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击两非工作制度
打击“两非”工作制度
根据《钦州卫生局关于加强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有关管理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院打击“两非”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工作制度:
一、会议制度。打击两非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每半年就综合治理“两非”问题召开会议,研究工作,部署任务。
二、协调制度。由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整体工作,各相关科室人员根据分工和工作要求,服从协调,各尽职守。
三、督查制度。不定期抽调有关职能科室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和督查,检查终止妊娠药品的管理情况,看是否有超范围开展流、引产手术和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等行为,并对检查结果予以通报。
四、责任追究制度。对专项整治“两非”不力、工作效果较差的科室和个人,其检查结果将作为年终计划生育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并追究有关领导人和责任人的责任,年终不得参加评先评优,三年内不得提拔和晋级。
五、奖惩制度。为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关心、监督、参与打击“两非”工作,鼓励群众主动举报相关案件的线索,经打击“两非”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对举报“两非”行为经调查属实的个人进行奖励。举报的内容为:利用B超和其他技术手段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行为。举报人可采取电话、来信等方式向医务科举报。对举报经调查属实的案件,奖励首位举报人1000—3000元。
六、投诉举报制度。为调动群众参与整治“两非”活动的积极性,我院建立了有奖举报制度,举报电话(0777-6521036)。对举报情况经查证属实的,按规定给予奖励。
灵山县妇幼保健院 2010年1月10日
终止妊娠手术管理制度
一、县计生局、卫生局,按照各自职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胎儿性别鉴定和施行终止妊娠手术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二、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或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开展胎儿性别鉴定和人工终止妊娠手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县卫生局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开展终止妊娠手术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定期检查,并将有关情况通报县计生局;
四、实施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应当由实施机构三人以上的专家组集体审核。经诊断,确需终止妊娠的,由实施机构为其出具医学诊断结果,并通报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五、妊娠 14 周以上的孕妇,属政策外要求终止妊娠的,须经县计生局审批;属政策内要求终止妊娠的,必须经区以上计划生育技术鉴定小组进行鉴定,然后由区人口计生局审批。开具全区统一印制的《准予终止妊娠施术证明》,孕妇持《准予终止妊娠施术证明》到区计生妇幼综合服务站或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施行手术。
六、施行终止妊娠手术,必须经医生、育龄妇女本人双方签字后方可进行。
七、承担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的医务人员,应在手术前查验、登记受术者身份证,以及第四条或第五条规定的医学诊断结果或相应的证明。施行中期以上终止妊娠手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定期将施行终止妊娠手术情况汇总,报县卫生局,并同时抄送县计生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定期将施行终止妊娠手术情况汇总,报县计生局。
灵山县妇幼保健院 2010年1月10日
终止妊娠药品管理制度
(一)终止妊娠药品必须在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的医疗保健机构内,并在持有《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的执业(助理)医师指导下,监护使用。
(二)医疗保健机构要有专人专帐保管。
(三)详细登记购买终止妊娠药品情况。
(四)每月核对一次终止妊娠药品出入库数量,并记录核对情况。
(五)严格遵医嘱发药。
(六)终止妊娠药品处方应专门保管。
(七)药房负责对终止妊娠药品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登记,要记录发(取)药时间、妊娠妇女姓名、年龄、药品名称、剂量、主管医师、药剂师。
灵山县妇幼保健院
2010年1月10日
终止妊娠管理制度
1、进行早期药物流产、人工流产、有医学指证需要终止妊娠时,须向受术者说明药物流产、人工流产或终止妊娠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意见情况,经本人和家属同意并签署意见。
2、如为非医学引产的,按国家《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和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禁止违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胎儿性别终止妊娠的规定》执行,同时,要做好的有关情况的登记备案工作。
