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会议精神 试卷98分
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会议精神 试卷98分
1、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体会议总结了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工作,对党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过去一年廉政反贪工作上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正确
2、习近平强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影响恶劣、亟待解决。
正确
3、习近平强调,解决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常抓不懈。
正确
4、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
正确
5、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
正确
6、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
正确
7、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心存侥幸。
错误
8、习近平指出,要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强化责任追究,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
正确
9、习近平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
正确
10、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
正确
1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于2014年1月13号到15号上午在北京举行。
第三次
12、习近平指出,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共同努力,()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进展。
党风廉政建设
13、习近平指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国家战略和()。
顶层设计
14、抓作风建设,首先要(),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牢记党对干部的要求。
坚定理想信念
15、习近平指出,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态度惩治腐败。
零容忍
16、习近平强调,要强化制约,科学配置权力,形成科学的()。
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17、习近平指出,(),着力改进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
要强化公开
18、习近平指出,党委、纪委或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对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做到()。
责任到人
19、党的各级组织要加强对党员、干部遵守政治纪律的教育,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把()放在首位。
维护党的政治纪律
20、加强组织纪律性必须增强()。
党性
21、全党同志要强化()意识,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一员。
组织
22、习近平指出,民主集中制、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等党的组织制度都非常重要,必须()。
严格执行
23、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始终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自觉坚持()原则。
党性
24、习近平指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严格执行()制度。
请示报告
25、习近平指出,要切实加强组织管理,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对待组织的问题,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接受()教育和监督。
群众
26、习近平指出,要切实执行组织纪律,不能搞特殊、有例外,各级党组织要敢抓敢管,使纪律真正成为()。
带电的高压线
27、习近平强调,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党的组织、宣传、()、政法等部门要贯彻落实。
统战
28、习近平强调,()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群众路线
29、()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党性
30、习近平指出,(),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让广大干部群众在公开中监督,保证权力正确行使。
要强化公开
31、习近平指出,2013年,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央纪委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强化党的纪律特别是()等方面攥紧拳头打出去,形成了鲜明的工作特点。
政治纪律约束 强化执纪监督
强化查办腐败案件
32、以下属于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到的“坚持”的是()。
坚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以上带下,发挥了表率作用
坚持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切入口,扶正祛邪,取得明显进展
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形成了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
坚持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强化监督,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畅通人民群众举报和监督渠道
33、习近平指出,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长期性 复杂性 艰巨性
34、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
大公无私 公私分明
先公后私
公而忘私
35、习近平指出,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
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
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36、习近平指出,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有关系。
公款 公权
37、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清楚这一点,做到()。
公私分明 克己奉公
严格自律
38、习近平强调,要以深化改革(),保证各级纪委监督权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
改革党的律检查体制
完善反腐败机制
增强权力制约监督效果
39、习近平指出,各项改革举措要体现惩治和预防腐败要求,同防范腐败(),堵塞一切可能出现的腐败漏洞,保障改革健康顺利推进。
同步考虑 同步部署
同步实施
40、习近平指出,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
说到做到 违法必究
有纪必执
有违必查
第二篇: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会议精神 试卷答案
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会议精神 试卷答案
[考试时限]:60分钟
[及格分数]:60分
00 56 04 [考试说明]:
1、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体会议总结了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工作,对党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过去一年廉政反贪工作上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正确
错误
2、习近平强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影响恶劣、亟待解决。
正确
错误
3、习近平强调,解决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常抓不懈。
正确
错误
4、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
正确
错误
5、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
正确
错误
6、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
正确
错误
7、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心存侥幸。
正确 错误
8、习近平指出,要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强化责任追究,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
正确
错误
9、习近平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
正确
错误
10、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
正确
错误
1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于2014年1月13号到15号上午在北京举行。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12、习近平指出,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共同努力,()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进展。
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
党风廉政建设
社会建设
13、习近平指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国家战略和()。
底层设计
上层设计
顶层设计 中层设计
14、抓作风建设,首先要(),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牢记党对干部的要求。
坚定理想信念
保持党的优良传统
坚持党的独立性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15、习近平指出,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态度惩治腐败。
零容忍
端正的和蔼的严厉的
16、习近平强调,要强化制约,科学配置权力,形成科学的()。
