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工贸易违规操作实例
加工贸易领域内常见的违法行为
加工贸易企业应在登记手册或帐册有效期内完成保税料件的进口和出和产品出口,不能出口部分料件应经批转后税内销或依法作其他方式上理。如果未经批转擅自处置保税货物,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下面我们将结合同个案例,介绍一下加工贸易领域内常见的几种违法行为。
第一种:未经海关批准,擅自内销或者转让加工贸易货物的。
案例一:2005年7月25日,一加工贸易企业在海关办理一本来料加工手册,进口塑料粒子108吨。2005年12月当事人接公司内销订单,由于库存内销原料不能满足订单生产需要,当事人遂于2005年12月15日至2006年1月17日间,将登记手册项下的144吨库存ABS—FR染色塑料粒子用于内销产品的生产,并于2005年12月29日不宜上144吨塑料粒子的外销转内销情况向商务部站提出申请并获批准,但未请海关核准并征税。截止海关核查期间,以上共计144吨ABS—FR染色塑料粒子已制成成品入库,其中47.069吨已销往国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八十六条
(十)项及国办发(1999)35号文之规定,时候当事人被处罚款人民币20万元整,并责令其补缴税款62万元。
案例二:2004年12月至2005年8月期间,某公司因经营纠纷及为缓解奖金压力,未经海关许可,擅自将进口PC/ABS塑胶粒子及其他塑 胶粒子加工成的PC/ABS染色粒子转让给8家企业,折合耗用保税料件PC/ABS塑胶粒子7500公斤,涉案货物价值人民币15.13万元,漏缴税款人民币2.99万元。海关缉私部门对该公司以上擅自转让海参关监管货物的违规行为科处罚款人民币1.5万元。
第二种:加工贸易货物无故短少。
案例:海关在对某企业实地核查种发现,该企业一本有效期为2004年6月的进料加工贸易加工手册项上进口的保税料件镀锌钢板、马口铁、不锈钢、铝板理论存量少于实际存量,且不能提供正当理由。加工贸易监管部门以保税料件无故短少为由将线索移交缉私部门。经海关缉私部门调查,该案涉案货的价值人民币74.15万元,漏缴税款人民币15.04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参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当事人被处罚金12万元。
第三种:涉嫌以伪造、虚假单证骗取加工贸易监管部门办理海参关又关手续的。
案例:某企业于2000年7月在海关办理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备案进口韩国产面料一批,备案出口羽绒服14万件,实际生产单耗为2.2米,实际生产羽绒服28万件,出口14万件,另14万件被该公司内销给国内企业。该企业在核销时将单耗瞒报为4.4米,并提供虚假的工艺单、生产领料记录等,骗取海关核销。后被海关在实地核查中查获。第四种:未经海关批准,擅自将加工贸易货物外发加工、串换的。
案例一:2005年,某加工贸易企业未经海参关许可,擅自将进料加工登记手册项下保税进口的矽钢片、漆包线等外发至其他企业,加工成单体变压器出口。经了解,由于销售形式较好,该企业在自身产能满足不了订单需求的情况下,为了抢占市场,于是在未报经海关核准的情况下,擅自将料件外发加工。当事人的行为已构成违法海参关监管规定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的规定,当事人被科处罚10万元。
案例二: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期间,某特种设备有限公司在开展数控电火花切割机订及成型机的进料加工业务及内贸用途业务过程中,在未经主管海关许可并办理有关海关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将上臂、导线器、端子盒、数控电源部件、线端处理器、水箱调节件等保税料件于一般贸易进口料件相互借用,调换、使保税料件用于内贸成品用途,非保税料件用于登记手册项下处口,后又用同名称、同规格和相同数量的料件予以归还。该案涉案货物价值人民币2000万元,涉税人民币367.83万元。经海关缉私分局调查核实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的规定,科处当事人罚款25万元。
案例三:2004年4月至2005年8月期间,一玩具公司未经海关许可并办理相关手续,擅自将国内采购的毛绒布顶替进料加工登记手册项下进口毛绒布,用于加工贸易出口成品的加工生产,并将登记手册项下进 口料件用于内销。该案涉及货物价值人民币214.83万元。经海关缉私分局调整核实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的规定科处当
事人罚款25万元。
第五种:经营企业未按照规定将外发加工的成品、边角斜、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等加工贸易保税货物运回本企业的。
案例:2004年9月某公司由于本企业不具备某道工序的生产加工能力,向主管海关申请将一定数量的保税半成品外发至另一企业加工,外发期限为9月15日至10月15日。该申请得到海关的核准。但海关在10月15日的实地核查中发现,该企业虽然将外发加工的成品运回本企业,但外发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斜及不良品并未按照规定运回本企业。企业这一行为违反了海关113号令相关规定,发球块规行为。经海关进一步调查,该案小案货物价值人民币12.3万元,涉及税款人民币2.3万元。于是,海关按规定进行了处理。
第六种:经营企业未按规定如实报告加工贸易货物的运发、加工、单耗、存储等情况。
案例:2006年11月13日,海关在某公司一工艺品登记手册核销过程中经下厂核查发现该公司申报单耗于实际测定单耗不符,致使价值人民币32.55万元的保税货物核销错误,针对此单耗申报于实际不一致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的规定,海关缉私 分局对当事人科处罚人民币3万元,并责令当事人补缴税款并办理其他海关手续。
第七种:其他涉嫌违规、走私的情形,如遗失登记手册等。
案例一:某一加工贸易企业因不熟悉海关业务法规,将由保税进口料件橡木板制成的340件共计67万美元的家具以一般贸易方式申报出口,虽然成品已经出口境外,但其行为已经影响了海关对保税货物的监管秩序,海关对当事人以上行为科处罚款人民币2万元。
案例二:2005年11月21日,某企业委托某报关有限公司以“进料余料结转”贸易方式向海关申报进口弹簧、螺丝、卷轴弹板、索引板等保税料件一批,其中弹簧、螺丝、卷轴弹板、索引板等进口料件申报重量均为0.001千克,申报货物净重与实际净重相关数百万倍,严重影响了海关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经查,以上申不实情事,系企业工作人员工作疏忽,提供单据错误,误将料件单重以总重申报所致。另外,报关公司对该企业提供的存在明显差错的单据未能进行合理审查。2006年5月29日,海关依法对该企业和该报关公司分别科处罚款人民币6000元和5000元
案例三:2005年3月28日,一公司以“进料对口”贸易方式从某保税仓库申报进口了2票价值11.7万美元的PC/ABS塑料合金,经海关查实,上述货物实际为该公司出口给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保税成品,因质量不合要求而被退货。对此批退货,应经“进料加工成品退货”贸易方式向海关申报复进口,该公司却因故以“进料对口”贸易方式进行 申报,影响海关监管秩序。海关缉私部门对该公司以上申报不实行为科处罚款人民币3万元。
海关对破产、分立、合并企业加工贸易货物的处置
对于企业破产、分立、合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海关总署令113号)第四十一条规定:
加工贸易企业出现破产、分立、合并的,应当及时向海关报告,并办结海关手续。
加工贸易货物被人民法院或者有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封存的,加工贸易企业应当自加工贸易货物被封存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海关报告。
该项规定仅进行了笼统的表述,明确的是企业出现上述情况时向海关及时报告的义务,至于如何办结海关手续,则缺乏相关的规定。因 此出现上述情况时,基层海亲和企业往往很难操作。
对于破产企业,由于税款很难追缴,容易形成老大难问题,因此海关应与法院紧密配合,主动向法院申报债权,积极参加债权人会议,按破产程序办结海关手续。
对于合并或分立的企业,由于有承接主体的存在,不至于造成税款的流失,但如何妥善处理料件、成品等,很多企业不知如何下手。下面我们结合案例,了解企业合并时处置加工贸易货物的流程以及具体操作
案例: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合并时如何处置海关加工贸易监管货物?
2004年8月,A公司吸收合并B公司和C公司,并于2004底得到商务部门的批准。合并前,3家企业均从事加工贸易,合并后,被吸收合并的B公司与以C公司尚有加工贸易在执行中。为妥善处置剩余保税料件,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前往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咨询。
要据署法[2000]36号文《海关总署〈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规定〉的通知》中的有关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在合并或分立前进口的未达到海关监管年限的特定减免税货物以及未核销结案的进口保税货物,在外商投资企业合并或分立后,由承接该货物的存续或新设公司承担海关法规规定的接受海关监管的全部法定义务”。在了解了企业的基本情况以后,苏州工业园区海关为企业提供了3个解决立案。第一、被吸收合并的企业将剩余保税料件、半成品及成品全部退运出境;第二、被吸收合并的企业将保税料件、半成品及成品出口到苏州工业园区海关 保税物流中心或保税区;第三、以余料结转方式将剩余保税料件结转至合并后的A公司。
最大限度地减小成本、提高利润是企业不变的法则。由于此次合并后的企业基本不改变原有的经营范围,原剩余料件继续用于生产出口成品,因此,如何以最小的成本确保剩余保税料件顺利过渡是企业追求的目标。第一和第二方案中先将料件出口再复进口方式较高的通关成本和较为烦琐的通关手续都是企业所不愿看到的,因此,企业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方案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加工贸易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口和受灾保税料件的管理办法》(署令111号)第五条规定,“经营单位申请将剩余料件结转到另一工厂的,应当经主管海关同意并缴纳相当于结转保税料件应缴税款金额的风险担保金”。企业合并后成为同一法人(即同一经营单位),原合并前企业即可视为同一经营单位的不同加工厂,适用111号令第五条规定。据此,主管地海关要求企业将未出口的保税成品尽快出口,将确实暂时无法出品的保税成品和半成品折合成料件与剩余保税料件一并以余料结转的形式转至A公司,鉴于保税货物没有发生实物转移,海关能够保证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因此免于征收风险担保金。原被吸收答非所问并的两家企业的手册予以核销结案。至此,合并后的3家企业以最小的成本和最便捷高效的方式顺利实现了剩余保税料件过渡的无缝链接。
N公司减免税进口设备违反海关监管规定
案 例 分 析
一、基本案情近期,P海关综合治税联合核查小组根据该关关税科提供的信息,对关区辖下N公司以鼓励类项目A0201申报进口的免税设备的使用情况开展核查,发现企业存在因市场变化而改变设备用途的现象.目前,企业已就其减免税设备中不符合项目确认书用途范围的部分,主动喜向P海关申请补税,涉及设备进口价值约319万美元,应补税款约363.9万元人民币。
二、企业情况
N公司为外商独资企业,成立于2001年9月26日,注册资本320万美元,投资总额640万美元,经营范围是:研究、开发、生产非金属模具及相关塑胶产品,销售自产产品,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和售后服务。
据了解,N集团的总部设在美国,该集团在非金属制品模具设计及经营制造注模塑料产品等方面,在同行业中居于领先水平。目前。除广州N外,该集团在我国香港、深圳、苏州、天津都设立有分公司
2001年8月,N公司就投资项目向P区对外经济贸易局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企业章程》,由P区外经贸部门审批通过,项目批复文号:
番外经业[2001]373号。批复中列明:“生产规模为年销售2400万美元,其中非金属模具的产值占总产值的5%以上。”据核查人员到P区外经贸部门了解,“P外经业[2001]373号”文所提及非金属木具的产值比例为企业要求加以列明,企业称如不列明此项则无法获得项目确认书。2001年10月,该公司执373号外经贸部门批复到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申 请办理“国家鼓励发展的内外资项目确认书”并获得批准,项目编号:粤外贸资批准[2001]02229,所属项目产业政策审批条目为:《外商鼓励类目录》第二类第一条(A0201)。2001年11月5日,企业的“进几物资清单”获P区外经部门批准(番外经物[2001]第188号),该公司执上述项目确认书及“进口物资清单”到海关办理了减免税设备备案手续。随后,企业于11月8日申请对进口物资清单进行变更并获得批准。自2001年12月开始至2004年1月,该公司从捷普电子(P)有限公司结转减免税设备总价值319万美元。
三、核查情况
2003年12月,P海关关税科对该公司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核查,发现该公司主要生产塑料制品,而非金属模具并没有直接生产,全部依靠进口,与A0201产业条目的要求不符,于是要求企业按规定作补税处理。企业称有关项目的研究仍在进行,符合有关规定,不同意海关意见,并表示向海关提供有关资料说明,同时希望能按生产实际变更确认书的产业目录为F1300,即塑胶产业项目,该项目为“产品全部直接出口的允许类项13”。但企业一直没有提交有关材料。
