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金融统计困局及未来展望-----------正稿第二稿-银监局
中国金融统计困局及未来展望
2011年10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对广义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两大类项目。货币供应量统计范围的变动,是改善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我国金融统计工作不断发展完善的一个标志。金融统计主要是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的,它在整个国家统计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过去两年来,金融统计为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提供了大量的决策依据,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我国经济地位在全球的崛起,经济与金融正融入全球一体化发展大潮中,金融机构在自身主动发展需要与被动改革的推动下,正在持续不断、潜移默化地改变,金融统计所面临的金融环境、统计对象、统计范围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目前我国金融统计主体仍然局限在银行业金融机构,而以盈利为目标的商业银行,其统计的作用与定位与央行是有偏差的;金融统计主动适应金融环境的能力不足,当前的金融统计已经不能全面反映金融运行的实际状况,对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支持不足,中央银行疲于应对商业银行的新业务,而对系统性风险、交易性风险的监测也有待提高;统计体系中存在的监管机构交叉领导、央行与商行及商业银行总分支机构之间信息不畅等缺陷也影响了金融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本文就当前我国金融逐步开放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制约金融统计工作发展的三个主要矛盾,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解决思路和建议,以切实增强我国金融统计工作生命力,促进其增强服务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能力。
一、当前中国金融统计工作三大困局
困局一:金融统计“慢拍”与宏观调控需求“深化”的矛盾 当前金融统计在统计范围、统计标准、统计创新等方面滞后于国际标准以及我国金融业发展,其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表现在近几年货币政策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巨额外汇占款渐成基础货币投放主要途径的情况下,央行调控流动性的工具和手段略显捉襟见肘,准备金率成了唯一最有效的全面压缩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工具,但其存在一刀切的弊端,在成功控制通胀增长的同时,也抑制了中国特有结构性金融体系下脆弱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成长。
(一)我国金融统计与IMF统计标准尚有差距
金融统计是指涵盖经济生活中所有的金融存量和流量数据(IMF定义)。IMF的统计框架主要包括存款公司和金融公司两大概览;存款公司概览是由中央银行和其他存款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加总合并而成,金融公司概览是在存款公司概览基础上再合并其他金融公司的数据。2002年4月,中国加入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GDDS(General Data Dissemination System,数据公布通用系统)。
中国目前的金融统计工作主要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体,尚未扩展到证券类和保险类金融机构。金融统计范围主要包括中央银行、银行业存款类和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银行所使用的全金融机构是指银行业存款类和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其中,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中资大型银行(7家)、中资中型银行(14家)、中资小型银行(7家)、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中资财务公司、外资金融机构等;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曾经使用的21家主要金融机构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4家)、政策性银行(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3)、邮政储蓄银行,目前扩充到24家主要金融机构。(以2008年末金融机构数据为标准,中资大型银行是指本外币资产总量超过2万亿的银行,中资中小型银行是指本外币资产总量不超过2万亿的银行。)
