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三千亩苜蓿商品草基地投入产出概算

时间:2019-05-13 20:2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设三千亩苜蓿商品草基地投入产出概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设三千亩苜蓿商品草基地投入产出概算》。

第一篇:建设三千亩苜蓿商品草基地投入产出概算

建设三千亩苜蓿商品草基地投入产出概算

一、前期投入:

1、买地:3000亩×12元/亩×15年=54万元

2、打井及配套:4眼×1.5万元/眼=6万元

3、架设输变电线路:4公里×8万元/公里=32万元

4、购置喷灌设备:357米×670元/米×4个=95.7万元

5、建设管理及食宿用房:500平方米×400元/平方米=20万元

6、建储草库:1000平方米×300元/平方米=30万元

7、购置管理用车:2台×15万元=30万元

8、种植(扣除栽植沙棘等防风固沙植物、喷灌间隙及作业路600亩,实际种植苜蓿面积只有2400亩)

①整地:2400亩×40元/亩=9.6万元 ②浇地:2400亩×4元/亩=0.96万元 ③种籽:2400亩×40元/亩=9.6万元 ④化肥:2400亩×16元/亩=3.84万元 ⑤播种:2400亩×15元/亩=3.6万元 ⑥小计:27.6万元

9、合计:54万元+6万元+32万元+95.7万元+20万元+30万元+30万元+27.6万元=295.3万元

二、年收入(按每年每亩收割0.8吨、每吨售价1600元计算)2400亩×0.8吨×1600元/吨=307.2万元

三、年费用:

1、购地及设施设备投入:267.7万元÷15=17.85万元

2、种植投入:27.6万元÷8=3.45万元

3、收割(每年收割三茬):2400亩×50元/ 亩×3茬=36万元

4、施肥(每年三次):2400亩×10元/亩×3次=7.2万元

5、中耕(每年两次):2400亩×10元/亩×2次=4.8万元

6、短途运输:2400亩×0.8吨×50元/亩=9.6万元

7、管护:2400亩×10元/亩=2.4万元

8、灌溉:2400亩×4元/亩×12次=11.52万元

9、人员工资:8人×3万元=24万元

10、设备维护:10万元

11、储藏:建储草库30万元÷15=2万元

12、伙食费用:10人×1万元=10万元

13、合计:138.82万元

四、年实现利润:

收入307.2万元-138.82万元=168.38万元

五、补充说明:

1、建设期两年,收益期13年;

2、种植当年只能收割一茬,销售收入50万元;

3、八年后,需再次种植投入30万元。

第二篇:2009年地方特色示范商品基地建设情况汇报

附件1:

2009年地方特色示范商品基地建设情况汇报

在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省各级供销社和项目实施单位的积极努力下,我社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农民这个主题,把全省地方特色示范商品基地建设作为省社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推动全省地方特色示范商品基地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促进全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到2009年底,全省供销系统特色基地面积累计达到496万亩,年为农民提供收入33亿元,占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面积的20%,占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为农民提供收入的22%。其中出口产品基地面积138万亩;用于地方特色商品基地建设投资累计达到7700万元,先后扶持发展了百合、黄花菜、玫瑰、白瓜籽、中药材、神虫菜、啤酒大麦、油桃等48个大宗农产品,建立基地县126个、基地乡镇882个、基地村4197个,带动农户28万户。目前,陇南145万亩经济林基地,陇东140万亩果菜基地,中西部200万亩瓜果菜棉基地,甘南草食畜牧业基地已逐步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供销社增利的支柱产业。供销社地方特色商品基地的建立,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提高了各级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能力,促进和带动了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主要做法

在供销社地方特色商品基地建设的具体实践中,省社总结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把供销社地方特色商品基地建设与规范操作和确保扶持资金安全结合起来

