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负面清单-上海金融办(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3 20:1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负面清单-上海金融办(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负面清单-上海金融办(小编推荐)》。

第一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负面清单-上海金融办(小编推荐)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服务业 对外开放负面清单指引(2017年版)

使用说明

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负面清单指引(2017年版)》(以下简称《指引》)是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7年版)》(国办发〔2017〕51号)为基础,根据《进一步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 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案》(银发〔2015〕339号)等要求,结合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和实践案例制定。

二、《指引》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和《金融机构编码规范》划分金融服务业范围,共涉及10个类别、48项特别管理措施,包括外资投资设立金融机构管理(市场准入限制)和外资准入后业务管理(国民待遇限制),涉及类别、行业、特别管理措施、效力层级、措施来源、措施描述等内容。

三、《指引》中未列出的与金融审慎、国家安全、公共秩序、公共文化、政府采购、补贴、特殊手续和税收相关的例外规则,涉及上述事项应按照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1页

四、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投资者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金融服务业投资参照《指引》执行。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其补充协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我国签署的自贸协定中适用于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服务业并对符合条件的投资者有更优惠的开放措施的,按照相关协议或协定的规定执行。

五、《指引》之外的金融领域,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实施管理,并由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第2页

第二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上海国检局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及上海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自贸区工作实际,出台深化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支持上海自贸区发展24条意见,具体内容如下:

一、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

改革货物监管模式,加快检验检疫业务流程再造,创新监管方式,进一步扩大分类监管范围,推进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建设。

1.深化进出境货物监管模式改革。实施以“先检后放、通检通放、即检即放、少检多放、快检快放、空检海放、外检内放、他检我放、边检边放、不检就放”等“十检十放”为基础的分类监管模式,更好地服务外贸发展。结合风险管理和信用管理,推行“合格假定”理念,深化“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更好地发挥检验检疫职能作用;全面实施出口直放,产地检验检疫局负责质量安全把关,口岸不再查验或最大程度减少查验比例;在安全风险可控基础上,除高风险产品外,进一步扩大进口直通的区域、企业和产品。

2.创新进口食品监管模式。

创新监管模式。在自贸区率先试点进口食品基于风险的预警布控、重点检验、验证抽查、风险监测相结合的分类监管模式,进一步提高通关便利。

优化管理方式。允许来自非疫区但未获检验检疫准入食品保税展示,并简化相关申报程序;将自贸区内食品存放、展示企业的监督管理由事前审核备案调整为事前承诺报备、事后加强监管新模式,有效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优化进口食品样品监管程序,促进国际研发和科创中心建设。

推动市场服务。试点食品标签合格保证的市场化平台建设和社会中介服务体系构建工作,积极推进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管模式调整工作。

3.全面推广“快检快放”便捷化监管措施。扩大“快检快放”便捷化监管措施受惠生产企业范围和实施“快检快放”进口工业产品目录,强化“企业是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对自贸区内生产企业进口的生产加工用零部件及原材料,在企业自行验收条件满足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第一方和第二方采信,切实减少口岸检验批次。

4.深化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扩大进出口工业产品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的产品范围,根据进出口商品风险预警情况,建立第三方采信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将试点商品范围扩展至进口机械加工设备及其零部件与部分进口医疗器械等产品中;启动木材等产品检验的第三方结果采信试点工作;在自贸区实施第三方检验结果被采信机构的企业信息公示制度。

5.推进进境空箱查验便捷化监管措施。试点对空箱运输经营人的分级评定和港外备案堆场的准入考核,对符合条件并主动提出申请的企业给予减少抽检比例、允许港外查验等措施。

二、进一步简政放权

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抓手,通过审批项目减量化、审批流程扁平化、审批场所集约化、审批办理智能化等举措,营造公平、高效、统一的口岸行政审批服务环境,实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协同推进。支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建设,简化中转货物检验检疫手续。

6.推进审批制度改革。

缩减审批事项。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要求,严格取消代理报检企业注册、快件运营企业从事报检业务注册、报检员注册,旧机电产品备案,出口商品注册登记等审批事项。同时,及时通过报检大厅公告栏、网站、微信、宣传刊物等媒体广泛宣传,做好内部人员岗位调整和业务培训,确保政策落实不打折扣。