权力结构
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
以上均错误
17、习近平指出,(),着力改进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
要强化监督
要强化公开
要强化责任
要强化纪律
18、习近平指出,党委、纪委或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对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做到()。
人人有责
守土有责 科学管理
责任到人
19、党的各级组织要加强对党员、干部遵守政治纪律的教育,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要把()放在首位。
遵纪守法
维护党的政治纪律
维护党的利益
加强党的管理
20、加强组织纪律性必须增强()。
人性
党性
时代性
组织性
21、全党同志要强化()意识,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一员。
组织
大局
实践
以上均错误
22、习近平指出,民主集中制、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等党的组织制度都非常重要,必须()。
非常重视
时刻谨记
严格遵守
严格执行
23、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始终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自觉坚持()原则。人性
党性
时代性
组织性
24、习近平指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严格执行()制度。
党员
法律
请示报告
报告
25、习近平指出,要切实加强组织管理,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对待组织的问题,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接受()教育和监督。
群众
领导
党组织
上级
26、习近平指出,要切实执行组织纪律,不能搞特殊、有例外,各级党组织要敢抓敢管,使纪律真正成为()。
带电的高压线
约束行为的工具
治理的有效办法
以上均错误
27、习近平强调,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党的组织、宣传、()、政法等部门要贯彻落实。
人大
政府
政协 统战
28、习近平强调,()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发展路线
群众路线
经济路线
文化路线
29、()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
人性
党性
时代性
组织性
30、习近平指出,(),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让广大干部群众在公开中监督,保证权力正确行使。
要强化监督
要强化公开
要强化责任
要强化纪律
31、习近平指出,2013年,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央纪委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强化党的纪律特别是()等方面攥紧拳头打出去,形成了鲜明的工作特点。
政治纪律约束
强化执纪监督
强化查办腐败案件
加强法制观念
32、以下属于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到的“坚持”的是()。
坚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以上带下,发挥了表率作用 坚持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切入口,扶正祛邪,取得明显进展
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形成了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
坚持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强化监督,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畅通人民群众举报和监督渠道
33、习近平指出,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长期性
复杂性
艰巨性
困难性
34、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
大公无私
公私分明
先公后私
公而忘私
35、习近平指出,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
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
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才能认认真真做事、光明正大做人
才能高高兴兴做事、坦坦荡荡做人
36、习近平指出,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有关系。
公款
公权
公务
公众
37、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清楚这一点,做到()。无私奉献
公私分明
克己奉公
严格自律
38、习近平强调,要以深化改革(),保证各级纪委监督权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
完善反腐败体制机制
增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效果
39、习近平指出,各项改革举措要体现惩治和预防腐败要求,同防范腐败(),堵塞一切可能出现的腐败漏洞,保障改革健康顺利推进。
同步考虑
同步部署
同步实施
同步治理
40、习近平指出,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
说到做到
违法必究
有纪必执
有违必查
第三篇:“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学习心得
“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学习心得
2014年1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做了关于《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及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主席指出,2013年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的共同努力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方面取得成绩的同时,面临的反腐败形式依然严峻复杂。全党同志必须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才能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反腐倡廉,一直被认为是我党治国理政的生命线。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刘志军、张曙光案件的查办,充分体现了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基层党员干部,都必须从自己做起,廉洁自律。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讲为政者必须身正行直,办事公道。各个违法者的结局再次昭告世人: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亡。因此,必须严于律己,以法律己。“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苏共政权的垮台,充分说明了一个政党最大的敌人是来自于内部——腐败分子。只有在全党范围内形成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共识,下大力气肃清党内不正之风,打击职务犯罪,与民同呼吸、共甘苦,重拾优良传统,才能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汇报人:
年月日
第四篇: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学习心得
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学习心得 2014年1月13日至15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上,总书记出席全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此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回顾总结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研究部署2014年任务。全会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持,审议通过了王岐山同志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所作的《聚焦中心任务,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工作报告。近日,在有关领导的指导下,我院全体工作人员对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进行了认真学习,对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行了深刻领悟,并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会议精神。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人员,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的深入学习:一是加深了对反腐倡廉工作新时期新要求的理解,在思想上、工作上和党中央更加一致;二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三是通过深刻总结全会精神,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反腐败斗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判断和任务部署上来的重要性,从思想上、行动上充分贯彻党中央的反腐败决心。
同时,作为一名刚离开校园、缺乏社会经验的医务工作者,我深刻地意识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一是在思想上由于缺乏系统的学习,对党的认识较少,容易犯错误,易走入误区;二是独立工作能力还不够强,工作不够效率。针对这些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学习党的先进知识,坚持拥护党的领导。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首先姓党,因此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强化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我们都要深刻领会,充分贯彻落实,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尽心尽力做好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服务好广大人民群众。无论何时,都要坚持党惩治腐败的决心和毅力,保证反腐败攥拳出击的方向不偏、力量不散。同时加强对党的政策、制度各方面知识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加深对党的认识,把握思想上、行动上的正确航标,在实践中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偏离。