3、实施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要取得自治区专家组集体审核。经诊断,确需终止妊娠的,由实施机构为其出具医学诊断结果,并通报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4、凡引产出来的婴儿,必须认真填写孕周、引产出来的时间、婴儿性别、死(活)婴、处理结果等,并有两名医护人员签名。
5、严禁进行假结扎、假放环、非法取环,杜绝出具虚假《出生医学证明》和《计划手术证明》、《婴儿死亡证明》。
灵山县妇幼保健院 2010年1月10日
(一)无生育证妊娠妇女、需施行人工终止中期(妊娠14周以上)妊娠手术的,由乡镇计划生育工作机构为其出具《人工终止妊娠批准 证明》。
(二)已领取生育证的妊娠妇女,除下列情况外,不得人工终止妊娠;
1、胎儿患有严重遗传性疾病的;
2、胎儿有严重缺陷的;
3、因患严重疾病,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孕妇健康的;
4、有县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其他情形。
(三)妊娠14周以上的《人工终止妊娠证明》须由审批人员签名和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
灵山县妇幼保健院 2010年1月10日
B超管理制度
一、认真执行国家有关部委发布的《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严禁利用B超对大月份的 胎儿进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鉴定。
二、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须经自治区卫生厅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
三、各医疗保健机构必须把所使用的B超机进行登记,把厂家、经销公司、型号、管理人员等列表登记上报县卫生局。
四、各医疗保健机构的B超机必须指定使用和保管人员,其它人员一律不许擅自使用B超,B超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
五、B超检查的所有孕妇要进行专册登记。
六、B超工作室要在醒目处有“禁止胎儿性别鉴定”字样。
灵山县妇幼保健院
2010年1月10日
B超诊断仪、染色体检测技术使用管理制度
一、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加强检验科、遗传室、B超室、产科的严格管理,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法制意识,严禁采用检查、B超、羊水染色体性别检查等技术手段进行胎儿性别鉴定,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母婴保健管理办法》、《广西禁止选择胎儿性别终止妊娠的规定》中关于禁止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的规定。
二、对怀疑胎儿可能为性遗传疾病,需要进行性别鉴定的,必须经国家卫生部的《产前诊断管理办法》所规定的程序进行,并由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鉴定。
三、各医疗保健机构从事B超诊断、染色体检测技术操作人员必须取得相关执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四、B超室常规胎儿B超检查时要严格遵守规定不能进行胎儿性别检查,而且要对所进行的孕妇检查情况进行专项登记备查。
五、对违反规定非法进行性别鉴定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灵山县妇幼保健院
2010年1月10日
终止妊娠登记、统计、报告制度
一、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的医疗保健机构对终止妊娠的妇女姓名、年龄、住址、终止妊娠方法以及施行终止妊娠的医务人员要进行列表登记。
二、对大月份(14周以上)的终止妊娠妇女要登记其身份证号码。
三、各医疗保健机构每月的10日前要把本单位上月施行的终止妊娠的名单分早孕、中孕、晚孕三个阶段的情况分别统计上报县卫生局。
四、施行终止妊娠的单位要每月自查一次,对漏登漏统漏报的要及时补上。
灵山县妇幼保健院
2010年1月10日
婴儿出生、死亡的统计报告制度
一、活产新生儿出生后,其父母应在一周内将新生儿出生时间、性别、分娩地点报村民委员会,并出示《出生医学证明》。
二、新生婴儿在医疗机构死亡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及时出具《婴儿死亡证明》,《婴儿死亡证明》须由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出具。以上机构应建立婴儿死亡档案管理制度,填写《婴儿死亡报告卡》,明确婴儿死亡的原因,加盖机构公章。新生儿父(母)应持死亡证明在48小时内向所在地 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报告。
三、新生儿在医疗保健机构以外地点死亡的,其父(母)应当在48 小时内向所在地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报告。
四、各医疗保健机构应按月将辖区内的婴儿出生、死亡情况进行分 类统计,按妇幼保健信息管理要求逐级上报。
灵山县妇幼保健院
2010年1月10日
婴儿安全管理制度
1、对分娩女婴或残疾婴儿并有弃婴倾向的产妇及家属,要做好认真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并报告科主任和医院领导。
2、住院期间,产妇或家属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抱婴儿离开母婴同室区。
3、因医疗或护理工作需要,婴儿须与其母亲分离时,医护人员必须和产妇或家属认真做好婴儿的交接工作,严防意外。必须做到:工作人员挂牌上岗;抱婴儿或还婴儿时,须在母婴分离情况记录薄上填写清楚抱(还)婴的日期、时间、母婴分离原因,并有医护人员和产妇或婴儿父亲双方签名。
