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策解读】差额纳税咋开票?举例教会你~
【政策解读】差额纳税咋开票?举例教会你~
基础小贴士“差额征税”原本是营业税范畴里的。指的是营业税避免重复征税所设置的,计算营业额时进行扣除的征税方法。营改增后,有些项目是不能开具专用发票,或者开专票也不能抵扣的。为了保证相关行业的税负只减不增,营改增之前的部分差额征税政策也平移了过来。例如:金融商品转让、经纪代理服务、融资租赁和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航空运输服务等等,都涉及差额征税。
政策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试点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性售后回租服务,向承租方收取的有形动产价款本金,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开具普通发票。试点纳税人提供旅游服务,可以选择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向旅游服务购买方收取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餐饮费、交通费、签证费、门票费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用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选择上述办法计算销售额的试点纳税人,向旅游服务购买方收取并支付的上述费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开具普通发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税收征收管理事项的公告》规定:按照现行政策规定使用差额征税办法缴纳增值税,且不得全额开具增值税发票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纳税人自行开具或者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发票时,通过新系统中差额征税开票功能,录入含税销售额(或含税评估额)和扣除额,系统自动计算税额和不含税金额,备注栏自动打印“差额征税”字样,发票开具不应与其他应税行为混开。
举个例子某纳税人销售商品房适用差额征税。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扣除额80万元,征收率5%。
原营业税税制下,应纳营业税税额=(100万-80万)×5%=1万元营改增后,应纳增值税税额=(100万-80万)÷(1+5%)×5%=9523.81元;金额=100万元-9523.81元=990476.19元
第二篇:关于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的政策解读
关于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的政策解读
【涉及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9]2号)
【主要内容】
1、第一章总则,指出制定本办法的依据,适用范围及各项特别纳税调整事项管理工作。
2、第二章关联申报,规定关联关系、关联交易及报送资料。
3、第三章同期资料管理,规定了企业同期资料准备要求及不需准备同期资料的情况。
4、第四章转让定价方法,规定了企业发生关联交易以及税务机关审核、评估关联交易均应遵循独立交易原则,并具体介绍了转让定价方法。
5、第五章转让定价调查及调整,规定了税务机关开展转让定价调查的对象、程序、要求及其跟踪管理制度。
6、第六章预约定价安排管理,规定了预约定价协议签订及其监控管理。
7、第七章成本分摊协议管理,规定了成本分摊协议适用范围、主要内容及其监控管理。
8、第八章受控外国企业管理,规定了受控外国企业定义及其所得税管理。
9、第九章资本弱化管理,规定了企业关联债资比例及超过标准比例的利息支出处理。
10、第十章一般反避税管理,规定了一般反避税调查对象、原则,明确了一般反避税调查及调整权限。
11、第十一章相应调整及国际磋商,规定了为消除双重征税,被实施转让定价调查调整的关联交易一方可以提起相应调整及国际磋商。
12、第十二章法律责任,规定了未按规定报送资料、拒绝提供同期资料或提供虚假、不完整资料以及被实施特别纳税调整等的法律责任。
13、第十三章附则,规定了国地税协作、保密及有关术语解释及实施期限等。
【关键点】
1、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特别纳税调整包括转让定价、预约定价安排、成本分摊协议、受控外国企业、资本弱化以及一般反避税等事项。
2、实行查账征收的居民企业和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并据实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非居民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附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包括《关联关系表》、《关联交易汇总表》、《购销表》、《劳务表》、《无形资产表》、《固定资产表》、《融通资金表》、《对外投资情况表》和《对外支付款项情况表》。
3、以往中国企业并未被强制要求准备转让定价同期资料。然而根据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国税总局在《办法》中首次明确地引入了转让定价同期资料的准备要求。企业应根据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按纳税准备、保存、并按税务机关要求提供其关联交易的同期资料。
4、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可免于准备同期资料:
(一)发生的关联购销金额(来料加工业务按进出口报关价格计算)在2亿元人民币以下且其他关联交易金额(关联融通资金按利息收付金额计算)在4000万元人民币以下,上述金额不包括企业在内执行成本分摊协议或预约定价安排所涉及的关联交易金额;
(二)关联交易属于执行预约定价安排所涉及的范围;
(三)外资股份低于50%且仅与境内关联方发生关联交易。
5、企业发生关联交易以及税务机关审核、评估关联交易均应遵循独立交易原则,选用合理的转让定价方法。根据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转让定价方法包括可比非受控价格法、再销售价格法、成本加成法、交易净利润法、利润分割法和其他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方法。
6、选用合理的转让定价方法应进行可比性分析。
7、转让定价调查应重点选择以下企业:
(一)关联交易数额较大或类型较多的企业;
(二)长期亏损、微利或跳跃性盈利的企业;