我国目前还没有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方法编制出完整的金融概览,人民银行金融统计反映的仅是货币当局和存款货币银行统计数据合并的银行概览,而不是金融概览。从金融统计看,中国与国际公认的统计标准仍然存在差距。
(二)宏观调控对更广更深的金融统计数据的需求越加迫切 我国在08年金融危机中投放的巨量流动性,给近几年国家宏观调控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保通胀和促发展的平衡中,金融统计数据特别是货币供应量涵盖范围的合适与否,成为了影响货币政策灵活性、有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因素。现行统计制度对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货币,以及对新兴金融业务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宏观调控的效果。随着我国金融业务创新不断加快,金融创新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商业银行自身对不断丰富的中间业务、表外业务等新业务品种的统计管理不到位,创新业务的统计得不到系统的足够支持,加之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的实体经济主体之间的商业信用、私募股权基金、地下钱庄、影子银行以及高利贷等日益兴起的民间金融,极大的挑战着现行的金融统计制度。各种金融衍生产品日新月异,理财资金的频繁进出对货币供应量统计、对资金投向及对社会资金来源及运用的监测分析造成了较大影响。换个角度说,现行的金融统计制度对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缺乏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跟不上经济发展对宏观调控的需要。
截至2011年11月末,我国金融业总资产达119万亿元,比2006年末增长149%。其中,银行业总资产108万亿元,证券业总资产4.7万亿元,保险业总资产5.8万亿元,分别比2006年末增长146%、181%和196%。随着货币、证券、债券、期货、保险、外汇和黄金市场的起步,我国金融市场将得到全面的建设和发展,现行金融统计制度与经济发展需求的矛盾已经开始显现。困局二:金融统计工作的严肃性与商业银行统计工作弱化的矛盾
从央行的角度看,金融统计工作的定位主要是服务于货币政策、宏观调控、金融稳定和国际交流;但随着商业银行分批逐步上市、公司治理等现代金融企业管理制度的实行,银行的经营目的主要是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因此,各银行机构中,金融统计工作的职能和作用与央行的定位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银行的业务经营发展,同时完成监管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统计任务;另外,商业银行为了规避监管,在与央行的博弈过程中,也不断创新着对新业务的设计。
(一)商业银行金融统计地位弱化
目前商业银行统计工作地位不高,虽然因为上市后的信息披露需要,较以往有所提升,但统计的基本功能和作用仍然得不到充分体现,参与银行经营管理的程度较低。各家银行对统计的定位基本是满足外部监管的要求,其次是提供最基本的业务数据,金融统计本身具有的信息、咨询、调研分析、监督等职责,已经被淡化。商业银行对统计参与经营管理没有明确的职能要求,数据应用分散在各部门,统计无法直接获取需求和发展动力,统计部门在行内越来越边缘化。
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试行)及实施方案的通知》(银监发〔2011〕63号文)中要求,商业银行要保证与监管统计工作相关的组织领导、岗位设置、团队建设、薪酬待遇、制度建设、系统保障等15项原则的贯彻和落实。但商业银行能否真正将银监会的这些规定落实到位确实要打个问号。就目前商业银行统计岗位设置和薪酬待遇等情况来看,统计人员普遍不受重视,岗位工资系数在部门各专业人员中较低,但是加班加点,依然承担着枯燥艰苦的数据工作。
(二)商业银行基础数据质量不高