为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规范的组织使用,依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要求,我社对省财政厅下拨的资金,分别与基地项目实施单位签订了“扶持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合同”,并在发展基地面积、资金用途、示范带动农户、带动面积,基地效益,包括产量、产值、为农民提供收入、帮助农民脱贫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基地项目实施单位严格按照2008年省供销社制定的《甘肃省特色商品基地建设资金管理办法》使用资金,对资金的使用情况,项目建成后要以书面形式报省供销社。对财政资金不按规定使用的违规操作的,要追究项目实施单位有关领导的责任。对项目单位扶持农民生产的,要求项目单位还要与农民签订“扶持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合同”,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规范资金使用,还对基地项目实施单位在资金使用范围、资金管理等方面实行跟踪检查,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二)把供销社地方特色商品基地建设与特色优势和扩大规模结合起来

各级社和项目单位注重区域农业发展规划,立足自身资 2 源和市场优势,发展地方特色示范商品基地建设。武威市凉州区供销社按照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要求,积极开展日光温室帮扶活动,投资12万元,扶持30户农民建设节水、高效的日光温室双孢菇特色示范基地200亩,效益明显,当年实现收入43万元。酒泉市供销社在发展特色商品基地建设中,根据酒泉特点优势,按照市场需求,以标准化为手段,大力发展对农民增收贡献明显,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洋葱、中药材、棉花、葡萄、孜然、啤酒花、大麦、玉米、蔬菜种子制种等地方特色优势产品。目前,全市供销社发展初具规模的地方特色商品基地10个,使商品基地总面积达到40多万亩,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发展特色农产品商品基地77万亩。瓜州县供销社根据县上的整体规划,扶持创办甘草产销合作组织3个,示范村13个,积极引进甘草优良品种,带动全县3000户农民进行种植,目前,建立规模以上甘草种植示范区6个,落实千亩基地5个,同时把甘草种植与加工有机结合起来,以加工增值转化促进甘草销售,带动了基地建设的发展。天水市甘谷县供销社为促进当地辣椒特色产业发展,引进新品种帮助农民进行标准化示范生产,组织农民推广先进栽培技术,扩大种植面积和产品质量,发展示范基地5600亩,带动农户600多户,带动面积15000亩,年为农民提供收入720多万元。

(三)把供销社地方特色商品基地建设与科技推广和示范带动农户结合起来

按照全省农业结构调整要求,各级供销社坚持“高产、3 优质、高效”的原则,积极调整基地建设思路,充分利用省财政、省供销社的扶持资金,在加大基地资金投入规模的同时,不断加强同大专院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质检部门、广大农户的联合与合作,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使供销社地方特色商品基地建设向优质、高效、标准化、广泛带动农户方向发展,为推进我省地方特色商品基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临夏州永靖县供销社成立的永靖县百合协会,进行品种更新,与省农科院协作共同完成了“百合鳞片细砂繁育种球技术”的试验和推广,培育出优良百合种苗8000公斤,供应给会员农户,并赊销化肥等生产资料,同时聘请技术人员对种植大户进行技术培训和现身说法,建起优质品种示范基地3000亩。新品种使农户亩均投资成本由原来的2000元下降到680元,生产周期由3年缩短为2年,亩产由1000公斤增加到1500公斤,亩均纯收入由700元增加到2000元。由于示范效益明显,农民纷纷要求加入百合协会,使用新技术,种植新品种。入会农户由2002年的71户发展到今年的265户,带动4915户农民种植百合,基地面积由0.8万亩发展到2.5万亩,80%是协会提供的“牡丹头”种苗。去年协会帮助农民销售百合1165吨,增加收入1631万元。3个百合种植乡镇的收入,在农业总收入中的比例由过去的4.5%提高到现在的34.5%,1900户贫困户中有1100户脱贫,占贫困户的58%,徐顶、关山两乡百合种植户收入已占到家庭总收入的78%。百合协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桥梁。

