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营商环境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
2010年2月26日,新成立半年的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更名为“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平潭欲被打造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示范区、两岸同胞共同生活的宜居区、海峡西岸科学发展的先导区。”作为两岸合作先行先试区域,平潭综合实验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优惠政策正向平潭聚集。“比特区更特”,从通关模式到财税支持,从投资准入到金融保险,从权力下放到对台合作,享受着前所未有优惠政策的平潭,正站在发展的“新高点”。
本报记者带你走进平潭,向你展现平潭的政策“特”在哪里、“亮”在何处
平潭原本是福州市下属的一个县。从福州市区到平潭岛所要经过的海峡大桥,于2010年12月底建成通车。而在此之前,从陆地到平潭岛需乘坐轮渡。
平潭岛陆域总面积392.92平方公里,是福建省最大的海岛,也是中国第五大岛。
平潭由以海坛岛为主的126个岛屿组成,距福州128公里,与台湾新竹港相距仅68海里,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县。
3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参加了全国“两会”福建代表团的审议。李克强希望福建把握机遇,开拓奋进,扎实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特别是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促进两岸深化合作、共同发展。
出席今年全国“两会”的福建省省长苏树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平潭不能单纯复制大陆或者台湾的某一个模式,平潭的将来是不平凡、不平淡的。
苏树林说,平潭是海西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中央对平潭试行了很多优惠政策,包括创新通关的制度、实行分线管理、全岛放开、税收优惠等等,现在的平潭很有吸引力,会迎来一个通关高峰。
2010年2月26日,新成立半年的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更名为“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从此,一个两岸同胞共同生活、共创未来的特殊区域在海峡西岸崛起。
成立以来,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平潭开放开发给予重要指导或亲临平潭考察。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可圈可点、亮点频现:
1.“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
2.国务院批复实施《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
3.国家赋予平潭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更加优惠的政策;
4.中编委正式批准实验区管委会为正厅级机构;
5.“海峡号”两岸海上直航航线正式开通;
6.实验区扁平化行政管理体制建构并运行;
7.国家批准平潭为一类临时口岸;
8.实验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
9.一批高端产业项目落地。
一线放宽、二线管住的开放便捷通关模式
2011年11月18日,国务院批复《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今年2月1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平潭综合实验区作为两岸合作先行先试的区域,肩负着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的重任,正是因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所以中央在平潭规划中明确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涉及通关模式、财税、金融、土地等多方面,使得平潭拥有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更加优惠的政策。譬如金融方面,金融机构对平潭开发单列了信贷额度,其中15家商业银行给予平潭670亿元的总承贷资金,推动设立平潭银行和产业基金,加快海峡股权交易所的组建运行,吸引台湾金融机构进入平潭。
此外,国土资源部将平潭列为土地管理改革综合试点,对实验区建设用地给予单列审批;财政部决定从2010年起,每年给予实验区财力补助8亿元,6年共48亿元。30多个省直部门也相继出台了支持平潭发展的优惠政策。实验区也相继出台了扶持产业发展、支持台胞创业发展等多项优惠政策。
在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范恒山看来,所有政策中,最重要的是通关政策。平潭综合实验区将采取“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的更为开放、便捷的通关模式。这种模式目前只在珠海横琴新区有,但因为平潭的面积更大,所以更具有示范性。“很多政策在大陆都是第一次、是突破,可以说是高于特区的特殊政策。”范恒山说。
打开《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通关制度创新引人注目。
“一线”放宽是指将平潭与境外的口岸设定为“一线”管理,承担出入境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的出入境边防检查、检疫功能,承担对进出境人员携带的行李物品和交通运输工具载运的货物的重点检查功能,承担对进出平潭货物的备案管理功能以及承担对枪支弹药、国家秘密文件资料等国家禁止、限制的进出境物品的管理功能。
“二线”管住是指将平潭与内地之间设定为“二线”管理,主要承担货物的报关等查验监管功能,并承担对人员携带的行李物品和交通运输工具载运的货物的检查功能。
人货分离是对从境外进入平潭与生产有关的货物实行备案管理,区内货物自由流转。平潭与台湾地区之间的人员通关按现有模式管理。
分类管理是允许平潭建设商业性生活消费设施和开展商业零售等业务,同时设置环岛巡查及监控设施,确保有效监管。
平潭综合实验区采取的“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的管理模式,既有利于平潭开发和人员、货物、交通运输工具进出方便,也方便了查验监管。
内地货物销往平潭视同出口可退税
与创新的通关政策相匹配,平潭在税收政策方面的优惠力度同样巨大。
依据政策,对从境外进入平潭的与生产有关的货物给予免税或保税,生活消费类、商业性房地产开发项目等进口的货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明确不予保税或免税的货物除外。内地与生产有关的货物销往平潭视同出口,按规定实行退税。
企业所得税方面,在制定产业准入和优惠幅度的基础上,对平潭符合条件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同时,对平潭企业之间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具体来看,对注册在平潭的航运企业从事平潭至台湾的两岸航运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注册在平潭的保险企业向注册在平潭的企业提供国际航运保险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注册在平潭的企业从事离岸服务外包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注册在平潭的符合规定条件的现代物流企业享受现行试点物流企业按差额征收营业税的政策。