二是坚持监督,明确职责。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深刻地明白要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涉及范围广,这就需要我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职责明,目标清、合力才会强。各部门发挥了职责作用,互相补充、坚持责任和监督一体,做到责任到位、力量到位,才能确保反腐败拳到肉、刀入骨,产生威力,发挥震慑和警示作用。
三是在新起点,需要新作为。要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必须紧紧抓住不放、抓出成效。准确判断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党的建设面临的严峻
考验,旗帜鲜明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注意抓早抓小抓好、抓出实际成效。紧跟中央部署进一步加强惩防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处力度,进一步创新制度机制建设,进一步重视加强巡视工作,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将乐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反腐败攥拳出击,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信心,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不断为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尽一份力,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篇: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以“三种意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一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14日 01 版)
历经35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当代中国,迎来新一轮改革的壮丽征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着眼“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战略全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吹响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集结号”。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深刻揭示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进步发展之道。35年来,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从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到国家和人民面貌的深刻变化,莫不靠的是改革开放。今天,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改革开放的旗帜,绝不能有丝毫动摇。
这次三中全会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为的就是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亿万人民的中国梦释放强大动力。这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就是要以强烈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并转化成改造现实世界的强大力量。
在35年的改革历程中,我们谱写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靠的是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今天,改革面临的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信心,越要有进取意识、进取精神、进取毅力,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纵观世界,变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领导改革开放这一前无古人、世所罕见的伟大事业,最要不得的是思想僵化、固步自封。“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进取意识,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更加奋发有为地开拓进取,我们就一定能够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机遇最可宝贵,历史上的中国曾多次与机遇失之交臂。18世纪中叶以来,我们失去了工业革命、世界现代化浪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所带来的发展机遇。直到1978年以来,我们抓住了机遇,中华民族才大踏步赶了上来。今天,从我国国际环境总体稳定,到经济发展能力和潜力巨大,主客观条件都对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有利,我们从未这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个历史性机遇千载难逢,我们不能丧失,抓住就能赢得战略主动,否则就有可能陷于被动。“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牢固树立机遇意识,科学判断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充分发挥我们的独特优势,就一定能够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激发党和国家生机活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奋斗,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今天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我们必须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三中全会发出了攻坚克难的动员令,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以强烈的使命感,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挑战。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牢记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我们就一定能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党和国家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坚定信心和勇气,凝聚共识和力量,迎接我们的将是可以载入史册的新胜利。
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二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15日 01 版)
全面深化改革,关键要有新的谋划、新的举措。目标明确,才能定位好前进的方向;任务清晰,才能把握好奋斗的路径。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一次设定历史航标,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一目标深刻反映了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综合考虑了国际国内的形势和条件,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总的方向。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这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治理体系搭建好了,治理能力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了,治理体系才能充分发挥效能。全会确立这一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先例可循。马克思、恩格斯未能进行这方面的实践,其他国家也没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到创新社会管理制度,在治理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历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当前,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局面,说明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
然而,相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人民群众期待,相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还有许多不足。如何通过方式的转变,谋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现代化进程的连续性?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满足人民对公平正义的需求?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为总目标、总抓手,才能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治理现代化。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还是要靠制度,靠我们在国家治理上的高超能力,靠高素质干部队伍。主动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内容,才能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才能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各级领导干部尤须把握好这个总目标,从各个领域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99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今天,中国站在改革开放的新起点上,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提出长远目标可谓正当其时。向着这一目标奋力前行,中国改革的航船一定能劈波斩浪,带领13亿人民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航程。
坚持做好“三个进一步解放”
——三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18日 01 版)
