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洒贫困情永驻:延津县关爱帮扶贫困群众纪实
爱洒贫困情永驻
——延津县关爱帮扶贫困群众纪实
当人们漫步街头,享受着县城的繁华与喧嚣时,在整个延津县,还有多少困难群众,或因疾病的缠绕而痛苦,或因生活的贫困而无奈?这些贫困群众的冷暖安危时刻牵挂着延津县委、县政府和各乡(镇)领导的心。“让贫困人口尽快脱贫,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贫困家庭感受温暖和阳光”是延津县委、县政府提升扶贫工作水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向全县群众许下的庄严承诺。
五保老人的“安乐窝”
近年来,延津县始终把完善农村五保老人供养体系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的重点,把敬老院工程建设列入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程,成立了农村敬老院新建和改扩建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加大投入,新建、改造、扩建敬老院。截至目前,全县12个乡镇已实现敬老院“全覆盖”。2014年~2016年,延津县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500万元的农村五保户供养机构建设资金改善敬老院条件。2014年改扩建王楼镇敬老院,新建魏邱乡、胙城乡敬老院;2015年新建马庄乡、小潭乡敬老院,改扩建石婆固镇敬老院;2016年新建城关镇敬老院,改扩建榆林乡、僧固乡、司寨乡3所敬老院。
延津县有农村五保户2467户2530人,为扩大集中供养范围,保证更多的五保老人进入敬老院生活,延津县采取了乡镇办敬老院供养、村级五保大院供养与社会养老机构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安置五保老人的生活。截至目前,该县五保户集中供养对象533人,集中供养率已达21%。
为了了解延津县敬老院的真实情况,记者走访了该县10个敬老院,对延津县敬老院有了大体印象:室内室外卫生干净整洁;老人身上根本嗅不出臭味;宽敞明亮的厨房飘溢出香喷喷的菜味;两人一室的寝室宽敞明亮;围墙内老人种植了各种蔬菜供自用。说起敬老院里的幸福生活,老人们都满脸喜悦。10月20日中午11时,延津县王楼镇敬老院,秋日的中午阳光为这里增添了浓浓的暖意,居住在这里的老人们在阳光下或尽情舒展着身体,或饶有兴致地聊着天,一派安乐祥和的景象。
“老了老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有电视看,吃饭每星期天天不重样,政府供养,日子过得好着哩!要不是党和政府我早就入土了!”101岁的张思会老人笑着说。张思会老人进入敬老院24年了,24年前,77岁的张思会唯一的儿子因病去世,半年后妻子也相继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1990年进入乡敬老院至今,尽管年过百岁走起路来仍然轻盈自便。80多岁的郑惟才老人更是声若洪钟,精神百倍,一说起敬老院的生活禁不住像孩子般边唱边舞。这里的负责人对记者说,王楼乡敬老院目前有50位老人,最小的老人70岁,最大的101岁。在他们饱经沧桑的脸上找不到没有亲人的孤独和担忧,更多的是喜悦与幸福。
王楼镇敬老院正在扩建中,装上了暖气,增设了床位,设置了洗浴间、健身房、活动室,还请了专门的厨师为老人们做饭。院内分成生活区、种植区、养殖区,宽敞整洁,环境幽雅,建成后将是全镇孤寡老人颐养天年的乐园,舒适的生活环境也是孤寡老人得以长寿的“秘诀”。
10月20日中午12时30分,东屯镇敬老院,吃过中午饭的老人在和煦的阳光下轻松漫步。79岁的王得保老人告诉记者,5年前,妻子得了半身不遂,自己无儿无女,无能力照顾老伴儿,夫妻在当地政府的照顾下同时进入敬老院。为了方便王得保老人照顾自己的妻子,院长单独给他们分了一间房,在敬老院工作人员的精心护理下,现在老伴儿已经能拄着拐杖行走了。“能活到今天我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是他们让我安度晚年。”说着说着老人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70岁的李绍孔老人一生未婚,来院之前一直跟着侄子生活,由于农活儿忙,饭也不能按时吃,来到敬老院后,一天三顿饭不但按时吃,饭菜质量还可口,每星期中午饭不重样,最少四次有肉,老人激动地说:“待在这里我再也不回去了,这里就是我养老的乐园。”
院长王学让告诉记者,现在的东屯镇敬老院是2012年改造过的,在外地工作人员爱心捐款200万元定向用于敬老院硬件改造,现在夏有空调,冬有暖气,每个房间还带有卫生间,老人们住得很舒适。
10月20日下午2时,榆林乡敬老院,81岁的王守让老人说:“我来院7年了,一个人生活了大半辈子,到了老年生活不下去了,做一顿饭吃三顿,饥一顿饱一顿,身体不如以前,自进入养老院后,我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好,越活越年轻。”
现任榆林乡敬老院院长77岁的娄元文,有近43年的基层工作经验,退休后投入照顾老人的工作中,他说:2013年2月6日,前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来到敬老院看望这里的老人,对老人鼓舞很大,老人们还说:“大领导都来看咱了,真幸福啊!”