至2005年2月,N公司授权某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叫广州分公司就上述项目确认书及减免税设备问题与海关进行沟通,称该公司董事局重视国内市场份额,自2001年设厂起一直都存在塑胶类产品的内销业务,无法变更为F1300项目,并称企业目前在经营的新型电子元器件产品的生产及即将上线的高端数字信息交换品的生产,电属下鼓励类项目(根 据国家发改委及商务部2004年11月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的规定),希望能扩大经营范围后在办理项目确认书的变更,以此符合海关对减免税设备的监管要求。实际上,该公司至今仍未能将项目确认书进行变更。
减免税设备的后续核查,是P海关综合治税专项行动的重点核查项目之一,接到关税科反映的这一情况后,主管关领导非常重视,由稽查科牵头组成专项小组,到企业宣讲政策。核查过程中,经办人员向企业出该公司使用减免税设备所存在的问题,同时耐心细致地介绍了与减免税设备相关的海关法律法规,引导企业自查自撤。2005年10月27日,企业提交报告。申请对原项目确认书项下申报进口的减免税设备按规定进行补税。
四、存在的问题
此次核查中,该关发现存在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J企业授权咨询公司对海关核查工作。自海关核查介入之日起,某咨询公司(全球五大事务所之一)的高级税务顾问便参与应对工作。据了解,该公司内部有“海关组”,由一些海关退休或“下海”的人员组成。专门从事应对海关方面的工作。这些人员的工作收费是以分钟计算的,因此,哪怕足一丝的疑点,他们也要追问到底。这就要求核查人员对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十分了解,思路上要十分清晰,在减免税政策、法规方面更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和准确的把握。为此,核查人员走访料外经贸审批部门,并得到 关税、稽查处的具体指导。
(2)企业巧妙地利用“擦边球”实现减免税设备的结转。从N公司申请立项的历程来看,企业在成立之前已经有意向购买捷普塑胶部(含塑胶设备),其企业名称也表明了塑胶产品的主导方向。在申请鼓励项目时,增加了“非金属模具的产值的50%以上”,即表示也可以同时生产塑胶产品。在第一份“进口物资清单”获得通知之后,3天内就把原来以模具生产设备为主的清单,改为以塑胶生产设备为主的清单,实现了“渐进式的过渡”,使原属捷普塑胶部的注塑设备可以顺利结转。尽管目前尚缺乏证据方面的支持,但其通过“擦边球”获得免税注塑设备的“愿意”是非常明确的。(3)设备的通用性为“移作他用”提供了条件。在N公司的减免税设备当中,仅1台可直接用于非金属模具生产,其余的多为注塑设备,但注塑设备既可以用于生产塑胶产品,也可以用于实验费金属模具,在塑胶产品市场条件有利的情况下,企业也就难免把设备“移作他用”了。
(4)政策的严谨型和可操作性尚待进一步明确。存《外商鼓励类目录》中,A0201条目的阐述并无“塑胶产品”,而N获得的项目确认书当中,项目范围却包含了“塑胶产品”。为了确保企业以生产非金属模具为主,项目确认书同时也增加了“非金属模具的产值占总产值的50%以上”的要求,但在现有政策规章中,享受A0201条目并无产值比例的规定,因此,拿产值比例作为衡量标准,其说服力度能否经得起考验,恐怕还要靠外经审批部门进一步“释法” 了。
广东化学有限公司高报单耗擅自转让节余保税货物
案 例 分 析
一、案情介绍
H海关稽查处于2002年8月7日对广东某化学有限公司进行稽查,发现该公司高报成品单耗并将节余部分保税原料用于内销成品之中,货物价值人民币4397万元,漏税约人民币980万元
二、企业基本情况
该公司成立于1994年8月,注册资本为1040万美元,外商独资企业。主要进口EVA胶粒、石油树脂、EVA乳胶、工业蛋白类物质、橡胶等原料,生产热熔胶、水基胶粘剂等工业胶,成品广泛应用于包装、制鞋业等,具有广阔的内销市场。该公司同时执行若干保税合同以及内销合同,且内销合同进口原料品名完全相同。历年来出口合同备案成品规格约4至5种,备案、核销损耗均为5%。
三、稽查过程(1)根据风险分析,确定被稽查对象。该公司属海关总署下达的2002家加工贸易大型企业名单之列,考虑到该公司生产规模较大,且同时经营内销产品的生产,业务较为复杂,较易发生挪用等情事,故将该企业列为稽查的重点。稽查之前,稽查人员详尽地调阅了H888系统中该企业的有关资料,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进出口概况、成品单损耗的备案资料等,确定本次稽查行动的主要目标是:包税合同的平衡情况、合同备案单损耗数据的真实性以及是否存在超过征税数量内销保税货物的行为。
(2)抓住单耗疑点,确定核算目标。在实地了解中得知,企业实际所生产的成品规格多达600余种,远不止备案的4至5种。而企业单耗则按内外销产品总用量的均值来进行备案。稽查人员立即意识到单耗可能存在问题,在部署查阅财务、报关资料的同时,迅速到生产控制部门查阅资料,发现该公司损耗资料显示,近3年来实际损耗率不超过1%。可以肯定,企业外销产品实际耗用的原材料与按备案单损耗所折算之耗用量势必存在差异。但外销手册已平衡核销,库存料件与现执行手册结存大致平衡,因此为了查证是否可能存在超过征税数量内销保税货物行为,以及为找到高报损耗节余料件的去向,稽查人员将核算目标转向内销平衡。
(3)围绕总量平衡。周密核算。根据该公司记录较为真实完整判断,稽查人员决定从总量核算入手,围绕以下公式展开核算:
1、已用于内销的料件=内销成品数量×成品的实际单耗率/(1-实际损耗率),将符中规格型号的内销成品的耗料数量汇总,可以得到其一定期间 内的内销耗用原料数据.2、可合法用于内销的料件=完税和内销购料件期初库存数+稽查期间料件的征税进口和内购数-稽查当日完税和内销料件的盘点库存数。
3、将上述两个公式计算的结果对比,可以得出企业是否可能存在超过征收和内购数量将保税料件用于内销产品行为的结算。
为此,稽查人员核算了以下项目:
(1)2009年1月1日的期初库存数(企业通常没有按保税和完税性质加以区分);
(2)根据已核销合同的保税合同,计算2000年1月1日当时正在执行的保税货物的应有库存数量;
(3)2002年8月7日当日盘点库存数按保税与完税的性质分别;(4)2000年1月1日至2002年8月7日,EVA胶粒、石油树脂、工业蛋白类物质、橡胶等5种原料的来源情况,按保税进口、完税进口和国内购买分列;
(5)取得企业2000年1月1日至2002年8月7日的成品销售和出口情况,按内外销分列;
(6)期间实际单耗水平测算=期间原料投入量/期间产量;
(7)抽样取得实际成产的“BOM表”(投料配方表),证实实际生产的单损耗水平;
(8)核算当日正在执行的内外销合同料件的平衡情况。
四、启示
(一)稽查人员的职业敏感性是迅速发现问题的关键。稽查人员在听取企业关于实际所生产的成品规格多达600余种的介绍之后,敏锐地意识到备案单损耗数据与实际单损耗一定存在较大的差异,迅速到生产控制部门查阅损耗报表,发现实际损耗率数据,从而将稽查的目标设定为核实节余料件的去向以及是否用于生产内销产品。并围绕这一目标,大大提高了取证的针对性。
(二)“总量平衡值控制计算方法”是稽核大型企业的有效稽查方法。通过加工贸易平衡方式的总量计算或匡算,对比或发现计算数据与实际情况的差异,对差异情况进行评估认定,据此可以推测或发现目标(问题或线索),进而发现事实。其使用的前提是:企业需有较为完整真实的会计数据,稽查人员需有较高的会计核算、分析推理和海关业务水平。
某铝业公司涉嫌串料内销
案 例 分 析
一、案例简介
某铝业公司(以下简称“铝业公司”)为1986年成立的中外合资铝型材加工生产企业,属有色金属加工性质的企业,主要经营范围包括:生产经营挤压铝铸棒、高质量铝型材、铝门窗、展柜等,并投标承包门窗、幕墙工程。稽查部门于2004年5月20 日对该公司进行稽查,发现该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保税进口铝锭与国内购买铝锭混用,在2003 年1月至2004年5月间将含有726.03吨保税进口铝锭的成品在国内销售涉嫌串料内销,案值l328.85万元,涉税247.17万元,已移交缉私部门作进一步处理。
二、稽查准备情况
(一)资料分析。稽查人员利用H883系统调阅铝业公司2003年至2004年的进出口情况,发现该司通过进口和国内购买铝锭进行生产加工,生产的铝制品有外销和内销的特点。根据掌握的情况,稽查人员推断该司存在串料内销的风险。但分析材料过于简单,以此就推断该司存在串料内销的风险,依据似乎不足。
(二)制定稽查方案,确定稽查重点。根据对该公司属于大型中外合资企业、成立时间较长、各种资料和财务账册理应完整真实的分析,稽查组制定了具体的方案,将铝锭作为重点稽查货物,把公司生产流程作为重点稽查对象,把上述情形作为重点稽查内容,另外考虑企业特点,决定采用通知稽查的方式。
三、实施稽查过程
(一)了解内部控制系统,初步确定重点。稽查过程中,稽查人员认为公司内部管理较规范,料件短少等违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较小。经进一步向企业仓库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了解料件流转各环节包括出入仓记录、生产流程、成本结转等情况,发现该公司原材料铝锭采购分为加工贸易合同、国内购买两种;销售分为进料加工复出口和国内销售。在结转成本时.该司的财务人员并不是严格按照使用来源的实际数量结转,而是根据出口与内销的比例进行结转。同时该公司生产人员和负责人均表示该公司保税铝锭进口入库后,能与国内购买铝锭分开存放,但从实际生产投炉开始便无法分开;在财务核算上,原材料账上能将保税进口料件与国内购买料件分开记录,但在成本核算、产成品账、销售账上则没有分开记录核算。鉴于上述情况,稽查人员初步认定该公司存在串料问题,并迅速核实具体数据。
(二)深入企业内部生产运作,找准切人点。经进一步深入稽查了解,该公司的保税铝锭进口入库后,与国内购买铝锭分开存放,由仓库管理人员分开管理,该公司由销售部接客户订单后将其中一份交商务部,商务部根据订单输入电脑,制作“生产计划单”(包括合同号、客户名、包装要求、交货期、型材型号、合金状态、支数、重量等内容)给生产控制部门。生产控制部门收到后。熔铸车间领用铝锭进行熔炼.然后锯切,锯切成的短铸棒上刻有熔次号用于质量跟踪。熔铸锯切完毕后,生产控制部门再制作“挤压车间生产指令传票”下指令给挤压车间,挤压车问根据指令进行挤压生产,填制“挤压操作记录”。挤压车间生产完毕后便将相关产品交给氧化车间。氧化车间接到生控部门指令后对上述产品进行表面处理生产.在此环节能够保证领用型材的批号与生产控制指令上的批号相符,生产完毕后填制“成品包装单”、“入库单”将成品交给成品库,成品库根据“成品包装单”登记台账同时在“包装单”上填好客户名称,进行备料准备发给客户。
通过对该司生产经营情况、内部控制情况及生产加工流程情况进行了解,稽查人员开始收集生产加工流程中的原始单证进行数据统计.把该公司2003年1月-2004年5月期间涉及进口的保税铝锭投入、产出及销售情况纳入统计单证范围。首先。从前段工艺熔铸开始.根据“熔炼铸造卡”将该车间所有含有进口保税铝锭投入的熔次找到.并将炉次号、保税铝锭投入量、国内购买铝锭投人量、废料投料量、产出铝长铸棒的支数和重量分别进行了统计;其次.根据挤压车间的操作记录.将所有使用以上炉次产出的长铸棒的批号找出来,按照熔次号、合合号、客户名、生产批号、型材号、使用铸棒长度、铸棒根数分别进行统汁;最后,根据成品包装单核对以上批次生产出的成品最终销售的客户,并相应找到对应的客户提货 单、销售发票。整个过程,没有明确点切人点以及最终如何突破。
四、稽查处理过程
(一)稽查事实认定。根据依法对相关单证进行的数据核算.确定串料内销证料。对2003年1月至2004年5月间该公司国内销售成品中含有的保税铝锭数量进行了统计计算.最终生成“铝业公司
2003(2004)年统数据”,该统计表由6项内容(熔次、进口铝比率、国内销售总重最、氧化一成品的成品率、成品报废率、国内销售含进口铝数量)组成,各项目的意义及计算方法如下:
进口铝比率是指某一炉中投入保税进口铝锭重量占该炉总 投入量(包括进口铝锭、国产铝锭、废料)的百分比;
国内销售总重量是指该炉次总销售量(此重量为氧化环节使用铸棒重量)×该炉次国内销售比率(扣除出口及自用、样品等);
氧化一成品的成品率是该公司统计的全年由铸棒至成品的平均成品率,即从挤压至氧化的成品率x氧化至成品的成品率,其中2003年度为78.6277%、2004年l~5月为80.347%;
成品报废率为公司成品库统计的全年平均入库成品清点报废率,即成品报废率=全年成品报废数量/全年成品入库量,其中2003年度为2.47%,2004年1至5月份为2.9%;
国内成品含保税进口铝数量=圈内销售总重量×氧化一成品成品率×(1-成品报废率)×进口铝比率。
核算结果,该司在2003年1月至2004年5月,销售给国内客户成品中含有进口保税铝锭的数量为726.03吨,其中2003年为677.601吨,2004年l~5月为48.43吨。
(二)处理结果。该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保税进口铝锭与国内购买铝锭混用.并将含有保税进口铝锭的成品内销.在出口核销时用国内购买铝锭出口,达到保税料件核销平衡,涉嫌串料内销726.03吨进口保税铝锭,案值l328.85万儿,涉税247.17万元,已移交缉私部门作进一步处理。
五、获得的经验和启示
此类案件具有一定行业性特点,该公司采用所谓的总量控制原 则,在核销环节具体做法是,不如实向海关申报手册进口的保税货物实际复出口数量与实际用于内销成品的数量,而是将手册出口成品耗用的货物总量减去进口保税货物总量,多出部分即视为使用了国内购买货物,最终进行核销。因此.海关对于这种总量控制下的平衡情况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找准切人点查找问题。本案即是抓住了保税料件在企业生产各环节的流转轨迹。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单证,有针对性地进行统计计算,最终认定企业违法事实所在。
来料加工走私团伙“飞料”走私保税布料
案 例 分 析
一、基本案情
2003年7月,稽查部门根据情报在摸底调查的幕础上对H制衣厂(以下简称H厂)进行稽查.查实该厂飞料走私各类保税布料价值34万元,涉税8.2万元。往查办该厂过程中,稽查人员根据获取的信息,不断挖掘、拓展线索,层层突破,最后以H厂“飞料”走私保税布料案为突破口,一举查获由走私团伙操纵,报关、生产、销售等主要环节均由专人统一指挥、控制,组织严密、分工精细的团伙走私布料大案。该团伙走私大案牵涉包括H厂在内的8家制衣厂,共“飞料”走私造成短少各类保税布料价值1.0125亿元,涉税2716万元。该案现已移交缉私部门进一步侦办。
二、稽查过程及方法
(一)根据情报进行分析及前期摸底核查,确定稽查对象。
2003年6月,根据缉私部门提供H厂可能存在倒卖保税料件指标的情报,稽查部门立即进行风险分析,分析结果显示H厂存在设备少、进口料件数量大、出口申报单重量小于合同备案数量等风险因素,存在较高的监管风险。稽查部门随即对该厂开展核套。核查过程中,核查人员发现该厂存在几个疑点:一是该厂仅有20多台衣车在使用,生产能 力与报关进口量极不相称;二是厂内堆放的近l0吨库存布料陈旧、布满尘埃,明显是长期不动的“陈列品”;三是经对该厂2003年1月至下厂日进出口申报单进行核算,发现进出货物总重量相差悬殊针对在核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避免打草惊蛇,引起企业的警惕,核查人员不露声色并很快地离开该厂。风险部门根据核查情况作进一步的分析,初步判断该厂可能存在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事情并发出稽查指令。