减少审批层级。积极配合质检总局做好除负面清单以外的农产品和所有类别的食品进境检疫审批,实现审批的并联化和扁平化。

优化审批流程。推行承诺办结制度,缩短审批时间,通过延长审批有效期及调整审批模式、实行满意度测评等手段,切实实现便民、高效。

推进电子审批。推进行政许可信息化建设,依托行政审批系统功能改造,搭建集行政许可申请、受理、查询、告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统一界面平台,实现行政许可办理情况的可查可溯,方便企业及时了解办理进程。

7.编制三个清单。制定公布自贸区内检验检疫机构权力清单,明确界定职权行使边界,及时清理不合理的行政权力。制定公布自贸区内检验检疫机构责任清单,落实责任主体,强化行政问责。完善自贸区内检验检疫负面清单,提升监管效能,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发布自贸区内检验检疫行政许可目录、办事指南、业务手册、监管手册及相应精编版,促进行政许可办理情况的公开,方便企业全面了解相关行政许可政策。

8.支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建设。

支持平台建设。支持浦东新区开展“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创建工作,引导自贸区检验检测行业产业化聚集和集成发展,不断提升检验检测服务业的行业产值和服务效能。

推进认证改革。完善自贸区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行政许可和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创新,缩减外商投资认证机构审批事项,推进外资认证机构审批制度改革。支持检验检测社会化改革,逐步开放外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在自贸区设立分支机构并开展业务,鼓励在自贸区内设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并鼓励其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机构资质。取消外商投资认证机构申请扩大业务范围应当从业1年以上的限制;取消外商投资认证机构子公司扩大认证业务范围的审批,通过事中和事后监督措施实施监管。

9.简化中转货物检验检疫手续。完善国际中转集拼检验检疫管理办法,推进简化中转动植物审批手续,制定中转检疫审批负面清单,提供便捷化中转动植检证书和原产地证书签发服务;进一步优化国际快件中转监管模式,支持快件企业提高国际中转集拼航线覆盖率,促进航空枢纽港建设;支持在自贸区(洋山)开展进境动物源性食品生产加工。

三、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深化“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贸易便利化改革,科学实施检验检疫分线监督管理,改革进区报检模式,打造国检作业全程无纸化,推行基于信用管理的差别化通关管理措施。

10.推行“先进区、后报检”新模式。调整原有先报检后入区方式,对自贸区拟入境进区货物,允许区内企业向检验检疫机构申报后,按照指令至入境口岸提货后直接入区,并在规定时限内向驻区检验检疫机构办理入境货物报检、交单或查验,进一步优化一线验放流程。

11.打造国检作业全程无纸化。深化申报制度改革,实施无纸化报检和无纸化放行,推动检验检疫证单签发电子化。制定《上海检验检疫随附单据无纸化文件技术标准》;研发和应用随附单据无纸化系统,实现企业以电子化的方式上传报检随附单证,局内报检单证电子化传输;完善申报和放行无纸化及流程再造,对自贸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实现申报、检验检疫、计收费、签证放行、归档等各环节的无纸化运作,实现检验检疫作业全程无纸化。

12.加大信用等级差别化通关管理力度。根据企业诚信情况,推行分级分类管理,在自贸区增加检验检疫信用AA级企业数量,加强信用记录在检验检疫监管中的应用,加大对浦东地区质量诚信企业的扶持力度,对诚信级别高的企业实行绿色通道、快速放行等便利举措;探索在企业信用管理、分类管理等方面,参考或采纳第三方信用报告;支持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为基础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支持建立以物品编码管理为溯源手段的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平台。

四、进一步服务产业发展

集中上海国检优势资源,聚焦重要产业,紧密结合上海自贸区发展实际,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支持邮轮、生物医药、跨境电子商务、会展、入境维修、文化产业、汽车平行进口及总部经济等产业发展,支持科创中心建设,支持示范区建设,支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发展,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和制造业健康发展,助力上海加快构建具有地方特色、富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13.支持邮轮/游艇业发展。

支持邮轮港口建设。支持邮轮港口提高“公共卫生核心能力”水平,对邮轮口岸配套建设提前介入以提供技术支持。积极推荐邮轮港口创建“国际卫生港”,提升品牌建设。

优化邮轮通关环境。通过进出港“单一窗口”申报制度和邮轮物资供应电子化申报制度,提高邮轮通关效率。针对目的地航线邮轮旅游项目配套进、出境单次检验检疫监管措施,简化通关流程。通过允许船舶维修大型配件在邮轮维修码头“直靠直卸”、支持邮轮维修企业对部分旧配件进行无害化再利用等举措,支持邮轮维修产业发展。