作为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基本单元的商业银行,其基础统计数据的质量,决定了我国金融统计工作质量,但目前商业银行的基础信息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数据使用者与源数据生成者目的不同,导致基础数据质量不高。目前商业银行统计部门掌握的数据,主要是一些适用于宏观管理和监管的报表数据,其中有很多数据质量值得怀疑,而且多是不能够直接使用的数据。原因是当前商业银行少则几十个业务系统,多则几百个业务系统,各个系统分散在不同的业务部门管理,业务部门是从业务需要出发的,而不是数据管理,作为最终数据加工汇总的统计部门,无法控制基础数据源的质量,因此基础数据源质量差在所难免。
另外,由于各业务系统立项设计之初,无法预计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新业务,因此当系统无法反映全部业务数据或者两个需要关联的系统无法实现联动时,都会出现数据缺失或者两个系统数据不一致的现象,从而导致最终的统计数据质量下降。统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目的差异,是造成数据源管理不到位,基础数据不准确,并导致最终统计数据直接可用性不高的根本原因。
2.商业银行总分行统计信息传递不畅。商业银行总行负责全行统计系统的管理,相关程序的开发,模板的编写等;分行在使用总行下发的程序时,不了解具体的数据提取流程,当出现问题和错误时,一旦得不到及时解决,就容易造成统计数据质量下降;同时,一级分行上报的部分报表数据质量较差时,总行往往由于不信任下级行上报的数据,而放弃使用下级行报表。总分行之间单向的信息传递关系很容易压制下级行的能动性,最终导致互相得不到支持,造成统计工作上下不通畅,存在需求与支持脱节的现象。
困局三:分业统计与金融市场一体化运行之间的矛盾 我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快速发展,但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资金活动分别由证券监管部门和保险监管部门统计,这种资金跨市场运行与市场统计不适应,也与金融统计这一概念不相符。
(一)央行与银监会在金融统计管理上存在交叉
以大中小微企业统计制度为例,工信部、国家统计局、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之后,银监会下发过支持商业银行改进小企业和小微型企业的两个通知,并建立了《大中小微型企业贷款统计制度》,但与中国人民银行《境内大中小型企业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相比较,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分行业统计情况和企业划型等几方面都存在较多差异;如企业划型,银监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随时跟踪企业情况,及时调整企业划型,而人民银行则要求金融机构每年调整一次,于每年报送年初结转数时根据企业最近一期年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进行认定,年中不得随意调整。诸如此类彼此矛盾的规定和要求,不仅对商业银行统计工作造成影响,也阻碍了经济信息的正确传递,从而给决策带来困难。
(二)分业的金融统计数据无法向整个金融市场提供足够的监管支持。
当前,发达地区的银监部门可能要监管辖区内四五十家银行业机构,证监局及保监局也要监管辖内证券和保险等数十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地区性人民银行以及三会多依靠商业银行的统计数据及统计分析报告来了解和掌握当地金融运行状况,并监管银行业发展和监督银行业风险状况,现场检查金融机构的数量也非常有限,可以说监管手段少、力量单薄,且容易滋生寻租现象。从监管人员数量与金融机构数量对比上看,当前的监管力量无法覆盖全部金融机构,仅依靠金融机构分业统计数据是无法深入了解整个金融市场的动态变化、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各个金融机构主体发展状况的。
二、未来金融统计工作展望
展望一:确立商业银行统计工作地位,加强商业银行基础数据源管理。
2011年度金融统计制度会议上,人民银行副行长、党委委员杜金富要求金融机构正确认识统计工作重要性,自觉地站在宏观调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高度,结合机构自身的改革发展与创新,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管理,增加各方面资源的投入,为金融机构统计工作水平的提高提供切实的保障,全力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因此,加强商业银行统计工作的管理,提高统计工作地位,已经不单纯是商业银行一个内部职能管理的问题了,它涉及到国家宏观调控以及金融稳定等战略安全问题,必须加以重视。
(一)要明确统计与商业银行基本业务经营和管理的关系。统计参与经营管理的程度将会决定统计在银行中的地位,统计的基本职能是涵盖在业务经营和管理活动各个过程中的。要给商业银行统计工作一个准确的定位,给统计的功能一个准确的界定,统计能为商业银行提供哪些价值,带来什么效益,怎么提供?