(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实施径行稽查,发现疑点。
H厂是2000年7月成立的港资来料加工企业,境外注册公司足香港H贸易公司,投资人L,主要从事服装加工。
2003年7月22日上午,稽查人员对H厂实施径行稽查。稽查人员来到该厂后并不急于清仓盘点,而是找来企业人员了解情况并察看该厂的运作状况,表面上看去该厂运转止常,有50多个上人正在生产线上忙碌地生产。但是,细心的稽查人员还是从看似正常的表象中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1.该厂车间面积仅有500平方米,没有仓库,不具备储藏能力;2.该厂有衣车等设备70多台,但仅有20多台衣车在加工,其余闲置一旁,不具备生产能力;3.车间正在加工服装,从布料质地、产品标志、包装等分析应不属于H厂;4.流水线上发现深圳新偶像时装制衣厂等3家制衣厂的加工单,存在国内承包商利用H厂车间进行国内接单加工的可能:5.老板和工厂主要负责人不愿意露面配合海关稽查,与一般企业老板面临查厂紧张、关注的情形截然不同;6.该厂于7月l9日刚进口的尼龙引织布l450公斤并没有在厂内存放,有“飞料”嫌疑。
下午,该厂报关员戴某回厂配合海关工作。据戴某称,由于该厂有一车牌为“粤Z.CL56港”的货车持“进口集中货物申报单”08310136149号从文锦渡口岸进境时被海关例行检查,他到场协助查验因而未能及时回厂里配合稽查.下午4时,司机谭某驾驶车牌“粤Z.CL56港”车到厂卸货,该车申报货物为尼龙混纺布及毛混纺绒布等6000多公斤。由于没有掌握企业违反海关规定的确凿证据,加上企业人员坚称正在加工和仓储的布料是进口保税料件,稽查人员只好按照程序对其清仓盘点并收集单证资料。在清仓过程,稽查人员又发现一个疑点,H厂内工人都不愿意卸货,工作极其拖拉。种种迹象表明.该企业肯定存在不可告人的秘密.为了解事件真相,避免打草惊蛇.稽查人员决定先行撤离.麻痹企业,但暗地里盘算着如何杀个回马枪.查个水落石出。下午6时左右,稽查人员离开了该厂。当晚9刚左右。稽查人员又换乘其他车辆返回该厂,发现下午到货的布料堆放在工厂厂房一楼的空地上,货柜车已开走,但厂房周边停放不少简易小货车,部分搬运工人聚集在小货车旁,当看到稽查人员的车到来时,就各自走开了。
综合分析当天的稽查情况,稽查人员初步判断:H制衣厂存在倒卖进口保税料件的嫌疑,并且有利用国内个体承包商进行国内接单加工应付海关查厂的重大嫌疑。同时,确定了利用已知申报单号扩展稽查线索的办案思路。
(三)再次突击检查,挖掘、拓展“两条线索”。
22日当晚,稽查人员连夜调阅了“粤Z.CL56港”的货车持有的 尾数149的“进口集中货物中报单”邻近单号的申报单,发现7月22日15时26分,该厂有另一辆车牌号为“粤Z.DT61港”的货车(司机陆某)持尾数148号的“进口集中货物申报单”从沙头角进境,申报货物为牛皮革ll21公斤,绵羊皮革1410公斤。同日晚l9时11分,该车又空载出境。而此时间段正是稽查人员对该厂进行清仓盘点时间,但并未看到该车到厂卸货,狡猾的狐狸终于露出了尾巴。于是,稽查人员决定对H厂进行再次突击检查。
23日上午,稽查人员到厂检查时,发现22日持尾数l49号的“进口集口货物申报单”进口的6吨货物,只有尼龙、全棉针织布4吨还存放厂内,而2吨多海虎绒里布、毛混纺绒布已不知去向。同时,也未发现持尾数148的“进口集中货物申报单”进口的牛皮革等货物到厂。于是,稽查人员将报关员戴某、该厂负责人张某及厂长、车间主管带回问话并对企业所有布料进行封存。在海关人员的政策攻心下,该厂负责人张某交代了两个问题。
一是7月22
H海关查厂时,他受报关员戴某指使,将正在加工和仓储的布料说成进口料件以应付海关查厂,但实际上正在加工的服装是其自己在国内接单加工的,委托加工企业正是生产线上加工单显示的3家企业,生产所用布料和成品服装与H厂毫无关系。二是从2003年3月开始,他由一名姓谭的小姐以零租金方式引入H厂车间加工服装。该厂港商老板L不负责经营管理和生产,其车间从未用进布料加工成品,加工生产的成品也没有出口过香港。与此同时,稽查人员对未到厂的“粤Z.DT61 港”货车司机陆某进行布控。同日下午,陆某从沙头角海关入境时被控制。稽查人员要求陆某带路到前一天卸货地点,陆某开始时“机灵”地把稽查人员带同H厂,但稽查人员的现场查厂及厂区保安岗亭出入登记等有力证据戳穿了陆某的谎言。在证据面前.司机陆某交代:是“华仔”打电话叫他中途在龙岗镇龙东村路边将货物过给国内货车,并在司机本上盖上该厂的货物监管章。至此,H厂涉嫌“飞料”走私的案情逐渐明朗,但是谁是幕后老板,谁在幕后操纵,如何突破.还一直困扰着办案人员。
(四)偶得关键线索,借此刨根问底,实现重大突破。
在将报关员戴某带回问话时,从其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中,稽查人员发现本案的关键线索――u盘。u盘中存储着戴某同时兼任H厂和洋溢制衣厂的报关员、还曾做过华港制衣厂的报关员的资料。同时,还储存着华海制衣厂、富丽制衣厂等5家企业的生产量月报表、进出几统计表等资料。以此为突破口,对戴某进行问话。据他交代:H厂的进出口情况由港商老板L电话通知他按要求填写报关申报单,然后交由承运司机进出境;该厂的月报工作由一个叫“阿香”的人负责,“阿香”同时还负责多家企业的报关工作。根据这一线索,稽查人员向报关行查证,证实“阿香”确实兼任上述8家公司的报关工作。
通过对两天来收集的线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稽查人员断定H厂的运作方式是在厂内实行个体户国内委托加工,以应付海关查厂;暗中由统一管理各报关员的“阿香”和掌管实际“飞料”的“华仔” 操作;进口保税料件并不存放在厂区内,而是存放在由走私分子自行设置的厂外仓库并不进行倒卖。
纵观整个案件的来龙去脉,该走私案组织严密、分工明细,背后存在走私团伙操控的可能,同时,考虑到一人兼任8家企业的报关工作,而这些企业又基本集中在同一区域,各厂进口料件及加工成品惊人相似等因素,稽查人员由此推断该案有团伙走私的重大嫌疑。为避免打草惊蛇,稽查人员决定运用“放长线、钓大鱼”的方法,在问明情况后将报关员戴某、承包商张某、H厂厂长和其他人员放回。同时,积极准备组织规模较大的联合行动,对案件涉及的另7家企业展外调查。
(五)关警联合行动,细查深究,查破团伙走私案。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稽查人员深知其中的道理。虽然已经取得华庄厂案的稽查经验,但稽查人员还是决定先下足力气做好对另外7家企业的前期分析、摸底调查工作,充分做好战前准备,决心将整个走私团伙查个水落石出,将其一网打尽。
7月30口,按照部署,稽查部门组成20多人的专案组,分成多个小组,采用机动灵活的调查手段同时对H厂案涉及的另外7家企业实施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办案人员发现这7家企业与H厂有着许多共同点:1.都是有车间、无仓库,最多堆放一些布料做摆设应付海关查厂;2.企业设备陈旧,工人较少,且对企业经营范围等基本情况一无所知;3.个体承包人均承认工厂实行国内委托加工,而与合同进出口料件无关;4.各厂报关业务由“阿香”负责,并统一支付工资等费 用给报关员;5.在各厂发现连号电话本,号码从尾数600至632,分别供8家企业国内负责人和报关员等涉案人员使用。从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由幕后老板操纵,由专人统一指挥、控制,组织严密、分工精细的走私团伙。由于掌握了这些企业“飞料”走私的部分证据,当天,办案人员请求缉私分局提前介入对报关员甄某、承包商余荣等4人实施48小时留置。经过办案人员与涉案人员的巧妙周旋,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包括H厂等8家企业在内的团伙走私案终于大白于天下,并揭露了来料加T企业新的走私手法。原来,幕后老板以虚假的身份如孤寡老人、无业游民等人作为备案投资者,以租厂房、投入筒单的设备甚至租赁设备方式,骗取相关部门通过验厂,以取得备案合同。取得备案合同后,办厂老板并不自行加工生广:,而是将厂房以低廉的价格或不收租金的形式出租给国内个体户,条件是要求承包人需生产加工与其在海关备案相同或相类似的产品,一旦海关下厂稽查或调查,承包人必须向海关咬定正在加工生产、仓储的货物和生产设备均是进口保税货物,以此应付海关查厂;而办厂老板则利用备案合同大量进口保税原料、进行倒卖牟取 暴利,为了平衡出口,又从社会上代理国内民营企业生产的同样成品顶替本厂生产的成品,以集报清单向海关报关出口。
三、运作手法及启示
(一)走私主要运作于法。该团伙走私案揭露了一种全新的来料加工企业走私手法,对加强企业监管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1,在注册备案上,投资人不以自己真实身份注册,而以孤寡老人或无业游民备案作为投资者;并以租厂房、投入简单的设备甚至租赁
设备方式,骗取相关部门通过验厂,取得备案合同。
2.在经营方式上,办厂老板将自身经营权私下转让给国内制衣个体户承包经营,由个体户出资购买设备,办厂老板不投资。
3.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经营权和管理权分离,经营权名义上归走私人所有,管理权承包给国内人员负责打理。承包人自行在国内接单,自行管理.自负需亏,老板不负责经营生产。办厂老板以不收厂租或减半收取租金的优惠条件吸引国内个体户承包经营,但条件是必须生产与其在海关备案的相同或类似产品,一旦海关下厂稽查时,承包人必须向海关咬定正在加口生产、仓储的货物和生产没备均是进口保税货物,以此应付海关查厂。
4.在生产上.进口料件不在厂内加工生产,承包人以承接国内服装公司的订单为主,以忙碌的生产景象应付海关查厂。
5.在企业运作上,工厂不设仓库,进口保税料件不进厂直接在厂外倒卖;或进厂作短暂停留,进行分期分批倒卖。出口成品不属该厂的成品,从社会上代理国内民营企业生产同样的成品顶替本厂生产的成品,以集报清单向海关报关出口。
6.在手册平衡上,该团伙深谙海关手册平衡的重要性,一般是有进口料件时,在短期内就收集货物出口,或采取先出口、后进原材料的办法代理他人出口成品,以求得手册平衡。
(二)启示。该案让我们受到如下启发:
1.办案人员要加强对各行业的调查研究.掌握其运作特点。要
了解各行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贸易动态和辖区内企业的运作方式,及时发现和掌握走私新手法和新规律,并积极改变常规办案思路和查缉方式,避免用单一惯用的手段查处走私。
2.综合运用稽查、调查等行政手段和侦查刑事执法手段是取证工作的有效保障。本案在对走私团伙的调查中,正是由于综合运用稽查、调查等行政手段和侦查刑事执法手段,才使取证工作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合法使用侦查手段找出涉案当事人,并在法定扣留时限内攻破当事人的心理防线,使当事人交代违法事实,使取证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3.与当事人谈话要注重技巧。本案中,办案人员明确谈话的重点和目的,根据谈话对象性别、性格、职务的小同,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并善于从谈话中捕捉信息、线索,为扩展稽查打下基础。稽查人员不仅要懂得查账,而且还要懂得与被稽查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锋,同时掌握必要的调查方法与技巧。
4.政府各部门包括海关在内要切实发挥执法监管的职责,从源头上遏制走私违法行为。各执法部门要严格审查资金引进质量,全面、严格执行加工贸易企业的设立审批程序,把好审批关。对于那些不具备生产能力的企业,一律不予批准,从源头上降低违法企业形成的概率。
某有限公司保税料件移作他用
案 例 分 析
一、案例简介
某公司(以下称甲公司)是台商独资企业,投资总额2980万美元,主要以加工贸易方式保税进口裸铜线、釸钢卷材、塑胶原料等料件.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电源线、漆包线、塑胶制品等产品,产品97%外销。
某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是甲公司关联企业,投资总额28万美元,以国内采购及一般贸易方式进口铜板、塑胶原料等料件,产品种类与甲公司相同,产品全部内销。
两家公司虽为两个独立的法人实体,但企业法人代表均为洪某,且两家企业在产品的种类、生产管理、厂房设备及材料的使用等方面均无严格的区分,实际上两家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足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经稽查,发现甲公司将保税进口的料件借给乙公司使用,乙公司以国内采购或一般贸易进口的其他料件归还。
二、稽查准备情况
根据海关总署有关通知,稽查组调取了甲公司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保税料件的进口情况,该公司共进口57种保税料件价值5026万美元,其中裸铜线、釸钢卷材、塑胶原料等通用性强、敏感度高的料件价值3773万美元,占进口料件总值的75%。通过分析,将上述料件是否有擅自内销及高报单耗等行为确定为本次稽查重点,并以径行稽查的方式对甲公司开展稽查。
三、实施稽查过程
(一)考察生产流程。稽查人员对甲公司进行径行稽查,通过听取该公司介绍,按照生产流程进行参观,了解到在该公司生产厂区内,还有一家乙公司。甲公司与乙公司虽为两个独立的法人实体,但两家企业法人代表均为洪某,且两家企业在产品的种类、牛产管理、厂房设备及材料的使用等方而均无严格的区分,稽查组认为两家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实际上 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根据分析两家公司的关联关系、管理模式和内外销情况,稽查小组认为乙公司内销产品存在挪用甲公司保税料件的可能性较高。
(二)寻找突破口。稽查组调取了甲公司、乙公司2002年、2003年的年度审计报告及2004年有关财务报表。发现甲公司2002年审计报告指出,“本公司本年度出借给乙公司原材料22,850,492.46元”。这引起稽查人员的高度重视.并及时调整取证方向,在该公司成本会计岗位的资料夹里发现一份“2003年度乙公司借用甲公司材料归还情况表”及呈董事长和执行董事的“乙公司内销耗用材料征税案”,在“乙公司内销耗用材料征税案”的结论中显示“以上材料皆以乙公司接单销售,但材料先向甲公司暂借。为平衡进销项实际反应成本,应由乙公司购人归还甲公司”。至此,稽查小组确信甲公司存在擅自挪用保税料件的行为。
(三)修正稽查方案,稽查组根据发现的新情况立即修正稽查计划,将原计划主要核实甲公司有无擅自内销保税料件、高报单耗等行为修正为核实乙公司内销产品是否耗用甲公司保税料件.从而核实甲公司是否
存在挪用保税料件的行为。