10月21日上午9时,司寨乡敬老院,整齐的菜园,布局合理的院内老人坐着聊天,呈现幸福美好的生活画卷。“真没想到,我们这些孤寡老人晚年还能享受这样的清福!就是有人用轿子抬,我也不会离开敬老院了。”70多岁的张杰儒老人说。
67岁的王贺礼老人说:“现在真是过上了好日子,住在这里生活有保障,头疼脑热有人伺候。平时看看电视、下下棋、种种菜,日子真是没得说,我坐的轮椅还是县委书记祁文华亲自送的呢。”司寨乡民政所所长孟庆民说,王贺礼老人来敬老院已6年多了,3年前不幸得了偏瘫导致半身不遂,在敬老院员工的照顾下,现在能坐轮椅行走。
84岁的老人郑维才是敬老院的元老,“来敬老院24年了,在敬老院我过上了幸福生活,每天早上一个鸡蛋,有菜、有汤、有热馒头,每星期中午饭不重样,冬天冷不着,夏天热不着,床被按时清洗,可干净了,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一个孤寡老人老年有了依靠。”说起敬老院的生活老人赞不绝口。
10月21日上午10时,走进魏邱乡敬老院,宽敞明亮的“标准间”、绿树成荫的院子,院内的老人或蹒跚漫步,或相互聊天,呈现出一幅祥和美好的生活画卷。71岁的杨风传老人,一个人孤独生活了大半辈子,4年前,在生活无望时进入敬老院,“我无儿无女,心想活够60多岁死了也够本了,没想到进到敬老院后,对晚年生活充满了新的希望,在这里吃得好、睡得好、心情好,争取活到100岁。”
养老院院长齐东峰说:“现在养老院条件好多了,吃的住的都比以前强,我们这里现有45位老人,他们都是孤寡老人,一个人生活不下去了才想到来敬老院,到这里以后再也不想离开了,每年过春节95%以上的老人都在敬老院过年。”民政所所长王胜说:“敬老、爱老、助老是民政干部的美德,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行善事是民政干部的职责,我们将传承下去,力求做得更好。”
10月21日中午12时马庄乡敬老院。走进马庄乡敬老院,宽敞的院落,一排略显破旧却干净整洁的房子,平整的地面,院子中间长满绿色的蔬菜,老人们三三两两地围坐在阴凉处聊天,安静、充满温馨。72岁的柴胡宝老人对记者说:“解放前,孤寡老人不但在有生之年无生活依靠,而且死了连埋都没人埋,今天,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民政干部的关爱下,我们比有儿有女的家庭都过得幸福!”据悉,柴胡宝长期在外打工,老了回家一个人无依无靠,生活无规律,一天吃一顿饭很正常,来敬老院时面黄肌瘦,看到脸色红晕的柴胡宝老人,就能想得出他在敬老院的生活很开心。
在这里住着20多位孤寡老人,这些老人大多生活不能自理,有的还有智障或其他疾病。为了将这些老人照顾好,60岁的杨福花身兼数职——院长、厨师、护工、清洁工、医护人员、维修工。20多年来,她就像伺候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着这里的老人,带给老人“家”的感觉。
五保老人是生活最困难的一个群体,他们年事已高,但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现在每个乡镇有这样一个场所,把老人们集中供养起来,基本生活费由民政部门发给,吃、穿、住由政府负责,政府还出钱聘用服务员专门照顾老人,在这里不怕日晒雨淋,不愁挨饿受冻,日子过得平稳又舒心,县委、县政府的领导还经常登门看望慰问并送来慰问品。老人们说这里就是他们的“安乐窝”。
“我们有义务把敬老院建设成为一个展示才华、老有所为的舞台,一所学到知识、老有所学的学校,一所功能齐备、老有所乐的乐园,一个亲如兄弟、相互关爱的家庭,一个高效廉洁、为老人服务的团队。”延津县委书记祁文华说。
困难群众的“保护伞”
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延津县民政服务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延津县结合实际情况,于今年4~5月份在该县范围内开展了城乡低保复核认定工作,各乡镇组织调查组对申请人家庭状况进行核实,通过调查核实延津县上半年取消不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户1857户2533人。新增低保对象836户1039人,实现了动态管理的应保尽保。
今年7月,延津县委聘请了130名大学生对全县低保户的家庭状况、居住条件、经济收入等开展入户核实工作,此次活动得到了延津团县委、县民政局及各乡镇的大力支持。共取消不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户645户814人,同时对全县符合条件目前尚未纳入低保的家庭进行了入户调查,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家庭将尽快纳入低保范围。延津县从2014年起,今后每年将邀请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在校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等社会志愿者参与低保核查工作,促使该县城乡低保工作健康稳步发展,真正使国家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延津县县长李维山说,“农村低保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一项阳光工程。为了让这项工程更加客观、公正,延津县把低保工作摆到了„台面上‟,谁家可以享受低保,首先要让了解情况的辖区群众„把关‟”。延津县这种享受低保由群众说了算的方式基本杜绝了错保、漏保现象,使这一工程深得民心,充满阳光。现在,把农村低保标准由2013年的年人均1500元提高至1800元。目前,延津县有农村低保对象13956户17913人,截至9月底,该县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768.5万元,今年第四季度新增农村低保对象980户1256人,有效解决了贫困家庭的生活隐患。