(四)把供销社地方特色商品基地建设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

为提高地方特色商品基地建设有序发展,各级供销社积极采取“专业合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组织,联合种养大户,以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为主导,推进地方特色商品基地的发展。兰州市永登县供销社会同秦川兴秦菀豆专业合作社对国内扁豆市场进行了全面考察论证后,在永登县秦王川地区的秦川镇和上川镇进行种植,形成了“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和“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服务体系。产前与农户签定合同,实行定单种植,通过以点带面,整村推进新品种种植,发展扁豆基地2万亩。按每亩需良种2.5公斤,共需良种5万公斤,总产量达200万公斤,市场收购价每公斤按5元计算,可帮助农户年实现收入1000万元,户均实现收入2500元。定西市安定区供销社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大力发展菊芋基地产业,供销社通过提供良种、加强技术培训、保证农资供应等服务,扶持农民发展示范基地200户1000亩,带动400户8000亩,实现产值250万元,为农民提供收入300万元。张掖市甘州区供销社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依托当地种植大户,建立旱田小米基地2个,共10000亩,亩产可达350公斤,比普通谷子增产80公斤,形成年产值1000万元,带动农户2000户,助农增收300万元。

(五)把供销社特色商品基地建设与提升农产品品质和 5 农产品认证注册工作结合起来

积极推进科技项目,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了农产品品质。一是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特色基地通过日光节能温室、暖棚养殖、选用良种、抗旱节水等科学种养新技术的推广普及,使生产者接受和应用科技知识的能力增强。比如对果产业实施压沙、覆草、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摘叶转果、铺反光膜、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等高新技术,使果品质量明显提高。二是立足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引进先进的加工、保鲜、储运技术,集中精力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重点企业和产品,提高企业的技术等级和竞争力。三是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对特色基地及其产品的加工,从产地环境、农资投入品、生产过程控制、采用制修订标准、产品包装标识、认证认可、质量监测等环节入手,强化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督和管理。四是各级社和项目实施单位通过积极开展农产品认证注册工作,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和知名度,提升了基地建设的水平,增加了供销社商品基地对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力。到目前,社办产品有1个通过了GAP认证,3个获得了无公害认证,3个取得了原产地认证,11个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52个注册了国家商标。陇南市礼县供销社注册的“礼农”商标用于三大类33个品种。天水市甘谷县磐安基层供销社领办的辣椒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陇原磐安”辣椒产品,荣获2008“中国最具影响力合作社产品品牌”称号。甘谷县社的辣椒、康县县社的核桃等产品正在申 6 报原产地认证。

(六)把供销社地方特色商品基地建设与恢复壮大供销社经营业务结合起来

农产品经营是供销社传统优势业务,用新的体制机制和组织形式,发展特色商品基地,是恢复壮大供销社传统主营业务,实现“二次创业”的根本途径。一些县区供销社和许多企业的实践表明,供销社特色商品基地建设首先要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立足经营业务的恢复扩大,培育一批立社立企的优势业务和主导产业,逐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带动力,才能不断扩大与农民及其它经济组织的合作与联合,共同促进商品基地发展,达到“富民兴社、社农双赢”的目的。2008年,全系统农产品收购总额达到21亿元,同比增长31.2%。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予指正。关于2009年全省供销合作社

地方特色示范商品基地建设情况的报告

省财政厅:

现将我社《2009年全省供销合作社地方特色示范商品基地建设情况汇报》报来,请审阅。

附件:

1、2009年全省供销合作社地方特色示范商品基地建设情况汇报 2、2009年全省供销合作社地方特色示范商品基地建设情况统计表

二○○九年十一月十日

主题词:经济管理

特色基地

报告

甘肃省供销合作社办公室 2009年11月9日印

第三篇:大力发展商品基地建设提升为农服务功能

大力发展商品基地建设提升为农服务功能

——通渭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黄土高原边缘地带,总面积290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3.1万亩,农业人口44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压小麦、稳玉米、扩洋芋、增药材”作为调整农业结构的基本思路,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供销社围绕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重点工作,一手抓企业改制,全面完成了企业改制工作;一手抓商品基地建设,既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又密切了供销社与农民的关系,提升了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功能。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选准发展商品基地建设的切入点。