(四)稽查取证。稽查人员通过分析甲公司及乙公司的“原材料”、“其他应收款乙公司”和“其他应付款一甲公司”等账册,发现存2002年1月至l2月.甲公司和乙公司在“原材料”和“往来账”上有体现彼此的借还料记录及2002年l至8月借还料的原始凭址。而2002年9至12月仅有借还料记账凭证,没有原始凭证,2003年以后在公司账上没有借还料的任何记录.企业对此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
经核实2002年1至8月的原始凭证统计,乙公司内销产品耗用甲公司的保税料件涉及31个品种.价值979.82万元人民币。2002年9月以后,由于这两家公司对借还料记录只有记账凭证或没有任何记录,究竟甲公司将多少保税料件借给乙公司生产内销产品,成为下一步稽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稽查小组在全面、仔细地分析了甲公司和乙公司的生产运作模式后发现:乙公司虽然名义上存自己独立的生产线和独立的材料、成品仓库,在财务上也独立核算.但是在生产经营的实际运作过程中,生产部门凭“发料单”、“催料单”、“领用单”、“溢领单”、“借料单”等向物料课领料时。物料课人员只知其为制造部门生产所需的材料,而不管是甲公司生产外销产品还足乙公内销产品所需。因此,物料课发料时.结合两家公司材料的进料时间.不管材料是保税料件还是非保税料件,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发料,即生产现场所需领用的材料,仅其中一家公司有库存,就按有该库存材料的公司名义发料。乙公司通过一般贸易进口和国内采购原材料,备料期需5-8周,而客户订单所限定的交货期一般为一周,造成乙公司经常备料不及而挪用甲
公司的料件,包括保税料件和非保税料件。从甲公司与乙公司的发料方式可知,两家企业的料件实际上是混合在一起使用的。(对资材主管、采购课长、物料组长制作询问笔录,将甲公司与乙公司的生产运作模式特别是发料方式以询问笔录的形式作为证据固定。)在确定了甲公司与乙公司的生产运作模式后,稽查小组继续对甲公司和乙公司的会计账册、原始凭证、物料流程、生产成本计算方法进行全面、细致的核查、比对、分析,与企业充分沟通,设计出2002年9月~2004年6月期间乙公司耗用甲公司保税料件的计算方法:
第一.根据乙公司当月“现场半成品(产成品)生产入库存量表”中产品的生产数量,按BOM表(生产配料表)计算出产品所耗用的各种材料用量,并汇总计算出当月乙公司生产产品所耗用的各种材料总用量。
第二,根据当月乙公司生产产品各种材料的总用量减去乙公司生产产品的本期耗料(本期耗料为乙公司“现场原材料收料耗用存量表”中当月生产的产品所耗用的乙公司自己的料件),计算出当月乙公司生产产品所耗用的甲公司原材料数量,并按年度汇总出原材料总数。
第三,根据甲公司材料的采购情况确定乙公司产品耗用甲公司原材料的性质(保税料件或非保税料件),计算出乙公司生产的产品所耗用的甲公司保税料件数。
第四,根据甲公司当年度各种料件的发料数及金额,计算出当年所耗用的各种料件的加权平均单价。
第五.以此单价为基础计算出乙公司生产的产品所耗用的甲公司
保税料件价值。
经查,甲公司未经海关批准,自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擅自将价值人民币7823万元的保税料件移作他用,涉税l890万元人民币。经征求甲公司意见.甲公司对上述认定的事实无异议。
四、稽查处理情况
根据以上事实,对甲公司处理如下:未经海关批准,擅自将保税料件移作他用,造成海关少征进口环节税人民币1890万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六十二条的有关规定,决定向甲公司追缴进口环节税人民币1890万元,并加征缓税利息。对甲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未经海关许可,将保税料件移作他用的行为,由缉私局另行处理。
五、获得的经验和启示
(一)前期准备工作充分,用好风险平台的进出口数据,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调取甲公司保税进口料件数据进行风险分析,发现该公司进口的保税料件如裸铜线、塑胶原料等有通用性强、敏感度高的特点,企业有高报单耗并挪用、串用到内销产品的可能,因而在稽查前就确定了裸铜线、塑胶原料等料件作为稽查的重点。
(二)尽可能多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正稽查计划。当了解到甲、乙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实际上足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和甲公司的产品97%以上外销、乙公司的产品l00%内销
等情况并发现审计报告中的借料记录时,立即修正稽查计划,将原计划主要核实甲公司有无擅自内销保税料件、高报单耗等行为修正为核实乙公司内销产品是否耗用甲公司保税料件,从而核实甲公司存在串用、挪用保税料件的行为。
(三)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和会计人员制作的报告性资料,往往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案例中稽查方向的调整就是由于发现了审计报告中的借料记录和成本会计岗位资料夹中的“2003年度乙公司借用甲公司材料归还情况表”。
(四)确定计算方法时要与企业充分沟通。在没有原始的借还料记录的情况下,还原料件挪用情况的计算方法时要将企业的物料流程、原始凭证、生产成本计算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为突破口,进行全面、细致的核查、比对、分析,并与企业充分沟通.使计算方法能公允地还原出料件的挪用情况,尽量避免日后可能出现的纷争。
第二篇:加工贸易合同
加工贸易合同是一种涉外经济合同。1985年3月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正式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该法适用于除国际运输合同以外的一切涉外经济合同,加工贸易合同也不例外。加工贸易合同的内容因项目和加工方式而有区别,不可能完全一致,一般来说,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约首部分:即合同的首部,包括合同的名称、合同编号、签约日期、签字地点、签约公司名称、公司地址、电话、传真、电子信箱及银行账号等方面。
--正文部分:合同的标的,主要包括货物的名称、质量、规格、数量和包装等,还有供货方式、支付方式、双方的义务、争议的预防和处理等。
--约尾部分:即合同的结尾部分,包括合同的文字效力、份数、附件、签字等方面。
具体说来,根据不同的加工贸易方式,正文部分内容主要有:
(一)来料加工贸易合同
1.来料或来件条款
确定来料或来件时间、地点、数量、质量、规格、供货方式、支付方式等。来料加工一般应规定外商提供有关图纸资料,确定发生来料或来件短缺现象时的补足办法,确定使用中方企业当地原辅材料及零部件的做价方法;确定外商未能按时来料或来件所承担的责任。
2.提供设备、技术条款
对外商提供的先进技术设备或生产线,应具体说明其型号、规格、技术标准、价格及交货条件、时间、验收办法。外商不能按规定交货,必须负责由此造成的损失。合同还可以规定由外商负责培训有关操作人员。
3.成品率和原辅材料消耗定额条款
成品率是来料加工贸易业务的关键问题。应做三方面的规定:一是规定加工贸易的成品率;二是规定原辅材料、零部件的消耗额;三是不能达到规定时受托方(中方企业)的责任。
4.交货条款
一般说来,在规定加工贸易供料、交货的总时间外,每一批加工贸易业务,还应分别订立合同,具体规定原材料、零部件供应时间和成品交货时间,以及规定违约时的责任。
5.产品商标使用条款
来料加工贸易产品商标的使用,应按照我国《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在外商与中方企业签订来料加工贸易合同时,必须要求外商提供经过公证的商标所有权或被许可使用的证明文件。其商标不得与我国已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近似,商品的造型、包装亦不得仿冒。
6.运输和保险条款
来料、来件加工贸易设备和成品的运输费用,应规定由外商负担。来料、来件及所提供设备的进口由外商在国外保险。加工后的成品出口可由中方企业代为保险,但费用由外商负责。在工厂内加工贸易期间的保险费通过双方协调做出规定。
7、工缴费条款
工缴费在参考国际市场、尤其是外商所在国家或地区加工费水平的基础上,全面考虑来料加工的各种费用开支,一般要高于国内同类产品的加工费水平。其它附加的费用,如代办保险、运输等的费用,应另行计算。
8、支付条款
确定工缴费支付所使用的货币是加工贸易中保证收益的重要方面。由于国际汇率变化频繁,收取工缴费一般避免使用软货币(即汇价下跌的货币)。支付引进设备技术费用则争取使用软货币,如果不得不使用硬货币(即汇价上升的货币),则应在计算价格成本时,把货币升值的因素考虑进去,以避免货币折算上的损失。一个合同应使用同一种货币。如果来料或出口成品实行分别作价,可以采取对开信用证的办法,即中方企业对来料或来件开远期信用证,外商对交付成品开即期信用证。如果来料、来件与成品均不计价,工缴费可以用即期信用证支付。
9、约束性条款和仲裁条款
一般合同的约束性条款规定,在协议期内,中方受托人不承接除合同客商外第三者加工贸易同类产品。
一般合同的仲裁条款规定,如双方在执行合同中发生争执,首先采用友好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能解决,应提交双方约定的仲裁机构仲裁,仲裁的裁决是终局的,对合同双方有法律约束力。
10、期限条款
合同应确定期限,如半年、一年或几年,尤其是外商提供设备、用工缴费补偿其价款的业务,更应规定期限。有的合同规定,可以延长合同的有效期,并规定了续约的具体办法。
·服装加工合同 ·钢筋加工合同 ·加工贸易合同 ·进料加工合同
(二)进料加工贸易合同
进料加工贸易由于其本身的特点,一般包括进口料件合同、出口成品合同等。如果是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加工企业对外承接进料加工贸易,还要选定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做为代理商,并同其签订代理进口原材料、出口成品的合同。
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原材料进口合同、成品出口合同的基本内容和一般贸易的进口、出口合同大体相同,只是进料加工贸易的原料来自国外,成品销往国外。
来料加工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合同的不同在于:一是原料价格的规定,来料加工往往是外商不作价提供;而进料加工需要我方企业用外汇购买。二是对工缴费的确定不同,我们已经在前面论述过,来料加工赚取的是生产加工费;而进料加工的工缴费是出口成品和进口料件之间的差价,要比来料加工工缴费的核算复杂。三是在运输和保险方面的责任也不一样(请参阅第九章第四节中关于工缴费的部分内容)。
第三篇:加工贸易流程(推荐)
加工贸易流程
一、了解加工贸易述语
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以下简称料件),经加工或者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来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境外企业提供,经营企业不需要付汇进口,按照境外企业的要求进行加工或者装配,只收取加工费,制成品由境外企业销售的经营活动。
进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经营企业付汇进口,制成品由经营企业外销出口的经营活动。
加工贸易货物,是指加工贸易项下的进口料件、加工成品以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残次品、副产品等。加工贸易货物不得抵押、质押、留置。
加工贸易企业,包括经海关注册登记的经营企业和加工企业。
经营企业,是指负责对外签订加工贸易进出口合同的各类进出口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经批准获得来料加工经营许可的对外加工装配服务公司。加工企业,是指接受经营企业委托,负责对进口料件进行加工或者装配,且具有法人资格的生产企业,以及由经营企业设立的虽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实行相对独立核算并已经办理工商营业证(执照)的工厂。
单位耗料量,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加工生产单位出口成品所耗用的进口料件的数量,简称单耗。
深加工结转,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将保税进口料件加工的产品转至另一加工贸易企业进一步加工后复出口的经营活动。
承揽企业,是指与经营企业签订加工合同,承接经营企业委托的外发加工业务的生产企业。承揽企业须经海关注册登记,具有相应的加工生产能力。外发加工,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因受自身生产工序限制,经海关批准并办理有关手续,委托承揽企业对加工贸易货物的某道工序进行加工,在规定期限内将加工后的产品运回本企业并最终复出口的行为。
核销,是指加工贸易经营企业加工复出口或者办理内销等海关手续后,凭规定单证向海关申请解除监管,海关经审查、核查属实且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予以办理解除监管手续的行为。
二、加工贸易生产能力证明(有效期一年,每年需审批)从事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包括经营企业和生产企业),必须网络填报《加工贸易企业经营状况及生产能力证明》,否则企业将无法实现加工贸易网上审批。企业填报网址为:http://jmsa.ec.com.cn/jmdc/index.jsp(资料准备时间看情况而定,网上填报30分钟)
1、我们是申请过加工贸易系统的企业,所以可以在安装过加工贸易系统的电脑上,单击“使用电子钥匙登录填写” 按钮后系统会自动取得企业代码(使用该项登录的企业没有用户名和密码),点击后就直接登录了。
2、登录后,点击“申报历史”界面如下:
3、点击“表格填写”,出现如下界面,再点击“表二”,因为我们既是生产企业又是经营企业。
点击“表二”后,出现如下表格,我们按实填写就可以了,填好后保存,申报到“相应的外经贸审批点”。
4、审批需携带的资料(审批为三个工作日)网上确认同意批准以后,携带打印出来的资料两份(原件)、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上财务报表(加盖单位公章)、验资报告到相应外经贸易审批点递交资料,拿加核签后的《加工贸易企业经营状况及生产能力证明》。
三、加工贸易业务(合同)审批:
加工贸易申领系统,使用有效期一年,需要付费,双击桌面上的快捷方式,进入系统。网上申报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比如:准备好进出口合同、查好进出口料件的HS编码、确认好单损耗等。(网上申报时间(30分钟),资料准备时间看情况而定。)
(一)新建合同申请
点击左边方框中的“合同申请”,建立新的加工贸易申请合同,也可以从已有的进出口合同生成进料、来料加工合同申请,点击导航栏中“加工贸易”的合同申请 按钮,或者选择主菜单“加工贸易-合同申请”命令,进入合同申请信息页面。
再点击加工贸易窗口的“新建”按钮,弹出新建合同窗口,选择合同类型,输入申请文号后,点击确定按钮,进入申请合同录入界面。
1.1 申请表
出口币种:选择出口币种。
进口币种:选择进口币种。
经营企业名称:系统初始化时从证书中读入的信息,此处不可修改。
加工企业名称:选择加工企业,与其相关的信息会自动调出。客供辅料合同号:输入客供辅料合同号。
进口合同号:如果处理的是进口料件加工贸易业务,则需输入进口合同号,否则无需输入。
出口合同号:如果处理的是非出口业务,则无需输入出口合同号,否则必须输入出口合同号。制成品返销截至日期:为必填信息,否则无法继续。
国产料件总值:在检查合同时,系统会自动计算国产料件的总值并将其填至此处,用户也可自行录入。深加工结转金额:全部输好后自动生成。
信息录入完毕后,点击进口料件标签,进入进口料件输入界面,(注意保存)。
1.2进口料件
方式(选择):即进口方式需选择进口还是转入。设备、辅料:进口料件的性质,根据需要选中即可。
商品代码:点击 弹出企业商品库,企业商品库是根据用户以前从标准商品库中选择过的商品而建立的,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找到所需商品,用户也可从标准商品库中选择商品。
规格、数量、单位:按实际输入
原币名称:选择原币币种。
单价(美元):根据用户输入的原币金额自动计算而得,无需用户输入。进口国、原产地名称:选择输入进可。进口口岸:输入实际进口口岸。
进口料件输入完毕后,点击出口成品标签,进入到出口成品输入界面。
1.3 出口成品
可以参考进口料件操作方法。
1.4 进口料件单耗
输入完出口成品后,点击进口料件单耗,进入进口料件单耗输入界面。
点击进口料件序号框内的下拉菜单,选择前面输入的进口料件,然后输入该料件的单耗、损耗率等信息,以此类推,完成进口料件单耗的输入。
1.5国产料件
请参考进口料件操作方法,如果没有就可以不填。
1.6国产单耗
请参考进口料件单耗操作方法如果没有就可以不填。
1.7加工企业
请参考进口料件操作方法,如果没有就可以不填。
1.8国外厂商
请参考进口料件操作方法,如果没有就可以不填。
所有信息输入完毕后,点击存盘按钮保存数据,并退出窗口。
2、修改合同
选择需要修改的合同,点击 按钮即可打开该合同进行修改。修改完毕后存盘退出。
3、复制合同 选择需要复制的合同,点击 按钮,弹出选择复制内容对话框,选择需要复制的信息,输入新合同的申请文号,然后点击“确认”按钮即可复制出一份新的合同申请。
4、删除合同
选中需要删除的合同,点击 按钮即可删除该合同。选中多条合同时,可以同时删除这些合同。
5、检查并发送合同
合同申请编辑完成后,必须经过检查才能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选择需要检查的合同,点击 按钮,弹出合同检查对话框,如果合同内容错误信息框中显示有错误信息,则检查将不能通过,合同不能发送。只有通过检查的合同才可以进行发送操作。选中需要发送的合同,点击 按钮,向指定的主管部门发送合同申请。也可选中多条合同一起发送。合同发送成功后,该合同的状态同时变为“已发”状态。
7、接收合同
外经贸收到企业上报的合同(新申请合同、核销合同、变更合同、内销合同等)并做出审批操作后,发回给相应的企业。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导航栏中“加工贸易”里的接收合同 按钮接收合同。对于新申请合同,如果审批通过,则合同状态会变为“已批”,同时合同转入“已批合同”内,点击导航栏中“加工贸易”里的已批合同 按钮即可查看该合同;如果审批不通过,则合同状态将变为“已批不通过”,仍然在“合同申请”里,用户可以对它进行相应的修改,然后再检查、发送即可。
8、提交材料:
审批通过后,打印《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申请表》、加工协议或进出口合同、进口料件申请备案清单、出口制成品及对应进口料件消耗备案清单(都要盖公章),到相应外经贸当面提交材料,让老师当面审批,拿回外经贸核发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
(三)已批合同
点击导航栏中“加工贸易”的已批合同 按钮,进入到已批合同列表界面。
1、已批合同核销及发送
选择一个需要核销的已批合同,点击加贸工具栏上的 核销按钮,弹出合同核销窗口:在报关单号后面的文本框内输入报关单号,然后点击 按钮,在弹出的窗口里输入报关单数据:实际进口料件和实际出口商品数据。输入完毕后点击 保存按钮,退出该窗口。在核销申请窗口里,输入海关手册编码,点击 按钮,确认无误后点击 保存按钮即可保存核销信息。如果选择进口料件[1]标签页,然后点击 删除按钮,将可删除实际进口料件数据;选择出口成品[2]标签页,然后点击 删除按钮,将可删除实际出口商品数据。如果所有的数据全部核销完毕,可选中“数据已全部核销”选项,此时会弹出确认窗口:确认合同数据已全部核销完毕,此后不能再继续核销!点击“是”按钮,表示该合同已全部核销,否则该合同为部分核销。状态标志为部分核销的合同以后还可以继续核销,操作方法同上。数据全部核销的合同可以向审批机关发送,而部分核销的合同将不能发送。所以在核销合同发送前,请确认该合同是否已全部核销。选中需要发送的合同,然后点击 发送按钮,即可发送该合同。
(四)变更合同(延期也通过变更合同来实现)
已批合同经过变更操作后,将会出现在合同申请列表框里,作为新的申请合同出现。
点击导航栏中“加工贸易”里的变更合同 按钮,弹出变更合同对话框,选择申请类型和需要变更的合同,然后输入新的申请文号,点击“确认”按钮,即可打开新的申请合同。其内容和第一节的申请合同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多了一个“变更情况”的标签页,输入申请变更项目等内容,并对某些数据做出必要修改后,点击保存 按钮,该合同将转到合同申请里,状态为编辑状态。提交材料:
审批通过后,打印变更后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申请表》、《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变更申请表》、变更后的加工协议或进出口合同、进口料件申请备案清单、出口制成品及对应进口料件消耗备案清单(都要盖公章),到相应外经贸当面提交材料,让老师当面审批,拿回外经贸核发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
(五)内销合同
点击导航栏中“加工贸易”里的内销合同 按钮,进入到内销合同管理界面。
1、新建内销合同
点击新建 按钮,弹出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框。选择一个要做内销的合同,输入内销合同的申请文号,然后点击“确认”按钮,进入到编辑内销信息界面,如下:
1.1内销基本信息
内销批准证号:审批机关填入的信息,已批内销合同上将会有具体证号
内销申请文号:上个界面所填写的申请文号,此处不可更改
加工贸易经营企业名称、代码:此处不可更改这些数据
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号:审批机关给申请合同的批准证号,此处不可更改 输入海关加工贸易登记手册号后,点击内销料件清单标签页,进入到内销料件清单界面。
1.2内销料件清单
点击进口商品序号文本框里的 按钮,在弹出的产品选择对话框里选择内销处理的料件,然后输入内销数量及金额等数据,全部输入完毕后点击保存 按钮保存数据。功能按钮使用说明:在编辑内销信息窗口里,点击打印 按钮,弹出打印对话框。在这里可以打印内销申请单和内销清单。
2、修改、查看内销合同及合同发送
处于编辑状态的内销合同可以继续修改。选择某个处于编辑状态的内销申请,点击 按钮,即可打开编辑内销信息窗口。对于已经发送和通过审批的内销合同,将不能修改,而只能显示数据。选择需要显示的内销申请,点击 按钮,即可打开内销信息查看窗口。选中需要发送(处于编辑状态)的内销申请,点击 按钮即可发送该合同申请。可选中多条内销合同一起发送。
3、删除内销合同
处于编辑状态的合同可以删除,但已经发送或已经过审批的内销合同将不能被删除。选中需要删除(处于编辑状态)的内销申请,点击 按钮即可删除该合同申请。可选中多条内销合同一起删除。
4、提交材料:
审批通过后,打印《内销申请表》、情况说明、内销料件清单(都要盖公章),到相应外经贸当面提交材料,让老师当面审批,拿回外经贸核发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
四、向海关申领加工贸易手册
手册有效期为一年,在这期间如果我们出不完,或中途要变更,我们可以申请手册延期及变更。
(一)新手册申领需要资料如下(加盖公章):
1、《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申请表》1份
2、《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1份
3、《加工贸易企业经营状况及生产能力证明》1份
4、加工协议或进出口合同2份
5、报关委托书1份
6、加工贸易合同备案料件、成品归类申报表1份
7、中货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单耗申报单(一个成品一份)注意:1、2、3是外经贸审批后,送至海关的。
准备好如上资料到相应海关输单,并通过相应报关行将资料上交到相应海关加工贸易科,一般一个3-5个工作日,便可以审批好,然后核发新手册。
(二)加工贸易手册变更及延期审批需要资料如下(加盖公章)
1、《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变更申请表》
2、《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变更证明)
3、变更后的加工协议或进出口合同
4、情况说明
5、报关委托书
准备好如上资料到相应海关输单,并通过相应报关行将资料上交到相应海关加工贸易科,一般一个3-5个工作日,便可以审批好。
注意:手册延期一般不得超过两次,每次延长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
五、加工贸易手册核销
手册有效期(一年)到之前,最少提前一个星期去海关进行核销。
(一)手册核销需要资料如下:
1、经营企业填制的《加工贸易核销申请表》,中须详细填写实际进口料件和出口成品的名称、数量、各种进口料件用于生产各项出口成品的实际单耗,进口总值以及余料、边角料、废料等情况
2、电子口岸法人卡
3、加工贸易专用进、出口报关单(正本);
4、如果没有出完(未出完进口料件人民币小于10000元或小于3%不用向外经贸审批)或有边角料,还要情况说明,报核后还人补税。准备好如上资料到相应海关输单,并通过相应报关行将资料上交到相应海关加工贸易科。
六、加工贸易手册内销
申请办理加工贸易货物内销手续时,需要提交如下资料:
1、外经贸签发的《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内销批准证》;
2、经营企业申请内销加工贸易货物的书面材料;
3、情况说明
4、电子口岸法人卡。
准备好如上资料到相应海关输单,并通过相应报关行将资料上交到相应海关加工贸易科。
七、海关对加式贸易企业定期核查及自查
海关通过核实数据、审查单证、核对实物及相关帐册等方法检查核实加工贸易企业申报的加工生产能力以及进口、运输、存储、加工、装配、转让、转移、销售或者出口加工贸易货物等情况,是否与实际相符、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并要求企业自查,按要求提供自查报告。
第四篇:加工贸易题库
报关员测试题库(加工贸易)
一、判断题
1、加工贸易,是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加工或者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总署令第113号)第三条“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者部分原辅材料„„”。
2、加工贸易货物,是指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料件、成品、半成品、边角料、残次品、副产品等。(×)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总署令第113号)第三条“加工贸易货物,是指加工贸易项下的进口料件、加工成品以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残次品、副产品等”。
3、加工贸易企业因经营不善或其他合理原因,可将加工贸易货物进行抵押、质押或留置。(×)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总署令第113号)第七条“加工贸易货物不得抵押、质押、留置”。
4、加工贸易货物备案内容发生变更的,经营企业可直接向主管海关提交变更申请。(×)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总署令第113号)第十八条“需要报原审批机关批准的,还应当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5、经营企业应当持加工贸易手册、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专用报关单等有关单证办理加工贸易货物的进出口报关手续。(√)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总署令第113号)第二十条
6、加工贸易货物的进出口报关地海关必须在手册的进出口口岸中予以备案。(√)
7、经营企业因自身工序限制,可直接将加工贸易货物的某道生产工序外发至承揽企业进行加工,加工后的成品须运回本企业并最终出口。(×)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总署令第113号)第二十三条“经海关批准”。
8、经营企业应当将外发加工的成品和剩余料件等加工贸易货物运回本企业,边角料、残次品和副产品可自行处理。(×)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总署令第113号)第二十四条“经营企业应当将外发加工的成品、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等加工贸易货物运回本企业”。
9、因企业报关需要,由企业申请,并经主管海关批准,可在手册备案的基础上申领报关分册。(√)