该县农村低保改变了过去低保户领取现金的方法,凭储蓄存折直接从银行领取。低保对象激动地说:“政府想得真周到,不仅考虑俺的温饱问题,还免去了过去到乡政府排队领钱的麻烦。”
低保政策的实行并不等于“养懒汉”,该县探索出了更科学的“分类施保”的管理办法,鼓励低保人员学一门致富技能,帮助他们寻找致富门路,使低保对象实现了由被动生活到主动谋生的转变。
特困人群的“保险柜”
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为提高特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和生活水平,体现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怀,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延津县从2014年7月份起开展结对帮扶农村特困户活动,在全县共筛选出62户特困家庭,县直62家单位进行“一对一”帮扶工作,各单位根据每个特困家庭的情况,制订了帮扶方案。县委书记祁文华要求各帮扶单位要将结对帮扶活动贯穿工作始终,一包到底,直至脱贫,不因单位领导的调整而变化。
今年8月,延津县委书记祁文华带领相关负责人轻车简行看望了62户特困家庭的每一户。8月11日,在马庄乡堤后村年近80岁的臧新秀家里。祁文华见桌子上放满了药瓶药盒,便拿起来一边看一边问老人有哪些疾病,老太太说,她老伴儿去世多年,和一个双目几近失明的儿子相依为命,这些年由于操劳过度积劳成疾。当听到这些,祁文华叮嘱随行的民政局局长王明彬为老人解决低保和大病救助问题。
胙城乡袁庄村袁振涛多年前因车祸受伤落下终身残疾,当地政府多次为他解决各种困难。在祁文华的关心下,如今他还走街串巷做起了卖藤椅的生意。当祁文华来看他时,这位淳朴的农民紧紧握位祁文华的手,并要到村里的小卖部去“提菜”,让他吃罢饭再走。
8月15日,在东屯镇水花堡村王廷和家里,祁文华见到王廷和瘸着腿走过来,忙迎接着询问他的脚怎么回事,了解到王廷和一家三口人,本人残疾,妻子严重智障,13岁的女儿正上小学。看到王廷和的脚面严重溃烂,不能正常行走,祁文华立即嘱托帮扶单位土地局负责人,把王廷和送到新乡医学院医治,直到医好为止。
僧固乡翟小庄的杨振成父母不久前病故,妻子几年前撇下4个孩子离家出走,杨振成一个人抚养4个孩子,家庭负担非常重,祁文华安慰他说:“家庭困难是暂时的,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一定要让孩子上学读书,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这样才能让家里脱贫致富,要千方百计战胜困难,让日子越过越好。”当祁文华把帮扶单位粮食局职工集资的2000元钱、5袋大米、5袋面粉、5桶花生油交给他时,杨振成激动得热泪盈眶,表示一定不忘党和政府的关心,有信心在今后的日子里战胜困难,重新把生产搞好、把生活过好。
8月25日上午,延津县魏邱乡雷庄村的雷建德像往常一样正在家里忙活着。让他没想到的是,延津县委书记祁文华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一起来看望他了。祁文华首先询问了他生产、生活上的一些情况。雷建德泪眼婆娑地说:“我本人有肝炎,老伴儿患有糖尿病并发症,孙子有先天性心脏病。”听到这里,祁文华拿出500元钱让雷建德给老伴儿买些药品,并安排畜牧局负责人立即到县医院为老人做检查。
“这些特困群众大多是重病缠身或者智力障碍。以前他们几乎无人管问,自开展帮扶活动以来,不仅使他们重新点燃了对生活的希望,而且坚定了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同时也让帮扶单位的工作人员受到了教育,树立了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在谈到帮扶活动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果时,祁文华说。
小潭乡大潭村村低保对象72岁的贾振兴因患动脉夹层病,2013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花去医疗费149752元,合作医疗报销29976元,商业保险报销3000元,贾振兴家中有3个子女,两个女儿出嫁,唯一的顶梁柱儿子又患有精神分裂症,一级残疾,延津县民政局对其给予最高额5000元的大病医疗救助。
同样,僧固乡王潭村低保对象周爱华老人不幸患乳腺癌,2013年在新乡市371医院住院治疗,花去医疗费86830元,新型合作医疗补助了45654元后,商业保险报销3000元,民政部门又给予了5000元的大病救助资金,享受了“双重保险”。老人逢人都说:“俺现在治病基本上不用自家掏钱,真是托党和政府的福啊!
“2013年,延津县把城乡大病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进行有机结合的方式,使患大病的特困家庭在医疗费用报销中享受了„双重保险‟。即任何一个参保的低保对象患病住院都可享受到住院医疗保险救助,或进一步享受大病医疗救助和大病医前救助的„群众有病,政府分担‟的温暖。今年,全县共实施农村大病医疗救助684人、支出救助金170.02万元,切实解决他们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延津县民政局局长王明彬介绍说。
优抚对象乐开了花
当年的战场上,他们舍生忘死,冲锋在前,用生命和鲜血保卫家园。可是,他们受伤的身体需要医治,他们也会一天天老去,他们身后的亲人同样需要抚慰。我们怎能忘记是他们浴血沙场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和平环境,照顾服务好优抚对象是我们的责任。“生活超人均、住房无危破、医疗有保障、精神有依托,决不能让英雄流血再流泪。”这是延津县领导一刻也不曾放松过的牵挂,更是全县人民的惦念。
延津县现有各类优抚对象3055人,其中老复员军人、残疾军人、军烈属等重点优抚对象1316人。丰庄镇大罗寨村残疾军人李文祥,每次领到抚恤金时都要不停地感谢党和政府,他激动地说:“是党和政府改善了我的生活,给我的家庭带来了希望。”石婆固镇胡庄村残疾军人胡殿顶在2013年12月领到抚恤金后,特地给县民政局送去了一面锦旗,并点燃鞭炮,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为保证各乡(镇)重残军人安全过冬,延津县民政局为在乡(镇)的1级~4级伤残军人发放了价值12.3万多元的越冬物资。