我们在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后,把大力发展商品基地建设与恢复重建基层网络摆在同等的重要位置,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

一是深入学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围绕政府的工作重点。自觉地把供销合作社放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盘子中,放在农村产业化的盘子中,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盘子中,抓住政府的着重点、市场的热点和农民的难点,尽其 1

所能,为政府分忧,为农民解难,在扶持商品基地建设中为自己找位。

二是深入调查当地产业状况,围绕市场的供求热点。结合全县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情况,选择和培育具有特色的、区位优势的中药材、马铃薯和草辫等主导产业和骨干产品作为重点扶持。同时,还围绕市场供求热点,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和预测,尽力做到扶持产品能够最大增值。

三是研究农民群众的需求,围绕农民群众的难点。扶持农产品生产,产后的销售是最大难点,帮助农民把产品卖出去,且卖个好价钱是商品基地建设的着力点。同时,产中的技术服务、产前的农资供应、技术信息服务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切入点。

二、结合实际,选准发展商品基地建设的途径。

发展商品基地建设是一项与千家万户的老百姓打交道的工作。因此,必须结合实际,选准途径。

一是资金扶持型。坚持扶持优势,以点带面的原则,按照省社+县社+自筹的扶持资金使用模式,充分利用省社的商品基地建设资金,把省社的扶持资金按照农户种植面积无偿分配给种植农户,并确定农户自筹比例,从而调动种植农户的积极性。县社印发扶持产品的选种、种植面积、管理办法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宣传册子,引导农户做好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种植农户选好种植地块,自筹余缺资金,自筹劳力,自我耕种,自我管理,共同交流,联合销售。通过这种方式,共扶持党参基

地3个,柴胡基地2个,草辫基地1个,扶持农户710户,发展商品基地面积2174亩,省社扶持资金18万元,农户自筹165万元,县社印发宣传册子1850本(页)。

二是基层社带动型。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基层社基础较好的乡镇,由基层社负责调查本乡镇的劳动力状况,种植结构情况,区域优势和市场行情等情况,尽量将区域种植优势和市场空白点对接,引导农户种植市场紧缺的、供不应求的品种。基层社在整个过程中广泛性宣传,建议性管理,跟踪式服务,订单式销售。鸡川供销社采取这种模式,2009年以来,利用自己经营农资农药和农机具的优势,扶持本镇刘埂和上店村种植优质党参、许堡村种植优质柴胡等中药材,并无偿提供悬耕机松耕土地,并供应专用化肥,引进优良品种,印发宣传单,介绍选种,田间管理,产后保管和销售等环节相关知识,三年来共扶持刘埂、许堡、上店3个行政村520户农户,种植党参520亩,柴胡450亩,带动农户900户,带动种植面积6000亩,实现产值380万元,为农民解决卖难430万元,农民增收50万元,户均增收961.53元,供销社赢利12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合作社参与型。由专业合作社负责引进种植品种,提供化肥农药和信息技术服务,农户提供种植土地或劳力,相互交流,共同管理,销售返利。碧玉农副农资专业合作社引进台湾红皮、陇薯3号等两个专用型马铃薯品种51吨,配供无公害

矿物肥“胞尿”25吨,先无偿提供给社员和农户,成熟后由专业社负责收购,专业社和农户代表共同跑市场销售,扣除种籽、化肥、农药等成本后,再按比例二次返利给社员和农户。这种做法一是社员和农户不愁种什么,不愁卖不出去。二是还能得到先赊后种和二次返利的好处。因为做法公平,过程透明,农民心里有底,就恢谐地称为“两不愁,两好处”。同时,该专业社在小麦成熟季节,大量收购附近乡镇的麦秸,再分发给附近的农户和入社社员,掐成草辫后由专业社统一负责收购加工或销售,既付加工费,又二次返利,达到了互利双赢的良好效果。2010年,该专业社共收购洋芋2508吨,草辫158包,实现销售收入567.3万元,利润28.3万元,为农民返利12.5万元。

