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增减挂钩建新地块确定过程中对地块接边问题的提出与思考
增减挂钩建新地块确定过程中对地块接边问题的提出与思
考
【摘 要】本文结合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在确定建新地块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阐述了建新地块的确定受已上报地块的影响而引发的问题、现状条件下的解决办法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关键词】增减挂钩;建新地块;上报地块、接边
0 引言
随着城镇经济发展和土地管理制度的日益严格,城镇化所需的建设用地指标愈来愈紧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出台无疑对缓解当前建设用地紧张状况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我们在具体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某县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完成后,后期对建新地块进行实际测量及报地过程中遇到建新地块与以前报过的地块有冲突,后来经过多次对建新地块的调整才得以解决此问题。以此看来,建新地块的确定除了受常规因素的限制,还受到已上报地块的影响。建新地块确定受已上报地块的影响而引发的问题及其说明
笔者结合参与的西安市未央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数据方面工作的经验,总结如下:一般来讲,建新地块的确定受四大常规因素的影响:一是政府或用地方对地块的选址区域的意向、二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是现状地类、四是地质灾害,这些因素都是我们在做具体项目中常规且必须要考虑的因素。随着工作中不断遇到问题以及不断的改进,我们在做项目过程中已经把建新地块的确定受已上报的地块的影响考虑到具体工作中来,下面笔者就将做项目过程中具体遇到的此类问题进行介绍。
1.1 用地单位提供的实测坐标与现状图不符
如(图1)所示:紫红色地块为实测坐标,该地块在实测过程中是没有包含图中的现状河流(蓝色线表示),但将该地块落在现状图上后,包含了现状河流。我们都知道,实测坐标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而现状图上的河流是用线状表示,也存在着误差,以至于造成现在的问题。然而,我们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一般的建新地块是不能包含国有河流用地的,而实际不包含河流的实测地块在现状图上显示却包含了河流,这正是问题结症所在。经过多面的考虑以及咨询相关专家,我们最终决定以项目优先,按照现状图沿河流将延伸到河流外的小块切掉,最终形成如下(图2)所示。
图1 图2
1.2 建新地块与已做过勘界的地块两者有重叠部分
如下(图3)所示,绿色范围线为此次项目建新区的安置地块,红色范围线为已做过勘测定界报告的地块,此地块无法查实其上报后是否审批同意。这种情况下,对于安置地块是否要避让红色范围线地块这种情况,我们技术单位无法做出决定。最终,我们要得到区县国土局及政府其他部门的帮助,由相关政府部门查实该地块,最终由客户决定结果。如果该地块已上报并审批或者是重点项目用地,我们则要避开该地块与其外围范围线接边;如果此地块查证无实,则不用考虑该地块,这是我们一般应遵循的原则。
图3
1.3 按现状扣除建设用地后的建新地块与已上报地块两者之间有缝隙。
如下(图4)所示,红色范围线地块为已经做过勘界报告且已审批同意的地块(即图中陕西电网西安西北郊330千伏输变电工程用地),蓝色范围线地块是我们扣除现状建设用地(城市)后的留用地块。可以明显地看出现状图上的城市用地范围与红色范围线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缝隙。我们还可以看出,二调现状库里已经将此地类变更为城市用地,在正常情况下,这个现状建设用地应该与已上报审批的红色范围线是一致的。那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通过分析,产生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图4
一是由于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引起的。因为二调现状变更库的坐标是1980西安坐标系,而上报审批的地块虽然勘测定界图是西安80坐标,但其真正是在土地坐标系中绘制的,只是输出成果的时候将土地转成了西安80坐标系,这样就会引起误差。但从某种角度上讲,这种坐标转换带来的误差是非常小的,不会像上面(图4)中裂隙那么明显。所以可以排除是坐标系统转换误差引起的。
二是由于测量误差引起的。就是在做勘测定界报告前,相关测绘单位对该地块进行过实测,勘测定界报告是以实测坐标为准的,这样就与现状图上的建设用地范围不符。但这样又不符合逻辑,按照正常的报地程序,用地单位应拿着已审批同意后的实测勘界坐标去信息中心改现状地类,这样的话现状建设用地也应与已上报地块吻合。所以由测量引起的误差也可以被排除掉。