4、婴儿出生时立即在婴儿病历上盖上婴儿脚印,出院时必须由母亲在病历上加盖母亲拇指印,而且必须进行《婴儿出院产科登记》后经当班护士核对,双方签字确认后方可离院。除产妇死亡或昏迷神志不清情况下由父亲签字认领外,单亲母亲和发生产妇死亡的情况时,才由其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认领,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无血缘关系的其他亲属随意认领婴儿。
灵山县妇幼保健院 2010年1月10日
胎儿性别鉴定管理制度
1、医疗保健机构要加强对检验科、遗传科、B超室、产科的严格管理,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法制意识,严禁采用检查、B超、羊水染色体性别检查等技术手段进行胎儿性别鉴别,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保健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禁止违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胎儿性别终止妊娠的规定》中关于禁止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的规定。
2、对怀凝胎儿可能为伴性遗传病,需要进行性别鉴定的必须经国家卫生部门的《产前诊断管理办法》所规定的程序进行,按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鉴定。
3、B超室常规胎儿B超检查时要严格遵守规定不能进行胎儿性别检查,而且要对所进行的孕妇检查情况进行专项登记备查。
4、对违反规定非法进行性别鉴定和引产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灵山县妇幼保健院 2010年1月10日
弃婴处理制度
1、医院内周边发现弃婴时,必须指定专人看管,并及时报告医院领导,及时报告公安机关登记备案,及时转送社会福利部门收养。
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提供弃婴信息,更不得擅自向社会人员提供弃婴。
灵山县妇幼保健院 2010年1月10日
第二篇:打击两非工作制度
打击“两非”工作制度
根据《汨罗市卫计局关于加强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有关管理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院打击“两非”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工作制度:
一、会议制度。打击两非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每半年就综合治理“两非”问题召开会议,研究工作,部署任务。
二、协调制度。由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整体工作,各相关科室人员根据分工和工作要求,服从协调,各尽职守。
三、督查制度。不定期抽调有关职能科室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和督查,检查终止妊娠药品的管理情况,看是否有超范围开展流、引产手术和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等行为,并对检查结果予以通报。
四、责任追究制度。对专项整治“两非”不力、工作效果较差的科室和个人,其检查结果将作为年终计划生育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并追究有关领导人和责任人的责任,年终不得参加评先评优,三年内不得提拔和晋级。
五、奖惩制度。为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关心、监督、参与打击“两非”工作,鼓励群众主动举报相关案件的线索,经打击“两非”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对举报“两非”行为经调查属实的个人进行奖励。举报的内容为:利用B超和其他技术手段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行为。举报人可采取电话、来信等方式向医务科举报。对举报经调查属实的案件,奖励首位举报人1000—3000元。
六、投诉举报制度。为调动群众参与整治“两非”活动的积极性,我院建立了有奖举报制度。对举报情况经查证属实的,按规定给予奖励。
汨罗市汨罗镇卫生院 2016年1月10日
终止妊娠手术管理制度
一、县计生局、卫生局,按照各自职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胎儿性别鉴定和施行终止妊娠手术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二、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或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开展胎儿性别鉴定和人工终止妊娠手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县卫生局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开展终止妊娠手术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定期检查,并将有关情况通报县计生局;
四、实施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应当由实施机构三人以上的专家组集体审核。经诊断,确需终止妊娠的,由实施机构为其出具医学诊断结果,并通报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五、妊娠 14 周以上的孕妇,属政策外要求终止妊娠的,须经县计生局审批;属政策内要求终止妊娠的,必须经区以上计划生育技术鉴定小组进行鉴定,然后由区人口计生局审批。开具全区统一印制的《准予终止妊娠施术证明》,孕妇持《准予终止妊娠施术证明》到区计生妇幼综合服务站或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施行手术。
六、施行终止妊娠手术,必须经医生、育龄妇女本人双方签字后方可进行。