三、认真分析,总结发展商品基地建设的效果。

自2008年以来,在省、市、县联社的指导和支持下,共扶持党参、柴胡、草辫等特色商品基地6个,扶持农户710户,扶持面积2174亩,带动农户1800户,带动面积9000亩,实现产量450吨,产值700万元,为农民增加收入70万元,户均

1.1万元。取得了调结构、连市场、塑形象的较好效果。

1、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农民能否增收,农村能否发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三农”政策能否贯彻落实好。特色商品基地是一条很好的路子,而有力的组织,宽阔的思路,深入的调研,严格的管理和创新式发展是做好商品基地建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的必须条件,县级供销联社应有所作为,主动作为。

2、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探索出了一条农户与市场有效对接的路子。服务“三农”是供销社人的永恒主旨和追求,如何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连接起来,最大化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所在。特色商品基础建设,不管是资金扶持型、基层社带动型、专业社参与型,都或能以点带面,或能以面促点,“特”字特出了高价位,特出了农民的高收入,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能够因市场而变,随市场而入,领市场而动,增强了农民融入市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信心。

3、增强了供销社与农民的相互依赖和信任,重塑了供销社的良好形象。各级供销社的积极参与、指导和扶持,使农民在商品基地建设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所以,农民说“商品基地好,商品基地是供销社的,供销社和农民又连在一起了”。这既是农民的评价,也是供销社的出路。当然,由于资金的短缺,宣传的缺失,管理不到位,总结不及时,创新不大胆等原因,使得商品基地建设仍存在欠缺和不足,一是数量少,二是带动力不够强,三是建设模式比较单一,四是组织化程度不高。在今后的发展中,首先要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其次要把商品基地争取办成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促进商品基地建设。第三要加强领导,争取扶持,促进商品基地建设的规模和规范化建设。

第四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建设工作方案的通.

当前位置 :中国福建 > 政府公报 > 2010年第22期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

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闽政文〔2010〕271号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直有关单位,中央驻闽有关机构:

为加快我省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增强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实现从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的转变,经研究,决定从2010年起全面启动我省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建设。现将《福建省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建设工作方案》(2010年~2012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并注意及时总结经验,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确保我省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建设取得实效。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七日

福建省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建设工作方案(2010年~2012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扎实推进我省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增强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做大做强外贸出口,特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目标任务

(一)增强外贸发展能力。通过建设全省重点商品出口基地,提高我省外贸出口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力争三年后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五个一批”:一批对全省外贸出口起重要支撑和带动作用的重点出口商品;一批能够带动行业共同发展、规范贸易秩序、应对贸易壁垒、提升研发水平、开拓国际市场、有效服务企业的全省性出口基地商会;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行业龙头企业;一批集运输、仓储、配送、信息为一体的高效率、低成本的产品配送国际物流中心;一批为全省同行业提供技术研发、产品检测、信息交流和人才培训的公共服务平台。

(二)提升外贸规模与质量。通过持续培育,形成一批年出口额超过50亿美元、一批年出口额超过100亿美元的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力争三年后全省基地出口总额占全省出口的比重超过80%;加快推进自主出口品牌建设,完善品牌培育促进体系,争取每个基地内获得国家级品牌荣誉称号的企业达到50家以上,获得省级品牌荣誉称号的企业达到100家以上。

二、工作责任分工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全省性、跨行业的高效协调机制

1.建立全省重点商品出口基地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全省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指导和协调全省出口基地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外经贸厅,办公室组成人员邀请相关部门人员参加。

