,而“治理”强调法治。
(二)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
在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一词是在论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时提出来的,关于“政府治理现代化”一词没有统一的范式,主要指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政府治理强调公正公开、民主参与、法治责任、多元协作等理念。政府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指政府在治国理政中需要引领每个行业领域的治理工作,促使它们之间形成携手进步的互动合作关系,实现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领域治理的现代化建设。
(三)政府治理体系与政府治理能力的关系
可以从两个方面概括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之间的关系:一是
没有政府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就不会有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只有科学规范的政府治理体系,才能成就高水平的政府治理能力;二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才能使政府治理体系的功能发挥至最佳,从而在实践中完善政府治理体系的构造。因此,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完善的过程中,每个时期都有各自不同的阶段性目标。
二、推进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 (一)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
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都起着不可忽视的绝对领导作用,尤其是上传下达党的重要思想和具体实施国家政策时,一线政府都是直接接触广大群众,也是最先了解到政策实施过程中社会和市场的真实反馈和诉求。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政府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核心,对于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政府应当及时回应并作出处理。政府治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政治经济建设和社会的良性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推者和治理者,政府背负着巨大压力与责任。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有效的政府必然是职责有限的政府,必须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政府治理能力是我国治理能力和质量体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对加速建设服务型和法治型社会起着关键作用,而且对强化行政管理及社会治理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由此看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革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质是完善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个前提之下,将市场、政府、社会各归其位,形成互相支撑又相互管控的合作体系,使其无论在任何一种治理模式中,都能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解决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促使政府职能转变,为开拓创新公共服务管理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国计民生的需要
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来看,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是国计民生的需要:以微观层面来看,政府有着政策执行者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服务者的双重身份,也肩负着重要的社会使命,其治理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民众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的体验;从宏观层面上看,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安定都有着重要影响。
三、持续推进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途径
法治社会需要有民主作为依托,缺乏民主或者没有法治的民主是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的,容易发生集权、专制的现象,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导致社会走向混乱无序的深渊。坚持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建设,将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政府科学管理水平。健全宏观调控体系,需要政府职能部门放低身段,以尊重平等的姿态服务,促成社会各界之间的合作,政府与社会、公民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民主与法治是推进社会文明和谐发展的奠基石,也是实现社会治理发展的保护伞,一旦出现民主缺乏,社会就会出现走向专制与集权的混乱现象。因此,必须遵循民主原则、法治原则,才能使政府治理高效,促进社会和谐
发展。
(一)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行政体制机制改革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行政体制改革,而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要素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以政府职能转变作为突破口,从政府机构的工作流程、职能配备、执行决策权以及互相协调又彼此制约的行政运行机制着手优化完善,以确保权责的统一性,必须严格管理绩效和落实相关责任。二是为使各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呈现稳定与成熟,应当构建科学规范、系统完备且能有效实施的制度体系,从而保障政府治理体系能顺畅有序地运行。三是基层政府应该在工作中树立依法行政和权责一致的观念,积极倡导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优良风气,在治理中体现法治精神。时刻铭记所掌握的权力是来自于人民的信任与托付,在工作中做到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为民用权,不可中饱私囊、为己所用,杜绝出现各种越权和特权的行为,坚决拥护我党的光辉形象,打造和谐有序的社会治理环境,积极倡导依法行政的价值取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强化政府行政决策民主和法治程序,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
政府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是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推行政府行政决策民主化和法治化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的重要体现,是国家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
安康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要始终把政府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作为衡量和评价政府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能力的重点,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水平。如果没有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法治化,就无法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积极引导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政府现代化治理
近十年来,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探索方面,已经蕴含了引导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理念。现代治理理论表明,政府为达到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目标,需要增强多个主体间的无障碍沟通,清晰分布各自应当承担的任务职责,进而有效促进整个社会和谐有序地发展。多种治理主体的参与,改变了过去政府作为唯一主体的单向性,而且有效控制了行政权力因膨胀造成的社会风险。首先,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能激发全社会活力,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水平。其次,多元合作模式有别于一元治理模式,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治理模式,特别是当下社会各行各业利益的诉求呈现复杂和分化,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这对今后实现社会协同治理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充分发挥政府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政府工作人员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特殊时期,群众利益诉求多样化,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社会管理日趋复杂,因此,对政府工作人员也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一是全面加