七、承担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的医务人员,应在手术前查验、登记受术者身份证,以及第四条或第五条规定的医学诊断结果或相应的证明。施行中期以上终止妊娠手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定期将施行终止妊娠手术情况汇总,报县卫生局,并同时抄送县计生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定期将施行终止妊娠手术情况汇总,报县计生局。
汨罗市汨罗镇卫生院 2016年1月10日
终止妊娠药品管理制度
(一)终止妊娠药品必须在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的医疗保健机构内,并在持有《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的执业(助理)医师指导下,监护使用。
(二)医疗保健机构要有专人专帐保管。
(三)详细登记购买终止妊娠药品情况。
(四)每月核对一次终止妊娠药品出入库数量,并记录核对情况。
(五)严格遵医嘱发药。
(六)终止妊娠药品处方应专门保管。
(七)药房负责对终止妊娠药品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登记,要记录发(取)药时间、妊娠妇女姓名、年龄、药品名称、剂量、主管医师、药剂师。
汨罗市汨罗镇卫生院
2016年1月10日
终止妊娠管理制度
1、进行早期药物流产、人工流产、有医学指证需要终止妊娠时,须向受术者说明药物流产、人工流产或终止妊娠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意见情况,经本人和家属同意并签署意见。
2、如为非医学引产的,按国家《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和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禁止违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胎儿性别终止妊娠的规定》执行,同时,要做好的有关情况的登记备案工作。
3、实施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要取得自治区专家组集体审核。经诊断,确需终止妊娠的,由实施机构为其出具医学诊断结果,并通报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4、凡引产出来的婴儿,必须认真填写孕周、引产出来的时间、婴儿性别、死(活)婴、处理结果等,并有两名医护人员签名。
5、严禁进行假结扎、假放环、非法取环,杜绝出具虚假《出生医学证明》和《计划手术证明》、《婴儿死亡证明》。
汨罗市汨罗镇卫生院
2016年1月10日
(一)无生育证妊娠妇女、需施行人工终止中期(妊娠14周以上)妊娠手术的,由乡镇计划生育工作机构为其出具《人工终止妊娠批准 证明》。
(二)已领取生育证的妊娠妇女,除下列情况外,不得人工终止妊娠;
1、胎儿患有严重遗传性疾病的;
2、胎儿有严重缺陷的;
3、因患严重疾病,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孕妇健康的;
4、有县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其他情形。
(三)妊娠14周以上的《人工终止妊娠证明》须由审批人员签名和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
汨罗市汨罗镇卫生院 2016年1月10日
B超管理制度
一、认真执行国家有关部委发布的《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严禁利用B超对大月份的 胎儿进行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鉴定。
二、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须经自治区卫生厅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
三、各医疗保健机构必须把所使用的B超机进行登记,把厂家、经销公司、型号、管理人员等列表登记上报县卫生局。
四、各医疗保健机构的B超机必须指定使用和保管人员,其它人员一律不许擅自使用B超,B超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
五、B超检查的所有孕妇要进行专册登记。
六、B超工作室要在醒目处有“禁止胎儿性别鉴定”字样。
汨罗市汨罗镇卫生院
2016年1月10日
B超诊断仪、染色体检测技术使用管理制度
一、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加强检验科、遗传室、B超室、产科的严格管理,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法制意识,严禁采用检查、B超、羊水染色体性别检查等技术手段进行胎儿性别鉴定,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母婴保健管理办法》、《广西禁止选择胎儿性别终止妊娠的规定》中关于禁止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的规定。
二、对怀疑胎儿可能为性遗传疾病,需要进行性别鉴定的,必须经国家卫生部的《产前诊断管理办法》所规定的程序进行,并由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鉴定。
三、各医疗保健机构从事B超诊断、染色体检测技术操作人员必须取得相关执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四、B超室常规胎儿B超检查时要严格遵守规定不能进行胎儿性别检查,而且要对所进行的孕妇检查情况进行专项登记备查。
五、对违反规定非法进行性别鉴定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汨罗市汨罗镇卫生院
2016年1月10日
终止妊娠登记、统计、报告制度
一、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的医疗保健机构对终止妊娠的妇女姓名、年龄、住址、终止妊娠方法以及施行终止妊娠的医务人员要进行列表登记。
二、对大月份(14周以上)的终止妊娠妇女要登记其身份证号码。
三、各医疗保健机构每月的10日前要把本单位上月施行的终止妊娠的名单分早孕、中孕、晚孕三个阶段的情况分别统计上报县卫生局。