最后,经过跟相关制图人员确定,是他们当时将现状分幅栅格图校正到相应的土地坐标上,然后根据校正后的栅格图上的那块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矢量化的,这种结果让人感到无可奈何。因为我们技术单位掌握的二调数据是矢量数据。我们按现状库扣除现状建设用地应该是准确的。但是如果我们拿着按现状扣除的建新地块去报地的话,会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的增减挂钩项目审批通过,将来用地单位拿着我们确定的地块去报地的话,就会和以前已经报批通过的地块产生冲突,这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是如果按照已经报批过的地块进行接边,还会有一个问题,就是现状图上,我们的建新地块会和现状建设用地之间有间隙,而这缝隙间的农用地以后怎么报批怎么用是个难题。最终权衡考虑,在不突破增减挂钩政策的同时,为了让用地方在后期报地过程中更加顺利,现状情况下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将建新地块与勘测定界上的地块进行接边,最终形成如下(图5)所示。
图5 由地块接边问题引发的思考
在做增减挂钩项目数据方面的工作时,我们遇到的数据接边问题远不止上述提到的三类问题,这里只简述了三类常遇到的问题及在现状条件下采取的办法,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给大家有所帮助。并且随着相关政策及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能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比较矛盾的地块接边问题的产生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以下几方面引起:一是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西安市现在基本还在使用的是西安80坐标和土地坐标,他们在不同领域范围内使用,但因数据需要衔接常常需要互相转换;二是实际测量坐标常与二调现状图之间存在擦边或缝隙等问题,此二者不管是哪一方引起的误差都是难以调和的,当然在用地过程中常以实测为准;三是数据之间不能共享,增减挂钩项目中确定的建新地块将来也要走正常报地程序,但做项目的技术单位却无法掌握已做过勘测定界地块的相关资源,同时,有资质做勘测定界的单位却没有二调矢量图,以至于他们有时提供的地块是沿栅格图上矢量化的,这在无形中造成人为上的误差,反而让技术单位正确的地块范围(与矢量二调库接边)成为被动,要与错误的地块范围进行接边。
要想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使用同一套坐标系统,以免因为转换坐标而引起误差,并且将相关数据在有需要时进行共享。当然要想现在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我们的做法只能是在两者厉害之间取其轻。
[责任编辑:丁艳]
第二篇:对新入路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对新入路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几
点思考与建议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已成为铁路企业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铁路高技能人才作为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短缺现象则更为严重,已严重影响了铁路和谐建设和现代化发展。铁路企业的人才主要来源于铁路专业大学毕业生。然而毕业大学生的业务能力、思想认知等与惠州车务段当前发展需要还有相当的距离,需要一个恰当培养过程,使其得到质的转变,以适应车务段日常工作和发展需要。本文通过结合自身经历发现分析新入路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根据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对铁路新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惠州车务段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铁路企业对新入大学生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1 学校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
目前,大多数铁路专业院校仍在采用“以学科教育为主,专业联系职业;以理论教学为主,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铁路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专业设置滞后,不能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2)课程体系尚未脱离学科体系的窠臼。
(3)教学方法手段陈旧,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4)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理论,实践教学力度不够。