另外,在平潭工作的台湾居民涉及的个人所得税问题,暂由福建省政府按大陆与台湾个人所得税负差额对台湾居民给予补贴,纳税人取得的上述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该个税政策在全国尚属首例。
此外,还将在平潭设立促进开放口岸的前提下,按照现行的有关规定设立口岸免税店。
推出一系列产业鼓励扶持政策
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集聚,平潭制定了一系列产业鼓励扶持政策,提升区域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对新进驻的符合实验区产业导向和入区条件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物流航运业、大型商贸业及营运中心企业、总部型企业,自纳税年度起五年内,按其年缴纳税收的地方级财政分成部分的不同比例予以奖励。
对新入驻的以上企业,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五年内,对其涉及本区域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地方收入部分予以全面补助;对其用海项目的海域使用金地方分成部分,在省定的基础上,区里再按地方分成部分的50%予以专项补助。
此外,经认定的国家新产品试鉴定计划或试产计划的产品及在园区内首家生产的专利产品,自产品销售之日起五年内,该产品新增的税收地方级部分予以全额奖励。企业创建国家级工程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的,一次性奖励200万元;属省级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让利、让权、让地加强对台合作
共同家园的打造,离不开两岸人民的协作努力。“让利、让权、让地”,加强对台合作,平潭相关政策同样丰富。
创业发展方面,凡新入驻并符合实验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及相关条件的台资企业,自纳税年度起五年内,由实验区依产业类别按其年缴纳税收的地方级财政分成部分的不同比例,分别予以奖励。
凡符合实验区认定条件、在实验区内注册、年缴纳地方级税收100万元及以上,且营运满一年的台资金融机构,按其年缴纳税收的地方级分成部分的50%予以奖励,且参照注册资本额度由实验区一次性给予相应奖励。
交通往来方面,支持设立平潭水运口岸,并在东澳和金井湾设立两岸快捷客货滚装码头,列为对台海上客货直航点,构建两岸直接往来快捷通道。
同时,符合条件的平潭居民及在平潭投资、就业的其他大陆居民经批准可办理往来台湾地区一年有效多次签注。在实验区投资创业和就业就学等需要长期居住的,可以申请办理2至5年居留签注。
此外,平潭具备审批台湾地区机动车临时牌照的权限。在现行境外驾驶人、境外车辆的相关管理规定基础上,允许台湾地区机动车在临时牌照有效期内多次自由进出。
用地用海方面,对新入驻的台资企业项目用地,按照所属土地等级,在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的基础上,再下浮一定幅度作为底价。对新入驻的台资企业,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三年内,企业需用海的项目海域使用金地方分成部分予以全面补助。
在人才引进方面,适用实验区人才引进条件,在实验区内所有企业的台籍高管人员、各类专业科技人员,其在实验区年缴纳个人所得税总额5万元及以上的,由实验区按每年缴纳个人所得税地方级分成部分的一定比例给予贡献奖励。凡属引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领域、经济和金融管理领域、高等教育和培训领域、现代服务及生产制造领域的台湾高层次人才,适用实验区人才引进条件的由实验区提供公共租赁住房;在实验区首次购买商品房,可优先购置一套限价商品房。
就业生活方面,允许台湾地区的建设、医疗等服务机构及执业人员,持台湾地区有权机构颁发的证书,在其证书许可范围内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展相应业务。在平潭就业、居住的台胞可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参加当地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台湾同胞子女在实验区内就读,其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均可享受免费教育。
支持台金融机构设立经营机构
平潭的金融政策,同样开放灵活。
依据政策,平潭支持台湾金融机构在平潭设立经营机构,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平潭设立分支机构。
同时,允许平潭的银行机构与台湾地区银行之间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和新台币同业往来账户,允许平潭符合条件的银行机构为境内外企业、个人开立人民币账户和新台币账户,允许福建省内符合条件的银行机构、外币代兑机构、外汇特许经营机构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办理新台币现钞兑换业务。
平潭综合试验区在先行先试中,还将逐步扩大大陆证券业对台资的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资金融机构根据相关规定在平潭设立合资证券公司、合资基金管理公司。
此外,政策允许平潭的台商投资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探索在香港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
被赋予了设区市经济管理权限
2010年2月26日,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更名为“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先行先试的平潭综合实验区,被赋予了设区市经济管理权限。目前,14类项目的审批、核准权限全部下放至平潭。
下放的项目包括:库容量1亿立方米以下的水库项目;防洪、防潮工程;围填海造地项目;大中型水库(闸)除险加固工程;二级渔港项目;国省干线公路(含独立桥梁、隧道)项目;水运项目(包括年吞吐能力200万吨以下煤炭、矿石、油气专用泊位,非专用泊位以及航道项目);城市燃气利用工程及液化石油气接收、存储设施项目;城市道路、桥梁项目;城市供水项目;污水处理项目;垃圾卫生填埋项目;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内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域内总投资5000万元以下的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设施项目;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域内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设施项目。(记者吴亚东)