生活难、住房难、看病难曾是摆在优抚对象面前的三个难题。该县通过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使乡镇重点优抚对象的住房难和生活难问题得到了解决。为了解决他们的看病难问题,该县积极探索在乡重点优抚对象住院医疗保险制度,并将其作为特殊救助对象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础上,让他们享受到“双保险”。城关镇六级残疾军人吕玉河,2014年5月因病住院,共支付医疗费45451元,由于参加了“双保险”,享受到职工住院医疗保险报销36941元,剩余8510元,民政局按比例医疗救助7660元,减轻了吕玉河个人及家庭的负担。“双保险”让更多的重点优抚对象从中得到了实惠。该县还不断探索出更多的途径,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2013年又为救助方法再添新的内容,主要针对参加“双保险”获得理赔和补助后仍然负担过重的优抚对象进行救助,防止他们因病返贫,优抚对象正在和我们一样享受着社会进步的成果。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正是延津县党政领导心系“民间疾苦”,才有了一项项扶贫帮困政策的制定与贯彻,才有了在全县构建“救助工程”的行动,才有了各项救助资金的落实,才有了延津县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拥护和信赖,也才有了社会的和谐,而其换来的必是推进延津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力量。
新闻点评
用爱温暖贫困群众
近日,记者在延津县采访时看到:延津县新建敬老院房屋宽敞明亮,院内绿化布局合理,原有敬老院卫生整洁,井然有序;特困群众住上了梦寐以求的新房;优抚对象得到了贴心照顾……该县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为困难群众雪中送炭,各级政府有针对性地把困难群众需要的物品和现金及时送到他们手中,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心中。
在这里,政府关爱困难群众体现在一件件实事当中,体现在帮扶的实际效果中,该县真正从群众需要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群众急什么帮什么、需要什么帮什么,帮扶行动做到了群众的心坎儿上,受到群众真心实意的欢迎。延津的做法让我们看到,爱心不是施舍,不是镜头前的微笑,而是一种发自肺腑的自觉意识,只有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才能使帮扶行动更加到位、帮扶效果更加有效。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关爱困难群众,不只是政府及职能部门一家之责,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只有集全社会之力,才能汇成强大的爱心暖流,方能温暖社会的每个角落。
第二篇:关爱帮扶贫困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教育观,把关爱留守及困境孩子作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重要措施,促使留守及困境孩子健康成长。
一、主要目标
通过对留守及困境孩子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及困境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因,依据学校留守儿童活动室,心理咨询室,有针对性的开展行之有效活动,为留守及困境孩子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二、主要工作:
1、开学初,收集“留守及困境儿童”名册,建立“留守及困境儿童”档案,掌握“留守及困境儿童”的相关情况。
2、定期召开“留守及困境儿童”监护人会。落实“留守及困境儿童”的教育和管理责任。
3、通过同宿舍同年级,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等互助活动,增进同龄人的了解,弥补亲情和关爱的不足,让留守及困境儿童对生活充满信心。
4、设置“亲情电话”,利用“亲情电话”,安排孩子和家长定期交流、沟通,让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理解父母,刻苦学习。
5、强化规范教育,开展“五个一”活动:改正一个缺点、做一件好事、交一份好答卷,为学校添一份光彩,做一个好学生。、宿舍管理组每月召开一次“留守及困境儿童”会,关心他们的学习,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7、建立关爱帮扶制度。在留守儿童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通过开展献爱心和为留守及困境儿童联系爱心协会等活动,为贫困的留守儿童解决生活费。
8、加强宿舍管理工作。管理员老师经常了解“留守及困境儿童”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对待“留守及困境儿童”要有爱心。不能讽刺、挖苦和歧视表现不好、学习成绩欠佳的“留守及困境儿童”。建立谈心制,做好谈心记录。