四、施行终止妊娠的单位要每月自查一次,对漏登漏统漏报的要及时补上。
汨罗市汨罗镇卫生院
2016年1月10日
婴儿出生、死亡的统计报告制度
一、活产新生儿出生后,其父母应在一周内将新生儿出生时间、性别、分娩地点报村民委员会,并出示《出生医学证明》。
二、新生婴儿在医疗机构死亡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及时出具《婴儿死亡证明》,《婴儿死亡证明》须由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出具。以上机构应建立婴儿死亡档案管理制度,填写《婴儿死亡报告卡》,明确婴儿死亡的原因,加盖机构公章。新生儿父(母)应持死亡证明在48小时内向所在地 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报告。
三、新生儿在医疗保健机构以外地点死亡的,其父(母)应当在48 小时内向所在地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报告。
四、各医疗保健机构应按月将辖区内的婴儿出生、死亡情况进行分 类统计,按妇幼保健信息管理要求逐级上报。
汨罗市汨罗镇卫生院
2016年1月10日
婴儿安全管理制度
1、对分娩女婴或残疾婴儿并有弃婴倾向的产妇及家属,要做好认真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并报告科主任和医院领导。
2、住院期间,产妇或家属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抱婴儿离开母婴同室区。
3、因医疗或护理工作需要,婴儿须与其母亲分离时,医护人员必须和产妇或家属认真做好婴儿的交接工作,严防意外。必须做到:工作人员挂牌上岗;抱婴儿或还婴儿时,须在母婴分离情况记录薄上填写清楚抱(还)婴的日期、时间、母婴分离原因,并有医护人员和产妇或婴儿父亲双方签名。
4、婴儿出生时立即在婴儿病历上盖上婴儿脚印,出院时必须由母亲在病历上加盖母亲拇指印,而且必须进行《婴儿出院产科登记》后经当班护士核对,双方签字确认后方可离院。除产妇死亡或昏迷神志不清情况下由父亲签字认领外,单亲母亲和发生产妇死亡的情况时,才由其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认领,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无血缘关系的其他亲属随意认领婴儿。
汨罗市汨罗镇卫生院2010年1月10日
胎儿性别鉴定管理制度
1、医疗保健机构要加强对检验科、遗传科、B超室、产科的严格管理,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法制意识,严禁采用检查、B超、羊水染色体性别检查等技术手段进行胎儿性别鉴别,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保健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禁止违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胎儿性别终止妊娠的规定》中关于禁止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的规定。
2、对怀凝胎儿可能为伴性遗传病,需要进行性别鉴定的必须经国家卫生部门的《产前诊断管理办法》所规定的程序进行,按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鉴定。
3、B超室常规胎儿B超检查时要严格遵守规定不能进行胎儿性别检查,而且要对所进行的孕妇检查情况进行专项登记备查。
4、对违反规定非法进行性别鉴定和引产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汨罗市汨罗镇卫生院 2016年1月10日
弃婴处理制度
1、医院内周边发现弃婴时,必须指定专人看管,并及时报告医院领导,及时报告公安机关登记备案,及时转送社会福利部门收养。
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提供弃婴信息,更不得擅自向社会人员提供弃婴。
汨罗市汨罗镇卫生院 2016年1月10日
第三篇:打击“两非”经验交流
打击“两非”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调整思路,创新观念,重拳出击,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头
儋州市卫生监督所
2011年1月份以来,我所在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卫生厅、省卫生监督总队的大力支持下,始终保持打击“两非”的高压态势,加强与多部门协作,在打击“两非”工作中成绩显著。现将我所2011年以来打击“两非”工作经验介绍如下:
一、主要成效
2011年1月份至今,共出动检查人员425人次,出动车辆145辆次,对那大城城乡进行了拉网式大检查,共巡回检查综合性医院6家,民营医院1家,乡镇卫生院21家,农场医院10家,个体诊所及村卫生室146家。共取缔了38家非法行医的黑诊所,责令限期整改68家,立案34家,对超范围行医、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执业等案和非法行医案共处以罚款76000元,收缴没收各类诊疗药品59箱(货值约18000元)、医疗器械53件、8台掌上全数字医用超声诊断系统、B超探头9条、2台脚踏吸引器人流机、摩托车2辆、小轿车3辆。
2011年3月份至今,我所与公安、药监、计生等部门联合执法,共破获的 “两非”案件13宗,其中2宗案件已判刑、1宗进入起诉阶段、3宗刑事拘留、4宗5人刑事取保候审、3宗公安机关正调查传讯中。这13宗案例分别是:3月16日文化南路民宅彭某某利用B超非法胎儿性别鉴定的非法行医案;5月25日人民中路碧云宾馆薛某某与毛某某合伙 对孕妇非法进行引产案;6月16日那大镇军屯村二巷民宅吴某某与麦某某合伙对孕妇非法引产案;7月10日西联农场附近村庄唐某某到一名孕妇家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案;7月13日,王五镇中山街丁某某在家中设点对孕妇非法引产案;11月18日那大镇中兴公园非法性别鉴定案;11月19日那大镇军屯村委会范某某及其丈夫利用小轿车流动性对孕妇非法进行B超胎儿性别鉴定案;12月30日在东成镇某村庄非法分子利用小轿车流动性非法性别鉴定案;2012年1月11日那大镇某花园小区住宅楼某幢103号房麦某某利用B超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2012年2月14日西联农场联港路9号民宅董某某对孕妇非法引产案;2012年3月3日白马井镇南司大街某民宅楼唐某龙对孕妇非法进行B超胎儿性别鉴定案;2012年3月7日那大镇人民中路新怡居旅馆张某对孕妇非法进行B超胎儿性别鉴定案;2012年3月7日那大镇怡园小区住宅楼某幢501号房林某对孕妇非法引产案。