第二篇:营商环境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确定加大支持基础科学研究的措施,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 人民日报 》(2018年01月04日 01 版)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确定加大支持基础科学研究的措施,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会议指出,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综合竞争力。按照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大力改善营商环境,取得积极进展,但仍有不少“短板”。必须针对市场和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多推“啃硬骨头”的举措。软硬环境都重要,硬环境要继续改善,更要在软环境建设上不断有新突破,让企业和群众更多受益。一要以简政减税减费为重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对企业开办、纳税、施工许可、水电气报装、不动产登记等事项大幅精简审批、压缩办理时间。进一步清理取消经营服务性收费和行业协会商会收费,降低通关环节费用。大力推动降电价。促进“证照分离”改革扩容提速。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原则,积极推进综合监管和检查信息公开。加快建立以信用承诺、信息公示为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制定失信守信黑红名单及管理办法并向社会公布。二要严格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政府要严守承诺,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对企业不公平对待或搞地方保护。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在资质许可、政府采购、科技项目、标准制定等方面公平待遇,坚决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全国推行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备案和工商登记“单一窗口、单一表格”。三要借鉴国际经验,抓紧建立营商环境评价机制,逐步在全国推行。会议决定,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对提升办理建筑许可和跨境贸易便利度开展专项行动。实行规划、消防、环保等部门并联限时审批,简化施工许可等手续。对跨境贸易建立跨部门一次性联合检查机制。打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办事便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厚潜力。
会议指出,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一要从教育抓起,潜心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对数学等重点基础学科给予更多倾斜。二要促进基础科学与应用研究融通,既要重视原创性、颠覆性的发明创造,也要力推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农业、资源环境等重点领域应用技术创新。三要加大体制机制创新,采取政府引导、税收杠杆等方式,激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以重大项目攻关为中心集聚创新资源,探索开展基础研究众包众筹众创,推动重大科研数据、设施、装备等创新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四要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布局基础研究,扩大科研人员研究选题选择权,完善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评价机制,建立容错机制,鼓励自由探索、挑战未知。五要多方引才引智。加大国际科研合作,大力培养和引进战略科技人才,加大中青年人才储备,稳定支持优秀创新团队持续从事基础科学研究,支持海外专家牵头或参与实施国家科技项目。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第三篇:平潭综合实验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平潭综合实验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发改产业(2013)348号〕
一、高技术产业
(一)电子信息产业
1.高清数字摄录机、数字放声设备制造,数字多功能电话机、数字电视机制造
2.薄膜场效应晶体管LCD(TFT-LCD)、等离子显示屏(PDP)、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激光显示、3D显示等新型平板显示器件和各种终端应用产品的生产,及其专用设备制造
3.大屏幕彩色投影显示器用光学引擎、光源、投影屏、高清晰度投影管和微显投影设备模块等关键件制造
4.数字音、视频编解码设备,数字广播电视演播室设备,数字有线电视系统设备,数字音频广播发射设备,数字电视上下变换器,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单频网(SFN)设备,卫星数字电视上行站设备,卫星公共接收电视(SMATV)前端设备制造
5.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与测试
6.大中型电子计算机、百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便携式微型计算机、每秒一万亿次及以上高档服务器、大型模拟仿真系统、大型工业控制机及控制器制造
7.图形图像识别和处理系统制造
8.大容量光、磁盘驱动器及其部件和数字产品用存储卡开发与制造 9.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测试(CAT)、辅助制造(CAM)、辅助工程(CAE)系统、各种应用软件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10.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设备、测试仪器、工模具制造
11.新型电子元器件(片式元器件、频率元器件、混合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敏感元器件、新型机电元件、高档接插件、高密度印刷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等)制造
12.触控系统(触控屏幕、触控组件等)制造 13.只读类光盘复制和可录类光盘生产 14.卫星通信系统、地球站设备制造及建设 15.卫星导航定位接收设备及关键部件制造
16.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系统设备、终端设备、检测设备、软件、芯片开发与制造
17.新一代及后续移动通信系统手机、基站、核心网设备以及网络检测设备开发与制造
18.2.5GB/S及以上光同步传输系统建设
19.155MB/S及以上数字微波同步传输设备制造及系统建设 20.网管监控、时钟同步、计费等通信支撑网建设
21.数据通信网、智能网、宽带网和无线局域网、广域网设备制造及建设
22.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建设 23.IP业务网络建设 24.卫星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建设
25.32波及以上光纤波分复用传输系统设备制造
26.10GB/S及以上数字同步系列光纤通信系统设备制造 27.支撑通信网的路由器、交换机、基站等设备制造 28.同温层通信系统设备制造
29.数字移动通信、接入网系统、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及路由器、网关等网络设备制造
30.集成电路装备制造
31.半导体、光电子器件、新型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产品用材料开发与生产
32.信息安全产品、网络监察专用设备开发与制造 33.多普勒雷达技术及设备制造
34.医疗电子、金融电子、航空航天仪器仪表电子、传感器电子等产品制造
35.量子通信设备
36.汽车车载充电机、非车载充电设备 37.应急广播电视系统建设
38.两岸电信一体化共享平台,增值电信业务平台建设 39.数据处理及数据库服务
40.数字音乐、手机媒体、动漫游戏等数字内容产品开发系统
41.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技术及系统开发与应用 42.防伪技术及设备开发与应用