强党建理论的学习,提升解决社会矛盾和处理问题的理论水平和能力。二是不断进取,从各方面提高工作能力和个人素养。三是更加具备服务人民、掌握政策、落实政策、开拓创新的工作素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优化自身的综合能力。四是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勇于担当的精神、过硬的专业能力以及善于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素养。为监督促进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效,可以优化绩效考核,并严格按照要求执行监管责任制。政府职能部门承担着治理社会的重要职责,政府工作人员个人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政府治理的成效,必须做到既不越权,也不当“甩手掌柜”。
1.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重要内容。政府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要以人为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上,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开拓性地展开工作。由此可见,民生问题不仅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发展的大局。为牢固树立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应该做到“两个必须”:第一,必须强化现代治理理念,认识到稳定和谐的治理局面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第二,必须明确公权力是来自民众、服务于民众的重要思想,抛弃陈旧观念,以维持个人权力为主的政绩观念,应当切实把思想意识统一起来,服务百姓,服务社会。
2.完善干部任用考核机制。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领导干部需要提升各方面的工作能力,因此必须在原有基础上优化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议从干部任用及考核两个方面进行。在干部任用考核体系
中,需要特别重视法治政绩的考核,对那些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难题的干部,尤其是坚持将法治思维和方式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的干部,要给予肯定和优先提拔。要在各级干部中明确,只有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才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将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作为衡量领导干部依法履职尽责的重要标准。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3.强化权力监督问责机制。我国目前对权力制约和问责体制在逐步完善和加强,对各阶级领导干部提出了加强法治思维能力的要求,着重强调让人民监督权力,强化法治手段。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对权力的科学配置与对干部的有效监督结合起来,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结合起来,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结合起来,不断拓宽监督渠道,改进工作方法,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动权力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公开透明,给各级领导干部行使权力戴上了“紧箍咒”。
(五)加强培育和科学管理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是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与政府组织、经济组织并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社会组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组织可以说是国家治理有效方法中的重要主体,也是重要推动力量。在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社会治理格局的重任中,不能小觑社会组织所发挥出的能效,这不仅为社会组织的发展规划带来了
新契机,同时也对我国所有的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近年来,随着社会组织的活动专业化越来越强,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建立专业人才职称序列对稳定专业人才、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促进专业人才队伍结构不断完善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政府应该加快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对优秀的社会组织实施更多的大力扶持举措。这是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方法,既能实现社会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又能使我国社会治理取得更大成就。二是我国社会组织种类繁多,功能千差万别,应当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一批能满足老百姓日常生活需求,高质量、信誉佳,开展服务细致入微的社会组织。三是规范社会组织的管理,必须进一步完善扶持社会组织的政策体系,社会组织开展服务性项目应遵循自愿、公平、公开的原则,引导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从工作开始前的准备阶段就必须一丝不苟按照工作规范一步一个脚印来落实完成,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自律、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四是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通过开展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培训的方式帮助社会组织提高服务能力,扩大组织人才队伍,进而促进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引导其在加强服务能力上下功夫,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清晰认识来主动参与社会发展。为促进社会组织规范运行,提升社会组织自身建设能力,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还必须切实加强专项检查和社会监督。
(六)运用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深刻影响社会生活并可以有效利用的重要资源。大数据作为新兴技术,不但可以整合碎片化的政务数据,还可以克服条块分割、信息壁垒等问题,要实现政府内部的工作效率和效能的提升,离不开政务智能化系统建设。在大数据赋能的作用下,各级政府统筹协同、各司其职,可以有效集成各类信息资源、快速形成优质信息聚合,从而实现治理职能的配置优化、工作流程的科学可行、操作步骤的简化合理、运行质量的全面提升。良好的数据分析不但可以透过表象揭示大数据信息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本质,更重要的是能够揭示更多的隐藏价值,使舆情预测更加准确,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合理。要推动政府决策由过去的经验型、估计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最终实现政府决策机制再造,并借助大数据打造整体政府、开放政府、协同政府、智慧政府,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此,政府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舆情信息进行全面搜集与分析,找到民众关注焦点,判定舆情变动级别,预测公众态度走向,挖掘大数据背后的舆情趋势,最终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服务。
四、结语
推进政府治理体系与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构建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的国家的需要。必须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着力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必须放权于社会、让权于市场,实现政府转型的任务,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必须注重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使其在互动、多元的治理模式中能够发挥更大作用。总之,要加强政府创新管理,加速职能转变,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坚实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