回望35年改革开放历程,一条主线贯穿始终,那就是解放思想;一个主旨从未改变,那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一个特点分外鲜明,那就是不断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正是这“三个解放”,使我们不断冲破重重观念障碍,极大释放了社会创造活力,推动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这“三个进一步解放”,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35年来,以思想引领变革、以创新激发活力的宝贵经验,明确指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和条件。
在“三个进一步解放”中,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面对前无古人的改革开放大业,最要不得的是思想僵化、固步自封。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十年**结束不久,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我国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效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础。从真理标准大讨论,到“姓社姓资”思想交锋,观念的桎梏一旦突破,就会推动实践获得裂变式发展;而改革在更大范围的突破,又为进一步思想解放提供了丰厚资源。“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既是解放思想的价值取向,也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提供了现实可能。在这个意义上,“三个进一步解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进程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实践的力量。解放思想,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要为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今天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也正是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以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在更高起点上解放社会生产力,让发展的空间更广、改革的动力更强、社会的活力更大。
当然,我们强调解放思想,是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解放思想,而不是脱离实际、脱离人民的信马由缰;我们推动增强社会活力,也要处理好活力和有序的关系。社会活动需要充满活力,但这种活力必须是有序释放的。换句话说,死水一潭不行,暗流汹涌也不行。解放思想,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我们明确方向、判别是非的根本标准,也是我们处理好“三个进一步解放”关系的重要标尺。
改革不停步,开放不止步。邓小平同志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以“三个进一步解放”不断改革创新,让我们的制度在创造社会财富上更有效率,在激发人民活力上更有优势,我们就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不断坚定“三个自信”,推动中国迈上新的发展高度、引领世界进步潮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四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19日 01 版)
把握发展的主要问题,才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取得“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用“六个紧紧围绕”全方位部署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改革重点。全会描绘的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中,突出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这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要判断,为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了着力点和突破口。要把改革向纵深推进,就必须把握好这一战略重点、主攻方向。
方向的明确、路径的清晰,源于对现实状况的清醒认识。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决定了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经济建设仍然是全党的中心工作。
马克思曾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回溯35年中国改革开放之路,从“一大二公”到“包产到户”,开启改革开放的全新篇章;从计划到市场的转轨,激发了中国发展的强劲动力。在中国的改革历程中,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当前,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少集中在经济领域,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远远没有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的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克服秩序不规范、规则不统一、竞争不充分的弊病;如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如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促进财权事权合理划分,这些都关系我们能否实现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我们破解这些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无论是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全会已经具体部署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才能将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耦合性。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之路已经开启,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才能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让“中国号”巨轮驶得更稳、行得更远。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五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20日 01 版)
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来,经过20多年不懈探索,大胆实践,我们取得了成功,积累了经验。遥望前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依然是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引航之灯。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又一重大理论和实践推进,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活力之源。曾经,粮票、布票、肥皂票见证了一个商品短缺时代,我们落后于迅猛发展的外部世界。而今,市场机制催生蓬勃的生产力,开放的中国与世界深度交融,成就了中国道路举世瞩目的辉煌。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推进经济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飞跃。将市场经济的种子播撒入社会主义的土壤,极大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极大增强了党和国家生机活力。
经过20多年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特别是政府和市场关系还没有理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效发挥受到诸多制约,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这次全会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推进。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一般规律,必将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决定性作用”并非“全部作用”,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要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划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让“两只手”相得益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将迈出新的步伐。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决定一切社会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主要涉及经济体制改革,但必然会影响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一些体制机制,需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而改革,及时推进、相互协调,使各方面体制改革朝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方向协同推进,同时也要使各领域自身相关环节,更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同心协力、同频共振,才能聚合起协调推进的强大能量。
从建立到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啻为一场前无古人的伟大革命。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我们深信,改革大业一定会在向纵深推进中,开拓新境界、创造新光荣。
牢记改革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
——六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21日 01 版)
哲人说,不管走多远,都不能忘了为什么而出发。改革开放35年的不平凡历程证明,只有让发展成果公平共享,改革大业才能凝心聚力;只有让人民幸福安康,中国才能在现代化道路上稳健前行。
在历史新征程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顺应了全国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公平正义是检验改革发展的尺度。3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但也应看到,在现有发展水平上,社会上还存在不少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不公问题反映越来越强烈。邓小平同志曾经告诫我们“两极分化”之害,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社会和谐稳定也难以保持。从这个意义上说,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大共识所在,更是取得改革成功的深厚根基所在。