43.用于物联网产业的电子标签、传感器、智能识读机、智能卡、核心芯片等开发与应用
44.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工业自动检测仪表与传感器,原位在线成份分析仪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低功耗智能传感器,电磁兼容检测设备
45.云计算核心技术及设备
46.新型通信终端产品及通信导航产品开发
(二)装备制造业
1.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电动空调、电制动、电动转向,怠速起停系统
2.汽车电子产品开发、试验、检测设备及设施建设 3.汽车、摩托车组装、改装
4.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及配套设施建设与经营
5.新型医用诊断医疗仪器设备、微创外科和介入治疗装备及器械、医疗急救及移动式医疗装备、康复工程技术装置、家用医疗器械、新型计划生育器具(第三代宫内节育器)、人工器官及关键元器件的开发和生产,数字化医学影像产品及医疗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6.医药产品研发与生产
7.医疗设备及关键部件、医疗器械开发与生产 8.大型远洋捕捞加工渔船、海洋工程作业船与辅助船等特种船舶及其专用设备,智能环保型关键船用配套设备研发、制造
9.豪华游艇、邮轮、客滚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开发、制造及配套产业
10.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适应绿色、环保、安全要求的优化升级,以及满足国际造船新规范、新标准的船型开发建造
11.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的制造、修理与改装
12.海水淡化设备、安全饮水设备、先进型净水设备研发与制造
13.智能电网调度监测、智能配电、智能用电等技术和设备 14.精密模具、非金属制品模具设计与制造
15.农产品及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成套设备研发与制造 16.新型高技术纺织机械及关键零部件制造
(三)新材料产业
1.磁存储和光盘存储为主的数据存储材料 2.单晶硅半导体微电子材料
3.光电子材料、光功能高分子材料、光导材料、光记录材料、光加工材料、光学用塑料、光显示用材料、光转换系统材料
4.光纤通信材料
5.纳米粉末、纳米纤维、纳米膜、纳米催化剂 6.无机纳米材料、功能性材料及制品的开发与生产 7.纳米陶瓷、炭墨,改性环氧纳米涂层材料,纳米稀土材料 8.轿车及中高档轻型车动力传动、减振、制动系统用密封材料
9.复合防弹板材和高强度缆绳等系列产品
10.交通运输、水利、环保等产业用纺织品的纤维材料、新溶剂法纤维、复合超细短纤维及其系列产品和差别化、功能化纤维
11.高强、耐磨尼龙专用料及工业管材、农用塑料大棚骨架管材及连接材料、环境降解塑料
12.反光膜和反光织物等高分子反光材料
13.电子专用铜带、多层敷铜板、印刷线路板和集成电路引线
14.导电玻璃、高性能软磁铁氧体材料及所需的高纯度原材料、大功率压电陶瓷和热释电陶瓷材料、液晶材料、高纯化学试剂、砷化镓抛光片等
15.锂离子嵌入材料、绿色电池材料 16.高性能、高品质PCB基板和材料
17.树脂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增强纤维及复合材料 18.屏蔽电磁波玻璃、微电子用玻璃基板、透红外线无铅玻璃、电子级大规格石英玻璃扩散管、超二代和三代微通道板、光学纤维面板和倒像器及玻璃光锥
19.连续玻璃纤维原丝毡、玻璃纤维表面毡、微电子用玻璃纤维布及薄毡
20.汽车催化装置用陶瓷载体、氮化铝(AIN)陶瓷基片、多孔陶瓷
21.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制品 22.高技术复合材料
23.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制品
24.生物高分子材料、填料、试剂、芯片、干扰素、传感器、纤维素酶、碱性蛋白酶、诊断用酶等酶制剂、纤维素生化产品,新型医用材料
25.高纯、专用级催化剂、吸附剂、活性剂 26.高性能合金材料
27.农膜新技术及新产品(光解膜、多功能膜及原料等)28.塑料软包装新技术、新产品(高阻隔、多功能膜及原料)
29.生物降解材料
30.特种陶瓷生产及技术、装备开发,陶瓷清洁生产及综合利用技术开发 31.高性能膜材料、高分子分离膜、水处理膜、太阳能电池膜、平板显示薄膜、半导体及微电子用薄膜
32.航空航天用新型材料开发生产
33.新型墙体和屋面材料、绝热隔音材料、建筑防水和密封等材料的开发与生产,建筑与海洋防护用环保涂料
34.高品质人工晶体材料、制品和器件,高纯石英原料、石英玻璃材料及其制品,特种玻璃
35.汽车轻量化及环保型新材料制造
(四)新能源产业
1.海上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开发利用
2.风电与光伏发电互补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 3.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组件设计与制造
4.无齿轮箱、多级低速发电机、变速恒频等新型风力发电机组
5.高效太阳能热水器及热水工程,太阳能中高温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
6.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
7.沼气发电机组、低成本沼气净化设备、沼气管道供气、沼气智能流量表、装罐成套设备制造
8.页岩气勘查开发技术开发与应用
二、服务业
(一)现代物流业
1.国际海上运输及辅助业务 2.应急物流设施建设
3.物流营运中心及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4.第三方物流服务设施建设
5.农产品、药品物流配送(含冷链)设施建设 6.食品、药品物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服务
7.保税物流、口岸物流、国际采购中心和转口贸易(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的加工及转口贸易、技术贸易)
8.港口公共码头设施的建设、经营 9.运输业务相关的仓储设施建设、经营 10.国内水路运输及辅助业务 11.对台、港、澳海上运输业务 12.国际邮轮运输业
13.海空港、产业聚集区、商贸集散地的物流中心建设与经营
14.港口与铁路、铁路与公路、民用航空与地面交通等多式联运物流节点设施建设与经营
15.集装箱运输
16.自动识别和标识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可视化技术、货物跟踪和快速分拣技术、移动物流信息服务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道路交通信息通讯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物流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及立体仓库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17.物流标准化的研究与应用 18.服务外包经营机构
19.保税仓储、运输、配送、分拨和包装加工物流设施建设 20.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
21.出版物等文化产品供应链管理技术服务
(二)商贸服务业
1.企业总部、营运总部、区域营运中心建设与经营、管理 2.国际高档商品、名牌产品的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和地区总部
3.仓储式大型商业设施、商贸企业的统一配送和分销网络 4.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
5.大中型批发交易市场、商贸中心、大型超市、购物中心和电子商务、便利店、折扣店等新型商贸业态的建设与经营