(牵头单位:省外经贸厅;参与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经贸委、民政厅、财政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厅、林业厅、海洋渔业厅、外办、工商局、质监局、信息化局、知识产权局,省国税局、福州海关、厦门海关、福建检验检疫局、厦门检验检疫局、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银监局、出口信保福建分公司)2.成立出口基地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设区市成立出口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牵头编制出口基地发展规划、目标和思路,并制定与省级相配套的促进政策措施,确定具体实施项目,制定资金使用计划等。各设区市负责出口基地建设分工情况见附件1,其中龙岩市协助厦门市建设机械装备出口基地,三明市协助南平市建设林产品出口基地。两个协建市经过2到3年的建设,上述重点商品年均出口增幅应不低于20%,出口规模占全省同行业三分之一以上。(牵头单位:各设区市政府,参与单位:省财政厅、外经贸厅)

3.组建出口基地商会和联合会。各基地所在设区市负责组织全省行业内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发起成立出口基地商会,广泛动员全省同行业企业加入该商会,并对全省行业发展状况进行摸底调研,全面了解出口基地会员企业生产、出口、品牌建设情况和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技术研发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以及基地发展和会员企业经营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会员企业入会申请表、企业名录表及汇总表格式见附件2~4)。全省各出口基地商会正式挂牌并有效运作后,共同发起成立全省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商会联合会,负责协调各基地商会。在出口基地商会自身建设逐步完善、运作能力切实增强的基础上,出口基地办公室的相关职责逐步移交给基地商会。出口基地办公室、基地商会和联合会工作经费由省、市财政适当给予支持。

(牵头单位:各出口基地办公室和基地商会;参与单位:省民政厅、财政厅、外经贸厅,各设区市政府)

(二)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有效引导产业集聚

1.建立基地公共商务平台。打造一批国际知名度高、对外影响力强的国际性会展平台;建设一批规模突出、门类齐全的商品批发市场;扶持一批有实力、发展前景看好的境外贸易中心;争创一批出口产品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

2.建立面向国际市场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和创新平台。积极引导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创新要素向出口基地集聚,提高基地会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省重点出口商品向高、精、深方向发展。

3.建立出口商品公共质量检测平台。为基地会员企业提供出口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咨询和质检培训等服务。

4.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基地会员企业提供国际电子商务、行业信息交流、最新动态预测、政策咨询建

议、公共数据分析、进出口预警监测和产品质量投诉处理等服务。2010年内,各基地均要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

5.建立产业投资促进平台。以出口基地商会为依托,围绕发展壮大出口基地产业配套能力,深入挖掘和包装一批上、下游配套产品项目,充分利用各种渠道,积极寻求合资合作,把相关配套企业引进来,补齐产业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形成产业集中、生产配套、规模经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牵头单位:各出口基地办公室和基地商会;参与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科技厅、财政厅、农业厅、林业厅、海洋渔业厅、外经贸厅、外办、质监局、信息化局,省国税局、福州海关、厦门海关、福建检验检疫局、厦门检验检疫局)

(三)积极拓展多元市场,提高出口质量和效益

在巩固欧、美、日发达市场和港、澳、台传统市场的同时,按照经济规模、人口总量、消费能力、市场环境等指标分类,重点加大对基地会员企业拓展拉美、中东、非洲、南亚等新兴市场和东盟自贸区市场的支持与服务;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基地龙头企业到境外投资,开展境外装配生产,规避各种贸易壁垒,带动出口;支持有实力的基地会员企业采取共同出资,通过参股、合资、合作、收购、兼并等形式,开展对外投资,建立海外自主营销平台,提高海外售后服务能力,开展国际化经营。

(牵头单位:各出口基地办公室和基地商会;参与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委、财政厅、外经贸厅、外办,省国税局、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银监局、出口信保福建分公司)