(三)低于同行业利润水平的企业;
(四)利润水平与其所承担的功能风险明显不相匹配的企业;
(五)与避税港关联方发生业务往来的企业;
(六)未按规定进行关联申报或准备同期资料的企业;
(七)其他明显违背独立交易原则的企业。
8、企业可以依据所得税法第四十二条、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一十三条及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三条的规定,与税务机关就企业未来关联交易的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达成预约定价安排。预约定价安排的谈签与执行通常经过预备会谈、正式申请、审核评估、磋商、签订安排和监控执行6个阶段。预约定价安排包括单边、双边和多边3种类型。
9、根据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及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一十二条的规定,企业与其关联方签署成本分摊协议,共同开发、受让无形资产,或者共同提供、接受劳务,应符合相关规定。成本分摊协议的参与方对开发、受让的无形资产或参与的劳务活动享有受益权,并承担相应的活动成本。关联方承担的成本应与非关联方在可比条件下为获得上述受益权而支付的成本相一致。
10、中国居民企业股东应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提供对外投资信息,附送《对外投资情况表》。税务机关应汇总、审核中国居民企业股东申报的对外投资信息,向受控外国企业的中国居民企业股东送达《受控外国企业中国居民股东确认通知书》。中国居民企业股东符合所得税法第四十五条征税条件的,按照有关规定征税。
11、所得税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利息支出,不得结转到以后纳税;应按照实际支付给各关联方利息占关联方利息总额的比例,在各关联方之间进行分配,其中,分配给实际税负高于企业的境内关联方的利息准予扣除;直接或间接实际支付给境外关联方的利息应视同分配的股息,按照股息和利息分别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差补征企业所得税,如已扣缴的所得税税款多于按股息计算应征所得税税款,多出的部分不予退税。
12、超过标准比例的利息支出,如要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除遵照本办法第三章规定外,还应准备、保存、并按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相应同期资料,证明关联债权投资金额、利率、期限、融资条件以及债资比例等均符合独立交易原则。
13、税务机关可依据所得税法第四十七条及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对存在以下避税安排的企业,启动一般反避税调查:
(一)滥用税收优惠;
(二)滥用税收协定;
(三)滥用公司组织形式;
(四)利用避税港避税;
(五)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
14、一般反避税调查及调整须层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
15、涉及税收协定国家(地区)关联方的转让定价相应调整,企业应同时向国家税务总局和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报送《启动相互协商程序申请书》,并提供企业或其关联方被转让定价调整的通知书复印件等有关资料。企业应自企业或其关联方收到转让定价调整通知书之日起三年内提出相应调整的申请,超过三年的,税务机关不予受理。
16、企业未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税务机关报送企业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或者未保存同期资料或其他相关资料的,依照征管法第六十条和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处理。
17、企业拒绝提供同期资料等关联交易的相关资料,或者提供虚假、不完整资料,未能真实反映其关联业务往来情况的,依照征管法第七十条、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九十六条、所得税法第四十四条及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处理。
18、税务机关根据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对企业做出特别纳税调整的,应对2008年1月1日以后发生交易补征的企业所得税税款,按日加收利息。
(一)计息期间自税款所属纳税的次年6月1日起至补缴(预缴)税款入库之日止。
(二)利息率按照税款所属纳税12月31日实行的与补税期间同期的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以下简称“基准利率”)加5个百分点计算,并按一年365天折算日利息率。
(三)企业按照本办法规定提供同期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的,或者企业符合本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免于准备同期资料但根据税务机关要求提供其他相关资料的,可以只按基准利率计算加收利息。
企业按照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一)项的规定免于准备同期资料,但经税务机关调查,其实际关联交易额达到必须准备同期资料的标准的,税务机关对补征税款加收利息,适用本条第(二)项规定。
(四)按照本条规定加收的利息,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19、本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试行)》(国税发〔1998〕5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4〕143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国税发〔2004〕118号)同时废止。在本办法发布前实施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篇:建筑企业所得税纳税方式新调整政策解读
2010年4月19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156号),对建筑企业异地施工的所得税管理模式进行了调整和补充。
(一)坚持法人所得税制原则下,对征管方式作出调整