2011年4月12日,市卫生局对那大镇卫生院心电图工作人员范某某租用民宅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案进行公开听证,对范某某处予了罚款1.1万元的行政处罚和开除公职的行政处分,对该院院长欧某某全市通报批评的行政处分,公安机关对范某某进行了刑事取保候审,但范某某屡教不改,于2011年11月19日再次对孕妇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我局于2012年1月19日再次对范某某处罚款1.2万元的行政处罚,公安机关对其进行了刑事取保候审。
2011年10月14日,我所所长王琳彬出席在海口召开的全省打击“两非”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上,代表我市作了打击“两非”工作经验交流发言,这是我省唯一的一个市县所作的经验交流发言。
2012年2月15日,国家人口计生委宣教司司长张建率团到我市对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进行调研,陪同国家调研组的领导有 省计生委主任隋枝叶和市有关领导,调研期间,调研组到儋州市卫生监督所了解了近年来打击“两非”的工作成果,特别是对儋州市卫生监督所打击“两非”工作的创新亮点给予高度赞赏,工作成绩尤为突出,社会效果良好,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奠定了良好基础,为海南乃至全国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经验,值得全国学习和推广。
2月17日,央视记者到我市拍摄打击“两非”工作专题片,拍摄了我所打击“两非”工作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果,以及我所与公安、计生等部门联合执法,抓捕“两非”犯罪嫌疑人的案发现场,推广我所打击“两非”工作经验。据悉,此次央视拍摄的我市打击“两非”工作专题片近期将在央视一套主要栏目播出。
以上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省计生委、省卫生厅和国家计生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明确职责
1、加强领导,部署打击行动,研究整治措施。市委对打击“两非”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常委会,部署打击“两非”工作,成立了以卫生、公安、计生、药监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打击“两非”工作领导小组,凡涉及“两非”的案件,提出要进行“三长”(公安局局长、检察院检察长、法院院长)会审,每季度组织领导小组召开联席会议,部署打击“两非”工作任务。
2、市政府多次召开市长常务会议,提出2011年打击“两非”的目标和任务,加大打击“两非”专项资金的投入,2010年从财政专门拨出25万元用于打击“两非”专项资金,2011年提高到35万元,经市长常务会议同意追加20万元,拔给市卫生监督所打击“两非”专项资金达到55万元,以保障2011年打击“两非”工作的顺利开展;2012年从财 政专门拨出50万元用于打击“两非”专项资金,并根据打击“两非”工作需要资金情况随时追加“两非”专项资金。市长常务会议提出由市政府办作为打击“两非”的督办部门,每月对打击“两非”工作进行督查督办并直接向市长汇报。同时,市政府还召开全市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警示教育大会,多次组织打击“两非”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研究部署打击“两非”的具体工作。
3、确定市卫生行政部门为打击“两非”牵头部门,打击“两非”办公室设立在我所,我所承担着打击“两非”工作重任,重点做好打击非法行医和“两非”行为的宣传、组织、线索排查、跟踪和案件处理、移送等工作。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打击“两非”浓厚氛围
为了让群众更多地了解卫生法律法规,配合专项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我们大力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治理“两非”的法律法规宣传,在那大城区及各乡镇国营农场等主要街道和人群密集的地方悬挂宣传横幅和张贴宣传标语,全市各医疗机构B超室、妇产科门口和有妇产科诊疗科目的社会办医、个体诊所显目处悬挂宣传横幅和张贴警示标语;共悬挂宣传横幅125幅,张贴宣传标语1500张,用半年的时间在《今日儋州》上刊登、在儋州电视台栏目上滚动播放了《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公告》,由此起到了教育广大群众,震慑违法分子的效果,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整治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浓厚氛围。
2011年4月19日和12月5-7日,我所分别对全市各医疗机构领导、负责人、B超室、妇产科医生和工作人员共250多人举办了“严厉打击非法性别鉴定和非法引产”的工作培训会,对从事妇产科、B超工作的 医护人员非法从事“两非”活动的意识、想法将再次敲响警钟。
去年,为了加大打击“两非”的宣传力度,我所精心制作了《2011年打击“两非”专刊》300份和《儋州市打击“两非”宣传手册》15000份,分发到各乡镇、农场医疗机构和广大市民,以一个个鲜活的“两非”案例,告诫全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和广大市民,洁身自爱,切勿置身于“两非”的违法犯罪深渊。
(三)部门联动,分工合作,加大打击力度