(四)实施创新与品牌带动,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

积极支持基地会员企业共同出资开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基地会员企业将科研创新与标准化结合,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积极推进出口品牌建设,提高出口基地商品的质量和档次;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国家级自主出口品牌的基地龙头企业,带动全省同行业企业共同发展,提高我省“三自三高”(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商品的出口比重。(牵头单位:各出口基地办公室和基地商会;参与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科技厅、财政厅、农业厅、林业厅、海洋渔业厅、外经贸厅、质监局、知识产权局,省国税局、福州海关、厦门海关、福建检验检疫局、厦门检验检疫局)

(五)发展服务贸易,完善基地发展环境

加强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基地生产性服务业,为基地会员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融资担保、研发设计、信息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推动形成一批符合国际标准、服务网络健全、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服务贸易企业。(牵头单位:各出口基地办公室和基地商会,参与单位:省经贸委、财政厅、交通运输厅、外经贸厅,省国税局、福州海关、厦门海关、福建检验检疫局、厦门检验检疫局、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银监局)

(六)规范对外贸易秩序,有效应对贸易摩擦

建立健全政府部门、基地商会和基地会员企业共同参与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提高贸易摩擦应对能力;加强我省出口基地应对贸易摩擦的预警机制,对出口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竞争优势较强、易引发贸易摩擦的出口产品,加大市场动态预测和监控力度,密切跟踪国外最新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提高贸易摩擦应对能力,引导基地会员企业积极参与案件应诉,鼓励企业开展游说、交涉、抗辩工作;强化基地产业安全维护工作,完善基地产业安全数据库建设,主动运用贸易救济措施,保护我省产业安全;鼓励基地会员企业、行业建立知识产权维权组织和保护联盟,支持商会制定行业知识产权公约,组织会员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开展集体维权,形成多元化的维权援助机制;加强基地商会与境外行业商协会的联系,促进境内外、国内外商会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效化解贸易摩擦和争端,积极应对国外各类贸易壁垒。

(牵头单位:各出口基地办公室和基地商会,参与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科技厅、财政厅、农业厅、林业厅、海洋渔业厅、外经贸厅、外办、质监局、知识产权局,福州海关、厦门海关、福建检验检疫局、厦门检验检疫局)

三、扶持政策措施

为支持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建设发展,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基地建设,并根据基地建设实际情况,逐年扩大扶持资金规模。商务部每年切块下达给我省的扶持资金优先支持基地建设项目。各设区市应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和财力情况,相应出台配套资金扶持措施,共同扶持基地发展。省级扶持资金和各设区市配套资金不仅用于支持基地所在市的会员企业发展,也应一视同仁地支持全省其他设区市同行业会员企业的发展。

(一)支持出口基地商会建设

推动出口基地商会加强自身建设,对商会开展工作给予适当经费支持,促进基地商会有效运作,不断壮大发展。

(二)支持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优先支持基地会员企业采取共同出资的形式,建立为行业发展提供服务的研发中心、检测中心、人才培训、产业招商、外贸物流和国际市场信息等公共服务平

台;支持基地建立出口产品设计和贸易促进中心,为会员企业提供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设计和海外营销渠道公共服务。

(三)支持基地会员企业发展

支持基地会员企业开展国际通行的质量认证、商标和原产地标识注册、专利申请、行业标识、品牌宣传等工作,促进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支持基地会员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出口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支持基地举办或参加国际专业展览会及新兴市场开拓等活动;支持基地会员企业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参股并购、在境外设立专卖店等方式构建境外营销网络。

(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基地会员企业实施自主创新与品牌带动战略,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多元化拓展出口市场;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开办以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保单等为质押的贷款业务,对列入基地建设支持范围的项目融资、保单融资、订单融资予以贴息扶持;着力扩大出口基地会员企业的信保覆盖面,推动出口信用保险采用基地或行业会员企业联保的方式,为基地会员企业提供优惠承保条件,在担保费率、限额审批、案件审理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支持基地会员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再融资和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发展资金。