6.旧货流通业、二手车交易
7.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交易及网络体系建设 8.免税商场及经营机构
9.台湾及境外特色农渔业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和专业市场 10.汽车、摩托车整车和游艇、小型航空器进出口业务 11.珠宝、饰品、手表和贵重金属交易市场和进出口贸易 12.台湾及境外保健产品、生活消费品的进口业务、直销和集散基地
13.进口药品、医疗设备、医疗器械等交易和集散基地 14.酒类、烟草进出口贸易和分销
15.电子信息、化纤、纺织等产品进出口贸易和集散基地 16.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商品交易市场 17.珍稀林木进口贸易、集散基地
18.石油产品、化工新材料、稀有金属、黑色金属及有色金属材料等产品的进出口业务
19.对台小商品市场建设与经营 20.农产品拍卖
(三)金融业
1.银行业机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和村镇银行等)
2.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但不限于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贷款公司、贵金属纪念币发行交易等)
3.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及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等
4.保险机构总部、分支机构和各类专营机构、专业中介机构 5.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及其管理企业 6.股权融资与交易服务机构 7.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及其他金融中介服务机构(金融产品研发和应用服务机构、金融监管技术开发与应用服务机构、清算服务机构、金融统计数据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服务机构、信用担保服务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
8.债券发行、交易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
9.知识产权、收益权、股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业务开发 10.股权、文化产权、环境能源、贵金属、金融资产等产权评估、交易机构(设立黄金交易场所除外)
11.责任保险、信用保险、汽车保险、工程保险
12.各种运输方式的货运保险、财产保险以及人身保险 13.多币种产业投资、土地信托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证券投资等各类基金发行、交易及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14.跨境资产抵押融资业务
15.多币种金融IC卡和其他电子货币业务(境内)16.信用担保服务体系建设 17.第三方支付(境内)
18.外币代兑机构、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 19.人民币跨境结算、清算体系建设 20.货币交易市场建设
21.小额多用途预付卡跨境业务 22.金融产品及业务的研发和应用
23.金融服务外包、离岸业务服务、金融后台服务
(四)创意产业
1.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大众文化、科普设施建设与经营
2.文化艺术创作、传统文化民俗艺术传承与提升 3.工艺美术研发设计及时尚形象设计
4.互联网信息服务、传播能力设计、数字移动多媒体服务 5.民俗文化产品及工艺美术品的开发与生产
6.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7.游戏、音乐、电子书等数字内容产品开发 8.动漫创作、动漫技术开发与应用
9.印刷、广告、新闻、出版生产与经营,出版物发行 10.文化艺术培训服务和文化产业咨询服务 11.文化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与开发
(五)会展业
1.会展服务、两岸及国际会展合作平台 2.会展智能设备的开发与制造 3.会展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4.会议会展活动策划、组织服务及境外参展服务 5.会议会展中心的建设与经营
(六)技术及商务服务业 1.中文信息处理软件开发 2.网络支撑平台和中间件 3.电子商务、电子政务
4.嵌入式软件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核心支撑软件)5.产权交易服务平台
6.租赁业(含融资性租赁)7.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 8.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服务 9.信息传输网络及网络增值服务
10.资信调查与评级等信用服务体系建设 11.资产评估、校准、检测、拍卖等服务
12.创业投资、高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企业孵化中心 13.经济、管理、信息、会计、税务、审计、法律、节能、环保、建筑设计等咨询与服务
14.工程咨询服务(包括规划编制与咨询、投资机会研究、可行性研究、评估咨询、招标代理、工程和设备监理、工程项目管理等)
15.以承接服务外包方式从事系统应用管理和维护、信息技术支持管理、银行后台服务、财务结算、人力资源服务、软件开发、离岸呼出中心、数据处理等信息技术、业务流程和知识流程外包服务
16.就业和创业指导、网络招聘、培训、人员派遣、高级人才访聘、人员测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人力资源服务业 17.人力资源市场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18.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平台建设
19.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新产品开发设计中心、科研中试基地、实验基地建设
20.无线局域网技术开发和应用
21.工业设计、气象、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测绘、海洋等专业科技服务,认证和质量检测服务
22.在线数据与交易处理、IT设施管理和数据中心服务,移动互联网服务,因特网会议电视及图像等电信增值服务
23.数字音乐、手机媒体、网络出版等数字内容服务,地理、国际贸易等领域信息资源开发服务
24.分析、试验、测试以及相关技术咨询与研发服务,智能产品整体方案、人机工程设计、系统仿真等设计服务
25.数据恢复和灾备服务,信息安全防护、网络安全应急支援服务,云计算安全服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咨询服务,信息装备和软件安全评测服务,密码技术产品测试服务,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方案设计服务
26.知识产权代理、转让、登记、鉴定、检索、评估、认证、咨询和相关投融资服务
27.综合利用海水淡化后的浓海水制盐、提取钾、溴、镁、锂及其深加工等海水化学资源高附加值利用技术 28.各类专业孵化器的建设与运营
三、农业及海洋产业
1.农业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
2.农林牧渔产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
3.生态外向型集约农业的开发,休闲观光农业 4.良种、花卉引进、繁育、示范和推广
5.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开发与应用