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卫生、计生、药监、公安等部门既分工,又合作,各司其职,相互密切配合。一是卫生监督所作为打击“两非”行动的卫生行政执法机构,主动与计生、药监、公安等部门沟通,采取多部门联合与经常性打击相结合的办法,对那大城区和乡镇、国营农场医疗机构经常性和巡回式地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两非”专项行动;二是加强对各医疗机构的监督,重点检查那大城区6家设有“B超”诊断设备的综合性医院、20家有妇科诊疗科目的诊所及各镇卫生院、农场医院B超室,对登记执业范围有妇科科目的各类医疗机构增加监督频次,对我市各医疗机构妇产科医生、助产士人员的姓名、住址等进行了造册;三是突出抓好重点环节,重点检查那大地区20家有妇科诊疗的医疗单位以及那大地区三家定点引产医疗单位妇产科引产的排查、返查,每月向市政府报告我所打击非法行医和“两非”工作情况,同时发展线人,对全市各类医疗机构和“地下黑诊所”采取形式多样的明查暗访,重点监管,群众举报,形成了部门之间、系统上下和全社会参与的“两非”打击网,严厉查处利用B超开展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选择性别人工实施终止妊娠手术及其他违法行为,我局作为打击“两非”行动的卫生行政部门,采取与多部门联合和经常性打击相结合的办法,对那大城区和乡镇、国营农场经常性和巡回式地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两非”专 项行动,2011年3月至今,我们所破获的13宗“两非”案件,均是与公安、计生等部门联合,案件得以侦破。
(四)加强监督,规范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对B超机、终止妊娠药品和引产手术的管理,我所按照市卫生局与计生局、药监局相关文件精神要求,严格推行孕妇B超检查、引产和分娩实名制。强调医务人员在为孕妇胎儿B超检查或施行引产手术前及入院待产时,都要查验孕妇身份证明,认真、完整、准确的制作的相关表格,不得马虎潦草和漏项;重点检查各医疗机构B超室(含碎石机治疗室)是否按规定实行要双人双锁管理,在病人候诊室(处)及室内墙上显目位置是否悬挂“严厉禁止进行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警示标语等;严格执行在为孕妇胎儿检查B超时,必须双人开机、有3名医务人员在场,3人登记和签名制度;凭市计生委证明施行非医学需要的人工引产术;墙上显目位置是否悬挂“严厉禁止进行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警示标语等;严格执行在为孕妇胎儿检查B超时,必须双人开机、有3名医务人员在场,3人登记和签名制度;凭市计生委证明施行非医学需要的人工引产术;凭3名医生会诊意见书(有三名医生、科主任、分管领导签名)施行医学需要的人工引产术的制度,并按要求妥善做好病历归案处理,随时接受卫生、计生部门的监督检查。对各医疗机构B超室从业人员未取得医学影像专业资格的《医师执业证》,责令立即停止B超医学影像诊断活动并调离B超室,除市人民医院、农垦那大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三家定点对孕妇可进行B超检查和凭证引产单位外,一经查实,将严肃查处;同时严格终止妊娠药品管理,要求终止妊娠药品仅限于在定点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市第一人民医院、农垦那大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使用,在检查中如果发现非定点医疗机构购买、贮存终止妊娠药品的,一律按使用处理,对责任人 进行问责或按规定依法对违法违规单位进行行政处罚。
(五)建立孕妇引产返查制度
加强对各医疗机构的监督,每十天对设有妇科、B超检查的医疗机构妇产科正常分娩和引产产妇的返查、排查,妇产科的排查是将孕妇名单与B超室进行实名核对,找妇产科首诊医生和孕妇本人了解孕情情况,引产结果为女婴的对象进行返查B超实名登记本和B超监控视频镜头,发现异常的,进行溯源调查。
(六)实施“全球眼”网络监控
目前我们已完成在全市19家医疗机构B超室安装了22台远程监控摄像系统(全球眼),“全球眼”远程监控系统终端设在我所,对被监控单位为孕妇B超检查进行实时监控,同时我局主要领导、公安、计生部门领导和我所所长也配备了6部专用监控视频手机,并与远程监控系统对接联网,实现了医疗机构对孕妇B超检查的远程监控,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取证条件,也对B超操作人员起到了威慑的作用。
去年下半年,我所又订购了9台无线对讲机配备给打击“两非”和非法行医办公室各成员,方便我所追踪“两非”涉案当事人违法犯罪的行踪,以便更加有效地打击“两非”犯罪行为。
(七)注重发动和指导检举人检举“两非”行为,建立有奖举报制度
一是在日常性打击“两非”工作中,我们在大力加强打击“两非”宣传活动的基础上,广泛发动和指导检举人检举“两非”违法犯罪行为,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来发动、支持、指导广大群众、有关人员和单位检举相关的涉嫌“两非”违法犯罪行为,通过明查暗访和相关线索(情报),从多方面信息渠道掌握“两非”的信息,然后组织力量进行严厉打击;
二是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凡举报有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非法引 产行为,经核实后,进行奖励,原奖励金是每举报一例奖励5000-10000元,今年7月份开始,每举报一例奖励30000-45000元;2011年共奖励举报者7人,金额149,000元。
三、存在主要问题
从目前查获的情况来看,犯罪分子配备了良好的交通工具及先进的B超、引产设备,通过中介人与产妇相互串通,亲戚相互帮忙,布置暗哨等,利用宾馆酒店、旅店、民宅、甚至到孕妇家里上门服务,从城区向乡镇流动性非法开展B超性别鉴定和引产,甚至可以在小车内利用全数字超声诊断仪进行对孕妇胎儿性别鉴定,这种流动串案已形成了严密的操作管理模式,案件的调查取证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另外,卫生行政部门做为打击“两非”的主要牵头部门,因卫生执法人员编制少,工作量大,交通工具不够,在追踪“两非”犯罪嫌疑人时,执法人员只能借用私人车辆,有时会追踪不成功,使犯罪嫌疑人逃避了法律的制裁,这样的案例在今年已发生了至少7起。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不断调整思路,克服各种困难,继续攻克打击非法行医和“两非”难题,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两非”行为,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头,营造良好的打击非法行医和“两非”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儋州、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自然平衡贡献力量。