10、加工贸易企业申请内销边角料的,在商务主管部门审批的基础上,报主管海关核准并办理内销有关手续。(×)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加工贸易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和受灾保税货物的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11号)第四条“加工贸易企业申请内销边角料的,商务主管部门免予审批„„”。
11、企业向海关申请开展深加工结转时应当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保税货物深加工结转申请表》,一份《申请表》只能对应转出企业一本手册,但可对应转入企业多本手册。(√)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加工贸易保税货物跨关区深加工结转的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09号)第四条
12、联网企业通过数据交换平台或其他计算机方式向海关报送数据前,应进行加工贸易联网监管身份认证。(√)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办法》(总署令第150号)第五条
13、海关对联网企业实行电子底帐管理,电子底帐包括电子帐册和电子手册。其中,电子帐册可以分段备案,电子手册不允许分段备案。(×)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办法》(总署令第150号)第八条
14、某企业于2001年1月1日进口不作价设备一台,2006年6月30日,该企业认为设备已过监管期限,转卖给第三方。(×)
注:《外经贸部、海关总署关于加工贸易进口设备有关问题的通知》([1998]外经贸政发第383号)须办理解除监管手续。
15、进口不作价设备如属《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所列商品,主管海关按国家有关规定照章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注:《外经贸部、海关总署关于加工贸易进口设备有关问题的通知》([1998]外经贸政发第383号)
16、物流中心(A型)在海关总署批准其筹建物流中心后可以开展相关业务。(×)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A型)的暂行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29号)第十条“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展相关业务”。
17、物流中心(A型)企业进口自用的办公用品、交通、运输工具、生活消费用品等,以及物流中心开展综合物流服务所需进口的机器、装卸设备、管理设备等,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免税。(×)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A型)的暂行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29号)第二十五条
18、物流中心(B型)经营企业不得在本物流中心内直接从事保税仓储物流的经营活动。(√)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暂行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30号)第六条
19、申请设立出口监管仓库的经营企业必须具有专门存储货物的场所,其中出口配送型仓库的面积不得低于5000平方米,国内结转型仓库的面积不得低于2000平方米。(×)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出口监管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33号)第九条“国内结转型仓库的面积不得低于1000平方米”。
20、区内加工企业全部用境外运入料、件加工的制成品销往非保税区时,海关按照境外运入料、件征税。(×)注:《保税区海关监管办法》(总署令第65号)第二十二条
21、保税物流园区是指经海关总署批准,在保税区规划面积或者毗邻保税区的特定港区内设立的、专门发展现代国际物流业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园区的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34号)第二条
22、检测、维修完毕运回保税物流园区的机器、设备等应当为原物。有更换新零件、配件或者附件的,原零件、配件或者附件企业可以自行处理。(×)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园区的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34号)第三十四条
二、单项选择
1、办理加工贸易货物备案手续时,应由(B)A、经营企业向经营企业所在地主管海关办理 B、经营企业向加工企业所在地主管海关办理 C、加工企业向经营企业所在地主管海关办理 D.加工企业向加工企业所在地主管海关办理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总署令第113号)第十条
2、经营企业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将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并自加工贸易手册项下最后一批成品出口或者加工贸易手册到期之日起(C)日内向海关报核。
A、15
B、20
C、30
D、60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总署令第113号)第三十条
3、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或者成品因故转为内销的,海关凭主管部门准予内销的有效批准文件,对保税进口料件____;进口料件属于国家对进口有限制性规定的,_______。(D)
A、征收税款
经营企业应当提交进口许可证件 B、征收税款和缓税利息
经营企业免于提交进口许可证件 C、征收税款
经营企业免于提交进口许可证件
D、征收税款和缓税利息
经营企业应当提交进口许可证件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总署令第113号)第三十四条
4、加工贸易货物被人民法院或者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封存的,加工贸易企业应当自加工贸易货物被封存之日起(B)个工作日内向海关报告。
A、3
B、5
C、7
D、10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总署令第113号)第四十一条
5、经营企业开展异地加工贸易,须凭____所在地主管部门核发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和____所在地主管部门出具的《加工贸易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并填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异地加工贸易申请表》。(B)
A、经营企业
经营企业
B、经营企业
加工企业 C、加工企业
经营企业
D、加工企业
加工企业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异地加工贸易的管理办法》(总署令第74号)第五条
6、海关对开展异地加工贸易的经营企业和加工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如果两者的管理类别不同,按其中(B)采取监管措施。
A、较高类别
B、较低类别
C、由主管海关决定选择其一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异地加工贸易的管理办法》(总署令第74号)第八条
7、对外商提供的进口辅料品种在__种规定范围内,且金额在___美元以下的,可以免办手册。(A)
A、78 5000
B、78 10000
C、82 5000
D、82 10000 注:《海关总署关于<对外商提供的辅料管理问题>的通知》(署监[1996]120号)
8、下列哪本手册属于来料加工手册:(A)A、B31015400001
B、C31015400001 C、E31015000001
D、F31015000001
9、企业使用报关分册在异地报关的,报关单的“备案号”栏应填报(B)
A、主册号
B、分册号
C、任一
D、为空
10、企业申请内销剩余料件时,剩余料件金额占该加工贸易合同项下实际进口料件总额___以内,且总值在___元以下的,商务主管部门免予审批。(D)
A、1%
1000
B、1%
10000
C、3%
1000
D、3%
10000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加工贸易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和受灾保税货物的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11号)第六条
11、深加工结转转入企业自转出地海关备案之日起___日内,向转入地海关办理报备手续。(C)
A、10
B、15 C、20 D、30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加工贸易保税货物跨关区深加工结转的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09号)第七条
12、企业办理深加工结转手续时,(A)
A、转出企业在转出地海关办理,转入企业在转入地海关办理 B、均在转出地海关办理 C、均在转入地海关办理 D、可任意选择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加工贸易保税货物跨关区深加工结转的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09号)第七条
13、经主管海关批准,联网企业可以____办理内销手续。(B)A、按核销周期 B、按月 C、按季 D、按年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办法》(总署令第150号)第十二条
14、加工贸易项下出口应税商品,如系部分使用进口料件加工的产(成)品,按____征收出口关税。(C)
A、全额
B、海关核定的国产料件的数量比例 C、海关核定的国产料件的价值比例 D、不征收
注:《加工贸易项下出口应税商品征收出口关税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03年第23号)
15、不作价设备的监管年限为(C)年。A、1
B、3
C、5
D、8 注:《外经贸部、海关总署关于加工贸易进口设备有关问题的通知》([1998]外经贸政发第383号)
16、设立物流中心(A型)的申请由___受理,报___审批。(C)A、主管海关
直属海关 B、主管海关
海关总署 C、直属海关
海关总署 D、直属海关
国务院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A型)的暂行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29号)第九条
17、物流中心(A型)申请企业自海关总署出具批准其筹建物流中心文件之日起(C)内向直属海关申请验收。
A、三个月
B、半年
C、一年
D、两年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A型)的暂行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29号)第十条
18、获准设立物流中心(A型)的企业确有正当理由未按时申请验收的,经直属海关同意可以延期验收,但延期不得超过____。(B)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九个月
D、一年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A型)的暂行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29号)第十一条
19、《保税物流中心(A型)注册登记证书》有效期为__年,中心内货物保税存储期限为__年。(C)
A、1
B、1
C、2
D、2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A型)的暂行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29号)第十九条、第二十二条
20、物流中心(A型)经营企业无正当理由连续___未开展业务的,视同物流中心经营企业撤回物流中心设立申请。(B)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九个月
D、一年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A型)的暂行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29号)第二十一条
21、《保税物流中心(B型)注册登记证书》有效期为__年。(C)A、1
B、2
C、3
D、5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暂行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30号)第二十一条
22、保税物流中心(B型)内货物保税存储期限为__。(C)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暂行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30号)第二十六条
23、经营保税仓库企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___人民币。(B)A、200万元
B、300万元
C、500万元
D、1000万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规定》(总署令第105号)第八条
24、经营备料保税仓库的加工贸易企业,年出口额最低为___美元。(B)
A、500万
B、1000万
C、1200万
D、1500万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规定》(总署令第105号)第八条