保障旅客旅行健康和便利。通过对接世界卫生组织、美国、欧盟的邮轮卫生标准,制定上海港国际邮轮卫生检查实施规程,督促邮轮保持良好卫生状况,保障旅客健康安全。通过建立信息直报制度,开展随船检疫工作,同时对入境旅客降低携带物抽查比例,营造便捷的旅客进出境环境。

促进上海邮轮食品供应业态发展。针对“未获准入”的食品,以过境检疫模式进行监管,建设境外食品在上海港直供邮轮“快通道”。以“一般贸易”进口的供船食品,通过对接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给予企业最大便利。同时,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安全示范区、质量诚信企业名录,支持中国制造、中国生产和中国种植(养殖)的各类产品参与邮轮产业发展。

14.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推进并联审批。实施审批负面清单管理,通过构建互联网行政审批平台,对涉及到不同行政审批的进境生物医药材料实施并联审批,实现一次申请完成多项审批,提高审批效率,缩减审批时间。

创新查验方式。在风险评估和企业诚信基础上,充分运用“非侵入、非干扰”式查验方式,大幅度降低查验比例,提高通关效率。推进属地化管理,对低风险的产品实施直通放行,减少查验成本。

实施分类管理。对进境生物医药材料进行科学风险评估,建立分类管理体系。放宽对血液、细胞、模式生物、组织切片、标准菌株、特异性培养基等风险较低的基础性原料的进境限制。简化科研用化学试剂管理程序。实施低风险生物医药材料免于核查输出国家或地区动植物检疫证书的措施。将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病员监护仪、彩色超声诊断仪等部分进口医疗器械纳入采信试点范围,采纳并信任使用第三方检验结果,便利医疗器械进口。对输入国家或地区无强制性注册登记要求的,一律取消相关注册登记,鼓励上海生物医药产品出口。

优化事后监管。对种类繁杂的进境生物医药材料按照监管要求实施大类归并,建立并公布类别监管规则,提高进境产品检验检疫措施透明度,简化监管流程。建立产品风险与企业诚信相结合的风险管理模式,将监管重心由货物转向企业诚信与产品风险相结合。

15.支持会展业发展。

完善监管方式。出台展会、展览检验检疫监督管理规定,完善进出境展览品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建立进出境展品检验检疫管理新制度,对进境展品实施口岸核放、场馆集中查验监管,进一步简化报检查验程序。

制定便利化举措。对进境展品实施口岸核放、场馆集中查验监管。对保税展示货物,实行登记管理,允许多次出区展示。涉及3C认证的展品免于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完善展品合理损耗和留购监管方式。允许参展的预包装食品、化妆品等,凭展会组织方证明免予加贴中文标签和抽样检验。

16.支持全球维修产业发展。对质量管理体系健全、符合条件的生产企业实施风险监测、信用管理,以周期性监督检查替代批次化的产品检验,全面助推产业发展效能;制定并发布《关于推进浦东新区维修/再制造用途入境机电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规范监管要求;对入境维修复出口、入境再制造旧机电产品免于实施装运前检验;对以保税、租赁等方式多次往返自贸区货物,实行登记核销管理。

17.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构建符合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体制机制。顺应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新态势新要求,按照加快发展与完善管理相结合、有效监管与便利进出相结合的原则,加快建立符合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出台上海口岸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办法,推出涵盖直邮进口、保税进口、出口等业务类型的、适合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特点的监管模式与便利化措施。

建立跨境电子商务清单管理制度。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入境物品管理,建立跨境电子商务产品负面清单制度,除负面清单内商品禁止以跨境电子商务形式入境外,全面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构建跨境电子商务风险监控体系和质量追溯体系。优化进口电商企业和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方式,实施线上监测、线下预警的安全管理和风险监测工作机制。制定重点商品和重点项目监管清单,通过现场查验、抽样检测和监督检查等,加强风险监控和预警。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跨境电子商务商品“源头可溯、去向可查”。加强与质监部门的合作,建立“风险监测、网上抽查、源头追溯、属地查处”的质量监测机制。