二0一二年三月十四日
第四篇:计划生育打击两非
全面整治查处 完善规章制度
为了贯彻落实《娄烦县集中整治“两非”专项实施方案》的决策部署,进一步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县人口计生局于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全面展开打击“两非”专项整治活动。具体过程如下:
一、摸底调查
从2011年9月1日开始,县乡对注册的医疗保健、人口计生服务机构进行登记核查,各乡镇组织村对辖区个体诊所进行拉网式登记核查,并上报县专项行动办公室和县计生局。各医疗保健、人口计生、药械销售使用单位开展自查,查找管理漏洞。社区对本地领取《再生育服务证》后未生育、怀孕后外出、胎儿失踪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
二、依法查处
各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联合办案,依法追究实施“两非”人员、非法销售终止妊娠药品人员、组织介绍人员的法律责任。经查证据确凿的,对有关责任人依法依纪给予严肃处理;对涉嫌犯罪的,依法立案侦查;对于已经查实的案件,依法依纪处理到位;对有案不查、查而不处等行政不作为的部门和责任人追究其法律责任和党政纪责任。各相关部门设立和公布了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实行有奖举报,鼓励群众举报和投诉。同时
还建立联合办案机制,加强联合执法,严打“两非”行为。公安机关及时查处虐待、溺弃女婴、拐卖妇女儿童等违法犯罪活动,主动配合人口计生、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依法打击妨碍执行公务、暴力抗法等违法行为,为各相关部门打击“两非”保驾护航。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对党员、干部及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对党员、干部及国家工作人员实施“两非”行为的要严肃处理。
三、建章立制
在全面进行整治“两非”的同时,县人口计生局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从严制定了可核查考核的管理规范,堵塞一切可能发生的漏洞。制定和完善孕情监测和随访服务制度、B超管理制度、终止妊娠手术管理制度、终止妊娠药品管理制度、出生婴儿统计和婴儿死亡登记报告制度、“两非”有奖举报制度、案件查处制度等。
第五篇:打击两非管理制度(精选)
重庆市XXXX医院 严管“两非”管理制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等违法行为,结合我院打击“两非”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
一、成立打击“两非”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严格管理
1、妇产科门诊、病房、B超室等地设置“禁止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标志。制作科室简介,公布医务人员姓名、职称,公开操作程序,以便监督。
2、超声诊断设专人管理(由特检科主任专管),B超室操作遵循相关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均依法取得相应资格。
3、患者行终止妊娠手术,操作时需2名以上医护人员参与,术后据实记录手术情况,并由当事人签名。
4、对孕妇进行定期孕期检查,检查人员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的规定,对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严格拒绝,不得透露或暗示与胎儿性别有关的信息。否则,视同非法鉴定胎儿性别行为。
5、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的医务人员和利用超声诊断仪的操作人员,对孕产妇进行医学检查,必须在手术前查验、登记孕产妇的身份和相应的医学证明,并填写《孕妇超声诊断登记》,对被检查者的基本情况、检查时间、检查范围等详细记载,定期将手术和检查情况汇总上报。
6、新生儿在我院死亡的,主管医师及时出具死亡证明。
7、建立终止妊娠、B超检查档案,实行报告制度。
8、切实落实出生实名登记和管理工作。
9、规范药品管理,规范终止妊娠药品临床应用。药房对终止妊娠药品实行专人管理,处方实行实名登记。
三、督查制度
不定期抽调有关职能科室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和督查,检查终止妊娠药品的管理情况,看是否有超范围开展流、引产手术和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等行为,并对检查结果予以通报。
四、责任追究制度
对专项整治“两非”不力、工作效果较差的科室和个人,其检查结果将作为年终计划生育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并追究有关部门、科室领导人和当事人的责任。
五、投诉举报奖励制度
为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关心、监督、参与打击“两非”工作,鼓励院内外群众举报。举报的内容为:利用B超和其他技术手段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行为。举报人可采取电话、来信等方式向院行风监督办公室举报。对举报经调查属实的案件,给予奖励。
重庆市 xxxxxxxx
2015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