6.名特优海产养殖、深水抗风浪大型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生态型养殖
7.农牧渔产品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
8.农产品基地建设
9.利用非耕地的植树造林工程
10.林业基因资源保护工程
11.数字(信息)农业技术开发与应用
12.农林牧渔业现代装备与信息化技术开发与应用
13.海产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重点发展贝、藻类、中上层鱼类等大宗产品的加工
14.海产品冷冻保鲜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15.海洋生物提取技术研发及应用 16.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与应用 17.海洋药物、海洋保健食品开发与生产 18.生物医药研发,工业催化、生物改性、生物转化等酶产品研发与生产
19.海洋生物质能源技术研究及开发应用 20.远洋渔业
四、旅游业
1.游乐场、海上运动旅游产业的建设与经营 2.风景名胜区内的交通、服务等项目
3.旅游景区保护、开发和经营及配套设施建设
4.滨海度假旅游、休闲养生旅游、文化科技旅游、会议展览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民族风情旅游及其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服务和以沿海沙滩、海岛为主体的滨海旅游产业开发
5.旅游线路策划、旅游区域合作、旅游产品研发及人才培训 6.旅行社、旅游代理和旅游教育培训机构的经营
7.旅游商品、纪念品和休闲、登山、潜水、冲浪、探险等各类户外活动用品开发及营销
8.演艺服务、节庆文化和民俗活动的策划组织 9.文化旅游服务和文化贸易服务等文化服务 10.特色商业街及两岸特色饮食产品开发与经营 11.旅游产品营销网络平台 12.游艇俱乐部的建设与经营 13.休闲观光服务开发与经营 14.国际养生度假区的建设与经营 15.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五、社会事业
1.学前教育、高等教育机构 2.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 3.远程教育
4.国际教育合作与培训
5.综合性文体设施建设与经营
6.体育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科技管、影剧院建设与经营
7.文化艺术培训
8.沉船博物馆及水下文物保护研究中心 9.网络视听节目技术服务、开发与应用
10.电子纸、阅读器等新闻出版新载体的技术开发、应用和产业化
11.民族和民间艺术、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 12.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和文化街区保护 13.民族文化艺术精品的国际营销与推广 14.帆船等海上体育产业
15.体育竞赛表演及大众体育健身休闲服务
16.体育经纪、培训、信息咨询服务及体育用品研发
17.广播影视制作、发行、交易、播映、出版、衍生品开发 18.文化信息资源服务
19.文化经营机构建设与经营
20.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展览、影视制作、演艺基地建设和经营
2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文物保护及设施建设与经营
22.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广播影视数字化、数字电影服务监管技术及应用
23.新闻出版内容监管技术、版权保护技术、出版物的生产技术、出版物发行技术开发与应用
24.台湾报刊、影视、出版经营机构 25.医疗保健、养老服务机构
26.医疗机构和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
27.全科医疗、中医医疗、专科医疗、整容医疗、远程医疗等健康咨询与服务
28.卫生咨询、健康管理、医疗知识等医疗信息服务,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咨询与服务
29.心理咨询和心理疾病治疗服务
30.残疾人用品用具的研发、生产、销售及进出口业务 31.台湾及境外美容、整形、体检、牙医等特色专业医疗机构
32.城市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33.儿童福利、优抚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救助管理站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34.物业服务、家政服务、便民生活服务、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病患陪护服务、婚庆服务业
35.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36.中医、养生保健产品及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
六、生态环保业
1.海岛、湿地等自然保护区建设、海岛整治修复及生态示范工程
2.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开发与应用 3.防风固沙林带更新改造工程 4.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工程 5.生态种(养)技术开发与应用
6.农、林作物和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地、保护区建设 7.城镇园林绿化及生态小区建设
8.城市生态系统关键技术应用
9.节水、节能、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开发、应用及设备制造
10.海洋环境保护及科学开发
11.微咸水、苦咸水、劣质水、海水开发利用,海水淡化工程及设备研发
12.海漂垃圾污染治理技术开发与应用 13.绿色建筑开发建造 14.低碳技术研发及应用
15.绿色节能建筑材料及制品生产
16.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及设施建设 17.再制造技术开发及设备制造 18.危险废物处置中心
七、公共设施管理业
1.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开发与建设
2.城市交通管制系统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 3.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
4.城市供气、供冷、供排水管网建设及城镇地下共同管沟建设经营、供水水源及净水厂工程
5.高标准的污水、垃圾处理厂建设与经营
6.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建设、三旧改造及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
7.隧道工程、水利工程、港口、渔港开发建设与经营 8.地震、海啸、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评估技术开发与应用 9.堤坝安全自动监测报警技术开发与应用
10.突发事件现场信息探测与快速获取技术及产品 11.应急救援基地、公众应急体验基地设施建设 12.生物灾害、动植物疫情监测预警技术开发与应用
13.公共交通工具事故预警技术开发与应用 14.食品药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开发与应用 15.城市公共安全监测预警平台技术
16.交通、社区等应急救援社会化服务
17.应急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
18.城市基础空间信息数据生产及关键技术开发