25、申请设立保税仓库的企业应当自海关出具保税仓库批准文件___内向海关申请验收。(D)
A、三个月
B、半年
C、九个月
D、一年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规定》(总署令第105号)第十二条
26、保税仓库需变更名称、地址、仓储面积(容积)、所存货物范围和商品种类等事项的,应当经___批准。(B)
A、主管海关
B、直属海关
C、海关总署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规定》(总署令第105号)第十九条
27、保税仓库无正当理由连续___未经营保税仓储业务的,保税仓库经营企业应向海关申请终止保税仓储业务。(B)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九个月
D、一年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规定》(总署令第105号)第二十条
28、出口监管仓库所存货物存储期限为___,经主管海关同意可以延期,但延期不得超过___。(A)
A、6个月
6个月
B、6个月
1年 C、1年
6个月
D、1年
1年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出口监管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33号)第二十二条
29、区内加工企业委托非保税区企业进行加工业务,期限为___,有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应向海关申请延期,延期期限为___。(A)A、6个月 6个月
B、6个月 1年
C、1年 6个月
D、一年 一年
注:《保税区海关监管办法》(总署令第65号)第二十三条
30、保税物流园区企业变更名称、组织机构、性质、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等注册登记内容的,应当在变更后___个工作日内报直属海关备案。(B)
A、3
B、5
C、7
D、10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园区的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34号)第十四条
31、运外保税物流园区外检测、维修的机器、设备和办公用品等不得留在区外使用,并自运出之日起___日内运回园区。(C)
A、15
B、30
C、60
D、90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园区的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34号)第三十三条
32、出口加工区出区深加工结转至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加工贸易企业的,_______。(B)
A.转出企业、转入企业分别在主管海关办理结转手续 B、转出企业、转入企业在转出地主管海关办理结转手续 C、转出企业、转入企业在转入地主管海关办理结转手续 D、转出企业、转入企业可选择一个主管海关办理结转手续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出口加工区货物出区深加工结转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26号)第八条
33、出口加工区企业生产的产品深加工结转至保税区企业,转入企业监管方式应当填报____。(C)
A、出口加工区成品进出区
B、料件进出区 C、保税间货物
D、进料深加工
注:《海关总署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出口加工区货物出区深加工结转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署加发[2005]173号)第八条
34、出口加工区企业生产的产品深加工结转至区外加工贸易企业,转出企业监管方式填报____,运输方式应当填报____;转入企业监管方式应填报_____,运输方式应填报_____。(A)
A、成品进出区
其他
进料深加工
出口加工区 B、成品进出区
出口加工区
进料深加工
其他 C、进料深加工
出口加工区
进料深加工
其他 D、进料深加工
其他
进料深加工
其他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园区的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34号)第八条
35、按照国家的规定,保税货物在境内不得从事下列哪一项业务:(C)
A、储存
B、加工
C、销售
D、装配
36、B类管理企业订立进口3000美元限制类商品棉花生产出口服装辅料垫肩的加工贸易合同,应该怎样操作:(D)
A、设台帐、实转、发手册
B、设台帐、空转、发手册
C、不设台帐、不发手册
D、不设台帐、发手册
37、出口加工区的产品到区外测试、检验、展示,应按
办理手续。(C)
A、保税货物 B、暂时出口货物 C、暂时进口货物 D、转关运输货物
38、出口加工区企业不能从事的业务有:(D)A、进料加工
B、来料加工
C、与A、B相关的仓储、运输业务
D、转口贸易
39、下列哪些情况适用保证金台账的“实转” :(C)A、A类企业加工限制类商品
B、B类企业加工允许类商品
C、C类企业加工允许类商品
D、B类企业为履行出口产品合同由外商提供的10000美元以下的辅料
40、经营单位持主管海关签发的《开设银行保证金台账联系单》,向主管海关指定的 办理保证金台账设立手续。(B)
A、人民银行
B、中国银行
C、建设银行
D、工商银行
41、关于手册和台账管理,以下描述中不正确的是:(C)A、对A类企业从事限制类、允许类商品加工贸易,设台账,空转 B、对C类企业从事限制类、允许类商品加工贸易,设立台账,交纳进口料件税款全额保证金
C、对B类企业从事限制类、允许类商品加工贸易,设立台账,交纳进口料件税款50%的保证金
D、对国家列名的78种辅料以内且价值在5000美元以上,1万美元以下的客供辅料,免设台账(除C类企业)。
42、办理深加工结转手续中,转入企业自转出地海关备案之日起__日内,持《申请表》其余三联,填写本企业的相关内容后,向转入地海关办理报备手续。转入企业在 日内未递交《申请表》,或者虽向海关递交但因《申请表》的内容不符合海关规定而未获准的,该份《申请表》作废。转出.转入企业应当重新填报和办理备案手续。(A)
A、20,20
B、30,30
C、10,30
D、30,60
43、以下哪项不属于《保税物流中心管理办法》中规定“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的范畴:(C)
A、分拣
B、组合包装
C、改装
D、分装
44、外发加工,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因受
,经海关批准并办理有关手续,委托承揽企业对加工贸易货物的某道工序进行加工,在规定期限内将加工后的产品运回本企业并最终复出口的行为。(B)
A、自身生产能力限制
B、自身生产工序限制 C、自然灾害影响
D、不可抗力影响
45、单位耗料量,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加工生产单位出口成品所耗用的 数量,简称单耗。单耗包括净耗和工艺损耗。(B)
A、国产料件
B、进口料件 C、进口和国产料件
D、实际需用料件
46、加工贸易合同的余料、边角料、残次品等可以以退运、补税、放弃、结转以外还有
。(D)
A、将有价值的自留 B、可不向海关申报 C、不补税出让给别的厂家 D、销毁
47、余料结转限同一经营单位、同一加工厂、同样的进口料件和
。(A)
A、同一加工贸易方式 B、同一地区 C、不同加工厂 D、不同的经营单位
48、某计算机厂进料加工进口1000套计算机散件,进口后经检验,有3套存在故障,无法生产;生产过程中有4套发生故障,无法做成成品;外商在成品检验时认定有5台不合格,最后实际出口988台计算机。该加工贸易损耗为:(A)
A、0 B、0.3% C、0.9% D、1.2%
49、储存在保税仓库中的货物被盗的,经营企业
。(A)A、应当承担相应的纳税义务
B、属于不可抗力,不承担纳税义务
C、事发后及时向海关报告不承担纳税义务 D、因为是保税状态,所以不承担纳税义务 50、加工贸易单耗核算的公式是
。(A)A、出口成品=进口料件X(1-损耗率)/净耗 B、进口料件 =出口成品X(净耗+损耗率)C、出口成品=进口料件X(净耗+损耗率)D、出口成品=进口料件(1+损耗率)
51、下列有关加工贸易内销征税、结转等手续办理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加工贸易手册报核后才可以进行内销征税和结转等手续; B、加工贸易手册报核前应办结内销征税和结转等手续 C、加工贸易手册有效期限内应办结征税和结转等手续 D、什么时候都可以
三、不定项选择
1、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的区别是(A、C)
A、来料加工进口料件的物权属于境外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的物权属于经营单位
B、来料加工的经营单位需要进口付汇,进料加工的经营单位不需付汇
C、来料加工的制成品由境外企业销售,进料加工的制成品由经营企业外销
D、来料加工成品必须全部出口,进料加工成品经营企业可直接内销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总署令第113号)第三条
2、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加工贸易企业可以享受(A、D)A、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属于国家对进口有限制性规定的,经营企业免于向海关提交进口许可证件
B、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属于国家对进口有限制性规定的,经营企业应当向海关提交进口许可证件
C、加工贸易出口制成品属于国家对出口有限制性规定的,经营企业免于向海关提交出口许可证件
D、加工贸易出口制成品属于国家对出口有限制性规定的,经营企业应当向海关提交出口许可证件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总署令第113号)第四条
3、办理加工贸易货物备案手续,应当提交下列单证:(A、B、C、D、E)
A、主管部门签发的同意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有效批准文件 B、经营企业自身有加工能力的,应当提交主管部门签发的《加工贸易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
C、经营企业委托加工的,应当提交经营企业与加工企业签订的委托加工合同、主管部门签发的加工企业的《加工贸易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
D、经营企业对外签订的合同
E、海关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证明文件和材料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总署令第113号)第十二条
4、属于下列哪些情形的,企业不能进行加工贸易备案:(A、B、C、D、E)
A、进口料件或者出口成品属于国家禁止进出口的 B、加工成品属于国家禁止在我国境内加工生产的 C、进口料件属于海关无法实行保税监管的
D、经营企业或加工企业属于国家规定不允许开展加工贸易的 E、经营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向海关报核已到期的加工贸易手册,又向海关申请备案的
5、加工贸易货物进口可以采取:(A、B、C、D)A、从境外直接进口 B、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口 C、从保税仓库进口
D、从国内其他企业以深加工结转方式转入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总署令第113号)第十九条
6、因加工出口产品急需,经营企业保税料件与非保税料件之间可以进行串换,但必须符合:(A、B、C)
A、事先经海关核准 B、限于同一企业
C、遵循同品种、同规格、同数量、不牟利的原则 D、必须属于来料加工进口或进料加工进口的保税料件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办法》(总署令第113号)第二十七条
7、以下哪些商品属于不实行保证金台帐管理进口辅料的范围:(A、C、D、E)
A、拉链
B、洗涤剂
C、防腐剂
D、纸盒
E、标签
注:《海关总署关于<对外商提供的辅料管理问题>的通知》(署监[1996]120号)
8、以下对于分册的表述正确的是:(A、C、D)A、分册的有效期在总册有效期内
B、分册的备案口岸必须在总册审批口岸范围内,一本分册可以有多个口岸
C、分册的进出口商品项必须在总册审批的商品范围内 D、分册的进出口商品数量必须在总册备案的对应商品数量范围之内
9、以下关于内销的说法正确的是:(A、D)
A、企业申请边角料内销的,海关按照边角料的报验状态归类后适用的税率和审定的边角料价格计征税款,免征缓税利息,免于提交许可证件
B、企业申请剩余料件内销的,海关对剩余料件计征税款和缓税利息,剩余料件属于进口许可证件管理的,应提交有关进口许可证件
C、企业内销残次品的,根据残次品的实物状态归类后适用的税率和审定的残次品价格计征税款,免征缓税利息,免于提交许可证件
D、企业内销副产品的,按副产品的报验状态适用的税率和审定的价格计征税款和缓税利息,副产品属于进口许可证件管理的,应提交有关进口许可证件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加工贸易边角料、剩余料件、残次品、副产品和受灾保税货物的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11号)
10、实施联网监管的加工贸易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A、B、C)
A、具有加工贸易经营资格 B、在海关注册 C、属于生产型企业 D、企业管理类别为A类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办法》(总署令第150号)第三条
11、联网企业如需对多项内部料件进行归并管理,须符合以下条件:(A、B、C、D)
A、商品名称一致 B、十位商品编码一致 C、计量单位相同 D、符合海关监管要求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办法》(总署令第150号)第六条
12、以下关于联网企业加工贸易货物内销缴纳缓税利息的起始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B、C)