按照《金融统计管理规定》中的定义,金融统计至少应包括提供统计信息、统计咨询意见和统计监督三项内容。统计的职能并不是脱离银行业务经营,简单从原始的数据(比如台帐)开始进行数据加工处理,并最终生成统计报表的。在数据生命周期中,统计应该统筹从原始数据到最终报表数据的生成和应用的整个过程;由统计牵头、各专业部门共同参与,确定报表从原始数据加工生成的规则,各部门负责生成和提供原始基础数据,统计部门负责监控原始数据质量,对业务经营和管理活动产生的基础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并最终提供统计咨询意见。
(二)目前商业银行统计工作急需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衔接外部监管的要求,明确监管报表数据与内部数据直接的对接关系(规则和所需要的基础信息),确定责任部门,监控、评价数据质量,推动基础数据质量的提升,这是商业银行统计工作的当务之急。运用数据生命周期理论加强商业银行业务系统管理、是提高商业银行金融统计数据质量的保证,也是全国金融统计工作质量的根本保证。
(三)运用数据仓库理论,促进统计工作在数据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上的发展,特别是参与数据分析与决策的制定等领域。在目前电子化进程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的情况下,数据存储电子化、集中化、统计收集信息(操作型处理)的作用已经淡化,而利用信息支持管理决策(分析型处理)应该成为统计新的发展方向。
(四)要明晰统计和审计两者之间的定位和职责,发挥统计工作的监督职能,统计可以监督商业银行日常工作中各项业务数据的异常变动,在分析异常数据查找原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发现业务处理中的问题,而且可以发现业务系统暴露出的不足,监控主要业务系统功能的应用状况,这是审计所不具备的。展望二:金融统计要提升主动调整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当前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随着全面的金融改革发展,要提高金融统计应对经济金融不断发展变化的主动性和前瞻性,整个统计体系要能够及时随金融状况进行调整。随着货币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金融统计工作必须及时跟进,主动完善货币供应量统计以及存贷款利率统计的相关工作;随着保险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金融统计必须“以金融概览为基础架构,尽快建立“全面、统一、协调、敏锐”的金融统计体系,刻画金融业“全息图”,准确、及时反映金融业总量、结构、风险情况”。
(一)认识到货币形式的发展变化和利率市场化的必然推进。在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中央明确提出了“加快培育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增强风险定价能力,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了“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未来几年,商业银行将面临存贷利差缩小、中间业务占比增加、房地产市场价格回归,押品市场重估等新的发展趋势。2011年,人行提出了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概念,根据央行的定义,社会融资总规模包含本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及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等内容。央行认为,这一指标能够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根据央行的统计口径,2010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14.27万亿元,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占比为56%,其他形式的融资占比为44%;2011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加4.19万亿元,而同期人民币贷款增加2.24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53.5%。上述数据如果剔除商业信用、民间融资等融资形式,人民币新增贷款在我国社会融资中的地位将进一步下降。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有关社会融资规模及结构的指标体系,以全面、准确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实体经济的融资总量。社会融资总额虽然可以统计,但难以准确统计,且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缺乏理论基础,也未经过实践检验,目前看只可以作为一个事后监测指标。但M2+及社会融资总量等概念的提出,是金融统计在货币计量口径上的一次新尝试,对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要加快金融统计方式方法的改进。⑴统计范围的改进;要从存款性公司向证券和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完善;⑵从存量向存量和流量并重;目前沿用的存量统计反映的是某一时点的资产和负债的状况,而流量反映的则是因为交易、机构分设、核销等因素引起的业务变化,更易于分析和描述经济的活动与趋势,更好地展示货币政策实施的影响。金融统计应根据经济、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随时观察资金流量领域的变化,及时梳理流量统计指标;金融机构应建立并利用台账登记系统加强对资金流量统计指标的统计,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利用先进的数据处理和预测方式,提高流量统计分析的质量。⑶从全科目统计向标准化统计,以及明细数据统计迈进。金融统计标准化推进的一个关键是,要明确标准化改革的实施及其实践效果适应商业银行发展需要,商业银行统计工作是全国金融统计的基础,只有促进金融机构发展的统计改革,才会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也符合“激励相容”的监管理念。
展望三:加强研究金融统计工作与金融市场运进机制变化之间的关系。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提到,“金融宏观调控是国家维护经济金融稳定的重要手段。要继续完善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优化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创新丰富货币政策工具,处理好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监管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前瞻性、有效性。”
讲话中提到了“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和“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等内容,这提出了金融统计工作的一个新课题,即金融统计的焦点如何始终放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最关注的指标上?从美国货币发展史来看,在联邦储备体系内部,对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以及联邦储备体系所应扮演的角色都进行了很多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对我国来说,要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央行及货币政策必须能找准金融市场调控的切入点,金融统计的责任义不容辞。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金融统计的工作环境、调查对象和统计需求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金融统计工作必须更好地融入整个金融市场,把握住市场运转的脉搏,从而为宏观调控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快速、准确和全面的统计信息。
柳清 洪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