(五)优先支持基地会员企业实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帮助基地会员企业了解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政策、操作流程和可获得的银行服务,增强会员企业参与意愿;鼓励金融机构对基地龙头企业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规避汇率风险,促进贸易便利化。

(六)提升出口退税服务

对出口基地A、B类企业退税申报分别在7个、12个工作日内通过出口货物退(免)税电子化管理系统完成审核、审批;放宽出口基地会员企业A、B分类评定标准,推动会员企业加强诚信建设,提高退税申报速度,并通过与国税部门的共同培训辅导,力争三年后实施A、B类管理的出口企业从目前的7%提高到15%以上。

(七)优化口岸通关环境

加大力度提高通关效率和检验检疫服务效率,降低通关环节费用。积极引导会员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申请调高海关管理类别,力争三年后出口基地内海关实施AA类和A类管理的会员企业比例实现大幅增长;优先支持基地会员企业获得检验检疫直通放行、绿色通道资格,优化检验检疫监管环节,缩短检验检疫周期,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出口商品的抽查检测频次。同时,积极扩大福建省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和福建电子口岸对出口基地会员企业的覆盖面。

(八)积极争取商务部支持

出口基地建设是商务部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和资金支持的重点方向。我省将积极推荐出口规模较大、组织管理完善、发展成效显著的出口基地获得商务部的

认定和授牌,升格为国家级出口基地,并获得商务部专项资金支持。同时,积极争取一批优秀出口基地建设项目列入商务部专项资金支持范围。

四、落实检查机制

(一)工作考核机制

为全面了解全省重点商品出口基地的建设进展情况和相关政策的实施成效,推动重点商品出口基地更好更快发展,建立对重点商品出口基地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机制,对基地总体发展进行考核。具体评价指标如下:

1.主要发展指标。主要反映基地产业建设情况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具体涉及基地会员企业数量、营业收入、进出口总额、利税总额、品牌数量以及龙头企业发展情况等方面内容。2.公共服务指标。主要反映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情况及效果。具体涉及公共技术创新平台、产品质量检测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数量、建设投入、服务企业成效,以及组织会员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情况等方面内容。

3.组织管理指标。主要反映各出口基地所在市政府对基地建设的重视情况和执行情况。具体涉及工作组织和领导、发展规划制定和执行、配套资金投入以及建立统计制度和信息报送等方面内容。

根据以上评价指标,每年年终对全省各基地的建设情况进行一次考核。省政府将对出口稳定增长、建设情况较好的出口基地进行表彰和奖励。在考核的基础上,2012年末,由省外经贸厅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出口基地3年来的建设情况进行总考核,形成全省基地建设综合评估报告。

(二)动态管理机制

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建立对重点出口商品基地动态管理的机制。经过三年持续培育后,按照基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出口基地进行考核,对未能达到预定出口发展目标的重点出口商品基地,以及没有配套政策、资金和扶持措施、基地办公室和基地商会工作不到位或重点商品出口规模落后于其他设区市的现有基地所在设区市,报出口基地建设联席会议研究后进行调整,将出口基地所在设区市资格调整给出口增长稳定,发展潜力较好,重视基础、产业、重点出口商品建设的设区市;同时将有市场前景、有产业支撑、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出口商品列入新一轮重点商品出口基地建设的对象。附件:1.全省重点商品出口基地情况表 2.出口基地商会入会申请表(参考表式)3.出口基地商会会员企业名录表(样表)

4.出口基地商会会员企业基本情况汇总表(样表)

编辑出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室

电话:0591-87802525 0591-87802804 传真:0591-87802484 公报室地址:福州市华林路76号省政府办公大楼404室 邮编:350003 刊号:ISSN1007-8894/CN35-8001/D 广告许可证:350000400218

下载建设三千亩苜蓿商品草基地投入产出概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设三千亩苜蓿商品草基地投入产出概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