A、实行电子手册管理的,起始日期为内销料件或制成品所对应的加工贸易合同备案之日
B、实行电子手册管理的,起始日期为内销料件或制成品所对应的加工贸易合同项下首批料件进口之日
C、实行电子帐册管理的,起始日期为内销料件或制成品对应的电子帐册最近一次核销之日
D、实行电子帐册管理且没有核销日期的,起始日期为内销料件或制成品对应的电子帐册备案之日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办法》(总署令第150号)第十三条
13、免税进口和使用外商提供的不作价设备必须符合以下哪些条件:(A、B、D)
A、企业设有独立专门从事加工贸易的工厂或车间
B、企业如有独立专门从事加工贸易的工厂或车间,不作价设备仅限在该工厂或车间使用
C、未设有独立从事加工贸易的工厂或车间、以现有加工生产能力为基础开展加工贸易,在加工贸易合同期限内,每年加工产品必须是80%以上属出口产品。
D、加工贸易合同中列明进口不作价设备的条款
注:《外经贸部、海关总署关于加工贸易进口设备有关问题的通知》([1998]外经贸政发第383号)
14、保税物流中心(A型)可分为:(A、B)A、公用型物流中心 B、自用型物流中心 C、备料型物流中心 D、仓储型物流中心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A型)的暂行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29号)第三条
15、下列货物中,哪些经海关批准可存入物流中心:(A、B、C)A、转口货物和国际中转货物 B、外商暂存货物 C、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 D、一般贸易进口货物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A型)的暂行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29号)第四条
16、下列哪些属于物流中心(A类)经营企业设立的资格条件:(A、C)A、注册资本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
B、租赁他人土地、场所经营的,租期不得少于2年
C、经营特殊许可商品存储的,应当持有规定的特殊经营许可证件
D、经营自用型物流中心的企业,年进出口金额(含深加工结转)东部地区不低于2亿美元,中西部地区不低于一亿美元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A型)的暂行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29号)第六条
17、物流中心(A型)经营企业可以开展以下哪些业务:(A、B、C、D)
A、保税仓储进出口货物及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货物 B、对所存货物开展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 C、全球采购和国际分拨、配送 D、转口贸易和国际中转业务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A型)的暂行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29号)第十三条
18、物流中心(A型)经营企业在物流中心不能开展下列哪些业务:(A、B、D)
A、商业零售 B、生产和加工制造
C、供维修外国产品所进口寄售的零配件 D、维修、翻新和拆解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A型)的暂行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29号)第十四条
19、下列哪些属于物流中心(A型)和物流中心(B型)的区别:(A、B、D)
A、A型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3000万元,B型不低于5000万元 B、A型经营企业递交申请时须附市级人民政府意见书,B型须省级人民政府意见书 C、A型设立申请向主管海关递交,B型向直属海关递交
D、A型物流中心就1家企业开展保税物流业务,B型物流中心有多家企业开展保税物流业务
20、专用型保税仓库包括:(A、B、C、D)A、液体危险品保税仓库 B、备料保税仓库 C、寄售维修保税仓库 D、其他专用型保税仓库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规定》(总署令第105号)第四条
21、下列货物哪些可以存入保税仓库:(A、B、C)A、加工贸易进口货物
B、供应国际航行船舶和航空器的油料、物料和维修用零部件 C、外商暂存货物 D、一般贸易进口货物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规定》(总署令第105号)第五条
22、以下哪些属于保税仓库所应具备的条件:(A、B、D)A、具备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保税仓库计算机管理系统并与海关联网 B、公用保税仓库面积最低为2000平方米 C、液体危险品保税仓库容积最低为10000立方米 D、寄售维修保税仓库面积最低为2000平方米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规定》(总署令第105号)第九条
23、下列哪些保税仓储货物在出库时依法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代征税:(B、C)A、外商暂存货物
B、用于在保修期限内免费维修有关外国产品并符合无代价抵偿货物有关规定的零部件 C、用于国际航行船舶和航空器的油料、物料 D、未办结海关手续的一般贸易货物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规定》(总署令第105号)第二十三条
24、出口监管仓库不得存放下列哪些货物:(C、D)A、一般贸易出口货物
B、从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转入的出口货物 C、国家禁止进出境货物
D、未经批准的国家限制进出境货物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出口监管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33号)第八条
25、出口监管仓库发生下列哪些行为的,海关注销其注册登记,并收回《出口监管仓库注册登记证书》。(A、B、C、D)
A、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未开展业务的
B、无正当理由逾期未申请延期审查或者延期审查不合格的 C、仓库经营企业书面申请变更出口监管仓库类型的 D、仓库经营企业书面申请终止出口监管仓库仓储业务的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出口监管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33号)第二十一条
26、下列哪些货物从境外进入保税区可以享受免税政策:(A、B、D)
A、区内生产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需的机器、设备 B、区内企业自用的生产、管理设备 C、区内生活消费用品
D、保税区行政管理机构自用合理数量的管理设备和办公用品
注:《保税区海关监管办法》(总署令第65号)第十二条
27、保税物流园区可以开展下列哪些业务:(A、B、C)A、进出口贸易 B、检测、维修 C、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 D、翻新、拆解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园区的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34号)第七条、第八条
28、下列哪些货物从区外运入保税物流园区可办理出口退税手续:(A、B)
A、从区外进入园区供园区企业开展业务的国产货物及其包装材料 B、从区外进入园区供园区企业使用的国产基建物质 C、从区外进入园区供园区行政管理机构使用的办公用品 D、从区外进入园区的原进口货物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园区的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34号)第二十九条
29、下列哪些货物进出保税物流园区时,按照海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经园区主管海关查验后,可以由园区企业指派专人携带或者自行运输:(A、B、C、D)
A、价值1万美元及以下的小额货物 B、因品质不合格复运区外退换的货物 C、已办理进口纳税手续的货物 D、企业不要求出口退税的货物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园区的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34号)第五十三条
30、下列哪些情况不能列入工艺损耗范围:(A、B、C、D)A、因突发停电、停水造成保税料件、半成品、成品的损耗 B、因不可抗力造成保税料件、半成品、成品灭失、损毁或短少 C、因进口保税料件品质不符合合同要求造成用料量的增加 D、因工艺性配料所用的非保税料件所产生的损耗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单耗管理办法》(总署令第155号)第十六条
31、下列哪些属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A、B、D)A、保税区 B、出口加工区
C、保税物流中心(A型)D、保税物流园区
注:C为特殊监管场所
32、按照现行法律规定,下列哪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场所能享受出口退税政策:(B、C、D)
A、保税区 B、出口加工区 C、保税物流园区 D、保税港
33、在《加工贸易分类管理商品目录》中,可以开展保税加工的商品是:(B、C)
A、禁止类商品 B、限制类商品 C、允许类商品
34、不作价设备解除监管的表述正确的是:(B、D)
A、对监管期限已满的的不作价设备,可视为自动解除海关监管
B、对监管期限未满的不作价设备需留在境内继续使用的,企业可向海关申请提前解除监管
C、对监管期限未满的不作价设备,企业可向海关申请结转至关区内另一从事加工贸易并符合不作价设备免税条件的企业
D、企业可向海关申请将不作价设备结转为减免税进口货物
35、下列哪些情况不适用保证金台账的“实转”:(A、B、D)A、A类企业加工限制类商品
B、B类企业加工允许类商品
C、C类企业加工允许类商品
D、B类企业为履行出口产品合同由外商提供的10000美元以下的辅料
36、企业对加工贸易剩余料件可选择的核销方式有:(A、B、C、D)
A、内销补税B、结转C、退运D、放弃
37、加工贸易
补税按料件名称进行申报。(B、C、D)A、边角料
B、节余料件
C、制成品
D、残次品
第五篇:加工贸易管理制度
加工贸易管理制度
为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海关的监管规定,依法开展加工贸易的业务经营,特制定本制度。
一、进料加工物资流转操作流程
(一)合同登记备案环节
1、本公司外贸部门(以下简称销售部)与国外客商签约后,向海关申请并报送如下资料:
A.外经贸主管部门签发的《进料加工批准书》;
B.对外正式签订的合同副本或订货卡片;
C.海关认为必要的其他单证。
2、海关审核通过后,持凭海关核发的《登记手册》办理有关进出口和最终核销等手续。
(二)保税货物进口报关环节
1、销售部应于申报进料加工货物发生实际进口时,应向海关申报并递交下列单证:A.进口货物报关单;B.《登记手册》;C.货物的运单、发票、装箱单;D.海关认为必要的其他单证。
2、在进料加工货物报关、入库后,销售部应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登记进料统计台帐。
(三)保税货物入库环节
1、保税货物运达本公司仓库后,原料仓库应在称重、点数后,在销售部签发的《保税货物入库单》上注明实收数量并签字确认后,存放于专用库位。
2、保税货物的入库、领用、结存以及废料回收和处理由有关仓库分别单独设置原料及废料台帐,仓库必须及时登记相应的库存台帐。
(四)加工环节
1、根据国外客商的订货要求,销售部应及时向有关生产车间下达《生产指令单》,并及时登记有关台帐。
2、生产车间接到销售部下达的《生产指令单》后,根据本车间的生产能力安排生产,并及时登记有关生产台帐。
3、实际生产时,由生产车间签发《加工贸易领料单》派员到仓库领料,仓库在发料之后应及时登记《保税货物库存台帐》。
4、产品完工后,由生产车间签发《加工贸易产品入库单》派员连同完工产品到产成品仓库办理入库手续,有关仓库在点数入库后,应及时登记《加工贸易产成品库存台帐》。
5、对在加工环节中产生的废料,生产车间应在每批产品完工后签发《保税货物加工废料入库单》派员连同废料到有关仓库办理入库手续,有关仓库在称重、点数入库后,应及时登记《保税货物废料库存台帐》。在本公司按照规定处理废料后,仓库亦应及时登记《保税货物废料库存台帐》。
(五)出口环节
1、销售部应于申报进料加工货物发生实际出口时,应向海关申报并递交下列单证:A.出口货物报关单;B.《登记手册》;C.货物的运单、发票、装箱单;D.海关认为必要的其他单证。
2、在进料加工货物出口报关后,销售部应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登记进料加工销售统计台帐。
3、合同执行完毕后1个月内,销售部应持凭《登记手册》和经海关签章的进出口专用报关单,以及《进口料件使用表》、《核销申请表》等有关单证,向海关办理核销手续。
4、公司内部在产品发运时,由销售部签发《加工贸易产品出库单》交有关仓库发货。
二、帐册凭证的设置与使用
由于国家对保税进口货物严格实行专料专用,即加工贸易进口原料专用于生产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因此本公司对进料加工的进口原料入库、领用、生产、销售等环节实行单独设置会计帐册、仓库台帐、生产(包括销售)统计台帐、原始凭证。
(一)凭证(具体格式略)
(二)统计台帐(具体格式略)
(三)统计报表(具体格式略)
为简化手续,统计台帐可以采用电脑记载方式,统计报表可以按照统计台帐的格式打印之后报送公司内部有关部门审核。
(四)会计帐册
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核算,应按照原材料、产成品、销售收入、生产成本单独设置明细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