9、建立健全与留守及困境儿童的谈心制度,本着“关爱住宿留守及困境儿童”原则,将留守及困境儿童分解给相应管理员老师,要求各管理员老师每月同留守及困境儿童谈心一次,并做好记录,针对留守及困境儿童存在的问题,着重进行矫正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10、注重对留守及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及困境儿童,要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了解留守及困境儿童的心理状况,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进行心理疏导,使留守及困境儿童感到备受尊重,感受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三、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
2、各管理员老师对留守及困境儿童开展“住宿生在校日常生活行为规范”教育活动;
3、安排落实好教师对留守儿童谈心工作。十月份:
1、结合国庆节,对留守及困境儿童进行爱国爱校爱长辈教育;
2、要求各留守及困境儿童给外地打工父母写一封学习、生活汇报信;
3、在宿舍开展“手拉手”互帮互助活动。十一月份:
1、召开“留守级困境儿童”监护人会;
2、组织留守及困境儿童开展趣味游戏活动;
3、对留守及困境儿童加强冬季安全知识教育 十二月份:
1、在留守儿童中开展读名著,背名言,听名曲等活动;
2、评选优秀留守及困境儿童,上报学校。
3、留守及困境儿童资料归档。
2017年9月
第三篇:关爱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计划
伊通二中关爱教育留守儿童帮扶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及团委等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我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调查,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1、在每年开学初,由学校统一安排部署各班对本班留守儿童进行基本情况的调查登记,并将调查登记名单提交给学校教务处和团委,作统一安排和部署。
2、确保留守儿童就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学校要求各班班主任及科任教师都要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关爱帮扶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
1、制订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工作计划,逐步使关爱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充分发挥班集体作用,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2、开学初,由各班班主任首先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提交给学校,由学校统一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工作做统一安排部署。
3、做到真情关爱,达到“三个优先”。一是学习上优先辅导。各班班主任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具体落实帮扶办法,并且要有对留守儿童的帮扶记载; 二是在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三是活动上优先安排。班主任教师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要帮助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工作;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5、要求班主任对少数学习不认真、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特殊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开展人文关爱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团队活动、演讲比赛或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7、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8、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为更多的贫困留守儿童提供精神及物质等方面的帮助,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四、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制定留守儿童帮扶工作计划。
2、各班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提交学校教务处和关工委。
3、登记各班留守儿童花名册。
4、各班对留守儿童开展关爱帮扶。四月份:
1.开展师生帮扶活动。
2.收集各班帮扶记录。五月份:
1、各班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2.继续收集各班帮扶记录。六月份:
1.留守儿童文艺汇演等活动。
2、继续收集各班帮扶记录。七月份:
1、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留守儿童工作资料整理装档。
伊通二中 2017.4.6
第四篇:关爱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工作计划