创新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模式。明确电商经营主体的质量安全责任,实行全申报管理,建立责任追溯体系和先行赔付制度。对按国外个人订单出境的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商品,除必要的检疫处理外,不实施检验,对低风险商品审核放行,高风险商品逐步采信第三方检测结果合格放行。对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商品实行集中申报、集中办理放行手续,完善以检疫监管为主,基于风险分析的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机制。加大第三方检验鉴定结果采信力度,对一般工业制成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事后监管。对进口跨境电子商务商品实行集中申报、核查放行。对整批入境、集中存放、电商经营企业按订单向国内个人消费者销售的,实施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的质量安全监管,依据相应产品国家标准的安全卫生项目进行监测,监督电商在尊重消费者个人选择权的同时,标示可能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和消费风险。加强事后监管,组织对质量安全问题的调查处理。

实施跨境电子商务备案管理。对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及跨境电子商务商品实施备案管理,落实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商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推动规范跨境电子商务经营秩序,实现质量安全责任可追溯。

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上海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跨境水果、生鲜等贸易电子商务发展,支持在自贸区设立进口水果、生鲜电商综合交易服务平台,推动洋山进境鲜活农产品展贸中心的建设。

18.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出台针对文化艺术品管理办法,出台文化艺术品风险评估规定;针对文化产品特性及进境检疫特殊要求,制定配套的检验检疫监管举措;对上海自贸区内进口文化艺术品(限艺术品整体或部分属于CCC目录产品)给予无需办理CCC认证的特殊监管措施,凭艺术品证明文件直接受理报检;加快进境文化艺术品专项查验场站设立,制定发布《文化艺术品专项性查验场站考核细则》,指导企业按要求完成场站设施建设;依据国家质检总局授权,开展自贸区内进境展品和文化艺术品的检疫审批。

19.支持汽车平行进口。积极参与推动自贸区平行进口汽车项目稳步运行;与自贸区管委会、市商务委等管理部门共同建立平行进口汽车会商机制;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认监委与国务院相关部委对平行进口汽车最新的政策要求,及时落实相关支持举措。

20.支持总部经济(亚太运营商计划)发展。鼓励跨国企业在自贸区和浦东地区建立亚太运营总部以及具备贸易、物流、结算等功能的运营中心;推进浦东新区CCC免办审批后续监管制度改革,推广免办CCC诚信企业贸易便利化措施,享受“一次审批、多次放行、诚信监管”的便捷通关措施,支持浦东地区维修、研发、分拨中心的设立;研究制定自贸区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等新型贸易平台的检验监管和市场检测模式;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服务总部经济运营发展。

21.支持科创中心建设。促进自贸区科研要素自由流动,出台针对科研用货物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对科研用样品、设备实施通关便利化措施;形成企业需求定期调研机制,推出针对企业研发测试中涉及的进口设备与旧机电产品相关制度创新和优惠举措,进一步完善对用于研发样品或耗材的进出口化学试剂的风险分级管理制度;做好自贸试验区创新制度的标准化工作。

22.支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完善金桥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各项制度建设,率先推出进口货物检验监管分类管理模式、培育质量安全示范企业等十项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检验监管便利化措施。

五、进一步加快互联互通

实施互联网+国检战略,全面推进国检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制度,进一步优化口岸监管执法流程和通关流程,加强多部门联动,推动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

23.推进互联网+国检建设。

构建三个平台。以内外网两大门户、基础运行环境和云计算体系、应用开发体系,数据交互体系、信息安全体系、运行维护体系五大基础体系为技术支撑,重点建设互联互通的业务平台、智能高效的政务平台和便捷易用的服务平台,实现网络全覆盖、应用互联互通、数据高度聚合、风险即时管控、管理协同联动。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进覆盖上海各分支局、办事处的联动指挥中心建设;支持上海电子口岸、亚太示范电子口岸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进自贸区检验检疫电子服务平台和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建立与自贸区公共信息平台的网络互联机制,推动自贸区检验检疫智能执法系统建设,提高检验检疫监控系统与自贸区各类新业态运行模式的兼容性;推进自贸区国检综合物流监控系统建设,加快货物在监管安全基础上实现区内自由流动和跨区流转;推进“即检即放”现场查验放行模式,全面推进国检“互联网+监管”战略。

24.加强与各方面的协作配合。

部门协同。密切与自贸区管委会的协作,积极配合管委会有关工作的落实,形成合力,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加强与质监、商务、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合作,在企业管理、质量控制、风险监测、产业发展等方面密切协作,相互支持,加快推进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关检协同。推进与海关“三个一工程”,持续深化口岸关检“三个一”合作。与海关共同研究深化三个一合作新方案,重点研究减少重复查验、查验地点整合和操作协同配合等方面采取措施,降低查验成本。