19.依托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城市立体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20.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与运营 21.城市立体停车场建设与经营
22.城市照明智能化、绿色照明产品及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
23.城市应急与后备水源建设工程
24.城市积涝预警技术开发与应用
25.水情水质自动监测及防洪调度自动化系统开发
26.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以水源、取水、输水、供水、用水、耗水和排水等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环节的监测)
27.大容量电能储存技术开发与应用
28.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29.邮政综合业务网建设、城乡快递营业网点、门店等快递服务网点建设
30.城市、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快件分拣中心、转运中心、集散中心、处理枢纽等快递处理设施建设
31.邮件、快件运输与交通运输网络融合技术开发,邮件处理自动化工程,快递跟踪查询、自动分拣、快递调度、快递客服呼叫中心等快递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快递分拣处理、数据采集、集装容器等快递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
32.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台账、快递企业备案许可、邮(快)件时限监测、消费者申诉、满意度调查与公示、邮编及行业资费查询等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功能等邮政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
33.建筑隔震减震结构体系及产品研发与推广
34.智能建筑产品与设备的生产制造与集成技术研究
35.先进适用的建筑成套技术、产品和住宅部品研发与推广
36.钢结构住宅集成体系及技术研发与推广
37.预制装配式整体卫生间和厨房标准化、模数化技术开发与推广、工厂化全装修技术推广
38.海峡高速客货运输
39.大型港口装卸自动化工程
40.海运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水运行业信息系统建设 41.海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建设
42.智能运输、快速客货运输、公路甩挂运输系统开发与应用
43.出租汽车服务调度信息系统、运营车辆安全监控记录开发与应用
44.机场建设、小型航空器应急起降场地建设
45.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改造及一体化服务设施建设 46.城市再生水利用技术和工程、城市雨水收集利用 47.两岸快捷航运设备、技术及运输业务 48.汽车租赁
第四篇:X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
X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
柳城县农村基层党建示范(达标)县
今年以来,X区各部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三大战略、四大举措和建设“四个X”,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主线,以“最多跑一次”“办事不求人”为目标,突破观念束缚、主动学习取经、创新工作机制、改进服务模式,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一、工作做法及成效
一是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全力打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
做好事权承接工作,按照X市政府《关于事权下放第一批下放X项事权的通知》要求,各相关部门积极做好承接工作,截至目前,共已承接X项。复制X新区深化“放管服”改革经验做法,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对照新区“一件事”清单,梳理我区X件“一件事”清单。扎实开展“办事不求人”工作。持续开展“办事不求人”公开承诺践诺活动,公布“办事不求人”事项清单X项,实现“办事不求人”事项全覆盖。组织各部门重新梳理政务服务事项,摸清区本级政务服务事项底数,截至目前,共梳理区直各委办局政务服务事项X项,街道政务服务事项X项,镇政务服务事项X项。积极对接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力求更多事项“不见面”审批。截至目前,实现网办事项X项,不见面审批X项,“最多跑一次”事项X项。以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为目标,推进政务服务向大厅集中,截至目前,入驻行政服务中心大厅政务服务事项X项。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一窗统一送达”的服务模式,由市场监管局派出X名工作人员作为前台综窗受理人员,负责事项受理和咨询服务。X家职能部门整合内部行政审批职能,选调X名工作人员入驻区行政服务中心后台审批区,全权负责本部门后台审批工作。强化“一窗受理”业务支撑,组织各相关部门将审批事项所需提供法定要件和标准样式编辑成册,制成标准件,用来支撑综合窗口业务的开展。同时将审批完结后的卷宗,编辑成审批“标准卷”,用以辅导各部门后台集中审批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紧盯企业政策和服务需求,在“记忆X”微信平台开辟了“企业服务”专栏推送国家和省市区最新惠企政策,公开办事指南,设置留言板,提供服务咨询,接收意见建议,完善服务“最后一公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压缩企业办事时间,企业设立时间压缩到四个小时以内,将企业变更登记的办照时限压缩至一个工作日,注销、备案、补换照登记的工作时限压缩为即时办结,做到当日受理、当日审批、当日打印执照,真正实现企业登记“一日办”。二是以强化项目服务保障为基础,着力打造亲商重商的投资环境。
提升项目推进效率,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项目分包制、首席服务官制等,分层分类研究解决前期手续办理、规划设计、征地拆迁等问题X余个。围绕国家扩大有效投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机遇,制定《X区开展抓项目促投资“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区领导分包X年重点项目情况表》。坚持领导包保责任制,建立项目推进整改台账,围绕加快联审联批和项目开(复)工进度,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全力护航惠企政策落地,推进“登门入户摸排兑现惠企政策”工作,将X项政策制成《X区落实抗击疫情有关惠企政策工作流程表》和二维码“电子口袋书”,直接惠及市场主体X户,获得政策支持X.X万元。推动金融服务政策落地。建立政府、银行、企业(项目)对接协调联动机制,分领域、分行业系统开展银企对接,帮助骨干企业制定融资方案,协调完善项目融资条件,畅通银企对接渠道,推动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截至目前,为X家企业X万元资金缺口协调金融支持,向X家企业精准推送政策信息。坚持把稳定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深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三年行动、“三送三帮”、“校企合作”、“政策进商圈、进企业、进项目”“地摊经济”、“百日攻坚”等活动。创新举办“抖音直播”、“小周找工作”等求职招聘活动,发布岗位信息X个。三是以规范执法为重点,着力打造规范审慎的监管环境。