第一,国税函[2010]156号重申国税函[2010]39号中关于实行总、分机构体制的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需要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的规定:实行总分机构体制的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应严格执行国税发[2008]28号文件规定,按照“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办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可见,企业所得税法人税制仍是建筑企业跨地区经营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所需遵循的基本精神。
第二,不就地预缴的不符合二级分支机构条件的项目部范围缩小。国税函[2010]39号规定:建筑企业跨地区设立的不符合二级分支机构条件的项目经理部(包括与项目经理部性质相同的工程指挥部、合同段等),应汇总到总机构或二级分支机构统一计算,按照国税发[2008]28号文件规定的办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国税函[2010]156号规定:建筑企业所属二级或二级以下分支机构直接管理的项目部(包括与项目部性质相同的工程指挥部、合同段等,下同)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其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应汇总到二级分支机构统一核算,由二级分支机构按照国税发[2008]28号文件规定的办法预缴企业所得税。
上述变化可以看到,总机构直接管理的不符合二级分支机构条件的项目部排除在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的范围之外。
第三,规定了总机构直接管理的跨地区设立的项目部预缴比例和方式。国税函[2010]156号规定:建筑企业总机构直接管理的跨地区设立的项目部,应按项目实际经营收入的0.2%按月或按季由总机构向项目所在地预分企业所得税,并由项目部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这样的调整一方面坚持了法人所得税制的原则,另一方体现了税源地利益要求。
(二)对总机构应汇总计算企业应纳所得税的预缴方法作出明确
国税函[2010]156号分三种情况,对总机构应汇总计算企业应纳所得税的预缴方法作出了明确:
(1)总机构只设跨地区项目部的,扣除已由项目部预缴的企业所得税后,按照其余额就地纳;(2)总机构只设二级分支机构的,按照国税发[2008]28号文件规定计算总、分支机构应缴纳的税款;(3)总机构既有直接管理的跨地区项目部,又有跨地区二级分支机构的,先扣除已由项目部预缴的企业所得税后,再按照国税发[2008]28号文件规定计算总、分支机构应缴纳的税款。
(三)重新强调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国税函[2010]156号规定:跨地区经营的项目部(包括二级以下分支机构管理的项目部)应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未提供上述证明的,项目部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督促其限期补办;不能提供上述证明的,应作为独立纳税人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项目部应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总机构出具的证明该项目部属于总机构或二级分支机构管理的证明文件。
(四)国税函[2010]156号对明确建筑企业办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主体、附送资料、适用范围以及执行时间作出了规定:
(1)建筑企业总机构应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各分支机构和项目部不进行汇算清缴。总机构年终汇算清缴后应纳所得税额小于已预缴的税款时,由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办理退税或抵扣以后的应缴企业所得税。
(2)建筑企业总机构在办理企业所得税预缴和汇算清缴时,应附送其所直接管理的跨地区
经营项目部就地预缴税款的完税证明。
(3)建筑企业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设立的跨地(市、县)项目部,其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共同制定,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因此,建筑企业在统一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计划单列市范围内,跨地区经营,其具体的征收办法还要看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计划单列市税务机关的政策规定。
(4)国税函[2010]156号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因此对建筑企业2009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没有影响。
第四篇:外国人来华工作需要注意哪些?政策解读告诉你
外国人来华工作需要注意哪些?政策解读告诉你
2017年4月1日起,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随着该制度全面实施,“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和“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整合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全新的《外国人工作许可证》成为外国人在中国合法工作的许可证件。
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国家外国专家局确定北京、天津、上海、四川等十省(市)开展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试点工作。试点前,四川省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事项已下放各市(州)人社局(外专局),全省21个市(州)同步开展试点,圆满完成各项试点任务。目前新制度已在全省顺利实施。