区域协同。协同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直属国检局,实施区域集中审单一体化、企业信用管理一体化、物流监控一体化和货物监管一体化。

第三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3年)

沪府发〔2013〕75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

面清单)(2013年)》的公告

根据外商投资法律法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现予公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3年)》。

特此公告。

附件: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3年)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13年9月29日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

(2013年)

第四篇:专家学者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专家学者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9月29日,上海杨高路,曾经的外高桥[4.20% 资金 研报]保税区2号门,已换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字样。中国自贸区试验正式起步。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改革难度大、考验多,许多内容涉及改革深水区。上海要主动放弃已经习惯的做法,要主动探索尚不熟悉、尚不习惯甚至有风险的举措。只要能够推进改革开放,这样的改革试验就有价值,值得探索。”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为自贸区揭牌并对全市干部明确要求,不仅要有改革的勇气,更要有改革的智慧,力争在试验区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更好地服务全国。

28.78平方公里的“试验田”,正成为撬动中国经济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点。为什么建设上海自贸区

顺应全球经济治理新秩序,主动对接国际新规则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试验,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为园区争取一些优惠政策,也不是招商引资的一些突破。”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肖林说,“这是顺应全球经济治理新秩序,主动对接国际规则,主动塑造中国新红利的战略举措。”

加入WTO十余年,中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地位日益提高。近年来,全球贸易开始了新一轮竞争,出现了更高标准的自由贸易谈判。在三大自由贸易谈判的推动下,国际贸易投资规则体系面临重塑。这一系列地区性贸易协定,使WTO规则和发展中国家日益边缘化。

世界上的主要自由贸易区也正在发生一系列改变:从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并重转变,且更加注重服务贸易发展;由贸易功能为主,向贸易功能与投资功能并重转变,更加注重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自贸区在市场准入、外资国民待遇、业务经营、投资服务等方面营造高度开放宽松的投资环境;由在岸业务为主,向在岸业务与离岸业务并重转变,更加注重离岸功能的拓展;由贸易自由政策为主向贸易自由、投资自由、金融自由政策联动转变,体现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

“面对这一系列变化,我们不主动对接,就面临‘再次入世’的可能。”肖林说。先行先试国际经贸新规则新标准,积累新形势下参与双边、多边、区域合作的经验,为我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撑,这成为上海自贸区试验的重要使命。

自贸区能给中国带来什么 通过开放提升中国经济转型速度和质量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核心目标是改革开放、制度创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管委会主任艾宝俊说。

自贸区设在上海,意义却远远超出了上海本身,为中国经济的转型提供了新的突破口。“除了国际贸易能级的提升,中国金融体系加快开放、与国际接轨,将会在新形势下释放巨大的改革红利。”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说。

从已公布的方案看,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试点内容和举措与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通过新的国际贸易规则,推进中国的新一轮开放,提升中国经济转型速度和质量,其意图非常明显。

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近年来出现了明显变化。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需求减少,出口增速减弱,中国以货物出口为主的贸易面临转型。而世界主要自贸区的趋势显示,服务贸易正快速成长,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已占全球贸易总额的约20%。通过自贸区的建设提升服务贸易,促进服务业发展和贸易转型,这是一条有效路径。

上海自贸区已选择六大领域作为服务业开放的重点,包括金融服务、航运服务、专业服务、商贸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

国际人士怎么看待上海自贸区

中国的老百姓和企业可以直接在自贸区投资国际市场

花旗银行董事副总裁杨光在纽约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对中国来讲,建立上海自贸区无疑在宏观上具有重要的政治战略意义,就金融领域而言,国内一些专家没有提到的一个事实是,对中国走出去战略也有很大影响。

首先,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必将使这个区域成为一个资金的“洼地”。无论是国际资金还是国内资金都会向这个自贸区流动,使得自贸区能成为资金的“蓄水池”。一旦企业能够比较容易拥有资金,走出去向海外收购、向海外兼并、向海外拓展,就会变得相对容易。

其次,上海自贸区可以打造成一个非常完整的离岸金融中心。第三,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将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一个很好的舞台。

此外,上海自贸区的建设还有一个好处,中国的老百姓和企业可以直接在自贸区投资国际市场。

对于上海自贸区,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首席执行官迈克尔·伊兹说:“中国政府可在区内率先尝试金融改革,比如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民营资本设立银行机构等。随着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改革可以逐渐从区内转向区外。”