(5).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真正建立起校企合作机制,影响高技能人才操作能力的培养。
(6)实习实训条件薄弱,不利于学生高技能的获得。
1.2眼高手低现象普遍存在毕业生对岗位期望值过高,认为自己可以从事技术性或管理性岗位工作。另一方面,理论基础不实。铁路部门多为熟练工种,岗位技术性相对偏低,现场锻炼不够,学习规章不够,融会贯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在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差,主要表现为:心中没底,不敢处理;根本不会,无从下手或没有头绪,程序错乱。
1.3 见习计划在实际见习过程存在问题
从目前的大学生的现状看,实践经验很缺乏,也因这种实际经验的缺乏影响到了对规章制度的理解进而应用能力受到了限制,无法有效应用到实践工作中。所以加强现场工作的实践学习是相当必要的。可在实际见习过程存在问题存在以下2个问题:
1、详略不得当,重点不突出,车间岗位见习岗位有客运员、信号员、助理值班员、调车、车站值班员、车站调度员(仅限龙北见习生),见习时间分别为3个月、2个月、2个月、2个月、3个月,见习计划没有根据内容难以来划分阶段,而是主要以月为单位来划分。
2、认识片面,盲目向往“办公室”
因为大学生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电脑应用基础,正好对应了现在车站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加上现场工作要进行轮班制,要上夜班。很多大学生就偏向与去办公室工作,安于在办公室打杂的现状,没有主动要求去现场学习,耽误了计划进程。
1.4各站的条件差异引起的问题
社交需要得不到满足: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沿线路各站的条件差异,工作生活环境都不同,特别是在小站实习的车站人数不多人与人的交流局限大;交通条件不好,出行不方便。导致产生社交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引发的矛盾。思考与建议
2.1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
借鉴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对推动我国高技能人才特别是铁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以及铁路职业院校的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鉴澳大利亚TAFE模式、加拿大CBE模式还是德国双元制模式等先进模式的经验,惠州车务段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1.以车务段实际需求为核心,到主要生源学校定期开展职业知识讲座。给在校大学生一个学习导向性,和对铁路行业、广铁集团、惠州车务段的现状的客观认知,减少主观幻想与实际存在差异引起的失落感;
2.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车务段人才需要实际,主动向学校推荐一些符合车务段人才需要实际的课外读物,必要时可以由车务段提供少量给学校,供部分有需要的学生阅读学习。
3.强调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沟通企业和学校,利用好大学生大四的时间,可以让部分大学生实习期间到车务段机关或几个主要的大站实习,接触实际,指引理论学习。
2.2现场学习为主,积累经验,深化理论认识
现场作业和理论知识差异较大,唯有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现场经验,才能有切身的体会,这样从实践中深化了理论认识,熟悉了规章制度,也累积了现场经验,增强了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
1.合理安排大学生见习的车站,安排见习的车站最好要有前几届的大学生在现场工作的车站,这样与师兄对比之下新入路大学生会发现自身不足,激发其学习业务的热情,找到自己的进步榜样。
2.安排大学生接触车站的站细修改、春运股道运用图编写、运输数据分析汇报等工作,感觉到业务知识在车站管理、运输生产组织中的重要性后,使得大学生见习期间业务学习更有针对性,避免产生迷茫感,知道自己为什要学习现场业务,在现场见习的目的。
2.3科学合理的安排见习各岗位时间,过程中给予适时的导向 岗位中客运岗位和助理值班员作业相对较简单,职责相对较单一,可以在计划中适当简略安排,而信号员、值班员、车站调度员可以给予更多时间去学习、去熟悉,尽量根据见习内容难以来划分阶段,而是主要以月为单位来划分。同时在见习过程中安排专干负责见习生的见习现状掌握、导向、调整,避免见习计划没有落实的现象发生。
2.4加强各站间大学生交流的机会
从马斯诺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上来说,社交是人的一个重要需求,得不到满足会产生矛盾,这样作为车务段可以给大学生政治上关心,工作中支持,给予大学生交流的机会,可以采用座谈的形式,在组织时间上提前通知,给车站做好人员调配工作,会中主持人注意把握会议气氛,维持在一个轻松畅快的环境,使大家畅所欲言,这样既能加强大学生工作交流,感情交流,同时也是很节约成本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