针对新制度实施过程中各地咨询问题情况,为帮助外国人聘用单位更好地了解这一制度,现就相关政策进行解读,不清楚的就快和四川人社(微信ID:scrs_sxj)一起看。1全新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有哪些创新举措?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是中国政府对外国人申请到中国工作实行统一准入标准和审批监管的全新制度,是对原有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改革重点实现五个统一:
统一管理职能,实行权责一致。外国人来华工作由原申办外国专家证、外国人就业证改为统一申办《外国人工作许可证》,我省统一由市(州)外专部门进行办理。
统一评价标准,实行分类管理。制定了《外国人来华工作分类标准(试行)》,综合运用计点积分制等政策工具,来华工作外国人员分为高端人才(A类)、专业人才(B类)以及其他人员(C类)。设计了积分要素计分赋值表,达到85分认定为A类,60分以上为B类,60分以下为C类。统一申请条件,规范精简材料。简化归并申请材料,实现信息互联互享,提交材料的数量压缩了近一半。
统一审批流程,实行一网办理。使用全国统一的“外国人来华管理服务系统”,实现网上申报、过程留痕,让数据网上行,让企业少跑路。
统一证件名称,实行一号管理。全新的《外国人工作许可证》,给予外国人一人一码,终身不变,动态管理记录外国人工作、信用等。2新制度对外国人的分类管理有哪些具体政策?通过科学的分类管理,对各类人才有了比较明确的界定,《外国人来华工作分类标准(试行)》对认定A、B、C类人才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外国高端人才(A类)
外国高端人才(A类)是指符合“高精尖缺”和市场需求导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国际企业家、专门特殊人才等,以及符合计点积分外国高端人才标准的人员,可不受年龄、学历、工作经历限制。入选国内相关人才引进计划,如国家“千人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等,可直接认定为A类,无须计算积分。取得国际公认专业成就,如获得图灵奖、普利兹克建筑奖等,或是担任国际知名学术机构的会员、理事等,都可直接认定为A类。对于哪些是知名学术机构,怎样算是取得国际公认的专业成就,《外国人来华工作分类标准(试行)》都作了详细的说明。外国专业人才(B类)
外国专业人才(B类)属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符合外国人来华工作指导目录和岗位需求的人才。对于不具备本科学历等基本条件的技能型人才,具有较高技能,计点积分达到60分,可被认定为B类人才。其他外国人员(C类)其他外国人员(C类),指为满足国内劳动力市场需求、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其他外国人员,如从事临时性、短期性(不超过90日)工作的外国人员,以及根据政府间协议来华实习的外国青年、符合条件的外国留学生等。分类管理是提供针对性服务的基础。对A类人才,开辟“绿色通道”,简化申请材料,实行全流程在线办理,无须提交纸质核验材料。实行容缺受理,即“边受理审批,边补正材料”,不用等到材料都齐备后再受理。根据高端人才与用人单位工作合同和护照有效期,可一次给予2至5年有效的工作许可。采用“告知+承诺”制,对外国高端人才的无犯罪记录证明采用承诺制,对入选国内相关人才计划的高端人才的工作经历、专业技术或学历证明实行承诺制,可事后核查。3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整合是难点,但数据的价值不可估量。4月初“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系统”已由试点期间的试用版升级为正式版。试点期间,该系统在整合数据这方面积累了哪些经验?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的共享是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系统”已经实现了与外交部相关系统的互联互通。正在与公安、海关等部门沟通,争取实现工作许可与签证、居留等数据实现互通共享。未来系统将增加信用模块,建立用人单位和在华工作外国人信用体系。4原办理的有效期内的《外国人就业证》或《外国专家证》是否继续有效?2017年4月1日起,全国统一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发放《外国人工作许可通知》和《外国人工作许可证》。但有效期内的《外国人就业证》或《外国专家证》继续有效,可申请更换为新的《外国人工作许可证》,也可在原证件到期时一并换领新证。
5外国人来华工作有无年龄限制?申请人应年满18周岁。具体要求如下:A类可不受年龄上限、学历和工作经历限制;B类应具有学士及以上学位和2 年及以上相关工作经历,年龄不超过60周岁,确有需要可以适当放宽;C类一般限制年龄不超过60 周岁。6最高学位(学历)应该在哪里认证? 1 最高学位(学历)证书如在国外获得,应经我驻外使、领馆或由申请人获得学位(学历)所在国驻华使、领馆或我国学历认证机构认证。2 最高学位(学历)证书如在港澳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获得的,应经我国学历认证机构认证或经所在地区公证机构公证。3 最高学位(学历)证书在中国境内获得的,提供学历(学位)证书原件。
7无犯罪记录证明在哪里认证?办理转聘或者延期等境内业务的也需要出具吗? 1 应当由申请人国籍国或经常居住地警察、安全、法院等部门出具并经我驻外使、领馆认证或外国驻华使、领馆认证; 2 在港澳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出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应经所在地区公证机关公证;3 经常居住地指申请人离开国籍国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不包括在中国境内; 4 无犯罪记录签发时间应在6个月内。对A类人才该项采用承诺制。8国外的体检证明有效吗?国外哪些医院的体检证明有效?体检证明是由中国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境外人员体格检查记录验证证明或健康检查证明书,或经中国检验检疫机构认可的境外卫生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签发时间均要在6个月内。可入境前采用承诺制,入境后申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工作许可证》时补充提交中国境内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境外人员体格检查记录验证证明或健康检查证明书。
办理转聘或者延期等境内业务的体检证明还在6个月有效期内的,不用再次体检。中国检验检疫机构认可的境外卫生医疗机构名单,可至当地驻外使领馆网站查询。9计点积分达不到标准怎么办?计点积分制只是办理工作许可分类标准之一,根据积分要素计分赋值表(暂行),A类在85分以上,B类60分以上。如果积分未达标,但其他条件符合,仍然可以按相对应的类型进行审批。10外国人来华工作不到90天的需要办理来华工作许可吗?应当申请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通知(来华工作90日以下,含90日)或外国专家来华邀请函。