明思力中国董事长约翰·约斯顿说:“上海自贸区建设是中国金融改革和开放的重要一环,对于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坦率地说,我们希望中国政府改革的力度能够更大一些。”

这些外国企业家都不约而同强调了上海自贸区“改革”的功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丁剑平教授表示,上海自贸区的第一功能是改革,而不是自由贸易,更不是要优惠政策。“至少它可以引领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 一方面它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意义非凡,另一方面,它还可以通过金融创新来降低实体经济的成本,把金融改革与实体经济导向有机结合起来。”

自贸区如何化解金融风险

人民币资本账户下可兑换未来将实现“分账管理”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试验区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

实施细则逐步落地。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提出,未来将鼓励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跨境投融资服务和离岸业务。

“实现金融领域创新,意味着区内的银行开始真正参与国际化发展和竞争,必须面对全新的、完全市场化的金融环境。”中国银行[0.36% 资金 研报]上海市分行行长潘岳汉说,随着业务品种的丰富、融资渠道的多样化,银行可以从国际市场获得融资,降低资金成本,同时也能更好地服务客户。

与国际市场对接的区内金融市场将加快实现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潘岳汉说,现在国内的企业贷款利率普遍上浮,而跨境人民币贷款的利率基本是在基准利率水平上下浮15%左右。未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市场利率水平将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企业的融资成本会降低。

开展跨境投融资服务,意味着为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启了一片新的天地。交银金融租赁公司是唯一获批筹建专业子公司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此前公司的国际业务几乎没有,而且与国际上的竞争对手相比,企业运营的资金成本较高。“随着相关业务的逐步开放,我们以后能到国际市场上通过发债筹集资金,资金成本会降低,而且还能到境外设立公司,同时服务区内贸易便利化,开拓国际、国内更广阔的市场。”交银金融租赁公司董事长陈敏说。

自贸区试验金融业的全面开放也是一大突破。经过一系列的金融改革,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已走入最核心地带:外汇管制、利率汇率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以及金融业的进入管制。而这些曾经的禁区,都将在自贸区开放试验。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全面开放的金融市场既意味着机遇,更意味着重大挑战。“批准设立自贸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标准是:有利于服务自贸区内的投资贸易便利化,同时有利于风险管控。”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说,“支持自贸区健康发展,要做好准备防范境外风险传染和跨境业务风险。”

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同时,如何避免大规模资金跨境流动,防范由此带来的风险?人民币资本账户下可兑换未来将实现“分账管理”,进行账户隔离,即“一线放开、区内自由、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在自贸区内注册企业,可以开设FTA账户(即自贸账户),部分试点企业还可开设FTN账户(即离岸账户)。FTN账户可以实现货币自由兑换、利率市场化,而账户之间严格区分自贸区业务和非自贸区业务,账表单独设置、单独计量、单独核算、单独考核。

随着银行的客户结构、业务种类、资产负债结构和资金来源发生变化,银行业监管政策也将做出调整。廖岷指出,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发生变化。比如现在区内的一些银行,将来会有一些境外的人民币存款,资金来源于境外人民币市场。“因此我们现在考虑优化调整存贷比、流动性等指标的计算口径和监管要求。”

自贸区有哪些突破

暂时停止实施一些法律的有关规定,实施负面清单管理

上海自贸区要推行一系列的开放措施,需要突破许多既有政策法规、现有体制的障碍。“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立足国家战略和全局利益,统筹谋划、稳步推进自贸试验区各项改革任务,绝不能被本部门本地区的局部利益所羁绊。”上海市市长杨雄说。

首先的障碍来自法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共有12项开放措施,与现行外资企业法等4部法律的有关规定不一致。怎么突破?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试验区内暂时停止实施这些法律的有关规定,并于8月26日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通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有28.78平方公里可以不按某些法律行事,这是前所未有的突破。

为了推进上海自贸区的开放试验,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26日通过《关于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实施本市有关地方性法规规定的决定》,并自10月1日起施行。根据这一规定,在自贸区内,对国家规定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之外的外商投资,停止实施《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条例》。凡法律、行政法规在自贸区调整实施有关内容的,上海市有关地方性法规作相应调整实施。上海市其他有关地方性法规中的规定,凡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不一致的,也调整实施。