留守儿童帮扶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发挥少先队和学校关工委等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我校小学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调查,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1、在每年开学初,由学校统一安排部署各班对本班留守儿童进行基本情况的调查登记,并将调查登记名单提交给学校教务处和关工委,作统一安排和部署。
2、确保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学校要求各班班主任及科任教师都要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关爱帮扶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
1、制订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工作计划,逐步使关爱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充分发挥班集体作用,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2、开学初,由各班班主任首先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提交给,学校,由学校统一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工作做统一安排部署。
3、做到真情关爱,达到“三个优先”。一是学习上优先辅导。各班班主任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具体落实帮扶办法,并且要有对留守儿童的帮扶记载; 二是在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三是活动上优先安排。班主任教师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要帮助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工作;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5、要求班主任对少数学习不认真、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问题”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开展人文关爱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团队活动、演讲比赛或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7、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8、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为更多的贫困留守儿童提供帮助,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四、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制定留守儿童帮扶工作计划。
2、各班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提交学校教务处和关工委。
3、登记各班留守儿童花名册。
4、各班对留守儿童开展关爱帮扶。四月份:
1.开展师生帮扶活动。
2.收集各班帮扶记录。五月份:
1、各班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2.继续收集各班帮扶记录。六月份:
1.留守儿童“六一”庆祝活动。
2、继续收集各班帮扶记录。七月份:
1、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留守儿童工作资料整理装档。
2011.3.6
重新小学 重新小学贫困、留守儿童帮扶
工 作计划
2011.3.6
第五篇:关爱贫困留守儿童帮扶公益活动讲话
爱是社会积极的能量在公共福利重庆 middot;爱旅行护理为穷人留下儿童n2014 6.1儿童节帮助公益福利speearn领导,亲爱的企业家,各界朋友:nngood早上的家伙!nnWorthy的六个 middot;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美丽的世界石头小学迎来了 lsquo;公益重庆 middot;love trip rsquo;照顾贫困的留守儿童2014年6.1儿童节帮助公益活动,小学超过2700名教师和学生,参加此次慈善活动的所有领导,关怀企业和关爱的人表达我的衷心感谢和最多热烈欢迎!nnLove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爱情是美德的种子(但丁)。如果生活真的有意义和价值,那么它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开斋的人类发展,在责任??感之前和之后。我相信这么多爱商,关爱人的慷慨帮助,会在孩子的年轻心中埋下善良,友爱,可惜,帮助种子;我相信孩子们会更加努力学习,更加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我相信,当孩子长大了,当人才,将利用他们的努力工作手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回到我们的社会!nnFriends,你的苦难,急性公益是最温暖的阳光,最肥沃的土壤,最美丽的种子,将能打开最辉煌的花朵,承载最多的水果。