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通知(来华工作90日以下,含90日)的,允许在多个用人单位工作,申请时应填写全部工作地点。
持Z字签证,停留期不超过30日的,不办理工作类居留证件,停留期超过30日(含30日),需在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工作类居留证件。
国家外国专家局、外交部、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外国专家短期来华相关办理程序的通知》(外专发〔2015〕176号)第34条规定:外国专家来华停留时间不超过90天(含)的访问、交流、考察,驻外签证机关凭设区的市级(含)以上外国专家主管部门签发的邀请函为其办理在华停留时间不超过90天(含)的F字签证。持外国专家来华邀请函申请F字签证,入境后无需办理工作类居留证件。
11境内办理工作许可证延期有时间要求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相关规定,国家外国专家局“服务指南”明确:“外国人工作许可证”的延期应当在到期前30天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也规定,外国人应当在居留许可有效期届满30日前提出延期申请。
第五篇:实务解读劳务派遣服务营改增后政策(含如何开票、会计处理等)
实务解读劳务派遣服务营改增后政策(含如何开票、会计处理等)
政策依据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有关劳务派遣服务、收费公路通行费抵扣等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47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税收征收管理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23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企业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2〕13号)
劳务派遣服务政策规定
1.一般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可以按照财税〔2016〕36号文件的有关规定,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也可以选择差额纳税,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2.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可以按照财税〔2016〕36号文件的有关规定,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3%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也可以选择差额纳税,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3.选择差额纳税的纳税人,向用工单位收取用于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费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开具普通发票。
4.劳务派遣服务,是指劳务派遣公司为了满足用工单位对于各类灵活用工的需求,将员工派遣至用工单位,接受用工单位管理并为其工作的服务。
劳务派遣服务营改增政策实务解读:
1.一般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
(1)一般计税方法
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适用的税率为6%,即: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其中: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劳务派遣服务适用的税率6%
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2)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差额纳税 选择差额纳税,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即:
应纳税额=(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费用)÷(1+5%)×5%
2.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
(1)按照正常简易计税方法纳税
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3%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即;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征收率 =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1+3%)×3%(2)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差额纳税
选择差额纳税,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即: 应纳税额=(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费用)÷(1+5%)×5%
劳务派遣服务营改增后开票规定
按照现行政策规定适用差额征税办法缴纳增值税,且不得全额开具增值税发票的(财政部、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纳税人自行开具或者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发票时,通过新系统中差额征税开票功能,录入含税销售额(或含税评估额)和扣除额,系统自动计算税额和不含税金额,备注栏自动打印“差额征税”字样,发票开具不应与其他应税行为混开。
1.一般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
(1)一般计税方法:全额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接受服务方按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按照相关规定抵扣进项税额。