《方案》对外商投资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研究制订试验区外商投资与国民待遇等不符的负面清单,改革外商投资管理模式。过去,外商投资采用正面清单管理,告诉投资者可以做什么。而负面清单管理告诉投资者什么不能做,没有规定的则都可以做。

《方案》重点突出扩大服务业开放。选择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领域扩大开放。在这些领域暂停或取消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限制等准入限制措施(银行业机构、信息通信服务除外),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者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

金融制度的创新非常鲜明,原来金融业的禁区开始突破。《方案》提出,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试验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在试验区内实现金融机构资产方价格实行市场化定价。探索面向国际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建立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全面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

实施促进贸易的税收政策。将试验区内注册的融资租赁企业或金融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的项目子公司纳入融资租赁出口退税试点范围。对设在试验区内的企业生产、加工并经“二线(境内关)”销往内地的货物照章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根据企业申请,试行对该内销货物按其对应进口料件或按实际报验状态征收关税的政策。

自贸区获“金融礼单”

9月29日,国务院相关部委有关负责人解读自贸区总体方案亮点,纷纷捧出献给自贸区的“礼单”——政策及细则,金融领域“礼单”还很耀眼。

央行:四大改革招招碰硬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张新介绍,将在自贸试验区内创造条件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进一步简化经常项目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流程和手续。

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在自贸试验区内先行先试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建立与自贸试验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深化外债管理方式改革,促进跨境融资便利化;深化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

银监会:八大措施改善银行监管

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介绍,为支持自贸区的发展,银监会对银行监管推出了8项新规。支持中资银行入区发展。允许全国性中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上海本地银行在区内新设分行或专营机构。

支持区内设立非银行金融公司。支持区内符合条件的大型企业集团设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支持符合条件的发起人在区内申设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

支持外资银行入区经营。

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区内银行业。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在区内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参股与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区内设立中外合资银行。

鼓励开展跨境投融资服务。支持区内开展离岸业务。简化准入方式。完善监管服务体系。证监会:单位和个人境内外双向投资开闸

证监会的具体措施包括:拟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在自贸区内筹建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具体承担推进国际原油期货平台筹建工作。

支持自贸区内符合一定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双向投资于境内外证券期货市场。区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可按照规定进入上海地区的证券和期货交易所进行投资和交易;在区内就业并符合条件的境外个人可按规定在区内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立非居民个人境内投资专户,开展境内证券期货投资;允许符合条件的区内金融机构和企业按照规定开展境外证券期货投资;在区内就业并符合条件的个人可按规定开展境外证券期货投资。区内企业的境外母公司可按规定在境内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支持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在区内注册成立专业子公司。支持区内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展面向境内客户的大宗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的柜台交易。

保监会:出台“八个支持”政策

保监会出台“八个支持”政策,包括:支持在自贸区内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保险机构;支持保险公司在自贸区内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人民币跨境再保险业务;支持自贸区保险机构开展境外投资试点;支持国际著名的专业性保险中介机构等服务机构以及从事再保险业务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自贸区依法开展相关业务;支持上海开展航运保险;支持保险公司创新保险产品;支持上海完善保险市场体系;支持建立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

链接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区域性经济特区。这种方式属一国(或地区)境内关外的贸易行为,即某一国(或地区)在其辖区内划出一块地盘作为市场对外做买卖,对该地盘的买卖活动不过多地插手干预,对运入的货物不收关税或优惠。

国际上著名自由贸易区大都以“转口贸易+区内加工”为主要内容,上海自贸区不同,主要聚焦于服务业的改革与开放。

我国的保税区最初设计时借鉴了国外的自由贸易区,但因当时大家对“自贸区”概念不清,就创造了“保税区”

第五篇: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任务和措施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任务和措施

紧紧围绕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战略要求和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战略任务,按照先行先试、风险可控、分步推进、逐步完善的方式,把扩大开放与体制改革相结合、把培育功能与政策创新相结合,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按照国际化、法治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

[详细]

二、扩大投资领域的开放

扩大服务业开放,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构筑对外投资服务促进体系。改革境外投资管理方式,创新投资服务促进机制,支持试验区内各类投资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投资。

[详细]

三、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

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积极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快提升我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详细]

四、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

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试验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 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进行先行先试。[详细]

五、完善法制领域的制度保障

完善法制保障。加快形成符合试验区发展需要的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针对试点内容,需要停止实施有关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文件的部分规定的,按规定程序办理。[详细]

下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负面清单-上海金融办(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负面清单-上海金融办(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