公平正义不是空中楼阁,其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问题,现阶段存在的社会不公现象,许多是发展中的问题,是能够通过制度安排、法律规范、政策支持在发展中加以解决的。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我们既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又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蛋糕”分好,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制度安排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从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到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到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制度创新,致力于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公平现象,着眼于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目的正是要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认真贯彻全会精神,就是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的各方面工作,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里就是改革的重点。当然,促进社会公平也不可能一步到位,一劳永逸。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把握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牢记改革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在实干中把现代化建设蓝图逐步化为现实,我们就一定能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七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22日 01 版)
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改革矢志不渝的根本目标;紧紧依靠人民,这是改革深入推进的力量源泉。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这一重要论述,开宗明义地回答了改革“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这一重要经验,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奋斗的根本遵循,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回首改革开放3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程,无论是包产到户的全面推开,还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推动着中国社会步步向前。可以说,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创新,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多领域多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聪明智慧。历史雄辩地证明,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缺少群众拥护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也难以实现既定目标。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
改革只有一个指向,为人民而改革,这是改革的根本价值;改革只有一个标准,尊重人民意愿,这是改革的基本立场。今天我们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越是面对繁难复杂的改革任务、世所罕见的风险挑战,越要善用群众的参与热情、畅通群众的参与渠道、完善群众的参与机制,让一切推动社会发展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紧紧依靠人民,就要把群众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改革成败的根本标准。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13亿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何愁改革不能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发展焉能不飞得高、跑得快?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唯有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回应群众诉求、真情顺应群众期盼,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从而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鲁迅先生说过,“多数的力量是伟大的、要紧的,有志于改革者倘不深知民众的心,设法利导,改进,则无论怎样的高文宏议,浪漫古典,都和他们无干,仅止于几个人在书房中互相叹赏”。历经30多年的飞速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激发了亿万人民的全新期待。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就一定能在上下同心、共同参与中,取得历史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
加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组织领导
——八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25日 01 版)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在历史的新起点,中国共产党以巨大政治勇气和智慧,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团结带领13亿中国人民踏上民族复兴的新征程。
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就了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下一步,关键是把全会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到行动中。当此之时,越是任务艰巨,越是时间紧迫,越应注重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这既是35年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是确保改革方向、有力推进改革的保障。各级党委要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方向、大胆探索实践、注重统筹协调、凝聚改革共识、落实领导责任,从这五个方面,切实履行对本地区本部门改革的领导责任,把全会提出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这是改革的目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回首35年改革历程,我们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正在于方向正确、驾驭得当。当前,改革面临十分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各种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相互激荡,只有保持政治坚定,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把准改革脉搏,开好改革药方。
抓好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一方面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长远和当前的关系,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大胆试、大胆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重大改革举措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把握大局、慎之又慎、稳中求进。两相结合,才能做到行之有效、行之久远,积小胜为大胜。
与过去相比,今天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甚至相互抵触,全面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正因如此,我们要统筹谋划深化改革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坚持整体推进。只有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才能产生协调共振,形成改革合力。
没有广泛共识,改革就难以顺利推进,也无法取得全面成功。应当看到,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凝聚改革共识难度加大,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任务艰巨。然而,越是思想认识不统一,就越要善于寻求最大公约数,越应该下更大力气去凝聚共识。做好“求同”与“存异”,在深化改革上形成聚焦点,就能有效解决思想认识上的差异,为改革扫路清障。
把蓝图变成现实,离不开领导责任的落实。贯彻落实全会决定,关键是要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抓好落实和推进工作,务求必成。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抓好涉及本地区本部门重大改革措施的组织实施,把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改革结合起来,强化监督检查,抓好跟踪督办,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及时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增强改革的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
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事关全局,影响深远。以强烈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改革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中国号巨轮一定能乘风破浪、稳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