(2)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差额纳税,按照差额办法开具发票。选择差额纳税的纳税人,向用工单位收取用于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费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开具普通发票。按照差额办法开具发票:即纳税人自行开具增值税发票时,通过新系统中差额征税开票功能,录入含税销售额(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和扣除额(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费用),系统自动计算税额和不含税金额,备注栏自动打印“差额征税”字样,发票开具不应与其他应税行为混开。
另:接受服务方按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按照相关规定抵扣进项税额。
2.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
(1)按照正常简易计税方法纳税:去税务机关全额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接受服务方按取得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按照相关规定抵扣进项税额。
(2)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差额纳税,按照差额办法去税务机关代开发票。
选择差额纳税的纳税人,向用工单位收取用于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费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开具普通发票。
按照差额办法开具发票:即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发票时,通过新系统中差额征税开票功能,录入含税销售额(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和扣除额(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费用),系统自动计算税额和不含税金额,备注栏自动打印“差额征税”字样,发票开具不应与其他应税行为混开。
另:接受服务方按取得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按照相关规定抵扣进项税额。
举个例子及开票样式
【例】一般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适用差额征税。含税销售额100 万元,向用工单位收取用于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费用80 万元,征收率5%。
原营业税=(1000000-800000)×5% =10000 元
现增值税=(1000000-800000)×5%/(1+5%)=9523.81 元 金额= 1000000-9523.81 =990476.19 元。
差额纳税会计处理
一般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差额纳税会计处理 1.一般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差额纳税会计处理
企业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费用时,按规定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应交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与上述增值税额的差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特别提醒:因一般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是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差额纳税,所以没有按照财会〔2012〕13号规定的,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增设“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科目下核算,在“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下核算“按规定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应交增值税”。
【接上例】一般纳税人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费用80 万元时,按规定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应交增值税800,000.00/(1+5%)×5%=38,095.24元,则: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8,095.2 主营业务成本
761,904.76
贷:银行存款
800,000.00
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差额纳税会计处理
2.小规模提供劳务派遣服务,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差额纳税会计处理 企业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费用时,按规定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应交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与上述增值税额的差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例3】如果小规模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费用6万元时,按规定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应交增值税60,000.00/(1+5%)×5%=2,857.14元,则: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857.14
主营业务成本
57,142.86
贷:银行存款
6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