积极推动“互联网+监管”,录入监管事项、执法人员信息,以及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及其他监管行为信息,纳入国家监管平台管理,促进政府监管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积极办理投诉举报案件。针对重大复杂案件邀请大地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分析研判,提高工作专业化水平。截至目前,今年共受理企业投诉案件X件,办结X件。聚焦政府不守信践诺、新官不理旧账问题,持续开展“清赖行动”,截至目前,X项清赖事项已全部整治完。稳步提升社会信用水平。制定并印发了《X区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工作推进落实方案》和《X区政务诚信建设工作推进方案》,对X年以来行政处罚事项未与社会统一信用代码挂钩全区X个事项进行溯源清查,做到应变更立即变更,应删除立即删除,应纠错立即纠错。加强外部协同监督,探索构建“营商+人大政协”“营商+司法机关”“营商+行业部门”“营商+新闻媒体”等监督模式,聘请X名营商环境监督员,多角度汇集意见建议,提升监督工作实效。二、存在问题
一是在思想发动上还有弱项短板。
个别单位和领导干部对优化营商环境认识不深、站位不高、定位不准、浮在表面,对照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目标,在工作标准、精神状态方面仍有不足,营商环境建设监督部门的“领唱”作用和政府各部门的整体“合唱”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发挥。二是“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
推进“一网通办”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上缺乏探索和创新,市数据共享平台已有数据应用不充分,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实办率较低。三是协同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审批部门之间联动机制不健全,相互地沟通、协调缺乏,跨部门审批资源协同整合力度不够,并联审批,集成式服务推进较为缓慢。三、工作计划
(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落实推进权责清单录入工作。指导全区各部门进行系统事项认领及信息完善等工作,完成本级权责事项信息录入,并对各部门权责清单事项进行动态调整。继续开展“一件事一次办”,梳理全区“一件事”事项清单,以系统集成服务,推进“最多跑一次”向深层次迈进。持续推进落实X省“互联网+监管”系统信息录入工作。通过继续指导全区各监管部门进行监管事项信息常态化录入,将部门监管事项清单、检查实施清单、执法人员、被监管对象等信息作为日常系统录入工作要点。完善“办事不求人”考评办法,建立评价和考核标准,形成常态化督导检查机制,让企业群众办事更方便更舒心。
(二)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
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拓展网上办事深度和广度,充分利用市政务服务网开通的实名身份认证、数据共享、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功能,实现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提升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一窗统一送达”服务模式,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充分授权”,加强“综窗”队伍建设,推动综合窗口工作人员成为“全科型”人才,不断提升综合窗口服务的规范化。以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对企业和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限期依法依规整改解决。
(三)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强化制度引领,以省市信用工作要点为抓手,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任务、完善制度,以制度框架引领和规范信用工作。同时,对标对表全国先进城区,学习工作内容、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工作标准。进一步完善“双公示”工作制度,建立“流程规范、职责明晰”的“双公示”工作机制,要建立顺畅的工作协调机制,从信息产生到信息公示制定规范有序的业务流程,确保“双公示”信息及时全量报送。强化信用监管,全面贯彻国家和省市关于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工作部署要求,探索完善跨行业、跨部门间的联合奖惩备忘录,强化各职能部门对市场主体的信用监管机制,增强市场主体诚信守法经营意识,为实现X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信用保障。
(四)充分发挥监督利剑的作用
强化投诉举报案件办理,提高监督效能。完善监督工作体系,建立联动工作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采取多部门联合办理、现场办公、专题协调等多种形式,高效推进案件办理。加强外部协同监督,充分发挥我区营商监测站点及监督员队伍监督作用,形成监督合力,更好地加强社会监督。
第五篇:**区民政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措施
思茅区民政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措施
根据《普洱市思茅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办法有关文件的通知》,区民政局围绕《办法》规定内容,对标对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以下工作措施:
一是提升机关服务效能。
在民政工作业务中,严肃整治机关作风存在的“庸懒散浮拖”现象,六个“不让”常抓不懈:不让该办的件在我手中延误,不让该批的件在我手中积压,不让差错在我这里发生,不让办事群众因我受冷淡,不让腐败现象在我身上发生,不让窗口形象因我受影响。二是规范登记,把好进口关。
坚持一手抓积极引导发展、一手抓严格依法管理,规范登记工作程序,促进区属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对申办社会组织的非营利性属性、名称、业务范围、发起人、拟任负责人等事项的严格审核。三是深入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收费专项治理,遏制乱收费和违规收费行为。
为促进民政营商环境优化,区民政局立足本职工作,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同时鼓励和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制定行规行约和行业内争议处理规则,推进行业自律,发挥其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四是强化意识,优化服务。
简化办事流程,精简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动态调整本部门的权利清单。健全完善便民服务工作制度,通过推行一次性告知、服务承诺制、AB岗制等服务制度,不断提升民政营商环境建设水平。思茅区民政局
2020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